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工作要点范例6篇

民生工作要点

民生工作要点范文1

 

2021年,全市民政系统安全生产工作总体要求是: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和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及市委、市政府关于安全生产工作决策部署,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以推动民政领域安全生产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防范化解民政领域重大安全风险为主线,以持续推进民政领域安全生产“铸安”行动常态化实效化和风险管控“六项机制”制度化规范化为抓手,以民政服务机构安全管理为重点,全力保护民政服务对象生命财产安全,深入推进民政领域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为“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为我市民政事业发展提供坚实的安全生产保障,以优异成绩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

一、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关于安全生产重要论述和指示批示精神

1.深入推进关于安全生产重要论述的宣贯教育活动。深入学习贯彻关于安全生产的重要论述,组织观看学习“生命重于泰山——关于安全生产重要论述”电视专题片。将关于安全生产的重要论述纳入党组、理论中心组学习,纳入民政领域宣传工作重点,开展经常性、系统性宣讲活动,进一步强化全市民政系统工作人员和保障对象的红线意识和底线思维,使安全生产真正入脑入心,见诸行动。

二、健全完善安全责任体系

2.落实主体责任。坚持“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失职追责”,持续推动各级民政部门和民政服务机构落实安全管理责任制,充实安全管理工作力量,落实安全监管的行业职责、属地责任,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认真履行市安委会成员单位职责,指导、组织全市民政系统落实市安委会有关决策部署。

3.强化监管职能。坚持“管行业必须管安全、管业务必须管安全”的原则,按业务职责和工作流程,加强对所属行业监管单位的安全生产监管职责,对照市民政局安全生产权力和责任清单,严格落实安全管理责任制,经常性开展对各类民政服务机构风险隐患的全面排查和整治,防止安全生产事故和损害服务对象人身财产安全事件发生。

4.加大责任追究。综合运用挂牌督办、问责制度等管理手段,督促民政服务机构建立完善自我规范、自我约束、持续改进的工作机制,严格落实各单位安全生产职责和义务;督促民政服务机构建立完善安全生产责任制度,明确各岗位的安全生产责任人员、责任范围和考核标准等内容。

三、夯实筑牢安全生产基础

5.完善安全管理制度。健全完善安全生产管理体系和民政服务机构内部管理制度,在开展服务和保障工作的同时要确保监护到位,责任到人,防止由于监护不到位而导致的服务对象走失和其它责任事故。落实各项安全管理制度,健全符合实际的安全生产长效机制。将安全生产管理责任落实到岗、人,制定严密的防范措施和处置预案,及时处置安全生产领域的突发性事件,确保紧急情况能迅速有效处置。

6.常态开展检查督导。针对汛期、高温、岁末年初、法定节假日以及全国“两会”及建党100周年等重要时节、重大敏感时期和重大活动等,结合工作实际,突出重点进行细致安全排查。各级民政部门和民政服务机构应结合实际制订隐患重点检查整改表,市局每季度至少开展1次以安全生产暗查暗访工作,及时发现和整改影响民政系统安全的重大风险隐患,确保全市民政系统安全稳定。

7.开展常态学习教育。定期开展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大力宣扬安全生产典型经验、做法;认真组织开展“安全生产月”活动;加强对民政服务机构开展消防安全检查和消防安全教育。各级民政部门要组织相关人员进行安全生产培训,进一步引导全体员工和服务对象对安全生产的广泛关注和高度重视,在全社会营造出“关爱生命、关注安全”的社会舆论氛围,促进安全生产环境的改善和安全生产意识的提高。

四、全力提升安全监管实效

8.扎实做好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防控工作。各级民政系统要在当地党委和政府的领导下,压紧压实民政服务机构主体责任,严格落实常态化疫情防控各项措施和工作要求,确保服务对象生命健康安全,根据当地疫情防控指挥部统一部署,稳妥推进民政服务机构服务秩序恢复工作。

9.重点抓好消防安全。贯彻落实消防安全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围绕消防安全设施是否到位、应急疏散预案是否完备等关键问题,突出社会(儿童)福利院、养老服务机构、救助站、福利销售大厅、民政基建工地等人员密集场所和重点场所,组织消防安全大排查大整治等活动。持续推进养老院服务质量建设专项行动,总结推广养老机构消防安全标准化管理经验,督促养老服务机构有效落实安全管理制度,加强辖区内养老院安全隐患检查整治工作的动态监管。持续开展消防安全隐患排查整治活动,加强消防设施设备检查与维修配备,及时更换老化的用电线路设备,加强燃气安全使用管理等。持续整治打通全市民政服务机构“生命通道”。开展“冬春火灾防控”和消防“百日会战”等专项行动,及时化解消防安全风险,消除火灾隐患。

10.加强食品安全管理。开展食品安全隐患排查整治活动,进一步加强我市养老福利、救助管理机构食品安全,落实食品安全第一责任人责任,按照“专人负责、健全制度、及时整改”的要求,提高食品安全意识,促进养老福利和救助管理机构食品安全标准化建设与管理。要突出问题导向,坚持底线思维,深入开展食品安全综合治理,确保各项食品安全制度得到有效落实,着力提升食品安全保障水平。建立健全食品安全管理制度和食品采购、环境卫生、餐具卫生管理制度;从业人员健康证持证情况;原辅料进货查验和索证索票制度落实情况等,严防民政服务机构发生食物中毒等群体性事件。

11.开展设施安全排查。在全市民政服务机构中开展结构安全隐患排查,是否存在遭受自然灾害侵蚀及在使用过程中产生的安全隐患。对结构、材料、环境等方面存在的安全风险进行全面、系统的分析并作出结论,对存在安全隐患的围墙、危旧房屋设施,及时采取修缮或停止使用等处理措施。

12.有效防范和处置非法集资问题。重点防范养老服务机构中针对老年人的非法集资问题,要加强宣传引导,向老年人说明非法集资行为的危害性,介绍典型案例,提升老年人的防范意识和防范能力。在全市养老服务机构开展防范和处置非法集资风险排查整治活动,重点突出社会力量运营的养老机构,要逐人进行相关问题线索的摸排和汇总,发现相关线索,及时向相关部门报告,配合做好处置工作,切实维护入住对象的的合法权益。

13.强化应急体系建设。健全完善事故应急处置制度,完善值班值守、信息报告、处置决策、协调联动、现场指挥等应急管理制度。组织开展应急预案管理专项检查,组织开展专项应急预案救援演练,提升应对突发事故的应急处置和抢险救援能力。各单位每年至少组织开展1次有针对性的安全生产应急救援演练。

民生工作要点范文2

1.1 社会学习理论

社会学习理论的创始人阿尔伯特?班杜拉(Albert Bandura,1925-)认为,模仿学习是一个社会化的过程,通过模仿学习,主体建立习惯化的行为反应模式。班杜拉提出了“替代强化”和“自我强化”的概念,认为替代强化包含了个体在观察他人时所看到的积极结果或消极结果。因此,在实际生活和工作中,当某个个体看到他人由于恶作剧行为而受到社会群体的认同、嘉奖或瞻仰的时候,就会有表现出恶作剧行为的可能性。

班杜拉的三元交互决定论从环境因素、个体认知因素和个体的行为因素的交互决定关系来研究人的行为因果模式,认为人的个体因素和人的行为相互影响、相互决定,人的个体因素与人所处的环境相互影响、相互决定,人的行为和人所处的环境相互影响、相互决定。班杜拉强调个体的认知因素对其行为具有主动影响;个体的行为不仅是个体内部因素的驱动所致,也是环境和行为相互作用的结果。同时,班杜拉的认知理论强调个体并非绝对地受环境的影响,而是认为个体通过自己选择环境和选择其所希望达到的目标,从而主动去掌控自己的未来。

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对解释个体的行为动因具有重要的意义,其所强调的榜样的作用应用到对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方面,具有积极的借鉴作用。在一个多民族的社会主义国家里,我们要做好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少数民族“四有新人”,为社会主义社会多民族大团结、大繁荣和少数民族地区的和谐稳定树立良好的榜样。在做好正面的引导、疏导工作的同时,积极地培养未来的少数民族干部,为和谐稳定的边疆作出贡献。

1.2 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性

“中国是个多民族国家,有55个少数民族,人口达到1亿多,少数民族人口约占全国总人口的8.41%左右,我国国土面积的64%都是民族自治地方,边疆大部分地区都是少数民族居住区。”囿于地理条件、经济水平、民族历史和文化发展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少数民族地区的民族社会文化有着多层次、多元化的特点。在少数民族地区,不同民族、不同地域的民族价值取向呈多元化趋势。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经济的蓬勃发展,尤其是科技的迅猛发展和网络社会的到来,少数民族地区与外界的社会、经济、文化交往也越来越多、越来越密切。

“在我国2.2万公里的陆地边境线上,有1.9万公里都是在民族地区,居住在边境的边民大多数都是少数民族群众。”随着高考扩招等一系列教育改革,在众多一线城市、二线城市毛入学率已经达到90%以上,大学教育已经从精英教育转为大众教育。再加上国家通过“少数民族骨干计划”等优惠政策,很多少数民族学生走入大学校园接受高等教育。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接班人。2004年8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再一次强调:“大学生是十分宝贵的人才资源,是民族的希望,祖国的未来。”该文件指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把他们培养成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对于全面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确保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后继有人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战略意义。

但是,由于各种敌对势力的诱导,有极少数少数民族群众被利用。因此,加强对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一项紧迫的任务。如果高校在对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培养上是成功的,那么,这些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少数民族毕业生在回到少数民族地区、参与少数民族地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就会起到为周围的少数民族群众树立良好的榜样作用,他们就能够用正确的、积极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民族观、国家观、历史观、文化观、宗教观来影响周围的少数民族群众,成为社会主义少数民族地区现代化建设、社会主义少数民族地区和谐社会建设的中坚力量,为社会主义民族大团结大繁荣、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起到积极地推动作用。反之,如果对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没有做到位,就极易可能任其发展为一种消极的力量,其负面影响不可低估,因此必须引起高校教育工作者的高度重视和思考。

2 切入点:以情感教育理论为视角的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目的是“通过一系列有计划有针对性的教育活动,提高教育对象的政治觉悟和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能力。”然而,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或德育工作往往采用自上而下的“灌输式”或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独白式”的方式开展,这种方式很难应用到具有各自文化背景和具有较强少数民族意识的少数民族大学生中去。例如,“灌输式”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就很难对具有宗教信仰的少数民族大学生开展理想信念教育。

2.1 情感教育理论

在心理学上,情感是指人对客观存在是否符合人的需要所产生的态度的体验,是人对客观现实的一种特殊反映形式。在哲学上,情感是人主观地对其所感受对象的体验,反映了人的需要是否得到了满足。情感具有生物自然本性,同时也具有社会性和历史性;情感受社会生活制约、在社会生活中形成。认知观点将情感建构为认知的结果。通过不同的信息处理加工方式,情感对认知有着驱动作用和组织作用。在情感刺激中,认知评价情感发生与否、发生何种情感和发生的情感的强度。情感对认知具有动力作用、选择作用、诱导作用和生理准备作用。

首先,在动力作用方面,由于情感产生于人的需要,需要使得人在社会中形成了一定的欲望、愿望,成为人心理活动或外部行为的动机,从而确认认知目的。如果认知主体在情感的作用下能够持续发展其主观能动性,就会产生强大的精神力量,使得认知不断发展、促进认知目标的实现。其次,在选择作用方面,一切认知活动均为认知主体在选择的过程中进行和完成的,认知主体对客体的选择恰恰依赖于其情感需要。再次,在诱导作用方面,强烈的情感对认知主体具有极大的诱惑性,当认知主体对事物产生兴趣时,就会在情感上作出调整,积极地接受情感的指引,全身心地完成某项活动。最后,在生理准备方面,那些精神分裂症患者、情感障碍患者发作的原因就在于其认知功能的损害。由此可见情感在主体认知方面的重要作用。

总之,情感贯穿于认知活动的全程,对认知起着重要的作用,可以说没有情感就没有认知。良好的情感教育能够促进少数民族大学生的认知符合我国主流意识形态指导和安排、向积极向上的方向发展,从而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当少数民族大学生一旦对我国主流意识形态、社会主义民族大团结大繁荣的民族政策从认同、拥护到情感依赖,就会对社会主义社会多民族大团结、大繁荣和少数民族地区的和谐稳定起到促进作用。

2.2 注重对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情感投资

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往往以自上而下的灌输为主,这就使得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很难落到实处,也很难为少数民族大学生所接受,于是很有必要通过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创新来迎接特殊的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给我们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所带来的挑战。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两方面去思考、行动。

2.2.1 把握少数民族大学生的主体特点

马克思曾指出:“任何人如果不同时为了自己的某种需要和为了这种需要的器官做事,他就什么也不可能做。”这句话点明,包括在少数民族大学生在内的任何个人的行为的发生都是为了满足其自身的需要,如果人自身的需要被忽视,导致其在生理、心理上没有得到应得到的关怀,人就不可能将其主观能动性发挥到极致。一旦少数民族大学生正确的需要得不到满足、错误的需要得不到转换,针对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就会面临主体接受上的内部障碍。故此,把握住少数民族大学生的主体特点,有针对性地满足其需要,也是有针对性地开展有效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前提条件。

一般而言,我国少数民族大学生来自自然环境相对恶劣的地理位置偏远、经济发展落后民族地区和边疆地区,如果又受到独特的民族、宗教文化背景的影响,这些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会在思想上和文化观念上同其他大学生有着相对的特殊性。在非民族院校的大学校园里,这些特殊性一般主要表现在性格孤僻、不爱参加集体活动、少数民族意识强烈、学业基础差、竞争意识差、心理素质相对较差、综合文化素质相对较弱等特点。

少数民族大学生自身的特殊性决定了思想政治教育要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同解决他们的具体困难结合起来,从多方面去满足他们的需要。

2.2.2 注重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情感投资

“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重要目的是塑造学生高尚的思想品德,而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发展是一个复杂而细腻的心理变化过程,必须遵循心理变化的一般规律。也就是说,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情感越融洽,心理沟通越微妙,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就越好。情感作为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乃是人的需要和客观事物之间关系的反映。一般而论,情感对人的行为具有近乎决定性的作用。正如列宁所指出的那样:‘没有”人的感情“,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于真理的追求’。”

尽管少数民族大学生与其他少数民族大学生之间,以及与汉族大学生之间在生活习惯、行为方式等方面有一些差别,但是他们有人类所共有的情感,任何一位少数民族大学生都有可能在教育工作者的关爱下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重要的是教育工作者采用何种方法、何种态度与之交流、沟通。一般来说,情感是人际交往的基础,也是促进教育者与接受教育者和谐交往的催化剂。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发挥情感教育的积极作用,必将有利于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为此,在对少数民族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环节中,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一定要事先掌握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思想特点、行为特点、文化背景、生活环境,从而避免在施教过程中的盲目性、机械性、缺乏针对性。同时,也只有在对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注入了大量的情感因素,才能体现出教育工作者的人性化和教育工作的人文关怀精神,最终实现教育目的。

民生工作要点范文3

为扎实推动2010年全市35项民生工程深入实施,广泛动员社会各界和人民群众积极参与、支持民生工程建设,大力营造关注民生、支持民生、服务民生的社会氛围,有力促进和谐黄山建设,现结合我市实际,提出如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牢固树立发展为先、民生至上理念。紧紧围绕有效提升群众知晓率、满意度、支持度为重点,立足基层、贴近群众、服务百姓,不断拓宽宣传渠道、丰富宣传内容、创新宣传载体、活跃宣传方式,加大民生宣传工作的力度、广度和深度,确保各项民生宣传工作持久深入、宣传内容深入人心、宣传效果扎实有效。

二、宣传重点

1、精心开展实施过程宣传。一是大力宣传民生工程资金投入。多角度多层次,生动展示市委、市政府为民办实事,逐年加大民生投入,百姓持续得实惠的惠民之举。二是大力宣传民生工程实施成效。聚焦民生建设一线,关注民生建设快速推进步伐,再现各级干部职工开拓创新,齐心协力促实施的民生建设生动场面,使广大群众切身感受民生工程带来的惠民之果。三是大力宣传民生督查落实。深度报道各级各部门齐抓共管,高标准严要求开展民生实施工作的浓厚氛围,凸显各级党委、政府真抓实干,求真务实的民生工作作风。四是大力宣传民生组织领导。集中反映各级领导狠抓民生落实,统筹谋划民生工作全局,组织保障有力的民生工作格局。

2、深入开展民生政策宣传。35项民生工程内容多、涉及面广、任务重。既要扎实推进35项民生工程项目实施工作,更要全面系统,具体翔实,逐项宣传报道好35项民生工程政策内容。要突出宣传民生工程在项目内容上的调整充实,深度解读民生工程在惠民举措上的精心谋划,高度关注民生工程在政策标准上的创新突破,大力宣传民生政策所发挥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3、广泛开展受益对象宣传。受益对象既是民生工程的直接受益者,也是民生宣传工作的重中之重。要善于发现和寻找典型,特别是民生工程受益群体中的典型,把每一位受益者的切身感受,贯穿宣传活动全过程。通过个性鲜明、对比强烈的鲜活事例,全面展示民生工程实施成效,不断提升群众参与民生建设积极性,让民生工程家喻户晓、人人皆知。

三、宣传方式

以提升黄山民生工程形象为重点,进一步创新宣传方式,集思广益、精心策划,扎实开展好各类民生工程宣传活动,努力在全市形成铺天盖地的民生工程宣传新氛围。

1、新闻宣传。新闻宣传是民生宣传的主体,要切实发挥好新闻媒体受益面广、传播迅速、信息量大的突出优势,充分依托各级新闻媒体,集中开展民生新闻系列报道,及时传递民生工程新进展、新成效、新经验。通过新闻媒体广泛、持久、深入宣传,在全社会营造关注民生、服务民生的浓厚氛围。

2、文艺宣传。进一步创新宣传方式,以群众喜闻乐见形式,组织开展各类广场文艺汇演、送戏下乡、送电影下乡活动。集中精力组织创作一批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寓教于乐的民生精品节目,在丰富群众文娱生活同时,大力宣传民生政策,提高民生工程知晓率。

3、社会宣传。有针对性选择运用各类贴近百姓的宣传手段,开展进村入户宣传。坚持把乡镇、街道做为宣传主阵地,发挥好基层宣传贴近百姓的优势。在丰富社区宣传栏、乡镇公示栏、政策宣传册、公益宣传海报、入户明白纸、农村大喇叭基础上,根据不同宣传对象类型,广泛开展包保责任宣传、民生一堂课等活动,增强宣传有效性。

4、网络宣传。活跃民生宣传形式,增强民生宣传互动性。充分利用互联网等新兴交流互动平台,探索开展互联网民生交流与互动活动。进一步畅通民意沟通渠道,鼓励开展征文评选、现场咨询、民生演讲等多形式的现场交流与互动。

四、宣传安排

1、市一报两台继续办好“关注民生、和谐发展”专栏,充分发挥自身媒体优势,从党和政府实施民生工程的重要意义及市内民生工程实施的工作动态等方面,宣传好我市实施各项民生工程的工作目标、资金安排和工作进度。要加大民生工程宣传力度,保证专栏上稿密度和频率。同时,按照民生工程自身的特点,循序渐进,凸现民生工程政策解读、进展动态、督促检查、民众反映等各阶段宣传重点,不断掀起宣传高潮。

2、市一报两台要进一步密切与民生办及其他民生工程责任单位的联系,相互协调,经常通气,把民生工程宣传列入全年新闻宣传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在制定宣传计划、部署宣传任务时,统一安排。市委宣传部将协同市民生办及其他民生责任单位,适时召开新闻会、新闻通气会,及时传递民生工程的新进展、新成就、新经验,通过新闻媒介定期地向社会新闻。

3、继续策划民生工程和民生工作外宣选题,如在中央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惠民生的政策背景下,我市通过民生工程建设为抓手,扩大公共服务领域的支出,将新增财力向民生领域倾斜,有力的促进了经济社会的发展等。继续组织驻黄新闻媒体关注我市民生工程选题,对我市今年35项民生工程的扎实推进进行跟踪报道。选取有代表性的重大的民生工程项目,根据项目进展,形成图文并茂的宣传文章,向《欧洲时报》、《美国侨报》和《意大利华商报》等与我市有合作关系的境外媒体供稿。

4、组织新华社、安徽日报、安徽人民广播电台、新安晚报、安徽市场报、安徽经济报、江淮晨报、皖江晚报等驻黄媒体重点推出我市今年的35项民生工程系列报道。对各驻黄媒体记者提出量化发稿指标,确保我市民生工作全年都有宣传、重要工作都有新闻报道。

5、各区县要充分发挥区县新闻媒体的作用,针对性地运用各种贴近百姓的宣传工具及方式如黑板报、公示宣传栏、图片巡展,乡镇(村)广播站及宣传册、电影、公开信、标语、公益广告等,努力构建全方位、立体式的宣传攻势。制定具体的宣传方案,明确具体量化指标,确保宣传实效。特别是利用对群众身边事、村中事的鲜活事例的宣传报道,让民生的政策宣传和工作宣传进乡村、进社区、进工地,进入到每一个家庭。同时,市文化委及市民生办要紧紧围绕民生工程主题,精心策划、组织相关文艺演出活动,用生动活泼、老百姓喜闻乐见的形式,积极扩大民生工程知晓率。

6、民生工程协调领导组各责任单位,特别是市直单位要结合民生工程实施的工作进展和工作重点,策划好年度宣传方案,同时结合对区县责任部门的宣传指导,积极主动地加强与主流媒体的工作对接和信息沟通,及时宣传报道民生工程实施过程中群众满意和肯定的人和事,进一步广泛利用行之有效的社会宣传方式,贴近群众,努力营造民生工程中群众参与、监督互动的良好氛围,提高民生工程的实效。

根据上述宣传安排,明确各主流媒体及相关单位的宣传工作重点,以扎实有效地开展全年民生宣传工作。

五、宣传要求

1、切实提高对民生工程宣传工作的重要性认识

加强民生工程宣传,对深入学习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和促进民生工程深入扎实开展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民生工程宣传工作要始终服务并有利于民生工程工作开展,在宣传民生工程的过程中突出民生工程工作的针对性,体现民生工程中人民群众的主体性,从而做到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各级各部门要从政治的、全局的高度,充分认识民生工程宣传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上下协调,积极配合,共同担当起民生工程宣传工作重要责任,坚持正面宣传为主,始终牢牢掌握民生工程宣传工作的政治方向和舆论导向。

2、切实加强对民生工程宣传工作的组织领导

(1)全市各级宣传部门要切实担负起民生宣传的指导与督促工作,增强宣传的主动意识、服务意识,精心谋划、统筹安排宣传总体活动方案。高度重视民生新闻宣传策划,巩固建立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多方联动的新闻宣传平台,引导相关单位创作出有深度、效果好、生动活泼、贴近群众的新闻精品。

(2)全市各级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特别是牵头实施部门,在民生宣传工作中担负着义不容辞的责任。要从全市民生工作大局出发,增强民生宣传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充分利用一切有利时机,强化民生宣传效果。要把民生政策知识学习,作为本部门、本行业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一项重要内容,纳入年度学习培训计划,大力开展形式多样的自学与集中学习活动。各级党员干部,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班子成员要在民生宣传工作中,以身作则,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当好民生宣传员,做好民生宣传服务工作。

(3)各县区、开发区要按照全市宣传工作总体要求,精心制订本地区民生宣传活动方案,扎实开展好本地区民生宣传工作。把民生宣传工作落实作为开展民生宣传的关键点,认真做好民生宣传进农户、进社区、进机关、进企业、进校园活动,努力构建全方位、立体式的宣传攻势。充分发挥乡镇、街道在民生宣传中的主力军作用,做到宣传不留死角、工作开展到户、群众满意在心。新晨

(4)各级行政机关是开展岗位宣传的重点,强化公务员队伍民生相关政策宣传为主导,逐步向企事业、学校、医院、工厂等重点行业、重点部门、重点人群推开,努力形成人人知晓民生、人人参与民生、人人宣传民生的良好氛围,着力构建民生宣传立体网络。

(5)全市各级民生办要积极主动地加强与宣传部门及媒体的工作联系与协调,确定专人,具体衔接,协调相关的宣传事宜,进一步增强民生宣传工作的合力,使民生工程真正成为“民心工程”、“德政工程”。

民生工作要点范文4

乡党委、政府今天召开这次民生工程动员大会,主要任务是贯彻市、县有关会议精神,全面安排部署我乡民生工程的实施工作,动员全乡上下积极行动起来,抓早动快,奋力拼抢,全面落实各项民生工程,努力推动我乡民生工作争先进位。今天会上,我们印发了20__年实施民生工程的任务分解表,刚才,王峰同志对我乡实施民生工程的有关情况进行了说/,!/明,代表乡党委、政府就实施民生工程进行了全面的安排部署和动员,我完全同意,希望各村、各单位全力抓好落实。下面,我就实施民生工程再强调几点。

一要加强工作监督考核。民生工程是民心工程、惠民工程、德政工程,所涉及的项目都是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对于民生工程建设,必须建立起严格的监督考核机制,既要确保工程的质量,又要确保工程按期完工。今年,乡党委、政府把21项民生工程的实施列入年度目标责任制考核范围,对责任村、责任乡直单位进行加分单独考核,并对后进项目按旬调度,一般项目按月调度,重点项目按项目按点调度,调度情况将及时通报,确保民生项目建设落到实处。所有民生工程的实施都要实行公示制度,项目进展、资金使用、项目管理、完成时限等,定期向社会和群众公开,让社会各界及时了解情况,没有按期完成的要说明理由,自觉接受社会监督。对完成任务好的单位,要给予重奖。工作不力的、完不成任务的,要进行问责。

二要强化工作措施。加强民生工程监督检查,及时发现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跟踪落实,快速推进。各村、各单位要加强协调,民生工作是一项系统的社会工程,涉及面广,必须整合各方面资源,动员全乡力量,形成解决民生问题的强大工作合力。各村、各单位要牢固树立大局意识,把解决好民生问题作为我们共同的(来源:文秘站 )责任,加强沟通,协调配合,推动工作落实。

三要严格工作程序。民生工程涉及千家万户,关系众多困难群体,要准确把握政策,严格操作程序,避免出现误差。各村、各单位一定要统一思想,提高认识,从现在开始就要把改善民生作为自己责无旁贷的责任,牢固树立高度的责任意识,充分发挥责任主体作用,认真研究领会民生工程的规划和内容,了解广大人民群众对工程的关注重点,及时解决实施工作中出现的难点问题,确保各项既定部署落到实处,确保把上级的决策部署转化为具体的惠民实践。

四要营造浓厚氛围。乡民生办要不断创新宣传方式,提高群众对民生政策的知晓率,为民生工程的顺利实施营造了良好的社会氛围。一要提高宣传认识。乡民生工程领导小组要高度重视民生工程宣传工作,进一步提高认识,统筹谋划,创新方式,全方位开展民生工程宣传工作;主要负责同志要亲自过问,确定专人负责民生宣传工作。二要注重宣传内容。重点宣传全县33项民生工程的有关政策,包括项目实施方案、政策内容、资金筹集和使用、工作目标等;及时报道各项民生工程的进展和成效;积极宣传实施民生工程给百姓带来实惠的典型事例,积极宣传党的惠民政策所发挥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三要丰富宣传方式。乡民生工程领导小组要丰富信息载体,及时报道民生工作实施情况和经验做法,多角度、多层次、多题材地深入宣传实施民生工程的重大意义、主要内容、进展情况和工作成果。

五要加强信息报送,提高我乡民生工程的影响力。主动和县民生办和民生工程有关部门沟通与联系,宣传我乡民生工程典型和亮点,提高我乡民生工程的见稿率。

六要严格项目管理,确保工程质量。各项目负责人,要树立正确的责任意识,严格项目管理,严把工程质量关,真正把党和政府的民心工程落到实处,使人民群众真正得到实实在在的实惠,最终在全乡范围内形成人人关心民生、个个支持民生工作的新局面。

民生工作要点范文5

 

一、加强农民工疾病预防控制和适龄儿童免疫工作

(一)疾病监测

1、拟于第2-3季度,在北京、天津、上海、广东、浙江、江苏、福建等省(直辖市),开展农民工传染病防控工作调研。主要内容包括:了解大城市外来务工人员尤其是农民工传染病发病、死亡基本情况及其相关影响因素;通过问卷、走访、座谈会等形式调查当地农民工传染病疫情报告及现场调查处理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了解各地在加强外来人口尤其是农民工传染病预防控制工作中的做法和成功经验。

2、第3-4季度,针对调研中发现的问题,进一步完善目前传染病疫情监测与防治工作规范;对于需要政府其他部门协同解决的问题,提出具体的措施建议,报国务院农民工工作联席会议办公室。

(二)防治艾滋病。在实际工作中,由于农民工流动性比较强,医疗卫生机构对他们的健康教育、疾病监测、治疗随访等工作存在一定难度,各地也因为经费原因,未将农民工的宣教、检测,尤其是免费治疗工作纳入日常工作。鉴于上述问题的复杂性,我们计划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商财政部、劳动保障部、建设部和农业部等有关部门,制订在农民工中落实艾滋病免费治疗具体措施,计划初步安排如下:

1、3-5月份,赴北京、天津、上海、东南沿海大城市及内地部分人口密集省会城市开展调研,调查各地农民工艾滋病防治工作开展情况,了解当前各地存在的实际问题。

2、6月份组织专家在调研的基础上制订出相关措施,以文件形式下发,要求各地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制定措施、加强宣传、保障经费,将农民工艾滋病防治工作纳入本地的日常工作,真正落实属地化管理原则。

3、结合农民工艾滋病宣传教育工程工作,在全国范围内,在农民工集中的建筑、采掘、服务等行业、企业及火车站、汽车站等公共场所举办宣传活动,促进广大农民工掌握艾滋病防治知识,了解国家免费治疗政策,提高农民工主动接受宣传、检测及治疗的积极性。到2006年底,使农民工集中地区(场所)农民工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率达60%以上,私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中农民工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率达65%以上。

(三)防治结核病

1、5-7月,组织专家到京、津、沪等沿海省份调研。

2、8月制定全国农民工结核病控制框架和技术指南。

3、10-12月,建立省际间的协作机制,实现农民工结核病人基本情况、治疗管理情况等相关资料的共享。

(四)防治血吸虫病

1、第二季度商财政部及各省有关部门,下发农民工血吸虫病人免费治疗文件,要求各地加强领导、落实经费,将农民工血吸虫病防治工作纳入本地日常工作,落实属地化管理原则。

2、下半年,组织相关部门开展督导,检查各地农民工血吸虫病人免费治疗情况。

(五)农民工子女适龄儿童免疫

1、4月25日儿童预防接种日前后,开展以“同样的权利,同样的健康-关注流动儿童预防接种”,通过宣传活动,设立临时接种点,为流动儿童提供预防接种服务,落实流动儿童享有与常住儿童同等的预防接种服务政策,免费为流动儿童接种国家免疫规划疫苗。

2、6-9月,在北京、杭州等大城市开展农民工子女适龄儿童预防接种管理的调研。

3、全国省会城市及各城市常年在流动人口集中地方设立接种点,为农民工子女适龄儿童建立预防接种卡和证,开展接种工作。

4、9-12月,卫生部门和教育部门联合在托幼机构和学校实施儿童入托、入学查验预防接种证工作,为农民工子女适龄儿童开展补证、补种工作。

5、6-12月,全国各地和流动人口较多的城市开展农民工子女适龄儿童乙肝疫苗查漏补种活动。

6、12月,在全国城市地区开展农民工子女适龄儿童脊髓灰质炎疫苗的强化免疫工作;3-6月,当有麻疹、流脑等疾病暴发流行时,在农民工聚集地开展晨检工作和疫苗应急接种活动。 共3页,当前第1页1

二、依法保障农民工职业安全卫生权益

(一)农民工职业健康监护重点监督检查。根据2006年我部职业卫生重点监督检查计划,组织开展农民工职业健康监护重点监督检查工作。检查范围:对煤炭、化工、冶金、制药、建材、电子、轻工(家具制造、制鞋、皮革加工)等职业病多发行业的农民工职业健康监护情况进行检查,特别是以上行业的中小企业农民工人群健康监护情况。工作安排:

1、各省级卫生行政部门根据职业病危害情况确定3-4个行业,制定具体实施方案,组织培训,及时汇总、分析本地区监督检查情况,进行必要的督导和抽查;

2、对用人单位农民工职业健康监护工作情况的检查,由市(地)、县级卫生行政部门组织实施,监督检查通过现场检查、查阅档案、填写调查表、询问劳动者等方式完成;

3、各省级卫生行政部门于2006年10月30日前,将本辖区监督检查工作的书面总结、汇总表及典型案例材料上报卫生部。

(二)组织调研,制定农民工健康监护方案。卫生部正在组织制定农民工职业健康监护状况调研方案,结合“职业病防治万家企业行活动”,以农民工职业健康监护为切入点,组织开展调研工作。分地区、分行业、抓重点,掌握用人单位实施保护农民工职业健康的情况,进一步摸清我国农民工职业卫生现状、存在的问题。根据调研的情况,认真研究、制定农民工职业健康监护工作方案,计划2006发农民工健康监护工作方案,指导用人单位依法保障农民工的健康权益。

(三)基本职业卫生服务试点工作。结合我国与世界卫生组织、国际劳工组织联合开展的基本职业卫生服务试点项目,以保障农民工健康权益为重点,开展以提高农民工职业卫生服务水平为目的的基本职业卫生服务试点工作。2006年4月启动试点工作,逐步建立健全各级职业病防治机构、职业病防治监测网,保障农民工得到有效的、最低限度并能够负担得起的职业卫生服务。

(四)深入开展针对农民工和用人单位的宣传培训。在农民工集中的用人单位及公共场所举办宣传活动,重点针对农民工人群进行宣传、咨询活动,增强农民工自我保护意识,增加农民工对职业危害的了解及防护知识。针对中小规模企业职业病危害严重的现状,卫生部已制定计划,从第二季度开始,分四期开展相关培训。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将组织对中小企业用人单位负责人及职业卫生管理人员有针对性地开展职业病危害控制技术培训和指导;加大对用人单位和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的职业卫生标准宣传工作,指导用人单位正确理解和执行职业卫生标准。

(五)加强农民工职业卫生监督管理。

1、明确各级卫生监督机构的职责,强化属地管理,组织开展卫生监督人员全员培训,充实和加强基层执法力量。

2、各级卫生部门会同安全生产、劳动社会保障部门依法加强农民工职业病监督管理,加强用人单位职业健康监护制度落实情况的监督,督促用人单位,特别是中小乡镇企业切实履行职业病防治责任。

3、充分利用新闻媒体、社会举报等监督方式,及时发现和处理严重危害农民工健康的案件,严厉惩处严重违反职业病防治法的违法行为。

三、积极稳妥地解决农民工医疗保障问题

(一)积极做好农民工的工伤鉴定和医疗救治工作。

1、积极配合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制定劳动能力鉴定标准。

2、要求地、市级以上地方卫生行政部门积极部门组建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并推荐符合要求的医疗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参加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为农民工在因公受伤时,按标准进行劳动能力鉴定。

3、要求医疗机构按照当地政府惠民政策的要求,积极落实惠民政策,切实保障农民工的切身利益。

4、要求医疗机构按规定完善医疗费用结算办法,简化手续,优化流程,方便农民工就医,为农民工提供优质、便捷、价格适宜的医疗服务。 共3页,当前第2页2

(二)积极配合劳动与社会保障部做好进城农民工的大病医疗保障工作。

四、采取有效措施,保障农民工食品卫生安全

(一)按照《食品卫生许可证管理办法》要求,规范建筑工地食堂卫生许可证发放的审核和发证后监督工作。与有关部门建立良好的沟通机制,共同做好建筑工地食堂食品卫生工作。

(二)按照《食品卫生许可证管理办法》要求,加强农民工聚集地餐饮单位食品卫生监管,严格食品卫生许可发证发放,并强化事后监督。同时结合餐饮业专项整治工作,以餐饮具消毒情况为重点,按照《餐饮业和集体用餐配送单位卫生规范》规定,重点检查农民工聚集地餐饮单位的餐饮具消毒情况。

(三)2006年8月我部将组织开展食品卫生专项整治督察,建筑工地食堂和农民工聚集地的餐饮单位将作为食品卫生督察工作重点之一,通过督察,加强各地建筑工地食堂监管,同时清理、整顿农民工聚集地不合格餐饮单位。

五、开展健康教育,提高农民工的卫生意识和健康水平

(一)开展输出地农民工健康教育。结合输出地劳动力转移阳光培训工程,以全国“亿万农民健康促进行动”工作网络,开展输出地省区市的农民工健康教育。运用“行动”多部门合作优势,普及基本卫生知识与法规,了解意外伤害知识,掌握急救基本技能等,提高农村居民健康意识和自我保健能力。拟于第三季度完成适宜教材开发与课件。在劳动力转移重点省区开展试点与评估。

(二)开展交通工具及公共场所农民工健康教育。在春节返乡及麦收季节等农民工流动比较集中的时期,在铁路、公路等港站及交通工具上开展健康教育工作。重点以预防艾滋、结核、乙肝等重点传染病及吸烟有害健康等基本卫生知识和相关法律法规为内容。

(三)开发农民工健康教育传播材料。编写农民工健康教育系列传播材料(小册子),内容涉及厂矿企业以及理发、餐饮、家政等服务行业特点的基本卫生知识与法规,发放到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并由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组织开展辖区内农民工健康教育活动,做到健康教育传播材料发送到工地、厂矿企业及农民工手中,倡导健康的生产生活方式。拟于6月份完成传播材料框架编写工作,并分册实施,年底前编印下发,并为各省区提供模版。

民生工作要点范文6

(一)疾病监测

1、拟于第2-3季度,在北京、天津、上海、广东、浙江、江苏、福建等省(直辖市),开展农民工传染病防控工作调研。主要内容包括:了解大城市外来务工人员尤其是农民工传染病发病、死亡基本情况及其相关影响因素;通过问卷、走访、座谈会等形式调查当地农民工传染病疫情报告及现场调查处理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了解各地在加强外来人口尤其是农民工传染病预防控制工作中的做法和成功经验。

2、第3-4季度,针对调研中发现的问题,进一步完善目前传染病疫情监测与防治工作规范;对于需要政府其他部门协同解决的问题,提出具体的措施建议,报国务院农民工工作联席会议办公室。

(二)防治艾滋病。在实际工作中,由于农民工流动性比较强,医疗卫生机构对他们的健康教育、疾病监测、治疗随访等工作存在一定难度,各地也因为经费原因,未将农民工的宣教、检测,尤其是免费治疗工作纳入日常工作。鉴于上述问题的复杂性,我们计划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商财政部、劳动保障部、建设部和农业部等有关部门,制订在农民工中落实艾滋病免费治疗具体措施,计划初步安排如下:

1、3-5月份,赴北京、天津、上海、东南沿海大城市及内地部分人口密集省会城市开展调研,调查各地农民工艾滋病防治工作开展情况,了解当前各地存在的实际问题。

2、6月份组织专家在调研的基础上制订出相关措施,以文件形式下发,要求各地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制定措施、加强宣传、保障经费,将农民工艾滋病防治工作纳入本地的日常工作,真正落实属地化管理原则。

3、结合农民工艾滋病宣传教育工程工作,在全国范围内,在农民工集中的建筑、采掘、服务等行业、企业及火车站、汽车站等公共场所举办宣传活动,促进广大农民工掌握艾滋病防治知识,了解国家免费治疗政策,提高农民工主动接受宣传、检测及治疗的积极性。到2006年底,使农民工集中地区(场所)农民工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率达60%以上,私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中农民工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率达65%以上。

(三)防治结核病

1、5-7月,组织专家到京、津、沪等沿海省份调研。

2、8月制定全国农民工结核病控制框架和技术指南。

3、10-12月,建立省际间的协作机制,实现农民工结核病人基本情况、治疗管理情况等相关资料的共享。

(四)防治血吸虫病

1、第二季度商财政部及各省有关部门,下发农民工血吸虫病人免费治疗文件,要求各地加强领导、落实经费,将农民工血吸虫病防治工作纳入本地日常工作,落实属地化管理原则。

2、下半年,组织相关部门开展督导,检查各地农民工血吸虫病人免费治疗情况。

(五)农民工子女适龄儿童免疫

1、4月25日儿童预防接种日前后,开展以“同样的权利,同样的健康-关注流动儿童预防接种”,通过宣传活动,设立临时接种点,为流动儿童提供预防接种服务,落实流动儿童享有与常住儿童同等的预防接种服务政策,免费为流动儿童接种国家免疫规划疫苗。

2、6-9月,在北京、杭州等大城市开展农民工子女适龄儿童预防接种管理的调研。

3、全国省会城市及各城市常年在流动人口集中地方设立接种点,为农民工子女适龄儿童建立预防接种卡和证,开展接种工作。

4、9-12月,卫生部门和教育部门联合在托幼机构和学校实施儿童入托、入学查验预防接种证工作,为农民工子女适龄儿童开展补证、补种工作。

5、6-12月,全国各地和流动人口较多的城市开展农民工子女适龄儿童乙肝疫苗查漏补种活动。

6、12月,在全国城市地区开展农民工子女适龄儿童脊髓灰质炎疫苗的强化免疫工作;3-6月,当有麻疹、流脑等疾病暴发流行时,在农民工聚集地开展晨检工作和疫苗应急接种活动。

二、依法保障农民工职业安全卫生权益

(一)农民工职业健康监护重点监督检查。根据2006年我部职业卫生重点监督检查计划,组织开展农民工职业健康监护重点监督检查工作。检查范围:对煤炭、化工、冶金、制药、建材、电子、轻工(家具制造、制鞋、皮革加工)等职业病多发行业的农民工职业健康监护情况进行检查,特别是以上行业的中小企业农民工人群健康监护情况。工作安排:

1、各省级卫生行政部门根据职业病危害情况确定3-4个行业,制定具体实施方案,组织培训,及时汇总、分析本地区监督检查情况,进行必要的督导和抽查;

2、对用人单位农民工职业健康监护工作情况的检查,由市(地)、县级卫生行政部门组织实施,监督检查通过现场检查、查阅档案、填写调查表、询问劳动者等方式完成;

3、各省级卫生行政部门于2006年10月30日前,将本辖区监督检查工作的书面总结、汇总表及典型案例材料上报卫生部。

(二)组织调研,制定农民工健康监护方案。卫生部正在组织制定农民工职业健康监护状况调研方案,结合“职业病防治万家企业行活动”,以农民工职业健康监护为切入点,组织开展调研工作。分地区、分行业、抓重点,掌握用人单位实施保护农民工职业健康的情况,进一步摸清我国农民工职业卫生现状、存在的问题。根据调研的情况,认真研究、制定农民工职业健康监护工作方案,计划2006发农民工健康监护工作方案,指导用人单位依法保障农民工的健康权益。共2页,当前第1页1

(三)基本职业卫生服务试点工作。结合我国与世界卫生组织、国际劳工组织联合开展的基本职业卫生服务试点项目,以保障农民工健康权益为重点,开展以提高农民工职业卫生服务水平为目的的基本职业卫生服务试点工作。2006年4月启动试点工作,逐步建立健全各级职业病防治机构、职业病防治监测网,保障农民工得到有效的、最低限度并能够负担得起的职业卫生服务。

(四)深入开展针对农民工和用人单位的宣传培训。在农民工集中的用人单位及公共场所举办宣传活动,重点针对农民工人群进行宣传、咨询活动,增强农民工自我保护意识,增加农民工对职业危害的了解及防护知识。针对中小规模企业职业病危害严重的现状,卫生部已制定计划,从第二季度开始,分四期开展相关培训。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将组织对中小企业用人单位负责人及职业卫生管理人员有针对性地开展职

业病危害控制技术培训和指导;加大对用人单位和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的职业卫生标准宣传工作,指导用人单位正确理解和执行职业卫生标准。

(五)加强农民工职业卫生监督管理。

1、明确各级卫生监督机构的职责,强化属地管理,组织开展卫生监督人员全员培训,充实和加强基层执法力量。

2、各级卫生部门会同安全生产、劳动社会保障部门依法加强农民工职业病监督管理,加强用人单位职业健康监护制度落实情况的监督,督促用人单位,特别是中小乡镇企业切实履行职业病防治责任。

3、充分利用新闻媒体、社会举报等监督方式,及时发现和处理严重危害农民工健康的案件,严厉惩处严重违反职业病防治法的违法行为。

三、积极稳妥地解决农民工医疗保障问题

(一)积极做好农民工的工伤鉴定和医疗救治工作。

1、积极配合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制定劳动能力鉴定标准。

2、要求地、市级以上地方卫生行政部门积极部门组建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并推荐符合要求的医疗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参加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为农民工在因公受伤时,按标准进行劳动能力鉴定。

3、要求医疗机构按照当地政府惠民政策的要求,积极落实惠民政策,切实保障农民工的切身利益。

4、要求医疗机构按规定完善医疗费用结算办法,简化手续,优化流程,方便农民工就医,为农民工提供优质、便捷、价格适宜的医疗服务。

(二)积极配合劳动与社会保障部做好进城农民工的大病医疗保障工作。

四、采取有效措施,保障农民工食品卫生安全

(一)按照《食品卫生许可证管理办法》要求,规范建筑工地食堂卫生许可证发放的审核和发证后监督工作。与有关部门建立良好的沟通机制,共同做好建筑工地食堂食品卫生工作。

(二)按照《食品卫生许可证管理办法》要求,加强农民工聚集地餐饮单位食品卫生监管,严格食品卫生许可发证发放,并强化事后监督。同时结合餐饮业专项整治工作,以餐饮具消毒情况为重点,按照《餐饮业和集体用餐配送单位卫生规范》规定,重点检查农民工聚集地餐饮单位的餐饮具消毒情况。

(三)2006年8月我部将组织开展食品卫生专项整治督察,建筑工地食堂和农民工聚集地的餐饮单位将作为食品卫生督察工作重点之一,通过督察,加强各地建筑工地食堂监管,同时清理、整顿农民工聚集地不合格餐饮单位。

五、开展健康教育,提高农民工的卫生意识和健康水平

(一)开展输出地农民工健康教育。结合输出地劳动力转移阳光培训工程,以全国“亿万农民健康促进行动”工作网络,开展输出地省区市的农民工健康教育。运用“行动”多部门合作优势,普及基本卫生知识与法规,了解意外伤害知识,掌握急救基本技能等,提高农村居民健康意识和自我保健能力。拟于第三季度完成适宜教材开发与课件。在劳动力转移重点省区开展试点与评估。

(二)开展交通工具及公共场所农民工健康教育。在春节返乡及麦收季节等农民工流动比较集中的时期,在铁路、公路等港站及交通工具上开展健康教育工作。重点以预防艾滋、结核、乙肝等重点传染病及吸烟有害健康等基本卫生知识和相关法律法规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