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剂专业论文范例6篇

药剂专业论文

药剂专业论文范文1

[关键词] 中药专业;《方剂学》;教学改革;措施

[中图分类号] G6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0616(2013)20-07-02

《方剂学》是中医药专业的重要课程之一,在中医、中药基础知识和临床其他应用学科之间起着重要的纽带和桥梁作用。目前高校各专业《方剂学》教学基本沿用中医学专业的教学思路,即以培养处方能力为主。但是,中药学各专业学生就业岗位主要是担任药师,新药研发和药品推介等,故需通过《方剂学》获得与中药行业相关的临床知识而不是处方能力[1],基于这一需求,中药专业的《方剂学》教学改革应按照以下基本思路进行。

1 把握“实用性”原则,突出专业培养目标

由于中药专业学生未来就业的方向是从事临床药师、零售药店、新药研发、新药推介等工作,因此其《方剂学》教学应更加突出中药专业的培养目标,即培养“实用性”药学人才,使学生有能力适应各种药学类工作岗位,其体现在《方剂学》课程改革上的内容即是增加实用知识:如依法统方、研制方举例、非处方药、不良反应、药品商品学知识等。

1.1 依法统方

针对每一类别方剂,可增加对该章所涉及方剂组方思路的讲授,有助于学生提纲挈领的掌握类方的基本组方规律。如辛温解表剂常由辛温解表药、活血通脉药、宣降肺气药等组成;而辛凉解表剂常由辛凉解表药、宣肺止咳药、清热解毒药、养阴生津药组成。通过药物类别总结各类方剂的组方思路,更适合中药专业学生的知识结构,易于理解掌握。

1.2 增加研制方举例,强化主方治法及配伍特点的讲授

由于中药专业学生在实际工作中极少有临床开具处方的机会,因此对于方剂的具体临证加减应用,可以适当省略,但可以加入以正方及相关附方组成为主加减,或师正方(附方)治法而研发成功的中成药,并简述其研发的中医理论依据。为学生将来从事中药新药研发奠定基础。如连花清瘟颗粒,是由麻杏甘石汤与银翘散合方加减而成,师麻杏甘石汤表里同治,治里为主的配伍特点,合银翘散之金银花、连翘、薄荷增加透表作用,加入板蓝根、鱼腥草等清肺之热毒,伍大黄以泻热通便,导热下行,伍藿香以化湿浊,红景天活血化瘀,全方汗、下、清并用,卫气同治,兼可化湿,又以清瘟解毒为主。

1.3 附方要具备中药专业的特点

由于中药专业学生毕业可能担任执业药师,其工作中的重点是推荐并安全使用非处方药,因此各类方剂的附方应增加由正方通过加减药物或转变剂型开发而成的常用OTC中成药,并详细讲解其组成、功效和适应证,为学生从事医院或药店药师打下基础。如羚翘解毒丸由银翘散去芦根加羚羊角组成;由玉屏风散通过转变剂型而成的玉屏风颗粒;由逍遥散通过转变剂型而成的逍遥丸和加味逍遥丸等。

1.4 增加相关方剂及OTC附方的不良反应举例,并分析原因及提示避免不良反应的措施

近年来,随着中药及中成药的广泛使用以及对中药安全性的重视,中药及中成药的不良反应报道逐渐增多。因此,可在《方剂学》各章中增加已有报道的正方或OTC附方不良反应内容,特别是对于中药专业学生,OTC附方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与其将来所从事的药师工作相关性较大,这对于指导患者安全使用OTC中成药具有重要意义。如笔者曾对大量OTC中成药不良反应做过文献分析[2],其中藿香正气水(由藿香正气散通过转变剂型开发),逍遥丸(由逍遥散转变剂型开发),附子理中丸(传统成方)以及香砂养胃丸(据平胃散加减而成)均有不良反应发生。在已报道的中药不良反应案例中,除了患者具有过敏体质的原因外,还存在用药不当的情况,如药证不符,多药联用等。

根据药物组成及配伍原则,明确中成药的功效及适应证;针对疾病,选择相应的治法,并将中药通过合理的配伍形成方剂,是避免或降低中药发生不良反应基本且有效的措施。因此,各章节中应明确各方剂的适应证以及使用注意,这是临床指导用药的基本条件。

1.5 适当渗透药品商品学知识

《方剂学》课程中也可渗入一些药品商品学的知识,比如方名是消费者(患者)对每种方剂的第一印象,如果根据其药物组成、主治病证、治法或配伍理论使其命名具有一定吸引力,以增加药品的商品竞争力,如由归脾汤开发的人参归脾丸,因在方名中强调含有人参而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吸引消费者的作用。

2 把握“必须”和“够用”的原则,精简相关内容

由于中药专业的《方剂学》课时较少,就业需求与中医专业有所不同,其教学内容也应有其特殊性,因此要把握“必须”和“够用”的原则,精简相关内容。

2.1 把握“必须”原则,保证学生掌握基本核心理论

由于针对中药专业的学生,掌握方剂学的基本理论及临床知识比应用具体方剂随证加减治疗疾病(开具处方)更加重要,所以《方剂学》的基本核心理论是必不可少的,也是扩展应用知识的基本保证。体现在总论部分即方剂的治法和配伍理论;体现在各论部分即那些代表法度的经典方剂,如麻黄汤代表汗法、大承气汤代表下法、小柴胡汤代表和法等。

治法在辨证和遣药组方之间起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药师指导患者临床用药,首先要明确针对患者病情所使用的方剂或中成药是否符合该病证的治疗大法,比如虚证用补法、热证用清法等。

针对病机,在治法的指导下,通过合理的配伍组成方剂,是保证中药临床有效的基本途径之一。中药专业学生将来可能从事药品研发工作,掌握方剂的配伍理论并应用于实际工作中,对于研发疗效确切的新中成药具有重要意义。

方剂学的基本核心知识是针对病机、病证,选择相应治法,并依据治法,通过合理的配伍原则遣药组方,即“法随证立,方从法出”,且配伍理论在其中也起着重要作用。由于缺少诊断等临床知识技能,中药专业的学生无法像中医专业学生那样完成整个处方过程,但可通过方剂学课程的学习,将课堂渗透的临床知识及方证特点与所学的治法及配伍理论有机结合,用于开发中成药,这便符合中药专业学生毕业从事新药研发的就业需求;同时,由于掌握药物配伍知识,通过对已有中成药药物组成配伍的分析,及主治病证的了解,也可结合方剂学所了解到的临床知识,推荐患者使用适合其病情的OTC中成药,这便满足了中药专业学生毕业从事药师的就业需求。

2.2 把握“够用”原则,精简内容以适应课时需要

由于中药专业《方剂学》课时较少,且部分内容对于中药专业学生未来就业需求意义不大,故在前述“必须”原则的基础上“够用”既可。主要从总论和各论两部分分述。

2.2.1 “够用”原则在总论部分的体现 针对中医专业,《方剂学》课程既要保证学生的临床处方能力,同时也要保证对《方剂学》的传承和研究,所以方剂学发展史在总论部分占有一定比例,但此部分内容在中药专业学生就业中应用不大,故可适当删减,保留发展主线即可;方剂剂型在中药专业《中药药剂学》课程中有详细讲解,因此这部分内容也可以适当精简。

2.2.2 “够用”原则在各论部分的体现

2.2..2.1 章节设置改革 多数方剂学教材的各论部分多以治法(功效)分类成章,章节及方剂数量较多,而中药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方剂所表达的法度,设置章节和选方数量不在多而在精。因此某些方剂类别可以从简,比如现代不常用的疮疡剂、驱虫剂、涌吐剂等章节,而此类方剂中比较重要的方剂可归入其他相似类别的章节。比如在多数供中医专业使用的《方剂学》教材中,仙方活命饮属于疮疡剂[3],由于该章节在中药专业学生的实际工作中应用不大,因此可以根据仙方活命饮清热解毒的治法特点将其归入清热剂章节进行对比讲解[3]。

2.2.2.2 具体内容改革 由于中药专业无医古文课程,中医基础理论课程内容相对较浅,对于中医专业术语的理解掌握势必不足,因此经方应尽量使用通俗易懂的现代语言阐述主治病症、使用方法及使用注意,简明扼要的分析方解及配伍特点。如大承气汤为《伤寒论》经典方,原文中【用法】部分使用的是古文,不易于中药专业学生理解,可以直接讲授现代用法;【主治】项目为阳明腑实证。大便秘结,脘腹痞满,腹痛拒按,按之则硬,甚或日晡潮热,谵语,舌苔黄燥起刺,或焦黑燥裂,脉沉实。由于中药专业学生,临床基础知识不足(如不开设诊断学课程),无法理解阳明腑实证及大堆的症状,因此可将其归纳为热结便秘证,大便秘结,脘腹痞满疼痛,舌红苔黄,脉沉实作为辨证要点。这样化繁为简便于学生理解掌握。

3 小结

综上所述,基于中药专业的《方剂学》教学改革要在保证基本核心知识不变的前提下,适应中药专业学生的就业需求,即把握“实用性”原则,突出专业培养目标,把握“必须”和“够用”的原则,精简相关内容,使学生在有限的课时内获得最佳的知识结构。

[参考文献]

[1] 王璞,邢丹,黄新峰.基于中药学通用人才培养的《方剂学》教学改革研究[J].中国医药科学,2013,3(17):9-10.

[2] 王璞,王聿成.非处方中成药不良反应发生原因的分析[J].云南中医学院学报,2013,36(2):47-49,55.

[3] 谢鸣.方剂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450.

药剂专业论文范文2

关键词:农业院校;制药工程;药剂学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22-0196-02

制药工程专业正式出现在教育部的本科专业目录是1998年,它是随着药学类学科发展而形成的,是药学类相关专业的延续。目前设置该专业的院校主要是医药院校和理工科类院校,农业院校开设的较少。药剂学,全称药物制剂学,主要针对药物剂型开展研究,是针对药物制造的综合应用技术学科。通常情况下,药剂学是制药工程专业的主干课程,但在农业院校中,药剂学仅作为制药工程专业的选修课程,同时在药剂学教学中存在许多问题。本文通过对农业院校制药工程专业药剂学课程教学的分析,针对现阶段存在的问题与不足,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以期提高制药工程专业药剂学课程的教学效果。

一、慎重选择农业院校制药工程专业药剂学教材

1.教材需紧跟时代脚步,避免教材内容陈旧。农业院校制药工程专业药剂学使用的教材大多出版年份较早,内容较旧,有局限性,教材中的理论和技术已经跟不上现代制药技术发展的节奏和步伐,特别是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高新技术应用到制药行业[1],同时生物制药相关技术的快速发展也给制药行业带来很多创新。很多农业院校制药工程专业的培养目标都把掌握这些药剂学的新技术、新理论作为培养学生能力的根本,但往往忽略了培养这些能力的最直接、最关键的是药剂学教材的“与时俱进”。鉴于上面的问题,农业院校制药工程专业应根据涉农药物制剂的特点,选择内容较新、尽可能地覆盖最新的技术和理论的适合涉农药物特色的药剂学教材。

2.教材需紧扣培养目标,避免专业特色不符。教材是联系学生与教师的纽带,教材的选择除了要“与时俱进”,还要“因地制宜”。不同类型的院校,同是制药工程专业,其课程设置一般不同,即使相同的课程,课程侧重的内容也会有所差别。有些农业院校制药工程专业药剂学课程教材选择没有充分考虑到结合自己本校制药工程专业的特色,盲目选择内容量大、技术新颖的教材,甚至直接使用医药类专业的药剂学教材,这不仅给学生的课程学习带来压力,最主要的是没有让学生获得属于自己专业的专业知识技能,偏离了培养目标要求。所以,为避免出现这种问题,在教材的选择上,要注意编者的学科背景及研究方向,同时院校应组织相关行业专家进行论证评价,为提高教学水平奠定好基础。

二、提高教师授课能力和专业素质,改进药剂学教学方法

1.授课教师实时优化教学方案,更新教学内容。大部分农业院校制药工程专业药剂学课程课时不多,而药剂学课程特点是知识点较多,需要掌握的基本理论和相关技术很多[2],这是对广大农业院校制药工程专业药剂学课程授课教师教学方案设计的最大考验。如何在有限的课时内把药剂学的知识点和技术系统且清晰地讲解出来是关键所在。所以,药剂学授课教师需要在授课中不断地积累经验,吸取教训,实时优化教学方案,使学生获得最大受益。

教材的编著需要一定的时间,即使最新版的教材也不一定能100%覆盖现有的所有新技术、新理论。药剂学课程中技术是很重要的组成部分,授课教师应主动获取最新的药剂学相关的技术及理论,及时更新教学内容,这样不仅能带动学生的听课兴趣,提高学生的求知欲;更能丰富学生的知识面,达到制药工程专业的培养目标。最重要的是可以让学生毕业后尽快地适应工作,更易与企业接轨。

2.结合现代化教学手段,创新教学方式。随着现代技术的发展,较传统的教学方式如老师讲学生记笔记,学生更倾向于使用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学设备来授课。多媒体设备更适合制药工程专业药剂学课程所涉及的不同制剂相关的复杂设备、药物新剂型的原理等内容的讲解[3]。通过多媒体的使用,使复杂的仪器设备和原理图可以直观地展现给学生,如同把企业生产设备搬进了教室,不仅能减轻授课教师的授课压力,更能提高教学效果。

大学生具有很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迫切想把所学知识应用于实践,因此可以利用“剂型设计与技能大赛”来进一步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兴趣,让他们在实践中学习。通过学生自己进行处方设计和制剂工艺设计,制作开发成相应的剂型产品,以此锻炼学生的设计能力和操作水平,增强对药剂学专业知识的掌握。

三、改善实践教学条件,重视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

药剂专业论文范文3

【摘要】由于对中等职业药剂专业教育定位认识不足,在实际教学方面重理论轻技能,在考核方面重应试轻实践,致使中职药剂专业培养的人才与社会需求存在较大的差距。针对当前包头医学院职业技术学院中职药剂专业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中职药剂专业应创建多种实践教学模式,加强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为社会培养出高素质技能型实用人才。

关键词 就业;中职药剂专业;实践教学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0568(2015)05-0109-02

2005年11月,《在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指出,职业教育是现代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中具有特殊的重要地位。“十一五”期间,要重点发展中等职业教育,包括卫生职业教育在内的职业教育又迎来了一个发展的春天。中等卫生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综合素质高职业能力强的实用型、技能型医药卫生人才。

从1996年开始,中职药剂专业毕业生逐渐以自主择业形式就业,其中大部分在药品经营企业和医疗机构担任最基层业务工作,而且以药品批发零售岗位居多。根据中等卫生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和“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办学方针为指导,深化职业教育改革,通过多环节、多渠道来加强学生的实践教育,以下是笔者结合职业教育特点,对包头医学院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我校”)中职药剂专业教学实践的思考。

一、我校中职药剂专业教育的现状

1.重理论知识灌输,轻实践技能培养。对职业教育而言,新课改精神要求建立以学生能力为本位的新型教育模式已经非常明确,中等职业教育目标是培养高素质的实用技能型人才。但我校中职药剂专业仍沿用传统中专药剂教育的模式,以理论知识为主,实践操作内容少。从2008年开始,使用全国中等卫生职业教育卫生部“十一五”规划教材,本套教材坚持“基本知识必需、够用,强调技能”的职业教育特色,避免了重理论知识而轻实践技能的不足,突出药剂专业的技能性和实践性,着重提高药剂专业学生在未来工作中的职业能力和服务水平。所用的教材充分体现了理论联系实际,但是实际上由于条件限制,有些实验不能开展,教师只能多讲理论来代替实验。理论多,实践少,这既不符合中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而且大多数学生学起来很吃力,有些理论课程与中职药剂专业学生毕业后的工作关系不大,这些课程往往不能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2.实验、实践教学条件落后。中职药剂专业实验教学主要在学校的实验室内完成。药剂专业是一个高成本投入的专业,实验仪器设备种类多,精密度较高。我校药剂实验教学方面由于本身基础差,资金投入不足,实验设备陈旧、落后、不齐全,很难与现代教学改革相适应。

“十一五”期间国家加大了对职业教育的投入,主要投入在我国的沿海发达地区和重点开发区域,而对于西部地区的经费投入相对很少,再加上经济发展落后于东部、沿海发达地区。我校药剂实验室底子薄、发展慢,这样导致实验开出率较低,制约了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中职药剂专业第三年是实习期,学生的实习基地主要是医院药剂科,极少部分在药厂,由于包头市医药企业发展相对落后,医院药房岗位需求少,还有中职学生的技能水平低的种种因素,学生毕业后部分从事药品营销工作,甚至转行。中职药剂专业学生在校所学的内容为他们的职业提供了很少的帮助,这与职业教育的目的不符;同时医药企业招不上合适的技术工人又制约了医药企业的发展。中职药剂专业毕业生就业困难的增加,势必带来招生的困难,制约了中职药剂专业的发展。

3.专业教师实践能力缺乏。我校中职药剂专业从1999年开始招生,还是一个小专业,近几年中职学生扩招,药剂专业师资力量不足的问题日益突出。学校也新进了几位教师,但基本上是直接从高校毕业的大学生、研究生,实践操作技能缺乏,没有生产一线的工作经验。专业教师实践能力不强,在教学过程中就理论而讲理论,离中职的培养目标相差很远。

4.中职药剂专业方向性不明确,毕业生就业竞争力弱。我校中职药剂专业方向设置不明确,培养的毕业生“出口广”,即毕业生就业可面向药品生产企业,可从事药品营销,可从事医院药房工作,甚至还有药学服务等方面。由于专业方向设置不明确,所以学校专业课设置就得多元化,给学生将来的就业方向造成了不明确性,而学生在校学习的知识涉及多个岗位,与药物有关的基础知识都涉及到,这样知识面广但不精,与就业岗位的针对性不强,反而削弱了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二、我校中职药剂专业教学实践改革探讨

1.调整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加强学生的实践技能培训。笔者认为,中职药剂专业教育应积极推动药学职业教育从传统的专业划分向职业岗位划分转变,努力改革课程体系,应转变教学理念,不要把实践教学作为理论教学的附属,而应逐渐将课堂理论教学与实践环节紧密相连,形成学生重视并积极参与实践教学。

在教学过程中,强调对学生的技能训练,可以把传统的制药过程,通过多媒体教学方式,让学生看到工艺流程,教师将工艺流程中注意点以问题的形式告知学生,让学生联系理论自己解决,并将解决的过程付诸于实践中来验证自己的答案是否正确,这样的教学方式充分发挥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使理论教学与技能训练紧密结合,最后达到理论和技能融为一体。

2.增加实验设备,多开辟实训场所,开展校企合作,提高学生实践操作技能。中职药剂专业实验设备是学生职业技能培养的物质基础,也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创造能力的重要手段。学校领导已充分考虑到这一点,在即将建设的教学综合楼专门为药剂实验室进行了规划,学校应建立固体制剂实验室和模拟药房,固体制剂实验室可以模拟药厂普通固体制剂的生产,而模拟药房可以对学生在药品经营方面进行训练。

学校充分利用实验教学这一平台,注重实验教学技能操作训练,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能力。同时,在二年级开专业课的时候,可以与当地医院制剂室、药厂联系,让学生去医院、药厂见习。中职药剂专业学生第三年应去实习,往年学生大部分在当地医院药房实习,几乎没有留在医院的,实习与就业已脱节,实习也就没有多大意义。考虑到包头市药品生产企业少,接纳实习生数量有限,校方已和医药生产比较先进的山东威海建立了校企合作关系,这样学生实践教学的课堂就搬到了企业现实生产工作中,通过以上三方面的综合,对提高毕业生的综合素质及在未来社会的适应力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3.专业教师实践技能的培养。职业院校不仅要加强“双师型”教师的培养,而且逐步进行“双师结构”更为重要。学校应该重视专业教师实践操作技能的培养,努力加强建设“双师型”师资队伍。可以派专业教师定期到药学服务工作一线去实践,学习所教专业在生产、服务实践中应用的知识、方法,只有教师提高了自身的实践能力,才能使学生的实践操作技能在实验课中得到提高。同时,学校可以从制药企业聘请一些工程技术人员、高技能人才来我校指导实践操作。使得每一个学生既有校内的教师,也有校外的师傅,其实这样才能真正解决职业院校教师融合产业、行业、企业的能力问题,“双师结构”就可以解决。

4.明确中职药剂专业方向,按岗位需求开设课程。明确岗位定位,学生毕业后的就业方向才会明确。要根据市场的需求、岗位的需要加强专业培养的针对性,不仅在学科课程设置上要有所侧重,而且在实践教学中也要根据不同的专业方向有所不同。

例如,从事药品营销工作的学生,专业化方向课程可以加药品的采购、药品销售、药品零售等;从事药物制剂工艺的学生,可以进行固体、液体、半固体及其他制剂的生产专业训练。从事药学服务方面的,专业化方向课程可以加医院药房调剂与医院制剂配制等课程。这样学生在校学习的科目更切合实际,发展方向更明确,知识结构更系统,不仅利于学校的发展,适应企业的要求,更利于学生的就业。

结合中职药剂专业培养目标与药剂专业的特点,从调整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入手,增加实验实训设备的投入,加强学生的实践技能培训,提高学生实验操作技能,注重专业教师的实践技能的培训,加强“双师型”教师的培养,明确中职药剂专业方向,按岗位需求开设课程等几方面入手进行中职药剂专业教学实践改革,这不仅切合实际,还有利于学校的发展,更能适应企业的要求,使学生走向工作岗位后能更快、更好地适应工作岗位。

参考文献:

[1]陆桂喜.创建以就业为导向的中职药学实践教学模式[J].卫生职业教育,2008,26(20).

[2]姜晓瑞.西部地区中职药剂专业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当代医学,2009,15,(15).

[3]刘爱.基于新课改理念下的中职药学教学实践的思考[J].教育教学论坛,2013,(10).

[4]卢建峰,等.药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探讨[J].安徽农业科学,2011,39(1).

[5]曾洁贤.关于中职药学专业学生职业道德教育培养过程的探讨[J].现代交际,2010,(7).

[6]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强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Z].2014.

药剂专业论文范文4

    虽然中药学各专业学生就业出口不在临床一线,但他们所从事的工作又离不开临床,所以他们也需要丰富的临床用药知识,而药学各专业课程设置都没有中医临床课,因此《方剂学》在使得中药学各专业学生获得临床用药知识方面就尤为重要。然而,当前多数中医药院校中药专业《方剂学》教学课时设置反而比中医专业少。因此,我们重点研究了如何适当调整中药学院的《方剂学》教学方法、内容及与之适应的教学大纲,使中药专业学生在掌握《方剂学》基本知识的同时,兼顾与本专业特点有关的《方剂学》相关知识,又能拓展与就业有关的实用的知识面,在应用能力上有提升,即保证学生在《方剂学》有限的学时里获得最佳的知识结构。在保证学生毕业时具有较强的就业竞争实力,又不缺少持续发展的基础知识和能力方面,充分发挥《方剂学》课程应有的作用。

    2教学改革需解决的关键问题

    我们认为,中药学各专业的《方剂学》教学改革的重点在于将《方剂学》核心知识与中药学院学生的特殊需求有机的结合,使学生在《方剂学》有限的课时内获得最佳的知识结构。要解决的关键问题是如何在较少的课时内完成更为丰富的教学内容,在保证核心知识、基本知识讲授的基础上适当兼顾专业需求。

    3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

    本研究旨在使中药学院的学生通过《方剂学》有限的学时获得最佳的知识结构,为了既保证在有限的课时内适当兼顾就业市场对中药专业学生的特殊要求,又保证学生能系统掌握《方剂学》的基本知识、重点掌握核心知识,我们采用经验总结法、文献研究法、调查法、个案研究法和统计分析法进行了以下内容的研究。

    3.1教学中必须保证的核心知识和基本授课内容

    我们认为《方剂学》的基本知识和核心知识对于各专业是相同的,但是由于各专业《方剂学》学时设置不同,学生将来要进入的行业也不同,因此对基本知识和核心知识的讲授,其深度和广度方面又有差别。为保证研究结论准确和严谨,有必要通过文献研究和经验总结等方法再次确认《方剂学》教学中必须保证的核心知识和基本授课内容。首先,通过纵向和横向的比较,提炼出《方剂学》的基本知识和核心知识:纵向方面,研究建国以来各版《方剂学》教材,了解《方剂学》内容的变化情况;横向方面,研究国内知名中医药大学针对各专业《方剂学》的教学大纲,了解各学校各专业都重视的《方剂学》教学内容。其次,进一步访问教学管理部门对《方剂学》课程设置的建议,访问资深的《方剂学》教师以了解前贤和同仁在《方剂学》教学中总结的经验及发现的问题。再次,总结作者个人多年的经验。其对方剂学的知识体系和对中药专业学生的知识需求都有切身的体会。通过以上方法确定了《方剂学》必须讲授的核心基础知识。

    3.2学生所需知识的特点以及与《方剂学》的相关性

    (1)调查研究中药学各专业学生培养方案,以及《方剂学》在各专业课程设置中的比重,并调查中药学各专业在校学生对《方剂学》学习的需求和教改建议。(2)了解中药学院各专业的就业出口,调查已毕业学生在各自工作岗位上对已学《方剂学》知识的应用情况及所需补充的相关知识。(3)调查用人单位对中药学各专业毕业生知识结构和能力的需求,并分析确认其中哪些是《方剂学》教学能够给予学生的。

    3.3中药专业《方剂学》的最佳知识结构和相应的教学方案

    根据以上研究结果,将各种研究方法得到的结论进行归纳和总结,将《方剂学》必须讲授的核心基础知识与中药学院各专业学生对《方剂学》的特殊需求有机地结合,得到适当调整《方剂学》教学内容的方案,制定了适合中药专业的教学大纲。

    4本研究的结论

    4.1《方剂学》核心知识和基本授课内容

    比较建国以来历版《方剂学》教材,发现各版教材的章节设置基本一致。比较我国比较知名的中医药大学《方剂学》课程的教学大纲,发现基本内容一致但是细节有差异。结合总结个人《方剂学》教学经验,我们认为《方剂学》教学内容的核心是相同的,中药专业也不例外。当然,中药专业《方剂学》的课时较少,而且中药专业学生毕业后的工作与中医专业确实有所不同,因此中药专业《方剂学》的教学内容设置和教学方法确实也需要有自己的特色。一般说来,《方剂学》课程的主要内容,总论中包括方剂学发展史、方剂与治法、方剂的组成变化、剂型和用法,各论是经典方剂讲解。

    4.2中药专业《方剂学》课程总论教学的特点

    药学生出口不论是药师,药品推介还是医药研发企业等,都是通过药与临床密切相关,因此任何一专业和行业都必须掌握方剂学基本知识,理法方药缺一不可,因此总论中方剂的组成变化,也就是组方配伍理论和法度,是方剂学教学重点,是必保的核心知识。考虑到中药专业学生毕业后的工作特点,从剂型与成药关系密切角度考虑,总论中除治法和组成变化外,还应该重视剂型的讲解,应把剂型讲解提到一个高度。中药专业的《方剂学》课程通常在三年级开设,在此前的两年中,中药专业学生基本都是在学习与中药相关的课程,如中药学、中药化学、中药炮制等,因此中药专业学生对单味药的理解和记忆比较深刻。然而临床等应用领域中,中药的治疗作用是以方剂的形式实现的,所以《方剂学》总论的教学中还应该强调中药和方剂的联系与区别,以理法方药方剂配伍思路为重点,讲解其用药知识,这对于中药专业毕业生将来开发新成药或者作为药品推介师向临床医师讲解宣传自己的产品都是很有好处的。

    4.3中药专业《方剂学》课程各论中的选方原则

    考虑到中药专业《方剂学》课时相对较少,各论中所能选择的经典方剂的数目相对就少,必须采用少而精的选方原则,主要是注重方剂对治法的体现:“方从法出,法随证立”,“以法为纲,以纲为目,纲举目张”。

    4.3.1体现法度的方剂

    依据“方从法出,依法统方”的理念,选方和授课时注重以方表法,重点是能表达配伍法度的方剂尤其是一方多法的方剂,在课时有限的情况下并不强调对每一张方剂面面俱到。如麻黄汤,麻黄配杏仁,表达了宣降相因的理肺法度,对肺系疾病的处方和肺系新药配方的开发都具有重要意义。

    4.3.2目前临床常用的中成药药方

    药学专业培养目的不是临床医师,通过方剂学学习侧重的不是培养其处方能力,而是实际应用能力,中成药的使用不可忽视,因此在正方和附方的选择中尽量选择一些已经具有中成药剂型而且使用频率较高的中成药的方剂,这一特点特别适合于药店的药师。

    4.3.3近年新开发成功的药方

    近年来,新药研发人员将一些经典方剂剂型加以改革,成功开出新的中成药,这些成药成功的走向市场,既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也为制药企业带来了丰厚的经济效益。如由安宫牛黄丸研发为清开灵就是一个剂型改革的成功案例;又如逍遥散是疏肝解郁,健脾养血的传统名方,今人在此基础上去生姜加香附、丹皮、栀子增强方剂疏肝解郁的作用,又可治疗肝郁化热,成功的开发出中成药舒肝颗粒,舒肝颗粒疗效稳定,使用安全,价格便宜,已纳入非处方中成药目录。这是一个方剂配伍改革的成功案例。因此,为培养学生在药品开发企业的就业竞争和长足发展的能力,应多选对古方剂型改革获配伍调整取得明显成功的案例,并重点说明其成功的原因和关键点。

药剂专业论文范文5

    药学专升本的课程设置与教学模式

    学生基础存在着较明显差异,对药学知识的掌握情况参差不齐。针对这一特点,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应偏重补充、巩固药学专业基础知识,并增加综合性课程的比例,即以药学专业知识为主干,以化学和基础医学为基础,以外语、数学、计算机为基本手段,重点讲授药学领域的新技术、新成就和前沿性内容。全日制专升本的学制为2年,其中还有一个学期为毕业实习,真正只有3个学期的课程学习时间,科学合理地进行课程安排十分重要。根据药学专业方向的需要,可将药理学、药物化学、药物分析、药物合成、药剂学、生物药剂学与药代动力学、天然药物资源的利用与开发、天然药物化学、药用植物学与生药学等设为专业必修课;并增设生理学、临床医学概论等基础性课程;有机化学、无机化学、分析化学等化学学科,在专科期间已学过,也是入学考试的考察科目,不必重复开设,可适当增加化工原理、药用高分子材料学、制剂工艺设计学等学科课时;同时,为提高学生外语水平、文献检索能力和综合技能,开设英语、文献检索、计算机、医药数理统计等应用型和综合性课程。另外,浙江中医药大学属于以中医学和中药学为基础的综合性大学,可将中医药学相关知识如中药学、中医学概论、中药炮制学、中药商品学等课程设为公选课,让学生根据兴趣选修,利于他们结合药学与中药学知识,形成自身的特色和所长。教学模式由于专升本的学生具有一定的知识基础,理论课程教学中应改变以往单纯老师讲、学生听的被动模式,可借助录像、多媒体、幻灯片等多种教学技术,开展问题式讨论、案例分析、角色扮演等教学方式,增加老师与学生间的互动。教师在进行教学内容讲授的基础上,应结合学科的当前现状及发展动态,启发学生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重点培养学生对药学专业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和协同合作能力。例如,药剂学课程中讲授靶向制剂章节时,课堂讨论后老师要求学生选择一种靶向制剂,围绕其辅料、制备、优点和不足等,以小组为单位撰写论文,并以PPT的形式进行课堂汇报,通过小组答辩、教师点评的形式予以评价。此种方式不仅极大地巩固了相应的知识点,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也提高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沟通组织能力。实验课的教学则可融合药学相关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把药学各专业课程的独立实验相结合,设计成综合性实验。例如,阿司匹林肠溶片的制备,通过分组,分别完成药物化学部分合成阿司匹林原料药、药物制剂部分制备阿司匹林片剂;药物分析部分检测阿司匹林原料及片剂的质量、药理学部分进行药效学和毒理学研究、生物药剂学部分开展药代动力学和稳定性研究等。这种模式有利于学生将理论知识与专业技能相衔接,优化他们的知识结构,提升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从而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同时,教师的教学内容得以丰富,学生也对每一门课程的研究方向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不仅激发了他们的学习热情,也为他们步入社会、更好地开展岗位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药学专升本毕业论文导师制的开展

    由于目前大多数药学高等院校往往提前一年甚至一年半进行毕业论文的导师选报工作,而此时专升本学生刚刚入校,在校时间较短,不知道导师的专业方向,导师也不清楚学生各方面的情况,相互间缺乏了解,造成了专升本学生难以找到适宜的毕业论文指导老师。因此,学校在专升本学生进校后应给予学生与导师充分交流的机会,通过在网站上导师的相关信息、与导师的见面会等方式,使学生与导师间相互熟悉,在双方相互了解的基础上,首先由学生自愿选择导师,导师再对学生进行一定的考核,合格后开展论文指导。学生在导师的指导下,自选课题或参与导师的科研课题,进行文献查阅、方案设计、实验开展、论文撰写等一系列工作。由于此时专升本学生也正在药学专业课程的学习过程中,学生也可结合毕业论文工作的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在理论课堂上寻求解决的方法,从而形成理论与实践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而导师也应结合学生的个性差异因材施教,依据毕业论文计划表,要求学生完成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外文翻译等任务后进入实验室;同时指导学生在毕业环节合理安排好毕业课题、实习、考研等的时间,协助解决在实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引导学生开展毕业论文工作,顺利地完成学业和就业。

药剂专业论文范文6

关键词:药剂学;制药企业;教学改革;能力培养;创新精神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45-0024-03

药剂学是制药工程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课,其主要研究药物剂型和制剂的基本理论、处方设计、生产技术以及质量控制等[1]。具体内容涉及医学、生物、化学、数学、物理及材料学等多种基础学科,具有涵盖内容多、知识面广、专业性与实践性强等特点。目前,国内大部分高校制药工程专业药剂学教学仍然采用“一言堂”的模式;教师始终是整个教学的主体,而学生往往处于消极被动的地位。一方面,由于药剂学课程知识点较多,课程内容抽象枯燥,部分教学内容存在与其他学科交叉的现象,因此,很多学生反映课堂教学完成后有些知识点遗忘率较高。另一方面,由于药剂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各种新技术、新方法不断出现,因此,现有的教学内容往往不能体现新技术的发展,而用人单位则反映刚毕业的大学生有不能满足制药企业相应岗位技能要求等缺点。

与此同时,现代制药企业或科研院校也要求学生具有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依赖传统课本和基础知识的讲解已不能满足现有需求[2]。在新形势下,怎样培养出具有实践与创新精神的制药工程专业学生,将成为药学教育工作者首要思考的问题之一。因此,药剂学课程教学内容及方法亟待改革,本文就本教研室在更新教学内容及改进教学方法等方面的经验和体会,谈谈在药剂学教学过程中怎样提高教学质量,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做好本课程的教学工作。

一、更新传统教学内容,把握企业对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的现实需要

目前,国内大部分高校药剂学教学内容仅仅由制剂学与调剂学构成,理论体系单一,且知识更新速度较慢,难以满足医药全球化背景下的医药产业对药学人才综合能力的基本要求[3]。因此,本教研究室认为《药剂学》理论教学内容的设计理念应以典型药物制剂为载体,紧跟制剂新技术发展,依据药物制剂制备的基本工艺流程,选取相应教学内容和恰当的教学方法,重在培养学生典型药物剂型的制备与分析能力。与此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主动自主学习能力,让学生遇到问题时能够做到触类旁通、举一反三;了解制药企业药物制品生产的基本流程,学会以“病人为中心”,针对不同病症进行相应的药物制剂设计。另外,在教学过程中让同学及时了解制剂新技术、新方法以及药物新剂型的实际应用情况,在药物制剂生产过程中要注意药物处方设计、制备工艺的优化调整及制剂的质量控制等,以上内容基本涵盖了制药企业药品生产及新产品研发的主要过程。因此,以此设计教学情境,可体现课程内容的应用性。

1.以企业的实际需求为指导选取教学内容。以传统的剂型与制剂为基础,平行辐射药物制剂的处方设计、原辅料选择、新剂型、新技术以及质量控制等,努力实现各部分教学内容既相互独立又相互渗透。着重要求教学内容能够与实际生产方面的需求相结合,同时涵盖质量控制和安全意识,提高学生对新剂型和相应工艺的设计能力,同时论证这些教学内容的合理性与完整性。与此同时,适当增加药物制剂新技术、新剂型等目前药剂学研究前沿领域方面的知识,如新技术包括微球、微囊技术、脂质体技术及固体分散技术等;新剂型包括经皮吸收制剂、靶向制剂(微乳、磁性微球及基因靶向等)、生物技术制剂(长效注射微球等)、缓控释制剂(渗透泵、膜控释、骨架型)、中药制剂现代化等。通过上述内容的学习,让学生理解基础与前沿并重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同时开阔视野。

2.以项目为载体的教学内容模块设计。本教研室与行业专家一起对本省多家制药企业(如江西南昌济生制药厂、江西国药有限责任公司等)的工作任务进行分析,并结合药剂学教学内容进行项目设计,注重与岗位要求的对接,体现实践性。项目设计完成后,让每个学生都亲自参与到项目组的科学研究与实施活动中去,并以通过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工作来贯穿整个教学活动。在教学过程中,把一些重点、难点的教学内容巧妙地隐含在具体项目之中,通过鼓励学生学习、思考与自主创新,最终按照企业要求完成实践,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最后通过思考与教师的点拨,自己解决问题。通过项目的组织与实施,努力实现真实情境下的教学,使学生能够有机会将所学内容和生产实际有机结合起来,从而体现教学的针对性、实用性、适用性与实践性。

二、更新实验教学内容,增加设计性、综合性实验比例

药剂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而实验教学是理论联系实践的重要方式和手段,因此,更新实验教学内容以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是完善整个药剂学教学内容改革的重要环节[4,5]。通过联系学科前沿并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去除陈旧实验内容,新增包衣实验、固体分散体的制备、包合物的制备等反应学科前沿的实验内容与项目,与此同时适当增加综合性、设计性的实验比例,以培养学生全面、主动思考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实验兴趣和综合素质。

其中,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具体开展方式如图1所示。在开始实验之前首先布置相关实验任务(如吲哚美辛-β-环糊精包合物的制备),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自己独立查阅文献资料,自行设计剂型、工艺路线及质量检测等实验环节,然后以每4人为一小组,每一小组选择一名学生为负责人,由负责人组织本组学生开展实验活动,出现问题时负责人及时与任课教师联系,学生以团队协作方式完成综合性、设计性实验任务。在整个实验过程中教师仅仅是实验任务的提出者、指导者,学生是实验完成的主体。通过实验教学的开展,学生才真正明白了“药剂”的含义,同时从用人单位得到的反馈信息也表明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与独立思考能力得到了显著提高。

三、改进传统教学方法,积极推广PBL及KM等新教学方法

一方面由于药剂学所涉及的知识点多、内容枯燥,另一方面传统的药剂学教学模式往往以“教材为中心,以教师为主体”,教师授课以章节为主,学生缺乏学习兴趣,从而导致学习效率低、知识遗忘高。因此,本教研室为改变这种不利现象,决定采用以问题为导向(Problem Based Learning,PBL)及知识可视化的(Knowledge Logic Structure & Mind Mapping,KM)的教学方法[6,7],具体实施措施如图2所示。

例如,当遇到一些重点、难点的章节时,我们可采用PBL的教学方式,通过“设疑、质疑、解疑”这一过程,一方面能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另一方面能把一些重点、难点的内容在讨论中无形消化。如在讲授“灭菌制剂与无菌制剂”这一章节时,可以以“亮菌甲素注射液事件”为原型设计问题,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每10人为一小组)进行讨论,主要从分析这一事件产生的具体原因、怎样解决以及如何避免类似现象发生等方面展开,然后让每一小组选出一名发言人对此问题进行总结,教师和其他组的同学对此进行评论,通过讨论加深学生对注射液的辅料、澄明度等方面保障灭菌制剂与无菌制剂安全性的重要意义,这样就能让一些重点、难点的教学内容在讨论及争论中被消化。而遇到一些内容抽象、理论知识较难理解时,我们可采用KM教学方法。首先,系统而有重点的去组织教学内容,在教学大纲范围之内,将整个药剂学课程不同章节中的相似内容进行“聚类”与“重组”,如片剂、分散剂等固体制剂中有关辅料的章节,我们进行集中讲解与学习,从而搭建“塔式分层递阶”的教学内容,使现有平面化的教学内容立体化。而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适当引入KM教学方法,有计划地将教学内容划分为宏观层面与微观层面。以K图为主体贯穿,融入M图的教学机制,对于宏观层面而言,主要是构建本课程的整体知识逻辑构图(K),其主要用于描述各分散知识分子之间的内在联系,而对于微观层面而言,主要是通过思维导图(M)融入到具体剂型的基本概念、主要性质与特点、制备工艺及质量控制以及临床应用等。通过增加PBL及KM等新的教学方法,增强课堂教学的生动性、趣味性及知识内容。

四、体会

随着我国经济持续高速发展以及居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们对高品质、安全制剂的需求与供给之间的矛盾越来越突出。因此,我国医药产业的当务之急应该是培养具有高素质及创新能力的人才,以提高药物制剂的研发能力,而我国“十一五”期间已把发展创新药物制剂的技术平台列为国家创新药物研究重大专项[8],培养具有创新精神、扎实的药剂学基础知识以及掌握药物制剂的新剂型、新技术、新理论的专业人才是加快发展我国制剂水平的重要环节。该改革项目实施以来,一直围绕以企业实际需求为导向的改革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在教学内容上注重企业的实际需求,把握企业对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的现实需要,同时强化实践环节,适当增加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的比例,尽量体现真实环境下的教学。在教学方法上积极推广PBL及KM新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与主动性,使学生药剂学知识水平、实践操作能力得到全面的提升。通过期末考试的成绩以及用人单位的反馈信息发现取得了较好的实践效果。“教学有法,而无定法”,因此在今后的药剂学教学实践中,我们会进一步按照企业的实际需求更新教学内容及改进教学方法,为培养符合时代要求的高素质药学人才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程咏梅,邓超,陈荆晓,陈敬华.基于创新精神和能力培养的药剂学课程的改革探讨[J].广州化工,2012,40(6):140-141.

[2]陈荆晓,邓超,程咏梅,陈敬华.PBL教学法在药剂学教学中的应用与创新[J].广州化工,2013,(2):134-135.

[3]邱利焱,赵庆贺,朱卡林.《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双语教学的探索与实践[J].教育教学论坛,2012,(17):123-125.

[4]崔福德,侯雪莲,杨丽,丁平田,王东凯,唐星,程刚,潘卫三.基于能力提高的药剂学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改革[J].药学教育,2008,24(3):20-22.

[5]李昆太,程新.制药工程专业递进式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与探究[J].大学教育,2013,(1):116-117.

[6]关延彬,贾永艳,田效志.PBL与PLTL教学法相结合在药剂学教学中的探索研究[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3,(2):43.

[7]许青青,徐庐峰.基于知识可视化的KM教学法在化工专业课教学中的应用――以药剂学课堂教学改革为例[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3,5(7):118-121.

[8]张娜.医药业全球化新形势下药剂学教学改革与实践[J].食品与药品,2011,13(3):144-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