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环境保护的内容范例6篇

森林环境保护的内容

森林环境保护的内容范文1

关键词:森林经营方案;国有林场;森林认证;千岛湖区

收稿日期:2011-10-07

基金项目:浙江省林业科技推广项目“基于FSC森林认证的经营技术研究与推广”(编号:07B02)资助

作者简介:彭方有(1973―),男,浙江衢州人,工程师,主要从事林业生产与科研工作。

中图分类号:S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944(2011)11-0004-04

1引言

国家、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离不开林业的可持续发展,而林业的可持续发展离不开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发展。20世纪90年代,可持续发展逐渐在全球范围内达到共识。开展森林认证成为发展现代林业的必然要求,FSC森林认证是推进森林可持续经营的手段之一,将促进我国森林分类经营的实施。我国林业发展进入生态建设时期,森林经营方案是FSC森林管理认证操作过程中的重要内容,而我国传统的森林经营方案还基本停留在以木材生产为主的传统体系中,不能适应 FSC提出的新理念及其标准和指标[1]。对照FSC原则与要求,在关注生态环境保护、社区建设以及员工和当地居民利益等方面存在很大差距,森林经营管理工作与国际接轨,传统森林经营方案内容需要相应调整[2]。从有利于政策执行、森林经营水平提高、信息利用、技术扶持、人力资源合理利用出发,与国际接轨的森林经营方案应该在国有林场率先编制与实施。

千岛湖的主体经营者浙江省淳安县新安江开发总公司所属16个国有林场肩负着保护和开发千岛湖山水资源的重任,引入森林认证机制,编制与实施相匹配的森林经营方案,对于水源涵养区和风景旅游区森林可持续经营具有重要价值。

2研究方法

向瑞士市场生态研究所(IMO)提出FSC森林认证申请,聘请上海竟强企业管理咨询公司为公司国有林场举办了森林管理体系认证培训班,培训的主要内容为森林管理体系认证国际标准,涉及森林管理体系、营林、生态环境、社会工作、资源调查等方面。根据《森林法》和《FSC原则与标准》要求,在千岛湖区国有林场全面开展森林资源调查,县环保部门对公司森林经营对环境的影响进行了评估,通过各种方式向利益相关方进行了咨询,制定了FSC管理文件[3]。在此基础上,编制与FSC匹配的森林经营方案,按照FSC原则进行森林经营与管理,通过FSC森林认证审核和森林经营方案实施监测修编(图1)。

图1森林经营方案编制技术路线图

3研究结果与分析

3.1可持续经营中存在的问题与成因

森林经营项目一般包括采种育苗、林地清理、整地、栽植、抚育、成林经营、采伐、集运。

从规划角度看,规划林地在保护区、风景区、珍稀野生动植物存活区范围内或附近区域,会破坏保护区、风景区,危及珍稀野生动植物以及造成该范围内的其他生态破坏。从“遗传、立地、密度”三要素开展营林生产角度分析,如树种选择不当,立地条件不好,密度控制失度,都会破坏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导致水土流失,生产力低下,影响生态与经济效益。此外,林地清理可能会导致土壤,进而导致水土流失可能性的增加,鸟、兽、昆虫和微生物的数量会有部分减少。整地可能会导致土壤水份的散失和水土流失的可能性增加;未成林抚育中如果使用化肥、农药和进行病虫害防治,可能会产生化肥、农药面源污染;成林经营中的木材采伐、集材和运材对土壤、野生动植物会带来一定的影响,林地采伐后,地表可能会导致水土流失增加。

森林经营活动是一项系统工程,营林建设期相对较长。从规划设计到整个营林生产实践当中都必须遵循“生态造林”的基本原则,按照“近自然林业”的森林经营思想体系,采用先进适用技术与传统营林措施相结合,尽量避免可能造成的不利影响。公司作为国有林场,承担着后备资源培育和生态环境建设的双重任务,在国家林业建设中起着示范和骨干作用。公司成立以来特别是最近几年来,在林业规划、树种选择、选种、育苗、选地、林地清理、整地、施肥、种植、护林、防火、筑(修)路、病虫害防治、灌溉、采伐和制材、木材集运、萌芽、更新造林等各个主要森林经营活动环节,都十分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对环境的影响总体上是轻微的,有的环节甚至根本没有影响[4]。

森林资源结构不够合理是当前森林资源可持续发展过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之一,主要表现在树种、龄组结构不合理。公司国有林场按现有乔木林分树种面积比例来看,松∶杉∶柏∶阔为54∶21∶6∶19;乔木林分面积按龄组结构比例,幼龄林∶中龄林∶近熟林∶成熟林∶过熟林为15∶19∶20∶45∶1。针叶林、成熟林比例过高,整个森林资源呈现针叶化、老龄化的状况,因此,要改善现有不合理的林分结构,必须进行合理改造、合理利用,以促进林分有效、健康、快速地增长。

3.2森林经营指导思想与原则以及重点内容

3.2.1指导思想

遵循我国林业发展指导思想、基本方针和林业发展模式,贯彻办场方针,响应FSC原则和标准,并且根据淳安县新安江开发总公司国有林场经营的千岛湖区位、森林资源特点,以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森林可持续经营理论为依据,坚持所有者、经营者和管理者权利义务统一,分区施策,以培育健康、稳定、高效的森林生态系统为目标,通过严格保护、积极发展、科学经营、持续利用森林资源,提高森林资源质量和林地生产力,有利于保护生物多样性和改善野生动植物生存环境,增强森林生产力和森林生态系统的整体功能,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

3.2.2基本原则

环境和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坚持所有者、经营者和管理者责、权、利相统一;坚持分区施策、分类管理政策相衔接;坚持保护、发展与利用森林资源并重;坚持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统筹兼顾。

3.2.3重点内容

包括森林资源与经营评价,森林经营方针与经营目标,森林功能区划,森林分类与经营类型,森林经营,非木质资源经营,森林健康与保护,森林经营基础设施建设与维护,投资概算与效益分析,森林经营的生态与社会影响评估,方案实施的保障措施,公司FSC体系的框架和运作方式等。

3.3森林经营方案编制的关键技术

3.3.1森林经营方案的内容体系

根据FSC森林认证的要求,现代森林经营方案的内容体系需要重新架构。根据森林经营单位的实际情况确定科学合理的具体森林经营体系,是森林经营方案编制中的核心问题。

与现行森林经营方案比较,增加的内容包括林地使用权、森林经营相关法律法规分析。森林资源分析不仅分析林木、林地,而且从多资源角度深化分析。市场需求分析。现在培育的森林是满足以后的市场需求,森林培育的长周期性要求森林经营者对未来材种需求作出分析判断,以指导人工林(如杉木用材林)更新造林时的树种更换选择。林地利用规划。社会经济发展,林地征占用较多,应与当地政府部门衔接。保护与监测、社区参与。从实际行动上保证森林经营活动对环境负责、对社区有益,见图2。

图2森林经营方案的内容体系

3.3.2森林经营目标的确定

以《中国森林可持续经营标准与指标》与《FSC 原则与标准》为框架,从公司国有林场实际情况出发,经营目标应根据现有森林资源状况、林地生产潜力、森林经营能力和当地经济社会情况等综合确定。森林经营目标应当作为当地国民经济发展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与国家、区域森林可持续经营标准和指标体系相衔接。经营目标主要包括森林资源发展目标,林产品供给目标和森林综合效益发挥目标等。

3.3.3建设项目的设计

(1)营林措施设计。营林措施内容包括更新造林、幼林抚育、林分改造、封山育林等。根据经营目的、植被类型、树种、立地质量、起源、更新方式等因素设计公司国有林场森林经营类型,达到生态安全、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应用可行、符合实际。

(2)采伐措施设计。制定经营期的采伐规划、年度森林采伐计划,落实到山头地块。严格森林采伐管理。高保护价值森林禁止一切形式的采伐,按照生态公益林、商品林不同功能类型要求进行伐区工艺设计,制定严格的采伐管理工作流程。FSC特别强调产销监管链的管理,建立采伐规划至木材集运、木材测量、木材销售各个环节控制文件,使监测机构和认证机构能追踪到每一种林产品的源头。

(3)非木质资源经营设计。森林非木质资源包括茶叶、森林果实、花卉、药材、野菜、森林景观、竹子及其副产品等森林植物资源,这些资源大多数是可再生的,并具有很高的药用、食用和能源化价值。为了实现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提高森林资源的综合利用效率,必须进一步加强非木质资源经营能力与水平。

注重基地建设与森林休闲旅游相结合,品种和数量的确定,基地的布局,突出融入和服务森林休闲旅游,力争创造农林产业的高附加值。对国有林场的低产低效桔园进行套种、换种等提升改造工作,发展优质枇杷、杨梅、蓝莓、香榧、山核桃、药材等效益高市场行情好的经济作物,为经济林改造提升和森林采摘游奠定基础。

(4)森林旅游设计。遵循“严格保护、统一管理、合理开发、永续利用”的方针,保护好现有森林植被和历史文化古迹,根据生态旅游市场和杭州市旅游西进的要求,充分发挥区位优势,因地制宜,合理开发游憩资源,精心配置富有地域文化特色的景观设施和宜人的休闲服务设施,构建美丽的乡村旅游景观林,使之成为风光秀美、效益全面、特色鲜明的游憩场所,成为“长三角首选、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旅游度假胜地”,为淳安县社会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建设做出贡献。

乡村旅游是乡村发展和旅游业发展相结合的新型产业,公司把千岛湖乡村旅游摆在千岛湖观光旅游的补充和提升的地位来认识,站在企业转型发展的高度来重视,立足长远持续发展的眼光来把握。

将森林休闲旅游与文化创意产业相结合,积极开发森林生态文化、淳安地道饮食文化等一系列主题项目,打造淳安森林旅游精品工程。公司管辖的全部林场将整合成为一个完善的森林休闲旅游网络,发展成为淳安县森林休闲旅游的示范区,与千岛湖湖区观光旅游、乡村旅游形成良性互补,并吸纳、带动周边乡村农家乐发展。

(5)生态、社会保护措施设计。生态、社会保护措施包括森林资源数量、质量、分布、结构及其动态变化,森林生态系统完整性、森林健康与生物多样性状况;森林提供木质与非木质林产品的能力;森林保持水土、涵养水源、游憩服务、劳动就业等生态与社会服务功能;林业有害生物、森林病虫害、森林火灾和地力衰退状况等。生态、社会保护措施是FSC林业管理体系的核心内容,这些措施应该以FSC准则的要求为准。

2011年11月绿色科技第11期

3.3.4社区环境的管理

FSC注重社区环境管理。森林经营活动包括树种选择、选种、育苗、造林地选择、林地清理、整地、种植、抚育、施肥、治虫、筑路修路、采伐、制材、集材、木材运输、造林更新方式选择等。这些经营活动通过非污染或污染途径对环境造成影响。包括对土壤、水源、湿地、植被、生态、劳动者、社区等方面的影响。保护对象包括物种多样性保护、生态系统代表性样地保护(保护区、湿地、次生阔叶林与脆弱地带、道路等)、自然环境保护、非木质资源保护、护林防火、森林病虫害防治、林地保护、劳动保护等。对各保护对象制定具体的保护措施。

3.3.5评估体系的建立

(1)评估内容。森林经营单位应建立森林经营成效监测体系,监测森林经营方案执行情况,依据年度计划和有关标准、规定,验收经营作业成果。

根据监测结果和相关森林可持续经营标准与指标体系,定期评价森林经营方案实施效果,评估森林可持续经营状况,并通过FSC进行森林可持续经营认证年审。

在经理期内依据监测、评估结果对森林经营方案进行适当调整。其中对经营目标、森林分类区划、采伐利用规划等内容进行重大调整时,应报原森林经营方案批准单位重新批复。

(2)资源信息管理。加强森林资源档案的信息化管理,采用3S技术等提高森林资源续档水平及其分析能力。森林资源资产动态化管理是传统森林资源管理的根本性改革,其根本目的还是保护资源、发展资源、合理利用资源。它能如实反映森林资产的价值与变动,促进森林资产的合理流动,提高使用效能,正确体现森林资产的价值量,保障森林资产的保值增值,进而提高森林资产使用效益,以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为公司国有林场的近期经营和长远建设提供辅助决策的依据。构筑森林资源信息化管理平台,形成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林地林权管理、森林资源监测、森林资源利用管理和森林资源监督等基本政策和制度,逐步使公司森林资源管理工作走上规范化、制度化和法制化轨道。

(3)环境与社会影响评估。环境影响评价参照国家、区域或经营单位等不同层次的森林可持续经营标准与指标,重点包括维持森林生态系统生产力、保持森林健康与活力、保护生物多样性、发挥社会效益等方面的优势、潜力和问题,以及编案单位的经营管理能力、机制和森林经营基础设施等条件。

评价的结果应该用于营林操作之中,评价提出的关于生态环境和社会保护方向的措施应该能在实际操作中得到落实,同时兼顾环境监测检查相关措施的可操作性。

3.4森林经营方案实施保障体系

3.4.1方案论证与审批

森林经营方案成果包括方案文本及相关图表和数据库等,是指导公司建立实施森林管理体系的纲领和行动准则,是指导各有关部门工作的指南和依据,通过森林经营方案的运行,使公司能建立一个完整、经济、有效、符合FSC准则的管理体系。

编制成果经承担规划设计的单位签署意见后,由编案单位和林业主管部门组织专家、利益相关方共同论证,并通过FSC森林认证部门审核,上级林业主管部门审批,尔后遵照执行。

3.4.2加强监测与评估

森林具有生物多样性、生态环保、地方社会文化保存价值等功能,需要研究森林经营活动的环境影响、环境影响监测,并减少森林经营活动对环境影响,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文化环境。

监测方法包括固定样地与临时样地监测、小班档案更新与复位调查监测、土壤取样监测、水体观察监测、路线踏查监测、经济核算监测、社会调查监测。在森林经营方案中引入现代的绿色管理模式,建立全方位、多层次的林业可持续发展控制操作指南,特别是采取人工布设鸟巢、进行除障、填补措施为野生珍稀动物创造更好的生存栖息环境等。

3.4.3健全社区参与及冲突解决机制

社区参与首先是建立经营单位与社区之间的沟通机制。社区参与途径有生产经营活动参与、林场建设活动参与、管理与保护参与。在木材采伐等生产场地配备应急防护医药与器材,加强林业生产人员的劳动健康安全防护;通过公司网站、设立热线电话、接待日和信息调查等投诉管理程序和信息沟通程序,建立社区参与及冲突解决机制,推动社会关怀的新文化等;每年定期向社会公示公司国有林场森林可持续经营方案要点,包括公司承诺的营林政策,经营活动投诉联系人、公司经营活动规划要点、经营活动监测等情况。

与当地村民签订合同,合同内容包括允许当地村民按传统习惯有限地使用林分内的非林木产品。要限制村民的采集权力,只允许他们在可持续水平上进行采集。清楚地界定与村民权力相对应的责任。在其经营计划中说明解决争端的办法,包括出现争端时村民应该联络的人、林场处理这类事件的人员及补偿机制等。

3.4.4强化宣传培训以及档案管理

每年组织林场职员和林场外的人员(如林业局干部、当地社区群众、旅游者等)开展宣传活动,以加深对FSC 和认证的理解。就减少森林经营活动引起的环境影响向职工提供基本培训。记录所有的宣传培训活动,如培训时间、培训内容、培训对象等。建立完善的技术档案。包括林地所有权与林场经营沿革档案、森林资源调查档案、林业生产计划与验收档案、木材与林产品销售档案、环境监测档案等。

4结语

从国有林场实际出发,综合资源、经济、社会、生态协调发展要求,构建能满足FSC要求、具简易性、可操作性的森林可持续经营方案的内容体系。针对目前国有林场森林经营中存在问题,提出符合FSC要求的森林经营实施措施。通过国有林场森林经营现状的系统分析和发展趋势评估,在深入研究森林可持续经营和《FSC原则与标准》要求基础上,研究制定基于FSC的国有林场森林经营的指导思想,充分发挥森林的社会、生态和经济效益。研究传统森林经营方案与FSC原则要求的差距,以构建科学的森林经营体系为主线,提出符合FSC原则要求的国有林场森林经营方案,指导国有林场森林的可持续经营。

参考文献:

[1]

彭方有.基于FSC森林认证的森林经营方案编制研究综述[J].广东林勘设计,2010(2):1~5.

[2] 徐高福.基于FSC森林认证的千岛湖森林经营方案编制研究[J].林业调查规划,2008,33(6):4~7.

森林环境保护的内容范文2

【关键词】森林防火;自然保护区;区域联防;依法治火

一、森林防火的重要性及其重要意义

我国森林资源十分匮乏,全国共有森林面积为1.34亿平方千米,林木蓄积量为117.8亿立方米,森林覆盖率仅为16.55%。森林火灾是一种突发性强、破坏性大、处置救助较为困难的自然灾害。 一旦发生森林火灾,就会给我们国家带来巨大的损失,除了直接的经济损失外,它还给我们带来无法计量的间接损失,使我们居住的自然生态环境遭到破坏,使森林结构、森林植被恶化,引起水土流失,造成自然森林生态环境的恶性循环。因此,森林防火工作在保护森林资源和生态安全,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方面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二、森林防火的法律依据及相关措施

我国目前的法律体系中,涉及到森林防火方面内容的法律、条例主要有《森林法》、《森林防火条例》、其中,《森林法》对森林防火的组织领导与责任,野外火源管理,火灾预防与扑救,设施建设和善后处理等重要方面都做了非常明确的规定;《森林防火条例》规定了森林防火的方针、制度,以及有关奖励与处罚,并明确提出预防和扑救森林火灾、保护森林资源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这就为我们的森林防火工作提供了法律依据。我国当前的森林防火工作主要是行政手段与技术措施的有效结合,其中行政手段主要有森林法的处罚及相关规定,行政领导负责制,依靠行政强制措施要求群众严格遵守执行。

森林防火的基本内容和要求很多,但本人认为最重要的是做好林区群众的防火宣传教育。随着我国成功地加入世贸组织,国际交流日益紧密,人类对其周围的环境依赖和保护意识程度日益加强,我国的森林防火也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新的挑战,在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依法治国的新的形式下,我们应加大依法治火的力度,不断完善有关法律,走依法治火之路,使森林防火工作真正做到有法可依,将法律责任与群众工作有效结合起来,用法律来教育引导群众,提高群众防火意识,增强群众法制观念,为林区森林防火工作打下坚实的群众基础。

三、AAA部级自然保护区的森林防火现状

由于自然保护区有其特殊的重要性,森林防火是保护区首要的任务,做好森林防火,必须要先熟悉保护区内的自然环境、地理环境和人文环境,及时发现影响林区森林防火的不利因素,并据此制定相应的措施。现来谈谈自然保护区的森林防火。

(一)AAA自然保护区森林防火的不利因素。

1、林区面积大,地处偏远,交通困难。AAA自然保护区有森林面积21200亩,山高林密,道路崎岖,交通极为不便。几乎所有的林区都存在这个问题,这是客观上的原因,只能采用适当的措施,付出多倍的努力去适应和改变它,可以通过加强对林区道路网、通讯网的建设来改变林区交通不便和通讯落后的不利因素,运用高新技术对林区进行管理。

2、保护区内居住人口分散,林区内流动人口较多。AAA是国家4A级风景名胜区,森林茂密,风景秀丽,植物资源丰富,是长江上游重要的科研、教学基地和游览避暑胜地,在国内外有一定的知名度,游客较多,活动范围较大,生产、生活用火活动频繁,火源管理难度大,管理上稍有疏漏,极易发生森林火灾,给保护区森林防火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3、当地居民上山砍柴、上坟烧纸、烧毁积肥情况严重。据统计,2000年-2004年重庆市发生森林火灾、火警659起,其中人为火灾有563起,占所有森林火灾的85.4%,林内吸烟,上坟烧纸,烧灰积肥是引起人为火灾的主要因素。

4、精神病人、小孩林内玩火以及游人野外用火时有发生。精神病人由于自身的缺陷,对自己行为失控,以前在林区发生几起因精神病人在林内玩打火机而发生的森林火警。山上林子较密,水资源丰富,很多游客喜欢到林里面接饮泉水、搞野炊、抽烟等等,进行林内用火,稍有不慎,就容易引起森林火灾。去年在强盗弯附近发生的一起火警就是游客在林内接泉水时乱仍烟头引起的。

5、保护区周边毗邻多个区县、乡镇,统一管理难度大。保护区与沙坪坝、璧山、和北碚区的多个乡镇接壤,地理环境复杂,人员居住分散,这些都不利于保护区的森林防火工作。在这方面应加强与当地政府部门的联系,做好各方面的协调工作。

6、保护区内旅馆、农家乐较多,给森林防火工作带来极大困难。最近几年,随着AAA旅游业的发展,农家乐数量剧增,由于农家乐都是当地农民开办的,其内部消防安全设施及安全管理没有完全到位,存在着很大的火灾隐患。

四、对自然保护区森林防火工作的一点思考

森林环境保护的内容范文3

关键词:森林保护区;防火抗灾;策略;分析

中图分类号:S7-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1)-08-0176-1

导致火灾发生的因素是多个方面的,不仅与游客的游玩因素有关,也与森林保护区的管理工作存在直接联系。但是,不可否认的是火灾发生之后,对森林保护区造成的危害是相当大的,情况严重时会造成森林毁之一旦。因而,在日常管理期间要对森林保护区采取科学的防火抗灾策略,这是维持森林安全的必要措施。

1 森林保护存在的问题

森林保护区作为生态系统的一个组成,保护区内的环境状况对社会自然环境有着重要的影响。然而,在森林保护区域建设期间,施工单位缺乏先进的管理体系而导致整个保护区建设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这给后期的森林保护区安全管理埋下了隐患。从另一方面看,森林保护区潜在的安全问题也正是火灾发生的直接因素。

1.1 方案不协调

设计方案是森林保护方案的参考依据,保护区建设必须要根据设计单位提供的图纸才能顺利进行[1]。而实际森林保护建设情况为,设计方案与施工方案难以协调一致,导致施工人员在操作时难以决策按照哪一种方案施工,方案不合理也是保护区火灾的一大因素。

1.2 质量不合格

当森林保护建设方案正式执行后,施工单位在质量控制上未采取严格措施,导致森林保护质量不合格。有的施工单位为了获得更大的经济利润而私自偷工减料,对森林保护需要用到的植物随意栽植,这些都与施工方案规定的内容不相符。

1.3 监理不全面

监理单位是森林保护顺利实施的监督者,监理单位的职责是对森林保护建设方案仔细审核检查。而最近几年的施工显示,在森林保护数量不断增多的同时,森林保护的监理力度也在减弱。监理单位职能的实效,让施工单位更加肆意地变动施工方案。

2 防火抗灾的环保价值

根据环境调查显示,火灾已经成为森林保护区破坏的最大隐患。森林保护工程每年消耗了国家巨大的投资金额,若工程难以发挥预期的生态保护效应则违背了国家投资的目标要求。从我国森林保护区域的建设情况看,搞好森林保护区的防火抗灾工作有着多方面的意义。具体表现在:

2.1 优化管理

早期受到思想意识的限制,我国搞森林保护工程时普遍认为只需要把植物中种植下去即可,仅采取了少些方面的管理。实践证明,这种观念是错误的,不利于森林植物安全防火工作的开展[2]。采取防火抗灾之后能优化森林保护的管理模式,引导工程单位既要搞好种植,也要加强森林防火管理。

2.2 促进成活

提高成活率是森林保护发挥作用的根本,只有种植植物健康生长才能起到生态环保的效果。在森林保护区建设中坚持“三分建,七分管”的理念,从幼苗时期开始对植物严格管理养护,营造了良好的生长环境。同时加强火灾防范策略的实施,显著提升了植物的成活率,保证了林木优质、优良地生长。

2.3 创造价值

防火抗灾策略的价值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生态价值,为我国自然区域的森林植被恢复提供了保证,构建了和谐的自然生态环境,实现了社会主义可持续发展;二是经济价值,防火工作的开展大幅度降低了植物的死亡率,避免补种措施造成的经济损失,减少了国家对森林保护的投资。

3 搞好防火的有效策略

为了避免森林保护区受到火灾的影响,保护区工作人员在日常工作期间应注重防火抗灾工作的控制,从各个环节优化森林防火工作。这不仅是森林保护区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构建生态环境体系的重要策略。因此,森林保护区管理人员要制定更加全面的管理策略。

3.1 规划种植

各种花草、树木是森林保护的核心组成,其搭配情况直接决定了保护区内的环境价值。在森林保护区种植植物时应考虑到植物种植条件、生长环境、季节变化等问题,规划种植可以促进森林保护区植物的生长状况,对后期的防火保护提供方便。

3.2 增强意识

森林保护区管理人员要增强防火意识,在日常管理期间注重各种火灾病情的勘察处理,若发现异常问题后需及时报告处理[3]。另外,保护站应制定严格的火灾防范计划,充分调动每一个工作人员参与防火抗灾的积极性,这样才能尽快解决森林火灾问题。

3.3 添加设施

在森林保护区内添加防火设施,可以在火灾发生之后及时处理灾情。如:在树木相对集中的地方开辟自然水域,火灾发生之后可以有足够的水源投入到救灾中。此外,也可以在保护区内安装报警装置,当火灾将要发生或已经发生时尽快报警通知人员急救。

4 结论

总之,森林防火抗灾是日常管理工作的重点内容,在森林保护区制定管理策略时应将其当成主要管理策略,只有这样才能维持森林保护区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何雪娇.森林保护区日常管理中需要注意的问题[J].生态研究,2010,13(7):21-23.

[2] 邱志义.国内自然生态系统构建的有效策略[J].社会环境调查,2009,30(10):35-37.

森林环境保护的内容范文4

“生态旅游”的概念是在生态旅游发展之后提出的,最早是由拉斯格瑞提出的,拉斯格瑞是墨西哥非常权威的生态专家,同时也是国际自然保护联盟的特别顾问,他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提出这一概念,随后便在世界范围内引发了巨大的反响,使人们更加关注于生态旅游和环境保护。生态旅游的实现形式以森林公园、湿地保护区为主,其中,森林旅游资源已经成为现阶段生态旅游最主要的形式。近年来,我国先后建立起众多以森林资源为基础的生态旅游项目,森林生态旅游业的发展规模正在逐渐扩大,与此同时,国内学者对生态旅游的研究也逐渐加深,除了对生态旅游概念、发展生态旅游的原则和对策进行探讨外,近年来研究重点开始转向对参与主体和生态旅游目标的研究,对于森林生态旅游而言,更加关注其发展模式和可持续发展。早期国内学者主要探讨和研究的是森林生态旅游的内涵,如李向明在《近年来我国森林旅游研究综述》中重点阐述了森林生态旅游产生的时间背景以及发展森林生态旅游所获得的效益,其在肯定森林旅游资源经济价值的同时,更加注重其生态价值;吴南方在《对森林生态旅游的再认识》中重点对森林生态旅游行为进行了分析和探讨,认为以森林为主题的生态旅游应是以保护森林资源和生态环境为目的的、而非单纯以娱乐为目的的旅游活动。近年来,国内学者对生态旅游有了更深层次的研究,即将可持续发展理念引入生态旅游活动中,更加关注于生态旅游资源和生态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具体实现路径是以区域的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来带动和促进全国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关于森林生态旅游的研究有很多,如潭开湛认为森林生态旅游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在本质上是一致的,前者是实践层面的可持续,后者是理论层面的可持续,前者是基于保护自然生态环境而开展的旅游活动,是对可持续发展理念的一种实践;刘紫云认为森林生态旅游实际上是一种生态经济产业,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本途径,要想更好地发展森林生态旅游,就应将可持续发展理念融入待森林生态旅游规划和管理中。

2.我国森林生态旅游发展现状及相关参与主体分析

2.1我国森林生态旅游发展现状

我国幅员辽阔,气候类型复杂,森林植被类型多样,森林面积将近16000公顷,覆盖率20%以上,绝对数量位居世界第五,发展森林生态旅游潜力巨大,截止到2012年底,我国共建各类自然保护区2669个,占国土总面积近15%,超过12%的世界平均水平。其中,开展森林生态旅游的区域主要有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国营林场等,以森林公园为主体,相关旅游活动已经收到了明显的效益,并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使越来越多的人受益,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我国森林旅游游客量占到国内旅游总人数的1/3左右。我国森林生态旅游获得较快发展的同时,也存在着一些管理问题,主要体现在开发利用和保护上,首先是森林资源的过度开发和盲目利用,一些地区加发展森林生态旅游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在缺乏学科论证的情况下进行开发和利用,同时又不注重对森林资源的保护,一味追求经济效益,致使森林生态旅游环境严重超载,对生态系统造成破坏,而这种破坏又是在短期内很难恢复的;其次是森林生态旅游管理不到位或失位问题比较严重,旅游区管理涉及到多项内容,由多个部门联合干预势必会造成管理上的混乱,加之缺乏专业人员,对森林资源进行管理,受到的保护效益并不理想;再次是社会公众缺乏环境保护意识,对森林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认识不足,随着旅游市场的不断扩大,这种负面效应也会不断扩大;最后是成本与利益分配失衡,发展森林生态旅游涉及到的利益相关方较多,存在开发主体与管护主体不一致的现象,容易造成成本与利益分配失衡的问题,使地方政府、开发商、游客这些受益者与当地居民处于对立状态。上述问题严重影响了我国森林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2.2森林生态旅游相关参与主体

森林生态旅游的参与主体主要有地方政府、开发企业、当地居民和游客,各方利益诉求不同,在经营管理上各种利益相互交织,容易产生矛盾。原则上讲,森林生态旅游的参与主体应共同承担起保护森林资源和生态环境的责任,但是由于在实际管理中,由于参与主体的多层次化和相关利益关系的复杂性,使得参与主体间的利益协调面临着一定的困难,根据不同参与主体利益要求的不同,满足各参与主体的方式和途径也就不同,政府考虑的是综合效益,即在保护森林资源和生态环境的同时,能够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开发商考虑的是如何能够实现经济效益的最大化,而当地居民则希望能够从中获得收益的同时,又不会影响到当地的生活的环境。由此可见,基于参与主体的森林生态旅游管理研究,有其必要性,在此提出三点原则:第一,平等原则,各参与主体虽然在发展森林生态旅游中扮演的角色和发挥的作用不同,但是其主体地位是平等的,不应让弱势主体(主要指当地居民)成为受害者;第二,互利原则,各参与主体在发展森林生态旅游中都有自身的利益诉求,应注重对各参与主体目标利益的分析,有效协调相互之间的矛盾,合理分配利益,实现多方共同获益;第三,协作原则,各参与主体承担的任务不同,又相互联系,缺一不可,只有协作程度得以提高,各参与主体的获益才会越来越大。

3.基于参与主体的森林生态旅游管理模式的构建

目前,我国森林生态旅游景区基本上实行的是“事业化管理、企业化经营”的模式,即政府主导管理,企业广泛参与经营,但是这种经营管理模式只注重发挥政府和企业的作用,却忽视了其他参与主体,现提出景区保护性管理、游客人性化管理和社区参与管理三种管理模式。

3.1景区保护性管理

美国等西方国家发展森林生态旅游已经有100多年的历史,积累了丰富的经营管理经验,在这方面值得我国借鉴,与美国相比,我国发展森林生态旅游最大的阻碍就是社会公众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比较淡薄,为生态旅游管理带来了一定的难题,而这又不是能够在短期内能够解决的问题。国外在发展森林生态旅游过程中,重视对景区进行保护性管理,以美国为例,其森林生态旅游景区主要采用的是国家公园管理模式,通过分级管理的方式对森林生态资源进行多层次的保护,该管理模式具有以下几个特点:其一,负责生态旅游管理的机构,职责比较明确,国会负责立法,内务部以此为依据,结合地方管理需要,制定决策,由管理局统一执行;其二,重视对中央与地方管理机构关系的协调,采用垂直管理的模式,排除各州政府的干扰,对管理者角色进行明确定位;其三,对国家公园的经营权限进行细化,管理者与经营者相分离,实行特许经营制度,而且相关监督机制比较健全,允许社会公众参与管理。国外发展森林生态旅游,在经营机制、管理机制、规划机制等方面的景区管理经验,值得我国借鉴。

3.2游客人性化管理

森林生态旅游景观与普通自然景观存在很大差异,这主要体现在旅游场所、旅游形式、旅游参与和旅游体验等方面,就旅游者而言,森林生态旅游景观对旅游者的素质要求较高,森林生态旅游者多具有较高的文化素养,而且具备一定的环保意识,为此,应将人性化管理理念融入到森林生态旅游管理中,该管理模式具有以下几个特点:其一,以游客为中心,在管理过程中能够让游客获得愉悦的身心体验,并能够产生一定的教育意义,游客在自觉保护森林资源和生态环境的同时,还能够影响到其他游客的行为;其二,这是一种各参与主体共同参与的管理模式,要想更好地引导和约束游客行为,政府与社会各界应共同努力,做好宣传教育工作,使游客能够在旅游活动中获得学习感悟,增强生态环境保护的意识;其三,这是一种对森林生态旅游进行全过程的管理,更注重运用沟通和教育手段,而非单纯依靠强制性的行政和法律手段,以此来提高游客的满意度,塑造真正的森林生态旅游者。

3.3社区参与管理

近年来,全国各地旅游景区纷纷将社区参与引入景区管理中,社区参与现已成为旅游业持续发展的重要评判依据,同时也是生态旅游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在发展森林生态旅游过程中,社区居民获得的生态旅游收入比较低,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参与主体存在利益分配不均的问题,目前社区参与的受惠面很小,一些应当给予的生态补充也没能够完全落实。目前我国森林生态旅游社区参与的发展还存在很多问题,如对社区参与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参与程度较低、相关机制比较匮乏等,为了更好地发挥社区参与的作用,应尽快构建和完善我国森林生态旅游社区参与机制,注重对社区居民的引导和培训教育,使其能够积极主动参与到旅游管理和服务中来,更好地保护森林资源和生态环境。

4.基于参与主体的我国森林生态旅游管理的对策和建议

4.1协调各参与主体间的矛盾

森林生态旅游的参与主体可以归纳为地方政府、开发企业、当地居民和游客四类,由于各方利益诉求不同,相关利益关系比较复杂,在实际管理中应重视对各参与主体间存在的矛盾进行调节,而两者存在的主要矛盾为企业之间的矛盾、政府与企业之间的矛盾、游客与当地区民之间的矛盾,其中对森林生态旅游管理影响最为明显的是政府与企业之间的矛盾。开发企业重视追求经济效益最大化,容易出现对森林生态资源盲目开发的问题,有必要借鉴国外的管理经验,逐步对森林生态旅游景区进行分级管理,管理权与经营权相分离,吸引更多的企业参与经营,政府和公众对企业经营进行监督。由于政府与企业在发展森林生态旅游过程中的利益诉求不同,为了更好地协调二者之间的矛盾,政府应发挥其在森林生态旅游管理中的主动作用,加强政策引导,督促企业重视对森林资源的保护性管理,实现森林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4.1加强对各参与主体的管理

森林环境保护的内容范文5

1、 保护森林,人人有责。

2、 保护森林,就是在保护自己。

3、 保护森林,捍卫家园。

4、 保护地球上有限的森林资源是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

5、 植树造林,绿化祖国是一项基本国策

6、 全民总动员,防火保安全。

7、 建设城市森林改善城市环境

8、 加快造林绿化,改善生态条件

9、 绿色家园是我家,森林防火靠大家。

10、 科技兴林创大业,护林防火献青春。

11、 森林防火危害大,害人害己害国家。

12、 森林防火记心上,人人护林理应当。

13、 森林防火常年抓,保护森林靠大家。

14、 森林,生命的起源;火灾,森林的终结。

15、 为子孙后代留下蓝天碧水绿地!

16、 人受伤时,你会流下泪水。树受伤时,天将再不会哭。

17、 人人当好护林员,保护绿色大家园。

18、 让天空永远湛蓝,让绿荫拥护家园。

19、 保护一片绿地,撑起一片蓝天。

20、 保护树木,人人有责。树林是我们的家园。

21、 保护森林资源,共建绿色家园。

22、 保护森林、仿木代木、环保绿色、美化生活。

23、 保护森林,造福子孙。

24、 让火患远离森林,让绿色点缀人间。

25、 让呼吸在绿色中流畅,让土地在根系间凝聚!

26、 沐浴阳光享受绿色,走进森林注意防火。

27、 让呼吸在绿色中流畅,让土地在根系间凝聚!

28、 合理利用自然资源,防止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

29、 森林是我们共同的“心脏”,试问我们离“心脏”的距离,有多远!

30、 森林是万物之家,森林防火靠大家。

31、 森林如同万宝藏,资源财富里面藏;若是防火不为重,定是富土变穷壤。

32、 情系一片绿,心防一把火。

33、 保护森林,捍卫家园。

34、 保护地球上有限的森林资源是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

35、 保护森林,造福子孙。

36、 十年树木,百年成林;一场大火,化为乌有。

37、 十年难育一棵树,星火能毁万亩林。

38、 森林无火家家乐,生态优美人人康。

39、 为子孙后代留下蓝天碧水绿地!

40、 人受伤时,你会流下泪水。树受伤时,天将再不会哭。

41、 人人当好护林员,保护绿色大家园。

42、 保护森林,就是在保护自己。

43、 保护一片绿地,撑起一片蓝天。

44、 保护树木,人人有责。树林是我们的家园。

45、 保护森林资源,共建绿色家园。

46、 保护森林、仿木代木、环保绿色、美化生活。

47、 保护森林,造福人民。

48、 保护森林,人人有责。

49、 生态家园保护好,森林防火少不了。

50、 身在林区,惜木如金。

51、 伤害树木,就是在伤害自己。

52、 合理利用资源,保护生态平衡,促进经济持续发展。

53、 勤于防火,国兴民安;疏于防火,必酿后果。

54、 鸟之家,人之园,鸟惜之,人护之。

55、 为“绿色王国”筑防火长城!

56、 绿树成荫,景美;好木为灰,心痛。

57、 绿色家园是我家,森林防火靠大家。

58、 科技兴林创大业,护林防火献青春。

森林环境保护的内容范文6

关键词 可持续;森林采伐

中图分类号X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4)106-0125-02

0 引言

在进行森林资源采伐的过程中,要想进行更好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做以下几个方面的努力。首先,需要制定合理的采伐计划,并且需要进行科学的实践调查。其次,完善基础设施,进行集材道路的建设。再次,在进行森林采伐的过程中,还需要进行精细化集材,充分的利用原木资源,促进森林资源采伐的良好进行。另外,在进行森林采伐的过程中,还需要对森林资源进行综合性的保护。最后,在进行森林资源采伐的过程中,还应该依据林木采伐环境影响制度进行采伐,才能够更好的促进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在森林采伐中,通过采用可持续采伐的方法,能够有效的提高森林采伐的效率,促进我国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1 制定合理的采伐计划

在进行森林资源开采的之前,需要制定合理的采伐计划。并且还应该有一个长期的森林规划,树立正确的采伐目标,在计划中确定采伐的方法,并且对森林资源的长期发展情况进行研究,制定一个良好的计划,能够减少不合理采伐情况的发生,促进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发展,促进我国社会经济的长远发展[1]。

2 完善基础设施

在进行森林资源采伐的过程中,需要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主要就是指在对集材道路进行建设,如果不进行良好的集材道路建设,只是采用简单的重型机械进行开道的话,那么就容易对植被造成严重的破坏,不利于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发展[2]。由此可见,集材道路的建设是可持续森林资源采伐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并且需要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经济条件等,合理的对集材道路进行建设,才能够进行可持续额森林资源采伐。

3 精细集材

在进行森林资源采伐的过程中,还应该做到精细集材,主要就是为了减少对森林资源的损害,利用森林资源,精细的对木材产品进行集运。在一些地区对森林资源的采伐过程中,主要的采伐对象就是原木中最好的部分,而原木的树枝没有进行更好的利用,造成了森林资源的严重浪费,也相应的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3]。因此,在森林资源进行采伐的过程中,要想更好的实践森林资源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应该做好对集材的精细化,才能够更好的促进我国森林资源的良好发展。

4 合理设计采伐强度

在对森林资源采伐的过程中,还需要合理的设计采伐的强度,如果采伐的强度过大,那么就容易造成对森林资源的破坏。森林采运作业是人类干预森林生态系统的一种经营活动,人们通过采运作业在获取木材产品和森林经济效益的同时,还不同程度地影响到森林的质量、结构、生态环境以及森林的经济和生态效益[4]。因此,在进行森林资源的采伐过程中,需要结合当地森林的实际情况,树木的实际生长情况,以及采伐树木的生长周期,制定合理的采伐强度,使其能够不仅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还能够对森林资源起到保护的作用,促进森林的可持续更新,使森林资源能够更好的为人类服务。

5 对森林资源进行综合的保护

在进行森林资源采伐的过程中,需要对森林资源进行综合的保护。综合的保护主要就是指不能单纯的对森林进行保护,需要采取综合性的措施,由于在森林生态系统中,水、土壤以及树木是一体的,三者对于维持整个森林生态系统是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的。在进行森林资源开发的过程中,如果没有对森林生态系统中的土壤资源和淡水资源进行合理的保护,那么也会影响到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发展[5]。因此,在进行森林资源采伐的过程中,如果将树木采伐之后,土壤没有植被进行覆盖,那么会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造成严重的环境问题。因而在进行森林资源开发的过程中,需要对整个森林生态系统进行综合性的保护,才能够进一步促进我国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6依据林木采伐环境影响制度进行采伐

为了更好的对我国森林资源进行保护,我国相应的制度了相关的林木采伐环境影响制度。因此,在实际的进行森林资源采伐的过程中,需要依据我国制定的林木采伐环境影响制度进行采伐。我国制定采伐这样制度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促进我国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在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中,对于评价的范围、程序以及内容等都有一个非常明确的规定,在进行森林采伐的过程中,需要严格的按照这项制度进行,才能够进一步促进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发展[6]。另外,在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中,还明确的提到了应该鼓励社会公众对参与到森林的保护中去,从而全面的提高对森林资源的保护力度。因此,在进行森林资源采伐的过程中,相关人员需要认真的研究我国的环境影响制度,认真的领会其中的精神,并且在实际的森林资源的开采过程中,深入的贯彻我国环境影响制度的精神,做到在开采的过程中,对森林资源不造成破坏,促进我国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7 结论

本文针对于如何进行可持续森林采伐进行了具体的分析和研究,通过本文的探讨,我们了解到,在森林采伐工作中,需要采取可持续采伐的方法,一方面获得经济效益,另外一方面能够获得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促进我国森林资源的长远发展,促进我国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李俊杰.森林采伐限额执行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J].林业资源管理,2011(3).

[2]陈永生,毛树海.谈建立林业可持续发展的法律机制[J].林业科技情报,2012(3).

[3]徐珍源,曹建华,庄道元.有条件地取消采伐限额制度探析[J].农村经济,2010(6).

[4]戚春华,朱守林,王效亮,解松芳.森林采运作业环境成本分析[J].森林工程,200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