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pt德育论文范例6篇

ppt德育论文

ppt德育论文范文1

许多教师的PPT课件一般包括了考试的重点内容和重要的例题,而且课后往往有许多学生会拷贝老师的PPT课件,然而PPT课件的分享和流通易滋生学生的一些不良习惯,很多学生产生对PPT课件的依赖,出现课前不认真预习,上课不认真听讲,少做笔记或根本不做笔记,临时抱佛脚,依靠PPT应付考试等现象[3]。

二、PPT教学分析

PPT教学是一种新的教学模式,也是教育教学改革中的一种新事物,它对传统的板书教学既具有继承性,又在许多地方不同于传统教学。因此,它和传统教学模式之间是一种继承和发展的关系[5]。开展PPT教学是为了借助多媒体信息技术,充分发挥教师和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动性和互动性,延拓教学的时间和空间,提高教学效率和教育质量。其在大学物理教学中的主要优势有:(1)信息量大且速度快。利用PPT课件便于补充课本之外大量的物理知识,比如介绍一些物理史和前沿的物理理论和科学技术等,这在课堂上不用花很多时间讲解,但却可以大大开阔学生们的眼界,激发其学习物理的兴趣。(2)形象直观,简洁明了。PPT课件集文字、声音、图像和动画于一体,生动直观,能创设教材难以提供的情景,比如利用三维动画技术展示物体的不同转动方式等,这样能大大改善教学环境,优化教学结构,方便学生对于一些物理概念和物理情景的理解。(3)提高教学效率。运用PPT教学大大节省了教师的板书时间,这样教师就有更多的时间举实例,启发引导,把教学重点、难点讲透,同时增加单位时间内的授课信息量。同任何事物一样,PPT教学在大学物理的教学中既有积极作用,又有不利的一面,唯有全面的了解PPT教学的优缺点才能更好地发挥PPT在大学物理教学中的作用。

三、对在大学物理教学中运用PPT的若干建议

(1)制作恰当的PPT课件,开展PPT课件制作培训。教师要花足够的的时间和精力认真精选教学内容,突出重点,切忌“书本搬家”式的课件。同时,适当增加与物理关系密切的实际案例、探索研究、问题分析、解决方案等内容,以弥补课本内容的不足,同时下足功夫制作简洁明了、形象生动的课件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需要强调的是,在课件制作上要防止“舍本逐末”式的技术误区,有些课件刻意使用喧哗的动画、亮丽的色彩、花俏的样式,以为这样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其实学生一节课下来什么内容都没记住[2]。此外,PPT课件要具有针对性,针对不同专业的学生,根据其物理教学要求和知识基础的不同设计不同的课件,而不能用同一个课件马虎了事。同时,PPT课件应该不断更新,而不是一劳永逸的,经常增加一些前沿的物理理论和技术,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考虑到一些教师对PPT课件的制作技术掌握有限,学校可以开展一些关于PPT课件制作的培训,提高教师的PPT课件制作能力。同时,也可以开展评选优秀PPT课件等活动,让教师们学习彼此PPT课件的优点,从而不断提高自身PPT课件的制作水平。(2)教师加强主导性,增强师生互动交流。教师始终应该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千万不要让PPT抢了自己的“饭碗”[6]。在PPT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坚持面向学生,适时地控制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利用形体语言、面部表情、肢体动作等即兴发挥,组成丰富的教学信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而不是将PPT课堂教学变成了单调的网络视频教学。教学活动应该是师生共同完成的教与学有机结合的过程,教师的“教”必须引导学生的“学”,并注重师生的互动。因此,教师应事先分析好教材,依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在PPT教学中充分采用参与式、讨论式和研究式等教学方法,合理设置互动环节和互动话题,引导学生充分融入到课堂情境中,使教学双方有时间进行思考、讨论,并对内容进行扩展。师生之间的交流互动,不仅有利于学生循序渐进地掌握知识,更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创造性思维。(3)PPT教学与传统的板书教学相结合。教师在使用PPT进行教学时,不要把所有的知识都呈现在课件上,要充分利用传统板书的教学优势。比如对于重点内容可采用板书的形式,给予学生适当的缓冲时间,力求做到重点突出、条理清晰。对于一些物理上定理、公式的推导过程和一些复杂的数学计算,此时板书教学更好,因为教师在一笔一划的书写过程中给学生足够多的思考空间和时间理解消化知识,并注意一些细节问题。而对于图形图表的讲解,使用PPT无疑更加形象直观,而且可以节约大量的板书时间。可见,PPT教学和传统板书教学的恰当结合才能更好地方便大学物理的教学,提高教学质量。(4)加强师德教育,监督教学过程。由于PPT教学的简单实用,许多教师上课就是放映一下PPT课件完事,这为不良教师的产生提供了庇护。学校一方面要加强教师的师德教育,引导教师要认真教学,不可马虎了事;同时,可以开展一些教学技能培训,让教师发挥自己的特点,活跃课堂氛围,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另一方面,学校要长期监督教师的教学过程,不定期的评估教学成果,让教师对教学没有丝毫的懈怠;定期的从学生那里收集他们对教师教学的建议,然后反馈给教师,以不断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5)引导学生学习思维的转变。大学物理的教学目标绝不仅仅是一些物理基础知识的传授,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科学素质、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等。因此,在PPT教学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学习思维的转变,利用PPT信息量大的优势,教会学生如何去思考,开阔眼界掌握更多的知识,而不是单纯为了完成教学任务,同时学生应该加强自主学习,而不应该像中学一样成为考试的奴隶。

四、结论

ppt德育论文范文2

关键词: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考试改革;思路;意义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01-0058-02

对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大多数高职院校采用理论实践一体化的教学模式,配合这种教学模式的考核方式,大体形成了这样一个考核模式:口语表达沟通能力与参与课堂表演能力50%箑书面表达能力(课后作业和心得体会)30%箑课堂提问10%箑上课出勤与课堂纪律10%。这种考核模式从职业技术学院对人才质量规格的要求出发,重点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写作能力、自我表现能力、应变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增强学生思想政治内化过程的完成,有一定的好处和积极意义。但是这种模式的一个弊端是学生单纯接受教师知识传授的学习方式来学习老师已确定的知识。知识经济对人才提出了新的素质要求,仅仅沿用原来“接受性学习”的方式来学习“确定的知识”已很难使教育所培养的人才具有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具有应对急剧变化、不断创新的社会变革的能力。

一、《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考试改革思路

新的考试方案是建立考评体系,制定合理的考评指标,对教学效果进行考评。在内容上以“能力考核”为主,在时间上以“过程考核”为主,在方法上以“项目作业”为主,在方式上以“小组自评为参考”、“教师评定为主导”;达到“以评促学”的目的。主要采用过程考核,其考核内容主要包括两部分:一部分是过程考核。主要依据学生参与课堂应用知识的过程表现、结果讲解、PPT展示两个方面。一部分是书面表达能力考核。这部分成绩的核定设定为策划书的制作、课后作业的完成,采用书面的形式进行。由于该课程在理论内容学习上表现为:理论知识较浅,通俗易懂,与实际生活联系比较紧密。怎样把道德规范应用于生活实践并有效有机结合,难度较大。本课程最大的难点在于知行合一。而要突破这一点必须在行上下功夫。必须将课程的原理应用到实践中,在“应用”上下功夫,特别要结合中国的国情以及高职学生的思想实际情况,做好“本土化”工作。

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考试改革方案

传统的笔试考试方法主要是对名词解释、选择、判断、填空、简答题等主观题和客观题的背诵和理解。这些呆板、机械的问题,没有达到思想教育应该达到的教育目的。笔者一改传统的笔试考试方法,在教中采取由学生自由分组组合、自由选题、自己评分,自评方法与老师评价相结合,将主动权交给学生。具体做法有以下几点。

1.组织合作性学习小组。第一阶段,老师根据课本学习任务出辩论和讨论题目两组,10~15个题目,由小组自己选择辩题或讨论题目。小组也可以自己根据课本知识模块拟题,但必须上报老师审核。第二阶段,由学生自由分组,5~8人的学习小组,选出小组长。自选题目(从老师给出的题目选或自拟题),在3~4周内,课余时间在组长的组织下讨论,学习委员要到场检查。组长要记录小组成员的发言讨论内容,对小组成员预先考核打分,交学习委员检查,全班集中后交老师。同时小组根据发言讨论的表现,选出本小组的代表人到课堂讨论发言立论。第三阶段,课堂发言讨论,老师、同学根据发言的观点可以提问,老师根据课堂表现对小组成员打分,作为过程化考核的一个参数。

2.自主研发性学习。第一阶段,在开课后老师对本课程的学习任务全面解说,分章节和模块进行总结性讲解。第二阶段,要求班级学生自愿组合成5~8人的研发学习小组,选出小组长,分组名单交由老师。第三阶段,依据课本选题制作节目,内容、表现形式、角色分配、人员分工等都由小组成员自定。先做出节目策划书(包括选题依据的章节内容,小组成员的具体分工,剧本,组织活动的意义,制作PPT对表演的讲解总结),交由老师审定,定稿后,确定表演时间,小组成员课余排练。第四阶段,学生课堂表演,PPT解说,每组的时间不得超过20分钟。老师点评,根据小组节目的立意、表演等情况,给小组总体评分,在此基础上根据每人的个人表现再给个人打分。作为过程化考核的一个参数。本次改革主要采用过程性考核的方式。过程性考核成绩占课程总成绩的80%,书面表达能力占总成绩的10%,考勤占总成绩的10%。过程性考核成绩实行百分制,其中考核实践任务本身占80分,课堂讨论表现占10分。讨论的10分由教师评阅掌握,该部分成绩的高低要以讨论记录为依据。该考核方式的基本要求:按照课本内容将合作学习和小组讨论的题目设定在思想教育部分、道德教育部分、法律基础常识教育部分三个模块。知识点的展示和理解应用可以以辩论、演讲、朗诵、小品、PPT、快板、情景剧、案例、辩论、模拟法庭等形式在课堂表演。整体的流程根据本班教学计划确定。学生应在充分讨论合作的基础上完成任务。学生应体现人人参与,共同学习。

三、《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考试改革的意义

过程考核的考试方法对学生的学习带来明显的冲击力,也带来动力。学生既有紧迫感,又有陌生感。学生普遍感到,以往的考试要求学生练的只是“背功”,有时即使不懂,只要会背,也能拿分。而改革后的考试方法要让学生自己设计题目和节目,自己去理解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更重要的是学生还要调动多种手段将他们的设计展现给同学和老师。从考试的结果看,绝大多数学生都能积极投入,认真参与,并结合PPT、视频、自演小品等形式完成考试内容,达到了本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和考核目的。把过去注重“对知识点记忆”的考试转变为“考核评价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思考社会和人生问题能力”的考试,形成新的教学导向。由原来理论知识考核转变为学习过程的考核。在合作研讨式学习中,学生主动参与教学,在评价考核时,更注重学生平时的表现:平时参与合作性学习的积极性、小组合作中的表现、研究报告撰写情况,都作为考核成绩的一部分,增强了对学生平时过程学习的管理和督促,效果更好。

参考文献:

[1]张立军,张艳芳.《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考试改革探索[J].湖北第一师范学院学报,2008,(5).

[2]李征,金林南.《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考试实效性探索[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1,(18).

ppt德育论文范文3

美国哈佛商学院有关研究人员的分析资料表明,人的大脑每天通过五种感官接受外部信息的比例分别为:味觉1%,触觉1.5%,嗅觉3.5%,听觉11%,以及视觉83%。可见,要想让人体最大限度地获得外界信息,只有将各种感官结合起来才是最有效的方法。PPT拥有强大功能,不仅能够为使用者提供丰富的视觉效果,而且能通过增强媒体支持功能丰富视觉、听觉等各个感官的信息获取,使用PPT制作课件,弥补了“双语”幼儿园绘本图书稀少的问题。

一、PPT在幼儿园绘本教学中的优势

1.PPT使图片播放灵活多变。将图片制作成PPT后可以自主操作图片播放,利用鼠标或者遥控器可以控制PPT的播放,图片可以前进也可以后退,灵活自由。在绘本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故事情节需要加快或者放慢PPT节奏,通过控制点击鼠标或遥控器的速度调节绘本中故事的发展速度,让整个故事有一个明显的节奏变化。教师可以自动播放图片,也可以连续播放多张图片,使之呈现出动画效果。所以,PPT在集体绘本教学活动中能够与绘本内容紧密结合,更好地服务于教学活动。

2.PPT使信息便于保存。一个PPT文件等同于一个大容器,它能将所有需要的素材完整地存储起来,如制作的动画效果,添加进去的音乐动画等,只要不随意删除添加进去的文件,不论将它们存储在什么地方,下次使用打开后,这些功能同样存在,而不会随着移动造成数据丢失。每个PPT课件都是教师辛勤的劳动成果,将其保存起来可以重复利用,上传到网络中,教师之间还可以通过下载来参考,大多数PPT只要稍加修改就变成一个新的PPT课件,这样一来,不仅促进了教师之间的教学交流,而且有效避免了教师的重复劳动。

3.PPT使信息易于传播。PPT课件可以通过文件形式储存,即教师可以在网络上将课件下载后通过U盘、光盘、移动硬盘、网络等进行存储,既操作简单又方便。幼儿园教师可以将制作好的PPT文件保存在自己的资源库中,也可作为幼儿园之间的共享资源放在网络上,教师之间、幼儿园之间都可以自己下载使用,这样就避免了重复劳动和资源浪费的现象。

4.PPT使信息易于加工。PPT课件制作非常容易,由于PPT不断发展更新,现在已经有完整的模板和模块,因此对原有的PPT进行修改要比重新制作出全新的PPT课件更加省时。对于同一个绘本故事制作的PPT可以根据设计的活动不同,对内容稍加修改,形成全新的PPT文件,这样一来就大大提高了教师工作效率。而且PPT功能齐全,操作简单,可以通过插入其他文件的方法实现许多其他软件不能实现的功能。

5.PPT使绘本更加灵动。教师可以通过PPT声画并茂、试听结合的特点,通过动画演示,为幼儿的绘本教学营造一个宽松愉悦的学习氛围。例如绘本《魔法师的奇幻花园》,在课件封面部分,可以使用插入相关动画视频,比如当在阳光下,一朵含巷欲放的彩虹花一瓣瓣综放开来,紧接着,花园中各种各样的花都接连绽放,美不胜收,从PPT的画面看,整个屏幕成了一片花的海洋。通过动画插入,能够将一个微观世界的变化效果带给幼儿,对幼儿的视觉造成强烈冲击,使PPT对幼儿的吸引力发挥到最大,紧接着教师开始讲故事,幼儿会带着好奇和热情听下面的故事。通过在PPT中插入动画的方式,能够将本来静止的场景变成动态的过程,幼儿的心情会不由自主地跟着场景变换、起伏。这种教学方法能让幼儿非常迫切并乐意看并猜接下来发生的故事。

6.PPT使绘本课堂氛围更加浓厚。阅读是一件快乐的事情,如何才能让孩子感受其中快乐呢?在讲述故事的过程中加入适当的背景音乐,通过音乐的代入能够使幼儿沉浸在故事情节当中,背景音乐起到渲染气氛的作用。

二、PPT在幼儿园绘本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1.教师应具备正确使用PPT的观念和意识。幼儿园教师对PPT在幼儿园绘本教学中能够提高教学效率、增强教学效果的认识还不到位。在教师眼里,PPT仅仅是教学内容的一小部分,是教师进行绘本教学时的一个教学手段,并没有通过认真学习和制作PPT,从中发现其更多功能和为教学带来的便利与促进效果。而且,幼儿喜欢制作精美、完善的课件,参与性非常高,在学习过程中能够更快更有效地完成学习内容。

2.教师应合理使用教学手段。教师应改变以往的教学形式,积极思考创新,将已有教学手段合理分配使用,在此基础上能够拓展更多有趣的教学形式。把绘本的讲述法灵活多变地使用起来,让死板的图片讲述变得更有趣。比如绘本故事《狐涯爸爸鸭儿子》,这是一个很有趣的故事,教师可以改变以往一讲到底的教学方法,把故事的讲述变成让幼儿自己观看动画,在PPT中插入《狐狸爸爸鸭儿子》的动画,通过动画的直观展示刺激幼儿的各个感官,动画中变化的场景、丰富的色彩、奇妙的故事情节等都能抓住幼儿兴趣。除此之外,教师应把一节课的重点放在幼儿的兴趣上,幼儿对哪种教学方式感兴趣,参与度比较强,就应该适当调整该种教学方法的重心。

3.教师应提高制作PPT的水平和能力。幼儿园的教师在制作PPT时经常用到插入图片和文字的功能,并且对该功能的使用比较熟练,反而对PPT中其他一些重要的功能比较忽略,比如插入音乐、插入视频等。究其原因,大多数教师没听说过这些功能或对这些功能使用不熟练,不够重视。在幼儿园中,PPT的制作不需要太过繁琐,只要能将绘本的内容完整展现并有所升华就能达到预期效果。

参考文献:

[1]祝智庭.现代教育技术――走向信息化教育[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172-177.

ppt德育论文范文4

关键词:多媒体;PPT课件;兴趣;有效教学

现代化教学,就是运用多种信息技术融于课堂教学之中的一种根本改变教学模式的新方法的教育思想。它是课堂教育管理规范化,提倡创新教育的一种手段,甚至为课堂教学提供了更加有利和直观教学条件。我们提倡创新教育,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上应多注意利用多媒体手段辅助教学以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因而,合理运用多媒体技术能帮助学生学好生物课,现在谈利用多媒体PPT课件教学的一些反思。

1.利用多媒体PPT课件教学有效改变学与教的方式

多媒体PPT课件技术是当今教育中应用最广泛的辅助教学的一种手段。它把文本、图像(表)、动画、声音等运载多种信息的集合媒体,并通过计算机进行综合处理和监控,在屏幕上将多媒体各种要素有机结合来完成一系列随机替操作的信息技术。它有效地将传统的说教模式转变为多感官的刺激,使抽象变为具体形象,有效的为学生尽可能创设真实情景,让学生的认知活动变得生动活泼、趣味性浓。多媒体PPT课件教学具有形象、直观、内容丰富、动态呈现等特点,它能为学生提供多样性的外部刺激,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获取和保持。因此,在各学科,尤其生物学课堂教学中根据新课程教材特点和实际需要,要求教师精心设计,利用多媒体PPT课件创设一定的情景,让学生体验情景,并让学生在情景中进行探究和发现,培养学生会学、乐学。

2.利用多媒体PPT课件教学有效发展学生抽象思维能力

学生的思维特点是---形象思维为主。从具体形象思维为主逐步向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过渡。研究表明,青春期学生思维的发展有着很大的潜力。利用多媒体PPT课件进行课堂教学,对生物学知识学生逻辑思维形成正确的空间观念有极大的帮助。培养初步的空间观念,为进一步自主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如利用多媒体PPT课件进行生物学七(上)人教版第二节中《小羊多莉的身世》的教学时,我通过播放“多莉的身世”视频后结合动画伴随出示思考与讨论题:①.资料分析中所应用的生物技术是什么?②.多莉与正常羊发育有什么不一样?③.A羊和B羊为多莉提供了什么物质基础?④.C羊为融合细胞发育提供了什么物质?⑤.多莉长相像哪一只羊?课堂上学生在表达交流中对抽象知识的理解能力提升很快,教学效果显著。可见,利用多媒体PPT课件的方式,集文本、图形、图像(表)、声音、动画、视频于一体,实现图文并茂、声画并举,甚至模拟虚拟现实创设课堂教学情景,更直观地为学生的主动思考、探索、发现和创造提供感性材料,开拓了学生视野和知识得到扩展,又有助于培养和发展学生抽象思维能力。

3.利用多媒体PPT课件教学有效激发学生浓厚学习兴趣

从心理学角度来说:动机是由人的心理需要引起的心理状态,是人极力去行动以达到一定目的内在原因。对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目标之一就是要对学习有好奇心,不满足现有知识,敢于冒险尝试,有强烈的求知欲望,能积极主动地思考问题。运用多媒体PPT技术,进行视、听、触、想等多种形象化教学,创设一定的生活情景,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浓厚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如在生物学七(上)人教版第三节《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一节教学时,我了解到学生喜欢看动画片的心理,制作了一个细胞到多个细胞的分拼动画片并伴随着细胞核内染色体变化的过程。通过此动画过程的学习,在学生的表达中能很快掌握了形成的两个新细胞关键是“细胞核”发生变化,新细胞内“染色体形态和数目相同(一样)”等知识,因此,新细胞和原细胞所含有遗传物质都是一样的,只有这样才能使后代表现出“子女似父母的遗传特征”。这样,利用多媒体PPT课件教学不但能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诱发学生学习的内动力,主动地思考问题,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而且收到显著的教学效果。从学生的兴趣出发,将课本知识融入学生生活中,学生对问题积极思考寻找答案。当学生有困难时,再现多媒体演示过程,清楚、明了的将所学知识展现在学生面前,最大限度的激发学生浓厚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

4.利用多媒体PPT课件教学有效培养学生揭示事物本质特征能力

从教育论来说:教师要引导学生走进自然、走向社会,激发创新欲望。在生物学课堂教学中,由于时空限制,很多生活场景难以在课堂上再现,利用多媒体PPT课件可以较好地解决这一问题。如在生物学七(上)人教版第二节《绿色植物对有机物的利用》一节教学时,首先向学生提出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储存在种子中除外,有机物还有哪些去向?接着,通过利用多媒体PPT课件设计呼吸作用分解种子内有机物产生热量、放出二氧化碳和水,并消耗氧气的系列过程演示设置场景,将动画演示能够更加直观的看到,达到分析具体情况解决实际问题的目的。最终能使学生对呼吸作用原料、条件、场所、产物及概念的清楚的深刻了解。这样可以帮助学生运用学到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学生身临其境,感受非浅。培养学在生活、生产、社会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得到了发展和提高。

总之,利用多媒体PPT课件应用于生物学课堂教学更直观,更有效的符合新课程理念学生自主学习,更有利于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同时促进教师在教学中应注意与实际教学内容相结合,让多媒体PPT课件更有效地为教学服务,提升教师的素质。

参考

ppt德育论文范文5

当前初中学生很多不喜欢思想品德课,都说思品课枯燥、乏味,说教的意味很浓,从心里非常抵触,导致思品教师很是头疼:一方面学校要求提高教学质量,另一方面学生在考试中却考得一塌糊涂。我认为导致这一尴尬局面的根源在于我们的课堂脱离了学生的生活,从而使思品教育缺乏针对性、主动性和实效性。缺乏针对性必然使得思品教育远离真实教育情境中的学生,学生的主动性自然得不到充分有效的发挥。因此,不管教师如何去启发诱导,从根本而言之,他们都只可能是被动的接受者,无法引起内心的共鸣,产生不了思品教育应有的效果,这就导致当前思品教育缺乏实效性。

二、解决办法

我认为要解决上述困境,必须使思品教育回归生活、引导生活。生活是思品教育的起点,也是思品教育的归宿。因为道德存在于人的整个生活中,不会有脱离生活的道德。同时,人的思想品德又是通过对生活的认识和实践逐步形成的。因此,我们必须注重个体生活和生命,发掘生活本身对学生品德形成具有的特殊价值。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加强思品教育的针对性、主动性和实效性,正是要着力从学生成长、发展与生活实际出发,从学生思想品德发展的现状、问题和需要出发,只有这样,才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发挥其学习的主动性,积极地参与课堂,教育才能使学生心悦诚服,从而以内在促进而不是外在强加的方式,使学生思想品德自主、健康发展,只有这样我们的课堂才能称得上有效。

三、实践举例

下面我以八年级上册第一课《爱在屋檐》下第二框《我爱我家》为例,说说我是如何从学生的生活出发,构建自主、有效的思品课堂的。

上这一节课之前,我首先了解学生的家庭生活,以及他们的亲子关系,这样的途径有很多。在上一框题结束前,我作了一个问卷调查:书面形式写出你父母的优点、缺点,你与父母相处时有哪些开心的事,又有哪些不愉快的事情,等等。通过分析学生的答卷,我发现学生总体来说是肯定父母的爱心的,但也有不少学生认为父母不理解自己,觉得与父母沟通有困难。此外,我还通过班主任了解到学生上了初二以后变得叛逆了,不少父母打电话来反映:以前乖巧的孩子变得陌生了:对父母的话爱理不理,甚至出言顶撞;经常与同学在QQ里聊天,却很少跟父母谈心;有一个男生小罗沉迷网络游戏,父母不让他玩,他就以离家出走相威胁……了解到这些信息以后,我布置了一个作业――《幸福的童年》:收集自己成长过程中的温馨的照片、视频,与父母或同学合作,一起做成PPT,下一节课堂上交流。我还暗中叫小罗的父亲也做一个这样的PPT发给我(小罗父亲是一个电脑公司的职员)。

上课了,在学习“大人讲我小时候”这一标题的时候,我请学生上讲台演示自己的作品,我特意安排了几位与父母相处都有一点问题的学生上来展示,一边暗中观察小罗的反映:他开始很抗拒,有点不屑一顾的样子,看完几位同学的演示后,他的眼中流露出羡慕、妒忌、沮丧……“小罗,你也上来与大家分享分享吧。”我对他发出邀请,“我……我没有做。”他低着头,声音很小,我微笑着说:“不要紧,下面我们一起欣赏小罗爸爸亲自做的PPT。”小罗父亲不愧是一个电脑公司的职员,他把PPT做得非常精美,还配上歌曲《宝贝,你听到了吗》,课件做得很温馨,很感人,不少学生都发出羡慕的赞叹声。我发现小罗的眼里有泪光闪过。

有了前面的情感作铺垫以后,在第二个标题“无悔的奉献”中我请学生“夸夸自己的父母亲”时,许多学生一改过去课堂上“沉默是金”的习惯,纷纷举手说出父母的优点,小罗有点犹豫,但最终还是没有举手。

在第三个标题“感受家庭温暖”中我首先让学生“说说与父母相处的开心事情”,同样有不少的同学抢着发言,小罗羡慕地听着。讲完开心的事情,我突然把话题一转:“你与父母有不愉快的经历吗?”这个话题与刚才温馨的场面有点格格不入,学生一下没有反应过来,可能学生还沉浸在家庭的温暖当中,居然没有人举手。我又问:“在我们的问卷调查中有不少同学说父母老土,不了解自己,甚至有同学说父母不让玩电脑是干涉个人自由,觉得家庭没有温暖。你怎样看待与父母的这些矛盾?”我首先请班里最孝顺的小李发言。小李说:“父母毕竟与我们有着一定的年龄差距,他们的审美观、价值观与我们不一是很正常的,但这并不能说父母不爱我们,父母不让我们玩电脑是担心影响我们的学习,我们要理解父母的良苦用心……”其他同学也纷纷发表自己的看法,都表示理解父母的做法。小罗低着头,不敢看我,我还故意请小罗的好朋友谈谈玩电脑的危害,小罗的头更低了……

在课堂的最后,我把课文的知识点归纳了一下,学生声情并茂地读了一遍之后,我给学生留了一道作业:给父母寄言――在感激父母抚育、理解父母心情的基础上,把你最想与父母说的话写出来。

课后的第二天,我接到小罗父亲打来的电话,对方非常感动,一个劲地说谢谢;该班的班主任也说许多学生与家长的矛盾化解了,问我给学生吃了什么药,这么神奇?而学生则整天追着我问什么时候再上思品课。

ppt德育论文范文6

关键词:微课;信息技术;微课制作

一、什么是微课

“百度百科”中是这样定义的:“微课”是指教师在课堂内外教育教学过程中围绕某个知识点(重点、难点、疑点)或技能等单一教学任务进行教学的一种教学方式,具有目标明确、针对性强和教学时间短的特点。

实际操作中,教师更关注的是怎么做才算是微课。这实际上就涉及微课的组成内容和制作方法。

二、微课的组成内容

知识体系中最小的知识单元,或者围绕这一知识点的训练,比如,在PPT中插入图片的操作方法,对图片的修饰,都可以成为单独的微课;数学中讲解追及问题、植树问题等;中学理科实验等。

包含的内容有文字提示、图片呈现、解题过程、教师讲解、学生讨论、课件辅助等。最终,这一活动是以视频呈现出来的,以视频流的方式在网上,提供给更多人去分享学习,从而能实现学习方式网络化,突破时间与空间限制。

这其中也包含微课提供者之间的合作与共享,借助一些知名平台,通过系统知识细分为知识点,将任务分解到众多的教师中,逐渐形成丰富的为学科教学提供辅助学习的微课知识群。

三、微课制作

比较常见的微课制作方法有:PPT制作再转换为视频、录像(手机拍摄、摄像机录制等)、根据素材使用视频软件加工制作等。以下通过几个案例来了解常见的几种微课制作过程。

案例一:信息技术应用中“图像裁剪与改变尺寸大小”微课的制作

制作背景:日常工作中,经常会遇到图片素材尺寸过大,或者是根据需要要裁剪出图像中的一部分内容。

制作过程:使用手机来录制计算机屏幕上的操作演示;将手机录制的视频传送到计算机中进行处理;播放视频,同时用手机录制旁白;在计算机中使用PPT 2010来制作字幕及其他辅助信息内容,将视频及音频插入PPT中进行播放、调整;输出为视频格式。

对于初学者来说,较为容易实现的就是视频片段和PPT结合,加工处理后输出为视频。

案例二:植树问题的微课制作

制作背景:小学数学老师在组织学生兴趣小组活动时,因活动时间有限,为了能让学生有机会反复学习教学内容,教师将教学内容录制出来放在网上,供大家随时随地观看学习。但该教师关注的是教学,所以请信息技术老师协助。

制作过程:数学老师准备好教学素材(教学设计、课件)、拍摄场地(多媒体教室),与信息技术老师交换意见,信息技术老师协助做出拍摄方案(相当于电影的导演稿,拍摄画面的呈现,时长等);试录,观看拍摄效果,提出修改意见;正式录制,加工处理;上传微课。

这种通过使用的方式来制作微课适用于大多数教师,因为他们的信息技术应用基本局限在教学应用,对视频制作不太擅长。

案例三:在虚拟实验室制作氧气的微课制作

制作背景:网络平台中有虚拟实验室,比较适合学生自主学习。但平台的制作者对教育理论的理解有局限性,有些实验的操作技术性比较强,对于信息技术操作不太熟练的部分学生来说,还是有一定的困难。所以,教师以虚拟实验室中的一个代表性实验的操作为例来指导学生操作。

制作过程:在计算机上安装屏幕录制软件(测试操作,熟练掌握录制的方法与技巧),准备好录音工具(麦克风),写好“导演稿”(安排好时间节点,录音文字内容),试录;观看输出的视频文件,找出其中存在的问题,修改完善,重新录制。

这种方式要求教师有较为熟练的计算机操作能力,特别是对屏幕录制软件能熟练使用。

四、注意事项

1.学习微课制作要循序渐进,先从最容易上手的方式来尝试,比如直接转换PPT、屏幕录制等;再尝试自己录制视频,与PPT结合。

2.注意知识点在学科体系中的地位与作用,制作的微课与学生接受知识的水平要适应。

3.保持画面清晰,讲解简明,操作通俗易懂,知识单一,减少无关信息的呈现。

4.上传到微课平台时,要注意平台对视频格式的要求。

总之,把握好信息技术对教学的辅助这一基本理念,肯下功夫去学习掌握新技术并应用到教育教学工作中,必将推动教育信息化更快向前发展。让我们一起为教育信息化、为早日实现教育现代化努力吧!

参考文献:

[1]易栋良.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探究[J].新课程(下):2014(5).

[2]烙⒘.如何提高小学信息技术的教学效率[J].才智,201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