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叶运输物流方案范例6篇

茶叶运输物流方案

茶叶运输物流方案范文1

下梅村位于福建省南平市武夷山梅溪下游东岸,自古以来就是茶村。一到春天,家家户户采茶、做茶,满村茶香。清康熙、乾隆年间(公元1644年~公元1799年),下梅村的茶市兴盛一时。据记载,最早到武夷山贩茶的,是山西省榆次市车辋镇的常氏。下梅村就是晋商常氏与下梅邹氏联合贩茶到中俄贸易城恰克图的万里古茶路之始。

梅溪是这条水道的源头。流经下梅村的梅溪全长50多公里,两岸多梅树,沿途村落也以梅命名。理学家朱熹当年常借梅溪乘筏往返于上梅、下梅,留诗“晓登初移屐,寒香欲满襟”赞梅香。梅溪不仅养育过北宋著名词人柳永、南宋理学家朱熹,还涵养了清代繁荣的茶市下梅村,在清代中晚期发挥着重要的商贸水运作用。

如今的下梅早已没了当年的繁华,穿村而过的当溪也不复舟楫往来,不过村里依然保留着清代建筑特色的古民居30多幢。这些集砖雕、石雕、木雕艺术于一体的古民居建筑群,是武夷山文化遗产的一部分。水边的美人靠历尽风雨,风韵犹存。

邹家祠堂 气派排场

民间有歌谣唱道:“鸡鸣晨光兴,祥云夹出千灶烟”,可见当年的繁荣。村中最为豪华的古民居算是坐落在下梅村北街的“邹氏大夫第”。

邹家祠堂,古代富甲一方的邹氏家族留下的痕迹。是下梅最大、保存最完好的一座大宅院,单是看着祠堂的外观,就会被它大气壮观的排场震撼。门面是主人的脸面,是一户人家家境出身最好的体现。而邹家建筑的宏大气派,精美的雕刻更能体现当年的富贵繁荣。邹氏大夫第现今依然有邹家的后人在里居住,大夫第门前的拴马石极具特色,门当和户对也很完整,大门的砖雕细致丰富,隐约可见一层赭黄色。时期,聪明的屋主为了保护这些砖雕特意糊上泥加以掩饰,所以在今天我们才能欣赏到这些古人智慧的结晶。踏进这几百年前豪华的深堂大屋,时间似乎也跟随着脚步回溯。

沿着满是青苔的青石板路,穿行在一线天的古街、古巷,高耸的风火墙间,游走在时间的隧道,从小小的细节中一次次地觑见古人的智慧。婆媳门,据说是当年婆婆检验媳妇身材的标准;闺秀楼,大户人家的小姐在嫁娶前为了目睹自己丈夫的尊容,会在厅堂楼顶的地方开一小窗,偷偷注视厅堂来人,而楼下的人是不会察觉到的,既保持了小姐矜持又窥得相公容貌,可谓妙哉!四方天井,集采光通风蓄水为一体,真是把古人天人合一的哲思运用得淋漓尽致。

下梅的精华不只在于小桥流水、廊檐黛瓦,更浓缩于那些精美的砖雕、木雕、石雕中。花鸟鱼虫、春桃冬梅、飞禽走兽、神话传说、历史人文……各种题材丰富饱满、图案精雕细琢、造型逼真灵气,文化艺术魅力丰厚浓重。

砖雕的图案多以吉祥风雅的动植物或民间人物故事为主题,一图一故事,或生活场景,或寓言神话,或生活希望。如五福临门、二十四孝、八仙过海等花鸟瑞兽图案,其意隽永令人回味。

万里古茶路

雍正五年(公元1727年)起,清政府开放的恰克图外贸口岸更为晋商创造了无限商机,茶叶是中方出口的主要产品,是中俄贸易的大宗。这样一来,茶叶便从国饮变成了世界饮品。

下梅由此也就成了万里茶叶之路的起点。漫漫茶路,亦由此缓慢而坚定地迈开了步伐。

“茶叶之路”的确是个专有名词,但在其名下实是“颇多玄机”。说起茶叶之路,一般人更为熟悉的应该是张骞出使西域走的那条路,也就是“丝绸之路”;第二条茶叶之路是人们同样熟悉的海上丝绸之路。这条路泛指中国通过海上运输将茶叶销往世界各地的航海路线,一是东洋航线,从我国沿海港口到日本和朝鲜;二是南洋航线,从我国沿海港口到东南亚各国;三是西洋航线,目的地是南亚、阿拉伯、非洲甚至欧洲各国。

而以下梅作为总源头的茶叶之路,便是运送茶叶至俄国的第三条茶路。

在研究的过程中,人们还有了这样的概括:由海路运送的茶叶被称为“Tea”,而由陆路运送的茶叶则被称为“Chai”。

茶叶运输物流方案范文2

【关键词】 供应链管理模式 茶叶企业 海南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企业经营管理的模式发生了很大变化,整个世界出现了明显的国际化和一体化。与此同时,用户需求则愈加突出个性化,从而导致不确定性增加。茶叶产品具有明显的区域化与个性化特征,这使得企业很容易忽视经济全球化的影响。由于现代信息技术的出现和广泛应用,使得茶叶行业不得不融入整个全球化市场。一方面,茶叶企业可以通过用网络技术进行调研、销售产品。另一方面,用户也可以通过网络技术获得各地产品信息,找到合适的产品。网络使得消费者和产品供应商的距离缩短了,这就使茶叶企业面临新的运作模式的选择问题。本文基于现代管理技术手段探讨了茶叶产业的供应链管理模式。

一、供应链管理思想的起源

20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大多数的生产商主要强调的运营策略是通过大批量生产来降低单位生产成本,这样产品和工艺的柔性化程度都较低,新产品的开发较慢而且只能依靠自身的技术和能力。20世纪70年代,随着生产资源计划概念的引入,经理们意识到了WIP(制品库存)对生产成本、质量、新产品开发和交货期产生的重大影响。生产商开始寻求借助于新型物资管理理念来提高公司自身的效益。20世纪80年代,全球激烈的竞争迫使跨国公司以更灵活的经营模式提供成本低、质量高且性能可靠的产品。生产商们利用JIT(准时生产)管理和其他管理方式来提高生产效率。在这种快节奏的JIT生产环境下,生产商们开始认识到与供应商建立战略伙伴关系的潜在好处和重要性,于是供应链管理的概念变为尝试与供货商建立战略伙伴关系。另一方面,运输和物流专家又将物资管理的概念扩展为包含物资分配和运输的功能,这样就生出一体化物流这一概念,也叫供应链管理。

供应链管理的变革一直持续至20世纪90年代,因为各公司将物资管理延伸至在价值链中融入战略供应商和物流的功能。供应商的功效被扩展为同时将成本和质量考虑在内的更复杂的结合体。生产商们并不是简单地重复一些无附加值的行为,如验收检查,他们通过仅从那些合格且经过认证的供应商那里采购以达到对供应商的质量进行控制的目的。之后许多生产商和零售商又将供应链管理的概念扩展为提高整个价值链的效率。现在,生产商普遍会对供应商的能力和技术水平进行考察,看其能否支持新产品开发,而不必进行物资的验收检查。

二、海南茶叶发展状况

2008年12月25日至27日的第二届海南茶事拍卖活动上,白沙毛尖茶以每公斤2.05万元成交,岭头茶场的一品红功夫红茶也拍出每公斤2万元的高价,品香园五指山苦丁茶的成交价格每公斤1.8万元。海南茶被誉为“华夏第一早春茶”,已远销欧、美、东南亚等18个国家和地区,在世界茶商中享有较高的知名度与美誉度。海南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生产茶叶,作为全国唯一可以四季采茶的地区,其早春茶要比内地产茶区提早上市2个月左右,季节优势十分明显。2008年1月至4月,海南口岸共有15批379.76吨价值58.97万美元的茶叶顺利出口到俄罗斯,出口的品种主要有绿茶、普洱茶等。目前,俄罗斯已成为海南茶叶出口的第一大市场,其批次、重量、货值分别占海南茶叶总出口的88.24%、98.24%和92.21%。

海南茶叶有近千年的发展历史,明代正德六年《琼台志・土产》中就有海南早期茶事的记载。当地黎族同胞很早就有采集野茶治病的习惯,水满茶便是其代表,早在清代就被定为贡品。

海南茶叶大力发展始于20世纪50年代末期,国家在海南建立红茶出口的全国主要货源基地。1988年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掀起了种茶的高潮,至1993年全省拥有大小茶场50多个,其中国营农垦种茶农场就有37个。茶园面积12万亩,年产干茶8000多吨。海南农垦占海南全省四分之一土地,拥有全国最大的橡胶基地,而茶叶一度是海南农垦第一大非胶产业,从事茶叶生产的农垦职工有两万多人。农垦南海茶场、五指山茶场的规模曾分列全国第五、第十位。五指山茶场已有两人取得了由中国茶叶学会认证的高级评茶师资格。南海茶场有两名采茶能手先后荣获部级劳动模范称号。海南“胶茶人工生态群落”种植模式曾获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一等奖。

位于定安黄竹镇的南海茶场,曾是新中国五大茶场之一,生产规模在国内名列前茅,年均出口量5000多吨。这里自上世纪50年代起就出产“远洋”牌红茶,远销世界各地,为新中国换取了珍贵的外汇。上世纪70年代,该农场生产的拳头产品“远洋”牌CTC红碎茶,先后荣获国家商业部、农业部、广东省、海南省优质产品奖。产品出口量占总产量的90%,远销美国、法国、加拿大、新西兰、利比亚、俄罗斯、日本、新加坡、香港等18个国家和地区。1981―1995年,农场为国家创汇2400万美元,仅1989年就提供出口1350吨,创汇233万美元。上世纪90年代的外贸体制改革成为海南茶业的分水岭。

海南省国营白沙农场于20世纪60年代开始种植茶叶。白沙茶叶产业发展几起几落,种植初期迅速发展达到1200多亩,之后又回落到600多亩;80年代中期发展最快,开采茶园面积达到5600多亩,年产干毛茶280多吨,这一时期是白沙农场茶叶产业发展的黄金时期;70年代末80年代初,白沙绿茶曾经在当时广东农垦举办的茶叶评比中荣获7次第一名;进入90年代后,由于没有足够的资金进行茶园的改造和更新种植,大量的茶园开始老化,茶叶品质越来越差,产量越来越低,企业效益下滑,茶农收入降低。

三、海南茶叶产业供应链的构建

1、紧密联系价值链各个环节,促使价值链升值

对茶叶企业进行供应链管理的最终诉求是希望提高效率,供应链伴随着各环节中价值的提升,以获得更高的利润。通过“龙头”企业将茶业生产过程的诸多环节联结为一个完整的产业系统,实现种植、加工、销售一体化经营;把茶农与市场联结起来,实现生产者与经营者、经营者与销售商联结为“风险共担,利润共享,利益相关”的共同体,是改变“生产者与经营者、经营者与销售商的利益关系分离,市场开拓能力不足,产业效益低下,茶农利益受损,企业负担越来越重”状况的必由之路。

2、加强信息管理,保证信息流通顺畅

茶叶供应链之间的信息沟通是供应链管理其他各项活动顺利实施的基础。茶叶供应链管理的实施必须以先进的信息与沟通技术(简称ICT)为基础,并能使各个节点成员的信息在供应链中及时得以传递。

海南现有的信息链集成效果差,功能不足,导致系统的响应时间长,需要重新对信息网络进行整合,提高信息链的运做效率。因而要充分采用以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建立第三方信息流中心。这样,可以达到使消费者了解原料生产信息的目的,尽量减少供应链中信息的扭曲与时滞。第三方信息流,就是考虑到产业供应链中信息管理的复杂性,借助于企业物流外包的成功经验,提出第三方信息流的思想,以区域或行业为主,组建为本区域或行业服务的第三方实体,为其他方提供供应服务。通过协调单位之间的信息流获取方法和提供信息流的支持服务,把企业的信息流业务外包给专门的信息流管理部门来承担,特别是一些信誉卓著的电子商务公司。在产业供应链的管理中,借助于第三方信息流是一种先进的策略,有利于第三方信息流公司建立统一的产业供应链管理模型。第三方信息流系统提供一种集成式的信息流运行模式,它为地区特色产业供应链企业提供统一的信息化方案的解决思路,通过专业化的管理信息服务部门向多条供应链提供信息流服务,降低自己的运作成本,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并降低成本。

3、完善物流配套设施,降低茶叶供应链运行成本

物流是实现产品从生产者手中到消费者手中的空间转移过程,一般包括储存、运输、配送三个主要环节,通过建立信息化和网络化的现代物流组织结构、管理体系,可以极大地节约时间,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实现“货畅其流”。物流是供应链中最为重要的环节之一。由于茶叶特殊的物理化学性质,在茶苗繁育、茶叶生产、加工、储运、销售、消费过程中,对鲜叶和成品的保鲜、冷藏、包装等技术要求较高,势必要求物流系统方便快捷、体系完备。

政府要制定政策鼓励物流业的发展,根据茶叶生产和销售情况,制定一个有关茶叶物流的发展规划,确定物流企业设立的条件和准入政策,同时支持基础设施建设,对物流发展做出统筹规划。由政府牵头,建立茶叶物流协会,组织制定行业共同遵守的行为规范,规范物流企业行为,防止和制裁物流企业的出轨行为,防止各企业间的恶性竟争,促进海南物流有序发展。此外,大力发展第三方物流企业,第三方物流企业可以在专业化服务的条件下节约物流成本,提高物流效率,又可以使卖方企业或买方企业集中人力和物力搞好本企业的业务。

4、发展电子商务模式,占领终端市场

零售终端市场是茶叶产品供应链利润率最高的环节,而海南省的茶叶企业由于管理模式、资源、经验等方面的原因,将这一环节让位给中间商,这在过去云南省的茶叶发展中起到过积极的作用。当环境因素发生重大变化时,如果还采用这种模式,就难以实现行业做大做强的目的。电子商务是最近发展起来的特别有利于中小型企业拓展市场的工具,在茶叶行业中,可以占领利润率最高的零售环节。

5、营造良性竞争机制

海南茶叶产业的持续发展以及供应链管理的顺利实施,迫切需要政府制定相应的法规和政策,营造良性的竞争机制,激励社会资源朝着正确的方向流动。一方面,这些政策和法规应充分利用市场竞争机制实现科学高效的资源配置,尤其是在跨地区的物流体系培育方面,需要建设一体化的政府宏观管理运行机制,改变茶叶生产、加工、内销、外贸、金融等分割管理的局面,打破地区封锁和地方保护主义,使茶产品可以自由流动,营造供应链之间良性竞争的平台。另一方面,应积极发挥政府弥补市场机制不足的作用,创造公平的竞争环境,创建一种鼓励低成本、高质量服务、高效率经营的机制,建立健全茶叶市场和质量监测体系,实现利益分配上的公正性和茶叶供应链管理的最优化。

(注:项目基金:本文获得海大大学研究生创新平台及海南大学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的资助。)

【参考文献】

[1] 张悟移、马士华:云南茶叶企业供应链管理模式构建[J].云南民族学院学报,2002(11).

茶叶运输物流方案范文3

1.茶叶包装的图案装饰设计

包装离不开不图案,消费者往往都是通过最直观的视觉图案来理解商家意图传达的含义。茶文化历来与文人雅士有着不解之缘,唐代皎然有诗云:“此物清高世莫知”,可见,这种幽静的茶之记忆,已成为茶文化中约定俗成的概念,而想要表现幽静的意境,则非中国画莫属。中国画本是笔与墨、情与景的结合,追求的自然也是超凡脱俗,清新雅致的境界,这点正好与茶文化的“静”和“雅”两大精髓不谋而合。如“茅山青峰”此款茶叶的包装设计用中国画的方式表现茅山的优美风景,由于茅山是金坛著名的风景旅游胜地,又特产青峰,故将其运用到茶叶的包装设计中,展现了强烈的地域特色。不仅如此,把茅山得天独厚的自然风光融入设计之中,配以郑愚的《茶诗》,把自然美景与茶文化有机地融合进中国画的写意中,达到了深邃的效果。画面中山峰与云雾彼此呼应,似如人生仙境一般,充分体现了“天人合一”的茶文化精神。

2.茶叶包装的色彩设计

色彩在包装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往往会影响到包装的整体效果。由于人们对于色彩具有不同的主观和客观的认知,所以在包装设计时,不仅要考虑商品的自身属性,而且需更加注重消费者的个人喜好和审美情趣。设计时,应根据不同茶叶的种类运用不同的色彩。例如红茶的包装则以暖色调为宜,绿茶多采用冷色调为佳,白茶可选择清柔的色调为好,这样通过外在包装的色彩可以进一步映射出内在的商品实物,给消费者初步的情感认知。如“金坛雀舌”属绿茶的一种,闻之香气清高,泡之汤色明亮,饮之浓而不涩、回味甘爽。此款茶叶的包装色彩遵循绿茶的特点,整体运用绿色系色调,给人清新舒爽的感觉。在绿色的运用上使用明度对比,即以墨绿为主,浅绿铺底,这种对比,加强了一定的视觉冲击力,再配合明亮的黄色加以点缀,所展现出素雅但又不失活泼的效果。画面中绿色茶具的设计灵感来源于茶艺思想,这也是诠释茶文化的良好途径。

3.茶叶包装的字体设计

茶叶包装上的字体大部分运用中国书法字体,这是因为书法作为一门古老的汉字艺术,至今已有5000~6000年之久,正好与茶文化源远流长的历史相符,是展现中华民族深厚文化底蕴的最好表现。“新益号”普洱茶的产品名称字体采用行楷,该字体优美实用,如同普洱一般,不但口感极佳,还具备减肥、降脂等多种适用功效。在茶饼的包装上,“金茗陈香”四字为隶书,同样是中国书法,但又与行楷不同,凸显字体设计的多样性。在印刷上,“金茗陈香”采用传统的烫金工艺,一方面正适合茶叶这种拥有悠久历史的饮品包装,另一方面,字体也变得更加清晰、耐磨,光泽度高,色彩鲜艳夺目。

二、茶文化对未来茶叶包装发展趋势的影响

随着社会的发展,茶文化已不可能再停留于先前的“清”、“静”、“雅”、“和”,必须要融合当下世界发展的主题,达到丰富其内容,增加其文化内涵的目的。

1.生态环保主义

如今,随时全球经济的高速发展,低碳环保已成为热门主题之一,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我国的茶文化也需要注入生态、节能、环保这些新鲜血液。在当代茶叶包装中体现环保主义就是要遵循最少化、最轻化和可回收原则。最少化原则指的是包装使用的材料品种最少化,材料数量最少化;最轻化原则即为在保证商品安全运输的情况下尽量减轻其包装重量;可回收原则则表示使用可回收材料,减少资源的浪费,这三项基本原则从理论上指引日后茶叶包装设计的发展方向。如有机茶叶公司设计的可重复使用的茶叶包装,此款设计采用纸质材料,精致小巧,方便携带。在包装上巧妙的设计一道开口,通过两端的拉合来控制开口的大小,饮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控制出茶量。当茶叶用尽时,此款包装还可以再次使用,只需简单的注入新茶即可。这些独特的设计无不体现生态环保主义。

2.全球国际化主义

中国自从加入WTO之后,茶叶国际化亦是大势所趋,中国的茶文化已不再单单面向国人,更要走向世界。2012年8月一份共300人问卷调查显示,有121人,约占总人数的40.3%认为未来茶叶包装设计的发展趋势应适当融入全国际化思想,而不是单单展现中国传统的茶文化。我国茶叶市场如今面临国外茶叶品牌的入侵,这种国内外茶叶市场的交流自然对我国茶叶包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包装设计时,可以加入英语译文,考虑国外的风俗习惯和个人的欣赏价值观。

三、结语

茶叶运输物流方案范文4

据民间传说,茶叶未传入藏区以前(大约公元3-4世纪),藏族的先民已开始饮用加汁的水,这种汁是用一种树木的皮所熬制的。输入茶叶的最早时间,目前学术界普遍认为是唐代。但在具体时间上,则又众说纷坛。第一种看法是主《西藏政教史鉴》“茶叶亦自文成公主输入藏土”之说,认为茶叶自唐贞观十五年(公元641年)开始传入;第二种看法认为始于吐蕃强盛时期(公元7世纪末至8世纪初)。李肇著《唐国史补》中记载的“常鲁公使西番,烹茶帐中”时与吐蕃赞普著名的对话说明,茶叶当时传入吐蕃的品种不少。

除此而外,这里将藏文文献中有关茶叶来源的一些记载例引如下:

“芒松芒赞的儿子都松莽布支龙南木神变之王,生于阴水鸡年,二十九岁去世。他在位期间,吐蕃有大量茶叶、器乐,并有七名武艺高强的人出世。”

“某一个时候,国王都松莽布支得了一场重病,当时吐蕃没有精通医道的医生,国王只能注意饮食行动,加以调理。当国王安心静养时,王宫屋顶的栏杆角上,飞来一只以前没有见到过的美丽的小鸟,口中衔着一根树枝,枝上有几片叶子,在屋顶上婉转啼叫。国王看见了小鸟,开初并没有注意它。第二天太阳刚刚升起时,小鸟又飞来了,还和前一天,一样啼叫。国王对此情景不禁犯疑,派人去查看,收小鸟衔来的树枝取来放到卧榻之上。国王发现这是以前没有见过的树,于是摘下树叶的尖梢放入口中品尝其味,觉得清香,加水煮沸,成为上好饮料。于是国王召集众大臣及百姓说:“诸位大臣及平民请听,我在这次病中对其它饮食一概不思,唯独小鸟携来的树叶作为饮料十分奇妙,能养身体,是治病之良药。对我尽忠尽力的大臣们,请你们去寻找这样的树长在何地,对找到的人我一定加以重赏。”吐蕃的臣民们遵命在吐蕃的各个地方寻找,俱末找到。大臣中有一名最为忠心、一切只为国王着想之人,沿着吐蕃边境寻找,看见汉地一片密林笼罩紫烟,就前往该处。他心想,那边密林之中,必定有这样的树木。密林的这一边,有一条大河,渡不过去,却隔着河望见那种树就长在对岸林中。大臣想起国王之病,决心冒险过河。此时忽然有一条大鱼在他面前出现,游过河去,使大臣看到河面虽然宽阔,但水深并不足以淹没人,心中大喜,就沿着鱼游过的路线涉过大河。大臣到达密林之中,只见大多数都是小鸟带来树枝的那种树,心想,这必定是鱼王显现,为我引路。他欢喜不尽,采集此树树枝一捆。又思量道,此物对我王之病大有效用,中间道路如此遥远,若有人来帮助背负,或有一头驮畜岂不更好。想到此处时,忽然有一白色母鹿,不避生人,跪到身前,大臣想:此鹿或者可以驮载。乃试验之,果然如愿。于是收此树枝让母鹿驮上一捆,大臣自己背上一捆返回。路上跋涉,非止一日。一月之间,母鹿驮载,直送大臣到达能望见王宫之处,吐蕃大臣在此处召集民夫,收树枝送到国王驾前。国王十分欢喜。对此大臣重加赏赐。国王疗养病休,亦大获效益。”

笔者认为,仅就西藏而言,上述记载不无道理,但如果就全国藏区而言,茶叶最早传入的地区,当为今四川藏区,也不排除云南藏区的可能性;最早传入的时间则应为汉代。

其理由如下:

(1)中国是世界茶文化的发样地,各国茶种、茶叶栽培技术及茶道皆源于我国。在国内,又以四川为早。据贾大泉、陈一石先生考证,“我国最早饮茶种茶的地区是四川东部的巴国境内。巴族人民至迟在周代已把茶作为一种重要的珍贵作物,并且是向周王朝缴纳的贡物之一”。汉代,四川产茶地区逐渐增多,“司马相如《凡将篇》就记载西汉前期蜀郡有茶。杨雄《方言》则说:‘蜀西南人谓茶为蔎(she)’,说明蜀地出产茶叶。《华阳国志》则更明确记载汉时广汉郡的什部‘山出好茶’;键为郡‘汉有盐井、南安、武阳皆出茗茶’;滇黔边区的平夷郡‘出山茶、蜜’。此外,名山县的蒙顶山亦是盛产茶叶的地方”。四川的茶叶市场此时已经形成。“西汉宣帝时,蜀郡人王褒所写的《僵约》就记载了蜀郡资中人王子渊规定偅奴的任务之一是‘烹茶尽具,铺以盖藏’,‘牵犬贩鹅,武阳买茶’。武阳即今彭山县,从资中到武阳买茶,那里必定是一个著名的菜市。”四川甘孜、阿坝、木里藏区,其时为西南夷地,紧邻上述茶叶生产地和茶叶市场,这就给其提供了一个输入茶叶的良好外部环境。

(2)汉初,蜀郡北、西、南均为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分布着若干大大小小的部落,这些在《史记》、《汉书》、《后汉书》以及《华阳国志》等史籍中都有记述。邻近蜀郡的主要部落有徒、笮、冉、駹(mang)、斯揄等,今川西大部分产茶地区如雅安、名山、天全、荣经等地在汉时均为徒、笮之地,再西还有白狼、槃木、唐菆(z6u)等百余部。而川西北产茶地及菜市彭山、什邡等又与冉、駹相邻。汉武帝时开西南夷,在上述地方设置郡县。大量记载充分证明,今四川藏区的大部分地区在汉代就己形成了与中央王朝在政治上的隶属关系,这些地方的首领向汉朝“奉贡”、各郡县与汉王朝的频繁往来,都为茶叶向上述地区的输入提供了政治保证。

(3)汉武帝建元年间,唐蒙开南夷道,通往夜郎,司马相如趁势请开通耶、笮等西夷之路,被称之为耗牛道,后来又被称之为茶马古道。牦牛道通后,汉族同西南夷少数民族的经济交往日益繁盛。“巴蜀民或窃出商贾、取其笮马、僰(b6)、偅、髦(耗牛),以此巴蜀殷富。”交通是促进当时民间经济交往发展的必要条件。巴蜀商人与西南夷少数民族通过交换,不仅可获得笮马、耗牛等土特产品,从当时茶叶生产的状况分析,把茶叶作为产品交换的可能性也极大的。

(4)汉代居住在今阿坝州境内的冉、駹等部少数民族,由于那里“土地刚卤,不宜五谷,惟种麦。而多冰寒,盛夏凝冻不释”,故尔于冬季便到蜀中“庸赁自食”。他们在蜀中,必然会受到蜀文化的熏陶,茶文化的影响自然会在其中。

这里顺便提及一下,除四川外,云南也是种植茶叶较早的地区,据《普洱府志》记载,云南少数民族在汉代已经开始栽培茶树,可见滇西北地区饮茶的历史也是较早的。

从汉代历各朝代及至唐初,今四川藏区正处于西南夷各部落(部族)的发展阶段,其地各部落(部族)的兴衰变化较大,但从史籍中可以窥见与内地的联系屡见不鲜,而与吐蕃的关系则不甚明显,所以当时茶叶的传播和使用是局部的,范围并不广泛。到了唐代,吐蕃势强,随着藏族与内地各民族关系的不断发展,茶叶分别从西北唐蕃古道和西南茶马古道向西纵深辐射,直至覆盖全藏区。

可以揭示藏族的茶文化与祖国内地的渊源关系的另一基本线索,就是茶叶名称和饮茶之法。

在汉地,茶最早叫“荼”,直到唐中叶以后茶业兴盛,才易“荼”为茶。随着产茶地区的增多,各地对茶的称呼也逐渐增多,除茶以外,还有槚、茗、荈(chuаn)、蔎、搽以及葭茶、苦茶、阜芦、过罗、物罗、酪奴等名。《尔雅》中说:“槚,古茶”;陆羽在《茶经》中称:“其名一曰茶,二曰槚”。藏族从古到今。均称茶若“甲”,不少学者认为,此系汉语“槚”的译音,是个汉语借词。藏区的茶均从内地输入,引物并名的事就成为很自然的现象了。“甲”是藏族对茶的统称,对于内地不同产地、不同特点的茶叶又各有称谓。《汉藏史集》的作者达仓宗巴·班觉桑布曾详细介绍了重要的十六种茶,各称分别是:札那普达、乌苏南达、郭乌马底、阿米巴罗、哈拉扎、阿古达玛、哈鲁巴达、朱古巴拉、萨日巴利、阿梨跋孤、穆班底、黑底古、居那达鲁、拔拉米达、呼嚕呼嚕、扎那扎都。其中,“生长在农田中的茶树,被称为哈拉扎的茶,色黄,叶大而粗,枝干粗,汁色如血,味道大苦,气味如甲明树气味,适速煎,饮之去痴愚”;“被称为居那达鲁的烘焙制成的茶,茶树枝叶缠绕一起,虽然没有香味和光华,但一经熬煮即生效力,色如红花,又如犊牛奶提取的酥油,饮之能调养身体无病,使人容光焕发”等。上述茶的名称多数是依茶的不同药物功能,并根据《四部医典》中的相关名称来命名的,也有以引进该茶者之名来称呼的,目前还难以指出与之相对应的汉语名称来。《汉藏史集》成书于公元1434年,正值明代,我们至少可以说,藏族此时已经对汉地的茶有了全面的了解,或者可以说藏区至少贵族中已经接触并饮用过上述茶叶。

汉地在唐代以前,人们饮茶的方法均为煎制。温庭箔在《采茶录》中对茶的煎制作了细致的记述:“茶须缓缓火炙,活火煎,活火谓炭之有焰者。当使汤无妄沸.素可养茶。”“始则鱼目散布,微微有声”,“中则回边泉涌,累累连珠”,“终则腾波鼓浪,水气全消,谓之老汤”,此谓煎茶三沸。陆羽在《茶经》中还提及一个至关重要的细节,说当茶煮到一沸时,还要加盐调味。藏族饮茶,惯于煎制并放盐,通常称之为“熬茶”。这显然是沿袭了汉

地古老的饮茶方法。据《神农本草》记载,古人对茶的认识最初是从其药用功能开始的,认为茶性苦寒,可以清热解毒,治疗疾病。随着人们长期饮茶,不断体验总结,逐步认识到茶能清热解毒,生津提神。前引《汉藏史集》中吐蕃赞普都松莽布支因得茶而病愈的记述,证实了藏族对茶的上述认识。藏区地处世界屋脊,“雪雨风雹雪,每隔日有之,夏节气如中土,暮春之月,山有积雪;其草细,不过三寸,地有冷瘴,令人气息”。海拔高、气候恶劣是最基本的地理特征。再则,藏族饮食多为牛羊肉、糌耙、奶制品,油脂重,不易消化,因而茶的作用便显主要。正如《滴露漫录》所载:“茶之为物,西戎吐蕃,古今皆仰给之,以其腥肉之食,非茶不消;青稞之热,非茶不解。”藏族“不可一日无茶以生”的特殊依赖由此而生。

藏族熬茶之法得以长期沿袭的重要因素在于:(1)古代藏族社会发展十分缓慢,生产力水平极为低下。人民生活普遍贫困,加之本地又不产茶,全凭内地供应,交通不便,道路艰难,茶的确来之不易,故尔爱茶惜茶。放一次茶叶,要反复熬许多次,直到茶色清淡,茶味渐尽时,还常加一些自制的碱与茶同熬,以追茶色,最后连茶叶渣都舍不得扔掉,物尽其用,喂养牲畜。(2)海拔高,气压低,水的沸点低,茶叶非熬制不能出色出味。(3)饮食中的肉食,奶制品、糌耙等,无浓茶不易消化。

(二)

以茶为中心的内地与藏区间的贸易旷日持久,经千余年历唐、宋、元、明、清、民国六个时期,从未间断。它在汉藏关系史以及我国民族经济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同时又是我国茶文化不可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唐代自开元十八年以后便有了经常性的马市,虽然茶马贸易在当时并末形成一种专门制度,但为宋代以后茶马贸易制度的形成和发展创造了条件。

宋代是茶马贸易的兴盛时期,它形成的条件,首先是我国西部吐蕃等少数民族客观上对茶叶的需求迫切;其二,以畜牧经济为主的少数民族,先后建立了辽、金、夏政权,与宋长期对峙,宋王朝为加紧战备,战马的需求量增大,但其时“宋王朝的实力还未控制到产马地区,契丹、西夏政权又与宋朝对峙,他们为了自身的利益绝不轻易地将战马输入宋朝……宋初虽在河东、陕西等地设置了不少买马场,市马招马,保征战马来源,但自西夏‘赵德明据有河南,其收市唯鳞、府、原、仪、渭、秦、阶、环州、岢岚、火山、保安、保德军’”,使宋朝的战马来源大为减少。元昊建国后,“西夏战马亦很少流入宋朝,战马来源主要靠今甘肃、青海境内的吐蕃部族”。其三,因宋王朝财政十分困难,经费拮据,而马价十分昂贵,其中由蕃部自费运至京师的券马,价格“自七十五千至二十七千,凡三等”;有献尚乘者,其价更高,“自百一十千至六十千,凡三等”;沿边州郡买马场购买的省马,其价“以婚钱计之,为十等,自三千八百千至十八千”。“在嘉祐之际,宋朝多以银、绢、茶等支付马价,虽以茶易马并不占主要,但绢价又贱,大约需三十匹绢才能换回一匹马,这就刺激以茶易马的兴盛。其四,当时东南地区和四川省盛产茶叶,年总计产茶在五千万斤左右,给茶叶的外销提供了良好条件。

四川茶叶在当时的茶马贸易中为大宗,年产量在三千万斤左右。宋神宗采纳王韶建议,将川茶榷禁用于博马,实行官营,贱买贵卖,获利甚优。“名山茶一驮,榷买载脚至秦州不满十贯,卖出三十贯或四十贯。”四川茶叶特别是名山茶叶最受吐蕃等民族所喜爱,朝廷明令,“雅州名山茶为羌人贵重,可令熙河、兰湟路博马,恪遵神考之训,不得他用”。当时在陕西诸州所设之市,绝大部分以四川茶叶作易。“在陕西诸州岁市马二万匹,故于名山岁运[茶]二万驮。”

四川的茶马贸易在宋代渐为兴盛。其市主要有黎、雅、嘉、威、茂、文、益、泸、叙、夔和南平、长宁、永康等地,中心为黎州和雅州。这些地区实行的羁縻买马制,有别于其他地区易马性质,是出于对沿边少数民族实现以羁縻为政治目的的易马制度。

为确保茶马贸易的正常发展,宋廷制定了一系列具体办法和措施,例如在管理上设立专门机构买茶司、买马司、茶马司、盐茶司、都大茶马司等;采取招马、降低茶价和提高马价等优惠政策;在制度上实行官营茶叶专买专卖的榷茶制。1128年(南宋建炎二年),成都府路转运判官赵开上书朝廷,奏陈榷制之害,提出大更茶马之法。大更茶马之法的主要内容有:(1)废除官买官卖,革除官商弊病,实行商买商卖,建立茶引制度;(2)精减茶马管理机构及冗员,提高经营管理效率;(3)增设易马市场。其增设市场主要在四川。

元朝统一中国后,蒙古统治者的根据地大草原骊騜(huang)成群,战马云集,已不必依赖藏区输入战马,故对汉藏荼马贸易管理松弛。“元初由政府统购茶叶,销于藏羌地区。由于加价过多,引起当地少数民族不满,几乎酿成骚乱,成都路总管张廷瑞乃变更茶法,政府停止经营,由商人按引纳二缗,自行购运,汉藏之间,听其民间自由互市”。

明朝把茶法和马政视为军国要政,故加强了对茶马贸易的管理。明成祖朱元障十分重视茶政,他在谕蜀王椿时说:“夫物之至薄而用之则重者,茶是也”。“茶、马,国之要政。都御史杨一清言:“戎人得茶,不能为害,中国得马,足为我利。至我朝纳马,谓之差发,彼欲亦遂。前代曰互市,曰交易,大不相侔;且金城以西绵亘数千里,以马为科差,以茶为酬价,使之远夷皆臣民,不敢背叛,如不得茶,则病且死,以是羁縻,实贤于数万甲兵矣,此制西番以控北夷之上策也。”由此可以看出,明代以茶易马的主要目的,并非如宋代备马以战,而是借以实现对各少数民族的有效控制,达到“以茶奴番”的政治目的。在具体制度上,明朝一改宋制,于1393年(洪武二十年)正式推行金牌信符制度,“它虽然保留以茶易马的经济关系,但己不是平等自由商品交换关系。在政治上它是皇帝对臣民的‘差发’,‘不信者斩’,具有强制性。在经济上它是国家征调臣民马匹,并确定其征调数量和偿付的价格,具有以马代赋的性质”。“在茶马比价上,采取贱马贵茶的政策,通过官方法定茶马比价,强制藏族人民接受不等价交换。”到永乐时,金牌制度停止施行。到了嘉靖年间,明廷又力图恢复旧制,变通采取颁发“勘合”之制,但已名存实亡。明廷只得另辟蹊径,开始实行接引收税、招商经营的引岸制度。引岸制度一直沿袭到民国时期。

值得一提的是,明朝为了进一步笼络藏族僧俗首领,施行朝贡制度,发展了唐宋时期的贡马赐茶制度。“藏族各部的贡物,一般称为‘贡马及方物’,其数量均无明确的规定,以表示对王朝的拥戴而已。明廷对贡使的赏赐则较优厚,‘务令远人得沾实惠’。明廷对贡马则按级给赏,赐予优厚的钞锭、丝红,俨如对等贸易;对贡使则按人赏赐优厚的彩缎、丝衣、钞锭、靴袜。此外,由于贡使都要‘专讨食茶’,故又规定按朝贡路线,每人赐给食茶五十至六十斤。”藏族朝贡使除按例得到食茶外,还有其它种种办法获取茶叶运回藏区。贡马赐茶实际上是明代茶马贸易和政治统治的一个必要补充。

清朝开国,“踵前朝故事”,于顺治三年宣布恢复茶马互市,其主要市场设于西北地区,先设立西宁、洮州、庄浪、河州、甘州等茶马司;其茶叶来源,一是甘肃南部及陕西汉中一带所产茶叶,二是来自四川等省的商运荼。1661年(顺治十八年),清世祖还批准达赖喇嘛的请求,在云南永胜县开设茶马互市市场。从顺治到乾隆初年,茶马互市由于各种原因时常中断,至乾隆中期,茶马互市制度宣告退出历史舞台,起而代之的是与茶马互市有相同意义,但贸易范围更加广泛、基本形式有较大变革的边茶贸易制度。

边茶贸易制度的核心是改官营为商营;以引岸制完全取代榷茶制;内地仍以茶叶为主要商品,其它与藏族人民相关的生产、生活资料进入市场的比例增大,而藏区输出的交换产品已不再仅限于马,还包括皮革、药材、黄金等土特畜产品。

因边茶商贸的兴起,四川引岸制度发展迅速,致使内地与西藏的贸易中心南移,四川便成为其中心。明嘉靖时,“四川年例茶引五万道,欲派黎、雅一万,松潘二千,余皆行之腹里”,腹引数远远大于边引数。“到雍、乾时期,嘉庆《四川通志·茶法》对川省推行茶引州县有一较全面的统计,总计全川共颁行引票十四万六干七百一十三张,其中边引十万零一千三百一十七张,土引三干一百二十张,腹引为一万四千二百七十六张。这一数字是清代川茶引额文献记载的最高额”。其边引数与明嘉靖时期相比增加了五倍多。与此同时,边茶贸易有了一些新特点:(1)藏区商贸集市口岸不断增多,包括最负盛名的打箭炉和松潘等;(2)除了以往的以物易物的交换形式外,货币参与市场交换的趋势日渐明显;(3)各种茶票,如“照票”、“飞票”应运而生;(4)四川边引、土引、腹引形成定制,成为国内一种独特的引岸制度。清末光绪初,四川总督丁葆祯针对当时课税积欠以及茶业时受梗阻的情况上奏,建议免除茶商历年积欠的课税和茶息银;将以往由州县领票征收的茶课,转解省盐茶道;增加边茶的采购范围,增加边引,以扩大对藏区茶叶的经营;保护茶商的专利。经过整顿,边茶贸易又出现生机。

1893年(光绪十九年),随着英帝国主义对西藏侵略的加剧,《中英印藏条约》的签定,英印在亚东开埠通商,英印茶叶开始源源不断地倾销西藏,这不仅严重冲击了汉藏边茶贸易,对四川的茶叶生产也造成威胁,并造成西藏土特畜产品的大量外流。英印茶叶在西藏充斥的状况,遭到了西藏僧俗各界的抵制和反对。在《中英印藏条约》签定之前,西藏僧俗人民就已经洞察到了英帝国主义的侵略野心,各寺庙及僧俗人士在呈给驻藏大臣衙门的公禀中称:“该外藩人等利欲薰心,即如暗食货物之虫蚁无异,实属包藏祸心,尽用奸计谋言……现在大吉岭地方,小的番民与该昧良狂妄之徒往来交涉买卖之事,实难放心”。1899年(光绪二十五年)十三世达赖喇嘛通过哲布尊丹巴向清廷陈述藏事道:“荼系内地四川茶人大利,原有交康茶税,交藏地税.,兼之藏众欲饮此茶,若令英人贩卖,必贫易售,且于税收一项,诸多窒碍,应请一律禁止。

1873年(光绪三十二年),张荫棠出任驻藏帮办大臣,他态度鲜明,积极采取措施,力图抵制印茶入藏。(1)从外交上周旋,使印茶入藏无法取得合法手续;并试图以重税印茶来保障川茶之利权。(2)提倡在藏区试种茶树,就地发展茶叶生产。(3)主张减少川茶课税,改善运输条件和经营管理,以降低川荼成本,提高川茶的竞争能力。(4)拟设“官运茶局”,署理川茶在藏区的运销业务。赵尔丰任川滇边务大臣期间,为抵制印茶入藏,振兴荼业,力挽利权,亦采取了如下措施:“(1)派遣巡检郭士材赴西藏、印度调查茶务。(2)以川茶种子输入藏地,教民自种。(3)严禁假茶,以为着政……(4)组织边茶公司,宣统二年(1910年)在雅州城内成立‘商办边茶股份有限公司’,并在打箭炉、理搪、巴塘、昌都、界姑五处设立售茶分号……”。“但因清王朝覆灭,赵氏抵制印茶诸举搁浅。民间初,云南商人在拉萨十分活跃,滇茶在西藏与印茶竞争,在一定程度上阻止了英帝国主义对西藏进行经济侵略的步伐。辛亥革命后,印茶大量侵销西藏,川茶在西藏的市场日渐缩小。在政治上,康藏数度发生纠纷,使传统的康藏贸易受到阻碍,这一时期,西藏地区的川茶紧俏,广大藏族人民不愿饮用“有机油味”的印茶,而滇茶则大量通过滇藏山道和滇缅道等运至西藏,压制了印茶在西藏的影响。“自民国十八年至二十七年十年间佛海县销藏茶量……在一万担以上。每担合六十三点四公斤,即年运销西藏紧茶六十三万四千多公斤。其中比较著名的‘云南恒盛公商号’为贩运滇茶入藏,于猛海设立茶厂,在拉萨设分号,并与西藏‘热振昌’合作开设了康定至拉萨的茶叶运销业务,年运茶入藏达一万包。”

民国时期,印茶继续在西藏侵销,英印轻工产品亦随之入藏,对川藏边茶贸易影响较大,加之康区多事,政局混乱,康藏交通不时受阻,尽管汉藏贸易在一定程度上有所发展,但边茶贸易始终不振,呈衰退趋势。“1939年以前,边茶最高年产量达六十五万包,到1949年下跌二十万包。”

清、民国的边茶贸易,历史地看,应归结为边茶贸易阶段,从经济学的角度来分析,较之茶马贸易又上升了一个层次。

纵观从公元8世纪初至解放前长达一千二百多年的内地与西藏的贸易史,各个时期的发展是不平衡的,政策和措施也各有所异,处在不断发展变化之中,脱离不了各朝当时的政治、经济态势,以及对民族地区的施政方略的限制和制约。故尔历史上的贸易绝不仅仅是一种单纯的经济制度,而是政治与经济双重复合体。无论是茶马贸易阶段,或是边茶贸易阶段,均反映和表现出这样一个基本事实:历史上内地与西藏贸易全过程,始终没有离开茶,茶始终发挥着中心的作用。

内地与西藏间以茶为中心的贸易,在政治上为中华民族的团结、为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作出了积极的贡献。一千多年来,藏汉以及其它各民族之间,通过民间交往,增进了相互之间的了解,并结下了兄弟般的情谊。我国多民族大家庭格局的形成,特别是汉藏关系发展不断紧密的总趋势,与内地与西藏间的贸易所产生的作用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就是内地与西藏贸易的实质和主流。当然我们也不能否认历代中央政权过于强调茶叶对藏区的羁縻作用,在“以茶奴番”和“谓茶乃番人之命,不宜多给,以存羁縻节制之意”的思想指导下,这种“基于政治目的而强化行政调节的经济关系,必然使藏族人民在互市中处于附庸地位”。

转贴于  内地与西藏间以茶为中心的贸易在经济上的历史作用不言而喻。

(1)不仅促进了内地产茶地区经济的发展,也促进了藏族社会经济的发展。随着藏族地区对内地茶叶的需求量不断扩大,刺激了内地茶业兴盛、产量增加;服务于茶叶贸易的机构、人员以及运输力量等逐渐加大,服从于茶叶加工的其它行业得到发展。“茶马贸易是以事畜牧业各兄弟民族经济生活的重要支柱,马有销路,就刺激了畜牧业的发展,茶有来源,保证了肉食乳饮民族的健康……更重要的是茶马贸易带动了汉藏各族各类商品经济的发展和物资交流,使各民族各地区之间,在经济上形成互通有无、互为依赖、互为支援的不可分割的整体……在清代因内地名马甚多,马匹销路不广,停止了茶马贸易后,汉藏民间的商业贸易却更为发展和繁荣,大批茶叶和内地出产的生产生活资料,如衣服、绸缎、布匹、酒肉、铁器、瓷器等商品都源源不断地运往藏区,藏区的土特产品,特别是药材和黄金都大批销往内地,双方交换的数额远远超过历史上茶马贸易的规模和水平,从而使藏汉民族经济更牢固地结成不可分割的整体。”

(2)带动了高原市镇的兴起和发展。明代以前,茶马贸易的互市市场均不在藏区,各地藏族到互市市场进行交换,需经长途跋涉,加之藏族长期生活在气候高寒的青藏高原,难于适应内地的盛夏酷暑,互市时节受自然条件的影响较大。明代以来,随着贸易的增加,互市市场开始向藏区纵深发展。1386年(明洪武十九年)在碉门设茶马司。1387年(洪武二十年),在岩州(今泸定岚安)设互市市场,天全六番招讨司八乡之民“悉蠲其徭役,专今蒸造乌茶,运至岩州,置仓收贮,以易番马”。川西北的威、茂等州,宋代就已为互市市场。据《明实录·太祖实录》载:“洪武十四年(1381年),四川威、松、茂州三卫以茶、姜、布、纸易马送京师。”在滇西北藏区,嘉靖年间丽江木氏土司攻取滇西北藏区以及西藏昌都地区的盐井一带后,滇西北藏区的房东制贸易得到发展。

清代以来,藏区高原市镇的发展规模和范围都有扩大。明末,岩州市废,打箭炉市兴。入清后,打箭炉成为藏区盛极一时的边茶贸易中心。“雍正七年(1729年),置打箭炉厅,‘为番夷汇总,因山为城,市井辐揍’,商务繁盛,为边茶转输西藏、青海各蒙藏地区‘出口总路,是以四方茶商俱聚于此’。藏汉贸易间交易通过‘锅庄’为媒介。雍正至乾隆年间,打箭炉由十三家锅庄发展到四十八家……锅庄由待贡向行栈职能的转化,表明雍乾时期打箭炉商务已达到了相当规模。”汇集于打箭炉的藏商集团除了今甘孜州内的土司商、寺庙商,还有今西藏、青海、云南和四川木里的藏商集团;汇集于打箭炉的汉、回等民族的商业行帮也不少,按地区分类有陕帮、云南帮、川帮等,川帮中又分川北帮、邛蒲帮、雅州帮等。据乾隆年间统计,四川的邛崃、名山、雅安、荣经、天全等县销往打箭炉的边茶总引额数达十万零三百四道,计约一干万斤以上。民间时期,每年引票销售量均在十万张左右,其中最低额年份亦在六万九千多张。在今甘孜州藏区,除打箭炉外,还有泸定、理塘、巴塘、道字、炉霍等县的集市不同程度得到发展。在川西北地区,集市首数松潘,“在明代松潘已是烟火万家,俯视即见城镇;到了清代县城扩大,偏街小巷约四十道,城外东北亦有附廓,人烟稠密,商贾辐揍。松潘所辖地域辽阔,包有今之南坪、黑水、若尔盖、阿坝、红原等县。辛亥革命后商业发展迅速,成了甘、青、川三省边境藏汉商人与内地物资交流中心,藏汉贸易最大的交易市场”。明嘉靖年间,四川茶引年例为五万道,其中派往松潘茶引为二千引。隆庆年间,川茶引额调整后,松潘一直维持在四千引左右。清嘉庆年间,行销于松潘等地引额达到一万八干余张,清末为三万六干张。民国时期,随着漳腊金矿的发现和开采,松潘的贸易又得到发展。

“随着滇藏关系的密切,清代西藏地区历次发生政治军事事件中,滇军均派兵进驻西藏,事件平息后,滇军常驻昌都……滇军的驻防进一步开拓了滇藏交通,促进了商人的往来。滇西北的丽江、中甸、德钦等地变成了滇藏贸易的重要城市和物资交流集散市场。”在滇西北迪庆藏区,“至清末民初,因中旬‘为滇、康、藏三省区商业交通要道’,县城东外本寨,有大商号五十余家;归化寺前的小街于有‘大堆店三十余所’,两地每年货财出入最少在七百万元以上”。

从明代到民国的数百年间,藏区兴起的贸易集市逐渐由小变大,由少增多。这些集市,是由汉、藏、回、纳西等民族携手共同创造的。随着生产的发展、历史的进步和经营范围的扩大,参与经营的民族不断增多。贸易的发展,不仅带动了旅店、饮食、金银器制品和皮革等业的发展,而且还促进了川、滇、藏茶马古道的拓展。

民族间经济的交往,交通既是条件,又是保证。唐宋时期,汉藏茶马互市市场主要在西北一带,故唐蕃古道为主要贸易孔道。“内地差旅主要取道西宁越当拉岭沿乌苏大道入藏,‘往昔以此道为正驿,盖开之最早’,唐以来皆沿此道。”’通往川西北藏羌地区的茶马古道主要有三条:一条为松茂大道,又称西山道、西路,从灌县溯岷江而上,经汉川、茂汉、松潘、南坪,然后辐射甘肃、青海部分藏区。该道前身为湔氐道,秦汉时已通,“唐宋时期,这条西山道是四川盆地与川西北和西北各族人民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路线”。其时,西山道上松、茂、文、永康军等为茶马市场。“宋元时代,曾着力于西山古道的修整。”明洪武年间,为确保川西北道路畅通,曾经对其进行过两次较大的修整。“明洪武十一年(1294年),四川都司遣人从灌县修西山路”。“到了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曹震派茂州卫指挥同知余胜组织修治松驿铺桥道,‘作驿舍邮亭,架桥立栈,自茂州,一道至松潘’。据现在可考,明代松茂驿站共有十个驿站”。自明代茶马贸易中心南移,并实行引岸制度以来,“西山道便是边茶运销的重要道路。到了清代,以灌县为中心制造的边茶行销松、理、茂一带,称为‘西路边引’。”除西山道外,另外两条茶道,一条即历史上的“灌汶通金川道”,又称小路,“从灌县经卧龙翻越巴射小山、牛头山到懋功(今小金),被称为小路”;另一条“从威州经理番(今理县)越鹧鸪山到刚金寺再进入牧区,也是一条较大的支线”。从川西通往康、藏的茶马古道主要有两条:一条从邛崃经名山、雅安、荣经、汶源、泸定、康定,然后出关经乾宁、道孚、炉霍、甘孜、德格,渡金沙江进入西藏的江达、昌都至拉萨。从邛崃至康定段俗称“大路”,由此道入康定的茶,称之为大路茶。明际,黎、雅、碉门成为边茶的最大市场,“秦蜀之茶,自碉门、黎、稚,抵朵甘、乌思藏,五千余里皆用之。”明洪武年间,还因岩州设市,又开通了一条从天全通往泸定岚安的茶道,该道俗称“小路”,沿此道运往打箭炉的茶称“小路茶”。清康熙年间,泸定桥建成,这条路线亦相应改变。前述从打箭炉至昌都的一段茶道俗称康北道,清初又开通了康南道,即从康定出发,经稚江、理塘、义敦、巴塘、芒康、察稚,至昌都与康北道合,此道开通后,从打箭炉入藏多取此道。“滇藏贸易的主要交通线,历来以滇藏和滇康为主要干线。滇藏线,一是经普洱、景东、丽江、昌都至拉萨。另一条是从澜沧、双江、临沧、丽江、昌都到拉萨。此外,滇康线是由昆明、元谋、会理转运至康定。”

汉区运往藏区集市口岸的茶叶,基本靠人力背运,俗称“脚夫”,均系汉地贫苦农民,有的农闲时才从事茶叶背运,有的是祖祖辈辈操此业,长期在茶马古道上辗转,十分艰辛。西路边茶分大茶和小茶,均呈方扁形,故又称“桌茶”;大茶一包重一百二十斤,小茶一包重六十斤。南路边茶,每包十六斤或十八斤,呈条形。南路边茶运往打箭炉销给藏商后,藏商需招引“贾卓娃”(缝茶工)用牛皮将茶叶重新打包缝制,若运距短就缝“花包”,若运至西藏则需缝“满包”,一是防备途中损坏,二是便于驮运。每驮六包茶。茶包需从中对开,然后折迭打包。

转贴于

边茶,是内地销往藏区的专供茶,其叫法很多,或谓“西番茶”、“乌茶”、“马茶”等,民间最普遍的叫法为“藏茶”。“在元代,松、潘、黎、雅地区藏族所需的茶叶已单独形成一个种,叫‘西番茶’,以别于腹地所饮的各种川茶。”“明代,“腹茶与边茶不仅销售范围、对象有区别,而且在采摘季节、制法和包装均不相同。腹茶又称‘细茶’、‘芽茶’,它来自清明前后的嫩芽绿叶,经过烘焙、搓揉等工序制成,味香但不经泡。边茶又称‘剪刀茶’、‘刀子茶’,系在秋季采摘。茶农用小刀连枝带叶.制成粗茶,此茶色味俱浓,经煮耐泡,故颇适藏区市场需要”。云南销往藏区的“紧茶”则与腹茶类似,以绿叶制成,价格较腹茶低,而用量又比川边茶少,且耐熬煮,亦为藏族人民所喜爱。“由于边茶需要长途运输,加以民族地区‘番人不辨权衡’,在计量上容易发生争执。将茶叶蒸压成块,既有利于统一重量,又便于运输。”“清代以来,各路边茶的制作形状、包装、品种都基本有各自的定式,并承袭下来,有的一直延续到今天。

南路边茶主要产于四川邛崃、名山、雅安、荣经、天全等县,其品种主要有以下七种“(1)芽茶:雅安产,每包十六斤,每包值二十元左右,品质最佳,行销拉萨,非贵族、大喇嘛不购也。(2)砖茶:雅安、荥经均产,每包十六斤,每斤作砖形,值十元左右。品质较次,行销康藏各地。(3)金尖:各县均产,每包四甑,共重十八斤。品质较次,价格亦较低,行销康藏各地。(4)金玉:各县均产,每包十八斤,价二元左右,粗细掺合,行销关外各县。(5)小路茶:天全产,纯以粗叶制成,价值均次于金玉,牛厂牧民多饮此。(6)红茶:荥经产,粗叶制成。价值较小路为高,亦销牛厂。(7)散茶:各县均产,价无一定标准,零整均售,行销各地”。

西路边茶产于灌县、什邡、北川、大邑、绵竹、安县等地,以灌县为制作中心。包装与南路边茶迥然不同,呈方扁形,形同桌子,故称“桌茶”,大包一百二十斤,小包六十斤。

云南的边茶产于普洱、佛海、景谷、缅宁一带,其品种主要有紧茶、圆茶、方茶和散茶等,除销本省藏区和西藏外,今甘孜州康南也有一定市场。

销往宁夏、甘肃、青海一带的边茶,除部分系四川西路边茶外,多系湖南、湖北的黑茶和老青茶。

藏族人民由于饮食结构特殊,所处自然环境也特殊,故饮茶习俗十分浓厚,风格独特,丰富多彩。茶在藏族的饮食文化和其它习俗中,均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不管是集镇、农村、牧区或是寺庙,人们早炊的首要任务便是熬茶。藏区泛称早餐为“喝早茶”,早茶的食品多为糌粑;牧区除糌耙外,还有干奶渣,都是与茶相配的干食品。糌粑或用手捏成团吃,边吃边喝茶;或是先在碗内先放糌粑,然后倒上茶,直至舔尽喝足,这种吃法叫舔“卡的”;若吃干奶渣,则先在碗里放上一些干奶渣后,再倒入茶泡奶渣,食尽奶渣。早茶中,茶为主,食为辅,故管早餐称“喝早茶”。一日三餐,餐餐都离不开茶。无论是吃饭还是平时饮茶,无论是主人或是客人,都有个习惯,可谓不成文的规矩:饮茶时,不能一次饮尽,喝一点,掺一点,再喝再掺,如果不想喝了,方能一饮而尽,不然被视为不懂规矩,不礼貌。凡外出,除了带干粮外,茶叶、盐巴和熬茶的饮具必须齐备。

藏区饮茶的花样较多,主要有如下几种:

(1)清茶:这是最基本最普遍的一类。在锅内掺入适量的冷水后,即放入茶叶,待开锅时,用铜瓢在锅中舀起茶水,高高扬入锅中,反复几次后,掺入少许冷水,继续熬煮,再沸,再扬,再加冷水,一般三次左右,待茶色转浓,茶香溢出即可。然后用藤制的圆锥形漏斗将茶叶滤尽,再加盐即成。也有在熬制过程中先加盐的。已熬过的茶叶需盛放好,下次熬茶时还可继续使用,一般要使用三次左右,茶色方尽。

清茶的另一种熬制方法是,熬制茶卤。是在锅中或壶中放入过量三至四倍的茶叶,加长熬制时间,有的为了追尽茶色,加入土制的灰碱或白碱,将茶汁浓缩为卤汁,存放起来,需要时,只需在开水中放入适量卤汁即可。这种方法节省燃料又省事,比较方便。清茶色鲜、可口、清醇,是农牧区家庭常饮的方便茶。

(2)酥油茶:是享有盛名、风格突出、营养丰富的饮茶。其原料有清茶、酥油和盐。制作时,先将酥油和盐放入专门制作酥油茶的“浆桶”内,掺入小半“浆捅”热清茶,用木制带柄的活塞(藏语称“甲洛”)上下反复用力提按,并发出阵阵铿锵有力的“咕都、咕都”声,一般大约提按五六十下,酥油、盐、茶搅合均匀,成为粉乳色液体。之后再加清茶,直到“浆桶”装满,再放慢速度,提按“甲洛”若干次,酥油茶便制作完农。现代,藏族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了,有的人家,酥油茶的原料又有所增加,如加核桃仁、加奶粉,或是芝麻酱等,如此酥油茶既浓、又香,更为诱人。

(3)奶茶:夏秋季节,在半农半牧区和纯牧区,奶茶最为流行。奶茶制作一般为两种。一种是事先将茶叶捣成细沫,放入锅中与水同熬煮,待茶色、茶味熬出后,放入适量鲜奶和盐,用藏式茶瓢搅匀后即成,喝时连茶带沫一道饮。另一种是用熬好的清茶,用茶罐或茶壶盛装,再放入适量鲜奶和盐,摇动茶罐或茶壶,待奶、茶、盐均匀后,即可饮用。

(4)面茶:这种茶在农区比较普遍。先在锅中放入少许面粉,进行干炒,炒熟后,边掺清茶边用锅铲搅拌,并放上盐,待搅拌均匀、浓度适宜后即可饮用。

(5)油茶:主要在农区流行。将牛油(或肥牛肉)、猪油(肥猪肉)用刀切成小丁,然后放入锅中炸炒,待油熟后,放入少许面粉或糌粑,再掺入清茶并加盐,边掺茶边用锅铲搅拌,待搅拌均匀后即成。

(6)甜菜:甜茶在西藏拉萨一带比较流行。其茶叶系较为高级的红茶,加奶和糖熬制。本为西方饮料,传入西藏时间不长,最早在上层贵族中饮用。现已在民众中盛行,并已进入市场,拉萨城内有专门的甜茶馆接待顾客。

藏族无论喝哪种茶,都喜欢热饮,特别是带油的酥油茶和面茶。所以藏族家庭中,火盆或灶塘内总常备灰火,并将茶罐或茶壶置于灰火上,以保持茶温,随时饮用方便。

藏族对茶具是十分讲究的,特别是茶碗、酥油茶桶和茶罐。

关于碗的种类和来历,《汉藏史集》中有专门的记叙,提及茶碗的制作最早在西藏,但是制作工匠和技术来自内地。书中记载:“藏王(指都松芒布支)说:‘此种树叶乃上等饮料,饮用它的器具,不能用以前有的玛瑙杯、金银等珍宝制成的瓢勺,需要找一种以前没有的器具。听说汉地的皇帝有一种叫做碗的器具,可派人前去要来’。于是吐蕃派出使臣前往汉地。汉皇帝说:‘我们汉地与吐蕃双方多次交战和会盟,为利益吐蕃,我已送去医药历算,各种工匠,各种乐师……若吐蕃自己有制作的原料,我可派一名制造碗的工匠前去’。吐蕃使臣将汉地造碗的工匠请回,并向藏王奏闻出使经过。藏王说:‘如此我们还是自己制造,只是不知道需要些什么材料和工具?工匠回答说:‘原料上等的用宝石,中等的用石疖,次等的用白石头也可以。’藏王说:‘如此,这三种原料都可供给。’工匠问:‘碗的种类很多,不知要造什么样的?’藏王说:‘我想要造的碗,应该是以前汉地没有兴盛过的。对形状的要求是,碗口宽敞,碗壁很薄,腿短,颜色洁白,具有光泽。这种碗的名字因为是以前吐蕃没时兴的东西,依靠它又可以长寿富足,所以就叫做兴寿碗,碗上的图案,第一应是鸟类,因为是鸟将茶树枝带来的。上等碗上应绘鸟类口衔树枝的图案。中等碗上应绘鱼在湖中游,下等的碗应绘鹿在草山上。比这三种再差一些的碗,由工匠自己随意决定。’于是工匠按原料的优劣清浊,制成兴寿等六种碗。按照藏王的吩咐制成的三种分别起名为夏布策、南策、襄策;普通的三种起名为特策、额策、朵策。”据以上资料分析,当时吐蕃请来的汉族工匠极少,故制造出来的碗,只能供吐蕃王室及贵族使用。

转贴于

其时,民间的制陶技术已经较为普遍,民间广泛使用的应是陶碗。此外就是用木头制作的木碗。藏区多森林,制作木碗的原料充足,工艺也简单。木碗一般有三种,第一种是无盖木碗,这种碗的碗口向外翻,呈喇叭口形。第二种为扣合木碗,是由两个大小相同,形同钵状,一碗口有内切圈,一碗口有外切圈,二者可以扣合的木碗构成。多为外出时使用,打开后一碗可盛物,一碗可饮茶,携带方便。第三种是将无盖木碗内壁和碗座用银皮镶嵌,既珍贵又精美,有的还配以银质宝盖,或作珍藏,或敬神用,或有最尊敬的客人来时以待客用。木碗至今还在民间广泛使用。

当今藏族最喜爱的磁碗是内地制作的绘有龙图案的白磁龙碗和绘有八吉祥图案的白磁八宝碗。关于藏族喜爱绘有上述图案的碗的历史,《汉藏史集》中也有一些零星记载,可见由来已久。

酥油茶捅是藏族用来打酥油茶的专门用具,是由一个口小腹深的圆柱形小捅和一个带柄的木活塞构成。因使用原材料不同,可分为两种,一种是木质的,所取木材质地较松软,纤维伸直.直径一般在15�25cm之间的小圆木。制作时先对剖,并将中部挖空,然后对合,对合时配制木制桶底,用柳、藤等类木条作箍,约四至五道。另一种是用竹作原料的竹桶,一般竹质桶的直径和高度都比木质桶小,小巧易携带。精制酥油茶桶,其箍均用铜制,甚至外表全用铜、银包裹。

盛装各类茶的茶罐最古朴的是产于本地的陶制茶罐,造形别致高雅,形似内地古代鼓腰高颈酒壶,罐表雕有简单线条图案,或是嵌碎磁片。解放后内地工厂仿藏族陶罐式样,生产糖瓷、铝合金茶罐销往藏区,极受欢迎。

藏族十分重视礼节,茶叶在民间礼仪中,常有与哈达相配的用场和作用。凡婚嫁之事,请客送礼,哈达和茶叶是最为普遍的礼品;走亲串戚,时常以茶相馈;如宾至客来,请人帮忙,相待饮食中,茶是无论如何也不能少的。在节日活动中,如赛马、摔狡等比赛,尚以茶叶作奖品,奖励优胜者。在家中,人若有不适,便将茶叶或糌粑放入火中,以烟熏之,认为可以驱邪;到寺庙念经,须熬茶布施。……

茶叶在藏族人民的日常生活中形影不离,自然会反映到作为文化的一个视角的文艺作品中去,在藏族的民间故事、民歌、谚语,以及作家诗中得到体现。

在藏族民间故事中,与茶有关的代表性作品,一个是《藏王赤都松和茶》,另一个则是妇孺皆知的《盐和茶的故事》。盐和茶的故事描述了一对藏族青年男女文登巴和麦美措之间爱情的悲惨遭遇。他们死后;灵魂相商,“咱们到内地和羌塘,变成盐和茶相会吧”。“后来文登巴到羌塘变成了盐湖里的盐,而麦美措却到内地变成了茶树上的茶叶,尽管他们二人灵魂相距很远,但最终相会到人们的茶碗里,每当人们饮茶时,就会想起这一对忠贞不渝的恋人。

在藏族民间歌谣中,有大量涉及茶的歌,在此略举几首,以见端倪:

茶叶最先出在哪里/茶叶最先出在南方/三个汉族子孙种的茶/三个汉族姑娘采的茶/雪山的铜锅烘出的茶/商人洛布桑布买来的茶/汉白大洋换来的茶/驮夫道桑翁姆驮来的茶/渡过了大江小河的茶/翻过了高山峻岭的茶/用黄金白银换来的茶/种在家乡土地上的茶/将茶放在锅力熬/好像空中黑鹫飞/茶在锅中开三遍/好像大海波涛翻/金黄酥油放其中/好像黄鸭湖中游/白盐放入茶水中/好像草原降冰雹/将茶倒入茶桶里/恰如喇嘛带黄帽/头道茶香敬贵客/二道茶香敬朋友/最后共饮如意茶。

多么清新、朴实的歌:读了这首歌,关天茶叶的来历、茶的熬制、饮茶待客习俗等就一目了然。

还有描绘茶具的民歌,如:

酥油茶桶铜丝边边/阵阵香茶浓郁扑鼻/茶灌闪光荷花彩绘/碗破奶茶奶香醉人。

藏族民间谚语中,有关以茶喻物的佳句府拾即是。例如:

慢慢熬茶味道好,慢慢说话意思明。

相亲相爱,犹如茶与盐巴;汉藏团结,犹如茶与盐巴。

茶越熬越酽,书越读越精。

无谚之语难听,无盐之茶难喝。

近人贺觉非,民国时期曾任理塘县长,他对康藏史地有所研究,也写丁关于康藏民族风情的一些旧体诗,其中有关于茶的诗句。如《南路边茶之消长》中这样写道:

绿叶丛中笑语哗/山头园户一家家/提笼相顾遥相知/四月清和好采茶//

道路络绎负茶过/西出炉关今若何/七碗卢同风雨夜/此行惟见浆桶多//

茶叶运输物流方案范文5

关键词 有机茶;生产技术;建议

中图分类号 S571.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6)09-0055-02

有机茶在生产过程中不能使用化学肥料、化学农药、植物生长调节剂、转基因技术,必须建立生产档案,实现产品质量可追根溯源。为了提高产品产量与品质,需要使用腐熟生物有机肥。有效防治病虫害则可使用生物农药或《有机产品国家标准》GB/T19630允许使用的植保产品。经过多年的探索,摸索出一套有机茶生产技术在乐业县推广应用。

1 有机茶产业基本概况

乐业县位于广西西北部,云贵高原边缘,总面积2 617 km2,管辖4个乡4个镇88个村民委员会,总人口17.3万人,耕地面积1.55万hm2,其中水田0.36万hm2,旱地1.19万hm2。乐业县是“中国名茶之乡”“全国重点产茶县”“全国十大生态产茶县”“全国有机农业示范基地”“世界长寿之乡”和“世界地质公园”“国家森林公园”。年平均温度为16.3 ℃,年降雨量1 100~1 500 mm,主要特色产业为茶叶、猕猴桃、刺梨、薄壳核桃、甜竹笋、板栗、八角、山药、油桐等。茶叶种植面积达7 240 hm2,主要品种为凌乐白毛茶,亦称“凌云白毫茶”,占90%以上,其他品种有福云6号、福鼎大毫、福鼎大白、桂绿1号、浙农113、中茶108、龙井43、台湾乌龙、金观音、梅占等。凌乐白毛茶是当地传统的部级优良品种。年产茶6 400 t,年产值2.86亿元。茶园主要分布在海拔800~1 400 m之间。2003年开始,广西顾式有机农业集团有限公司生产“顾式茶牌”系列有机茶产品,至2016年3月底已经有4家企业获得北京中绿华夏有机食品认证中心(COFCC)、欧盟(EU)和日本(JAS)的有机产品认证,按照有机茶标准种植的茶园面积达到950 hm2。有机茶产品销往南宁、广州、深圳、北京、上海、日本、韩国、德国和美国等地。“乐业红”牌系列有机茶已经直接出口马来西亚,“顾式茶”牌有机茶系列产品多年来一直由第三方出口,2015年已经完善出口备案证明等工作,具备自主出口能力,形势较好。“顾式茶”商标获得广西著名商标荣誉称号,顾式有机茶园获“全国三十座最美茶园”荣誉称号;顾式茶农业观光旅游线路获“全国十佳茶旅线路”荣誉称号。生产有机茶的4家企业均为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和扶贫龙头企业,其中广西顾式有机农业集团有限公司和广西乐业县草王山茶业有限公司是广西壮族自治区区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广西乐业县昌伦茶业有限责任公司和广西乐业县金泉茶业有限公司是百色市市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正在计划发展有机茶产品的广西乐业县天音茶业有限公司和广西乐业县乐碧园茶业有限公司是百色市市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

2 有机茶生产技术

2.1 有机茶

按照有机产品国家标准GB/T19630技术要求生产的茶叶产品,获得国家相关认证机构认证的为有机茶,即在生产过程中禁止使用化学肥料、化学农药、植物生长调节剂、转基因技术,产品加工环境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GB/T14881技术要求。建立整个生产过程档案,实现茶叶产品质量可追溯。

2.2 茶园生物有机肥

有机茶生产禁止使用化学肥料,禁止使用基因技术产品及其衍生物,按照有机产品国家标准技术要求可使用腐熟的有机肥,蚯蚓生物肥、绿肥等。投产茶园可施用腐熟有机肥22.5~30.0 t/hm2。

乐业县茶叶生物有机肥制作方法为原料成分与比例:桐麸15%、羊粪25%、花生麸7.5%、厩肥51%、生物菌1.5%。把桐麸、羊粪、花生麸和厩肥混合均匀分层堆放,再分层撒放生物菌剂进行沤堆发酵,为了方便生物菌种的均匀分撒,先用一部分桐麸与生物菌进行拌种,再分撒于有机肥堆层中[1-3]。在堆沤时用塑料薄膜覆盖,严格控制温湿度,桐麸淋水基本湿透,含水率90%左右,由于晚冬时期气温不高,第1次沤堆时间在22 d左右,以温度为重要参数,表层深度40 cm处肥温达到51 ℃,内部肥温约达到66 ℃,进行1次翻堆。翻堆后继续进行沤堆,到第5天后,表层40 cm深处有机肥温度稳定在50 ℃,内部温度约63 ℃,到第10天进行第2次翻堆,以后的堆肥温度不再升高,逐渐稳定,具体温度变化见图1。生物菌灭菌完成后即给茶树进行施肥[4-6]。一般在2月上旬进行了茶树施肥,施用生物有机肥达到促进茶树新梢生长,增加春茶产量和提高春茶品质,保护生态环境的目的,促进茶叶可持续发展。

2.3 有机茶园病虫害防治技术

有机茶园禁止使用化学农药,可使用生物农药和植物类农药,如苦参碱、印楝素等,一般情况下,有机茶园生态环境良好,病害极少发生,基本不用防治,虫害发生随着有机茶园建设的年限越长,生态平衡越来越明显,天敌保护得到加强,虫害发生率越来越低,主要害虫是小绿叶蝉,其他害虫基本不用防治,危害程度达不到经济损失指标。小绿叶蝉可用印楝素1 800倍液和苦参碱1 200倍液进行有效防治。另外,采取抢采措施防治小绿叶蝉的为害,也就是及时把嫩芽采摘下来,让害虫没有为害对象,也是行之有效的措施之一[7]。

2.4 有机茶产品加工

有机茶产品加工的原料必须是来自获得有机认证的茶园,乐业县目前加工的主要有机茶产品是有绿茶类、工夫红茶类和白茶类。加工有机茶的厂房、车间必须取得QS认证或SC认证,没有获得QS证或SC证的普通加工厂是不能加工有机茶产品的。有机绿茶加工工艺流程为鲜叶摊青 杀青揉捻干燥入库包装贴标贮藏运输销售;有机工夫红茶加工工艺流程为鲜叶萎凋揉捻发酵干燥入库包装贴标贮藏运输销售;有机白茶加工工艺流程为鲜叶萎凋干燥入库包装贴标贮藏运输销售。

2.5 有机茶档案建立与质量追溯

有机茶生产与普通茶生产显著不同点之一就是必须建立产品生产档案,以便实现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进行消费者与监管部门实施产品质量追踪,批次记录是原始资料。从表1~5形成追溯体系,实现产品的追根溯源。消费者买到了有机产品,可以从有机码查询到生产厂家、批次号、责任人、包装规格、基地地块号、茶树品种等信息,从而提高消费者信任度,同时有效打击假冒伪劣有机产品市场。

3 结语

有机茶在乐业县成为最知名的有机产品,特别是“顾式茶牌”系列有机茶,远近闻名,是乐业县第1个有机产品,也是广西最早的有机产品之一,是农业部北京中绿华夏有机食品认证中心(COFCC)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境内认证的第一批有机产品,历史悠久,品牌产业。经过13年的发展,顾式集团已经形成向有机水稻、有机肉牛、有机山羊、有机蔬菜、有机饭店、有机农业观光旅游多方向发展的格局。同时涌现“乐业红”系列有机茶、“布柳河”系列有机茶、“凌翁”系列有机茶和“乐叶乐”牌系列有机茶等多品牌、百花齐放的大好局面。有机种植、加工等生产技术已经比较成熟,充分利用乐业县的资源优势、环境优势和自然优势推动有机茶产业发展、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县域经济快速增长有重要意义。

有机茶有了一定的市场、消费群体和稳定的客源,但需要进一步加大市场开发力度,使乐业县有机茶走向全世界。大力推广有机茶种植和加工技术,建立统一品牌。政府投入必要的资金加大培训力度,让成熟的有机茶生产技术得到广泛应用,从技术优势转化成经济优势,造福广大人民群众。

4 参考文献

[1] 刘新.有机茶生产与管理技术问答[M].北京:金盾出版社,2003.

[2] 杨光文,骆桂江.凌云白毫茶品种在有机茶产业中的应用研究[J].北京农业,2015(2):3-5.

[3] 杨昌勤,张兴思.广西乐业县多项目促茶产业大发展[J].中国茶叶,2011(12):33-34.

[4] 陈金红,叶淑莲.生物有机肥在有机茶施肥中的应用研究[J].吉林农业,2011(7):15.

[5] 田敏,姜宝林,李小红,等.生物有机肥的研究与应用效果分析[J].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2004,36(3):321-324.

茶叶运输物流方案范文6

但实际上,祁门红茶风光的背后却也隐藏着深深的危机。第一,祁门红茶所得到的商业待遇远远低于同等质量的其他红茶品牌。另外,国际市场红茶产量供过于求,价格降低,导致我国红茶的出口就丧失了价格优势。

此外,绿色贸易壁垒让祁门红茶出口困难重重;最后,政府缺位,祁门县红茶企业缺少政策支持;再加上企业自身问题凸显使得祁门红茶处于更加急迫的情况。如今,如何通过深入分析比较来挽救祁门红茶丧失殆尽的出口竞争力成了当前厄待解决的问题,这也是笔者的意图所在。

1.迈克尔波特钻石理论模型简述

“钻石理论模型”是由美国哈弗商学院著名的管理学家迈克尔·伯特提出来的,该模型用于分析一国的某种产业为什么在国际上具有较强的竞争力,波特认为决定一国某个产业竞争力的主要因素有四个:生产要素、需求条件、相关产业及支持产业的表现、企业的战略结构、机会以及政府作用,这些因素相互作用,形成钻石模型图示法表示如下:

2.迈克尔波特钻石模型对安徽省祁门县徽商红茶企业出口竞争力影响因素分析

2.1从生产要素方面看

生产要素分为基本要素和高级要素。基本要素指人力资源和自然资源禀赋;高级要素指被创造出来的生产要素 ,包括知识资源、资本资源和基础设施。

(1)基本生产要素

①自然条件优越

祁门县处皖南地区,丘陵山地较多,土层深厚,有适宜茶树生长的红土,气候条件很好。调研中,祁门县红茶企业均将红茶种植在郊区丘陵,负责人表示他们对每一个茶山都经过详细考察,例如土壤成分、茶山坡度、土层厚度等因素,最终选定本企业的种植基地。

②茶叶生产成本低

茶叶的成本由生产成本及土地成本构成,由于各地区的地理位置不同,土地成本也相差较大。祁门县位于中部地区,土地成本相对较低,此外,由于祁门县多属于丘陵地区不适合发展工业,这也是祁门县土地利用机会成本低的一个原因。

(2)高级生产要素

虽然祁门红茶的生产拥有优越的自然条件,但是根据我们在祁门县调研的情况来看,祁门县红茶企业主要采用的都是小作坊式生产,家家户户都有自己的茶园和茶厂,生产规模很小,而且采茶基本上都采用手工采茶的形式。目前祁门县有祁门红茶精制加工企业15家,初制厂100余家,部分红茶加工企业已发展多样化的产业经营模式,但缺乏真正意义上的产业化龙头企业。全县14.55万亩茶园全部通过了省级无公害认证,有1.65万亩的茶园通过了欧盟BCS的有机茶基地认证。

祁门县农业人口人均茶园不足一亩,茶园平均亩产仅23.3公斤,每亩效益580元,远远低于全国和全省的平均水平,目前还存在祁门红茶品质不佳的问题。

由于受到规模的影响,祁门红茶生产的集约化程度也较低。祁门红茶的生产及加工都是以茶农自主生产为主,生产方式比较分散,造成产业产量不高,难以形成规模经济,同时质量难以保证,更不可能形成品牌,这样的方式难以适应现在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

此外,祁门红茶生产科研投入不足。对茶产业而言,科研投入主要包括良种茶树育种栽培,有机肥及生物农药的研发及应用和相关的技术支持等等。祁门红茶在种植过程中整体的化肥及农药使用水平较高,大部分茶农借助于高残留高毒性的农药来给茶树杀虫除菌,而生物有机肥及生物农药的是使用量低,说明祁门红茶的生产缺少相应的科研投入。

2.2需求条件分析

对于祁门红茶的需求分析,我们从国内和国外两个方面着手。就国内市而言,祁门红茶在消费市场上有一定的影响力,但是大多数消费者购买祁红主要是为了送礼,而且在知名度上祁红逊于滇红、越红等红茶。此外祁红在国内的主要消费群体是中老年人,市场比较狭小。消费者逐渐倾向于购买饮用方便的茶饮料,比如立顿红茶等等。另一方面,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红茶在国际市场上的需求越来越大。祁门红茶作为国际知名红茶品种之一,其中一大市场是欧美地区,欧美地区自身红茶产量小,几乎依赖进口。如小兔所示,我们可以看到祁门红茶的主要出口市场。但是近年来,尤其是经济危机之后,欧美许多国家严格农产品进口的审查标准,以各种理由打击中国农产品部分指标不达标,祁门红茶也不例外,其出口受到了很大的阻碍,如何提高祁门红茶的出口竞争力是十分重要的命题。

2.3相关产业和支持产业

安徽省祁门县红茶的相关产业主要是指茶叶生产机械加工业,祁门县自1997年开始实施了“名优茶加工机械化技术示范”项目以来,全省茶叶生产机械化水平得到了快速发展。全县茶叶生产加工机械化发展呈现以下几大特点:

一是茶叶生产中的田管机械化发展势头强劲。茶叶生产中的中耕、植保、修剪、采摘等机械化技术措施已逐步被广大茶农所认识,茶叶修剪机、茶园中耕机、茶叶采摘机、植保机得到广泛普及,发展快速。

二是茶叶加工产业化进程加快,近年来,茶叶质量越来越受到政府和茶农的重视。比较规模的茶叶加工厂已实现了燃料、废料、原料、半成品、成品之间的分离,并做到加工厂房环境的净化和美化,有的茶叶加工厂还架设运输索道,从高山上收购鲜叶直接送到加工车间,避免运输中产生污染及变质。

祁门县各大产茶企业通过自主创新,研制出了多种制茶专用机械,对安徽省茶叶经济的发展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我国第一条自动化、智能化的炒青绿茶初制加工生产线在安徽省研制成功后,安徽省龙头企业机械装备革新和清洁化改造工作得到了极大的推进。2007年,安徽省黄山市漕溪茶厂和汪满田茶厂建成的标准化生产车间和新研制的名茶自动化生产线,再次成为全国茶区的注目焦点,特别是漕溪茶厂新设备日加工成品黄山毛峰2万斤,对基地茶农生产的带动作用明显增强。

(1)支持产业

与祁门红茶产业发展相关的支持产业有包装印刷业和物流运输业等。

近年来,茶叶的包装业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包装材料、包装形式逐渐趋于多样化。但安徽生茶叶包装仍存在以下问题,如包装设计过于简单,不够精致,档次低;包装设计雷同,包装表面的图案及文字简单、呆板;茶叶的品牌效应差,虽然市场上销售的茶类品种多样,但由于媒体的宣传不到位,大多数名优茶都没有形成品牌,在国内尚有少许名气,在国际上享有盛名的却寥寥无几。在安徽经常发生“一流产品,二流包装,三流价格”的现象。

而国外的茶叶包装注重与国际快节奏的生活方式同步,在包装形式上常采用便携式的纸袋泡茶形式,方便消费者饮用,且不污染环境,环保方便,倍受消费者青睐。由于国内消费者多年习惯用杯子冲茶叶,所以目前速冲红茶市场上还只是联合利华的立顿品牌一枝独秀。若安徽省祁门红茶高品质的茶叶质量加上包装形式新颖独特,色彩艳丽,包装技术先进、优良,定能在国内外增加销量。

物流业的快速发展是加速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不管是任何一个产业,物流的快速发展都是降低成本,适应市场激烈竞争的一个必备条件。目前祁门红茶销售渠道比较单一,线上渠道尚未完全开通,若能通过物流业,带动祁门红茶网上、网下的运输服务,拓宽祁门红茶的销售范围,则将有力地推动祁门红茶走出国门。

2.4企业战略结构

安徽省祁门县徽商红茶企业主要是采用小作坊式生产,生产规模小,家家户户独立经营,经营分散,市场竞争力弱。对于茶业经营来说,产业化经营是适应市场的必经之路,是培育具有市场开拓能力、能进行产品深加工的先决条件。而进行产业化经营的关键因素就是培育龙头企业带动全县茶叶产业化经营。祁门县虽然有一些大型的茶叶加工企业,比如我们的调研企业安徽省祁门香红茶发展有限公司,但实际上各个企业实力相当,相互竞争,不能产生规模效益,因此培育龙头企业对于祁门红茶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

2.5机会

从2005年7月以来,人民币一直呈现升值态势。根据国际贸易的基本理论可知,一国货币汇率水平的变动将会影响该国进出口商品价格,进而影响到该国进出口商品的国际竞争力,也会影响该国进出口商品数量的变化。汇率变动与安徽省祁门红茶的出口竞争力呈负相关的关系,因此人民币升值将会阻碍红茶的出口,这一作用是不可控的。

2.6政府作用

茶叶作为祁门重要的农作物,是祁门县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为响应国家促进农业持续发展农民持续增收的政策,安徽省祁门县政府为发展茶叶产业采取了一系列积极措施:加强基地建设,为发展无性系良种茶园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财力;提高科技创新,加大技术推进茶叶产业发展的力度;广泛开展茶文化建设,利用茶文化打造产业品牌。另外,祁门县政府出台一系列税收优惠政策促进茶叶产业的发展,包括对农业机耕、植保以及相关技术培训业务免征营业税;农林产品初加工取得的收入暂免征企业所得税等系列的优惠政策来引入外资,这一系列措施促进了祁门县红茶产业的发展。

3.提高祁门红茶企业出口竞争力的建议

综合前文,我们基于前文对相关问题及影响因素的分析,针对其所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自己的以下对策建议,以供当地红茶企业管理者参考,以此来促进当地乃至安徽省红茶出口竞争力的提高,在国外市场占据一片天下。

3.1调整产业结构,培育龙头企业

改变众多茶农各自家庭式生产的局面,应积极培育红茶龙头企业,再由龙头企业通过购买土地建立起大的茶叶生产基地,将基地里各个茶园承包给每个农户,由农户代为进行生产活动,龙头企业对茶农进行生产技术上的指导和统一管理,这样既能实现对茶园一对一的生产,保证各个茶园出产红茶的质量同时又能促进培育茶叶生产龙头企业。

3.2提高机械化水平,加大科研投入力度

对运用科学知识开发生态茶园实施补贴奖励制度,通过确立详细的奖励标准、完善的奖励申报、审查制度来促进对优良的茶树的育种及栽培的研究;同时投入相应资金来引进先进的机械设备和技术,以来扶持茶叶研究机构的发展,将科学技术转化为真正的生产力。通过政府、企业共同努力合作,全面升级红茶产业的机械技术条件和科研水平。

3.3推行优惠政策,建立行业协会

在相关支持方面,政府可以投入人力物力及财力来鼓励在茶叶生产机械领域的创新,引导生产力的优化和升级,在优惠政策方面,政府可以落实对于红茶生产线、茶农种植红茶的补贴和优惠,给予红茶企业适当的免税政策,减轻企业负担。此外红茶行业协会还可以密切关注国外红茶销售动态,了解销售行情及发展趋势,为当地红茶企业的对外出口构造一个良好的信息平台。

3.4加大宣传力度,提升品牌竞争力

祁门红茶企业应该树立品牌意识,借鉴国际上著名品牌的经验,打造出最有影响力的中国红茶品牌,这样一来,对于红茶的出口竞争力的提高将有着积极的作用。依托茶文化,加大对红茶知识的宣传力度,而且祁门红茶企业应该在国际市场上加大对祁门红茶的宣传力度,以中国茶文化为载体和依托,对祁门红茶的特点及有关知识进行宣传,增加消费者对祁门红茶的认知程度,以进一步提高出口竞争力,开拓国际市场空间。

参考文献:

[1]刘淼.战前祁门红茶的海外销售与市场价格分析[J].中国农史, 2004, 4: 57-68

[2]方建鸣.发展祁门红茶的战略思考[J].茶业通报,2008 (4): 189-190

[3]陈栋、卓敏.半个世纪以来中国红茶生产和贸易的演变与发展策略思考(续)[J].中国茶叶2009,2:005

[4]林小梅. 浅析祁门红茶衰落的原因[J].华中师范大学研究生学报,2007, 1:009

[5]袁自春、戴海燕.当前祁红面临的问题及其解决方案之我见[J]. 中国茶叶加工,2002(1): 18-21

[6]邱佳仁.祁门县红茶出口商品基地建设[J].茶业通报,1990,1: 002

[7]仇传慧,章传政.传统徽商的茶叶科技举措及效果[J].现代农业科技, 2009 (6): 270-271.

[8]王颖、黄亮.“祁山”红茶浴火难生[J].徽商,2012(6): 50-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