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展经济论文范例6篇

会展经济论文

会展经济论文范文1

关键词:知识经济;产业结构;经济增长;调整

1知识经济促进了产业结构的调整

在知识经济时代的形式下,经济增长是经济结构(核心是产业结构)的升级,经济增长的实质性内容是结构高一档次的优化,经济增长是结构升级的一种表现。

1.1需求结构变化快,加快了产业结构调整知识经济是以高科技知识产业为主导产业的经济,不仅使增长高质量,人均收入水平也稳定快速提高,从而导致了社会生活条件的改善和消费方式、消费结构的变更。需求结构的变化通过市场这个中介环节影响生产和供给。对生产的直接作用就是资源配置结构发生变化,在总产值来源的产业分布上知识密集的高科技产业和知识密集的服务业的份额相对上升,农业和传统制造业的份额相对下降。可见,需求结构的快速变化加快了产业结构的调整。

1.2科技发展迅速,加快了产业结构调整知识经济是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知识创新是知识经济的基石。知识经济时代,教育、研究与开发、在职培训的投资不断增加。由于教育的发展,不仅培养了一大批具有创新能力的高科技人才,而且提高了全体劳动者的素质,因而知识的生产、分配和应用具有可靠的人力资源保证。由于研究和开发活动积极活跃,经费也充足,使新知识、新技术、新产品不断涌现,科技进步速度加快,而技术进步是影响产业结构的首要因素,技术进步与产业结构正相关,科技进步越快,产业结构调整的速度就越快。

1.3全球经济一体化的知识经济,加快了产业结构的调整由于经济一体化,使国际间的经济联系很紧密。经济的高速发展,必然加快各类要素、商品在国际间的速度,促进进出口贸易的发展。在国外消费示范作用的冲击和带动下,必然引起国内消费需求结构的变化,从而导致企业的生产、技术结构的变化,引起产业结构的调整;同时,一国对于商品和服务的需求发生变化时,不仅推动了本国的产业结构调整,而且由于国际贸易活跃,引起其他国家出口导向型企业的生产的变化,促进了产业结构的调整。

2知识经济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

2.1知识经济时代下高新技术发展迅猛,为经济可持续增长提供了可能知识经济时代下高新技术产业不仅起先导作用,而且将成为第一支柱。高新技术产业由于其高附加值有力地支撑着知识经济时代的经济增长。

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决定着知识的生产、传播及应用的能力和效率。知识的生产是无穷无尽的,非消耗的,通过知识、信息和技术的投入,带动了高新技术产业的迅猛发展,使高新技术产业无可非议地成为知识经济时代下的第一支柱产业,从而改变了工业经济时代下经济发展从萧条、复苏、繁荣到衰退的周期性,使经济可持续增长成为可能2.2知识经济时代下知识成为主体资源,为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保障知识经济时代下"资源"这个概念的内涵被大大地扩展了,工业经济时代,资源原来是指自然资源,随后扩大到社会资源、经济资源等。在知识经济时代下,资源已经成为生产活动和经济活动得以进行和开展的外在条件的总称,可分为信息资源与实物资源两大类。经济活动是永远离不开实物资源的,但信息资源的利用在一定程度上主导了实物资源,信息和知识不仅成为辅助资源,而且成为主导资源,甚至在一定情况下成为主体资源。信息和知识不仅用它来辅助与支配物质生产,而且本身就是一种独特的资源,进行独特的生产,形成独特的产业即信息产业和知识产业。

知识经济时代,知识作为经济资源,遵循效益递增规律,即在提高资源效率方面投资越多,获取的边际效益越多。知识资源与物质资源相比,具有四个特征:①非消耗性。知识可经无数次使用而自身并不减少,在使用过程中还会增值,可以被用来创造新知识,知识越用越多,使用的成本越来越低。②共享性。知识较少受时空的局限,可为公众共享并可反复使用和同时使用而价值不被削弱,与其它生产要素结合可大幅度提高劳动力和资本的使用效率。③非稀缺性。物质资源是稀缺的,尤其对不可再生资源来说,它们只能绝对地减少,而知识则可以在使用中产生知识,人类可以无穷尽地创造知识。④易操作性。知识更易于传播和处理等等。

3经济增长推动了技术进步,加快了知识经济的发展

经济增长对技术进步的推动作用,可以从三个方面来考虑:

会展经济论文范文2

关键词:环境;社会经济;发展经验;中国

Abstract:Theenvironmentandsocio-economicdevelopmentoftherelationshipbetweenveryclose.Ontheonehand,economicandsocialenvironmentisanimportantconstraintontheotherhand,thesocio-economicdevelopmentontheenvironmentandimprovethedemandisalsoofgreatsignificance.Alongwiththeprocessofhumandevelopment,environmentaldegradationissuesarereceivingincreasingattention.Forboththecurrent,suchastheUnitedStatesandotherdevelopedcountries,stillarisingstarsuchasJapan,SouthKorea,ChinaTaiwan,aswellassomedevelopingcountries,intheprocessofdevelopmentwillhaveexperiencedtheenvironmentalproblems.Havehadtheexperienceandlessons.ThisisChina''''smodernizationprocessisaveryimportantreferencevalue.

Keywords:environment;socio-economic;developmentexperience;China

引言

环境是一定历史条件下,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人类生活、作用于人类自身存在和发展过程的各种自然因素的总体系统。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人创造了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了人,人类与环境的关系,特别与自然环境的关系是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前提。

在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过程中,环境和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是逐步被认识的。环境问题也是逐步被认识、重视和解决的。60年代末70年代初,人们开始辩论环境质量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并进而转向对于环境的关注。1977年,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提出了“生态发展”的概念;1980年UNEP召开了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关系的讨论会,指出这四者之间是紧密联系、互相制和互相促进的,新的发展战略就要处理好这四者之间的关系。1982年2月,《我们共同的未来》中明确提出了“持续发展”的概念以及实现持续发展的基本途径。1982年5月,联合国环境规划理事会特别会议提出了新“环境”概念。1992年6月《里约环境与发展宣言》和《21世纪议程》两个纲领性文件发表。到目前环境问题仍然是人类面临的重大问题,关乎人类的进步和发展,幸福和未来。

1、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的环境问题

1.1.环境问题

人和自然环境是一个复杂的对立统一整体。一部人类社会发展史,就是一部自然环境发展史。自然环境创造了人,人又改变自然环境。人以其社会活动影响和改造自然环境。人类不断地与外界环境进行、能量、信息交换,以维持其生命过程。在整个地球的生态系统中,人类社会活动是一个引起生态系统变化强有力的因素。当人类的活动与外界环境相协调时,人类的活动就可以促进人类和环境的共同优化,反之,人类的活动与外界环境不能协调时,将导致外界环境的恶化,而环境的恶化反过来影响人类的社会经济发展。在近代大工业建立之前,环境对于人类作为一种自然界无偿提供的公共产品存在着,环境问题只是在大工业发展到相当程度之后才为人们认识。

1.2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环境问题的普遍性

从大多数国家现代化过程或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我们发现或多或少都出现了环境问题。

19世纪80年代,美国第一次意识到自然界赋予的公共环境产品已相对稀缺。在城市中,饮用水也不能免费任意使用。1895年左右,工业废物的排放问题被提到了议会。伴随着美国经济的发展,环境问题开始出现并引起人们的关注。

日本、韩国也有类似的经历。在“开发的十年”的60年代,韩国的经济出现了腾飞。被称为“汉江奇迹”。但同时,以“汉江污染”为代表,韩国的环境、生态也遭到了严重的破坏。日本于战后50年代中期,经过经济恢复之后,进入了近20年的高速增长时期。1955~1973年平均增长9.8%。在发展过程中,由于偏重重化工业,这一时期的产业技术整体上具有“重、厚、长、大”和高资源能源投入的特征。巨大规模经济加上巨大的能源资源消耗,带来了严重的环境污染,生态破坏。60年代后半期,日本已成为世界公认的公害大国。

战后台湾经济的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但经济发展过程中,由于忽视了环境保护,在经济取得了一定的发展后,被称为“富裕中的贫困地区”。

同样作为发展中国家的印度,近年经济也有了较快的增长,但同样出现了环境恶化等问题。

从这些国家的发展历程中,我们不难发现,伴随着经济的增长都出现了环境问题。无论是美国这样的先发展的国家,还是日本、韩国这样的后起之秀以及我国的台湾地区。而一些发展中国家,如印度在目前的初步发展中也出现了严重的环境问题。这不能不令我们警醒。

1.3出现环境问题的原因分析

1.3.1.由于认识不足。

由于人类缺乏对环境、资源、经济发展等之间的关系的正确把握,认为资源环境的无限供给性,所以往往单纯从社会经济发展方面安排活动,这样不可避免会打破人与外界环境的均衡,导致环境问题。特别是美国等发达国家。当然后起的工业国家也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环境问题。

1.3.2.从人类的效用偏好分析

我们可以把一切可以给人们带来效用的物品分为环境和非环境两类。由于人类存在边际效用递减,所以当环境物品非常丰富时,人们对其的边际效用接近于零,而对其它非环境物品的边际效用很大,所以人们往往选择牺牲环境来生产其它的物品,直到两者相等。而在这种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如果牺牲环境超过一定的限度,就会引起环境问题。这在所有的国家都得到了体现。

1.3.3发展过程中一些客观限制

在发展初期,由于技术等的限制,不可避免的会造成对资源的浪费和对环境的污染。特别对于发展中国家。另外,由于人口等一些原因也会造成对环境资源的过度使用,造成环境问题,如印度等国家。

1.3.4国际经济秩序的影响

一方面,由于国际分工问题,特别对于发展中国家,在现代化过程中,只能利用环境资源的比较优势,出口初级产品,并接受一些有污染的国外企业。以获得发展。

另一方面,发达国家可以将一些污染较重的工业企业搬到发展中国家,这会对发展中国家的环境造成破坏。

1.3.5制度失灵

包括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市场机制可以被理解为配置资源的制度。由于现实的市场中存在外部性、公共物品、信息不完备等问题,市场不能有效的配置资源,导致一系列的环境生态问题。政府由于不恰当的行动或缺乏行动,也会导致一系列的环境生态问题。

2、对环境问题的认识和治理过程

2.1.对环境问题的认识过程和治理过程

在当时的开发年代,包括发达国家都未意识到环境问题的重要性,环境问题为世人所关心,主要在1972年如开联合国环境大会之后。

美国1899~1948年期间,环境污染在美国尚未成为全局性问题,加上联邦政府的经济实力有限,因此,在这一时期的环境保护措施不力。管制职能主要靠地方政府行使,且侧重于水资源的保护。从整体来说,各个地方的政策成效很不平衡。1948~1970年时期,1948年颁布水源污染控制法,联邦政府开始真正介入环境保护。1970~1980年时期,环境保护政策开始取得成效。1972年颁布了净水法。由于财政经费充足,加上美国各界对污染问题高度重视,环保手段大大强化,进一不提高了环保系统各层次措施的协调配套能力。但是,巨额环保开支成为美国财政赤字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严厉的管制措施对整个经济也产生了一定的副作用,引起了美国朝野的极大关注。

韩国60年代开始“汉江奇迹”,那时,工厂的烟尘被称为“繁荣的烟尘”。人们陶醉于经济的发展之中。在经济增长至上主义的时代,虽然也有一部分舆论强调环境意识的重要性,但占压倒多数的立场反倒人为经济增长才是维护环境的先决条件。只有经济增长国家和个人才能富裕起来,只有富裕了,才能维护环境。进入70年代,由于经济增长一边倒政策所产生的社会问题日益暴露,国民也开始切实感受到,经济增长和环境,大体上处于“相抵消”(trade-off)的关系,这时环境问题得到重视,政府和民间都开始行动起来,但力度还不是很大。环境保护的社会意识到了80年代末,才开始初见成果。到了90年代,环境意识在国民之中极大高涨起来。但韩国的环境保护,总的来说仍只停留在“改良主义”的水平上。

日本和台湾也大致经历了相似的过程。所以我们分析,这些国家在经济增长过程中出现的环境问题是一个“试验和失误”(trialanderror)。从环境无知的阶段,到环境认识的模糊阶段。然后是知到行的过渡阶段。最后达到环境保护的官民共同行动阶段。

2.2.治理和管理手段、方式

美国环境保护的具体政策措施是多层次的。就整体而言,其特点是以立法为基础,以行政措施为主,辅之以一定的经济手段。主要有:1、直接的行政管制2、自愿管制3、责任赔偿制4、污染税制5、津贴制等。

日本现在强调的是环境与发展综合决策机制。首先在法律和有关政策、计划中明确社会各部门的环境保护责任。第二,把环境考虑纳入政府的政策、计划和重在公共项目。第三,把环境保护纳入企业的综合决策。第四,日本民众和NGO的参与及其综合决策活动。

台湾的对策有:1、建立自然资源保护区,保护自然环境。2、对城市与重点经济区、工业区环境进行综合整治。3、推行“清洁生产”。主要措施:1、建立环境与发展综合决策的正常机制。2、较大幅度地增加环保投入,积极治理污染,加快环境保护建设。3、加强以立法为中心的环境保护法制建设,完善法规,强化法治。4、依靠科技进步,发展环保产业,促进污染处理。

从这些国家治理和管理环境的手段、方式来看,都强调了政府的干预。发挥政府的调控作用。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并且,各个国家由于国情的不同,在具体的行动中不尽相同,有各个国家的特色。

3、对中国现代化过程的参考意义

3.1.必须清楚认识我国的国情,如资源禀赋,人口众多等问题。

从上面的案例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出。不同的国家,其资源禀赋不同,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的环境问题也不尽相同。同样,在认识和解决环境问题的具体手段和方式上也不同,这就要求我们清楚认识我国的国情,选择适合我们的发展道路,采用适合我们国情的环境策略,处理好我国环境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

3.2.采取适合于我国国情和地位的政策

我国仍是发展中国家,发展是大问题。我们应当结合国情和发展阶段,将环境问题放在发展的进程中加以解决。综合处理环境和发展的关系。

3.3.注意制度设计

制度设计即包括有效的利用市场机制又要充分发挥政府的作用。在利用市场机制方面可以参考新制度学派的产权管理方式。在目前应注意发挥政府的作用。一方面,加强立法和执法。用行政管制手段,通过国家权力强制执行,以禁止、限制或要求经济主体的特定行为。如最低技术标准、排污限额或指标。另一方面,以市场为基础的经济手段,主要通过创造一定的刺激方式,将资源环境的成本纳入各经济主体的经济分析和决策过程,从而间接地改变经济主体的行为。如排污收费、污染税、生态环境补偿税、财政补贴、排污权交易等等。

3.4.建立环境与发展的综合决策机制

环境与发展综合决策,也即在决策过程中对环境、经济和社会发展进行统筹兼顾,综合平衡,科学决策。从决策开始就要在环境、经济、社会之间寻找最佳结合点,这样才能使三者协调发展,实现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环境改善。

3.5.政府和民众一起行动。根本在于人们的效用偏好,人们真正认识和感受到环境对自己的效用的影响。

3.6.正确认识人口、资源、环境、经济发展的关系。树立大系统观,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这些国家的发展过程中遇到的环境问题中,我们应该吸取经验教训。那就是正确认识人口、资源、环境、经济发展的关系。树立大系统观,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在发展目标上,追求单一的经济近期高速增长逐渐转换成追求近期与长远相统一、经济与资源、环境、人口相协调的可持续发展。在发展路径上,主要依靠拼资源、上规模扩大生产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转换成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在发展内容上,应该注意节约能源、保护环境、提高效益。

参考文献:

Pearce,D.W.andWarford,J.J.,Worldwithoutend:economicsenvironmentandsustainabledevelopment,OxfordUniversityPress.1993

JapanEnvironmentAgency.NationalActionPlanForAgenda21.

OECDPlanningforSustainableDevelopment:CountryExperience.Paris,1995

UNCED.TheGlobalPartnershipforEnvironmentandDevelopment:AGuidetoAgenda21.Geneva,1992

Bartelmus,PeterEnvironment,GrowthandDevelopment:TheConceptandStrategiesofSustainability.LondonandNewYork:Routledge,1994

Carew-Reid,Jeremy(etal).StrategiesforNationalSustainableDevelopment:AHandbookfortheirPlanningandImplementation.TheWorldConservationUnion,1994

王金南,《环境经济学》,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4

夏光等,《环境与发展综合决策》,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0

刘思华,《可持续发展经济学》,湖北人民出版社,1997

金炯国,《经济发展过程和环境问题:现代韩国的经验》,《当代韩国》第4期,1994,

张俐萍,《美国的环境保护政策及其对经济的影响》,《外国经济与管理》第10期,1994,

张茂法,《论台湾环境与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4期,1995

陈萍,《台湾经济成长背后的环境代价台湾经济》,《海峡科技与产业》第4期,2000

胡国杰等,《保护生态环境促进经济持续发展》,《经济师》第10期,2002

杨庆发,《环境保护与经济增长》,《世界经济》,第9期,1994

冯薇,《环境问题的经济分析及其局限性》,《中央财经大学学报》第1期,2002

许云霄等,《经济增长与环境协调发展的关系及政策建议》,《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第2期,2002

何全先,《论环境问题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商业研究》,第6期,2002

魏一鸣等,《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的多目标集成模型》,《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第8期,2002

李崇阳,《试论经济增长与环境质量变和博弈》,《福建论坛(经济社会版)》第2期,2002,

会展经济论文范文3

[关键词]工会;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国内消费需求;工资增长机制

一在我国制定“十一五”规划和今年两会期间,中央政府和经济学界,以及社会各界高度关注如何实现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规避经济发展过程中的风险,推动国民经济可持续地健康发展。《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指出,“必须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要进一步扩大国内需求,调整投资和消费的关系,增强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根据上述指导思想和原则,针对发展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要进一步调整推动发展的思路,转变推动发展的方式,明确推动发展的政策导向。其首要任务就是“立足扩大国内需求推动发展,把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作为基本立足点,促使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和出口拉动向消费与投资、内需与外需协调拉动转变。”

内需不足与产能过剩是当前我国经济生活的突出矛盾之一,而内需不足的主要表现是消费与投资和外贸关系的比例失调。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2005年统计数据,三大需求对GDP增长的贡献率,分别是消费33.3%、投资48.8%、进出口17.9%。很显然,这样的结构比例是不合理的。而历史数据则表明,我国GDP消费率最高年份是1981年,为67.5%,但此后的20多年里后的计划经济时代,中央政府就非常重视积累(当时外贸所占比重较少)与消费的关系问题,1956年总理在中共会议上提出:“我们必须妥善地安排国民收入中积累和消费的比例关系,在保证国家建设规模逐步扩大的同时,使人民生活得到改善。”薄一波同志根据“一五”时期的经验提出了正确处理积累与消费的比例关系的数量界限:“在正常情况下,我国国民收入中积累部分的比重,不低于20%,或者略高一点。……它既可以保证我国的工业特别是重工业的迅速发展,又可以保证人民消费水平的逐步提高。”(参见《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文献》)。据此,我国在“一五”期间的积累占国民收入比例大致在23%左右,在国民经济较快发展的同时,人民生活水平也有明显的提高。直到1958年的,积累达到40%以上,才将这一比例的平衡破坏。从改革开放以来,GDP消费率从1981年67.5%降到现今的33.3%,可见消费的萎缩程度已经相当严重。据央行3月中旬的最新调查显示,居民消费意愿还在明显下滑,同比下降3.8%,再创新低。即使以国内市场消费率来分析,按国家财政部企业司官员周来振的说法,“近年来我国国内市场消费率不断下降,目前约为45%左右。”1993年至2003年,我国国内市场最终消费率平均为59.5%,2004年为54.3%,2005年进一步下降到45%。而同期世界平均消费率为78%左右,这一数字比世界平均消费率竟低了30多个百分点。

随着消费率的不断下降,居民个人储蓄存款却不断创新高,据央行的最新统计,今年2月底已经突破15万亿元。大多数经济分析认为,相对于我国13亿人口来说,人均拥有存款超过了1万元,消费潜力巨大,但由于住房、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消费预期过大,居民手持存款不敢消费。但还有另一种观点认为,在这15万亿居民储蓄存款当中,绝大多数来自于聚集了大量财富的少数人,我国的基尼系数目前已经达到0.447,这表明,不断递增的财富并没有平均分配到每一位居民手中。而恰恰在我国近几年的经济生活中又出现了某些富人经济的特征,即投资过剩(如房地产的炒作),绝大多数都是因为富人将收入和储蓄转化为再投资造成的。即使政府采取某些金融政策,挤压储蓄存款,很可能带来的仍然是提升房地产和证券的投资热度,而不是最终消费的旺盛。在这样的背景下,需要探讨的就是总理曾提到的“穷人经济学”问题,即如何提高收入水平低的社会群体消费能力问题。据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公布的信息,我国工资占GDP的比例,由1989年的16%下降到2003年的12%,也就是说工薪阶层的劳动收入没有跟随国民经济的增长而同步提高,而且进一步拉大了两者之间的比例差距。

二实际上大多数研究已认识到,收入增长过缓会给国民经济带来不利影响,将造成消费与投资及外贸之间的结构失衡。一些对策性研究认为,为解除居民消费的后顾之忧,政府应加大二次分配和社会保障的力度,使居民有敢于消费的安全感。有观点认为应当通过政府对公务员等的加薪带动工薪阶层整体收入水平的提高,进而强化居民的消费能力。还有分析指出,国家应当采取有关政策,鼓励企业调整投资与分配之间的关系,使企业利润转化为其成员的消费能力。应当说这些对策都能对提高居民消费能力起到积极作用,但问题的实质在于,企业劳动者的收入水平过低才是影响到大多数人消费不足的根本原因。目前我国第二、第三产业的各类企业职工有近3亿人,包括他们赡养的家属涉及居民数达5亿人之多,其中农民工的打工收入已成为农村人口消费的主要来源之一。据国家统计局的调查,2004年全国城镇工薪收入者(含国家机关的公务员和企事业单位的管理人员)的年均收入为16024元,但全国总工会对企业职工的调查却显示,同年企业普通职工的年均收入只是10913元,农民工的年均收入仅为6468元。可见,企业普通职工尤其是农民工收入过低是收入增长过缓的主要症结。

出现这种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在经济全球化劳动力价格向下竞争的原因,也有企业利润和工资之间分配结构不合理的因素,还有在企业内部工资分配中,管理人员和普通劳动者收入差距过大的问题。有分析指出,我国企业内高层管理人员的收入水平已是普通劳动者的10倍以上,有的甚至达几十倍,大大高于一些国外企业3至4倍的平均差距水平。这就揭示了企业内劳动关系的不平衡,是造成占我国工薪阶层主体的企业普通劳动者收入水平低、消费不足的原因所在。

我国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工资的增长机制主要靠政府行为实现,然而目前我国的工资增长机制发生了重大变化,与计划经济体制相比已截然不同。现在,政府公务员及其他财政支付的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可以通过国家财政支出或政策手段形成与经济发展水平相应的工资增长机制。但由于在向市场经济演变过程中劳动关系结构的失衡,在企业内的产业工人的工资增产机制却并未形成,需要通过劳动关系双方的博弈和协调才能加以解决。

在经济发展速度较快的大前提下,企业利润的增长并不意味着职工工资的增长,而这就直接制约了职工消费能力的提高。从我国的实际情况来看,政府运用财政手段增加工薪阶层的收入,受惠的也只是政府公务员和一些事业单位人员,已无法惠及到大多数企业职工。企业的自已不再受政府行为的干预,是否增薪取决于企业的效益水平和内部的结构关系。如果单纯依靠政府行政指令这种传统的工资增长方式,只能进一步扩大工薪收入者内部政府公务员与企业职工的差距,造成新的社会矛盾。即使政府运用政策手段要求企业增长职工工资,在劳动者个人与管理者力量失衡的情况下,可能仍然无法达到提高普通劳动者收入水平的预期。因为,在没有内部制约机制的情况下,企业管理者自行设计制定的调资方案会带有极大的“利己性”——企业分配向企业高管、中层管理人员严重倾斜。近几年在企业内出现的突出问题是,极少数管理者上涨的工资份额往往是大多数职工群体上涨份额的好几倍。也就是说,在劳动关系失衡的现实状况下,让企业管理者单方面决策调资方案未必能使大多数普通职工受益,甚至会造成新的两极分化。

三在劳动力市场化之后,充分体现市场机制的企业劳动者的工资增长,既不是政府指令所能左右的,也不能完全依赖于政府对最低工资标准的规定,更不能指望企业所有者和管理者提高劳动者工资的主动性,而要靠劳资双方在制度范围内的平等博弈和利益均衡来完善。从市场经济成熟国家的经验来看,工薪阶层的收入增长很少依靠政府的指令或干预,而主要是靠工会的集体谈判能力实现的,这也是劳动力市场化的必然要求。正是由于工会的集体谈判,使得那些市场经济成熟国家,能较顺利地通过提高全民的消费能力来推动经济繁荣和国家现代化的实现(如瑞典、德国等)。在我国确认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后,按照《劳动法》的要求,在建立和完善劳动合同制度的同时,也恢复和建立了集体协商和集体合同制度。这就是通过以工会为代表的劳动者一方,同以管理者为代表的资产所有者一方就工资收入等劳动关系问题进行协商谈判。通过这样的劳资博弈,保障企业劳动者的收入随企业的发展逐步增长。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若没有集体协商就不会形成有效的工资增长机制。因为,企业的所有者和管理者即使重视人力资源的开发,也具有很大的片面性。为压低成本,企业必然会以劳动力市场上供大于求的不平衡格局来牟利。作为收入增长机制的工会工资集体协商制度,是为应对个别劳动关系中资强劳弱格局而出现的。也就是说,市场化的工资增长机制的必然选择只能是工资集体协商制度。据此,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于2000年颁布了《工资集体协商试行办法》,2004年又重新颁布了《集体合同规定》,推动劳资自治性质的集体协商与集体合同制度的全面实施。但是,当前我国的工资集体协商制度若要切实发挥作用,还需要排除主客观两个方面的基本障碍。主观方面是仍有些人担心工会的工资集体协商会启动劳动成本的不断升高,损害或影响经济全球化条件下的国内投资环境;客观方面则是工资集体协商覆盖面低,且多数还局限于企业层面,而企业工会又受制约于企业的资产所有者和管理者,缺乏行之有效的集体协商能力。

排除主观认识的障碍,不仅要认真看待劳动力价格向下竞争对国内市场消费率的消极影响,而且要重新评估所谓的低成本外贸优势。目前欧美日等国的劳动力价格是我国劳动力价格的几十倍,随着企业利润的增长适当提高职工的收入水平并不会给我国的劳动力价格在国际劳动市场中的竞争带来负面影响。即使把低收入劳动者收入提升一倍,与美国的平均职工收入水平相比,也仅仅由相当于原来的四十分之一提高到二十分之一,难以危及到我国劳动力的价格优势。实践证明,过低的劳动力价格并没有使我国获得多少实际利益。按商务部长的说法,在低成本加工产品贸易方面,我国只是“过路财神”,大多数利润都到了跨国公司手中。而且更重要的是,“十一五”规划明确要求,我国的产业结构必须进行全面升级。这就意味着,不能再以高能源消耗、高劳动强度、高污染,以及社会保障缺失为经济发展代价,而产业的升级反过来也要求我国的劳动力市场与之相适应。与此同时,低成本劳动力价格也很大程度上影响到劳动者参与劳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甚至影响到我国劳动力市场的稳定和社会政治稳定。据广东的有关调查,12年来,该地区的农民工工资仅增加68元,而近两年沿海地区持续出现的“民工荒”就足以说明仅靠低劳动力价格维持投资环境已经无以为继。

排除客观上的障碍,就要按照总书记的要求,“工会不断扩大覆盖面,增强凝聚力,维护好职工权益,维护好社会政治的稳定”。以全国总工会提出的“组织起来,切实维权”为指导方针,落实集体协商与集体合同制度,既是我国工会组织领导下的维权机制之一,也是提高普通劳动者收入水平的工资增长机制之一。近几年的实践经验表明,只有工会组织充分有效地整合维护企业劳动者合法权益的各项社会资源,才能从根本上提升自身的集体协商能力,相应提高劳动者的收入水平和改善劳动条件。从趋势上看,各级工会组织不仅要完善企业内的工资集体协商,而且要扩展全方位的地区、行业或产业的工资集体协商。从现实需要出发,我国的工资集体协商制度还只是部颁试行办法,层次偏低、范围较窄、权威不够,应当在《劳动合同法》出台后及早将《集体合同法》列入立法日程。

建国以来,我国工会在社会主义经济发展过程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但在不同的历史发展时期作用方式有所不同。传统上,人们总是习惯地认为,工会在社会主义经济发展过程中发挥作用的领域,无非是在企业内组织劳动竞赛、技术协作和技术革新,以及班组建设等生产性活动。在计划经济时期,工会的确是通过直接介入生产过程的劳动竞赛等方式推动国民经济发展的。但在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渡时期,工会就更需要通过民主参与民主监督等方式保护劳动者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来推动国民经济发展。尤其是在我国已进入经济全球化体系之后,工会推动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就要根据经济形势的发展变化开拓新视野,既要保持几十年来的光荣传统,在自主创新等领域再立新功,又要看到劳动力市场化条件下的新挑战和新机遇,以履行工会基本职责造就劳动关系和谐稳定的经济发展条件。并以此为基础,通过市场化的工资增长机制逐步提高普通劳动者的收入水平,增强底层社会群体的消费能力。可以说,切实强化以工会为主导的集体协商工资增长机制,对推动“十一五”期间的拉动内需、扩大消费需求,实现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M].人民出版社,2005.

[2]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文献[M].人民出版社,1957.

[3]罗云毅.投资消费比例关系理论研究回顾[J].宏观经济研究,1999(12)

[4]郭柏春.论消费率[J].消费经济,2000(1)

[5]尹世杰.提高消费率拉动经济增长[J].经济学动态,2002(10)

[6]茂易.提高城乡居民购买力水平是扩大内需的关键[J].中国统计,2005(3)

[7]何庆光.当前我国扩大内需的难点和潜力分析[J].市场论坛,2005(9-10)

[8]李俊英.论凯恩斯主义经济理论在中国的实践[J].现代经济探讨,2005(10)

[9]成静卫.中国0.5%的家庭拥有60%以上财富[N].中国证券报,2005-12-14

[10]江苏副省长批评企业涨利润不给职工涨工资新华网2006-1-11-21:04

[11]许晓军李珂.从维权模式的创新看维权机制的完善[N].工人日报,2006-2-7

[12]数十名经济学家认为我国城市贫困问题明显加重[N].中国青年报,2006-2-9

[13]我国国内市场消费率降至45%[N].北京现代商报,2006-3-2

[14]提出:要扩大消费需求优化投资结构新华网2006-3-5-09:36

[15]马凯.公务员与企业职工的工资都要有新的增长[N].经济参考报,2006-3-20

[16]杨体仁李丽林编著.市场经济国家劳动关系[M].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0.

[17](荷)鲁塞弗尔达特等主编,佘云霞等译.欧洲劳资关系——传统与转变[M].世界知识出版社,2000.

[18]郑桥.劳资谈判[M].中国工人出版社,2003.

会展经济论文范文4

我们都当过小学生,小学生一节课45分钟,我们一下子上了几个45分钟的会,大脑皮层早都累了,很辛苦。但我看到大家都很认真,聚精会神,这说明会议发言质量非常高,能引起大家的兴趣,能吸引大家的注意力。难得只有两个人去见“周公”,我中午也有习惯浅睡,但今天中午陪市里领导,完后就在这里听课,深深被吸引住了,而且大脑高速运转。从这点上来说,这个会非常成功,质量很高。

我现在表达三层意思。第一是道歉。为我上午有会没来,很多精彩的发言没听到。人才济济,是深圳的,不是的,今天发言的同志,包括写论文的同志很多是市里的精英,还包括香港的政协委员,这个资源在我当区长时没能最充分用好,没有更多请教大家,我道歉。鲁毅区长刚才和我交谈,他说他会好好抓住这个资源,他比我聪明。下午我听了多个发言,质量非常高,高就高在不是就宏观谈宏观,如果只是宏观的话语我们上网都可以看到,我就经常上网看“50人经济论坛”,而大家更多谈的是微观,是结合深圳、的实际情况来谈,有可能性,还有可操作性,所以说我当区长时没能全面和积极推进这个事,或多或少浪费了资源,请大家见谅。

第二是道谢。感谢区政协组织了这么高质量的研讨会,也组织了这么高质量的论文和发言。40多篇论文,整本我都看完了,很振奋,总的感想四句话:即时充电,精神会餐,思维碰撞,将计就计。很多我们要马上拿来用,活学活用,立竿见影。现在我不说别的,就说几个理念,事实上可以将计就计,很多思想我们马上就能用。比如创意产业、设计工业等,我们区委区政府与大家不谋而合。上周我们一行人刚刚去了香港,专门去看了创意协会、工业设计协会和几个大的设计协会并进行了座谈,目的就是想在搞创意工业或生产性的服务行业。6月,我在区委工作会议上,已经正式提出要推进这个产业了。因为从今年所反映的数字来看,今年上半年有160家创意企业或咨询企业落户,现在总共注册了280家,比我们刚才所说的70家要多多了,大部分是香港的进来了。这个行业进入的门槛很低,十万元就可以注册了,所以我们可以放开手脚去做。要感谢林祥同志的好建议,前几天我和鲁毅同志向意珍同志提出想把党校旧址留下来,意珍同志初步答应把党校旧址留给办个中学,现在看来搞中学不如搞个创意产业基地,所以我们也要变,马上再找意珍同志汇报,我们可以提建议,由市政府最后决定。还有市广播电视台搬走了,市里初步定为动漫画产业基地,这很好呀。同志们还有很多建议,如城中村改造的建议等等,政府欠城中村的,我们一定要还,如居委会花合作公司的钱,我们不想这个负担由股份合作公司一直承担下去。我们还要加大力度,把环境治理好。还有设立产业发展专项资金、服务业大奖等,我们商量明年可以考虑搞,支持和奖励服务好的企业等等。我和鲁毅同志就在谈这些问题。所以非常感谢同志们,有些建议是我们想过但没想明白的;有些是我们没想过但你们刺激我们想的,还有我们想得不全面你们想完善了的,所以要好好地谢谢大家。刚才鲁毅同志说要召开几个座谈会,一条条来谈,谈深谈透,谈落实。大家能为这样建言献策,为经济发展把脉,除了水平高以外,关键是对的厚爱,如果没有对的厚爱,市里决策部门不会参加我们的会,对关心,只有厚爱才有感情,有感情才能写出好文章,我尤其要感谢这些不是单位的同志们对建言献策。上次我在学习贯彻温总理视察深圳的讲话精神的常委扩大会议上说,将来设立一个创新点子奖,大脑值钱,我们用了就应当奖。有很多我们没想到的,如刚才谈的深圳水库周边生态怎么搞,我们是没有想到生态旅游怎么搞,还有市场、社会、政府怎么共管互动等问题,单靠政府打天下是不够的,一定要互动。宗衡市长一直强调政府与企业要互动,政府与社会要互动,今天实际上也是一种互动的形式,好呀!我代表区委区政府,代表所有出席的班子成员感谢大家。

第三是道“理”,就是想和大家交流几个理念和思路。有两个层面,第一,必须突破我们的思维定式,讲危机感多年了,没有土地资源等。这种危机感应该有,但讲多了不能成为我们的思维定式。我们贯彻总理的讲话精神,唯有创新才是思路才是出路。总理对深圳25年成就表示充分肯定,对新一届市委市政府的战略思路表示充分肯定,两个充分肯定了不得的。希望大家看看昨天的报纸,新华社通稿,好好再学习领会一下总理的讲话精神。按张德江书记的说法,总理这样肯定深圳,深圳的同志们难道不热血沸腾么!用这样的一句话来兜了一个圈,来谢谢总理的讲话。另外对效益深圳这种科学发展观的新模式总理也表示了充分的肯定。总理说得很全面,说了七个“着力”,这段时间我们都要贯彻落实这个讲话。还告诉大家,按照鸿忠书记的说法,表面上看总理没有给什么政策,但全部政策都给了深圳,三个不变。还有答应国务院发改委全面协调深圳的重大改革、重大事项;还说过特区的招牌比普通综合改革试验区、比科技创新城市招牌还要亮还要重,是金字招牌,含金量很重;还说特区建设要贯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过程。深圳的使命没有完,的使命没有完,还早着呢。我们这几年说危机意识说了很多,这是对的,必须有,“四个难以为继”也好,财政点数也好,肯定要说,没有危机意识不行;但说多了不要成为思维定式。有人认为到顶了,我不这样认为。先说一个寓言,叫跳蚤定律。跳蚤是动物中的跳高冠军,它可以跳高于它身体30倍的高度,如果你把它放在桶里,它一跳就出去了,但如果你的桶加了盖,它跳一次碰到桶的桶盖,很痛,跳了就碰,又痛。多次撞盖后,跳蚤开始适应这个高度,以后再跳就只跳到比桶盖稍低的高度,只有这样它才不会撞痛;过几天你把桶盖拿开后跳蚤再也跳不出来了,因为适应了这个高度。这就是定式。因此说我们的思维不能成为定式。没有桶盖,还是要跳,跳出看,跳出深圳看深圳,天地大得很。不能有思维定式,不能灭自已的信心和威风。按照鸿忠书记的说法,深圳人应该挺起胸来,昂起头来。也应该这样,不能说我们就这么大了,到顶了。要考验我们运用软资源的能力,要出谋献策,让的今天比昨天更好。我们知道要走多远,但是我们能走多远,就要考验我们的脚力,这才是真本事。

第二个层面是明确几个理念和思路,要充满决心和信心去落实。

(一)服务业远没有到顶。刚才林茂德同志已经说了世界的服务业发展态势,我最近写了一本书,是关于中国服务业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探究,我发给了每个单位一把手,我一直没有要求大家看,因为是自己写的书,避嫌。但这是我多年来思考服务业的一个心得,拿出来与大家交流,我相信说透了服务业。香港到顶了吗?没到顶;东京到顶了吗?没到顶;纽约到顶了吗?没到顶。早着呢。我们与香港比,还差远呢。香港一个弹丸之地才一千平方公里,是深圳的一半,但是她的GDP等于广东省产值的总和,你说我们到顶了吗?就拿东京来说,东京有多大,占了日本产值的20%,2000亿美金。到顶了吗,到不了,早着呢。所以我们大有潜力,大有作为。服务业的业态有不少很传统很落后,我们的业态和结构升级空间有的是,关键是发展现代服务业。

(二)城区功能的辐射还可以大力扩展。这是鸿忠书记对的评价,鸿忠书记是我们区选出的市党代表和市人大代表,所以他对讲的话较多,对研究很透,解读很深。他在党代会和人代会上对的几次讲话,强调功能最完善的是,对全市对珠三角都有辐射的功能。我们的金融是辐射,我们的中介是辐射,我们的创意工业搞起来也是辐射。不仅仅是赚那点税收,对全市、全省乃至全国的贡献,就是它的辐射作用,就是我们努力的方向。的贡献不是传统意义上区财政的那20多亿,我们一年全口径税收260个亿,包括海关税、印花税。现在深圳对全国汇报的也是全口径的,深圳25年为全国贡献了4000个亿,4000个亿是什么概念呢?我们有很多比较穷的省,中央要转移支付,其中一个省一年要转移160个亿,4000个亿可以为这个省转移多少年?你说我们深圳我们的贡献大不大?我们要这样看,跳出看。所以的城市功能还在不断地扩展和辐射中。上次中央文明委来检查深圳文明城市的创建工作,交待旅行社要住在深圳的市中心,结果北京那边给定了“老地方酒店”,北京的旅行社还是认为就是深圳的市中心,事实也是,他们还不太清楚福田已成为深圳的市中心。所以的城市功能并没有到顶,还要大力辐射。包括金融、商业、专业服务业、口岸等。说到酒店,很多人认为已经被福田和南山抢去了,其实不然,在万象城旁边,即华润第二期建设,华润与君悦签了合同,要建一个六星级的君悦酒店,全世界才16家,我们一定要支持它,酒店业的龙头地位才能够巩固。

(三)服务业必须为全市的产业第一服务。的服务业不仅仅是要挣一点钱,而是要为全市的制造业、产业第一服务。我上次会议说明白了,这次我不多说了。

(四)发展的香港因素是用之不尽的。没有香港就不会有深圳和,小平同志也不会在这里画一个圈,因为有了香港才有了深圳的崛起。香港因素我们用了25年,以后还要用。创意工业我们要大量引进,金融要和香港紧密合作。还有商贸,香港因素永远取之不尽。这次深圳市政府代表团到香港拜访,就是一个口号:“向香港学习,为香港服务”。我们要向香港学的东西很多。金融方面我们搞国际性金融中心比不过香港,只能联手,要和上海抢这个地位只能和香港联手。还有城市管理,要全面学习,尤其是交通,我们的交通管理比起他们真是汗颜。香港因素多着呢,用之不尽的,还有很多要学,认认真真学,拿来主义。当然要结合我们的实际,吃狗肉是为了长人肉的,而不是长狗肉。

(五)创意产业要成为的新产业。现在有了势头,趁别人还没有醒过来我们该出手时就早出手。政府要研究出一些政策支持,上面我说了,就不再重复。

(六)要赚价值链中供应链的钱而不是生产链的。TCL的总裁、创维的总裁告诉我,生产一台电视机,只赚30至60元。真正的钱是供应商赚了,给物流链赚了。所以我们要赚产品下游的钱,上游的钱让制造业去赚。我们要赚供应链的钱,销售和售后服务等等。还有很多附加值高的都在产业链的下端,要赚这部分钱。当然,价值链这两端的附加值是高的,上游分出设计、创意等环节,这应该是引进的重点。

(七)城区的二次开发要加快步伐。今年市里批准的城中村改造有四个,算是多的了。但是有些是局部改造。有两块东西我们一定想办法搞定,一个是老社区,力争在两年内搞好。城中村可能积累的问题比较多,我们要集中力量集中资源也想办法搞定。很简单,我们一步步来,市政建设、道路、下水道、空中管线、电网、电话线、电视线等。政府也在研究,几块资源集中来做。开发的模式可能要改变一下,过去是谁开发谁受益,今天要改一下。我以前说的政府收的租赁费政府一分不用,全部用于城中村,新区长来了,这一点没有改变,收8000万,除了养队伍没有再动用。刚才市委决策咨询办的老曾提了很好的建议,但这是个大动作,城中村股份合作公司的福利性质要变成市场主体,这个要大动干戈,要认真研究。市里也在专门研究这个问题。老领导李灏书记上次专门对我和鲁毅同志说起股份公司的问题。李灏书记、有为书记、广镇主任,这些老书记老领导们都很关心这一块。现在深圳市、区都越来越重视这个问题,不是从消极被动考虑稳定的因素来考虑,而是这块资源如何用好的问题,是积极的态度。二次开发我们除了重点项目如物流园外,现在全力推清水河,清水河是搞单纯的第三方物流还是搞商贸与物流结合,我们在促请市里一并考虑。把笋岗、清水河一路沿伸下去,不要单纯搞第三方物流,区里是这个意见。还有宝安北,也要“炒”,你有华强北我有宝安北。我们有建材销售最大基地,汽车销售最大基地,世界500强企业如百安居、麦德龙,还有香江总部、好百年总部,都在那里。所以有些东西还是要“吹”,要推销,推销美好的生活方式,推销我们的生活质量。也要推销自己,不要总是唱哀歌。华为公司就有一首经常唱的歌,是他们篡改了词的,叫《志愿军歌》,华为一万人唱,每次集会时都唱,把“雄纠纠气昂昂跨过鸭绿江”改为“雄纠纠气昂昂跨过太平洋”。所以我们也要推销自己。

(八)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41项指标去落实,先行一步。最近深圳市政府颁布了科学发展观41项指标,GDP不是主要指标,综合效益是主要指标,包括环境、就业等等。以后对每个区的考核、深圳市本身的考核就按41项指标来,不是GDP。的GDP有410个亿,的税收不算海关税100个亿左右,龙岗的GDP是1000多亿,但它的税收和我们一样多,谁的质量好?质量还是看综合指标,41项指标。区委最近也在研究,比对一下。告诉大家,我们单位面积的产值是全市平均水平的3.5倍,税收和亩产指标是全市平均的5点多倍。不过我们不能躺在这里,福田、南山也赶上来了。是有料的,的产业没有“空心化”,服务业就是我们的主要产业。以后各职能局都要转变观念,按照这41项指标来做,去落实。

(九)要实现政府、社会和市场资源配置最优化。刚才行业协会服务署的同志谈了很多,七十多平方公里的经济怎样发展、社会怎么管理,公共产品的供给等等,单靠政府不行。行业协会的作用是什么,公益性组织的怎样,个人的怎样,必须要互动,资源配置最优化,包括人才。人才不是都集中在政府才是人才,是要集中在社会的。有人才,金融业人才多着呢。市最大的博士后流动站是在,在深交所。我们还有好多人才方面的优势,要充分利用好,只怪我们平时没好好地利用好,所以才有悲观的看法。

会展经济论文范文5

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的立法工作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02],立法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也应当看到,我国的经济社会立法状况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离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要求,仍有相当差距,需要从立法上研究解决以下几个问题。

一、坚持科学发展观,树立全面协调发展的立法观念

立法法和宪法都明确规定,我国立法总的指导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这个前提下,根据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不同具体时期的新情况、新任务和新需要,应当对某些立法观念予以调整、完善和发展,使之与时俱进地指导并服务于立法工作。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的立法工作要服从和服务于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即立法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这一立法原则和立法观念完全符合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体现了"发展是硬道理"和"发展是执政兴国第一要务"的思想。但是,在具体的立法工作中,我们不能教条主义地理解、机械地强调"立法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这个立法原则和立法观念。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建设这个中心的内涵在实践中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因此立法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内容和方式也要不断调整和变化。例如,改革开放初期,我们是以计划经济建设为中心,因此在1992年小平南巡讲话以前,我们的经济立法主要是为计划经济服务的。即使在1992年以后的一段时间内,由于立法活动本身的滞后性特点,决定了"以计划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立法不能适应"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中心"的立法需要,所以,1992年以后,我国法学界提出了"市场经济在一定意义上就是法治经济"的命题,以这种理论创新来使立法观念适应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从而丰富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立法观念的具体内容。今天,我们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坚持立法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观念,就必须按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把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结合起来,把科学发展观要求的五个方面的内容统筹起来,树立全面协调发展的立法观念。

全面协调发展的立法观念,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方面,是以立法为前提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和法治体系本身要全面协调发展;另一方面,是立法和法治要适应我国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的发展需要,并与之全面协调发展。

坚持全面协调发展的立法观念,并不排斥立法确定工作重点、区分先后和轻重缓急,但是这种确定和区分,不仅要符合科学发展观的精神,而且要在全面协调发展的框架内进行。

二、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经济立法与社会立法

本文这里使用的"经济立法"和"社会立法"的概念,是指在我国法律体系划分的七个部门法(宪法及宪法相关法、民法商法、行政法、经济法、社会法、刑法、诉讼与非诉讼程序法)中,有关经济法的立法和有关社会法的立法。按照西方国家对法律体系作公法、私法和社会法的区分标准,经济法通常被包括在广义的社会法中。本文在此使用的"社会法",是我国法律体系划分中狭义的概念,是指规范劳动关系、社会保障、社会福利和特殊群体权益保障方面的法律。社会法是在国家干预社会生活过程中逐渐发展起来的一个法律门类,所调整的是政府与社会之间、社会不同部分之间的法律关系。

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经济社会发展,对应于立法工作,首先就要统筹经济立法与社会立法。在我们过去改革发展的实践中,存在着"只重视经济增长,而忽视社会发展的现象",存在着经济与社会发展"''''一条腿长、一条腿短''''的失衡现象"[03]。这种现象在立法领域同样存在。

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立法始终是国家立法工作的重点,而社会立法则处于相对滞后状态。据统计[04],六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共立法37件,其中经济立法22件,社会立法1件。七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共立法62件,其中经济立法21件,社会立法5件。八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共立法118件,其中经济立法35件,社会立法6件。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共立法124件,其中经济立法29件,社会立法4件。20年来,全国人大常委会总计立法341件,其中经济立法107件,占36.5%;社会立法16件,仅占4.7%。参见下表。

全国人大常委会经济社会立法统计表

全国人大常委会立法总

数(件)经济立

法(件)占立法

总数的%社会立

法(件)占立法

总数的%

六届全国人大常委会372259.5%13.7%

七届全国人大常委会622133.8%58.0%

八届全国人大常委会1183529.6%65.0%

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1242923.3%43.1%

总计34110736.5%164.7%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全国人大常委会共制定300多部法律和有关法律问题的决定,其中三分之一以上是经济法律。"[05]

在2003年公布的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立法规划中,本届人大任期内将审议的法律草案59件,其中经济法类法律草案14件[06],社会法类法律草案6件[07];研究起草、成熟时安排审议的法律草案17件,其中经济立法6件,社会立法无。

在2005年第十届全国人大第三次会议上,全国人大代表团和联名代表共提出991件议案,其中行政法类316件,经济法类237件,社会法类只有128件,远远少于经济法类议案。

在地方立法中,重视经济立法、轻视社会立法的现象依然存在。例如,江苏省人大常委会1993年至1997年共制定和批准了76件经济法规,占立法总数的55%;安徽省九届人大制定、修改、批准经济类法规70件,占立法总数的54.7%。

造成经济立法与社会立法"一手硬、一手软"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从立法角度看,可能有以下主要原因:第一,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立法思想指导下,存在重经济发展、轻社会保障的立法观念。第二,经济立法在总体上可以直接保障和促进生产力发展,产生明显的经济效益,立法投入少而产出多,执法成本低而经济效益高。且经济立法可以产生GDP,可以出政绩,决策者、立法者、执法者、司法者等容易对经济立法产生积极性。第三,社会立法在总体上需要政府付出经济、服务、管理等资源,在我国经济发展水平还不高、政府全心全意发展经济的情况下,大力发展社会立法缺乏相应的物质基础、经济资源,政府行为缺乏相应的动力和积极性。第四,客观上,需要经济立法调整的经济关系、规范的经济行为和经济秩序等在总量上繁多复杂,因此对经济立法的需求量较大,而需要由社会立法调整、规范和保障的社会关系在总量上相对要少,加之某些社会法特征不太明显社会性立法,在统计时可能被归入了经济法、行政法等法律部门,因此我们看到社会立法的统计数字要明显少于经济立法。

无论怎么解释,过去我国社会立法与经济立法发展不平衡、不协调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今年来这种状况虽有一定改变,但还存在相当差距。我们应当根据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尽快改变这种立法状况,统筹经济立法与社会立法的全面协调发展。

三、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经济社会发展与经济社会权利保障

人民是国家的主人,社会的主体。科学发展观要求以人为本,统筹经济社会发展,就是要以人作为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的出发点和归宿,在立法中落实尊重和保障人权的宪法原则,在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的过程中,切实保障公民的经济社会权利。经济社会立法与公民利益直接相关的,是经济权利和社会权利的确认与保障。统筹经济社会发展,必须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随着这种发展带来物质财富的增加而同时考虑保障经济社会权利的协调发展。

根据联合国1966生效的我国全国人大已批准的《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国际公约》的规定,作为人权的经济社会权利包括:工作权、享有公平与良好之工作条件权,组织、参加工会权(我国全国人大在批准时对《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国际公约》的这一条提出声明予以保留),结社自由、罢工自由、社会保险、社会保障权、健康权、家庭母亲儿童和青年受特殊保护权,免受饥饿和改善生活环境权,受教育权等。国际上认为其中比较重要的权利,是适当生活水准权(包括足够的食物、衣着和住房),健康权,社会保障权,工作和就业中的权利,受教育权等。

经济社会权利也被称为"积极人权",它们是需要政府和社会提供条件、资源和帮助才能实现的人权。经济社会权利的义务主体是国家,权利主体是公民、特别是公民中的穷人和弱势群体,因此这类权利的实现体现了社会"公平"的价值理念,与社会主义制度在本质上是相通的。

国家作为经济社会权利的义务主体,负有国际法(国际人权公约)和国内法(宪法和其他法律)的双重法律责任,需要在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的过程中,坚持以人为本和尊重保障人权的原则,把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部分(或者大部分)成果通过社会立法等方式和途径,公平合理地用于保障公民的经济社会权利。

在以立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与经济社会权利保障方面,提出两方面的建议。一方面,建议在国家立法规划中,增加制定以下一些社会立法:《社会法典》、《促进就业法》、《平等就业保障法》、《劳工权利保护法》、《住房法》、《医疗保健法》、《福利保障法》(包括失业福利、老龄福利、工作事故和职业疾病福利、家庭福利、生育福利、因残疾丧失工作能力的福利等内容)、《儿童与青少年福利法》、《社会救助法》、《慈善事业法》等。国家制定有关社会立法时,应当尽可能把农民纳入法律调整和保障的范围,应当更多地关注弱势群体的权利保护。

另一方面,建议按照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对既有的经济社会立法进行重新审视和梳理,对其中需要补充、修改、解释和废止的,及时通过立法程序来完成。审视和梳理既有经济社会立法,要考虑以下因素:1、应当按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的要求,检审既有的经济社会立法是否与之相符;2、当下的经济水平和综合国力与过去经济社会法立法时的情况相比,已有明显提高,已具备相应提高经济社会立法的保障水平、标准和能力的条件,应当使某些既有的经济社会立法与时俱进地予以完善;3、2004年全国人大已有14条修正案对现行宪法进行修改,尤其是尊重保障人权成为一项宪法原则后,经济社会立法的各项法律、法规、地方性法规、政府规章等,均应当与修改后的宪法保持一致,及时补充修改完善。应当特别注意发现和解决由于经济社会立法导致或可能导致侵犯人权、引发社会冲突和等问题。

四、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经济社会立法与整个法律体系的协调发展

经济立法与社会立法之间需要统筹和协调发展,它们还应当与整个法律体系融为一个有机整体,实现经济社会立法与整个法律体系的统筹和协调发展。法律体系是一个国家以部门法划分为基础构成的法律规范整体。在广义上,法律体系还涉及国内法与国际法的关系问题。法律体系本身的协调发展,是法律体系中各部门法、各单个法、各法律规范协调发展的基础和保障。

经济社会立法不可能囊括其实施所需要的一切法律条件,而必须由其他法律部门来配合与支持。例如,市场经济需要良好的社会秩序和治安环境,这些领域的大多数问题就主要靠刑法、行政法等部门立法来解决。又如,违反经济立法达到犯罪的严重程度,就需要刑法与经济立法相衔接,对经济犯罪行为做出惩罚性规定。再如,经济立法和社会立法产生法律纠纷以后,需要通过司法程序予以解决和救济,就会涉及诉讼程序法和有关的司法制度。

经济社会立法与法律体系的协调发展,主要是这两个方面的立法与其他五个法律部门的协调,以及国内的经济社会立法与国际经济社会立法的协调。首先,要统筹立法资源,按照全面协调发展的立法观念在七个法律部门之间合理分配立法资源,不能搞立法的"平均主义",但也不能"畸轻畸重"、"厚此薄彼"。其次,要注意经济社会立法与法律体系的内容协调,避免重复立法、立法漏洞和不必要的交叉立法。第三,要注意经济社会立法与法律体系的规范协调,做到法律规范之间相互衔接,彼此呼应,相辅相成,编织成疏而不漏的恢恢法网。第四,要注意经济社会立法与国际法律规范的协调,要从国情出发,正确处理国内法与国际法的关系,同时学习和借鉴国际和外国先进有益的经济社会立法经验,在经济社会立法领域有条件地率先实现"立法国际化"。

五、落实依法治国方略,统筹经济社会立法与法律实施

立法的目的在于实施。如果法律不能或者不被实施,就会变成毫无意义的"空气震动"。在我国法治建设中,无法可依的问题已经基本解决,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成为法治发展中的主要矛盾。与我国法治发展的整体状况相比,统筹经济社会法治建设,既面临着无法可依的立法问题,也面临着立法与法律实施的协调发展问题。我国许多法律法规得不到实施,或者不能有效实施,固然有执法司法的体制、机制等原因,但有些则与立法有关。就是说,有些法律法规不能实施,追根溯源,主要还是因为立法造成的。立法的"不良"、立法的瑕疵、立法的漏洞、立法的空白、立法的冲突、立法脱离实际等立法质量问题,直接导致了法律实施的不能、乱为或者不为。立法是法治的上游活动和产品,实施法律则是法治的下游活动和使用立法产品的过程。很难想象,劣质的上游产品可以在使用中发挥应有的效应,甚至根本就无法投入使用。因此,有些法律实施的不理想,也要追究立法者生产"产品"的法律责任。在现实中,某些地方关于禁止燃放烟花炮竹、限制养犬等的立法之所以难以实施,之所以遭到群众抵制,很大程度上还是由立法本身造成的。

究其深层次原因,主要是:一、保障经济社会权利的社会立法,主要依靠国家和社会提供资源等保证,依靠政府提供人力、物力、财力等支持才能实施和实现;而其他有的立法,如税收、海关、工商、交通等立法,政府可以通过执法和司法获得经济收益。因此,受主客观条件的限制,社会立法面临诸多困难,立法积极性不高。二、我国立法中存在着立法的部门保护主义,有的政府部门"借立法扩权诿责",出现了"国家立法部门化,部门立法利益化,部门利益合法化"[08]的不正常现象。

保障经济社会权利的社会立法,往往会涉及政府与公民、公民与公民、公民与社会、公民与单位等不同利益取向、不同利益诉求的复杂矛盾。立法就是要预防、化解矛盾,或者最大限度地降低矛盾发生的可能性,就是要通过立法实现"分配正义",否则就会背离社会立法的目的。因此,制定保障经济社会权利的经济社会立法时,要注意以下问题:

第一,防止政府部门对经济社会立法的不作为、懈怠或者拖延。经济社会立法应当在保证立法投入和充分准备的前提下,规定立法进度的时间表,要求按期完成。

第二,防止政府部门利用起草法案的权力,弱化或者推卸法律实施的责任,特别要防止政府部门在起草经济社会立法中滥设、多设或者不设执法主体,避免把应当由本部门代表政府提供各项资源的责任,分摊到其他部门、社会、单位甚至公民个人身上。

第三,防止经济社会立法脱离实际、违背社情民意,不考虑执法条件、不顾及执法成本,闭门造法、与法律实施相脱节,避免法律在颁布之日就是其生命终结之时的现象。

第四,采取有效措施,提高立法质量,保证经济社会立法公正顺利地进行。一是进一步完善立法技术,增强经济社会立法的可行性。二是充分发言立法民主,让民众广泛参与社会立法的过程。通过民众的广泛参与,既可以表达自己的意愿,也可以监督立法过程可能的不公。三是保障经济社会权利的立法起草,政府部门因为是利害关系当事人,应当尽可能回避,而由立法机关自己主持或者委托专家学者来起草。四是进一步完善民主立法的程序,召开立法听证会、专家座谈会、论证会等,充分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

经济社会立法是对政府依法执政、依法行政的态度和能力的考验,是责任政府以人为本、执政(执法)为民、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体现,各级政府都要切实负起重视经济社会立法、加强经济社会执法的责任来。

注释:

[01]总书记2004年9月15日《在首都各界纪念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5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02]从1978年至2004年9月,全国人大制定了现行宪法和4个宪法修正案,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了200多件现行有效的法律,国务院制定了650多件现行有效的行政法规,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了7500多件现行有效的地方性法规,民族自治地方的人大制定了600多件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初步形成,有力地推动和保障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顺利进行。参见总书记2004年9月15日《在首都各界纪念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5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03]本书编写组编著:《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决定>学习辅导百问》,党建读物出版社2003年版,第20页。

[04]该统计含已废除和被修改的全部法律,而不是仅指现行有效的法律。

[05]郭道晖总主编:《当代中国立法》(上),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1998年版,第603页。

[06]具体包括:国有资产法、外汇法、反垄断法、反倾销和反补贴法、保障措施法、企业所得税法、银行业监督管理法、中国人民银行法(修订)、预算法(修订)、个人所得税法(修订)、审计法(修订)、土地管理法(修订)、对外贸易法(修订)、反不正当竞争法(修订)。

[07]具体包括:社会保险法(或者养老、医疗、失业、工伤保险分别立法)、社会救济法、劳动合同法、农民权益保护法、妇女权益保障法(修订)、未成年人保护法(修订)。

会展经济论文范文6

关键词:三农;制约;经济社会

一、从经济社会发展的角度来看中国三农问题形成的原因

近几年来,农民增收的势头出现有所减缓的趋势,农民增收的问题成为农村、农业工作中的头等大事。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农村改革的前20多年里,是农村得到实惠最多的一段时期,是农民最幸福的一段时期。农民纯收入增长很快,农民生活改善最为明显。20世纪80年代初,在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负责任制,提高了农产品价格,直接来自农业生产的收入增加了农民的收入。在改革开放的初期1979—1984年这段时期,全国农民平均纯收入在扣除物价因素后增长达14.1%,是改革开放以后,农民收入增长最快的一段时期。在1984年以后,农产品市场出现了卖粮难的现象,但是,这时农村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发展乡镇企业,发展多种经营,农民的收入仍然得到较快的增长。1985—1988年这段时期,全国农民收入年平均增长5%,农村经济仍然得到了持续的增长。1989—1991年,全国农村经济出现了负增长。1992年后,主要靠再一次提高农产品价格,同时增加农业的投入力度,农民收入再一次得到了增长。1992—1996年,全国农民收入实际平均增长达5.3%,其中19%年为9%,为90年代的最高增长年。但是自1997年以来,农民的收入普遍趋缓。1997年全国农民纯收入增长率虽然为4.6%,但比上一年纯收入增长率下降4.4个百分点。1998年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又比上一年回落0.3个百分点。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分析制约农民收入进一步增长的因素,既有经济发展方面的原因,也有政府宏观政策调控方面的原因,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大致有四方面的原因。第一,农业产量总量徘徊不前,农产品价格相对于工业产品的价格有下降的趋势。第二,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还没有到位。第三,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困难,影响了农民收入的进一步增长。第四,农村和农业面临不宽松的宏观经济环境。

二、三农”问题对我国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影响

“三农”问题不仅关系到我国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稳定与安全,而且关系到我国整个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安全与稳定。我国八亿多人口在农村,农村人口多,幅员辽阔。农村的现代化,意味着我国整个国民经济的现代化,农村的繁荣与稳定,意味着我们整个国家的繁荣与稳定。

“三农”问题不解决,意味着我国的农业生产力水平低下,将影响到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将影响到工农关系,城乡关系发展将日益严重。我国农业发展将面临严重的可持续发展危机。耕地资源将减少,水资源将不足,草原面临退化,水土流失,农田污染等问题。

农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农业是人类赖以生存的主要物质生产部门,人类文明也是从农业文明开始的。人类要生存,首先要吃饭,所以说农业是根本。农业的发展影响和制约着国民经济其它各部门的发展,农业的发展是国民经济其它各部门发展的基础。农业为工业其它各部门提供劳动力。农业又为工业,特别是轻工业提供原料,农业的高度发达,将为工业提供丰富廉价的原料,促进工业的快速发展。

三、科学发展观与农村和谐社会构建的关系

科学发展观与农村和谐社会构建的关系,简而言之,即是科学发展观是农村和谐社会构建的前提与保证的关系,而农村和谐社会构建是科学发展观在农村社会落实的途径与目标,这种落实体现在“以农民为本”的价值取向。因此,农村和谐社会的构建,要遵循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在发展中促和谐,在和谐中寻求发展。科学发展观是党中央从新世纪新阶段党和国家事业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统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同时也统领农村和谐社会的构建。只有树立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才能真正构建农村和谐社会。

四、以农民为本是农村和谐社会构建的价值取向

以人为本的“本”,不是事物的本源或本体,而是发展的出发点和着眼点,是发展的力量之源,以人为本,就是指以人为价值的核心和社会的本位,把人的生存和发展作为最高的价值目标,一切为了人,一切服务于人。农村和谐社会的构建,是紧紧围绕“以农民为本”这一核心而展开的。这就表明“以人为本”这一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在构建农村和谐社会的具体指向不是其他的人,而是广大的农民。以农民为本的价值取向,正是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这个核心在构建农村和谐社会过程中的具体体现。这就要求在构建农村和谐社会的过程中,一定要贯彻“以农民为本”这一核心,才能真正体现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作用。

农村社会如何走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道路,科学发展观为我们构建农村和谐社会指明了前进方向。表现在:发展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以人为本就是以广大农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本,要把满足广大农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实现农民群众的全面发展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参考文献:

[1]刘伟哲:《可持续发展理论与中国21世纪议程》[Ml,气象出版2001版,第6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