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艺术范例6篇

书法艺术

书法艺术范文1

聂国强

字毅甫,号洞林居士,1941年9月生,河南荥阳人。毕业于中国书画函授大学研究班,受教于欧阳中石等。善楷、行、隶书,尤精小楷。书法师古不泥古,敢于打破常规,完全依凭个人审美标准广采博取。书作传统功力深厚,清健挺秀,格调朴雅,法度严谨。所书榜书把欧字结体与柳字用笔巧妙地糅和在一起,极富意趣。2000年获“世界华人艺术家”称号。2006年第十二期《中国收藏》曾以“独具一格的书法艺术”为题进行了推介。作品在全国和国际展览中多次获奖,并入刻多处世界级和包括奥运纪念碑林在内的部级碑林。同时还被海内外广为收藏。《人民日报》、《中华名人》、《鉴藏》等多种报刊也都进行了宣传报道。书作和传略已被分别收入《中国历代书画名家辞海》、《世界名人录》、《世界人物辞海》等数十部辞书。2006年度被评为“百名作品最具收藏价值艺术家”。2008年以来,又被权威部门分别选入《影响中国100位艺术大家》、《60年60家》、《中国当代艺术大家》、《人类主流人物辞库(第92卷)》华人卷II、《中华传世名家》系列专集、《当代美术史·中国书法》、《中国著名国礼艺术家》、《中国气派·走向世界的艺术大家》、《大人大艺-益师益友》(沈鹏·聂国强)卷、《当代艺坛娇子》(书法卷)、《世界艺术通史》(书法艺术卷)、《全国书协美协主席精品选集》、《中国当代书法史》、《聚焦当代翰墨名家》、《盛世收藏-中国当代最具影响力的书画名家》、《当代中国书画实力派100家系列丛书》。同时还被评选和授予2008-2009年度“中国百位杰出书法家”、“中国当代文学之星”、“共和国六十年建设成就邮票人物”、“世博中国题贺艺术名家”、“2010感动中国艺术人物”、“共和国杰出书画艺术家最高荣誉成就奖”、“文艺百年传世人物”、“世界艺术大使”、“辛亥百年·百位中国艺术大家”等。2010年6月,传略和书作还被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和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协会等单位选入《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档案》、《国家特殊人才档案库》,并被授予“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领军人物”荣誉称号。2011年8月在“复兴之路·当代中国艺术成就展暨当代中国艺术名家评选”活动中,被文化部所属的中国国际书画艺术研究会评选为“特别金奖”,并被授予“当代中国艺术名家”。现为“世界华人艺术网”艺术顾问、世界华人书法家协会荣誉主席、河南省书法家协会会员、荥阳市书法协会名誉主席。

书法艺术范文2

关键词:书法艺术书法欣赏书法作品

书法的欣赏与实践是相互联系的,“眼高手低”的书法家从没有过。历代的书法家大多是具有高度鉴赏能力的书法评论家。他们都十分重视“读帖”。所谓“读帖”,就是通过观摩书迹和碑刻去领悟书法家所采用或创造的艺术风格和艺术手法,借以提高自己的鉴赏水平。对于一个有志于学习书法的人来说,同样需要重视读帖,逐步学会分析和欣赏书法作品的能力,取其所长,拼其所短,才能不断提高自己的书法水平。分析和欣赏书法作品,如果毫无区分地加以一概兼收,则往往进步不快,甚至会走弯路。这是一个极其复杂的问题,历来的说法各不相同,至今还没有一个共同的欣赏标准。

康有为在《广艺双楫•十六宗》中,提出了十条评论标准,即所谓“十美”:“一曰魄力雄强,二曰气象辉穆,三曰笔法跳越,四曰点画峻厚,五曰意态奇逸,六曰精神飞动,七曰兴趣酣足,八曰骨发洞达,九曰结构天成,十曰血肉丰美。”郭绍虞在《怎样欣赏书法》中提出了六条标准:“一、形体,看结构天成,横直相安;二、魄力,从笔力用墨看;三、意态,要飞动;四、流派,不拘泥碑帖,不以碑的标准看帖;五、才学,书法以外关系;六、气象,挥朴安详。”

这些都可以作为我们分析、欣赏书法作品时的参考。如果进一步加以归纳,则不外乎“形”、“神”二字。所谓“形”,指的是由特殊的笔画线条所构成的外形,包括字的笔画、字的结构、一幅字的布局;所谓“神”,指的是上述外形中内在的精神,包括笔力、气势神态、情感等各个方面。因此,欣赏书法作品,不仅要看一点一画、一字字和整幅字的外形,更要看它的笔力、气势、神态。如果外形美观多姿,内在奕奕有神,这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形神兼备”的好作品。分析、欣赏书法作品,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字的笔画长短、粗细、浓淡是否多变而适宜

汉字是由若干个线条式的笔画有机的组合而成的,这若各个笔画,尤其是一字之中的相同笔画,在字中不能长短、粗细、浓淡一模一样,应该而且必须有所变化。如“多”字的四个“撇”画,唐太宗认为,应该分别写作,一缩,二少缩,三亦缩,四须出锋。这里所说的“缩”,就是笔势收缩而不伸展,含有“短”的意思:“锋”就是笔势伸展而不收缩,含有“长”的意思。“多”字的“撇”画是这样,其它的笔画也是这样,否则,字形就显得死板,单调,也就无艺术可言。

二、字的“重心”能否给人以稳健的感觉

字姿可以而且应该多种多样、千姿百态,但不可忽略必须把字的重心“稳住”。欧阳询的字,初看起来,有摇摇欲坠之感,但仔细一看,它犹似千年古塔,虽欲倾却“重心”不离地,依然稳健如新。有些书法欠佳的字,平躺在纸上似乎四平八稳,不偏不倚,但如果一竖起来,则往往东倒西歪,中心不稳。因此,要判别字的重心如何,一个最简单的方法是,把纸竖起来,看看它有没有“倒塌”。

三、字势是否自然

宋代王安石有一句论书名言:“不必勉强方通神。”所谓“不必勉强”,就是历来的书法家和书法理论家们都一致强调的要“自然得体”。王羲之在给他的儿子王献之传授书法经验时说:字要“自然宽狭得所”,“分间布白,远近宜均,上下得所,自然平稳。”王羲之的书法之所以“独擅一家之美”,关键在于“天质自然”。

四、看整篇书法作品的章法、笔势是否一气呵成、融会贯通

一幅好的书法作品,犹如一幅好的山水画,它必然是字与字、行与行之间气势连贯,笔虽短而意却连。汁白以当黑,疏密得当,给人以无穷的遐想和强烈的艺术感染力。书法作品中的落款、印章也是整体中的有机组成部分,要注意是否用得恰倒好处,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若是画蛇添足,也会有损于整幅作品的艺术性。

五、看书法作品中的笔法是否有法度有新意

书法艺术具有极强的继承性,书写者必须遵守一定的法度。但是,仅有继承,甚至与古人写的一模一样,还称不上真正书法艺术,充其量只能是他人的“奴书”,还必须在继承的基础上有所创新。因此,在评论和欣赏书法作品时,要看作品中能否正确的处理好继承与创新之间的关系。

六、在欣赏书法作品时,要适当地了解其创作的时代背景

书法作品和文学作品一样,与作者书写时的心情有着密切的联系,它的艺术风格常随作者的年龄和心情的变化而变化。同一个书法家可以由于不同的时期、不同的心情而写出不尽相同的甚至截然不同的作品来,如颜真卿中期写的《多宝塔碑》,是在和平环境的得意之中写就的,字势端重浑厚,清晰悦目,成为楷书中的代表作;他晚期写的《祭侄文稿》则是在朝廷岌岌可危,侄儿不幸身亡之中写就的,悲愤之情夺腔而出,于是,出现了笔画浓淡、疏密、大小不一,甚至涂涂改改的粗犷、潇洒的风格,成为行书中的代表作。因此,一定要把作品放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中去评论和欣赏,才有可能得出正确的结论。

七、欣赏书法要有一定的艺术想象力,要防止以实论实

书法艺术范文3

湖南2014年普通高校招生美术类、书法艺术与书法教育类专业统一考试考生成绩、成绩分布情况和统考合格线,这两类专业统考合格线均为150分。考生即日起可登录湖南招生考试信息港(hneeb.cn),或拨打声讯台16885128以及人工台1607160查询本人成绩。此外,移动、电信C网用户可通过发送“CJYS#”加“考生号后10位”到1062899261查询;联通用户可通过发送“GKCJ#”加“考生号后10位”到1062899261查询。取得合格资格的考生名单已在“湖南招生考试信息港”上公布,不另行给考生发放艺术类省级统考合格证书。

根据我省普通高校招生政策规定,省属高校所有艺术类专业、在湘部属院校美术类专业、省外高校的艺术类高职(专科)专业、省外民办高校(上海视觉艺术学院除外)和独立学院的艺术类本科专业、省外公办二本院校的美术类本科专业(指以素描、色彩、速写等为主要考试内容的美术类专业)以及其他不符合教育部规定设点组织校考条件的高校(专业)在湘招生录取时,直接使用省统考相关专业成绩,招生学校不得组织湖南考生参加校考。上述高校(专业)以外的,可在我省统考合格生源范围内组织校考,也可直接使用省统考成绩。今年省外高校在湘设点组织艺术类专业校考的相关安排已在“湖南招生考试信息港”上公布,考生可登录该网站查询报名有关事宜。

为加强对省外高校来湘组织艺术类校考的管理,给考生报考提供更为便捷的服务,从2014年起,我省将进一步优化校考管理模式,对美术类、书法艺术与书法教育类校考实行“报考分离”模式(其他艺术类校考组织管理模式不变)。2014年全省美术类、书法艺术与书法教育类校考统一设立一个报名咨询点(设在中南林业科技大学),考生在报名咨询点办理预存校考所需的报名费、退回剩余报名费和部分高校的现场确认等手续,也可在报名咨询点向招生院校现场咨询有关问题。

2014年全省美术类、书法艺术与书法教育类校考考点设在湖南科技职业学院、长沙环境保护职业技术学院、湖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湖南师范大学工程与设计学院、长沙师范学院五个地点。这两类专业校考报名结束后,由我院根据报名人数统一安排招生院校的校考地点,考生在指定考点参加考试。考生可在考试前一天通过登录报名系统查询获取相关考试信息,包括报考院校的准考证号、考试地点、考场安排等,不再另行发放(或打印)纸质准考证。美术类、书法艺术与书法教育类校考其他有关详细情况,考生可登录“湖南招生考试信息港”查看。

书法艺术范文4

关键词:陶瓷艺术 书法艺术 陶器上的文字 传统艺术 陶瓷书法

        一、我国自古以来陶瓷工艺与书法艺术的发生和发展,历史悠久,关系密切。

中国制陶起源很早。自古相传“神农氏作瓦器”,“昆吾氏作陶”。汉字起源同样是历史悠久。远在六七千年前的仰韶文化(半坡类型)与四五千年前的大汶口文化以及马家窑文化(马厂类型),出土的陶器上面常见有作为记事的符号,由此可见古代陶瓷和文字的起源,从一开始就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

春秋战国时期的陶器上面多带有篆书雕印文字,陶器上的文字也成为后人研究战国文字和制陶业的宝贵资料。秦兵马俑身上多刻印有工匠的姓名,如“咸阳午”等,字体有的是篆书,有的则近似草隶。三国、两晋时期是青瓷器普及和发展阶段,同时也是陶瓷书法艺术进一步提高与形成典范的过程。唐代楷书、章草、大草、行书等书写体系逐渐完善,这一时期由于饮茶之风盛行。书法装饰便出现在茶壶、酒坛上,有楷、有草,均有大书法家张旭、怀素、颜、柳之风韵。多写名人诗句或“酒”、“茶”文字,酣畅淋漓,圆润遒劲,纯真自然,配以不同的器物造型之上,极具古朴、简约之美感。

宋代书法是我国书法发展的一次高峰,书法艺术方面趋于完善和社会文化素质的提高,反映在陶瓷造型中已有“大巧若愚”的自然之韵。陶瓷上的书法装饰在这一时期自然也就成为其明显的特征,且和谐完美地融合在一起,耀州窑用书法装饰的酒具、茶具,其书法亦颇有“苏、黄、米、蔡”之韵。以至元、明、清各代书法装饰陶瓷也成为一种独特的艺术装饰形式和艺术美感,这有其精神上的必然和谐。

2 0世纪6 0年代以后,随着陶瓷艺术的丰富和发展,随着人们对陶瓷艺术视野的扩展。陶瓷和书法的结合样式也越来越多,表现手法也越来越多样化,艺术品位也越来越有所提高,书法也逐渐地成为陶瓷装饰中所独具魅力的种类。众多陶瓷书法作品,或以笔写,或以刀刻,或以釉上,或以釉下,各具风采盎然。近年来各地陶瓷艺术家利用各地不同的材质和工艺,创作出大量的优秀作品。如我们汝州的彩陶、广东佛山的现代陶艺、山东淄博的色釉刻瓷,江西景德镇的陶瓷书法刻划和堆字等。这些作品充分利用书法的形式美和陶瓷材质美在文化内涵和形式上的联系,和谐而自然地结合起来,为陶瓷书法艺术的发展开拓了新的境界。

从陶瓷发展的历史来看,从原始陶器到彩陶、彩绘陶,再到后来陶与瓷的流脉和传派,陶瓷艺术的奥秘既深藏在历代传承的手工模式之中,更神奇地深藏在从配料、拉坏、成形、装饰到烧制的个体经验之中。因此,陶瓷与书法一样,它的原则、法规、模式、风格、内涵也都受到整个中国文化内涵与形态的制约。

简言之,陶瓷与书法都是当时文化、艺术及至政治、经济状况的具体反映。

        二、陶瓷与书法都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艺术。从其实质来讲,有相通之处,两者有着许多共同的文化内涵,有着和谐的审美情趣。

首先,两者都是造型艺术。书法是以线条的流动来表现作者的情感心绪和品格修养。陶瓷造型通过各种线型和体面结合变化,空间的虚实、体量大小关系、轮廓的起伏等,构成陶瓷的造型美。

其次,从审美特征来看,两者都是实用性与艺术性相统一、状物与抒情相统一的艺术。书法无色而具有图画的灿烂,无声而有音乐的和谐,来自自然形象而又远离了自然形象。书写者将自己的精神意蕴、生命情丝、审美趣味化为或纵或收、或枯或润、或粗或细、或刚或柔的线条,并通过这些笔墨线条的枯润、浓淡的个性因素,反映出人的审美经验。汉代的杨雄在《法言》中说:“言,心声也;书,心画也。”唐代孙过庭认为书法艺术可以看出书法艺术家的情感,即“达其情性,形其哀乐”。清代刘熙载更是一语道明:“写字者,写志也”、“书法,如其学,如其才,如其志,总之如其人而已”。

中国作陶的祖先似乎一开始就赋予了陶瓷以艺术和精神文化的涵义。“陶者,淘也,依山取土,以水滤土,和水成型”,一个“陶”字竟是思想的象征,于是有了“陶冶”、“陶铸”等由“陶”字而生的人文意味,也有了陶瓷作品作为精神与文化象征的本质。在窑炉面前,每一个陶瓷艺术家都充满了希冀和期待。他们在用泥加火的特殊语言形式,来表达自己的感情和灵魂。陶瓷艺术家在陶瓷创造过程中把精神与语言统一起来,从精神层面出发,寻求语言

[1] [2] 

的自然表现,创造富有文化内涵和个性特征的作品。他们追求的不再是表面的形式趣味,而是与自己心灵、情感相对应的语言形态;他们关注的不再是空洞的作品主题,而是自己的思想寄托。

再次,从表现特征来看,陶瓷与书法艺术在表现形式上具有共同特征。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它们都不适宜于表现持续性的情节性的事件,而长于表现一动作瞬间,并在动作瞬间内创造出颇富生命力和表现力以及想象力的艺术形象。另一方面,书法艺术与陶瓷艺术两者都讲究和强调变化。清人陈介祺在其《习字诀》中主张“练字不如练气”,正是受到陶文与金文布局结构的启发。因为有些陶文、铭刻的书法多是随同器形装饰上的需要而自然变化,并不拘泥于行列的整齐;字体大小也不规矩一致,如此反而使人感到迭宕多姿、妙趣横生。我们知道“秦砖汉瓦”这一脍炙人口的成语,其所表达的含义,不仅表明当时的制陶工艺已臻上乘,更主要的是说明了“秦砖汉瓦”的创造性和富于变化性。陶上的图案、文字既表现了淳朴的时代风格,又富有天然的艺术情趣。刻的无论篆书或隶书,多在一圆形或方形、云形轮廓内变化其形体,介乎文字与图案之间,别有一种圆浑典雅的神韵,令人百观不厌。

总之,对陶瓷艺术和书法艺术两者特征的深入、完整的理解,有助于艺术家们在创造过程中加强陶瓷的表现性和抒情性,从而创作出更加有审美力度和审美价值的作品。

        三、陶瓷艺术与书法艺术的结合在于对两门艺术的解读和深掘,而后达到综合艺术的完美和统一。

河南省中国画院院长、全国首届“百杰书法家”、“德艺双馨艺术家”张万庆先生,首先提出了陶瓷书法新概念,使书法艺术因陶瓷而固化,使陶瓷艺术因书法而放出异彩。被业界誉为“陶瓷书法第一人”。

陶瓷和书法作为中华文化两大国粹,千百年来深受人们热爱。陶瓷制作工艺复杂,既要求有较高的艺术修养,又要精通烧制技术和造型能力,自古就有“土与火的艺术”之称,难度较大,成功率低;书法在宣纸上用墨书写,难度较小,成功率高。但纸质作品年代久远极易破损、霉变,不易保存,而陶瓷一旦留存下来,虽经千万年而色泽韵味依然。书法艺术与陶瓷艺术的完美结合达到了自然融合,互相映衬的效果,使其成为了中国固化的艺术! 

陶瓷书法是立体的书法。陶瓷书法不是书法从纸张到陶瓷的简单转移,而是借助陶瓷工艺中特有的技法,来完美表现书法特有的韵味和意念,使书法在陶瓷上得到立体化、多维化体现。在这里,书法美化了陶瓷,使陶瓷增添了朴实与端庄,陶瓷装点了书法,升华了书法的立体美感,使书法更加生动秀美。

书法艺术范文5

鸟兽的爪印蹄坑是具象事物特征的标示,是产生文字的原始符号。这一符号来自自然的基本标示经过人的意识地作用,并进行修正变革和改造,便再造了意向性或象征性的符号,由此便形成文字。在文字的起初自然的具象符号特征就决定了汉文字的意向性和象征性的符号特征,并形成了中国书法的基本特征。书法的基本特征是自然客体经过人的意识作用而产生的再造符号,是自然的和人的精神化的符号再现,是人类文明的产物。它属于中华民族所特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同时也形成具有独立的世界性地位。中国的汉文字是来源于客观的物质世界的,是人类认识自然的结果。它的符号特征是科学的,形象特征是美妙无比的,是世界文化中璀燦的明星。书法是一种文化根,这种文化根的本体意识作用在理性的支配着人们不断的发展着中国的书法艺术。由于汉文字的起始是来自自然的具象因素,是通过人的意识作用创造出的意象形象,是人脑劳动的反映,其结果是在不断的发展过程中使文字由一般的原始的自然因素上升到原始社会陶器上的文字符号。据考古资料证明,从原始社会陶器上的文字符号仰韶文化到商代的陶器符号其具有文字的性质是无疑的。无论原始社会陶器上的文字符号或商代的陶器符号以及青铜器花纹等具体的文化,如仰韶文化陶器符号、龙山文化陶器符号、商甲骨文、周金文、青铜器花纹中的许多字形及花纹,都保留着自然事物的某些特征。文字由自然的符号经过人的加工和改造,用来记录和表达人的思想语言。致使书法的本质是自然符号经过人的变革和改造而发展成抽象符号的,这就使得汉字的书写成为一种具有创造性和想象力的造型劳动。正是在这个基础上,中国的书法是由一般的自然符号经过改造加工成特殊的符号即文字形象。书法是由一般的能够标示记事性的自然标志经过人的改造发展为一种具有意向性或象征性形象特征的抽象符号,最终成为一门艺术。历经千百年的不断变革与发展便成为一种最为抽象的线性艺术,极致为一种纯粹的艺术门类。

文字文明的起初是为标示或记事的需要而促使着人创造了文字。文字是人类的需要,需要是文字存在发展的动因。随着人类的不断进步和发展,文字成为人类表达情感思想的共性符号。在人类高度发达的时期,同时也不断促使着文字逐步向更高层次跨越,跨越是书法质变的结果,使促成文字结构型质的必然结果。东方文化的变革创新使书法这一原本来自自然和人的精神化的符号,即就是中国人创造的这个第二自然,经历世世代代的中国人的不断创造使书法成为一门独特绝美境界的艺术。其根源是书法符号的自然特性与人的的清神境界高度升华的必然结果。书法艺术首先是来自自然界的因素,它是启示人的审美观不断升华的决定性根源,是书法艺术由具象事物产生抽象艺术的基因,因此书法艺术之美的第一因素及特征是来自自然具象美的必然,再经过人的劳动创造使书法艺术不断的发生型质变化,不断的形成和丰富了抽象的书法艺术的独特美,并且到达了民族艺术殿堂的领袖地位。从广义的范畴讲中国书法或中国绘画以及中华民族的各个艺术门类都未能脱离这一抽象特征的艺术精神的本质。就书法和中国画而言,它的精髓和灵魂将凝聚在笔画之中的线条里。它们所表现的各种美如自然美、意向美、象形美等等美的本质形式都包含着书法美的基因。线条美的特征是形成书法抽象形式美的最基本单元,它的构建标示和凝聚着精、气、神,它凝结着皮、肉、筋、骨、血并以时空构成以线的载体而产生生动、含蓄、抽象、节奏、韵律的书法艺术美。

书法艺术之美是由具象性符号性特征的线性因素通过人的想象创造逐步发展达到线条的抽象形式美,概括地说就是从字的一种具象性型质变化到另一种型质,无论发展变化属于那一个阶段,美是从具象符号开始,美的元素构建书法精神化的结构型质并发展成抽象形式的线,线是书法美的基本特征。

从书法的起始认识书法,也就是从自然界中的具象符号的形象认识书法的艺术美。在《文心雕龙》第39篇“练字”一文中写到“夫文象列而结绳移,鸟迹明而书契作”。说的是仓颉在起初创造文字时,“见鸟兽蹄坑之迹,知分理之可相别异也,初造书契”。文中表述仓颉以自然界中的形象通过人的情感体悟,可借以自然界中的一些形象反映人的情感意志,借着自然界中的各种形象和各种形象所具有的特征来表达人的思想,或借着各种形象的特征来暗示和表达人的情感,或借着这些形象的特征来暗示着人对这些形象的情感。后汉大书家蔡邕说:“凡欲结构字体,皆须像其一物,若鸟之形,若虫食禾,若山若树,纵横有托,运用合度,方可谓书”。唐韩愈在他的《送高闲上人序》里说:“旭善草书,不治他技,喜怒窘穷,忧悲愉佚,怨恨思慕,酣醉,无聊,不平,有动于心,必于草书发之。观于物,见山水崖谷,鸟兽虫鱼,草木之花实,明列星,风雨水火,雷霆霹雳,歌舞战斗,天地事物之变可喜可愕一寓于书,故旭之书动犹鬼神,不可端倪,以终其身而名后世。”宗白华是这样评价的:“张旭的书法不但抒写自己的情感,也表现出自然界各种变动的形象。但这些形象是通过他的情感所体会的,是‘可喜可愕’的;他在表达自己的情感中同时反映出或暗示着自然界的各种形象。或借着这些形象的概括来暗示着他自己对这些形象的情感。这些形象在他的书法里不是事物的刻画,而是情景交融的‘意境'像中国画,更像音乐,像舞蹈,像优美的建筑。”这种书法艺术美的特征在各门艺术中都有书法美的基因存在,其根本原因是书法形象的起初是人找到了能够暗示和标识人的情感意向的客观与主观的切合点,其内在关系与书法符号的自然美的符号性和人的精神因素有很大的关系。显然各门艺术的内涵与书法的抽象美的关系相关联,各门艺术的精神因素又具有书法符号美的因素。这就是得书法形象美的艺术特征始终贯穿着中华民族的各个艺术门类,它们都未能脱离书法这一抽象特征的艺术精神本质。

书法之美与自然形象紧密相关,它是自然客体符号化的再显,是人的精神结晶。书法艺术之美是来自自然和人的意识的共性产物,它不是孤立无源的臆造。人类发展的需要是文字存在发展的动因。文字的起初是人类为记事和标示事件的发生,在自然中找至汀能够暗示和借代的标识及表达人的情感意愿的形象。通过改造是客观的自然因素变为更加完美的符号。是人的精神之美有了明确的标示符号,人的思想情感有了明确地表达方式,使人的意识形态以更加完美的符号特征而彰显,从而确立书法体系。书法艺术之美是存在的主观反映,是存在通过人的意识作用的精神产物,是来自自然而又超越自然的精神产物。多么抽象的书法形式都是存在的自然美与精神转化的产物。因此书法艺术之美的基础是客观存在的自然之美,离开了自然形态的书法之美,是无美可谈的。书法艺术之美的内容是非常丰富的,它不仅有形式的美、内在的构成美、人的情感美,而且还包含有其它众多的因素在内,它不仅具有特殊之美更有普遍的形式美,它积淀了社会内容的自然形式。美即在形式而又超越形式,离开形式美无法张现书法美,离开客观自然美和人的精神美,书法美是无本可谈。从“夫文象列而结绳移,鸟迹明而书契作……明确表达了文字得以创造的基础因素是鸟兽足迹辨明,文字才得以创造。”由于书法艺术之美是自然之体貌给予人的启示,使人的观念发生变化并想象创造了具有意向象征的书法符号,自然之美和人的精神之美是书法艺术美的本源。因此人们只在站在书法艺术美的开端和书法发展的历史长河中,才能很好的把握书法艺术之美,才能充分认识高度抽象的符号化的书法艺术之美。书法形式、结体及一切书法表象都是来自然和人的精神化的第二自然。第二自然是从构成书法的所有要素集中表达书法的基因,第二自然是孕育书法艺术美和创造书法艺术美的源泉。从书法的形式、形态上看,书法是一种最为抽象,最为纯粹的艺术门类,它体现的是一种东方艺术的独特美,是民族艺术殿堂的领袖,是中国艺术的精神本质,是一种文化根。书法发展至今完全是这种文化根的本体意识的作用在理性的支配着书法的銀。

书法艺术之美和促成人的能力因素是一种动力它促使着人们努力的继承和不断地创作。然而在学习书法的过程中针对点画训练与结构训练,是不必以书法之美的课题作为学习的先决条件的,而要从书法本体的规律法则着手,从传统的书法理念中吸取营养,不断夯实书法基础,循序渐进,追寻规律,遵循法则,尊重时代,尊重艺术,尊重人的独特见解。守恒书法艺术的本体、客体及时代性特征,在继承中不可偏废书法艺术的存在和发展的规律性规则。不能以专家的权威或集团的误导而贻误书法艺术的健康发展。在继承中只有回归到书法艺术的本体、客体及时代性特征的规律因素里从书法艺术发展的历史长河中探索创造书法艺术,才能更好的实现民族艺术的发扬光大。

继承书法艺术是一项充满着快乐和艰难困苦的事情,对现代人来说,似乎存在着许多的客观困难和主观困难。客观困难是现代的计算机技术给书法艺术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冲击,计算机技术在很大程度上替代了书法艺术的书写功用,键盘革命使得书写技术直接丧失存在的作用。加之书法艺术本身存在的抽象性因素是造成书法艺术继承和发展的主要困难,同时也是造成人的主观困难有来自书法艺术本体的抽象性因素。书法艺术的抽象因素“多维空间”的规律使书法艺术的继承存在极大的困难。这种困难可以通过对书法艺术的抽象因素加以认知,强化书法理念,进一步加深对书法的“多维空间”因素的认知便可突破这一困扰许多书法人的难题,也是解决书法长期存在的一个未解决的书法笔法因素的课题。另外人的价值观和来自西方文化理念的冲击,使书法艺术及其艺术的价值观也发生变化。继承发展是突破各种难题的动力。艺术价值、能力价值才能是这一民族的传统艺术得到完美的存在。在继承书法艺术时首先要从书法艺术的最根本的问题上着手,本源是发展的源泉。其次从传统的文人式的诗、书、画、印四绝的知识结构着手,书法使人能获得能力的发展。再次从“书法的多维空间”规律着手,变化多端是书法艺术美的根本。书法艺术的抽象美是通过书法的多维空间彰显的,认知多维空间是揭开书法艺术神秘面纱的关键。唯物辩证法的原理是通向书法抽象符号结构型质的路经。陈振濂在《书法美学》中论述:“一个现代意义上的书家,首先应该是一个艺术哲学家。只有当他能从哲学、美学高度来把握书法中的真旨时,他才会在书法学习,书法创彳乍,书法研究诸方面游贿余,左右逢源。当然,诗、书、画、印式的意识修养也许仍不失其价值,因为中国文化传统向来是互相渗秀、互相制约中建立起其规模的,且书法与中国画、与诗文、与篆刻也保持了密不可分的悠久关系,因而当代书法家们对此也必须花真功夫”。追寻书法的美学特征和哲学理念是提高和强化书法艺术的有效途径。以此达到书法艺术向更高层次发展。因为书法的美学特征是书法艺术发展的基因和标志。书法艺术抽象美的“多维空间”因素可以促使人们自觉或不自觉的对美学原则的无意与有意的去体悟、探索和仓噺,以致达到书法艺术的型质变化。

书法艺术范文6

一、书法艺术是既对立又统一,且不断发生变化的艺术 

一幅精美的书法作品,其艺术性体现在既对立又统一的两个方面。比如,书法艺术在墨色上讲究浓、淡,干、湿等,在运笔速度上讲究轻、重,快、慢等,在章法上讲究疏、密,大、小等,在结构线条上讲究粗、细,虚、实,提、按,长、短、涩、滑等,在气韵神采上讲究动、静,飞、落等,这些矛盾着的两个方面,既对立又统一,且不断发生变化,最终形成了完美的书法艺术。 

二、书法艺术是需要书法者精心设计的艺术 

一幅书法作品要想成为精品,需要书写者在书写前精心设计,匠心独运,做到“胸有成字,意在笔前”。书法的四个基本要素是:用笔、结字、章法、气韵。起于用笔,基于结字,成于章法,美于气韵;书法的艺术核心在于抒情、美观、大方、自然:书法创作的基本技法是:起笔要很,运笔要准,收笔要稳。总的来说,书写者在书写前需要精心设计以下主要内容。 

(一)书写文字内容的设计 

书写者需要在书写之前精心设计好书写内容。笔者多次参加并观摩过书画作品展览,多数书写者的书法作品内容大多是唐诗宋词、名言警句、经典文章、宗教偈语、人生感悟等。笔者认为,书法作品在文字内容上一定要有新意,书写者要紧扣时代的脉搏,与时俱进,既要弘扬我国古代文人名士留下的经典诗词歌赋,又要讴歌新时代的中国文化、中国形象、中国精神以及中华民族的核心价值理念等内容。只有传播社会正能量的书法艺术作品才是真正的接近地气,才能真正地践行艺术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二)书法字体的选择设计 

书写者在书写前一定要做好选择设计。根据我国汉字的演变历史,汉字书体主要有篆书、隶书、楷书、行书、草书五种。每一种书体,都有其不同的风格特点。每位书法爱好者也都有自己喜爱擅长的书体和书写的习惯。比如,有的书法爱好者喜欢返璞归真,爱写“篆书”;有的书法爱好者喜欢圆润、流畅的书法线条,爱写“隶书”;有的书法爱好者喜欢工整、大方的风格,爱写“楷书”;有的书法爱好者喜欢快慢结合,行云流水的速度,爱写“行书”;有的书法爱好者喜欢狂浪豪放、潇洒飘逸的意境,爱写“草书”;有的书法者性格直率,喜爱写“榜书”。无论选择何种书体书写,书写爱好者都要选择自己最擅长的书体,写出美好的书法艺术作品呈献给群众,以飨观者。 

(三)文字的大小排列,落款、印章的整体布局设计 

书写者在书写书法作品时,首先要确定书写的文字内容,适用的书体,然后在宣纸上进行布局,包括落款的位置、加蓋印章的位置等内容,这些被书法家们称之为“章法”。一般而言,篆书、隶书、楷书的“章法”以整齐美观为规范,行书、草书的“章法”变化较多。笔者认为,书写者只有讲究“章法”,才能写出精美的书法作品。 

三、书法艺术是需要书法者不断创新、张扬个性的艺术 

书法艺术需要书写者不断创新,保持个性。书写者在学习著名书法家们书法作品的基础上要不断发展创新,形成自己独特的书法艺术风格。众所周知,当代著名书法家舒同、启功、刘炳森、李刚田、陈天然、张海、欧阳中石、范增、李斌权等人,他们的书法作品之所以受群众喜爱,就是因为有自己独特的书法艺术风格,超凡脱俗、与众不同。当今有一些书法爱好者,在学习名人的书法作品时,因循守旧,东施效颦:也有一些书法爱好者在观摩他人的书法作品时,过于挑剔。笔者认为,学习古人绝对不能不知变通,僵化死板;学习今人不能流于世俗,花里胡哨。初学者一定要静下心来,先练习楷书,因为楷书的问架结构严谨,字体竖长,有筋有骨,工整俊秀,比较完美。书法作品同人一样,字的间架结构要硬朗清奇,精气神韵完美,才能成为精品。初学者临摹名人的书法作品一定要有所选择,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而不要一味地模仿。只有在不断学习进步的基础上,有个性地进行创新发展,脚踏实地,认真写字,才能达到高远的境界。 

四、书法艺术是需要书法者不断提高自身修养的艺术 

书法艺术与书法者的自身修养关系很大,笔者认为,书法者要想使自己的书法作品成为艺术精品,流芳后世,需要不断提高自身的修养。 

书法爱好者需要提高自身的心理修养。书法爱好者要心理健康,心地善良,心态平和,能够静下心来,刻苦研练,日积月累,只有这样,才能练好书法。有的书法爱好者心情浮躁,急功近利,总想一夜成名,往往事与愿违。诸葛亮云:“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唐代著名书法家柳公权的书法名言是:“心正则笔正。”宋代苏轼在诗中曾说:“何当火急传家法,欲见诚悬笔谏时。” 

书法爱好者需要提高自身的品德修养。古有明训:“作字先做人,人奇字自古。”书法者的书法艺术与人品关系密切,书法爱好者需要不断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境界,养天地之正气,法古今之完人。唯其如此,书法爱好者的书法艺术作品才会流芳后世。如果一个书法爱好者的道德品质败坏,尽管其书法艺术水平再高,世人也会对他嗤之以鼻。比如,北宋有“苏、黄、米、蔡”四大著名书法家,“蔡”原指北宋权臣蔡京,因其“人品奸恶”,世人认为其玷污了书法艺术,遂将其除名,改为另一位书法家蔡襄。 

上一篇舞蹈教学

下一篇书法字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