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差汇报范例6篇

出差汇报

出差汇报范文1

【关键词】 外币报表折算; 境外企业; 企业合并

伴随国家鼓励企业“走出去”政策的推进,境外投资业务不断扩大,企业经营活动出现一些新特点,决定了其在经营活动中面临着一系列新的财务会计问题。如何进行外币报表的折算及将外币报表纳入合并报表是会计处理问题中的重点和难点。由于多数企业自身没有历史经验可以借鉴,同时企业会计准则和制度中对外币报表折算的规定仅是指导性规定,而合并准则中没有特别针对合并外币报表的规定,给实务操作会计人员带来诸多困惑,也是新设境外企业的会计人员会遇到的共性问题。本文拟对外币报表折算及合并中一些难点问题进行探讨,以便对其他类似企业有一定的参考和借鉴作用。

一、外币报表的折算

外币报表折算的关键问题是,一是选择何种汇率为折算汇率,如对资产负债表项目而言,哪些应该选择报表日的汇率,哪些应该选用历史汇率;二是折算中产生的折算损益是作为当期收益,还是列入股东权益。在研究此问题前,需要明确的是,笔者研究的范畴是外币报表的折算,一定要与个别报表中外币收支项目所使用的汇率区分开来。每个会计期末,母公司需要将境外子公司的外币财务报表进行合并,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本文探讨的范围是指企业的境外子公司记账本位币不同于母公司记账本位币而编制的外币报表。折算前,要调整境外子公司的会计期间及会计政策使其与母公司一致,因这不是本文的探讨重点,所以如何进行调整本文将不做表述。母公司根据调整后的外币报表进行折算,折算的报表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等几张主表。

折算前要考虑几张主表的折算顺序,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应该交替进行折算,首先折算出资产负债表中的资产项目,然后根据资产项目中应收账款、其他应收款等计提的各项准备期初期末金额,折算出人民币金额,将差额列入利润表中的资产减值损失项目,折算出未分配利润后列入资产负债表。

(一)资产负债表的折算

资产负债表中的资产和负债项目使用资产负债表日的即期汇率折算,所有者权益项目除“未分配利润”项目外,其他项目采用发生时的即期汇率折算。资产负债表折算中的难点问题分析如下:

1.坏账准备的折算

对于资产类项目中,应收账款和其他应收款项等计提的各项资产减值准备,是先通过利润表用平均汇率折算,再列入资产负债表,还是先用资产负债表日的即期汇率折算将坏账准备的余额折算后列入利润表,经过实践的运用及多方面考虑研究,认为将坏账准备的外币余额用资产负债表日的即期汇率折算后,比较坏账准备的期末人民币金额与上期坏账准备的人民币金额,将差额列入利润表中资产减值损失项目较为合理。原因在于将坏账准备用资产负债表日的即期汇率折算,可以保证应收款项的人民币净额与应收款项的外币净额用资产负债表日的即期汇率折算额一致。如果先用利润表的平均汇率折算资产减值损失,则资产负债表中的坏账准备的人民币金额为上期人民币金额与本期折算的资产减值损失的金额合计,计算出的应收款项的净额与应收款项的外币净额用资产负债表日的即期汇率折算额不一致。同时利润表中的汇率采用的是平均汇率,没有资产负债表日的即期汇率更能反映资产的存在情况。

有的单位资产负债表中坏账准备的折算汇率采用的是资产负债表日的即期汇率,利润表中的资产减值损失采用的是平均汇率,这样会形成坏账准备期末金额与上期金额的差额和资产减值损失发生额不一致情况,因报表中所有者权益项目中包括外币报表折算差额项目,为保持资产负债表平衡,将两者的差额列入了报表折算差额项目。这种做法是错误的。

2.股本的折算汇率

对于母公司投资到子公司的股本折算汇率,应采用历史汇率,这一历史汇率并不是外币与人民币之间投资日的汇率,而应是母公司投资日投出外币的人民币入账价值对应的计算汇率,为了说明这一问题,举例如下:

例:母公司于2012年11月30日将1 000万美元汇入境外子公司,子公司的记账本位币是加元,试确定子公司的股本折算金额。

首先将美元折算为记账本位币加元,假如美元与加元的汇率为0.9932,则外币报表中股本金额为:1 000×0.9932=993.2(万加元),该投资日加元对人民币的中间价为6.3358,美元对人民币的中间价为6.2892,母公司投出1 000万美元列入长期股权投资的人民币金额为:1 000×6.2892=6 289.2(万元人民币),那么外币报表中股本折算为人民币金额为6 289.2万元人民币,这是为了保证合并报表时,长期股权投资与子公司股本保持一致,那么,计算折算汇率为:6 289.2/993.2=6.3323,所以考虑合并抵销问题,子公司的折算汇率并不能直接采用投资日加元与人民币的即期汇率。

3.谨慎确认递延所得税项目

由于税法规定在不同国家差别很大,正确区分永久性差异和暂时性差异,对境外发生的类似国内的可抵扣暂时性差异或者应纳税暂时性差异,应谨慎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或者递延所得税负债项目,一定要结合子公司所在地区的税法实际,在把握国内所得税法理念的基础上,按照所在地的税率,运用国内的会计准则,确认相关的递延所得税资产或者递延所得税负债项目。

(二)利润表的折算

利润表中的收入和费用项目,采用交易发生日的即期汇率或者即期汇率的近似汇率折算(资产减值损失除外),对于每月有大量收支业务的企业,采用交易发生日的即期汇率很难操作,考虑成本效益原则,认为应该采用即期汇率的近似汇率,实际中,可以采用月平均汇率,即采用月初和月末汇率中间价的算术平均数进行报表折算。

1.分月折算月度发生额,逐期累加

在实务中,利润表是月度报表,每月编制并折算一次,应将月发生额用当月的平均汇率进行折算,如1月份的利润表用1月份的平均汇率进行折算后,到2月份时,仅对2月份当月的利润表项目外币发生额采用2月份的平均汇率进行折算,而不能将1月至2月的累计外币发生额进行折算,2月份的人民币折算额加上1月份的折算额,为本年度累计折算额。否则,当汇率波动较大时,对累计外币发生额进行折算,将不能真实客观地反映企业的利润情况。

2.综合收益的确定

其他综合收益的确定,通过比较资产负债表中外币报表折算差额期末数与期初数,其差额列入利润表中其他综合收益项目。净利润与其他综合收益的金额合计列入综合收益总额项目。

(三)现金流量表的折算

现金流量表准则规定,外币现金流量以及境外子公司的现金流量,应采用现金流量发生日的即期汇率或者即期汇率的近似汇率折算,汇率变动对现金的影响额作为调节项目,在现金流量表中单独列报。现金流量项目中的几个特殊项目的折算分析如下:

1.吸收投资收到的现金

该项目的折算不能采用平均汇率进行折算,原因在于要考虑合并报表的编制,折算的人民币金额应与母公司投资支付的现金一致,母公司对子公司的委托贷款、子公司对母公司分配股利项目也比照采用该原则。

2.汇率变动对现金的影响

由于资产负债表中外币现金净增加额按资产负债表日的即期汇率折算,而现金流量项目采用的是现金流量发生日的即期汇率或者即期汇率的近似汇率折算,这两者的差额列入汇率变动对现金的影响。

二、境外子公司编制合并报表实务

当境外子公司规模扩大后,其在境外又设立了自己的子公司,对母公司而言,母公司不能直接将境外子公司报送的合并外币报表纳入公司合并,需要将其分别进行会计期间和会计政策的调整后,再进行合并,为了简便操作,可以对其母子公司调整后的外币报表分别折算后,用人民币报表进行合并,该方法与先合并外币报表再折算为人民币,二者结果相同,不同的是先合并后折算,数据更为复杂,尤其是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在公司进行内部报表分析时,容易造成个别项目加总后有1到2分的误差,不利于财务信息的披露。所以,折算为人民币后再进行合并更为简便和直观。

(一)合并报表的顺序

合并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需要交替进行,首先合并资产负债表中的资产项目,然后合并利润表,计算出未分配利润后,再合并资产负债表,将利润表合并后的未分配利润项目金额列入资产负债表的未分配利润项目,再合并现金流量表,最后做合并所有者权益变动表。其中抵销内部应收应付款项,需要同时抵销计提的坏账准备,需要先折算资产负债表的坏账准备,期末折算数与上期折算数的差额列入利润表中的资产减值损失项目。

(二)境外子公司长期股权投资与其所属子公司净资产的合并抵销问题

由于子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需要用每月末的资产负债表日的汇率进行折算,所以,尽管外币金额不发生变化,但每月的人民币金额都在随着汇率波动,而其所属子公司的所有者权益中股本的折算额保持不变,该部分抵销差额需要调整外币报表折算差额项目。

(三)确定少数股东权益项目金额

少数股东权益的期末金额按照少数股东持股比例计算确定,其金额为子公司完成的本期净利润分享额、其他综合收益分享额及少数股东权益上期末金额合计填列。

(四)境外发生的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

我国的企业合并准则规定了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和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的会计处理,而国际准则只规定了购买法,没有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的会计处理,鉴于母子公司会计政策的统一性,所以,对境外发生的该类业务需要按照中国会计准则进行调整。在个别报表中,合并日子公司需要按照持股比例重新计算确定享有其所属子公司净资产账面价值的份额来确定长期股权投资的金额。假如合并日支付的购买金额小于按照持股比例确定享有净资产账面价值的份额,则需要调增长期股权投资的同时,增加资本公积。在合并报表中,合并前其所属子公司实现的留存收益中归属于子公司的部分应自资本公积转入外币报表折算差额、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该处理与国内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略有区别,国内合并前其所属子公司实现的留存收益中归属于子公司的部分应从资本公积转入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而不考虑转入外币报表折算差额。存在该差异的原因在于,制定该准则时局限于国内业务,未考虑境外发生该类业务纳入合并报表时如何处理。

(五)内部销售交易的抵销

对母公司与境外子公司间发生的内部购销业务,包括顺销和逆销业务,由于母子公司发生的购销业务记账时采用的汇率不一致,假如实现了内部完全销售,因母公司的内部销售收入或内部销售成本按销售时的历史汇率反映,而子公司内部销售收入和销售成本(逆销)按照的平均汇率折算,抵销时需要按照哪个汇率进行折算,我们需要了解外币报表合并中的观点,即主体观和母公司观,对于内部销售的抵销,认为应该遵从母公司观。应该按照母公司的收入口径进行抵销,这样会造成内部销售所产生的内部销售利润不能完全抵销。当期末存在内部未实现收入时,如果为顺销,子公司期末存货或固定资产按资产负债表日汇率折算,这样会导致产生报表折算差额。如果为逆销,在内部销售存货期末未全部对外销售的情况下,母公司存货或固定资产按其购入时的历史汇率折算,在编制合并报表的抵销分录时,由于子公司的内部销售收入和内部销售利润是按平均汇率折算的,也导致产生外币报表折算差额。可以考虑将报表折算差额视同资产因汇率变动而产生的折算损益,作为合并报表所有者权益的调整项目。即资产负债表服从利润表,先抵销真正的内部销售利润,因汇率变动而使内部销售利润产生的外币折算差额反映了对子公司净资产的影响。

(六)合并现金流量表间接表部分

合并现金流量表间接部分是将净利润调整为经营活动的现金流量净额,其加减项中经营性应收项目和经营性应付项目下,某些项目的外币金额并未发生变动,但因汇率的变动,可能外币的折算额会有变化,这样逐项按照人民币变化金额调整后,计算得出的经营性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与现金流量表直接法计算确定的经营性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存在不一致现象,这就需要对重点科目及对流动资产和流动负债有重要影响的科目逐项进行分析,将由汇率变化导致折算产生的增减变动额列入其他项目。考虑成本效益原则,如果汇率波动较小并且经营性收支项目中基数不大时,由汇率变动产生的影响就会减小,可不必进行该调整。

(七)合并所有者权益变动表

将由于外币报表折算差额的增减变动额按股东的持股比例,列入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项目下其他综合收益对应的其他项中,同时列入少数股东权益的其他综合收益项目。所有者权益的其余各项应与资产负债表的权益项目下各项相一致。

随着境外投资业务的扩张及业务的复杂化,会计处理难度会不断加大,对会计人员业务处理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要保证外币报表能满足国内会计准则的要求,不断提高合并口径会计信息质量。

【参考文献】

[1] 财政部会计司编写组.企业会计准则讲解(2010)[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299-323,532-533.

出差汇报范文2

【关键词】审计差异 财务报表 审计报告

审计差异是审计人员表达审计意见所必须考虑的一个极其重要的因素。在完成外勤审计工作,发表审计意见之前,审计师应将审计差异进行汇总,然后根据审计重要性原则确定需要调整的审计差异,并建议被审计单位进行调整,以便审计差异控制在报表层次的重要性以下,从而降低审计风险。因此,对错报进行界定,并对其重要性进行判定,进而建议被审计单位调整,是降低审计风险、正确发表审计意见的先决条件。

一、审计差异的界定

(一)审计差异的内涵

审计差异是指审计师在审计过程中发现的被审计单位的会计处理方法与企业会计准则之间的差异,但是从严格意义上讲,审计差异指的是财务报表中存在的错报,而不是错账。审计差异不同于会计错账,尽管二者在内容上存在交叉关系。在多数情况下,会计错账会导致财务报表错报,但有时会计错账却并不会影响财务报表的正确表达,如将应收A公司的应收账款错记为B公司的应收账款,对财务报表本身并不会产生影响。有时即使没有出现错账,财务报表也可能会出现错报,如没有将一年内到期的长期借款重分类为流动负债。因此,站在审计师的角度,不能把不影响财务报表错账混同于审计差异。例如,某一笔分录多计了营业收入,而另一笔分录又少计了相同金额的营业收入,考虑到二者之间的抵消关系,该两项差错不能视为审计差异。也就是说,差错是基于财务报表而言的,而不是基于账务处理的,因为审计师的责任是对财务报表发表审计意见。

(二)审计差异的分类

在审计报告阶段,审计师需要评价未更正的错报对财务报告的影响,并建议被审计单位进行调整。错报的性质不同,调整的要求和调整方法也不同,因此,有必要对审计差异进行适当的分类。

1.已经识别的错报与推断的错报

审计差异按照可调整性分为已经识别的错报和推断的错报。已经识别的错报是指审计人员在实质性程序(细节测试)中发现的、能够准确计量的错报。推断的错报包括分析性程序推断的错报和根据样本测试推断的错报。例如,通过对被审计单位的存货进行对比分析,发现有20万元的差异,其中被审计单位只能对其中的5万元差异进行合理的解释,那么剩余的15万元即属于推断的错报。

2.核算错报与重分类错报

审计差异按照是否需要调整会计记录可分为核算错误和重分类错误。核算错误是因企业对经济业务进行了不正确的会计核算而引起的错误,即会计分录存在错误。对于核算错报,既要调表还要调账。重分类错报是因企业未按照企业会计准则列报财务报表项目而引起的错报。对于重分类错报,只要求调表,而不要求调账。

3.应调整的审计差异与可不调整的审计差异

审计差异如果按照审计重要性原则来衡量,又可分为应调整的审计差异和可不调整的审计差异。超过重要性水平的审计差异都属于应调整的审计差异,单独或者连同其他错报超过重要性水平的审计差异属于可不调整的审计差异。

审计师分清以上审计差异的不同是很有必要的,它可经帮助自己正确评价错报的影响,以及与管理层和治理层进行沟通。例如,审计师只能要求管理层更正已经识别的错报,而不是推断的错报。

二、审计差异的调整方法

(一)汇总审计差异

对审计差异进行汇总的目的是与重要性对比,并且建议管理层进行调整。汇总的审计差异包括已识别的审计差异和推断的审计差异。由于可调整性不同,已识别的差异应当与推断差异分别汇总。又由于已识别的差异是可确知的,所有应当按差异事项汇总,而推断的差异是不可确知的,所以只能按财务报表项目汇总。如果已知审计差异较多,可以进一步按照核算差异和重分类差异分别汇总。

(二)错报的抵消效应

对错报进行单独或汇总评价的时候,需要考虑错报之间的抵销效应。如上所述,在某些情况下,两项错报(同项目、同金额和反方向)的可以互相抵消,所以可以不将审计差异(错账)视为一项错报。但是,不同项目之间的错报不能被抵消。例如,收入被高估100万元,成本费用也被高估100万元,对于净利润的影响为零,但这并不意味着收入和成本费用金额相同、方向相同的错报可以相互抵销,因为收入高估100万元本身就有可能影响报表使用者的决策。

(三)调整重要性水平

审计师在财务报表审计的所有阶段必须运用重要性原则以合理确定重要性水平。就审计终结阶段而言,审计师在评价错报影响之前,需要对重要性水平进行必要的调整。审计计划阶段确定的重要性水平使用的是分析性审计证据,在完成外勤审计工作之后,应当利用细节性审计证据对计划重要性水平作必要的调整。

(四)错报的评价方法

对审计误差,如何运用审计重要性原则来划分应调整的差异事项与可不调整的差异事项,是正确编制审计差异调整表的关键。重要性具有数量和质量两个方面的特性,因此,审计师在划分应调整的差异事项与可不调整的差异事项时,应当考虑差异的金额和性质两个因素。

1.单独评价法

单笔错报的金额高于重要性水平,就是重要的差异;单笔错报的金额低于重要性水平,但是性质重要,也是重要的差异。单项错报的金额不超过重要性水平,而且性质也不重要,则是不重要的审计差异。

2.汇总评价法

单笔错报的金额低于重要性水平,但存在若干笔相同类型的错报,其汇总数超过重要性水平,在这种情况下,错报就不能单独进行评价,而必须进行汇总的评价。

(五)确定应调整审计差异

各项审计差异是否需要提请被审计单位进行调整取决于其重要性,即如果该项审计差异是重要的,就应予以调整,反之,该项审计差异不重要,就可以不予调整。其具体的判断方法有两种:

1.项目标准法

项目标准法是指以单个报表项目的重要性水平作为评价审计差异是否重要为调整标准的方法。如果已将财务报表层次的重要性水平分配到了具体的报表项目,则可以运用此法。项目标准法分两步进行,第一步先调整单项重要的审计差异,第二步再调整汇总后剩余的重要差异。

(1)先调整单项重要的审计差异。第一,单项审计差异的金额超过财务报表项目层次的重要性水平的,应予以调整;第二,单项审计差异的金额低于项目层次的重要性水平,但性质重要,比如涉及舞弊的差异、影响收益趋势的差异、股本项目等不期望出现的差异,应予以调整;第三,单项审计差异的金额低于项目层次的重要性水平,并且性质不重要的,可不予调整。

(2)调整汇总后剩余的重要差异。将未予调整的审计差异进行汇总,如果汇总后的审计差异超过了报表层次的重要性水平时,应从中选择若干项审计差异再进行调整。

2.报表标准法

报表标准法是指以财务报表整体的重要性水平作为评价审计差异是否重要为调整标准的方法。如果未将财务报表层次的重要性水平分配到了具体的报表项目,则可以运用该法。报表标准法分两步进行,第一步先建议调整单个重要的审计差异,第二步再调整汇总后剩余的未建议调整审计差异中的重要差异。

(1)调整个别项目审计差异。以消除单项重要的差异:第一,单项审计差异的金额超过财务报表层次的重要性水平的,应予以调整;第二,单项审计差异的金额低予会计报表层次的重要性水平,但性质重要,也应予以调整;第三,单项审计差异的金额低于财务报表层次的重要性水平,并且性质也不重要的,可不予调整;但当若干项同类型审计差异汇总后的金额超过了财务报表层次的重要性水平时,应从中选择若干项审计差异进行调整。

(2)调整汇总后剩余的审计差异。在第一步的基础上,将未建议调整的审计差异进行汇总,如果汇总差异超过了财务报表层次的重要性水平,那么应当再从中挑选部分差异建议调整。

三、提请被审计单位调整审计差异

审计人员在确定了建议调整的差异事项和重分类差异事项后,应以书面方式及时征求被审计单位对需要调整会计报表事项的意见。若被审计单位予以采纳,应取得被审计单位同意调整的书面确认;若被审计单位不予采纳。应分析原因。并根据未调整不符事项的性质和重要程度,确定是否在审计报告予以反映,以及如何反映。由于审计差异是影响审计意见的关键因素之一,所以《中国审计师审计准则第1221号——重要性》要求“在任何情况下,审计师都应当要求管理层就已识别的错报调整财务报表”。但是,审计差异调整具有非强制性。如果管理层拒绝调整重大错报,审计师则应当考虑出具非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

参考文献

[1]张清芳.财务报表审计差异的产生及调整原则[J].中国管理信息化,2008(03).

出差汇报范文3

文章编号:1005-913X(2015)10-0159-02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国际之间资本的流动和贸易的发展以及很多大型跨国公司之间进行的贸易活动都带来许多的外币交易。想要将跨国公司集团公司的经营状况和财务状况,给其他外国的使用者和股东提供本企业财务报表,同时给在外国的证券市场上面发行的债券和股票提供相应的财务报表等等,都需要涉及企业外币的财务报表相关折算的问题。在对外币的财务报表进行折算的时候要解决两个问题:一是选择折算的汇率;二是对差额进行处理。同时在对折算汇率进行选择的时候,会对收益的利润结果和企业经营状况产生很大的影响。

一、外币财务报表折算目的

外币报表折算最基本的目的是给其他的国家使用者和外国的股东提供自己企业财务状况的报表。该折算知识按照报表汇率进行最简单的换算。目前在一些国外的资本市场上面存在证券的上市交易公司,一定要遵循上市的地区货币对外的报告。此时在进行报表折算的时候除了要对报表的货币进行换算以外,还要将外国会计的准则和本国会计准则之间的差别揭示出来。由于在编制跨国公司合并会计报表时候的需要,由于在编制合并的报表主要目的是想要满足母公司的债权人和股东等需要,所以在编制合并报表的时候一般会按照母公司的报表所采用的货币表述。

二、外币财务报表折算方法

(一)现行汇率法

现行的汇率法指按照现行的汇率为主要的折算汇率外币报表的折算方法。该方法主要内容为:在资产负债表上面的各项资产和负债的项目都必须按照编表日的现行汇率进行折算。在净资产的项目中除了存留的利润和未分配的利润项目除外,其他都按照发生时候当日的汇率进行折算。折算的差额按照所有者的权益调整额作为资产负债表上面留存的利润或者是未分配的利润项目平衡数,可以进行倒挤来确定。将留存的利润或者是未分配的利润单独列示出来。在报表折算之后的资产负债表上面所显示的未分配利润可以从折算之后的损益表上面未分配的利润进行转入。在利润表上面的费用项目和收入项目均按照现行的汇率进行折算,或者可以按照编表日期里面平均的汇率进行折算。

现行汇率法最大的优点是简单易操作,并且在将报表折算之后会计的报表还可以保持其折算之前财务状况的各个项目的比率关系。但是其中也存在很明显的缺陷,也就是子公司所有的负债项目和资产都会承受外汇的汇率变动风险,可是实际上面企业所有负债和资产都不会承担外汇的汇率发生变动时全部的风险,比如存货和固定资按照实物的形态存在资产不一定能够承受外汇汇率变动的风险。因此,对于这些项目用现行的汇率法非常不合理。

(二)时态法

时态法又名时间的度量法,是以负债项目、资产计量的属性作为选择汇率折算主要依据的外币报表的折算方法,该方法理论依据为:外币折算其实是将外币的报表按照新货币的单位重新进行表述的过程,只是将项目计量的单位改变了,没有将整个计量的属性改变。所以各个外币的报表项目都应该按照计量的日期实际的汇率进行折算,确保不改变整个外币报表的项目计量基础。

时态法与非货币的项目法进行比较有很大的不同,有非常多的内容是相同的,但是也会存在不同的地方:在资产负债表上面按照历史的成本计价各项非货币性的资产,比如固定资产、存货和投资以及无形资产等,都是按照取得资产时历史的汇率进行折算。目前资产负债表的上面按照现行的市场价格进行计价非货币性的资产项目。比如按照市场价格计价的投资和存货等,都是按照编表日现行的汇率折算。

但是在使用时态法的时候也存在一些不同意见。第一点是在进行报表折算的时候的一些项目时态很难确定,所以会对如何正确选择汇率产生影响。第二点是如果各个分支的机构和子公司都按照自己公司利益的基础来进行选择,会出现各个分支机构和子公司选择的折算汇率不一样,最后在合并报表进行编制的时候没有统一性。

三、外币折算方法选择

目前在会计实务过程中,为了能够适应现在特定经济的环境与管理,世界上面各个国家现行外币报表的折算方法基本上有四种,这四种折算的方法各有利弊。实际对报表进行折算的时候往往是选择将四种方法中的某两种或某几种交叉混合起来使用。有一些跨国的公司还是坚持在使用现行的汇率折算法,但是在折算固定资产的项目是又会按照之前历史上的汇率进行折算。有一些公司在折算的时候会采用流动性和非流动性的项目法,但是却没有对存货按照历史汇率进行折算;有一些公司在采用货币性和非货币性的项目法进行折算,但是对于长期的负债却按照历史的汇率进行折算而不是按照现行的汇率进行折算。有一部分在采用时态法折算的公司常常会采用现行的汇率来折算存货,而不管该存货是否是按照市场的价格进行计价的。将上述归纳总结起来就是目前折算主要有两种基本的趋势:时态法和现行汇率法。但是货币和非货币性的项目法在对实物上面如果非货币性的资产按照历史的成本原则进行计价或者是按照历史的汇率进行折算的时候,与时态法就没有区别,也可以将其归为时态法的折算。目前流动性和非流动性的项目法已经处于被淘汰的边缘状态。

现在现行的汇率法模式与时态法的折算模式主要体现两者会计的立场:现行的汇率法折算的模式是从子公司的立场出发,主要强调按照母公司的货币折算时要将子公司的业绩重新叙述一遍;时态法的折算方法是从母公司的立场出发,主要强调按照母公司的货币进行折算的时候要考虑把汇率变动的风险等因素对于母公司产生的影响,要对子公司的业绩进行重新计量。

目前有两种观点需要被重视,一点是重新叙述观点,又名实体的观点。该观点认为境外的分支机构或者是子公司都是经营的实体,子公司或者是分支的机构都是用东道国的货币,用东道国国家的原材料到当地的市场进行经营与销售,并且用当地的货币来编制财务报表,将该公司整体的经营成果和财务状况反映出来。一旦当母公司和子公司财务报表进行合并的时候,必须要将子公司之前财务报表按照母公司报告货币重新进行计量,而不是重新把子公司财务报表计量一遍。目前现行的汇率法就是这种思想,把财务报表上面多有的项目按照统一的现行汇率进行折算,主要重视重新叙述,不考虑汇率变动所带来的风险。第二点是重新计量观点。主要是以母公司作为基础,对于其现在所拥有的子公司和境外的分支机构资产计量,最关心问题为子公司对于母公司现金流量的多少,虽然子公司和境外的分支机构都是在国外经营,但是现金流量还是母公司的现金流量中一部分,在对其进行外币折算的时候,要对整个外币计量费用、收入、负债和资产等项目按照母公司记账的本位币进行重新计量。目前时态法的折算就是建立在此观点的基础之上,让报表在折算之后整个项目的计量基础始终保持不变。目前国际的会计专责委员会制定的国际准则以及英国、加拿大和美国在关于外币的报表折算现行会计的准则,都是推荐用时态法和现行汇率法进行折算。

四、我国企业财务报表折算现状及建议

目前国际上面的外币报表的折算主要是用两种折算的模式,第一种是以美国的准则为代表,用现行的汇率法和时态法结合外币报表的折算模式。于1981年提出的功能货币的概念,将整个外币的折算划分为两个主要的步骤,第一步是用时态法将子公司货币的表述财务报表的折算按照功能的货币表述财务的报表;第二步是用现行汇率的折算方法将按照功能的货币表述财务报表折算变为按照美元表述财务报表。第二种是以国际的准则为代表,采用现行的汇率法。在2003年对国际的会计准则进行修订的21号准则,要求每一个会计的主题都应该用功能的货币来计量财务报表的各个项目;与此同时,会计的主题还可以运用任何奇特的货币来折算财务报表。并且国外经营的母公司与经营货币的列报货币一样,最终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时不用对其进行折算。

之所以会在经过四种折算方法之后又转变为用现行的汇率法,其中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是现行的汇率折算方法其折算之后报表的折算差异是所有者的权益,是要被记录在个人的资产负债表里面而不是被记录在当期的资产损益中。目前时态法还没有被很多公司接受,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折算的差异最终是看成当期损益被记录在利润表里面。如果折算的损益被记录在利润表里面,可能会对整个企业的利润产生非常大的影响,使得很多上市的公司股价发生很大的变化。目前现行的汇率法最大优点就在于能够将折算的差异看成所有者的权益记录单独列出来,但是时态法的折算方法为了能够确保各个会计科目计量属性不发生变化,只是将其计量单位进行改变,在理论上说来更加合理。

将时态法和现行汇率法相结合起来是比较合适的一种方法,能够被运用在所有的子公司报表折算的里面,用时态法的规定汇率折算,但是最终可以将折算的差异以现行汇率折算方法的规定记录在所有者的权益里面。

将两种方法结合之后具体的操作流程为:第一步,折算按照外币表示利润表,收入的费用项目都按照在对项目确认时候的汇率进行折算,或者是为了能够简化,按照编表时期里面平均的汇率进行折算,这当中摊销的费用、折旧的费用,都按照相关的资产取得时候历史的汇率进行折算;第二步,将盈余公积提取出来进行利润的分配,最终求得母公司的记账本位币来表示年末的未分配利润的金额;第三步,将资产负债表折算出来,货币性的资产与负债都是按照现行的市场价格计量负债和非货币性的资产现行的汇率折算,在对所有者权益进行折算的时候都采用历史的汇率进行折算,从而将折算的差额倒挤出来,最终归为所有者的权益。该方法在对报表进行折算的时候没有将其会计科目计量的属性改变,只是将货币的计量单位改变了,所以在理论上很合理。除此以外,折算的损益是在所有者的权益中单独列出来的,给使用财务报表的人提供了很多相关信息。

出差汇报范文4

(一)贸易信贷管理效果不够明显。

企业贸易信贷报告数据信息是调整总量核查指标、核算收付汇额度以及外汇局进行非现场监测的重要数据来源。但由于受系统功能等方面因素的影响,管理效果还不够明显,其表现有三点:一是部分核查指标容忍度相对较高。外汇收支规模较大的贸易企业,其贸易信贷、贸易融资规模较大,系统能够容忍的总量差额指标阈值也较高,因此即便企业发生部分金额贸易信贷漏报告行为,总量核查指标仍不会出现异常,在非现场监测中也不易被发现。二是企业报告随意性较大。贸易监测系统目前还没有对报告数据的自动校验功能,对贸易信贷报告结构和期限的限制性设计显得不足。而由于企业报告随意性较大,企业极有可能利用贸易信贷报告粉饰总量核查指标。比如,系统无法识别企业报告收汇申报数据是否为预收货款项下,企业可以将非预收项下收汇数据用于进行贸易信贷报告。三是缺少贸易信贷报告管理监测预警功能。现行监测系统中没有针对贸易信贷报告管理的非现场监测模块,不能实现对企业报告违规行为的监测预警,对于企业迟报告、漏报告、错报告行为,外汇局基本上只能在梳理分析企业差额指标和现场核查中滞后发现。

(二)既隐蔽又自由的关联交易可能造成跨境资金短期内大幅波动。

改革后的货物贸易加强了对关联交易的监管,企业在进行贸易信贷报告时应根据实际情况勾选关联类型,以确定该笔交易是否属于关联交易。但是,这主要依靠企业主动告知,企业是否真实勾选,外汇局很难辨别,关联交易的隐蔽性一定程度上使监管难度加大。通过监管实践发现,超期限、超规模的贸易信贷基本是发生在关联公司之间,基经办人员在进行延期付款报告时,主观无限期延长付款时间,并随时提供具有表面真实性的资料将款项付出,从而造成中长期延期付款规模的不断扩大和双方资金往来的自由化,极易形成资金短期内的大幅波动,甚至对宏观经济及国际收支形势带来一定的冲击和影响。

(三)管理系统行业差别化管理设计不完善。

货物贸易监测系统的总量差额阈值设定功能可依据地区总量差额、资金货物比和贸易信贷余额等阀值指标,对不同地区实施对应的差别化管理。但当前系统中还没有贸易信贷业务的行业、主体和期限等方面的差别化管理指标设计,所有行业的贸易信贷管理均按普通行业进行义务性报告,对企业单笔贸易信贷金额和期限以及主体贸易信贷余额等重要相关项目未设计对应阈值,系统不能有效地针对不同地区和不同行业的贸易信贷进行差别管理。

二、加强贸易信贷外汇管理的建议

(一)建立完整的贸易信贷管理制度。

贸易信贷业务属于债权债务范畴,在资本项目管理尚未全面放开下,仍应属于重要的外汇监管内容。因此建议出台相应的政策法规:一是扩大贸易信贷义务性报告范围,统一企业贸易信贷义务性报告标准,将30天以上(不含)的贸易信贷业务全部纳入义务性报告。二是将银行贸易信贷融资业务纳入管理范围,建立银行贸易信贷报告制度,使外汇局得以全面掌握贸易信贷的规模和结构,准确研判外汇变化形势。三是遵循重点监测管理原则,进一步明确企业贸易信贷管理主要范围,比如可确定将超出一定期限、一定金额的交易进行重点监测,以提高外汇局非现场监测效率。四是进一步加强对非正常经营业务企业的贸易信贷管理,如规定C类企业不得办理贸易信贷外汇业务等。

(二)进一步完善现行系统功能,为贸易信贷非现场监管提供系统支持。

一是在系统中增设企业贸易信贷非现场监测模块,设置预警监测指标,实现对企业迟报、漏报行为的自动预警监测功能。二是在系统中增设数据校验功能,在不断细化国际收支申报交易附言、交易资金性质基础上,增加贸易监测系统中“企业报告”模块报告资金性质自动校验功能,对非贸易信贷性质的收付汇数据,系统自动提示无法执行贸易信贷报告业务操作。

(三)通过强化内外和部门间信息资源共享提升监管效率。

进一步加强与资本项目、国际收支等内部监管系统信息资源的共享,利用外汇局内部数据的交叉比对印证,及时、全面地掌握企业间关联关系、经营情况、外汇收支和资金流向,提高监管效率。同时,加强与海关、税务等监管部门的沟通联系,进一步优化部门间信息共享机制,从而突出监管合力,形成对跨境关联交易的全方位监控,有效预防关联公司集中收付汇行为冲击国际收支秩序的风险。

(四)实施贸易信贷差别化规模管理。

出差汇报范文5

外汇储备经济分析的核心内容是外汇储备规模问题。本文在考察世界主要国家的外汇储备、国际收支情况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经济金融体制的具体情况,着重从内外均衡的角度剖析外汇储备的适度规模问题;从国际收支的角度探讨外汇储备的供给来源问题;从开放经济条件下维护国家经济安全、保持货币金融稳定的高度,探讨了九十年代以来爆发的几次金融危机,归纳出货币金融当局需要密切关注的几项重要指标,并运用本文提出的外汇储备适度规模标准,论证了爆发金融危机的国家外汇储备的不充足性,进一步印证了在开放经济条件下维持充足的外汇储备对于国家经济安全、对于货币金融稳定的重要性。本论文的主要内容如下:

1.从国际经济交易、外部均衡的角度探讨外汇储备需求问题,研究表明,比例分析法和现有的储备需求模型都不能准确揭示储备的需求,实证分析方法有助于把握外汇储备需求的主要决定因素。

在国际资本流动不充分、规模有限的情况下,用储备/进口的比例衡量储备需求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但由于储备的作用是为贸易差额融资,而贸易差额与贸易总额之间并没有稳定的比例关系,因而,比例分析方法具有局限性。在国际资本流动日益频繁的今天,许多国家的国际收支状况主要取决于资本和金融帐户,而且储备不仅用于弥补国际收支逆差,还用于干预外汇市场、稳定本国的汇率和充当偿债的准备,这样,储备/进口的比例越来越具有局限性,亚洲金融危机的爆发再次暴露了比例分析法的局限性。

现有的储备需求模型均没有将经济增长、物价稳定、充分就业和国际收支平衡四个宏观经济目标纳入分析,而且国际收支失衡的调节政策基本上局限于支出削减政策,因此,这些模型也无法准确衡量储备的成本和收益,无法准确衡量储备的需求。

本文采用实证分析方法,以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实行浮动汇率以来,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外汇储备需求为研究对象,运用充分调整和部分调整模型就国别数据、截面数据和平行数据对外汇储备需求的主要决定因素(如经济规模变量、经济开放度、国际收支扰动等)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在充分调整模型中,GDP都是显著的;在部分调整模型中,上一期的外汇储备都是显著的;与充分调整模型相比,部分调整模型的拟合效果更好,本期期望的外汇储备水平和上一期的实际外汇储备水平的差距只有部分得到了调整,而且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在不同时期的调整速度也各不相同。本文对我国外汇储备需求的决定因素的实证分析表明,在我国外汇储备需求模型中,国际收支扰动变量始终是显著的;在未引入货币供应量之前,经济规模变量中只有国内生产总值是显著的;在引入货币供应量之后,经济规模变量都是不显著的,而货币供应量则是显著的。

2.从物价稳定、内部均衡的角度探讨了外汇储备与通货膨胀的关系,从理论和实证分析两方面论证了我国外汇储备和通货膨胀不具有正向相关关系。外汇储备经由外汇占款、基础货币、货币乘数几个中间环节作用于通货膨胀。本文归纳出外汇储备来源的三种渠道:(1)干预外汇市场购入外汇;(2)借入外汇补充外汇储备;(3)用外汇储备收益补充外汇储备。其中,第一种渠道涉及外汇占款。1994年后我国的外汇储备增长均来自于第一条渠道,这表明在中央银行的外汇储备增加时,外汇占款也应相应增加,但目前我国的外汇储备却无法

按照官方汇率和外汇占款一一对应,本文给出了导致该现象的主要原因:(l)额度外汇的特殊处理方法;(2)1993年6月后中央银行干预外汇调剂市场,按调剂价格买卖外汇:(3)1995年后中央银行的一些净购汇没有计入外汇储备。虽然外汇储备大量增加会导致外汇占款的相应增加,但由于外汇占款只是影响基础货币的因素之一,在外汇占款增加时,我国中央银行通过回收对金融机构的再贷款等手段减轻了对基础货币调控的压力,因此,外汇储备和通货膨胀并不具有正向相关关系。本文又通过实证分析得出了相同的结论。与此同时,本

本文就我国中央银行对政策性银行的再贷款和外汇占款刚性增长以及准备金制度改革的条件下,中央银行回收再贷款、调控基础货币的能力进行了分析。在我国目前的情况下,中央银行的对冲可行性如何,取决于经济发展对货币供应量的需求以及影响货币乘数的现金.活期存款比率、定期存款.活期存款比率等因素的变化。在我国中央银行对政策性银行以外的金融机构的再贷款只有7469.18亿元(1997年7月)的情况下,如果不采取其它办法,中央银行的对冲可行性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法定准备金率降低的幅度和频率,改革的力度越大,频率越高,中央银行的对冲能力就越小。因此,中央银行需要综合外汇占款和央行的政策性贷款的发展趋势、考虑经济发展对货币供应量的需求和准备金制度改革的力度,在密切监控货币乘数变化的基础上,利用基础货币的吞吐调控货币供应量使之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实现稳定币值的目标。

3.运用内外均衡的综合分析方法,探讨了我国的适度外汇储备规模问题。笔者认为在确定外汇储备适度规模的过程中需要考虑以下几点:(l)外汇储备的宏观成本和收益。我国外汇储备的迅猛增长是渐进的外汇体制改革和宏观调控的结果,1994年以来,我国人民币汇率稳定、通货膨胀得到控制、经济保持快速发展、进出口贸易状况良好、国际收支平衡,这从效果方面反映出我国外汇储备的宏观收益是高的,目前的外汇储备水平是适度的。(2)外汇管理制度。我国的外汇管理制度不但与发达国家存在着较大差异,就是同发展中国家相比,也较为严格,缺少民间外汇的蓄水池,因此,外汇储备是我国对外支付能力的主体;(3)外汇储备增长的来源。我国的外汇储备增长主要是来自于净资本流入,具有借入储备的性质。(4)外汇储备适度规模的确定方法。比例分析法和储备需求模型已经失去了现实意义,而实证分析方法也不能确定适度的外汇储备规模。笔者认为,适度外汇储备区间的下限可以用结合进口支付和外债偿还的扩展的比例分析法来说明。如果说进口支付反映了经常项目对外汇储备的需求,那么外债偿还则反映了资本和金融帐户对外汇储备的需求。(5)要从八十年代中期外汇储备急剧下降的历史经验中汲取教训,不能轻易断言“外汇储备多了”。在此基础上,笔者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如进口、外债还本付息等因素),提出了我国适度外汇储备区间的上下限,下限由4个月的进口需求、10%的中长期外债和30%的短期外债偿还准备来确定,上限是不危及一国的经济发展目标的外汇储备水平。

4.分析了外汇储备供给来源问题,阐述了用结售汇报表分析外汇储备来源的局限性,给出了结售汇报表和国际收支平衡表在具体项目上差异的原因,指出国际收支平衡表是分析我国外汇储备来源的有力工具。

目前我国使用结售汇报表来反映外汇收支的情况。从结售汇报表看,贸易和非贸易项目的顺差是外汇储备的主要来源。结售汇报表和国际收支平

衡表的根本差异在于两者编制原则的不同:结售汇报表反映的是进入结售汇体系的外汇收支(外汇供给和需求),而国际收支平衡表反映的是经济价值的交换和转移,不管这种经济价值的交换与转移是否涉及外汇供求。由于结售汇报表(以及1994年前的国家现汇外汇收支平衡表)只反映了我国外汇收支的一部分,随着越来越多的外汇收支不通过结售汇体系,结售汇报表的覆盖面和解释力将日趋下降,因此,用结售汇报表来说明外汇储备的来源是有局限性的,而且随着意愿结汇的推行,用结售汇报表来说明外汇储备来源的局限性会越来越大。

此外,结售汇报表和国际收支平衡表在具体项目上存在差异的主要原因在于:(1)两者在具体项目上的口径并不完全相同;(2)结售汇报表不能反映未形成外汇供求的国际交易(如外商设备投资以及利润再投资);(3)我国目前的结售汇体系只包含了部分外汇收支,结售汇报表在反映外汇收支方面的不完全性是其与国际收支平衡表存在差异的重要原因。

上述研究表明结售汇报表无法准确分析外汇储备的来源。目前世界范围内普遍使用国际收支平衡表分析一个国家的国际收支状况,国际收支平衡表编制原则的统一性和资料的可得性,使得我们可以依据国际收支平衡表对各国外汇储备的来源进行比较。笔者认为,不同来源的外汇储备具有不同的经济意义:来源于经常帐户顺差的外汇储备增长是本国储蓄的积累,是一个国家的净财富;而主要来源于金融帐户的外汇储备增长实际上是以负债的增加换取外汇储备的增长(在国际投资头寸表上(IIP上),外国居民在一国的直接投资、证券投资和其他投资均被视为该国的负债),这样的外汇储备增长具有借入储备的性质,因而具有一定的脆弱性。亚洲金融危机的爆发提醒我们审慎看待源于净资本流人的外汇储备的增长。

从国际收支平衡表上看,我国近几年的外汇储备增长主要源于巨额的净资本流入,基本上也是以对外负债的增加换取外汇储备的增长。因此,我国的外汇储备具有一定的脆弱性,对此一定要保持清醒的头脑。这对于正确认识我国的外汇储备规模问题具有重要的意义。

5.在对九十年代以来爆发的几次金融危机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归纳出要保持货币金融的稳定,货币金融当局需要关注的几项指标:外汇储备水平和相对规模、汇率水平、经常项目逆差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资本流动结构、外债期限结构和风险状况。

出差汇报范文6

一、做市商制度中的交易过程和报价行为

在对做市商的报价行为研究中,主要是针对最优存货控制模型和区分客户和做市商交易的同时交易模型的研究。最优存货控制模型一般适用单一做市商的市场,做市商的报价行为主要由其存货控制来决定,即做市商预先设定理性的最优存货数量,然后在进行做市交易时,通过买卖价差的变化来使现实存货趋向于理想存货。同时交易主要使用于多个做市商的市场,每个做市商的目标是财富最大化,做市商对客户交易和做市商间交易进行区分,对客户交易设定更高的买卖价差,对做市商间交易设定较小的买卖价差,同时利用接受的客户定单流来获取价格变动信息,并利用这些私有信息获利。同时交易的做市商模型更适用于外汇市场的实际情况,下面用Liang的四阶段报价模型来说明做市商的报价行为。〔1〕模型假设外汇市场中存在两种类型的交易者:做市商和客户,其中做市商参与两个市场的交易,即做市商间市场和做市商与客户交易市场,而客户只能同做市商进行交易,客户之间不能直接交易。

做市商间进行交易时,主动询价的一方相当于客户,报价的一方承担做市功能。模型假设市场中存在N个做市商,而且每个做市商的偏好用下面的效用公式来表示:U(W)=-exp(-A?W)方程中A表示做市商风险厌恶的程度,W代表做市商的财富。外汇交易中,做市商i支付固定成本-Ci,以及每多处理一个市场定单的操作成本ω,ω同外汇交易的定单额度无关,即无论定单是五百万美元,还是一千万美元,只要是一笔外汇定单,ω就是固定的。做市商作为流动性提供者,需要承担做市功能,必需持有一定的存货以保证外汇交易的顺利进行。汇率波动导致做市商面临存货风险,做市商进行存货控制规避风险。做市商存货控制的目标是既要拥有充足的存货保证正常的做市功能,又要尽量降低持有存货的汇率风险。做市商的存货持有水平满足上面两个目标的特定水平称为做市商存货持有的理想水平。模型假设在整个交易阶段中做市商存货持有的理想水平是固定的,即模型中存货的理想水平只有一个。模型将外汇交易过程分为四个阶段,具体模拟了外汇市场的动态交易过程。

第一阶段:交易过程的初始状态。在交易的初始阶段,做市商拥有现金为Ki,存货持有数量为Ii。市场中每个特定的做市商都准确了解自己的存货水平,做市商不了解相互之间的存货水平。做市商持有的存货数量属于随机变量,服从分布函数Fi。简单地说,假设不同做市商间的存货数量Ii是相互独立的,分布是相同的[-R,R]。由于外汇市场是连续交易市场,任何新信息前,当前交易过程的初始阶段的做市商状态实际上同前一交易过程结束时的做市商状态是相同的。因此做市商i在初始阶段的报价应当是他在前一阶段确定的。假设上一交易过程的最后阶段买卖报价的中值为pi-1,那么在当前交易过程t的初始阶段,当做市商不了解任何公开和私有的信息之前,他的报价中值也应该是pi-1。

第二阶段:公开信息阶段。假设交易过程开始后,公开信息被,公开信息是市场中全部交易者都可以了解的信息,比如中央银行的公告。公开信息影响客户和做市商对当前汇率的预期,做市商立即调整报价,新的报价包括了公开信息的因素。模型中,rt表示由于公共信息对汇率的影响所产生的做市商报价的变化值,则变化后的做市商报价中值可以表示为pi-1+ri。假设p0表示公开信息后新的做市商报价中值,则p0=pt-1+rt。因为做市商的买卖报价通常代表市场中的汇率水平,p0表示当前的市场汇率水平,市场中其他做市商或者客户通过向做市商询价得到关于p0的信息。

第三阶段:市场定单到达的阶段。做市商形成新的报价预期后,其他做市商或者客户向做市商发送主动市场定单要求进行外汇交易。市场中交易者要求做市商对可能的定单额度Q进行报价。主动交易者可能是其他的做市商,也可能是客户。主动交易者在询问报价时向做市商披露了买或者卖的趋势,使得做市商在报价前已经了解将要交易的定单额度Q和可能的交易方向。这些信息都只能被做市商自己观察到,因此成为做市商的私有信息。不论是经销商或者是客户进行主动交易,模型假设他们要求交易的基础是因为他们认为当前流行的汇率p0同他们预期中的市场汇率水平存在差异。而且差异的具体情况决定了外汇交易方向,交易的定单额度同差异的大小正相关。

第四阶段:报价决定阶段。面对外汇交易需求,做市商分别报出卖价p0+ai,和买价p0-bi。在掌握了定单额度Q和定单方向后,做市商的目标是选择a和b使得他在做市商和客户市场中的预期效用最大化,最终做市商在两个市场中给出做市商的最优报价。这个交易阶段,模型假设每个做市商一旦被询价,必须给出报价。理论上有可能在一些环境中做市商拒绝报价,例如定单额度过大或者市场过度波动,以至于做市商认为如果交易会承担巨额风险。但是,由于外汇市场中做市商间存在激烈竞争,在实际交易中几乎没有做市商会拒绝报价,因为拒绝报价将损害做市商的信誉,结果丢掉客户资源。Liang的模型忽略了是否进行报价的问题,假设做市商一旦被询价,总是给出交易报价。

二、做市商的存货控制与利润

做市商制度下不同的交易阶段表明,做市商同时参与两种类型的外汇交易,一种类型是在做市商间市场中进行外汇交易,做市商可以对其他做市商的询价给出报价或者是向其他做市商询价;另外一种类型是做市商和客户之间的交易,此时做市商主要是针对客户询价进行报价。两类交易中,做市商间外汇交易类似于批发市场,做市商和客户间交易类似于零售市场,一般做市商间外汇交易的买卖价差会高于做市商与客户间市场。一些研究表明,做市商的主要利润来自于客户市场。Braas和Bralver的结论也证实了这一点:“对大多数交易利润来说,销售是稳定收入的唯一可靠的来源”。〔2〕他们对全球大约40个做市商的外汇交易席位进行了调查,发现客户交易收入在总收入比例中占60%到150%之间。Yao检验了1995年中25天内在马克/美元市场上的大型做市商的交易情况,发现客户交易流量大约占总交易流量的14%〔3〕,但是做市商同客户交易中得到的利润占做市商总利润的75%。

Bjonnes和Rime检验了挪威银行的四个不同的外汇做市商的行为。〔4〕他们发现全部四个交易商的头寸都有强烈的均值复归现象,同时发现做市商买卖价差的设立主要是为了防止逆向选择交易的发生,而且没有发现做市商调整报价进行存货控制的证据。Mende等人的研究表明做市商的存货水平不影响做市商报价的价差〔5〕,而且做市商趋向于通过主动的银行间交易进行存货控制。拥有大型客户定单的做市商能够通过从客户定单中得到更多的私有信息而获得更多的收益,操作方式是在做市商间市场的报价改变之前,利用私有信息优势在市场中快速调整头寸。例如,如果做市商收到大型客户的购买交易,而且这个客户定单传递的信息是市场均衡价格有将要长期上升的趋势,做市商在同客户交易后会面临存货的短缺,做市商也从客户交易中预期到汇率将要上升的趋势,如果在汇率上升后,做市商再购入外汇恢复原有的存货平衡,那么做市商在恢复原有存货时就将由于汇率的上升而面临亏损。这种情况下,做市商的最优策略是在做市商间市场中以没有上升前的汇率价格迅速购买外汇,恢复存货的失衡,由于银行间市场和客户市场之间价差的不同,这样就保证了做市商在客户交易中的获利。

在做市商间市场中,如果做市商有足够的信息预期市场的最好买价将要上升并且超过当前的最好卖价,那么对做市商而言,持有投机性存货将会在未来获利。做市商是否持有投机性存货取决于持有存货的预期收益是否超过持有存货所承担的风险。实证研究中,Yao发现做市商持有投机存货的数量是有限的,不超过市场总交易流量的5%,但做市商的确从广泛变化的客户定单中得到短期信息优势并且利用这些信息优势获利,这些利润达到总利润的28.5%。〔6〕

三、做市商利润估算

(一)做市商同客户交易中的利润估算

因为做市商可以确定每次交易对手的身份,所以可以从其他类型的交易中把客户交易分离出来。实际上,对交易员进行管理的银行经理在交易的同时就已经把客户交易从做市商间市场分离出来。这对于做市商向客户交易收取高价非常重要。在客户交易时,做市商间的交易价格是无法得到的,因为做市商不记录这些价格。估算客户交易的利润时可以使用未分散交易的平均价格来代替银行间市场交易价格的近似值。下面是从第个客户交易中得到利润的计算方法:Πi,c=∑nj=1(Qi,jpi,j)+Qi,cpi,c公式中(Qi,cpi,c)表示一对交易数量和交易价格,(Qi,jpi,j)表示未分散的交易,其中j=1,2,…n公式中n表示未分散交易的数量。由于客户交易需要在做市商之间分散存货,最终做市商得到的客户定单的总额度应该等于在做市商之间市场中分散头寸的总额度,即最后做市商的存货等于零。所以有条件Qi,c+∑nj=1Qi,j=0。

公式中存在一个问题是未分散的交易是否在时间上同客户交易足够接近,以至于他们的平均价格可以作为无法观测的做市商间市场价格的一个很好的近似值。从实证中的统计数据支持这种近似的替代。实证数据表明,做市商会在银行间市场中迅速交易恢复由于客户交易形成的存货冲击。一般来说,做市商在同客户交易进行的连续三个交易中,在进行第三个客户交易时,做市商已经消除了第一个客户交易形成的存货失衡。实际估算的交易间隔大约只有2分钟,这表明做市商能够在大约6分钟的时间内把客户交易形成的存货失衡消除掉。〔7〕在巨额客户交易的实例中,做市商进行存货管理的速度并不减缓,因为做市商可以通过银行间渠道或者路透社的电子经纪系统进行存货的控制。这些分析表明做市商进行存货控制时的银行间交易价格可以作为在客户交易发生时对应的做市商间交易价格的近似替代。

(二)做市商间交易中的利润估算

做市商间的利润估算同客户交易的估算类似。但是有两个不同:一是于另一个经销商的交易代替了客户交易,二是同客户交易比较,做市商间交易的平均额度稍微小一些。做市商间市场有两个渠道进行交易:直接交易和通过经纪人的间接交易。首先考虑直接交易中的利润,在直接交易中一般做市商要提供双向报价,并且随时准备接受报价上的交易。而通过经纪人的间接交易与此不同,在经纪人市场中,做市商提供的是单向报价。Stigum认为做市商在经纪人市场中发送限定性定单的动机是找出主动交易,这个行为通常与在无方向的市场中进行价格实验或者寻找信息相关。〔8〕两个市场中定单相对额度的对比也说明了这个情况,在经纪人交易的定单额度的中值是500万,直接交易的定单额度的中值是1000万。也有可能做市商通过经纪人报出区别报价,希望可以通过分散交易来降低存货的不平衡。由于直接交易对做市商进行存货控制具有重要作用,做市商间市场的利润考察一般关注于直接交易。因此可以预期做市商在银行间市场提供流动性的利润平均等于零。

四、结论与展望

外汇市场的交易制度表明,无论是集合竞价交易,还是询价交易,做市商都是市场的基础,做市商的做市行为为市场提供了流动性,促进了信息扩散。多个做市商的存在,加强了市场的做市竞争,在加强流动性的同时,促进了均衡汇率的实现。做市商的实证研究表明,大多数时间中客户市场和做市商间市场的报价中值相等,其他时间两者的差异也非常小,这表明客户市场和做市商市场中报价行为的最大区别就是价差的不同。客户市场的价差较大,做市商市场的价差较小。差异的原因很可能是两个市场承担的功能不同。在客户市场中,做市商需要获得承担做市功能的补偿,所以需要设定较大的买卖价差来赚得利润;而在做市商间市场中,做市商主要是通过交易来调整存货,规避汇率变动导致的损失。从信息的角度分析,客户市场是做市商获得私有信息的重要渠道,做市商间市场是做市商利用获得私有信息来调整存货实现利润的必要保证。

同国际外汇市场的做市商制度比较,我国外汇市场的做市商制度还不属于真正的做市商制度,这主要有以下原因。第一,资本管制的不同。人民币没有实现完全意义上的可自由兑换,即资本项目和经济项目下均可自由兑换。人民币主体制度仍旧是结售汇制,这对外汇市场中客户形成了非常大的制约,也极大地降低了参与市场的客户数量。第二,央行的报价限制。我国外汇市场中人民币美元之间的报价波动幅度限制由原来的千分之三扩大到了现在的千分之五,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做市商的做市空间,但同国际做市商报价不受限制相比,我国做市商的做市空间显然受到了明显的制约。这种限制虽然有利于汇率的稳定,减少汇率短期过度波动对宏观经济的冲击,但制约了外汇市场中信息的传递,减缓了均衡汇率的形成速度,容易造成汇率的错位,进而导致短期投机行为导致的资本冲击。第三,外汇干预的差异。国际外汇市场央行是作为做市商的客户参与外汇交易的,央行进行干预主要通过同做市商间交易向市场传递信息,利用信息扩散效应实现干预目标。干预成本较小,一般发达国家的央行交易量占市场总交易量低于10%。我国在实现做市商制度之前,由于实行结售汇制度,央行实际上是市场中的唯一做市商。在2005年后,由于询价交易的上升,央行的交易量比例逐步下降,但仍然占有较大比重,这增加了外汇干预成本。央行交易量比例过大,不利于市场价格的发现。我国做市商制度发展过程也要求央行干预手段的相应调整。

上一篇德育汇报

下一篇问题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