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问卷分析范例6篇

调查问卷分析

调查问卷分析范文1

关键词:人才测评 问卷 调查

为了解济南市中小企业对“人才测评”的认识,有针对性地开展“人才测评”公共服务活动,济南市人才服务局进行了此次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400份,回收有效问卷167份。使用spss13.0对数据进行分析,分析结果如下。

1.进行过人才测评的人占大多数。“贵单位是否进行过人才测评?”165人中,95人选择“进行过”,占57.58%;70人选择“没有进行过”,占42.42%。

2.大部分人认为人才测评比较重要。“您认为人才测评是否重要?” 99人选择“比较重要”,占59.28%;60人选择“很重要”,占35.93%;8人选择“不重要”,占4.79%。

3.人才测评在人才招聘、人才培训等环节存在必要性。在“您认为在以下哪些情况下进行人才测评很有必要性?”问题中, 28.0%的人认为在“人才招聘(包括调入新人或接收毕业生)”中; 22.15%的人选择“人才培训、人力资源规划”;“干部选拔”、“项目负责人选拔”和“年终考核”分别有19.08%、17.85% 和 11.08%的人选择;1.85%的人选择“其他”。

4.对思想品质的考察应放在第一位。“在人才测评中,您认为测评要素的重要性排序应该是?”42%的人认为是思想品质、工作能力、业务知识;21.8%的人认为是思想品质、业务知识、工作能力;13.2%的人选择“工作能力、思想品质、业务知识”;而“工作能力、业务知识、思想品质”、“业务知识、思想品质、工作能力”和“业务知识、工作能力、思想品质”被选频率大致相同,分别是8.6%、7.5%和6.9%。

5.“面试”是人才测评中最好的技术手段。“在人才测评中,您认为采用的技术手段最好是?”44.1%的人认为是“面试”;28.9%的人选择“情景模拟”;16.2%和8.3%的人选择“问卷测试”和“简历分析”;2.5%的人选择“其他”。可见答题人对人才测评的理解还比较传统。

6.人才测评由单位人事部门组织比较好。“在人才测评中,您认为使用何种方式进行最好?”54.3%的人认为由“单位人事部门”组织比较好;30.9%认为要“委托专业的人才测评机构”;13.7%的人认为“使用人才测评软件”;1.1%的人选择“其他”。

7.业绩和测评结果是单位判断人才的主要标准。“贵单位判断人才的标准是什么?”43.1%的人认为是“业绩”;34.5%的人选择“人才测评结果”;12.6%和9.8%的人认为是“学历”和“其他”。说明企业还是以务实的眼光来选择人才的。

8.人才测评在30%-70%的程度上反映个人真实水平。“您认为人才测评能反映人才的真实水平程度占比为?”85.3%的人认为能占“30%-70%”;10.7%的人认为“高于70%”;4%的人认为“低于30%”。

9.应普及职工和领导对人才测评的认识。“您认为贵单位开展人才测评工作的关键是?”50.9%的人选择“职工对人才测评的认识”;33.9%的人选择“领导的重视与参与”;9.4%和5.8%的人选择“领导的重视与参与”和“其他”。说明大家对人才测评缺少比较全面的认识。

调查问卷分析范文2

一、调查的目的

我校地处农村,学生阅读面窄、见识少。大部分学生对习作抱有畏难情绪。但是小学生作文教学又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语文综合能力的体现。对此我们教师都在千方百计地想办法来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提高写作能力。为培养学生自主写作能力,寻求教师有效的作文教学策略,并为以后的作文教学提供依据,我校课题组于2015年1月份在部分学生中进行了小学生作文问卷调查。

二、调查的内容

本次调查问卷主要是在三—六年级学生中进行。问卷内容共23小题。分别从学生课外阅读、勤于积累、习作兴趣、乐于观察等几个方面着手设计,但又各有侧重,较全面地对学生作文学习的现状进行了调查分析。

三、调查的方法及对象

1、调查方法:调查采用不记名问卷的方法。对学生下发50份调查问卷,收回有效问卷50份,所有数据都进行了分析统计。

2、调查对象:福和小学三—六年级部分学生。

四、调查结果与分析

根据调查结果,了解到小学生作文中存在的问题:

1、80%的学生只是偶尔读课外书籍,但不能坚持天天阅读。甚至还有少数学生从不读课外书籍。

2、学生所读课外书籍主要体现是作文书,漫画书。

3、主动积累的学生很少,都是老师布置有积累的作业才去完成。即使部分学生能够摘录好词佳句,但能巧妙运用的较少。

4、大部分学生认为生活中的事从没有细心地观察过。只是粗略地知道而已。

5、大部分学生不喜欢老师布置的作文,究其原因:老师不应该限制习作的范围。

6、学生认为老师对他们的习作帮助最大;少数家长能够指导学生习作。

五、思考与对策

调查结果表明:我校学生在课外阅读这方面简直就是一个空白,所谓的阅读就只是读读作文书,漫画。阅读面太窄。部分学生在阅读时不能及时积累,不能将知识灵活地运用于习作中;大部分学生没有细心观察生活的习惯,所以习作中真情实感就无法抒发出来;学生认为老师的指导才是他们习作进步最有效途径。以上的分析结果,反映了部分学生习作内容枯燥、甚至无话可写的根本原因。为了改变这样的状况,有效地提高我校小学生的习作水平及教师教学水平,我们思考对策如下:

1、班级成立图书角,让学生把自己的课外书籍带到学校来,相互阅读,培养学生阅读兴趣。

2、每周留一两次读书作业,让学生摘抄好词佳句,并慢慢尝试写出感悟。

3、每月进行一次读书摘抄作业比赛,激起学生积累的兴趣。

4、经常在班级里举行讲故事比赛、口头作文比赛,鼓励学生把从书本上看到的故事通过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锻炼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

调查问卷分析范文3

【关键词】 性文化节; 避孕节育; 计划生育

在我国,“性”历来都是一个神秘而富有争议的话题。一方面,在传统观念的影响下,国人对性缺乏必要的了解和认知,人类该具有的本能欲望被禁锢。另一方面,随着对外开放和经济发展,性放纵导致性病、艾滋病开始流行。因此,倡导和传播健康性文化,促进性文明势在必行。

为了倡导科学、先进、文明的婚育观念,宣传和普及性与生殖健康知识,提供群众满意的避孕节育和生殖健康产品,保障育龄群众的身心健康,促进和谐家庭和和谐社会建设,深圳市从2007年开始每年举办一次“性文化节暨生殖健康成人用品展览会”。第三届于5月1~3日在深圳市会议展览中心隆重举办。市人口计生局对每年1次的性文化节予以高度重视,积极组织直属单位和各区计生局参加,并在总结上两届参展经验的基础上,为了更好地服务大众,使会展更加贴近群众,满足他们的需求,此次专门组织设计问卷开展调查。现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

纳入标准:①性文化节的受众;②年龄18岁以上;③愿意参加本调查。排除标准:性文化节的承办方、参展商。

1.2 调查方法

1.2.1 调查方式 自行设计问卷,采取封闭式匿名调查的形式,由调查员在现场发放问卷,讲明目的、意义和填写方法、注意事项后,由被调查者当场独立完成,调查员检查验收。

1.2.2 基本要求 科学性:要具有高度认真负责的精神,强调实事求是。完整性:一方面,在确定的时间段内,对合乎条件的对象,都要进行调查,讲明调查目的意义,做好耐心细致的解释,力争应答率尽可能高。如有无应答者,应记录下这些无应答者的基本情况。另一方面,要求对每一份调查表都要检查验收,保证调查表的完整性,即调查表的所有项目都必须填写,避免漏填、错填。灵活性:如果应答者文化程度偏低,在征得应答者同意的情况下,可由调查员协助对象填表。

1.2.3 质量控制 培训调查员:调查员承担着本次现场调查任务,调查员的工作热情、责任心和对调查方法的熟练掌握是能否顺利完成、确保调查质量的关键。每区抽调两名有工作经验的调查员,有研究人员进行培训,使之掌握调查目的、意义和要求,熟悉问卷内容。问卷审查:①完整性:无漏项,无重项,有“其他”者,横线上必填;②可靠性:逻辑性,注意前后各题之间的逻辑关系;③一致性:是否前后一致。有效及废表标准:①完成调查对象基本情况的算有效问卷,缺任意一项为废表;②一般调查项目,累计漏填3题及以上,即为废表。 1.2.4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由课题研究者对问卷进行审核后,用EPI-INFO 6.0建立数据库,SPSS13.0进行数据统计分析。

2 结果

本次性文化节共调查2485人,基本信息完全的2038份,回应率81.95%,有效问卷1985份,有效率97.40%。53份无效问卷基本信息:男性26人(49.05%),女性27人(50.95%);年龄分布,以20~29岁为主,M±S为31.00±13.42。文化程度、职业分布与有效问卷基本一致;婚姻状况分布,男性与有效问卷一致,女性则以未婚比重大。提示未婚女青年回避者较多。现就1985份有效问卷分析如下。

2.1 人口学基本特征

2.1.1 性别 以男性为主, 1271人(占64.03%),女性714人(占35.97%)。

2.1.2 年龄分布 年龄最大为80岁,最小为18岁,M±S为30.00±8.20岁,无论男女均以年轻人为主,30岁以下占61.46%(男59.71%,女64.57%),20~39岁生育活跃年龄人口占87.00%(男87.25%,女86.56%)。

2.1.3 文化程度 无论男女均以受大专以上教育为主(男59.17%,女56.58%),中等文化程度其次(男32.42%,女31.37%),初中以下均只占10%左右。

2.1.4 职业分布 职业分布分散,各行业均有一定比例,见表1。

2.1.5 婚姻状况:婚姻状况以已婚为主占66.65%,未婚占33.35%。

2.2 性文化节有关问题

2.2.1 参加性文化节目的 无论男女参加的主要目的均为学习性知识、欣赏性文化作品。男性参加学术交流和获取/购买性用品的比例高于女性,见表2。

2.2.2 性文化节的消息来源 45.42%女性从朋友/同事等人际途径获取信息,明显高于男性(24.69%,χ2=101.15,P=0.00

2.2.3 入场券的来源 男性以自己购买为主68.31%,明显高于女性(50.14%, χ2=178.44, P=0.00

2.2.4 最感兴趣的性文化节活动项目 无论男女,感兴趣的项目位居第1和第2位的均为性学讲座和性文学作品展。但男性对时尚情趣内衣/模特秀、性病与艾滋病防治图片展、古代性文化展更感兴趣,女性对专家咨询更感兴趣。而在计划生育/性生殖健康用品展销、性文化作品/摄影比赛、生殖健康知识现场有奖竞答方面男女差别无统计学意义。见表3。

2.2.5 对举办性文化节的看法 94.96%男性和91.32%女性以上认为有必要举办性文化节,大多数(男69.79%,女75.63%)认为每年举办一次合适。无论男女,对性文化节的满意度由高到低依次为活动内容、讲座内容和展会布局(男50.59%/23.05%/22.11%,女44.82%/27.87%/24.65%)。无论男女,对性文化节改进项目看法一致,七成(男72.15%,女70.59%, χ2=8.23,P=0.22>0.05)认为会展布局和活动内容有待进一步完善。

2.3 避孕节育有关问题

2.3.1 目前采用的避孕方式 参与者中91.34%目前有性伴,其中96.14%已婚者有性伴,82.63%未婚者有性伴且95.53%采取了避孕措施(已婚97.14%,未婚93.28%),无论结婚与否,67.09%均以避孕为主(已婚63.09%,未婚74.92%)。已婚人群采用上环和结扎长效避孕措施的比例(23.15%)高于未婚人群(3.90%,χ2=136.97,P=0.000

2.3.2 获取避孕药具的主要途径 无论结婚与否,药店和超市是避孕药具的主要来源渠道。比较而言,已婚人群通过医院、计生站、社区工作站取得避孕药具高于未婚人群,而未婚者通过超市和街边自动售套机取得避孕药具高于已婚人群,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另外,可以看出无论结婚与否,从刚刚运作一年的社区生育文化中心获取避孕药具的均占到一定比例,见表4。

2.3.3 领取免费避孕药具情况 86.70%已婚者和82.55%未婚者知道有免费的避孕药具发放,但已婚人群知道并领用过的比例高于未婚人群(49.43%与30.55%,χ2=49.50,P=0.00

37.28%已婚者和50.00%未婚者知道有免费的避孕药具,但没领用过。没领用的主要原因,无论已婚未婚,依次均为地点不方便、时间不方便、质量不满意、种类不合适。

3 分析与讨论

从2003年广州开全国之先河举办性文化节以来,全国多个城市先后举办了性文化节,有星星之火不断燎原之势。从参观人数逐年增加和网友投票结果看,性文化节总体来讲受到大众的欢迎[1,2]。七成网友认为性文化节实用、有趣;同样有近七成的网友认为性用品可以提高夫妻生活质量;近八成网友认为性文化节有“普及性教育”、“唤起性关注”等积极正面的作用。但同时也有二成人认为起到“推广性用品”、“催生性教唆”的消极作用;有媒体和网友对性文化节过多地展示性用品和内衣秀提出批评,认为性文化节“性”的成分太多,“文化”内涵太少[3-5]。

正如著名性学家刘达临所说:“性是人类最基本的生活需求之一,它关系到人们生活的幸福,婚姻家庭的巩固,子孙后代的健康成长和社会的和谐发展。但由于受儒家文化的影响,长期以来有关性的问题在中国一直被遮遮掩掩。现在不同了,人们不再对这个问题感到羞涩,开始以宽容的心态接受性文化的传播。”因此,现在已经不是争论该不该举办性文化节的时候了,而是在于我们应该怎样举办性文化节,如何发挥其促进性健康、性文明的作用。

避孕节育技术的发明是人类性文化史上的奇葩,为人类的性健康保驾护航。人口和计划生育部门重要职责之一就是推广避孕节育技术,倡导安全,促进人们的性与生殖健康。参加性文化节的目的就是,利用性文化节这个平台宣传避孕节育知识,增强避孕意识,推广和促进避孕节育措施的落实。为此,调查了解性文化节参与者的基本信息、参与意愿、避孕节育情况,从而为进一步改进工作提供依据。

本研究按时间段,对前来参观的受众进行调查,回应率81.95%,在回应者中,问卷有效率达97.40%,无效问卷仅占2.60%,以未婚女性为主。有效问卷基本上能代表参观者的基本特征:男性2/3,女性1/3;已婚2/3,未婚1/3;20~39岁占九成;文化程度大专以上占六成,中专/高中占三成,初中及以下只占一成;职业分布分散,各行各业均占一定比例,但男性以专业技术人员、女性以企事业单位办事人员稍多。

从本研究结果来看,男性七成半主要从媒体获取到性文化节的信息,女性则近半数是从人际途径获取信息,因而相应地,七成男性、五成女性通过购票入场,其余通过免费赠券入场,提示男性主动参与意识强于女性。九成参与者认为有必要举办性文化节,七成参与者认为每年举办一次合适。无论男女参加的主要目的是学习性知识、欣赏性文化作品。男性参加学术交流、获取/购买性用品的比例高于女性。无论男女,最感兴趣的项目均为性学讲座和性文学作品展。但男性对时尚情趣内衣/模特秀、性病与艾滋病防治图片展、古代性文化展更感兴趣,女性对专家咨询更感兴趣。对计划生育/性生殖健康用品展销、性文化作品摄影比赛、生殖健康知识现场有奖竞答兴趣并不高。五成参与者对性文化节的活动内容感到满意;七成参与者认为会展布局和活动内容有待进一步改进。

有关避孕节育问题结果显示,在有的人中,七成未婚者和六成已婚者均以避孕为主,这可能与本次参与性文化节的年龄偏轻(30岁以下占61.46%)、目前尚未生育为主有关。而部分已生育的参加者则采取了上环和结扎长效避孕措施。八成已婚者、九成未婚者从药店和超市获取避孕药具。86.70%已婚者和82.55%未婚者知道有免费的避孕药具发放,但曾经领用过的比例并不高(已婚者49.43%,未婚者30.55%)。没领用的原因,无论婚否,依次均为地点不方便、时间不方便、质量不满意、种类不合适。此结果与我们的另一项研究结果相似[6]。分析原因可能有以下几个方面:(1)深圳是一个流动人口为主的城市,流动人口占总人口约九成,且以年轻人为主,大部分租房住,加上经常变动,对目前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属地管理的政策不太了解,缺乏归属意识,不懂得获取免费服务;(2)由于生活节奏快、流动性大,很多年轻人没有时间和精力去寻求服务,而是就近在超市、药店购买避孕药具;(3)深圳的便利超市和药店网点分布广泛,遍布全市各个生活小区,多采取24小时服务的营业方式,为休息时间,特别是夜间购买避孕药具提供了方便。(4)部分人对免费服务不太接受,认为免费服务质量不能满足个人需求。

通过调查我们得出以下启示,(1)性文化节的参与者以性活跃期的年轻人为主,是计划生育服务的重点人群,人口计生部门参与性文化节是必要的。(2)虽然大多数采取了避孕措施,但大部分以等短效避孕措施为主,大量研究表明,性活跃期的年轻人往往不能坚持正确、持续地使用,常常导致避孕失败,因此需要计生部门给予咨询指导,并保证药具的持续供给,可以通过性文化节加强避孕节育技术的历史文化、避孕与性健康的关系,避孕知识特别是药具正确使用方法、全面介绍避孕产品种类、药具发放信息的宣传和指导。(3)目前免费发放避孕药具的途径没有得到有效的利用,值得深思和研究。(4)对性知识和性文化作品有较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通过性文化节这种方式能满足他们的渴求,但是目前性文化节的市场运作模式,商业气息较浓,如果不加以正确引导和适当的规范,可能造成消极负面的影响,人口计生部门应该承担起这份责任。

此次问卷调查是我们一次粗浅的尝试,主要探讨计生部门参与的必要性,一方面缺乏经验,另一方面考虑到现场操作的可行性,问卷设计比较简单。建议今后,完善调查问卷,加入有关性知识、态度和行为方面的问题,逐步建立评价指标体系,通过调查研究促进性文化节健康、规范运作。

参考文献

1 任珊珊,李燕.健康谈性广东人很坦然[N].广州日报.2007.11.3.第35版.

2 网易新闻中心.性文化节“钱”途无限[OL]..

3 奚旭初.“性文化节”上找文化[N].商务时报,2007.11.7,第2版.

4 天府论坛•天府时评.性文化节到底有多少文化[OL].四川在线省略,2007.11.02 .

5 冼兹.性文化节:走在低俗和功利的边缘[OL].中国网省略,2007.11.08.

调查问卷分析范文4

[关键词] 网络教学;调查问卷;设计分析

[中图分类号] G434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5-4634(2014)01-0034-03

0 引言

北京工业大学网络教学源于2002年9月,并在2007年10月研发启用新版“教育在线”网络教学交互平台,与后续研发的新版视听课堂、精品课程、课程论坛、博客、调查问卷与课程测试、多媒体教室网、教师多媒体培训网等资源网共同构成了网络教学多平台体系,推动了学校网络教学的发展。随着平台和资源的逐步完善,网络教学、资源制作、多媒体教学支持、培训等工作情况通过清晰、准确的数据体现出来,教学技术支持与辅助服务逐步进入到科学、及时的管理层次[1]。

截至2013年12月,北京工业大学“教育在线”平台中开课课程(组)710门,班级1568个。学生用户26332人,教师用户1209人,助教用户158人。总访问量超过4100万次,日均登录次数1440次。本学期活跃课程(组)131门,班级206个,活跃教师158人,学生5793人,日均访问量近万次,登录次数2160次。“教育在线”访问量很大,面临很大的压力,在现有平台的基础上,如何通过技术的手段促进学习、改善课程,如何深化网络教学及数字资源建设等等,这些问题需要进一步探索和研究。

因此本次问卷研究的主要目的包括:了解教师应用“教育在线”平台的情况和满意度;了解教师应用平台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和平台需要完善的功能,如功能、技术、流程;了解教师网络教学的规律;形成推广应用网络教学的措施。

1 方法与过程

1.1 研究方法

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通过自编问卷《网络教学平台应用情况调查问卷》收集和分析相关数据。

1.2 数据取样

研究以北京工业大学教师为调查对象,调查采用网络问卷形式,通过调查问卷与课程测试系统(http:///Questionnaire),并通过学校门户网、教育在线和第五次教育教学大讨论网站转发问卷信息,还通过群发邮件给“教育在线”教师用户发送了问卷链接。

1.3 数据取样

问卷采用实名调查方式,经5人测试,修正了“表述有偏差”等问题,经过对题量和问题难易度的调整,答卷时间控制在9~13分钟。问卷的内容呈现方式采用单页面滚动呈现,前言部分阐释了本次调查活动的目的、意义。统计结果通过系统生成,答卷人可查看统计结果,并可将其作为研究数据。为防止个人信息泄密,公开的结果过滤了答卷人姓名和邮件等信息。

2 问卷与分析

2.1 问卷内容

“教师问卷”含客观题和主观题共22题,对问题依次编号为T1、T2、T3、……、T22。问题结合4个维度展开:答卷人基本信息;网络教学的作用;“教育在线”平台的使用情况;网络教学的阻碍因素和激励措施。题目内容正面表述,并尽量保持维度内的一致性,具体编写情况如下。

维度1:答卷人基本信息。从答卷人姓名、性别、年龄、学历、职称、院所、学科背景、网络教学经验、邮件方面测查,共9小题,包括单选和填空题,部分示例如表1。

表1 “答卷人基本信息”部分问题示例

题号 题目 选项(以“;”区别各选项,下同)

T5 您的职称(单选) 初级;中级;副高级;正高级

T8 您的网络教学经验值(填空)

维度2:网络教学的作用。从大学课堂教学是否需要网络辅助课堂学习、来自学生获取网络资料的需求和压力是否促使教师开展网络教学、网络教学案例的分享、网络教学在学校自主学习类课程中的角色方面测查,共4小题,部分示例如表2。

表2 “网络教学的作用”部分问题示例

题号 题目 选项

T10 您认为大学课程的教学中

是否需要网络辅助课堂教学?(单选) 是;否;不确定

当今大学生通过网络渠道获取信息资源的

T11 需求量大,来自学生对网络资料的需求和 是;否;不确定

依赖是否会促使您开展网络教学?(单选)

维度3:“教育在线”平台的使用情况。从是否在“教育在线”上开设课程、是否继续使用、是否满意、使用过哪些功能、开展过哪种网络教学形式、“教育在线”在网络教学中的作用、功能和服务上的不足方面进行测查,共7小题,示例如表3。

表3 “教育在线”使用情况部分问题示例

题号 题目 选项

T15 如果再开新课,您是否会继续 是;否(请填原因);

使用“教育在线”?(单选) 不一定(请填原因)

T16 您对“教育在线”平台总体 满意;基本满意(请填写改进

上满意吗?(单选) 之处);不满意(请填写原因)

T21 您认为“教育在线”在功能和

服务上还有哪些不足?(简答)

维度4:网络教学的阻碍因素和激励措施。从哪些因素阻碍教师开展网络教学、需要哪些激励措施支持方面调查,共2小题。如T20题为“您觉得哪些因素阻碍教师开展网络教学?(多选)”,选项有:缺少时间;缺少技术;缺少电脑设备;缺乏激励;缺乏现代教育理念和对网络教学的认可;担心教学资料外泄;担心网络教学不可控;教师网络教学的工作量评价不清晰;学生获取资料积极性低;其它。T22题为“您认为深入开展‘网络教学’需要哪些激励措施和政策支持?(简答)”。

2.2 结果与分析

1)答卷人基本信息。“教师问卷”共收到有效答卷116份。维度1中T1~T9(第1~9题)的数据统计反映了教师对网络教学关注的基本情况。其中,男、女教师比例为37.07%和62.93%。教师年龄方面,20~30岁的教师占总数的13.79%,30~40岁的占50.86%,40~50岁的占29.31%,50~60岁的占4.31%,60岁以上的占1.72%。由此可以看出,教师年龄大部分集中在30~50岁,比例达到80.17%。学历方面,具有硕士以上学历的教师达到85.34%。职称方面,具有中级职称的教师比例为40.52%,副高级职称的43.1%,具有中级和副高级职称的教师总比例为83.62%,而具有正高级职称的教师只有4.31%。计算机学院、应用数理学院和电子信息与控制工程学院教师对开展网络教学的积极性更高。具有理工科学科背景的教师占到76.72%。这些数据与“教育在线”教师用户数据统计基本相同,总体而言,年龄在30~50岁、具有博、硕学历、中级和副高级职称的理工科教师是开展网络教学的主力军。

2)网络教学的作用。这部分测查教师是否从思想上认同网络教学的作用,答案是肯定的。T10测查出97.41%的教师认可网络辅助课堂教学的作用,认为“不确定”的占2.59%,没有教师认为不需要网络教学。而学生获取网络学习资料的需求是教师开展网络教学的一个促进因素,T11测查出持此观点的教师达95.69%。

T12分享了一个网络教学案例:“教育在线”中“数据结构与算法”课程BBS访问量120余万次,主题帖1800余帖,教师版主“老汉”退休后仍常回到论坛答疑、发帖,毕业多年的学生也常“回来”答疑和问候,该课程也被评为“北京市精品课程”。本题有宣传和激励的作用,是多选题。91.38%的教师认同:“老汉”通过论坛答疑方式让更多人受益,建立了融洽的师生关系,是值得肯定的;78.45%的教师认同:“老汉”对教学的热爱、执着和奉献精神让人感动,对青年教师关注教学有很大触动。75%的教师认同:信息技术不是“点石成金术”,教师才是真正的魔法师,优秀的网络教学需要技术、设计,更需要经营和坚持。然而也有2.59%的教师认为“老汉”的付出不明智,耽误了“研究”职能。T13探讨网络教学对学校的自主学习类课程所起到的作用,意见并不一致。观点1:自主学习基于学习任务和资源,培养学生独立分析、探索等能力,适合网络教学为主加上少量课堂教学的形式。教师通过平台课件、练习模块,提供学习任务和资料;通过BBS组织、支持和监控学习的过程;通过作业模块收作业并评价等。持此观点的教师占73.28%。观点2:网络教学只能是对课堂教学的补充,不适宜自主学习类课程。持此观点的教师占23.28%。另有3.45%的教师有其它观点,如不同课程不同对待等。从这个测查结果发现,教师认同网络教学辅助课堂教学的作用,但并不完全认同以网络资源为主、课堂为辅的自主学习方式。正是基于这种情况,北京工业大学基于“教育在线”开展的网络教学采取网络辅助课堂的形式,是课堂教学的有力补充,而精品课程、视听课堂等资源平台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服务。

3)“教育在线”的应用情况。T16测查出教师对“教育在线”平台总体上满意,66.37%的教师对“教育在线”很满意,31.86%的教师基本满意并提出了建议,只有1.77%的教师不满意。T15测查出85.34% 的教师表示将继续或尝试使用“教育在线”,12.93%的教师表示“不一定”,仅有1.72%的教师不会再使用。

T17的多选题测查出教师应用“教育在线”的功能集中在课程通知、课程介绍、大纲、课件、作业和答疑讨论功能,其它如博客、课程自荐等应用很少(课件资料74.31%;课程介绍60.55%;课程通知52.29%;课程作业52.29%;课程大纲49.54%;答疑讨论33.03%;助教管理16.51%;课程自荐11.93%;博客11.01%;帮助文档(word形式)13.76%;快速使用指南(Flash形式)15.6%)。这与T18统计的教师主要开展的网络教学形式的结果是对应的,主要使用课件、作业、论坛、视频等功能,具体统计为:教师主要开展课件模式(教师共享课程资源,便于学生下载)占69.81%;课程资源共建共享模式(助教协助教师建设课程资源,并利用课程论坛组织讨论)占38.68%;作业管理模式(教师通过平台发、收、批作业)占37.74%;视频教学模式占23.58%。结合“教育在线”实际运行数据也发现,部分功能模块如“博客”等,已失去存在意义,运维精力应主要投入到教师关注的功能上。

T19的多选题测查出在应用“教育在线”过程中,90.52%的教师认为共享便利了(网络教学是课堂教学的有益补充和延伸,实现了课件资料、作业、练习的网络共享);81.03%的教师认为内容拓展了(教师可以整理并课堂上没时间讲的内容、一些习题解答、学科发展信息、资料和资源链接等,引导学生思考与交流);56.9%的教师认为交流深入了(通过论坛整理常见学习问题,避免教师重复回答共性问题,利于学生深入学习和交流)。

T21的简答题测查出教师对“教育在线”功能和服务方面的建议,主要集中在作业、课件版权保护、浏览器兼容性、推广培训等方面。如课程作业方面的建议:增加打包下载批阅、批阅后能上传批阅文档、增加作业评分后的成绩统计和分组管理、作业能重新和学生能二次上传作业等。这些建议小中见大,对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质量非常重要,体现了教育技术的主旨。对这些问题以邮件方式一一回复,问题整理后也在校园网做了解答。

4)网络教学的阻碍因素和激励措施。T20的多选题测查开展网络教学的阻碍因素,其中,缺少时间占51.3%;缺乏激励政策占47.83%;网络教学工作量和质量评价还不清晰占44.35%;担心资料外泄,关注版权问题占40.87%,另有其它一些因素,如表4所示。本题从逆向思维寻找开展网络教学的阻碍因素,“缺少时间”反映出教师竞争压力大,对花心思搞网络教学难以尽力,教师希望能对这部分工作有所鼓励,并拟出工作量计算方法和系数。版权保护问题一直制约网络教学的开展,实际教师通过转换文档格式(如pdf或swf)或加密方法均可解决版权保护问题。

表4 开展网络教学的阻碍因素统计图

选项 比例

缺少时间 51.3%

缺乏技术 33.04%

缺少电脑设备和好的网络环境 28.7%

缺乏激励因素和政策 47.83%

缺乏现代教育的理念和对网络教学的信任 20.87%

担心教学资料外泄,关心版权保护 40.87%

担心失去对学生和对教学过程的控制 12.17%

网络教学质量的评价和教师工作量的评价 44.35%

学生获取网络资料的积极性不高,缺乏来自学生的压力 30.43%

其他 1.74%

(下转第42页)

T22的简答题测查出网络教学激励措施集中在以下几方面:设定“网络教学”质量考核机制,对考核合格的教师予以奖励;配备助教协助开展网络教学;设置“校级网络教学优秀成果奖”;学校教研项目中增加网络教学类研究项目等。目前,各高校对这部分工作的认识和处理方法还不能形成统一,随着网络教学的作用日益突出,相关的研究与实践也会成为未来的趋势。

3 思考和总结

“教育在线”平台在设计上体现了“以人为本、量体裁衣”的原则,随着不断发展,教育在线整合视听课堂、精品课程等资源平台,功能得到拓展,基本满足了教师的需求,得到教师的广泛认可[2]。教师们也在平台推广应用、功能改进、服务方式、平台整合、激励措施等方面提出了很多好的建议,这些需要总结和完善。

在技术层面,目前平台到了一定的技术服务周期,随着浏览器的升级,平台需要“修补”一些代码,解决浏览器兼容性、编辑器版本等问题。

在设计层面,根据教师需求,部分边缘模块意义不大,可以终止服务。对如作业、论坛、课件等重点模块需要进一步完善和改进功能,优化网络教学过程。

在应用和推广层面,制作了平台帮助文档、flash主要步骤动画指南、留言板及辅以人工电话辅助,技术支持服务已比较完备。但仍需继续同步整理相关网络教学模式案例,制作宣传介绍电子资料,并辅以小型座谈会、去各学院宣介交流和日常培训等形式,推动和深化网络教学。

研究受样本少、部分样本未使用过“教育在线”的限制,另外问卷也兼有推广宣传目的,因此一些问题和选项设置比较主观,这些都影响了调查结果的精确性,本调查结果仅供参考,所做的分析和总结也是以“教育在线”日常数据为重要参考得出的。

参考文献

调查问卷分析范文5

关键词:图书馆利用;入馆教育;教学改革;问卷调查;大学图书馆

一、图书馆利用课程概述

高校图书馆是大学生的第二课堂。“图书馆利用”就是为了使大学新生能够尽早了解和熟悉图书馆,学会合理利用图书馆而开设的课程,俗称“新生入馆教育”。传统的新生入馆教育一般采取讲座形式,同时向新生发放《图书馆使用指南》,或者分批组织新生到馆里各部门实地参观。近年来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许多图书馆开始建立“新生入馆教育平台”代替讲座,以便缓解招生数量剧增所带来的压力,具体做法是:将图书馆馆藏分布、借阅规则等学习材料放在网络平台上供新生自主学习,学生自主参加远程在线考试,过关后系统自动为其开通借阅权限。但是由于大学新生尚未适应自主学习,与课堂教学相比,网络平台自主学习具有随意性,缺乏交流互动和监督机制,早在2004年就有学者呼吁应该将新生入馆教育设为公共必修课。2008年我馆申请将新生入馆教育设立成一门独立的课程———图书馆利用,经过几年教学实践与探索,授课学时由时增加到18学时,教学方式和考核方式不断调整,现已成为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的重要支柱之一。

二、问卷调查及结果分析

为了对图书馆利用课程教学进行有效评价,教研室连续两年向授课对象进行了问卷调查,问卷调查分别于2013年和2014年本课程考试结束一周内进行,学生对课程教学各环节印象深刻。2013年采用的是纸质问卷,每个学科专业随机抽取一定比例的学生以无记名方式参与问卷调查,发放调查问卷540份,回收有效问卷511份;2014年采用网络无记名方式进行问卷调查,得到有效问卷381份。问卷共设计了7个单选题、1个多选题和1个开放式问题,涉及课程教学的各个环节,具体调查结果如下。

1.教学内容。

图书馆利用是一门应用型的科学方法课,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三方面:认识图书馆(图书馆重要性、本馆概况、服务项目、规章制度)、实体图书馆利用(书目系统、书刊分类排架、借阅流程)、虚拟图书馆利用(电子图书、多媒体数据库、银符考试平台、手机图书馆、网络搜索引擎)。统计结果显示,学生对教学内容的实用性持肯定态度(两年分别达到55.55%和74.54%),但是对于课程中所介绍的具体信息资源,表示经常使用的学生并不太多,大约有50%的学生只是偶尔使用。这一现象验证了网络时代各种媒介各种形式的信息资源让人目不暇接,提示我们应将教学重点放在信息筛选方法上,而不是逐一介绍单个信息源的使用步骤。

2.学时安排。

本课程开设之初,由于新生所在校区图书馆尚未完工,不具备实习条件,课程由讲座形式演变而来,因此只设置了时理论课;2009年新馆落成后增加了3学时用于学生分批参观见习;2012年机房建成后又增加了6学时用于熟悉书目系统、电子图书以及网络资源的查询。调查结果显示,80%以上的学生认为理论课学时适中,约30%的学生希望增加实习课学时。

3.考核方式。

本课程自开设以来,根据学生的考核结果和师生反馈意见多次调整了考核方式:最初两年未进行规范考核,学生学过即忘;2010年采用了传统的闭卷考试,卷面一塌糊涂;2011年改为开放式开卷考试(只有主观题),学生答非所问;随着实习条件的成熟,2012年参照文献检索课程的考核方式,考核成绩由平时作业和闭卷考试成绩两部分组成,仍有学生希望能够简化考核程序;2013年为了增加考核的趣味性,将闭卷考试改为以小组抽题回答的方式进行考核,即学生按学号顺序每11人一个小组,其中1人记录,其余10人每人抽1题回答,每题5分,小组总分就是每个成员的期末分数,加上各自平时作业的成绩就是该生的综合考核成绩。2013年调查结果显示,43.05%的学生支持这种考核方式,12.13%的学生认为这种以小组为单位的考核有失公平,44.81%的学生持中立态度;同时,理想考核方式调查结果提示,主张上机考试的学生比例远高于小组答辩的学生比例,因此,2014年教研室开始采用上机考试,果然得到大部分学生的认可,仅有1.57%的学生持否定态度。上机考试题库中既包含有理论题(如图书馆规章制度、图书分类排架等),也有大量实践题(如在线检索指定图书),系统随机组卷,能够真正体现学以致用的教学目标。两年的问卷统计结果显示,支持闭卷考试的学生寥寥无几,几乎所有的学生都主张多种考核方式相结合。

4.教学效果。

教学改革的目标就是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掌握程度和对课程的喜爱程度可以从不同侧面反映教学效果。调查结果显示,学生对本课程学习兴趣浓厚,而且2014年“比较喜欢”和“非常喜欢”的比例与2013年相比明显提高,这一现象表明课程改革是深得学生认可的。

三、进一步深化图书馆利用课程的教学改革

1.激发信息需求,增加实习机会,加强课后辅导。

目前图书馆利用课程开设有时的实习课,但由于机房电脑数量有限,学生只能分批实习,实际课内上机操作机会严重不足。从学生的需求及教学的需要来看,还应适当增加实习机会。在课程总学时有限而理论学时不便压缩的情况下,可以考虑利用学生的课余时间。在新生入学开课期间,任课教师在课堂上或者通过网络平台提供大量练习题及参考答案,图书馆在机房和借阅室安排数名图书管理委员会高年级学生参与咨询辅导。学生利用自己的业余时间免费上机操作,有问题可以随时通过网络在线咨询平台或现场获取帮助。教师在组织示例和练习题目时,要从多个方面权衡考虑。例如,要求学生利用书目系统检索某些图书,命题时不仅要考虑检索途径的应用,而且尽量选择大学生喜欢的图书,让学生看见书名就会产生马上阅读的冲动。系统外借数据显示本人前两年课件示例和实习题中所列图书的借阅率较高。其次,动员学校其他教研室教师多布置课后开放式作业,激发学生利用图书馆资源获取信息的需求,从而锻炼学生的信息技能,培养学生对图书馆资源的依赖性。

2.改进课堂教学方式,增强互动性。

传统的单向“灌输式”教学已经被大学生所唾弃。有学生建议“教师授课时多进行课堂互动,活跃课堂气氛”,也有学生希望“课件中多插入相关图片、视频等有趣内容”。为了让学生在轻松活跃的课堂氛围中掌握实用的知识和技能,教师需要针对课程教学内容不断改进教学形式,寓教于乐,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例如,在讲授图书借阅流程及注意事项时,教研室录制了多段视频,先让学生分辨哪些视频中的操作不符合规范,再将选出来的规范操作视频按照流程排序;在讲授图书分类排架时,扫描多种图书封面让学生对照《中图法》进行分类,再根据其索书号体验“排架”。

3.建立新生专栏,利用网络延伸课堂教学。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在图书馆工作中的不断渗透,图书馆网站已成为读者认识和了解图书馆、利用图书馆资源与服务的首要门户。我馆网站也设置有读者指南、在线咨询、虚拟图书馆漫游系统等信息板块,还设置有教学园地栏目,将与教学相关的资源(如实习题库、在线考试系统等)集中在此。对于大学新生来说,尚缺乏主动搜集归纳整理信息的意识,曾有学生反映“知识点太多,课堂听懂了,但不久却忘了”,因此在图书馆网站建立一个“新生专栏”并将其作为图书馆利用课堂教学的有益补充是非常必要的。新生专栏的设置可以与教学内容大体相对应,包括认识图书馆(图书馆概况、开放时间、借阅规则、服务项目)、走进图书馆(馆藏分布、虚拟图书馆漫游系统)、使用图书馆(书目查询视频、电子资源、在线咨询、关注微博与微信等)。

4.课堂内外结合,强化后续教育。

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不是一蹴而就的,三两学时的讲座难以改变学生的信息利用习惯,一门课程的教学也只是杯水车薪,许多学者讨论了新生入馆教育的后续教育。本馆不仅定期举办与图书馆利用相关的知识讲座,也面向大三所有专业开设了文献检索必修课,而且还推出了计算机基础知识、网络基础与应用、多媒体动画制作等选修课程,初步形成一种阶梯式信息素养教育体系。多姿多彩的读书文化节活动更是图书馆利用课程的实践与升华。每年4~6月,图书馆与学校团委联合举办读书文化节,开展各种主题活动,如图书漂流、阅读百科知识竞赛、读书之星评选等,尤其是搜集到“课件中多插入相关图片、视频等有趣内容”的建议时,图书馆在下届读书文化节活动中开始征集“我与图书馆”微电影作品,并将部分优秀作品用于2014年的课堂教学中,当新生看见学长们夸张的表演时都不禁哈哈大笑。这种方式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也加深了学生对相关知识点的记忆,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这种学生自编自演的视频比教师制作的更能引起新生的共鸣。另一方面,高年级学生在创作微电影的过程中,也会学到不少知识和技能,在提升自身信息素养的同时,对图书馆的感情也日渐深厚。

参考文献:

[1]王小强.新生入馆教育形式的转变及自助开通借阅权限的实践———以暨南大学图书馆为例[J].图书馆学研究,2013,(14):56-59.

[2]罗莹.新生入馆教育应设为公共必修课[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04,(02):73-74.

[3]王宝英.高校图书馆网站“新生入馆教育平台”构建情况分析———以26所“211工程”院校图书馆为例[J].图书馆学研究,2013,(06):44-47.

[4]冯广珍,罗小芬,石德万.基于图书馆利用行为分析的高校新生入馆教育[J].大学图书情报学刊,2013,(04):70-74.

调查问卷分析范文6

关键词:音体美特殊专业 课程改革 问卷调查

引言

随着对外改革开放的日益深入,社会对既懂英语又有专业的音体美艺术类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加。音体美特殊专业大学生重专业,轻文化,文化成绩普遍较差,英语更是他们的弱中之弱。如何提高音体美特殊专业大学生的英语水平,满足社会需求已日显重要。为此,笔者对院2015级音体美特殊专业学生实行大学英语课程改革试点并对其进行阶段性问卷调查,了解他们的基本信息、英语学习需求及英语教学现状与效果评价,分析总结音体美特殊专业大学英语课程改革中的不足之处,希望能促进我院大学英语课程教学改革的良性发展,切实满足学生和社会的需求。

1.音体美特殊专业大学英语课程改革问卷调查对象及问卷设计

1.1 调查对象

调查对象是怀化学院2015级音体美专业本科生,所学专业分别为体育、音乐、美术、艺设,学生来自全国20多个城市与乡镇,年龄在17至22岁之间。

1.2 问卷设计

本次问卷设计内容包括三个方面,第一个方面是基本信息,包括就读专业、家庭生活区域、学英语的时长及高考英语分数;第二个方面是英语学习需求,包括学习英语的主要目的、英语教学需要培养的技能、英语学习的薄弱环节,是否希望开设专门针对英语等级考试的辅导课程,以及其他英语必修课和选修课;第三个方面是英语教学现状与效果评价,包括对目前分模块教学、语音语法专项训练的反馈,以及对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合理化建议。

1.3 调查目的

(1)了解音体美特殊专业大学生英语学习需求;

(2)了解音体美特殊专业大学英语课程改革实施第一阶段大学生英语学习的状况,以便为教学改革方案提出修正意见,更好地促进大学英语教学;

(3)了解音体美特殊专业大学生对大学英语课程改革的要求和建议,更好地满足学生需求。

2.音体美特殊专业大学英语课程改革问卷调查结果分析及启示

本次针对2015级音体美特殊专业学生发放问卷214份,回收有效问卷207份。具体情况如下:

2.1 基本信息

从学生填写的信息来看,来自大中城市的学生所占比例较小,大部分学生来自县镇,来自乡村的人数比例约占40%。尽管他们普遍学英语的时长有6-10年,但他们的高考英语成绩不尽如人意,高考英语总分150分,90分以上的凤毛麟角,大部分同学的高考英语成绩在50分至80分之间。这说明我校音体美专业学生英语基础十分薄弱,为此我们应适当降低教材难度,循序渐进,同时在教学过程中要考虑到城乡差别,不能让大中城市学生掌握话语权,上课时要尽可能地多给乡村学生机会,鼓励他们开口说,战胜自卑感,树立学好英语的信心。

2.2 英语学习需求

从英语学习需求这一方面来看,音体美专业学生学习英语的主要目的是提高语言能力,为就业增加筹码和取得学分或者毕业证,还有部分学生是为了考研或者出国;大部分音体美专业学生认为英语教学需要培养的是听说读写译等综合能力,他们认为听力、口语和翻译是他们的弱中之弱。他们希望开设专门针对英语等级考试的辅导课程、专门用途英语及语言文化类课程。这说明音体美专业大部分学生学习英语没有强烈的内在动机,他们的学习目的是实用型的,而不是出于兴趣。学习兴趣是推动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为此,教师要以学生实用型学习目的为导向,把学生学习英语的外在动力转化为内在动力,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同时可适当地增加一些与体育、音乐、艺术相关的英语,在条件成熟时再开设不同的选修课程,如三四六级专项、听说专项、语法专项、翻译专项、阅读专项、写作专项、游游英语、商务英语、英美文学欣赏、英文电影赏析、英文歌曲鉴赏、英语文化与交际等,满足不同学生英语学习的需求。

2.3 英语教学现状与效果评价

从英语教学现状与效果评价来看,大部分学生认为将语言课程分成听、说、读、写、译,进行分模块教学更加有助于英语学习。他们认为本学期的语音语法专项训练课对他们很有帮助,课文讲解课时安排合理,听写和词汇竞赛有助于他们扩充词汇量,英语学习小组和课前值日报告对他们也有一定的帮助,听说课程和综合课程课后练习完成情况较好,英语自主学习能力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高。但由于基础比较差,希望老师语法能讲解得更详细全面深入细致一点,针对不同学生的薄弱点进行针对性教学;通过看英文电影了解西方文化,学会地道日常用语;更注重听说能力的培养,将英语变得更实用;多进行实践性教学,贴合实际,开设专门用途英语,多讲解与专业有关的内容,把专业与英语学习有机结合;多锻炼口语能力,侧重对句子的分析和记忆,记住一句话比记住一个单词更加简单且高效;多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与交流;多一些英语竞赛、英文歌曲赏析之类的活动,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增强趣味性;多增加关于英语教学方面的课程,争取让学生时刻能接触到英语,熟悉英语,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从学生反馈的信息来看,他们对于目前的英语教学改革还是比较满意的,只是更希望老师能多想办法激发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在娱乐和竞赛中学习英语,逐步迈向大学英语与专门用途英语相结合的道路。

结语

音体美特殊专业大学英语课程改革的实施是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有机组成部分,有效提高了我院大学英语教学质量。本次问卷调查证明了音体美特殊专业大学英语课程教学改革大方向是对的、是成功的,但也存在一定的问题。语音语法方面我们可以讲解得再细致一些;所用的教材对音体美特殊专业学生来说具有一定的难度,且没有把专业教学与大学英语的教学有机结合。任课教师可以自编教材做补充,更好地满足学生需求,正如著名语言学家Krashen所言,教师所教内容不能过易,也不能太难,只有处于i(学生现在知识水平)+1(新信息输入量)模式,才能真正提高学生语言能力。笔者认为,音体美特殊专业学生英语基础差,并不是因为他们没有学习英语的天分,只是因为高考对他们的文化成绩要求很低,使他们重视专业,轻视英语学习,只要我们对学生正确引导,以他们的学习需求为导向,采取多种教学方式,激发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循序渐进,查漏补缺,就能将大学英语课程改革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1]Krashen,S.D.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and Second Language Learning [M].Oxford:Pergamon,1981.

[2]Krashen,S.D.The Input Hypothesis:Issues and Implications[M].London:Longman,1985.

[3]陈亚斐.浅谈体艺类大学生英语学习兴趣的培养[J].文史博览,2005,(20).

[4]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8.

[5]刘润清.论大学英语教学[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

[6]束定芳.外语教学改革:问题与对策[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