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氏中学教育范例6篇

蒙氏中学教育

蒙氏中学教育范文1

摘要:

蒙台梭利教育模式在当今学前教育体系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并对当今世界各国的学前教育发展与改革产生了重要的、积极的影响。本文通过对新疆近百所蒙台梭利幼儿园的近两千名蒙氏教师的调查,得出南、北疆各地区蒙氏园的蒙氏教师的师资情况,并对师资状况作以简要的分析。蒙台梭利教师是蒙氏教育的引领者和实施者,笔者提出了关于提高蒙氏教师师资水平的建议,希望新疆的每一所蒙台梭利幼儿园走上正规化、专业化的教育道路,每一位蒙氏教师都能经过良好的、专业的师资培训,真正掌握蒙台梭利教育的精髓,使每一个儿童都能真正享受到蒙台梭利教育方法带来的儿童素质的综合培养和儿童潜能的全面挖掘。

关键词:新疆;蒙台梭利教师;师资现状

【中图分类号】G640

蒙台梭利教育是由意大利著名教育实践家玛利亚・蒙台梭利根据多年的教育实践总结而成,是世界学前启发式教育模式之一,它遵循了儿童成长自然法则,将大脑、生命科学、思维科学、行为科学、心理学、以及人文社会学等学科的研究成果,充分地应用于幼儿园教学当中,让儿童在自由与快乐的学习环境中获得经验,以此来达到教学目的,它是对儿童素质的综合培养和儿童潜能的全面挖掘。

一、在世界环境中的蒙台梭利教育和她的教育特色

蒙台梭利教育模式在当今学前教育体系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并对当今世界各国的学前教育发展与改革产生了重要的、积极的影响。蒙台梭利教育是在实验、观察和研究基础上形成的对世界教育带来革命性变革的蒙氏早期教育法,赢得了各国同行的尊敬和崇高评价。在短期内能够超越国界、世界观、宗教上的差异而在世界上普及的教育理论,除了蒙台梭利教育之外,别无他选。”[1]

蒙台梭利教育法之所以能影响整个世界的教育体系,关键在于她在总结卢梭、裴斯泰格齐、福禄贝尔等人自然主义教育思想的基础上,形成了自己革命性的儿童观念。[2]

二、蒙台梭利教育在新疆

我国的蒙氏教育在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得到了迅速发展,近年在幼教界迅速形成强大的“蒙氏教育”热潮,内地发达城市蒙氏教育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近几年随着国家对学前教育的重视和大力支持,蒙氏教育在新疆也受到越来越多的幼教行业人士及家长们的青睐。蒙氏教育进入新疆的时间虽短,但发展速度较快,从2003年至今,经历了10年坎坷曲折发展道路,发展至今拥有近百余所蒙氏园。2011年至2012年全疆各地又有二十多所幼儿园继续开办蒙氏教育。

三、新疆蒙台梭利幼儿园教师的师资情况

据笔者不完全统计,全疆共有90余所幼儿园开办了蒙台梭利教学班,其中北疆地区有所70余所,南疆有10余所,共有蒙台梭利教师近两千名。新疆的蒙台梭利教师学习和培训主要有几个途径,一是条件好的幼儿园采取直接从北京、南京等地请中国蒙特梭利教师培训中心的高级认证讲师来新疆入园培训;其次也有幼儿园把教师送到内地参加学习,通过考试取得蒙氏教师资格证;新疆的蒙氏教师绝大多数是由中国蒙台梭利协会新疆运管中心为各地区幼儿园开办蒙氏班提供专业指导和师资培训。

目前,由于社会需求量大,蒙氏园发展速度过快,师资力量明显跟不上发展速度,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全疆各地有蒙氏班的幼儿园取得蒙台梭利资格证书的教师约有1800名,其中,获得初级资格证书的教师约1000多名,获得中级证书的教师有600多名。通过这些数据可以看出,中级教师的取证数相当于初级教师取证数的一半,也就是说获得初级证的教师数比获得中级证的教师数多一倍;

2、蒙台梭利教师资格证书的取得需要参加专业培训,分为初级、中级、高级三个等级。培训内容共有五大领域,初级培训内容包括:感官教育、生活教育和数学教育三个领域;中级培训内容包括:感官教育、生活教育和数学教育三个领域的延伸,并加入语言教育和科学文化教育两个领域的内容;高级培训内容包括:对蒙氏教育教学的研究,如教学探讨、科研论文、课题研究等。参加蒙台梭利初级培训的老师只能学习蒙特梭利教育的三大领域的教学方法,需要参加中级班培训才能继续学习另外两个领域的内容。因此,初级教师和中级教师的比例要均衡,并继续培养中级蒙氏教师参加高级班的培训,多在教学和科研上下功夫,才有利于蒙台梭利教育教学的顺利发展和不断提高;

3、通过对各地区蒙氏园取得初、中级证书教师的数据分析,还可与发现地区或许多县市的幼儿园初、中级教师数相差较大,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取得蒙氏教师初级、中级证书基本均衡的地区是:昌吉州、石河子市、阿克苏地区、喀什地区。阿克苏和喀什地区的四所幼儿园虽然起步较晚晚,只有12个蒙氏教学班,但是初、中级教师数基本相等;

(2)取得中级资格证的教师数是初级教师数一半地区有:乌鲁木齐市、博州地区(博乐市)、伊犁地区、塔城地区、巴州地区(库尔勒市);

(3)另外,有的县市取得中级资格证的教师数是初级教师数三分之一,有的是八分之一,还有的地区蒙氏园仅有蒙氏初级教师,没有中级教师。造成这个现象的原因有的是幼儿园扩招来不及培训中级蒙氏教师,有的园是不愿继续投入蒙氏中级教师培训费,还有的也许是教育者并不懂蒙氏教育的理念、教法、实操内容,导致存在这种不科学、不严谨的教学现状;

4、蒙台梭利教育在新疆办学的形式没有统一的模式,并没有严格按照国际蒙氏园的标准执行,各地呈现出五花八门的具有当地特点的现状。

四、新疆与日俱增的蒙台梭利教师普遍存在着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蒙台梭利教师对蒙台梭利教育精髓的领会不足;

2、在教学中拘泥于形式而忽略对内在价值的把握;

3、教师作为观察者的角色没能充分体现;

4、蒙氏教师应在教学方法、手段、目标上与蒙特梭利教育理念相辅相成;

5、蒙氏教师应在教育实践中不断提高科研素养;

6、幼儿园教师团队要做好蒙台梭利教育课题的开发与研究,提升幼儿园的整体办学能力和水平;

7、私立园幼儿教师流动性强,其中也包括蒙氏教师。蒙氏教师也面临着多种选择,比如从乡村到城市、从小城市到大城市、从小规模幼儿园进大规模幼儿园、从低薪水奔高薪水、从私立园入公立园;

8、近两年全国从上到下都在重点抓学前教育,各省市地区地都在建设幼儿园、招聘幼儿教师,造成部分优秀蒙氏教师考取各地教育部门设置的幼教特岗或小教特岗,蒙氏教师流失量大;

9、有的蒙氏教师通过调动工作而改行,离开学前教育行业;

以上是笔者近三年间通过对各地区一些蒙氏幼儿园的教师进行调查、了解、追踪访谈反馈的信息,还有许多实际情况有待继续调查。

五、对如何更好地培养蒙台梭利教师的建议

1、培训机构进行蒙特梭利教育的培训时间太短,目前理论只有一天,教具操作六天,通过参加七天的培训了解和掌握一门先进的教育体系,是有很大难度的。建议应适当延长培训时间,提高培训效率和水平;

2、在职的蒙氏教师必须加强蒙特梭利理论知识的学习,蒙氏教师要系统学习蒙台梭利理论知识、教育理念、教学技巧、蒙台梭利儿童心理学、蒙台梭利儿童发展观等相关理论知识。培训方式可以邀请蒙台梭利高级讲师在当地办培训班,也可以利用假期进行集中学习,还可以利用函授、网络课程培训等方式进行学习,便于更好地开展教学工作;

3、各蒙氏园应在蒙氏教育课程的内容上下功夫、做研究。比如:蒙台梭利教育课程设计、蒙台梭利教育与现代幼儿教育流派的比较与融合、七大教育领域(日常生活、感官、数学、语言、艺术、科学、和平)的教学实战、当前中国蒙特梭利教学中存在的各类问题和误区、努力解决中国“本土化”所面临的问题,蒙台梭利的教育方法、思想和理论因其科学性和普遍性而属于国际,属于全世界,科学是没有国界的。只要我们把焦点或注意力放在我们的孩子那儿,实际上我们已经中国化、民族化了。[3]

4、世界各国的教育家都高度赞赏蒙台梭利特色教学法的价值,它是一套适合世界儿童早期启蒙教育的方法,目前,我国各地幼儿教育行业对蒙氏教师的需求量都很大。从人才培养的方向来看,建议新疆各高校(师范院校、职业院校)的学前教育专业,为了毕业生的就业考虑,可以在学前教育专业课程设置中增加开设一门《蒙台梭利教学法》,或以选修课、系列讲座的形式开展教法课程,这样,学生在校期间系统学习了蒙台梭利教育理念、教学方法、教学技巧等,再到培训部门学习几天教具操作,不仅能够顺利通过师资证书的考试,还可以轻松考取蒙氏教师岗位,并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慢慢领悟、体会并掌握这一教法的精髓;

5、蒙台梭利教育在新疆的发展还需得到教育部门的认可、支持和推广,才有可能得到良好的健康的发展。各地区教育部门在对幼儿园进行教育教学评估时,不能用传统幼儿教育的评价标准来衡量蒙台梭利这一独特、科学、系统的教育体系,作为教育管理者和教育者本身,我们应该用发展的眼光看世界,用敏锐的思维做教育,用灵活的评价标准对待享誉全球的蒙氏教育。

6、各地教育部门应针对日益发展的蒙氏幼儿园、蒙氏教学班制定合理的管理制度,并制定一套对蒙氏教师的考核制度,加强对蒙氏园的教学监督,规范蒙氏园的考核标准,帮助各地区蒙氏幼儿园健康蓬勃地发展,进入一个良性循环的轨道。

7、与中国蒙台梭利协会建立联系(新疆设有蒙台梭利运管中心),得到国内蒙台梭利教育专业专家、精英和高级人才的支持,为新疆输送和培养合格的蒙台梭利师资。

蒙台梭利教育的宗旨是为了让世界儿童接受科学先进的教育,真正享受到蒙台梭利教育方法,给他们在知识的学习中带来愉悦。蒙氏教师是这一教育的引领者,实施者,特别需要经过专业的师资培训,走上正规化、专业化的教育道路。真诚期待着能得到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帮助和促进,使蒙台梭利教育在新疆得到推广、发展和普及,并推动蒙台梭利教育走向本土化与平民化发展的道路。

参考文献:

[1]《儿童之家》[意]玛利亚・蒙台梭利/著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7年7月

蒙氏中学教育范文2

蒙氏数学学习心得范文1数学是一门基础的学科,同时也广泛地应用到生活的各个领域。幼儿数学教育,是帮助幼儿建立与发展初步的数概念。理解初步的数量关系与空间形式,从而促进幼儿思维能力发展的一项工作。

20xx年3月24日,亿童早期教育研究中心教研员到我园进行了一次《蒙氏数学》的培训。本次参与培训的人员有我园数学教研组的全部成员。

本次的培训内容主要分为两个部分:1、由亿童早期教育研究中心教研员朱老师上一节《蒙氏数学》示范活动;2、我园数学教研组成员与教研员朱老师共同探讨数的概念,共同解决平时教学中所遇到的问题。

本次的培训活动让我得到了很大的启发。首先,是让自己对《蒙氏数学》的教育理念得到更深一层的理解。其次,也让自己对数的概念得到了系统的梳理。在本次培训活动中,我向教研员提出了自己在平时进行《蒙氏数学》的教学中所遇到的问题,共同解决问题。还与教研员、我园数学教研组成员共同探讨了教学中的方式和方法。

本次的数学教研培训活动为我们教师很好地解答疑难问题之余,还为我们系统地梳理了对数的理念。非常感谢园领导的重视并给予我们这么好的学习机会!

蒙氏数学学习心得范文2蒙氏教育是一个很前卫又很普级的幼儿教育新理念,通过学习使我对蒙氏教育有了一些初步的了解和认识,让我懂得了0—6岁的孩子在接受知识时是通过表象思维慢慢转变为抽象思维的。在珠心算教学中特别在计算教学方面,及应用题教学中,应借用具体实物来操作教学。这样学生易理解又能快速掌握运算方法。在数学的图形认识,及分类教学中,提醒老师课前做好充分的教具准备工作。例:做不同颜色的几种图形,这样学生既能直观清楚的认识图形又能区分颜色。一节课不仅得到了很大的收获,同时更提高了孩子的学习兴趣。让我懂得不论你教什么课,最好让孩子自己亲手去操作,这样不但能提高孩子学习的兴趣也便于孩子接受掌握,同时记得更牢固。可能应了这样一句古话“眼过千遍,不如手过一遍”吧!更让我懂得无论你教什么,我们不要去死教,而是用自己的身心去教。这样孩子不但非常喜欢你,更喜欢你的每节课,自然孩子学习兴趣也很浓,学的就好,也就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蒙台梭利是教育史上一位杰出的幼儿教育思想家和改革家,他提出的教育理念是:尊重儿童,尊重儿童的需要。她强调教育过程中幼儿的主体性,她的教育目的是:“尊重儿童自我需要和价值,促进儿童个性和谐发展,促进儿童全面发展和充分发展。”蒙氏的教育内容与现行幼儿教育内容虽然在内容的划分上略有不同,但其内容却是紧紧围绕体、智、德、美、劳这几个方面的。蒙氏教育活动的内容很生活化,能更深入地考虑到儿童的需要。蒙氏最有特点的是生活和感官区域。生活区的材料全部取之于日常生活,教学内容也全部是生活能力的培养。如:抓、舀、插、倒、吸、捞、夹、剪、切、开锁、筛、穿孔、编织等生活中所有用到的手的动作,都在蒙氏生活区找到相应的教具。生活、感官是学习的基础,是进入学习的基础阶段,是提高生活能力的手段。蒙氏还有一种特有的教育形式就是混龄教学,孩子的兴趣第一。我想,任何活动,只要是孩子感兴趣的,不管以什么活动形式出现,都应该是可以的。 蒙氏教育思想的重点之一是发展和延伸。以上是我这次学习的一点体会,希望对老师们有所帮助。

作为一个蒙氏教育的老师来说,我们的观察能力就好像医生的触觉一样。如果你不能很好的捕捉到孩子们的一举一动,一个合格的老师的细心观察是多么的不容忽视。 教师应该是一个观察者,更应是一个善于观察的人。只有他具备了这个先决条件才会成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蒙氏教师!

蒙氏数学学习心得范文3庆童蒙氏幼儿园是大庆庆童早期教育服务中心的一所幼儿教育实践基地,本中心于20xx年1月份开始进行亿童《蒙氏数学》的课题研究及大庆地区幼儿园教育服务工作,并于20xx年3月成立庆童幼儿园。对于如何在幼儿园中班开展蒙氏数学,使幼儿得到更大的发展成为本园所的研究主要目标。在近几年的实践中,渐渐总结出了一些心得,在这里与各位同仁及家长共同分享。

一、《蒙氏数学》是孩子的好伙伴

我国数学家陈身生说过:传统的数学教育,幼儿学到的只是计算能力的培养。而《蒙氏数学》以激发兴趣和培养思维为精华的数学教育思想和独特的纸面操作教具为主的教学形式弥补了传统数学教育的不足,让幼儿在学习过程中学习推理、判断、主动思考、与人沟通、互相学习、互相帮助、互相欣赏、互相包容。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孩子们在各个方面都有了很大的进步。在线上活动时,一听到班德瑞音乐,孩子们便会安静自觉地进行走线活动;在集体活动时,幼儿通过教具的操作,不但在大小肌肉、手眼协调方面得到训练,而且领会了感官、数学教育中的内涵,为学习文化知识打下坚实基础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同时在自主操作中,他们的动手操作能力有了很大的进步,增进了同伴之间的友谊和情感,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动手能力、交往能力也有了很大的提高,孩子们参与的主动性与积极性也越来越强,真是印证了那句话“智慧就在指尖上”。在不断的研究、反思,分析个案,调整教学内容、方法的过程中,我体味着变化的欣喜和收获的充实。

二、《蒙氏数学》是教师的好帮手

开课初期,我园针对各班的实际情况,无论是在《蒙氏数学》的线上活动,还是在集体活动、到分组活动上,操作起来较难。孩子们在分组活动时,我在组织教学活动的初期,一到这个环节就头痛,到现在可以很轻松地驾驭这个环节,使我感觉到《蒙氏数学》不仅使孩子的各方面能力有所提高,也使我们在教学活动中的组织能力有所提高。经过半学期的时间,我发现孩子们虽然已经知道了蒙氏常规的要求是什么,而且在专注力等方面都较以前有了进步,但对于《蒙氏数学》中不同教具操作要求及其展示方式等,真正能按要求去做的还是不多。另外,在其他方面的学习上也出现了明显的差距。这些情况的出现让我不得不重新思考和修改自己的教学方法。

为了充分发挥“以强带弱,以弱促强”的这一教育理念,我把教学的目标重新进行了调整。我班接受能力强的幼儿占多数,因此,我以这部分幼儿为主,然后再根据其余幼儿不同的发展需求制定相应的教学目标。

在《蒙氏数学》活动中增加接受能力强的幼儿进行展示的机会。这样不仅会增强孩子的自信心和学习积极性,同时还会激励弱势幼儿的学习,于是就达到了互相学习、互相促进的目的。

在其他内容的学习上,除了进行分组教学以外,我还运用《蒙氏数学》的作业纸,增强了家园共育这一环节,请家长们参与到孩子们的学习中来,进行家庭辅导。对于孩子们遇到的困难,由家长反馈给我,我再根据孩子们作业情况及家长的意见进行课堂指导或个别指导,然后再利用作业进行巩固和练习。

总之学习了《蒙氏数学》后,孩子们的数学思维能力有所提升,养成了主动思考的习惯,专注力和秩序感越来越好,自我探究意识也增强了,现在孩子们在做《操作册》时,多数题不用老师讲解,就能独立审题并完成。

三、《蒙氏数学》促进了整合教育的发展

作为《蒙氏数学》的老师,为了孩子能够更好地健康发展,我考虑如何把《蒙氏数学》与日常教育更好地进行结合,使孩子们得到更大的发展。对于这一点,从一开始我们班便开始了相应的实践。

1. 利用《蒙氏数学》中的日常生活教育进行生活常规教育。

我利用《蒙氏数学》的活动,让幼儿学习如何搬椅子、拿勺子、擦桌子、叠衣服、站队等,在日复一日的生活中,不断重复这些工作,幼儿的生活常规有了很大的提高。运用蒙台梭利教育理念管理教育环境,引导幼儿参与环境管理的过程中,只要我们注意“环境育人”这一教育功能,孩子们就会更好的成长。

2. 把蒙氏活动中的一些技能学习与五大领域活动进行穿插教育。

3月初时,我准备带孩子们上一堂剪纸课《美丽的小雪花》之前,我就利用做蒙氏数学《操作册》的时间不断让幼儿进行“剪”的活动,以提高幼儿“剪”的技能。孩子们在学习蒙氏数学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地接触到了方方面面的指示,使自己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满足和提高。

3. 五大领域教学可弥补《蒙氏数学》教学中音乐、绘画方面的不足。

通过五大领域与《蒙氏数学》教学相结合,孩子们学到的内容大大增加,知识涉及更为广泛。《蒙氏数学》为幼儿准备了充分的学具和操作材料,他们每天都能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要在这里自由选择、自由操作,教师在观察的基础上给予适时地引导和帮助,让孩子在操作活动中自我学习、自我探索、自我发现、自我提高,从而实现主动发展的目标。

四、《蒙氏数学》促进了家长工作

蒙氏中学教育范文3

在进行蒙氏课程中国化的过程中,必须要解决两个根本问题:教学载体的开发以及与本土教学体系融合。前者更集中体现在技术层面,后者较多表现在理念层面,两者既是蒙氏课程精神的核心,更是实现其中国化的突破口。

一、课程实施中的载体开发策略

蒙台梭利教育思想精髓是“做中学”,即强调儿童的学习必须经由实际的操作以达到内化而完成。因为,幼儿的学习是具体的,这种具体表现在学习物对多种感官的综合刺激,很难想象那些虚无缥缈的东西能让幼儿去获得内心共鸣。只有在看、听基础上去做、想,才能保证幼儿阶段的教育学习效果。而这一切,必然需要有一定的载体。这里所谓的载体,我们把它定位为能让孩子操作,且包含一定知识、能力和人格承载力的教学用具。

在实施蒙台梭利教育的过程中,我们和孩子们都深深地被其丰富实用的工作材料所吸引。在蒙氏教育理论指导下,我们从盲目地学习工作材料的操作、应用其操作逐步过渡到思考这些工作材料的操作实质,不但要知道怎么操作,还要知道为什么要这么做,其原理和出发点是什么,更要知道如果不这样做会怎么样,再过渡到对每一份工作材料在整个体系中的位置进行审核,知道其上位材料和下位材料,进而过渡到对整个工作材料体系进行查漏补缺,完善其中位连接材料和下位补充材料,让工作材料真正适合于不同的幼儿需要(如材料“红棒变数棒”图1,就是为一些幼儿在从红棒操作顺利过渡到数棒操作之间搭起一座“中位”桥梁,很显然,这是一份非常个性化的学习载体),最后过渡到开发制作新的工作材料(如材料“声母凹槽板”图2,“拼读转盘”图3,“汉字形体演变箭”图4,“蒙氏练习册”全套图5等,都是极具开创性和实用性的学习载体)。这一路走来,我们收获的是艰辛和成功。可以说,没有这一递进式的过渡飞跃,我们就不可能对蒙氏教育了解那么深,就更不可能将蒙氏教育中国化、园本化探索之路走的那么远。

在课程实施中的载体开发策略中,我们始终将“承载”思想贯穿始终。这种“承载”决定了载体的地位和作用,决定了载体的合理性、科学性和应用性,更决定了载体的操作适宜性。如果没有这些承载,那我们的载体就不具备教育和学习功能。在策略实施中,我们将“承载”分为知识承载、能力承载和人格承载三种类型,使得开发出来的载体能不同程度地指向幼儿发展的知识、能力和人格层面,做到“物有所指,做有所用”。比如我们开发的极具珠海地方特色的文化小书系列《十大名菜》《十大名人》《十大名胜》《十大海岛》《渔女的传说》等,在知识承载方面丰富了幼儿的知识,扩大了视野;在能力承载方面可以培养阅读能力;而在人格承载方面则增进了对家乡珠海的了解,增强了身为珠海人的自豪感,激发了爱家乡的情感,并从优美的神话故事中获得了情感、态度、气质方面的熏陶。我们认为,一份成功的学习载体必然是从多方位教育元素出发,为着培养完整儿童的目的而出现的。

二、课程实施中的体系融合策略

蒙台梭利教育尽管广为流行,但也并不是说没有瑕疵,存在着诸如重个性轻社会性、重接受轻创造、重文化轻艺术、重智力轻体能等等问题,必须吸收其他教育思想的合理内核,必须与本土的优秀教育思想相“融合”。于是,大家积极投身于将蒙氏教育、探索性主题活动教育、奥尔夫音乐教育等进行融合。另外,强调走“融合”之路还有两个更具体的原因:蒙氏教育乃舶来品,其最初的施与对象是特殊儿童,在引入国内幼儿园后,最初接受蒙氏教育的人实际上只是接受的教具操作培训,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不能真正领会其思想精髓,从而导致被误用,很多教育方式或者原则(如混龄教学、奖惩无用、纪律换自由等)在操作上也有些现实的困难。这种蒙氏教育本身的缺陷需要进行弥补。这是其一。其二,是其他教育模式的出现,带来了不同于蒙氏教育的教学形式和教学效果,而且给我们的印象就是正好能弥补蒙氏的不足,比如探索性主题活动教育,注重孩子和老师的共同发现,注重孩子的自发兴趣,整个活动过程中幼儿的思维相当活跃,充满了创造意识,而且群体交往机会很多,与周围世界和社会环境联系非常紧密。于是,大家都想,如果把不同的教育模式合理的、可取的部分进行融合,组织一支教育模式领域里的“全明星队伍”,那岂不是很好?这就是一方面自己存在不足,另一方面别人的很不错,所以“融合”便显得顺理成章。

在我园,课程实施中的体系融合实际上采取的是“自补”和“他补”相结合、同步发展的策略:一方面努力发展完善蒙氏教育,练好内功,实行“自补”;另一方面则充分发挥其他教育模式的优势,在教育教学实践中与蒙氏教育进行交织应用,实行“他补”。比如,在我园更多地是将蒙氏教育和主题教育进行融合,将参照珠海市自行编写的《幼儿园主题活动套材》开展主题探索活动和结合我园开展蒙氏教育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适合我园园情的园本化课程建设和实施之路。在融合之初,我们面临很多困惑:到底该融合什么?如何才能有机融合而不是拼凑?尝试了一段时间后,新的困惑又接踵而来:蒙氏教育的系统性和主题教育的随机性如何融合?尤其是数学领域,始终觉得两者是磁铁的同极而相互排斥。后来,我们又对“蒙氏主题活动”和“主题蒙氏活动”这两个概念进行了实质上的探索和论证。这一进程见证了我园实施课程体系融合策略的实践道路。

通过一系列的摸索尝试,我们初步得出以下经验可供参考:(1)蒙氏教育自身还有待进一步完善,一方面要遵循蒙氏基本理念,另一方面要紧跟时展步伐,结合中国、本园实际,因地制宜。特别是在语文和文化教育领域。(2)蒙氏与其他教育体系的融合,在目标、内容、方法、资源(时间、空间、物、人)方面都有很强的操作性。在我园,每进行一个主题教育活动,首先会参照《幼儿园主题活动套材》里的关于该主题的统整目标,明确要达到的目的,再选取现阶段幼儿感兴趣且适合本年龄阶段的内容,置于主题和蒙氏的教学方法中去进行审视,做到用最适合的方法去作用于学习的内容,并充分利用一切可能的、适宜的资源,保证孩子“学的有其乐,学的有其获”。(3)在融合的过程中,如何有效把握幼儿的“需要”和幼儿的“兴趣”,是至关重要的。两者同属心理驱动力范畴,对幼儿的行为都具有直接的影响,需要可以是长期的,也可以是短期的,需要可以是自发的,也可以是外力施与的;而兴趣在幼儿阶段则是很不稳定的,它决定着幼儿行为的指向和持久力。因此必须将“需要”和“兴趣”统一起来,才能保证幼儿学习的真正效果。(4)在“融合”的时候,既要充分展示蒙氏教育在知识的系统教学、能力的系统培养、基本人格特质(专注、独立、协调、秩序)的持续提高等方面的强大优势,又要充分发挥探索性主题教育等在知识和能力的应用、与社会及周围世界的紧密联系和相互作用、充分展现幼儿教育独特魅力等方面的突出作用,真正做到“做中学”和“学以致用”。

蒙氏中学教育范文4

关键词:蒙台梭利教育法;内涵;优缺点;误区;建议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14-002-01

蒙台梭利从小就自信、乐观、关怀弱势群体,且善于和勇于改革,并认为:“我们不是生来纯粹为了自己的快乐”。她在1896-1938年间,从探索与发现,到实验与提取,再到接纳和阻碍,终于形成了一套影响世界幼儿教育发展,并对世界和平做出重要贡献的幼儿教育观和教育法。她是全人类的工作者,是一个世界公民。

一、蒙台梭利教育法的内涵

蒙台梭利在她的著作中中,一直强调要以儿童的身心发展规律为基础,以儿童为中心,创建一个适合于儿童自主学习、健康成长的教学体系,她提出儿童生来就具有使自己适应环境的“潜在生命力”;此外,儿童除了有“生理胚胎”外,还具有人类难以发现的“精神胚胎”等;更重要的是,也是蒙氏比较强调的一点是:儿童的心理发展存在着敏感期,也正因为如此,才提出教师、家长及社会需为儿童提供有准备的环境。概括来说,蒙氏教育法的内涵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认识。

1、有准备的环境。无论是吸收性心智、精神胚胎,还是道成肉身等儿童与生俱来的特征。蒙台梭利都强调要给孩子提供一个有准备的环境,尤其是在儿童敏感期的时候,家长、教师以及学校更应该为儿童提供“精神养料”,教师要根据“敏感期”安排教学。蒙台梭利指明,有准备的环境必须具备以下特征:一,必须能够适应儿童发展的节奏和步调;二,必须是儿童能够自由操作各种活动材料的环境,第三,必须是对活动材料有所限制的环境。如果儿童在敏感期的这些特征没有得到满足,儿童将会出现一系列紊乱的心理。

2、作为“导师”的教师。教师应尊重、热爱、观察和了解儿童,在此基础上,“导师”有三个任务:第一,应该为儿童创设具有兴趣性和探索性的可供幼儿与之相互作用的活动环境;第二,应该引导儿童积极主动地探究环境、操作环境、发现环境中的问题并解决环境中的问题,让幼儿成为活动的主体;第三,正确评价幼儿的活动,并进一步引导他们的好奇心、求知欲和探索愿望。

3、作为活动对象的“工作材料”。蒙台梭利认为儿童要通过“工作”来建构自己的内心,她反对在课堂上采用福禄培尔的“游戏”,认为其会分散儿童的注意力。她认为,儿童的“工作”不同于成人的“工作”,成人是为生活而工作,而儿童则是为工作而工作。也就是说,儿童有主动建构自己内心的愿望。蒙氏认为,既然儿童有工作的愿望,那么教育工作者就必须为儿童设计“工作材料”,即教具。其设计要遵循四个原则,即困难度孤立,自动控制错误,操作顺序以及内在奖惩。

二、蒙台梭利教育法的优缺点

蒙氏教育法淋漓尽致地体现了蒙台梭利对于儿童的深沉的爱,她的教育法代表着智慧、希望与和平。蒙氏希望通过对儿童的探索,发现真正的儿童,将儿童培养成为一个合格的公民,从而进一步促进世界和平。她的“以儿童为中心”、“不教的教育”、“把握儿童的敏感期”、“教师扮演导师的角色”、“混龄教育”、“教具”、“内在奖励与惩罚”等主张,对当时及现代儿童教育的发展着很大的现实意义,她幼儿教育思想也为后来的幼儿教育理论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对于蒙氏的教育思想,也应注意其中不足之处,如她过分的强调教具的使用,否定游戏在课堂中的作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儿童创造力的培养,且她认为,不应该在课堂上培养儿童的想象力,这将不利于儿童专心致志的“工作”等观点,我们在借鉴时要持批判的观点。

三、蒙台梭利教育法在我国大陆运用的误区及其建议

1、误区。目前,由于我国的教育工作者在对蒙台梭利教育法的研究时没有深入的去把握其精髓,导致他们无论在理论还是实践的借鉴上都存在着一定的误区,具体表现如下。

(1)蒙氏仅仅意味着蒙台梭利学校,缺乏对其思想精髓的掌握。一方面,我国幼儿家长倾其一生精力、经济来培养幼儿。因此,我国某些蒙氏幼儿园,紧紧地抓住了家长的心理,更多地是把幼儿园作为一个推销“卖点”极力向家长推荐、宣传,他们往往打出蒙台梭利教育的旗帜来吸引家长吸引生源,提高自己幼儿园的入园率,目的全是为了能够收取高额学费。另一方面,许多学校仅仅是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对蒙氏幼儿教育法并没有真正的运用,且其聘用的教师,购买的教具,也没有掌握蒙氏教育法的精髓。

(2)幼儿园在实践中无法准确把握蒙氏教育法的实质。我国幼儿园误认为只要将蒙台梭利的教具摆放在教室的各个区域,布置好静态的教室各个区角设计,教室内摆放不同的花草树木等,就是名副其实的“儿童之家”了。其实不然,所谓的“有准备的环境”是可以让儿童独立、自由的环境,是能够极大地丰富幼儿生活情趣的环境,这样做不仅经济节约,而且照顾到了幼儿的年龄身心发展特点,真止参看到了幼儿的兴趣爱好,发挥出了蒙氏教具应有的各种作用,让幼儿生活的一切都变得可爱、有趣味。

2、建议。在借鉴蒙台梭利教育法的时候,我们要坚持“以我为主,以他为用”的思路。要加强教育工作者对蒙氏教育思想的学习与实践,以便促进我国儿童教育事业更好的发展。

(1)政府要加强对蒙氏幼儿园的监督与管理。我国目前大多数蒙氏幼儿园为民办机构,多数以营利性为目的,开办幼儿园为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从而导致幼儿园教育在实质没有得到提高。因此,政府要加大对蒙氏幼儿园的管理和监督。

(2)加强师资培训,提高教师素质。对蒙氏幼儿园教师的培训必须严格遵守培训的三阶段。

(3)蒙氏幼儿教育的本土化。要为儿童创造一个真正的蒙氏幼儿园的环境,教学内容要根据本国实际而定,不能全部照抄照搬

参考文献:

[1] 何 苗.徐远火.浅析蒙台梭利教育法在我国幼儿园中的运用[J].教育管理.2015.5

蒙氏中学教育范文5

蒙氏阅读培训心得 篇【1】

有幸能在这个假期参加陈老师和王静老师的蒙氏教育指导培训,对我来说是一次进一步学习蒙台梭利教学新理念,加深对整个蒙台梭利教学框架的好机会,带着对蒙台梭利教育的热忱我投入到这次紧张而又充实的培训中,一次次的培训虽然让我感到疲惫,但却痛并快乐着,它让我有着沉甸甸的收获。尤其在对感官教育的学习中更让我感触颇深、受益匪浅。

是呀,日常生活教育是蒙台梭利教育的基础。的确,感官教育是蒙氏教育是蒙氏教育的精髓所在,正如书中所提到的“蒙氏教学中所提供的感官教具是开拓孩子探索世界的一把钥匙”。孤立化、精确性、美观、自我控制及具有探索性的感官教具设计极具经典,它对帮助孩子整理感官的印象、扩大孩子的直觉领域、丰富感官经验、引导孩子自发性的自我教育起了举足轻重的作用。虽然我对这些感官教具并不陌生,但通过这次学习更让我深深体会到:

1.强烈的逻辑性

2.灵活地操作

3.创造性地工作

还有对孩子施以礼仪、品格教育,虽然我们不能使每个孩子都能获得成功,但我们能使他们在未来的人生旅途中不会去伤害别人,不会被伤害;我们不能使每个孩子都能成为天才,但我们能使孩子学会尊重他人,同时学会被他人尊重。幼儿园是幼儿主要的社交场所,我们利用幼儿园环境对幼儿进行潜移默化的礼仪教育,鼓励幼儿积极与同伴交往,在日常生活中采用示范的方法,使幼儿学会使用简单的礼貌用语与周围人打招呼;学习如何借他人物品;如何轮流等待;如何观看或参与他人的活动;如何与他人分享食物和玩具等,让幼儿学会如何尊重自我、尊重他人、尊重环境;使幼儿乐于与他人交流、交往、分享、合作。

这是我在蒙氏学习中的点滴感触,希望以后有更多这样的学习机会,使我对蒙台梭利的精髓有更更丰富、更深刻地认识,相信这次的陈老师和王老师的蒙氏培训会在我今后的教学道路上添上灿烂绚丽的一笔,也期待能参加下次的培训!

蒙氏阅读培训心得 篇【2】

一、蒙台梭利要求她的教师必须受专门的训练,以便实现她所提倡的教育原则和方法。

1、教师教育儿童的前提首先要了解儿童。为此,她将教师这一名词改称为“指导员”。但教师的作用并不能因此而降低。她说,指导员的作用比一般人理解的要深入、重要得多,因为她要指导儿童的生活和心灵。她要为儿童准备学习的环境,成为儿童的观察者和引路人,而不仅是教会儿童一些知识。

2、蒙台梭利认为教师的精神状态比掌握技能更重要。教师的准备工作不能只靠学习,使自己成为一个有文化的人。更重要的是具备道德方面的品质,如机警、稳重、耐性、爱心和谦逊,其中最重要的是时刻考虑到儿童。她指责传统的教育过多地考虑传授知识,忽视儿童个性的内部发展。

3、教师要相信儿童、热爱儿童

蒙台梭利说,生命的成长必须有“爱”的感觉,儿童的自觉性和自我认识是通过爱得来的。儿童正是因为爱他的周围环境才产生了一种压制不住的冲动,在整个的敏感期,将自己和周围事物连接起来。这种爱不是一般理解的情绪感觉,而是一种爱的智慧,通过爱来吸取外界事物并且建构自己。正是这种爱,使儿童对周围环境有那样的热情和细致的观察态度,而成人则往往表现冷淡,视而不见。

蒙台梭利还反复强调教师对儿童要有信心,相信儿童迟早会表现出真正的天性。对各种类型的不正常的儿童都不能动摇信心。应当看到一个表现不同的儿童的精神状态,并相信当有兴趣的“工作”吸引他的时候,他会达到正常化。她号召:“要体验从儿童那里得到更大的精神快乐”,这就是教师的最高报酬。

4、教师要耐心等待,不要急于干涉儿童

蒙台梭利认为教师不应当以自己的智慧代替儿童的智慧,应当引导儿童自己进行活动,不要做儿童的仆人,替他们盥洗、穿衣、喂饭。儿童需要发展自己的独立性,自己选择志愿,自己选择工作,并且坚持下去,尽最大努力,不知疲倦地工作着。当他战胜了力所能及的困难时,则将获得最大的快乐。这时,教师就会发现儿童有一个要发展的个性。当然,对于儿童的有害的表现,应毫不犹疑地去制止。教师的责任不仅在于知道什么时候对儿童的活动应该加以禁止,而且要尽力避免这种禁止,这是一件极不容易的事情。对于进步慢的儿童要有无止尽的耐心,对他的成功要表示热情和欢迎。当发现儿童的动作缓慢时,成人如果不是去帮助他实现他最重要的心理需要,而是代替儿童所要完成的一切活动,这样就将成为儿童主动发展的最强大障碍。她对教育者提出的格言是:“在观察的同时要耐心等待”。

蒙氏阅读培训心得 篇【3】

蒙台梭利教育的根本是爱和尊重。爱是教育的核心,爱是教育成功的基础。蒙台梭利的教育就是要放大孩子的优点。只有爱孩子,才能看到孩子身上的优点,才能教育好孩子。我们蒙氏教师要用鼓励的语言满足儿童情感爱的需要;用赞许的微笑满足儿童情感爱的需要;用亲切的拥抱满足儿童情感爱的需要。

蒙台梭利教育成功的核心经验是"教育跟着孩子走"。我们的教育不是死板的,不是一成不变的。我们应该随时根据幼儿的心理和生理发展规律,来制定和改变我们的教学。

我对于蒙氏教育只是刚刚接触,了解和学习的并不很深入和透彻。通过本次学习我就我个人的体会和认识做以下简单的交流:

1、入园哭闹问题。我带的是托班对于这种问题比较的关注,之前我并不能真正的理解孩子为什么在入园的时候会出现哭闹的现象。现在我明白这是因为孩子在两岁半到三岁之间,正处于一个秩序的敏感期,当他所处的环境发生了变化时,就会破坏他原来的秩序,所以孩子就会出现分离焦虑。当孩子建立了新的秩序以后,他就不会再哭闹了,所以在这期间我们在幼儿园的生活环境中添加一些他们认识熟悉的标示,比如自己的照片,来帮助孩子尽快的建立新的秩序。

蒙氏中学教育范文6

关键词:蒙氏教育;特点

一、什么是混龄教育

所谓混龄教育,就是把3―6岁不同年龄的孩子放在同一个班内游戏、生活和学习。开设的目的就是扩大幼儿的接触面,有更多的机会和不同年龄儿童相互交往,在这一过程中学习与人交往的正确态度和技能,学会关心、分享、轮流合作等社会行为,为形成积极健康的个性奠定基础。

二、蒙氏教育的特点

1.以儿童为中心,反对以成人为中心的教育模式。

2.“不教的教育”。蒙台梭利反对以教师为中心“填鸭式教学”,主张从日常生活训练入手,配合良好的学习环境、丰富的教具,让儿童自己主动学习,自己建构完整的人格。

3.把握儿童的敏感期,0――6岁的幼儿在特定的时期会出现特定的喜好倾向,蒙氏教师总是在孩子“最需要帮助的时候”为孩子提供帮助。

4.教师扮演导师的角色。蒙氏教师不以灌输知识为目的,而以启发和诱导孩子自主、独立地探索学习。蒙氏教师又称为启导员。

5.完全人格地培养。蒙氏教育的最终目标是建构完善的人格。

6.尊重孩子的成长步调。蒙氏教育不搞“一刀切”式的教育

7.混龄教育。让不同年龄的孩子在一起,可使较小的孩子有不同年龄层的模仿对象,而较大的孩子则可以从帮助年幼的儿童中增强自己的知识和能力。

8.丰富的教材和教具。孩子透过这些教具,从自我重复操作联系中建构完善的人格。

9.摒除单一的奖罚制度。蒙氏教育尊重儿童,培养孩子正在萌发的尊严感。

10.爆发的教学成果。蒙氏教育在短期内不易察觉成果,但却会在某一时期以爆发的形式彰显出孩子内在的发展水平。

三、蒙氏混龄教育的势

1.培养孩子的爱心、同情心,让孩子学会关爱他人

(1)在混龄班中开展大帮小、大带小、大教小的活动,培养孩子从小有爱心。由于孩子的年龄差异较大,年龄较大的孩子成了班里的哥哥姐姐,年龄较小的孩子就成了班里的弟弟妹妹,他们在一起生活、学习和游戏,我们经常可以看到他们大帮小、大带小、大教小的情景。在混龄班中开展大帮小、大带小、大教小的活动,不仅促进了幼儿社会性的发展,而且还能培养孩子从小有爱心。

(2)与同伴共同分享自己的快乐,培养孩子心中有他人。我们班的孩子天天生活、学习、游戏在一起,就像一个大家庭,幼儿园成了孩子的第二个家,每个孩子都有自己高兴快乐的事情,他们有好吃的食品、好看的图书、好玩的玩具、可爱的小宠物,都主动拿到班上一起分享。我们抓住这个良好的教育契机,让孩子把这些快乐的事情与同伴共同分享,培养了孩子心中有他人的情感,他们感到生活在这样的大家庭中非常温暖、非常快乐,同时孩子的社会性也得到了很好的发展。

(3)真诚的爱心和关心,安抚生病的同伴,加深同伴之间的深厚友谊。在我们班级里,孩子们不仅喜欢与同伴共享自己的欢乐,当同伴遇到困难和生病时,孩子们非常着急,惦念生病不能来园的小朋友,他们用自己特有的方式去关心安抚有困难和生病的小朋友,献出自己的一片爱心。有的小朋友打电话,告诉小伙伴好好养病;有的小朋友给小伙伴做个小礼物,孩子们的做法使他们之间的纯真友谊更加深厚了。

(4)尊敬体贴父母和长辈,为他们献爱心,增进“长幼”互爱的情感。在我们班里,孩子们不仅懂得爱护班里的弟弟妹妹,与同伴共同分享快乐、关爱生病的小朋友,而且孩子们在家里也知道尊敬体贴父母与长辈,为他们献爱心,增进了家长与孩子之间的互爱情感。

我们在与家长的交谈和“家园联系本”中了解到,班里很多孩子在家里主动帮助爸爸妈妈扫地、擦桌子、洗菜等。诸如此类的事情班里还有很多,当我问起孩子们为什么要做这些事情时,很多孩子会说:“因为爸爸妈妈工作太辛苦了,所以我们要帮助他们做事情。”从孩子们简短、纯真的话语中不难看出,孩子的爱心在跳动。

2.从小培养孩子的责任感,帮助孩子建立自信心

(1)积极鼓励孩子们学做自己能做的事情,培养孩子初步的责任意识和自信心。所谓责任,就是分内应做的事。孩子的责任意识,最早是从学做自己的事情开始的。然而,在当今的独生子女家庭中,由于成人对孩子的包办代替太多,孩子的依赖感很强,责任意识逐渐丧失,他们把分内应做的事情,全部推给家长来做,自己却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久而久之,孩子的生活不能自理,很难适应幼儿园的集体生活。

针对这个问题,我在培养孩子责任意识时,首先从培养孩子学做自己的事情入手,通过“我的小手真能干”、“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我长大了”、“谁的本领大”、“我真的很棒”等主题教育活动,积极鼓励孩子们学做自己能做的事情,为他们准备环境,创设机会,培养孩子初步的责任意识。

(2)开展关爱他人的主题教育活动,促进孩子责任感和自信心的形成。在“一帮一、一带一、一教一”的活动中,大孩子经常自觉主动地帮小年龄孩子系拉锁,教她数数,教她拍球,每次户外活动时,大姐姐总是领着小妹妹还时常提醒她说“别去那儿,那儿太危险”,她们就像亲姐妹似的在幼儿园里快乐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