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清明节的诗歌范例6篇

有关清明节的诗歌

有关清明节的诗歌范文1

关键词: 徐志摩诗歌“绘画美”“音乐美”“建筑美”

有着“现代柳永”之称的徐志摩,其诗歌总是呈现出一种独特的清新美感。他的诗歌主题多为歌咏爱情与理想,追求光明与自由,抒唱爱与美。徐志摩的诗歌之所以如此清新优美,一方面是因为他留学在外,两年的康桥留学生活形成了他独特的人生观,这一人生理想便是他对爱、自由、美的追求与信仰。另一方面,他深受前期新月派诗人闻一多所提出的“诗歌三美主张”的影响。徐志摩将自己的才华与“诗歌三美”深深地结合在一起,使其诗歌呈现出与众不同的一面。笔者从以下几个角度浅析徐志摩诗歌中的美。

1.从语言上看,徐志摩受了三美主张中“绘画美”的影响

闻一多在诗歌三美主张中提出诗歌要讲究绘画的美,这主要是指诗歌的词藻要力求美丽,富有色彩,讲究诗的视觉形象和直观性。徐志摩的诗歌词藻华美,风格明丽,文词丰富,色彩斑斓。这些特点尤其表现在他的一些赞美爱情的诗歌中。如《她是睡着了》一诗中:“星光下一朵斜欹的白莲,香炉里袅起一缕碧螺烟,涧泉幽抑制了喧响的琴弦,奢侈的光阴,静,沙沙的尽是闪亮的黄金,醉心的光景,给我披一件彩衣,啜一坛芳醴,舞,在葡萄丛中颠倒,昏迷,静默;休教惊断了梦神的殷勤,神阙,安琪儿的歌,安琪儿的舞,可爱的梨涡……”在这首诗中,徐志摩连续采用星光下的“白莲”“香炉里的碧螺烟”“琴弦”“粉蝶”等一系列优美的意象,用优美的词语勾勒出优美的意境。

又如,我们所熟悉的《沙扬娜拉》:“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恰似那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道一声珍重,道一声珍重,那一声珍重里有蜜甜的忧愁――沙扬娜拉!”全诗虽仅四句,但句句传神,仅以水莲这一意象就将日本女郎的容貌姿态等形象地描绘了出来,语言自然,感情细腻动人,读来有清新之感,显示出徐诗特有的柔婉情思。

在徐志摩康桥系列的诗歌中,“绘画美”尤其体现了这部分诗歌明显地带有抒情的神韵,同时又带有众多外国作家的影子,如《泰山日出》有泰戈尔诗歌的冥思闲适,而《海韵》《杜鹃》则与济慈的《无情女郎》《夜莺》神似。

总之,徐志摩的诗歌在语言方面是独特的,可以说,徐诗的语言是精挑细选而来的。

2.从音律上看,徐志摩受了三美中“音乐美”的影响

闻一多在三美主张中提出诗歌应该具有音乐的美。这里所说的音乐美是指诗歌音节和韵脚要和谐,一行诗中的音节,音尺的排列组合要有规律。我们从徐志摩的诗集中可以发现,徐诗韵律和谐,富有音乐感,读来优美动听。徐志摩自己也曾说过:“一首诗的秘密也就是它的内含的音节的匀整与流动。”纵观徐诗,我们可以发现,他的诗歌有很多都是以四行为一节,并且常常采用重复、排比等手法,形成一种重章叠唱的句式。如《雪花的快乐》:“我一定认清我的方向,飞扬,飞扬,飞扬……也不上荒街去惆怅,飞扬,飞扬,飞扬……等着她来花园里探望,飞扬,飞扬,飞扬……贴近她柔波似的心胸,消溶,消溶,消溶……”在这首诗中就是采用了反复的手法,诗人以三个“飞扬”,三个“消溶”进行抒情,分别以五行为一节,相互押韵,节奏感十分强烈。

又如,在《为要寻一颗明星》中:“我骑著一匹拐腿的瞎马,向著黑夜里加鞭;――向著黑夜里加鞭,我跨着一匹拐腿的瞎马;我冲入这黑绵绵的昏夜,为要寻一颗明星,为要寻一颗明星,我冲入这黑茫茫的荒野。累坏了,累坏了我胯下的牲口,那明星还不出现;――那明星还不出现,累坏了,累坏了马鞍上的身手。这回天上透出了水晶似的光明,荒野里倒著一只牲口,黑夜里倒著一具尸首。这回天上透出了水晶似的光明……”在这首诗歌中则采用抱韵的方式。韵律的和谐对于诗歌的节奏十分重要,我们在朗读徐志摩的诗歌时常常会有轻松明快的感觉,就是因为其诗歌的韵律使得其诗歌富有强烈的节奏感。

3.徐志摩的诗歌还具有“建筑美”

在诗歌三美主张中,诗歌的建筑美是指从诗的整体外形上看,节与节之间要匀称,行与行之间要匀齐,虽不必呆板地限定每行的字数,但是各行的相差不能太大,以求整齐。我们看徐志摩的诗,像《再别康桥》《爱的灵感》等长达96句,《翡冷翠的一夜》则是一节有74行,而《火车擒住轨》这首诗则一节只有两行。我们可以发现,徐志摩的诗章法整饬,灵活多样,这与徐志摩自身也是有一定影响的。他作为新格律派的代表诗人,十分讲究诗形和章法,在此基础上,他又受诗歌三美的影响,所以他的诗歌呈现形式多样的外在特征,但如同散文“形散神聚”的特点,我们发现徐志摩在进行创作的时候不会因为诗歌的结构而影响主题,也不会因为主题而束缚诗歌的形式。总之,他十分讲求句式的整齐而又不拘泥一格,其诗的句法、节式、章法、韵脚等体现出灵活多样的体式。

当然,徐志摩诗歌的艺术特色并非只具有以上所讲的与诗歌三美主张相应的音乐美、建筑美、绘画美。他的诗歌构思精巧,想象独特,尤其是他的抒情诗,艺术造诣非常高。我们在阅读徐志摩的诗歌时总会被一种熟悉的气息所感染,与诗人的情感共鸣,体味出其诗的意蕴。

如散文诗歌《婴儿》:“我们要盼望一个伟大的事实出现,我们要守候一个馨香的婴儿出世:你看他那母亲在她生产的床上受罪!这母亲在她生产的床上受罪:――但她还不曾绝望,她的生命挣扎着血与肉与骨与肢体的纤微,在危崖的边沿上,抵抗着,搏斗着,死神的逼迫;她还不曾放手,因为她知道(她的灵魂知道!)因为她知道这苦痛是婴儿要求出世的征候,是种子在泥土里爆裂成美丽的生命的消息,是她完成她自己生命的使命的时机……”

在诗中,诗人用一个临盆的产妇对腹中婴儿的期盼来表现出自己对理想的追求,在描写过程中,诗人注意节制与驾驭,并将它们转化为艺术情境和氛围,使之产生更大的象征力量和暗示性。在这里,诗人表现出了超越性的建构力与艺术技巧,有力地把握了读者的情感和联想。这种描写引起了读者的生理震颤,表面上写的是美的变形,其实是以丑写美,写美的转化和升华,写安详、柔和、瑞丽的优美,是一种义无反顾地献身的壮美,是一种更神圣、更接近本质的美。正是通过《婴儿》这种不同于传统的美感,我们既感受到“产妇”的崇高悲壮,又感受到“生产”的艰难。这首诗歌很容易让人们联想到中国人民自“五四”以来追求民主、自由、解放的悲壮曲折的历史进程。“这母亲在她生产的床上受罪”的形象,既概括了当时的时代状况,又是这之后境况的预言性象征。

又如,在《雪花的快乐》中,诗人将自己比喻成雪花,他借助扬的雪花来传达出追求真爱和理想的美好心声,意象鲜明,主题突出。

徐志摩在诗中,常常用白云、流水、大海、山川、星空、落叶、秋声、莲花等一些美好的意象组成一幅幅诗情画意般的图画,组成一首首动人心魄的诗歌。徐志摩的诗或精致,或精悍,或宏伟,或奔放,或清秀。他赞扬爱情,歌咏自然,以爱来调和一切,热烈清新,真挚自然,给人以美的享受。

语言优美,结构精巧,音律和谐,想象独特。徐志摩常常把自己热烈而真挚的情感融合到所创作的诗歌中去,并且他的创作总是灵活多样。所以他的诗歌带给读者的是一种独特清新之美。

有关清明节的诗歌范文2

此次诗歌节由南京凤凰台饭店和“中国南京・现代汉诗研究计划”联合主办。批评家何言宏担任诗歌节学术总监,诗人黄梵担任诗歌节诗歌总监,诗人育邦担任诗歌节秘书长。南京主持人马尚田义务为诗歌节做全程节目主持人。29号上午,举行了“第十七届柔刚诗歌奖”颁奖会、“2008年中国诗歌排行榜”会、“凤凰台上”征诗揭幕仪式以及“凤凰台上”诗歌朗诵会。29号下午举行了第二届“中国南京・现代汉诗论坛”。针对国学大师季羡林先生“新诗是一场失败”的观点进行了激烈讨论。29号晚上,举行了诗人与读者见面会,著名诗人欧阳江河、获奖诗人桑克、美国诗人汉学家徐贞敏,与南京经济台受众群中的诗友会等读者进行了面对面的交流活动。会场气氛十分感人。

此次诗歌节的举办恰逢南京凤凰台饭店十周年店庆,在“凤凰台上凤凰游”的诗意环境中,诗歌节缓缓拉开序幕。主办方“中国南京?现代汉诗研究计划”由何言宏、傅元峰、马铃薯兄弟、黄梵等南京文化界著名人士发起,于2007年和2008年分别推出了“2006年诗歌排行榜”和“2007年诗歌排行榜”暨“第16届柔刚诗歌奖”,连续两年在全国激起了巨大的波澜,《文学报》、《新京报》、《文汇读书周报》和《上海青年报》等80多家报纸都曾广泛报道,引起了一场空前的“诗坛地震”。在此次凤凰台诗歌节上,“中国南京・现代汉诗研究计划”推出了“2008年中国诗歌排行榜”暨“第17届柔刚诗歌奖”,再次引起了文化界的关注。

颁奖会在凤凰台饭店举行时,南京经济广播电台进行了全程直播报道。著名诗评家叶橹代表评委会宣读了授予北岛的荣誉奖授奖词。北岛特意托诗人商略发来得奖感言:“这是20年来国内给予我的唯一诗歌荣誉,请代我谢谢大家。”

著名诗人、小说家黄梵代表评委会宣读了授予潘维的主奖授奖词。接下来了大家期待已久的“2008年中国诗歌排行榜”。凤凰台饭店特地设立了凤凰台诗歌奖,并在诗歌节上由著名翻译家张子清、凤凰台饭店总经理毛立人,为“凤凰台上”征诗大赛活动举行了揭幕仪式。

一小时的电台直播结束后,在“凤凰台上”诗歌朗诵会上,南京的著名主持人马尚田、方方、李孟静等,与会诗人和观众,一起声情并茂地朗诵了中国当代诗歌的经典名篇、自己的诗作等,现场掀起了阵阵高潮。

第17届柔刚诗歌奖在南京诗人育邦主持和召集下,为了使评奖工作更加公正、兼顾多样化的诗歌趣味,成立了14人的评委会,首次把评委范围扩大到了全国,包括了何言宏、黄梵、树才、李少君、马铃薯兄弟、马永波、敬文东、森子、吴晨骏、何平、杨四平、育邦、陈祖君、李森等14位中国当代著名诗人、批评家,旨在倡导中国诗歌的创新意识,鼓励和奖掖当代优秀诗人的诗歌创作。经评委会与柔刚先生协商,从本届开始,不定期设立荣誉奖,每届1名,(视情况可能空缺)。并从2008年11月开始向全国征集候选诗人。评选活动得到了诗界和广大诗歌爱好者的广泛关注和热心支持。截至2008年底,评委会一共收到了160份有效提名材料,经过三轮不记名投票,最终确定了获奖名单。诗人潘维凭借《潘维诗选》获得了奖金9999元的主奖,诗人桑克和李成恩分别凭借《陌生人》等三首诗和诗集《汴河,汴河》获得了提名奖,奖金2000元。著名诗人北岛获得了荣誉奖,以表彰他对中国当代汉语诗歌所做出的重大贡献。

有关清明节的诗歌范文3

一、范读

由于诗歌据现代时间比较久远,有些读音已经发生了变化,或多音字的关系,或学生自身的原因,难免读错音。所以范读尤为重要,如王安石的《泊船瓜洲》“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中的“间”是个多音字,这里根据诗歌的平仄变化应读“jiàn”四声,不少同学读成“jiān”一声。

二、领会节奏

诗歌的节奏感很强,朗读时要注意诗歌节奏,如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渭城朝雨?徘岢荆?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这首诗描绘的是与友人惜别时的场面,要用一种轻柔、深情的语气才能表达出作者与朋友依依不舍、深挚的惜别之情。高适的《别董大》“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也是一首送别诗,但作者打破以往送别诗的悲情,“满天都是黄云,把太阳变得昏昏沉沉,北风吹来,大雁在落下的雪花中向南飞去,好朋友不要害怕你前去的路途中没有知己,凭你的修养和人品谁都会敬仰你的”。既有依依惜别之情,又表达作者开朗豪迈的胸襟。

三、对作品内容的理解

要想将作品朗读好就必须理解作品的内容,如林升的《题临安邸》“山外青山楼外楼,青山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这是诗人林升在杭州的旅店里写的,当时金兵已经侵占北方的大片土地,而南宋集团却在苟且偷生、花天酒地。林升看在眼里,心里又痛又恨,于是写下了这首诗,重重叠叠的青山,重重叠叠的楼阁,杭州如此的美,西湖的歌舞何时才能停止?暖洋洋的风使那些权贵们沉醉其中,把杭州当成故都汴州。

如杜甫的《江南逢李龟年》“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在岐王的宅子里经常看见你的表演,在崔九的堂前也经常欣赏到你那高超的艺术,如今在这美丽的江南,正值落后时节我又遇见了你。通过泛读,学生可以领会这种朋友相遇又悲喜交加的情感,喜的是终于与故人相见,悲的是如今各自的境遇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昔日的繁华景象,如今的国事沧桑,人生飘零,不禁让人感慨时代的沧桑、人生的巨变。

四、展现诗歌中表现的艺术美

诗歌是美的艺术,能给人美的享受,朗读时让学生从中体会出诗歌的美,进而对传统文化产生浓厚的兴趣,将传统文化发扬光大。诗歌教学中要注意以下几个特点:

1.语言美

诗是语言的艺术,凝练、简洁、准确、生动是其特点,感受诗歌的语言美,让学生爱上诗歌。如王之涣的《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前两句写自然景物,太阳依傍着西山慢慢落下,滔滔不绝的黄河向东流去,语言朴素、浅显,画面却高远宽阔,后两句写意,想要看得更远,需登上更高的楼层,含义深远,耐人寻味。“更”字用得最巧妙,耐人寻味。

2.意境美

意境美是诗歌的最高境界。也就是所谓的“诗情画意”,如王维的《山居秋瞑》“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这是一幅美丽的秋山黄昏图,雨后的秋山,空气是那样清新,皎洁的月光充满了松林,清清的泉水从溪石上流过,竹林深处传来一群少女的欢声笑语,一支小巧玲珑的渔船顺着溪水顺流而下,掀起了一阵阵涟漪,这一切都好像历历在目,让人清晰可见。

像一支恬静优美的抒情乐曲,又像一幅清新秀丽的山水画,在“空山”、“明月”、“翠松”、“清泉”、“浣女”、“渔舟”等意象组成的秋夜图中,我们仿佛真的呼吸到了雨后的新鲜空气,月光照耀在身上的惬意,溪水的流动,还有诗人希望远离尘世、回归乡土质朴生活的心声,这种清新的、明净的暮秋意境,使人禁不住产生心胸荡涤之感。

再如杜甫的《登高》“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朗读时可以从“风急”、“天高”、“猿啸哀”、“沙白”、“无边落木”、“滚滚长江”等词语中读出意境苍凉、悲壮,气势宏伟壮观,还有作者长年漂泊、忧国忧民、老病孤苦无依的景象,让人心中无比悲凉。

3.情感美

诗歌是情感的产物,诗中蕴含的情感是诗的灵魂,没有情感的诗歌不会打动任何人,每首诗表现的情感也不尽相同。如杜甫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做伴好还乡。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作者在剑南外忽然听到官军已经收复失地,喜极而泣,眼泪沾满了衣裳,看看自己的妻子和儿女,一点忧愁都没有了,收拾诗书和行李,趁着这美好的时节好返回家乡。全诗从头到尾都是一个“喜”字,作者无比兴奋,可以说是情感的迸发,浦起龙赞其为杜甫“生平第一首快诗也”,这首诗不知感染了多少读者。

有关清明节的诗歌范文4

关键词:唐代 登山 诗歌 文人

我国古代的主流思潮是儒家思想,该思想主张人和自然的和谐关系,认为人应该遵循自然界中陶冶、修炼品格的规律和法则,实现与自然的和谐发展。群山象征着高尚的品德、坚毅的性格、不可动摇的精神意志等,唐代诗人通过对祖国山川的赞美表达了仁爱、希望、信念等文人思想和哲学道理。比如“终日昏昏醉梦间,忽闻春尽强登山。因过竹院逢僧话,又得浮生半日闲。”(李涉《登山》)该登山诗歌虽然是写景叙事,但是从字里行间又参透出人生哲理,表达了对忙碌生活的疲劳和厌倦,对世俗规矩的不满,也表达出对静逸休闲生活的向往之情,从而对个人仕途乃至国家命运有了更深层的感悟。本文主要研究古代登山的渊源与唐代文人如何将文人精神和大自然景色完美结合。

一、古代登山诗的渊源与主题

登山是人类自古喜爱的活动,人们通过登山活动强身健体、舒放情绪并通过克服困难和征服自然的挑战,实现对自我的超越和突破。因而登山活动不再仅仅是单纯的运动项目,更寄托了登山者的情绪和期望,是饱含感情与思绪的心灵之旅。登山活动为生活美满的人带来喜悦,为忧郁消极的人提供庇护,肩负责任的有志之士在登山过程中得到鼓励和支持,失意落寞的人在登山途中不安和忧伤的情绪得到宣泄。我们的祖先曾经多次踏上群山陡峭的顶峰,展示了人类征服自然力量的坚强意志,前辈们既克服了艰苦恶劣的天气、环境因素,发扬光大了中华精神文明,又丰富了登山活动的象征意义,人们在登山的过程中创作诗歌表达对生活的希望和对美好自然的赞赏,其中许多杰出的诗歌作品流传下来为后人传颂,在盛唐时期有关登山方面的优秀诗歌约有二百多首。

登山诗歌的特色是在于诗人创作是在登山活动过程中,与创作者的个人感情、周围自然环境和社会、国家的经济生活环境密切相关,因而登山诗歌具有时代特征,也具有节日特点,其写作主题多以叙事和抒情为主。登山诗歌的创作者将自己融入群山围绕的自然环境之中,通过观察自然风光和景色得到启示,陶冶自身性情并修炼自身品格,在诗歌的创作过程中文学修养得到提高,性格和意志也得到磨练,是创作者寓情于景的感情抒发。登山诗歌中承载着创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国家强盛的追求,在许多关于秋季和冬季登山的诗歌中,尽管天气寒冷或者登山路途艰苦,但是诗歌作者仍然抱着热情洋溢的心情,用毅力和信念战胜困难,给登山活动赋予了多层次、丰富的意义、情趣和内涵。

二、唐代登山活动与登山诗

唐代的登山诗歌数量众多,有的表达出诗歌创作者的壮志和抱负,有的表达出诗歌创作者的失意与不得志,有的描写群山风光美景,有的记述民间节日和活动。依据创作环境和心情的不同,登山诗歌具有描写景物、记述节日与活动、借物抒情等多种主题。一是描写景物的登山诗歌。群山风景秀美、物产丰富为人们的生活提供了帮助。人们因为热爱、痴迷于登山活动,对群山的地理认知能力逐渐增长,也开始留意登山活动中的历史和精神文化。著名唐代诗人杜牧做诗文“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杜牧《山行》)来描写美丽的山中秋色。群山风光各异,无论是嶙峋高耸、深入云端的北方山脉,还是秀丽婉约、蜿蜒崎岖的南方山脉都深得诗歌创作者的喜爱,对山间各个季节景色风光的美态变化都写入诗歌之中。二是记述节日与活动的登山诗歌。我国的民族众多,拥有许多各具特色的节日与风俗,例如清明时节的扫墓和祭拜活动,重阳节中的观菊登高活动等,因为集体出游或者团聚而去到远郊山间,从平日的繁重工作和生活压力之中解脱出来,拜见亲友增进交流和感情,因为渲染着节日氛围和民俗特色,节日与活动中产生的登山诗歌多为描写体育竞技项目或者民间集会的场面,描绘出怡然自得的和谐、健康生活场景。该类诗歌有“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三是借物抒情的登山诗歌。旅行能够帮助增广见闻,在我国古代许多文人志士热爱各处游历,并将旅途中所见、所感记录下来,此类登山诗歌有“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清斋三千日,裂素写道经。吟诵有所得,众神卫我形。云行信长风,飒若羽翼生。攀崖上日观,伏槛窥东溟。海色动远山,天鸡已先鸣。银台出倒景,白浪翻长鲸。安得不死药,高飞向蓬瀛。”(李白《登泰山诗》)该类诗歌首先描写了高山的景色风光,然后借机抒发抱负和理想,将创作者的精神活动融入了诗歌之中,从主观的角度为景物描写增添神色。前一首诗歌是杜甫先生所作,年轻的诗人成功登上了泰山的顶峰,感受到祖国山川的壮丽、秀美,感受到眼界的开阔和阅历的增长。后一首诗歌是大诗人李白所作,他在诗文中清晰介绍了山势的险峻和气势,也表达了诗人不受世俗繁琐、不合理规定限制的超然心境,登上顶峰后诗歌创作者看到脚下和远处的美景,挑战并突破自我的自豪感油然而生。

三、唐代登山诗的文人精神

唐代是我国古代经济和文化高度发展的鼎盛时期,这个时期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都高度发展,文人雅士多喜爱相互交流、探讨,分享彼此思想和观点,并在各种活动中用创作诗歌和文章还抒发感情和说明道理,并教育晚辈和学生,而登山诗歌就包括在此大量诗歌之中。

唐代的登山诗歌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寓意鲜明,有在位当权者在国家节日和庆典中所创作、撰写的诗歌,也有普通官员和学者在自己的郊游活动中随感而发创作的登山诗歌,还有寻常百姓所创作的记录登山场景和心情的优秀作品。唐代登山诗歌的写作风格多为隽永逸致、奔放豪迈,诗文前后思路灵活跳跃,涵盖内容广泛又蕴藏哲学道理和个人情感于其中,这种不羁的创作心态和自由的写作特色能够完整传达诗歌创作者的心境和思想。

诗人李白创作的登山诗歌有绝句和律诗等多种诗歌文体,例如“……因招白衣人,笑酌黄花菊。我来不得意,虚过重阳时。……赤鲤涌琴高,白龟道冯夷。灵仙如仿佛,奠酹遥相知。古来登高人,今复几人在?……”(李白《九日登山》节选)“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手持绿玉杖,朝别黄鹤楼。五岳寻仙不辞远,一生好入名山游。庐山秀出南斗傍,屏风九叠云锦张。影落明湖青黛光,金阙前开二峰长,银河倒挂三石梁。香炉瀑布遥相望,回崖沓嶂凌苍苍。翠影红霞映朝日,鸟飞不到吴天长。登高壮观天地间,大江茫茫去不还。黄云万里动风色,白波九道流雪山。好为庐山谣,兴因庐山发。闲窥石镜清我心,谢公行处苍苔没。早服还丹无世情,琴心三叠道初成。遥见仙人彩云里,手把芙蓉朝玉京。先期汗漫九垓上,愿接卢敖游太清。”(李白《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这首诗歌主要描写了美丽的庐山风光,诗中介绍了庐山的奇峻秀美,也反映出诗人李白自由豪迈的性格特点和仕途不利,希望避世于山中的落寞心情,有时候期望能跳脱出俗世忧愁和困扰,有时候又看到现实世界的真实和幸福并一直徘徊在这种矛盾、纠结的情绪当中,不能得到解脱。诗歌的上下文对仗工整,气势奔放飘逸,韵律非常优美,诗文营造出的境界绮丽玄幻并随作者情绪的高低而不断转折起伏,是浪漫主义诗歌的杰出代表作。“蜀国多仙山,峨眉邈难匹。周流试登览,绝怪安可悉?青冥倚天开,彩错疑画出。泠然紫霞赏,果得锦囊术。云间吟琼箫,石上弄宝瑟。平生有微尚,欢笑自此毕。烟容如在颜,尘累忽相失。倘逢骑羊子,携手凌白日”(李白《登峨眉山》)此首诗歌是诗人李白年轻时创作的,描写了峨眉山的幽静俊逸,也表达了作者对自由、没有烦恼神仙生活的向往。“西上太白峰,夕阳穷登攀。太白与我语,为我开天关。愿乘泠风去,直出浮云间。举手可近月,前行若无山。一别武功去,何时复更还?”(李白《登太白峰》)该诗歌主要运用了想象的表达手法,字里行间充满了志愿抱负不能实现的遗憾和愁苦,词句间流露出诗人李白对腐败朝政的不满和厌烦以及对未来的期盼。此类诗词还有“九日龙山饮,黄花笑逐臣。醉看风落帽,舞爱月留人。”(李白《九日龙山饮》)

四、结语

从以上列出的诗歌来看,唐代登山诗歌的文人精神包括了几个方面:一是纪念古人、庆祝节日;二是抒发个人情绪;三是借诗歌讲明道理和人生哲理;四是因为读书或工作而居住在山上;最后还有对修仙练道的追求。唐代执政者推崇道教思想,全国流行学习道教的理念并修建了许多道教名胜,其中庐山、茅山和终南山等最为著名,人们从各地赶来登山求道,自然也创作了众多关于登山活动的诗歌,并且有的官员和学生为了静养或者专注于工作、学业,久居于山间的道观之中,过着与尘世隔绝的类似隐居的生活,比如大诗人李白就曾经住在山上学习道法,还拥有道教人士的身份,上文中列举也有很多诗歌表达了他对仙道世界的向往和尊崇。“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水落鱼梁浅,天寒梦泽深。羊公碑尚在,读罢泪沾襟。”(孟浩然《与诸子登岘山》)这首山水诗歌是作者孟浩然感怀古人时所作,表达了对自己怀才不遇的感伤和悲愤。“步辇陟山巅,山高入紫烟。忠臣还捧日,圣后欲扪天。迥识平陵树,低看华岳莲。帝乡应不远,空见白云悬。”(李峤《奉和骊山高顶寓目应制》)登山活动可以带给人快乐和愉悦,但也能让人回忆过去、寄望未来,用古人的经验和教训来鼓励和鞭策自己,从微小的自我思考到对社会、国家政治、经济和文化的担忧,乃至对生命、世界的探析和哲学思考。

参考文献:

[1] 李飞.高处的诗仙――谈李白诗歌中的登高意象[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9(09).

[2] 毕金林.中国古代文人的登高情结[J].时代文学(双月版),2007(01).

[3] 刘莹,李博.从高台意象中领略千古情怀――浅析中国古代登高诗歌[J].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06(S1).

[4] 姜晓红.古代文人登高审美及其文学创作[J].社会科学家,2008(07).

有关清明节的诗歌范文5

关键词:诗歌 鉴赏 策略 步骤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2)09-0041-01

在现行苏教版语文教材中,三个学段六册书收录了大量古今诗歌作品。据统计,仅七年级上下两册,就收录了33首(包括讲读课文和教材每单元中的“诵读欣赏”所选作品)。近年来各地中考语文阅读题中,诗歌鉴赏也屡见不鲜。由此可见,诗歌是新课程初中语文教材的重要内容之一,占有不可忽视的比重。从诗歌作品的文学性、审美性与“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内在联系来看,诗歌作品受到重视,也从一个侧面体现了语文教材对新课程“三维目标”的支撑。

诗歌是文学体裁的一种,通过有节奏、韵律的语言反映生活、抒发感情。鉴赏评价能力是阅读能力的最高层级。鉴赏的核心是审美,即品味作品中美的元素,获得某种美的享受。可以说,鉴赏的每一内容无不以阅读理解为基础。而阅读的每个环节,也无不可提到鉴赏的高度。

诗歌鉴赏涉及众多相关因素,操作时时常常会有“剪不断,理还乱”之感。因此诗歌鉴赏要讲究方法和策略。我认为大致上可按以下述步骤来进行。当然这里谈到的只是反映一般规律的操作策略,在进行具体作品的鉴赏时,可根据作品的特点以及鉴赏环境的不同(是平时奖赏还是应对考试),灵活掌控重点或调整步骤。

1 知类别,析音律

先要弄清作品是属于哪—类的。各地中考一般选择比较贴合学生生活状态的励志、青春、惜别类诗,有的写景状物抒情,有的抒发感怀,有的托物言志……写景状物抒情的诗主要把握景和情的关系;感怀诗,—般要把握意象与作者情怀的关系;托物言志诗主要领悟物和志的关系,弄清是借何物显何志。

此外还要看看诗歌押的什么韵、内在节奏如何。这往往对深化理解也是有益的。当然在某些诗歌中韵律的作用不是非常明显,一般可避而不议。

2 品意象,悟情感

诗歌往往是借助客观事物形象来表现诗人的主观感情。客观事物形象,不仅仅是现实生活中的事物,更是含有“意”(情感)的形象,即“意象”。

意象是诗人情感显现的载体,把握形象后面所蕴含的言外之意,是鉴赏的重要手段。例如,我们可以从“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一句所描绘的“孤帆”、“远影”等意象,感悟到作者依依不舍的、深沉而浓郁的绵绵友情。另外,还应该了解民族传统的审美习惯,如“望月怀远”、“见流水则思年华易逝”、“见梧桐细雨则生凄楚悲凉之情”等等

诗歌鉴赏时,考生应注意看诗词中写了哪些意象,这些意象构成什么画面,这些画面有什么特点,对诗歌的中心有什么作用,然后从中选择一两个重点的意象品味(这实际是景情相融,就是把握意境)。结合意象感悟诗歌的主旨,也就是弄清作者抒的什么情,表达的什么志。例如近年来各地中考诗歌鉴赏题,所选作品所表现的感情丰富多彩,大致可分为:友情、思乡、思亲人或友人、爱国、奋斗拼搏、青春、惜别等。在赏析时,要注意体会作者抒发感情的背景。

3 明细节,辨手法

对细节的关注也是诗歌鉴赏的一个操作要点。常常会因抓住一个重要的细节(如“诗眼”)而使整首作品的思想旨趣意境情感一下子明亮起来。至于如何关注细节,举例如下:

(1)审题目:题目常常是诗眼或中心事件,看题目有助于了解诗的内容;

(2)看作者:知人论世,了解作者风格;

(3)读注释:可以借此了解诗歌的感情基调,难懂的知识典故,有时答案也在其中;

(4)察名句:中心句、诗眼常常在此。诗歌鉴赏也常常是名句的鉴赏。

诗歌的形象性与抒情性要借助各种艺术手法来表现,我们需要了解一些常见的艺术手法。从描写方式来看艺术手法有动静结合、虚实结合、多角度描写(由远而近、由上而下,远望、近观)等;从抒情方式看艺术手法有直抒胸臆、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等。从结构形式看艺术手法有首尾照应,层层深入,先总后分,先景后情,过渡、铺垫、伏笔等。其它写作技巧包括:象征、衬托、对比、渲染、卒章显志、欲扬先抑、联想想象、以乐景写哀情等等。

具体阐释,大致是:①情景交融。间接而含蓄,景象描写之中寄寓着诗人的情感爱憎。②对比烘托。从侧面着意描写,作为陪衬,使事物鲜明突出。③联想想象。犹如天马行空,奇思遐想与自然天真相结合。④用典使诗歌语言精炼,又可增加内容的丰富性,可收到言简意丰、耐人寻味的效果。⑤象征形象生动具体,化实为虚。⑥重章叠句,增强韵律感,起强调作用。⑦托物言志感物抒怀,隐晦地表情达意,含蓄蕴藉。⑧细节描写真实准确传神。⑨白描不加渲染烘托,粗笔勾勒,真切深刻。

4 赏语言,联生活

分析语言是进行文学鉴赏的重要环节。只有准确地理解了作品的语言,才有可能对其进行更进一步的评价和鉴赏。诗歌的常见语言特点有:①清新。其特点是用语新颖,不落俗套。②质朴。其特点是选用确切的字眼直接陈述,不加修饰,平易近人。③绚丽。其特点是有富丽的词藻、绚烂的文采,奇幻的情思。④明快。其特点是斩钉截铁,—语破的。⑤含蓄。其特点是意在言外,常常不是直接叙述,而是曲折地倾诉,言此而意彼,欲说还休,让读者去体味。⑥简洁。就是干净利落,言简意赅。

要把握诗歌主题,抓住与现实生活有深度连接的诗句,畅谈对此诗的感悟,不宜过多,要精炼。

参考文献:

[1]孙静.透视典型中考试题 提高诗歌鉴赏能力[J].考试周刊,2005.04.06.

[2]赵阳.诗歌鉴赏的策略与方法.语文教学通讯,1986. 02.

有关清明节的诗歌范文6

关键词: 《清明》 文化 美感 对应 六个译本

《清明》是著名诗人杜牧的作品,短短的四句就描绘出一幅浪漫唯美,让人心碎又心醉的美景,朦胧在绵绵细雨中的山路和隐约浮在山雾雨帘中的村落,犹如一幅优美的山水画。郁郁阴雨,衬托的是一种让人断肠的悲戚。而杏花绽放,又给人以“山穷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慨。诗中所描述的“清明”、“牧童”、“酒家”和“杏花村”等意象包含着深层的中国文化内涵,让有同样文化背景的人感同身受。而把这样具有中国特色的诗歌翻译成英文时,如何在实现美感和信息功能对等的前提下,传达相关的文化内涵也就成了译者的一项重要任务。

参照《唐诗鉴赏辞典》,我们可以这样分析杜牧的这首诗歌:

信息功能:

清明时节,绵绵细雨纷纷扬扬。在山路上赶路祭拜先人的行人悲痛断肠。

欲借酒消哀愁,酒家何处有,牧童指着遥远的杏花村,酒家花中求。

表情功能:

在细雨纷飞的上路上,赶路的行人心情悲苦,惆怅。当远处的笼罩在杏花烂漫中的酒家却又给了凄苦的行人一个安慰,让人心安。根据《唐诗鉴赏辞典》,清明那天,诗人在行路中间,可巧遇上了雨。在古代风俗中,清明节是个色彩情调都很浓郁的大节日,本该是家人团聚,或游玩观赏,或上坟扫墓;而今杜牧出门求官,孤身赶路,触景伤怀,心头的滋味是复杂的。偏偏又赶上细雨纷纷,春衫尽湿,平添了一层愁绪(贾晓庆,2007)。这种“每逢佳节倍思亲”的凄苦心情促使杜牧写下了这首诗,所以这里在体现了作者的哀愁的同时,又渲染了作者当时悲凉心境里的一丝希望。

美感功能:

1.简约

短短的七言四句就描绘了一幅情景交融、清新淡雅的场景。

2.押韵

诗中“纷”对“魂”全诗韵格为aabc。

要忠实地重现原文的风貌译文,就要尽最大努力实现以上提到的三个功能。本文选择了杨宪益(以下简称杨戴译),许渊冲(以下简称许译),吴均陶(以下简称吴译),蔡廷干(以下简称蔡译),孙大雨(以下简称孙译)和万昌盛王中(以下简称万王译)的译文。六个译文各有千秋,但个别译文在选词上并不能传达诗歌原本的文化内涵,还有个别译文为了追求形式上的对称而造成了信息的流失。希望能通过对比各译本的得失,综合各译本的优点,找出更妥当的译文,以下是这首诗歌的六篇译文:

It drizzles endless during the rainy season in spring,

Travelers along the road look gloomy and miserable.

When I ask a shepherd boy where I can find a tavern,

He points at a distant hamlet nestling amidst apricot blossoms.

(In the Rainy Season of Spring,Tr.杨宪益,戴乃迭)

A drizzling rain falls like tears on the Mourning Day;

The mourner’s heart is going to break on his way.

Where can a wineshop be found to drown his sad hours?

A cowherd points to a cot’mid apricot flowers.

(The Mourning Day,Tr.许渊冲译 韵式aabb)

It drizzles thick on the Pure Brightness Day;

I travel with my heart lost in dismay.

“Is there a public house somewhere,cowboy?”

He points at Apricot Bloom Village faraway.

(The Pure Brightness Day,吴均陶译 韵式aaba)

The rain falls thick and fast on All Souls’ Day,

The men and women sadly move along the way.

They ask where wineshops can be found or where to rest ――

And there the hereboy’s fingers Almond-Town suggest.

(All Souls’ Day,蔡廷干英译,韵式aabb)

Upon the Clear-and-Bright Feast of spring,the rain drizzleth down in spray.

Pedestrians on countryside ways,in gloom are pinning away.

When asked "Where a tavern fair for rest,is hereabouts to be found",

The shepherd boy the Apricot Bloom Vill,doth point to afar and say.

(The Clear-and-Bright Feast of Spring,孙大雨译 韵式aaba)

The ceaseless drizzle drips all the dismal day,

So broken-hearted fares the traveler on the way.

When asked where could be found a tavern bower,

A cowboy points to yonder village of the apricot flower.

(The Dismal Day,万昌盛、王中译,韵式aabb)

诗歌中“清明”、“牧童”、“酒家”、“杏花村”等具有深刻文化含义的词是体现诗歌信息和意境的关键词汇,是这首诗歌的翻译重点也是难点。要忠实地传达这首诗歌的信息功能和表情功能,对这几个词的译法就要非常谨慎。就“清明”一词,这六个译本就有不同的译法,“清明”是诗的题目又位于句首。说到清明,了解中国文化的人立刻就会想到那种阴雨不断、悲意凄凄、人们纷纷赶赴坟墓地追悼逝去亲人的令人心断肠愁的场面。“清明”是中国二四节气之一,这里的“清明时节”应该是指清明节前后的若干天。“清明”一词在英语中没有对应的词,而如果直接按拼音译成Qingming,就会让英语读者一头雾水,不知其所以然。所以六个译本有的采取了意译的方法,有的则采用了英语里与清明意思相关的词。杨译的the rainy season in spring,把《清明》中描述的时间表达得很到位,让人读了首句脑海中就浮现出一幅春天的雨景,却丢失了清明相对应的文化内涵。许译的the Mourning Day传达了清明时节扫墓和祭拜先人的含义,但是,在时间上是矛盾的。吴译the Pure Brightness Day与吴景荣和陆镇球主编的新时代汉英大辞典中对清明的解释如出一辙。词典中对清明的解释是 Pure Brightness,5th seasonal division pint,marking the sun’s position at 15’on the ecliptic.这也是国内对清明节一词比较权威的译法,但是对中国文化不理解的人对于Pure Brightness Day还是没什么概念的,所以这里如何有个相应的注释会更好。而蔡译则采取了归化的译法,用All Souls’Day来代替清明节,达到让英文读者体会到诗歌定场景的设定,重现原诗歌的意境。然而,All Soul’s Day指的是西方的“万灵节”,是罗马天主教徒为亡灵祈祷和超度的节日。中国的清明节在农历的三月份,通常是阳历的4月到5月之间,适逢春季,阴雨连连。而All Soul’s Day的时间是11月2号,这时的天气虽然已经有些寒意,但是秋意仍浓,通常是秋高气爽,天气晴朗。这跟后面的雨纷纷难免会矛盾。孙译的Clear-and-Bright Feast of spring采取了异化的译法,把“清”“明”两字的字面意思翻译出来,“节”则翻成“feast”,很明显的字字对译,只是后面加上了spring表示时间。但是,这种译法不但会让没有背景知识的读者一头雾水,而且会传达错误的信息,clear和bright两词在英文里的意思是积极的,表达了一种清新明朗的气息,这显然和诗歌中阴郁的意境是不相符的。另外,feast一词的选择十分不恰当,feast一般指的是宗教节日,而且另外较常用的意思是盛宴,用在这里难免会造成读者的误解。所以,综合了意境表达、文化传达和信息吻合等要求,本文认为“清明”一词,当属吴译的Pure Brightness Day最佳,不过要加上注释才可让读者更好地理解。

对于“牧童”一词,杨戴译为shepherd boy,许渊冲译为cowherd,吴均陶译为cowboy,蔡廷干译为herdboy,孙大雨译为shepherd boy,万王译为cowboy,一听到“牧童”,大多中国人眼前会浮现出一个倒骑牛背的男孩形象,部分原因是因为骑在牛背上,才看得见远处的酒家、手持短笛、悠闲自得的画面。牧童,也就是放牛的小孩。而这里所选的六个译本都没法把牧童一词的意思重现。根据牛津高阶英汉汉英双解词典的解释,shepherd boy指的是看护羊群的人,这里就会出现一种矛盾,一般放养的地方是在草原,那山上又何来放羊娃呢?许译的cowherd虽然贴切地译出了“放牛者”、“牛倌”的意思,却丢失了“童”的含义,诗歌中牧童不谙世事的形象与感怀伤世的作者之间的对比也消失了。蔡译的herdboy一词显然是作者新造的词汇。陆谷孙主编的《英汉大词典》中相似的词只有herdsman,herder,意思是牧工、牧人,但用在这里也未尝不可,herdboy一词既译出了“童”,又译出了“放牛的小男孩”的意思。英语读者看到这个词也可以理解这个意象。虽然吴译和万王译都是cowboy,但在吴的译本中,cowboy作为一个呼语出现,这显然是不正确的。另外,根据牛津高阶英汉汉英双解词典的解释,cowboy指的是在美国南部骑着马照料牛羊群的人,这显然与诗中描述的牛背上的牧童形象相去甚远,所以,从正确再现“牧童”这一意象的角度来看,蔡译的herdboy略胜一筹。

这六个译本分别把“酒家”一词译成了tavern(杨戴译),wineshop(许译),public house(吴均陶),wineshop(蔡廷干),tavern(孙大雨),tavern bower(万王译)。在中国古代,“酒家”不仅仅是一个卖酒的地方,店里还会有桌椅提供给客人坐着品酒,有的酒家还会提供小菜供客人下酒。中国古代的酒家通常都是朋友聚会的好场所,三五知己把酒谈心或借酒消愁的好地方。牛津高阶英汉汉英双解词典中tavern的解释是inn or public house客栈、酒店、酒馆,是一个古英语里的词,这个跟“酒家”的意思是十分接近的。而wineshop专指卖酒的地方,失去了酒家的另一层意思。Public house 一词表达的意思是正确的,但是跟tavern相比少了一份古雅,所以把“酒家”译作tavern既清楚地传达了原词的意思,又增添了古雅的韵味。

诗歌中“杏花村”这个意象是有歧义的,到底是一个名叫杏花村的村子,还是坐落在杏花丛中的村落。多年以来读者大都持有不同的意见。但根据整首诗歌的意境,杏花村应该理解为“坐落在杏花丛中的村落”更贴切。试想茫茫雨雾中遥远的村落,在一片绚烂的杏花丛中若隐若现,会是一幅何等清新隽永的画面。另外,这对烘托作者在穷途末路的凄风苦雨中见到柳暗花明的心情也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吴译的Apricot Bloom Village,孙译的the Apricot Bloom Vill和蔡译的Almond-Town都是不贴切的。杨戴、许和万王的译本都把杏花村译成了坐落在杏花丛中的村落,但在个别的选词上有所区别,杨戴译的a distant hamlet nestling amidst apricot blossoms,把村庄译成较为少见的hamlet,另外加了nestling一词,把杏花环绕的意境表达得淋漓尽致。许译则把村庄译成了cottage,为了减少音节被简化成cot,牛津高阶英汉汉英双解词典中cottage的解释是small simple house,especially in the country,也就是说cottage常见的意思是小村舍,坐落在农场或乡间的小房子,似乎难以表达村落的概念。万王译的yonder village of the apricot flower意思也表达得很清楚,但在还原诗歌中的画面美这个方面,杨戴译的a distant hamlet nestling amidst apricot blossoms更胜一筹。

除了以上几个深具文化的词外,本诗歌中另一个意思分歧较大的词是“行人”。行人到底是作者本身,路上前往祭祖的赶路人,还是两者皆有呢?诗中没有明确交代。不同的译者就根据自身的理解进行翻译,杨戴译和吴译都把行人理解为诗人本身,译成了“I”,许译用的是The mourner,明确表达出行人就是路上前往祭祖的赶路人。蔡译是The men and women.下句用they带出“酒家何处有?”这个问句。而孙译的pedestrians一词过于现代,与原诗的时代感不符,而且pedestrians专指在马路和人行道上行走的人,用在这里显然是不妥当的。万王译选择了the traveler,traveler可以理解为在赶路的作者,也可以理解为前往祭祖的人们,还可以理解为作者和前往祭祖的赶路人。虽然意思不如上面几个译本明确,但达到了原诗的效果,原诗中“行人”一词给了读者许多想象的空间,而万王译的the traveler一词亦然。

在风格上,原诗通俗易懂,言简意赅,六个译文都做到了短小精悍,但在风格对应方面,孙大雨的译本明显不同于其余五个译本。译文中运用了许多古英语中的词,如:upon,drizzleth,hereabouts 和doth等。让人读起来感觉文绉绉的,风格太古且略为难懂,明显不同于原文的通俗和易懂。在押韵方面,原诗韵格为aabc,六个译本没有采取同样的韵格,但除了杨戴译的版本没有押韵外,其余的五个版本均实现了与原诗歌相近的韵格,许译的韵式为aabb,吴译的是aaba,蔡译的aabb,孙译的aaba和万王译的aabb。相同的是前两句押韵,最大限度地实现了原诗的音乐美。

结语:中国古代的诗歌犹如中国的水墨画,追求的是意境。要把中国诗歌中意合的语言翻译成在信息、表情和美感等方面俱对应的英语几乎是一项不可能的任务,但是,译者还可以在深刻理解原文表达的内容、文化和情感的基础上,通过仔细的推敲和反复的考量尽量达到翻译的对等效应。这里所选择的六个《清明》的英译本,都算得上是上乘之作,只是在个别选词上忽略了原词所含有的文化信息,没能成功地营造和再现原诗的氛围和情感或为了押韵而丢失了原诗的信息。综合这六个优秀译本的得失,可以为后来的译者指明一条大路,从而寻找到最贴切的译文。

参考文献:

[1]贾晓庆.《清明》一诗英译文的人际功能探讨再商榷[J].安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9).

[2]黄国文.功能语言学分析对翻译研究的启示――《清明》英译文的经验功能分析[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2(5).

[3]黄国文.《清明》一诗英译文的人际功能[J].外语教学,2002(23).

[4]李明.翻译批评与赏析[M].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80).

[5]陆谷孙.英汉大词典.商务印书馆.

[6]牛津高阶英汉汉英双解词典(第四版)牛津大学出版社.

[7]施菌.《清明》的翻砰与文化探讨[J].双语学习,200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