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为导向教学范例6篇

行为导向教学

行为导向教学范文1

关键词:行为导向;计算机教学;职业学校

职业学校《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其主要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计算机基本知识,具有操作和使用计算机的基本技能,并将之运用于本专业的学习及工作实践。同时培养学生的“计算机文化意识”从而满足和适应信息化社会对职业院校的学生基本素质的要求,培养学生的信息意识和计算机应用能力。而目前职业学校计算机教学仍然是传统的知识传授方式,并辅助以上机实践,这种教学方式很难使学生以原有的知识为载体进行知识的综合、运用及创新。由于其模式的滞后性,严重限制了学生学习计算机知识的热情和能力的提高。因此教学工作的当务之急是探索一条合适的教学模式。近几年的教学实践证明:建立在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基础上的行动导向教学模式是计算机教学中的理想模式,符合计算机的课程特点,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方面有独到之处。“行为导向”型教学改革策略是关注培养学生的关键能力、综合职业能力与全面素质的最佳选择,使课堂由教学行为向学习行为转变,从而完成职业学校计算机教学的任务。

一、行为导向教学法的运用实例分析

所谓行动导向教学,实质上是在学校整个教学过程中,创造一种学与教、学生与教师互动的社会交往情境,它致力于通过学生的学习活动构建知识,形成能力,使受教育者既能适应相应职业岗位的要求,又能将这种构建知识的能力运用于其它职业,进而达到学用一致目的的教学方法。它从传授知识和培养技能出发,增强学生的独立性、团队合作精神,以学生为中心,以行动为导向,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会与人交流、共同探讨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将行动能力转化为职业能力。基于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培养目标不同,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是高素质的劳动者,是直接创造社会价值的一线劳动者。所以,强调以职业活动体系来组织教学的行动导向教学模式更加适合于职业教育教学。在创设情境阶段,学生通过欣赏别人制作的电子小报,创设兴趣很快激发出来。通过欣赏作品,也有可要试一试的想法。在此基础上,提出本次课的任务,学生欣然接受。由于该任务综合运用了Word的常用功能,笔者在学生创作之前适当对部分知识进行复习,避免学生产生畏难情绪,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增加兴趣、提供了驱动力。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各组组长组织本小组同学讨论商量,确定创意方案,确定分工。学生结合教师分析的电子小报制作要素,通过分工合作的方式完成自己的作品。通过任务下达和小组分工配合,实现分层次教学、体现差异,因材、因人施教,提高学生素质。

二、实施行动导向教学导入的总结和反思

类别项目内容小组自评小组互评教师评价电子小报设计与制作排版技巧及整体效果。

1、运用文档编辑、插入图形、插入文本框等常用功能。

2、刊头、栏目和版面整洁美观,图文并茂,内容丰富。

3、字体、字号、图案、色彩协调。

内容展现校园生活、体验专业认识、规划职业生涯、抒发成长中的感悟与畅想。效率各小组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作品。方法能力与社会能力分工合作与履职情况。

行动导向教学符合计算机系统的层次性和实用性,提出了由浅入深的学习途径,便于学生循序渐进地学习计算机知识技能。由于教学的改进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因此,还需要进一步的实践研究和改进。现对具体实践过程中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作如下总结:一是重视多种教学方法的优化组合。计算机学科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对于应用软件的学习,不仅要知道软件的功能,更重要的是掌握软件的操作及在实际生活中的具体运用。计算机课程的教学根据不同的教学

目标、内容、对象和条件等,灵活、恰当地选用多种教学方法,将各种方法有机结合,是优化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教学方法整体优化是将各种教学方法形成一个系统,以某一教学方法为主线,其他教学方法依附于该教学方法,互相配合,共同作用。作为一名计算机教师,要根据课程的具体内容和学生特点,借助多媒体技术,采用“比喻教学”、“开放型任务”作为综合知识的训练,以便学生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二是以任务为主线,精心设计任务。行动导向教学中,“任务”设计与编排直接影响教学效果,非常关键。教师应该从“教学目标、学生特点、任务多元化”等多方面来设计任务。①任务设计要以教学目标为中心。教学目标确定了教学方向,教学过程是利用各种手段方法不断向教学目标靠近的过程。任务设计要体现教学目标的要求,教学目标的多层次性决定了设计任务也应该是系统而有层次的。在设计时应该在学体目标框架上把目标分成一个个小目标,并把每个学习模块内容细化为一个个容易掌握的“任务”,通过这些“小任务”来体现总学习目标。②任务设计要以学生特点为出发,体现“以学生为主体”。尤其是职业学校的学生,由于种种原因,他们无论是在文化基础知识、思维方式等方面有较大的差别,因此接受知识的能力也有差异。进行教学任务设计时,从学生实际出发,充分考虑学生现有的文化知识、认知能力、年龄、兴趣爱好等特点,遵循由浅入深,由表及由,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便于学生自主学习。而且教师精心设计的任务会促使学生对此乐此不疲,专心致志。③任务设计要注重多元化,要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计算机应用基础课在介绍基本概念、原理以及应用软件处理问题的基本方法等相对稳定的内容的同时,我们应注重培养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特别是要注意引导学生从各个方向去解决问题,用多种方法来解决同一个问题,以及应用计算机处理实际问题及独立获取新知识、新技能的能力。常言说“授之以鱼,莫若授之以渔”,只有让学生学会学习,才一能终身受益,价值永恒。三是教师转换好自己的角色,发挥好主导作用。实施行动导向教学,教师必须转换角色,从传统的“讲授者、灌输者”转变为“引导者、组织者”,从站在讲台上讲解转变为走下来与学生交流讨论,共同学习。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引导学生主动去积极探索。四是建立科学全面的评价体系。计算机学科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强调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传统的评价重视学习结果,忽视学习过程,强调知识点掌握结果的评价,不重视形成性评价。为激发学生的兴趣,发挥学生潜能,促进学生发展和进步,评价的重点应由单纯结果性评价转向形成性评价,注重学习方法,学习过程的评价,采用“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实行鼓励性评价,消除差生的自卑感,增强自信心。改变过去以个人成绩为标准,以个人为奖励对象的做法,只有当所有小组成员达到目标时,才能获得成功。这种集体评价方式促进了学生相互帮助、共同前进的集体主义思想的形成。

三、小结

行为导向的教学模式应用于职业计算机应用课程教学,打破了学科本位的传统模式,通过行动导向的教学模式,学生对这种形式很感兴趣,对计算机课程的学习也有了新的认识,逐渐消除了畏难和困惑的心理,增强了学习的兴趣和信心,也激发了学生去思考、探索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对于计算机应用的教学,应用“能力本位”来指导我们的教学,以行为导向作为教育教学的方法,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以“任务驱动”的方式来编排教学内容,着眼于学生的学力,将实际操作作为教学的重点,提出问题给出具体任务,在任务中介绍有关的思路和方法。这样让学生自己动手,享受学习的乐趣,真正领悟所学要领,解决实际生活或工作中的问题,即:弱理论,强实践,最终达到“职业教育就是就业教育”的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 曹庆旭.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成人教育,2009.

[2] 柳燕君.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模式研究与课程开发实践[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9,(09).

行为导向教学范文2

行为引导型教学法又被称为实践引导教学法,行动导向教学法或引导教学法,起源于德国。最早在20世纪80年代世界职业教育教学论谈中出现。这种新思潮以“学生为中心,以培养学生行为能力为目标,在教师引导下,通过不定型的活动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使学生主动的使用脑、心、手进行学习的教学方法”。经过多年的研究和探索,发现它对人的关键能力,即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的培养起到重要和有效的作用被全球的教育界专家推崇。关键能力是从事任何职业都需要的,适合不断和飞速发展的科学技术所需要的一种综合职业能力,它从一个侧面反应了社会的企业需求。而中职学生是专业技术型的社会一线实用人才,是蓝领的中坚力量,也是关键能力的首要学习者。中职学校的办学宗旨是服务于企业和学生,办学理念是“能力为本、以人为本”。能力为本的依据就是企业的人力需求,不管是人力需求中的人力类型需求还是人力素质需求,适应不断发展的科学技术能力都是必须掌握的基本能力。以人为本是学校组织和实施所遵循的基本原则,而中职教育的组织需要对学生进行职业教育定位,以培养不同层次技术工人;需要遵循学生能力发展过程,发觉中职学生的已现能力、挖掘学生的待现能力和潜在能力;要根据学生的不同能力差异确定不同培养目标,将高中、中专、技校学生的培养作以区分。由此可见,学校培养人才要与企业人力需求相一致,这样才能解决“供”与“需”一致的问题,才能解决好企业、学校、学生、教师需求之间的一对对矛盾,使学校生存发展,企业、学生、教师得到实惠。而“行为导向”型教学方法是解开这一对对矛盾的钥匙。

二、“行为导向”教学方法的特点

我们都知道,学生不是无所知的进入课堂的,而是带着适当的知识基础、知识准备进入课堂,而且中职的学生主动学习倾向特别明显,即学习带有一定的喜好性和兴趣性。学生在教师教的过程中,将习得、已有的陈述性知识进行巩固,在教师教学方法的选择和运用之下将陈述性知识转化、迁移为程序性知识,并最终进行应用。所有的知识有一定通性,而行为导向教学法是可以跨学科采用,因为此教学法是以能力为基础进行的职业活动模式。“传道、授业、解惑”已经不是教师的首要职责,教学生怎样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适应时代的发展成为教师的首要职责。教师在课堂上的角色也发生了重要的转变,以传统的主角、教学核心组织领导者变为教学的引导者、学习辅导者和主持人。教学方法的采用因教师自身的素质和人格特征的不同,效果又有所区别,但不管哪种教学方法都是以学生为中心进行的,都以教学目标为导向,学习过程中重视质量控制和评估,将整个教学过程转化为一个“完整的行为模式”,包括获取信息、制定工作计划、做出决定;实施工作计划、控制工作质量;评定工作成绩等环节。行为导向教学方法就协助教师将教学过程完整的转化为一个自我探索、实施、评估的行为模式。

三、“行为导向”教学方法的主要内容

行为引导型教学法主要包括大脑风暴法、问题导向法、卡片展示法、案例分析法、项目教学法、课文引导法、角色扮演法等教学法。我们可以根据具体教材内容的组织与呈现、教师自身的素质和人格特征而选用不同的方法。但无论选用哪种方法,教师都需要在教学过程中一次次应用、调整、完善教学方法,以更适合个人的习惯和特点。

1.大脑风暴法

大脑风暴法是一种成熟的,能运用于多领域的教学方法。在课堂上针对某一课题,学生以小组合作式探究的组织形式,在组内自由地发表意见,交换想法,以平等、积极的方式带动组内所有同学参与,并激发创意和灵感,像一个创造性的"风暴"产生在脑海中一样。学生不断的发表意见,教师不对其正确性或准确性进行任何评价,只进行总结,让学生自己行进辨别,最终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此方法有利于学生培养创造性思维、寻找解决疑难问题的方法,特别适用于解决案例分析的问题。教学方法实施阶段如下:(1)起始阶段:教师解释这个案例分析解决的过程运作方法,并说明要解决的问题及注意事项,鼓励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多多益善,最后引导学生进入论题。(2)过程阶段:这是学生意识产生的重要阶段,学生各抒己见,将各自的想法、意见,进行交流和碰撞,教师要避免对学生正确、错误或不切合实际的思想法和建议立刻发表评论,也应阻止学生对其他同学的意见立刻发表评论,而是选择性的对自己的想法进行改善。(3)总结评价阶段:最后教师和学生进行共同总结,分析实施或采纳每条意见的可能性,并对其进行总结和归纳。

2.问题引导教学法

问题引导教学法顾名思义是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方法。以问题为基础,以小组讨论为主要形式,在辅导教师的参与下,围绕某一专题或具体案例等问题进行研究的学习过程。它是基于现实世界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方式,使各学科相互渗透,培养学生将实用性知识进行发散思维和横向思维。它培养学生利用各种信息工具探索、概括,娴熟应用知识,培养较强的沟通技巧和人际交流能力,使学生更易形成正确的专业思想和择业意识。教学方法实施如下:(1)起始阶段:教师提出以学习内容为主轴的问题,此问题必须是学生在其未来的专业领域可能遭遇的真实问题,没有固定的解决方法和过程。课下学生利用各种信息工具和所学知识进行知识的搜集和整理。在这个过程中教师是导游和信息咨者、学生是知识的探索者。(2)过程阶段:在课上,以小组合作学习为主,学生通过与其他同学积极交流、沟通,大家同心协力得出问题的最佳结论。这个阶段教师更像是主持人和观众,学生是演员。(3)总结评价阶段:学生在每一个问题完成和每个课程单元结束时要进行自我评价和小组评价,教师进行总结性点评。这个阶段教师是点评家,学生是收获者。

3.卡片展示法

卡片展示法是指由学生或老师在卡片上填写有关的内容或关键字,通过添加、移动、更换卡片进行讨论。教学方法实施阶段如下:(1)起始阶段:首先,教师要将教学过程各个阶段进行划分,将各个阶段的题目、教学目标进行分段。提出要解决的课题,并将题目写在纸上。(2)过程阶段:针对教师提出的课题,学生在组内讨论,并将组内的意见以关键词的形式写在卡片上,由学生代表去粘贴。再由师生将所有组的卡片共同进行添加、移动、分组、归类或取消的方式进行合并、系统化处理。(3)总结评价阶段:最后,由教师总结提炼。

4.项目教学法和课文引导法

项目教学法就是师生通过共同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工作而进行的教学活动。在工作流程中,教师是主导者,主要工作是学生进行,不但使学生深入掌握知识,还使学生明了知识的环节应用。课文引导法即对引导课文进行独立学习,并通过工作计划和自行控制工作过程,是项目教学法的完善和发展。教学方法实施如下:(1)确定项目的任务:教师确定项目及目标和任务,并公布相应课题。(2)制定并实施计划:小组内根据工作计划、制定工作步骤和程序。(3)检查评估或结果验用:教师进行检查评估,总结结果。

5.案例教学法

行为导向教学范文3

关键词:职业技术学校;会计教育;行为导向教学法

一、引言

行为导向,又称为实践导向,或者行动导向,是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职业教育教学论中出现的一种新的思潮。行为导向教学法是指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创造一种学与教、学生与教师互动的社会交往的情境。以活动为导向,以培养学生能力为内核的教学方法,是一种使学生同时用脑、心、手进行学习的教学方法。行为导向教学法以突出学生为主,以活动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通过行为的引导使学生在活动中提高学习兴趣、培养创新思维、形成关键能力的特点受到教育界的推崇。主要包括:媒体使用技术、头脑风暴法、项目教学法、案例分析法、角色扮演等教学方法。

二、中职院校会计教育引进行为导向教学法的主要措施

(一)建立模拟公司的新型课堂

通过研究证明:我们的学习途径一般有视觉、听觉以及听和视和自己的一些实践动手等,这些的学习影响分别为:视觉30%、听觉20%、听和视50%,自己实践动手则占了90%。由此可见,只有通过“手脑并用”的实践,才可获得更好的效果。F.C.巴特勒在《教与学的过程―一个统一的相互作用的模型》曾对学习效果或学习效率进行研究,研究证明:学习新知识和新技能,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情境、动机、组织、应用、评价、重复、综合等因素。行为导向教学法中的情境教学法、角色扮演法就是人为地为学生提供一个模拟的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通过直接的角色扮演和动手实践,让学生通过自己动手实践将抽象间接的理论知识融入到自己的知识体系,真正掌握相关知识。

我们利用行为导向教学法中的情境教学法、角色扮演法,建立一个模拟公司内部运作的新型课堂。情境教学法是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设置情境,把学生带入角色,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思考问题,解决问题,从而达到学习目标。情景教学是在教学的过程中针对不同的知识内容,不同的任务项目设置不同的情景,有利于学生更好的理解会计工作各个职位的不同工作要求,深入理解理论知识和实践过程的联系。角色扮演法是在课堂教学中让中职学生扮演企业会计角色,把经济实务设计成一个个实际的企业经营决策的问题,请各位“会计”来思考、分析、决策。强调课堂中没有“学生”,只有为企业谋最大利益的能干“会计”,这样可引导学生进入经济实务角色,领悟会计知识。同时,增强学生的新奇感,又可改变许多中职学生把学习当做任务的劣习。学生通过不同角色的扮演,体验自身角色的内涵活动,又体验到其它角色的心理状态,这对学生的各种实践能力无疑是一种全方位锻炼。

新型课堂把教室和实训室结合在一起,前面一部分和普通教室一样,有讲台、黑板、课桌;而教室的后一部分则是模拟企业内部财务部的构建,岗位的设置包括有会计,审计,出纳,以及税务方面等会计职业岗位,同时也有相应的会计凭证,这些凭证可以是模拟企业自行编制的凭证,也可以是直接借用企业的原始凭证。同时也包括各类票据、印章。这样的设计可以将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结合起来,教师在讲解理论知识时,可以直接来到“公司”中,直接进行操作,这种直接的操作可以让同学们更易接受。比如就填制票据的注意事项,教师可以直接操作一次,或者是直接由学生填写一次,再根据学生所填写的票据进行知识点的总结,最终突出要点和注意事项,通过这种及时直接的教学,学生可以很快的掌握票据填写的要点和注意事项。在财务会计的教学中,可以将全班同学分组,让各小组的学生分别担任会计,审计,出纳等进行职业岗位模拟练习,并且定期实行岗位的轮换,以企业的真实情况为背景,以典型经济业务为主线,通过从建账到日常会计核算、期末会计事项处理。再到编制财务会计报告全过程的模拟操作,不仅使学生掌握填制和审核原始凭证与记账凭证、登记账簿、成本计算、财产清查和编制财务会计报告的理论和方法、而且还能够亲身体验会计主管、稽核、出纳、会计核算等个会计工作岗位之间的业务传递及内部控制关系,这样可以补充学习理论教学上没有讲到的实践方面的知识和技能,同时培养学生用学到的理论知识指导实践,分析实践中出现的现象和问题,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创造能力。

这种新型的课堂,营造了与实际会计工作相仿的实训环境,使之产生身临其境的效果,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又通过对全班进行分组完成任务,利用了学生的比较和集体荣誉感的心理,将学生学习的三种动机学习内在动机,包括爱好、志趣、好奇、求知欲等;学习的利益动机,又称功利动机或物质动机,包括前途、奖酬、发展条件等;同时,由于是团队完成任务,又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与人沟通表达自身观点的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真正做到培养学习型人才。

(二)加强校企合作,提高学生动手能力

到企业实习是检验学生学习成果的一种途径,同时也是检验教学安排得当与否的一个标准。加强校企合作,有利于及时地看到学生的长处和不足,同时也可以暴露教学的不足。学校可以就会计这一职位联系当地企业,共同建立校外实训室,共同培养技能型人才。学校和企业可以制定相关的培养计划,针对企业实际培养企业所需人才。同时为学生争取更多的见习实习机会,让学生真真正正接触到实际工作中的各种账簿,凭证。更有利于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如:从原材料到产成品这一过程中,会计核算的问题,如果仅凭课本的文字表述,学生很难形成一个具体的印象,掌握相关的核算流程。如果学生有机会到企业的生产车间参观,那就可以很自然的答出包括原材料的入库登记,出库核算,产品直接成本的登记,制造费用等间接成本的摊销,月末在产品和产成品相关成本的分摊等这些会计核算流程,这样的做法事半功倍,学生理解了理论知识的同时也掌握了实操技巧。到企业实习让学生接触到会计最实际的做法和业务最贴近生活的处理方法,也可以及时发现自己的不足,在做中学,学中做。提高学生对会计实务的实操能力。

行为导向教学法在《基础会计》这一课程中的尝试,让我们看到了行为导向教学法的魅力,收到了比较明显的效果。一是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通过多媒体的展示,项目任务的布置,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大大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学生听课时趴在桌子上睡觉的少了,上课走神说话的少了,相反,记笔记的多了,踊跃提问的多了,积极展示自己学习成果的多了。二提高了学生的学业成绩。由于在参与的过程中需要亲自动手,动脑,有时需要讨论,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学会了以前仅凭听讲而学不会的东西。同时,在讨论的过程中,小组同学会帮助他(她)搞清不明白的东西。学生作业的质量比以前提高很多,在单元小测中大部分学生成绩有了明显的提高,激励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三是学生与人沟通交流的能力提高了。通过这样的课程,同学们之间相互了解多了,沟通也多了,学生之间不再像以前那么生疏,班风和学风也变好了,其他各方面也有了比较显著的改变,变得积极和上进了,在学校的综合考核中成绩也提高了许多。

通过这样的课堂实践,我们看到了行为导向教学法的优势,同时也看到了现在中职院校在引入行为导向教学法应注意的问题,这样才可以让行为导向教学法这一新型教学法更好地服务于中职会计教育中。

参考文献:

[1]吴迅.关于高职会计教学中行为导向教学法应用的思考[J].资治文摘,2009(04):157-161.

行为导向教学范文4

论文摘 要:以行动为导向的教学改革涉及观念创新、教师素质、课程设计、教材开发、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教学考核等方面,只有按其逻辑关系依次解决好这几个方面的问题,以行动为导向的教学改革才能取得成功。

以行动为导向的教学涉及多个方面,它们及其之间的逻辑关系是:观念创新教师素质课程设计教材开发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教学考核。这一逻辑顺序是不可逆的。只有依次解决好每个方面的问题,才能实施严格意义上的行动导向教学。

一、观念创新

德国是世界上最为重视职业教育的国家,也是职业教育比较发达的国家。德国职业教育界于上世纪80年代起,开展了行动导向教学(Handlungsorientierter Unterricht)的讨论,这对德国职业教育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成为德国职业教育改革的方向。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迅速发展后,各高职院校纷纷借鉴其行动导向教学,进行行动导向的教学改革,探索行动导向的教学方法。其探索和运用符合行动导向教学方法主要有:谈话教学法、四阶段教学法、六阶段教学法、角色扮演法、模拟教学法、项目教学法、引导课文教学法、张贴板教学法、头脑风暴法、思维导图法、案例教学法等。以上方法的探索与运用,对于促进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是,这种建立在行动导向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层面上的教学改革,其作用的发挥是相当有限的,不能从根本上改变高职教育的现状。笔者认为,严格意义上的行动导向教学,不仅仅是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层面上的改革,而应是全方位的成龙配套的教学创新,而创新的前提条件是观念的创新。

1.高职院校的院校长们要创新观念。一般来讲,目前高职院校的院校长们是会支持行动导向教学改革的。但是,一般意义上的支持是不够的,而要在深刻理解行动导向的教学的真正意义的基础上进行具体的支持。要为行动导向教学改革创造有利条件,扫除行动导向教学改革过程中的一切障碍,解决行动导向教学改革中的具体问题。

2.教学管理部门和教学管理人员要创新观念。完全意义上的行动导向教学,其教学的过程、要求和结果都是有别于当前的教学的。因此,教学管理部门和教学管理人员不能完全用现有的管理方法和评价体系来进行教学管理。如教案的评价、课堂教学的评价、课堂教学组织管理的评价,甚至课表的安排、上课的场所,以及与此有关的特殊要求等,现有的教学管理方法和手段是不适应行动导向教学改革要求的。因此,欲实施严格意义上的行动导向教学改革,教学管理部门和教学管理人员必须更新观念,创新教学管理模式与方法。

3.教师要创新观念。教师是行动导向教学改革的核心人物和关键所在,故教师观念的创新是至关重要的。教师已经习惯了按其学科体系进行的教学。多年以来,大家都在强调高职教学要加强实践教学这一块,减少理论教学这一块,理论教学以适度够用为准。但是怎样才叫适度够用呢?其实谁也说不清楚,谁也没能给出一个合理的定量指标。笔者认为,把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分开来定比例,各占百分之多少,是没有办法的办法,其效果是不理想的。以行动为导向的教学,其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是不可分割、融为一体的。高职教师要创设条件,让学生在行动中学习,教师在指导学生行动时教知识、教理论。教知识,就是教学生怎么做;教理论,就是回答为什么这样做;同时还应启发学生:能有更好的做法吗、能做到更好吗?在行动中教理论知识,才能做到理论的适度够用,而且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由此可见,以行动为导向的教学改革不是局部的变革,也不是某一层面的改革,而是全方位的多维度的改革。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彻底的行动导向教学改革是高职教学一次革命,它将带来高职教育的前所未有的崭新面貌。

二、教师素质

有了符合行动导向的教学观念的创新,接下来就是要解决教师素质提高的问题。没有高素质的高职教师队伍,行动导向的教学不可能得以彻底实现。这是因为,符合行动导向的课程体系要靠教师来设计;体现行动导向的教材要靠教师来开发;行动导向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要靠教师来探索和运用;教学考核创新要靠教师来完成。高职教师要担当起行动导向教学改革的重任,应多方面加以学习、锻炼和提高。具体来讲,要提高以下六种能力:

1.开拓创新能力。对于高职教师来讲,以行动为导向的教学改革,是一项全新的课题。这一课题历史地落在了当今高职教师的肩上。它需要一大批具有开拓创新能力的高职教师来研究、探索、实施。作为高职教师,首先要具有开拓创新的精神,勇于实践,在改革实践中增长知识、增长才干,不断提高开拓创新的能力。

2.课程设计能力。以行动为导向的教学改革,其重要的基础工作是符合行动导向的课程设计。这也是要靠教师来完成的。我们现有的教师,大多数没有参加课程设计。即使有一部分教师参与了课程设计,也是学科体系的课程设计。要完成行动导向的课程设计,高职教师需要加强学习,更重要的是要深入实践,要熟悉职业岗位的特点、职业工作的过程、职业工作的内容、职业群中相关职业的关系等。通过学习和实践锻炼,提高符合行动导向的课程设计能力。

3.教材开发能力。高职教师不仅要按行动导向来设计课程,还要在课程设计的基础上,以行动为导向来编写教材。这对于高职教师来讲,又是一次自我挑战。毫无疑问,要进行行动导向的教学改革,高职教师只有接受挑战,通过学习与探索,不断提高其教材开发的能力。

4.职业求新能力。职业是在不断变化的,职业技能也是在不断变化的。原有技能可能不再适用,新的技能不断形成。作为高职教师,要高度关注自己所从事的职业教学的社会实践情况,始终站在职业前沿,做到你变我变,使其教学过程始终反映职业技术的最新水平,增强其职业求新能力。

5.职业操作能力。高职教师不同于普通高校教师,其中一个很重要的特点就是要具有较强的职业操作能力。因此,作为高职教师,应具有双师素质,即不仅要会讲,还要会做,会操作。在以职业为导向的教学改革中,职业操作能力就显得更为重要。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只能讲而不能做的教师,是难以胜任以行动为导向的高职教学的。

6.职业教学能力。以行动为导向的教学,要求高职教师不仅是一个高校教师,还应是高效的组织管理者、职业操作的教练员、有问必答的咨询师、探索创新的引路人。这对于我们目前大多数高职教师而言,无疑又是一次挑战。高职教师唯有迎难而上,通过学习、锻炼,不断提高职业教学能力。

总之,高职教师要坚持改革创新的精神,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有了一大批具有高素质的高职教师的积极探索与实践,以行动为导向的教学改革才能取得成功。

三、课程设计

现有的课程是按学科体系设计的,而学科体系的课程是难以实现行动导向教学的。因此,进行行动导向的教学改革,现有的课程体系必须打破,符合行动导向的课程体系必须重构。这一重任还是落在高职教师的肩上,其中具有创新精神的高素质教师成为改革的先行者。笔者认为,要成功构建符合行动导向的课程体系,在进行课程设计时,应考虑社会需求、知识体系、个性发展三个外部影响因素。其中,社会需求是课程设计的前提,在课程设计中起着主导作用。作为以培养生产、管理和服务第一线的高技能型、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的高职教育,社会需求在课程设计中占有重要的地位。高职教育要满足社会需求,主要表现为满足经济发展的需求,满足动态发展的劳动市场的需求。知识体系是课程设计的基础,在课程设计中起着支撑作用。知识体系不仅包括传统的以理论知识为主的学科体系,而且包括现代以经验知识为主的行动体系。职业教育课程设计应主要考虑后者。个性发展是课程设计的纽带,在课程设计中起着核心作用。由于职业教育的对象主要具有形象思维的特点,其个性发展与职业情境结合尤为紧密,因此与职业活动紧密相关的实践教学在职业教育中占有很大比重。高职教育课程设计要为学生个性发展留下较大空间。

在充分考虑各种影响因素的基础上,具体实施课程设计,包括以下几个步骤:第一,对实际的典型的工作任务进行分析;第二,对典型的工作任务进行整合归纳;第三,将职业工作过程进行系统化处理;第四,进行职业化课程设计。通过以上步骤,实现课程设计职业化,职业设计工作化,工作设计过程化,过程设计具体化,具体设计科学化。

四、教材开发

现有教材是按学科体系编写的,按现有教材组织教学,难以实现以行动为导向的教学改革。高职教材必须在以行动为导向的课程设计的基础上进行开发。在教材开发中,要做到以下三点:

1.变学科体系为职业体系。以行动为导向的教学改革,体现在高职教材的编写中,就是要坚持以职业行动为导向,教材不再按学科体系,而是要按职业分工科学组织编写,变学科体系的教材为职业体系的教材。如现有的会计教材,就是学科体系的,它是按会计专业所涉及的相关知识,按不同知识之间的关系,划分为若干学科,并编写出相应的教材。

2.变知识体系为行动体系。现有高职教材是知识体系化的教材,每本教材都是一定量知识的集成,整个知识化的专业教材体系集专业知识之大成,这种教材不适合高职学生。行动导向的教学,要求高职教材变知识体系为行动体系。知识体系的教材是按知识的逻辑关系来编写的,行动导向的教材要打破这种体系,而以行动操作为线索来组织教材编写,教材中主要介绍的是某一职业工作有哪些行动(做些什么)?怎样行动(怎么做)?为什么这么行动(为什么这样做)?还有更好的行动吗(还有更好的做法吗)?

3.变静态体系为动态体系。学科体系的教材是理论知识的静态反映,它是由一系列的概念、方法、推理、判断、结论等组成的理论体系。行动导向的教学要求教材反映职业工作的动态过程,变静态体系教材为动态体系教材。如现有的《审计基础》教材,就是静态体系,包括十一章(各种版本大同小异),这种教材体系除了能让学生掌握一些审计知识外,无法让学生感受审计工作的动态过程。为使审计教材符合行动导向,就要将静态体系变成动态体系。具体开发教材时,应结合审计工作实际,将现有的审计工作按其工作过程的不同分成若干类型,每一类型的审计作为一个部分,按其工作过程进行动态反映。如某一类型审计,可按其工作过程编写:接受审计任务、编写审计工作计划、实地审计、记录编写审计工作底稿、核实整理审计工作底稿、撰写审计报告与建议书等。这样编写出来的审计教材,充分揭示了审计工作过程的动态特性。

五、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

有了双师素质的高职教师,有了符合行动导向的课程设计和教材,以行动为导向的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才能运用自如,得心应手。才能从根本上改变高职教学的现状,从而实现以下几个变化:

1.变教师主动讲授为组织指导咨询。在学科体系下,教师的教学是以讲授为主的,虽然有些教师也尝试一些别的模式,但不是因其条件不具备而难收好的效果,就是无法进行下去。有了按行动导向设计的职业化课程,有了符合行动导向的高职教材。教师不可能一个劲地讲、也不需要多讲。教师由原来意义上的教师角色变成了多重角色:一是教学的组织管理者,二是职业知识的传播者,三是职业行动的教练员,四是解答问题的咨询师,五是职业工作过程的引路人。

2.变学生被动听讲为学生主动学习。在传统的教学方式下,学生的学习由教师的讲授决定,教师讲什么,学生学什么,教师讲授理论知识,学生学习、理解、记忆理论知识。学生的学习处于被动应付。以行动为导向的教学模式与方法改变了这一教学现状,使学生从被动听讲转向主动学习,学生面对职业行动操作的内容,他要知道怎么去操作,为什么要这样操作,能有别的方法吗?这样,学习就变成了学生学习的一种自觉行动,成为学生的一种内在要求。在这种情况下,教师不再过多讲授,而主要是回答学生提问,指导学生操作,启发学生思考,组织学生讨论等。

3.变理论指导实践为实践上升理论。现在的职业教学大多是先讲理论知识,在学生对理论知识进行理解、消化、记忆的基础上,运用理论知识,在理论的指导下进行实践。这种模式对高职教学来讲效果不佳。行动导向的教学直奔职业行动(职业实践操作),教学生怎么做,讨论为什么要这样做,探讨怎样做会更好。从而改变了教学中理论与实践的关系。变理论指导下的实践为实践基础上的理论。由于学生边做边学,边讨论,边思考,最后将实践操作上升为理论知识。这样,学生不仅学会了职业操作,还弄懂了必要的理论知识,且印象深刻,不易忘记。

4.变传统课堂教学为营造工作氛围。传统的课堂教学主要是理论知识的传授与讲解,学生在课堂上只能学习相应的知识,感受不到所学职业的气息,体会不到所学职业的工作氛围。这种状况不利于职业能力的培养,不利于职业习惯的养成。行动导向的教学要求改变这一现状,尽可能变课堂为工作场所,教师在教学中要尽可能地营造一种工作氛围,让学生在所营造的工作氛围中去体验,从而最大限度地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

5.变理论实践分离为两者完美融合。在现有的高职教学中,理论与实践的关系一直是人们关注的重要内容,有的还研究它们之间的比例关系,一般都强调要加强实践性教学。在教学实践中,有的学校有的专业先在学校学理论课程,到一定时候将学生放到工厂等单位中去进行实践。也有的学校有的专业先将学生放到工厂等单位进行实践锻炼,然后回到学校学习相关的理论知识。这两种做法虽然都兼顾到了理论知识的学习和实践操作锻炼,但没能将两者有机结合起来,而是相互分离的,因此收不到应有的效果。行动导向的教学,是将两者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学生从录取进校到毕业离校的全过程的教学都是以行动为导向的。学生的整个学习方式都是通过行动来进行的,行动是学生学习的全部,学生在行动中学习,行动即学习。教师在学生进行职业工作化操作学习的过程中,通过组织、咨询、指导、参与讨论、启发思维等,将知识传授与理论分析贯穿其中,从而实现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融为一体的效果。

六、教学考核

在实施行动导向的教学改革后,课程设计、教材、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都发生了变化,其教学考核也相应地要发生变化。

1.变结果性考核为过程化考核。在学科体系和传统的教学方式下,教学考核重结果、轻过程。这是因为,在教学过程中,主要是教师在讲授,学生是处于被动听讲的状况,这种教学很难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考核,故其考核的关注点在结果。行动导向的教学,学生在行动中学习,学生学习的好坏体现在整个行动过程中,而不仅仅是最终的结果。因此,要科学考核学生的学习状况,其考核的关注点应从结果改变为过程,变结果性考核为过程化考核。

2.变知识性考核为能力化考核。传统的教学考核主要是考学生掌握了多少理论知识。这种考核与高职教学的目标相悖,不利于培养高技能型职业化人才。在现有的教学方式下,有的学校有的教师也试图考核学生的能力,但因其课程、教材和教学都是学科体系的,教给学生的主要是理论知识,而要考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对教师尤其是对学生是不公平的,也是不合理的。可以说,知识性考核是学科体系的产物,学科体系不可能产生严格意义上的能力化考核。行动导向教学,使学科体系向行动体系转化,与此相适应,能力化考核必将应运而生。

3.变统一性考核为个性化考核。在学科体系下,从课程开设、教学组织、教学过程、教学内容、考核内容、考核要求等各个方面都整齐划一,没有差异,如有差异,只能是考试分数的高低不同。这种考核强调的是统一性,所有学生都按统一要求应试。以行动为导向的教学,注重的是学生能力的培养,而不同学生,其能力是有差异的,这种差异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就同一种能力而言,不同学生有能力的高低之分,表现为不同学生同一能力的差异性;另一方面,就学生所具有的多种能力而言,不同学生也有其差异性,表现为不同学生能力结构的差异性。承认这种差异性,有利于我们在考核学生的能力时,实施个性化考核。个性化考核,有利于学生张扬个性,挖掘学生的特殊潜能,说不定能从中发现培养奇才。

行为导向教学范文5

1.1教学目标与岗位需求脱节的现象映射出教师素质的欠缺

技工院校的教育目标具有很强的目的性,学生入学的目的是胜任某些特定职业和岗位的工作,这也是行为导向教学模式为人称道的重要原因之一,然而在教学过程中,多数会计专业的教师仍不能把教学和岗位联系起来,依旧是“用大学的一套来教技校的学生”,教学目标中重视理论知识的传授,讲剖析,讲联系,忽视了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偏离了“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究其原因,是由于会计岗位的人员流动相对稳定,长期在企业工作的会计人员很少会来到学校执教,而学校负责教学的教师基本是全日制高等教育,也就是“科班”出身,本身就不具备企业工作的经验,即使是曾经在企业工作过,后来入职的教师,一旦进入学校,也会慢慢的“落伍”。教师本身就缺乏对会计岗位的深刻理解,自然无法自如的应用行为导向教学模式。

1.2教学资源配置不合理,不利于行为导向教学方法的实施

首先值得肯定的是,现在很多学校为会计专业的建设花了很大的精力,除了教室之外,大都配有专门的机房和手工实训室,学生听课在课堂,上机在机房,实操在实训室,但从笔者亲历的教学经历来看,这样的做法其实教学效率并不高,更多的出现“上课讲一遍,上机讲一遍,实操再讲一遍”的情况,这其中固然存在着生源质量等等因素的影响,但依旧不能否认传统教学模式对教学资源配置的观念是较为落后的。从行为导向法的实施过程来看,学生在课堂上没有获取资讯的来源(可以使用手机但极不方便),在机房,则是座位的固定使学生难以进行团队合作,这样脱节的教学资源配置直接阻碍的行为导向教学方法的实施。

1.3传统的教学评价体系不适用于行为导向教学模式

传统的教学评价体系是以教师为中心完成的,以对知识点的掌握为主要依据,以考试成绩为客观评价标准,最终评价结果偏向学生的专业胜任能力。比如,教学内容的深浅是否恰当,重难点是否突出等,最后以分数衡量教学效果。这是一种适用于集体式教学而不是行为导向模式教学的教学评价方法,必然忽视学生作为个体的复杂性,忽视不同学生不同的认知特性,其更适用于长于抽象思维,喜欢听教师讲解的学生,而偏偏技工院校中此类学生所占比例较低,会计专业也不例外。

2改进措施

2.1转变思路

从学校到老师,切实转变思路,从技工学校学生的培养目标出发,制定符合企业会计工作岗位需求的教学目标,这需要详尽的分析会计岗位所需要的综合职业能力,既包括专业胜任能力,也包括关键能力。在此教学目标之下,为了胜任新模式下的教学工作,教师自身也要具备终身学习的理念,及时更新心理学、教育学、管理学等学科的最新知识,并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保证教学质量,完成教学目标。

2.2优化资源配置

为会计专业建立与行为导向教学模式相契合的一体化教学环境,该环境应当具备理论教学功能、团队讨论功能、实践操作功能。这样的一体化教学环境首先应该有一个教学区,具备多媒体教学仪器,投影仪和幕布作为讲解和演示必不可少,最好配备教学管理软件,如红蜘蛛、蓝鸽等;其次,学习区域与操作区域合并,根据岗位需求建设仿真环境,根据实际情况配备办公设备和网络,尽可能做到学生拥有独立间隔的办公区域,人手一台电脑,若干人共用的打印机、复印机、扫描仪、传真机等常规办公设备,会计工作材料,如常见账证表;最后,设立类似会议室的讨论区域,可以每间教室设置或者多个教室共用一个会议室,为团队合作和讨论提供保障。这是完全可以在原有的硬件基础上达到的效果。

2.3完善激励模式

如前文所述,行动导向教学模式对学校领导层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只有校领导重视教学改革,才能够整合已有的教学资源并继续投入,对现有教学模式进行方向性的调整、推动与激励和提供一系列的政策、制度和资金的支持和保证,包括但不仅限于教学场地的改造,教师管理评价机制的改革,教材的选择或者研发等。

2.4建立适用于行为导向教学模式的教学评价体系

适用于行为导向教学模式的教学评价体系,应当做到形成性评价与表现性评价相结合,静态评价与动态评价相结合,从以教师为中心转向以学生为中心,做到重视结果,更重视过程,更重视进步,更重视发展。只有建立人文化的教学评价体系,才能使行为导向教学模式发挥应有的作用,起到应有的效果。

行为导向教学范文6

关键词:英语教学;行为导向法;应用

众所周知,职校生的英语基础比较薄弱,对英语学习缺乏兴致,自信心明显不足。而从目前来看,职校英语课堂仍旧沿袭“教师讲+学生听”“粉笔+黑板”的传统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不能为学生提供生动、丰富的语言情境,不利于他们培养英语综合应用能力。改变这种教学模式迫在眉睫。事实证明,行为导向法可以实现教学与实践的有机结合,这种教学法与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倡导的“教学做合一”教学理念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使用这种教学法可以活跃课堂气氛,提高教学质量,是一种值得大力推广的新型教学法。

一、行为导向法的内涵与作用

行为导向法又被称为实践引导教学法,于20世纪70年代起源于德国。到了1999年,德国采用法律形式将这种教学法确定为职业教育的基本教学法,可见这种教学法的重要地位与价值。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是这种教学法的最大特征。所以在职业教育实践中,各国开始普遍采用这种教学法。

具体而言,在行为导向法模式下,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教师是教学的指导者和组织者,旨在帮助学生通过学习掌握应有的知识,并循序渐进地提高学生的能力。不难看出,行为导向法强调学生的学习主观能动性,对改进学生的学习状况大有裨益。

二、行为导向法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在行为导向法的引导下,遵循这种教学思想的具体教学方法逐渐诞生。具体包括模拟教学法( SimulationMethod)、项目教学祛(Project Method)、角色扮演法(Role-play Method)、合作学习法(Co-operative Study)、头脑风暴法(Brain-Storming)等。在英语教学中应用这些教学方法,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1.模拟教学法的应用

这种教学法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模拟扮演某一角色或者身处于教师创设的一种背景中,发挥主观能动性学习知识技能的一种互动教学法。这种教学法能够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并使师生之间的有效互动得到增强。简言之,模拟教学法旨在营造一种仿真的语言环境,拓宽教学渠道,构筑起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的桥梁,实现“教学相长”的良好境界。

我在教学Unit 5“Health”这节内容时,使用了模拟教学法。鉴于这个单元的教学目标之一是“Describe diseasesand the symptoms of diseases”,于是我在教学中没有使用传统教学法,而是为学生创设了一个看病就诊的教学情境。我用讲台桌当做就诊台,放上一块Doctor wang的台牌,桌子上放有血压计、体温计、血糖仪、压舌棒等基本医疗设备。让一位学生穿着白大褂坐在讲台上,这就是就诊处和医生了。这种模拟情境教学法其实就是让学生在模拟的就诊环境中,对看病流程有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医生要面带微笑,热情地接待每一个病人。接着我让学生分组上台表演,其他人担当欣赏者和评价者,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角色扮演法的应用

角色扮演法旨在让学生通过行动来处理问题,能促使学生正确认识角色、了解角色内涵,从而出色完成角色所承担的工作任务。通过角色扮演法,能加深学生对知识技能的领域的认知,为日后发展奠基。

继续以“Health”教学为例,我让学生分别扮演医生与病人的角色,让他们自编对话,于是学生之间就产生了如下对话:

A: What canl do for you, sir?

B:I feelI have a headache

A: Do you have other symptoms?

B:And I often feel nauseated.

A: Let me take the temperature foryou.

B:Thankyou

角色扮演法能激发出学生典型的情绪反应,进入更高层次的情感认识境界。模拟教学法与角色扮演法一脉相承,相辅相成,可以结合应用,以此提高教学效果。

3.合作学习法的应用

新课程改革要求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能力。毋庸置疑,相互合作的小组合作,有助于创建和谐的语言交流环境,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尽可能增加学生进行语言实践的机会,还能培养学生的团结合作精神,这对他们的日后发展大有好处。比如在教学“Howto keep health”这节内容时,我先向大家介绍了保持健康的重要|生,然后引出这篇课文,指导学生略读课文之后,让他们找出全文的中心思想,对课文加深理解。其次,我采用二人小组合作的方式,让学生对课文中的重点词语进行造句,并要求他们用英语讲述保持健康的建议,最后再让学生汇总出自己的答案,每组展示学习成果,供全班共享。

4.头脑风暴法的应用

头脑风暴法简称“BS”,是当今最实用、最有名的一种集体式创造性解决问题的方法,是指将6~8个人为一组,聚集在一起,以会议的方式对某个问题进行自由讨论,提出各自的想法和见解。在发表见解时,参与者可以毫无约束地提出想法,甚至可以异想天开。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使用“头脑风暴法”,将学生的学习潜能和创新意识尽可能挖掘出来。我在教学“Health”这部分教学内容时,将学生分为若干个小组,让他们围绕“What do you understand by theword‘health’?”这个问题进行讨论,有的学生从body层面讨论健康,认为身体不生病、没有不适之处就是健康;有的学生从mentality层面讨论健康,认为人际关系和谐,与他人和睦相处才算是健康。在“头脑风暴”教学法中,每当一个组员抛出一个想法,他所激发的不仅仅是自己的想象力,同时还会刺激其他人的想法,使每个人的大脑都产生震动,激发起一系列的联想效应。在此过程中,学生的表达能力提高了,思维能力也得到了锻炼。

5.项目教学法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