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教育论文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广东教育论文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广东教育论文

广东教育论文范文1

>> 潘懋元职业教育思想研究 论潘懋元职业技术教育思想 论高等职业教育集团 潘懋元高等教育质量建设思想探析 论高等职业教育中的创新思想与能力培养 高等职业教育应该贯彻“零缺陷”思想 大学思想与高等职业教育 论高等职业教育的内涵建设 高等职业教育“属性”回归论 论高等职业教育专业建设 论高等职业教育应该教给学生什么 高等职业教育发展浅析 高等职业教育现状浅析 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对策 德国高等职业教育特点 浅谈高等职业教育管理 解读《潘懋元教育口述史》中的少年潘懋元 高等职业教育领域中产教融合研究的元分析 潘文安职业教育思想探析 论高等职业教育课程设置的职业性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201503/20150610.

〔6〕潘懋元.潘懋元文集・问题研究 卷三(上)〔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372,77,208,287,303,276,292.

〔7〕潘懋元,主编.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理论与政策〔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80.

〔8〕潘懋元,主编.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结构与体系〔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80.

〔9〕国家教委职成司调研组.对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几个重要问题的认识〔J〕.教育研究,1995,(6):10.

〔10〕潘懋元.潘懋元文集・序文 卷五〔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362,360.

〔11〕高等教育学会组编.改革开放30年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经验专题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559.

〔12〕潘懋元.现代高等教育思想的演变:从20世纪至21世纪初期〔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9,114-115,10.

〔13〕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EB/OL〕.(19950515)〔20150401〕..

〔20〕苏敏.我国职业教育经费投入的成绩、问题与政策建议〔J〕.职教论坛,2003,(25):7.

〔21〕财政部,教育部.财政部 教育部关于建立完善以改革和绩效为导向的生均拨款制度加快发展现代高等职业教育的意见〔EB/OL〕.(20141030)〔20150601〕..

〔22〕教育部.2004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数据〔EB/OL〕.(20070316)〔20150601〕..

广东教育论文范文2

6月27日,全省各市、县(市、区)教育局办公室主任会议在广州召开。会议总结交流了2013年全省各市、县(市、区)教育局办公室工作,探讨我省教育事业在紧密围绕“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推进教育治理能力现代化”工作中如何更好地履行好参谋协调服务职能、如何进一步提高办公室工作的质量和效率以及进一步加强教育宣传等办公室业务,并研究部署了2014年下半年办公室工作。省教育厅党组成员、副厅长王斌伟,省教育厅办公室副主任姚侃,中国教育报广东记者站站长、省教育厅办公室副调研员赖红英,广东教育杂志社社长陈湘年等,以及全省150多位各市、县(市、区)教育局办公室主任出席了会议,会议由省教育厅办公室副主任梅毅主持。

省教育厅党组成员、副厅长王斌伟在会上作了重要讲话。他回顾了2013年我省教育发展的总体情况,阐述了我省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总体思路:一是坚持立德树人基本导向,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二是改革资源配置方式,促进教育公平;三是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高教育质量;四是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拓宽学生成才发展通道;五是加快推进教育治理能力现代化,构建政府学校社会新型关系。王斌伟强调,教育局办公室是教育行政部门的综合中枢机构,起着连接上下、协调四方的作用,各地要紧密围绕“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推进教育治理能力现代化”这一主题展开工作,要在推进教育治理能力现代化进程中当好排头兵:一要认真学习领会党的十和十八届三中全会和关于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重要部署和论述,当好理论先行的排头兵;二要加强调研,出谋划策,将第一手资料在第一时间反馈到决策中枢,当好参谋辅助的排头兵;三要抓住重点、使督查督办制度化、规范化,当好贯彻落实的排头兵;四要创新管理,提升效能,当好转变职能的排头兵;五要加强宣传,主动引导,当好营造良好社会和舆论环境的排头兵,各教育部门办公室要加强教育宣传阵地建设,积极主动策划组织教育新闻宣传活动,不断提高教育新闻的公信力、感召力、影响力,充分运用各种主流媒体,进一步营造社会各方面支持教育改革发展的良好舆论氛围。

省教育厅办公室副主任姚侃在会上代省教育厅办公室主任王创作了发言。姚侃首先传达在中办座谈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并希望各地教育局办公室采取有效措施,把学习贯彻工作引向深入。他强调,办公室是教育局综合中枢机构,既是政策落实的前哨,又是服务保障的后院,位置特殊、责任重大,各地教育局办公室要立足本职岗位,将提升工作水平落到实处。一要发挥好统筹协调的作用,发挥统筹各方、综合协调的职能作用,增强主动服务、超前服务意识;二要发挥好参谋助手的作用,为“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推进教育治理能力现代化” 积极出谋划策;三要发挥好建章立制的作用,确保各项工作循有章、守有矩、为有依;四要发挥好督促检查的作用,真正做到敢督敢查、善督会查、真督实查;五要发挥好信息报送的作用,认真分析研判、综合整理、提炼观点,切实提高信息的“含金量”;六要发挥好新闻宣传的作用,抓住新推出的“广东教育”微信公众号这一契机,加强舆论引导,抢占新媒体阵地,积极开展教育宣传工作,希望各地继续配合与支持广东教育杂志社的教育宣传工作;七要发挥好规范管理的作用,严格执行“八项规定”;八要进一步做好语言文字工作,配合省语委办大力推动城市语言文字工作评估,积极开展语言文字工作“三下乡”活动。

广东教育杂志社社长陈湘年在会上作了发言,他对过去一段时期广东教育宣传工作作了总结与汇报:一是广东教育杂志社积极配合省教育厅的中心工作,创新形式,积极扩大教育宣传和信息覆盖面,增强教育宣传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努力使教育新闻宣传和信息工作更好地适应时展的要求。各市县教育局办公室充分利用省教育厅主管主办的《广东教育》等教育主流刊物,开展宣传工作,为广东教育改革与发展鼓与呼。二是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和广大教师非常支持“创强市,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打造南方教育高地”专项工作,创强热情高涨。同时他对2014年教育宣传工作的重点进行了阐述,继续宣传贯彻落实党的十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在全面深化改革之际,发挥好教育新闻宣传主流媒体的释疑解惑、凝聚共识和典型引路的舆论引导力和影响力,为教育改革发展营造良好舆论氛围,并指出教育宣传工作要心系基层、心系人民、改进作风文风,要创新传播宣传方式,拓展传播途径,把人民群众的声音反映好。广东教育杂志社编辑出版的教育期刊,要充分发挥教育舆论引导与宣传喉舌的权威作用,要成为我省大、中、小学广大师生的优秀精神食粮。他希望各地教育局办公室组织广大师生向《广东教育》《高教探索》《师道》《广东第二课堂》等教育期刊投稿,合力办好教育,创品牌,出精品,共同为我省“创强争先建高地”摇旗呐喊,为推进教育现代化进程多作贡献。

广东教育论文范文3

【关键词】教育投入 经济效应 广东

一、引言

二十一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在资本、土地和劳动之后,知识成为了又一个重要的生产要素。积极发展教育事业和科学技术是实现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要途径之一。我国坚持实行“科教兴国”的战略,表明了国家对教育的重视。对教育的投入多少是衡量对教育重视程度的重要指标,此外,教育的投入也会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研究教育投入的经济效益、发挥教育的经济作用,则是本文的研究目的所在。

教育的经济效益是教育投入和产出的比值。了解教育的经济效益,能够帮助我们理解教育的经济贡献作用。本文就广东省教育投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进行测算和研究,希望为“人才强省”战略提供参考。

二、理论基础

马克思指出,教育具有消费和生产的两重属性,首先教育必须以消费物质资料为基础,反过来生产又能受到教育的促进作用。因为教育的结果是为社会培养具有较高能力的劳动者,而劳动者素质水平的提高又会影响到物质水平的生产,所以教育具有潜在的生产性,可以促进社会经济的进步,也就是所谓的教育具有经济效应。

舒尔茨第一次系统的提出了人力资本理论。他认为在新经济时代,一个国家或地区最重要的资本就是人力资本。通过对教育的投资,劳动者可以不断地学习进步以及掌握更高水平的劳动技能,并通过自身技能的提高促进生产力水平的进步,改变经济增长方式。

三、教育投入量的经济效应的实证分析

从理论分析得知,高等教育与经济增长是正相关的,下面用数据进行验证。

第一,广东省高等教育与经济增长之间的相关程度到底如何?

通过查阅广东省统计年鉴(2016),我们选取了2006-2015年广东省普通高校在校生人数与实际地区生产总值,来研究广东省高等教育水平与经济增长的相关程度。从数据可以看到,广东省普通高校在校生人数,2006年共100.86万人,到2009年增加至133.41万人,再到2015年已达185.64万人,年平均增长率为7.01%。这段时间内,广东省地区生产总值也不断上升,从2006年末的2.66万亿元增长至2009年末的3.95万亿元,再到2015年末已增长至7.28万亿元,年平均增长率为11.82%。假定变量X代表高校在校人数,采用普通最小二乘法建立回归模型,运用Eviews6.0得到回归结果,回归方程如下:GDP=C(1)*X+C(2)+u。结果显示X的系数为2.96,通过了在1%水平下的显著性检验;二者的相关系数为0.968,表明广东省高等教育与经济增长呈显著正相关的关系。

第二,教育的贡献率―基于菲德模型。本文运用菲德模型,计算财政教育投入对经济增长贡献率。把广东省2006~2015年共10年的财政教育投入作为衡量教育系统投入的指标,回归方程中用E表示;选取相应年份的地区生产总值(GDP)来表征经济系统的产出,用Y表示;国内投资则以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来代替,用I表示;劳动力以广东各年度各年末劳动力总量表示,回归方程中为L。通过查阅广东省统计年鉴,我们得到广东省在2006年的GDP为26587.76亿元,2015年已经增加到72812.6亿元。固定资产投资从2006年的7937.4亿元增加到2015年的30031.2亿元;财政教育投入从2006年的392.6亿元增加到2015年的2040.7亿元;就业人数从2006年的5250万人增加到2015年的6219万人。

为了保证检验结果的准确和可靠程度,在利用菲德模型之前,我们首先以2006年为基准对广东省地区生产总值、财政教育投入、广东省固定资产投资这些变量进行不变价格处理,并得到dY/Y、I/Y、dL/L、dE/E、E/Y,具体结果如下:dY/Y=0.00337+0.3271(I/Y)+0.1453(dL/L)+3.9156(dE/E)(E/Y)

R2=0.7153说明模型的总体拟合水平较高,相关参数也通过了一定水平条件下的显著性检验。(I/Y)的系数为0.3271,表明广东省在这10年间的固定资产投资占经济总量的比重每增加1%,地区生产总值的增长速度就会增加0.3271%;(dL/L)的系数为0.1453,意味着广东省在这些年间的就业人数每增加1%就会使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的速度增加0.1453%;(dE/E)的系数为3.9156,说明财政教育投入每增加1%,GDP增长率就会增长3.91%。基于以上数据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固定资产投资、劳动力的投入对广东的经济增长都起到了促进作用。但是,和财政教育投入相比,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以及就业人数的增加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会更小。

四、基本结论

第一、广东省财政教育投入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是积极的。相对于劳动力或者资本产出,教育产出的弹性更大,即财政教育投入比劳动力或者资本具有更高的回报率。所以通过增加财政教育投入所实现的经济效益,比通过增加劳动力的供给或资本的投入更为显著。

第二、广东省财政教育投入对经济的促进作用目前还处于一个递增的阶段,然而由于受到劳动力素质的制约,具备掌握现代科技能力的高素质的劳动力尚且不足,因而产出对劳动力的弹性较小,因为受制于广东省劳动力总体素质的水平偏低,劳动力与资本的组合空间还有待提高,导致要素投入的增长幅度比不上经济增长的相应幅度。相较于财政教育的投入,物质资本投资对广东省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较低,所以资本的效率有待进一步提高。

广东教育论文范文4

论文关键词: 教育技术;培养计划;课程设置

论文摘要: 通过分析10多份来自公开渠道的教学计划,对当前的教育技术学师范专业的教学计划进行一次比照研究。统计这些计划所列主要课程的构成,最后通过分析讨论,阐明在这些方面发现的问题,为以后制订新的教学计划提供参考。

1 引言

最近由于所在专业发展的需要,笔者从公开途径收集到十几份教育技术学师范专业的培养方案/教学计划,并对其加以分析、综合与概括,以备专业建设参考之需要。这些计划时间跨度在2005年到2008年之间(共14份)。

2 主要课程统计

大多数学校的教育技术学专业开设的主要课程在种类和名称上面有比较大的差异,因此在统计时将大致属于同一课程内容的归为一类。统计现有培养计划中的专业课(包括基础课、主干课、必修课,不包括选修课和限选课),课程名称参照天津师大与南京师大的专业必修课,以及南师大的学科教育基础课。

按分布频率,依照“名称,开设院校,频次”的方式进行统计:高等数学,南京师大、天津师大、首都师大、山西师大、广州大学、韩山师院、三峡大学、长江大学、江西农大、佛山科技学院、安庆师院,11;线性代数,首都师大、三峡大学、长江大学、江西农大,4;概率统计,三峡大学、长江大学,2;大学物理/普通物理,南京师大、天津师大、首都师大、四川师大、韩山师院、三峡大学、长江大学、佛山科技学院、安庆师院,9;电工学/电子技术/电子线路,南京师大、天津师大、首都师大、山西师大、广州大学、韩山师院、三峡大学、长江大学、四川师大、东北师大、安庆师院,11;计算机组成原理/微机原理/接口技术,天津师大、首都师大、山西师大、长江大学、湖南文理学院,5;(C语言)程序设计,南京师大、天津师大、首都师大、山西师大、四川师大、东北师大、广州大学、韩山师院、长江大学、江西农大、佛山科技学院,11;VB.net/JAVA程序设计,天津师大、首都师大、佛山科技学院、安庆师院,4;数据结构,南京师大、天津师大、首都师大、山西师大、四川师大、三峡大学、长江大学、江西农大、佛山科技学院,9;数据库原理/数据库技术/数据库技术及网络应用,南京师大、天津师大、首都师大、山西师大、东北师大、韩山师院、三峡大学、江西农大、佛山科技学院、湖南文理学院,10;多媒体教学软件设计开发/教育软件设计开发/多媒体课件设计制作/软件项目管理/软件工程,天津师大、首都师大、山西师大、四川师大、广州大学、韩山师院、三峡大学、长江大学、江西农大、湖南文理学院、安庆师院,11;教育技术学导论/教育技术学原理/教育技术学,南京师大、天津师大、首都师大、山西师大、四川师大、东北师大、广州大学、韩山师院、三峡大学、长江大学、江西农大、佛山科技学院、湖南文理学院、安庆师院,14;教学(系统)设计,南京师大、天津师大、首都师大、山西师大、东北师大、广州大学、韩山师院、三峡大学、长江大学、江西农大、佛山科技学院、湖南文理学院、安庆师院,13;教与学的理论/教与学的心理学,山西师大、东北师大、广州大学、韩山师院,4;远程教育(基础)/网络教育(基础),天津师大、首都师大、山西师大、东北师大、三峡大学、长江大学、江西农大、佛山科技学院、安庆师院,9;教育电视制作技术/数字编辑与制作技术,天津师大、首都师大、四川师大、广州大学、三峡大学、江西农大、佛山科技学院、安庆师院,8;电视教材编导(与制作),山西师大、四川师大、广州大学、韩山师院、三峡大学、长江大学、湖南文理学院,7;教育电视系统/电视技术/视频信号基础/数字电视教育应用/数字视频技术,天津师大、首都师大、四川师大、东北师大、广州大学、三峡大学、佛山科技学院、安庆师院,8;(电视)摄像技术,广州大学、三峡大学、佛山科技学院,3;计算机网络/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计算机网络与教育应用/局域网构建技术,南京师大、天津师大、首都师大、山西师大、东北师大、韩山师院、三峡大学、长江大学、江西农大、佛山科技学院、湖南文理学院、安庆师院,12;多媒体技术基础/多媒体基础及应用,天津师大、首都师大、三峡大学、湖南文理学院、安庆师院,5;多媒体画面艺术基础,南京师大、天津师大、韩山师院,3;计算机平面图形图像设计,天津师大,1;美术基础,天津师大、四川师大、江西农大,3;音乐基础,天津师大,1;艺术基础,东北师大、安庆师院,2;教育技术(学)研究方法,南京师大、天津师大、首都师大、山西师大、广州大学、韩山师院、三峡大学、长江大学、江西农大、湖南文理学院、安庆师院,11;学习科学与学习技术,首都师大、佛山科技学院、湖南文理学院,3;教育传播学/传播学原理,东北师大、广州大学、韩山师院、长江大学、江西农大、佛山科技学院、湖南文理学院、安庆师院,8;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东北师大、三峡大学、江西农大,3;摄影(技术)基础,四川师大、东北师大、广州大学、韩山师院、长江大学、江西农大、佛山科技学院、湖南文理学院、安庆师院,9;教育技术项目实践,南京师大、天津师大、韩山师院,3;(动态)网页制作技术,韩山师院、三峡大学、佛山科技学院、湖南文理学院、安庆师院,5;教学媒体应用/媒体理论与实践,首都师大、山西师大、三峡大学、江西农大、佛山科技学院,5。

出现频率在10次以上的课程:教育技术学导论(14),教学设计(13),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12),高等数学(11),电子技术(11),程序设计(11),多媒体教学软件设计与开发(11),教育技术研究方法(11),数据库原理(10)。

出现频率在9~8次的课程:大学物理(9),数据结构(9),远程教育(基础)(9),摄影基础(9),教育电视制作技术(8),教育电视系统(8),教育传播学(8)。

以上16门课程显然是专业主干课程中开设频率最高的,是本专业的核心课程。

3 问题探讨

3.1 课程之间的关联度通过考察这些课程之间的次序关系,有些问题非常值得思考。比如“高等数学”与“大学物理”,“C语言程序设计”与“数据结构”,某些计划的制订者在一定种程度上忽略了课程之间这种显而易见的“先导”与“后续”关系,也说明没有经过广泛和充分的讨论。

3.2 共同的专业基础课除了“教育技术学导论”外,其他没有一门课程是这些学校全部都开设的,而“音乐基础”则只有一家学校在开设。也就是说到目前为止,该专业对自己的主干课程体系还未有一个统一的认识。这也说明教育技术专业作为一个较新的专业,还处在发展变化的阶段。当然,从国内外学者对教育技术学的定义来看,从新的技术对教和学的促进作用来看,从社会对人才的需求的快速变化来看,都不大可能完全固定下来。

3.3 主干课程中的新面孔从培养计划的制订时间上看,2005年有3份,2006年有6份,2007年有3份;2008年有2份。在不同的年份,培养计划中会出现一些新课程,如在2005年的3份计划中都没有出现与JAVA或者.NET相关的主干课程。这是2项在信息技术领域影响很大的技术,而最早出现它们的是安庆师院2006年的计划。这一方面反映出各个学校自身为适应社会对人才需求的变化而逐渐调整计划,另一方面也在某种程度上表明这种“适应”是比较缓慢的。

参考文献

[1]毕家驹.高校专业培养计划设计[J].比较教育研究,2006(1)

广东教育论文范文5

2016年6月,中国―东盟中心(以下简称中心)紧锣密鼓地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教育交流活动,助力东盟国家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为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年增添了新亮点。

一、主动加强同东盟国家教育主管部门的沟通

6月29日,中心杨秀萍秘书长在金边拜会柬埔寨教育、青年和体育部大臣韩春纳洛,就加强中柬、中国―东盟教育等方面的交流合作交换意见。杨秀萍秘书长介绍了今年以来中心在推动中国―东盟教育合作方面所取得的进展,认真听取了柬方的意见和建议。韩春纳洛热情欢迎杨秘书长访问柬埔寨,高度评价中心在推动中国―东盟教育合作方面所做的工作。他表示,教育和青年工作着眼于未来,使命重大,影响深远。柬方非常重视在该领域与中方的合作,鼓励更多青年学生赴华深造,拓宽视野,为两国间的友好交流作出贡献。中心作为中国和东盟十国共同成立的政府间国际组织,是非常重要的合作平台。希望中心继续发挥自身优势,推动中国有关部门为柬埔寨学生赴华留学提供更多便利,派出更多优秀教师赴柬进行体育等方面的培训。柬方期待与中心加强合作,通过组织夏令营、举办研讨会、开展交流活动等方式,加强信息沟通和资源共享,促进柬中和东盟―中国教育交流合作不断深入发展。

二、成功举办“中国―东盟青年人文论坛”和“中国―东盟高校青年领袖峰会”

(一)中国―东盟青年人文论坛

“中国―东盟青年人文论坛”由中国―东盟中心、吉林大学、马来西亚驻华大使馆共同主办,是今年中心实施的青年交流项目的重头戏之一。

论坛于6月17日在长春拉开帷幕。主办方、东盟驻华大使馆代表及吉林大学师生代表等200多人出席开幕式。杨秀萍秘书长出席并致辞。她指出,中国和东盟都面临着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共同任务,在社会和人文领域也面临一些共同课题。青年最具活力和创新精神,担负着国家未来发展的重任。中国和东盟推动年轻人之间就共同话题交流思想,有助于培养具有全球视野和包容精神的青年领袖,增进相互理解和友谊,筑牢中国―东盟关系的根基。杨秘书长表示,支持中国―东盟青少年交流是中心的重点工作之一。中心将继续积极为双方政府、教育机构和学生们提供服务,推动双方开展更多教育交流与合作,为中国―东盟各领域务实合作作出新贡献。

吉林大学常务副校长陈岗表示,此次论坛是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年和吉林大学建校70周年系列活动之一,希望与会青年学生通过深入交流,寻找和构筑中国与东盟共存共融的文化根基。马来西亚驻华大使馆教育参赞穆罕德・罗智发表了题为《东盟青年――走向21世纪教育的愿景与使命》的演讲,阐述了对东盟和中国教育体制改革的看法和建议,强调中国和东盟青年应该了解自己承担的历史重任,在加强学习和提高综合能力的同时,不断加强沟通交流,增进理解和友谊。

暨南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陈定定在主旨演讲中分享了他对在全球化背景下如何培养青年跨文化沟通能力、进一步推动中国―东盟青年交流的看法。150名中国和东盟学生围绕“网络空间与人际关系”“经济发展与中国―东盟相互依赖关系”“气候变化与全球变暖”“志愿者精神与青年角色”“人类安全与社会发展”“中国―东盟共同文化与价值观”等话题进行了热烈讨论。

在18日举行的闭幕式上,学生代表进行了精彩的汇报展示,介绍了各小组对相关主题的讨论情况、看法和建议。中心贸易投资部副主任、曾在吉林大学留学的老挝官员穆唯赛介绍了东盟国家经济与发展现状、中国―东盟经贸关系和中心为推动双方贸易投资合作所做的工作。中心教育文化旅游部主任荣叔男和吉林大学校长助理、公共外交学院院长刘德斌分别致闭幕辞,祝贺论坛的成功举办并高度评价中国和东盟学生的积极参与及精彩表现。

为期一天半的论坛活动日程紧凑,内容丰富,气氛和谐热烈,取得了良好效果。论坛期间,杨秀萍秘书长与吉林大学书记杨振斌会面,并同吉林大学公共外交学院近百名师生互动交流。中心还组织与会的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老挝、菲律宾、泰国、越南等国家驻华大使馆官员与吉林大学的国际处、白求恩医学院、经济学院、国际教育学院负责人进行了工作会谈,探讨未来交流合作的可能性与相关事宜。

(二)中国―东盟高校青年领袖峰会

“中国―东盟高校青年领袖峰会”于6月23日在广西师范大学成功举行。活动由中心与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共同主办,主题是“携手青春,共创未来”。来自中国、文莱、柬埔寨、印度尼西亚、老挝、马来西亚、缅甸、新加坡、泰国、越南和东帝汶11个国家44所高校的70余名青年领袖代表,6位东盟国家驻南宁和广州总领事馆官员,以及国际学生家长代表等共200余人出席了开幕式。

中心教育文化旅游部主任荣叔男、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副巡视员杨林、广西师范大学党委书记王、共青团广西区委副书记刘玄启在致辞中均高度肯定了本次活动的重要意义,强调青年肩负着国家未来发展的重任,应勇于担当,具有全球化视野和包容性,增强相互理解,为推动中国―东盟友好关系发展作出重要贡献。在讨论环节,11名与会青年代表分别就“青少年成长与挑战”“友谊、交流与发展”“理想与未来”等主题,分享了自己的经历、看法,展现了共同创造更加美好未来的决心和信心。与会代表在峰会期间还参加了共植友谊林活动,欣赏了广西师范大学的中国和东盟学生们在闭幕式上表演的精彩文艺节目。各国高校青年领袖纷纷感谢中心主办峰会,提供重要的交流平台,表示此次活动收获很大,今后愿继续为推动中国―东盟友好合作做出自己的努力。

三、推动企业向缅甸捐赠职业教育设备

推动中国―东盟职业教育合作、助力东盟技能人才培养是中心近年来在教育领域的旗舰项目之一,受到广泛关注和好评。今年,在中心的大力推动和支持下,浙江亚龙教育装备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亚龙公司)向缅甸捐赠了价值100万元人民币的10套职教设备。6月27日,捐赠职业教育设备交接仪式在缅甸勃固省礼伯坦市政府技术学院举行。缅甸教育部常秘吴觉索梭、中心秘书长杨秀萍、缅中友好协会主席吴盛温昂、中缅友好协会副会长彭放、中国驻缅甸大使馆文化参赞田善亭、亚龙公司营销副总监朱芝艳,以及礼伯坦市政府技术学院校长和师生代表等出席。出席仪式的缅方嘉宾在致辞中纷纷对中心、中缅友好协会、亚龙公司以及中国驻缅甸大使馆表示感谢,高度评价此次捐赠是支持缅甸地方发展及职业教育事业的重要举措,将进一步促进缅中教育交流合作、增进两国民众友好感情。杨秀萍秘书长在致辞中表示,随着东盟共同体建设的深入推进和中国经济转型升级,中国和东盟国家都迫切需要培养更多高素质技能人才。中心愿同社会各界共同努力,继续大力促进校际交流、学生流动、师资培训和校企合作,推动中缅、中国―东盟关系不断迈上新台阶。亚龙公司此次捐赠的设备已分别安装在缅甸教育部下属的3所职教院校,可供约600名在校师生使用。为确保设备正常有效运转,亚龙公司还专门为缅方20名教师提供了为期1个月的在华培训。受赠学校承诺将充分使用设备,使更多的学生有机会接受技能培训,更好地服务缅甸经济社会发展。

交接仪式后,吴觉索梭常秘专门为杨秘书长等嘉宾举行欢迎活动。他表示,缅甸教育部重视并期待同中方加强教育交流与合作,尤其是青少年之间的交往。希望中心继续发挥桥梁纽带作用,与缅甸教育机构密切沟通联系,举办更多符合双方需求的合作项目,为缅甸培养更多专业技术型人才,助力缅甸经济社会发展,增进两国民众之间的友好情谊。

四、邀请湄公河国家官员

走进著名学府南京大学

6月23日,应中心邀请访华的湄公河国家官员团访问了著名学府南京大学,与学校师生代表座谈。南京大学国际合作处及海外教育学院负责人介绍了该校教学科研及对外交流合作情况,表示南京大学已与国外280多所高校开展了交流合作,在校外国学生3000多名,其中东盟国家学生200多名。近年来,南京大学与泰国、越南等东盟国家高校交流合作日益增多。南京大学欢迎更多东盟学生到该校学习,愿同更多的东盟高校建立联系,扩大交流。该校来自柬埔寨、泰国和越南的学生代表参加了座谈,介绍了在南京大学的学习体会。座谈气氛活跃,反响积极。代表团成员纷纷表示,这是他们第一次走进南京大学,该校高质量的教学科研水平和美丽的校园环境给他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愿积极推动本国高校与南京大学建立联系,并派更多学生到该校学习。

五、组织中国媒体采访柬埔寨的孔子学院

为庆祝中国―东盟建立对话关系25周年,中心于6月下旬组织中国媒体团访问柬埔寨和越南。代表团由人民网、《中国日报》、《中国报道》、《中国―东盟博览》杂志、《21世纪经济报道》、《财经》杂志、《第一财经日报》、《广西日报》的8名记者组成。6月28日,中心安排媒体团采访了柬埔寨唯一的孔子学院和汉语教学中心――柬埔寨王家研究院孔子学院,了解该院自2009年创办以来的发展情况。孔子学院院长谢莫尼勒介绍了该院发展历程和取得的成绩,表示该院教学点辐射全国,已成为柬埔寨知名教学品牌,培养了包括柬埔寨政府官员在内的1万多名学员,为柬中各领域合作输送了优秀人才。学院学员同记者们积极开展互动交流,用亲身经历和流畅的汉语表示,孔子学院帮助他们拓宽了视野,提升了个人能力,为事业发展带来新机遇,表示愿为柬中友好贡献力量。这一活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对推动媒体更好地宣传和推动两国文化交流合作起到了积极作用。

六、通过做讲座、参加会议等形式

宣传中国―东盟教育交流情况

广东教育论文范文6

 

广西高等音乐艺术教育国际交流在这场思想革命中应运而生,并逐渐发展成熟起来,本文将针对广西高等音乐教育国际交流合作的时代特征进行探索分析。

 

高等音乐教育创办之初就对音乐专业的办学理念进行了广泛的论证,调查人才需求的历史、现状和发展趋势,统一了专业办学的思想。随着时代的不断前进、科技的不断进步,怎样修订了一套与时俱进的科学、规范、有专业特色且切合广西音乐本科院校的专业教学计划,怎样增强广西各高校的高考招生竞争能力的办学模式,是广西音乐国际本科交换生的人才培养模式研究课题的研究目标。

 

广西高等音乐教育国际化是广西高校音乐学科发展与转型的迫切需要,是广西民族音乐发展的迫切需要,是广西高等音乐教育由弱势转为强势的必要途径。广西高等音乐教育国际化将会增强广西高等音乐教育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以及国家对广西高等音乐教育的重视程度、投入程度。

 

一、广西高等音乐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的时代背景

 

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是由广西国际民歌节华丽变身而来,自1993年发展以来,广西首府南宁运用“刘三姐”、“歌海”作为宣传城市文化的名片,如今名声已经享誉中国、东盟以及全球各地。在全球化、经济区域一体化的背景下,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以推广广西本土音乐为主要目的,使多种文化、艺术形式融合,熠熠生辉。随着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的举办,相关的各种比赛接踵而来,如:1994年第二届广西国际民歌大赛中开设的首度中国民歌大赛,以及1997年在广西举办的中国少数民族艺术孔雀奖声乐大赛。广西的高等院校的师生参加比赛、演出等音乐活动数不胜数,这些艺术节的开幕式晚会、比赛以及各种音乐演出活动纷至沓来为高校的音乐教育提供了实践平台,同时也为广西高等音乐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的诞生提供了生命的种子。

 

二、广西高等音乐教育国际交流合作的时代特征

 

1经济全球化为广西高等音乐教育国际交流提供了政策平台

 

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高等音乐教育的国际化势不可挡。首届中国—东盟博览会于2004年在南宁召开,至今已有十余载,成功地举办了十一届;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与中国—东盟博览会、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两会一节”的完美结合,使经济发展全球化与音乐文化相互碰撞、相互交融。“两节一会”

 

的举办为广西音乐国际教育交流的诞生提供了政策平台。第一届中国-东盟“红铜鼓”艺术教学成果展演把握住了中国-东盟合作、西部大开发的强劲东风,积极拓展了广西音乐教育国际科研成果交流与合作的新路径,有力地推动了广西高等音乐教育国际化的进程。广西艺术学院东盟艺术系的成立,标志着广西培养国际化音乐人才模式正式启动,使广西艺术学院的高等音乐教育的高校职能从民族化往国际化转变。

 

2世界和平与发展、中国改革开放对广西高等音乐教育国际化的诉求

 

世界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各方向发展的主要格局,广西高等音乐教育迎合了这一发展主流。在世界和平与发展的格局下,广西高等音乐教育国际交流与日俱增,越来越重视与东盟各国建立教育友好合作关系。广西高等音乐的教育职能从原来单一的原生态民族音乐传承逐步往民族音乐国际化交流方面发展。在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同时,借鉴东南亚各国的民族音乐传承模式,使得广西本土音乐不断创新与发展。

 

广西高等音乐教育国际化是广西高校音乐学科发展与转型的迫切需要,是广西民族音乐发展的迫切需要,是广西高等音乐教育由弱势转为强势的必要途径。广西高等音乐教育国际化将会增强广西高等音乐教育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以及国家对广西高等音乐教育的重视程度、投入程度。广西高等音乐教育的本身受经济因素影响,而所有的广西高等音乐教育的目的、行为都是为了围绕着广西经济的发展而进行的。不论是中国-东盟“红铜鼓”艺术教学成果展演、广西-东盟音乐周、广西艺术学院东盟艺术系的成立,都是立足广西国际音乐教育和促进广西对外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学术交流平台。1979年,邓小平提出了改革开发的主张,在而后的几十年的实践中证明了这一理论政策是非常适合中国国情的。不论是经济体制还是教育体制都需要改革开放。广西音乐教育国际交流工作在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形势下不断发展、不断创新。

 

如广西艺术学院东盟艺术系教育国际化的观念,完善国际化课程体系,使课程设置国际化,广泛使用现代多媒体技术,促进学生及师资来源国际化,加大政府支持力度,加入国际教育组织,加快与发达国家进行学历学位互认的进程,推动高等教育管理与国际接轨,广泛开展国际合作等。广西高等音乐教育国际化就是提倡教育体制改革开放与广西目前的教育情况相结合,实现走出去与引进来相结合的创新点,就是要求教育体制遵循改革开放、重视与时俱进、不断创新的发展规律,培养创新性的高素质人才要把闭关自守变为合作交流。让我们的学生通过走出去,实现中外文化思想的交融和教育的全球化;而通过让外国学生进来,学习与接触中国上下五千年的民族文化,使得中国元素、中国文明为世界更多的人所接受、所传承。

 

3音乐国际人才培养模式的建立提高办学竞争力

 

2015年中国音乐界发生了几件与中外音乐交流相当重要的事件:2015年9月29日中国现任国家主席夫人彭丽媛访问美国茱莉亚音乐学院;2015年11月美国茱莉亚音乐学院中国分院确定落户中国天津;茱莉亚音乐学院将于2018年正式向中国招生。当中国音乐教育受到世界顶级音乐教育冲击的时候,中国音乐教育将何去何从?是保守还是融合?作为中国的音乐教育者必然要产生紧迫感。

 

前些年很多音乐高校为招聘音乐硕士以上的专业人才而发愁,而如今很多应用型综合院校的音乐专业也都要求博士学位以上作为音乐教师入职的标准。广西高等音乐教育的师资与中央、上海、我国的东部以及沿海地区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时代在不断的进步,师资力量也决定了各地区的高考招生。学生们很多都是奔着名校、名师而填报高考志愿。开展音乐国际本科交换生的培养计划,在如今广西音乐师资人才有限的基础上开展广西高等音乐教育国际化,能让国际名师不用直接落户也能享受国际大师的资源共享,有利于增强高校高考招生的竞争能力。

 

21世纪以前,广西高等院校开设有音乐专业的学校仅有广西艺术学院、广西师范大学、玉林师范学院;而21世纪以后广西大学、广西民族大学、广西师范学院、梧州学院、河池学院、贺州学院等广西一些综合性大学也纷纷开设了高等音乐教育。在音乐教育国际交流方面,广西艺术学院起了领路人的作用,率先举起了音乐教育国际合作的旗帜。广西艺术学院东盟艺术系于2011年成立,是广西艺术学院经过多方调研而做出的重大决策。东盟艺术系以特色促发展,以质量求生存,以市场谋出路为宗旨,为广西艺术学院抢占人才培养先机,进一步满足社会对复合型、实践型高素质艺术人才需求。对进一步扩大办学规模,完善专业设置,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同时也对广西艺术教育与创作有着重要的意义,将能更进一步推进高等教育的国际化和与东盟各国开展高等艺术教育合作,培养大批既能适应社会文化建设需求,又能进行中国—东盟艺术交流的国际化、应用型高等专门艺术人才。此外,广西艺术学院音乐学专业开展了中美合作办学项目,给广西音乐国际交流开辟了新的道路。该项目采用了“2+2”的办学模式(即前两年国内学习,后两年在国外学习)。按照相关制度的规定,学生在完成该专业要求的学分后,可以获得中美双方认可的双学历,大大地提高了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也提高了高校的办学竞争力。

 

4科研成果交流为广西高等音乐教育国际化提供捷径

 

为加强广西与东盟各国之间在民族音乐文化之间的合作,推进跨界民族音乐文化学术理论研究的长足进步,由广西艺术学院主办的、承载中国民族音乐文化、构造国际民族音乐交流平台的中国东盟(南宁)音乐周成功的举办了四届。每逢音乐周开始,中国与东盟各国的音乐家、学者们欢聚一堂,一起观摩音乐会,共同参与各种学术活动,共同在为打造中国-东盟国际音乐交流平台而努力。中国-东盟红铜鼓艺术教育成果展演,展示了中国--东盟各国的高等音乐教育与科研成果。展演从当初的广西内部的艺术教学成果展演发展到中期的越来越多的国内省市加入到该活动中,如今也有东盟的国家参加其中了,真正做到了中国与东盟的艺术教育的国际交流。两国之间对彼此的音乐教育现状也有了较多的了解,为两国之间的科研成果交流构建了良好的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