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建发展分析范例6篇

城建发展分析

城建发展分析范文1

关键词:县城;规划与建设

Abstract: planning and is also the national economic construction of the county, the county planning and construction are summarized some practical viewpoints for reference

Keywords: town; planning and construction of town planning and construction are summarized some practical viewpoints for reference

中图分类号: [F2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104(2012

县城是一个地区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搞好县城规划与建设,对县城经济的发展与壮大,具有带头作用。现在,我国正处在产业结构的调整时期,同时也在进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县城建设也迎来了千载难逢的好时期。

一、县城规划既要有总体规划,又要有详细规划

在县城,每年都有一定数量的建设项目。在这些项目中,有些是向国家争取到的建设项目,有些是地方政府安排的建设项目,对于国家项目,在县城要按规划搞建设,首先是在县城总体规划已定的情况下,让这些项目在规划的指导下进行建设,但也存在两种情况:一是特殊性原因所致;二是按规划搞项目建设,即从项目建设的可行性研究报告入手,分析项目建设与当地规划的衔接问题。对于地方政府安排的建设项目,有必要就建设与规划之间的关系作些讨论。首先,城市规划管理部门每年抽当地政府提供年度规划执行情况及存在的问题,供政府安排建设项目时予以参考,同时就具体建设项目的选址、设计、放线等工作做出详细安排。规划管理部门要对总体规划中的用地发展方向及用地调整及时做出调控,确保项目建设符合总体规划,同时对总体规划指导下的详细规划进行有效控制,建设一片,详细规划到位,切实改变地方领导随意改变规划,追求眼前利益,顾此失彼的现状。

二、科学规划,合理指导

规划是否能指导建设,尤其是指导城市建设谐调发展,这就要求在编制规划时,充分调查研究,深入分析远景规划与近期建设之间的衔接问题。即使规划富有弹性,又能指导建设。要对县城总体布局加以深入分析,要对各项用地之间进行合理分配调整,特别要对近期规划实施的可行性做出充分的分析与论证,搞规划时把标准定的过高,就会浪费大量的土地资源,实施规划就会变成一句空话,编制规划时缺乏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就会使规划脱离实际,失去建设的指导意义。没有区域规划的指导,就会对县城远景规划论证不足,使县城发展的空间受到限制,同时,规划不注意县城现有的资源充分利用,会导致生态环境质量下降。

一定时期内规划能否指导建设,一方面涉及到规划编制的合理性,另一方面又涉及到政府的行政行为。我们在编制规划要把规划的可行性与实际的可能性结合起来,要以发展的理念思考问题,使城市未来建设发展方向明确;但是一个城市的发展必须受一定历史沿革影响。因此,论发展必须以现状为前提,没有条件的发展是不合理的。实现跨越式发展没有一定的物质基础也是不行的,没有规划的建设大多是重复建设的行为,又多是浪费财力的建设。建设一片,规划应能及时指导一片。决不能再沿袭搞规划不管建设的行为,搞建设也可抛开规划的行为。

三、城市规划为城镇化建设提供先导

不作科学的规划也就不能定位城镇的功能、性质、发展方向和速度,不可能实现城镇的可持续发展。进而影响经济社会的发展水平,生态环境水平甚至阻碍城镇化进程。

隆德县县城人口资源少,经济基础薄弱是长期以来困扰城市发展的难题,推进城镇化进程最基本的问题是加快人口聚集和产业聚集。人口聚集是城镇化表现,产业聚集是城镇化的基础。城镇化既是人口向城镇聚集,更是产业的集中。从某种意义讲,推进城镇化进程,就是一个促进人口和产业聚集的过程。加快实现人口聚集,要留得住本地人,容纳外来人,引进专业人才。容纳外来人,引进专业人才要在招商引资上做文章,形成人口、社会与经济和谐发展良性互动局面。小城镇建设必须有合理的产业支撑,环境是小城镇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综合表现。营造良好的人居环境,是推进城镇化的目的。没有科学合理的城镇规划,城镇的功能、性质、发展方向和速度就不明确。

四、调整总体规划,充实详细规划

总体规划是一定时期内城市发展的目标和计划,是城市建设具有战略性的综合部署。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总体规划也要及进修订和调整。

城建发展分析范文2

[关键词]民生建设;城乡一体化;发展模式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4)11 ― 0090 ― 02

[收稿日期]2014 ― 09 ― 20

[基金项目]齐齐哈尔市哲学社会科学重大决策咨询项目《城乡一体化条件背景下齐齐哈尔社会生态与民生保障建设研究》阶段研究成果(编号:QSX2013―03ZD)。

[作者简介]韩智伟(1990―),男,吉林前郭人。研究实习员,研究方向: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研究。

一、城乡一体化发展模式与民生建设

民生问题是关乎人民群众生存与发展的根本问题,是时展所要求的特定内涵。近年来,国家决策和社会群体高度重视城乡一体化的建设,试图通过以这种理念的创新和实际行动来解决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相对落后的问题,以此转变传统城乡之间相对的二元结构发展模式,促使城乡之间在规划布局、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方面上实现一体化的发展态势,消除城乡在经济社会发展的进程中由此所产生的与之相关的民生问题,为加快民生建设步伐提供充足的保障。

城乡一体化的建设是现代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过程,这种模式的设计目标在于解决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所产生的民生问题,减少城乡之间在相互融合的过程中所产生的摩擦和碰撞。其主要概念表述为通过结合城乡之间内在和外在的相互联系,在共同地域范围内相互统筹和综合规划,重新分配整体的经济利益和公共资源配置,促进各自地域内部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以及经济利益和公共资源得以平等地共享,从而进行自身优势上的互为补充,使得城乡发展能够有机集合,共同促进城乡之间全面协调可持续地发展,以此来推进国民经济社会的向前发展。

这种设计理念对民生建设来讲是一场深刻的社会变革,通过以城乡一体化建设为载体,使其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切实有效地解决当前我国经济社会进程中所反映的比较突出的民生问题,体现了城乡一体化发展模式的重要性。从设计的内涵上来讲,针对城市与农村之间的内部建设和外部环境进行了深刻地改造,这种改造对于城乡整体建设的发展思路、观念创新、生产方式等都带来了深刻的影响,并将其反映在民生建设的方面上,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城乡在不同领域上真正地实现一体化的模式,提高了城乡居民的物质文化需求。从设计的价值上来讲,城乡一体化建设充分地体现出公平元素的价值理念,这种价值原则地深入体现并贯彻始终,使城乡居民能够切身实际地感受到公平的理念,使其参与主体能够处于平等的地位,这在一定程度上充分地实现了城乡之间在政策上以及待遇上的无差别对待,有效地解决了当前民生问题中关于城乡居民如何做到同等对待的重点难题。

城乡一体化发展模式地提出是为了更好地解决在国家结构的内在组成部分中由于失衡所引起的民生问题,作为民生建设的重要载体,城乡一体化的发展模式主要表现在城乡之间打破原有封闭的地域结构以及对立的经济局面,逐步实现城乡之间的全面结合,缩小彼此之间存在的严重差距,重新整合城乡之间自身的经济利益,合理分配彼此之间的资源和利益划分,促进农村经济结构的优化升级、加强生态环境的共同保护,从根本上真正实现城乡建设在发展模式上的一体化,加快了民生建设的步伐,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有利的保障和支撑。

二、城乡一体化的发展模式对民生建设的重要性

随着政府决策和社会媒介对民生建设的高度关注,使得城乡一体化建设的发展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得以显著地提高,为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完善提供了充足地保障。因此,城乡一体化的发展模式从根本上解决了城乡之间由于差别对待所产生的矛盾与摩擦,客观上推动了当前我国农村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有效地解决了当前我国社会民生中所产生地比较突出的民生问题。

从近些年来的统计数据上来看,通过分析得出城乡一体化的总体水平正在逐年地增高,不同地域之间的城乡联系十分地密切,城乡一体化的快速发展加强了城乡之间的联系程度,有效地解决当前社会比较突出的民生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社会矛盾激化与对立的现象。例如,在产业布局的规划上,在大部分地区经济运作的过程中高度重视对农村经济的扶持程度,甚至在公共资源的分配比率上也在不断地向农村经济倾斜,农村的经济结构不在由以往传统的单一的农业为主,而是逐步发展工业领域和服务行业,促使产业结构在一定程度上达到合理的分配和布局,扭转了当前农村经济社会落后的局面,有效地解决了当前农村经济水平落后的民生问题。

由于充分发挥城乡一体化发展模式的合理规划和布局的作用,使得城乡之间的融合在不断地有所改进,加之政府决策对农村经济社会的倾斜程度较之以往逐年增多,使得很多领域的开发和研究项目逐渐地完善,且针对农村的公共资源比重投入的程度明显增多,使得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覆盖程度明显地扩大,减少了城乡之间经济基础的差别对待,并在一定程度上促使城市与农村之间的发展态势过多的呈现两极融合的现象,这对于民生建设来讲有着极其显著的成效。

此外,转变了以往人们对生态环境保护意识的不足,有效地解决了民生问题中关于生态环境的矛盾。由于以往人们对生态环境保护意识的不足,使得在以往的城乡一体化建设的过程中,很少关注对生态环境领域的保护,因而在一定程度上造成生态环境的不同程度地破坏,甚至一些地区在城乡一体化建设的过程中过分利用生态资源,造成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致使自然灾害频繁发生,严重阻碍城乡一体化建设的脚步,也使民生问题中的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出。现如今,更多的社会主体开始关注生态环境的保护,缓解了民生方面在此问题上的冲突,同时减少了以往过多以粗放的形式来追求当前利益的产业布局和利用手段,使我们的社会对生态环境保护的关注程度逐渐的加大,因此生态环境保护对城乡一体化的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也对社会民生方面带来了巨大的影响。

从城市发展的角度上来看,生态环境与城市之间这两种因素的融合是城市未来发展的主流方向,也是社会民生需要噬待解决这两者之间相互冲突的重点问题。要使当前的经济结构和社会结构能够得以更好地发展,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模式之下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以及居住方式的合理规划,必须慎重考虑针对生态环境的保护,从客观上改善城市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必然关系,从而才能更加有效地稳步推动城乡之间协调可持续地发展,加快民生建设的步伐。

三、城乡一体化的发展模式与当前社会所产生的民生问题

加快城乡一体化的进程对于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和作用,这项国策能够进一步地实现统筹城乡发展的战略目标,缩小城乡之间在经济总量上的差距,消除当前我国社会中反响比较突出的民生问题。因此,要想加快民生建设的步伐,必须从根本上充分发挥城乡一体化发展模式所产生地积极作用,才能更好地解决当前阻碍社会进程中所出现的各项民生问题。

(一)完善公共资源的公平分配机制

加快促进城乡一体化的进程,能够充分地发挥资源的有效配置作用,从根本上完善公共资源的分配机制,合理地利用城乡地域空间的布局,整合双方自身的优势,有效地进行彼此之间的相互融合和互为补充,使之最大限度地实现城乡之间在发展与合作上的公平对待。因此,城乡一体化的发展模式是解决城乡之间协调发展最为有效的措施,能够从根本上解决当前我国社会由于城乡之间差别对待所产生的民生问题,从而改变以往城乡二元结构体制下的不合理的规定,并从根本上做到统筹全局,实现城乡之间地良性互动。

城乡一体化的发展模式能够促使分配机制在政策领域内实现平等对待,这在整体上表现了城乡之间整体性的发展脉络,有效地解决了制度无力乏术的问题,使得城乡一体化建设能够互为补充全面发展。尤其在利益配置和资源分享上,使得城乡之间的在划分上能够平等的对待,消除以往城乡之间在居住、就业、社保、医疗、教育等方面的差别对待,从根本上为城乡之间的协调发展提供制度性的保障,以及有效地从总体上密切加强了城市与乡村之间的联系,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国计民生问题中比较突出的矛盾,有效地减少了城乡之间在 差别对待中所引起的各项摩擦,从而更好地加快了当前社会的民生建设。

(二)调整农村的产业结构,转移农村的剩余劳动力

城乡一体化的发展模式打破了长期的城乡二元结构体制,得到了政府决策的高度关注和社会的广泛支持,在一定程度上消除了城乡之间不协调的发展态势,农村经济的增长幅度逐渐地走向正常的发展态势,稳步地推动了农村经济社会向前发展的步伐。城乡一体化的发展模式不仅从根本上调节了农村的产业结构,使得农村的产业结构呈现出合理布局的局面,而且从根本上加强了农村的基础产业建设,扭转了当前农村基础产业薄弱的环节,使得农村的产业布局和经济结构从根本上得以很好的转型并走上正轨,从而更加有效地推进了城乡一体化的建设,提高我国经济发展的总体水平。

此外,由于人口结构分布的不合理,造成农村剩余劳动力比重过多,致使农村社会向现代城市社会过渡的进程比较缓慢,而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数量俨然成为当下制约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这些劳动力无法发挥自身的价值,投入到当前的城乡一体化建设当中去,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已经成为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负担。因此,城乡一体化的发展模式从根本上有效地扭转当前农村社会剩余劳动力比重过多的局面,转移了农村的剩余劳动力,增强了农村劳动力的就业前景,解决了当前民生问题中关于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从而更加有效地加快了民生建设步伐。

城乡一体化的发展模式能够有效地解决当前我国社会进程中所产生的民生问题,减少了社会进程中比较突出的矛盾,有利地推动了我国经济社会的向前发展。此外,在客观环境下,能够促进城乡之间的相互融合,实现城乡一体化的发展形态,这对城乡之间的发展格局是一场至关重要的变革,对城乡经济社会的发展起到了意义深远的影响。同时,也有利于加快我国当前民生建设的步伐,从而更好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参 考 文 献〕

〔1〕孙刚印,刘志琰.城乡一体化的本质内涵及其政策建构〔J〕.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学报,2010,(03).

〔2〕汪波.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几点思考〔J〕.哈尔滨市委党校学报,2009,(02).

〔3〕崔传义.城市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主要切入点〔J〕.中国城市经济,2009,(04).

城建发展分析范文3

【关键词】 台州港;港口城市;一带一路;SWOT分析

随着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提出,台州市委、市政府紧抓国家战略机遇,积极谋划,顺势而为,作出加快建设“一都三城”的决策部署。“一都”即现代化港湾都市区,“三城”即国际智造名城、海上丝路港城和山海宜居美城。海上丝路港城的打造,是台州建设全省第五大都市区DD“现代化港湾都市区”的坚实支撑。台州港作为浙江港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世界第一大港宁波-舟山港最重要的喂给港口之一。对于港口管理部门来说,如何发展港口,形成“以港兴城、港城互动”的格局,服务于海上丝路港城的建设,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采用SWOT分析法,探讨发展台州港的优势和劣势以及机遇和威胁。

1 优势(Strenght)

1.1 港口开发格局逐渐显现

台州港开发历程是从历史的分散自由开发,到1997年确立以海门港区为中心,健跳港区、大麦屿港区为两翼的“一中心两翼”空间布局,再到2007年确立海门、大麦屿、健跳、临海、黄岩、温岭等“一港六区”综合性枢纽港区的发展过程。尤其是在2014年修订的《台州港总体规划》中明确形成以头门为核心港区,以大麦屿、海门为重点港区,统筹发展健跳、龙门、黄岩港区和其他港区的分层次布局结构后,总体格局日益清晰。

1.2 港口设施条件得到改善截至2014年底,台州港共有生产性泊位182个,其中万吨级及以上深水泊位8个。大麦屿港区10万吨级进港航道建成并投入使用,三门湾、台州湾和乐清湾航道锚地调整基本完成,主要港区对外交通便利,有甬台温高速、上三高速、台金高速、104国道以及74省道、75省道、76省道等与后方腹地快速连通。随着甬台温沿海高速的建设,以及甬台温铁路货运通道、台金铁路等重大基础设施项目的谋划推进,台州港的疏港条件将进一步改善。

1.3 港口吞吐规模稳步增长

近年来,台州港港口货物吞吐量规模实现稳步增长。2014年全港港口货物吞吐量首次突破万t,完成万t,同比增长7.5%,创历史新高。2014年全港集装箱吞吐量达到15.4万TEU。大麦屿港区直航台湾海峡的3万吨级客货滚装专用码头建成并投入运营,2014年完成对台直航72航次,运送旅客1.66万人次。

1.4 港口后方平台蓄势待发

台州沿海产业带是浙江省三大产业带之一温台沿海产业带的重要组成部分,台州循环经济产业集聚区是全省重点布局的15个产业集聚区之一。为构建新的产业发展集聚平台,台州市积极推进沿海围垦工程,形成产业发展大空间。台州湾集聚区东部新区建成了15 km2大平台,二期15 km2吹填工程也已开工。各产业平台紧紧围绕临港型产业积极招商,加快推进一批优质产业项目的开发。港口后方产业平台蓄势待发,与台州港的发展互相依存、互相促进。

2 劣势(Weakness)

2.1 南北大型港口的密集发展挤压其经济腹地

台州港周边大型港口林立,发展空间受夹迫、挤压之势明显。尤其是宁波-舟山港的迅速发展,掌控和支配了浙江全省的货源,即使是台州境内货源,多数也从陆路流向宁波-舟山港。再加上钱塘江中上游、瓯江中上游等内河水运项目的建设,浙西、浙中等腹地货源流向嘉兴港、温州港等港口,台州港口腹地发展空间面临严峻的竞争形势。

2.2 核心港区远离主城区,制约港、产、城联动 发展格局

为了顺应港口发展态势,台州港必将走向从河口港到海港的转变,但无论是大麦屿港区还是头门港区,核心港区与台州城市主城区均存在明显偏离,导致城市对港口发展的支撑力不足。从台州港港口货物吞吐量与全市GDP之间的关系可以看出,港口发展速度已经滞后于经济社会的发展,且港口对全市经济的带动作用也在下降。因此,如何发展台州港,亟待重新破题,以形成港、产、城联动发展的新格局。

2.3 港口供给与市场需求不平衡

(1)港口货物吞吐量不平衡。2013年台州港港口吞吐量为万t,其中:进港吞吐量,约占83.7%;出港吞吐量919万t,仅占16.3%。

(2)货种结构不合理。吞吐量超过千万吨的货种仅有煤炭及其制品和矿建材料,分别为万t和万t;吞吐量超百万吨的货种包括石油天然气及其制品、钢铁、水泥、机械设备电器,分别为197.3万t,297.5万t,322.9万t,168.1万t。

(3)大型化、专业化泊位比重偏低。2013年台州港万吨级泊位仅为7个,为全省沿海港口最少;专业化泊位仅为23个,占所有泊位比重的13.2%。台州港的开发亟待通过结构性地优化调整。

2.4 港口资源整合力度不足,难以形成整体发展合力

台州港已确立“一港六区”的总体架构,六大港区实现统一规划,但存在资源整合力度不足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1)各港区分散管理,头门港区现由浙江省海洋投资集团控股,温岭、大麦屿、健跳等其他港区分别由地方县市负责开发,这在一定程度上存在重复建设和功能重叠现象;(2)港口生产企业众多,但多数为低小散企业,难以形成集聚发展合力,且全市未建立统一的港务集团,在市场竞争中难以形成核心竞争力,缺乏市场话语权。

2.5 港口集疏运体系有待完善,西向腹地纵深 亟需拓展

随着沿海高速等重大交通设施项目的建成,台州港疏港条件将会得到进一步改善,但港口集疏运体系结构不完善、等级和通过能力偏低等问题仍然存在,尚有较大提升空间,且向西的通道相对缺乏。应加强西向的货运铁路建设,构建铁水联运体系,积极服务金华、衢州、丽水等经济腹地。

3 机遇(Opportunity)

3.1 国家对外努力践行“一带一路”战略

加快丝绸之路经济带、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是国家继续深化对外开放的重大战略,是一项需要境内外不同国家和地区共同参与、涉及领域广泛的系统工程。以港口引领、拥湾发展为导向,大力发展湾区经济、临港产业,促进台州产业、产品、产能走出去,有助于提高台州在我国东南沿海地区的地位和竞争力。

3.2 国家对内积极实施长江经济带战略

长江经济带是国家为联动东、中、西三大区域发展提出的重大战略,长江经济带和沿海经济带“一横一纵”将成为我国未来经济发展的主骨架。台州应主动把握长江经济带和舟山江海联运服务中心建设机遇,拓宽视野,突出重点,强化与宁波-舟山港联盟合作,提升集装箱物流服务能力,提高大宗物资储运加工服务水平,加快发展以港口物流为重点的现代服务业,重点构筑大宗商品交易平台、海陆联动集疏运网络、金融与信息支撑系统的“三位一体”港口服务体系建设。

3.3 浙江省积极推动海洋经济发展

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定位为我国东部沿海地区重要的经济增长极,海洋经济发展战略实践已全面开展,沿海地区港口大发展、产业大繁荣、城镇大建设的局面指日可待。台州作为海洋资源大市,沿海岸线漫长、港湾众多、潮滩丰富、岛屿棋布,拥有“港、涂、渔、景、能”五大海洋优势资源。丰富的海洋资源为台州加快海洋经济发展提供了优越的物质基础和发展空间,尤其是临海头门港区及其后方基于围涂而形成的产业平台发展空间广阔。

3.4 全省港口资源整合实质、有序地推进

浙江省委、省政府作出了筹建浙江海洋港口管理委员会的决策部署,着力整合资源,统筹全省海洋投资建设和港口运营管理,成立省港务集团。近期推进宁波-舟山港实质一体化,并有序整合全省其他港口资源。全省港口资源整合的有序推进将为台州港的发展带来宝贵机遇。

3.5 台州市全面推进“一都三城”建设

台州市政府适时作出了加快建设“一都三城”的谋划,“一都”是发展定位,主要体现台州在省域城市格局中的重要地位和层级;“三城”是战略支撑。在此宏伟目标指引下,尤其是海上丝路港城的建设,将为推动台州港转型实现港、产、城联动发展创造黄金契机。

4 威胁(Threats)

4.1 后金融危机时代世界经济增长乏力

从国外宏观经济形势看,后金融危机影响犹存,世界经济尚处于缓慢、艰难的复苏阶段。受此影响,我国出口加工经济面临巨大冲击。港口的兴盛十分依赖国际贸易的发展,世界经济的长期疲弱将会严重影响台州港的进一步发展和提升。

4.2 国内经济新常态

从国内宏观环境看,我国经济运行主要呈现增长速度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三期”叠加的阶段性特征。受此影响,国内经济产能过剩问题愈加突出,多数企业对经营战略作出调整,持谨慎态度。加上大型央企、国企战略新一轮布局已经基本完成,台州港后方产业平台招商大受影响,从而制约了港口的进一步发展。

4.3 区域港口竞争日趋激烈

从台州港周边港口发展来看,北面有世界第一大港宁波-舟山港以及异军突起的嘉兴港,南面的温州港、福建宁德港也处于蓄力发展阶段。尤其是福建宁德港,近几年加大建设力度,发展势头迅猛。随着衢宁铁路的建成,将会辐射浙江衢州、丽水、金华等地区,对台州港拓展西向腹地具有重大挑战。

5 建 议

5.1 加强资源整合,加快推进港口一体化

积极推进港口组合、资源整合、区域联合、内外结合、信息融合发展战略。港口的组合在功能定位上要分工明确,在资源掌控上要互利共赢,在运营管理上要协同配合。避免各港区经营同质化和低价竞争。加强资源整合以促进港、产、城互动发展,促进商、贸、旅跨界合作,促进产、学、研协同创新。

5.2 创新体制机制,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积极参与全省港航物流体系建设,统筹协调跨行政区港口协调发展的重大问题,从顶层设计上构建错位分工区域协同发展格局,指导台州港健康、持续发展。创新投融资体制机制,借鉴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创新试点经验,探索实行负面清单管理模式,降低民资、外资、合资等投资主体在江海联运服务相关领域的市场准入门槛,避免相互之间的恶性竞争,探索建立定期沟通联系制度,形成区域经济一体化协同发展格局。

5.3 强化政策扶持,积极拓展腹地市场

(1)积极争取省级政策扶持。建议省级充分重视台州港的战略作用,争取省级对台州沿海各港区和西向腹地重大基础设施项目的政策倾斜和支持,完善江海联运通道网络。

(2)出台地方性扶持政策。在与港航发展相关的税费、土地等方面给予适当财政补助;对从事江海联运物流企业给予适当奖励;在集装箱港口开港初期可给予运费补贴;积极吸引和鼓励民间资本进入港航领域。

(3)创新招商方式,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按照台州临港产业特点,开展分类招商,制定统一的产业招商政策,编制招商目录,实现台州港口与产业联动招商,开展产业链招商。

5.4 强化要素支撑,提高资源保障能力

(1)在土地供应方面,优先保障港口和航道重大项目建设用海、用地。

(2)在资金保障方面,加大财政资金投入力度,创新投融资体制机制,放开民间资本市场准入,建立多元化投融资渠道。

城建发展分析范文4

【摘 要】 本文在问卷调查的基础上,分析了西安市城市营销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西安市城市营销策略和有效实施的对策建议。认为,政府应重视并领导西安城市营销活动;要构建新城市品牌,提升城市大形象;加强对外宣传工作;增强城市竞争力;大力发展旅游业;实施国际化发展战略。

【关键词】 西安市;城市营销;现状;问题;发展策略

城市是经济发展的载体,城市的发展影响着社会的发展。随着经济全球化不断深化,城市竞争日益加剧。20世纪90年代,科特勒(Kotler)提出了“地区营销”的概念,针对发达国家的城市,研究其快速发展以及城市间的竞争带来的各种城市问题。其中指出,政府要将城市看作企业,将其资源和发展能力看作产品,分析该城市的内外部环境以及在竞争中的优势和劣势、面临的机遇和威胁,寻找目标市场,再将城市进行包装和营销。

斯特恩(Stren,1992)等指出,要从全局考虑制定城市政策和城市开发以及城市高层次部门之间的合作,认识到城市中各个部门和各个区域之间的相互关联。国内学者杨开忠等认为,城市营销包括城市环境、产品、服务、人文氛围和形象宣传等因素。可见,人们对于城市的认识已经不局限于历史、文化、人口、经济规模这些传统的指标,而趋向于新型品牌城市。因此说,城市的竞争力来自于城市的知名度和美誉度,而要提高城市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则必须通过打造品牌来完成。所以,城市的品牌化也是营销组合中的一部分,城市营销也逐渐成为城市发展的新模式。

西安因拥有丰富的旅游观光资源同时作为科研教育产业基地而被国人熟知,还作为中西部地区和陇海兰新地带中心城市,承担着西北地区的经贸中心和交通、信息枢纽的重要任务。因此,在国家的西部大开发政策指导下,西安将成为西部城市的重要核心城市之一。为了能使西安抓住发展机遇,最大程度地吸引居住者、投资商和旅游者,从而使西安在各大城市中脱颖而出,实施城市营销战略便是提升城市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和有效途径。

一、西安城市营销的现状分析

为了客观地分析西安城市营销现状,我们通过对西安市居民进行问卷发放的调查方式,在钟楼、回民街、骡马市、北大街、小寨、曲江新区、长安大学城等7个地点进行了调查,共发放问卷447份,收回了237份有效问卷。调查样本分布如下:237个参与者中,有37个属于在西安市生活了1年以下的,78个在西安市生活了1-3年,69个在西安市生活了3-5年,53个在西安市生活了5年以上。其中样本容量中,他们对西安的了解如下:53人来自在西安市生活,所占比例为22.36%;43人来自在西安市工作,所占比例为17.72%;62人来自在西安学习,所占比例为26.16%;48人来自于在西安市投资,所占比例为20.25%;32人来自于在西安市旅游,所占比例为13.50%。

通过调查问卷数据分析得出,在西安市,70.04%的人从未听说过城市营销这个概念;75.10%的人从不关注西安市城市营销的相关新闻。68.36%的人不知道政府有没有在努力提升西安形象;4.21%的人觉得近五年来西安的城市面貌没有大的变化。

二、西安城市营销存在的问题

根据问卷调查数据分析,西安这个城市虽早已声名远扬,但总体来看,西安“‘古’不到骨,‘新’不到心”。西安城市营销水平欠佳,尚未达到战略性的城市营销水平;西安市的城市营销还存在一系列问题。

1、城市营销推广少

西安地处中国中、西两大经济地域结合部,优越的地理区位使西安成为中国北方西部最大的商品流通中心与物资集散地。西安是我国国防工业基地、科学研究基地和高等教育基地。但是,西安的城市营销水平低,根据问卷调查的第五项的调查结果来看,西安基本没有被推广,或者推广较少。

2、城市形象定位欠准确

所谓城市形象定位,是指在分析和调查城市发展历史和现状的基础上,确定出最具生机的城市个性特征。目前西安市形象定位不精准。如果在形象定位上总是想强调自己多方面的优势,反而弱化了自己的特色和优势。所以形象定位必须精准。

3、城市精神面貌欠佳

西安这座承载着厚重历史的古城,自古以来以十三朝古都著称,但走在繁华的城市主干道上,却会给人一种脏乱差的精神面貌欠佳的形象。这是因为西安在进行城市营销的时候只注重于城市的建筑、规划等外部建设,而忽略了城市的精神面貌同样是城市展现给受众的外在形象之一,从而导致了“城市虽古,人心不古”的负面城市形象。

要想让西安从其他城市中脱颖而出,必定要实施正确有效的城市营销策略。我们知道,城市发展离不开政府的支持,城市营销水平象征着城市发展水平,所以也需要政府大力支持西安市的城市营销工作。在政府的领导下,西安市必须纠正现今城市营销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新的城市营销策划。

三、西安城市营销的策略

1、产品策略

城市营销工作要顺利进行的重要前提之一是要根据西安目前的现状及未来城市发展的方向、战略目标,提供满足市民、外来投资者、旅游者等不同层次人群需要的居住类、投资类、旅游类等城市产品。

(1)居住类产品。西安市要想进行成功的城市营销,必须要在高能耗、高污染的环境下,提出解决西安居住区建设存在问题的方法,如居住区建设质量问题、居住区环境质量问题、居住区安全性问题等。并在规划新型居民区时理论联系实际,重新审视建设居民区的高标准、高要求,根据标准来进行城市居民区建设。

(2)投资类产品。投资者是城市营销所言及的三大消费群体之一,对于一个城市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想要进行良好的城市营销就必须提升投资环境,大力吸引投资者。既然西安的形象定位是世界文明古都,所以想要吸引国内、国外投资者,可以从区位优势、城市环境、城市基础设施等加强投资环境建设。

(3)旅游类产品。西安是国内著名旅游城市,以观光型旅游为主。长期以来西安市凭借着垄断性极高的历史文化遗迹为主的旅游资源开发龙头产品,但西安的旅游类产品还是较为缺乏,游客在旅行时能够购买的旅游产品为数不多。旅游资源的精髓在于其丰富而深厚的文化内涵,在于解读旅游文化资源,将旅游资源以文化为内涵,提升旅游产品的层次。西安要进行成功的城市营销就必须在旅游业方面,将旅游和特色产品相结合,将旅游文化的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挖掘旅游资源的产品属性,带动经济发展,营销西安,成为独特的旅游形象。

2、渠道策略

作为城市营销组合重要要素之一,渠道策略是基于城市营销战略规划,旨在解决城市产品推广、城市形象传递等问题,为顾客方面快捷地获得城市产品提供帮助。

(1)政府主导的营销策略。政府既是城市经营活动的组织者、指挥者;也是城市生产活动的环境、资源提供者;是实施城市营销的主体。良好的城市营销必须依靠一定的经济基础和物质保障,离不开政府的领导和管理。政府可以借助自身实力优势,通过一系列公关工作将西安市形象和西安市文化内涵整合并广泛宣传,把宣传推广工作放在第一,营造一个良好的城市形象宣传环境。友好的组织各城市间交流互动,积极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吸引投资商,为西安城市营销奠定坚实的形象和物质基础。

(2) 与其它城市的合作营销策略。西安地处中国陆地版图中心,是长三角、珠三角通往西北、和京津冀地区通往西北和西南的门户城市,交通区位优势极为明显,紧密加强与周边城市的合作与分工,充分依托和善于利用周边城市的优势,加强区域合作,打破区域封锁和闭关锁城的观念。实现资源优势互补,提高合作水平。通过利用其它城市的资金、信息、人才、技术等优势,力求在竞争中合作,从而快速提高自身社会经济发展水平。

(3)与品牌企业合作的策略。西安有着众多老字号及现代著名品牌商标,可以借助本地企业品牌实力推广西安。根据调查问卷内容可得出:西安企业知名度呈现两极分化趋势,贴近民生的企业知名度高,但还有部分企业知名度较低。政府要持有企业带动城市宣传的思路,通过与知名企业的合作,利用其知名度提高自身的知名度。企业可以通过品牌城市故事来宣传品牌文化,带动宣传西安市。

(4)网络宣传渠道。香港成熟的城市营销经验值得内地所有城市借鉴。香港特区政府一方面积极推进信息化建设工作,如1998年推出的面向公众开放的“数码21新纪元”资讯科技发展策略;另一方面,香港特区政府鼓励引导政府机关和相关的城市营销组织积极利用互联网进行营销。那么,西安市也应该进行网络营销,为打造国际化古都品牌城市,拓宽对外宣传渠道,加大国内外人士之间的网络交流,从而推动西安城市营销的发展。

3、促销策略

(1)人员促销。西安市政府的工作人员都应该将自己定位于一个销售人员,把西安市当作一个“大产品”来经营,把做好宣传推广工作放在第一位,通过组织友好城市、姐妹城市互访交流、举办兄弟城市间甚至国际间的会议、举行大大小小的展会等方式来宣传西安的成绩、发展进程,使更多的人深入了解这座城市。

(2)广告促销。利用报纸、电视等传媒工具沟通,强化对自身的宣传。可以与西安影视公司配合,拍摄录制西安的宣传片,通过广告的形式营销西安,提升西安的国际知名度。除了报纸、电视、还可以通过杂志、路牌、公共交通工具等,大力宣传城市自身形象。

(3)公关促销。城市活动不仅可以展示一个城市的形象,还可以提升城市知名度。西安市的各种节事活动在文化、艺术、经济等方面与外界进行交流,带来了海量的技术信息、鲜活的市场信息,有效地带动城市产业的发展,给西安市带来经济社会双重综合效益,并宣传了城市形象,提升了城市的品牌,有利于城市营销策略实施。

四、西安城市营销策略有效实施的对策建议

第一,政府应重视并领导西安城市营销活动。政府是一个城市的主导者,对城市营销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故此,一座城市政府的营销能力直接影响着城市营销的水平。政府要具备两个能力,一是具备实现城市营销目标的能力,二是促成城市价值和城市消费者价值实现的能力。一个城市政府的营销能力直接反映出该城市政府认识市场、开拓市场、综合运用营销战略和策略上,同时,也反映在围绕获得更多的价值收益在吸引、拥有、控制和转化资源、占领和控制市场等方面与其他城市所进行的竞争的能力方面。要想实施有效的城市营销策略,政府必须大力支持,领导实施,建立西安城市营销组织机构。

第二,构建新城市品牌,提升城市大形象。城市形象无疑是一个城市外在的第一体现,是公众对城市总体的、抽象的、概念性的认识和评价,良好的城市形象可以提升城市投资者和旅游者等对该城市的第一印象。有一些欧洲学者将城市形象即城市的内在特质,视为城市经济发展的动力之源。可见城市形象对城市发展的重要性。

西安是文明古都,其城市形象应迎合文明古都的美誉,根据本次问卷调查,68.36%的人不知道政府有没有在努力提升西安形象;4.21%的人觉得近五年来西安的城市面貌没有大的变化,所以,政府要在西安的城市形象建设方面给予高度重视和积极支持,不断加大城市形象建设与城市形象宣传的工作力度,致力于形象公关,积极构建良好的西安市形象,获得居住者、投资者、旅游者等利益相关者的好评,从而达到提升城市形象目的,为构建品牌城市做良好铺垫。提升形象,构建品牌城市,更好的契合城市营销策略。

第三,加强对外宣传工作。宣传工作是推广西安最快最有效的手段之一。根据本次问卷调查结果发现,调查对象人群中没有在其他城市见到过有关西安宣传的事实,说明对外宣传力度不够,还需加强对外宣传工作。政府应围绕西安市城市营销工作,大力投身于宣传西安市的工作中,政府可以举办城市交流会,与国内外各大城市发展友好往来,成为兄弟城市,宣传西安。

第四,增强城市竞争力。提高城市品位,吸引更多的城市消费者,增强城市竞争力,以推动城市的全面发展。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能有效运用各种营销策略、战略,以吸引更多优质资源流入城市,增强城市综合竞争力,提升城市整体价值。近年来城市竞争力不再仅仅趋向于城市经济、环境等硬实力,而一座城市的城市形象、城市品牌、城市文化内涵等软实力也是至关重要的。

第五,大力发展旅游业。西安自古就是著名的旅游城市,文物古迹丰富独特,具有系统性和完整性,其种类之多、密度之大、等级之高均居全国前列,素有“立体历史博物馆”之称。全市现已查明的文物古迹有上万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的先天优势,使得西安成为全国人文旅游资源最丰富的地区之一。

西安要实施成功的城市营销策略,在市政府领导下发展旅游业是不可或缺的。为了使旅游业成为可持续发展产业带动城市经济促进城市宣传,在发展旅游资源时要注意保护旅游资源,保护西安城市环境,坚持可持续发展观。

第六,实施国际化发展战略。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促使城市要持续进行国际化合作,不断具有国际化特征。城市的国际化发展,客观上要求城市营销中政府视野要从国内转向国际,制定城市发展战略时要有国际化的大视野,建立国际化发展战略模式。同时,城市政府要充分运用各种营销手段,使用多模态方式积极传播城市形象、宣传城市文化、提炼城市品牌等。以此方式快速将城市推向世界,可以和跨国公司合作,即提升了经济效益又推广了西安在国外的知名度,增强了西安国际化发展水平,为营销西安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 于涛,张京祥.城市营销的发展历程、研究进展及思考[J].城市t望,2007(09).

城建发展分析范文5

一、北京建设世界旅游城市的优势分析

1.发展优势突出

我国在世界旅游业中的地位日显重要且不可替代。已经成为全球第四大入境旅游国,亚洲最大的客源国。世界上增长最快的旅游目的地国,全球公认的最佳旅游目的地之一。

北京作为中国的首都,全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同时也是我国大型入境口岸之一和旅游业最发达的城市之一,在旅游业发展中一直处于前沿位置。北京旅游业经过近三十年的建设与发展,已经进入了一个高速增长的阶段。2010年,本市旅游总人数1.84亿人次,比上年同期增长10.3%,旅游总收入2768亿元,同比增长13.3%。其中,全市接待入境过夜旅游者490.1万人次,比上年同期增长18.8%。比金融危机前历史最好的2007年同期增长了12.5%,创历史新高。旅游外汇收入50.44亿美元,同比增长15.8%。北京已经成为了世界重要的旅游目的地之一。作为新型支柱型产业,北京市的旅游业正在蓬勃发展,2010年,全市旅游总收入达到了2768亿元,创下了历史新高,游在北京、玩在北京、吃在北京,北京正在向世界旅游之城迈进。

从发展大环境看,北京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在全国居于前列。2009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18万亿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超过1万美元,第三产业比重达到75.8%,旅游产业发展所依托的经济基础较雄厚。从自身发展来看,北京旅游产业在全国率先起步,经过长期发展,无论是产业规模还是旅游收入都在全国居于领先水平。同时由于首都北京的特殊地位,在发展上有国家政策支持的强大优势。

2.资源优势丰富

北京有3000多年的建城史和850多年的建都史。全市共有文物古迹7309项,6处世界文化遗产、98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26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对外开放的旅游景点有200多处。故宫、长城、颐和园、天坛等一大批享誉世界的名胜古迹。布局严谨,雄伟壮美。彰显亚洲文化底蕴。四合院、古镇、古村、古道,历史悠久,星罗棋布,皇家建筑与传统民居交相辉映,相得益彰,形成了独具东方古都魅力的强大旅游吸引力。

北京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沉积,拥有象京剧、昆曲等一大批非物质文化遗产,特别是在各种文化兼容并包、相互交融的基础上,形成了以北京话、胡同、北京菜、京剧为代表的“京韵文化”,成为国内外游客了解中华文化的重要窗口。

3.区位优势明显

北京是全国政治中心、文化中心,集聚了众多的中央党政军机关、各国驻华使馆和各类国际组织。是全国性文化活动、国际会议和国际重大赛事的主要举办地,为北京开拓休闲度假、会议奖励、商务会展等高端旅游市场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北京又是国际交往中心,作为国内最大的国际旅客客运中转站,拥有日益现代化、国际化、立体化的综合交通体系以及良好的市场区位优势、显著的辐射带动作用和旺盛的旅游消费能力。随着城市内部轨道交通的全面建设,北京的出行将更加方便和快捷。

二、北京建设世界一流旅游城市的劣势分析

1.旅游业国际化程度低

目前,巴黎、伦敦、纽约、东京等世界一流旅游城市每年接待的国际游客均在500万人以上,有的已经达到1500万人次,而北京2010年接待入境旅游者只有490.1万人次,从接待水平上来看,北京的国际旅游接待规模偏小,世界旅游知名度还没有完全彰显。此外,在交通的便捷性,国际融合,文化融合,国际品牌汇聚,国际语言服务能力等方面,北京还不能达到一个领先的国际大都市的水平。在旅游业的国际化程度上还有很多需要提升的地方。在未来旅游业发展中仍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大有文章可做。

2.旅游创汇能力不强

2009年北京旅游产业国际旅游收入为40多亿美元,而纽约为280亿美元,伦敦为160亿美元,差距十分明显,北京的旅游业在创汇能力还主要依赖传统的观光型旅游消费产品来实现。还不具有国际化的旅游购物与旅游娱乐产品。这说明北京旅游产业的国际旅游创汇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

3.旅游产品市场化程度低

北京缺乏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旅游产品和旅游项目。北京在提升旅游产品的接待能力、国际知名度和游客吸引力等方面,都需要下更大的工夫。另外,北京的市场营销能力也有待提高。没有有效的旅游营销活动,就不能促成有效的购买。市场推广策划能力的程度是北京未来需要重点提升的方面。

4.旅游基础设施不完善

旅游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提供服务的质量不高。比如,东京的城市规模和总体人口数量与北京相近,但是由于具有多层次、全方位覆盖的旅游公共服务体系,旅游接待规模要远远超过北京。法国巴黎政府投入大量资金进行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沿途的加油站、公共洗手间、餐饮、住宿点布局合理,给客人的带来了极大的方便。缺乏完善配套的旅游基础设施已经成为制约北京旅游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公共服务设施的提供,旅游交通设施的便利性等问题,都是北京需要在建设中需要加以重视的。

5.旅游服务人员整体素质不高

虽然北京旅游从业人员总量每年都在增加,但与伦敦、纽约、巴黎等世界一流旅游城市相比,从事旅游产业的人才,特别是高端人才严重不足,影响了北京旅游产业的优化升级与可持续发展。在旅游服务中很难提供优质的标准化服务和个性化服务。缺乏高素质的旅游服务人才成为了制约北京旅游业向国际化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具有流利英语语言服务能力的一线旅游服务人员还非常缺乏,不能体现出国际化大都市的水平。

三、北京建设世界一流旅游城市的发展路径

1.明确城市定位,确立鲜明旅游形象

在分析调研自身优势的基础上,确定城市的定位与旅游形象。旅游本身究其本质而言,就是去体会和获取各种不同经历的一种活动。如果在北京旅游业的发展过程中,不能在定位上十分明晰,不能体现自己的特色,丢失了自己最珍贵的财富,或者只是一味的去模仿其他的城市。就会让北京丢失自己的特色和魅力。北京,不是巴黎,不是纽约,也不是东京。世界也不需要两个雷同的城市,因此在旅游规划建设的过程中应该更好的去挖掘自身的资源特色。准确定位。确定北京鲜明的旅游形象。

2.完善旅游交通环境,构建便捷交通体系

在交通环境建设上应该主要着手从如下几个方面入手,这需要政府和相关职能部门共同来完成。

(1)完善城市空中航线交通体系建设,提高北京作为首先入境口岸的比例

随着北京T3航站楼的建设,2008年北京的机场吞吐量列全

球第9位。但北京作为入境游客的入境口岸的比例却不高。2008年北京首都国际机场吞吐的入境游客只占到巴黎戴高乐机场的6.8%(据ACI统计年报的相关数据推算得出)。无论在机场接待规模、服务设施和营运条件等诸多方面都不能完全满足旅游业发展的需要。因此北京在建设国际商贸中心的进程中,首先应该借鉴国际上前进的交通管理模式,加强对于机场资源、城市道路资源、轨道交通资源的综合管理和使用,在城市南部修建第二大型民用机场,努力增加国际航线,加大国际航班密度,提高北京国际游客的吞吐能力。

(2)解决城市拥堵问题,提高城市内部交通的便捷性与可达性

世界四大城市市内交通的另一个现代化标志是地铁运输非常发达,地铁网纵横交错,如蛛网密布。地铁运输量占全市客运量的60%~80%左右。而2004年北京的地铁运输量占全市客运量仅为11.8%,2009年上升到36.5%。但地下交通之间、地下交通与地面交通之间换乘不便,地铁设施较陈旧。随着机场地铁和其他新线的开通以及对现有设施的更新北京的地铁交通将有一个质的变化,并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地面交通的拥堵压力。

在这个方面可以我们可借鉴一下东京的经验,东京有着世界上最发达的地铁网络。铁路系统每一米宽的道路具有八倍于公共汽车的运输能力。整个东京都市圈范围内,现有280多公里地铁线,铁路近3000公里。轨道交通构成了城市公共交通的骨架体系,特别是在连接市区与郊区及远郊区的放射线方向上,更是占据主导地位。轨道交通系统每天运送旅客3000多万人次,担当了东京全部客运量的86%。在早高峰时的市中心区,有91%的人乘坐轨道交通工具,而小汽车仅为6%。

北京未来交通的发展方向只能是大力发展轨道交通,特别是在轨道交通与地面交通的方便换乘与衔接上应该更人性化。

(3)构建便捷的旅游交通引导解说系统

此外,应该在城市中建设观光巴士系统。同时还要注重旅游语言解说系统的建设。作为国际旅游之都,北京还缺少世界同类城市中都有的城市观光巴士(City Tour/Sightseeing Tour)。四大城市均开辟有多线路(一般都经停在景点附近)、多车型(双层敞蓬式或封闭式)、多语种导游(人员导游和电子导游)的观光巴士。这几乎已成为一个旅游城市标志性的流动景观和都市旅游重要交通工具。在这些方面北京都需要好好的借鉴。

3.服务北京,提升北京城市的整体服务质量

与一些发达的旅游中心城市相比较,当今北京商业、服务业的硬件环境已经较先进,很多高档奢华的五星级,超五星级的商务酒店让很多入境游客都感觉极尽奢华。但是在服务方面无论是在服务业的管理水平、服务的理念,还是在服务人员的整体素质上都难达到国际水平。可以说北京在人文软环境方便发展滞后,与旅游业和城市国际化水平的发展需求不相协调,因此,需要在北京商旅互动的发展过程中,加强软环境建设。最新提出来的城市功能定位中,特别提到了提升北京整体服务水平的“服务北京”理念。就是旨在提升北京的国际化服务水平。真正提升其第三产业的整体竞争能力。在提升北京软环境建设的过程中,公共设施的便利服务水平、城市信息化水平和国际语言服务水平是需要大力提升的几个方面。

4.加快旅游产品的开发与升级

加快旅游产品的升级换代,在发展传统旅游产品的同时,大力加快都市旅游产品的开发,除了传统的观光产品外、应加大力度开发文化创意旅游产品、科技旅游产品,重点发展商务、会展、奖励旅游产品,营造世界会展中心;大力培育商贸都市休闲产业。

近年来,北京世界旅游城市,目标是发展成与纽约、伦敦、东京、巴黎并列的国际旅游之都。这就要求在旅游产业方面,要相应的提升国际化,打造高品质,符合时尚潮流的创新型的旅游产品,而不是仅仅依靠现有的世界文化遗产来吸引观光型的初级旅游者,营销初级的观光型的旅游产品。应该把产品的定位提升到高品质,高层次的休闲、度假、娱乐、购物、文化为主题的新型旅游产品上来。

5.大力开发都市旅游文娱项目

商业与娱乐业具有非常密切的关系,大多数国际商贸中心在发展商业的同时,大力兴办娱乐业,以吸引消费者。大力开发娱乐项目,可以有效地吸引游客,增加其有效逗留时间。如大力开发都市文娱节目,如歌舞、京剧、曲艺等,促进商品和服务消费,北京现有的主要演义文娱项目有:梨园剧场(京剧)、长安戏院(京剧)、朝阳剧场(杂技)、北京之夜(综艺)、欢乐谷(金面王朝),但在级别和影响力上还不能和现有的旅游业发展需求相匹配。

6.应用各种营销手段,加大营销力度

(1)制定体现北京旅游城市定位的促销口号

游客经常光顾的世界热点旅游目的地,如“时尚之都”巴黎、“亚洲国际都会”香港、“花园城市”新加坡,无一不是以其鲜明的地方特征,赢得了竞争,成为游客向往的著名品牌。这些品牌本身就代表着某种独特体验。相比之下,作为我国现代化和国际化水平最高的城市之一,北京的城市形象定位却显得模糊不清。为了进一步加深旅游者对北京的认知,旅游形象的塑造应该尽快提上日程。利用北京极具代表性的文化体验,制定体现北京独特特色的城市定位与促销口号。

(2)对不同类型的旅游主体,进行有针对性的营销

城建发展分析范文6

关键词:威海市 城镇化 文化建设

城市化或城镇化是乡村人口不断转变为城市人口的过程,是指第二、第三产业在城镇集聚,农村人口不断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使城镇数量增加、规模扩大,城镇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向农村扩散、城镇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向农村普及的经济、社会发展过程。

文化建设作为城镇化战略中精神文明建设的关键步骤,在城镇化建设大局中发挥着积极而深远的作用。一方面,文化是城镇化建设的内在要求。城镇化的过程就是人们的经济、政治、文化等社会活动,是社会生活全方位的发展变化,城镇化的发展必然要求文化建设;另一方面,文化建设能推动城镇化的发展,文化作为一种新兴产业,还可以创造出经济价值,正逐步成为城镇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一、城镇文化建设的现状

图 威海市1999年至2008年经济、文化、人口相关数据

注:数据均来自于“中国经济信息网”和威海市文化局统计数据

从走访调查情况可见,城镇文化设施明显不能满足人们的文化需求,发展现状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对城镇文化建设观念滞后

一大批基层乡镇政府对文化工作在城镇化建设中的地位认识不足,特别是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口号下,相当多的人认为文化工作是软任务,是花钱多效益少的社会公益事业,可搞可不搞,又不愿意花钱投入,致使城镇文化阵地建设滞后,文化工作者心灰意冷,缺乏积极性。

对城镇文化建设观念滞后也直接体现在是否形成建设主体合力上。调查中发现,以一些艺术馆为代表的“高端”文化建设脱离了普通百姓的日常文化需求,这明显暴露出了文化建设主体对象上的极端性与片面性。只有社会全体成员都吸引到文化建设中来,才能使文化建设得到不断向前发展的动力。

2、基础设施落后,服务体制不健全

从威海市基层文化建设来看,虽然建有文化馆、图书馆等文化设施,但建设标准与当地实际也相差较大。“新农村文化大院”作为城镇化文化建设的主要阵地,也是威海市城镇化战略中文化方面的特色内容,也出现了“一缺场所,二缺设备,三缺管理”的“三缺”局面。

文化基础设施是保证文化方针落实效果的重要保障,是传播先进文化的载体。而文化服务硬件上的落后也暴露出了管理制度上的不健全。从实际情况来看,威海市城镇文化管理体制基本实行的是混合式管理模式,由市文化局负责管理文化站人员的工资和服务范围,而具体文化工作则由城镇政府负责,即“市局管人,城镇管事”。这种传统的文化管理模式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文化建设的创新式发展,往往会出现互相推诿的低效运转状态,其必然后果就是文化建设始终落后于城镇化的整体步伐。

3、文化产品不足,文化消费能力低

实地走访可见,小到农村文化大院,大到社区文化站,文娱活动并未随着城镇化步伐的加快而得到明显改善,时间上依旧局限于节庆活动等传统时段,内容上伴有低俗化倾向,而体现时代特色的创新成分较少。此外,在文化站、馆建设中,报刊杂志类读物数量明显多于科技文学类读物,且普遍存在着借阅程度低、更新速度慢的情况。

同时,拥有地域文化特色的文化品牌建设不足,文化经济潜力没有被充分挖掘,导致大批文化资源的浪费。虽然物质生活的改善极大地刺激了原农村居民对精神文化生活的渴求,但从其生活消费支出的安排来看,除购房、看病、保子女读书及日常的生活开支外,基本没有剩余来供居民进行文化消费。

二、城镇文化建设的意义

1、加强城镇文化建设,提高居民科学文化水平,是新农村建设的必然要求。

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促进居民持续增收,是社会主义发展的首要任务。使城镇居民,尤其是普通农民,持续增收最有效的途径,是要大力发展现代农业,严格遵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所谓现代农业,就是以广泛应用现代科学技术为主要标志的农业。所谓市场经济规律,首先是产生的产品要适合市场的需要。市场经济有两个显著特点,即具有契约经济和法律经济的特点,并且市场经济有严格的市场运行规则。所有这些,对刚刚由传统农业转向现代农业,由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且从总体上看文化水平还不高的广大农民来说,的确是一个严峻的挑战。这时,城镇文化建设,尤其是针对广大农村的文化建设就显得尤为重要。

2、加强城镇文化建设,提高居民思想道德水平,是经济建设的精神动力和思想保证。

城镇化建设不仅要大力发展经济,不断改善居民的生产和生活条件,还要与时俱进地推动居民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的转变,努力培育文明向上的社会风尚。从目前广大农村地区的一些地方和农民来看,集体主义思想,团结互助精神有些淡化,法律意识淡薄,诚信度不高,发展意识、竞争意识不浓,文明意识、健康意识不强,一些传统陋习,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树立社会新风尚、建设乡风文明要求格格不入。必须通过加强文化建设,充分发挥文化启迪思想、陶冶情操、传授知识、鼓舞人心的积极作用,推动思想道德建设,不断提高居民的思想道德水平,保障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健康顺利进行。

3、加强城镇文化建设,不断满足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目标之一。

农村文化建设是城镇文化建设的基础,农民不仅要富,农民还要有乐。从农村的实际情况看,虽然我们党和政府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使农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得到了一定的改善,但农村文化建设还是相对滞后,已经不能满足广大农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精神需要。因此,加强农村文化建设,就成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项重要任务。

三、城镇文化建设的建议

1、正视农村现状,展望城镇未来

随着社会发展,农村在社会体制建设和机制运行方面都发生了深刻变化,为中国的城镇化进程带来新的机遇和新的思考。但是,除了正视农村政治、经济状况外,还应正视农村自然状况和文化现状,因为农村自然状况和文化现状对社会和个人的潜移默化影响将伴随着城镇化的整个过程,从而使城镇文化建设呈现出特殊性、重要性和紧迫性。

展望城镇化未来,小城镇建设步伐的不断加快和社会各项事业的迅速发展,城乡二元结构逐步消失,这些必然给农村原有的生产、生活方式和民间习俗带来深刻影响,这种未来城镇化发展的继承性与创造性并举的状况,为系统筹划城镇化建设大局提供了历史经验,应从城镇文化建设起步开始就立足长远。

2、以创新机制为保障,有效推进建设步伐

文化部门要充分发挥职能作用,组织城镇文化建设现状调查,有针对性地走访有代表性的城镇综合文化站。同时,应在健全了投入保障机制的同时,把城镇文化建设工作列入镇、村领导任期责任目标,把文化建设工作同干部工资、奖金挂钩。

城镇文化建设是一项系统化工程,离不开方方面面力量的参与和支持。威海市乡镇一级的文化建设应被纳入全市文化建设中进行统筹规划,从而使其从城镇化建设之初就被凸显出来,避免出现“先搞经济,后顾文化”的滞后状况。在建设改造资金上,借鉴其他地区经验,如“各级财政补一点、有关部门帮一点、村集体出一点、社会各界捐一点”的灵活性办法,多渠道筹措;在实践模式上,采取结对帮扶的形式,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城镇文化建设。

3、激发主体能动性,突出个性特色

注重激发和引导城镇居民作为文化建设主体的能动性和创造性,既是政府职能部门的责任,也是城镇化整体建设的强力支撑。城镇文化建设,固然离不开政府的投入,但城镇文化建设的基础设施投入和精神文明水平的稳步提高,关键要靠人自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