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级会计实务学习计划范例6篇

中级会计实务学习计划

中级会计实务学习计划范文1

一、总体思路为了更好地解决我省大中专毕业生的就业问题,我省各级就业训练中心将以就业训练为基础,以促进市场就业为导向,以开发岗位为依托,以促进就业为。目的,通过组织大中专毕业生参加就业前训练,实现就业训练与见习的有机结合,达到促进大中专毕业生就业的目的。

二、实施对象各类大中专院校应往届毕业生。

三、实施步骤

l、各级劳动保障、教育部门以已开展就业训练的院校为基础,在搞好《劳动法规常识》、《就业指导》、《职业道德》等就业教育课程的基础上,有组织地吸纳应届毕业生或就业转失业的往届毕业生参加“大学生见习计划”。

2、依托大中专院校就业指导中心(处),对参加就业前训练的应届毕业生进行建档造册,将毕业生的基本情况逐一登记,并纳入“大学生见习计划”的资源库;就业转失业的往届毕业生可凭《河北省就业失业登记证》和原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关系证明通过原毕业院校或直接到就业训练中心报名参加“大学生见习计划”。

3、报名参加“大学生见习计划”的应往届毕业生须填写《就业意向书》,供各级劳动保障部门了解毕业生的求职愿望与需求,为向用人单位推荐提供依据。

4、各级劳动保障部门根据市场需求和毕业生填写的《就业意向书》,与相关用人单位联系,提供见习岗位。

5、根据其意向书的要求,有组织地安排他们到合适的用人单位进行见习,见习期3—6个月。

6、各级劳动保障部门协调用人单位为见习人员提供生活费用300—500元/月。

7、学生见习期满,经双方同意可以签订劳动合同,转入正规就业。对见习结束但未被正,式录用人员;凭解除劳动关系证明和《河北省就业失业登记证》到我省各级劳动保障部门就业训练中心参加一次免费技能培训(已享受免费培训的不再享受该政策),并由劳动保障部门推荐工作。

四、实施目标2004年—2008年五年间全省计划组织20万名应往届毕业生参加“大学生见习计划”,成功就业率达到60%以上。

五、保障措施

1、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实施“大学生见习计划”是搞好大学生就业服务工作、促进大学生就业的有益尝试和重要举措,各级劳动保障部门和教育部门要下大力抓实抓好。省劳动保障厅、省教育厅联合成立“大学生见习计划领导小组”,负责该计划的具体实施。各市也要成立相应的领导机构或责成专人负责该项工作,务必使该计划落到实处。

中级会计实务学习计划范文2

今年我局财务工作紧紧围绕全市统计思路和统计工作重点,充分发挥服务职能,尽尽责地做好各种经费落实,做好后勤保障工作,促进我市统计工作的迅速发展。

一、扎实认真地抓好各种经费落实,各项经费使用,统筹兼顾,支出合理,确保统计业务工作需要,为局领导在经费落实和使用上当好参谋和助手。

二、抓好县区中央统计事业费的审计。按照省局的安排,拟在八至九月对五个县区的经费使用情况进行全面审计,提高县区财务工作水平,同时,在x月份前做好市上对我局的专项审计准备工作。

三、加强固定资产管理,建立计算站固定资产明细帐,做好报废物资的申请报废处理,做好清产核资工作,做到帐帐相符,帐实相符。

四、管理好中央统计事业费,经费尽量向工作成绩突出的县区统计局倾斜,腾出精力和时间协助局领导抓好县区经费落实。

五、加强局机关建设。完成会议室装修,车辆购置及有关设备购置。

六、加强财务人员业务培训,提高业务水平。

伴着清爽的秋风,一个新的学期又如期而至。新学期开始,特制订如下优秀教师新学期工作计划:

一、自身发展。

在工作中,通过多种渠道提高自身专业素质和教育教学能力。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项教育活动,积极参加政治业务等学习,按要求记录学习笔记;利用课余时间主动学习学习新的教育教学理论材料,书籍,认真记录自学笔记;教学中虚心向他人请教,学习,汲取他人的教学精华为我所用,借以促进提升自我,以便更好地完成教育教学工作计划。

二、班级管理工作。

1、卫生清扫靠大家。指导学生认真做值日,不留卫生死角。

2、建立有凝聚力、有带头作用的班委会,充分发挥小助手的作用,协助班主任班级管理工作计划。

3、精心设计布置班级墙壁,为学生创设一个清新、有竞争意识,充满欢乐的班级环境。

三、教育教学。

1、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条件。本学期,我将合理运用标、增、删、改、调的原则。进行二次备课,力争使教学设计更具合理性和时效性,实现预设详细,生成精彩。

2、上课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核心环节。课堂上用生动、诙谐,富有感染力的语言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准确把握教材,驾驭课堂,营造-爱学、乐学的课堂气氛。注重分层教学,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巧设不同层次问题,让成功光顾每一个学生。

3、持之以恒,规范学生的学习习惯,即课前预习,课上质疑,课后拓展、提高的习惯。

4、课后及时认真书写教学反思,以便在教学过程中能发扬亮点,弥补不足。

5、作业批改及时认真。对学生的辅导要时时处处。早自习是一天中最好的时光,要充分利用,做到有布置,有检查。辅导更要关注差生,重点辅导对象为:郭美玲、刘镓萁。

有目的、有计划,工作才会有序、井然进行。以上是我对本学期工作的初步计划。在实际工作中,我将努力遵循,并对不足之处加以改进。

伴着清爽的秋风,一个新的学期又如期而至。新学期开始,特制订如下优秀教师新学期工作计划:

一、自身发展。

在工作中,通过多种渠道提高自身专业素质和教育教学能力。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项教育活动,积极参加政治业务等学习,按要求记录学习笔记;利用课余时间主动学习学习新的教育教学理论材料,书籍,认真记录自学笔记;教学中虚心向他人请教,学习,汲取他人的教学精华为我所用,借以促进提升自我,以便更好地完成教育教学工作计划。

二、班级管理工作。

1、卫生清扫靠大家。指导学生认真做值日,不留卫生死角。

2、建立有凝聚力、有带头作用的班委会,充分发挥小助手的作用,协助班主任班级管理工作计划。

3、精心设计布置班级墙壁,为学生创设一个清新、有竞争意识,充满欢乐的班级环境。

三、教育教学。

1、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条件。本学期,我将合理运用标、增、删、改、调的原则。进行二次备课,力争使教学设计更具合理性和时效性,实现预设详细,生成精彩。

2、上课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核心环节。课堂上用生动、诙谐,富有感染力的语言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准确把握教材,驾驭课堂,营造-爱学、乐学的课堂气氛。注重分层教学,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巧设不同层次问题,让成功光顾每一个学生。

3、持之以恒,规范学生的学习习惯,即课前预习,课上质疑,课后拓展、提高的习惯。

4、课后及时认真书写教学反思,以便在教学过程中能发扬亮点,弥补不足。

中级会计实务学习计划范文3

为全面提高基层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水平,努力满足群众计划生育生殖健康需求,确保实现新时期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战略目标,结合我县情况,制定本方案。

一、重要意义

大练兵活动是以满足群众计划生育生殖健康需求为目的,以提高计划生育专业技术服务和生殖健康咨询服务人员(以下简称技术服务人员)业务素质和服务技能为目标,全员参与、经常性的技术服务质量提升活动,对完成新时期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任务具有重要意义。

(一)大练兵活动是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需要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要始终把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计划生育和生殖健康安全直接关系到育龄群众的身心健康和家庭幸福,计划生育技术服务责任重大。加强技术服务人员的能力建设,提高技术服务质量,是人口和计划生育部门维护群众根本利益的实际行动。

(二)大练兵活动是贯彻落实《决定》的技术保障

“十一五”是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发展的重要时期,《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对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大练兵活动是贯彻落实《决定》精神的重要措施。通过广泛开展科技大练兵活动将为稳定低生育水平、提高出生人口素质、改善人口结构提供重要的技术支撑。

(三)科技大练兵活动是加强技术服务队伍职业化建设的重要举措事业成败,关键在人。多年来,人口和计划生育系统形成了一支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奉献、特别能战斗的技术服务队伍。但是与新时期的工作任务相比,还有很多的不适应之处,已经成为制约人口和计划生育事业进一步发展的“瓶颈”。因此,提高技术服务队伍综合素质的任务十分紧迫。通过自学、职业化培训、继续教育、脱产进修等多种形势的大练兵活动,提高技术服务队伍的职业化水平,为队伍的持续发展创造条件。

二、指导思想和工作原则

(一)指导思想

开展科技大练兵活动,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立足本职岗位,提高综合素质,增强服务技能,造就一支高素质的计划生育技术服务队伍,为稳定低生育水平、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构建和谐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

(二)工作原则

1、全员参与原则。每一名计划生育技术服务人员都代表着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者的形象,都承担着为群众服务的重要职责。因此,科技大练兵活动必须组织计划生育技术服务人员全员参与,确保技术服务队伍整体水平全面提高。

2、立足本职岗位原则。每一名计划生育技术服务人员,都要立足于自己所从事的工作岗位,认真学习钻研本岗位所需要的业务知识和基本技能,按照岗位要求,学习知识、操练技能。

3、因人制宜原则。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要指导技术服务人员从各自的实际情况出发,制定切合实际的个人学习计划,做到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切实提高理论水平和履行本岗位职责的能力。

4、讲求实效原则。科技大练兵重在实效。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组织业务学习要注重技术服务队伍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全面提高,不搞花架子,不能走过场,切忌形式主义。

三、目标要求及主要内容

(一)目标要求

1、促进技术服务人员进一步树立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在计划生育技术服务队伍中营造一种学理论、练技能、对技术精益求精的良好学术氛围,促进终身学习、在职教育的长效机制逐步形成,引导技术服务队伍健康发展。

2、造就一批具有先进服务理念、精湛服务技术、良好服务态度的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标兵,培养一批计划生育技术学科带头人。

3、规范技术服务机构进一步依法执业,把计划生育服务站(所)、健康家庭指导中心(站)建设成技术优良、服务优质、环境优美的育龄群众之家。

4、提高计划生育技术服务人员的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务能力,

(二)主要内容

1、计划生育节育技术基础理论与基本知识。

2、计划生育手术基本操作技能。

3、护理知识及技能。

4、基础检验操作规范。

5、B型超声和红外线乳腺诊断技术。

6、医疗文书书写规范及管理。

7、避孕节育、优生优育、生殖健康咨询指导技能。

8、生殖健康咨询服务文书规范。

9、避孕药具知识及管理发放随访。

10、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及人员依法执业知识。

四、活动形式

以自学为主,辅以职业化培训、脱产进修、观摩教学、专题研讨、理论测试和技术竞赛等形式。

(一)开展全员自学

科技大练兵活动以自学为基础,自学要贯穿于整个活动始终。全体技术服务人员要根据各自岗位职责和一专多能的要求,制定切实可行的学习计划和目标。学习计划包括学习时间、学习科目、章节、实践应用等内容,每人每周学习和训练时间不少于4个学时,要有学习和训练笔记。技术机构要创造条件,合理安排工作,配备必要的专业书籍和演练模具,做到学习工作两不误。

(二)组织培训、进修

专业技术人员继续医学教育。各级技术机构组织技术人员参加各级计生、卫生部门举办各类计划生育技术业务培训班。所有技术服务人员要有培训笔记。

专业技术人员进修学习。组织专业人员临床进修,提高理论水平和临床综合能力。县级服务站和部分一级甲等服务所每年选派1名以上技术人员到市、县级医疗机构进修至少3个月,乡服务所每两年选派1名以上技术服务人员到县服务站进修1-3个月。

(三)抓好测试和竞赛

县人口计生委将在岗位练兵活动前进行摸底考试,技术服务人员按所定岗位参加相应科目的考试。测试和岗位竞赛均包括基础理论知识考试和操作技能考核两个方面。生殖健康咨询服务人员考试包括基础理论考试、咨询案例撰写、咨询技能答辩、咨询服务场景模拟展示等环节。

(一)评估办法

通过测试、竞赛、督导、专题调研等形式,县人口计生委将对科技大练兵活动情况进行督导和评估,通过对活动过程的动态评估综合评价活动结果。

(二)评估内容

1、对技术服务人员基本知识、基础理论掌握情况进行测试。

2、对专业技术服务人员基本技能进行考核。

3、对生殖健康咨询服务人员咨询技巧、案例书写等实践能力进行考核。

4、对技术服务机构及其人员参加活动情况进行抽查:查看学习、训练记录和笔记,查看个人业务学习档案。要求技术服务人员学习、训练、培训等计划完成率及测试参与率均为100%。

中级会计实务学习计划范文4

一、课程设置研究现状

(一)研究现状述评 对“税务会计”、“税法”和“税收筹划”课程的研究,主要可以分为两类:第一类, 就是对单个课程就其教学方法、教材、教学内容与实务衔接等方面进行研究;第二类,就是关于该领域相关课程整合的研究。

关于单个课程教学方法、教材、教学内容与实务衔接等方面的研究,目前文献主要集中与此。如,陈晓芸(2010)指出税法教学在会计学专业教学中起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而比较分析法的运用可以优化税法课程的教学效果;许利平(2010)指出目前《税法》课程存在重要性认识不足、教学模式单一、教材没有特色等问题;赵恒群(2007)认为《税法》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应突出税收特色,重在应用,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上,应以法规讲解为主、案例分析为辅,法规讲解与案例分析有效结合,在课堂讲授上,应讲究艺术性:变空洞为生动,变抽象为形象,变法条为法理,变文字为数字,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税法教学效果;张营周(2010)分析了《税收筹划》课程中案例教学方法的重要性和具体运用;刘芳、郑红霞(2010)对《税收筹划》课程开放式实验教学模式进行了分析;周常青(2011)对高职教育中基于工作过程的《税务会计》课程教学情境设计的方法进行了分析;宋丽娟(2009)对“模拟公司”教学法在税务会计课程中的应用进行了研究。

对于“税务会计”、“税法”和“税收筹划”课程整合的研究,从现有文献来看,目前研究相对比较少,但已经陆续有文献开始关注此问题。姚爱科(2009)指出目前在实际教学中《税务会计》课程和《税法》课程的整合问题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指出应该从教学计划、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材建设四个方面进行解决。苏强(2011)指出《税法》和《税务会计》应该整合,以此为基础可以采用多元立体化理念的教学模式。李华(2011)指出税收类课程不断丰富,但税收类课程分设使教学效果受到影响,主要表现在:不同课程之间内容交叉重叠,功能互相混淆,不利于学生全面把握该学科的基本知识;学习周期长,知识连贯性差;课程量大,课程安排紧张,部分课程的教学内容无法保证;盖地(2012)则以《税务会计与税收筹划》为书名编写教材。该教材是将《税务会计》与《税收筹划》课程进行整合向前实际迈出的一步,但不足的是,它只是将税务会计章目内容之后添加了一章简单介绍税收筹划的基本知识。这与两个课程知识的完全整合相距甚远。

综合来看,目前分别探讨“税务会计”、“税法”和“税收筹划”各自课程教学问题的文献相对比较多,但同时提出整合《税务会计》、《税法》、《税收筹划》的研究目前还未发现,对于课程内容整合研究主要是集中在《税务会计》和《税法》的整合上,对于《税务会计》与《税收筹划》的整合研究目前只是将《税务会计》内容加上一章税收筹划的基本知识,离完全意义的整合还相距很远。可以说,对该领域的深度、系统研究仍十分缺乏。

(二)传统税务会计、税法与税收筹划课程“割裂”教学存在的问题 据笔者调研分析发现,现行国内高校财会类专业本科阶段的教学计划中,几乎所有院校都开设了税法、税务会计、税收筹划相关课程。它们分属不同学期教学,如《税法》课程一般在大二、大三某一个学期开设,税务会计一般在大二或大三上学期的某个学期开设,税收筹划一般在大三下学期或者大四开设。这种将“税务与会计综合”成体系化的知识“割裂”教学在老师教、学生学两方面都带来诸多问题。这一点从已有文献不同程度的表达中可见一斑。具体而言,这种“割裂”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第一,“割裂”教学造成每门课程课时紧张与课时浪费并存。出现这个问题的根源主要在于“税法”、“税务会计”和“税收筹划”知识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税法是国家制定的用以调整国家与纳税人之间在征纳税方面的权利与义务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它涵盖的内容包括19个税种的税收实体法和以《税收征收管理法》为主体的税收程序法。税务会计是以国家现行税收法规为依据,运用会计学的理论与方法,对公司涉税业务进行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的会计处理过程。税收筹划是指在遵循现行税收法律规定的前提下,通过对纳税主体(法人、自然人)经营活动或投资行为等涉税事项做出事先安排,在包含税务会计处理在内的具体实施之后,能够达到少缴税款和递延纳税目标的一系列谋划活动。因此,可以看出,税法与税务会计、税法与税收筹划关系是非常紧密的。这就让讲授《税务会计》课程的老师,在讲课时不得不花大量时间讲授“税法”知识(如具体税种应纳税额的计算),同样讲授《税收筹划》课程的老师,在讲课时不得不花大量时间去讲授“税法”的法规内容。而《税法》涵盖19个实体税种和相关的税收程序法内容,其每个税种每年都可能发生法规的变动,这时在讲授《税务会计》和《税收筹划》课程时讲授“税法”知识就变得更不可少了。这在《税务会计》、《税收筹划》课时本身很紧张的现状下,就变得更为紧张。而这种课时紧张却缘于重复讲授,实质上是一种课时浪费。

第二,学生对每门课程知识建构不符合思维逻辑。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表明,知识不是老师传授得到的,而是学习者在与情景的交互作用过程中自行建构的。因此,知识的结构对学习者来说非常重要。但目前“税法”、“税务会计”和“税收筹划”成体系的知识被“割裂”教学后,学生在建构知识时会遇到困难。如,很多学校将“税务会计”课程内容放到“中级财务会计”课程当中讲授,这个课程被安排在大二上学期或下学期。而《税法》课程则被安排在“中级财务会计”课程之后的学期讲授。这就造成学生在《中级财务会计》课程中学到税务会计的内容时,因对《税法》中相关税种知识的缺乏,而主要采用强迫硬记的方式接受,而等到学习《税法》时,再去回顾和理解,即便不考虑是否能够理解,单论遗忘率就很高。将“税务会计”放到《中级财务会计》中讲授的课程设置方式,往往不会单独开设《税务会计》课程,而“税务会计”内容在庞大的“中级财务会计”内容里只能算很小的部分,因此讲授的老师往往囿于课时等原因寄希望于让学生在学习《税法》时再去理解从而对此内容一带而过。讲授《税法》的老师也因庞大的授课内容压力带来的课时紧张以及传统授课内容的习惯性安排,主要聚焦于讲授法规和应纳税额的计算,而对各税种如何进行会计处理往往很少涉及。这就让学生在建构知识时出现“断层”障碍。而在学习《税收筹划》时,往往在对具体税种筹划整体设计知识建构后,却对具体实施过程中税务会计如何处理没有形成整体认识;在学生与老师教学互动时,也因为遗忘率高而让互动变得没有效果。因此学生毕业后很难成为既精通税务又掌握会计的“复合”知识的人才,往往需要等到学生毕业后在具体负责实际操作中再慢慢弥补和建构起来。

第三,造成课程老师控制教学内容的边界比较困难。“税法”、“税务会计”和“税收筹划”知识是成体系的,而这一点在税以税种分类进行知识呈现的情况下变得更加如此。以增值税为例,增值税的征税范围、税率、应纳税额的计算、征收管理是《税法》的内容,它同时也在《税务会计》的如何进行会计处理中存在。因为要进行会计处理,那么必须首先解决是否要征税,计算税额多少的问题。而关于增值税的税收筹划知识,也必然要利用增值税在《税法》当中征税范围、税率和应纳税额计算的问题,同时还要考虑筹划方案具体实施时如何进行会计处理,这即税务会计的内容。因此,可以说每一个税种都同时涵盖在“税法”、“税务会计”和“税收筹划”三领域范畴中,或者说着三个领域通过税种而紧密联系在一起。这就造成授课老师在讲授内容边界的划分上存在较大困难,容易造成要么重复教授,要么有所遗漏,最终导致学生知识面上的盲点和知识建构的不系统。

二、税务会计、税法与税收筹划课程整合思路与结构设计

(一)税务会计、税法与税收筹划课程整合思路 传统教学设置存在的问题,对单个课程老师来说课时紧张与课时浪费并存、教学内容边界划分困难;对学生来说,知识建构存在障碍。这些问题不是局部性的小问题,无法通过对单个课程的完善或改革来进行彻底解决。因此,对该问题的解决必须指向问题的根源――涉税体系化知识“割裂”教学。那如何解决“割裂”状态,或者说完成“整合”,就是目前面临的主要问题。对这个问题的解决首先必须确定整合的思路。整合思路的确定,依赖于内、外两个方面。内,是指涉“税”知识体系内在的规律性。根据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学生学习是自我知识建构的过程,而知识本身的特点是知识建构的主要依据。因此,教学必须首先要依据知识本身的特点来确定。外,是指社会对人才的要求。社会对人才要求是一个变化的过程,不同的人才要求会影响教学的各个方面。因此,对“税务会计”、“税法”与“税收筹划”课程内容整合思路必须要依据该知识体系的内在规律和外部社会对人才的需求。

“税务会计”、“税法”与“税收筹划”课程内容是体系化的,其特点显著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它们彼此之间具有内在依存性:税法是关于我国现行税收法律规范的总和,是税务会计的依据;税务会计则是税法在会计核算中的具体体现;税法同时也是税收筹划的依据,而税务会计也是税收筹划具体施行的一个环节。另一方面,它们三者横向上都是由具体“税种”贯穿的:如增值税有税法的法律规定、会计的处理和筹划方案,而消费税则是另外的税收法律规定、会计处理和筹划方案。因此,从知识体系内部特点来看,涉“税”知识是成体系的,但可以根据税种来进行横向衔接,不同税种之间具有一定的自然分隔性。据此,可以得出涉税知识的整合思路应该是“横向”整合,且可根据需要依据税种来分隔知识内容。而这种思路与外部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是相一致的。目前社会在经济全球化和市场经济深入发展的过程中,企业面临的风险和机遇都越来越大,企业越来越需要综合税务、财会等知识才能做出恰当的决定。因此,既精通税务又具有财会背景的人才成为社会目前急需的人才。这就要求“税务会计”、“税法”与“税收筹划”知识能够横向建构在决策者的脑海中。对于具体企业而言,所需要交的税是按税种来划分的,因此,选择对知识体系进行横向建构,并可以依据税种进行分隔。可以说,不管是从涉税知识体系内在规律性和当下外部社会对人才的要求,都决定了“税务会计”、“税法”与“税收筹划”课程内容应该“横向”整合,并根据税种进行适当分隔。

(二)《税法、纳税筹划与会计综合》课程结构设计 “税务会计”、“税法”与“税收筹划”课程内容“横向”整合之后,可将新的课程取名为《税法、纳税筹划与会计综合》。对于这门课程,其内容是“税法”、“税务会计”与“税收筹划”知识高度融合的知识体系。传统割裂教学时,以财务会计专业为例,《税法》课程一般为64学时,《税务会计》课程一般为32个学时,《税收筹划》课程一般有16学时、32学时、51个学时不等,这主要跟税收筹划具有扩展性有关,但正常基本内容讲授大概在32个学时。因此,如果简单相加,《税法、纳税筹划与会计综合》课程应该在128学时以上。考虑到横向整合后,课时浪费减少,基于笔者的教学经验,《税法、纳税筹划与会计综合》纯内容的讲授大概需要96学时左右。如果引入情景模拟等教学方法,实践教学内容的学时可以增加16学时左右。这个课时数应该说在一个学期安排是无法做到的。因此,必须划分为两部分讲授。这种划分不是传统的“割裂”教学,而是结合财会专业本科课程知识对税种学习进度的要求,将《税法、纳税筹划与会计综合》课程分为《税法、纳税筹划与会计综合(一)》和《税法、纳税筹划与会计综合(二)》。具体结构设计如下:

(1)《税法、纳税筹划与会计综合(一)》和《税法、纳税筹划与会计综合(二)》课程涵盖的内容设计。根据财务、会计专业通常的培养方案,就专业课来说,大一一般开设有《基础会计》或《会计学原理》等讲解会计基础内容的课程。对这些内容的讲解一般可以不讲或者回避一些涉及税务的问题。大二开始,《中级财务会计》一般就会涉及到税,而所涉及的税种主要是“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城市维护建设税”、“企业所得税”,在讲《中级财务会计》之前应将相关税种讲授完毕。因此,笔者认为《税法、纳税筹划与会计综合(一)》涵盖的知识内容应主要包括:税法总论、增值税法及其会计处理与纳税筹划、消费税法及其会计处理与纳税筹划、营业税法及其会计处理与纳税筹划、城市维护建设税法及其会计处理与纳税筹划、企业所得税法及其会计处理与纳税筹划、以及外加税收的主要程序法“税收征收管理法”的内容。除此之外的税种,或因为非主体税种、或因为与企业无关,而作为《税法、纳税筹划与会计综合(二)》的内容,即包含个人所得税法及其纳税筹划、资源税法及其会计处理与纳税筹划、土地增值税法及其会计处理与纳税筹划等。

(2)《税法、纳税筹划与会计综合(一)》和《税法、纳税筹划与会计综合(二)》具体税种内部结构设计。根据《税法、纳税筹划与会计综合(一)》和《税法、纳税筹划与会计综合(二)》内容设计的安排,《税法、纳税筹划与会计综合(一)》第一章讲授税法总论,让学生对税法的概念、税法基本理论、税收立法与税法的实施、我国现行税法体系与税收管理体制有个总体认识,然后分税种对“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城市维护建设税”、“企业所得税”的法规、会计处理和纳税筹划进行讲解,最后对税收的程序法“税收征收管理法”进行介绍。对于每一个具体的税种讲解时,首先对该税种的征税范围、纳税义务人、税率、税收优惠、应纳税额的计算进行讲解,然后在应纳税额计算讲授完毕之后,安排会计处理的内容,再讲解该税种的征收管理,最后讲解该税种可以进行纳税筹划的切入点或者该税种纳税筹划的典型做法,并对具体实施时的会计处理进行说明。对于《税法、纳税筹划与会计综合(二)》的内容,具体税种结构与《税法、纳税筹划与会计综合(一)》具体税种内容结构安排相同,只是对个别税种如个人所得税等不涉及的会计处理内容自动去除即可。

三、《税法、纳税筹划与会计综合》课程教学目标与教学方法

(一)《税法、纳税筹划与会计综合》课程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课程教学的指引和方向,它统领着该门课程整个教学过程的具体安排。对于一门课程而言,其教学目标仰赖于两个方面,一是课程内容本身是否具备这样的能力或者潜质;二是社会对学习该门课程的人才的要求。《税法、纳税筹划与会计综合》课程内容涵盖了现行税务法律法规、依据税务法律法规的会计处理以及纳税过程中的合理避税三项内容。从课程内容本身来看,它能够较好地让学生初步具备税务和财会知识融合的复合型税务会计人才的基本素质,而这也正是社会对人才的需求。该课程内容的安排与社会对人才的要求是高度一致的。据此,本课程的教学目标就可以确定为培养学生初步具备税务与财会知识融合的复合型税务会计人才的基本素质。对该教学目标具体理解可以包括以下内容:(1)学生熟悉目前市场经济中我国税收方面的法律法规体系;(2)学生掌握目前各个税种的征税范围、税率、应纳税额的计算、会计处理、税收优惠的内容;(3)学生能够达到运用税务知识完成具体实务过程中的计税、税务处理、报税,并进行适度的纳税筹划活动。

(二)《税法、纳税筹划与会计综合》课程教学方法 在培养学生初步具备税务与财会知识融合的复合型税务会计人才基本素质的教学目标统领下,该课程的教学方法应紧紧围绕这一目标展开设计与安排。在传统“割裂”教学模式下,各门课程都有自己常用的教学方法,但这些教学方法都被认为过于单调(许利平,2010)。很多学者针对各门单设课程(《税法》、《税务会计》、《税收筹划》)的教学方法也提出很多很好的建议,如《税法》教学应运用比较分析法(陈晓芸,2010),引入案例教学和社会实践教学(傅惠萍、毕嘉敏,2011;苏强,2011;等)。但这些建议在传统割裂教学模式下,作用很难发挥。首先不论课时是否允许,单就教学方法本身来说就让教学效果大打折扣,如案例教学,在《税法》、《税务会计》、《税收筹划》每门课程当中都可以采用,但囿于单个课程限定知识的狭窄,每个案例内容的设计深度都有局限性,学生只能了解其中一部分;社会实践教学也是如此,由于每门课程知识范围的限制,实践内容自然也就因此受限,导致教学效果不明显。

但当《税法》、《税务会计》、《税收筹划》多门课程整合成《税法、纳税筹划与会计综合》一门课程之后,这不仅可让前文述及的问题迎刃而解,而且还会为更好的教学方法引入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对于目前的教学,学生普遍反映教学呆板、无趣,满堂灌让学生“身心俱疲”。而整合之后的新课程《税法、纳税筹划与会计综合》让学生在知识建构上相对容易。学生在对每一个税种的法律法规知识识记的基础上,即刻开始掌握依据法律法规进行的会计处理,并在此基础发散思维,创新性的思考如何在遵循税收法律法规的前提下尽量合理避税以及如何具体实施。这种将识记与灵活运用相结合进行安排,有利于学生知识建构,同时知识范畴的连续性和具有的深度与广度为一些新教学方法的引入提供了实施的条件。整合之后的新课程《税法、纳税筹划与会计综合》除可以继承一些传统教学方法之外,还应该大量采用案例教学、情景模拟沙盘推演教学、企业实践教学等具有趣味性、注重实际应用和培养创新思考的教学方法。

案例教学是一种开放式、互动式的新型教学方式。在《税法、纳税筹划与会计综合》课程讲授过程中,当每一个具体税种基本知识讲授完毕之后,就可以通过引入既含有税法知识、又有会计操作和纳税筹划内容的大案例,让学生在课堂之前提前阅读,并进行小组讨论,形成小组意见。在课堂上每个小组在老师的引导下进行讲解、碰撞。由于新课程涵盖知识的综合性,让案例可以具有足够的深度和恰到好处的难度系数,非常有利于进行案例研讨式教学。这不仅具有很好的趣味性,而且让学生不知不觉中就完成了税务知识和会计知识融合的建构过程。

情景模拟沙盘推演教学是一种体验式教学方式。在《税法、纳税筹划与会计综合》课程讲授过程中,老师可以模拟企业实际过程中的具体情景,让学生模拟担任企业的管理者(CEO、CFO)、会计人员、报税员以及税务局(国税、地税)服务人员等,围绕一些具体业务情景进行智力碰撞,整个过程可以完成税法法规知识学习、会计处理、报税实务、纳税筹划等环节的知识。这种情景模拟具有互动性、趣味性、竞争性特点,能够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学习中处于高度兴奋状态,从而让各种知识迅速在学生脑海里完成建构过程,而且记忆深刻。

企业实践教学则是比情景模拟沙盘推演更进一步,它是让学生亲身感受企业实际场景。在该课程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设置课外实践教学课时,安排学生到定点合作教学基地(企业)亲身观摩、体验具体实务,亦可以安排学生到税务局(国税、地税)进行简单培训后做义务志愿者,通过服务纳税人的一些活动,将课本知识与实务建立起关联,从而为学生毕业走上具体实务工作岗位打好基础。

四、《税法、纳税筹划与会计综合》课程设置

《税法、纳税筹划与会计综合》课程是将税法、税务会计与税收筹划知识融合在一起的新课程。该课程在会计学、财务管理本科专业培养方案中如何进行具体安排是必须思考的问题。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主要是确定《税法、纳税筹划与会计综合》的先修课程和其他课程与该课程的知识关联性。

从《税法、纳税筹划与会计综合》课程内容来看,它含有的“税法”知识对先修课程没有要求,财会专业本科学生可以直接学习,但如果能够安排在《经济法》、《财政学》之后学习可能对学生更为有利;课程含有的“税务会计”知识,由于需要学生会借贷记账法等簿记知识,因此学生应该修完《基础会计学》的相关内容才能学习该门课程;课程含有的“税收筹划”知识,其本身具有一定的知识弹性,但大部分税种的税收筹划是建立在企业内外环境充分了解的基础上,因此学生在学习该部分知识之前对企业主要涉及的《经济法》知识有清楚的认识,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做好税收筹划的安排。总的来说,《税法、纳税筹划与会计综合》先修课程主要是《经济法》与《基础会计》,《财政学》则是安排在该课程之前具有一定的好处,但不是必须。

财会专业需要涉及和利用该课程知识的其他课程,亦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必须将《税法、纳税筹划与会计综合》作为先修课程的,还有一类则不是必须但如果安排在它之后会更好。依据本文对《税法、纳税筹划与会计综合》课程的结构设计,它分为《税法、纳税筹划与会计综合(一)》和《税法、纳税筹划与会计综合(二)》两部分。《税法、纳税筹划与会计综合(一)》涵盖的知识内容主要包括:税法总论、增值税法及其会计处理与纳税筹划、消费税法及其会计处理与纳税筹划、营业税法及其会计处理与纳税筹划、城市维护建设税法及其会计处理与纳税筹划、企业所得税法及其会计处理与纳税筹划、以及税收的主要程序法“税收征收管理法”的内容。《税法、纳税筹划与会计综合(二)》的内容主要是除《综合(一)》之外的非主体税种或与企业无关的税种。由此对涉及该课程的其他课程具体分析如下:《中级财务会计》课程因为主要涉及到企业主体税种知识所以应该在《税法、纳税筹划与会计综合(一)》课程修完之后才能学习,但可以安排在《税法、纳税筹划与会计综合(二)》课程之前,不过如果能够与《税法、纳税筹划与会计综合(二)》课程安排在同一个学期学习则效果更好,这样包含小税种在内的每一个与企业相关的税种都能与《中级财务会计》课程知识相匹配。与《中级财务会计》类似,《财务管理》、《成本会计学》、《管理会计学》课程也是如此,它们主要涉及到主体税种因而必须在《税法、纳税筹划与会计综合(一)》课程修完之后才能学习,但可以安排在《税法、纳税筹划与会计综合(二)》课程之前学习。《审计学》由于会涉及企业的每一个税种,因此它必须是在《税法、纳税筹划与会计综合》全部修完之后才能学习。对于《高级财务会计》等则需要在《中级财务会计》学习完之后,所以一般都在《税法、纳税筹划与会计综合》学习完之后再开设。

综合以上分析可知,《税法、纳税筹划与会计综合》先修课程主要是《经济法》与《基础会计》,《财政学》则是最好安排在《税法、纳税筹划与会计综合》课程之前;对于其他课程来说,《中级财务会计》、《财务管理》、《成本会计学》、《管理会计学》应在《税法、纳税筹划与会计综合(一)》课程之后学习,《审计学》则是需要在《税法、纳税筹划与会计综合(一)》和《税法、纳税筹划与会计综合(二)》都修完之后再学习。

[本文系中国海洋大学本科教育教学研究项目“税务会计、税法与税收筹划课程内容横向整合教学研究”(编号:2013YJ10)阶段性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税法》,经济科学出版社2012年版。

[2]刘永泽:《中级财务会计》,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

[3]计金标:《税收筹划》,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

[4]许利平:《〈税法〉教学如何走出困境》,《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10年第2期。

[5]陈晓芸:《比较分析法在会计学专业税法教学中的应用》,《洛阳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8期。

[6]赵恒群:《税法教学问题研究》,《东北财经大学学报》2007年第1期。

[7]苏强:《基于多元立体化理念的“税法”与“税务会计”教学模式设计》,《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7期。

[8]刘芳、郑红霞:《“税收筹划”课程的开放式实验教学模式探索》,《财会通讯》(综合・上)2010年第8期。

[9]傅惠萍、毕嘉敏:《新税制下税法教学若干问题探讨》,《浙江海洋学院学报》(人文科学版)2011年第10期。

[10]朱晓冲:《〈税收筹划〉课程案例教学改革探索――以安徽财经大学为例》,《河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第5期。

中级会计实务学习计划范文5

前期准备

班主任工作具有很强的阶段性、周期性,一般以一个学期为一个工作单元。所以,班主任工作计划最好一个学期制订一次。计划不是想当然拍脑袋生造出来的,制订计划之前和制订过程中都要进行缜密的思考。每一个班、每一个学期的工作计划都是不同的,因为每个班级有不同的基础和特点,每个学期班级的发展状况也不同。工作计划必须与班级实际情况相吻合。

1指导思想

班级要在班主任的引领下在原有基础上不断进步。这些进步包括班级整体学习成绩的推进、学生个体素质的提升、班级面貌的不断改善、班级凝聚力的增强、班级荣誉的获得,等等。成绩的取得不是靠运气,而是靠实实在在的工作,靠师生双方共同努力。一个班级健康发展的过程,也就是不断积累成功的过程。

2基本班情

在制订计划之前,班主任要对班级情况进行全面的了解。否则,计划就是脱离实际的空谈。这些了解包括:(1)学生的自然状况:人数、男女生比例、学生来源(原所在学校、地区社会背景等);(2)入校时学习成绩:各分数段的学生人数和名单;(3)学生基本素质:文明礼仪、工作能力、理解能力、表达能力、合作能力等;(4)学生个性:内向、外向,对集体事务的参与热情等;(5)学生的志向:有无奋斗目标、每个学生的具体奋斗目标等。

掌握这些基本情况是为了了解班级的起点,给班级设定切合实际的奋斗目标。班主任接手一个新班时,需要处理大量琐碎的事务,工作量很大。但是,有大局观的班主任不会陷于具体事务中,而忘记抓住奠定班级发展大格局的最佳时机。

此时,班主任的工作可以分成两块:一是抓紧时间处理好眼前必须完成的具体工作,如座位、卫生、班干部分工等;二是为班级设计长远发展计划。班主任可以采取“手上做,眼睛看,心里想”的工作策略,一边做事,一边思考和策划,采取主动的态势,不自乱阵脚,不被琐事牵着鼻子走,从一开始就把握好班级发展的大方向。

当然,班级情况不可能在短时间内了解得十分清楚,接班之初要重点了解班级概况。诸如原始的学生学习成绩、本班在年级中的成绩位次、学生自然状况等信息是可以事先了解清楚的,其他信息可以采用问卷调查、谈话、写随笔等多种方法采集。

掌握班级基本情况,是制订班主任工作计划前必做的功课。

3班级定位

没有十全十美的班级,同样,也没有一无是处的班级。班主任的所谓成功,并不是要把班级带到多么优秀,而是在原有基础上获得持续提高。要想达到这个要求,给班级合理定位非常重要。班主任在了解班级情况的同时,要思考以下问题:这个班级有什么特点,根据这些特点可以开展哪些合适的教育活动?班级的起点在哪里,在现有的基础上有哪些地方可以尝试突破?班级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有哪几个,如何解决?……

每一个班级都是不同的,不能用老经验带新班,必须消除一切成见,用全新的眼光观察新的班级和学生。班级定位准确了,发展方向也就明晰了,行动必然稳健而充满理性。

基本方法

制订班主任工作计划既要基于班级现有的基础,同时必须以学校总体工作要求为根据,所以,既要服从大局,又要体现班级特点。计划必须符合教育规律,不能对班级提出不切合实际的要求和指标;要具有实际的指导作用,要务实,不要写空话套话,要有实现的可能。

班主任可以对班级工作进行分类,对各方面工作给出一定的奋斗目标,这些是班主任工作计划的主要内容,它包含了班主任带班的战略部署,即班级通过哪些努力可以达成目标。

具体而言,班级发展目标有两大块:一个是可测量的指标,最重要的是学习成绩的推进,还有班级获得的荣誉等,这些指标是刚性的;另一个是无形的,与学生的班级生存状态相关,包括安全感、价值感、集体自豪感、精神面貌、幸福指数,等等。要想打造一个生态环境良好、各项指标优秀、良性循环、螺旋式上升的班级,必须有一个相对完整的工作方案来逐步实现这些目标。

所以,班主任工作计划应该包括以下内容:(1)班级学习成绩推进目标以及达成方法;(2)班级管理目标以及基本措施;(3)学生素质培养目标;(4)班级活动的开展。

对以上各项内容还要有具体的表述。比如,关于学习成绩的推进,可以具体作如下展开:(1)总平均分在年级中的排名,从入校时的第几名可以上升到第几名;(2)高分数段指标,班级要有多少名学生进入年级前多少名;(3)减少后进生比例指标,低分数段的学生由多少人减少至多少人;(4)以上目标可以通过哪些工作达成,等等。

这些目标看上去有些功利,甚至还可能被扣上“不符合素质教育宗旨”的帽子,但是,对于一线班主任而言,唯有这样具体的奋斗目标才有现实的意义和可操作性。学生也会意识到一种责任,看到奋斗的方向。随着这些目标的达成,班级会逐步取得进步,教育也在不断地获得阶段性的成功。

以下是我在新接班两周后制定的班主任工作计划,仅供参考。

高一第一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

根据本班基础和特点,为促进班级健康发展和学生进步,特制定本学期工作计划。

一、班级管理

制定并完善班级管理制度,包括出勤、课前准备、课堂纪律、集体活动、值日生、轻微违纪行为处理等。通过努力,本班在本学期内基本实现学生自我管理。

1.经班主任推荐和学生民主选举组建第一届班委会;

2.组建班级工作小组,由相应的班委领导各小组完成班级工作;

3.培训值周班委,确保班级课堂纪律、卫生、集体活动等工作高质量完成;

4.班级工作各司其职,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

5.完善班级管理流程,让学生明确在学校发生问题时该如何处理、向谁汇报;

6.选拔优秀班委组建班级管理核心领导小组,承担大部分班级日常管理工作。

二、学习成绩推进

培养优良学风,推进班级整体学习成绩的提升,为提高个人学习成绩创造条件。

1.组建班级学习小组,培养学生自学、讨论、研究、合作的能力;

2.拓展课代表工作范围,发挥课代表的教学助理作用;

3.设计并完善合理的作业管理流程;

4.推荐各学科学习成绩突出者组建班级学习委员会,建设学科难题攻关小组,发挥成绩优秀学生的优势,带动班级成绩进步;

5.推荐上述学习委员会成员在班级开设微型讲座,介绍学习方法和学习经验;

6.在班级广泛开展“一帮一”“多帮一”活动,改善部分学生薄弱学科的学习状况,争取不让一个学生掉队;

7.通过以上努力,力争实现以下目标:(1)班级大型考试总平均分进入年级前3名(目前第4名);(2)10%的学生进入年级领先行列(前20名);(3)85%的学生进入年级中等以上水平(前250名)(目前为74%);(4)争取消灭低分(年级后100名)。

三、班级文化建设

1.开展征集班徽活动,设计班级标志;

2.征集班名和班级发展主题词;

3.成立美化班级环境小组;

4.形成有班级特色的海报文化;

5.建设班级图书馆,设定专人管理,抽出一定时间开展读书活动,培养学生阅读习惯。

四、班级活动

1.开展“感动班级人物”评选活动,在班级树立一批正面典型;

2.开发“自塑教育”系列班会,培养学生能力,提高情商,健全人格,全面提升综合素质;

3.开发嘉宾访谈型系列班会,拟邀请大学生、留学生、教师、家长等到班级与学生进行交流;

4.根据学校和班级实际情况,开展有益于提升学生人文素质、文化素养的教育活动,如影视教育、名曲欣赏、美文赏析等。

五、其他教育工作

1.坚持按照学号顺序与学生进行交流,一学期与学生谈心达到100人次以上(平均每个学生每学期交流2-3次);

2.利用业余时间进行学生家访,争取本学期家访覆盖率达到75%;

3.每周批阅周记、评选优秀周记,优秀周记由学生录入形成电子稿,以备适当的时候结集印制;

4.利用QQ、电话、短信等方式与家长沟通,每天不少于半小时;

5.每周四下午为家长接待日,接待家长来访,与家长建立常态联系;

6.每个月利用班级家长QQ群组织网上家长会一次,交流探讨学生教育问题,拓展家校沟通新渠道。

通过以上努力,争取把班级建设成为班风优良、学风端正、成绩优秀的先进班集体,让每个学生都能体验到成功的感觉。

调整、完善与后续跟进

制定了具体的工作计划,班主任就可以有条不紊地开展班级工作。班主任工作计划指出了班级整个学期的努力方向,在具体落实中,还要分解到每一周,一件事一件事地去做,一个目标一个目标去达成。

有道是“计划不如变化快”,班级发展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各种状况和变数。计划只是提供了行动指南,具有方向性、纲领性的作用,班主任在具体操作上,不能教条主义,要根据班级情况进行调整,以期更加符合班级发展实际。

班级目标要脚踏实地,要尊重班级的基本状况,不能好高骛远。即便如此,也许一个学期努力下来,有些目标并不能完成,这是很正常的。人的成长并不是线性发展,未必主观有多努力,就一定会有什么样的回报。对于没有实现的目标,要分析原因,进行反思,把未完成的任务作为下一个学期的奋斗目标继续努力。开学初有计划有目标,学期结束有总结有反思,这样的班主任工作才是完整的。

以上述我的班主任工作计划为例,我们在“关于班级学习成绩推进的目标”中曾规定:学期结束时,争取有40人进入年级总分前250名。当时班级总人数47人,入校时该项指标为35人,目标并不算高。这项指标直接指向了班级学习成绩较薄弱的一批学生,实现目标的措施就是依赖这些学生的努力和大家的帮助。

为此,我们召开动员会,开展数次“一对一”谈话,让学生们制订追赶目标和学习计划,在班级里组建互助对子,为每个帮助对象配备“导师”,平时注重加强对这些学生的关注与辅导。结果在期末考试中,有38人进入年级前250名,比预定目标少了2人。尽管未完成目标,但学期初制定的工作计划得以贯穿在整个学期中,成为班级一项重要的工作。没有计划,显然不会有这些配套的行动,这样的计划仍然是有价值的。

中级会计实务学习计划范文6

护理临床实习是护理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必要途径。护理临床实习效果关键在于临床教学的组织和管理。近年来,我院加强了对护理临床实习环节的管理,规范了护理临床教学,提高了老师的综合素质,保证了教学质量。

1 建立临床实习管理组织

1.1 建立健全的护理教学管理体制:我院建立了三级护理教学管理。一级管理组织由分管教学的副院长负责教学工作的宏观管理;二级管理组织由医教科、护理部组成,主要职责是根据各学校实纲、实习任务制定总实习计划、实习质量检查标准,定期指导、检查督促;三级管理组织由各病区护士长、教学秘书组成,负责本科室学生实习计划的制定和实施。

1.2 实习带教老师的选拔和培训:带教老师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是实现培养目标、落实教学计划的关键。因此我们规定了带教老师的条件:护师职称以上,具有良好职业道德、较强表达能力及沟通能力,具有较为丰富的专业理论知识和一定带教能力的护理人员。要求她们熟练掌握实纲,学习现代护理学、教育学相关的理论,能用现代护理观指导临床教学。

2 实习计划的制定

2.1 实习计划是教学活动的向导和行为指南,是教学目标和效果评价的依据。因此我们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制定出如下实习计划:中专学生以掌握整体护理观、人际交流技巧、护理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及专科理论基础知识为主;大专学生以掌握整体护理理论、护理程序的工作方法,对病人及家属实施健康教育计划为主。

2.2 病区护士长拟定科内实习计划:结合本科实际,设立教学目标,做到有的放矢,并将计划上交护理部,制定计划时需注意明确:实习目的和目标以及完成目标所用的技术;对学生实习、科室带教情况进行评价。

3 实习质量的管理

3.1 要求各科室严格按照医教科的各项教学管理制度,对学生进行带教管理。每个实习科室在学生实习结束前必须进行专科理论及护理技术操作考试,大专学生书写整体护理病历1份。

3.2 带教老师指导及督促检查要求有记录,护理教学组定期进行检查。

3.3 护理教学组定期对实习生进行现场抽查,检查内容包括:(1)实习生对分管病人生理、心理、社会情况评估了解程度;(2)基础护理操作技术考核;(3)询问病人及家属对学生的服务态度是否满意、能否满足病人基本生活所需、能否与病人及家属进行有效的的沟通和交流,对实施健康教育计划等情况进行反馈;(4)询问学生,对老师带教情况、带教方法进行反馈。目的是提高实习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培养她们严谨的工作作风、良好的职业道德以及提高老师的教学能力。

3.4 护理教学组定期召开师生座谈会,了解各实习科室教学计划实施情况、存在问题,提出整改措施。经常与各学校实谈心,收集她们对带教老师的工作态度、能力和教学计划实施的意见和建议,对教学有益的意见和建议立即采纳,存在的问题及时采取对策。

3.5 实结及教学质量评比:(1)学生实习结束后的总结,包括各科室对学生的实结,护理教学组针对学生实习情况、存在问题、改进措施进行总结;(2)教学质量评比主要在后期阶段进行,发放实习生满意度调查表,反馈教学信息,评选“优秀教学组”和“优秀带教老师”。

4 讨论

4.1 促进了带教老师护理服务观念及教育理念的转变,用现代护理观指导学生,保证了护理服务质量。提高了教师综合素质和带教水平,在实施实习计划过程中要求带教老师必须掌握教学大纲、实习计划;教学过程中采用启发式的教学方法指导学生,保证了教学效果,达到了教学相长的目的。提高了学生的综合能力,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人际交往技巧的训练,在实习过程中培养了整体护理观念、提高了理论联系实际、运用护理程序工作方法以及判断问题、解决问题和独立工作的能力。良好的实习环境是促进学生圆满地完成临床实习任务的重要因素。带教老师为情绪不满意的学生给予更多关注,为她们付出更多的努力,使她们能顺利完成临床实习任务,成为合格的护士。通过加强护理临床实习重要环节的管理,使临床实习教学质量得到保证。学生对教学质量满意度较前增加,同时也增强了带教老师的教学意识和对自身素质提高的迫切要求,参加学历学习以及专业知识培训的带教老师逐年增加,提高了带教老师的知识层次结构。

4.2 存在的问题:实习科室的选择、实习计划的制定与当前各医院护理基础条件之间的矛盾。把学生当成劳动力使用,尤其是中专学生,她们感到心理不平衡,易产生自卑感,按功能制加量化指标完成教学任务,影响了教学质量及教学目标的实现。目前临床护理人员普遍缺编,致使带教老师在工作中承担了多种“角色”,因而使临床教学质量的管理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响。临床实习医院的各级管理人员、带教老师护理服务观念、教育理念的转变仍然是一个值得重视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