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剂学工作方向范例6篇

药剂学工作方向

药剂学工作方向范文1

[关键词]调剂;调剂模式;合理用药;静脉药物配置中心;药学信息

[中图分类号]R95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3-7210(2009)02(c)-102-02

医院药学调剂工作包括:收方,检查处方,调配药品,核对处方与药品,发给患者并进行交代和答复询问的全过程。药学调剂工作是医院药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患者在药物治疗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是医院医疗服务的重要窗口。我国传统的医院药学调剂工作是以药品供应保障为主的服务类型。新时期,随着医疗市场环境变化和医疗体制改革深入,医院药学服务职能由以药物为中心的服务(drug-oriented service)逐步走向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patient-oriented service)。相应地,医院药师的调剂工作也应该由供应保障型转向供应与技术服务结合型,注重社会与经济效益相结合,由被动保障型转向为主动参与型。这样一来,调剂工作面临着新的服务内容、模式和工作方法。在总结本院调剂工作经验的基础上,结合近年来相关的法规、文献和报道,对新时期医院调剂工作作一初步探讨。

1 药品供应保障是医院药学调剂工作的基础

1.1严格药品管理制度,保证药品安全有效

严格按照《药品管理法》以及实施办法的规定,审查药品的名称、规格、数量、药品批号、有效期及相关生产企业,确保药品的质量;严格药品储存保管制度,按照药品说明书规定储存条件保管药品;严格药品摆放制度,根据药品分类、剂型和用途不同,将药品分区摆放,各区药品均分类、定位、标识必须遵循一定规律,以便于调剂和清点;严格药品分装制度,需按协定处方实现分好药品应严格执行双人复核制度,并及时记录所分装药品的相关信息及分装日期、分装人及复核人:品,一类按“五专”管理,不设二级库;定期盘点药品,对有效期小于3个月的药品及时上报和妥善处理;严格患者退药制度,检查退回药品的包装、质量及批号等相关信息。

1.2改善药品调剂模式,满足患者服务需求

我国医院药房一直以配方工作为中心,内部管理为终结的被动服务模式,忽视了药物对人类健康的影响,忽视了药房的社会服务性。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联合颁布的《医疗机构药事管理暂行规定》指出:“门诊药房要实行大窗口或柜台式发药”、“双人复核式发药”。这些规定使得传统的封闭型窗口服务转向开放型柜台服务,而人员结构和发药模式由单人调剂复核模式转向为双人复核发药模式。其中,前后分台调剂模式和开放式双柜台服务模式在许多医院药房调剂工作中得到应用,并取得良好效果。同时,调剂模式的改变有利于减少调剂中差错事故的发生,提高药师的工作效率;有利于药师工作角色转变,从而有时间充分服务患者,指导患者合理用药。

1.3规范药品调剂程序,防止药品调配差错

遵循科学性、可行性原则,依据《处方管理办法》以及相关规定,严格执行“四查十对”,制定门诊调剂标准操作规程。做到审方、调配、核对、发药等相关工序都有管理措施与规范。正确的调配程序应是药师接到处方后,首先审核处方是否规范化,确认诊断用药是否相符,有无配伍禁忌和不良反应:核对计算机中收费项目是否与医生处方相符,价格是否相符;准确无误调配后,药品交于患者并交代服用方法和注意事项,其中如省略某一环节或顺序颠倒都容易发生差错。

2 促进合理用药是医院药学调剂工作的新要求

新时期,医院药学服务的核心理念就是“以病人为中心,保障合理用药。”在调剂工作中,药师不仅完成最基本的调剂任务,而且需要在促进患者合理用药方面做得更完善。在医院的药学服务中,药师是药学服务的主体,调剂是用药指导的主渠道。调剂工作中的用药交代与指导是药师参与药物治疗的形式,医院药学调剂工作的重点应侧重于促进合理用药。调剂药师在合理用药中的主要作用体现在以下方面:

2.1处方审核

《处方管理办法》提高了药学调剂人员审方力度。其35条规定:药师应对处方适宜性进行审核,审核内容包括:皮试结果、处方用药与临床诊断的相符性、选用剂型与给药途径的合理性、是否重复给药、是否有潜在的药物相互作用或配伍禁忌及其他用药不适宜情况。处方审核是一项技术性要求较高的工作,需要面对大量的临床药学问题,如药物配伍、药物相互作用、用药指导、病人的依从性。做好处方审核工作。提高被咨询能力,是药学调剂人员的主要工作。药师在调配药物之前,要对处方中药物使用的用法、用量、适应证、潜在的不良反应、药物之间、药物和食物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其他与药物相关的问题进行核查,并就出现的问题与处方医师进行联系,这样能够有效地提高患者用药的安全性、合理性。

2.2处方点评

《处方管理办法》第5章40条规定:医疗机构应当建立处方点评制度,填写处方点评表,对处方使用动态监测及超常预警,登记并通报不合理处方,对不合理用药进行及时干预。确实加强处方管理,建立和完善医疗机构处方评价制度。提高处方质量,规范医疗行为,促进合理用药,确保医疗安全。根据卫生部颁布《处方管理办法》、《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等相关规定、规范的要求,药师通过对医院不合理处方及不合理用药的点评,加强对医师用药合理性的干预和警示,使医院的药品管理、处方开具和调剂以及医疗费用的控制等更加科学、合理、规范。

2.3药物咨询服务

调剂工作是一项技术性和咨询服务性很强的工作,开设门诊药物咨询窗口,向患者提供用药咨询服务。由于门诊药房与患者的接触具有“瞬时性”的特点,用药咨询服务要求药师简明扼要地向患者提供全面、有效指导,从而充分发挥药物治疗作用,避免不良反应和及时发现差错,促进患者合理用药。门诊调剂药师用药咨询主要集中以下几个方面:①给药时间和方法;②联合用药问题;③特殊年龄人群的用药;④药物的副作用和不良反应的自我监测教育;⑤特殊剂型(外用药、栓剂、气雾剂)药品的使用方法;⑥药品储存有效期的辨认。

3 调剂范围拓展是医院调剂工作的新发展

3.1建立静脉药物配置中心(PIVAS)

在传统静脉药物配制过程中没有药师的参与,由于缺乏准备的环节和无菌环境,产品潜在感染较大、增加用药失误的机会。建立配置中心的目的是提高用药的安全性、合理性。医师开具的处方不仅由药师进行配伍、审核、监控,加药也要在10000级配置间,局部100级净化环境条件下操作,此举

杜绝了配置过程中潜在的情况,极大减少了药物的配伍禁忌和产品感染的发生率,从而提高了安全性和合理性。医院药学服务建立PIVAS可解决:①药物配置的安全问题;②非药学人员专业知识局限;③药品浪费。PIVAS开展在我国已有很好的发展趋势,PIVAS已从部分配置(如全静脉营养、细胞毒性药物等)发展到全面配置,并根据药物的特性,采取协定处方。提前配置药物,通过适当的方法按规定贮存,方便药物批量配置。

3.2调剂服务范围的扩延

药品调剂范围广泛,以下内容应属药品调剂的范畴:药房配方发药;中药单剂量汤剂的代煎或者做成其他适于服用的剂型:医疗过程中使用各种消毒液稀释、配制;非常规、个体化使用药品的简单溶解、稀释或复配;各种皮试液的配制;各种肌肉或静脉注射液(包括化疗输液)的配液;全胃肠外营养(TPN)输液的配液;腹膜透析液、人工肾透析液的配液等。在药品调剂过程中,医院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在各个药品调剂环节中,加大药师参与的力度,通过药师的审核和配制,可以有效地使药品调剂的安全性拓宽以及促进用药的合理性。

4 药学信息工作是医院调剂人员的知识储备与更新

4.1不良反应(adverse drug reaction,ADRS)监测

ADRS临床表现复杂,可表视为局部反应也可涉及全身各组织和器官。近年来,由于抗生素品种迅速增多,尤其是一些复方抗生素的出现,临床上应用广泛,而许多医护人员对其主要成分、药理学、抗菌谱及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认识不够充分,造成抗生素的不合理应用,使ADRS发生机会增多。药师应深入分析ADRS产生的原因,避免仅对症用药,医院要求药师在调剂后注重对ADRS案例的收集,并在各临床医技科室聘兼职ADRS监察员了解掌握各科室ADRS发生情况及时上报,药师与ADRS监察员需要进行ADRS在不同科室、不同病种及不同季节发生率等调查。逐渐建立健全ADRS监测报告制度,加强同临床医师信息交流,避免不良反应的重复发生。

4.2药学信息收集及交流

药剂学工作方向范文2

【关键词】藏药 剂型改进 应用 展望

藏药是中华民族一颗璀璨夺目的瑰宝,是藏在漫长的长河中不断创造出来的优秀民族遗产,凝聚着历代藏医药工作者的聪明才智、心血和汗水,在防病治病维护藏民族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藏药以其独特的理论、优秀的品质正在受到中国和世界医药界的瞩目,藏药应用推广的势头正在悄然升起。然而由于历史和其它许多方面的原因,藏药在剂型、品种、制造工艺、制剂理论、质量标准等方面的研究还存在着明显的不足和落后,不能满足现代的需要和出口的要求,严重的制约着藏药的发展与应用。

一 药剂的发展现状

剂型是药物应用的形式,对药效的发挥极为重要,过去人们认为化学结构、处方组成是决定药效的唯一因素,随着生物药剂学的发展,人们逐步认识到剂型因素在一定条件下对药物的药效有决定性影响,改变剂型可以调节药物的作用速度,降低或消除药物的毒副作用,也能达到靶向给药的目的。这一认识已成为药物研究、生产时考虑的重要问题。

现代药物制剂的发展可分为四个时代:第一代制剂为普通制剂,包括注射剂、片剂、胶囊剂、软膏剂、栓剂等;第二代制剂为缓释制剂(也称长效制剂);第三代制剂为控释制剂;第四代制剂为靶向制剂。目前,包合技术、固体分散技术、微型包囊技术、纳米技术、缓释控释技术等制剂新技术正在被广泛的研究和应用于制剂的生产。当今药物制剂正在向速效、高效、长效、剂量小、毒性小、副作用少、定时、定位、定速、使用方便的智能化给药系统方向发展。

二 藏药剂型改进的必要性

近几年来,在“药学是一个伟大的宝库,应当努力发掘,加以提高”的方针指引下,在全国倡导学习中医,研究新剂型,现已研究出颗粒剂、片剂、涂膜剂、膜剂、气雾剂、注射剂、眼用制剂、合剂、口服液、栓剂、胶囊剂、软膏剂、中组方制剂等中药新剂型。我国2000年版药典收载的中药新剂型就有100多个品种,在中成药的质量控制方面也有很大提高。藏药和中药同属于传统药物的范畴,而其目前的剂型主要有汤剂、散剂、丸剂、酒剂等,虽然有些药厂也生产口服液、硬胶囊剂等其它一些新剂型,但总体而言,剂型种类比较少,生产工艺落后,药物剂量相对较大,服用不便,吸收缓慢,作用迟缓,生物利用度差,生产自动化成度不高,同一剂型同一品种不同生产厂家的产品质量、疗效有很大差别,产品质量波动性大;治疗慢性疾病有独特疗效,治疗急症则显不足,其剂型的研究与开发远远落后于中药,严重的影响了藏药的推广使用。为了进一步提高藏药的疗效,扩大使用范围,减少使用剂量,方便给药,改进传统藏药剂型,采用制药新技术,生产先进,高效、安全、美观、优质的藏药新剂型,使藏药走向全国、走向世界,对藏医药事业的发展是十分重要和必要的。

三 藏药剂型改进的原则

藏药剂型改进是在传统藏药剂型的基础上,以藏论为,应用现代化药剂学的技术、方法将藏药制成适合于现代临床应用的高效藏药新剂型。其改进应坚持以下原则:

1 坚持藏药理论的指导:藏药剂型改进必须遵循藏医药的理论体系,突出藏一医药的特点,在藏药理论的指导下,对长期临床实践证明确有独特疗效的药物,首先进行剂型改进。

2 有扬有弃,继承和创新并重:藏药经过长期的临床应用和历代藏医药家的努力,形成了自己独特有效的组方和生产工艺,对此必须采取有力措施加以保护和发掘继承,在继承的基础上通过现代化的剂型改进加以提高。

3 提高药效:经过剂型改进后的藏药新剂型,必须比原有剂型在疗效上保持或有所提高,给药途径更适宜、方便,药物的安全性更高,药品的质量更好、更稳定,否则剂型改进将毫无意义。

4 以治疗急症重症为重点:藏药传统剂型作用缓和、毒性小、对慢性病有独特疗效,但对急症重症的治疗则不足,所以剂型改进应考虑对急症重症的治疗。

四 藏药剂型改进的方法

进行藏药剂型改进,首先必须立足于的实际,选择具有明显民族特色、疗效确切的藏药进行,如“七十味珍珠丸”、“二十五味珊瑚丸”、“二十五味松石丸”等。其次应选择对常见病、多发病或地区特有的疾病疗效好的藏药。也可以考虑对民间单方、验方、祖传秘方,或能促进入的免疫机能,或能抗衰老延年益寿的藏药进行发掘。第三、应考虑到自然资源的分布,要选择地区天然药物资源丰富、再生能力比较强或可以人工栽培的藏药,以便于今后规模化生产,争取规模效益。

进行藏药剂型改进时,不应以味追求高科技,追求最先进的工艺和剂型,应立足于的实际,借鉴中药剂型改革的方法和经验,由易到难,由简到繁,逐步发展提高。利用现代化的提取、分离技术,选择合适的生产工艺,将藏药有效成分最大限度的提取出来,再经过纯化,去除无效成分,得到单一有效成分或多种有效成分的混合物,然后再进一步采用现代化的制药技术制成适合现代临床需要的多种剂型,这是提升藏药质量、改进剂型的重要方法。在剂型改进时,对藏药的组方要遵循藏医药的理论指导,但对其处方药味也不能一成不变,要应用现代药理、化学方法对其进行拆方研究,优化组合。做到用药最精,用量最佳,疗效最好,毒副作用最小。

五 现代化高科技用于藏药生产的展望:

药剂学是以、学、化学、生物化学、微生物学、药、药物分析等学科的理论为基础,结合药物的性质和医疗的要求,用药剂学的方法和手段将药物设计和制成符合临床需要的药物型式,它是随着其他科学技术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目前高新科学技术如:纳米技术、基因工程、细胞工程、发酵工程与酶工程、微、新和新能源技术,这一影响21世纪科学技术和国计民生的四大科学技术,在药剂学的发展上展现了巨大的潜力。下面就其在藏药制剂上的应用略作展望。

(一)纳米技术: 纳米技术(Nano-ST)是20世纪80年代末刚刚诞生并在崛起的新科学技术,它的基本含义是在纳米尺寸(10-9-10-7m)范围内认识和改造自然,通过直接操作和安排原子、分子,创新物质。据专家们预测,纳米科技必将成为21世纪的主导新技术之一。纳米技术在方面的应用前景广阔。1998-2000年美国专利中涉及纳米技术的专利在生物占到了80%以上。国内已将纳米技术应用于中药石决明、雄黄的研究。

藏药目前应用最主要的剂行为丸剂,属于固体分散体系的剂型,在固体分散体系中,药物微粒的大小对药物的溶解、吸收、生物利用度、药效等有非常大的影响。据报道灰黄霉素的粉沫被进一步磨细成微粉后,其疗效增加一倍。重庆西南制药三厂试制一种“高效灰黄霉素滴丸”,口服后在血液中的药物含量比微粉片剂又高出一倍以上,经临床观察,其用量仅为微粉制剂的一半一下,疗效确切,副作用小。这种滴丸剂型,就是进一步降低了微粒的粒径。如将微粒粒径降至纳米级,疗效会更好,因而在藏药丸剂传统制剂工艺的基础上,针对其组成中的主要药味,进行纳米技术的加工处理,会赋予其新的功效,提高生物利用度,增强靶向性,降低毒副作用,拓宽藏药的适应症,提高疗效,减少用药量,节省藏药资源,特别是珍贵药物资源。

(二)包合技术: 包合技术系指一种分子或药物被包嵌于另一种分子的空穴结构内,形成包合物的技术。药物经包合后溶解度增大,稳定性提高,液体药物可粉沫化,防止挥发性成分的挥发,掩盖药物的不良味道,调节释药的速度,提高药物的生物利用度,降低药物的刺激性与毒副作用,在藏药的生产上,可以运用现代化的提取分离技术,对藏药的复方或单方制剂,进行适当的提取、分离、纯化,然后用包合技术进行包合,在进一步制成片剂、注射剂、胶囊剂、口服液等现代的剂型,使藏药显效更快、使用方便、外形美观、用量减少、药效更高。

除了纳米技术,包合技术之外,目前比较成熟的制药新技术,有固体分散技术、微型包胶技术、微粉技术、缓释、控释剂技术、经皮吸收技术、靶向制剂技术等。都可用于藏药传统的生产工艺中,也可用于开发研究藏药的新工艺、新剂型,这将是藏药现代化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对于提高藏药的质量水平及疗效,扩展其使用范围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者单位:811300 黄南藏族自治州藏医院

(上接第424页)

参考文献

[1] 王妮,刘明.增强手术室护士法律意识的意义及做法。当代护理,2002(2):22

[2] 王一方.敬畏生命.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0.67-72

[3] 曲雪梅,宋凤莉,徐铁力,等.医疗护理在防范医疗事故中的作用. [J]中国现代医生,2007,45(23):114-115

[4] 肖志荣,孙颖.手术室药品及人员管理差错事故与对策。中国误诊学杂志,2003,3(6):943-944.

[5] 吴欣娟.从护理角度看病人安全问题及应对措施[J].护理管理杂志,2005,7(5):57-58

[6] 倪斐,高波,张彬.褥疮相关危险因素及循环护理的 引入[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4.4(7):1138

[7] 吕红.手术室护理工作中潜在的法律问题及对策。护理及康复,2007,6(1):47-48

[8] 闫桂环.从护理记录的缺陷看举证倒置存在的隐患。护理研究,2003,17(7A):800

[9] 李晓蕙,邹晓清.临床护理风险事件分析与对策。中华护理杂志,2005,40(5):375-377

药剂学工作方向范文3

[关键词] 药剂科;管理;发展

药剂科是医院的一个重要部门,药剂科的管理水平直接影响到医院的医疗服务质量。受传统观念的影响,我院药剂科发展相对滞后,现行的管理模式已经落后于不断发展的医院药学,更加不能满足患者对药学服务越来越高的要求。如何转变观念,提高药剂科的管理水平,是当前药剂科管理人员需要思考的问题。

1 部分药剂人员的素质偏低,急待提高

药剂科属于医技科室。多年来,对药剂人员的要求,仅是能发药、发好药就可以了,导致部分药剂人员忽略了自身专业素质的提高。随着医院药学的不断发展,医院药学模式已转变为医药结合和协作的新模式,调剂工作也由传统的窗口供应服务型向技术型转变,这就给药剂人员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要不断地丰富和更新知识,不断地参与到药学科研工作中来,为临床提供合理用药的科学依据,才能适应医院药学的新模式。药剂科工作模式的转变,关键在于人才培养。

1.1 加大学科带头人的培养力度 医药药剂科是一个以药学科学技术为依托的业务科室,而不是纯管理科室。负责人应该既是科学管理者,又是学科带头人。

1.2 注重高级人才的引进和现有人员的再教育 目前药学人员中,高学历人才缺乏,药剂科应该从高校中引进人才。对每个药剂人员来说,接受药学教育是一个终身过程,该过程有性质、目的、内容各不相同而又互相衔接的教育阶段组成,即药学院校基础教育、毕业后教育和再教育,称为“药学教育连续一体”。只有通过人才引进、药学人员再教育,才能培养出优秀的药学人才。

2 药品管理模式落后,急需转变

我院的药品管理一直以来主要是以药品供应型为主导,即从采购、入库、到药房调配、发至患者手中就算完成任务。随着医院药学的发展,这种旧的模式将被打破,药剂科的工作应从供应性向学术性转变。

2.1 严格把好药品采购关,保证药品质量 根据医院医疗需要制定合理的采购计划,既要考虑满足临床用药需要,又要考虑到患者的经济承受能力,做到抢救药品和医院基本用药品种常备不断,高档贵重药品合理控制使用。坚持集中招标采购,坚持以“质优价廉”的原则选购中标品种,严格审查药品的进货渠道,认真核实药品生产企业的证照、供货单位的资质及药品的批件等相关资料。与供货方签订购销合同及质量保证协议书等法律文书,明确要求供货方对药品质量事故负法律责任。加强药品入库验收管理,坚持“不合格药不准入库”,以确保药品质量。

2.2 合理调整药品结构,防止滥用药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不同品种、剂型、产地的药品进入市场,给药品市场增添了竞争活力,也使医院药品收入不断上升,同时导致药品滥用现象时有发生。尤其是一些抗生素、辅助类用药等,品种繁多,同类药品重复使用较普遍,因此,如何使医院的药品结构合理应该是药剂科人员的工作职责之一,要考虑医院的类型、患者群体、地方因素,科学、合理地调整药品的结构比例,既可提高合理用药水平,防止滥用药,又可有效控制药品费用,减轻患者负担,提供优质的服务,以实现医院运营效益的最优。

2.3 调剂服务从发药型向专业知识型转变 医院药房不同于社会药房,司药人员均是经过专业培训的技术人员,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要充分发挥调剂人员的专业技术优势。调配处方时,要认真审查处方,减少不合理用药和杜绝配伍禁忌;发药时,要耐心讲解药品的适应证、用法、用量及可能出现的副作用和处理方法,消除患者的用药顾虑。药房还应开设用药咨询服务,接待患者用药的各种疑问,因此药房司药人员要求专业性和责任心较强。

3 制剂生产规模逐步萎缩,制剂室工作职能亟待转变

我院制剂室多年来一直以生产为主并创造了很好的经济效益,既往管理模式是以增大产值,为医院创收为目标。随着制药技术的发展,对药品生产管理的要求不断提高,加上国家政策要逐步淘汰医院制剂的导向,致使医院制剂是否生存成了医院药学所面临的一大问题,现各大医院大输液生产纷纷下马,制剂生产规模逐步萎缩,如何转变制剂室的工作职能,发挥现有制剂室的潜能,给药剂管理人员提出了新的问题。

3.1 配合临床开发新制剂 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规定,从2002年起,制剂重新注册,凡药品市场上有的品种原则上不予注册。这就给制剂室的发展指明了方向:现有的制剂品种大部分不能再生产,剩下寥寥无几的品种因用量少、成本高,如继续生产将会亏损而被迫放弃。这就要求根据各医院情况配合临床开发新的制剂产品,以提高医院制剂的技术含量和科研水平,否则医院制剂将难以生存。

3.2 实行单剂量给药 对住院患者实行单剂量给药,这是防止药品浪费、滥用药品的有效方法,也是住院药房的发展趋势(单剂量药房),因此,制剂室的另一个方向是给单剂量药房提供理想的分装间,将大包装药品分为单剂量发出。

3.3 生产车间向输液配置中心转变 随着大输液制剂的GMP认证要求,大部分医院的制剂室停止了生产大输液,这使许多设施空置、人员富余。目前几乎所有医院的输液,加入药物均是由护士在完全暴露于空气的环境下完成,因此,可将医院制剂室改造成输液配置中心,将护士的部分工作纳入到配置中心完成,改善了输液的配置环境,减少了输液反应和感染发生率;利用了现有的人员、设备,“将时间还给护士”。

4 临床药学工作仍处于初级阶段,有待进一步提高和拓展

我院药剂科开展临床药学由于受医院学术环境、医生对其了解和重视的程度、医院的投入、药学人员自身的专业素质等因素的限制,水平较低,发展缓慢,很多工作未能常规开展,未能真正体现临床药学的作用和充分展示药学专业的技能。如何进一步开展临床药学工作,提高我院临床药学水平,真正实现药剂科工作从供应型向临床应用型转变,是药剂管理人员要思考的首要问题。

4.1 建立临床药学资料室,开展医院药学科研 随着医院药学的不断发展,临床药学将成为药剂科的重头戏。收集药学情报资料,建立药学资料信息库,方便药学人员查阅专业资料,为临床药师开展合理用药监测、药物不良反应监测及参与临床查房、会诊、药学监护、药物评价等工作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指导。积极开展医院药学领域的药学科研,并将科研成果及时运用到实际药学工作中。

4.2 开展临床用药咨询,指导合理用药 通过设立药师咨询岗,为患者提供用药咨询,建立药学知识信箱,定期在网上向全院药学信息,介绍新药及药学研究进展,解答医护人员的用药疑问,提高临床合理用药水平。

药剂学工作方向范文4

关键词:中医药剂;中医疗效;影响因素

中医学将中医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阴阳五行理论的引导下,对人体生理、药理以及病理从动态角度进行研究,从而对疾病进行预防、诊断、治疗,促进人体的康复与保健。出于多种方面的原因,中医药剂的配给对中医疗效带来影响。因此,针对中医药剂工作对中医疗效影响因素的分析与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中医药剂工作影响中医疗效的主观因素

辨证方式不准:在临床上,合理、科学地应用中药需要药剂师在药剂的配给过程中严格按照相关方剂执行。中医在诊断过程中通过望、闻、问、切等方式,运用气血津液、八纲辨证等进行诊断。如果中医药剂师在临床应用上缺乏实践,对新药以及中草药的提纯能力不足,对中医的方剂药物配给方式失准,就会对中医疗效产生很大的影响[1]。忽略中药配给规律:不同的中药之间存在相生相克的原理,不同的药物搭配需要充分尊重药物学规律。药剂师在实际工作中,忽略药剂配给规律,所配出的中药就会对中医造成严重影响。中药种类众多,不同的中药之间的搭配所产生的效果有很大的差异性。因此,需要中医药剂师加强药理学理论与实践的研究,尊重药物配给规律,提升药物配给质量。药品剂量不准:在临床应用过程中,中医会根据患者的病情程度、患病时间在药剂剂量上因人而异、因地而异、因时而异。在实际的药物应用中,中医对于方剂中的各种药剂用量有着严格的要求。例如,针对麻黄而言,大剂量(9g)主要发挥发汗作用,中剂量(4~5g)主要发挥利尿作用,而小剂量(1~2g)主要发挥平喘祛痰作用。但是,很多药剂师由于自身职业态度不端正,在称量过程中马马虎虎,分量严重失准,进而严重影响到中医疗效。未能正确使用炮制品种:中药饮片一般分为生用以及炮制品,在处方中明确注明使用炮制品的,需要随药方给予炮制品。同时,单写药名而没有标注的品种,需要严格按照相关的配药原则进行调配给药[2]。否则,将会对中医疗效产生严重影响,甚至导致服药患者出现严重不良反应。例如,在“七宝美髯丹”的方剂中,首开何首乌,在处方中,很多医生并没有注明“制”,但是在相关管理规范中,单写“何首乌”都应该配“制何首乌”。在实际工作中,如果对此方剂主药与配药错误,将会使原药方失去应有的效力。此方剂主要用于治疗肾阴虚、血少、须发早白,采用制何首乌可以为君药主补肝肾、益精血。但是,生何首乌主要用于润肠、解疮毒,如果配给错误,将会起到明显的反作用,造成服药患者发生腹泻等不良反应。

中医药剂工作影响中医疗效的客观因素

饮片质量参差不齐:近些年来,国家药监局联合其他职能部门对中药市场加强了质量监管,出台了诸多管理规范,促进中药质量的提升,也使饮片质量有了很大程度的提升[3]。但是,在很多基层医院与社会药房中,很多饮片质量存在很大的问题。例如部分县级医院中,原药配方、生药配方、霉变药配方现象比较严重。部分社会药房为了获取更大的经济利益,直接从农户手中采购中药,难以发挥实效。同时,很多体积较大中药不采取打碎措施而直接用药,中医疗效难以发挥实效。同时,严重的霉变药物不仅不会发挥出中医疗效,还会产生严重的不良反应,影响患者的生命健康。缺乏完善的医药间沟通平台:中医与中药的应用需要较高的一体化配合,共同促进中医发挥出更大的疗效。但是,由于医药分科,医生只负责开方,对药房了解较少。很多药剂人员直接照方抓药,缺乏与医师之间的有效沟通。医生对于药剂的质量与调配无法过问,导致药物的使用出现很多问题[4]。当前,由于医疗产业的扩大化,药物本身存在巨大的利润,各种药物鱼龙混杂,质量参差不齐,医师无法对其进行掌握。因此,在处方中,药物的使用剂量所应发挥出的疗效受到药物质量很大影响。药剂人员自身无法与医师进行沟通,对于患者病情不了解,只能依据自身经验结合医师药剂剂量进行药物的配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药物中医疗效的发挥。

中医药剂工作有效发挥中医疗效的基本策略

促进中医药剂人员树立“药学服务”理念:在中医药剂工作中,应将传统的以制药为中心向以患者为中心转变,坚持“以人为本”,加强人文理念的推广与实践,推动药学服务转型。首先,药剂师要对自身准确定位,改变落后思想,将自身定位为全面型药学服务人才。加强人文意识建设,牢固树立“为患者全心全意服务”的神圣理念。在实际工作中,药剂师应加强专业知识的运用,通过对预防药源性疾病等相关知识的学习与实践,整合药学资源,强烈认识到药学服务工作的重要性、紧迫性与责任感,从患者角度出发,加强与医师配合,为患者提供更加专业的指导与实践[5]。加强质量考核以及用药考评:中医药剂师应该严格执行付药规则,对中医药物的使用剂量应高度重视,科学掌握方剂中各项药量,并做好中药用药的指导工作。在实际的药剂管理过程中,需要促进构成药品调剂、药品供应、临床药学、药学技术及药品调剂信息管理五大系统的运转,科学制定医药学服务质量效益评价指标,加强质量考核指标的科学设计,推动质量考核体系的完善[6]。同时,建立、健全用药考评机制,在客观上加强药剂师服务意识,并将配药与药剂师的绩效挂钩,从制度上对药剂师的行为加以约束,严格按照相关的规定加以执行,对药剂师的违规行为给予公示、教育批评、罚款等,加强对药剂师的管理。

结语

影响中医疗效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例如煎煮方式、患者个人体质差异、饮食禁忌等。中药药剂工作对中医疗效的发挥也具有较大的影响,需要中医师与药剂师的共同努力。中医药剂工作发挥出更大的实效性,需要多管齐下,通过药监部门与其他部门加强对中药市场的整治与监管,提升药品质量的同时,还需要医院与药房对药剂师进行规范管理,全方面提升药剂工作效率与质量,促进中医药剂管理工作向服务型转变。

参考文献

[1]陈建杉,江泳.论剂量对赤芍功效发挥方向的影响[J].辽宁中医杂志,2008,35(1):41-42.

[2]杨梅红.中药调配对临床疗效的影响[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3,6(14):36-37.

[3]肖保国.炮制对中药汤剂疗效影响的探究[J].光明中医,2014,29(12):2668-2669.

[4]林建萍.中药材贮存管理的几点体会[J].西北药学杂志,2001,16(4):187.

[5]孙克明,刘世军,刘宪勇,等.影响中药注射剂安全性因素分析与防范措施[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09,3(22):111-113.

药剂学工作方向范文5

关键词:现代 医院 药剂管理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3.08.565

【中图分类号】R-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3)08-0485-02

在医院的管理以及发展的过程中,医院药剂管理已经成为医院服务质量提高的一个重点项目,因而医院药剂科所发挥的作用就变得越来越重要。从总体上来看,医院药剂科承担着调配药品处方制剂,监督临床合理用药,分类管理药品等一系列重要职能,在医院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占据着不可或缺的地位。众所周知,医院药剂管理对医院的服务质量有着直接的影响,关系着医院整个医疗工作的有序且正常开展,但是与西方国家相比,我国的医院药剂管理步伐仍然相对较为缓慢,需要进一步规范及加强医院药剂管理工作。

1 医院药剂管理工作的现状分析

1.1 医院药剂科方面。通常我国综合性较强的医院药剂科均配备着药房,比如急症药房、住院药房以及中西药房等,设置有临床药学部、药品信息管理部、药检室、药库及制剂室等等,构建了从院长、药剂科主任至各分部门管理人员的组织管理架构,而且由药事管理委员会对监督管理工作全权负责。在人员管理上,根据有关管理文件,药剂科人员编制要不多于8%全院卫生人员,在临床床位的药剂人员分配上也有着一定的限制。

1.2 药剂人员方面。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开始,国家便明确作出了规定对药师的任职职责,尤其是明确指出医院临床药师应当积极的协助临床医生将临床用药监督工作做好,正确指导患者对药物合理的进行使用,并且切身参与到用药管理工作中。我国于1994年开始便对执业药师资格制度加以实施,对执业药师在医药领域的管理及作用进行了详细规定。当前,我国事业药师的队伍正在不断的发展壮大,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药剂人员的综合素质水平。从整体上来看,我国药师当前的素质还是不高,医院在培养药剂人员上缺乏应有的重视,绝大多数的药剂人员仍然在一些制剂调配、药房发药及其他辅工作上停留,执业药师与临床药师方面的制度尚且有待健全,可以说药师与临床实践几乎脱离,没有在药品管理和用药管理上将实质性的作用发挥出来,此方面的人才还有着较大的缺口,整体上的药师素质还需要予以提高,需要与临床职能密切联系。

1.3 药品管理法规及医疗改革制度方面。根据当的十七大精神,在2009年国务院和中共中央对深化改革医药卫生体制方面的意见加以公布,并且明确指出要构建富有我国特色的创新药物体制,强调了药师在药学服务、制定临床路径以及药物使用指南方面所具备的作用。新一轮的医疗体制改革对医药分家的政策予以推动,提倡将城乡用药保障体制建立起来,使得以往的医院高抬药价垄断以及医药垄断的现象被打破,大力的促使了医院药剂科朝着市场化竞争方面不断发展。我国政府部门先后颁布落实了《药事管理办法》及《药品管理法》,使得单一的的制剂调配及药房管理逐渐向医药科学研究、临床药学和医药信息管理等方向发展。

2 加强现代医院药剂管理的有效措施

2.1 重视药房药品的质量管理。我们都知道,药品是较为特殊的一种商品,其质量对用药人的安全乃至生命有着直接的关系。强化药房药品质量管理,还是医院整个管理工作中尤为重要的一项内容。所以,在药房药品管理工作中,医院药剂科应当切实的将以下方面的内容把握好:其一,严格的根据相关规定来采购药品,药剂科主任及分管领导必须严格的审核药剂来源厂商和药剂采购计划,切实的通过后才准许审批;另一方面,药品在入库的过程中,应当详细的审核查实药品的生产日期、生产编号和药品名称。另外,还应当将药品的库存管理做好。

2.2 强化人才素质管理,制定完整科学的制度。医院药剂科是具备较强特殊性的一个部门,其涉及到相对较为广泛的范围,大体上包括药品的保管、药品的采购、医院内部药剂的供应等,并且还需要进行药品的检验,而且部分医院的药剂科还对药物研究、药物制剂工作予以承担。正是因为医院药剂科工作内容的特殊性、复杂性以及重要性,而且还与医院的用药安全有着密切联系,所以,医院应当将严格的一套制度体系构建起来,以此对日常的工作加以规范,对药剂科工作人员的行为予以规范,与此同时,还应当定期的组织教育及培训,提高临床药师以及执业药师的岗位责任意识,提高业务素质和业务水平,从而更好的从事岗位工作,促进药剂管理效率及水平。

2.3 转变观念,发展特色制剂。医院药剂科的各个工作人员应当清楚的认识到,医院药剂经营性的加强以及药物的服务对象,并非仅仅是针对医院自身来说的,而是应当面向整个社会,面向广大人民群众。在我国的医疗改革过程中,应当积极的响应改革的要求,积极的转变管理及工作观念,有效改变药剂与医疗的关系,合理的调整医院药房与处方的联系,真正的将被动式服务转变成主动式服务。另外,在新医疗改革方案的实施过程中,药品加成的概念将不复存在,需要充分的确保以医院切身制作而成的医疗机构制剂,加大利用及开发口碑优、疗效好的制剂,从而将因将药品加成取消所导致的不利影响减小,不断的发展富有本院特色的制剂,这样不仅有助于制剂收入的增加,而且有助于医院药剂管理的加强。

3 结束语

总而言之,随着新医疗改革的方案的普及以及应用,理顺药品药剂关系便成为一项尤为重要且迫切的任务。正是因为医院药剂管理不但对医疗改革的成败有着极大的影响,并且还与药剂科的长远发展乃至生存有着密切关系,所以,医院必须立足于自身发展及管理的现状,积极的采取科学可行的管理措施,创新医院药剂管理思路,提高医院药剂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 戴忠春.我国医院药剂管理现况与发展趋势[J].中国卫生产业,2012(7)

[2] 杨新华.新医改对医院药剂管理转变的影响分析[J].吉林医学,2012(8)

药剂学工作方向范文6

1确立以人为本观念

最近几年以来,医院药剂工作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尤其表现在其内涵与服务模式方面,其核心是“以人为本”。具体表现是由面向药物转而面向患者,从单纯的药品保障向知识服务的技术服务型转变,逐步实现医院药剂工作的知识管理-科学化规范化管理。使药学人员能够真正地参与临床实践,达到促进临床科学合理用药的目的[5]。配药发药工作仅仅是药剂师工作的一部分,而他们更重要的工作是给公众提供高附加值的知识服务,像对药品不良反应的主动报告等。在深入临床的工作实践中,要始终以患者的利益为本,全心全意地为患者服务,做到真诚、主动、热情;凭借自己的专业知识帮助临床正确选药、合理用药,指导患者科学服用,解除患者痛苦,促进其生命质量提高。就此而言,加强药师对药品使用知识的要求,提高药师用药的责任感也十分重要,在为患者服务上,逐步实现全程化药学信息服务,形成药师与医师、护士的一体化团队关系,达到良性的互动与合作,在临床用药上又形成相互干预与制约的关系链[6]。

2平台建设——药品管理信息系统

在当今这个信息化时代,只有依靠完善而强大的计算机管理系统,才能有效地提高医院对药剂和药品的管理效率。所以,建设现代化的计算机管理系统已经成为各大医院的必然选择,建设好医院的网络管理系统,特别是药品管理信息系统,促进药品管理的规范化、网络化。药品信息管理系统可以把品种繁多、种类多样的药剂或药品的相关信息进行整理和归类,然后将这些信息按照一定的顺序保存在电脑中,方便以后的查询和管理,而且药剂或药品的名称、存量和价格等信息一目了然。它的实施为真正实现药品管理的实时性、效率性、安全性、科学性提供了有力保障。药剂知识管理系统的药剂操作系统,其主要功能包括真正的统计便捷、方便质控、实时查询等。像现在使用的药剂管理系统,完全符合GSP规范要求,突出了专业性,它在对药剂管理过程中,药品的库存量能准确显示出来,对药品进行盘点、入库、发放、价格调整、处方分类等综合统计,并能对有效期、积压商品、储存环境温度自动预警。

3制度建设

我国为加强对医院药剂的管理,颁布了《药品管理法》,在新医改的推动下,医院药剂管理制度的建立和完善乃是当务之急,医院要依据相关的法律法规的规定补充和完善药剂管理制度。第一是要做好对药剂和药品质量的监督与检验工作,切实保障药剂药品的质量。第二是对相关医护人员从制度上要求他们严格医院药剂的管理,绝不容许粗心大意等问题的出现,做到防患于未然。

4设置临床药学机构

临床药学机构包括临床药学资料信息库、药学咨询室等。药学资料室的建立要在科学的基础上进行收集、整理相关的药学资料和信息,掌握国内、国外药学资料及发展动向,建立药学资料信息库,方便药学人员查阅专业资料。对于合理用药后产生的不良反应进行追踪和检测,积极加入药物评价、会诊、查房以及应用药物经济学对目前的诊疗方案进行评估等工作。设置药学咨询室,进行药物咨询工作,为患者提供各类药物的咨询。在临床查房、会诊、药学监护、药物评价等工作中为临床科室查阅有关方面的资料,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帮助解决实际问题,提供优质服务。坚持临床药师下临床制度,这样,就可以深入开展合理用药咨询及指导工作,然而,现在医生们对临床药师工作的重要性理解不够[6]。大部分医院对此都比较重视,也逐渐重视培养此类人才。具体做法是要配备临床药师上岗,把药物咨询窗口专设在西药房,对患者的用药疑问进行解答。临床药师协助医生查房制度在住院病房实行。使发现、解决、预防潜在的或实际存在的用药问题在他们临床用药实践中得到解决。更合理的用药方案地产生,往往是临床药师对医嘱、处方进行筛查过程中,从而可能发现不合理用药情况,并和医师商讨的结果。加强药物不良反应(ADR)报告工作:提高报告的数量和质量,减少漏报率,对发生的ADR进行因果关系评价分析[7]。目前,ADR检测工作的开展还不到位,如工作流于形式、上报局限的存在等问题,全方位加以改观很有必要。从制度上要加强人才培养,形成专职技术人员引入机制,提高对药品不良反应分析的水平,要建立和完善药品不良反应检测报告制度,及时整改发现的问题。

5药房管理规范化科学化

由于药库是医院的药品管理中心,所以其管理的好与坏,药库数据的准确与否,对医院的发展影响很大。而现在药库的管理还需改善,要进一步全面实现信息化系统管理,按GSP要求规范化管理。要保证质量,进行货比三家,采购优质价廉的优质药材。对药材进行规范化管理,分类存放,杜绝出现发霉变质的中药材[8]。西药房的管理应全面实行信息化、知识化,推行OSM现场管理系统。作为OSM管理系统实行的示范科室,对工作现场实施规范化管理,引导员工养成的良好习惯,保持工作场所整洁、秩序井然,形成标准化且有自己的特色。药品的整理、柜台的清洁,冰箱的维护,冷藏药品的管理等,全面实行岗位责任制,专人专柜,工作流程的各环节达到精细化要求。从而提高工作效率,最大限度降低配发药品的差错率。理顺各病区的用药流程,实现信息化管理。大部分需分装的药品使用自动分药机分装,做到单剂量发药,配发药品准确无误,使住院患者服用起来方便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