有关清明节的古诗范例6篇

有关清明节的古诗

有关清明节的古诗范文1

一、通过故事创设情境

对小学生而言,中国的唐诗宋词虽然理解起来有很大的难度,但是教师可以改变课堂教学方式,如在讲解叙事诗之前,教师可以引入与诗歌相关的故事或者自创一些色彩浓厚的故事情节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比如,在讲解苏教版《芙蓉楼送辛渐》一诗时,教师可以用一段故事独白的形式创设情境,带领学生走进诗人王昌龄当时的内心世界,使学生理解诗人当时的心情,加深学生对古诗的印象。比如,生活离不开朋友,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朋友。朋友可以是我们的眼睛,带领我们领略世界的变换;朋友可以是我们的双脚,引领我们走进多彩的世界;朋友可以是我们的耳朵,带领我们聆听世间的美好音乐。人世间最伤感的莫过于许久没见的朋友在短短相聚过后各奔东西,从此天涯海角。因此,我们要珍惜眼前的朋友。本文作者王昌龄在送别好友之后,通过孤峙的楚山、浩荡的江水衬托作者内心的孤寂以及伤感,表达了作者对朋友无限的思念之情。对小学生而言,他们还不能够理解朋友之间的伤感之情,因此,教师要以简单明了的故事对白带领学生理解作者的思念之情,感受作者当时的内心世界,进而使学生把握诗意、领悟感情。

二、利用多媒体设备描绘画面,提升教学效率

随着网络技术和信息技术的不断加快,利用多媒体设备教学是信息化时展的主流之一。因此,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提升语文课堂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

比如,教师在讲解《清明》一诗时,首先,教师先用语言描述清明节的由来:清明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之一,又称之为踏青节,也是人们纪念祖先的节日。在清明节这一天,人们主要通过祭祖和扫墓等形式来表达对祖先的思念之情。清明节从古至今已有2 500多年的历史,清明节的由来主要与我国的气候密切相关。古时有“清明风”之说,来自西汉时期的《淮南子・天文训》一文中指出:清明节是将寒食节习俗与上巳节习俗融合的一种节日,有禁火冷食和祭扫坟墓之习俗。通过语言描述,不仅让学生知道了中国的传统节日――清明节,还让学生吸收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有利于中华传统节日的传承与发扬。

其次,教师回归古诗主题,《清明》一诗主要讲解诗人杜牧在清明节这天不能回家,使远在他乡的杜牧感受到浓厚的悲哀之情。但是杜牧的诗词都具有积极向上的作用,他并不过渡沉溺于悲伤中,而是努力调整心情,以积极乐观的心态看待事物,最终呈现在他面前的是一幅鲜明生动的画面。因此,教师以多媒体计算机作为有效载体,在多媒体计算机上让学生自主地画出牧童、牛、杏花村、杏花树、天空、诗人、行人、道路等形象,帮助学生形象具体地理解古诗情感。“清明时节雨纷纷”点出这篇古诗的写作背景、写作时间、当时写作的气候环境条件等,教师可以在多媒体设备上打开清明节的相关网址,帮助学生获取更多的清明节知识;“路上行人欲断魂”这句点明作者内心的悲伤情感,在路上诗人看见路人在坟墓旁边烧纸钱、扫墓等祭祀先祖的行为使他思想情绪高涨,教师可以在多媒体设备上描绘出路人吊念亲人,伤心欲绝的情景;“牧童遥指杏花村”中的牧童是全诗的关键人物,是帮助作者走出伤感情绪的指引人,因为“牧童遥指”把杜牧带入了一个鲜明生动的画面。因此,通过学生在多媒体设备描绘出牧童以及牧童指路的画面可以加深学生的印象,将学生的情感与画面融为一体。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进行视频教学,提升小学语文的古诗教学质量。比如,在课堂教学中播放与清明节有关的视频或者电影,提升课堂教学效率,并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入殓师》和《岁岁清明》都是有关于清明节的电影素材。但是《入殓师》这部电影对小学生来说,难度有点大,不易看懂,因此教师可以播放《岁岁清明》这部电影。总而言之,视频教学不仅可以起到传承与发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作用,还可以帮助教师提升语文古诗教学质量。

综上所述,古诗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不仅展现了我国悠久的文化历史,还体现了我国古人浪漫抒情的艺术情怀以及饱满的思想情感。因此,作为小学语文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应该转变传统呆板的教学模式,利用情景教学方法使学生把握诗意、领悟感情,促使古诗课堂教学效率和质量的提升。

参考文献:

1.王立志,于永华.锤炼古诗经典,丰厚文化底蕴――浅谈小学语文古诗教学[J].中国校外教育,2015,26:138.

2.马玲棉.浅谈如何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J].学周刊,2015,17:147.

有关清明节的古诗范文2

语文是一门包含了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的学科,在语文古诗文教学中利用渗透教育,能起到润物无声的效果。在古诗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教育,可从以下两方面着手:第一,背诵名诗名句。古诗文是传统文化的精髓,背诵古诗文的过程,本身就是对古诗文的欣赏、感触和理解的过程。古诗文的格调韵律,诗词中的场景画面,所呈现的人情事物,作者的喜忧感悟,都是很好的传统文化教育。在背诵古诗文的无形之中,就渗透了传统文化教育。第二,分析名诗名句。李白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令人产生无限遐想,王勃的“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令人联想无限景象。许多古诗名句都包含着一些深刻的道理,反映一种博大的胸怀。在高中古诗文教学中,教师应尽力抓住古诗文的经典魅力之处,认真剖析包含的道理,感受古人的思想,努力折射传统文化的倩影,通过耳濡目染,对学生渗透传统文化教育。

二、营造传统文化氛围

传统文化是一种熏陶,一种影响。通过高中语文古诗文教学进行文化教育,可以营造浓厚的课堂传统文化氛围。第一,营造课堂整体气氛。一种传统的文化氛围,应是静谧和严肃的。教师可以通过播放与教学内容相契合的配乐视频画面来烘托气氛。在背景音乐和情境画面中,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就能穿越时空,将学生带入古代氛围中。例如,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是一首非常大气的宋词,教师可以用《滚滚长江东逝水》作为背景音乐,用波涛汹涌的长江巨浪作为视频画面,让学生朗读,既能凸显《赤壁怀古》的大气与洒脱,又能烘托浓厚的课堂传统文化氛围。第二,营造传统语言气氛。在进行传统文化教育时,教师可采用古香古色的课堂语言进行讲解,交流内容应以古诗文为引,以诗文背后的传统文化为主,将学生带入到传统文化的交流氛围中,学习古诗文,了解中国传统文化。

三、丰富课堂文化活动

语文教学应是开放灵活的课堂教学,在古诗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教育,教师要努力丰富课堂文化活动。第一,课堂辩论。教师确定主题,学生进行辩论,辩论时要求学生尽量使用古诗文作为例证,或者用古人的思想作为证词。这样的辩论方式,能让学生在巩固对古诗文学习的同时,加深对传统文化的体验。第二,学生讲解。让学生自行选取一个传统文化主题,搜集与该主题相关的古诗文,然后在课堂上进行讲解。例如,学生可选取“尊师重教”的传统文化主题,搜集与之相关的古文如《师说》《吕氏春秋》《论语》等。这样,学生就能主动地去学习、去领悟这些明文名著,从而使传统文化教育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增加传统文化拓展

有关清明节的古诗范文3

【关键词】培养 诗词 鉴赏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11-0049-01

中国是诗的王国,古诗词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是一颗最璀璨的明珠。培养学生鉴赏和继承中华民族灿烂辉煌文化知识是每一位语文老师责无旁贷的责任。下面谈谈我在语文教学中是如何培养学生古诗词鉴赏能力的。

一、语文老师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关注诗歌的标题

诗歌的标题往往是诗歌的眼睛。诗歌的标题就像是解读诗歌的一把钥匙,借助诗词的标题就可以准确的把握诗词所写的内容及诗人表达的思想情感;例如杜甫的《春夜喜雨》,标题就告诉我们季节、时间。一个“喜”字也反映出了诗人的思想情感。诗中第一句又是“好雨知时节”,“好”字与标题遥相呼应,就确定了诗人的思想情调。又如这些标题《卜算子-咏梅》、《咏柳》、《题》,语文老师就应该准确的告诉学生,从这些标题就可以确定这些诗就是咏物抒情诗,借物(动物、植物)来抒发诗人的情怀的。

有些诗歌的标题通常含有“送”、“赠”、“寄”、“忆”等字眼,这样的诗词往往是临别抒怀、留别、赠别、遥寄、牵挂等内容。如李白的《赠汪伦》。而有些诗词的标题则有登高望远、思乡之意,如杜甫的《登高》,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等。

二、语文老师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关注诗词下面的小序和注释

有些诗词都有小序和注释,但是这些也恰恰是学生最容易忽视的,而这些也是鉴赏诗歌的关键,古诗词的“序”、“注释”或者交代了诗人的创作时代、背景。写作缘由,经过,当时的处境等等,语文老师在指导学生鉴赏诗词时绝对不能忽视这一个环节,它对于我们准确的理解诗词思想内容至关重要,它也往往是破解诗词鉴赏的暗示或者提示。

三、语文老师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关注诗人的身世,做到知人论世

任何诗词作者的表达都离不开诗人个人的处境和社会大时代背景,诗词人的生活与诗歌的内容是无法分割的,我们语文老师在教学中就要引导学生去关注诗词人所处的时代背景,生活经历,思想状况,惯写内容,写作风格,以便学生准确的领悟诗词内容,把握诗词人表达的主题和思想感情。

大多数学生熟悉,也了解李清照。李清照的词是以人生经历南渡为界的,分为前后两期。李清照前期词大多是欢快的,主要描写少女惜春、怨别、闺阁生活的内容,表现了女词人多情善感的个性特点。如李清照的《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是典型的少女欢快情怀,又如李清照的《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有是典型的惜春怜花之情。

李清照南渡之后的词就不是这样了,建炎二年(1128),次年,赵明诚移知湖州,又只身驰赴建康受命,不幸病倒。当李清照从池阳乘舟赶到建康时,赵明诚已经病危,不久死去。她怀著极大的悲痛敛葬了丈夫。这时候她的词的格调大变,那种“物是人非事事休”的悼亡思念情调漫卷整个词面,以此来表达自己对丈夫的思念,对旧事的深情眷恋。如李清照的《声声慢》“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李清照无以寄托的失落,和独自黯然神伤的神态跃然纸上。

四、语文老师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关注诗词内容,通过意象创设的意境,去破解诗人的思想情感和观点态度

意象就是含有情感的物象,是诗人思想情感、审美创造的结晶和情感意念的载体。在我国古代的诗词中许多意象都是被固定下来具有特定意义的含义。如 “梅花”象征高洁或不屈不挠纯净洁白。“”象征隐逸、高洁、脱俗、高雅。“竹”象征正直、不从俗、向上、有气节。“松柏”象征高洁、坚强、坚贞或富有生命力。“禾黍”表黍离之悲、对昔盛今衰的感叹等等。

意境是诗人将思想情感和生活场景融合在一起所塑造的艺术境界。诗词中诗人往往通过不同的意象的组合来创设了一种意境,在这一方面马致远可谓是一位高手,他的《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是一个典型的运用多种意象组合成一种意境的成功范例。语文老师可以以此为例引导学生去领悟意境的创设。

在意境的创设上,诗人往往是或雄浑壮阔、或沉郁顿挫、或幽情明净、或开阔苍凉、或静谧和谐、或辽阔高远。语文老师引导学生应该准确把握诗歌的意境,以便更好的鉴赏诗歌的主旨。

总之,培养学生鉴赏古诗词的能力,远不是这几点就能解决问题的,但是这是最基本的,也是我在教学过程中实践摸索出来的。我相信,只要我们语文老师不断更新教育理念,大胆探索,长期坚守,中国的传统文化一定会传承下去,并且发扬光大的。

参考文献:

[1] 王云崖.论中学语文古诗词教学[D].云南师范大学,2003.

有关清明节的古诗范文4

已有学者就翻译中如何再现源语语言的模糊美进行了有益的探索,提出翻译中模糊与模糊、精确与模糊之间的转换策略[5,8]。翻译过程也就是理解和表达的过程,理解是翻译的基础,在古汉诗模糊语言的理解过程中,我们应该利用思维的模糊性对纷繁复杂的语言进行分析和综合处理,即模糊理解,从而准确把握全文。在模糊表达阶段,要积极运用目标语中的模糊语言来替代原诗的内涵,跨越语言文化差异,尽量减少原语损失,实现成功交际。同时,由于英汉两种语言分属不同的语系,其语言和文化都有各自不同的特征,因而汉语古诗和英语诗歌在表现模糊美感的价值功能和审美效应上都存在差异,所以在翻译过程中要灵活采用恰当翻译手段对古汉诗模糊语言效果的遗失进行补偿,从而使译诗与原诗在表达效果上达到有机的、模糊的、动态的对等。语音模糊与翻译语音模糊性是一个十分普遍的语音现象。区分语音的主要因素是人的发音器官和发音方式,人的发音器官主要分为发音的动力器官、发音器官和共鸣器官,这几个部分的分割并非泾渭分明;发音方式主要表现为口腔的开合度、舌位、唇形等因素,而这些因素都没有一个精确的划分标准,因而语音的模糊性也成为一种客观的必然。语音中的双元音、半元音以及语音中的同化、连读、失去爆破等现象都可以说是语音模糊性的表现。

汉语古诗语音模糊性主要表现在双关修辞手法的运用,这种修辞手法利用语言中的一语多义或同音异义现象,表达双重含义,表面言此,实则及彼,达到一语双关的目的。翻译时,首选方法是在译入语中找到对应的表达方式;实在没有则选择相近的双关表达方式;最后还可以选择释意的方式。例如:(1)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情獉獉獉獉獉獉獉。(刘禹锡:《竹枝词》)Thewestisveiledinrain,theeastbasksinsun-shine,/Mybelovedisasdeepinloveasthedayisfine.(2)春蚕到死丝方尽獉獉獉獉獉獉獉,/蜡烛成灰泪始干。(李商隐:《无题》)Thesilkwormtillitsdeathspinssilkfromlove-sickheart;/Thecandleonlywhenburnthasnotearstoshed.[10]以上诗歌中,“晴”和“情”同音,表面上说天气的阴晴,实则指人的爱情;“丝”和“思”同音,字面上讲春蚕吐丝,却隐含人的相思。古汉诗中的这种语音双关很难在英语中找到相应的表达方式,取得相当的表达效果。许渊冲的译文将汉语的一语双关转化为英语中的“二语双关”,例(1)中,译入语分别用“thedayisfine”和“deepinlove”来表达原文的双关;例(2)中汉语的“丝”分别译成“silk”和“lovesick”,两个译例将汉语的表面意义和隐含意义都表达了出来。语法模糊与翻译语言中的语法模糊性主要涉及语法范畴分类模糊和语法界限不清的现象。语法模糊性以词法和句法两个层面比较明显,就词法层面而言,词的词类归属往往不确定,同一个词可以属于不同的词类;在句法层面,英语的时态就具有模糊性,如现在进行时既可以表示正在进行的动作,也可以表示即将发生的动作。汉语句法模糊也是一个十分普遍的现象,汉语句法基本特征是“意合”,词与词、句与句之间重意合对接,它们之间不用表示语法关系的结构标记,使汉语的语法范畴高度模糊化[11]。语法模糊性在汉语古诗中比较常见,较之英语,主要表现为代词、连词缺省和单复数不分而引起的模糊现象,如王维《鸟鸣涧》。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Ihearosmanthusbloomsfallunenjoyed;/Whennightcomes,hillsdissolveinthevoid./Therisingmoonarousesbirdstosing;/Theirfitfultwittersfillthedalewithspring.(许渊冲)Manatleisure.Cassiaflowersfall./Quietnight.Springmountainisempty./Moonrises.Startlesamountainbird./Itsingsattimesinthespringstream.(叶维廉)诗中没有出现一个人称代词指称人物关系,诗中的“人”究竟指的是“我”自己,还是指的别的什么人,原诗并没有作出明确交代,这就造成汉诗指称的模糊性,不同译者就会有不同的阐释,许渊冲选择第一人称“I”,而叶维廉将其译为第三人称“Man”。原诗也没有连接词表明逻辑关系,对于“夜静春山空”一句,许渊冲的译文增加连词“When”将时间顺序补译出来,而叶维廉则完全直译。原诗中的山鸟没有交代是一只还是一群,指代模糊。许译为复数,而叶译为单数。由于汉语古诗的语法模糊特征,在英译转换的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英汉诗歌语法上的差异进行补偿,同时,因原诗语法成分的缺省产生的模糊性导致不同译者的理解差异,从而导致译文不同的表达方式,但尽管补偿方式各异,表达效果上却基本达到动态对等。

语义模糊与翻译从认知语义学的角度来讲,语义产生的过程就是概念化的过程,而人们对客观世界的类属划分是概念形成的基础,人类对客观世界的类属划分的不确定性导致语义模糊性的产生。汉语古诗语义的模糊性使诗歌产生“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朦胧美。古汉诗语义的模糊性常常是由于指代不明、语法省略、一词多义等现象造成的。下面以《清明》为例说明古汉诗语义模糊性及其翻译策略。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IntheRainySeasonofSpring/Itdrizzlesendlessduringtherainyseasoninspring,/Travelersalongtheroadlookgloomyandmiserable./WhenIaskashep-herdboywhereIcanfindatavern,/Hepointsatadistanthamletnestlingamidstapricotblossoms.(杨宪益)TheMourningDay/AdrizzlingrainfallsliketearsontheMourningDay;/Themourner'sheartisgoingtobreakonhisway./Wherecanawineshopbefoundtodrownhissadhours?/Acowherdpointstoacot'midapricotflowers.(许渊冲)原诗中存在多处语义模糊,给读者留下更多更广的阐释空间。翻译者首先是一名读者,理解原诗是翻译过程的首要环节,不同译者对同一模糊表达会产生不同理解,因而会产生不同的译文。“清明时节”没有指明是清明节这一天还是包括清明节前后,杨译(therainyseasoninspring)指的是清明节期间,许译(theMourningDay)讲的是清明节当天;“路上行人”不知指的是诗人自己还是泛指出门在外者,杨译(travelers)指的是在外旅行的人,用的是复数人称,许译(mourner)指的是吊唁者,人称为单数;“借问”没有表明是谁问谁;杨译(Iaskashepherdboy)表明的是“我”(作者本人或其他人)问牧童,许译则没表明谁是发问者;“杏花村”是酒店名?还是杏树环绕的村舍?杨译和许译都选取后者。可见,古汉诗语义模糊性给译者留下更大的解读空间,因为译者理解不同,就会产生不同的英译文,语义模糊性为不同译文提供了理论依据。语用模糊与翻译不同学者对语言中的语用模糊现象界说不一,但大致说来,语用模糊(PragmaticAmbivalence)指的是说话人在特定的语境或上下文中使用不确定的、模糊的或间接的话语向听话人同时表达数种言外行为或言外之力(illocutionaryactsorforces)的现象[12]。语用模糊从语言的使用和理解两方面来考察语言使用的不确定性。诗歌中的这种语用模糊手段,大多是出于语言系统内部以外的考虑,使用迂回的策略间接、委婉表明作者的意图。试看王昌龄《出塞》中前两句的英译: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ThemoongoesbacktothetimeofCh'in,thewalltothetimeofHan./Andtheroadourtroopsaretrave-linggoesbackthreehundredmiles.(Bynner)Theage-oldmoonstillshinesovertheancientGreatWall./Butourfrontierguardsmanhavenotcomebackatall.(许渊冲)原诗中的名词如“秦时明月”和“汉时关”并不是真正写秦朝的明月和汉代的关隘,诗句的用意是想描写战士巡逻边关、仰望月亮而触景生情的心情。Bynner的译文完全照字翻译,令人不知所云,而许译没提原诗中的朝代,却传达出了原诗的真正语用意义。在翻译这类诗歌时,译者应该超越原诗语言的表面形式,按照诗歌语境揭示其隐含意义或语用意义,从而传达出原诗的真正意图。

作者:武宁 单位:遵义医学院外国语学院

有关清明节的古诗范文5

关键词:乾隆皇帝;《宴塞四事图》;满蒙关系;宴塞四事

前言

乾隆时期的宫廷画家创作过众多具有历史文献价值和纪实性的绘画作品,想要研究乾隆朝的历史问题,除了文献资料以外,这些画作也是重要的资料来源。现存于北京故宫博物院的《宴塞四事图》就是一副极具历史意义的画作,本文将结合乾隆皇帝的诗文作品和相关史料,对《宴塞四事图》进行观察,从以下四个方面对其进行研究:一是《宴塞四事图》的研究概况;二是《宴塞四事图》的表现手法、成画年代和“四事”的具体内容;三是《宴塞四事图》的纪实性和意涵。四是乾隆时期的满蒙关系。

1《宴塞四事图》的研究概况

《宴塞四事图》描绘了乾隆皇帝在木兰秋猕结束后宴请蒙古贵族并举行“四事”的场景,此图为绢本设色,纵316厘米,横551厘米,可称之为宽幅巨作,画上有大臣于敏中题乾隆御制诗四首并序一段,说明画中所绘的“四事”是乾隆皇帝在承德避暑山庄宴请时举行的四项蒙古族的活动――诈马、什榜、布库、教。前学者们对《宴塞四事图》的研究,可以从三个方面进行总结,分别是作者、纪年和图像意涵。

针对该图作者是谁的问题,目前学界的看法一致,虽然《宴塞四事图》上面并没有作者署名和纪年,但通过风格分析和比较,大都认为该图的主要肖像出自郎世宁之手,而其余部分,应由中国画家补绘。在该图的年代问题上,则并没有定论。最后是《宴塞四事图》的图像意涵问题。聂崇正认为该图场面宏大,人物众多,是一副反映清朝与漠南、漠北蒙古族密切关系的重要历史画。袁全猷则从音乐史的角度分析了《宴塞四事图》中“什榜”的部分,指出该图是一副非常难得的写实画,描绘的细节非常真实,同时又是一幅经帝王传旨,由画工恭绘记录下盛大仪典的政治画。

虽然以上多位学者对《宴塞四事图》的作者和图像意涵都有分析和推断,但对于该图的成画年代却没有一个明确的观点。

2《宴塞四事图》的表现手法、成画年代和“四事”的具体内容

通过对该图的观察,可以发现画作的整体构图和主要人物的肖像出自郎世宁之手,主要人物的肖像生动立体,整幅画作的空间感也非常好。在构图上乾隆帝的大小比例合理,同时运用了一个横u型的包围圈和华盖突出了乾隆的位置,画家在表现该图“四事”主题的同时运用这样的构图方式突出了乾隆皇帝。而画作中山峦和树木的刻画则体现出了中国传统绘画的用笔方式,特别是描绘山峦所用的皴法,更是明显的中国画表现技法,结合清朝宫廷画家合作完成画作的传统,不难判断,《宴塞四事图》应是一幅郎世宁与中国画家集体创作的作品。

在画作的表现上,画家对“四事”进行了准确的刻画,从画中“什榜”的演奏情况就可以说明这一点,乐队中每个人的手都因乐器的不同而姿态各异,尤其是左手按铉的指法,无一相同,堪称各尽其态。而且乐手的表情也体现了演奏的专注,他们的视线向下集中在中间弹筝人的双手上,显示出乐队合作演奏的氛围。画家能把这个演奏瞬间画得如此生动合理,定是经过了认真的观察。而在“诈马”的部分,也体现了画家描绘动作,体现动感的功力。“诈马”部分中骑手和马匹的动作都各不相同,马匹徐步缓行时骑手的悠然自得和马匹冲撞时骑手的挺身勒马,以及骑手之间互相交谈的神态都被画家生动地记录下来。

要推断该图的成画年代,首先是从图像中所题的御制诗人手,这首御制诗名为《宴塞四事》,诗中描写了宴塞“四事”的具体内容,《宴塞四事图》也因此诗而得名。御制诗《宴塞四事》收录在清高宗《御制诗三集》中,而在“御制诗集提要”中就说明《御制诗集》中的诗是按照年代划分的,书中表明“自乾隆二十五年庚辰至乾隆三十六年辛卯,计诗一万一千六百二十余首,编为《三集》一百卷《目录》十二卷”,可以看出御制诗《宴塞四事》的创作年代在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之后。《御制诗三集》目录共十二卷,收录了从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至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年共一万一千六百二十余首御制诗。在书中也表明“诗篇按年分卷”,可以推断本书的十二卷目录对应的就是从乾隆二十五年到乾隆三十六年的这十二年,而御制诗《宴塞四事》被编在《御制诗三集》中的目录一里,因此这首《宴塞四事》应当是乾隆在乾隆二十五年创作的。

确定了御制诗《宴塞四事》的创作年代,就可以进一步对《宴塞四事图》的成画年代进行探讨。乾隆作有许多与画有关的诗,如果是画作在先,御制诗的题目会标明画作的名字,称之为题画诗,如御制诗中的《题郎世宁画马》《题郎世宁平安春信图》等诗作。也有先有诗后有画的御制诗,《阿玉锡歌》和《阿玉锡持矛荡寇图》就是如此,从《阿玉锡持矛荡寇图》的款识中可以看出是乾隆先作《阿玉锡歌》,之后命郎世宁为他画了这幅画,这首御制诗的题目就没有题画诗的特点。通过这个对比说明御制诗《宴塞四事》与《宴塞四事图》的关系是先有御制诗《宴塞四事》,后有《宴塞四事图》,这样可以确定《宴塞四事图》的成画年代最早应该是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

随后可以从乾隆的面部特征进行分析,在《宴塞四事图》中,可以看到乾隆的面部比较圆润富态,下巴与脸颊的部分尤为明显,与他年轻时清瘦修长的脸型有很大区别。在与《万树园赐宴图》和《马术图轴》中的乾隆面部相比后,也可以看出明显差别,《万树园赐宴图》与《马术图轴》均完成于乾隆二十年(1755年),是描绘乾隆在承德避暑山庄接见蒙古族首领的画幅。这两幅画作中乾隆的面容仍比较消瘦,脸型是明显的瓜子脸。而在乾隆二十三年(1758年)郎世宁所作的《乾隆皇帝戎装像》中,这种细长消瘦的面部特征已经不再出现了,乾隆的面部呈现了圆润的特征,与《宴塞四事图》中的乾隆形象更加接近。到了《乾隆皇帝宫中行乐图轴》中,这种特征就更加突出,乾隆看起来有了中老年人的特点,也比《宴塞四事图》中的乾隆皇帝看起来更加年长。《乾隆皇帝宫中行乐图轴》上乾隆御题诗的款识为“癸未新春御题。”“癸未”是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通过这些宫廷绘画中乾隆形象的对比,可以清晰地看出岁月在乾隆脸上留下的痕迹,他由中年的消瘦干练变成了中老年的富态圆润。结合御制诗《宴塞四事》的分析,可以推断《宴塞四事图》的创作年代应当在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与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之间。

关于《宴塞四事图》中“四事”的具体内容,可以结合御制诗《宴塞四事》进行分析。“诈马”实为幼童赛马,这一部分在《宴塞四事图》的最上方的两山之间,御制诗中描述“列二十里外,结束爱尾,去鞯,驰用幼童”。通过对比,发现图中描绘的与诗中表现的内容完全一致,图中的骑手均为幼童,马的尾巴也被扎了起来,图中“诈马”部分远离乾隆所在的位置,在画中空间的最远处,画家用良好的空间感呼应了诗中“列二十里外”的描绘。

“什榜”即蒙古乐名,专用于伴宴。清朝皇帝狩猎之后开设野宴,第一项活动就是宫廷表演者进入宴会场进行乐器演奏。对照《宴塞四事图》中的描绘,可以看到图中乐队成员身穿深蓝色浅花蒙古族长袍,头戴红缨皮帽,位于乾隆的左前方,正在全神贯注地演奏。画家生动地描绘了乐手演奏乐器时的神情和状态,而乐队所处的位置也呼应了御制诗中“什榜蒙古乐名,用以侑食”的描写。

“布库”是相扑,在图中的最中间,乾隆皇帝的正前方,是整幅画作的中心和高潮,体现了御制诗中“相扑之戏,蒙古所最重,筵席时候必陈之”的地位和重要性。图中共有三对相扑手在进行比赛,其中最右边一对相扑手中的一人正按住另一人的头部,将他推倒在地,反映的是“布库”中决出胜负的瞬间,生动地体现了御制诗中“必控首屈肩至地乃为胜”的描写。而画面中也有两位胜利的相扑手接受大碗羊汤细节,呼应了御制诗中“彼嘉其壮,赐之羊腥”的描写。

“教跳”即套马,或称之为驯马。《宴塞四事图》中的“教”部分在画面的右上方,虽然不在画面的中心位置,画家仍旧细致地描绘了这项活动。可以看到画面中有一人身穿长袍,手执长杆套住一匹马,马匹抬头挣扎。而在他身边的原野中,也有多匹骏马散落。这与御制诗中的“每岁扎萨克于所部驱生马多t至宴所,散逸原野,诸王公子弟雄杰者执长竿驰絷之”的描写相呼应,体现了画家对细节的准确把握。

3《宴塞四事图》的纪实性和意涵

通过对御制诗《宴塞四事》和《宴塞四事图》的对比,发现两者的内容是高度吻合的,《宴塞四事图》中对于“四事”的描绘就是把御制诗《宴塞四事》图像化的过程,从这一点可以说明画家在创作该画时经过了细致的观察,面对细节如此丰富的一幅画,应该还是经过了长时间的观察才能完成的。同时该图与《万树园赐宴图》和《马术图》等记录特定历史事件的纪实画在内容表现上也有很大区别,《万树园赐宴图》和《马术图》这两幅图中的人物排列整齐,秩序井然,有很强的仪式性。而《宴塞四事图》中所表现的场景就更加生活化,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到生火做饭的士兵,左下角的帷帐内还出现了乾隆皇帝的妃嫔内眷们,妃嫔们在这种场合出现并不多见。更引人关注的是妃嫔内眷的面部还有经过修改的痕迹,从清宫档案资料中可以得知,清朝宫廷绘画的所有作品,不管是重要作品还是装饰殿堂的一般作品,在绘制正图前都必定画有“样”和“稿”,也即“粉本”“稿本”,这是清朝宫廷绘画中一项很重要的制度。从这一点可以说明这些修改痕迹的出现并不会是因为画家画错,而应该是在画成之后由皇帝授意进行的后期修改。从《宴塞四事图》的这些特点来看,笔者认为该图更像是一副经乾隆皇帝授意,挑选了特定人物和特定情节入画的政治画。

要挖掘《宴塞四事图》的政治意涵,首先可以从该画的成画年代上进行分析,在《宴塞四事图》完成之前,清廷刚刚经历了三次平乱战争,包括被乾隆皇帝写入《御制十全记》的平准格尔(1755年)、再平准格尔(1757年)和平回部(1759年),这三次战争扫清了清朝北疆的叛乱,也让乾隆皇帝欢欣鼓舞,从乾隆晚年为自己评了“十全武功”并称自己为“十全老人”可以看出,他对于这三场战争的胜利是非常自豪和骄傲的。在这个时刻,乾隆对让清王朝成为一个统一强盛国家的自豪和期许应当非常强烈,御制诗《宴塞四事》中的一句“我惟中外一家用联上下情”也体现了乾隆皇帝此时的心情。

除此之外,《宴塞四事图》更是为了突出清朝的民族融合和满蒙团结,经历了几次战争,包括对蒙古准格尔部的平叛战争,此时更需要对蒙古各部彰显亲善的对蒙政策,以拉拢蒙古各部。《宴塞四事图》中的内容和整体氛围也体现了这一目的,图中的“四事”均为蒙古传统活动,体现了乾隆皇帝对蒙古传统的了解和尊重。而该图的整体氛围也十分生活化,显得其乐融融,更出现了乾隆的妃嫔内眷,包括3名身穿蒙古服装的女子,这些细节也使整幅画少了仪式感,多了亲切和随性。

4乾隆时期的满蒙关系

满蒙关系是清朝一项重要的对外关系,一直从入关前延续至清朝建国。从《宴塞四事图》中也可以发现许多与乾隆时期的满蒙关系有关的细节。

(1)乾隆朝的满蒙联姻制度。清朝的满蒙联姻是一项传统制度,起于后金时期,根据清朝皇室族谱《玉牒》记载,整个清朝满蒙联姻达586次,其中满族皇家出嫁蒙古给蒙古的女子(包括皇女公主及其他宗女格格)多达430名,满族皇帝及宗室王公子弟娶蒙古王公之女156名。出嫁公主格格的人数以乾隆朝最多,乾隆六十年间,嫁于蒙古的皇家女儿多达179人,平均每年出嫁3人。这些数据说明满蒙联姻在乾隆时期得到了继承和发展,可以说在乾隆朝满蒙联姻达到了顶峰。而《宴塞四事图》中出现的身穿蒙古族服饰的女性也反映了这一现象,虽然目前我们还无法确定这些女性的身份,但可以肯定的是这些女性与清皇室有着密切的关系。而无论是远嫁蒙古的清朝公主格格,还是嫁往中原的蒙古王公之女,这些女性都是满蒙联姻的直接参与者,通过这种政治联姻使清王朝与蒙古各部建立起了广泛的血缘关系,这种密切的姻亲关系对清廷统治管理边疆蒙古地区起了重要作用。

(2)“恩威并重”的管理模式。乾隆皇帝登基以后,倚仗国力强盛,多次发动战争,最终平定西北,展现了乾隆皇帝边疆政策中“威”的一面,然而拥有“十全武功”的乾隆皇帝在面对满蒙关系时并不只是单纯的威慑,同时也会对蒙古各部施之以恩以达到怀柔的目的,乾隆皇帝就强调在治理边疆地区要“损益随时,宽猛互济”。《宴塞四事图》的整体氛围中也体现出了满蒙关系这种亲密的状态,图中描绘的“四事”正是木兰秋A后乾隆皇帝与蒙古王公联欢场景的真实写照,体现了乾隆对蒙古各部“恩威并重”的管理模式。

(3)因俗而治,尊重蒙古各部的民族习惯。乾隆时期延续了清朝一直以来对蒙古“因俗而治”的统治政策,充分尊重蒙古各部的,在康熙乾隆年间,大量修建了黄教寺庙。乾隆皇帝还强调对边疆统治要“从俗从易”,“不易其俗”,在御制诗《宴塞四事》和《宴塞四事图》中也可以看出乾隆皇帝的这种统治政策,御制诗的序文中我们可以发现乾隆皇帝对蒙古传统“四事”是有深入了解和认识的,同时在诗中也加以赞赏,而画中准确的细节描绘也可以说明乾隆朝经常举行宴塞“四事”。通过这些表现可以看出乾隆皇帝在统治蒙古各部时,充分尊重了蒙古各部的风俗习惯,也体现了乾隆朝因俗而治的民族政策。

有关清明节的古诗范文6

一、要理解其内容,这是阅读诗歌的基本要求,是进行鉴赏的前提。

理解内容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分析诗题,诗题是诗的“眼睛”,分析诗题是正确理解诗歌内容的重要途径之一。

2.注意联系作者生平与作品产生的时代背景,这与作者流露在诗歌中的思想感情有着极大的关系。

3.抓住诗中的关键词句,注意它的词义、句义、典故、节令、阕、义等等。

重点是诗句中那些对表达主题、深化意境,突出形象起关键作用的词语。古代诗歌多多省略、跳跃与倒装等特点,理解时要适当补充省略成分、调整语序。诗中的关键词句往往体现作者的思想感情,透露出作者的观点态度。有的诗句语意双关,有的有“弦外之音”,要结合全诗细心揣摩,透过表面意义,挖掘深层含意。

4.感受诗的形象。

诗人创作诗歌时,其意念、感情和客观物象,都是以想象为中介而融合成诗歌形象的,读者就应该透过诗人感情世界的窗口,借助联想、想象,涵泳意会,获得身临其境的感受,在眼前再现出诗歌中塑造的形象,深入体味诗中要暗示启迪读者的思想内容。鉴赏时认真理解诗人塑造的形象,以利把握主题。

5.领会诗的意境和感情。

诗的意境,就是诗歌所描绘的生活图景和所表现的思想感情融合一致而形成的艺术境界。为了创造出和谐、完美、鲜明的意境,诗人常常把抒情同写景、叙事结合起来,力求达到情景交融的境界,并运用比喻、拟人、夸张、等修辞,和象征、联想和想象等手法,鉴赏诗歌时也应借助这些艺术手段来体会诗人所创造的意境。

二、把握思想内容和艺术形式

1.表达方式。

在诗词曲中,主要运用的表达方式是叙述、描写、议论和抒情四种,而其中考查的重点是描写的抒情两种。

2.修辞方法。

诗词曲中主要运用的修辞格有比喻、借代、拟人、夸张、对偶、设问、反问、双关、互文、通感、用典等等。故这些修辞格必须掌握。

3.表现手法。

鉴赏古代诗歌,必须懂得所用的表现手法中的常用术语。如:虚实结合、先抑后扬或先扬后抑(欲扬先抑或欲抑先扬)、托物言志、衬托、渲染、象征、联想想象、卒章显志、过渡照应等等。短小诗词应显得简明扼要些。

4.思想感情。

古代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是丰富多彩的,比如有“迷恋、忧愁、惆怅、寂寞、伤感、孤独、烦闷、恬淡、闲适、欢乐、仰慕、激愤、坚守节操和忧国忧民”等,如果高度归纳起来,思想感情主要是以健康乐观、积极向上、奋发求实正面为主,而以离愁别绪、征夫思妇为辅。

三 、分清类别

不同类别的诗歌在表情达意、节奏韵律等方面各有特点。按表达方式,可以分为叙事诗与抒情诗;按形式分,可以有古风(古体诗)、格律诗、民歌、乐府等;而在古风(古体诗)和格律诗中,又可分出多种类别。类别不同,形式、风格也不同。

如写景抒情诗李白的写景抒情诗:“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短短四句诗,却是一首融情入景,景中含情的好诗。诗中写出了烟花含愁,孤帆满载着遗憾,天际碧水带走了无尽的思念。诗人的惜别之情,跃然纸上,从每一个画面中流露出来,故意境全出。

如边塞诗歌的艺术风格也不尽相同,有的豪放旷达,如“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有的雄壮悲慨,如“落日照大旗,马鸣风萧萧”,有的委婉清丽,如“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只有通过对诗歌字句的细微体会,才能有可能准确领会到不同时代、不同内容、不同诗人的不同艺术素养、不同生活遭遇,所反映出来的边塞征战这个大主题下异彩纷呈的不同的艺术风格。

除了写景抒情”、“咏物言志”、“边塞征战”、“怀古咏史”这样几类富于明显特征的诗词之外,还仍然有不同于这几类诗词的其他题材的诗词歌赋作品。比如说还有诸如“怀亲、送友、思乡、赠别、生离死别、人生感悟、闲情逸志和羁旅奔波、疲惫劳顿”等等,

四、 要领会诗人写景所表现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