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民主主义社会经济成分范例6篇

新民主主义社会经济成分

新民主主义社会经济成分范文1

关键词: 新民主主义社会 “过渡性” 理论思维

高校是培养人才的基地,人才不能缺少思想政治素质。高校的公共政治理论课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课程,对于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是普通高校公共政治理论课之一,它一方面要对学生进行党的基本路线、方针和政策的教育,另一方面要适当进行理论思维的教育。在基本的知识点教学方面,党的基本路线、方针和政策是重点;但是在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方面,理论思维的教学是重点。总体说来,基本知识点的教学和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是同时进进的,二者相辅相成,不可偏废。但是,在这门课程的具体教学中,有的章节偏重于党的基本路线、方针和政策的教学,有的章节偏重于理论思维的教学。我认为,第四章《社会主义改造理论》当中的知识点“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个过渡性的社会”的教学,应该偏重于理论思维的教学。在这个知识点的教学当中,“过渡性”是要重点把握的概念,要把“过渡性”解释清楚,“过渡性”具有辩证特性,是一个发展变化的概念,具有此消彼长的过程性特征。这个知识点的教学可以分为三个步骤来进行。

第一步,要把新民主主义社会的经济结构状况、阶级结构状况和文化结构状况讲清楚。马克思主义认为,在任何一个社会中,经济、政治和文化都是必不可少的构成部分,新民主主义社会也不例外。经济结构是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民主主义社会的经济结构中,五种经济成分必须讲到,它们就是:国有经济、合作社经济、个体经济、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和国家资本主义经济。其中,既有社会主义的经济,又有个体经济,还有资本主义的经济。阶级结构是政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民主主义社会的阶级结构中,主要有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小资产阶级及民族资产阶级等。其中,工人阶级是走向社会主义的基本力量,民族资产阶级是走向资本主义的基本力量,而农民和手工业者既可以走向社会主义又可以走向资本主义。文化结构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是受经济和政治制约的,同时又反作用于经济和政治。与新民主主义的经济和政治相适应,就应该有新民主主义的文化。在新民主主义社会中,既有社会主义文化,又有封建文化,还有资产阶级文化。其中,社会主义文化代表新文化,而封建文化和资产阶级文化代表旧文化。经济结构、政治结构和文化结构的这些情况,初步看起来是静态的,但是它们却为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动态发展准备了条件。没有静态的,也就无所谓动态的。只有在这一步骤的教学当中把这些基本的情况讲清楚了,才可以转入下一个步骤的教学。

第二步,要把新民主主义社会的各种经济成分和阶级成分及新旧文化之间的“过渡性”讲清楚。“过渡性”是非常关键的词,“过渡性”就是动态地发展变化的意思。既然是“过渡性”,就表明这些经济成分、阶级成分及新旧文化之间的地位和作用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处于不断发展变化的历程之中。因而,新民主主义社会就不是一个相对独立和相对稳定的社会形态,在各个方面都表现出暂时性,各种经济成分和阶级成分及新旧文化都处于此消彼长的状态之中。从经济方面来说,社会主义经济力量同非社会主义经济力量之间存在着矛盾和斗争,使得各种经济成分之间的地位和作用在发生变化,即国有经济、合作社经济、个体经济、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和国家资本主义经济之间总是处于此消彼长的过程之中。从政治方面来说,社会主义的政治力量同非社会主义的政治力量之间存在着矛盾和斗争,使得各种阶级成分之间的地位和作用发生着变化,即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小资产阶级及民族资产阶级之间总是处于此消彼长的过程之中。从文化方面来说,各种新旧文化之间存在着激烈的斗争,社会主义文化、封建文化和资产阶级文化处于此消彼长的过程之中。各种经济成分和阶级成分及新旧文化之间的矛盾和斗争,就促使社会向前发展,但是,它既可以发展为资本主义社会,又可以发展为社会主义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的这些情况从本质上讲都是动态的,这一步骤把这些发展变化的基本情况讲清楚了,就可以转入第三步的教学。

第三步,要把新民主主义社会的各种经济成分、阶级成分和新旧文化之间斗争的结果讲清楚。由于各种经济成分、阶级成分和新旧文化都处于矛盾和斗争之中,各种经济成分、阶级成分和新旧文化都处于此消彼长的变化之中,最终必然会出现斗争的结果。在我国的新民主主义社会中,社会主义的因素无论在经济上、政治上还是文化上都居于领导地位,但是非社会主义的因素仍有很大比重。由于社会主义因素在经济上、政治上和文化上的领导地位,加上当时的国际条件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决定了社会主义的因素在经济上、政治上和文化上都将不断增长并取得胜利,非社会主义因素将不断受到限制和改造。在经济上,各种经济成分斗争的结果是,国有经济得到了发展,合作社经济发展为集体经济,个体经济和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得到改造也发展为集体经济,而国家资本主义经济就直接转变为国营经济。在政治上,各种阶级成分斗争的结果是,工人阶级成为国家的领导阶级,农民阶级在得到改造后成为社会主义的劳动者阶级,而民族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经过改造后,已经不能构成一个阶级了,而是成为社会主义的劳动者和社会主义知识分子。在文化上,社会主义文化战胜了封建文化和资产阶级文化,封建文化和资产阶级文化被消灭了,社会主义文化获得了空前的发展,成为主流文化。总之,是社会主义因素战胜了非社会主义的因素,我国新民主主义社会经过社会主义改造就顺理成章地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

必须注意的是,在对大学生的教育当中,既要有基本理论知识的教学,又要有基本理论思维的教学。在新民主主义社会的“过渡性”这个知识点的三个教学步骤当中,始终要贯穿马克思主义理论思维的教学。这里的理论思维就是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通过马克思主义理论思维的教学,就可以培养学生独立观察和思考社会问题的能力。

其一,在这个知识点的教学中,要加强辩证唯物主义理论的教育。发展的观点、联系的观点和全面的观点是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新民主主义社会各种经济成分和阶级成分及新旧文化始终处于发展变化之中,存在着此消彼长的状况,这本身就是发展。要把发展的观点教给学生,培养他们用发展的眼光对待事物和社会的发展。政治、经济和文化之间总是处于彼此联系之中,他们之间既相适应又不适应。这种既相适应又不适应是由于相互之间存在着各种不同的联系。联系本身就是一种现实状况。在教学当中,要引导学生用联系的观点观察和思考社会问题。任何社会,包括新民主主义社会,是由各个方面有机构成的,缺少任何一个方面都不可能,这就要求我们用全面的观点观察和思考社会问题。同时,矛盾的观点也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观点。新民主主义社会各种经济成分、阶级成分和新旧文化之间始终存在着彼此间的矛盾,正是这些矛盾推动着社会向前发展。对待矛盾,要有马克思主义的态度,不能害怕矛盾,而是要冷静对待矛盾,并遵循一定的方法,促使矛盾得到合理的解决。矛盾得到合理的解决,其实就是社会在发展进步。在处理矛盾问题上,还要把“一分为二”的思维方法教给学生。对待各种经济成分、阶级成分和新旧文化,不能武断地认为它们是好的还是不好的,而是要根据历史的观点评判它们。只要是对社会历史的发展起促进作用的就是革命的、进步的,相反,就是反动的、退步的。在一定历史阶段上起进步作用的,可能后来会变成阻碍作用,反之亦然。

其二,在这个知识点的教学当中,要加强历史唯物主义理论的教育。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的发展总是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表现为一个自然历史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是社会基本矛盾在推动社会发展。生产力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及其运动,是社会发展的基本推动力量。在一个具体的社会当中,社会基本矛盾深深地内含在经济、政治和文化之中。虽然社会的发展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但是,人民群众的历史主体地位依然存在着,正是人民群众参与社会历史的创造和发展,才形成了历史发展的合力。我国的新民主主义社会的发展和向社会主义社会的演进是一个客观的历史现实,我们不能阻碍它的正常发展,要顺应历史发展的规律,主动发挥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这样,我国的社会历史发展就会更加顺利,走向社会主义就更加符合历史发展的规律,并更能激发人民群众的历史主动性和创造性。当然,我国经历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发展,是一种特殊的情况。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并不能排除特殊现象的存在,社会的特殊发展丰富了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要教育学生正确看待我国社会发展的特殊性及其合理性。

学习好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思维,学生们就能够在现实生活中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做到举一反三,为做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打好了思想和理论的基础。

总之,在《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的教学当中,既要加强党的基本路线、方针和政策的教学,又要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思维的教学,只有这样,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新民主主义社会经济成分范文2

[关键词]新民主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超越

[中图分类号]D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426(2011)10-0025-04

新民主主义理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都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成果,都是中国共产党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里通过对国情与时代特点的科学分析和正确把握而提出来的指导理论。这两个理论,产生于不同的历史条件下,体现着不同的时代主题,无论在性质、任务、目标上,还是在具体内容上,都有很大的差异,但同时,这两个理论在精神品格方面也存在着内在的一致性,甚至在某些具体的政策内容上还有着一定的相似性。近年来理论界、学术界对于新民主主义的历史命运问题有过争议,而这个问题其实也直接关系到如何正确理解当今正在实践中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所以,对于这两个理论做一些比较和分析,有助于加深我们对中国革命与社会主义建设、改革、发展的道路的正确理解,帮助人们澄清某些模糊的认识。

一、新民主主义理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之异同的总体比较

这两个理论产生于不同的历史条件,面对的是不同的时代主题,所以它们的差别是很明显的。新民主主义理论产生于民主革命时代,其性质是革命的理论,体现的是革命的时代主题,其任务就是要为人们指明中国革命的性质、阶段、目标,以及革命对象、领导力量、同盟军等等。在此基础上,它系统地提出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纲领。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则产生于党领导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是在探索改革传统社会主义计划经济模式的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它所体现的是发展与改革的时代主题,它系统地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问题。

作为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成果,新民主主义理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也存在很多相同点。最主要的就是,这两个理论在体现共产党人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和敢于创新的精神品格方面是一致的,它们都是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都是建立在对国情和历史阶段的科学分析的基础上,都体现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求真务实的创新精神,都是对教条主义尤其是苏联模式的突破。新民主主义理论总结了有别于苏联十月革命的中国革命模式,其革命性质、对象、任务、阶段性等等,都是通过科学分析中国国情而提出来的,而不是对苏联革命道路的简单抄袭。例如走“农村包围城市”的武装革命道路,中国革命必须分两步走,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领导权必须掌握在无产阶级政党的手里,等等,都是经典作家书本上找不到的,都是由中国革命的具体情况所决定的。新民主主义之“新”,就是根据中国国情所做的理论创新。同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产生,也是源于对新中国建,立以来沿袭苏联模式的那一套计划经济体制的突破,是中国共产党在领导改革开放的探索过程中,结合国情和当代世界发展趋势,吸收人类一切优秀的政治、经济、文化成就,逐步形成的。它破除了对社会主义的许多传统的教条式的僵化理解,系统地阐发了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特点、执政纲领,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建设、所有制问题、对外开放、政治文明、生态文明、一国两制等重要问题上,创造性地提出了不同于传统社会主义模式的基本方略。

这两个理论内在的逻辑联系集中体现在对社会主义基本方向的坚持上,新民主主义理论明确地将社会主义作为其目标、方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则是在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基础上,深化了对社会主义的科学理解和对中国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特点的正确把握。新民主主义理论是用于指导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这个革命所要建立的,是新民主主义的社会制度,其本身虽然不是社会主义,但却是通往社会主义的过渡阶段。并且,新民主主义社会本身也包含有社会主义的因素,所以不等于纯粹的资本主义,在其经济成分中,既有资本主义性质的成分,如民族资本主义、个体经济等,还包括了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因此,新民主主义社会发展的方向只能是逐步走向社会主义,而不是走向资本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则总结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历程中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对中国国情下的社会主义道路的把握更加科学,进一步深化了对社会主义本质的理解。这个理论还创造性地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概念,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中国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最大最重要的国情,是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不可逾越的历史阶段,是逐步摆脱不发达状态、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历史阶段,需要上百年时间。在这个历史时期里,党的基本纲领就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民主主义的方向是社会主义而不是资本主义,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也不是资本主义,它是中国国情下社会主义发展必经的历史阶段,所以在这点上,新民主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有着内在的一致性。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对新民主主义理论的历史性超越

新民主主义理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在不同的历史条件下产生的,它们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在不同时代对于马克思主义的许多重大理论问题的不同认识。新民主主义理论是在深受苏联式马克思主义理论影响的历史条件下,结合中国国情而提出的,应该说,其对于中国革命道路的理解和选择是突破了苏联教条的束缚,但是其对有关社会主义的许多重要问题的理解,总体上看,并没有真正摆脱那个时代的苏式马克思主义的影响。考察新民主主义的理论和实践就不难看出,它与传统社会主义之间的差异更多的是在具体的政策层面上,尤其是体现在对待资本主义、资产阶级的政策策略方面,而在对社会主义的理解,以及在治国理念、治理模式、社会政治制度的构建等方面,则没有实质性的差别,基本也属于传统社会主义的范畴。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在经历了近三十年的传统社会主义实践之后,在深刻总结传统社会主义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在对外开放、充分吸收人类一切进步的文明成果的基础上,逐步形成的,它摆脱了建立在苏式马克思主义基础上的传统社会主义教条的束缚,焕发出强大的青春活力。在关于社会主义的许多重要问题上,都实现了对新民主主义理论以及其所属的传统社会主义理念的历史性超越。这

样,我们就不可因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某些现象、某些政策与新民主主义社会有相似之处,就将二者混为一谈,进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产生某种模糊认识。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对新民主主义理论的历史性超越,集中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第一,对于社会主义的理解,新民主主义理论与传统社会主义理论的观点完全相同,都认为社会主义就是公有制、计划经济,资本主义就是私有制、市场经济。新民主主义所追求的目标、发展方向和前景,就是这种意义的社会主义,即传统社会主义。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对社会主义的理解大大超越了这种传统的认识水平,明确提出,社会主义的本质就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实现共同富裕。计划和市场都只是资源配置的手段,资本主义也有计划,社会主义也有市场,不能以市场或计划作为判断资本主义还是社会主义的标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提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最主要的创新之一,也是其对新民主主义理论的历史性超越之一。

对社会主义的本质的理解,最大的争议集中在所有制问题上,尤其是如何认识和定位非公有制经济。按照新民主主义理论,在新民主主义社会里,私有制经济(民族资本主义、个体经济等)还是有其积极作用的,可以存在。但发展到社会主义阶段,这些非公有制经济就必须接受改造成为纯粹的公有制经济。因此,新民主主义理论本质上还是将非公有制经济视为社会主义的异己因素,在这点上,它与传统社会主义的观点完全一致。保留非公有制经济可以说是具有权宜的性质,并且非公有制经济还必须接受国有制经济的领导和限制,彼此之间并非平等的市场主体关系。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最大突破之一就是破除了对所有制的僵化理解,不再简单地以姓社姓资来定性非公经济,明确将非公有制经济纳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之中,而非将其当作异已因素。1999年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明确规定:“在法律规定范围内的个体经济、私营经济等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非公有制经济长期存在的合法地位得到了国家的正式承认和保护,保障多种经济成分之间平等竞争的各项法律、政策也在不断完善。

第二,在执政理念和指导思想上,新民主主义与传统社会主义一样,都坚持传统的阶级斗争理论。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则明确放弃以阶级斗争为纲的传统路线,不再以僵硬的阶级标准来治理国家、管理社会,而是致力于党领导下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以追求社会和谐来超越阶级斗争的传统理念和思维。

新民主主义理论毕竟是在革命战争年代提出的,强调阶级斗争是那个时代的客观现实形势所要求的,自有其必要性和合理性。为了集中革命力量,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打倒反对势力,赢得革命的胜利,有必要对当时中国社会各种力量进行阶级划分,直至为每个社会成员进行阶级成分认定,以分清敌我,对不同的阶级实行不同的政策策略,在人民内部实行民主,对敌人实施。但是这种革命年代阶级斗争的理论后来逐渐成为一种传统思路,直接影响到革命胜利之后国家治理的指导思想,影响到党的执政理念,即使在剥削阶级已经被消灭了的和平建设年代里,党依然奉行阶级斗争的指导方针,不恰当地过于强调阶级,以至于发生严重的“左”的错误。

在反思历史教训的基础上,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明确否定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传统方针,提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团结全国人民为社会主义现代化而共同奋斗。尤其是,随着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开放的进一步扩大,党又相继提出依法治国的方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以人为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思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处理社会利益关系问题的思路早已不是当年那种强调阶级斗争的僵化思维,而是追求在社会主义民主与法治的基础上实现社会各阶层各群体的和谐、共赢。这当然并不是否定人们之间的利益分化、经济地位差异,而是要求不以阶级的名义来固化这种差异甚至人为地制造群体之间阶层之间的矛盾。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法治以及依法治国理念的提出,就是对传统的阶级理念的超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提出,表明判断人们的先进性与否,并不是依据其是否拥有、拥有多少财产,而是依据其财产的来源以及财富的使用是否合法、是否有利于社会公共利益。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目标的提出,则是执政理念和指导思想的重大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社会主义实践相结合,并吸收了人类一切优秀文化的产物。

第三,与执政理念和指导思想密切相关治理模式、制度建设方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也体现了对新民主主义的历史性超越。新民主主义理论是革命战争年代的产物,其对于国家治理方式、制度建设方面的思考也基本沿袭革命战争时代的传统,并延续到后来建立新中国以后的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之中。总体上看,新民主主义在国家治理模式上,实行的是高度集中的一元化管理体制,这种体制是从革命战争年代的军事化管理体制直接发展而来的,一直延续到新中国建立以后的各项制度建设,都实行这种高度集中的计划体制。当然,新民主主义的体制与上世纪50年代中期以后的社会主义计划体制,还是有一定的差异,比如在经济领域还是允许多种经济成分的并存。不过在政治、社会、意识形态等领域,这种高度集中的体制在新民主主义时期与在传统社会主义时期基本没有大的差别。在特定的历史时期,这种体制、治理模式当然也有其积极作用,但其弊端是容易造成权力过分集中,民主不足,法治缺失。虽然早在延安时期会见黄炎培时就提出让人民监督政府的问题,但无论是在其新民主主义的政治设计中还是在其社会主义的政治实践中,都没有真正建立起一套行之有效的民主政治体制来制约权力的行使,尤其没有明确的法治理念。同时,在社会、意识形态等领域实行高度集中的一元化治理模式,不利于发挥人民群众的创造性,不利于激发社会、文化活力。

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在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中形成的,这个改革的主要对象之一就是权力高度集中的旧体制。在经济社会领域,改革之初,就是让农民、企业拥有一定的生产经营自,从而极大调动了生产者的积极性,解放了生产力。继而开始转变政府职能,实行政企分开,建设服务型政府。进入新世纪以来,社会建设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内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充分发挥各方面力量的积极参与,不断增强全社会的创造活力,这些都对我们的公共治理体制提出了许多新的要求。在政治领域,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民主的各项制度建设,切实保护人民当家作主的各项基本权利,促进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建立健全法治,有效地规范和监督公共权力的行使。新民主主义理论也强调民主政治建设,但

囿于当时的时代环境和认识水平,对民主的理解比较工具化,过于突出其阶级属性,而且缺乏健全的法治做支撑,把法律仅仅理解为工具,所以那种民主在具体的实践中就经常表现为群众运动的治国方式,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就很容易走向民主的反面。今天我们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从根本上突破了传统阶级斗争理论的束缚,将民主与法治、人权等紧密结合起来,强调在法治的基础上有序地发展民主,强调国家对人权的保护。法治、人权等一系列新理念的提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政治领域超越新民主主义的重要方面。市场经济要求市场主体之间法律地位的平等,要求市场要素的自由流动,要求法治秩序。改革三十多年来,我们在破除各种身份壁垒、实现公民的平等权利和自由流动、完善法治等方面都取得了很大进步。

以上的比较分析表明:新民主主义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都属于传统社会主义的范畴。从根本上说,它们都是苏俄革命理论和中国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深深铭刻着那个革命时代的烙印,反映着那一代共产党人对社会主义的理解。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的一些政策和实践似乎与当年的新民主主义主张有相似之处,尤其是在经济领域允许非公有制经济的存在和发展,曾经使理论界学术界个别人产生某种误解,认为这是从社会主义“倒退”到新民主主义去。其实,从新民主主义到传统社会主义再到改革开放、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是一个否定之否定的辩证发展过程,不是简单的重复,而是螺旋式的上升。这个上升,指的就是我们对许多重大理论问题的认识取得的突破,这些突破是在总结和反思传统计划经济和“左”的路线的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得出的。之所以说今天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是过去那个新民主主义的复活,并不仅仅因为我们已经进入了社会主义(尽管只是初级阶段),更重要的是,无论是对社会主义的理解,还是执政理念、治理模式,今天我们都已经达到一个全新的高度,在反思和扬弃传统社会主义模式的同时,也远远超越了当年的新民主主义理论的认识水平。总之,新民主主义理论是指导民主革命的理论,无论其理论基础,还是其施政理念、模式、体制、思维方式,整体上都已无法涵盖和解释今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内容、主题,“倒退”说是一种糊涂的观点。

三、关于“新民主主义社会”历史命运问题的再思考

近年来,关于“新民主主义社会”的历史命运问题曾经引起学术界的热议,尤其对上世纪50年代的社会主义改造是否“提前”结束了新民主主义社会,学界有过各种解释和评价。对六十多年前的新民主主义社会的关注,实际上是受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经验的启发而萌发的对历史的反思。学术界对于这个问题的探讨,大都结合新中国建立初期的历史背景来分析,例如国内外政治形势的变化,使新民主主义的历史使命提前结束,以及党的领导层为了加快实现工业化的目标,认为苏联模式的计划体制比新民主主义体制更有利于集中力量搞工业化。其实,应该看到,由于新民主主义与传统社会主义之间的血脉相通,从新民主主义向传统社会主义的过渡,并不存在任何阻碍。因此是否“提前”过渡,完全取决于现实的需要,取决于领导人对形势的看法。

从更深层的角度来看,新民主主义社会被“提前”结束,也是新民主主义本身内在的局限性所决定的,这些局限性使得党和国家不可能长期停留在这个阶段。这一点经常被研究者所忽视。新民主主义社会在经济领域还保留有相当程度的市场化因素,非公有制经济依然存在和发展,但是在国家管理体制上实行的是高度集中的模式,国家权力对市场的干预、控制力量是强大的。在市场的作用还存在着的情况下,如何处理好高度集中的公共权力与市场之间的关系,将直接决定着这种体制的成败。今天我们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实践早已表明,只有规范政府行为、界定公共权力的合理边界、转变政府职能、建立法治政府、依法行政,才能正确处理公共权力与市场的合理关系,保证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但是,囿于当时的认识水平,这些问题在新民主主义理论中完全是盲区,新民主主义本身的理论基础、意识形态色彩,都不可能、甚至不允许人们探讨这类问题。但是只要这些问题得不到正视和解决,高度集权的治理模式与有限的市场经济的结合就必然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地产生一系列如、腐败等严重问题,市场经济本身也不可能健康发展。事实正是如此,进城不久,党的干部队伍中就开始出现腐败现象,等,造成很坏的影响。而当时党对此问题的理解完全是从意识形态的角度出发,将腐败归咎于资产阶级糖衣炮弹的腐蚀,所以依然还是用阶级斗争的套路来解决问题,发动“三反”、“五反”等政治运动。但是政治运动只能暂时控制住、腐败等现象,却不可能根本解决问题,同时又会对整个国民经济造成不良的影响。我们今天都知道,只有推进民主法治建设,使权力受到有效监督、制约,才是反腐败之本。但是新民主主义本身赖以存在的那些意识形态基础,尤其是阶级斗争和理论,却不认可这种约束权力、依法行政的现代执政理念。按照这些理论,无产阶级的国家权力只能不断加强和巩固,绝对不可以受约束和制衡,法律也只是的工具,只能用来对付对象而绝不可以反过来束缚的国家政权自身。显然,这样的指导理论是不可能为推进民主与法治建设提供支持的,因此对于如何防范腐败、规范市场经济秩序,新民主主义未能提供真正有效的制度设计。而彻底的计划经济,取消了市场,堵死了、权钱交易的路子,却可以从根本上消除这种腐败现象。如果我们长久停留在新民主主义阶段而不快速过渡到传统社会主义计划体制去,那么党势必要陷入腐败的严重困扰之中,这对于保持党的队伍的革命性、纯洁性以及新政权的巩固,无疑是致命的。这也是导致党放弃新民主主义而快速向社会主义计划体制过渡的重要原因。从这个意义上说,尽早结束新民主主义社会阶段其实是必然的选择,而长久停留在这个阶段反而是不正常的。

参考文献:

[1]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2]胡绳访谈录[J].百年潮,1997,(1)

[3]胡绳的新民主主义论再评价[J].社会科学管理与评论,1999,(2)

新民主主义社会经济成分范文3

新民主主义社会理论的基本内容包括公有制经济主导的五种经济成分并存的经济制度、无产阶级领导的各革命阶级联合的政治架构、马克思主义指导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范式、社会主义导向的过渡性质的社会形态四个方面,这四个要素的有机结合,搭建起了新民主主义社会理论的体系架构,为新民主主义社会理论成为完整的理论体系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

新民主主义社会;经济制度;政治架构;文化范式;社会形态

“新民主主义社会理论”到底是不是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这个问题在学界是有争论的。其实,要看一个理论有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最基本的还是看它有没有形成若干基本观点,这些基本观点有没有共同搭建起一个体系架构。对于新民主主义社会理论而言,作为“社会”理论,首先看它有没有解决这个社会的经济制度、政治架构和文化范式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有没有解决自身的基本属性问题,也就是“社会形态”问题。本文试对这些问题展开探讨。中国共产党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着眼于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特殊国情,从中国社会的客观实际出发,植根于革命根据地治国理政的伟大实践之中来正确认识中国社会,解决中国的社会问题,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社会理论,在具有中国特色的新民主主义的经济制度、政治架构、文化范式和社会形态等方面作了积极而有益的探索。

一、公有制经济主导的五种经济成分并存的经济制度

经济制度是指一定历史发展阶段的生产关系的总和,是一定的国家为了满足在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的发展要求,建立并维护的经济秩序,也是一定社会中具有总体性和本质性特征的经济运行方式。新民主主义社会理论认为,实践证明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走不通,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础上,中国的经济文化十分落后,不可能直接进入社会主义社会,只能实行新民主主义的即公有制经济主导的五种经济成分并存的经济制度。指出:“国营经济是社会主义性质的,合作社经济是半社会主义性质的,加上私人资本主义,加上个体经济,加上国家和私人合作的国家资本主义经济,这些就是人民共和国的几种主要的经济成分,这些就构成新民主主义的经济形态。”

[1]1433“各种社会经济成分在国营经济领导之下,分工合作,各得其所,以促进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2]825新民主主义经济理论认为,在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情况下,各种经济成分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不同的,发展趋向也是不同的。指出:“在无产阶级领导下的新民主主义共和国的国营经济是社会主义的性质,是整个国民经济的领导力量。”[3]671这是由新民主主义的历史使命即最终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决定的。国营经济是国家所有、国家经营的经济形式,一部分由没收官僚资本而来,一部分由国家投资兴建而来,新民主主义国家控制了国营经济,就控制了国民经济的命脉。国营经济是新民主主义社会的发展趋势,它要为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奠定必要的物质基础,所以国家会集中力量加速其发展,它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也会越来越大。在新民主主义社会中,国营经济的发展及其对国民经济的领导,是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在政治上获得解放的经济表现,也是新民主主义社会的社会主义发展方向的经济表现。“合作社经济为半社会主义性质的经济,为整个人民经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4]8它是集体所有、集体经营的经济形式,在新民主主义社会中,合作社采取多种形式,按门类可划分为供销合作社、生产合作社、消费合作社等,按行业可划分为农业合作社、手工业合作社、商业合作社等,按合作化程度可划分为初级合作社、中级合作社、高级合作社等。合作化程度越高,表明越接近社会主义性质。发展合作社经济是培养广大人民群众的集体习惯和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途径,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重要环节和途径。在新民主主义的各种经济成分中,国营经济和合作社经济是国民经济中的公有制成分,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发挥主导作用,它们是新民主主义社会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的经济基础和主要依靠力量,也是无产阶级领导的各革命阶级联合的经济基础和主要依靠力量,所以它们在新民主主义经济结构中是上升的力量。但是,在当时的情况下,“国营经济的力量还很有限”,“合作经济还不发展”,由于“战争与人民的各方面的需要”,“私人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是必然的,在一定限度内还是必要的”[5]39。它为迅速恢复战争创伤、活跃市场、繁荣经济、解决就业等,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国家允许私人资本主义经济的存在和一定程度的发展,就是要尽可能地发挥其积极性,为社会主义服务,为人民大众服务。但是,资本主义的本性是尽可能大地追逐剩余价值,资本主义几百年的实践证明,资本主义在创造了巨大社会财富的同时也创造了无穷无尽的罪恶,诚如马克思所说:“资本来到世间,每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6]871

所以它这种唯利是图的劣根性又决定了在无产阶级领导的条件下,“不能放任其发展,必须在一定程度内加以管理和监督,加以限制”[7]517。充分利用其有利于国计民生的一面,对于其不利于国计民生的一面则加以削弱,最终方向是淘汰出市场。在新民主主义社会中,国家资本主义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直接领导下的社会主义成分同资本主义成分联系或合作的经济”,因此,“它还不是社会主义经济而是一种过渡的经济形态”[8]505,它是国家对私人资本主义利用、限制和改造的主要形式,也是国家对私人资本主义进行有效监督和管理,保证其向着有利于国计民生的方向发展的重要手段,因而是一种重要的经济形式,在经济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国家资本主义可以分为低级形式和高级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低级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包括加工订货、统购包销、经销代销等形式,高级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主要是指公私合营。在新民主主义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国家资本主义会由低级向高级逐步发展,为进入社会主义创造条件。个体经济———包括个体农业、个体手工业,也包括个体商业,是一种落后的生产方式,由于历史的惯性,主要是由于我国极端落后的生产力水平,个体经济在我国的存在将是必然的、长期的。大海般的个体经济在我国特别是广大农村地区顽强地存在着,自发地发生发展着,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现实,是客观经济规律的表现。但是,个体经济不是社会的发展方向,指出:“占国民经济总产值百分之九十的分散的个体的农业经济和手工业经济,是可能和必须谨慎地、逐步地而又积极地引导它们向着现代化和集体化的方向发展的,任其自流的观点是错误的。”[1]1432

通过合作化的途径可以逐步实现个体经济向社会主义的过渡,变为社会主义性质的集体经济。随着合作化运动的开展和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它是逐渐走向没落的,但是这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个体经济和合作社经济将经历一个共同存在和发展的时期。在新民主主义社会中,在“公私兼顾、劳资两利、城乡互助、内外交流”的方针下,发展国营经济,通过国家资本主义利用、限制与改造资本主义经济,通过合作社经济适当引导个体经济,这就是新民主主义的经济制度。新民主主义社会建立后,中心任务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动员一切力量恢复和发展生产事业,实行新民主主义的经济制度,可以优势互补,最大限度地发挥合力,促进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新民主主义社会实行公有制经济主导的五种经济成分并存的经济制度,并不是说它们之间没有矛盾,实际上,多种经济成分并存营造了一个竞争的环境———这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推进剂,不管它们各自的发展方向是上升的还是没落的,客观上都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新中国成立后,在战争尚在进行、西方敌对势力封锁包围的环境下,仅仅用了三年时间就迅速医治了战争创伤,恢复了国民经济,不能不说得益于中国特色的新民主主义经济制度的成功实践。

二、无产阶级领导的各革命阶级联合的政治架构

政治架构是指一个国家赖以建立和运行的政治层面的设计和安排,是一个国家的政治上层建筑。和其他社会相比,新民主主义社会拥有体现自身特点和性质的异质性政治架构,就是无产阶级领导的各革命阶级联合的政治架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为新民主主义即人民民主主义的国家,实行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团结各民主阶级、国内各民族的人民民主,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为中国的独立、民主、和平、统一和富强而奋斗。”[9]565而“中国共产党是我们国家的领导核心”[10]392。新民主主义国家实行无产阶级领导的各革命阶级联合,就是人民民主,这个了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和帝国主义对中国人民的残酷统治,是中国人民实现自身解放、成为国家的主人、掌握自己命运的标志。人民民主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是中国人民的伟大创造,既与欧美资产阶级有本质区别,也不同于苏联单一的无产阶级。曾说过,当时世界上有三类国家体制,即资产阶级、无产阶级、几个革命阶级联合。新民主主义的中国到底采取哪种国家体制呢?中国共产党领导革命取得了胜利,不可能把胜利果实拱手让给资产阶级,还“因为中国是帝国主义压迫的国家”,所以,“资产阶级的共和国,外国有的,中国不能有”,“唯一的道路,是经过工人阶级领导的人民共和国”[1]1471。那么,要不要学习无产阶级的苏联呢?这要根据中国的社会现实来决定。

指出:“中国现阶段的历史将形成中国现阶段的制度,在一个长时期中,将产生一个对于我们是完全必要和完全合理同时又区别于俄国制度的特殊形态,即几个民主阶级联盟的新民主主义的国家形态和政权形态。”[11]1062无产阶级的苏维埃共和国“在一定的历史时期中,还不适用于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革命。因此,一切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革命,在一定历史时期中所采取的国家形式,只能是第三种形式,这就是所谓新民主主义共和国”[3]675。新民主主义共和国是“真正适合中国人口中最大多数的要求的国家制度”[11]1056。新民主主义的政治是民主政治,这种民主“既非旧式的民主,又还非社会主义的民主,而是合乎现在中国国情的新民主主义”[3]733。在新民主主义社会中,凡是参加了新民主主义革命、为新中国的缔造作出了贡献的各个阶级,包括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都享有一定的民利,在这个政权中都占有一定的地位。在新民主主义社会中,各革命阶级分工合作,各得其所,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发挥着不同的作用,工人做工,农民种地,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经营自己的事业。总之,在新民主主义的社会和国家中,可以“保障广大人民能够自由发展其在共同生活中的个性”[11]1058,在宽松的民主政治的氛围中,在国家政策和法律允许的范围内,各民主阶级可以自由地发展自己的事业。当然,各革命阶级的联合并不意味着他们在国家政权中的地位是相同的,必须有一个领导阶级,这个领导阶级就是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的无产阶级。无产阶级的先进性决定了无产阶级的革命领导权,革命领导权决定了革命胜利后国家政权的领导权。所以,强调说,新民主主义国家是一个“在无产阶级领导下的一切反帝反封建的人们联合的民主共和国”[3]675。

工农群众占中国人口的绝大多数,都是深受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剥削和压迫的阶级,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相似的政治和经济地位决定了这两个阶级拥有最多的共同语言,也决定了这两个阶级在革命中自然而然地结成同盟。新民主主义的阶级观认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离不开先进的工人阶级的领导,也同样离不开农民阶级这个中国革命的主力军。只要工人和农民结成巩固的联盟,中国革命的胜利就有了保证。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不管形势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这两个阶级始终并肩战斗。在革命胜利以后的新民主主义社会建设中,同样离不开巩固的工农联盟,工农联盟是革命的主力军,也是人民民主的中坚力量和社会建设的主力军。在新民主主义社会中,只有保证工农阶级的国家和社会主人翁的地位,充分发挥他们的生产积极性和献身建设新社会的政治热情,才能巩固胜利果实,迅速恢复被战争破坏的国民经济,较快地发展社会生产力,为进入社会主义奠定基础。小资产阶级包括手工业者、小商人、作坊主、自由职业者等。在旧中国,大部分知识分子的经济收入、社会地位、社会心理等和小资产阶级相似,是小资产阶级的一部分。小资产阶级或者由工人、农民上升而来,或者由民族资产阶级下降而来,和其他阶级都有着广泛而密切的联系,他们的社会地位介于工农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之间,是整个社会的中间阶级,他们的思想既受到工人阶级、农民阶级的影响,也受到民族资产阶级的影响,甚至还受到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一定影响,是其他阶级争取的对象。

小资产阶级在社会生活中发挥着其他阶级不可替代的独特作用,他们的生产和经营对于扩大就业、增加产品供应、活跃市场、改善人民生活发挥着重要作用。在长期的新民主主义革命中,小资产阶级接受无产阶级的领导,并且没有离开过革命阵营,他们在新民主主义政权中理所当然应占有一席之地。新民主主义的阶级观认为,民族资产阶级是个剥削阶级,但是,他们并不是中国革命的对象,而是中国人民革命统一战线的有机组成部分,这是由中国特殊的国情和这个阶级在中国社会中的特殊地位、在中国革命中的特殊表现决定的。在长期的中国革命过程中,民族资产阶级的大多数大部分时间都是同情和参加革命的,至少是保持中立,他们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为新中国的建立也作出了一定贡献。新中国成立后,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在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所以,要允许民族资产阶级继续存在,这在政治上、经济上都具有不可揆度的作用。保留资本主义经济,甚至在一定程度上有所发展,是有一些剥削,但是可以换来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是符合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的。中国共产党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和平赎买的社会主义改造,是经济层面上社会发展的需要,并不剥夺民族资产阶级的政治权利,他们中的大多数都被改造为自食其力的劳动者和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在中国,每个阶级在政治上都有其利益代表,中国共产党是无产阶级的政治代表,城市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的政治代表就是各派。新民主主义的统一战线理论认为,中国共产党和无产阶级如何对待其他各民主阶级的问题,实际上就是对待各派的问题。各派是在近代中国的社会发展过程中历史地形成的,他们与中国共产党有着长期合作、共同奋斗的历史,进入和平建设时期,他们还要发挥自己的特殊作用。因此,“中国在整个新民主主义制度期间,不可能、因此就不应该是一个阶级和一党独占政府机构的制度”[11]1062。

不但如此,派不是一个暂时的历史现象,在整个新民主主义和社会主义时期,派都有长期存在的必要性。新民主主义社会实行无产阶级领导的各革命阶级联合,具体到政党制度上,必然要求实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必然要求实行“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基本方针,这是我国政治制度的一个特点和优点。此外,为保证各阶级、各党派、各民族的民利,还要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基本政治制度。新民主主义政治理论认为,人民民主是人民民主和人民的有机统一。只有彻底实行人民民主,保证广大人民群众的民主自由权利,才能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从而有效实行人民。人民,通俗地说就是专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政。在旧中国,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是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对象,新中国成立后,这“三座大山”仍然是中国人民的对象。这是因为,帝国主义势力虽然被驱逐出中国,但是仍然对我们封锁包围,虎视眈眈,伺机颠覆。封建主义的遗毒,特别是在思想观念方面的遗毒,不是在短时期内就能肃清的。反动派虽然被打败,但是遗留在大陆的敌特分子、政治土匪不断搞破坏活动,时刻威胁着新生的人民政权,退踞台湾的集团仍然企图。所以,新民主主义国家同“三座大山”的斗争将是长期的,只有打破帝国主义势力的封锁包围,防止封建主义势力的死灰复燃,镇压反动势力的反攻倒算,亦即彻底实行人民,才能真正保障人民民主。总之,只有真正建立起新民主主义的无产阶级领导的各革命阶级联合的政治架构,并保障其健康有序运行,才能巩固新中国的独立地位,捍卫领土和完整,最终实现国家的完全统一,才能保障人民的民利,维护来之不易的和平局面,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为向社会主义过渡奠定基础。

三、马克思主义指导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范式

文化范式是指在某一特定的社会中主流意识形态的根本面貌和总的运行方式。新民主主义的文化范式,就是马克思主义指导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范式,就是实行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教育,肃清买办的、封建的、法西斯的旧文化,建设新民主主义的新文化,提高全国人民的文化水平,改变全国人民的文化面貌。指出:“一定的文化(当作观念形态的文化)是一定的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的反映,又给予伟大影响和作用于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我们共产党人,多年以来,不但为中国的政治革命和经济革命而奋斗,而且为中国的文化革命而奋斗;一切这些的目的,在于建设一个中华民族的新社会和新国家……在这个新社会和新国家中,不但有新政治、新经济,而且有新文化。这就是说,我们不但要把一个政治上受压迫、经济上受剥削的中国,变为一个政治上自由和经济上繁荣的中国,而且要把一个被旧文化统治因而愚昧落后的中国,变为一个被新文化统治因而文明先进的中国”[3]663。

新民主主义的文化理论认为,所谓民族的文化,首先是反对帝国主义的殖民和压迫,主张中华民族的尊严和独立的文化。指出,我们的文化是革命的民族文化,近代以来西方列强对中国的侵略不仅是政治的、经济的侵略,还有文化的侵略,民族的文化革命是近代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的重要内容,我们不但要把帝国主义的政治势力、经济势力驱逐出中国,还要荡涤帝国主义的奴化思想、帝国主义人的买办文化,用民族的文化占领中国人民的思想阵地。其次,民族的文化要有中国自己的特点和风格。指出:“民族的形式,新民主主义的内容———这就是我们今天的新文化。”[3]707我们在学习马克思主义先进文化的过程中,要通过一定的转换形式,把晦涩难懂的马克思主义用生动活泼的、中国人民喜闻乐见的形式表现出来,赋予其中国的特点和风格,“只有适合中国民族的实际和特点的形式,才能使新文化的内容为中国人民所理解和接受,才能使新文化扎根于中国的土地而得以生长和繁荣起来”[12]。再次,民族的文化是指我们学习马克思主义先进文化,并不意味着背叛自己的本土文化,我们在剔除封建遗毒和糟粕的基础上,还要注意把马克思主义的先进文化和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结合起来,取长补短,有机融合,造就新民主主义的新文化。最后,民族的文化不是崇洋的文化,但也不是盲目排外的狭隘的民族主义文化,它在强调自己民族的风格和特色的同时,还主张博采众长,充分吸收借鉴世界的先进文明成果,“应该大量吸收外国的进步文化,作为自己文化食粮的原料”[3]706,不但包括别的民族的社会主义文化,还包括资本主义世界的能够为我所用的进步的东西,也包括西方古代文明的精华。对于外来的东西,我们要批判地吸收,决不能照单全收,生吞活剥。

新民主主义的文化理论认为,所谓科学的文化,是指反对一切封建思想和迷信思想、主张客观真理的文化。我国经历了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封建宗法思想、宗教迷信思想对广大人民群众的腐蚀很深,这也是我国经济文化落后的根源之一。要改变这种状况,必须努力学习现代科学文化知识,用辩证唯物主义、科学无神论武装人们的头脑,把广大人民群众从落后愚昧中解放出来,改造成为具有科学理念、理性思维和先进文化的新人。科学的文化,还是主张实事求是、理论和实践相统一的文化。这就要求我们在学习马克思主义的过程中,从教条主义、主观主义的窠臼中解放出来,理论联系实际,致力于推进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这就要求我们抱着有的放矢的态度,为解决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使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际结合起来,有目的地去研究、学习马克思主义,从中找到解决问题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对每一问题根据详细的材料加以具体的分析,然后引出科学的结论来。新民主主义的文化理论认为,一定的文化是为一定的阶级服务的。所谓大众的文化,就是新民主主义的文化要有鲜明的阶级立场,要站在占全民族绝大多数的人民群众的立场上,代表和维护他们的利益,为他们服务,而不是站在剥削阶级的立场上,代表和维护剥削阶级的利益。大众的文化,就是新民主主义的先进文化不仅代表人民群众的利益,还要使这种文化走进人民群众的生活,用这种文化教育人民群众,使它逐渐成为人民群众自己的文化。为了真正实现这个目的,就“要把教育革命干部的知识和教育革命大众的知识在程度上互相区别又互相联结起来,把提高和普及互相区别又互相联结起来”[3]708。革命的文化工作者应当深入生活,接近民众,及时准确地反映广大民众的要求和愿望。同时,在新民主主义文化传播的过程中,必须采取为群众所喜闻乐见的形式,使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只有这样,才能实现新民主主义文化和人民大众相结合的目标。大众的文化也是民主的文化,亦即这种文化是反封建、反专制、反独裁的文化,是传播民主精神、发扬民主作风、构建民主政治、普及民主生活的文化。

新民主主义的文化理论认为,在一定的文化范式下必定有一个与其相适应的文化核心作为指导思想,其他的文化属性都是以其为前提和基础的,这个文化核心就是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全人类解放的科学体系,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离开了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就会迷失正确的航向。所以,新民主主义的文化必须自觉接受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划清与形形的各种“主义”的界限,才能真正成为先进文化。在新民主主义时代的中国,它不但包括马克思恩格斯首创的马克思主义,作为马克思主义俄国化重要理论成果的列宁主义,还包括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理论成果———思想。

四、社会主义导向的过渡性质的社会形态

社会形态是一定历史阶段的生产力基础上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统一体,亦即一定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的统一体,是一定社会的具体存在形式。一种社会属不属于社会形态的范畴,要看它有没有自己的经济基础,以及与其对应的上层建筑。通过上述分析我们知道,在新民主主义社会,公有制经济主导的五种经济成分并存的经济制度构成了这个社会的经济基础;无产阶级领导的各革命阶级联合的政治架构构成了这个社会的政治上层建筑;马克思主义指导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范式构成了这个社会的思想上层建筑。新民主主义社会是在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以后,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础上建立的一种社会形态,是中国特定的社会发展阶段的独特的具体存在形式,它不是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意义上的社会形态,而是特指在我国独特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国情下进入社会主义社会的必由之路,是历史决定性和主体选择性、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和特殊形式的辩证统一。

新民主主义社会理论认为,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种社会主义导向的过渡性质的社会形态。首先,它作为一种社会形态而存在。社会形态是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统一体,所以判断一个社会是不是社会形态,不能以它的存续时间长短为标准,也不能以它是否具有过渡性质为标准,而是看它有没有自己的有显著特征的经济基础及相应的上层建筑,或者说是否具有自己显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特征。新民主主义社会具有资本主义因素,但有别于资本主义社会,具有社会主义因素,也有别于社会主义社会,和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亦有质的不同,“非资非社非封建”是它的基本属性,所以只有将其视为一种社会形态才能作出符合逻辑的解释。其次,它具有显著的过渡性特征。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中国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基础上走向社会主义必经的社会发展阶段。指出:“只有经过民主主义,才能到达社会主义,这是马克思主义的天经地义。”[11]1060新民主主义社会既遗留着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痕迹,又孕育着社会主义社会的因素,既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又具有动态的过渡性,它的历史使命是为向社会主义过渡创造条件,并最终完成这种过渡。指出,新民主主义共和国,“这是一定历史时期的形式,因而是过渡的形式”[3]675,“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这是一个过渡时期”[8]548。也说:“集中地说,我国新民主主义建设时期,就是逐步向社会主义的过渡时期。”[13]255

中共中央的正式文献也指出:“中国革命第一阶段的任务胜利完成后建立起来的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个过渡性质的社会。”[8]695既然具有过渡性质,就决定了其存续时间的“短暂性”,就不会像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等独立的社会形态那样经历很长的历史时期,也不像这些社会形态那样,在建立了自己的经济基础以后,还要为长久地存在下去作顽强的斗争,且迟迟不愿退出历史舞台。这种过渡性质的社会发挥着中介和桥梁的作用,它不准备持久地存在下去,一旦完成了自己的历史使命,就会采取“主动姿态”,自己终结自己。再次,这种过渡具有社会主义导向。新民主主义社会理论科学地回答了新民主主义社会的前途问题,亦即历史任务问题。它认为,新民主主义的社会形态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逻辑产物,但绝不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终极前途,它的前途是社会主义。中国共产党坚持最低纲领和最高纲领的有机统一,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理想是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伊始就明确确定了的,并且为此进行了坚持不懈的斗争,中国共产党自身的性质和它的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也决定了新民主主义必然走向社会主义。所以,在建立新民主主义社会后,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人民政权绝不会安于现状,停滞不前,而是积极创造条件,为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奠定基础,并最终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说,中国革命必须分两步走,“第一步,改变这个殖民地、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形态,使之变成一个独立的民主主义社会。第二步使革命向前发展,建立一个社会主义的社会”[3]666。这第二步就是新民主主义社会的历史任务,亦即社会主义革命的历史任务。旧中国是一个贫穷落后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在这样的基础上,不可能直接进入社会主义,只能“在工人阶级和共产党的领导之下”,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稳步地由农业国进到工业国,由新民主主义社会进到社会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1]147。关于社会主义导向的过渡性,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来理解。一是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后,要建立新民主主义社会,前途是社会主义的美好图景,最终要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而不是直接进入社会主义社会。因为新民主主义革命不同于社会主义革命,其胜利果实只能是建立新民主主义社会。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后,才能开始社会主义革命,从而为向社会主义过渡创造条件。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是我国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逻辑起点,新民主主义社会的发展是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的一个必经阶段和历史环节。二是社会主义要建立在高度发达的社会生产力基础之上,在新中国经济文化极端落后的条件下,新民主主义社会的任务是保护和利用一切有利于生产力发展的生产方式和组织形式,大力发展生产力,为向社会主义过渡铺设道路。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个过渡性质的社会,但也不是转瞬即逝的新旧社会之间的交替物,而是一个完整的社会过程,需要经历一个较长的时期,这是因为旧中国的经济、政治、文化太落后的缘故。要想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废墟上建立社会主义的基础,不经过一个较长时期的充分发展是不能想象的。早在1935年12月就认识到:“何时转变,应以是否具备了转变的条件为标准,时间会要相当地长。不到具备了政治上经济上一切应有的条件之时,不到转变对于全国最大多数人民有利而不是不利之时,不应当轻易谈转变。”[14]160

1950年6月,在全国政协一届二次会议上的讲话中也说,我们的方针是要在将来“实行私营工业国有化和农业社会化”,但“这种时候还在很远的将来”,“我们的国家就是这样地稳步前进,经过战争,经过新民主主义的改革,而在将来,在国家经济事业和文化事业大为兴盛了以后,在各种条件具备了以后,在全国人民考虑成熟并在大家同意了以后,就可以从容地和妥善地走进社会主义的新时期”[15]80。刘少奇从巩固工农联盟的高度来强调新民主主义社会的长期性。他在《关于新中国的经济建设方针》中说:“过早地、过多地、没有准备地去采取社会主义的步骤”,必然会失掉、破坏工农联盟,使新民主主义政权走向失败。而唯一正确的道路,只有等到“建设国家工业的过程之后”,“只有在重工业大大发展并能生产大批农业机器之后”[16]430,才能考虑实行社会主义措施的问题。实际上,新民主主义社会在全国建立后,只存在了短短的七年时间,提前终结新民主主义社会只能说明实践和理论的脱节,并不影响新民主主义社会作为社会形态的规定性,亦不影响其发展长期性的属性。

综上所述,公有制经济主导的五种经济成分并存的经济制度、无产阶级领导的各革命阶级联合的政治架构、马克思主义指导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范式、社会主义导向的过渡性质的社会形态这四个方面,观点清晰,内容丰富,构成了新民主主义社会理论的基本内容;同时,这四个要素的有机结合也搭建起了新民主主义社会理论的体系架构,使新民主主义社会理论成为完整的理论体系。这个理论体系的其他观点都是以此为基础引申或派生出来的,囿于篇幅所限,这个问题只能另文别论了。

参考文献:

[1]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2]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3]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4]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1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2.

[5]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6]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7]中国共产党思想理论发展史:上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

[8]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4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

[9]中国共产党执政历程:第1卷(1921-1949)[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

[10]建国以来刘少奇文稿:第6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8.

[11]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12]沙健孙.论新民主主义文化[J].北京大学学报,2002(5).

[13]统一战线文选[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

[14]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15]文集:第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新民主主义社会经济成分范文4

[关键词]新民主主义经济体制理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比较

1949年到1956年毛泽东和党中央规划并实施了新民主主义经济体制,其中以1949年至1953年期间最为典型。这是一种“强计划”与“弱市场”相结合,以计划为主导的商品经济体制。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以后,由于我们对社会主义的片面理解,我国建立起了高度集中完全排斥市场调节的计划经济体制。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开始重新重视发挥市场调节的作用,特别是邓小平南巡讲话和党的十四大破除了把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看作属于社会基本经济制度范畴的思想束缚,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经济体制改革目标,经过几年的努力,初步建立起了在社会主义国家宏观调控下,以市场作为资源配置基本手段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新民主主义经济体制理论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虽然是针对我国不同的历史阶段提出的,但二者都是建立在我国实行多种所有制基础上的,都强调国家对经济的管理与调控,都提出要发挥市场调节的作用,有很多的相似性。于是有人认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对新民主主义经济体制的复归。因此,进行两种理论的比较,分析二者的异同,对于澄清模糊认识,借鉴新民主主义经济体制理论及其有益的实践经验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会有很大帮助。

一、关于计划与市场的关系

早在1947年12月,毛泽东就提出新民主主义经济要在国家主导之下发挥市场的作用,“容允自由贸易,但国民经济由我们操纵”。1949年3月,毛泽东在七届二中全会上作了这样的论述:“国内的自由竞争和自由贸易,不但是不可避免的,而且是经济上必要的。但是在中国……自由竞争和自由贸易的存在和发展,不是如同资本主义国家那样不受限制、任其泛滥的,也不是如同东欧各新民主主义国家那样被限制和缩小的非常大,而是中国型的。”毛泽东的这一思想体现在了《共同纲领》中:“在国家统一计划内实行国内贸易的自由。”同时,毛泽东认为,国家主导并非政府控制一切经济活动,1948年9月,他在修改一份关于新民主主义经济的文件时写道:“国民经济的组织性与计划性必须严格地限制在可能的与必要的限度以内,并且必须是逐步地去加以实现,而决不能超出这个限度,决不能实行全部的或过高程度与过大范围的计划经济。”(在这里,他将“经济计划”与“计划经济”严格地区分开来)建国以后,他提出,“除盐外,适当划分范围,不要垄断一切。只能控制几种主要商品(粮、布、油、煤)的一定数量,例如粮食的三分之一等。”新民主主义经济体制在实践中采取了直接计划、间接计划、市场调节相结合多样化的经济管理形式。对国营企业实行了直接计划,即国家直接管理企业的产供销、人财物;对合作社和部分私营企业实行了间接计划,即通过实行有关的经济政策,确立利润和收益,推行订立合同,采取加工订货、通过包销、经销代销等经济措施,把他们的经济活动引导到国家计划的轨道;对部分私营、手工业、社员个体经营实行市场调节,但国家通过各项经济政策,如价格、税收、信贷和经济手段如预购合同对其加以调控,使其经济活动按照国家计划方向运转。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开始对计划与市场的关系进行新的探索。党的十二大提出“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十二届三中全会提出“有计划商品经济”,十三大提出“有计划商品经济的体制应该是计划与市场内在统一的体制”,十三届四中全会提出“建立适应有计划商品经济发展的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的经济体制和运行机制”。党的十四大根据邓小平关于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本质区别的论断,明确提出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是我们党在认识和处理计划与市场问题上的一个重大的突破,******在十四大报告中指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确定什么样的目标模式,是关系整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的一个重大问题。这个问题的核心,是正确认识和处理计划与市场的关系。”之后,他又进一步指出:“要使我国经济富有活力和效率,必须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同时要看到,市场也存在着自发性、盲目性和滞后性的一面,国家必须对市场活动加以正确的指导和调控。”“国家宏观调控和市场机制的作用,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本质要求,二者是统一的,是相辅相成的、相互促进的。”******的这些论述是对计划与市场有机统一的深刻阐述,不仅是我们所要确立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根本要求,也是新中国新民主主义经济体制的重要历史启示之所在。

从上述两种理论关于市场与计划的关系的论述可见,两种理论都认为:经济运行应当发挥市场机制的基本调节作用,但市场调节具有其自身的弱点和消极方面,应当强调政府对经济的调控的必要性。市场的自发性、盲目性,需要通过具有自觉性、事先性的计划来弥补,把计划和市场两者结合起来。另外,不论在新民主主义社会阶段还是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为了保证国民经济在全社会范围内按比例分配社会劳动,集中必要的物力和财力进行重点建设,也需要政府对经济的干预。但是两种理论在计划与市场两者发挥作用的范围和结合的方式上,体现出差异。

第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机制发挥作用的范围和程度要比新民主主义经济大得多。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作用范围覆盖全社会,甚至要扩大到世界市场。不论什么经济成分,一切经济活动都要处于市场关系之中,所有企业作为市场主体都拥有商品生产经营的全部权力;而在新民主主义经济条件下,市场调节基本限于国内市场,而且被限制在一定的经济成分范围之内。国营经济基本上处于国家高度集中的直接的计划控制之下,流通领域的供销合作社、消费合作社,也实行集中统一的计划管理,合作社经济和部分私营经济处于半市场调节,只有部分私营、手工业、社员个体经营的市场调节发挥比较充分。作为市场主体的企业,国营企业由国家直接经营,并不是独立的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不能称之为完整意义上的企业,合作社经济、甚至部分私营经济生产经营权也是有限的。

第二,计划与市场的结合方式存在差异。新民主主义市场与计划的结合从横向看是在同一层面分别采取直接计划、间接计划、市场调节,带有“板块式、拼盘式”形式的结合,纵向看又是国家强有力的计划控制与市场调节的结合,而这种计划更多地带有微观计划的成分。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认为,市场与计划各有长短,计划长于宏观、短于微观,市场长于微观、短于宏观,计划发挥作用的范围是在宏观领域,市场发挥作用的范围是在微观领域,二者是一种优势互补、扬长避短的内在的有机结合。

二、关于政府调控手段

新民主主义经济体制理论将计划调节方式区别为以行政手段为主的直接计划调节和以经济手段为主的间接计划调节。直接计划调节主要适用于国营企业和供销合作社等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管理的部分。间接计划调节适用于在控制商品交换关系基础上对私人资本主义企业和小商品经济的计划管理。间接计划调节又分为两种手段:一种是对新民主主义经济存在的自由市场活动,以吞吐物资、调整货币流通量等经济手段进行间接调节,目的在于促进市场经济的良性运行,这时计划调节主要作用于宏观经济层面,自发的市场机制仍在起基础调节作用。另一种则借助加工订货、统购包销等方式实行,直接作用于微观经济层面,它以消除市场机制的自发调节作用为目的,此时基于供需状况并调节供需状况的自发的价格机制、竞争机制基本不再起作用。

******强调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宏观调控应当以间接手段为主,更多地运用经济的和法律的办法”,“同时辅之以必要的行政手段”。间接调控就是以市场为媒介,建立以政府调控市场、市场引导企业的机制。经济的办法包括宏观经济计划、经济杠杆、财政金融和产业经济政策等。法律的办法是依靠一整套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配套的法律体系来规范市场主体的行为。******认为,之所以辅之以必要的行政手段,是鉴于在目前经济体制转换过程中,由于多种因素,经济和法律的办法的调节一时还难以完全到位,经济生活中出现的大量秩序混乱的问题是由于行政行为导致的,加之目前的管理体制也需要通过行政手段来保证经济手段正确、有效地实施,因此暂时还不能没有行政手段。

比较可见,在政府调控手段上虽然两者都有经济计划、经济杠杆、经济政策等手段,但各种手段的运用有所不同:

第一,新民主主义经济的政府调控除了间接的宏观调控外,更多地采用了对微观经济层面直接的或直接色彩浓厚的控制。所采取的手段中行政手段占了主要的地位。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政府对经济的干预主要是宏观调控,主要运用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经济手段调控的目的是合理确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战略目标,搞好经济发展预测、总量控制、重大结构调整和生产力布局,按既定的社会经济发展目标的要求引导、调节企业在市场中的生产经营活动,保证和实现市场经济的健康运行。这种手段是面向市场而不是直接面对企业的,政府部门一般不直接干预企业的生产、经营的具体事务,其中:经济计划的重点是中长期计划和远景规划,它是宏观的计划而不是微观的计划,是指导性、预期性的计划而不是指令性计划;经济政策是以财政、货币、产业政策为主,更是一种宏观的、间接调控办法。而新民主主义经济较多使用的行政手段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则是在不得已的情况下才采用,而且保持在必要的范围内。

第二,新民主主义经济由于调节经济活动的法律不健全,法律调控手段很少应用,代之的是直接的行政手段。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法制的经济,所有的生产经营活动都按照一套法规体系来运行,整个经济运行有一个比较健全的法制基础,按法律确定的权利、责任和义务关系,调整国家、企业、个人之间的经济关系,维护市场竞争的正常秩序。

第三,新民主主义政府的调控对于不同所有制所采取的调控手段不同,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宏观调控各种手段面向整个社会经济,各种所有制在宏观调控面前一律平等。

三、新民主主义经济体制理论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异同的成因分析

第一,多种所有制的存在是建国初期采取新民主主义经济体制和现阶段采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共同原因。毛泽东认为,新民主主义社会是国营经济领导下的合作社经济、私营经济、个体经济、国家资本主义经济等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经济形态,国营经济与其它经济形态之间以及其它经济形态之间经济运行直接或间接地运用市场规律,采取商品经济形式。但由于新民主主义经济面临着向社会主义经济转变的历史使命,同时又需要完成建国后国家财政经济的恢复、实现国家的工业化、避免商品经济的盲目性和不法私营资本家的投机,必须建立强有力的国家对经济的计划管理,因此采取了“强计划”与“弱市场”相结合,以计划为主导的商品经济体制。计划与市场的这种结合方式,能够较好地贯彻“公私兼顾、劳资两利、城乡互助、内外交流”的新民主主义经济建设“四面八方”政策。与新民主主义经济相类似,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多种所有制经济的存在,产生了市场主体多元化,决策分散化,必然要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作用。而市场本身具有一定的缺陷,社会主义又要保证社会生产的按比例发展,实现全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保证社会公平,实现共同富裕,必须要健全和完善宏观调控体系。因此,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要建立在政府宏观调控下,计划与市场内在有机结合,使市场发挥基础性作用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第二,两个阶段面临的主要任务不同。新民主主义经济采取“强计划”与“弱市场”相结合的经济体制是与我国建国初期尽快恢复国民经济、优先发展重工业、实现工业化的战略相适应的。这个时期,我国生产力水平十分低下,经济总量很小,社会经济结构和利益关系也比较简单,资金、物资、技术、资源紧缺,西方国家对我国进行了严密的经济封锁和禁运,这种强计划的经济体制安排发挥了政府替代市场的作用和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越性,有效地实现了资源和资本的集中,解决了资金、物资、技术、资源紧缺的难题,在较短的时期办成了主要依靠市场办不到或需要花很多时间和代价才能办到的事情,恢复了国民经济,奠定了重工业的基础,加快了落后大国的工业化进程。20世纪80年代以后,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任务是要实现经济的社会化、市场化和现代化,建国30多年国家经济总量增大,社会经济结构越来越多样化和复杂化,对外开放也不断扩大,原有的大一统的计划经济体制越来越暴露出其在资源配置和企业运行中的弊端,不改革就没有出路。而市场经济是经济的社会化、市场化和现代化的必然形式。随着我们对社会主义经济仍然是商品经济认识的不断深化,从1984年起我国开始探索经济体制改革的道路,逐步向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迈进。

第三,对经济制度与经济体制关系的认识不同。新民主主义经济是为实现社会主义做准备的过渡性经济。由于毛泽东承袭了传统的计划经济等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等于资本主义的认识,在新民主主义经济体制中更多地加强了计划的作用,特别对于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和半社会主义性质的流通领域的合作社经济采取了直接的计划控制方式,在国营企业实行了政企不分的国有国营的经营方式。改革开放以后,邓小平解放思想,打破传统习惯和主观偏见的束缚,认识到商品经济的发展是社会主义经济发展不可逾越的阶段,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都是资源配置的手段,不是划分经济制度的标志,大胆提出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因此,两种理论对经济制度与经济体制关系的不同认识导致了两种相反的结果:建国初期短暂的新民主主义经济体制很快过渡到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改革开放以后,又对这一传统的计划经济进行了革命性的变革,建立起与新民主主义经济体制有共同点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第四,对于发展和壮大公有制经济的手段认识不同。毛泽东新民主主义经济理论认为,新民主主义社会要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优先发展和壮大公有制经济特别是国营经济是重要的条件。为了达到这一目的,新民主主义经济对国营经济采取了计划经济式的管理,对流通领域的合作社经济也基本如此。虽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也认为公有制为主体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必须始终保持公有制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但公有制主体地位和国有经济主导作用要通过公有制企业走向市场、自主经营,在与其它企业平等竞争中,不断提高其竞争力来实现。因此,在市场机制和国家宏观调控面前,各种所有制一律平等,没有所有制的高低之分。

新民主主义社会经济成分范文5

关键词:新中国;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社会保障体系

中图分类号:F129;F124.9;K2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5194(2012)03-0101-04

新中国成立60多年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然而,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综合国力的持续增强,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问题也日益凸显,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党和政府为统筹经济社会发展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推动经济社会的进一步协调发展,我们认为,要从历史的经验教训中寻找启示。

一、新中国成立前

作为泱泱大国的中国,到了近代,由于小农意识和闭关自守思想的影响,逐渐落后于时展的步伐,尤其是在经济上,在欧美等国已相继完成工业革命,走上市场经济道路的情况下,中国仍是一个小农经济占主导地位的国家,资本主义商品经济极不发达。落后必然挨打,1840年鸦片战争的爆发开启了近代中国屈辱历史的序幕。鸦片战争以后,由于帝国主义列强的入侵,中国逐渐由独立的封建国家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丧失殆尽,国土大片沦丧,民族、阶级矛盾尖锐,战争连年不断,国家四分五裂,社会动荡不安。经济社会建设根本不具备发展所需的条件和环境,各项生产十分凋敝,人民生活困苦不堪。为了求得民族的独立解放,为了解决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所面临的严重问题,一批批仁人志士前赴后继,却无一取得成功。以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以争取民主独立和人民解放、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为目标,将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相结合,找到了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道路,领导全国各族人民,通过新民主主义革命,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实现了民族的独立和国家的统一,为强国富民创造了条件和环境

二、新中国成立后至改革开放前

新中国成立之初,在经济建设方面,通过打击投机资本,统一财经,稳定物价等政策措施,为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创造了条件。通过没收官僚资本、建立社会主义国营经济,进行城市民主改革和新区,完成了民主革命遗留的任务,改变了我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经济形态,鉴于当时我国生产力还十分落后,商品经济很不发达,私人资本主义经济、个体经济在促进生产力发展方面还有着积极作用,因此我国实行以国营经济为领导,多种经济成分并存、多种分配方式并重以及国家调节与市场调节共同发挥作用的新民主主义经济制度。为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国家的基本经济政策是:公私兼顾、劳资两利、城乡互助、内外交流,各种经济成分在国营经济领导下分工合作,各得其所,以达发展生产、繁荣经济的目的。事实证明,新民主主义经济制度符合我国国情,使经济社会充满活力,促进了国民经济奇迹般的恢复,使全国工农业生产在1952年底达到历史最高水平,人民生活得到初步改善。此外,通过剿匪、镇反,取缔娼妓、烟馆和赌馆等,社会风气得到极大净化,社会秩序获得空前稳定。通过对恶性传染病的控制和扫盲活动的开展,人民的身体素质和文化素质都得到了较大提高。这些为国民经济的恢复和社会的稳定团结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

新民主主义制度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改造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必然结果,通过新民主主义走向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的历史潮流在中国的特殊实现形式,但中国共产党领导人在新中国成立前后也明确认识到,在夺取全国政权后,并不具备立即向社会主义转变的条件,要在新民主主义制度下,发挥各种经济成分的积极作用,进行经济文化建设,实现国家工业化,然后再消灭私有制,建立社会主义制度,这个过程大约需要10到20年时间。因此,在建国初期,我国实行新民主主义经济制度,然而,从1952年下半年开始,中国共产党关于向社会主义过渡的理论发生了重大变化,认为“现在就要开始用10年到15年的时间基本上完成到社会主义的过渡,而不是10年或15年以后才开始过渡”,在此思想指导下,党中央于1953年提出了过渡时期总路线,确立了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工业化战略,着手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并开始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在此过程中,逐渐建立了单一公有制经济和通过计划手段管理经济的传统社会主义经济制度。此后,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经过20多年建设,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建立了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社会生产也得到了较大发展。在经济总量方面,1952-1978年,我国GDP由679亿元增加到3645.2亿元,年均增长6.1%。在社会建设方面,国家通过计划手段,为劳动者提供就业机会;通过平均分配的方式,保证了全体国民的最基本生活需求;通过国家和集体的力量发展城乡社会事业,使人民群众获得了不同程度的医疗、教育等方面的保障,避免了在工业化初期因社会严重分化而造成的动荡,为经济建设起到了重要的保障作用。

这一时期,尤其是传统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建立之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着诸多问题,主要是:在对生产资料私有制进行改造的后期阶段,速度过快、工作过粗、形式过于单一;忽视商品生产、价值规律和市场作用的计划经济体制以及指令性的经济调节手段,导致资源配置不当、经济效益低下、企业活力不足;带有浓厚供给制色彩和平均主义方式的分配制度,严重挫伤了人们的劳动积极性,对经济生产和人民生活产生了消极影响;实行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工业化战略,轻工业、农业发展迟缓,重积累、轻消费,投资消费结构不合理,经济结构长期失衡;经济发展大起大落,波动幅度较大,波动次数频繁;经济发展与世界的差距比较明显,与国际相比较(据麦迪森估算),中国GDP占世界GDP的比重,1952年为5.2%,1978年下降为4.9%,不但未能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与亚太地区新兴国家与地区相比,也呈现出相对落后势态。受经济体制、经济发展战略以及经济政策影响,这一时期,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增长缓慢,人民生活改善甚微。以生活基本需求的衣、食、住为例。1957年和1978年,中国居民的人均粮食分别为409斤和391斤,20多年不增反降。布匹的人均消费分别为20尺和24尺,改善很慢。1978年,乡村居民人均住房面积低于1957年,城镇居民人均居住面积甚至还低于1949年;城乡之间、地区之间、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之间以及不同经济领域和部门之间收入差别比较明显;科技、教育、文化等社会事业虽有所发展,但总体上仍处于落后状态;社会保障水平低,覆盖面小,除城镇国有单位职工享有医疗和养老保障外,而其他居民尤其是占全国人口82%的农村居民享受不到,备受赞誉的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不仅水平低而且发展也缺乏持续性;社会阶层比较简单而且长期固化,阶层间流动不畅,人们缺乏创造财富和追求自身发展的途径: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诸多问题,要求我们进行改革。

三、改革开放以来

1978年12月中共中央在北京召开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会议批判了“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决定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提出把全党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并作出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随后,在农村开始实施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城市开始了国有企业改革,并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逐步推进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以及由相对封闭向全方位对外开放转变,逐渐形成了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经济制度。以平均分配为主的分配方式得到改变,按劳分配得以贯彻,并逐步形成按劳分配与按要素分配相结合的分配格局。通过改革开放,大大激发了各方面的积极性,为国民经济的发展注入了活力,使经济实现了持续、高速发展。1978—2010年,我国GDP年均增长9.9%,2010年,我国经济总量已跃居世界第二位,成为当今世界经济发展中的奇迹。人均国民收入截至2010年达到4270美元,已跨过中低收入阶段。在经济建设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的同时,社会建设方面也成绩斐然。人民生活水平大大提高,已实现由温饱不足到总体小康的跨越,并正向全面小康迈进;各项社会事业建设投入大幅增加,社会事业体制改革逐渐推进;科技实力明显增强,整体水平已位居发展中国家前列,有些科研领域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九年义务教育逐步实现,高等教育迅猛发展;文艺创作百花齐放、精品不断,公共文化服务体系逐渐完善,文化市场繁荣有序,文化产业快速发展,对外文化交流日趋活跃,中华文化影响日益扩大;覆盖城乡的公共卫生体系初步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开始全面实施;城乡社会保障制度逐步建立和完善,贫困人口不断减少;群民健身运动蓬勃开展,竞技体育取得了历史性跨越并成功举办了2008年北京奥运会。社会建设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为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团结稳定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

在经济和社会建设取得历史性成就的同时,不可否认,影响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各种因素还比较突出。主要是:生产力水平总体上还不够高,长期形成的结构性矛盾和粗放型增长方式尚未根本改变,产业结构不合理,农业基础仍然薄弱;收入分配秩序不规范,地区、行业、居民间收入差距拉大;各项社会事业投入相对较少,社会事业体制改革相对滞后;科技创新能力不强;教育、医疗优质资源分布不均;城乡壁垒还没有完全消除,农民工及其家属难以享受同等的国民待遇。此外,在社会保障、社会管理等方面也存在一些问题。

对于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党和政府高度重视,采取了一系列重大举措,取得了明显成效。通过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教育水平迈上新台阶,科技创新能力不断增强;通过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等老工业基地和中部崛起等区域战略的实施,初步缩小了区域差距;通过取消农业税和新农村建设等一系列强农惠农富农政策的实施,城乡差距有所缩小;改变了低水平、城乡割裂的传统保障制度,以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社会慈善为内容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持续推进,保障范围不断扩大,保障水平逐步提高;全面建立了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并不断提高相应财政补助标准;通过提高职工最低工资、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和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提高个人所得税工薪所得费用扣除标准,调整税率结构,规范国有企业、金融机构高管人员薪酬管理等措施,收入分配关系得到一定调整,收入分配秩序有所规范;对房地产市场的调控力度不断加大,房价过快上涨势头得到初步遏制。通过改革,大量长期影响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因素得以遏制或消除,为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和谐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尽管以上问题还没有完全解决,但这些问题的产生,既是由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大背景决定的,又是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社会快速转型的结果,是在改革、发展中出现的,只有通过改革和发展才能更好地解决。只要我们牢牢把握住改革为了谁、发展为了谁,在这个理念下,通过深化改革、加速发展,就能更好地实现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

四、结论

建国60多年来,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取得了伟大成就,但在不同历史时期也存在着相应的问题。总结历史的经验与教训,我们得到以下启示:

(一)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经济发展是前提和基础,社会发展是目的和保障。改革开放前的历史证明,平均主义非但没有带来真正的公平,反而使经济发展失去活力,使人民生活改善和社会事业建设缺乏必要的物质基础。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快速发展不仅使人民得到巨大实惠,而且保持了社会的长期稳定。这就告诉我们,既要重视发展经济,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也要不断推动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改善人民群众的生活,从而实现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同时,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具有独立性,经济发展并不能直接等同于各种社会问题的解决。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建设取得巨大成就,但社会发展相对滞后,各种社会问题比较突出。为避免世界上一些国家在发展过程中曾出现的“中等收入陷阱”、“拉美陷阱”等问题,我们必须要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认真解决好教育、医疗、住房、收入分配、社会保障等与人民群众现实利益密切相关的问题,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从而实现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二)高度重视政府在统筹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推动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是全社会共同的责任,而政府更要发挥其主导作用。针对当前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各级政府,首先要加快转变政府职能,不断强化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提高社会管理水平,积极化解各种社会矛盾,促进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其次,要改进和完善社会管理体制,积极鼓励和引导各种社会力量参与社会管理和社会服务,努力形成政府和非政府组织共同推动社会建设的局面。第三,要深化社会事业体制改革,加快社会事业发展,不断增加社会事业和公共服务投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公共服务需要。

新民主主义社会经济成分范文6

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由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向新民主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急剧转型,新生政权采取政治、经济和法律等综合手段,打击投机,稳定物价,赢得了应对首要问题的胜利;采取限制和利用相结合的方法妥善处理了私人资本主义经济这个重点问题;通过制定和实施过渡时期总路线及一五计划,为长远问题提供了解决方案。这时期经济发展三大问题的成功解决,为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新型社会转型期的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了可资借鉴的历史经验。

新中国成立初期;首要问题;重点问题;长远问题

[关键词]

[中图分类号] D61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928X(2014)04-0030-03

新中国成立初期是我国由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向新民主主义社会转变,并进而建立社会主义社会的重要转型时期。从经济发展的层面看,新中国成立之时,国民经济处于崩溃的边缘,财政混乱、投机盛行、物价飞涨。为了从经济上医治战争创伤,稳定民心,建立新政权的经济基础,中央采取了多种措施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各项计划有条不紊地进行,奠定了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初步基础。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在复杂的时代背景下,突破国际包围和封锁,以优异成绩回击敌对势力对我们党建设新国家能力的不信任与不理解,是因为其准确把握了当时社会转型期经济建设的规律,统筹全局,勇于探索,从解决首要问题、聚集重点问题和规划长远问题三个方面入手,采取一系列有针对性的恢复和发展经济的措施,从而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其中,首要问题是新生政权为赢得人民的信任必须解决的第一个问题;重点问题主要是指在新民主主义社会这一特殊社会形态的背景下,正确对待和处理私人资本主义的问题;长远问题则是经济社会发展中的远景规划,这是任何一个执政党都不可回避的战略思考。

一、首要问题:应对通货膨胀,稳定物价,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

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完成了从革命党到执政党的角色转变,但同时国内外敌对势力认为共产党可以在马上得天下,但是不能在马上治理天下,就连一些持同情和中立态度的人也对共产党稳定局势、治理国家的能力表示怀疑,甚至有资本家断言中共在即将展开的大规模经济建设的考试中将要被判“零分”。此时的中国经过多年的战争破坏,百业待兴,人民生活痛苦不堪,人民群众对新生政权有着诸多渴望和期待,而最为紧迫、最为现实的事情就是带领老百姓在经济上打个翻身仗,给予人民真正的实惠。因而,解决经济和财政窘境,稳定全国经济秩序,是横亘在中国共产党面前的当务之急。正如陈云所说:“统一和调整,只此两事,天下大定。”[1]反之,如果经济问题没有解决好,真的交了白卷得零分的话,不但要被敌对势力所耻笑,而且会失去人民群众的信任!在这个历史的紧要关头,中国共产党迎来了领导经济建设的首次考验,也是展示执政能力、树立执政权威、建立执政基础的一次考验。

面对复杂局面,中国共产党从人民的利益和要求出发,运用经济、政治、法律等各种手段,多管齐下,先后发起经济领域内的两场战役――“银元之战”和“米棉之战”。“银元之战”是新政权在经济战场上打响的第一场战役,主要采用的是政治和法律手段。全国解放前夕,在国内部分新解放区城市,尤其是上海,一些投机资本趁着局势不稳、国家财政经济的暂时困难和社会主义经济力量还不强大、人民币立足未稳之际,进行疯狂的投机金银活动,导致通货贬值,物价飞涨,人心动荡。为了打击投机,稳定市场,各地党政部门发挥政治和宣传优势,组织工人和学生开展声势浩大的宣传工作,揭露金银投机的危害性和投机分子的阴谋;同时,禁止金银流通使用,一律以人民币作为一切经济活动的通用货币。1949年6月,中央批准上海市人民政府依法查封投机大本营――上海证交易所,逮捕投机首要分子两百多人,全国其他城市也先后效仿,终于,新政权取得了“银元战役”的全胜。

如果说“银元之战”中国共产党主要采取的是行政和法律手段的话,那么接下来的第二场经济战役――“米棉之战”,则完全是采用经济手段、按照经济规律展开的。人民政府利用国营经济的力量,在全国范围内调集大量粮食和纱布等生活必需品,在中央财政经济委员会的统一部署下,于1949年11月下旬各地按照国营牌价统一抛售,迅速降低过高的米棉价格,迫使投机资本不得不赔本出售囤积的商品,让他们在同新政权的又一次较量中吃到了苦头。

这两次经济战役的发动如一场及时雨,它对于稳定一度失控的经济局势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使新政权赢得广大人民群众对其领导经济工作的信赖。同时,新政权准确定位转型时期社会的主要矛盾,妥善解决了经济稳定和恢复这一首要问题,为促进国民经济的继续好转奠定了基础。

二、重点问题:如何处理与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关系

建立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中国革命必经阶段。从理论上来说,私人资本主义经济是新民主主义经济的必然组成部分,不但不可废除,而且要允许其发展。但是,由于私人资本主义经济自身的缺陷(追求利润的本性,存在剥削的现象等),社会上存在仇视和要求消灭私人资本主义经济的心理。另外,包括私人资本主义在内的非社会主义经济既是建立社会主义的基础,最终又将被作为社会主义革命的对象而消灭。如何让私人资本主义经济既充分发展,为社会发展作出贡献,又不会超越社会主义经济成分,破坏社会正确的发展进程,这既是一个深奥的理论课题,也是一个复杂的实践问题,是中国共产党在过渡时期(社会转型时期)必须要科学对待的工作重点。

中国共产党坚持马克思主义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的基本原理,从理论上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如何认识和对待资本主义文明成果的相关阐述。取得胜利的无产阶级“只能逐步改造现社会,只有创造了所必须的大量生产资料之后,才能废除私有制”。[2]新中国成立后,关于如何对待新民主主义经济结构中私人资本主义的问题,中共中央曾做过深入的研讨和思考。说:“由于中国经济现在还处在落后状态,在革命胜利以后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还需要尽可能地利用城乡私人资本主义的积极性,以利于国民经济的向前发展……不但是不可避免的,而且是经济上必要的。”[3]

中国共产党紧密联系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实际,制定了对待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坚持既利用又限制的总方针,纠正一些地方政府对待私人资本主义经济不公正的做法,一方面为促进私人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创造有利条件,另一方面对私人资本主义经济不利于国计民生的方面加以限制。具体做法是以调整公私关系、劳资两利和产销关系三大关系为核心,于1950年上半年开始到1952年,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合理的调整。在调整、保护私人资本主义经济的同时,又对其进行一定的限制,即私人资本主义必须在社会主义国营经济的领导下发展,对于少数违法乱纪的不法资本家,新政权实行严厉打击的政策。1952年的“五反运动”就是为纠正私人资本主义发展中出现的不正常现象而发动的。在1949年1月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上曾指出,那种以为新民主主义经济不是计划经济,不是向社会主义发展,而以为是自由贸易、自由竞争,向资本主义发展,是极端错误的。

总之,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共中央科学研判当时社会的主要矛盾以及经济社会发展中矛盾的主要方面,坚持理论联系实际,以限制和利用的双重办法,妥善处理了私人资本主义这个重点问题,为社会主义建设奠定了巩固的经济基础。1953年,国民经济恢复工作基本完成后,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改造的工作正式拉开帷幕,开始了以和平方式消灭私人资本主义、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新尝试。

三、长远问题:制定经济社会发展的长期规划

进城执政以后,新政府解决了物价飞涨、经济混乱的燃眉之急,也妥善处理对待私人资本主义等非社会主义经济问题,展示了领导经济建设的实力,也赢得了人民群众的信赖。但是,对于一个执政党来说,更重要的事情是着眼未来,统筹兼顾,立足长期执政、长治久安和科学执政,谋划经济社会长期发展大计。1952年底到1953年初,国内外的发展形势面临新情况和新问题,抗美援朝战争即将胜利,土地革命在全国范围内基本完成,第一个五年计划即将开始,最主要的是中国社会生活中出现了一些新的矛盾。正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中共中央开始了提前向社会主义过渡的规划。1952年底,根据的建议,中共中央提出了被概括为“一体两翼”的过渡时期总路线,即“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对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过渡时期总路线指明了中国新民主主义过渡到社会主义的任务、途径和步骤,它的实质是改变生产关系,解决生产资料的所有制问题,为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创造条件。这条总路线是在转型时期特殊的国情下,将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相结合的成功探索。在社会主义改造和“一五计划”实施过程中,新政权还针对我国工业化水平不高,起点较低的实际状况,实行重点发展工业,正确调整农业、重工业和轻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等策略,改造和建设任务进展顺利。总路线设定的“一个相当长的时期”,本来设定的时间大概是“2到3个五年计划”,而事实上到1956年底所有任务就基本完成了,第一个“五年计划”也于是年底提前完成,两个“提前”充分说明了这条总路线虽然在实施的过程中出现过一些不完美的地方,但它基本上反映了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反映了当时全国人民普遍要求发展生产、改变长期以来经济发展滞后的强烈愿望。这种以和平方式完成的社会主义革命的任务,最根本的是对中国国情的准确把握,以及对国家和社会发展的大局意识和长远规划。

四、新中国成立之初成功解决转型期经济发展三题的启示

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为化解社会转型时期经济领域内的考验和挑战,坚持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指导,立足中国实际,把握特殊时期的经济发展规律,妥善解决了首要问题、重点问题和长远问题,推动经济从迅速恢复到稳步发展,实现了经济发展促进社会稳定、以经济转型加速社会转型的目标,为建立社会主义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历史证明,只要我们党和政府从实际出发,按照唯物辩证法和科学发展的基本原则进行决策,就能争取到人民群众的广泛支持,战胜一切困难。特别是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和中国的实际相结合,对私人资本主义经济采取既利用又限制的政策,创造了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解决中国实际问题的成功典范。

当前,我国改革已进入到攻坚期和深水区,我国社会正在由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深度转型,由传统城乡二元社会格局向城乡一体化深度转型,这是不可逆转的历史趋势。在社会转型深刻发展的新时期,中国共产党面临的挑战和风险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要大。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是长期的、复杂的、严峻的。为了有效化解风险和考验,党的十要求:“必须更加自觉地把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牢牢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坚持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着力把握发展规律、创新发展理念、破解发展难题。”[4]由此可见,抓好经济建设,对于拥有十三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来说,依然是根本之策。新时期新阶段,在产业结构更新换代的大背景下,贯彻创新转型的原则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是保证经济发展水平的首要问题;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为经济社会发展创造体制、机制环境,是新时期的重点问题;而按照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保持经济长期稳定发展,从而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以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推动经济发展的长远规划。

发展是硬道理。新时期新阶段,准确把握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规律,科学化解发展新阶段中的首要问题、重点问题和长远问题,在创新转型的总体思路指导下,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同时带动政治、社会、文化和生态协同发展,这是全国人民的新期待。新中国成立初期我们党在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过程中,立足当时中国国情,坚持从实际出发,促进我国由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向新民主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转型的成功实践,为我们战胜当前新挑战提供了一些可资借鉴的历史启示。

参考文献:

[1]薄一波.若干重大决策与事件的回顾(上)[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08.67.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39.

[3]选集(一卷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4.1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