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会计毕业论文范例6篇

更新时间:2023-03-07 23:29:36

绿色会计毕业论文

绿色会计毕业论文范文1

摘 要:在VI设计中,各式各样的要素影响着作品的效果,色彩则是其中一个影响着艺术感染力和视觉冲击力的要素,一个好的VI设计作品必然会有引人入胜的视觉传达效果。文章简述了色彩在VI设计中的重要性及影响,结合作者参与的项目论述了色彩在实例中的应用效果。

 

关键词:VI设计;色彩;标准色 

1 色彩与VI设计 

VI全称Visual Identity, 即企业VI视觉设计,通译为视觉识别系统。是将CI的非可视内容转化为静态的视觉识别符号[1]。为了更加有力的传播企业理念、树立知名度、塑造企业形象,人们往往要充分做好VI设计,施行科学的视觉识别系统。随着VI设计需求的日益增长,要想在这方面赢得优势,就不得不对影响作品效果的各种因素进行更深的研究和探讨,其中,色彩是设计中最重要的视觉元素。 

在VI设计作品中,色彩的应用在传递作品本身信息的同时也同样寄托着设计者的精神情感。因为对生活经验、记忆或知识的积累,所以我们总会将映入眼帘的色彩和与色彩相关的事物联系起来,称之为色彩的联想。人们在日常的消费中往往离不开对色彩的联想,尤其是在卖服装,工艺品、装饰品和其他需要展现外观的商品时,必定会从商品的色彩上产生与之相对应的联想[2]。消费者对色彩的联想对于商家来说也是一种启示,如果能够将色彩对人各种联想和心理作用恰到其处的应用到VI设计中的话,将对作品的效果有着画龙点睛的作用。 

从色彩的功能上看,色彩主要有识别与符号的功能,从识别功能看,其实就是同一双方的认知过程,使得色彩自身的表现力和外界对色彩的认知达到基本一致。例如当我们看到“粉红色”时就会认为这是粉红色而不是其他什么“粉紫”或“紫红”色。这就是我们对色彩的认知。从色彩的符号功能来看,色彩在本身情感属性上就是一种符号的表现,不同的色彩具备不同的符号意义,而受众对不同的色彩同样会有不同的认知[3]。色彩其实可以看作一种载体,在传递信息的过程中有着其自身独特的识别性,一个好的VI作品甚至会让人一看到和作品有着相同的颜色的事物就能立刻联想到作品本身,这就对作品的传播扩散起到了很好的效果。 

2 标准色与校园VI设计 

标准色是指企业在塑造独特的企业形象时确定的某一特定的色彩或者一组色彩系统,应用在所有的视觉传达设计的媒体上,通过色彩特有的知觉刺激和心理反应,来表达企业的经营理念和产品服务的特点[3]。标准色有三大特点,分别是科学化、差别化、系统化。在生活中人们经常会受本身生活经历、传统风俗习惯等因素的影响而对色彩迸发联想和抽象的感情,因而标准色的运用还需注意两点:要注意色彩自身所含的特性,使其较好的结合设计理念,防止产生较大偏差;其次在应用标准色的过程中还应该避免与一些风俗习惯发生冲突。比如在法国人们不喜欢绿色,因为纳粹军服也是绿色的,容易产生联想。由于法国在举行葬礼时有铺撒绿叶的习俗,所以他们很忌讳用绿色的地毯。所以在做各种设计之前,必须按照各种特征,充分发挥色彩的功用,标准色选用则要尽可能单纯、简明,要尽最大努力做到以小见大,从而准确快速地传达信息。校园VI的设计也可以通过标准色的这些特点来表达和传递学校的价值理念。 

3 项目中色彩的具体应用 

在以我校的《校园VI设计》项目中,项目组成员对校园VI设计中的色彩选择进行了详细的斟酌和讨论,包括讨论了校徽、名片、明信片、信封、录取通知书等一系列的校园VI设计的色彩的选择和设定。 

3.1 校徽色彩的选定 

校徽的再设计与标准色设定是校园VI设计的核心,因为校徽是学校的办学理念和人文精神的象征。经过项目组再设计后的校徽增添了代表我校特色的元素,与原母体学校校徽进行了区分,主体仍然与原母体学校校徽一样采用圆造型,保留了上半部分的简约地球符号,象征学校立足中国面向世界的办学思路,下半部则用南国商学院的简称SCBC进行合理抽象化形成一个整体,既保证了与广外的关联性又体现了我校的独立性。原校徽主体以中蓝色为基调,背景为白色,简约明快,寓意大学的学术自由和独立精神。中英文校名为红色,醒目突出,体现热情、智慧与活力。再设计后的校徽保留了原校徽的红色,用红色作为此次校徽的标准色,寓意传承和创新,加之临近我校20周年校庆,从古至今,每逢佳节喜事人们都会选用有关红色的各式东西加以装饰来表达对喜事的喜悦之情。红色不但表达了人们庆祝节日的欢快之情,更是营造了浓郁的喜庆氛围,恒久的喜庆气息也正从这象征传统吉祥的红色中传递开来。因此在校徽设计上内部整体都采用红色,字体则选择了和大红对比鲜明的黑色,代表着学校对办学的严谨态度。再设计后的校徽与原校徽如图1。 

3.2 色彩应用的心得 

在此次项目中还有明信片,录取通知书等一系列的校园VI设计在色彩的选定和搭配上需要仔细讨论。就明信片而言,小组成员共设计了两种风格类型,一种是风景写实风,另一种是动漫风。风景写实顾名思义是以风景为主,因此在一些细节的色彩选择中还是以此次项目标准色红色为主。动漫风明信片的色彩则会丰富许多。在此次项目中如果换用其他标准色也不是不可,之前也有考虑过,色彩有着传递信息和情感的作用,所以无论选用何种颜色,都是应该以正确传递该VI设计的理念为前提。其次再在创新方面考虑。在以我校为例的校园VI设计项目中,其实也可以继续以原来的校徽颜色蓝色为标准色来继续进行其他VI设计。为此,小组也进行过多次对比讨论,将各种设计方案放置校内公众号,让同学们来进行投票选择。大概是校庆临近带来的喜庆氛围使大部分同学选择了红色调的校徽,最后综合投票结果票选出了此次项目的再设计校徽。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色彩是最明显的外化表现,起到对物体的渲染作用,不止在校园VI设计,在其他任何VI设计中作为影响作品的重要因素都应给予慎重考虑。为了充分发挥色彩的巨大的魅力和功用,在选择标准色的过程中必须对色彩的象征意义和心理效应进行充分了解,同时还要考虑一些忌讳或风俗习惯,避免造成误会。 

参考文献 

[1]田梅.论标准色在VI设计中的应用[J].大舞台. 

绿色会计毕业论文范文2

关键词:情景模拟;毕业设计;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暖通空调

中图分类号:TU;G642.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2909(2013)02-0131-04

一、背景概述

在经济和科技快速发展的今天,学生如何快速融入社会发展,把握专业发展趋势,激发学生创造力和想象力,培养实践能力是关键。重庆大学肖明葵等[1]在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Student Research Training Program,SRTP)中培养本科生的科研能力;北京交通大学文永奎等[2]在大学生创新实验活动中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长江大学刘昌明等[3]提出“基地实训―设计院”模式,增强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可见,除传统教学模式外,各个高校也在寻找新的人才培养模式。

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以下简称建环专业)属于土木工程一级学科下的二级学科,属于土建类专业,目前在全国范围内需求量大。众多用人单位面临职位空缺却招不到合适人选的尴尬境地。因此,如何培养合格的建环专业人才是一个重要而且紧迫的问题。

传统的教学模式一般是这样的:大一学习基础课,大二学习专业基础课,大三大四学习专业课,最后通过毕业设计环节,针对某栋建筑设计其空调、供暖、通风系统,达到综合应用专业知识的目的。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通过课程学习和毕业设计能积累一定的专业知识,但是,在专业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上存在较大的缺失。整个知识传授过程是按照学科知识体系进行的,而实践中会按照工作岗位和环境的要求进行,二者有较大的区别。这也是学生在进入工作岗位后较难及时适应工作要求的一个重要原因。

为此,文章提出情景模拟实践教学法,通过模拟实际工程项目过程,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沟通协作能力,并帮助他们初步了解行业发展形式,使之在毕业后能尽快适应工作要求。

二、课题实施方法

欧美的工科教学经验值得借鉴参考。德国大学教育中有1~2年的时间供学生到企业实习工作,因此,德国的工科大学毕业生到企业工作后能较快适应实际工作要求。美国大学虽然没有专门的学期供学生实习,但是美国学生从小独立性强,参加社会工作较多,社会经验较为丰富,再加上美国企业在员工培训方面较为重视,因此,美国的毕业生也与社会需求较为吻合。

中国学生独立性较差(包括经济和心理方面)、社会经验少(中学时期较少有工作和社工经历),以及对专业实际认识较为模糊。随着中国的经济的快速发展,用人单位希望学生能尽快适应工作,而较少单位有耐心和资金对员工进行完善的培训。目前在中国大学工科教育中,十分重视数理基础和专业基础课的教学,口授时间较多,专业实践课程也仅局限传统模式,且课时较少。同时,由于专业知识内容多,而且不同的职场发展方向需要的专业知识不尽相同,仅仅通过不同课程的学习往往让学生感到头绪众多,无法从全局把握自身的发展方向。

文章提出的情景模拟实践教学法,在进行课程设计、毕业设计或者科技创新项目时,抽象出本行业不同类型项目执行流程。学生通过模拟项目执行过程中不同公司的职能,认识实际项目执行过程,不仅能学习和运用知识,而且通过近似于实际项目的设计过程的锻炼,提高实践能力,了解本行业不同类型公司之间的定位与职责,并对工程实施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形成一定的概念,在实践中提高专业能力,锻炼实践能力。

根据建环专业的特点,文章将该专业毕业生在社会中的工作项目分为三类:普通工程建设类项目、绿色与节能类项目和研究类项目。下面分析了三种不同项目的特点,并设计了各自的项目执行技术路线。

(一)普通工程建设类项目

工业与民用建筑类项目是大部分建环专业学生的主要工作内容。按照工作中的不同角色,将这个项目的实施路线制订流程(图1)。

项目中由教师扮演甲方的角色,制订项目定位与计划书。将学生分为四组,分别是咨询公司、设计院、施工单位与设备公司。其中,咨询公司根据甲方的项目定位与计划,为甲方提供项目执行策略、方案设计以及施工监理服务。设计院根据咨询公司的要求,完成施工图纸与设计服务。施工单位根据甲方要求和设计院图纸,在咨询公司的监督下完成施工内容。设备公司负责提供满足实际需要的设备;或者是由能源监测公司在咨询公司、设计院的配合之下为甲方提供工程项目的能源监测方案、图纸及监测验证计划。

在项目执行时,代表咨询公司的学生的职责通过方案设计、模拟分析等手段来体现,并需要协调其他单位积极完成项目。代表设计院的学生的职责较为明确,与建环专业传统设计内容基本一致。代表施工单位的学生的工作可以通过建筑信息模型(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BIM)软件,通过计算机仿真施工过程来实现。代表设备公司的学生,需要对建筑设备系统作细致了解,根据设计单位的要求为该项目提供合理的设备,并为咨询方提供设备价格和概预算,以便进行方案优化选择。代表能源监测公司的学生,需要根据项目的具体情况,设计项目能源监测方案,编制能源监测软件,并制订能源系统的监测―验证计划。本项目的成果是业主需求书(POR)、项目设计图纸、施工组织方案及其在BIM中的实现、设备及材料供应清单、能源监测软件、图纸等。

在项目执行过程中,通过与“合作单位”的共同协作完成项目,在实践中了解本工作职位对专业知识的需求,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以及整个工程建设中各不同公司的职能、工作内容,提高实际工作能力。项目本身可以是实际或者虚拟的公共建筑、住宅建筑或者工业建筑中暖通空调与防排烟系统的工程内容。

对工程项目设计、建设有兴趣的学生可以选择普通工程建设类项目。

(二)绿色与节能类项目

在近几年国家提倡节能减排的大背景下,绿色与节能类项目增长很快。绿色建筑公司、节能评估公司以及节能改造公司近几年也吸纳了较多的建环专业毕业生。因此,文章将绿色与节能类项目作为一类主要的项目类型,在完成项目的同时,能较多地了解这类项目的特点,以及执行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

如图2所示,项目中由教师扮演甲方的角色,制订绿色建筑项目或者节能改造项目计划书,并将学生分为四组,分别是咨询公司、节能公司、施工单位与设备公司。其中,咨询公司则根据甲方的项目定位与计划,通过技术方法如软件等为甲方提供按节能公司设计的方案进行的绿色建筑项目评估、能源审计、节能改造潜力评估等服务。节能公司根据咨询公司的所制订的项目方案以及甲方的要求,完成节能改造项目实施方案与设计服务或改造工程设计服务。施工单位根据甲方要求、咨询公司的改进方案和节能公司的实施方案,在咨询公司的监督下完成施工内容。设备公司则负责为项目提供符合标准和改造要求的设备。本项目的成果有节能公司的节能方案设计说明书、绿色建筑评价报告与能源审计报告、绿色建筑材料与设备清单及其概预算、节能改造工程在BIM中的实施方案。

项目本身可以是实际或者虚拟的绿色建筑评估项目。节能改造项目应选择实际的节能改造项目,以供学生在项目中进行现场调研、能源审计等工作。

对建筑节能和绿色建筑感兴趣的学生可以选择绿色与节能类项目。

(三)科研类项目

在科研类项目中,教师扮演科研主管机构的角色,制定本年度研究项目指南与计划,学生向科研主管机构递交研究项目方案,申请成功后开展研究工作。

科研类项目的成果根据内容不同,形式和协作单位可有所不同,具体操作时应根据实际内容分别对待,此类成果一般为较高水平的科研项目申请书、综述研究报告、科研报告或论文。

对解决工程实际中遇到的基础问题感兴趣,且有志于读研究生的学生可以选择科研类项目。

三、实践内容及成果

情景模拟实践课题的执行周期为3~6个月,实践对象为大四学生。在大四上学期选择实践内容,准备就业的学生可以在前两种项目中选择,准备读研究生的学生建议选择科研项目。

笔者按情景模拟实践教学思路,在2012年毕业设计环节中进行了尝试。在实际操作中,采用了普通工程建设类项目模式。共有三位学生参加,其中:一位学生代表咨询公司,负责能耗模拟与系统调试计划的工作;一位学生代表设计院,负责空调系统设计工作(也是传统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的毕业设计内容);一位学生代表能源监测公司,负责建筑能源监测系统的设计及测量与验证(Measurement and Verification,M&V)计划的制定。

在课题实施过程中,前期由咨询公司和设计院共同制订出几种系统方案,咨询公司对设计院的方案进行能耗模拟和改进,通过经济技术分析,选择最佳方案。在此基础上,设计院进行深化,出系统图、施工图等图纸和计算说明书,而咨询公司则形成建筑能耗报告,并对针对所选用的空调通风系统,按照ASHRAE(American Society of Heating,Refrigerating and Air-conditioning Engineers,美国采暖、制冷与空调工程师协会)标准制订调试计划(ASHRAE标准的调试计划较为全面,且满足国际要求)。能源监测公司则针对该建筑与系统的特点,设计建筑能源监测系统,设计能源监测系统的界面、接口以及监测程序,并选择末端监测设备,形成建筑能源监测的解决方案;同时,根据国际节能效果测量和认证规程(International Performance Measurement and Verification Protocol,IPMVP),制订该建筑的M&V计划。整个工程三个职能不同的公司合作关联图见图3所示。

该项目经过约3个月的毕业设计实践,甲乙丙三位学生的毕业设计题目等信息见表1所示,通过毕业设计和论文审阅以及答辩,其中两位学生的毕业设计获得优秀,一位获得良好,毕业设计的质量获得了大部分教师的认可。在毕业设计的过程中,代表咨询公司、设计院和能源监测公司的学生在毕业设计过程中,不仅要学习专业知识,完成毕业设计,更要相互之间进行合作,才能完成该项目。在毕业设计过程中,学生对行业内不同单位所担任的角色也有了初步的了解,能帮助他们在工作后尽快进入角色。

四、结语

文章通过对中国学生基本情况和目前高等教育实际情况的分析,提出了情景模拟实践教学方法,并论证了其可行性和实效性。以建环专业为例,对该专业的实际工程项目进行梳理和分类,分为三种类型,并制订了每种类型项目的实施路线。

在2012年度的毕业设计环节中,笔者应用情景模拟实践教学法指导学生进行毕业设计,达到了较好的效果。该方法能切实帮助学生掌握知识、提高能力,提高了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他们学会了在复杂工作中了解全貌,锻炼了他们的沟通能力和专业知识的实际应用能力。面对目前工程行业越来越多的大协作、大交叉,情景模拟实践教学法则是一种适应现代社会运作模式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法。

参考文献:

[1]肖明葵,李英民.在SRTP项目总培养本科生科研能力的探讨[J].高等建筑教育,2012,21(2):91-93.

[2] 文永奎,卢文良,杨丽辉.基于研究型教学的土木工程专业大学生创新实验活动的探讨[J].高等建筑教育,2009,18(6):122-125.

[3] 刘昌明,曾磊.地方高校土建类大学生设计能力培养模式研究[J].高等建筑教育,2010,19(5):49-51.

Application of scene simulation teaching method in practice course of built environment and facilities engineering specialty

HAN Xing, HUANG Chen

(School of environment and architecture, University of Shanghai fo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hanghai 200093, P. R. China)

绿色会计毕业论文范文3

1.1DB模式在绿色建筑工程项目中的应用

对承包商的施工安装过程以及项目设计的总承包叫做设计一建造模式,英文缩写为DB。业主在该模式下需要完成两个任务,分别是明确项目的要求和原则,之后在选定项目的设计与施工。而需要注意的是,绿色建筑项目要同时保证业主在质量、工期以及成本、绿色等级等方面需求的实现,这是与传统的项目相比最大的不同。而对于前三种目标的实现,DB模式都会很好的解决,但是对于绿色等级方面的需求,则会出现较大的不确定性。因此,这是要值得注意的地方。DB模式很好的将设计与施工环节融入到了同一合同当中,这非常有利于绿色等级需求的实现。而且,合同项目不会因为DB模式在绿色建筑项目上的运用而发生变化。也就是说,基于业主对绿色建筑知识的相对缺乏,而为了能够让业主更好的完成绿色等级方面关于要求与原则的制定,因此对绿色专项咨询工作的外包委托工作就应该首先完成。同时,业主有必要考虑到绿色技术具有一定的专业性,而在进行协调管理任务时,要委托绿色专项咨询工作人员来帮忙,这样才更稳妥一些。

1.2CM模式在绿色建筑工程项目中应用

通常为了能够给设计人员提供施工方面的建议,故在工程一开始就雇佣CM单位来参与到施工建设当中。而风险型CM模式和带理型CM模式是CM模式的主要两种形式。利用CM模式必须要确保绿色等级方面需求的现实以及质量、工期、成本方面与绿色等级的协调关系。因此,在项目生命周期内的分解工作上,业主必须要同CM经理或者绿色专项咨询机构权力配合,以便弥补自己在专业知识方面的不足,这样才能更好的完成工作。在协调与管理方面,CM经理在采用风险型CM模式或型CM时都要承担这两方面的责任。业主可以采用两种形式来对绿色等级目标进行任务分解:(1)自己单方面与绿色专项咨询机构签订委托合同。在负责绿色方面需求目标实现的工作上交给绿色专项咨询机构来完成,而协调和管理工作则由CM经理来完成。(2)绿色专项工作交给CM经理来承担。而此时的CM经理可以自己来完成,也可以与绿色专项咨询机构签订分包合同,不过这都要根据自己团队的情况来确定。绿色建筑项目中的CM经理必须要比传统型CM模式更早的进入项目才行,毕竟绿色专项咨询工作是要面向全生命周期的。而在实现业主绿色方面需求的参与方,如承包商、咨询工作人员等,CM经理都要负责协调方面的工作。而在绿色方面需求目标的实现的工作上,则要由绿色专项咨询机构来负责完成。绿色方面的施工工作,则是由风险型CM经理来负责的。

1.3PMC模式在绿色建筑工程项目中的应用

在对项目进行整体规划、工程招标、施工、项目定义、选择设计等全方位的管理上,项目管理承包商是可以代表业主进行全面管理的。在采用PCM模式对绿色建筑实行管理,那么业主负责的协调管理工作,包括绿色工程的质量、成本以及绿色方面需求目标等都要由项目管理总包负责。而绿色建筑项目在此项工作上是与传统项目有一致性的。业主可以通过两种形式来对绿色方面需求目标工作进行安排。(1)挑选有一定资历的绿色专项咨询机构,可以直接从社会上寻找,这方面可以由业主负责。(2)业主交给项目管理承包商来负责绿色专项咨询工作,但前提是项目管理承包商也要有一定的能力和资历。如果没有,可以通过聘请有相关工作能力的绿色项目咨询机构来做。虽然PMC是一定要承担管理与协调方面的工作的,但是负担的程度却各有不同。在项目管理承包商与绿色专项咨询机构的关系上,如果采用的是直接委托,那么两者就是协调与管理的关系。而绿色专项咨询机构不会因为业主将相关的指令权利交给了项目承包商而承当相应的责任。不过,绿色专项咨询工作的项目如果由项目管理承包商来负责的话,风险将会变的更大。而想降低风险,用增加费用的方式来弥补是一个好方法,不过对于实现绿色方面需求的工作则会造成一定的影响。一般情况下,只有项目管理承包商的资历与能力得到了业主认可的情况下,项目管理承包商才有权负责该项目。

2对比分析和建议

通过上面的介绍我们能够了解到,模式之间都能互相适用,这是各个管理模式最主要的特点。而绿色建筑管理模式之间是存在差异的。但是在诸多的项目模式当中,业主还是倾向于PMC模式。其中一点原因是PMC经理在专业知识上比DB承包商和CM经理更丰富。他们在管理协调工作方面更在行,所以业主为了弥补自己在某些专业知识上的不足和缓解工作方面的压力,通常会把项目管理工作交给他们来做。而且还会对施工单位与绿色咨询工作人员之间的沟通效率会起到提升作用。终上所述,PMC自己承担绿色专项咨询并且完成项目工作、业主与绿色咨询机构签署合同来完成项目工作是PMC模式的两种主要形式。不过就我国目前的情况来看,还不具备PMC自己承担绿色专项咨询并且完成项目工作的能力,而提供绿色专项咨询工作更是无从谈起。所以就目前的情况看,由业主与绿色专项咨询机构签署合同的PMC模式是最适合采用的模式。

3全寿命周期在绿色建筑工程项目中的应用

3.1决策阶段工程项目行动方案的过程是一个项目的决策阶段。并且要从技术和经济的角度对方案的行动过程进行判断,以便获得最高的成本效益。因此如果想合理的利用资源,在绿色建筑过程中需要考虑:(1)把多种不同的方案进行比较,用规范的涉及眼光,科学的程序,理性的思维进行筛选,从中选择最优化的项目方案。(2)综合评估整个设计队伍,运用科学的论证、多种文化要素来进行评估。

3.2设计阶段对于设计队伍来讲,必须要从质量、成本、环境等角度认真考虑好才可以进行设计,因为建筑设计毕竟是一项复杂的工作。因此在进行设计时需注意减少室外环境的污染、节约资源、提高能源利用率以及与周围建筑相称才行。只有做好了这四点要求,才会为将来的施工和建造出合格的建筑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3.3施工阶段设计的实现需要靠施工来完成,而在传统的额工程项目管理中,施工团队通常缺少交流,造成绿色建筑的工程质量下降,因此我们应该改变传统的观念,首先要加强组织管理,其次,要减少材料的浪费,最后就是加强施工团队间的交流,这样才能更好的完成施工任务。

4结束语

绿色会计毕业论文范文4

多年来,毕仕俊怀着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带领社区党员群众持久而扎实地加强生态文化建设,以“保护绿色生态,发展绿色经济,建设绿色家园”为抓手。探索出了一条经济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相得益彰的科学发展致富之路。

搞绿化、抓生态,利在长远

毕仕俊是一位朴实厚道的农家子弟,几年的军旅生涯锤炼了他果敢刚毅的性格,1990年,他当选毕家上流社区党支部书记时,社区还一贫如洗,面对群众的信任和期待,一种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油然而生,“一定要带领父老乡亲过上好日子”。他带领社区“两委”成员,先后到全国优秀村庄、成功社区学习考察,吸取成功的经验,学习好的做法。到科学院所、大专院校学习有关产业发展、国家有关对农村扶持政策。请专家到社区进行现场指导,讲解相关知识。“两委”班子视野开阔了,眼界提高了,思维敏锐了,要求发展的欲望上来了。经调研分析,毕仕俊知道了自己的优势在哪里,“短板”又有哪些。社区的区域广阔与自然资源丰富是优势,濒临山区,交通不便是劣势。社区富,首先要修路,路通了,财富才会随之而来。于是,在不到3年的时间里,毕仕俊带领全体村民首先打通了毛杨路和天水路这两条外延的主干线,然后又将社区9个自然村的道路进行拓宽改造,将村村相通,户户相连和资源共享变为现实。通过近10年的奋战,毕家上流社区的道路实现了外延内联和辖区村户相通的全覆盖,通车里程达到20余千米。

道路通了,也就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平台。经过调研分析,毕仕俊与党支部一班人又找到了一个适合毕家上流社区发展致富的发展战略,那就是依托社区自然资源优势,将绿色生态保护作为集体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生命线,并且持之以恒,坚持不懈。让绿水青山成为百果山最靓丽的名片。由此,社区专门成立了“青岛百果山农业生态园”,组建了60人的专业绿化队伍,常年负责山区的绿化工作。多年来,在上级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多方筹集资金,先后在百果山农业生态园引进种植了香樟、紫薇、五角枫等80余个品种,计26万余株。到目前为止,已经完成了山头绿化60多公顷,其中生态林40公顷,经济林20多公顷。绿化美化了水库周边,形成景点。“巾帼林”“共青团林”“竹苑”“中外友谊林”等10余处林地应运而生。与此同时,又远赴异地引进美国凯特杏与红梨、日本甜柿、猕猴桃、玫瑰香葡萄、山楂、枣庄石榴、沾化冬枣等20余种经济型水果共计5万多株,使百果山成为名副其实的“百果山”。为了开发百果山景区,上流社区先后建成了10千米环山路和5000多米的人行观光小径。设计建成了3条2800多米长的樱桃沟,400米长的仿木瓜果长廊和200米长的花廊。10多年来,百果山被评为市级森林公园、青岛市农业生态旅游示范点、AA部级旅游景区、青岛市诚信景区。

讲政治、抓机遇,益惠大家

“2014年青岛世界园艺博览会”的举办,进一步说明多年来始终将绿色生态保护作为集体经济发展的毕家上流社区,已成功走出了一条经济发展与生态双赢、与生态相得益彰的科学发展致富之路。

为确保“2014年世界园艺博览会”成功举办,社区先后无条件地向政府提供了位于核心地块的140公顷土地,为世园执委会义务提供了7000余平方米的办公用房。2011年,社区近1000余户居民、30多家企业、16栋自建楼实现了和谐拆迁,拆迁速度和效率创造了青岛的新记录。在社区陵园里,有2000多个墓穴,8天内全部迁进刚刚落成的怀念堂。为做好冬季防火,社区每年投入近300万元对百果山森林公园的每一个角落进行彻底清理,消除了一切安全隐患。毕仕俊相信,只有“世园会”的成功举办,才有社区的快速发展,今天的付出,是一件惠及子孙的事情。“世园会”的成功举办,让李沧东部特别是毕家上流社区一下子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投资的沃土、经济发展的高地。“世园会”的建设拉动了社区的经济,解决了劳动就业,给居民建设了全国一流的安置住房,社区由原城乡结合部,一跃成为新型生态城市的中心。

抓机遇、谋发展,造福乡亲

老有所养、病有所医、吃喝不愁、住有颐居,这是老百姓的生活理想。“2014年青岛世园会”的举办,给毕家上流社区的经济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机遇。期间,社区先后成立了绿化、物资材料、商混、餐饮、物业等公司,紧紧抓住世园经济,不断壮大社区经济。同时利用旧村改造,社区实现了4万平方米商业网点和商业中心的建设、社区1.2万平方米养老院项目即将完工,社区利用经济发展用地对接“世园会”项目,建设生态度假旅游休闲运动项目和佛教文化圣地项目正在前期论证之中, 未来的毕家上流社区将在养生、度假、休闲、文化、旅游、健身等一体化建设上做足文章,将向现代服务业要效益。由此可以看出,一个快速发展、更加富裕、文明、生态的新社区即将出现在人们的面前。

绿色会计毕业论文范文5

【关键词】 大学生;RGB色彩模式;问卷调查发;变迁趋向

[中图分类号]B84 [文献标识码]A

随着当下中国社会价值观的转变,人们对于身边的色彩也逐渐产生了发散式的关注。色彩是表达自我个性的方式,人们通过多变、特殊的色彩表达自我个性的方式,满足自我心理需求。本文通过对北京交通大学的在校学生进行深入调查,了解大学生对色彩的认知情况,找到在大学生群体中选择色彩的特点。

文中以问卷调查法为手段,试图通过调查,从两方面分析大学生的对于色彩的偏好变迁:一是统计分析大学生对于RGB(红、绿、蓝)工业原色在不同比例度变化所呈现出的不同的色彩的选择与认知情况。RGB工业色具有数据明确、数值可控的特点,RGB工业色的强度值、变量可控,使得数据分析数据更加准确可控。二是从不同年级背景下,大学生对色彩的感受有共性,也同样存在差异。在固定的微观环境下如性别、年级、专业等相同背景下进行色彩偏好数据变量调查,可以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大学生群体的特质使他们拥有追逐主流的共同需求。

一、问卷设计

(一)问卷开发流程

由于目前国内对大学生色彩偏好变迁概念和测量没有进行系统的整理与分析,所以本研究的大学生色彩偏好变迁研究问卷的开发流程按以下步骤进行:首先,对RGB色彩模式三种颜色的强度值进行界定,将强度值设置在0、127、255三个标准尺度,初步拟定色彩评值量表。其次,采用定量的方法进行分析。调查报告的收集和数据分析主要采用了通过“问卷星”网站面向北京交通大学在校本科生,结合最终结论形成报告。下文将详细阐述问卷开发各个阶段的具体内容。

(二)初始问卷设计

第一部分首先对问卷的整体意图进行了简要的介绍,让调查者了解本次调研的目的。接下来就是色彩偏好变迁测试,调查问卷的问题贴近学生日常生活,在问法上与学生关心的问题相结合。学生会带着好奇和感兴趣的态度来填写调查问卷,增加问卷的可信度。第二部分是大学生色值偏好调查问卷,其调查目的是回答大学生对一些颜色的偏好比例是多少;对哪些色彩偏好强度比较大;哪些符合大幅度的色彩偏好;混合色与非混合色哪种更受欢迎。第三部分用于了解大学生的个人基本信息,包括性别、年龄、专业、学生来源等题项,分析个人基本信息这些变量对色彩偏好的影响程度。

二、大学生色彩偏好调查分析

(一)统计相关内容及人数分析

本次调查问卷主要意图在于总结和归纳青年群体色彩偏好特点和变迁趋势。调查地点为北京交通大学;调查人群为在校本科生大一新生和大四毕业生;发放问卷400份,调查人数实际为390人,其中10份废卷。大一新生共200人,大一新生、男生、理工专业50人;大一新生、男生、人文社科专业50人;大一新生、女生、理工专业50人;大一新生、女生、人文社科专业50人;大四毕业生共190人,大四毕业生、男生、理工专业49人;大四毕业生、男生、人文社科专业50人;大四毕业生、女生、理工专业47人;大四毕业生、女生、人文社科专业44人;调查形式为抽样调查,以便数据的准确性和普及性。

(二)以男女性别区分进行调查

1.男生调查

此项问卷调查,男生共有199人参加,男生的性格类型中,性格较为活泼开朗的有123人,性格安静的有55人,不清楚自己性格的有21人;清楚地知道当年流行色的有49人,不清楚和不准确知道当年流行色的有100人;在购买产品时,选择色彩明快活泼型的有117人,选择冷静沉着型的有57人,随意型的有25人;清楚知道适合自己的服装颜色的有151人,其中喜欢黑色服饰有96人,喜欢蓝色服饰有39人,喜欢灰色服饰有11人,喜欢黄色服饰有2人,喜欢红色服饰有2人,喜欢绿色服饰有1人,不清楚适合自己的服饰色彩的有48人;在日常用品中,举出1―2种主要颜色中,喜欢黑色的有137人,喜欢白色的109人,喜欢蓝色的74人,喜欢灰色的31人,喜欢红色的29人,喜欢蓝色、绿色、棕色等其他颜色的人共有11人;有122人认为如果流行色或平时同学们普遍持有的产品或穿着的服饰颜色不适合自己,会坚持适合自己的颜色,不打算趋同,有76人认为如果发现大众普遍都选择的颜色,自己也会选择购买。

对于RGB(红、绿、蓝)工业原色的喜好趋向的具体调查结果如图表1所示。

2.女生调查

此项问卷调查,女生共有191人参加,女生的性格类型中,性格较为活泼开朗的有72人,性格安静的有101人,不清楚自己性格的有18人;清楚地知道当年流行色的有96人,不清楚和不准确知道当年流行色的有95人;在购买产品时,选择色彩明快活泼型的有116人,选择冷静沉着型的有62人,随意型的有13人;清楚知道适合自己的服装颜色的有166人,其中喜欢黑色服饰有63人,喜欢蓝色服饰有29人,喜欢灰色服饰有22人,喜欢白色服饰有31,喜欢红色服饰有13人,喜欢绿色服饰有8人,不清楚适合自己的服饰色彩的有25人;在日常用品中,举出1―2种主要颜色中,喜欢黑色的有95人,喜欢白色的122人,喜欢蓝色的43人,喜欢灰色的11人,喜欢红色的67人,喜欢蓝色、绿色、棕色等其他颜色的人共有28人;有142人认为如果流行色或平时同学们普遍持有的产品或穿着的服饰颜色不适合自己,会坚持适合自己的颜色,不打算趋同,有49人认为如果发现大众普遍都选择的颜色,自己也会选择购买。

对于RGB(红、绿、蓝)工业原色的喜好趋向的具体调查结果如图表2所示。

3.以不同年级(大一新生、大四毕业生)区分进行调查,其结果如下:

(1)大一新生调查数据

此项问卷调查,大一新生共有200人参加,性格类型中,性格较为活泼开朗的有129人,性格安静的有54人,不清楚自己性格的有17人;清楚地知道当年流行色的有128人,不清楚和不准确知道当年流行色的有72人;在购买产品时,选择色彩明快活泼型的有94人,选择冷静沉着型的有85人,随意型的有21人;清楚知道适合自己的服装颜色的有106人,其中喜欢黑色服饰有62人,喜欢蓝色服饰有23人,喜欢灰色服饰有7人,喜欢红色服饰有9人,喜欢绿色服饰有5人,不清楚适合自己的服饰色彩的有94人;在日常用品中,举出1―2种主要颜色中,喜欢黑色的有115人,喜欢白色的73人,喜欢蓝色的82人,喜欢灰色的49人,喜欢红色的67人,喜欢蓝色、绿色、棕色等其他颜色的人共有8人;有66人认为如果流行色或平时同学们普遍持有的产品或穿着的服饰颜色不适合自己,会坚持适合自己的颜色,不打算趋同,有134人认为如果发现大众普遍都选择的颜色,自己也会选择购买。

对于RGB(红、绿、蓝)工业原色的喜好趋向具体调查结果如图表3所示。

(2)大四毕业生调查数据

此项问卷调查,大四毕业生共有190人参加,性格类型中,性格较为活泼开朗的有87人,性格安静的有101人,不清楚自己性格的有2人;清楚地知道当年流行色的有133人,不清楚和不准确知道当年流行色的有67人;在购买产品时,选择色彩明快活泼型的有110人,选择冷静沉着型的有58人,随意型的有32人;清楚知道适合自己的服装颜色的有164人,其中喜欢黑色服饰有71人,喜欢蓝色服饰有41人,喜欢灰色服饰有13人,喜欢红色服饰有19人,喜欢绿色服饰有8人,喜欢白色服饰有12人,不清楚适合自己的服饰色彩的有36人;在日常用品中,举出1―2种主要颜色中,喜欢黑色的有82人,喜欢白色的46人,喜欢蓝色的121人,喜欢灰色的27人,喜欢红色的39人,喜欢蓝色、绿色、棕色等其他颜色的人共有52人;有91人认为如果流行色或平时同学们普遍持有的产品或穿着的服饰颜色不适合自己,会坚持适合自己的颜色,不打算趋同,有99人认为如果发现大众普遍都选择的颜色,自己也会选择购买。

对于RGB(红、绿、蓝)工业原色的喜好趋向的具体调查结果如图表4所示。

(三)以不同专业(理工类、人文社科类)区分进行调查

1.理工类调查数据

此项问卷调查,理工类学生共有196人参加,性格类型中,性格较为活泼开朗的有103人,性格安静的有82人,不清楚自己性格的有11人;清楚地知道当年流行色的有146人,不清楚和不准确知道当年流行色的有50人;在购买产品时,选择色彩明快活泼型的有78人,选择冷静沉着型的有82人,随意型的有36人;清楚知道适合自己的服装颜色的有132人,其中喜欢黑色服饰有80人,喜欢蓝色服饰有17人,喜欢灰色服饰有12人,喜欢红色服饰有11人,喜欢绿色服饰有12人,不清楚适合自己的服饰色彩的有64人;在日常用品中,举出1―2种主要颜色中,喜欢黑色的有141人,喜欢白色的40人,喜欢蓝色的50人,喜欢灰色的82人,喜欢红色的67人,喜欢蓝色、绿色、棕色等其他颜色的人共有12人;有70人认为如果流行色或平时同学们普遍持有的产品或穿着的服饰颜色不适合自己,会坚持适合自己的颜色,不打算趋同,有126人认为如果发现大众普遍都选择的颜色,自己也会选择购买。

对于RGB(红、绿、蓝)工业原色的喜好趋向的具体调查结果如图表5所示:

2.人文社科类调查数据

此项问卷调查,人文社科类学生共有194人参加,性格类型中,性格较为活泼开朗的有131人,性格安静的有47人,不清楚自己性格的有16人;清楚地知道当年流行色的有122人,不清楚和不准确知道当年流行色的有72人;在购买产品时,选择色彩明快活泼型的有119人,选择冷静沉着型的有58人,随意型的有17人;清楚知道适合自己的服装颜色的有154人,其中喜欢黑色服饰有89人,喜欢蓝色服饰有15人,喜欢灰色服饰有33人,喜欢红色服饰有4人,喜欢绿色服饰有13人,不清楚适合自己的服饰色彩的有40人;在日常用品中,举出1―2种主要颜色中,喜欢黑色的有94人,喜欢白色的61人,喜欢蓝色的71人,喜欢灰色的83人,喜欢红色的24人,喜欢蓝色、绿色、棕色等其他颜色的人共有55人;有112人认为如果流行色或平时同学们普遍持有的产品或穿着的服饰颜色不适合自己,会坚持适合自己的颜色,不打算趋同,有82人认为如果发现大众普遍都选择的颜色,自己也会选择购买。

对于RGB(红、绿、蓝)工业原色的喜好趋向的具体调查结果如图表6所示。

三、结论与建议

(一)研究结论

本研究主要通过问卷调查法分析,得出大学生色彩偏好的趋向和色彩偏好变迁良好的总结论,以下为分析研究结果:

1.以男女性别区分进行色彩偏好趋向及变迁研究

通过图表1分析得出结论,以在校大学生为代表的特殊群体中,男生对于明快活泼的色彩有偏好趋向,但选择产品色彩多偏向于黑色、白色、灰色类色彩,在明快活泼的色彩中对于蓝色、红色的偏好占比最多,多数青年人认为应选择适合自己的色彩。

在RGB工业原色分析中,第一组第一列(0;0;0)色最受青年群体关注,(0;0;127)色受关注程度仅次于前者,(0;0;255)色受关注程度不高;第一组第二列(0;127;0)色比(0;127;127)色和(127;127;255)色受关注程度高;第二组第一列(127;0;0)色最受青年群体关注,(127;0;127)色受关注程度仅次于前者,(127;0;255)色并不太熟青年群体关注;第二组第二列(127;127;0)色没有人关注,(127;127;127)色比(127;127;255)色受关注程度高;第二组第三列(127;255;0)色没有人关注,(127;255;127)色比(127;255;255)色受关注程度高;第三组第一列(255;0;0)色、(255;0;127)色、(255;0;255)色受关注程度依次递减;第三组第二列(255;127;0)色比(255;127;127)色受关注程度高。

根据RGB工业原色分析(以男女性别区分进行调查:男生)表中显示,在R值为0、G值为0、B值由0向255值变化的情况下,男生对于色彩的偏好变迁程度呈递减趋势;在R值为0、B值为0、G值由0向255值变化的情况下,男生对于色彩的偏好变迁程度呈递减趋势;在G值为0、B值为0、R值由0向255值变化的情况下,男生对于色彩的偏好变迁程度呈递减趋势。

根据RGB工业原色分析(以男女性别区分进行调查:男生)表中显示,RGB混合比例单值(R、G、B只有其中一值)、RGB混合比例双值(R、G、B只有其中两值)、RGB混合比例三值(R、G、B三种值具备)的趋向下,男生对于色彩的偏好变迁程度呈递增趋势。通过分析表明,男生对于R值的增加,偏好变迁程递减趋势;对于G值的增加,偏好变迁程递增趋势;

通过图2分析得出结论,女生对于性格安静的色彩有偏好趋向,但选择产品色彩多偏向于黑色、白色、灰色类色彩,在明快活泼的色彩中对于白色、蓝色、红色的偏好占比最多,多数青年人认为应选择适合自己的色彩。

在RGB工业原色分析中,第一组第一列(0;0;0)色最受青年群体关注,(0;0;255)色受关注程度仅次于前者,(0;0;127)色受关注程度不高;第一组第二列(0;127;127)色比(127;127;255)色和(0;127;0)色受关注程度高;第二组第一列(127;0;0)和(127;0;127)色最受青年群体关注,(127;0;255)色受关注程度仅次于前者;第二组第二列(127;127;0)色、(127;127;127)色、(127;127;255)色受关注程度均衡;第二组第三列(127;255;0)色关注度低,(127;255;255)色比(127;255;127)色受关注程度高;三者程递增趋势。第三组受关注程度普遍比前两组高,第一列(255;0;0)色、(255、0、255)色、(255;0;127)色受关注程度程依次递减趋势;第三组第二列(255;127;255)色、(255;127;127)色、(255、127、0)色受关注程度程依次递减趋势;第三组第三列中,(255;255;255)色是女生最偏好的色彩;(255;255;255)色、(255;255;0)色、(255;255;127)色受关注程度程依次递减趋势。

根据RGB工业原色分析(以男女性别区分进行调查:女生)表中显示,在R值为0、G值为0、B值由0向255值变化的情况下,女生对于色彩的偏好变迁程度呈递增趋势;在R值为0、B值为0、G值由0向255值变化的情况下,女生对于色彩的偏好变迁程度呈递增趋势;在G值为0、B值为0、R值由0向255值变化的情况下,女生对于色彩的偏好变迁程度呈递减趋势。

根据RGB工业原色分析(以男女性别区分进行调查:女生)表中显示,RGB混合比例单值(R、G、B只有其中一值)、RGB混合比例双值(R、G、B只有其中两值)、RGB混合比例三值(R、G、B三种值具备)的趋向下,男生对于色彩的偏好变迁程度呈递增趋势。通过分析表明,男生对于R值的增加,偏好变迁程递增趋势;对于G值的增加,偏好变迁程递减趋势;

2.以不同年级(大一新生、大四毕业生)区分进行色彩偏好趋向及变迁研究

通过图3分析得出结论,以在校大学生为代表的特殊群体中,大一新生对于明快活泼的色彩有偏好趋向,选择产品色彩多偏向于黑色、白色、红色、蓝色类色彩,在明快活泼的色彩中对于蓝色、红色的偏好占比最多,多数青年人认为应选择适合自己的色彩。

在RGB工业原色分析中,第一组第一列(0;0;0)色最受青年群体关注,(0;0;127)色和(0;0;255)色受关注程度也普遍很高;第一组第二列(127;127;255)色比(0;127;127)色和(0;127;0)色受关注程度高;第二组第一列(127;0;0)色最受青年群体关注,(127;0;127)色受关注程度仅次于前者,(127;0;255)色并不太熟青年群体关注;第二组第二列(127;127;127)色比(127;127;255)色受关注程度高,(127;127;0)色和(127;127;255)色受关注程度处于中等层次;第二组第三列(127;255;0)色和(127;255;255)色受关注程度高;第三组第一列(255;0;127)色、(255;0;255)色、(255;0;0)色受关注程度依次递减;第三组第二列(255;127;255)色、(255;127;0)色、(255;127;127)色受关注程度依次递减;第三组第三列(255;255;255)色受关注程度仅次于(0;0;0)色。

根据RGB工业原色分析[以不同年级(大一新生、大四毕业生)区分进行调查:大一新生]表中显示,在R值为0、G值为0、B值由0向255值变化的情况下,男生对于色彩的偏好变迁程度呈递减趋势;在R值为0、B值为0、G值由0向255值变化的情况下,大一新生对于色彩的偏好变迁程度呈递减趋势;在G值为0、B值为0、R值由0向255值变化的情况下,大一新生对于色彩的偏好变迁程度呈递减趋势。

根据RGB工业原色分析[以不同年级(大一新生、大四毕业生)区分进行调查:大一新生]表中显示,RGB混合比例单值(R、G、B只有其中一值)、RGB混合比例双值(R、G、B只有其中两值)、RGB混合比例三值(R、G、B三种值具备)的趋向下,大一新生对于色彩的偏好变迁程度呈递增趋势。通过分析表明,大一新生对于R值的增加,偏好变迁程递减趋势;对于G值的增加,偏好变迁程递增趋势;对于B值的增加,偏好变迁程递增趋势;

通过图4分析得出结论,大四毕业生对于性格安静的色彩有偏好趋向,选择产品色彩多偏向于黑色、蓝色类色彩,在性格安静的色彩中对于黑色、白色、蓝色、红色的偏好占比最多,多数青年人认为应选择适合自己的色彩。

在RGB工业原色分析中,第一组第一列(0;0;0)色最受青年群体关注,(0;0;127)色和(0;0;255)色受关注程度也普遍很高;第一组第二列(0;127;127)色比(127;127;255)色和(0;127;0)色受关注程度高;第二组第一列(127;0;0)色、(127;0;127)色、(127;0;255)色受关注程度依次递减;第二组第二列(127;127;255)色比(127;127;127)色和(127;127;0)色受关注程度高;第二组第三列(127;255;0)色和(127;255;255)色受关注程度高;第三组第一列(255;0;255)色、(255;0;127)色、(255;0;0)色受关注程度依次递减;第三组第二列(255;127;0)色、(255;127;255)色、(255;127;127)色受关注程度依次递减;第三组第三列(255;255;255)色受关注程度高于(0;0;0)色。

根据RGB工业原色分析[以不同年级(大一新生、大四毕业生)区分进行调查:大四毕业生]表中显示,在R值为0、G值为0、B值由0向255值变化的情况下,大四毕业生对于色彩的偏好变迁程度呈递减趋势;在R值为0、B值为0、G值由0向255值变化的情况下,大四毕业生对于色彩的偏好变迁程度呈递减趋势;在G值为0、B值为0、R值由0向255值变化的情况下,大四毕业生对于色彩的偏好变迁程度呈递减趋势。

根据RGB工业原色分析[以不同年级(大一新生、大四毕业生)区分进行调查:大四毕业生]表中显示,RGB混合比例单值(R、G、B只有其中一值)、RGB混合比例双值(R、G、B只有其中两值)、RGB混合比例三值(R、G、B三种值具备)的趋向下,大四毕业生对于色彩的偏好变迁程度呈递增趋势。通过分析表明,大四毕业生对于R值的增加,偏好变迁程递减趋势;对于G值的增加,偏好变迁程递增趋势;对于B值的增加,偏好变迁程递减趋势。

3.以不同专业(理工类、人文社科类)区分进行色彩偏好趋向及变迁研究

通过图5分析得出结论,以在校大学生为代表的特殊群体中,理工类对于明快活泼的色彩有偏好趋向,选择产品色彩多偏向于黑色类色彩,在明快活泼的色彩中对于蓝色、红色的偏好占比最多,多数青年人认为大众普遍都选择的颜色,自己也会选择购买。

在RGB工业原色分析中,第一组第一列(0;0;0)色最受青年群体关注,(0;0;127)色和(0;0;255)色受关注程度也普遍很高;第一组第二列(0;127;0)色比(0;127;127)色和(127;127;255)色受关注程度高;第二组第一列(127;0;255)色最受青年群体关注,(127;0;0)色受关注程度仅次于前者,(127;0;127)色并不太受青年群体关注;第二组第二列(127;127;127)色比(127;127;255)色受关注程度高,(127;127;0)色和(127;127;255)色受关注程度处于中等层次;第二组第三列(127;255;255)色受关注程度高;(127;255;255)色、(127;255;0)色、(127;255;127)色受关注程度程递减趋势;第三组第一列(255;0;0)色、(255;0;255)色、(255;0;127)色受关注程度依次递减;第三组第二列(255;127;0)色、(255;127;127)色、(255;127;255)色受关注程度依次递减;第三组第三列(255;255;255)色受关注程度仅次于(0;0;0)色。

根据RGB工业原色分析[以不同专业(理工类、人文社科类)区分进行调查:理工类]表中显示,在R值为0、G值为0、B值由0向255值变化的情况下,理工类对于色彩的偏好变迁程度呈递减趋势;在R值为0、B值为0、G值由0向255值变化的情况下,理工类对于色彩的偏好变迁程度呈递减趋势;在G值为0、B值为0、R值由0向255值变化的情况下,理工类对于色彩的偏好变迁程度呈递减趋势。

根据RGB工业原色分析[以不同专业(理工类、人文社科类)区分进行调查:理工类]表中显示,RGB混合比例单值(R、G、B只有其中一值)、RGB混合比例双值(R、G、B只有其中两值)、RGB混合比例三值(R、G、B三种值具备)的趋向下,理工类对于色彩的偏好变迁程度呈递增趋势。通过分析表明,理工类对于R值的增加,偏好变迁程递减趋势;对于G值的增加,偏好变迁程递增趋势;对于B值的增加,偏好变迁程递减趋势;

通过图6分析得出结论,人文社科类对于活泼开朗的色彩有偏好趋向,选择产品色彩多偏向于黑色、灰色、蓝色类色彩,在活泼开朗的色彩中对于灰色、黑色、蓝色、白色、红色的偏好占比最多,多数青年人认为如果流行色或平时同学们普遍持有的产品或穿着的服饰颜色不适合自己,会坚持适合自己的颜色,不打算趋同。

在RGB工业原色分析中,第一组第一列(0;0;127)色最受青年群体关注,(0;0;127)色和(0;0;255)色受关注程度也普遍很高;第一组第二列(0;127;127)色、(127;127;255)色、(0;127;0)色受关注程度相近,属于中等受偏好;第二组第一列(127;0;0)色、(127;0;255)色、(127;0;127)色受关注程度依次递减;第二组第二列(127;127;0)色比(127;127;127)色和(127;127;0)色受关注程度高;第二组第三列(127;255;255)色受关注程度最高;第三组第一列(255;0;127)色、(255;0;255)色、(255;0;0)色受关注程度依次递减;第三组第二列(255;127;0)色、(255;127;127)色、(255;127;255)色受关注程度依次递减;第三组第三列(255;255;255)色受关注程度高。

根据RGB工业原色分析[以不同专业(理工类、人文社科类)区分进行调查:人文社科类]表中显示,在R值为0、G值为0、B值由0向255值变化的情况下,人文社科类对于色彩的偏好变迁程度呈持平趋势;在R值为0、B值为0、G值由0向255值变化的情况下,人文社科类对于色彩的偏好变迁程度呈递减趋势;在G值为0、B值为0、R值由0向255值变化的情况下,人文社科类对于色彩的偏好变迁程度呈持平趋势。

根据RGB工业原色分析[以不同专业(理工类、人文社科类)区分进行调查:人文社科类]表中显示,RGB混合比例单值(R、G、B只有其中一值)、RGB混合比例双值(R、G、B只有其中两值)、RGB混合比例三值(R、G、B三种值具备)的趋向下,人文社科类对于色彩的偏好变迁程度呈递增趋势。通过分析表明,人文社科类对于R值的增加,偏好变迁程递减趋势;对于G值的增加,偏好变迁程递增趋势;对于B值的增加,偏好变迁程递减趋势。

(二)研究展望

本文是以在校大学生群体作为研究对象、以其对于色彩的感性认知和理性选取为数据分析其对于色彩的偏好及变迁;以问卷调查为主要手段,利用RBG工业原色数值取样分析法,主要讨论了微观环境下大学生色彩偏好变迁的影响。通过分析影响大学生对于色彩选择的因素,及其使大学生在产品使用上的选择、服饰的购买、室内环境的搭配等方面产生的心理效应,指导人们如何去选择适合自己的色彩,而不是盲目追从。同样,不论是在企业销售上还是在设计师的设计中都应该能够针对不同的群体进行设计和销售的区分对待,创建更具特色并且更加适合产品、服饰等的色彩文化。

参考文献:

[1]马丽娜.大学生气质类型与微型轿车色彩偏好及意象研究[D].江南大学,2011.

[2]张丽菲.大学生性格色彩与品牌依恋的关系研究[D].大连交通大学,2012.

绿色会计毕业论文范文6

满足社会对经济管理类人才的需要。各国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表明,经济管理类人才是不可或缺的,对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高经济增强效益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在不久的将来,绿色经济管理类人才的需求主要包括绿色经济管理类的管理类人才、经营类人才、技术类人才。所以,必须加快该类人才培养的步伐,以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要。

二、绿色经济管理类人才培养的策略

1、培养目标。主要包括以下内容:掌握管理学和经济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具备一定的社会学、地理学、环境学、生态学等基本知识;系统掌握绿色经济基本理论,绿色经济发展动因,国家绿色经济发展政策;掌握企业经营管理,技术经济分析,经济核算,社会调查等基本方法;具备创新能力、创新意识,计算机应用能力,信息处理能力,管理创新能力等等。

2、人才知识结构体系。为了更好地适应实际工作,绿色经济管理类人才应该具备以下知识结构体系:第一、人文社会科学知识。主要包括哲学、法学、社会学、经济学等,通过这些学科知识的学习,培养学生的基本思想道德素质和文化素质,为做好经济管理工作做好相应的准备。第二、自然科学工程技术知识。经济管理类学生应该具备广阔渊博的知识,要掌握绿色经济和低碳发展的前沿知识,还要掌握本专业的专业术语,掌握相应的科学知识和工业技术知识,以增强对经济管理工作的适应性。第三、软科学技术。这也是绿色经济管理类人才所必须具备的知识,是为系统领导、管理、决策服务的,主要包括领导学、管理学、创新思维学、人才学、心理学、行为学,只有掌握这些知识,才能提高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第四、科学管理知识。绿色经济管理类人才要具备科学管理知识、科学管理经验,在实际工作中不断积累相应的经验,要加强对知识产权法、合同法的学习,掌握微机应用和统计学知识,关注学科前沿问题,提高管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