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医理论论文范例6篇

西医理论论文

西医理论论文范文1

关键词:西方文化术语;科学假说;中医基础理论;科学性

中图分类号:R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32-0258-02

一、引言

历史悠久疗效奇特的中国传统医学,几千年来护佑了中华子民世世代代的健康和幸福。中国医学历史上出现的伟大医学家常常德艺双馨为后人称颂,而不朽的中国医药著作更传承着中国医学的精神。目前,一方面希望通过中医进行保健和治疗的人越来越多,但另一方面有人对中国传统医学持怀疑和贬抑,评价中医不科学,所以中医不可信。中医基础理论作为发源于中国传统哲学思想,是几千年来经中国医界人士不断观察、实验、思考而总结提炼出的原始系统论医学理论。今天,这两种迥然不同的现状,形成了十分强烈的反差和貌似复杂的悖论,值得研究。本文拟以西方文化术语“科学假说”作为理论框架,对相关问题进行阐述和分析。

二、西方文化术语“科学假说”内涵

据《中国大百科全书》定义,科学假说指“根据已有的科学知识和新的科学事实对所研究的问题作出的一种猜测性陈述。它是将认识从已知推向未知,进而变未知为已知的思维方法,是科学发展的一种重要形式。”科学假说并非科学认识的目的,而是人们认识自然界事物本质和规律常用的理论思维方法和手段。

任何科学理论确立之前,往往有一个“建立假说”的阶段。人们常常通过大量的观察并积累一定的事实材料,对研究对象的某些现象和规律作出假定性的说明和判断甚至预见。

三、西方文化术语“科学假说”视角下中医基础理论科学性分析

科学假说主要有以下三个特点:一,科学假说是建立在一定实践经验基础上,并经过一定实践验证的理论。二,具有相当推测性。其的基本思想是根据不够完善的科学知识和不够充分的事实材料推想出来的,还不是对研究对象的确切可靠的认识。三,具有明显过渡性。科学假说是科学性与推测性的对立与统一,是真与假的对立与统一。这种对立统一的转化条件在于实践,实践是检验假说的唯一客观标准。中医基础理论在整体上符合科学假说的定义和特点。分析如下:

第一,中医基础理论中的气一元论、阴阳学说和五行学说,是中医临床诊断治疗的基本理论原则,中国传统医学作为经验医学,由中医药从业医师经过几千年临床实践总结出来。就像剧毒的砒霜在中医里可以入药,但它的用量是由严格限定的,这正是通过实验得出的结论,以大量医案、医方等方式把结论记载留传下来。

第二,中医基础理论中的气一元论、阴阳学说和五行学说具有一定推测性。张方,李炜芳指出,中医药传统科学文化中蕴涵着大量现代科学思想,如系统论和演化论思想等。根据其“天人合一”理论,发展了丰富的象思维模型和方法,在人体生理、病理方面掌握了一定事实材料之后,根据以往掌握的确定知识,推测人体生理病理特点,总结病因病机理论,并在诊断治疗中加以验证。但这些认识仍有一些思辨成分,还不是人体生理病理方面完全可靠的确切知识和理论。但是,没有经过实验验证的理论不一定是“错误的”或“迷信”,因为随着人类知识的积累,原先没有经过实验验证的理论可能在未来经过验证成为科学理论;

第三,中医基础理论中的气一元论、阴阳学说和五行学说与现代科学概念下的科学理论相比较,在内容和形式上具有差别很大。倪培民指出,中医里面所体现的中国传统哲学与近代西方的理性主义、与近代科学的基本原则、公理和检验知识的标准有很大的不同。郑子新[4]认为,中医药是我国的传统医学, 两千多年来仍有顽强的生命力,正是来自于它的实用性和科学性。包括宇宙观、自然观、整体观、辨证观、论治观和平衡观及其治疗作用顺应人体生理病理规律而不干扰生命活动的自然性。因此,我们相信,随着现代技术在中医理论研究中的不断应用,很多原始形态的理论与现代科学理论发生了接轨和融通,因此中医基础理论具有从假说到科学理论明显的过度性特点。

对于中医基础理论,是中医先师们不断观察、实验、思考而总结提炼出的基本的系统论的理论思想,几千年来从诞生一直到今天还在指导着中医医师进行临床诊症治病的有效的医疗实践。同时,中国传统医学是典型的经验医学,其诊治原理、原则和方法是中医药从业医师几千年来反复经过实践总结出来的,这些数据也是通过实验得出的结论,只不过中医药以经方的方式把最精华的结论记载留传了下来,而把几千年来中医药从业医师亲自尝试各种入药的原料的实验和配伍实验过程和患者服用的效果观察资料遗失了。不能因为这些历史资料的遗失而简单粗暴的认定中国传统医学是没经过实验而总结出来的。所以,不能一概而论“中医基础理论没有经过实验验证”。

中医基础理论中确实存在着假说现象,这和其他任何一门学说并无二致。假说与科学理论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关系呢?科学的理论都是先提出一个假说,然后在经过试验验证,经过试验验证的假说就是科学理论。对于一个科学假说是否能够成为科学理论的问题,我们分两种情况来探讨。第一种情况,在“科学”或说“实验科学”不断发展的时空框架下,肯定有一些假说没有相应的实验条件,那么,我们只能通过理论来检验。这种理论上的检验包括假说的逻辑完备性、假说的逻辑简单性、假说的解释和预见功能。第二种情况,我们既可以理论检验,又可以进行实验验证,包括直接验证和间接验证。实验医学的手段可以完成这样的验证和论证。最终,那些经过理论和实践双重检验的假说,有的直接成为科学理论,有的经过修正、补充发展成为科学理论,有的被淘汰。

科学假说的存在并不是没有意义的,正相反,假说的作用十分重要。论者贺新华、刘奇研究认为,首先,假说是通向科学理论的桥梁,这是不言自明的,因为科学研究就是沿着“假说-理论-新假说-新理论”的路径不断前进发展的。第二,假说是激发思维创造性的媒介。假说体现了人类认识世界的能动性,它在科学思维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第三,不同假说的争鸣有利于学术的繁荣。最后,错误的假说对科学的发展同样起着积极的作用。正如恩格斯所言:“只要自然科学在思维着,它的发展形式就是假说。”

我们把中医基础理论基石,即气一元论、阴阳学说和五行学说都看作假说。到目前为止,这些理论的综合程度现代实验科学还无法验证,这种情况说明,我们所面临的许多未知领域,有待于今后不懈的探索。但是,五千年来中华医学的诊疗实践证明,依据这些理论进而产生的藏象理论、病因病机理论、治则治法理论等在逻辑上的确具有完备性、简单性以及极强的解释和预见功能。而且,这些具体理论目前正在利用先进的技术手段进行实验研究:在临床上,研究者从整体观念出发进行辨证论治,从“治未病”到“治已病”,诊疗活动都在日益深入开展。在科学研究中,从脏腑经络到器官组织,到细胞水平,到基因分子水平,其中很多都已证明中国传统医学的假说确实是“科学理论”。

事实上,中国传统医学和其他任何一门学科一样,不可能在理论和实践中尽善尽美,她也是需要不断发展前进的。假以时日,中国传统医学将日益朝着更深入更完善的方向发展。如果今天,打着“科学”的旗号对中国传统医学轻易否定或贬疑,那绝对不是科学的态度。

同时,我们还要清醒地认识到,科学理论也不一定是“正确的”或“好的”,即“真”与“善”不是一个概念。对于医学问题,这一点我们尤其需要讨论。十七世纪以后,在西方实验科学框架下,飞速发展起来的以生物医学为核心、以科学实验为手段的现代西方医学,虽然目前全球普遍接受,但她并不是完美无缺的静止状态。因为医学解决的问题是“人”的问题,人作为具有生命活力和主观能动性的生物体,既具有生物学属性,又具有社会学属性。所以西方现代医学的“实验科学”或“还原医学”模式也是无法解决所有问题的。因此,对于医学研究与实践,医学科学和医学人文都必不可少。

中国传统医学,在继承古代医学界的经验与智慧的过程中,应在科学研究和人文研究的立体框架下全面快速发展,更高效更精准地为人类健康服务。因此,言说“中国医学不科学”有其合理成分,因为中国传统医学的所有原理不可能全部认识完成,这个其他任何一门学科的情况是一样的;但是这个传统医学诊疗的有效性,是这门学问值得深入研究的根本原因,我们没有理由放弃对她的发展。而言说“因为中国医学不科学,所以它不可信”的人,则是对二者双重的误读与误解――对中国医学的偏见,同时对“科学”的迷信。

四、结语

中医基础理论中的气一元论、阴阳学说和五行学说,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不可能经过现代实验验证。但根据西方文化术语科学假说的内涵,这些理论应该具有学术价值。显然,中国传统医学基础理论已经满足了科学理论在形式上的需要,有自己独特的概念、模型和规律表述,是一种系统化的理论体系。我们可以先将之看成科学假说,再经过不断实验验证,其中一部分理论将成为未来的科学理论,成为由科学概念、命题判断和命题系统组成现代言语体系。当然,这一认识的达成也需要中国人早日建立充分的民族自信心和对世界多元文化的包容态度。作者希望,在中国医学新兴的科学技术和传统优秀文化实现再次腾飞、复兴之前,希望国人包容、自信心态的养成过程早一天完成,对“中国传统医学”与“科学”的关系也能更好地认知。

基金项目: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项目(2013-ZD-105):中医药文化国际价值及其对外翻译传播研究。作者为项目主持人。

参考文献:

[1]《中国大百科全书》总编辑委员会编[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3.

[2]张方,李炜芳.中医药传统文化的现代科学价值[J].时珍国医国药.2008,19(7):1773-1774.

[3]倪培民.中医的科学性与两种科学概念[J].哲学分析.2010,1(1):139-146.

[4]郑子新.中医学的科学价值与现状和发展[J].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07,31(1):682-683.

[5]贺新华,刘奇.医学辩证法[M].北京:北京医科大学出版社,2002.

西医理论论文范文2

1合理设置西医院校留学生中医课程

大部分西医院校的临床医学本科留学生的中医课程设置有别十中医院校,课程学时一少,课程分类不细,一般将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针灸学、中医内科学等内容整合到一门课程中。任课教师则需在有限的学时一中将中医经典理论和思维方法教授给没有任何中医基础甚至与中国人思维方式完全不同的外国人,让他们能够在短时一间理解并接受中医传统理论,这样的实际教学情况给学生和教师都带来一定的压力。因此,在课程设置上,西医院校应重点安排中医基础理论讲解,详细介绍中医阴阳五行、藏象、气血津液等内容,让学生对中医基本知识有较深理解,再引入中医辨证论治诊疗理论,将中医基础理论与诊疗理论结合,从而逐渐培养学生的整体中医理论思维。鉴十西医院校临床医学留学生的令业方向不是中医,中医教学要求只需达到让学生了解中医诊疗基本理论,特色及优势即可。对十中药、方剂等比较具体内容,由十学时一限制,只向学生概述中药和方剂基本理论,让学生了解运用的方法,不必具体介绍每味中药或每个方剂的功效和用法,可在实际教学中注重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指导有兴趣深入学习中医的学生以正确的学习方法。对十针灸部分,则应加重教学内容,因为相对十中草药来说,针灸在国外的应用率和接受度比较高,大部分留学生对针灸有一定的了解,学习兴趣相对较高,所以在授课时一,对十基本理论,如十二经脉和奇经八脉组成、经络的作用、十二经脉主要愉穴的定位及功效、选穴原则和配穴方法等内容,对留学生要进行重点讲授。通过以上中医课程讲授,在留学生己掌握中医基础知识的基础上,安排部分中医内科课程,选择有中医诊疗特色的疾病,如糖尿病、肥胖、失眠等,通过介绍相关的中医诊疗过程,让学生对中医诊治疾病有更直观的认识。

2重视西医学科与中医学科思维的差异性

中医思维方式与西医的完全不同,西医思维的逻辑建构十“原子论一构成论一还原论”,从低层次构成高层次的角度来把复杂因素分解为简单因子加以研究,形成了还原论模式。西医沿着人体的层次结构,从器官水平、细胞水平、分子水平进而到量子水平;从宏观领域深入到微观领域,对各个层次上的病理解剖、病理生理机制进行研究「0。而中医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特色,属十中国古代哲学范畴,以整体观念为主导思想,以阴阳五行为哲学基础,将气血津液和脏腑经络作为生理基础,以辨证论治为诊疗特色。中西医思维方式的差异性,易导致西医留学生在学习中医时一出现思维混淆,并且会习惯性用西医思维理解中医,如部分学生可能会认为中医没有经过西医式客观的实验检验;没有器官、细胞、分子水平等的具体观察指标;也没有病理生理或解剖作为支撑。针对此,教师在讲授中医课程时一,首先要让学生认识到中西医在思维方式上的根本区别,让学生了解到中医是一门哲学思维指导的整体医学,不能像西医一样单纯用“客观存在”来解释中医,学生应多了解中医哲学理论,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的诊疗方法。

3有针对性地开展中医特色教学

大部分留学生的成长背景决定了他们思维相对比较活跃,不喜欢填充式教学,习惯问题引导式的教学方法,自己在寻找问题答案的过程中进行学习。因此,在中医授课过程中,教师不应单纯以讲授方式将中医理论介绍给学生,而应采取引导及分析式方法。如阴阳五行理论,若单纯讲其理论,多数留学生很难理解,可举例分析,女为阴,男为阳,让学生从“男”“女”自己特性上分析寻找阴和阳两者一的区别,这样学生易十理解并加以发挥运用。同时一,由十临床医学留学生的西医令业特点,许多学生在学习中医时一惯用西医思维解释中医,比如经常将中医心、肝、脾、肺、’肾等同十西医的脏器,而未从中医的五脏六腑功能角度去理解;此外,许多学生会希望探究经络的本质,会将经络和西医的神经系统进行对应联系。所以在介绍中医和西医概念区别的同时一,还可以给学生介绍中医学的现代最新研究进展,让学生更容易理解与接受中医。在授课时一,教师还应随时一结合中医临床案例,通过案例分析给学生进行中医理论探讨,这样让学生更加直观的认识中医。

4灵活运用英文解释中医知识

目前,全英文授课的医学教育方式越来越成为留学生中医教学的趋势,我国己有50多个西医院校开展了全英文授课的医学教育,其中就包括了中医课程的全英文授课,这有利十推动中医国际化。大部分来华留学生毕业后将回国或到其他国家从医或继续深造,英语是他们在实际医疗土作中运用最多的语言,若从他们接受中医教育时一即用英语授课,可避免学生在日后土作中因语言转换造成的困扰。中医本身蕴含了丰富的中国传统文化内涵,当运用很多令业词汇时一需了解一定的中国文化,所以将中医词汇直接翻译成英文后,应运用更通俗的语言为学生诊释,如“五行”翻译为thefiveelements(Wuxing),应重点解释包括“木、火、土、金、水”代表的事物特性及五行间的相生相克关系,同时一介绍其与中医诊病之间的联系[fz7。在介绍针灸穴位时一,穴位都是以其拼音命名,为帮助学生记忆,可结合穴位名称或功能特点给子相应解释,如足阳明胃经的“承泣(Chengqi)”穴,将其汉语字面意思解释给学生,‘承”中文代表接住的意思,英文即为“catch“泣”中文意为眼泪,英文即为‘rtears",两字放一起“承泣”,从字面意思可理解为“接住眼泪”的穴位,英文含义为“catchtears",这样学生通过名称就能直观地了解承泣穴原来位十瞳孔直下,眼泪流出经过的部位,同时一根据其位置也可想象到承泣穴可用十治疗眼部疾患。可见,在为留学生进行全英文中医授课时一,教师采取活跃生动、易理解的教学方法,有利十调动留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想象力,让学生不断提出问题并寻找答案,有助十学生理解和接受中医理论。

5结语

西医理论论文范文3

【关键词】 中西医结合医学;中西医结合;研究方法;理论体系

Issues to be solved of integrative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LI Zhan.Departement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Th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GuangXi Medical University , Nanning 530021,China

【Abstract】 In this paper,the author raised four major issues to be solved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integrative Chinese and wsetern medicine as follow:(1)the correct definition of“Integration of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and“Integratire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2)construction of the integrative platform;(3)construction of integrative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al theory;(4)method selection and research of integrative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Key words】 integrative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integration of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research method;theory system

“中西医结合”确切的说是毛泽东同志1956年在“把中医中药的知识和西医知识结合起来,创造中国统一的新医学、新药学”的讲话后提出来的。很明显毛泽东同志是从为了保护祖国的传统医药出发,而从行政意义上提出来的,具有号召性。后来又提出了“中西医并重”、“团结中西医”,《宪法》也规定“发展现代医药和我国传统医药”。其实西医学自明代传入中国始,尤其是从中西汇通学派到20世纪50年代“中西医结合”与“中西医结合医学”的提出,人们一直关注着这两种医学的关系。

中西医结合虽然搞了这么多年,在人们的愿望里它是源于中医和西医,又超越中医和西医的新生学科,但现实是残酷的,让人失望。至今,仍无法实现这两门医学的体用合一,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纵观“中西医结合”的历程,不揣浅陋地认为,中西医结合医学必须要解决的几个问题没有得到正确的回答。

1 对“中西医结合医学”概念的定义

“中西医结合”与“中西医结合医学”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中西医结合”是通过两种医学的协同合作,扬长避短,优势组合,从而更好地防治疾病,保障人类健康。实际上,目前做得更多的正是这方面的工作,可以说是不同医学体系之间的合作形式。如果上升到学术的角度来说,“中西医结合医学”是一门新的医学,就用时髦的说法,其源于中、西医而又高于中、西医,即使是这样,而“中西医结合医学”与中医学或西医学同样只是一门医学,归属于医学大系统,它们服务的对象及目的是相同的,都是通过探索把握生命的现象,去防治疾病,保障人类健康。既然作为一门新的学科,则必须对其作出科学的定义,而对专门学科的定义则必须要确定其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及知识体系[1]。也就是说一门新的科学必须明确自己的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及学科理论,但从目前状况来看这些还言之过早。

通过中、西医结合而创造新医学—“中西医结合医学”,虽然是以行政意义上提出来的,但从学术问题上来说,却牵涉诸多方面,涉及到中、西医学各个范畴的核心概念的问题,至今这个概念尚缺乏科学的论证,没有达成共识。虽然有多种定义的说法,但按照一个科学意义上对概念的定义,目前其内涵、外延仍无法定界,缺乏科学定义的逻辑规则。如将用西医的还原性研究方法对中医理论体系的验证、解释、改造称之为中西医结合医学[1];中药加西药称之为中西医结合医学;中医药西化称之为医学中西医结合医学;甚至一些人则想当然的认为中西医结合医学就是把两者有机的统一起来,合而为一而新的医学从此产生。表面看来似乎很有道理,但一经细想则不然,这带有口号性、情绪化,就连最简单的问题也回答不了:如何有机统一?

经过多年的实践,仍然没有对“中西医结合医学”作出较为确切的定义,没有产生系统的理论和研究方法,“中西医结合医学”的理论研究与临床实践带有一定的盲目性,多在嘴上过招,在文字上做游戏,还没有突破性、实质性的进展。所以对“中西医结合”与“中西医结合医学”这两个不同概念的科学定义是应首先要回答的根本问题。

2 结合平台的构建

构建结合平台,以利这两种体系医学的交流沟通。相互宽容与借鉴是结合的基础。

西医学的传入,其实是一件很好的事情,它不但打破了中医独断专行的医学格局,而且中、西医学之间的合作、交流,甚至竞争,对医学的发展,客观来说是件好事。随着医学自身的发展,这两种医学模式的优势与缺陷日益显露。正因为中、西医学各自从不同的侧面去研究,所以它们所实施的诊治手段也不同。应该说两者各具特色与优势,各有长短。不同学术流派的存在与互补有利于整个医学科学的完善,不同学术理论的交流与争鸣则有利于整体学科的发展。纵观西医学的发展史,它也经历了艰难的历程,所走过的坎坷路不亚于中医学,虽然西医学没有完全阐明生命科学的全部,在理论和诊治方法、手段上也并非完善,但西医却能迅速发展至今天的水平而成为现代医学的主流,正是西医学以博大的胸怀自觉地、广泛地利用当代科学技术的最新成果不断的充实和丰富自己,这正是西医学的长足之处,非常值得中医去反思和借鉴。我们不妨设想一下,如果我们的中医学也能这样,那将会是什么样的新局面?从根本上来说这两门医学的最终目的都是为人类的身体健康服务,这就是中西医结合的基础,它们都是研究生命的科学。

西医学的传入,保守的所谓“国粹派”对此视如洪水猛兽,对西医学的科学性、先进性的无知,固步自封,夜郎自大,无视中医学的不足之处,不容别人对中医的质疑,排斥拒绝西医,结果使中医落下今日之下场,这些人当属罪魁祸首;而一些西医学者,以西医的思维方法、衡量的标准来看待中医,无视中医学几千年智慧的沉积与实践经验的结晶,将中医斥责为“伪科学”。甚至一些浅薄之徒叫喊着要废除取消中医,这是对中华文化、历史的无知。这些态度都是极端的,不可取之。

中、西医学的对话要在平等的基础上,这样才能相互理解,它们的优势才能互补。这个平台的构建话说容易,在现实中却困难重重,它牵涉到诸多方面,但又是必须要解决的问题。否则,失去了登陆的平台,这两种医学何来结合?

3 中西医结合医学理论体系的构建

中西医结合无论是用的结合,还是体用合一上升到中西医结合医学都必须有自己理论指导,理论来源于实践,又指导实践,并不断完善自己。知识理论体系是衡量一个学科成熟的标准之一。中西医结合医学理论体系的构建,是中西医结合工作必须解决的重点,也是难点。恰好这个重点工作,多年来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并无多大建树,从严格意义上说 是空白一片。甚至出现了用西医理论去研究中医,当作是中西医结合理论,这忽视西医学与中医学之间的本质区别。

西医与中医学从深层意义上来说,由于思维方式方法的不同,认识的方法有别,它们对机体各自从不同的层面、角度选择自己的研究对象,决定自己的研究目的,以此揭示人体的生理病理规律,并选择与之相应的诊治方法,并各自形成了不同的理论体系,这与不同的环境、文化背景下形成的思维方式相关,不以人的主观意愿为转移。

中医学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天人合一”思想的影响,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以阴阳五行学说为理论指导,从整体观出发去理解生命的意义。将人体的生命活动作为一个有机整体去把握,包括人的社会属性、人文属性与人的情感,从整体上、功能上、动态在把握患者的症状与体征及其相关,并概括为一个称为“证”的思维范畴,它是机体的反应状态与运动变化在整体层次上的动态表现。并以此来分析病机、决定治则治法及选方用药,以调节和维持机体的阴阳平衡作为核心,最终目的。所以从整体上动态地把握机体的宏观变化,这正是中医学的特点,离开这一点就无所谓中医了。

西医学从机械唯物论的观点出发,以还原分析的研究方法将人视为机器,从形态学入手,立足于解剖分析,从组织、器官到细胞、分子乃至更深细的结构与功能,以形态观察法去探讨认识局部的生理病理的特点,不断地去探求疾病的本质,并以对抗性消除病因作为治疗手段。自然科学的还原论方法,即将较高层次的事物分解为较低层次的事物的研究方法,确是使西医学对人体深层结构形态,对疾病的特异性有较深的认识,在现代科学技术的支撑下,不断得到了理论的突破和技术的创新,并成为世界性医学科学的主流。

医学是以人类的健康和疾病问题立论,而立论主导思想不同,其医学发展的模式与方向也不同[2]。所以中、西医学在其发展过程中都构建了各自的理论体系,指导着各自的临床实践,并在实践中得以不断完善,但由于这两种医学体系的差异,故不能相互替代与衡量。中西医结合医学也一样要有自己的理论指导,并不是简单地用西医、中医或者中、西医学的理论去指导中西医结合工作。中西医结合医学理论体系的构建必须完善一些基本条件:如中西医结合医学理论模式的构建;中西医结合医学知识与经验的积累;中西医结合医学思维方式与研究方法的选择等等。而中西医结合理论体系的构建并非一朝一夕,而是一个过程,是在中西医结合实践历程中建立,并在实践中发展与完善。

4 中西医结合医学的研究方法

研究方法是决定一门学科发展活跃程度的最主要的因素,任何一门科学总是随着研究方法的发展而发展。科学的发展,正确的研究方法至关重要,如果轻视方法的研究,成效如何且不说,研究方法的错误或不合适,所得出的结论大家可想而知。中西医结合医学的创立与发展也应该加强其研究方法的研究。

现代科学的研究方法只有系统论方法与还原论方法,中、西医学各选其一。中、西医学分别以系统论方法与还原论方法对生命现象在宏观与微观、整体与局部、定性与定量等方面的阐释,并分别通过调节平衡与拮抗更替来维持生命的动态平衡。人的生命科学研究的是人类自身,人体是一个开放的非线性的复杂系统,生命的现象是错综复杂,中、西医学都不能完全解释生命的现象,只是选择不同的侧面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能诠释的也只是生命现象的一个侧面而已。如果说中西医结合学是源于中医和西医,又超越中医和西医的新生学科,是对生命现象的完整诠释。因此它的研究方法并非单一的系统论方法或还原论方法,如果说是这两种方法的综合,但目前世界上只有的这两大研究方法,即中医使用的系统性方法和西医使用的还原性方法,而这两种方法是不能合而为一的,至少目前是这样。

所以中西医结合的研究方法的寻找与研究也至关重要,它影响着这个学科的形成与发展。中西医结合虽然经过多年的实践,也有人提出了辨病与辨证相结合,宏观辨证与微观辨证相结合等等类似的新观点、新理论,从理论上看的确让人大受鼓舞,但从目前的成果与临床实践来看也是一种愿望而已,还没有真正实质性的东西出现,仍未打破原有僵局。

系统科学是一门以系统作为对象,研究事物整体的学科,它的出现为当今科学的发展提供了一个运用“整体”或“系统”来研究和认识事物的新思维[3]。人体是一个开放的非线性的复杂的巨系统,是复杂性科学的研究对象,人们已在运用现代可拓学、现代复杂系统理论来研究中西医结合的问题[4]。系统科学的诞生给中西医结合的研究带来了曙光,但这只是一个开始,它将是一个艰难的历程。

从对“中西医结合”与“中西医结合医学”的正确定义、和谐的结合平台的构建,到中西医结合医学理论体系的构建及研究方法的创立,是中西医结合医学必须要解决的几个问题。也只有这几个问题的解决,在中西医结合的历程中才能减少盲目性,少走弯路。

参考文献

1 李致重.再论“中西医结合”的定义.湖北中医杂志,2003,25(6):3-4.

2 蔡子微.中医学的文化基础与理论体系研究纲要(三).牡丹江医学院学报,2005,26(2):34-40.

3 蔡子微.中医学的文化基础与理论体系研究纲要(七).牡丹江医学院学报,2006,27(4):49-55.

西医理论论文范文4

[关键词]吴汝纶,中医,西医,文化

[中图分类号]K2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457—6241(2012)20—0022—05

如何评价中医的科学性及其在当代医疗体系中的地位,是学术界长期关注的热点問题之一。中医的评价問题所以长期吸引众多学者的关注,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对中医的定位与评价直接关涉到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评价問题。其实,自近代以来,对于中医的争论就一直没有停息过,中医的命运也伴随着中医的存、废之争几起几落。吴汝纶作为近代中国的著名文学家,一方面提倡桐城派古文,一方面则对中医持近乎完全排斥的态度,这种对待中国传统文化的矛盾态度,自然引起了不少研究者的注意。通过本文,笔者一是试图全面总结吴汝纶对中医的态度,二是力求从文化视角发掘吴汝纶排斥、批判中医的真正缘由。

近代以来关于中医的“存废”之争,主要有四种观点:一是废除中医中药;二是废医存药;三是中医要改良,要科学化;四是主张衷中参西。其中以第一种观点对中医的态度最为苛刻激烈。吴汝纶是桐城派古文大师,为晚清著名的文化保守主义者,但他对中医的态度与对古文的态度却叛然两立,在视桐城古文为“瑰宝”的同时却坚决主张废除中医。对于中医,他力主排斥“拒绝中医,实为卓识”;对于西医,他公开表明自己“笃信西医”。吴汝纶在医学問题上的激烈之辞,其影响不可小觑。吴汝纶虽无专文论及中西医問题,但综合其文集中不时出现的有关医学的零星言辞,其对中医的批判却是全面、系统的。正是吴汝纶对中医的系统批判,使其具有了文化分析上的典型意义。

(一)吴汝纶试图从源流的角度分析中医之“坏”与“伪”

吴汝纶对中医的批判之所以引人注目,一个原因就在于其态度的彻底性,其彻底性的一个表现就是他试图从源流的角度彻底否定中医的合理性。关于中医的起源与发展,他曾有较为系统的论述:

敝国医学之坏,仍是坏于儒家。缘敝国古来医书,列在汉书艺文志者,皆已亡佚。今所传难经、素問,大抵皆是伪书。其五藏部位,皆是错乱。其所以错乱之故,缘敝国汉朝有古文、今文两家之学,古文家皆是名儒,今文则是利禄之士,古文家言五藏,合于今日西医,今文家言五藏,则创为左肝右肺等邪说。及汉末郑康成,本是古文家学,独其论五藏乃反取今文,自此以后近二千年,尽用今文五藏之说,则郑康成一言不慎,贻祸遂至无穷,其咎不小。

这段话是吴氏于日本考察教育体制期间在社交场合的一段公开答辞。作为一个身份特殊的政府官员在访問国的外交场合中公开否定本国传统医学,当是深思熟虑的想法。仔细分析,吴汝纶此处所言有两点值得注意:

其一,认为“真”中医存在于是汉代以前,汉代以后中医的谬误起于“儒家之坏”。吴汝纶所谓“儒家之坏”,具体而言,一是西汉今文家对五藏认识的谬误;二是汉末古文经学家郑康成论五藏反取今文,使今文五藏谬说贻误至今。既然中医的“真”源流在汉代已经“亡佚”,后世中医理论都源于郑康成的谬传,这就从源流的角度给现传中医贴上了“坏”的标签。试图从源流角度否定中医的合理性,可见吴氏否定中医态度之坚决。在他看来,汉学大家郑康成的谬传是中医之“坏”的根本原因,这种观点很是体现了吴汝纶的学术倾向。吴汝纶是清末桐城派领袖,桐城派在学术上以宋学为依归,与汉学家相互攻讦不断。作为宋学皈依者的吴汝纶将中医之“坏”归于汉学家郑康成“一言不慎”,这种结论的得出显然与学术上的门户之见有密切相关。其实,医学自有其独立发展的路线,与经学的真伪并无太大联系。

其二,判断中国现传中医为“伪”医学与“邪说”。所以对现传中医作出“伪”与“邪”的判断,他提出两点理由:第一个理由是现传中医的重要典籍如《难经》《素問》为“伪书”。《难经》约成书于东汉以前,在中医学典籍中常与《内经》并提。《素問》是现存最早的中医理论著作,所论以人与自然统一观、阴阳学说、五行说、脏腑经络学为主线,为中医基本理论的渊源。中医作为民族传统医学,讲求经验的传承,如果认定现传中医奠基性的典籍为伪书,现传中医为“伪学”的结论也就自然成立了。第二个理由是现传中医的“左肝右肺”为“邪说”。“左肝右肺”为中医的藏象学理论之一,本是论述气机升降运动,而非实指肝肺等脏器位置。随着近代西医解剖学的传入,“左肝右肺”被演绎误读为“肝在左边,肺在右边”,此成为中医在近代被批判的重要口实。如果中医的正误须以西医为标准进行判断,中医自然就成了“伪”医学与“邪说”。

(二)吴汝纶对中医的具体批判

目前我国学术界关于中医的争论主要集中在中医是否具有科学性这个关键点上。部分学者所以认为中医不是科学,其主要理由有以下几方面:一是中医没有揭示任何的因果关系;二是中医没有逻辑;三是中医的有效性是虚假的;四是中医得不到任何的可供实验检验的证据。细查吴汝纶关于中医的具体批判,可以发现他的关注点也集中在中医是否具有科学性这一关键問题上。

其一,对中医理论体系的批判。阴阳五行之说是建构中医理论的基础,否定阴阳五行理论就等于从理论基础上否定了中医存在的合理性。吴汝纶曾这样置疑阴阳五行理论:

西医理论论文范文5

值得研究的是:中国古代医学的辉煌成就, 进入近代是怎样向前发展的?近代医学家通过 什么力量、以何种方法在继承前人成就的基础 上不断前进?我们不能割断历史,近代是连接 古代与现代的桥梁,只有通过近代人的继承与 发展,中医药学这份宝贵的文化遗产,才能在 今天继续为人类健康作出贡献。

从历史学角度看,近代虽然只有短暂的 100多年,但是,在中国历史长河里,这一代人 却走过了极其艰难曲折的道路,他们迈出了历 史上重要的一步,在医学史上也留下了属于那 个时代的重要成就。以往某些医史论著称:近 百年中医药学发展十分缓慢,甚至濒于停滞状 态。现在看来,这一评价并未准确、全面地反 映近代医学发展的真实面貌。随着近代医史研 究的深入,人们发现中国医学发展到近代已经 形成新的格局,产生新的特点,出现新的趋势。 如果将中国近代医学史的研究与近代文化史、 与古代医学史、与东西方医学交流史的研究联 系起来,一定能把近代医史的研究向前推进一 步。无疑这是--个很复杂、涉及多学科综合研 究的新课题。本文试图对此作一次尝试性的探 讨,以此求教于同道。研究近代医史,首先要研究近代历史,特 别要研究近代文化史。从这里出发,才能沿着历史的足迹,探索近代医学发展的轨道。

近代社会与文化

在人们的观念里,一向认为近代中国是落 后的。其实从总体看,中国近代社会具有落后 与进步两重性。鸦片战争后,中国逐步沦为半 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经济、文化日益陷入贫 困落后状态。这是近代历史的一面;中国人民 不断觉醒,一代又一代的志士仁人努力寻求中 国独立富强之路。则是近代历史的又一面。用 辩证的观点认识近代史这两方面,对于研究近 代文化史和近代医学史都有重要意义。

近代历史是在扭曲中向前发展。伴随这一 趋向,近代文化也在向前发展,与古代文化比 较,近代文化是进步了,尽管局部或个别领域, 它有不如古代文化辉煌之处,但是,它比古代 文化毕竟前进了。近代文化与古代文化的发展道路不同。它 是在西方文化的冲击下,在西方文化与中国传 统文化冲突的过程中、相互会通融合而成。其 发展历程有以下特征。

1.近代文化是在继承古代文化的基础上, 被动吸收外来文化,形成的新文化。它与古代 文化相比有质的变化。

中国古代文化,是在中国社会内部发生、发 展的。它具有顽强的生命力和无与伦比的延续 性。成为世界文化史上罕见的不曾终绝过的古 老文化,在一国范围内,文化各门类保存如此 完整连续的形态,也是世界文化史的特例。

中国近代文化的产生,是在列强入侵,西 学东渐之后,当时掌权的封建顽固派拒绝接受 西学,而一般群众也由于西学是随侵略而来对 其反感,一些知识分子对西学也不甚了解。加 之,两种文化的模式绝然不同,必然产生冲突。 但是,经过一个世纪的比较、争论与选择,中 国人对待外来文化的态度,在总体趋势上是承 认和接受的。只是因为近代中国社会激剧变化 的复杂背景和各阶层不同的地位,形成人们对 外来文化的态度有种种不同。文化史专家归纳 为三种:一是盲目拒绝、自我封闭型(或称保 存国粹派);二是全盘接受、追随模仿型(或称 全盘西化派三是主动选择、自我更新型(或 称调和折衷派)。这三种态度明显的表现在 近代文化的各个领域。医学界自然也不例外。

2. 近代文化以“科学”与“民主”为核心。 对古代文化进行了有力的批判。

中国古代文化有两个最大的缺点,一是,缺 乏实证科学。二是,缺乏民主传统。中国古代 科学,没有发展到近代实证科学。清朝由于封 建专制主义和满清贵族的高压统治,文化专制 和八股取士的禁锢,使思想界、文化界笼罩一 片万马齐喑的气氛。改变这种封闭、僵化、静 止的局面,必须借助科学的力量。西方近代科 学的传入,恰恰适应了这种需要。

19世纪60年代,随着洋务运动的兴起,近 代西方科学技术与科学著作相继在中国出现。 此期传入的西学,虽无显赫之势,但在民间却 广为传播,影响着社会心理和传统文化的变化, 形成与明清时期迥然不同的流向,改变了前期 西学传播的被动局面,中国人开始独立地翻译 传播西学的历程。

中国古代文化的另一缺点是缺乏民主传 统。在历史上占统治地位的始终是封建专制主 义。古代多数时期,没有自由辩论的环境,文 人的工作往往限于注经、解经,这自然限制了 人们的独立思考与创新,也妨碍了科学的发展。

在近代历史大变革面前,人们急于找到中 国落后的原因,寻求振兴民族的富强之路,于 是便一面把目光投向一个陌生的世界——西 方;一面开始对传统的旧学体系进行反思,涌 现出一批有见识有勇气的先进人物,他们敢于 正视现实,承认中国文化有不如西方文化之处, 因此,致力于从西方文化中探索富强之术;同 时,对传统文化勇敢地进行批判与更新。这种 寻求与探索、批判与更新,直到“五四”新文 化运动时期达到高潮,响亮的提出:“民主”与 “科学”的口号,成为近代文化的核心。这正是 历史的进步。

3. 近代文化的发展与政治紧密相联。

文化史学者称:中国古代文化以“求治”为 目标的“政治型”文化[3]。这种强烈的政治化倾 向,就其积极性而言,使古代中国的政治学说 丰富而具体,在浓厚的政治斗争氛围中,孕育 了许多富于社会责任感的思想家、教育家、文 学家、科学家。然而它也存在明显的弊端,封 建统治者视科学技术为雕虫小枝、奇技淫巧,未 能为科学文化的发展提供自由的环境。一些科 技成果与科学思想往往由于无人问津而迅速绝 迹。事实上造成的后果还远不止于此。

中国近代文化,是在遭到外国入侵的条件 下发生发展的。一些有见识的中国人努力从西 方文化中寻求救国的办法,提出“科学救国”、 “教育救国”、“实业救国”等口号。尤其是在甲 午战争失败后,瓜分危机迫在眉睫,引起社会 很大震动。戊戍维新运动,便将维资产阶级之 新的政治运动与文化运动密切结合。“五四”新 文化运动,更是从主张政治民主出发,进而反 对文化专制,主张文化民主。因此,文化与政 治的紧密结合,始终是近代文化的一个特点。

4.近代文化没有形成完整的文化体系。

近代文化从认识论讲,是一个不断认识.、接 受新信息,改造、更新旧观念的过程。但是,由 于社会的急剧变化,使每种思潮都未能充分展 开,就让位于新的认识过程,形成思想变化迅 速又都消化不良的后果,使近代文化出现新旧 并存、中西合揉的势态。加之,各地区经济、政 治发展不平衡,影响文化发展也不平衡,使之 难以形成一个成熟完整的文化体系。

总之,近代文化在中国文化史上具有承前 启后的作用。它改变了长期以来封建文化(至 少是明代以后)腐朽、僵化、停滞的局面。建 立了开放的、充满生机的新文化,为以后新文 化运动的发展、乃至今天社会主义的文化建设 打下了基础。然而近代历史的多变,西方文化 的急剧输入,各地区、各民族间文化发展不平 衡等等复杂因素,又使近代文化没能达到应有 的高度。

近代医学的特点

近代医学是在近代中国复杂的社会文化背 景下发展的。历史证明:人们的愿望和活动 “丝毫不能改变这样一个事实:历史进程是受内 在的一般规律支配的[4]”。近代医学做为自然科 学的一门学科,它既受社会大环境的影响与制 约;又受自身内在一般规律的支配。从医学史 的角度,分析中国医学发展到近代呈现何种势 态,有什么新特点和新趋势,是很有意义的。

中国古代医学,19世纪初已经发展到成熟 阶段,处于相对稳定状态。其主要标志是:① 确立了系统的理论,形成了完整的体系。前人 以无数次反复的临证实践经验为基础,运用古 代具有朴素唯物论与自发辩证法的阴阳五行学 说,系统地总结了人体生理、病理、诊断、治 疗、预防、养生诸方面的理论,通过理、法、方 药相互配合、全面实施,形成完整、独立的医 学体系,尤以统一整体观、永恒运动观、辨证 施治为指导思想与诊治方法,使中医学成为一 门具有强大生命力的古代科学。②中医药学卓 越的疗效,久经检验而不衰。数千年来,中医 药学是中国人民战胜疾病、保持健康、繁衍昌 盛唯一的医疗保健方法。它已深深地扎根在中 国的土壤里。在古代科学成果中,被公认是一 门最有实际效益的学科。③出现一大批著名的 医药学家,留下浩如烟海的医学著作。医学史 上一代又一代杰出的医学人物,用自己丰富的 医疗经验、各有特色的学术思想和重视实践、认 真继承、努力创新的科学精神,铸造了一座辉 煌的古代医学宫殿。④在中外医药交流史上,写 下了一些“世界之最”的记录。我国曾经是世 界上医学最发达的国家之一。免疫法的先驱 ——“疗淛犬咬人方”和“人痘接种术”、“麻 风病隔离病院”,当时都居于世界医学前列;国 家药典-一《新修本草》、法医学专著——《洗 冤集录》、医疗体操图“导引图”、医学教 学模型——“针灸铜人”以及龋齿病、天花病、 脚气病的记载等,皆为世界医学史最早的记录。 并且传往国外,对世界医学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由此可见,中国古代医学当时已经达到很 高水平。当然它不是完美无缺,由于时代的局 限,历史的灰尘不可避免,精华与糟粕并存,保 守与创新同在。但是,瑕不掩五,实践证明:它 是中国古代文化宝库中一颗灿烂的明珠。

进入近代,时间的前进,科学的发展,疾 病谱的改变,西医学的广泛传播,使古老的中 医药学面临着新的挑战。短暂的100年,中医 界思考、比较、探索、论争、选择……历经磨 难,终于取得新的进展。但是,与古代医学相 比,近代医学在发展势态上显得缓慢,在科学 成果上也不如古代辉煌,然而它确实进步了。产 生了新的格局,出现了新的学术论争,总结了 新的经验,吸收了新的知识,采用了新的传授 方法,呈现出新的特点与新的趋势。

1.新的格局。

西方医学广泛传播后,改变了存在数千年、 单一的中医学独立存在的局面,出现了中医与 西医并存的新格局。

在近代西学东渐过程中,医学处于重要的 领先地位。近代西医学的传播与明清时期不同, 那时传入的西医学过于简略、影响很小。近代 西医学传入,通过办医院,建学校、译医书等 新的传播手段,在民间广为流传。到1937年时, 在华英、美基督教会所办医院已有300多所、诊 所600余处。[5]20世纪初,各国在华开办医学 院校20余所、译著西医书200多种。使一部 分人对西医学由逆反心理,逐渐转为顺向心理, 西医的手术、药物等疗效明显,也日益被人们 接受。此后,西医学便比其他西学迅速传播,在 传统中医学之旁,另辟蹊径,展开了对中医学 的挑战。

还需要指出:近代西医学的传播,有一特 殊现象,就是除了与列强入侵有关外;还与传 教士的活动密切相联,不仅医院、学校无一不 是教会所设,而且译著医书也多出自传教士之 手。传教士自称:宗教与科学“相辅而行”。实 际上科学只是手段,传教才是目的。所以,他 们不可能无保留地介绍西方科学的新成果。此 时传入的西医学知识也人为地打上了宗教和炮 舰的印记,在传播中自然会遇到阻力。

如前所述,尽管近代西医学传入有复杂的 背景,但是,作为一门先进的科学技术传入我 国后,还是被医学界和广大群众所接受,井逐 步发展成为一支独立的医疗技术力量。在中国 医学史上第一次出现中、西医学两种医学体系 并存的新格局。

2.新的学术论争。

近代学术论争,背景之复杂,内容之丰富, 论争之激烈,影响之深远,与古代截然不同。古 代曾经有过两次大规模的学术论争。宋金元时 期,刘完素、张元素等著名医学家,在“古今 异轨,古方今病不相能”的革新思想指导下,根 据各自不同的临证经验和对《内经》等古医籍 的不同理解,提出了新的学术主张,通过师徒 传授的形式不断发展,形成不同的学术流派。可 谓第一次学术论争。明清时期,出现第二次学 术论争。一是,金元学术论争的继续。如张景 岳对阴阳学说的阐发,缪希雍、陆九芝对运气 学说的研究等。二是,对某些理论与古代医家 的学说和医疗经验有不同见解,形成不同的学 术流派。如温补学派、反温补学派、温病学派 等等。反映了中医学理论体系的进一步丰富与 发展。

近代的学术论争,在深度与广度上均与古 代不同。它与近代社会背景,特别是与西医学 的传播以及旧政府实行排斥乃至废止中医的政 策有直接关系。此时的学术论争,总体上以中 西医之争和中西医汇通之争为主线,其它伤寒 与温病之争,经方与时方之争,温补与反温补 之争,皆趋于缓和。

关于中、西医之争。自西医学传入后.医 学界及社会各阶层产生强烈反响,面对如何对 待两种不同的医学体系和旧政府消灭中医的种 种措施,医学界、文化界、商业界乃至一些海 外侨胞都发表许多见解,形成不同的学术派别, 进行了长期的论争。这场论争主要围绕四个问 题:①怎样认识西医学。②中、西医学能否汇 通。③中医学有无存在价值。④中医学怎样向 前发展。这些问题的论争涉及范围很广,大致 可分为三个主要流派:即中西医汇通派。以唐 宗海、张锡纯、朱沛文、挥铁樵等为代表;废 止中医派,以余岩、汪企张为代表;中医科学

化派,以陆渊雷、谭次仲为代表。这场论争经 历了一个较长的过程,从内容到形式不断发展 变化,不同时期论争的内容、形式、代表人物 均有所不同。同时,还有各种有组织的社会活动,其势态虽有起有伏、有断有续、有激战、有 缓解,但总体上则贯穿近代史全过程。这场论 争实质上是中国文化近代化运动在医学领域的 反映,也是中国文化近代化历程中,一个重要 的组成部分。

近代医史证明:中医药界并不拒绝接受外 来的医药学知识。在传统与近代化、现代化之 间并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因为传统医学本身 就包含了足以引起变化的内在矛盾与合理内 核。这是它能以接受新东西的基本条件。因此, 在两种医学的接触与交流中,中医学不是简单 的为求生存而吸收新东西,而是其自身就在不 断变化、发展、前进。近代学术论争正是这一 发展的反映。

3.新的经验。

近代由于中医学确有实效,中医学家担负 着繁重的医疗任务,因此,不断积累新经验,主 要有以下几点:①对疾病认识日渐深化。近代 疾病谱的改变,临证经验更加丰富,各科都有 一些专门论治某些病种的著作问世。内科有中 风、肝病、胃病、肺病、霍乱等专著。如张山 雷《中风斟诠》、王旭高《肝症论治》、杨志一 《胃病研究》、秦伯未《痨病指南》等。外科对 疮疡、瘰疠、麻风、梅毒、性病等都有专论,并 出现一批外伤科专家。如马培之、余景和、江 考卿等。妇科对经、带、胎、产诸病的治疗也 有新经验。如潘爵《女科要略》、单南山《胎产 指南》等。儿科对麻疹、痘疮的诊治有进一步 研究,仅介绍种痘之书已有10余种,眼科对常 见病的诊治有系统论述。如陈国笃《眼科六 要》、陈滋《中西眼科汇通》等。喉科由于喉痧 多次流行,对喉痧的研究尤为突出,论治白喉 的专书也较多。如夏春农《疫喉浅论》、丁甘仁 《喉痧症治概要》、李纪方《白喉全生集》等。总 之,呈现出各科深入发展的趋势。②治疗方法 多样化。内科,如费伯雄治疗慢性病强调:“平 淡之极,乃为神奇。”并创制一些治疗肺痨、痰 饮、骨萎等有效方剂。外科,如马培之不仅善 用古方,而且自创新方,《外科传薪集》反映了 他治疗上的多样性与用药的广泛性。尤其是吴 尚先的《理淪骈文》,第一次系统论述外治法, 扩大外治法的适应范围,是一项新成果。喉科, 治疗白喉也运用外治法,如吹药、噙药、贴药、 针刺等辅助疗法。总之,近代临证各科重视整 体观与辨证施治,主张内外兼治,治疗方法多 种多样,并有不少专著问世。

4. 新的知识。

近代中医学发展的主流,虽仍是继承古代 医学理论不断丰富、充实、提高。但是,一些 医学家在探索发展中医学的过程中,吸收了新 的科学知识,向着系统化、专门化、科学化的 方向迈进。如针灸学家吸收解剖学知识,提高 了取穴的速度和准确性,承淡安在《中国针灸 治疗学》中,论述人身度量标准、穴位的解剖 部位,所述经络俞穴.必引证现代解剖。被称 为“针灸善书”。至于在理论、临证、用药等方 面从事中西医汇通的尝试.更是不胜枚举。这 些都反映出中医界努力面向新科学,迎接新挑 战,虽然取得成果不多,但是,它标志着中医 药学正在向着新的目标前进。

近代中医界在吸收西医学与近代科学知识 同时,还受到近代科学思维方式与研究方法的 影响,尤其是达尔文进化论的传播,给中国带 来新的自然观,也为中医学的发展增加了新内 容。随着近代科学分科日渐明确,各科研究迅 速深化,人们把精力集中在某个专科进行研究, 成为普遍现象,直接促进研究方法的更新。进 入20世纪,西医学已有更多学科分类,各学科 分门别类、深入具体的研究方法,对中医学有 相当影响,有些医学家在进行中西医汇通的探 索时,采用实验方法,如张锡纯被誉为“医学 实验派大师”。恽铁樵也主张“中西医汇通应注 意吸收近代科学知识和方法。”虽然他们的研究 在方法学上还很幼稚,但有进步意义。

5. 新的传授方式。

在近代学校兴起的大潮中,在西学广泛传 播的形势下,更重要的是由于医学自身发展的 要求,产生了近代的医学教育。它与占代的医 学教育相比,教学形式与观念、教学内容与方 法完全不同。近代创建了多种类型的新式医学 院校。大体有三种办学形式;①教会创办的西 医学院校。最早建立的有广州博济医学校(约 1866)、上海圣约翰大学医学院(1880)、杭州 广济医学专门学校(1884)等。20世纪30年代 教会开办西医院校已有20余所。成为传播西医 学的重要基地。②政府开办的西医院校。19世 纪末,清政府开始兴办医学校。20世纪40年 代,已有公办医学院校30多所。这些院校培养 的医生,虽数量有限,但却是我国西医学的重 要人才,成为发展西医学的骨干力量。③私人 或学术团体集资创办的中医学院校。近代中医 界为争取办教育的权利,进行了半个世纪的斗 争,直到1949年,中医教育还未列入囯家教育 系统。留在近代中医教育史上仅有私人或团体 创办的90余所中医学院校。成为保存、传授、 发展中医学的重要阵地。近代还建立一些研究中西医学的团体,出 版一些宣传医学知识的杂志,也是传授医药学 知识的新方式。

近代医学的新趋势

综观近代医学史,可以清晰地看到:近代 医学已经不同于古代医学,呈现出新的趋势。

1.中医学的自我更新。

近代中医学正在由单一的、封闭式的理论 体系向着多元的、开放式的方向发展。虽然其 主流始终表现在:中医学自身实践与理论的丰 富、提高与创新方面;但是,不断吸收外来医 学成果,努力探索新的医学理论体系,也是近 代中医学前进的一条重要轨迹。

2 .西医学的发展壮大。

任何外来文化,都必须经过本土文化的比 较、选择、消化、吸收,才能在新土壤里成长。 近代西医学传入后,经过“抗阻”与“吸收”、 “冲突”与“交融”的历程,已经在我国形成一 支独立的医疗队伍,并且不断发展壮大,成为

我国卫生事业重要的技术力量。

3.探索中西医学汇通之路。

近代在两种医学理论体系并存的形势下, 有些医学家努力探索中西医汇通的道路,他们 从不同角度比较两种理论的异同优劣,从临床 需要出发,中西两法并举,中西药物同用.并 吸取西医学的实验方法,作为发展中医学的… 种手段。虽然限于吋代与个人的局限,没有取 得应有的成果,但是,已经形成一个重要的学 派,在近代医史上起r进步作用。其影响直至 现在。

西医理论论文范文6

中图分类号:R2―0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l007―2349(2008)05―0081―02

中医、西医,分别属于东西方两个文化范畴,各有自己的文化特征。二者产生的时代背景不同,理论体系不同,哲学基础不同,医学模式不同。

自从有了人类就有了医疗活动,如果从中医学的《黄帝内经》的作者,和西医学的奠基人希波克拉底算起,中医和西医都有2500年的历史了,都诞生在公元前四世纪左右,产生了黄河内陆文化背景下的中医药学,和产生在爱情海周围海洋文化背景下的西医药学,经过两千多年的发展和完善,其各自体系的完整程度,可以说是无懈可击的。

中医是宏观医学,从宏观出发,注重整体,把病人放在天地间去观察去研究,重视个体化的辨证论治,强调内环境的平衡,重视人与自然的协调,强调人体精神状态,特别注重对于五脏六腑器官功能的调节。中医与西医有一个很大的区别,西医着重治病,中医着重治人,中医学是把病人放在首位的,可以说,中医学的模式应是天人相应观的模式,即把人放在时间、地域、人群、个体中,去进行健康保健、预防和诊断治疗的观察研究。

西医是微观医学,从细胞到分子、基因……越来越细,它从微观出发,以实验科学为基础,诊治疾病注重局部病变的定位定性,擅于注重微观分析,一般针对性较强。西医学的模式,是生物、心理、社会模式。

医学科学大概经历了如下三个时代和五种模式。三个时代是;经验医学时代、实验医学时代和整体医学时代;五种模式是:神灵主义医学模式,自然哲学医学模式,尘物、社会、生态模式,生物、心理、社会模式,生物、心理、社会、环境医学模式,传统的中医和西医,基本上都是在上述五种模式的前四种中运转过来的。它们的成果与贡献,也主要集中在那里。总之,中医与西医有以下不同。

1、文化不同

中医是世界上唯一有5000年连续历史的,独立于西方医学的医学,中医根植于中国的道家文化,时时处处体现了道家的“天人相应”观、整体观,强调主观意向及中庸,中医认识人体和疾病是整体的、动态的、宏观的和模糊的,例如“阴阳五行”和“表里虚实”等。中医以“天人合一”思想为基础,吸收了周易、道家、儒家等哲学思想,特别是“元气论”“阴阳学说”“五行学说”,并把它们转化为中医学理论,来阐述和理解人体的生理病理现象和规律,中医学以元气论为根本,强调整体的分化性和由此决定的不可分解性,人的整体性具有原发的、先天的性质,并且用这种整体性来理解人的生理病理,并由此提出了脏象、经络等理论。中医的“整体观念、辨证论治、同病异治、异病同治”很符合人体本身结构的复杂性、精密性和个体性的特点。

西医起源于西方国家,是当今世界医学的主流。西医根植于西方文化,传人中国不过200年,西医与中医相反,具有张扬的个性,它对人体及疾病的认识,是孤立和静止的,但又是具体而精确的,例如解剖、生理、生化、病理等,西医强调客观标准,并追求极至。众所周知,近代科学是以“还原论”为基础的,“还原论”认为,各种现象都可以还原成一组基本的要素,各基本要素彼此独立,不因外在因素而改变其本质,这种方法又叫“分析科学”。分析、分析,越分越细。不断向深入研究,从而忽略了事物的整体性,西医学就是在“还原论”的基础上,发展了还原研究,形成了医学还原论,并以元素论、原子论为基础,来理解和阐明人的生理、病理现象和规律。认为整体性是组合的、可分的,把人理解为由元素或原子组合而成的,并按组合观点来理解人的整体,认为人体是可分解的。因此,解剖、分解、还原,就成了西医必然的研究途径,这种方法,使西医学走上了实验研究的道路,例如“非典”病毒的发现等。

2、对疾病诊断的不同

中医辨证的指标是偏于主观的,用阴阳五行、气血津液、脏腑、八纲、卫气营血、脉象、经络等抽象和无形的指标来辨证,注重定性和相对值。而西医诊断疾病的指标是客观的、具体的、有形的和可以用数字来表达的,注重的是定量和绝对值,例如B超、肝肾功能、心电图和血常规等定性或定量的指标。一般情况下,西医的诊断标准比较严格而有说服力,但在特殊情况下,中医的辨证可能会更胜一筹。

3、对疾病治疗的不同

中医治病从整体来考虑,它注重功能的恢复和新的平衡的建立。并注重社会心理因素的调节,也就是调动患者亲友参加治疗,强调治疗个体化的“同病异治、异病同治”,例如同为感冒病,中医可根据四诊辨证为不同的证型,采用不同的治疗。而这种情况,西医常常是使用一种药治疗。个体化利于病人的康复,缺点是不利于技术的推广和科学的进步,中医遣方用药讲究守中,中病即止,既防太过,又防不及,强调防、治、养并重,“未病先防、既病防变”,“三分治疗、七分调养”;西医治病同样要求功能恢复,但它同时还注重形态、生理、生化、病理等等指标的恢复,治法上采用标准化治疗,同一种病就用同一种方法治疗,不太考虑个体化治疗。标准化治疗的优点是,有利于技术的推广,有利于科学研究;缺点是不利于病人的康复,治疗只注重局部,不注重整体,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也不注重发挥别人的主观能动性,一揽子全包,别人在治疗中处于被动接受的角色,用药主张单药,不主张合用,也不主张多法并举。

4、发展模式的不同

从发展模式来看,中医走的是一条均衡平稳,少变化的发展道路,中医关注的是功能,几千年来其理论体系、内核一直不变,不管其分科多细,临诊仍坚守其一贯的整体模式,缺点仍是模糊,优点是误诊的机会也不多。而西医走的是荆棘小路,西医关注的是形态、生理、生化、病理等,西医的发展模式是不断突破和膨胀式的,现有的理论框架不断被打破,分支学科越来越多,研究也越来越深入,知识的积累也越来越多,显然这很符合科学发展的要求,科学就是要把研究引向深入。但是,因为西医是孤立地和割裂地研究问题,分科过细可能会导致误诊增加,因为专业钻得太深了,导致相关的知识面太窄了,因为疾病的症状是相互交叉和关联的,而且是错综复杂的。

5、在思维方式上与方法论上不同

在思维方式上,西医更具有分析性,倾向于事物的本身,更多的依赖逻辑推理,分门别类的研究事物。中医则擅长于整体,全面地思考问题,更多的借助经验,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从方法论而言,西医的微观分析方法,使人们的认识从器官组织、细胞直至分子基因水平,所以西医的指导思想是还原方法,然而这种认识方法,过多的注重微观局部而忽略了宏观整体,忽略了人在生理、心理、病理上的统一性及独立个体的特征性。而中医理论则包含了系统方法,中医的系统方法,从一开始就强调人体自身的完整性,人与自然的统一性,人与社会环境的融合性,提示了整体观念是中医理论体系的核心之一。随着医学的发展,单一的生物医学模式,已经逐渐转向生物、心理、社会、环境的医学模式,这种人与自然的统一,形(躯体)与神(心理)的统一,与中医学的整体观有着内在的相同之处,而中医的辨证论治和因时因人、因地制宜的中医治疗模式,也因此更显示出其合理性与思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