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禽养殖的前景范例6篇

家禽养殖的前景

家禽养殖的前景范文1

一、工作思路和目标

(一)畜禽养殖业整治的思路。

根据区域环境容量合理调整和优化畜禽养殖结构、布局和规模,划定禁养区(不准规模化养殖畜禽的区域)、限养区(实现畜禽污染物总量控制的区域)和非禁养区(除禁养区和限养区以外的区域),按建设项目有关规定和规划定点要求规范养殖场建设,对现有养殖场(户)污染进行综合整治,削减敏感区域的饲养总量,推行清洁生产和生态化养殖,实现废物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和生态化的目标。

(二)畜禽养殖业整治的目标。

合理规划和适度发展畜禽养殖业,控制和削减畜禽养殖排污总量。到年底,禁养区规模化养殖场原则上全部实现关停转迁;除禁养区外,全县所有规模化养殖场实现污染物达标排放,排污总量控制在年的50%以内。

1、禁养区整治目标。

(1)禁养区内不得新建和扩建各类畜禽养殖场,现有各类规模化畜禽养殖场二年内逐步实现关停转迁。

(2)禁养区畜禽养殖总量年削减50%,年底实现禁养。

(3)禁养区内现有畜禽养殖场应采取有效措施削减排污总量或进行污染物综合利用,利用现代生物制剂,减轻恶臭气体污染,在实施关停转迁前不得扩大饲养规模(种类和数量)。

2、限养区整治目标。

(1)限养区内不得新建和改建各类畜禽养殖场,限养区内的现有各类畜禽养殖场不得扩大养殖规模;限养区内治理无望的养殖场在年底前实现关停。

(2)在年底前,限养区内的各类畜禽养殖场的规模、饲养密度及安全防护距离达到规定的要求,排放的污染物(包括恶臭气体)的浓度和总量须达到国家或地方规定控制标准。

3、非禁养区整治目标。

(1)畜禽养殖场的规模、饲养密度及安全防护距离达到规定的要求。新建、改建和扩建养殖场应符合规划定点要求,建设项目必须经环保部门审批,严格执行“环评”、环保“三同时”制度和农业部门防疫条件验收。

(2)现有的各类畜禽养殖场须妥善处置固体废弃物,在年底前排放的污染物(包括恶臭气体)的浓度和总量须达到国家或地方规定控制标准。

(3)养殖场要实现废物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生态化,有效削减污染量,减轻对环境的污染程度。

二、禁养区、限养区、非禁养区的划分

(一)禁养区范围。

1、县城市总体规划中“一城(武康)”远景规划建设用地范围;

2、县依法划定的各类风景名胜区、下渚湖风景旅游度假区;

3、各类历史文物遗迹保护点;

4、武康对河口水库、东苕溪乾元段、苎溪漾生活饮用水源保护区;

5、国家或地方法律、法规规定需特殊保护的其它区域。

(二)限养区范围。

1、除禁养区外的铁路、高速公路、国道、省道两侧500米以内范围;

2、县城市总体规划区中除了畜禽禁养区以外范围;

3、乾元镇、新市镇、钟管镇、洛舍镇、雷甸镇、禹越镇、新安镇、莫干山镇、三合乡、筏头乡规划建设用地范围。

(三)非禁养区范围。

县域内除了禁养区和限养区以外,均为非禁养区。

三、畜禽养殖业污染整治工作实施计划

(一)组织机构和职责。

1、组织机构。

县政府成立县畜禽养殖业污染综合整治领导小组,成员由县政府办公室、县计经委、县财政局、县环保局、县农业局、县建设局、县旅游局、县国土资源局、县工商局、县交通局、县卫生局、县水利局、县林业局和县城管局组成。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和专家技术小组。

2、禁养区划分、整治实施方案的制定。

(1)公布县畜禽养殖禁养区限养区非禁养区划分范围并报市环保局、市农业局备案;

(2)制定《县畜禽养殖业污染整治方案》,发文实施。

3、各部门职责。

(1)整治办公室根据《县畜禽养殖业污染整治方案》,负责畜禽养殖场的污染防治管理和组织实施工作。

(2)环保部门对本辖区内的畜禽污染防治工作依法实施统一监督管理。

(3)规划部门要根据城镇发展总体要求,提出畜禽养殖业规划选址意见。

(4)农业部门负责制定年度和中长期畜禽养殖业发展规划、污染治理计划,提供技术指导服务,并对新建畜禽养殖场的定点严格把关。

(5)规划、卫生、水利、林业、交通、国土、工商和城管执法部门应根据各自的职责,协同农业、环保部门做好本《方案》的实施工作。

国土部门会同城管执法部门依法对擅自建设和搭建的各类养殖场(棚)进行查处;水利、交通、环保部门要依法对污染物直排河道的行为进行查处。

(6)财政部门在年度资金预算中,应列支畜禽养殖业污染综合整治专项资金,用于补助畜禽养殖业污染防治。

(二)畜禽养殖业整治计划。

1、禁养区的整治要求。

控制和削减畜禽饲养总量,畜禽饲养总量在年基础上年削减50%,至年底前实现禁养。

(1)禁养区内禁止新建、改建和扩建一切养殖场。

(2)年底前禁养区内实现禁养。养殖场在实施关停转迁前不得扩大饲养规模(种类和数量),应采取有效措施实现年削减排污总量20%的目标,并应用现代生物制剂,减轻恶臭气体的污染。

2、限养区整治要求。

(1)限养区内禁止新建和扩建一切养殖场。

(2)逐步削减区域排污总量,至年底前区域排污总量控制在年的50%。规模化畜禽养殖场(户)排放的各类污染物的浓度和总量(废水、废气、恶臭污染物、固体废弃物)达到国家和地方规定的控制标准。对排放污染物超过规定浓度和总量的畜禽养殖场,由县人民政府责令其限期治理,至年底前全部实现达标排放。

3、非禁养区整治要求。

年底前所有规模化畜禽养殖场污染物实现达标排放,并优先发展生态型和资源综合利用型的畜禽养殖场,实现清洁生产、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利用、化害为利目标,达到区域密度、规模和结构的合理配置,促进畜禽养殖业可持续发展。

(1)积极推行清洁生产工艺,实现科学养殖,达到饮污分离、雨污分流、污染物固液和干湿分离。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应建立有机肥加工中心及与排污量相匹配的农业示范基地,积极采用生物治理技术,畜禽粪尿综合利用率达到80%以上。

(2)合理定点建设养殖场,新、改、扩建畜禽养殖场必须符合国家及地方规定的规模、饲养密度和卫生防护距离的控制标准,并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审批”和环保“三同时”制度,纳入正常的项目审批轨道。

(3)逐步削减区域排污总量,至年底前区域排污总量控制在年的50%。规模化畜禽养殖场(户)排放的各类污染物的浓度和总量(废水、废气、恶臭污染物、固体废弃物)达到国家和地方规定的控制标准。对排放污染物超过规定浓度和总量的畜禽养殖场,由县人民政府责令其限期治理,至年底前全部实现达标排放。畜禽养殖场必须完善雨污分流设施,具备纳管条件的养殖场必须将污水纳入城市污水管网。

四、畜禽养殖场控制标准

(一)卫生防护距离标准。

畜禽养殖场应达到安全防护距离要求。畜禽养殖场与规划居民住宅之间隔离带宽度最小应达到:猪常年存栏少于500头的,为300—500米;500—3000头的,为500—800米;3000—10000头的,为800—1000米;多于10000头的,为1000—1500米。其它种类畜禽根据排污状况参照执行。

(二)区域饲养密度标准。

控制限值(按常年存栏数计)为:猪≤5头/亩,牛≤1头/亩,其它种类畜禽根据污染物排放状况参照执行。

(三)水污染物、废渣和恶臭气体标准。

畜禽养殖业水污染物、废渣和恶臭气体排放标准执行国家环境保护总局批准的《畜禽养殖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596-2001)。养殖规模小于GB18596—2001标准中规定的规模控制下限的各类养殖场(如存栏小于500头养猪场)参照此标准执行。

五、政策措施

(一)禁养区内各类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关停转迁的具体补助标准、限养区和非禁养区内各类规模化畜禽养殖场达标整治的具体补助标准另行制定。

(二)超过治理期限畜禽养殖场排放的污染物的总量和浓度仍未达标或未按期实现搬迁和关停的,除责令其停止饲养畜禽外,取消其污染治理资金补助。

家禽养殖的前景范文2

近年来,随着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我市畜牧业迅速发展,促进了农村经济的繁荣。同时,畜禽养殖的迅速发展和污染治理的滞后现象,对农村生态带来了严重威胁。为遏制畜禽养殖污染不断加重的趋势,促进我市畜牧业持续健康发展,改善环境质量,现就加强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工作,提出以下意见:

一、加强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工作。要结合生态农业建设,着力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切实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积极探索符合我市实际的畜禽养殖污染综合防治措施,不断提高畜禽养殖管理和污染防治水平。鼓励规模化、集约化养殖,努力实现种植养殖平衡、发展与治理同步。结合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基地建设,进一步加大畜禽粪便综合利用力度。到“十一五”末,畜禽养殖粪便资源化率达到90%以上,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全部实现污染物达标排放。

二、按照《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管理办法》(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第9号令)的有关要求,在*8年12月底前各县(市、区)完成畜禽养殖禁养区的划定工作,报县(市、区)政府批准实施,并报市环保局和市畜牧局备案。

禁养区应包含以下几个区域:

(一)重要生态功能区、生活饮用水水源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旅游观光区、森林公园、文物和历史遗迹保护区、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及缓冲区;

(二)城市和城镇居民区、文教科研区、医疗区等人口集中地区;

(三)国家或地方法律、法规规定需特殊保护的其他区域。

三、禁养区内现有各类畜禽养殖场2010年底前要落实关停转迁计划。在实施关停转迁前,各县(市、区)政府要积极组织做好关停转迁等善后工作。

四、禁养区内严禁新建、改建、扩建各类畜禽养殖场。不得在城镇规划区及城镇常年主导风向上风向2公里范围内新建、扩建、改建畜禽养殖场,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场界周围的卫生防护距离应控制在2公里以外。

五、新建、改建、扩建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必须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我市畜禽养殖污染管理规模确定为:存栏猪300头以上、牛100头以上、禽类5000羽以上的畜禽养殖场,以及按《畜禽养殖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596—*1)折算后达到规定规模标准的其它类型的畜禽养殖场,达到上述规模的企业,必须填报环境影响登记表或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表)。

六、畜禽养殖场污染防治应遵循“综合利用优先、资源化、无害化、减量化”的原则,落实畜禽养殖场废水、废渣、恶臭、畜禽尸体安全处置措施,工艺措施执行《畜禽养殖业污染防治技术规范》(HJ/T81—*1)。要通过合理规划建立畜禽养殖小区或规模化畜禽养殖场,把农户散养的畜禽养殖逐步集中,使畜禽养殖规模与周围农作物种植面积相配套,保证消纳畜禽养殖粪便。加强畜禽养殖场环境绿化,保持畜禽养殖场所环境整洁,实现清洁养殖。

七、大力推广生态养殖模式,积极组织实施干湿分离、沼气化处理、有机无机复合肥加工、“养殖—沼气—种植”等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实用技术。积极开展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示范工程建设,树立样板,稳步推广,促进畜禽养殖污染防治水平的提高。

八、规模以上和规模以下养殖场(区),其排放标准均按国家《畜禽养殖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596—*1)执行,污染物排放COD达到400mg/L、氨氮达到80mg/L以内。如省规定排放标准严于国家标准,应按省规定标准执行。

九、现有各类畜禽养殖场要落实污染防治措施,对达不到排放标准要求的畜禽养殖场,要依照管理权限,落实限期治理计划。所有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在2010年底前必须实现污染物达标排放,各县(市、区)要根据企业状况、分类制订污染防治计划,限期完成。规模以下畜禽养殖场达标排放期限由各县(市、区)确定,但不得迟于2010年底。

十、加强对畜禽养殖的指导和管理。各级环境保护、畜牧行政主管部门对治污成效突出、示范作用明显的畜禽养殖场给予一定的政策优惠。对违反国家和省有关环保法律法规的行为,要坚决予以查处。

家禽养殖的前景范文3

[关键词]家禽 传染病 防治 措施

[中图分类号]S85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3-1650(2013)07-0177-01

一、前言

随着养殖业规模的不断扩大,家禽大规模的传染病已经成为制约养殖户增收的一个重要因素。通常,在我市的春秋两季,是禽类传染病的高发期。在禽类的养殖过程中,传染病是造成禽类大量发病甚至死亡的重要原因,能够对养殖户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所以,在禽类的养殖中,做好禽类传染病的防治工作是发展养殖业的重中之重。

二、家禽传染病的特点

1.多样性

在家禽的养殖中,其传染病种类繁多。每一类禽类传染病都有属于自身的特征,并在呈现出不同的发病症状。

2.普遍存在性

家禽传染病具有普遍存在性,主要是因为疾病本身有破坏性的特征,再加上传染病蔓延速度快,因此,在规模较大的养殖场出现家禽传染病的机率更大。通常,禽类传染病的发病原因主要有两种:第一,一些禽类传染病毒抗药性强,不容易被摧毁;第二,养殖户所使用的养殖饲料为各种传染病毒的蔓延提供了便利的通道。因此,在禽类传染病的防治工作中,养殖人员应该认识到病原体分布广泛的特征,多种禽类可能会被同一种传染病同时感染。针对不同的传染病及其各自的特点,要使用不同的疾病控制措施,彻底解决家禽传染病问题。

3.危害性

家禽传染病一旦蔓延成趋势,将会导致各种禽类发病甚至死亡,进而减少家禽养殖户的资金回报率。

三、家禽传染病预防的综合性措施

1.加强家禽养殖户的防病观念

在家禽传染病的预防过程中,应该不断加强禽类养殖人员的素养,定期对各类家禽养殖户进行养殖技术培训工作,提高其防治家禽传染病的观念。我市的家禽专业养殖工作者每年定期下乡,对乡镇养殖户的禽舍进行各种防疫工作,防止各种禽类传染病的发生。同时,我市常年举办养殖专业户的培训工作,普及各种禽类传染病具体的防治措施。如此以来,能够较好地落实我市养殖业发展的具体计划。推动养殖业稳步前进,促进我市县乡养殖业想专业化和集约化方向转变。

2.把握好消毒关

2.1净化环境。做好禽舍的环境净化工作,保持良好的场地清洁,能够有效地降低禽类传染病的发病机率。一般来说,禽类传染病的病原体具有较强的抵抗力,如果禽类所生活的环境污染较为严重,那么,将会加快病原体的传播速度和蔓延规模。针对上述情况,禽类养殖人员应该做好禽舍的日常清洁工作,并定期定时对禽舍进行消毒处理。通常,在冬春禽类传染病高发期,应该加强禽舍的消毒清理工作。从根本上减少导致禽类感染传染病的源头,提高禽类生活的环境质量,提高禽类养殖户的收入。

2.2在养殖场的门口要建设专门的消毒池,并由专业消毒人员进行养殖场的日常消毒工作。对于消毒池来说,应该保证每4天换水一次。一般来说,烧碱和消毒灵都可以作为消毒水使用。在进行禽舍的消毒工作中,专业人员应该要穿上专门的衣服和鞋子。在进入禽舍时,应该从消毒池旁边经过。在禽舍的管理中,没有经过专门消毒的物品不能被带入禽舍内部。而且不同禽类所使用的用具和饲料不能混在一起。

2.3做好家禽饲料和水源的质量保证工作是杜绝传染病源的重要措施。禽舍养殖人员应该定时对禽舍内部的各种用具进行清洗,包括各种水具、饲槽等。而对于禽舍外部的环境要保持干净。应该定期使用生石灰或者漂白粉进行消毒工作。除此之外,养殖人员还应该加强对禽舍的灭虫工作,通常,一个月可以采取两次全禽舍的药物投放,在其投放过程中,应保持禽舍内外环境的整洁,尽量减少各种传染病原体的传播机会。

3.加强饲养管理

3.1做好禽舍内部的通风换气工作是预防家禽传染病的重要工作之一。一般来说,家禽在成长过程中,因为身体新陈代谢较快,对禽舍的空气需求量大。尤其是在夏季的时候,禽舍通风十分必要。夏季温度较高,禽类的排泄物在潮湿和闷热的空气中会滋生各种细菌,成为家禽传染病的来源。所以,养殖人员应该注意定期定时对禽舍进行换气工作,确保禽舍内部空气的通畅性。

3.2禽舍内部的湿度和温度都要按照一定的标准控制。适宜的温度和适度能够有效地调节禽类的本身的温度。这对家禽日常的生活和各种营养的吸收有重要的关系。所以,要想保证家禽良好的身体状况,应该控制好禽舍的温度。但是禽舍的湿度并没有温度要求那么高。根据我市具体的气候状况,禽舍内部的湿度一般保持在40%左右为宜。

3.3在家禽传染病的防治过程中,做好光照的控制工作能够切实减少家禽传染病的发病率。一般来说,禽舍在选址时,就应该考虑到光照的问题。通常禽舍的门窗要朝阳,保证通风和充足的光照。适当的光照能够有效保证禽舍内部的干燥,避免细菌的滋生,有利于禽类的健康生长。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家禽传染病的预防工作对于养殖业的未来发展有重要的意义。在各种禽类的养殖过程中,养殖场的养殖人员应该切实做好家禽传染病的预防工作,进一步减少家禽感染疾病的比率。要做好家禽传染病的防控工作,不仅要加强禽舍内外部环境清洁和管理,而且要切实做好禽舍的消毒工作,切断各种疾病病原体的传播途径。如此一来,才能够从根本上防止传染病的蔓延,减少养殖户的成本投入,增加其收入。

参考文献

[1]李凯年,逯德山,家禽健康养殖的关键——维护肠道完整性[J],中国动物保健,2009(03).

[2]曾政,邓小红.王希良,布鲁氏菌OMPl6重组亚单位疫苗的初步研究[A],第二届全国人畜共患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

[3]赵力,刘志豪,周伟,陈佰爽,吴程前,金雷,修饰抑制活性炭在铅碳电池中的析氢[A],第29届全国化学与物理电源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

家禽养殖的前景范文4

关键词:家禽;养殖;环境

1 家禽在生态养殖过程中环境管理的现状

我国家禽养殖业的发展为我国的消费市场提供了大量的家禽产品。但在家禽养殖行业中也也存在着家禽食品安全和养殖污染的问题。家禽生态养殖是随着养殖业的不断发展而出现的,主要是针对传统的家禽养殖业中出现大量的畜禽粪尿及废弃物会对环境造成污染而采取的一种养殖新模式。生态养殖不仅能够发挥养殖业优势,而且能够保护环境。因此生态养殖受到了越来越多养殖户的认可,有利于养殖业的健康持续发展。在养殖的过程中保持生态环境不受破坏,维持养殖和生态之间的平衡发展,既要实现养殖的经济价值,又要注重对自然资源的保护,维持整个生态平衡发展。根据调查资料显示,目前家禽生态养殖的发展还处于一个比较落后的状态,主要表现为生态养殖的模式单一、养殖过程中的环境管理不到位、生态养殖的技术更新难等等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限制了我国家禽养殖业的进一步发展。

2 家禽养殖对环境的影响及管理措施

2.1 家禽养殖对环境的影响

随着集约化养殖的迅猛发展,加上养殖企业资金有限,不重视环保,或相关设施未配套,家禽的粪便、污水、有害气体、粉尘、噪音及死亡家禽等,将导致养殖场自身环境恶化同时也影响其周边环境,对大气、水源、土壤造成严重污染。

2.2 家禽养殖环境管理措施

2.2.1 减少家禽养殖污染措施

为从根本上解决由规模化养殖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各级政府部门应制定相关法律法规,使治污有法可依。同时采取营养措施,采用理想氨基酸平衡模式配制低粗蛋白质日粮以降低氮排泄量;使用对环境无污染的代谢调节剂,如酶制剂、酸制剂、微生态制剂、促生长剂和中草药制剂等,以提高日粮营养素利用率和减少粪、尿、臭气排泄量。药物添加剂的使用必须规范,也提倡使用相应替代物,如益生素、酶制剂和天然中草药等。尽可能少用或不用对人畜有害和对环境有污染的消毒药物,如强碱、强酸和醛类等。

2.2.2 养殖场废弃物的处理

病死禽和解剖病料必须做无害化处理,不得任其污染环境,造成人为的疾病传播。养殖场自然死亡的家禽意味着有许多有机物需要我们从环保和生物安全角度来加以处理和应用。从生物学角度看焚烧法较为安全,但是其处理速度慢且成本高。掩埋和焚烧方法由于环境的因素,使用越来越少;堆肥法因其环保和成本低廉,已经被广泛接受。死禽可以运出养殖场后予以利用,但是存在病原微生物扩散的威胁,不过在运输至加工场之前,对家禽尸体作短时间冷处理贮存是非常有效的,另外也可在运输前进行发酵处理,病原微生物在发酵过程中能被有效地杀死,发酵法被认为是运输前在养禽场内处理死禽的一种经济、可行、环保的方法。

在粪便的处理方面,如果管理不当,向土地排放动物粪便会危害环境。目前研究应用最多、最具发展前景的为生物处理法,即主要利用微生物生命过程把废水中有机物转化为新的微生物细胞和简单元机物的形式,从而去除有机物、氮和磷等。鸡粪直接或经过发酵、干燥、杀菌处理后喂养生存能力较强的鱼;鸡粪含有大量以非蛋白氮形式存在的粗蛋白,将其与全株玉米青贮并与牛羊饲料合理搭配,可获得营养平衡、价格低廉的日粮。

2.2.3 家禽饲养模式与设施的改进

首先,饲养模式的转变

我国水禽养殖技术落后,目前养殖普遍设施简陋、环境差。而目前我国农村大力推广的生态养殖模式为最大限度利用资源,而在有限的空间内将不同种的动物群体以饲料为纽带串联成一个循环链。这种生态养殖模式是把双刃剑,人为的生产循环链改变了家禽的生长环境,给病原体传播和某些病原体的重组变异增加了机会。强化饲养管理是防止传染病的根本途径。通过对不同养殖模式鸡舍的温度、氨气浓度、死淘率进行比较,证明了标准化鸡舍的以上指标明显好于普通鸡舍,标准化养殖是一种低成本、高效益的健康养殖模式。从养殖生产工艺上杜绝群体间的垂直和交叉感染已引起国外养殖界的高度重视。美国、加拿大、日本和韩国等实行“多点式”工艺,即养殖场之间采取多点建场的布局。这点我国应多加学习,特别是一些缺乏合理规划、布局混乱、发病率高的地区。

其次,饲养设施的改进

家禽养殖的前景范文5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畜禽养殖污染,是指在畜禽养殖过程中,畜禽养殖场排放的废渣,清洗畜禽体和饲养场地、器具产生的污水及恶臭等对环境造成的危害和破坏。

第三条本办法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畜禽养殖场的污染防治。

畜禽放养不适用本办法。

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实行综合利用优先,资源化、无害化和减量化的原则。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在拟定本辖区的环境保护规划时,应根据本地实际,对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状况进行调查和评价,并将其污染防治纳入环境保护规划中。

新建、改建和扩建畜禽养殖场,必须按建设项目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规定,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办理有关审批手续。

畜禽养殖场的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表)中,应规定畜禽废渣综合利用方案和措施。

禁止在下列区域内建设畜禽养殖场:

生活饮用水水源保护区、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及缓冲区;

城市和城镇中居民区、文教科研区、医疗区等人口集中地区;

县级人民政府依法划定的禁养区域;

国家或地方法律、法规规定需特殊保护的其他区域。

本办法颁布前已建成的、地处上述区域内的畜禽养殖场应限期搬迁或关闭。

畜禽养殖场污染防治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使用;畜禽废渣综合利用措施必须在畜禽养殖场投入运营的同时予以落实。

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在对畜禽养殖场污染防治设施进行竣工验收时,其验收内容中应包括畜禽废渣综合利用措施的落实情况。

畜禽养殖场必须按有关规定向所在地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进行排污申报登记。

畜禽养殖场排放污染物,不得超过国家或地方规定的排放标准。

在依法实施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的区域内,畜禽养殖场必须按规定取得《排污许可证》,并按照《排污许可证》的规定排放污染物。

畜禽养殖场排放污染物,应按照国家规定缴纳排污费;向水体排放污染物,超过国家或地方规定排放标准的,应按规定缴纳超标准排污费。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有权对本辖区范围内的畜禽养殖场的环境保护工作进行现场检查,索取资料,采集样品、监测分析。被检查单位和个人必须如实反映情况,提供必要资料。

检察机关和人员应当为被检查的单位和个人保守技术秘密和业务秘密。

畜禽养殖场必须设置畜禽废渣的储存设施和场所,采取对储存场所地面进行水泥硬化等措施,防止畜禽废渣渗漏、散落、溢流、雨水淋失、恶臭气味等对周围环境造成污染和危害。

畜禽养殖场应当保持环境整洁,采取清污分流和粪尿的干湿分离等措施,实现清洁养殖。

畜禽养殖场应采取将畜禽废渣还田、生产沼气、制造有机肥料、制造再生饲料等方法进行综合利用。

用于直接还田利用的畜禽粪便,应当经处理达到规定的无害化标准,防止病菌传播。

禁止向水体倾倒畜禽废渣。

运输畜禽废渣,必须采取防渗漏、防流失、防遗撒及其他防止污染环境的措施,妥善处置贮运工具清洗废水。

对超过规定排放标准或排放总量指标,排放污染物或造成周围环境严重污染的畜禽养殖场,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可提出限期治理建议,报同级人民政府批准实施。

被责令限期治理的畜禽养殖场应向做出限期治理决定的人民政府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提交限期治理计划,并定期报告实施情况。提交的限期治理计划中,应规定畜禽废渣综合利用方案。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在对畜禽养殖场限期治理项目进行验收时,其验收内容中应包括上述综合利用方案的落实情况。

违反本办法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限期改正,并处以1000元以上1万元以下罚款:

(一)未采取有效措施,致使储存的畜禽废渣渗漏、散落、溢流、雨水淋失、散发恶臭气味等对周围环境造成污染和危害的;

向水体倾倒畜禽废渣的。

违反本办法其他有关规定,有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依据有关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规定给予处罚。

本办法中的畜禽养殖场,是指常年存栏量为500头以上的猪、3万羽以上的鸡和100头以上的牛的畜禽养殖场,以及达到规定规模标准的其他类型的畜禽养殖场。其他类型的畜禽养殖场的规模标准,由省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根据本地区实际,参照上述标准作出规定。

地方法规或规章对畜禽养殖场的规模标准规定严于第一款确定的规模标准的,从其规定。

家禽养殖的前景范文6

【论文摘要】受欧美金融危机影响,世界各地经济不同程度地受到波及和影响。作为社会经济的一个方面,我国家禽养殖业也未能幸免。面对这种新形势,家禽养殖经营者就应实施变革以求得逆境中的发展先机。

受欧美金融危机影响,世界各地经济不同程度地受到波及和影响,作为社会经济的一个方面,我国家禽养殖业也未能幸免。面对这种新形势,家禽养殖经营者该如何实施变革以求得逆境中的发展先机呢?

1.面临的形势变化。

当前,随着我国宏观调控力度不断加大,许多家禽养殖经营单位和经营者正面临着严峻挑战,诸如“融资难”、“销售难”、“市场差”、“风险大”等各种各样的不利因素纷至沓来,交相互织,从而催生了市场疲软、成本上升、企业竞争加剧、发展环境趋差、发展后劲乏力等新问题的出现。尤其是家禽养殖经营企业在这方面的问题更显突出,物价上涨过快,使饲养原材料等养殖成本增加,这一切就相应造成了企业的生存压力加大。龙头企业数量少、规模小、实力弱、组织化程度低,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不强。生存的压力前所未有,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鸡苗和鸡肉价格暴跌。进入2009年以来,父母代种雏由前阶段的25.00元/套暴跌为9.00元/套左右,下跌177.38%;商品雏的价格由前阶段的3.00元/只左右暴跌为0.9元,只左右,下跌233.33%;毛鸡价格由9.00元/千克左右暴跌为7.00元,千克左右,下跌28.57%;肉鸡出口受阻,副产品进口居高不下,使种鸡和肉鸡养殖户严重亏损。

1.2鸡肉产品消费放缓。全球经济不景气直接导致国内企业生产萎缩,订单减少,出口减少,企业出现停产、半停产状态,从而,严重影响社会工矿企业团体消费对鸡肉的需求。

1.3“三聚氰胺”事件影响养鸡产业链。前阶段受“三鹿”奶粉和“大连”问题鸡蛋事件的严重影响,使肉鸡加工厂对市场前景产生恐慌而停止收鸡,导致养鸡农户“卖鸡”难,使种鸡业苗鸡滞销造成整个肉鸡产业链销售不畅。

1.4合同违约率增加。受目前市场行情影响,养殖场所订茁鸡合同不能全部兑现,有的要求取消合同,有的要求降价处理:有的要求减少进鸡数等,家禽业的生产计划被严重打乱,无奈之下把部分种鸡提前淘汰,同时把部分种雏作商品茁鸡处理,造成了一定的经济损失。

1.5资金周转困难。前几年,各养禽企业抓住机遇,调整规模,开发新品,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由于目前摊子较大,抗风险能力不强,每天生产支出费用较高,资金周转在非常时期较为困难。

2.家禽养殖经营的调整思路。

2.1拓宽筹资渠道,解决“融资难”问题。产业要发展,资金是关键。资金紧缺是制约家禽养殖经营发展的重要瓶颈。近年来大部分资金都流向了城市,流向了房地产业、建材业、证券业等行业及其下游产业,而对农业产业尤其是畜牧业除国家的扶持资金外基本上是微乎其微。因此,我们要在继续积极争取财政资金、项目资金并发挥其导向作用的前提下,进一步加强招商引资工作力度,广泛吸纳民间资本、金融信贷资本及外资,还可以通过股份合作兴办实体,扩大经济收入,增强造血功能,拓宽融资渠道,形成风险共担、利益并存的多元化家禽业投资格局,从而促进家禽产业的发展。

2.2优化发展环境,解决“环境差”问题。优化发展环境主要做好两个方面的工作,一是优化投资环境,要加强政府部门各方面的工作整治,在行政审批、行政执法、行政管理等方面给家禽养殖经营者最大的便利和实惠,继续加强招商引资,引进和培育专业人才,鼓励全民创业。二是要改善服务环境。畜牧主管部门要做好调查研究,提供信息、搞好指导,推进服务质效的提高。生产部门要不断研制开发新产品,为养殖提供优质产品。加工企业要尽早与养殖农户签订收购合同,科技部门要积极做好技术服务。各部门要通力合作,共同促进家禽产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要大力宣传相关的法律、法规,维护家禽生产、流通秩序,为家禽业发展保驾护航。

2.3健全行业管理,解决“风险大”问题。建立养殖专业合作社是目前家禽业行之有效的行业管理措施。一方面,要集中农村各养殖大户的物资和智慧,建立家禽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同时,进一步搞好农村土地经营权的合理有序流转,向养殖大户及专业合作社集中,建立风险共担、利益均沾的经营管理机制,充分发挥行业自律和经济互补的作用,形成合力,共同防范和抵御各种市场风险,带领养殖户走共同富裕之路。另一方面,养殖企业也必须走“强强联合之路,按照“公司+基地+农户”的产业化发展模式,整合资源,形成规模,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

2.4加强市场开发,解决“市场差”问题。市场开发方面主要搞好两大市场的建设,一是国内市场。目前国内市场对禽产品的消费需求尚不旺盛,尤其是农村市场需求始终处于原始的疲软状态,供给十分充足与需求很不旺盛的矛盾,导致禽产品消费无法维持高增长。作为家禽企业来说,一方面要搞好禽产品的消费与引导。既要宣传禽产品的营养价值与食用安全,又要强调禽肉文化的渗透。另一方面,要搞好国内市场开发。国内市场体系尚不健全,大型禽产品批发市场少而不规范,尤其是农村市场开发潜力巨大。所以必须从思想上、战略上、行动上重视大型家禽产品市场建设和农村市场建设,形成系统的市场开发行动方案,通过宣传引导,实现扩大内需,培育壮大禽产品市场。二是国际市场。要在稳定现有市场的条件下,努力开拓新兴禽产品出口市场,选择和开发多国市场、多地区市场,把产品做到多个国家、多个地区,以减少相对集中的个别市场波动给家禽产品市场带来的影响,减少出口禽产品对单一市场的依存度。

2.5强化健康养殖,解决“质量劣”问题。禽产品质量是禽产品的生命线,相对来说,也是养殖经营者的生命线。家禽企业或经营者应按照国家规定的相关标准,建立自身的质量保证体系,管好生产、加工、流通、销售等各个流程,着重加强投入品的使用与管理,确保从“基地到餐桌”的全程监控,确保产品的健康和产业的健康。

2.6创新营销策略,解决“卖鸡难”问题。养殖者,既要埋头养鸡,又要抬头看市,要擅于掌握信息,抓住商机,随机应变,化难为易。销售方式可以上门配送、连锁经营、超市经营、订单销售、网上销售等。对于养殖企业来说,还应该搞好品牌建设,通过无公害、绿色或有机食品认证,扩大产品的知名度,创立自己的养殖品牌,提高企业的效益。

3.促进肉鸡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对策措施。

肉鸡业在整个养殖业乃至大农业范畴中产业化程度最高,带动相关产业最多,是出口创汇最大的一个产业,具有生产周期短,饲料转化率高,经济效益显著等特点。因此,建议为肉鸡养殖龙头企业在政策上给予倾斜和扶持。

3.1对列入国家八部委认定的“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给予政策支持。就养殖企业而言,现在普遍免征企业所得税,这对原先只有部级农业龙头企业享受的政策一下子放开了,不利于体现扶优、扶强、扶大,建议国家对列入考核的国家龙头企业制订扶助政策,以帮助养殖业集团化经营、标准化生产、外向化拓展、国际化接轨。对当地经济带动作用较大,能显著提高农民收益的企业,在龙头企业专项资金中予以优先扶持;对培养地方家禽品种,提升产业品牌竞争优势的龙头企业在国家有关项目中予以优先立项;对家禽用饲料粮,粮食部门给予政策倾斜,以提升龙头企业的竞争优势。

3.2平稳市场,进行总量控制。近几年来,我国的养禽业虽然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是,市场大起大落的现象时有发生,有些企业由于承受不了市场大幅波动退出养禽行业,得以生存的企业也因为市场的异常波动影响了正常的经营活动。

3.3建立农业保险和风险基金,抵御市场风险。农业是弱势产业,农民是弱势群体。当前我国农业保险基本上还处于空白状态,农业面临着市场和疫病两大风险。而当风险发生时,除了国家和地方对突发事件有一定补偿外,基本上都是农民自我承担。农业龙头企业虽然可以对农民给予一定的扶持,但毕竟能力有限,因此不能作为农业保险的主体。建议国家对农业保险予以立法,组织各商业保险企业承担此项重任。国家也应当在财力上对参保企业和个人予以必要的财政扶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