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剂学习论文范例6篇

药剂学习论文

药剂学习论文范文1

关键词:工业药剂学;药学教育;改革;实践能力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8-0182-02

药剂学作为培养新世纪医药专门人才的主干课程,在药学等相关专业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1]工业药剂学是在药物制剂理论的基础上,融合了材料科学、机械科学、粉体工程科学等学科的理论和实践知识,主要讨论药物制剂的工业生产和工艺过程的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2]为了提高工业药剂学课程的教学质量和学习水平,为医药工业培养高素质人才,我们药学教研组就如何让药剂学理论与工程知识、实验教学有机结合,根据自身的教学经验,着重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一些改革。

一、重视课堂教学,与学生进行互动

工业药剂学是在药剂学基本内容的基础上,增加了制剂工艺设计、生产技术和质量控制、制剂生产的单元操作以及相关生产设备等内容。这些内容的突出特点是和实际工业生产密切相关,但就课堂教学而言,内容非常抽象,较难理解。因此,在课堂教学时我们采取图片与多媒体动画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将抽象的概念、原理和设备比较直观的展现出来,让学生易于理解。如在粉体学章节的教授过程中,学生普遍反映内容十分枯燥,公式理论偏多,而实际应用实例偏少。我们就采取从各种渠道将一些直观的磨粉设备、传输设备和储存设备等用图片的形式给大家展示出来,并就设备的原理和操作过程进行讲解,增加学生的直观印象,有利于他们对书本知识的理解。为了避免出现教师一个人“炒冷饭”的场面,我们就一些具体剂型让学生自己去查阅书本和文献,了解制剂的配方、设计方法和制备等过程,以3~5人为一小组,到课程上与大家一起分享,教师只是在旁边讲解和引导。该教学方法的实施,充分调动了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活跃了课堂的气氛,同时也让同学们丰富了专业知识,开阔了眼界。

二、注重实验教学,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工业药剂学是一门应用性、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实验教学是理论教学的基础和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在整个教学环节中占有较大的比重。[3]传统的实验教学方法是教师讲解为主,学生重复老师讲过的内容和步骤,然后教师对学生的实验报告进行打分。该教学方法缺乏对学生设计能力、分析问题能力等方面的培养。虽然我们对传统实验教学中“先实验,后报告”的实验程序进行了调整,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发现效果并没有达到预期。虽然老师在每次实验前都对学生预习实验内容进行检查,由于缺乏有效的督查机制,无法把此事落到实处。实验课进行过程中,尽管教师已经把实验操作步骤、方法等都写在黑板上,并且逐一讲解,但仍有不少学生由于事先没有预习实验,不知道该怎样着手操作,多次发生放错试剂、用错仪器等现象。实验完毕后,通过查看学生交上来的实验报告,我们经常可以发现内容雷同的报告。针对这些突出问题,我们对实验教学进行了一些改革,更加重视学生实验前的预习作业,以及在实验过程中具体操作动作的规范和对出现一些问题的分析解答。比如缓释制剂的制备及释放度测定这一实验,我们让学生自己先去查阅文献,总结一下主要有哪些缓释剂型以及其缓释原理,对缓释制剂处方中的各组成成分的作用和制备方法进行分析。然后在实验过程中,老师随时对一些实验步骤和现象进行提问,让学生知道为什么要这么做,还可以怎么做。实验完成之后,各个小组互相对对方的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和评定,从而加深了同学们对该制剂的原理、制备工艺和性质检查等方面的知识。下次实验前,通过抽查几位学生,叫他们回答上一个实验报告中的一些问题。如果报告写得很好,但问题回答不上来,实验成绩照样很差。通过实行这一手段,有效杜绝了实验报告相互抄袭的现象,切实增强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实验教学方法的改革,强化了学生理解和掌握工业药剂学课程中的基本理论、基本原理、基本操作的能力,培养了学生规范、独立的实验操作能力,能够独立分析、解决实际工作中出现的问题的能力。

三、学校教学与工厂实习参观相结合,激发学生的专业兴趣

对于学校教育而言,无论你怎么增加实验内容,始终和工厂的实际生产过程有一定的距离。而对工业药剂学来讲,工厂的生产工艺和设备又是十分重要的一部分。为了激发同学们对本专业的热爱,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让理论教学与工厂实际相结合,我们在短学期中都会组织学生去相关的工厂参观实习,让他们熟悉制剂的生产工艺和设备,有助于他们对相关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为了进一步加深同学们对相关实习内容的了解,我们在具体的实验内容设计过程中,安排了与工厂实习内容相关的设计性实验。例如某工厂主要生产阿司匹林片剂等相关产品,我们在安排实验内容时,开设了阿司匹林的理化性质、剂型的选择和制备等实验内容,让学生在实习前对相关药物的性质有一定的了解,并掌握其制备、质量控制等原理。如此一来学生在生产实习时,对于课本知识从实验室到工厂实际就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加强了基础知识、专业知识同药品实际应用的结合,增强了学生运用理论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拓宽了专业视野,提升了专业水平,提高了实践能力。学生普遍反映,通过工厂参观实习后,同学们发现工业药剂学一点都不枯燥,原来很讨厌该课程的一些学生也渐渐的转变了想法。他们通过与工厂师傅的交往和沟通,增强了对本专业的自信心。同时,我们也会请一些工厂的工程师和专家到学校来举办讲座,将工业药剂学研究领域的一些新动态,如新药物及剂型的开发,社会关注的药学方面热点等问题,将讲座知识与教学内容相衔接,加深了同学们对本专业的认识,增加了学习的自主性和主动性。同时,也进一步开拓了学生思维,增强了创新意识,为培养学生科研素质和创新能力提供了有利条件。在本课程的教学实践过程中,我们始终将学生作为教学的中心,充分利用各种教学资源,将理论、实验教学、工厂实习与学生的个人兴趣、特长相结合,从工业药剂学的基本理论到生产工艺和设备,多角度传授相关知识,让学生真正感受到工业药剂学的重要性和趣味性,提高药学专业学生的综合素质。以上仅是我们对工业药剂学课程改革的一些探讨和总结。鉴于我们从事本专业教学的时间不长,经验还十分有限,希望在今后的教学和学习中多多努力,使本课程的教学效果更好,学生的学习效果更好。为社会培养更多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实用性药学专门人才。

参考文献:

[1]胡海燕,王永理.《药剂学》教改方案及实施[J].中山大学学报论丛,2001,21(5):39-42.

[2]吴卫,黄洁.工业药剂学的教学方法[J].药学教育,2008,24(5):32-33.

[3]王勤,李华文,彭新生.药剂学课程教学改革的几个问题[J].南方医学教育,2009,2:25-26,29.

药剂学习论文范文2

关键词:微课;药物制剂技术;课程改革

随着教育信息化的深入,微课直接影响到课程改革。以微课为代表的教育信息化,能促进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使教师和学生、学生家长以及社会增强沟通,促进职业教育健康发展。

1高职药物制剂技术课程教学现状

药物制剂技术是高职药学专业、药品生产专业都必须要学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是在药剂学理论指导下研究药物制剂生产与制备技术和质量控制的一门学科。本门课程涉及面广,知识点分散,内容枯燥乏味,但实践应用性较强,也是国家执业药师资格考试中“药学专业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教学方法以教师为主体,采用“一言堂”“填鸭式”教学方法,在教学中存在着很多问题。

1.1偏重理论教学,学生积极性不高

我院药物制剂技术课程总学时108学时,理论课54学时,实训课54学时,根据前期课改已将课程设置为12个项目,59个任务,近千个知识点。课程知识体系复杂,诸多理论和定义晦涩难懂,加上学生学习基础薄弱,导致他们普遍学习积极性不高,缺乏求知欲望,给平时的教学带来很多困难。

1.2信息化发展滞后,教学模式不够先进

药物制剂技术教学中普遍采用传统教学模式,虽然也利用了诸如启发式教学、项目教学等教学手段,但是在教育信息化背景下,利用现代化多媒体技术的信息化教学手段使用较少,教学模式和手段不够先进。

1.3理论教学和实训教学脱节,缺乏联系

我院药物制剂技术课程的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融为一体,在理论教学中简化了教师的讲授过程,实践教学中具体剂型制备流程较长,剂型种类繁多,且实训设备较为复杂,需要一定的理论知识和熟练的操作技能,很多学生因为理论知识欠缺、操作不熟练导致药物制剂制备失败,知识和技能学习都达不到应有的效果。

2微课在高职药物制剂技术课程改革中的应用

针对高职药物制剂技术教学现状,为使其教学质量得到提升,充分利用现代信息化技术,将微课引入课程改革[1]。在高职药物制剂技术教学中,微课主要应用于云端学习、课堂教学、实训指导、教师专业素质培养等方面。

2.1微课在云端学习中的应用

信息化时代,教育目标更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和个性化发展能力。在高职药物制剂技术教学中,根据学生个性特点,满足不同学生课程知识学习的需求,通过云端丰富的教学和课程资源,结合学生自身学习能力按需学习,激发学生对专业课程的学习兴趣和学习主动性。根据药物制剂技术课程改革特点,我们调研药物制剂技术各个技能考核点,组织教研室教师讨论分析,确定适合互动教学的微课制作方案。教师再根据方案拍摄微课视频,清晰明确地展现药物制剂各种剂型的制备流程,并将制作好的微课视频上传至教师的云端空间,学生可以通过云端自主下载观看学习。课堂学习前,教师可以在云端建立讨论组,学生将自己在自学过程中产生的疑问在讨论组中提出来,既可以由组内学生互相讨论,也可以由教师负责解答。比如在学习阿托品的制备时,学生可能对等量递增法的概念和特点不理解,通过微课的学习,学生会主动提出等量递增法与打底套色法的区别是什么等问题。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在灵活自主的移动化云端学习体验中,实现了跨越时空限制的移动学习、自主学习,更因为微课的主题明确、内容聚焦、终端多样化的特点,适应了学生的个性学习、泛在学习。

2.2微课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微课既可以作为视频文件,也可以加工嵌入教学课件中,指导课堂教学,在备课、课堂讲授、课外辅导中得到应用。在备课阶段,教师将药物制剂技术中各类剂型按技能抽考点分别制作成讲授型微课视频,比如技能抽考点“胶囊剂的装量差异检查”,学生在课前可以预习胶囊剂的特点、分类和制备流程,重点和难点在于胶囊剂的装量差异和片剂的重量差异是有区别的,使学习有针对性。在课堂讲授阶段,在新课导入和重难点教授时,根据技能考点将基础模块和专业模块设计成相应问题和情景,吸引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比如基础模块的技能考点“进入洁净区的洗手消毒”,微课中可以利用洗手的调查结论入手,即“80%的人洗手洗不干净”这一结论迅速引起学生的注意,然后将“七步洗手法”循序渐进地展现给大家,重点难点一目了然。在课外辅导阶段,教师可以针对学生提出的一些典型问题开设专题讨论,帮助学生整理思路、查找资料、反思总结,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

2.3微课在实训教学中的应用

药物制剂技术的实训教学占整个课程教学的很大比例,也是这门课程的关键部分。而学生在实训过程中,由于理论知识欠缺,对药厂制药设备又相对陌生,因此很难掌握药物剂型的制备流程和设备操作规程。利用微课可以方便学生课前课后学习实训操作原理、步骤和操作规程。比如我们在制作技能考点“空白片的制备”微课时,通过引入复方阿司匹林片的处方,介绍了复方阿司匹林片的处方设计,特别是阿司匹林的不稳定性,帮助学生理解片剂的制备流程和注意事项。在制作技能考点“旋转式压片机冲模的拆卸”微课时,利用国内广泛使用的ZB35-B压片机作为实训设备,让学生近距离接触药厂实际设备,有效提高动手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

2.4微课在教师专业素质发展中的应用

在药物制剂技术教学中,微课不但有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专业知识,对专业教师来说,也能促进其教学研究、业务水平的提升。专业教师在制作微课的过程中,需要团队分工合作,这本身也是一种教学研究活动。由于药物制剂技术专业知识日新月异,专业教师也需要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知识,以保证自己可以胜任本课程的教学工作。比如笔者连续参加湖南省首届、第二届微课比赛,通过团队合作、微课制作和教学实践,分别获得了两次二等奖,达到了与省内外其他教师进行教学方法交流的目的,与同行互相学习,不断积累,不断进步。

3结语

综上所述,微课在药物制剂技术教学实践中日益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对于《药物制剂技术》教材的设计和开发,必须做到知识技能点紧扣实践、重点难点突出,而且要迅速抓住要点知识,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以一种主动的学习态度投入学习中[2]。“互联网+”教育是信息化技术和传统教育的深度融合。微课教学模式相对于传统教学模式无疑是一种有益的探索,使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自主选择教学资源,也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了网络平台,实现了移动和泛在学习,充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互联网+”背景下的微课教学促进每一位专业教师的素质发展,教学能力得到提升,对于药物制剂技术课程改革有积极意义。

参考文献:

[1]张云坤,罗翀.浅谈微课在高职“药物制剂技术”教学中的应用[J].科教文汇,2014(25):186-187.

药剂学习论文范文3

【关键词】流程教学法流程图药剂学特点

药剂学是一门研究药物制剂的基本理论、处方设计、制备工艺、质量控制和合理使用等内容,建立在化学和生命科学基础上的综合性应用技术学科。本课程具有涉及面广、多学科交叉、内容较多、知识点分散,各章节之间没有太多的连贯性,记忆性强、实践性强等特点。药剂学教师可根据各章知识点不同,技能要求不同,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常可采用讲授法、案例教学法、问题教学法、交叉教学法、流程学教学法、任务教学法等。笔者在给学生复习辅导过程中发现,中职药剂学学生普便认为药剂学这门课内容多、杂、散,听懂容易,记忆较难,灵活运用难,考试更难。笔者认为学生出现易学难记,思路不清晰、学习效率不高的问题,原因有多主面;但在复习过程中出现此问题,主要原因可能与学生自身因素及课程特点有关。

1、分析问题原因:

1.1学生方面

1.1.1人才培养目标不同

中职学校与高职高专学校的药剂专业培养学生的目标大体上相同,但仍存在着不同的地方,中职主要培养的是能适应岗位工作,理论知识够用、模仿操作能力强、有一定的创新能力的基层药学工作者。在考评一所学校业绩中,必定有就业率的硬性指标,中职药剂专业学生要就业工作,必需考取“上岗证”,故此学校在教学上重视基本剂型、基本理论的讲授,基本技能的培养, 在实行理论与技能教学并重的原则上,仍以知识性为主。

1.1.2学生自身素质差异

中职学校因入学门槛不高导致生源质量参差不齐,学生普便存在着学习能力不强、自觉性不高,学习方法不科学合理等制约因素。

1.2课程特点方面

药剂学是药剂专业的主干课程,是药品生产、检验、流通、使用及新药开发等领域不可或缺的知识和技能。本课程具有多学科交叉、涉及面广、内容繁多;知识点多而分散,各章节之间没有太多的连贯性,系统性不强,关联性弱;记忆性强、叙述性强,具有文科特点,使学生有恐惧感、无兴趣、无复习欲望,无重复记忆,加之方法不当,致学习效率低。

2、解决问题思路与方法

2.1引导学生使用“流程教学法”复习

中等卫生职业学校的学生学习基础薄弱,药剂学文字内容多、散、乱,系统性不强,易学难记,学习效率低。经过分析,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方法是提高学习效率最有效的途径。所谓“方法用对,事半功倍”!为了能让中职药剂学的学生理清思路,提高学习效率,笔者在给学生复习辅导过程中引导学生使用“流程教学法”[1] 来复习,把零散知识点系统化、连贯化,易学易记,学习效率明显提高,效果好。

2.2流程教学法特色

流程教学法主要是利用工业药剂学各章教学内容的共性(各剂型的教学都包括定义、特点、组成、辅料或基质类型、制备方法、质量检查等项内容),突出图表简明扼要、便于识记的特点,将共性内容联系起来,个性特点区别记忆,帮助学生理清思路.提高学习效率。[2]

编制流程图是“流程教学法”的核心。根据剂型制备工艺流程将内容进行编排,将零散的知识有机地联系起来实行系统化、连贯化,增强系统逻辑性,同时统领整章内容,促使学生对相关内容展开联想、记忆、掌握与运用。

在运用流程教学法的新课教学环节中,教学内容可能与学生的预习内容不相一致,与教材编排内容顺序不同等,常使学生不知学习内容在哪里,产生混乱。有时在新剂型教授中教学效果可能不理想,但在复习过程中,运用此法,学习效果却较好,主要是因为学生对剂型知识己基本了解,有整体认识,理解了知识点间的关联性,较容易通过主线(工艺流程)复习,穿插相关知识点以展开联想、加强记忆。

2.3复习中应用流程教学法的实施过程

流程教学法将每种剂型的内容划分为三部分,(1)剂型内容简介,主要学习内容及掌握程度;(2)剂型的定义、特点、分类、辅料种类及作用,以表格形式简要列出;(3)制备工艺,按剂型的制备流程顺序展开。下面以注射剂为例介绍流程教学法在药剂学复习中的应用。

(一)内容简介

1、掌握注射剂的定义、特点、分类、质量要求;注射剂的溶剂与附加剂、等渗调节计算;制备工艺流程 2、熟悉大输液种类、质量要求、制备要点 3、了解粉针剂特点、原理、工艺、存在问题(二)注射剂定义、特点、分类、给药途径、质量要求(表格形式简要列出)

(三)注射剂的制备工艺流程

流程教学法的优点在于能将难以掌握的零散理论知识点进行分门别类、归纳总结、构建层次分明的框架结构图,将复杂繁琐的制剂制备过程制作成一系列流程图,学生复习时一目了然,能促进理解、联想与记忆。可见此法在中职药剂学复习中应用更有针对性与实用性,是巩固知识,提高学习效率的好方法。

参考文献

药剂学习论文范文4

[关键词] 药物制剂设备与车间工艺设计;教学模式;实践教学

[中图分类号] G442.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4)07(b)-0177-03

随着我国药学体系的健康发展、产业化结构跨越式改进的基本完成,整个药学的大环境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新局面;面临着机遇和挑战的同时,药学人才的培养方式和人才的需求类型也随着这种格局的转变而发生了巨大变化,专业性强、复合能力拓展范围宽的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越来越受到整个社会的关注,怎样培养,怎样才能培养“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信得过,干得好”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成了一个摆在面前的问题,结合本院的实际情况,本院对《药物制剂设备与车间工艺设计》这一学科的教学方法和方式进行了改进,特别在GMP认证车间的工业化生产现场实地教学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1 《药物制剂设备与车间工艺设计》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1 知识结构简单

《药物制剂设备与车间工艺设计》这门课程是药物制剂本科教学中不可却少的一门学科,与制剂生产密切结合,使学生对制剂设备和车间工艺的设计有一个初步的认识,也有利于培养学生今后更快的适用工作岗位的能力。但是,由于科技的不断进步,新剂型的不断出现,GMP的不断完善,本课程中的一些教学内容有些落后于现今企业发展的要求。目前要求自动化、一体化、全封闭式、节能等制药设备,才能满足新版GMP的要求,有利于与国际标准接轨。新型的制药机械设备在本书中没有得到及时更新,甚至有些设备已经淘汰[1]。

本课程主要介绍了药品包装、注射剂、液体制剂、固体制剂、软膏剂和软胶囊剂和中药制剂的生产设备,基本上涵盖了常见剂型生产所需的设备,主要讲解典型设备的型号、结构、应用原理、性能、操作和使用注意事项等内容,基本能满足学生对常见剂型设备的了解。另外还介绍了制药企业车间工艺设计包括空调净化和车间设计,这也是GMP认证和验证中重视的内容。

1.2 课程的理论性和实践性强,学生学习兴趣不浓厚

《药物制剂设备与车间工艺设计》与其他必修专业课有很大的不同,涉及机械制图、制剂设备、电器自动、药剂学等多门学科的内容。综合性、理论性、实践性和应用性都很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难度较大,以往的学习中大部分是理解和记忆的内容,对于这门课程的学习让学生们迷惑和不知所措,无从下手。本课程的内容又与药物制剂的大生产紧密联系,学生缺少生产实践,仅限于书本的讲解,让整个内容枯燥、乏味和难于理解,加之择业的方向,都会影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1.3 教学方式的单一性

教学方式是以多媒体教学为主,将课程内容制作成PPT的形式进行讲解,大部分是以文字为主,结合制药机械设备的图片来分析结构和原理。书中以理论为主,缺少与实际生产相结合的内容,课程结束后学生掌握的内容能运用到实际大生产中的很少,没有达到真正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目的,这样的教学方式和教学过程过于单一,影响教学效果。

2 《药物制剂设备与车间工艺设计》课程教学模式的改进

2.1 建立完善的知识体系

《药物制剂设备与车间工艺设计》这门课程的特点是内容多、知识点杂、难度和广度都很大。为此,在教学过程中以药剂学为主线,通过各个剂型制备的工艺流程来讲解每个操作单元使用的设备和原理,让内容讲解的过程中更有条理性、理解更容易,同时可以降低内容的难度。

课本中的内容要讲解的透彻和清晰,同时还要根据学生将来进入到制药工作岗位的需求,充实制药设备相关的新内容,了解最新国内外发展现状,如德国菲特公司生产的P2020压片机,它可更换不同冲模数的冲模盘,冲模盘可配置22~47个冲模。使用导轨、冲模提高效率,可靠性、安全性高等;德国BOSCH公司生产的气流分装机是真空吸取定量容积粉剂,用净化干燥的压缩空气将粉剂吹入药物包装容器中,装填速度快,产量可达300~400瓶/min,且具有计量精准、自动化程度高等性能。同时介绍一些新剂型的制药设备,如滴丸剂使用的滴丸机、脂肪乳剂使用的高压乳匀机等。

2.2 改进教学方法,建立合理的教学模式

教学方式以多媒体教学为主,将原有内容生动化、简单化进行讲解。可以制作动画、图片、视频等多种方式相结合[2-4],如硬胶囊填充机的填充方式,有冲程法、填塞式定量法、双滑块定量法、定量圆筒法等,在授课过程中只以简单、平面的图面讲解说明很难理解粉末和颗粒是如何填充的,学生们缺少感性认识,所以将其以动画的形式,在平面基础上运动起来,增加视觉效果,降低难度,使原本较难的内容简单化,学生印象加深,进而也可以大大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在注射剂中安瓿洗灌封联动线中,学生很难想象三个工作单元是如何连接来起来的,此时在教学中结合某制药企业注射剂生产联动线的视频录像进行讲解,在此过程中教学效果非常明显。所以,在教学方式和方法上不断增加新形式,让多种教学方式相结合,最终提高教学效果。

良好的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固然重要,但不是全部,在教学中还要不断提高教师的素质,自身的不断完善、知识的不断更新也尤为重要。为了加强教师对现今制药设备的了解,利用课余时间深入到制药企业中进行学习,真正掌握设备的构造、原理、使用方法及常见故障的排除等。教学工作不是仅限于理论上,而是将理论和实践能很好的结合。在制药企业学习阶段,可以拍摄照片、录制视频录像作为教学素材提供给学生[5],如片剂单元操作中使用的设备、注射剂生产联动线、全自动胶囊填充机、中药制剂设备等,都可以提供给学生生动的照片和录像,让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得到最有价值的信息。

2.3 实践教学模式的建立和实施

《药物制剂设备与车间工艺设计》的理论教学是学生学习的基础,实践教学同时也是必不可少的内容。为了实现本校培养药物制剂本科学生成为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这种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在本门课程的教学过程中会有极大的体现。在有限的条件下,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和实践空间,在课程设置和安排上尽量增加实践课的内容和学时。实验课的内容安排摇摆式颗粒机、压片机、包衣机、滴丸机等固体制剂设备的使用和装卸等,将学生分轮、分组,都有机会拆装设备,了解其内部的结构和使用原理及拆装过程中遇到的问题,通过亲自实践操作可以让学生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并且在整个过程中可以锻炼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分析问题和决解问题的能力。在教学中发现,理论知识要在实践中得到良好的应用,必须增加实验课的内容,多做、多练和多学才能真正将理论和实践融会贯通。

在实践教学中,本校与多个制药企业建立了教学基地,为学生提供参观、实习的平台。①选择一些制药企业作为参观的教学场所,主要是为了让学生了解制药设备的种类、简单的结构和原理、厂区总体布置、制剂洁净厂房的设计及车间布置设计等简单内容,让学生对制药企业中的一些基本概况有初步的认识和了解[6-7];②安排有兴趣的学生到制药企业中进行实地实习,深入了解从原料的准备到质量检查等各个环节的程序,不仅可以了解设备,还可以对药品生产的整个过程有一定的认识,可以使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最大程度的合理利用资源,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8]。实习结束后通过调查发现,学生在实习过程中收获很大,理论知识得到了很好的应用,动手能力得到了锻炼,为今后就业的选择提供了很好的机会。在今后的教学中还要增加一些实践活动,在有限的条件下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基地。

2.4 更新陈旧的教学理念

在《药物制剂设备与车间工艺设计》这门课程中,选择液体制剂的生产设备中的口服液剂洗瓶、干燥及灭菌设备这一部分内容作为学生自学的内容,由于此章与水针剂生产设备的洗灌封设备有相同和相似之处,在注射剂生产设备学习的基础上,学生自行制作课件并在课堂上进行讲解,由教师和学生共同进行点评,找到从制作课件到讲解这些环节中的优点和不足[9-10],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还可以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表达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种教学方式取得良好的效果,学生们很珍惜这次难得的试讲机会,教师也可以在此次教学活动中发现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了解他们的思维方式,为今后教学改革提供良好的素材,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

3 小结

药学本科教学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应用型人才,应用型人才的体现主要表现在实践操作中[11]。《药物制剂设备与车间工艺设计》这门课程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性最强,是与实际生产应用最为接近的一门课程,应该加以重视。在未来的教学中,还应不断完善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增加课外实践活动等多种教学方式相结合,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改变传统的思维模式,提高创新意识,为学生今后的就业提供良好的理论和实践基础。

[参考文献]

[1] 苏青,臧志和,钟玲,等.药物制剂设备与车间工艺设计课题式教学的探索[J].中国医药导报,2009,6(5):107-108.

[2] 万春杰,王存文,张珩,等.药物制剂设备与车间工艺设计课程教学模式的改革[J].药学实践杂志,2011,29(2):158-160.

[3] 潘永兰,黄耀洲,戴小斌.药物制剂设备与车间工艺设计课程的教学思考[J].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4,6(2):74.

[4] 何锦丽.浅谈多媒体教学在药物制剂设备课程中的应用[J].职业与教育,2009,(6):30-31.

[5] 郑珂.药物制剂工程设计与设备课程设计的探索与实践[J].黑龙江医药,2009,22(3):338-339.

[6] 陈淑萍.制剂设备课程刍议[J].教育导刊,2001,8(17):29-30.

[7] 吴素香,李范珠.药物制剂设备与车间工艺设计实践性教学建设的探索[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2,(6):70-71.

[8] 杨岩涛,何群,吴春英,等.药物制剂设备与车间工艺设计课程教学方法的探讨[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34):234-235.

[9] 吴素香,魏颖慧,苏璇.直观教学法在药物制剂设备与车间工艺设计教学中的应用[J].药学教育,2011,27(1):45-47.

[10] 孙纪元、缪珊,毕琳琳,等.药物制剂设备与车间工艺教学模式探索[J].现代医药卫生,2008,24(2):307-309.

药剂学习论文范文5

【关键词】药物制剂;课程体系建设;教学实践

药物制剂专业是研究如何将原料药制成适于医疗应用的成品药,是一个兼属药品生产及其安全有效应用的综合性专业。其目标主要是培养具备药学、药剂学和药物制剂工程等方面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基本实验技能,能在药物制剂和与制剂技术相关的领域从事研究、开发、工艺设计、生产技术改进和质量控制等方面工作的高级科学技术人才。药物制剂专业是综合性和实践性较强的学科和领域,具有较强的学科综合性、技能实践性的特点。

药物制剂专业是2009年在我校开设的本科专业,结合药物制剂专业的特点,课程体系建设与教学实践是我们农业院校开设此专业的关键。我们探索适合我校特点的药物制剂专业课程体系建设,再通过实践教学强化学科发展。按照“厚基础、宽口径、重实践、有特色”的原则,探讨药物制剂专业课程体系建设和实践教学的发展,以适应药物制剂专业人才的培养。

1、课程体系的设置

1.1药物制剂专业主干课程的设置

药物制剂主要培养能在药物研究与开发、生产和管理等领域从事天然药物提取精制、药物制剂与剂型设计和制备、药物分析检验、质量评价等方面工作的科学技术人才。该专业主要学习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物理化学、生物化学、药理学、天然药物化学、药物化学、药物分析、药剂学等30余门课程,为加强药物制剂新专业课程体系建设,该专业应具备较完整的化学和药学知识模块,在此基础上,还应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强化实践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为此,我们将理论课程设置为由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和专业选修课组成的三阶段课程体系:第一阶段专业基础课程,包括药用植物学与生药学、解剖生理学、物理化学、化工原理、医药数理统计、生物化学、药理学、仪器分析等,侧重于培养学生的专业基础知识,为学生下一阶段基础课程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第二阶段专业课程,包括天然药物化学、药物化学、生物药剂学、药剂学、药物分析学、制剂设备与车间工艺设计等。主要是为培养学生掌握药物制剂专业所需的理论和实践技能。在该阶段的学习中,要强化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本着“厚基础、宽口径、重实践、有特色”的原则,调整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的比例,突出教学实验、综合训练、科研训练、教学和生产实习环节,使学生不仅掌握药物制剂的基本制备原理及技术,并且通过课程实践锻炼与强化以满足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需求,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面向医药行业生产一线,具备药物制剂和药物制剂工程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实验技能以及制药工艺设计、药物制剂制备、生产、质量检验与控制、药物研发、销售和管理等能力,可在药厂、医药公司、医院、药品检验部门、研究机构等企事业单位从事制药工艺设计、药物剂型制备、药品生产、质量控制、经营等工作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1.2实践性教学环节课程的设置

从教学实习、教学实验、生产劳动、生产实习、社会实践、科研活动、创新与素质教育等方面进行实践性教学环节改革的探讨。分别建立相应的基本框架,即基础实验能力、综合实验能力及实验能力拓展,分别从通识教育课程教学实验、专业实验教学、实习实践、科技创新、社会实践、创新与素质教育等方面,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通识教育课程教学实验目标:通过以学生为主体的基础课程实验训练和考评,使学生熟练掌握药物制剂技术专业基本操作,如称重、量取、倾倒、观察现象和科学分处理结果和数据等,要求学生结合理论课的学习,将实验原理理解透彻,练好扎实的基本功,具备规范化操作的基础实践能力,总结分析问题能力。专业实验教学目标:在通识教育课程教学实验基础上,根据已学过的专业基础和专业课的理论知识进行专业实验设计。将所学的理论知识更好地应用于实践中,使学生具备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专业实践能力。实习实践目标:主要是通过教学实习和生产实习,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科技创新目标:主要是通过我校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社会实践目标:主要是安排学生进入药厂,企业根据本院实习要求组织学生进行实践,提高学生处理复杂社会问题的综合实践能力,明确自我发展目标和职场规划。

1.3对课程体系的实施

通过专业理论课方面、实践教学环节、毕业环节等环节的实践,找出问题与不足,制定解决方案。专业理论课方面,每一门专业理论课都成立科学合理的教学研究团队,团队内教师职称结构及学历层次合理,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实践教学环节,药物制剂专业共开设两门通识教育课程教学实验课程:无机化学实验和有机化学实验;六门专业基础实验课程:药用植物学与生药学实验、物理化学实验、医药数理统计实验、生物化学实验、仪器分析学实验和药理学实验。六门专业实验课程:天然药物化学实验、药物化学实验、药剂学实验、药物分析学实验、制剂设备与车间工艺设计实验。以及相关的专业选修实验课程,生产实习,教学实习等实践环节,通过实践教学,学生提高自身实验实践动手能力,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科学严谨的态度。毕业环节,本专业的毕业设计,以学生自己感兴趣的内容作为契机,使他们积极参与到教师的科研活动中及药厂制剂设计中。

2、教学实践改革[1]

2.1基础实验训练层。以我校药物制剂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为重点,确立训练学生基础实验理论、基本实验方法和基本操作技能。目的是要让学生掌握基本实验技能的同时,认识到实践对今后工作的重要性,以便引起学生的重视,同时增强对基本操作的熟练程度。

2.2综合实验训练层。通过方案的确立,使学生学会综合运用前期学到的实验技能,解决一些生产实际问题,并明确这些技能之间的相互联系以及生产意义。

2.3实验能力拓展层。通过教学实习环节、第二课堂活动、师生合作课题、到药厂生产一线锻炼等方式,拓展学生的实验能力并能紧密结合前沿科学技术成果和现代化的生产实践。通过完善药物制剂专业课程体系和实践教学环节,提高学生专业基本操作技能和专业应用能力。为吉林地区中药产业发展提供人才支持。

3、落实措施

3.1对药物制剂专业人才培养方案[2]进行修订。到医药企业、兄弟院校进行人才需求状况调研;召开学生座谈会;根据药物制剂专业培养目标,制定切合我校实际的人才培养方案。

3.2改革教学模式[3]。药物制剂专业教育与公共教育并举,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并重,搞好第一课堂教学的同时进行第二课堂教学活动,使共性教育与个性教育相互融合,知识结构合理化、课程体系最优化、教学方法多样化,教学手段现代化、基本要求统一化、学生发展个性化。

3.3教学方法与手段的改革。充分利用校外药物制剂GMP实训基地进行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索校企合一的教学模式。教学内容由原来的理论为主转为理论实践相结合,让学生按实际生产流程,对主要理论教学内容进行消化与理解,从而使实训内容有针对性,理论教学内容的学习更深刻、更扎实,两者相辅相成。

3.4加强师资教师队伍的建设。通过加强师资教师队伍的建设,进一步优化教师队伍的年龄结构、学历结构和学缘结构,稳定骨干教师队伍,造就拔尖人才,培养若干名在国内外有重大影响的学术带头人,形成和聚集一批在国际、国内有相当知名度的学术创新团队,建成一支整体水平较高、充满活力的适应学校事业发展需要的师资队伍。通过贯彻实施国家及教育部的“长江学者奖励计划”、“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跨世纪人才培养计划”、“高等学校优秀青年教师计划”,造就一批国际国内一流学者和优秀学科带头人。通过实施学校的“院士工程”、“紫江学者计划”、“优秀团队计划”、“优秀后备人才计划”和“博士后培养计划”,形成一支实力雄厚、结构合理、富有创新能力和协作精神的学科梯队。师资队伍建设,将围绕学校“211工程”重点学科建设进行,通过科研启动经费、科研配套经费和博士后专项基金等方式支持师资队伍建设,从而提升学校师资队伍的整体水平。结合农业院校药物制剂专业情况,鼓励教师“走出去”,到药企等生产一线锻炼实践教学能力,达到“双师型”要求。

3.5加大实习基地建设。建设实习基地作为高校促进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重要途径,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一些问题,比如:部分学生在思想上对实习认识不足,不能适时进行角色转换,心理承受能力和抗挫折能力差,实习过程中缺乏职业精神;对实习基地专业指导教师队伍的配备上,部分高校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教师的指导工作流于形式,实习质量难以保证;学校、学生和实习单位三方之间的责权划分不清,当学生和实习单位发生纠纷的时候,学校和实习单位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机制等。这些问题是我们在实习基地建设过程中亟需解决的。

农业院校药物制剂专业要求学生掌握药学、化学、生物学等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通过药剂学、药物化学、制剂设备与车间工艺设计等方面基本实验技能训练,具备药物剂型和制剂的设计、制备、质量控制的基本理论和技术,使本专业学生得到系统的药剂学知识与技术的培训。因此,农业院校药物制剂专业课程设置不应单纯地以学科型为主,应兼顾学科的发展和社会的需要。即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核心,以社会的需求为导向,以市场的认可为依据来设置课程。药物制剂专业课程体系的建设是一项长期的战略性任务,课题组成员在实践中也体会到只有与时俱进,时刻关注学科发展方向,不断学习、更新自己的知识,提高自身修养,才能做好人才培养工作。

【参考文献】

[1]陈玉霞.药物制剂专业实践教学改革初探[J].实验室科学,2007(6):47-48.

药剂学习论文范文6

【关键词】  中药药剂学; (webquest); 教学

在中药专业领域中,《中药药剂学》是中药学专业的主干专业课程,是应用各学科的基础知识,研究和阐明中药制剂与剂型的综合性应用技术学科。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新的药物剂型、新的实验方法不断出现,我国药品的生产也从仿制为主转变为以创新为主,中药新药的开发将成为医药产品开发的主要内容,中药制剂生产也将在药品生产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这对中医药事业和中药高等教育的发展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实现中医药事业的现代化就要造就一大批具有较高业务素质,具有创新能力的中药专业人才。而中药药剂学教学内容的设置、课程体系的建设、教学水平的高低对中药专业学生的全面素质培养有着较大的影响。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已大大限制了学生的思维,因此构建一种既能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能充分体现学生认知主体作用的新型教学模式势在必行。基于webquest模式的探究性学习就是一种比较科学的新型学习模式。利用webquest开展研究性教学,可以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在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自主研发能力,创新性思维,拓展知识层面方面都具有积极的作用。

1 webquest简介

webquest是美国圣地亚哥州立大学的伯尼·道奇(bernie dodge)等人于1995年开发的一种课程计划。“web”是“网络”的意思,“quest”是“寻求”、“调查”的意思。webquest可理解为一种“基于网络的探究式学习”。简单的说就是利用因特网资源的授课计划或者授课单元。其方法是在网络环境下,由教师引导,以一定任务驱动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式学习。在webquest教学模式中,呈现给学生一个可行的、有吸引力的任务,并且提供一些资源,学生可以此定位,迅速利用其他网络资源进行研究性、创造性和富有趣味性的学习。webquest模式主要包括情景、任务、过程、资源、评价、结论6大模块。

webquest的教学设计上共包含两个水平层次[1]:一种是短期webquest,另一种是较长期webquest。短期webquest是专门为1~3课时的课程单元设计的,其教学目标是知识的获得和整合,所以,在每个短期webquest结束的时候,要求学习者能够掌握大量新的信息,并且理解它们。较长期webquest一般将持续1周到1个月,其教学目标是知识的拓展和提炼,所以,在完成了一个较长期webquest以后,学习者对知识体系进行了深入的分析,能够将知识进行某种方式的转换,并要求他们通过制作一些可供他人在线或离线交互的多媒体作业来证明自己对这些知识的理解。

2 《中药药剂学》的课程特点及教学现状

《中药药剂学》的实践性、探讨性教学要求突出。其学科特点与webquest理念不谋而合。中药新药的研发具有高度的灵活性,学生在实验设计方面有较大的自由度,要求学生综合运用中药化学、中药药剂学、中药药理学、中药制剂分析等相关知识。因此,学生必须具有开放性、创造性思维和自我学习的能力。如设计一个剂型改革的课题,学生须通过网络查阅大量文献,根据有关学科的专业知识,设计出一套科学、完整的研究方案。其中包括选题依据、提取工艺设计、成型工艺设计、质量标准研究等多方面内容,要明确研究目的和要求,选好研究内容和方法,并制订一个详细的实施计划。这些均需要他们在课堂教学的基础上,发挥主观能动性,在自我学习和自我探索中掌握中药新制剂开发的基本思路。而这种自主探究式学习,正是webquest的魅力所在。

目前国内中药类专业《中药药剂学》理论教学以课堂讲授为主,实验教学以验证性实验为主,课程内容以教材为主。这种教学模式存在以下几种弊端。

2.1 学生始终处于被动学习状态即使学生对教材中的理论知识和实验技术掌握得较好,但实际工作中的动手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不大,创新性素质未得到充分发挥。中药药剂学是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一个中药新制剂的研究开发过程,需要学生从选题开始,选择组方、确定制备工艺、制订质量标准。涉及的学科多,需要大量专业理论、实践知识的综合运用。但现有实验课教学一直采用验证性实验为主的模式,教学方法比较单一,老师逐一讲解实验内容、实验原理、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后,学生依葫芦画瓢进行操作,完全没有发挥出主动思考的能力。而利用网络资源,可以整合多学科知识,适应不同层次学生的个体差异。通过设置一种网络的虚拟情景,设计一些具有吸引力的课题,让学生通过文献检索,案例观摩,协作讨论等方式完成课题,可以增强他们的自主参与性和灵活掌握知识的能力,增加学习的兴趣和效率。

2.2 师生缺乏交流目前大多数高校师资相对紧张,学生人数多,单凭上课的时间学生很难与老师进行有效的交流,而通过网络的讨论板块,教师可以在业余时间对学生的设计和思路进行评价,并通过不同小组的互相讨论,达到教评结合的效果。

2.3 团队合作意识的缺失现有教学模式,同学之间学术交流和情感交流少,学生不能学到怎样与他人沟通与合作,团队意识薄弱,给学生就业和工作带来严重不利。众所周知,一个好的产品一定是由团队合作开发的,引入网络小组协作的模式,可以通过不同角色的分工协作,增加学生的参与性,责任感和团队合作能力。

如何改革传统的《中药药剂学》的教育模式与教学方法,启迪学生的智能,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培养出适应新世纪发展需要的高级中药专业人才,是当前中药高等教育正在探索的一个重要问题。对《中药药剂学》教学开展新的教育模式和教学方法的研究,探索出一套适合社会发展形势的教育模式和教学方法,对中药学专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3 《中药药剂学》webquest教学模式设计

根据课程知识点划分单元板块,每一单元板块采用短期webquest方式。主要依据情景、任务、过程、资源、评价、结论6大模块为主线进行[2]。如图1所示。图1 《中药药剂学》webquest教学模式设计

3.1 情境模块情景模块即单元学习内容背景提出。教师利用预先准备好的网络资源,构建以学习目标为依据、学生感兴趣并且是学生目前知识和能力水平能及的课题背景,然后以引人入胜的问题情景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

如在中药胶囊剂的学习中,采用剂型改革构建背景,让学生将一个颗粒剂改为胶囊剂,展示颗粒剂与胶囊剂在服用方法、载药量、药物选择、制备工艺等多方面的不同特点,来激发学生的研发欲望。

3.2 任务模块任务是课程教学目标的具体化,是webquest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完成webquest的任务,并不仅仅是让学生回答问题,而是要求学生通过更高级的思维能力来解决问题或做出决策,这些能力包括创造性地分析、综合、判断、解决问题的能力等等。

如针对前面剂型改革的情景,让学生通过浏览网络资源,查阅文献,完成以下几个任务:

①选择合适的处方(注意处方中各药物的特性是否适合制成胶囊剂);

②提取工艺的设计(注意二者在载药量方面的差别,确定适宜的提取工艺);

③成型工艺设计(注意胶囊剂辅料的选择);

④质量标准研究。

3.3 过程模块过程模块描述学习者完成任务所需要经过的步骤。这一部分是探究的关键,它的主要目的在于给学生指明方向,让学生知道完成任务的过程,因此教师在这一阶段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组织者,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可通过小组分工协作的方式将任务分散到各个小组成员的身上,学生分别负责某项任务,而后再将各个方面的见解集合起来,共同建构知识,塑造学生的学习个性。

3.4 资源模块资源模块即提供完成任务所需的相关资源和工具,这些网络资源可以有不同的形式,如网页、期刊文章、视频、邮件等。必要时还可以由学生上传在学习过程中新发现的资源。

如在剂型改革课题中,主要提供4个方面的资源。

①基础知识: 中药颗粒剂、胶囊剂单元知识点、重点、难点。

②实验操作: 颗粒剂、胶囊剂实验操作视频等。

③相关文献:中国药典、部颁标准、期刊文章。

④开阔视野: 剂型改革的经验之谈、心得体会。

后两方面内容不直接给出相关资源,教师通过搜索、整理、筛选和分类,仅为学生提供一些相关的搜索引擎、链接网址和关键字等,学生必须自己进行收集、取舍、分析,构建一个完全个性化的知识体系。

3.5 评价模块webquest采用评价测评表来考察学生作品的不同方面。评价模块一般包括学生的自我评价,小组间的互评和教师评价。另外,根据学习者学习任务的不同,评价测评表的形式也表现为书面作业、多媒体创建、网页和其他类型。

3.6 结论模块结论模块是学生进行反思、教师进行总结的阶段。在这一部分,教师应该鼓励学生提出一些不同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学生在各组之间互相取长补短,从而优化本组的设计方案。同时安排一个对本次教学活动的反思过程,为下次的webquest教学提供借鉴。

4 结束语

本课题的研究实践表明,webquest模式适用于《中药药剂学》的课程教学,它将单纯的课堂教学改革为课堂教学与网络教学相结合,有机应用现代教学理论和现代教育技术来达到教育资源的优化,增强教学的趣味性和实效性,使学生能够做到敏锐观察、勇于求异、丰富联想,敢于创新,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同时学生采用合作、协作的方式来解决问题,有利于形成学习的协同意识,培养强烈的团队精神。本课题的研究希望能为webquest教学模式在中药学专业课程中的应用提供一个有益的教学思路。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