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民主主义的教育方针范例6篇

新民主主义的教育方针

新民主主义的教育方针范文1

【关键词】教育方针 发展历程 规范完善

新中国建立以来,党和政府在不同历史时期根据形势发展和任务需要,分别制定了相应的教育方针,这些教育方针对于当时的人才培养和经济社会发展都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回顾和总结60年来我国教育方针的发展演变,对于更好地认识教育方针的本质和要求,进一步明确教育发展的目标与方向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建国以来教育方针的发展与演变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教育指导方针(1949~1956)。在民主革命时期,同志就已经对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文化教育方针进行了系统、全面、精辟的阐述。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其中的第五章“文化教育政策”就非常明确地规定了新中国教育的性质、任务,即“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文化教育为新民主主义的,即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教育。人民政府的文化教育工作,应以提高人民文化水平,培养国家建设人才,肃清封建的、买办的、法西斯主义的思想,发展为人民服务的教育为主要任务。”此外,它还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教育方法为理论与实际一致。”①

社会主义改造完成至“”之前的教育方针(1956~1966)。1953年6月30日,在接见青年团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主席团时,提出“要使青年身体好、学习好、工作好”。“三好”的号召在实际上成为了教育工作的培养目标和广大青少年学习成长的行为指南。1957年2月,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报告中,明确提出了社会主义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个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这一方针鲜明指出了教育的方向与目标。由此,这个思想也成为我国建国几十年来教育方针的核心内容。

“”期间的教育方针(1966~1976)。1966年5月7日,在审阅人民总后勤部《关于进一步搞好部队农副业生产的报告》后提出:“学生也是这样,以学为主,兼学别样,即不但学文,也要学工、学农、学军,也要批判资产阶级。学制要缩短,教育要革命,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统治我们学校的现象,再也不能继续下去了”(简称“五・七”指示)。②该指示尽管不是教育方针的规范表述,但对以后十年“”的发生和发展产生了极大的指导作用,比如,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大办工读学校、强调政治挂帅,反对智育第一等。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教育方针(1978年至今)。1980年1月,教育部在北京召开了教育工作会议,初步总结了建国三十年来教育工作的基本经验,进一步明确了社会主义教育的培养目标,即使受教育者在德、智、体几个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有文化的劳动者,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人才。这次会议对教育方针的内容进行了总结和梳理,基本上匡正了教育发展的基本方向和思路。

1983年10月,邓小平为北京市景山学校题词:“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三个面向”的提法,拓宽了教育发展的视野,为进一步把握教育方针提供了重要的指导。

1989年11月,在少先队建队40周年之际,邓小平为之题词:“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的无产阶级革命事业接班人”③这就是著名的“四有”人才目标。

1995年3月18日,八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其总则明确规定:“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可以说,这是以教育基本法的形式以最准确文字对国家教育方针最完整的表述。

2002年,党的十六大报告进一步明确了新时期党的教育方针,即“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样的描述既与我党一贯坚持的基本方针一脉相承,又注入了新的内涵;既坚持了基本方针的连续性,又反映了时代的新要求,体现了与时俱进的精神。特别是把教育为人民服务、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作为教育方针的重要内容,更加有利于发挥教育促进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的积极作用。

2007年,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十七大报告进一步突出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教育的根本任务、途径,以及教育事业发展的目标。

教育方针发展演变对我国教育实践的影响

教育方针在指导教育实践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首先,实现了教育在不同时期为国家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服务的目的。教育的本质是为了提高整个国民素质,提高国家和民族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提高国家的发展能力和水平。建国60多年来,教育方针根据国家政治、经济和文化建设的需要,及时调整了教育的发展方向和内容,有力地保障了各个阶段中心任务的顺利完成。其次,进一步明确了教育事业发展中的根本问题,即 “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的问题。在6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教育方针也一直在围绕这个主题进行着调整与改革。教育方针发展到今天,应该说,上述问题已经得以基本解决,但是随着形势的发展变化,它所承载的意义也在不断丰富与更新。

教育方针的消极影响。首先,在过去一段特殊的时期里,教育方针过分地突出了为政治服务的指导思想,使教育失去了自身发展的独立性。教育原本具有其自身的发展规律,因此它不能完全实现政治化,否则,教育就无法实现其发展目标,甚至会走上歧路,给国家带来无法估量的损失。其次,教育方针的重点不够突出,操作性差,影响了教育目标的全面落实。我国的教育方针虽然方向明确,内容全面,但表述过于宏大、抽象,不易于把握操作、落实。比方说,关于全面发展的概念,那么究竟什么是全面发展呢?不同层次的学校、不同的学科在认识上就有很大的差别,因此落实起来就比较困难,一定程度上只能依靠各自的领悟和体会。相比较而言,西方发达国家在对教育理念的把握上更强调有重点、具体化,如团队精神、创造能力、多元文化教育等,这样无论是学校还是教师都容易把握和操作。再次,在教育方针的演变过程中,有一个突出的问题始终没有给予明确界定,那就是教育主体一直不明确。在已有的表述中,有时称“党的教育方针”,有时又称“国家的教育方针”,有时还称“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教育主体始终不清晰、不鲜明,而且往往存在表述不一致、不统一的现象。不仅影响了对教育方针全面、准确的学习和理解,也影响了贯彻落实的效果。

教育方针进一步发展和完善的思考与建议

尽快解决教育主体不明确的问题。如上所述,多年来教育主体不明确的现象已经使得“教育方针”自身的定位模糊,这也使教育工作者在贯彻落实教育方针的时候时常感到无所适从。长期以来,我们总是将“党的教育方针”摆在首位,从而忽视了国家作为教育方针制定者的主体地位,这样做不仅无助于党的领导,而且易于将党政混为一体,不利于党的真正领导。

教育方针的内容需要统一规范。到目前为止,我国“教育方针”的主要内容到底是什么?始终没有一个全面、明确、清晰、完整的表述和权威的解释,人们记住的多是以前比较熟悉的那些内容。但这些内容有时在党和政府的一些文件中的提法又不一致,给人造成很大的困惑,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和党“十六大”修订通过的《中国共产党》中对教育方针的内容、要求就存在明显差别。而在党的《十七大报告》又对如何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提出了一系列的具体要求。这就让人弄不清楚究竟该按照哪个“方针”来具体执行。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进一步丰富完善当前的教育方针。当前,我国正处于构建和谐社会和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重要发展时期,教育方针也要与时俱进,不断发展和完善,其中也包括上述问题的逐步解决。具体说来,就是要突出以人为本、突出人才培养的质量和规格,要按人才培养的规律来发展教育,推进教育;同时,根据社会需求,进一步细化、调整教育方针的内容,更加突出时代感、民族性、国际化与现代化,这样,教育事业才能真正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作者为信阳师范学院副教授;本文系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08BSH005。)

注释

①毛礼锐,沈灌群:《中国教育通史》(第6卷),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89年,第400页。

新民主主义的教育方针范文2

关键词: 教育方针;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教育为人民服务

2002年11月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提出“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1]。2012年11月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进一步提出“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2]。前后10年,教育的“二为”方向一脉相承、不断强化,教育的“二为”方针一以贯之、与时俱进。科学准确地解读“二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十报告提出的“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这是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教育工作的中心任务,也是教育事业服务社会、服务人民的必由之路。

[HS2][HT4”H][JZ]一、 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HT]

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系由1934年苏维埃文化教育的总方针中“教育为革命战争和阶级斗争服务”、1950年当前教育工作的中心方针中“教育为工农服务,为生产建设服务”、1958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中“教育为无产阶级的政治服务”、改革开放之初强调的“教育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服务”、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中“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1990年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年规划和“八五”计划的建议》和199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年规划和第八个五年计划纲要》中“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等提法演化而来,正式载入199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五条和199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第四条,既是我国社会主义教育性质、地位、方向、目的、任务、功能和作用的综合体现,也是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以发展生产力为中心、全面推进社会进步、提高社会文明的集中反映。它从发挥教育的整体功能出发,具有高度概括性、现实针对性和未来前瞻性,充分反映了中国共产党人在教育指导方针和思想认识上的质的飞跃。

(一) 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理论进程[HT]

中国现代化进程,大致经历了19世纪中后叶至20世纪之初晚清政府的洋务运动、维新运动、立宪运动及1912-1949年共和时代的现代化努力等阶段。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拉开了全面现代化建设的序幕。最初,提出要着力实现工业的现代化;后来,提出要实现四个现代化,即农业、工业、国防和科学技术四个方面的现代化;再后来,则提出要全面实现社会主义的现代化,赋予其丰富的内涵。同时,在“现代化”前面冠以“社会主义”的限定词,即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其意义更加明确,也更具有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Socialism)一词,源于拉丁文socialis,原意指“同伴”、“善于社交”等。19世纪30至40年代,社会主义一词在西欧广为流传。马克思、恩格斯给它以科学的解释,认为社会主义是资本主义和共产主义之间的过渡,系社会主义思想、社会主义运动和社会主义制度的总称。早在20世纪20年代,就曾指出:“社会主义是要富的,不是要穷的”,要“使人人都能安逸享福,过那种很好的精神和物质生活”[3]。现在,社会主义通常用来表示以符合公众利益为目标,以对社会发展有利为标准,以按劳动分配为获利模式,以社会需要为价值目标的社会,其特征是由国家、社会和集体拥有、控制、管理、分配资源,实现社会生产力的高度发展和人类自身最全面的发展。

社会主义现代化不同于资本主义现代化。社会主义现代化是要发展社会生产力,发展公有制,增加全民所得,逐步实现按劳分配,走共同富裕之路。其发展生产的目的是为了最大限度地满足人们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需要。资本主义现代化则与之相反,是为了发展私有制,维护剥削制度。我国的现代化,是在共产党的领导下,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在中国这个特定的环境中所建设的现代化,即中国式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它早已超出“四个现代化”范畴,覆盖了社会主义的政治、经济、科学、文化、教育的现代化和人自身的现代化等社会生产、生活、生存、发展等各方面的内容。

按照科学共产主义的观点,社会主义是资本主义自身不可调和的矛盾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也就是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与上层建筑已成为阻碍生产力发展的桎梏,因而必然为社会主义所代替,进而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社会主义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应远高于资本主义的生产力发展水平。这与邓小平的社会主义的本质论、初级阶段论、市场经济论等“三论”的思想实质是一致的,完全符合他所讲的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要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的精神。所讲的中国共产党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也是基于社会主义生产力远比资本主义生产力先进的立场而言的。同样,按照科学共产主义的学说,社会主义的生产方式及与其相统一的生产关系也远高于资本主义,比它更成熟、更适应乃至更有利于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需要指出的是,虽然经过新中国成立以来60多年的建设和发展,特别是30多年改革开放的大发展,中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实现了跨越式增长,经济总量已无可争议地位居世界第二,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更创造了人类发展的奇迹。但冷静分析,现实的国情是,人口多,底子薄,人均系数低,生产力还是不很发达,生产关系也不很成熟,上层建筑还有待完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科技、医疗乃至社会福利诸多体制的系列改革,都有待深化,而且必须采取渐进式。中国当前安定团结的局面来之不易,乱不得,折腾不起。按照邓小平的论断,中国仍处于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而且这个阶段不可逾越、时限漫长,还不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所说的科学共产主义,是不够格的社会主义。按照中国科学院的研究,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呈现出以下态势。

2010年1月,《中国现代化报告2010:世界现代化概览》指出,如果从19世纪40年代算起,中国现代化已经走过了160多年历程,经历了现代化起步、局部现代化和全面现代化3个阶段。如果按照1990至2005年的年均增长率估算,中国有可能在2020年前后完成第一次现代化,在2040年前后超过世界平均水平,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提前10年左右实现中国现代化“三步走”发展战略[4]。

2011年1月,《中国现代化报告2011:现代化科学概论》指出,当今世界,发达国家有20多个,发展中国家有100多个,各国实现现代化的路径有别,但战略重点主要集中于提高生产力、推动社会进步和人的发展3个方面。在过去300年里,发达国家的比例不到20%,发展中国家的比例超过80%;在最近50年里,发展中国家升级为发达国家的可能性约为5%,发达国家保持发达水平的可能性约为90%。中国是一个初等发达国家,处于发展中国家的中间水平。中国的发展目标分为四步:第一步是进入世界前60名,完成第一次现代化;第二步进入世界前40名,成为中等发达国家;第三步进入世界前20名,成为发达国家;第四步进入世界前10名,走到世界前列[5]。

2012年5月,《中国现代化报告2012:农业现代化研究》指出,人类的农业现代化经历了3条基本路径。首先,农业现代化是从传统农业走向初级现代农业,从自给型农业向市场化农业转型,包括市场化、集约化、专业化、机械化、良种化、水利化等;其次,农业现代化是从初级现代农业向高级现代农业,从工业化农业向知识化农业的转型,特点包括知识化、信息化、智能化、精准化、生态化等。再次,综合农业现代化是前两条农业现代化的协调发展,包括农业市场化、机械化、信息化、绿色化和国际化的协调发展。中国是世界农业的发源地之一,但农业现代化水平低于现代化整体水平,是现代化建设的一块短板,属于农业初等发达国家。在2030年前后有可能完成第一次农业现代化,达到上世纪60年代农业发达国家平均水平;在2050年前后达到世界农业中等发达水平,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6]。

(二) 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科学涵义[HT]

教育是一种有目的、有组织、有计划地培养人的活动,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文化的繁荣、年轻一代的成长,都离不开教育,教育是社会的重要领域。教育方针涉及的根本问题就是为谁服务,即关于教育方向和任务的规定。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包括服务的方向、内涵、前提等基本内容。

1. 教育服务的方向。

按照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把复杂的社会现象分为经济基础(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包括意识形态)。教育是培养人、造就人的复杂的社会现象,有其自身的本质特征。不能按照历史唯物主义的公式对它作简单的裁剪:或者把它归结为生产力,或者把它归结为上层建筑。单纯地归结为上层建筑,就否定了教育与生产的联系,否定了教育的社会经济功能,就不能从把握教育本质的高度揭示其对物质生产和对人类社会的巨大推动作用。若简单地归结为生产力,就混淆了教育过程与生产过程的区别,而且也必然否定教育与精神生产的联系。

教育与社会的生产和经济基础、与社会上层建筑的政治、法律、道德、宗教、文化等有着多种多样的联系。教育的社会作用也是多方面的,它既可以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也可以促进社会政治制度和经济制度的巩固,同时,还可以发展科学文化和促进良好道德以及社会风气的形成。换言之,教育具有服务政治、经济和传递发展文化、培养人才等多种功能。教育对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的重大奠基作用已为举世公认。“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涵盖了社会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指明了教育发展的总方向和总任务。

2. 教育服务的内涵。

中国的教育是社会主义教育,是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教育。教育方针开宗明义:首先,教育要为社会主义的政治服务,为维护四项基本原则、巩固人民民主、建设社会主义民主和社会主义法制服务。教育工作的方针要与国家的总路线保持一致,使教育的目标和任务更加明确具体。教育要与社会发展的战略目标及其步骤相适应,通过培养人才为现代化建设服务。作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一个组成部分,教育在促进全社会的政治理想建设和民主法制建设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应深刻总结和吸取历史的经验教训,防止再度陷入教育政治化、庸俗化的泥潭,又应根据教育的特点,充分发挥其政治功能,继续强化教育在社会主义的政治改革和民主化进程中的作用。

其次,教育要为社会主义的经济服务,主动适应社会主义生产力发展的需要,积极维护和发展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发达的社会主义强国服务。现代教育和古代教育的根本区别之一在于它的生产性。教育虽然不直接参与生产过程,但是具有潜在的生产力性质。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生产资料消耗率的降低,都和劳动者的技能熟练程度以及生产技术设备有关,而生产技术设备也要依靠劳动者来创造和使用。因此,要紧紧围绕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这个中心,通过培养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所需要的人才,以巩固生产资料公有制和按劳分配为主体的社会主义的基本经济制度,维持社会主义的基本经济秩序,促进社会主义经济的健康发展。

再次,教育要为社会主义的科学文化发展服务,以培养合格人才为基础,进行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教育,为提高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服务。要加强公民基本道德教育和社会公德教育,引导和促进教育对象把个人的道德理想、职业成就理想和社会的共同理想、最高理想结合起来,提升抱负水平和理想的境界,把理想的实现和脚踏实地的工作结合起来。要通过教育传播文化科学知识,延续、活化并弘扬祖国的文化传统,促进中外文化交流,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战斗力。要对广大受教育者进行民主、法制和纪律教育,培养他们的民主意识和法制观念,教育他们自觉维护宪法的尊严,科学认识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正确行使公民的权利和义务。

3. 教育服务的前提。

教育为现代化建设服务,首先必须实现自身的现代化。在中国现代化的进程中,教育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和战略性的作用。文献检索表明,中国教育现代化的过程,经历了从与农业社会政体相适应的教育向与工业社会政体发展相适应的现代新式教育转化的过程:从清末洋务教育、维新教育、新政教育等旧式科举制内的教育变革到起自清末、兴于民国的西式教育变革再到新中国成立后的前30年师法苏俄模式又力图有所突破的教育变革直至改革开放以来的教育现代化浪潮。教育现代化命题的提出,始于上世纪80年代末,正式见诸于1993年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的《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2010年7月,在中共中央、国务院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第一部分“总体战略”第二章“战略目标和战略主题”第三条“战略目标”中郑重提出,“到2020年,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

对当今世界各市场国家的发展历程稍作分析,就不难看出,西欧走的是“(先发展)市场经济――(后发展)教育(培养作为市场主体的人,下同)――(再发展)市场经济”的路子,东亚遵循的是“(先发展)教育――(后发展)市场经济”的模式,两种类型各有特点,但它们都体现了市场经济社会的本质要求,即市场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必然要求教育的相应发展,它要求教育培养各种参与市场活动的生产者、经营者、管理者和消费者,并致力于其素质的提高。人类历史演变至今,教育是社会趋向文明和成熟的重要标志和内在支撑因素。现代文明社会无不直接依赖于教育的支撑,而落后的教育无不直接制约着市场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使之具有愚昧和病态的特征。经济越发展,对教育发展的要求也就越迫切,教育越发达,社会也就越趋向文明,离开教育的相应发展,社会的文明发展是绝无可能的。

在21世纪的第2个10年中,我国正处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文明的关键期,作为更高类型的文明社会,其主体应具有符合社会主义本质要求的文化支撑因素。这就决定了教育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具有不可忽视的地位和作用。

[HS2][HT4”H][JZ]二、 教育为人民服务[HT]

“人民”一词古已有之。在中国古籍中,“人民”一般指人生,也指平民、庶民、百姓。在古希腊、古罗马,一般指奴隶主和自由民,不包括占人口大多数的奴隶。近代以后,“人民”的概念被广泛使用,但往往与公民、国民混同,泛指社会的全体成员。在西方政治学辞典中,“人民”(people)一词,广义上指国家的构成主体,与国民(nation,Nation)、民族(nation,Volk)、国族(nation,statenation)同义[7]。马克思主义诞生后,“人民”这一概念有了科学而确定的含义。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民”是一个历史的、政治的范畴,是一个集体概念,是众多人的集合体,其本意是指普通百姓,类同于公民,即拥有国籍且具有选举与被选举等权利的人民群众,泛指在人口中占大多数、顺应历史发展和推动历史前进的阶级、阶层和社会集团,即区别于少数特权者、以从事物质和精神资料生产的广大劳动者为主体的社会基本成员。

(一) 为人民服务的理论发展[HT]

在人类历史发展的进程中,人民始终是推动历史前进的决定性力量。但在不同的国家、不同的历史时期,人民有不同的内容,其所处的地位及其作用也不尽相同。1982年公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二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在社会政治经济生活中起主导作用,人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可以得到充分的发挥,国家从法律、制度和物质上保障人民的主导作用的实现[8]。

“现代民族国家乃是具有价值共识和政治认同的人民共同体,尤其在经过了人民革命的中国,必须实现民众权利。为人民服务的政治伦理要求民众的利益高于一切。”[9]教育是一个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也是公民个人发展的基础。强调教育为人民服务,坚持为人民服务的教育方针,既是历史经验的总结,又是时代要求的产物,既是中国共产党立党宗旨的体现,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名、国体的表征,同时也是教育为人的现代化服务、为人的全面发展服务、为提高中华民族整体素质服务的概括。

教育为人民服务,源起于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提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而不是为少数人谋利益的思想。其后,列宁也作过相关论述。他强调,哪里有群众,就一定要到哪里去工作[10]。继承、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为人民服务学说。1944年9月8日,在张思德同志的追悼会上,他发表著名的《为人民服务》演讲,系统阐述中国共产党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及其科学内涵。他指出,中国共产党人“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是为人民服务的,为人民的利益坚持好的,为人民的利益改正错的”,……1945年,在中国共产党第七次代表大会的开幕词中,他再次强调,要“谦虚,谨慎,戒骄,戒躁,全心全意地为中国人民服务”[11]。新中国建立后,“为人民服务”明文载入《中国共产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作为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的成员和第二代领导集体的核心,早在1956年党的第八次代表大会上所作《关于修改的报告》中,邓小平就指出,“全心全意地为人民群众服务”是中国共产党的全部任务[12]。第三次复出以后,他强调,要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立党执政的根本宗旨和基本要求,一切从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他特别提出,应该将“人民拥护不拥护”、“人民赞成不赞成”、“人民高兴不高兴”、“人民答应不答应”四项基本标准作为制定各项政策的出发点和归宿。

以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提出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其根本宗旨就是要代表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1999年6月,重申,党的教育方针是,教育为社会主义、为人民服务[13]。以为总书记的第四代党中央领导集体更进一步指出,“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其本质就是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坚持群众利益无小事,从而赋予为人民服务崭新的时代内涵[14]。

(二) 教育为人民服务的科学内涵[HT]

概览中国共产党90余年的发展历程,不论是革命战争年代,还是在和平建设时期,都始终坚持教育为人民服务的方针,只是不同时期有不同的表述而已。

1. 教育为人民服务的思想脉络。

1934年,中国共产党在江西建立的苏维埃中央政府关于文化教育的总方针即提出“以共产主义精神教育广大劳苦民众……使广大中国民众都成为享受文明幸福的人”。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提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文化教育为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教育,应以提高人民文化水平,培养国家建设人才……发展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为主要任务。正式确立“教育为人民服务”的指导方针[15]。是年12月,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将其具体化,要求教育首先“为工农兵服务”。次年5月,教育部副部长、党组书记钱俊瑞在《人民教育》杂志创刊号上提出:教育要“为工农服务”[16]。

自1958年9月《中共中央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提出“教育必须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起至1993年2月《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和1995年3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提出“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前后近30年间,“教育为人民服务”的提法一度中断,不再被提起。直至2002年11月,党的十六大再度提出“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的指导方针,从而为教育事业的改革发展指明了新的方向。从最初的“二为”(即“教育为工农兵服务,为当前革命斗争和建设服务”),到后来由旧的“一为”转变成新的“一为”(即由“教育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转变成“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进而又回归至新的“二为”(即“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从1934年的“使广大中国民众都成为享受文明幸福的人”到1949年的“发展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为工农兵服务”和1950年的“为工农服务”,再到2002年直至2010年的“教育为人民服务”,建党90多年、新中国成立60余年教育方针的演变,既充分反映了教育工作服从服务于党和国家中心工作的基本规律,同时也生动再现了中国共产党立党为民、执政为民、一以贯之、不断与时俱进和继承发展创新的思想脉络。

教育为人民服务,既是解决人民群众“有学上”与“上好学”及给每个人提供合适教育问题的必然要求,也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教育领域的直接反映,是坚持以人为本教育理念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表征,更是《联合国》第二十六条第一款“人人都有受教育的权利……”、第二款“教育的目的在于充分发展人的个性并加强对人权和基本自由的尊重……”的典型体现[17]。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目的在于增强国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及促进社会和谐发展与个人全面发展,这是人民的根本利益所在。可以说,教育为现代化建设服务与教育为人民服务,是并行不悖、相互促进的。教育为人民服务与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反映了教育内部规律和外部规律的辩证统一。马克思主义的教育价值观认为,教育过程是社会发展需要与人的发展需要辩证统一过程,教育不仅是社会延续和发展的需要,也是满足人类自身延续和发展的需要,促进社会发展和促进人的发展是教育最基本的职能。中国社会主义的教育方针必然是社会需要和人的发展需要的辩证统一。

2. 教育为人民服务的基本要求。

首先,要按照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要求,充分认识教育的战略地位,坚持优先发展教育,进一步完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最大限度地保障人民群众平等接受良好教育的权利和机会。在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教育需求的基础上,推进教育公平,促进教育事业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协调科学发展,体现政府对所有公民的教育关怀,使广大民众共同享受改革开放和社会进步的成果,成为享受文明幸福的人。其次,要以促进人的个性全面发展为指向,树立科学的教育质量观,既关注学生学习的质量,更重视教育中和教育后的生活质量。坚守对人民负责的精神,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促进公平为重点,以提高质量为核心,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着力提升教育品质,办好人民群众满意的教育,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的需求,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四有”新人,从而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和人类文明进步作出卓越贡献。

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包括物的现代化和人的现代化,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包括为物的现代化和人的现代化建设服务。教育为人的现代化建设服务与为人民服务,是相容、交叉、包含乃至同一关系,但又有所区别。在其同一性上,人和人民均泛指人类。人,可以从生物、精神、教育与文化等各个层面来定义,或是这些定义的结合。从教育学的角度看,人是一种存在的可能性,具有发展的本质和潜质,具有自主性和创造性、历史性和现实性、多样性和差异性。人民更多的是一个政治概念和语汇。在古代中国,“人”和“民”各有所指,“人”是指人的生物个体和思想、文化、教育个体,“民”则是指底层的大众百姓。在当代中国,教育为人民服务和为人的现代化服务,在本质上是统一的,它们从不同方面诠释了教育的服务指向与功能,也就是要为人民群众自身的现代化建设服务,为提高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服务。

更需强调的是,人民不是一个抽象的概念,而是由每个个体组成的集合概念;教育为人民服务也不是一句空洞的口号,而是必须切实贯彻执行的教育方针,必须落实于各级政府和各类教育的具体行为中。这与一些地方或政府假服务人民之名、行独裁专断之实和打着为人民服务的幌子、干着营私牟利的勾当的做派是背道而驰、格格不入的。历史上或现实中,这样的现象见怪不怪,这样例子俯拾即是。由于民主和法制的不健全,人民的公仆有时滥用人民赋予的权力,转过来做人民的主人,权力被异化了。谁有权力,谁就代表人民;谁是权力的中心,谁就是最大的人民;人民或者被添加了新的意义,或者被抽去了旧有的美好含义,有的甚至干脆拧到了意思完全相反的方向上去。教训不唯不深刻,当须十分警惕和认真汲取。

综上所述,“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作为党和国家新世纪的教育方针,充分反映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人民群众对教育的根本需求,概括了社会主义教育的基本性质、方向、功能和任务,体现了教育方针的阶级性、人民性、科学性与时代性的和谐统一。应该准确理解、科学诠释、全面贯彻,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从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HT][HJ1*2][HJ]

参考文献

[1].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EB/OL].[2012-12-02].http://.cn.

[2].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EB/OL].[2012-12-02].http://.cn.

[3].社会主义不排斥民主与自由[EB/OL].[2012-12-02].http://.

[4]中国现代化报告2010:世界现代化概览.[EB/OL].[2012-12-02].http://.

[5]中科院.中国现代化报告2011.[EB/OL].[2012-12-02].http://.

[6]中国现代化报告2012.[EB/OL].[2012-12-02].http://.

[7]张全景.对苏联的现实思考[EB/OL].[2011-12-20].http://.

[8]姚立文,刘建平.的“雀巢”比喻[N].经济观察报,2011-04-18(A1).

[9]中共中央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83.

[10].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004.

[11]中共中央文献编辑委员会.邓小平文选: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217.

[12].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EB/OL].[2012-12-02].http://.cn.

[13].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理论研讨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16.

[14]张模超.新编中华人民共和国史[M].成都:成都科技大学出版社,1994:63.

[15]蒋华.新中国历次教育方针变革及评论[EB/OL].[2012-12-02].http://.

新民主主义的教育方针范文3

一、我国社会主义教育目的的基本点

1949年以后,党和教育部门根据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需要,依据马克思主义有关教育理论,曾多次规定过我国社会主义教育目的。

1957年,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提出我国的教育目的是“培养有社会主义觉悟有文化的劳动者”。

1982年,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的教育目的是:“国家培养青年、少年、儿童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

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提出的教育目的是:为我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培养各级各类合格人才;“所有这些人才,都应该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和社会主义事业,具有为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而艰苦备斗的献身精神,都应该不断追求新知,具有实事求是、独立思考、勇于创造的科学精神。”人们把《决定》中的这段话概括为“四有、两热爱、两精神”。这是对我国教育目的的又一次表述。

1986年,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规定的教育目的是:“使儿童、少年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没人才。”

1990年,《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年规划和“八五”计划的建议》中提出了我国新时期的教育方针,其中规定的教育目的是“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199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提出的教育目的是“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1999年全国教育代表大会提出的要求是:

“推进素质教育,培养适应21世纪现代化建设需要的社会主义新人”。

综上所述,呵以看出,我国教育目的虽然曾出现过多种不同的表达方式,但其基本精神是一致的。大致有下列几个基本点:

(一)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劳动者和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教育目的的这个规定,明确了我国教育的社会主义方向,也指出了我国社会主义教育培养出来的人的社会地位和社会价值。他们不是不劳而获的剥削者、寄生虫,也不是供剥削阶级驱使驯服的奴仆,而是国家的主人,是自食其力的劳动者、建设者,是无产阶级革命事业的接班人。它与以往一切剥削阶级社会的教育目的有了本质的区别。

(二)使学生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

这是我国人才培养的规格标准。我们培养的社会主义劳动者、建设者,必须在品德、智力、体质几方面全面发展。德、智的关系也就是红与专的关系,我们历来主张培养的人才必须又红又专,德才兼备,既要有崇高的理想、道德和革命人生观,又要有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和技术。同时,要有健康的体魄,进步高尚的审美情趣,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以及劳动观点和生产劳动技能。

(三)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实现我国教育目的的根本途径.

马克思主义一贯强调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认为它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惟一方法,是实现社会主义教育目的的根本途径。我国社会主义教育所要培养的社会主义劳动者或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是一种全新的人,它与剥削阶级社会所培养的统治者、剥削者或供人剥削、压迫的奴仆的教育在性质上是根本不同的,因而它必须依据马克思主义的教育基本原理,把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作为实现我国社会主义教育目的的根本途径。

二、我国的教育方针

教育方针是教育工作的指针,它保证教育目的的实施。我国解放后,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曾颁布过不同的教育方针。

(一)1950年颁布的教育方针“教育要为工农服务,为生产服务。”

(二)1957年颁布的教育方针

1957年,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指出: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智、体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有文化的劳动者。

(三)1958年颁布的教育方针

1958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中规定:“党的教育工作方针是教育必须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四)1981年颁布的教育方针

1981年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中指出,我们必须“坚持德智体全面发展,又红又专,知识分子与工人农民相结合,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相结合的教育方针。”

(五)新时期的教育方针

199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明确规定了我国新时期的教育方针,即“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2000年,******在《关于教育问题的谈话》中提出:“在我们的国家里,各级各类学校都要认真贯彻执行教育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教育方针。”

三、素质教育

(一)素质教育的概念

素质教育是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的教育。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1999年6月13日)中,对素质教育的涵义给予全面的说明和阐述,主要包含以下几点:

第一,“一个宗旨”。“实施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的根本宗旨”。实施素质教育和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是一个意思,都是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都是提高国民的素质。

第二,“两个重点”。即“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我们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还要突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这是新世纪世界竞争的要求,是实现现代化的要求,也是使人成才的根本要求。以往我们在这方面的培养又存在一定的缺陷,因此更要弥补和加强。

第三,“三个面向”、“三个要义”。三个面向即“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三个要义即“面向全体学生,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创造相应条件,……尊重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教育规律,使学生生动活泼、积极主动地得到发展。”这不仅指明了工作的方向,又指明了工作的方法。

第四,“四个统一”,即“使受教育者坚持学习科学文化与加强思想修养的统一,坚持学习书本知识与投身社会实践的统一,坚持实现自身价值与服务祖国人民的统一,坚持树立远大理想与进行艰苦奋斗的统一。”这是对受教育者素质要求的进一步具体阐述。

第五,“五育协调”,即把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和社会实践,有机统一在教育活动的各个环节中,使它们相互渗透、协调发展。

第六,“全面贯穿”,即应当贯穿于幼儿教育、中小学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高等教育等各级各类教育,应当贯穿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等各个方面。

(二)素质教育的意义

1.是适应新世纪我国现代化建设事业的需要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知识经济已见端倪,国力竞争日趋激烈。我们现在已基本进入小康社会,要在21世纪中叶达到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实现现代化,任务是艰巨的,对劳动者的素质、各类人才的质量和数量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实施素质教育,从根本上说,就是要为现代化建设事业准备好劳动者和人才资源。

新民主主义的教育方针范文4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新民主主义革命;主流意识形态;宣传教育;路径

[中图分类号]A8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5)03 ― 0034 ― 03

曾说:“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1〕“五四”运动前后,中国知识界和思想界利用组织社团、发行刊物、深入群众等宣传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使之广为人民群众所识。新民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积极推进主流意识形态宣传教育,针对各阶段中心任务采取相应的方法和方式,进行主流意识形态宣传教育,提升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影响力和感染力,增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统领人民群众思想、凝聚社会共识的理论价值,不断深化人民群众对中国共产党主流意识形态的认识和理解。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主流意识形态宣传教育的实践效果,成为大革命、土地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人民群众认可和践行的思想理论形态,主要归因于中国共产党坚持采用符合人民群众利益诉求、坚持国家和民族利益至上、揭露反动派虚伪宣传以及动员敌军弃暗投明等方法,以赋有中国社会、时代和民族特色的方式进行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宣传教育,在人民群众中具有广泛的影响力和认同感,为开展中国共产党主流意识形态宣传教育留下丰富的价值意蕴。

一、抗日战争前启蒙人民群众和为人民而奋斗的路径指向

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资产阶级统治、建立社会主义和实现共产主义的理论指南。马克思主义能为世界各国无产阶级所了解和认同,源自各国无产阶级政党坚持围绕革命和建设的中心任务,解决人民群众关切的难题,故各国无产阶级所坚持和倡导的主流意识形态皆为本国人民群众的认同和践行,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彰显出凝聚社会共识的强劲威力。中国共产党建立至抗日战争爆发前,针对中国工农情况,围绕革命中心任务,采用多种形式开展党的主流意识形态宣传教育,使之具有深厚的群众基础,彰显了党的主流意识形态凝聚社会共识和汇聚社会力量的价值。

中国共产党成立后,针对当时工农大众文化程度、政治觉悟皆低等情况,成立了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中心任务就是组织精干力量到工人中去宣传马克思主义,提高他们的阶级意识,领导工人罢工,引导工人意识到自己身上所蕴藏的推动社会发展的巨大力量,培育工人的历史主体和社会主人思想,帮助工人树立唯物史观。早期的中国共产党人、刘少奇等深入厂矿、码头、铁路等,了解工人的生活和思想状况,向他们灌输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推进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发展。“工人本来也不可能有社会民主主义的意识。这种意识只能从外面灌输进去,各国的历史都证明:工人阶级单靠自己本身的力量,只能形成工联主义的意识,即确信必须结成工会,必须同厂主斗争,必须向政府争取颁布对工人是必要的某些法律,如此等等。”〔2〕因此,围绕中心任务,紧抓人民群众关切的社会问题向他们灌输马克思主义,最容易为广大人民群众所理解和认同。1922年7月,党的第二次代表大会所发表的宣言分析了面临的国际形式以及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形式,阐述了中国革命的性质、对象以及动力,确立了最低纲领和最高纲领,为革命发展指明了方向和树立了崇高理想,为推进中国共产党主流意识形态发展明确了目标指向、即不仅向中国共产员进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立场和观点的教育,而且在国共合作的组织和机构中也要进行马克思主义的宣传和传播。如在黄埔军校,中国共产党就积极结合当前国际以及国内的形式和任务,独立自主地开展马克思主义教育,推进了党的主流意识形态的发展。

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并没有被反动派的屠戮所吓倒,1927年8月,在汉口举行的“八七会议”,确立了以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反动派为主要内容的总方针,指明了为中国革命发展主要任务的方向。1928年,在党的“六大”上,与会人员认真分析了中国革命性质和主要任务,提出了“争取群众”是中国革命发展和取得胜利的根本保证,而“争取群众”的重要方法就是让人民群众认同党所秉持的革命理论以及坚持的革命路线、方针和政策,积极投身到贯彻中国共产党坚持和制定的革命路线、方针和政策。因此,“六大”会议上指出:“现在,第一个革命浪潮已经因为历次失败而过去了,而新的浪潮还没有来到,反革命的势力还超过工农革命实力,党的总路线是争取群众,党要用一切力量去加紧团结收集统一无产阶级的群众,使他们围绕着党的主要口号,做极巨大的组织工作,以巩固革命工会,农民协会,尽可能的领导日常经济政治斗争,以发展工农群众组织。”〔3〕为“争取群众”,中国共产党在农村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土地革命,使农民成了土地的主人,在土地革命中,积极采用各种方式对一切违背马克思主义精髓、一切阻碍马克思主义发展的封建迷信思想、封建等级制度以及腐朽没落意识形态等进行了铲除,努力扫清中国共产党主流意识形态发展的障碍。如邓小平在广西壮族自治区的左右江地区,针对当时左右江地区壮、苗、瑶等少数民族群众文化程度比较低、遭受封建地主阶级剥削严重、经济发展落后以及各种宗族、地方宗族观念比较根深蒂固的社会现实,针对农村土地分配不均、很多少数民族群众民不聊生、流离失所的苦难,提出了以土地革命为突破口,“争取群众”以推进中国共产党主流意识形态宣传教育的具体方法。为了让工农劳苦大众更快地了解和掌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共产党创办农民运动讲习所,开授社会问题与社会主义、中国民族革命运动史、帝国主义、各国革命史等课程,阐述中国革命与世界各国革命发展的普遍性以及特殊性,提高了农民运动骨干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促进了中国共产党主流意识形态的传播。尤其是组织和引导农民运动讲习所的学员利用课余时间阅读《共产党宣言》、《工资劳动与资本》等著作,激发了学员们学习和宣传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观点和方法的热情。中国共产党紧紧围绕中心任务,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作为分析和实现中心任务的做法,为推进马克思主义主流意识形态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经验财富。

“八七会议”确立武装反动派为中心任务的决议,也宣告了要在军队中推进马克思主义教育、以中国共产党主流意识形态统领军队思想,实现党领导武装的神圣使命。纵观中国历史上的军队,历来都是改朝换代的工具或者是阴谋家的私人武装。为了改变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武装力量不落入旧军阀的窠臼,必须以马克思列宁主义对军队进行统领,使军队成为以马列主义为指导原则的武装力量。在黄埔军校,中国共产党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坚持向军队学员讲授和灌输马列主义基本原理和观点,使他们明白军队的宗旨、任务和使命。为保证黄埔军校的思想政治工作顺利推进,中国共产党派了聂荣臻、等人到黄埔军校指导军校学员的思想政治工作。在任军校政治部主人期间,黄埔军校坚持“军事与政治并重。政治宣传工作是政治部的主要工作,利用课堂教学宣传马克思主义,宣传中国共产党的方针政策,”〔4〕推进了中国共产党主流意识形态的发展。红军长征途中经过少数民族地区时,围绕武装反动派的中心任务,向少数民族地区人民群众灌输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使之明白自己的意识领域已为本民族传统文化的糟粕所禁锢,人的主体能动性已受抑制,追求解放和独立、谋求幸福生活、实现人本质回归和释放的潜力被迫长久“冬眠”,由此促使少数民族人民群众以马克思列宁主义审视自己本民族传统文化和社会方式,逐步形成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并学会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作为指导实践的理论原则,加快了少数民族地区人民群众的革命之旅,促进了党的主流意识形态发展。

二、抗日战争期间国家和民族利益至上的路径指向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中国社会发展进入到重大的转折时期,中华民族面临亡国灭种的紧急关头,国内主要矛盾由阶级矛盾转化为民族矛盾。面对国内人民群众如火如荼的抗战热潮和面临统一战线错综复杂的情况,中国共产党把党的主流意识形态作为引领中华民族与抗日战争的伟大旗帜,使主流意识形态具有最广泛的民族基础以及抗日战争具有最科学的理论指导。为代表的第一代领导集体依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制订了中国共产党抗日战争的方针、路线以及政策,且在人民群众当中广泛宣传,提升了主流意识形态的感染力。

为更好地围绕中心任务推进中国共产党主流意识形态的宣传教育,广泛涉猎马克思主义的相关书籍,着眼于对中国抗日战争命运的分析,写出了诸多真知灼见的光辉著作,如《<共产党人>发刊词》、《中国革命与中国共产党》、《论持久战》、《中国共产党在战争中的地位》等名篇力作,以马列主义基本原理分析中国抗日战争的性质、阶段以及最终后果等,强调“一切有相当研究能力的共产党员,都要研究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的理论,都要研究我们民族的历史,都要研究当前运动的情况和趋势;并经过他们去教育文化水准较低的党员。”〔5〕通过理论素养较高党员教育水平较低党员、提高共产党整体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再向广大人民群众做广泛地宣传,促进了主流意识形态的发展。

随着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疯狂扩张以及为其侵略行为狡辩的谬论兴起和泛滥,中国共产党以马列主义教育人民群众提高对帝国主义侵略本质的认识,发扬人民群众悠久的反侵略、反暴掠的光荣传统,帮助人民群众组织武装力量反抗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如在广西,中国共产党派政工干部深入桂西、桂南、桂北等壮、苗、瑶少数民族聚居地,向人民群众宣传党的抗日救国纲领,帮助人民群众克服思想意识狭隘、分散主义思想严重等局限性,成立了灵川抗日武工队、柳北抗日挺进队、桂南抗日游击队、桂东南各县抗日武装等,既痛击了日本侵略者的嚣张气焰,又使党的抗日救国纲领得到了广泛的传播,使党在抗日战争时期制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为广大人民群众了解和认同,中国共产党主流意识形态得以广泛传播和发展。而即使在免遭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中国共产党依据马列主义制定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国共产党和新疆政府成立了“反帝会”,组织新疆各族人民为抗战捐款捐物。仅在1943年,新疆发动一县一机募捐活动,就募集到144架募机款,这是各族人民对抗日民族统一战线高度认同的辉煌结果。新疆宗教界人士更是抛开有神论和无神论的异见,响应中国共产党依据马列主义制订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呼吁各教派团结起来、共同抗击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大阿訇马良骏在新疆第三次声援抗日大会上坚决表态:“我们只有一个敌人――日本,我们要一致抗日,我虽然是一个将70岁的老朽,我愿意率领全疆回族同胞为救国而战”。〔6〕广西和新疆少数民族群众热情高涨的抗战热潮,证明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期间依据马克思主义制订的路线、方针以及政策,得到了人民群众的热情支持和衷心拥护,促进了中国共产党主流意识形态宣传教育的发展。

三、解放战争期间国家民族前途之上和争取敌军投诚的路径指向

抗战期间,中国共产党在马列主义指导下,取得抗战的伟大胜利,形成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大理论成果――思想,这也是中国共产党主流意识形态建设和发展的精华。抗战胜利后,中国面临着“一个国家,两种命运”的重要转折点,如何揭发反动派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歪理邪说,引领当时混乱繁杂的异质思潮,提高人民群众建立一个自由、民主、独立的社会主义国家的意识,成为党首要思考和亟需破解的问题。以为代表的第一代中国共产党领导集体,依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科学总结大革命时期以及抗日战争时期主流意识形态宣传教育经验,结合中国当时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高屋建瓴地思考国家和民族的生死问题,围绕解放战争的中心任务,继续推进中国共产党主流意识形态的建设,加快了主流意识形态宣传教育的发展。

在抗战期间,因忙于抗战的具体事务,且抗战期间国共两党存在较长时间的合作,很多共产党员没有时间和机会学习马列主义基本原理。同时,抗战期间因扩充兵员、壮大党组织力量的需要而吸收了大量的中国共产党党员,导致了很多非无产阶级思想涌入了各级党组织。因此,解放战争初期,中国共产党员的政治理论素养跟不上急剧变化的形势发展。为代表的第一代领导集体以纪念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各种运动为契机,加强党的思想政治理论建设、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为契机,从多层次上阐述学习马列主义基本原理的重要性,为开展中国共产党主流意识形态宣传教育奠定了思想基础和组织基础。如在纪念“十月革命”三十一周年之际,撰文指出:“马克思列宁主义的革命理论和革命风格建立起来的革命党,就不可能领导工人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战胜帝国主义及其走狗,”〔7〕阐明了中国共产党学习马列主义的重要性,诠释了马列主义武装工人阶级以及广大人民群众夺取解放战争胜利的重要性。

中国共产党还针对官兵痛恨上层社会的心理,以多种形式对军队的官兵开展中国共产党的政策、主张以及建议的宣传教育,帮助他们认清政权的反动性、欺骗性和残暴性,提高他们对中国共产党主流意识形态的认识和认同。曾说:“我们说的马克思主义,是要在群众生活群众斗争里实际发生作用的活的马克思主义,不是口头上的马克思主义。”〔8〕因此,即使在硝烟弥漫的战场,中国共产党也对军队官兵进行党的主流意识形态宣传教育。如军队的对敌工作部针对军队官兵的思乡之情,对他们播放“思乡曲”,唤起他们对家乡父老乡亲的思念,培育他们朴素的人民群众观;采用火线喊话、针对时局发表评论、给军队将领写信、用射弹弓或者放风筝等方式向军队散发传单,宣传中国共产党民主和平的政治主张,揭发军队中的欺骗宣传,促使军队许多官兵起义、投诚,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主流意识形态宣传教育的显著效果。

〔参 考 文 献〕

〔1〕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471.

〔2〕列宁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17.

〔3〕中央档案馆.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4册)〔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0:314.

〔4〕林之达.中国共产党宣传史〔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0:89.

〔5〕选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532-533.

〔6〕巴台.20世纪30年代共产党人解决新疆民族问题的主张与实践〔J〕.新疆社科论坛,2001,(04):56.

新民主主义的教育方针范文5

【关键词】民办高校 大学生 思想政治教育 全面发展

我国民办高校作为一种新的办学模式,为我国高等教育市场注入一股新鲜血液。民办高校在我国存在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这种意义体现在它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必然要求,也体现在它是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实现方式之一。民办高校这一办学模式具有特殊性,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目的的民办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也面临着新情况、新问题、新形势。要创新民办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除研究一般意义上思想政治教育在人素质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外,还要研究民办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特殊性。在找出民办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面存在的问题之后,对症下药,提高其思想政治教育及创新。

目前,民办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自身薄弱,形势不容乐观。民办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着由其自身特点带来的新情况、新问题,从目前民办高校的实际情况来看,思想政治教育应有的地位并没有真正落实到位,现实处境不佳。主要集中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第一,认识上的误区。对于民办高校要不要加强思想政治工作,一些人特别是民办高校的一些管理人员思想中存在不少模糊的认识,主要表现在:一是“无用论”。有人认为民办高校的学生自己缴费上学,毕业时自谋职业,就业竞争激烈,思想品德课成绩即使好找工作时也不管用,只有学好专业知识和技能才能找到好工作。二是“无必要论”。一些人把民办高校与私营企业进行简单的类比,因而认为,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是公办高校的份内之事,而民办高校无此必要。三是“无条件论”。有人认为,民办高校没有专职的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加之资金困难,所以,民办高校不具备开设思想政治教育课的师资条件。受上述错误思想的影响,目前我国民办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相当薄弱。

第二,研究思想政治工作新问题、分析新动态、寻找新方法的主动性不强,平时比较多的强调以扩大招生规模来增加创收,强调加强后勤服务以增加经济效益等,而对思想政治教育关心不够。

第三,民办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无论在理论素质上,还是知识结构上,都有待提高。在思想政治工作的投入方面也存在明显不足,如德育教育基地建设落后于专业实验基地建设,政治课的教学手段落后于专业教学手段。尤其是政治课的内容跟不上形势的要求,使得政治思想教育显得苍白无力。传统的思想政治观念与市场经济体制如何接轨,如何运用正确的思想观念来解决现实问题,如何正确分析看待社会上的一些不良现象,对于这些问题,学生们都比较模糊。

民办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是个系统的社会工程。加强和改进民办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必须从民办高校的实际,从民办高校学生的实际出发,研究教育对策,寻求最佳方法。针对上述提出的问题,主要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进行改进。

一、坚持民办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正确原则

鉴于民办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特殊性,在创新思想政治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中应首先抓好以下原则:

(1)时代性原则。思想政治教育具有与时俱进的特性,民办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必须贴近现实生活。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日益加强,为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提供了有利条件。

(2)针对性原则。针对性就是从实际出发,有的放矢,用不同的方法解决不同的问题。它实际上就是实事求是原则在思想政治教育方法选择过程中的运用。即“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对症下药”。针对性能够帮助学生扬长避短,能够在思想上急人所难、雪中送炭,能够从学生的实际状况出发,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性。

(3)创造性原则。现代社会发展很快,人们的思想也变化很快,思想政治教育经常遇到新问题,这在民办高校尤为明显。民办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出现特殊性,在很大程度上是由时代条件变化而引起的。这要求思想政治教育要有创造性。况且,理论具有普遍性,而人的思想却具有特殊性,用一般性的理论解决特殊性的问题,本身就需要创造性。

二、确认民办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着重点

(1)坚持以“三个代表”思想为统领,贯彻中央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和全国民办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专题研讨会的精神,把切实加强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作为民办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在增强时代感,提高针对性、主动性、实效性和创造性上下功夫,促进学生素质全面发展。

(2)加强民办高校领导班子的思想政治建设。学校的领导班子是学校发展的决策者和工作开展的管理者,在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下,大部分民办高校片面强调专业设置的市场性、趋利性,过分注重经济回报,忽视了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结果培养出来的毕业生多有思想政治素质方面的欠缺。这与某些校领导的短视行为有很大关系。所以必须首先加强民办高校领导班子的思想政治建设。

新民主主义的教育方针范文6

一、社会主义荣辱观重要论述在“培养什么人”这一根本问题上做出了明确的是非标准,教育研究要进一步贯彻和体现党的教育方针。“培养什么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是党的教育方针的根本要求。总书记的重要论述,从如何对待国家和人民、如何对待科学与劳动、如何对待他人和义利、如何对待法纪与生活的角度,全面阐明了“培养什么人”的重要标准,明确了在“培养什么人”过程中坚持什么、反对什么,体现了鲜明的时代特征和民族精神,是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时期党的教育方针的核心与深化。不容否认,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腐朽没落思想与作风对社会生活和人们精神世界产生消极影响,对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更具侵害作用。

面对这种情况,社会主义荣辱观重要论述在“培养什么人”的根本问题上提出了根本要求,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指导作用。需要指出,教育研究不仅有其学科性,更具有强烈的政治性,“培养什么人”的问题是教育及教育研究面临的严肃的重大政治问题。总书记关于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要论述,实际上是从政治的高度对教育及教育研究的要求。因此,教育研究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贯彻落实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为重要课题,在开展分门别类的教育研究的同时,围绕根本问题,体现根本要求,深刻认识并承担教育研究工作的政治责任。

二、社会主义荣辱观重要论述就“怎样培养人”及素质教育问题上提供了重要的指导方针,要进一步加强体现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教学研究。“怎样培养人”同素质教育及教学过程有着紧密的联系,在青少年中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要体现和渗透学校教育教学过程之中,并加强和改进教学研究工作。教学工作及研究并不是各个学科教学的简单集合,也不是仅仅促进学生知识积累和智力发展,必须要紧密结合素质教育的主题,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思想政治素质是最重要是素质,总书记的重要论述就思想政治素质做出了深入全面的阐述,对学校教学工作及研究提出了一系列亟待加强和改进的任务。一是将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作为学校教学工作的重要内容,研究如何在各个学科教学提和渗透其丰富内涵,充分发掘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教学资源,实现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与学科教学的有机结合。二是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为重点开展思想品德类课堂教学,将这一重要论述作为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的契机与动力。研究如何把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作为主线的课程、教学与教材建设。三是在发挥目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的基础上,研究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教学方法,开展具有针对性、生动活泼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四是教育机构要组织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教学研究活动,整合教育系统的研究资源,形成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系统资源和整体思路。

三、社会主义荣辱观重要论述为推动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确定了鲜明的思想与行为规范,要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以突出针对性、实效性为重点的德育研究。总书记的重要论述,对德育工作及德育研究具有直接的指导意义。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提出,态度鲜明,针对性强,划清了是与非、美与丑、荣与耻明确界限。开展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为核心的青少年思想道德的教育,关键是进一步增强德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荣辱具有思想和行为两方面的体现,是思想方式与行为方式的统一,最终要体现在行为方式上。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不能只停留或满足思想认识层面,必须要努力将积极思想转化为积极行为。增强针对性和实效性历来是德育研究的重点课题,针对性就是要有的放矢,实效性就是要解决问题,学习贯彻总书记的重要论述,更显其迫切和重要。当前德育研究工作需要在如下方面予以加强和改进:一是全面认识青少年荣辱观念的现状,分析其存在问题的原因,确定建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生长点和条件环境;二是根据青少年成长的规律、特点,探讨在不同年龄阶段青少年中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有效途径和方法;三是研究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资源建设,形成网络化、社区化、生活化的教育环境,建立全社会关心青少年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系统工程;四是注重研究成人与未成年人的关系研究,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对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青少年提出的要求,成年人的荣辱观对数以亿计的未成年人的思想方式、行为方式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要从社会、家庭、教师的角度探讨成年人正确荣辱观对青少年的示范与影响,从而形成全社会范围的良好风气。

八荣八耻的根本是什么呢?我常常想,当一个人以八荣八耻为镜子的时候就明白自己更多些;当一个人终身以八荣八耻为镜子的时候,他就能与世界上最伟大的人们比肩齐高!请看这一串光辉的名字:

,他一生服务人民,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钱学森,中国导弹之父,美国说他抵三个师,在新中国诞生后毅然回到自己的祖国。

李四光,当外国专家定论中国没有石油时,他自信地说:科学证明中国有储量丰富的油气。

李瑞环,热爱本职岗位,从一个普通的建筑工人成长为党和国家领导人。

焦裕禄,将灾难中的兰考人民紧紧团结起来,与风沙盐碱战斗到生命最后一刻。

孔子,早在2000多年前就教育他的弟子要诚实。在学习中,知道的就说知道,不知道的就说不知道。他认为这才是诚实守信对待学习的正确态度。

,为了大部队的行动,坚守纪律,强忍着烈火烧身直到牺牲。

雷锋,一双袜子补了又补,却寄钱救济战友的家人。

这些鲜明的事例告诉我们,不管是过去,今天还是将来,八荣八耻的根本就是如何学会做人,做一个对社会负责,对祖国人民有贡献的人。反之,那些遗臭万年的八耻类人物将会永远被人民和时代唾弃,踩在脚下。

同志关于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要论述,明确了我国社会当前基本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和改革开放的时代要求,具有很强的思想性和现实针对性。

荣辱观古已有之,荣辱心人皆有之。不同的时代,不同的民族,持有不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人们,其荣辱观是不同的。恩格斯说,“每个社会集团都有他自己的荣辱观”。社会主义荣辱观,回答的是社会主义社会中,什么是光荣,什么是耻辱。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既要发扬优良传统,又要体现时代精神;既要立足本国,又要面向世界;既要把握今天,又要面向未来。

每个时代、每个民族的荣辱观,归根结底是由那个时代那个民族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决定的,同时也极大地作用于经济社会的发展。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它对荣耻的界定,对是非的判断,对美丑的区分,立足中国的现实国情,着眼现代化的发展要求,体现了继承与创新的统一。

“八荣八耻”体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特征。社会主义荣辱观内含着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指导思想、方针原则和公民的基本道德规范,坚持了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为基本要求。“八荣八耻”既有先进性的导向,又有广泛性的要求,引导人们摆正个人、集体、国家的关系,正确处理个人与社会、竞争与协作、先富与共富、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等关系,确立了在社会主义社会,全体公民普遍认同和自觉遵守的行为准则。

“八荣八耻”反映了市场经济的特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大大增强了人们的自立意识、竞争意识、效率意识、民主法制意识和开拓创新精神,但市场自身的缺陷和消极因素也会反映到人们的思想道德和人与人的关系上来。市场经济是利益经济、效益经济,更是信用经济、法制经济。“八荣八耻”针对拜金主义、享乐主义、见利忘义、损公肥私、不讲信用、欺骗欺诈等消极现象和社会公害,提出鲜明的是非、善恶界限。它所包含的丰富内涵,为保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为建设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道德体系,提供了思想基础。新晨

“八荣八耻”展现了现代社会的特性。随着科技发展和社会进步,人们的公共生活领域不断扩大,相互交往日益频繁,社会分工日益细密,“八荣八耻”在维护公众利益、公共秩序,保持社会稳定方面的作用更加突出,成为公民个人道德修养和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表现。“八荣八耻”在公共生活、公共利益等方面,确立了公民应当遵循的行为准则,有利于促进社会的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