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学习计划范例6篇

口腔学习计划

口腔学习计划范文1

关键词:口腔医学技术;课程结构优化;实践性教学体系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41-0049-02

口腔医学技术专业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应用型专业,对该专业学生实践技能及专业素质的要求较高[1,2]。成都大学口腔医学技术专业的办学目标是立足成都,培养大批实践能力强、适应西南地区经济社会快速发展需要的合格的口腔医学技术专业人才,为了达到这一目标,我们对该专业教学体系进行了初步的改革探索。

一、成都大学口腔医学技术专业现状分析

成都大学口腔医学技术专业为三年制专科专业,办学至今已有数十年,原有“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传授、轻技能培养”的传统教学模式已有所改变。但最近的调查发现,仍有大量教学相关问题存在。我校该专业教师认为主要教学问题在于:大学公共课程较多,与医学相关的基础课程较少;口腔医学技术专业课程无轻重之分;教学模式较单一。在已毕业及在校该专业学生中调查发现,多数学生认为主要教学问题在于:课程设置较多,课余自学时间较少;专业课程的实验重复性较高,无综合性创新性实验;专业课程的理论知识未结合目前新进展,实习期间遇到的问题无法得到及时有效解决。

二、其他院系口腔医学技术专业发展趋势调查

调研其他院系口腔医学技术专业的教学发展趋势,相关文献资料显示:上海交通大学口腔医学院在以学生为中心开展课程优化方面作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和尝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他们以学生为中心开展课程优化,对一些指定选修课程进行改革,受到了学生的广泛肯定[3,4];福建医科大学口腔医学专业对该专业课程体系和教学安排进行改革,他们对该专业公共课程、基础医学课程、临床医学课程、口腔基础医学课程和口腔临床医学课程的配置门数,学时及教习比等进行了大幅调整,收效较明显[5]。

三、教学体系改革——课程体系

以加强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专业能力为专业培养目标,兼顾操作能力培养和学科专业知识。在此基础上优化原有课程体系:将部分公共课程、基础课程作为校级平台选修课程;缩减部分公共课程、基础课程学时;新增医学相关基础课程;对口腔医学技术专业课程进行精简整合,减少专业必修课程,增加专业选修课程;增加医学基础课程和口腔医学技术专业课程的实验实践时间。

四、教学体系改革——教学计划

根据新的课程体系和专业培养目标,编制与之相适应的教学计划: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培养学生成为口腔医学工作的高层次技术型、应用型人才,培养学生参与口腔常见病、多发病的防治工作。基于此基础上,强调学生知识、能力及素质三者之间的综合训练,重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注重专业技能的培养。大力推进口腔医疗单位或义齿加工企业联合培养人才的新机制,双方共同设计培养目标,制定培养方案,力求专业与单位企业深度参与人才培养过程,单位企业由单纯的用人单位变为联合培养单位。为使学生能够把书本上的知识应用于实习过程中,采取各种教学方式,增强学生实际工作能力。在计划中增加实习前强化训练,并在实习前、中、后进行技能考核,加强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重新修订与之相适应的教学大纲、实验大纲及实验实践指导(尤其在实验大纲中删减重复性实验内容,设置综合性创新性实验)。

五、教学体系改革——教学内容

根据新的教学计划进行教学内容的调整:在口腔基础专业课程中加强基本操作技能训练,例如石膏牙的雕刻训练能使学生逐步掌握牙齿的基本形态和相关的雕刻技术,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系列训练使学生在进入口腔临床专业课程学习前,就具备了一定的操作基础。压缩口腔专业主干课程的理论学时,精简课程内容,例如将《可摘局部义齿修复工艺技术》、《固定义齿工艺技术》等课程的理论与实践学时比变为1∶2。学生进入临床实习前进行专业技能强化训练,具体内容包括病史采集,基本检查操作,临床病例分析,仿真人头模操作训练等[6]。参加强化训练的学生都要进行技能考核,使其对口腔专业实践有一个感性认识,缩短实习的适应期。推行不同对象多层次的教学内容,例如将专业课程内容划分为基础部分(必须掌握内容)和提高部分(科研延伸内容)。

六、教学体系改革——教学方法

改变以教师传授知识为主,学生处于被动地位的传统教学方法:由传统的灌输式变为启发互动式、自主学习式,采用分组讨论、病例分析并课堂小讲座等方法,以不同的形式进行多层次教学及分段教学。学习国外教学先进经验,开设小班教学(人数控制在10人以内),在课堂教学设计上重点关注“如何让学生陈述表达自己的理解”。在专业课程(例如《可摘局部义齿修复工艺技术》、《固定义齿工艺技术》等)教学过程中,将操作分解步骤连贯起来,从准备实验开始至实验的每个环节都通过学生亲自反复练习,用实践来验证理论。利用网络平台来进行网络课堂讲解、网络答疑、网络作业等教学辅助手段,尤其是学生在学校教学网络平台上可以将临床实习中遇到的问题向专业教师进行咨询。

七、教学体系改革——教学评价体系

教学评价体系改革倡导“立足过程,促进发展”的评价体系[7],应将原有的应试教育模式下的教学考核体系改变为以学生学习过程为考核重点的“过程性考核”教学评价体系。“过程性考核”教学评价体系可以更全面有效地评价学生的课程学习情况,有利于控制学生的学习过程并及时反馈教学信息,帮助教师调整教学情况和提高教学质量。基于此,我们应降低理论考试在整体评价体系的比例,由原来的70%降为30%;将实践操作考核增加比例为50%(考核时间以学期计);学生出勤及学习态度等素质考核的比例为20%。

总之,口腔医学技术专业教学体系改革的预期效果需通过以上多环节的综合探索来实现,我们在今后的教学研究中,将继续深化口腔医学技术专业的教学体系改革,建立适合成都大学口腔医学技术专业的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立足成都,培养大批实践能力强、适应西南地区经济社会快速发展需要的合格的口腔医学技术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孙宏晨,张颖丽,黄洋,等.多层面实践性教学模式在口腔医学实践教学中的应用[J].北京口腔医学,2003,11(1):38-39.

[2]李武修,张玉根,杨佑成,等.新型口腔医学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5,(3):68-69.

[3]曹霞,郭莲,徐袁瑾.《口腔医学导论》课程改革实践与探索[J].医学教育探索,2010,9(7):892-894.

[4]李德懿.从课程整合谈《口腔生物学》教学改革[J].上海口腔医学,2010,19(4):436-438.

[5]张志兴,章少萍,程辉,等.口腔医学本科生临床技能与培训[J].福建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7(4):52-54.

[6]李俊,廖明华,姚金光,等.口腔仿真模拟训练系统在临床实习教学的应用[J].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2009,31(1):119-120.

口腔学习计划范文2

关键词:PDCA循环;口腔医学;教学方法;少数民族新疆地区少数民族临床乡村医师班是新疆自治区政府委托新疆医科大学定向培养的面向新疆地方基层医疗机构就业的特殊学生群体,该群体学生存在基础知识起点低和以非汉语为母语的特点,在学习过程中易存在对知识理解和接受能力上的困难。尤其对于非口腔专业学生而言难度更大。如何能提高少数民族临床乡村医师班口腔医学课程的教学效果是我们一直所关注的问题。

PDCA理论又称PDCA循环理论,是由美国著名质量管理学家戴明提出,也称“戴明环”。PDCA循环是指一系列管理活动遵循计划(Plan,P)、执行(Do,D)、检查(Check,C)和处理(Act,A)的循环过程,PDCA质量循环最早用于公司的全面质量管理,后来这种科学的管理方法被推广到健康教育和教育改革等领域[1],我们科室也率先将这种教学方法应用于口腔专业学生的教学中[2]。笔者近年来将PDCA教学方法应用于少数民族临床乡村医师班口腔医学教学中,并取得 了较好的教学效果,现报道如下。

一. 材料与方法

1. 一般材料 选取新疆医科大学少数民族临床乡村医师2012级1班(52人)和2班(52人)学生为研究对象,学生的年龄和文化程度等基本情况具有可比性。确定1班为实验组,采用PDCA教学方法;2班学生为对照组,采用普通教学方法,实验组和对照组均有同一教师带教,教学时间为一学期。

2. 教学方法 实验组采用PDCA教学方法,即每个理论和实践知识点都采用PDCA理论指导教学。教学过程如下:①P(Plan)制定计划。在每个知识点的教学开始前,先测试学生的基础医学知识,如基本的解剖名称、疾病名称等,在了解学生基本理论知识和学生的接受能力、沟通能力的前提下,制定具体教学计划。②D(Do)执行。根据教学内容,寻找相关病例或标本模型,将学生进行分组,每组3-5人,采用病例讨论分析的形式,每组学生在病例讨论中分别扮演不同角色,学生之间互为医生、病人进行临床检查,并在模型上和离体牙齿上进行解剖标志辨认和口腔基本诊疗技术操作,每个学生都必须参与和完成相关内容的学习与操作。③C(Check)检查。在完成每个知识点或章节的教学任务后,由带教老师亲自对每组学生进行知识和技能测试,重点评估学生对本章节基本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对疾病的发生、发展及治疗的认知情况,并对每个学生的回答进行点评、指导。④A(Act)处理。教师对学生在学习和实践中出现的问题给予及时的纠正,并针对教学内容和学生学习情况做出总结和反馈,思索教学过程中需要改进和完善的地方,及时修正和完善教学计划,把成功的经验和好的问题解决方法添加到教学计划中,为下一个PDCA循环教学提供指导。

对照组采用常规教学方法,按照教学大纲要求,制作PPT课件,配合文字和图片讲解、课堂提问和临床示教。

3. 考核评价方法 实验组和对照组完成一学期的教学任务后,在同一时间采用统一理论试卷进行考试,试卷评分由同一阅卷人完成,并统计考试分数。同时为学生发放调查问卷,调查教学前后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知识的易接受程度的变化,问题设计为明显提高、一般提高和无变化三个选项。

4. 统计分析 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检验水准取α=0.05。

二.结果

1. 实验组和对照组理论成绩比较 统计结果如表1所示,实验组理论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表1 实验组和对照组理论成绩比较(X±s)

2. 实验组和对照组调查问卷结果比较 实验组和对照组的问卷调查统计结果如表2所示,实验组学生认为学习兴趣和易接受程度明显提高的比例分别为86.54%和80.77%,而对照组相应比例为48.08%和44.23%,实验组在上述问题认为明显提高的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表2 实验组和对照组问卷调查结果比较(人)

三. 讨论

口腔医学是一个专业性和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对于临床专业的学生来说,学习口腔课程是属于跨专业学习,尤其对于少数民族学生,可谓是更加困难,往往会导致学生学习口腔医学知识感到乏味和困惑,学习过程中存在死记硬背、草草了事的现象。对于这些少数民族临床乡村医师班的学生来说,他们将来要深入到最基层的医疗工作岗位,面对广大有综合性医疗需求的病人,具备一些基本的口腔医疗知识是很必要的。针对口腔医学的学习特点,如何在有限的学习时间内,让学生对口腔医学的达到一个较理想的学习效果是我们每一位教师应该思考的问题。

近年来,有许多教师做过很多关于教学方法的探讨,其中PBL教学方法就是一种大家比较认可和接受的方法,其在促进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促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获得结论的能力上有突出的优势[3]。但该学习方法适用于学习本专业内课程或有一定基础积累的课程上,学生有一定的基础,才能在此基础上发现并提出问题,对于跨专业的学生,尤其是基础知识较差的学生,老师应先给予一定的引导,再让学生做大量的实践、讨论,而后老师再给予点评和指导,发现问题并予以纠正、总结,即PDCA教学方法,尤其适用于如口腔医学这种专业性和实践性很强的学科[4,5]。如在分析急性牙髓炎病例中,老师先给予介绍疾病的基本情况,让学生在离体牙模型上加以分析讨论,找到牙齿上的龋洞,想到龋洞中存在的细菌及因此而引发的牙髓炎症,治疗中从龋洞处开髓,清除根管内感染物并充填。由此便实现了对该疾病从病因、致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等一连串过程的掌握,老师再对此中的不足之处加以指点和纠正,更加利于学生的记忆和掌握。口腔疾病中,典型的常见病种不多,在有限的时间内学生能够实现较好的掌握。普通教学方式中,学生很难对比较抽象的口腔解剖及疾病形成一个良好的把握,难以连贯成一体,学生学习的兴趣就会大打折扣,课程结束后,学生凭借着死记硬背摘抄的课堂笔记,考试应付过关,之后就会完全遗忘,不能付诸实践。

从笔者实施的PDCA方法教学效果来看,在有限的时间内,让学生掌握的知识更牢固,通过对实际病例的接触和处理,使学生对知识的记忆更生动,知识的连贯性也更强,显著提高了少数民族临床乡村医师班口腔医学课程的教学效果,此学习方法值得进一步推广。

参考文献:

[1] 杜文津, 陈晋文, 魏璇, 等. PDCA循环在老年病科教学管理中应用[J].中国医学教育技术, 2012, 26(1): 93-95.

[2] 杨艳方, 刘海霞, 张红妤, 等. PDCA循环管理结合循证医学教学法在口腔本科生教学中的应用[J].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14, 27(9):100-101.

[3] 王博, 吕昕, 陈永进, 等. PBL教学法在口腔急诊教学中的应用[J]. 中国现代医药杂志, 2014, 16(6):96-98.

口腔学习计划范文3

小嘴臭臭的原因

乳臭未干

以乳类食品为主食、或爱吃肉不爱吃菜的小宝宝,因为食物都是蛋白质,所以胃肠道产生的氨气、吲哚和胺类增多,也特别容易口臭,这就是人们常说的“乳臭未干”。不过,这并不算严格意义上的口臭。

习惯不良

妈妈每天有给宝宝清洁口腔吗?没有给宝宝建立口腔清洁或刷牙的好习惯,小嘴巴当然会散发出不洁的气味。当口腔内有积奶或积存的食物残渣未能及时洗净,或嵌塞于牙间隙和龋洞中的食物发酵腐败,产生的吲哚、硫氢基及胺类就会散发出异味或臭味。

唾液减少

水和唾液在口腔中可粘膜、清除微生物,维持口内环境。如果宝宝不注意补充水分,口腔中的水和唾液减少,口腔干燥,细菌分解释放、挥发性产物增多,小嘴巴就会发出臭味。

消化不良

当宝宝吃零食过多、饮食不节、暴饮暴食、或吃了不洁净的食物时,加重了胃肠负担,损伤了脾胃,造成胃肠道疾病以及消化功能紊乱和消化不良的情况时,孩子就会表现出厌食、口臭、便秘等症状。

口腔溃疡

口腔溃疡发生的部位多见于宝宝口腔粘膜及舌的边缘,常是白色溃疡,周围有红晕,碰到的话会十分疼痛,特别是吃了酸、咸、辣的食物时,疼痛更加厉害,口腔溃疡的小宝宝更易发生口臭,并常伴有血涎。口腔溃疡病因复杂,不一定就是因为上火,很可能和宝宝偏食有关。

发生炎症

龋齿或牙龈炎 牙龈炎或嵌塞于龋齿洞和牙间隙中的食物发酵腐败,从而发出异味或臭味。

呼吸道疾病 如气管炎、肺炎、肺脓疡、支气管扩张等会影响消化系统功能,导致胃肠功能紊乱而消化不良产生异味,或者疾病本身导致呼出气体可带腐烂臭味。

鼻源性疾病 如鼻炎、鼻窦炎,宝宝玩耍时把异物塞入鼻腔发生腐败,或者鼻窦炎也会引起口腔异味;此外某些患有中耳炎的宝宝也会有口臭。

变香计划

计划1 口腔卫生

刷牙是保持口腔洁净、防止口腔疾病、远离口臭最有效的方法。1岁以下的婴儿,在哺乳后或每天晚上,妈妈应用纱布蘸温水清洁宝宝口腔,或者哺乳后喂些温开水冲洗口腔;1岁以上宝宝不妨在每天晚上,喝些温开水,或用淡盐水漱漱口,也可试着用手指牙刷刷牙;2岁以上的宝宝,就可以自己学会刷牙了,不过,为了保证有效刷牙,还得在妈妈的帮助下完成。在这一阶段,妈妈要培养他早晚刷牙的好习惯才是首要!

计划2 睡前停食

平时不要让宝宝吃不洁净的食物,特别是睡前不要吃过甜的和油腻的东西。让宝宝多吃些水果和蔬菜,增加纤维素、维生素,可以促进肠道蠕动,减少宿便,这样也有利于防治胃肠和口腔等疾病,防止宝宝口臭的发生。

计划3 多喝开水

要督促和培养宝宝多喝些凉开水,以保持口腔湿润和环境的清洁,减少口腔疾病的发生。这样,孩子才能“口吐芬芳”,远离疾病。妈妈最好能保证宝宝每天至少喝5杯水,饮料可不算哦!

计划4 食具清洁

宝宝所用的食具、奶具等要经常清洁消毒,如果是母乳喂养,妈妈就要多注意的洁净卫生,减少致病菌的感染,防止胃肠和口腔等疾病的发生。

计划5 吃点小药

口腔学习计划范文4

随着人口结构继续向老龄化趋势的发展,社区医生也将会越来越多地接触到行动不便,全身病情复杂的病人,牙医不再仅仅是为行动方便的、全身情况良好的患者看牙病,更是为更多的患者解决口腔问题,提高生活质量。因此,作为口腔科医生也要首先考虑患者的全身情况,排除患者性命攸关的问题,再考虑治疗口腔疾病。年轻医生对此必须有深刻的认识,才能保证医疗的安全。综合性医院的口腔门诊,存在大量的全身病情复杂的患者,住院医师们能有机会对此类问题见多识广,迅速增长自己的临床经验,为以后的行医安全打下了重要的基础。在口腔科门诊的分科轮转中,包括在牙体、牙周、颌面外科及修复科等等的轮转中,住院医师接诊了大量的门诊患者,在每天高强度的诊断治疗中,熟练和提高临床技能,做到常见病练速度,疑难病练诊断,从而全面提高了临床诊断和治疗水平。口腔医学中的正畸专业,由于病例的治疗周期过长,在国内是除正畸专业研究生以外的其他口腔医学生几乎不参加实习的科室,但正畸是口腔医生为患者制定口腔综合治疗计划时不可避免要遇到的问题,可以说,正畸专业已成为大多数口腔全科医生的临床能力的短板。为此,我们安排住院医师在口腔正畸科一定时间的轮转,让他们对正畸有直观的认识,积累临床经验,为日后的“口腔综合治疗计划”开扩思路,使之更为科学。教师专业选择我基地在口腔医学的各个专业为住院医师选择了从事临床工作十年以上、经验丰富、综合能力强的的临床带教教师,几位教师不仅擅长自己本专业的二级学科,而且在口腔医学的其它二级学科也有相当丰富的经验,是能力较为全面的口腔全科医师,这样就避免了因教师在专业水平的欠缺而影响对住院医师的通科能力的培养。

通过这种方式的训练,住院医师把各专业的理论知识融会贯通,对待疾病高屋建瓴,诊断、鉴别诊断的水平和临床综合思辨能力得到了全面提高。在分科训练中,我们向住院医师强调要诊断明确,提出“寻找主诉牙”的理念。患者的口腔中往往会存在多个牙齿有问题,症状最突出的牙齿也不一定就是引起疼痛的病原牙,向住院医师强调要在复杂口腔疾病的乱麻中梳理出主要矛盾,解决主要问题,防止误诊误治的发生,然后再择期系统治疗其它病患牙。在为患者制定口腔综合治疗计划的同时,我们向住院医师强调不仅要全面诊断和治疗患者的全部口腔疾患,更要结合患者的全身基础病的情况,按疾病的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为患者制定出治疗的先后次序,从而为患者提供最全面、最可靠的口腔卫生保健服务,将疾病的治疗及三级预防理念渗入到治疗的每一个环节中去。临床操作能力训练的标准口腔医学是一门操作性很强的学科,治疗过程以临床操作为主,因此对医生的动手能力要求很高,某种程度上,口腔科医生既是高强度的脑力劳动者又是高强度高精细度的体力劳动者。我们对于基地的住院医师的临床能力训练是以规范化培训的要求为纲领,要求住院医师严格按照规范操作和流程对患者进行治疗,防止差错发生。住院医师在日常的接诊过程中处理大量的门诊及住院患者,临床技能日趋娴熟,并向着精湛的目标迈进。定期专题讲课,重视学习能力的培养科室定期为住院医师组织专题讲课,由基地内专家和带教老师进行授课,内容涉及学科前沿,新技术新疗法,精细解读临床某些操作的细节等。带教老师尽可能地将丰富的临床经验传授给他们,使他们少走弯路,尽早建立学习型职业生涯模式。另一方面,基地也安排年轻的住院医师走上讲台,进行专题讲课或病例汇报,并鼓励他们开展课间讨论。住院医师在制作课件的过程中不断梳理自己的理论知识,自觉了解学术动态,学习热情和探索精神受到极大激发,严谨的学风也日渐形成。对住院医师科研能力的培养住院医师在成长过程中,科研能力的提高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这与临床技能的训练具有同样的重要性[4]。

在轮转中,我们引导住院医师以临床型科研课题为探路石,学习如何查阅文献,摸索着撰写论文,并提高科研意识和对课题的敏感性,把科研思路当成思维习惯,时时刻刻贯彻在日常的工作中。通过对临床病例日积月累的总结,住院医师们开始撰写论文并积极投稿。我们有理由相信这样的培养将会对他们的科研生涯将起到积极的作用。对医德医风、工作作风的培养“以人为本,爱伤护伤”是我们主要倡导的医生职业道德标准。工作中要求住院医师尽量按无痛原则进行操作,避免因操作不当对患者造成新的伤害,对于有心理健康缺陷的患者给予相应的人文关怀,使住院医师能够理解责任心和爱心是医疗工作者的第一必备素质。未来社会需要的是高素质的医生,我们要求住院医师在工作中逐渐养成:认真的工作态度,严谨的工作作风,负责、自律的良好品质,和谐的同事关系,优秀的团队意识和协作精神。我们提出:住院医师应从点滴做起,向着大师方向努力。住院医师只有在工作中的各个方面都追求精益求精,才能迅速成长起来。对住院医师法制观念的培养医患关系紧张是目前社会难以解决的难题,依法行医是保护医生和患者双方利益的基础。医院每年末召集住院医师大会,对当年诊疗中涉及到的法律问题进行总结讲解;口腔科基地每年举行多次小讲课,对住院医师进行口腔医疗纠纷的讲解和案例分析,让住院医师不断强化法制观念,依法执业,尽量避免医疗纠纷和医疗事故的发生。考核内容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所要求的轮转考核,年度考核以及阶段考核均由教育处统一安排,对住院医师的培训起到了监督的作用。此外,针对口腔医学以临床操作技能为主的培训特点,我们制定了一套适合住院医师每天使用的考核表,详细规定了每项操作所应该花费的时间,需要达到的技术标准,并要求住院医师对每个患者的操作进行如实填写。这样坚持下来住院医师就能总结自己每阶段的工作数量、质量和效率,发现自己的进步就是从点滴积累而来,从而提高对自己的认同感,更有兴趣的投入到工作中去。

工作中我们要求住院医师治疗主诉牙同时为患者制定“全口综合治疗计划”,在完成对主诉牙的治疗后,通过复诊预约,为患者陆续治疗口腔中其它牙齿、牙周等疾患,从而完成对患者全部口腔疾病治疗和预防保健服务。现阶段我国的口腔医务工作者基本还处在为患者治疗主诉牙的阶段,绝大部分牙医还不能为患者提供进一步的口腔治疗,更谈不上为患者提供预防保健方面的服务。原因之一是因为我国口腔医生数量少,临床工作繁忙,无暇顾及;另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我们的牙医综合治疗理念尚未建立。我们认为,未来的口腔医生应该是患者所有急迫和不急迫的口腔疾患的守护神,通过“全口综合治疗计划”的实施,医生做到治疗、预防双管齐下,进而改变患者的就医模式,将牙病的三级预防不再停留在口头上,从而全面提升人民群众的口腔卫生状况。我们希望通过教学模式的改变,以“口腔全科医师”作为人才培养的目标,全面提高住院医师的综合素质,为社会输送更多更优秀的口腔医生,这也是我们义不容辞的社会责任。

作者:李菁 杨瑛 潘丽恩 黄晓峰 张方明 单位: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

口腔学习计划范文5

【关键词】 口腔;仿真模拟;仿真头颅模型;临床实习

临床实习是医学生通过临床实践对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综合训练的重要时期,口腔医学临床实习中治疗操作、创伤性操作多,在掌握临床诊断技能的同时还要求有很高的临床操作技能,学生的动手能力直接影响着医疗质量及教学内容的完成。口腔医学实验课中已较多地采用了仿真模拟教具,这些教具的使用缩小与临床之间的差距,使操作接近真实化、临床化[1]。口腔仿真模拟训练系统在临床实习教学的应用解决了临床实习中的不足和缺陷,大大提高了临床实习的效果。

1 口腔仿真模拟训练符合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

口腔医学是一门实践性、应用性很强的临床学科,因此搞好实践教学、加强临床技能和实际工作能力的训练和培养尤为重要[2]。提供数量充足、稳定、病种相宜的门诊病员,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检查、诊断、操作训练机会,这是实现口腔医学临床实习目标的重要基础。然而,目前大部分病人不愿意让实习生操作,加上分科实习期间,碰到病例不足,将导致本科的实习计划无法完成,这是常碰到的问题。而且口腔临床病例的可重现性较差,许多阳性体征如牙体缺损、龋齿等难以重现,学习经验告诉我们, 学习是一个从共性到个性,从个性到共性的反复过程,这方面的因素将影响到学生的知识积累和操作熟练程度。口腔仿真模拟训练系统能模拟患者的疾病状况、患者的阳性体征,通过问题设计、离体天然牙和模拟头颅组成一个具有真实感的、可以进行问诊、体检、分析、诊断和诊疗的全真情景模拟,锻炼学生的人际处理能力、应变能力、表达能力和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通过结合口腔仿真模拟训练系统反复操练及活学活用, 模拟临床实际病例,让学生对学过的知识进行回顾、归纳和强化,促进了学生的记忆和感受。

2 临床实习初期的规范化训练

在进入临床实习后,除了观摩教师病例示教外,首先利用口腔仿真模拟训练系统让学生尽快熟悉各种医疗器械的性能,掌握正确的使用方法,在教师规范化示教及指导下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在实践中加强动手能力的训练。学生通过在仿真头模反复练习、反复操作, 动手能力明显增强, 当他们接诊处治真实病人实习时,有了较高的自信心和较强的操作能力,避免了以往学生刚开始毕业实习时那种恐惧心理和束手无策的窘境,也提高了实习生的诊疗水平,保证了实习生的诊治质量,减少了医患纠纷。

3 纠正学生的操作错误,减少医疗纠纷

学生在给病人治疗操作中出现了错误,若当面严辞批评或过于直接地指出,会增加病人的疑虑和对医生的不信任感,激化医患关系。应提示以正确的操作方法引导学生加以改正外,诊疗后通过利用口腔仿真模拟训练系统模拟患者状况,纠正错误,并按规范反复操练。这样既可维护学生的自尊心,又维护了病人的利益,减少了病人的疑虑。唤起其作为一名医生的责任感,在病人面前也有助于维护医生的权威性。这些均有助于提高病人对医生的信任感,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和诊疗氛围,在提高医疗服务质量的同时提高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

4 集中、统一示教

学生在一个诊室中实习,人员集中,教学进度统一,便于教师指导。教员可以充分利用病人资源和(或)口腔仿真模拟训练系统对新病种或典型病例进行统一示教、重点传授,并鼓励学生之间相互交流,互相帮助,共同进步。针对实习中出现的问题,可以及时利用下班前的短暂时间组织全组学员进行讨论小结,使每个学员都受益。学生可在业余时间利用口腔仿真模拟训练系统针对自己实际操作中遇到的问题或困难加以对照,找出不足、强化训练,缩小与临床之间的差距。

5 使学生综合、系统认识和掌握口腔医学理论知识和临床操作技能

口腔医学临床实习分科轮转的方法,不利于学生全面、完整、系统地认识和掌握口腔医学理论知识和临床操作技能。口腔医学作为一个学科整体,分科轮转实习打断了口腔医学学科的完整性和系统性,限制了科与科之间必要的沟通和联系,妨碍了学生全面、完整地认识和掌握理论与技能[3]。利用口腔仿真模拟训练系统模拟综合性病例,训练针对学生的全局观,引导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全面地分析和看待问题,在发展学生单科纵向思维能力的同时,启发学生的横向思维。这样做不仅使学生将所学知识纵横连贯起来,巩固基本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在实践中培养了学生的临床综合思维能力,根据病情为病人提出正确系统的诊疗计划,提高教学和医疗服务质量。

参考文献

[1]白振西,董晓健,张铁,等.口腔医学临床教学特点及对策[J].中华医学教育杂志,2002(3):26-27.

口腔学习计划范文6

关键词:口腔;临床技能;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41-0043-03

口腔医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学生的临床能力培养则是整个口腔医学教育中的极其重要的一环,口腔医学生的临床能力是通过临床实践而形成的,它是医务人员顺利完成医疗卫生活动必需掌握的基本能力。目前我们国内的口腔医学专科教学模式还是按照第一年医学基础知识和临床医学知识、第二年口腔医学专业知识、第三年口腔专业实习的培养模式来进行口腔医学教育的。近年来,我国医学生招生规模不断扩大,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群众对口腔医疗保健要求的提高,使口腔医学教学模式的缺陷渐渐显露出来,主要表现为口腔医学生的口腔临床技能学习时间过短、缺乏医患之间的沟通技巧等。如何培养高质量的口腔临床医学专业人才,创建培养口腔临床医学实用型人才的教学模式,组成以训练临床综合技能为主的临床口腔医学教育模式,进一步推动口腔医学的教学改革,这是目前本院口腔系一直在探索的问题。

一、加强口腔医学新生的专业社会实践

口腔医学生刚入学时由于对口腔知识尤其是实践知识的兴趣非常浓厚,因此我们积极引导及提升他们的这种兴趣。经过我们口腔系教师的一致决定,在《口腔医学导论》这门课程的教师安排上,从口腔的各个专业及医学基础方面选择了7名教师分别教授这门课程,以期对口腔医学新生进行全方位的专业知识普及,加深他们对口腔专业知识的理解,而且能够了解所选择专业的概况,这是口腔医学专业知识在临床实践能力阶段的早期教育,有利于学生结合口腔医学专业学好基础与临床课程,有助于扩大口腔临床能力的知识面,这是口腔医学教育改革的一个新的探索点。由于第一学年的学生教学计划中没有口腔医学的专业课程,为了避免学生学习专业能力的兴趣降低,也为了从学生一入校就培养口腔临床技能的兴趣,增强学生的医生荣誉感,我们采用参与社会实践的方式来进行教育,包括每一年的“爱牙日”活动,在每年的9月20日组织学生走上街头,零距离的接触口腔病患者,并从口腔预防保健和口腔检查的方面对前来的咨询者进行服务,进一步地提升学生的医生荣誉感,为其进一步加大专业学习提供了动力。利用节假日的时间安排学生到社区、企业和学校进行龋齿危险因素调查、社区牙齿保健等活动,所有的调查表及活动的安排由学生自主决定,让学生零距离接触口腔病患者,并积极引导学生参与本院举办的全国口腔涎腺病学术会议及口腔医学会成立等活动。通过这些活动的参与,锻炼了学生的实践能力、综合能力、交流能力和社区工作能力,进一步推动了口腔医学的教育改革。

二、专业课学习阶段的临床技能培训

口腔专科的学生在第二学年起就开始进行专业知识的学习,在这一阶段,我们对口腔医学的临床能力教学模式做了少许的修改,主要加强了口腔临床实践的教学内容,这其中包括在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计划和教学方法等方面整合了口腔临床医学主干课程中实际操作内容较多的专业课程,考虑到牙体牙髓病学、口腔修复学、口腔颌面外科学的临床诊疗技能较多,而且是口腔医学的核心学科,因此把这三门课程组成口腔临床医学课程群,以培养和提高学生口腔临床综合诊疗技能,达到培养能胜任基层的口腔临床实践能力较强的口腔全科医生。我们根据调整后的口腔教学计划和口腔教学大纲,有针对性地开设各项专业课程的实践教学。在理论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我们通过数字化教学设备,将数字化教学引入口腔医学教育中,加大对口腔临床操作的视频文件的播放及讲解,现场提供牙齿、模型等实物来引导学生对临床实践的理解,实践证明这样能提高口腔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为了提高口腔实验室中的教学,我院口腔实验室利用教育部的专项资金购买了14套口腔仿真头模临床模拟教学系统模型,大大提升了本院口腔实验室临床教学的效果,目前可以开展离体牙标本模型和高度仿真头颅进行牙体牙髓病的临床各类洞型的仿真制备、口腔修复学的备牙操作、口腔颌面外科学的手术操作及牙周病等操作为主的临床实验技能培训与考核,充分利用各种实验条件,调动学生学习口腔临床技能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达到良好预期的教学效果。

三、口腔医学生临床实习阶段的培训

为了加强对口腔实习医生的规范化管理,提高医学生的综合素质,帮助他们尽快完成从学校学习到临床实习的角色转换,我院每一年都对实习生进行为期一天的岗前培训。安排资深医师就医德、医风进行专题讲座,使同学们加强医德、医风的培养,树立“一切以病人为中心”的医疗服务理念。医务、质控、院感等科室的相关负责人,分别就医疗安全、医疗纠纷防范、病历书写规范、院内感染知识等内容,为实习同学进行专题培训,培训内容紧密结合临床实践,实用性、可操作性强。口腔临床实习是医学教育由基础及临床理论教学转入工作能力培养为主的全面系统的学习阶段,是促进学生掌握“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培养实用性医学人才的重要手段。在口腔医学生的实习教学中,各科室按照口腔实纲要求制定各种口腔疾病的详细的要求,在保证临床操作质量的同时,制定量化考核标准。毕业实习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目的是通过临床实习巩固和加强医学基础理论及临床知识,掌握常见病和多发病的诊断、治疗及实际操作技能,初步学会处理危重和疑难疾病,把学生培养成为具有一定专业基础理论、临床知识、操作技能的口腔医师。我们对各科的实习要求进一步细化:(1)口腔内科学:通过实习能初步掌握牙体病、牙髓病、根尖周病、牙周病的诊断、治疗和预防,对发病率低的疾病有大致了解。(2)口腔颌面外科学:通过对口腔颌面外科的临床实习,使学生对本专业的常见病、多发病能够做出初步的诊断和治疗,对一些稍复杂的症状和体征能够做出较合适的解释,实习结束后能完成口腔颌面外科门诊的日常工作。(3)口腔修复学:通过实习能掌握牙体缺损、牙列缺损、牙列缺失的常见病和多发病的修复治疗,了解修复学涉及的其他知识和范畴。(4)口腔正畸学:掌握常见病和多发病的诊断、分类及治疗手段,对发病率低、分类较复杂的错畸形有大致了解。实习期间的教学内容既有口腔临床诊断治疗技能的训练,也有病例跟踪报告、专题讨论、读书报告等。每一轮实习结束后,由科教科和口腔科统一组织出科考试,考核内容包括:口腔基本检查占10%、病历采集书写占20%、病例分析占20%、口腔基本操作技术占50%。

四、新型口腔临床教学模式的实践成效

我们连续五年对这种新型的口腔临床技能进行教学实践,形成了一整套的临床技能培训与考核体系教学改革系统,口腔医学专科教学新模式逐渐趋于成熟,通过学生第一年的社区实践作为临床实践的早期教育、入学第二年的口腔临床技能的专业培训和入学第三年的系统且直接的接触患者学习口腔临床技能,逐步引导学生对标本模型、仿真头颅、动物实体、实际病人的循序渐进的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使学生能够在真实的临床模拟环境下进行各种口腔临床医学技能训练,动手能力明显增强,学生的医患沟通能力也提高了。比如学生在实习的一个月后,经过我们对实习医院带教老师反馈回的信息可知,学生基本上对口腔科常见病能独立做出诊断和基础的治疗;半年后,对较复杂病例,如后牙管治疗、烤瓷冠修复的牙齿预备、全口义齿的关系测定也大体能够较好地独立完成。在全科的质控检查中,口腔医学生所做的后牙根管治疗X片评价得到了极大的增强,得到了社会的认可和赞扬。我们对五届实习学生的抽样调查显示,患者对实习医生的满意率逐年提高。在口腔医学生的毕业临床技能考核中,我们摈弃以往的考核方法,通过检测学生对临床基本技能掌握的程度,侧重知识的综合与运用能力,主要考核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临床技能和实际工作能力,在临床技能实践考核中重视能力测试,严格进行临床实习的出科考核和毕业综合考核,采用国家执业医师实践技能考试的形式(三站式考试)全面考核学生的临床技能。(1)考核的方法包括:①毕业临床技能考核采取二站式方法考核。②考生在指定考核地点,随机分别抽取各站考核试题,分别完成各站考核;考核过程中由考生互相检查。(2)考核的内容包括:①第一站:口腔检查5项,其中一般检查4项,特殊检查1项,口腔检查记录表一份,病例分析包括诊断、鉴别诊断及其依据和治疗设计,测试病种20个,由考生随机抽取一个,包括浅龋、中龋、深龋、猖獗龋、急性牙髓炎、慢性牙髓炎、牙髓坏死、急性化脓性根尖周炎、慢性根尖周炎、边缘性龈炎、坏死性龈炎、成人牙周炎、复发性口腔溃疡、白斑、感染性口炎、牙齿外伤、智齿冠周炎、下颌骨骨髓炎、牙列缺损、牙列缺失等。②第二站:口腔临床诊疗技能及基本急救技术,包括无菌操作测试项目2项:洗手、戴手套、口腔粘膜消毒,由主考官指定2名考生互相操作。口腔临床诊疗技能包括测试项目4项:开髓术(离体前磨牙或磨牙),龈上洁治术(一区段),上牙槽后神经和下颌神经阻滞麻醉,上、下牙列印模制取。由考生考前抽取的1项进行测试,其中龈上洁治术和上、下牙列印模制取由主考官指定2名考生互相操作;开髓术由考生在离体牙上操作;上牙槽后神经和下颌神经阻滞麻醉由考生在下颌骨或颅骨模型上操作。基本急救技术:测试项目4项,包括血压、吸氧术、人工呼吸、胸外心脏按压。由考生考前抽取的1项进行测试,含指定2名考生互相操作和考生对模拟人操作,通过这些临床技能的培训及考核,发现学生的临床技能能力有很大的提高,用人单位的反馈良好。

总之,在我们数年的口腔临床教学新模式的探索下,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为社会输出了一大批合格的口腔医学人才,但目前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包括在临床实践中临床教学讲座较少、临床实习考核制度不严谨、现有的实习基地不足和实验室的临床教学系统数量较少等一系列的问题,我们坚信可以逐步探索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又顺应口腔医学发展的专业人才培养之路。

参考文献:

[1]陈宁,李谨,杜详永,等.医学生口腔临床技能和实践能力培养新模式[J].南京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3):253-255.

[2]李旬科,王忠义,郑欣绢,等.接诊艺术与口腔医学生接诊能力的培养[J].牙体牙髓牙周病学杂志,2004,14(1):56-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