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中医药发展的建议范例6篇

促进中医药发展的建议

促进中医药发展的建议范文1

九万里风鹏正举

采访一开始,司富春教授即兴奋地谈起了他之所以对“中医药文化建设”这个宏大话题如此执着的原因。他首先兴奋地向记者介绍了一些“背景资料”,并由此导入了我们谈论的话题。

司富春教授说:“中医药文化建设,可以说是处于‘九万里风鹏正举’的大好时机,可以说是占尽天时地利人和的。为什么这样讲呢?因为在中共第十七届六中全会上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即明确了把文化建设提升到国家战略层面上。早在2009年,国务院还下发《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意见》中也将中医药文化建设纳入国家文化发展规划,并强调:‘推进中医药机构文化建设,弘扬行业传统职业道德。开展中医药科学文化普及教育,加强宣传教育基地建设。加强中医药文化资源开发利用,打造中医药文化品牌’。因此,我作为一名长期从事中医基础理论学科研究的‘业内人士’,无疑对于党中央、国务院的这些举措,感到由衷的高兴。”

随后,司富春教授又向记者谈及了他本人对于中医药文化的认识,他告诉记者:“中医药文化作为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的原创文化,是具有民族特色的文化符号,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是中医药学的灵魂和根基,蕴含着丰富的哲学思想和人文精神,是我国文化软实力的重要体现。”由此,司富春教授认为,“加强中医药文化建设,将对中华文化的复兴和社会主义文化大繁荣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为中医药事业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支撑和内在的文化驱动力,将会促进中医药事业为人类健康服务。”

同时,司富春教授还认为:“加强中医药文化建设,还是贯彻落实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根本要求;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立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重要内容;是提高我国文化软实力,向世界推广中国文化的重要载体;是促进中医药事业科学发展的重要措施;是满足人民群众健康和文化需求的必然选择!”

沉舟侧畔千帆过

司富春教授兴之所至,滔滔不绝:“说到我们加强中医药文化建设的重要性,我想起了刘禹锡的两句诗:‘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这用来形容中医药事业、中医药文化目前面临的发展契机,十分贴切。由于种种原因,以前,我们错失了许多大好时机,但现在,已经是今非昔比了。我们的国家正处于兴旺发达的盛世,一个国家的强盛,首先要建立在民族文化的根基之上,只有文化的厚土,才能承载一个国家走向富强的脚步。因此,鉴于我刚才提到的诸多和风惠雨,我认为,就目前而言,加强中医药文化建设,已经是迫在眉睫的事情了。这关系到充分发挥中医药文化对中医药事业发展的引领作用,关系到促进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伟大复兴的重要问题。对此,我对加强中医药文化建设的必要性,曾经做过详细的梳理和总结……”

随后,司富春教授详细介绍了他“梳理和总结”的结果,他先伸出了右手的食指,接着才开口说:“首先,加强中医药文化建设是中医药走向世界的需要。因为,历史已经证明,中医药作为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杰出代表,是对外交流的重要载体,是我国最具有国际竞争力和国家影响力的学科门类。通过国外民众介绍中医药知识和中医药文化,向世界展示中华民族的认知方式、价值取向和审美情趣,加大中医药文化的传播力度,中医药文化才能更快更好地走向世界,增强中医药文化的国际竞争力和吸引力,培养外国人对中医药文化的热情,不断扩大中医药文化在世界世界上的影响力,从而提升国家软实力。”

“其次,加强中医药文化建设,还是中医药继承和发展的需要。”司富春教授又伸出一根手指继续说,“因为中医药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继承和发展的载体,积极开展中医药文化普及教育,深入挖掘、保护、传承与发展中医药文化,做好中医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尤其是以我国历代名医、流派的学术特点和学术思想,发掘具有地方特色的诊疗技术,重视确有疗效的民间中医诊疗技术和方法的收集、整理、研究,为中医的继承、传播与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助推我国中医药民族文化的大发展和大繁荣。”

讲到这里,司富春教授伸出了第三根手指说继续说:“再次,加强中医药文化建设,更是保障人民健康的需要。因为中医药文化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认识生命、维护健康、防治疾病的思想和方法体系,是中医药服务的内在精神和思想基础。弘扬中医药文化,有利于推动应用中医药整体思维和辨证论治的精髓和特色诊疗技术,拓展中医药服务范围,发挥中医药简便验廉的特色优势为人民群众健康服务。其‘上工治未病’的思想理念,也是中医药文化的重要体现。通过发展中医药预防保健服务、拓展中医药服务领域、继续实施‘治未病’健康工程,让中医药的特色和精髓惠及更多的群众。”

“最后,加强中医药文化建设,也是中医药产业化的需要。”司富春教授把一直蜷着的小手指伸出来,与右手的其他手指并在一起说:“近些年来,随着人们对健康认识的深化和对中医本质的正确认识,中医药文化中的养生思想、保健方术越来越为人们喜闻乐见和身体力行,因此,中医药文化具有产业化的核心元素和社会基础。应大力发展中医药文化产业,开发中医药文化产业,形成中医药文化产业链,创造中医药文化新价值。”

直挂云帆济沧海

自然,作为一名全国政协委员,司富春教授并不仅仅是在就“中医药文化建设”这一话题,解说意义,空发感慨。其参政议政的职责,驱使他不但能阐释中医药文化建设的深远意义和其必要性意义,他肯定还会向“两会”提出一名长期沉醉于中医药文化海洋的学者的建议。

果然,他谈完如上话题后随即说道:“你刚才也看到了,我在提案中,很详细地罗列了我经过长时间、大量的调研工作后,所提出的几项建议。”接着,司富春教授又从重新攥起的拳头里伸出了食指,“首先我认为,国家应投入专项资金,分地区建设中医药文化博物馆。为什么这样讲呢,因为建立中医药文化博物馆,第一可以形象地展示中医药学从形成到繁荣、从继承到创新的轨迹,展示博大精深的中医药学和中医药文化的缩影,使之成为传播中医药文化的公共教育场所和弘扬中医药文化的窗口;第二呢,是能够加强中医药文物保护,为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医药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创造传习条件,从而更加深入地发展中医药事业和传承中医药文化产业,普及中医药科学知识;第三,能够统一建设中医名家学术研究室或者工作室,系统总结名老中医学术思想、临床经验和成长之路,以记录和保存著名中医的学术资料,发掘和保护地方特色的中医药技术,为后世人员传承和发展中医药打下坚实的基础;第四,可以使中医文化走进全民,升化其在民众中的文化认同感,向全民展示祖国传统中医药文化的风采和中医药治疗疾病的优势,从而使人们对祖国中医学的发展充满信心和希望,进一步强化中华民族精神的凝聚力,向全国人民乃至世界人民推广中医药,打造世界中医药文化品牌。”

“其次,我认为,国家还要加大经费投入,设立中医药文化研究专项资金,研究中医药文化建设的自身规律,准确把握中医药文化的内涵实质和核心价值观。”司富春教授接着说,“因为加强中医传统文化研究和教育,是保持中医优势和特色、提高临床疗效的根本。我认为具体应该采取的措施有:第一,要加强中医药文化源流及内涵研究。中医药的文化源流与我国传统古代哲学文化密切相关,也是中医学发展的重要理论基础,梳理中医药文化源流脉络,挖掘、整理、研究中医药文化内涵和原创思维,为搭建中医药理论构架提供资源和依据;第二,要继续加强开展中医药文献、文物、古迹资源普查工作,系统搜集和整理中医药文化的精髓,加大资金投入,在国际上加强我国的中医药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第三,要加强系统研究中医药典籍、古今名医、各流派的学术思想及其文化素养,传承好中医药四大学术经典著作独特的学术思想,并不断创新和发展。”

司富春教授沿着他的话题接下来介绍说:“再次呢,我认为,国家还要加紧培养中医药文化专业人员,注重高层次领军人才培养,造就一批中医药文化名家大师。因为中医药文化的传承与发展需要优秀的中医药文化专员,要培养中医药文化名家大师,‘以文化人’,是根本,用中医药文化‘铸魂化人’,培养真信、真懂、真用中医的临床人才,让中医药事业‘有人信、有人干 、有人管’。政府机构应当激发中医药文化人才建设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建立有利于中医药文化工作者潜心研究的政策和制度,对高水平中医药文化创新团队和个人给予大力支持;建立国家中医药文化工作者荣誉称号制度,表彰在中医药文化领域有突出贡献的单位与个人,加强高层次领军人才员的培养,为文化传承和优秀人才培养搭建重要平台。”

“最后一点,我建议,”司富春教授再次把小手指伸出来,由拳头并成手掌说,“国家要加强中医药文化的宣传,建立中医药文化宣教基地,开发中医药文化科普创意产品、富有特色的生态健康旅游产品,打造中医药文化产业链和中医药文化品牌。首先一步,可以汇集古代中医药文化精华,融合当代科学文化和中医药学术最新成果,通过创作包括图书、影视、电子读物、动漫等形式多样、科学实用、健康向上的中医药专题文化精品,广泛传播中医药文化知识,打造中医药文化产业链和中医药文化品牌。接下来,各地政府还要组建中医药文化传媒公司,使之成为弘扬中医药文化的重要窗口,推动中医药文化建设。同时深入推进‘中医中药中国行――进乡村・进社区・进家庭’之类的具有广泛社会影响的活动,充分发挥中医药人力资源优势,开展‘中医文化大讲堂’,建立中医药文化科普长效机制。这样,不仅能够宣传中医药文化,扩大中医中药影响,普遍提升群众对祖国传统医学和传统文化内涵的认识, 而且能够促进全社会形成‘信中医药、爱中医药、用中医药’的浓厚文化氛围。”

谈到这里,司富春教授长舒了一口气继续说:“以上这些,就是我今年‘两会’最重要的建议。我们光认识到加强中医药文化建设的重要性还不行,还需要有切实可行的具体实施策略和措施。‘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我相信,在党中央、国务院‘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号召下,作为具有五千多年璀璨历史的中医药文化,一定会有它‘大发展、大繁荣’的那一天!”

向阳花木易为春

在采访中,我们的话题还触及了司富春教授另一个与弘扬中医药文化、发展中医药事业密切相关的提案――“建议国家优先考虑中医学院更名大学,促进中医高等教育发展”。

提及这一话题,司富春教授首先说:“在中华民族数千年来的发展史上,中医药以其独特的诊疗方法、确切的疗效、低廉的费用以及用药的安全性等优势,深受广大群众的欢迎。党中央国务院高度历来高度重视中医药工作,并于2009年4月专门下发了《国务院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在当今科学技术突飞猛进、新兴学科、边缘学科层出不穷并出现高度综合、高度分化的趋势下,经济体制的巨大变革和社会的迅猛发展带来了医学模式和疾病谱等的改变,出现了人才需求多样化,学生就业多元化,职业更换经常化的现象。如何适应科学技术和医学科学发展的趋势,满足社会对医疗卫生事业的需求,培养高层次医学人才,成为中医院校长远发展的关键问题。古语说,‘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为春’。《论语・子路》中也说:‘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所以我认为,中医学院更名大学,更有利于促进中医药文化的弘扬和传承,推动文化建设的发展,有利于助推中医药更好更快地走向世界,有利于完善中医高等教育结构,促进中医教育发展。”

随后,司富春教授向记者谈了他提出这一建议的理由。他说:“首先,中医学院更名大学,是提升和保障全国人民健康水平的需要。前面我们聊到,中医药学是伟大的宝库,是中华民族自主创立和不断创新的生命科学,且‘简便廉验’的中医诊疗和康复保健技术具有深厚的群众基础。党和国家高度重视中医药工作,特别颁布了‘国发22号文件’,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中医学院更名大学对促进中医药高等教育发展,吸纳优秀学生,培养高水平中医药人才,保障人民群众的健康至关重要,是努力满足全国人民日益增长的医疗健康的迫切需要。其次,更名是推动中医药产业发展和区域发展的需要。我们都知道,中医药是中国具有原创优势的重要科技资源,也是我国具有独立自主知识产权的产业之一。更名大学有利于促进中药产业发展,有利于推进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有利于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第三,更名是弘扬民族文化的需要。既然中医药作为中华民族的瑰宝,是中医药学的灵魂和根基,蕴含着丰富的哲学思想和人文精神,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那么,更名大学,将有力促进中医药文化的弘扬和传承,推动文化建设的发展,为中华文化的复兴和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第四,更名还是中医药走向世界的需要。中国作为中医药文化的发源地,为中医药在世界的传播和全人类的健康做出了重要贡献。独具特色的中医药优势,得天独厚的中草药资源,疗效独特的专科技术,在国内外影响深远。随着我国国力的增强和世界各国对中医药认识的深化,中医药对外交流和合作日趋活跃,所以说,更名大学有利于助推中医药更好更快地走向世界。最后一点,更名更是完善中医高等教育结构,促进中医教育发展的需要。从全国范围来看,建校较早的中医学院除‘河南中医学院’外,其他均已完成更名。更名后大学院校的发展空间更为广阔,有利于学科的交叉融合,能充分发挥大学学科综合,人才荟萃,教学与科研密切结合的优势,扩大了办学影响,能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实现中医药现代化做出更大的贡献。”

针对以上理由,司富春建议:“首先,国家要加大对中医院校的投入力度,完善其软件和硬件建设,增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中医药人才的培养质量,为中医药的发展奠定基础。其次,鉴于中医院校的特殊性及中医药专业的特殊性,建议国家在大学更名上考虑有利于中医药教育发展的标准和条件,给予政策上倾斜,优先考虑符合条件的中医药院校,促使我们的国粹更好地传承和发展。”

在采访中,司富春教授一直激情澎湃,一连串地使用排比句,一条条逻辑清晰的论述,一个个的铿锵手势,再加上他声震屋宇、中气十足的语气,从言谈举止中,记者强烈地感受到了司富春教授对于我国国国粹――中医药的深厚感情。

促进中医药发展的建议范文2

在全国“非典”疫情得到有效控制,抗击“非典”的斗争取得决定性胜利的形势下,在卫生局中医药管理股和县中医院的大力协助和积极筹备下,中医药学术交流暨适宜技术推广会议今天在这里隆重开幕了。在此,我代表县卫生局对此次会议的召开表示热烈地祝贺!向参加会议的各位领导表示热烈地欢迎!向工作在中医药战线上的各位专家和学者致以崇高地敬意!

中医药学是祖国传统文化的瑰宝,是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独有的特色和优势,党和国家非常重视中医药事业的发展,今年,国务院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条例》,为中医药事业的发展提供了法律保障,县委、县政府历届领导也非常关心中医药事业,给予了许多支持和扶助,使我县的中医药事业进入了依法、持续、稳步发展的轨道,全县的中医工作在医疗、教学、科研等许多方面都取得了显著的成绩。本次会议旨在以继承、发展、创新为主线,拓展学术交流的广度和深度,努力提高学术活动的水平和质量,促进学术发展、科技进步和适宜技术的推广。同时我们还应看到,我县中医药事业发展进步,与人民群众的需要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还存在着不少困难和问题。我县中医药事业的振兴和发展任重而道远。各医疗卫生单位及广大中医药工作者还需各尽其责,加倍努力,勤奋工作,积极进取,为我县中医事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县中医院已具备一定规模和实力,在中医药专科(专病)建设方面,特别是骨伤、针灸专科两方面,措施有力,成绩斐然。此外在人才培养、信息网络建设、医院文化建设、经营管理等方面也有许多独到之处。

这次会议得到了全县广大中医药专业技术人员的积极响应和参与,会议收到论文116篇,不少文章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使用价值。这次会议的顺利召开,在开展新技术交流,提高医疗技术水平,促进适宜新技术的推广应用等方面将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我希望广大中医药工作者在今后的学术探讨和工作实践中,积极开创我县中医药科研、学术、临床服务工作的新局面。一要坚持为人民健康和经济建设服务的原则,二要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双百”方针。

这次会议之后,全县各医疗卫生单位要在现有工作的基础上,锐意进取,真抓实干,采取有效措施,进一步落实创建全国中医工作先进县的各项工作指标。

第一、加强中医药学会组织机构建设。学会组织机构建设是开展学术活动的基础和保障,要以县中医院为主体和依托,按照改革、创新、服务、管理、经营的办会理念,注重把那些在学术上有造诣,热爱学会工作的中青年学科带头人和技术骨干推荐和选拔到学会的领导岗位上来,以保证学术优势和学会工作的连续性。在加强学会组织机构建设方面,要充分发挥学会常务理事的作用,努力创造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进一步做好会员的发展工作。要把县、乡、村三级医疗卫生机构中的中医药工作者和中西结合工作者全部吸收到这一块阵地中来,共同为繁荣全县中医药学术科研事业而努力奋斗。

第二、进一步提高学术活动的水平和质量。中医药的生存和发展,有赖于中医药学术水平和临床疗效的不断提高,中医药只有在基础理论研究、临床疑难病症研究和重大疾病防治等方面取得重大进展和突破,中医药发展才具有强大内在动力。例如,在今年防治“非典”的斗争中,中医药发挥了温病学在防治传染病方面的特色和优势,做出了重大贡献,显示了强大的生命力。因此,要我们始终把提高中医药学术水平和临床疗效作为核心任务来抓。县中医院要充分发挥其人才集中,知识密集的优势,按照全国、全省中医药工作计划和防病治病的重点,开展科学研究,组织学术交流,提高学术活动的水平和质量,推动中医药学术的繁荣和发展。

第三、着力落实创建全国农村中医工作先进县的各项目标任务。县政府高度重视全国农村中医工作先进县创建工作,今年六月二日,以民政发*号文件转了我局制定的《民勤县创建全国中医工作先进县行动方案》,该方案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印发的《全国农村中医工作先进县建设标准与评审细则》为依据,对县、乡、村三级医疗卫生机构提出了明确的目标要求,是整个创建活动的行动指南。今天在座的有乡镇卫生院的院长和中医药骨干,希望大家回去后,以这次培训班、学术交流和适宜技术推广三大活动为动力,对照各自的工作目标责任和单位实际,认真查漏补缺,特别是对中医科和中药房建设要尽快建成合格达标,今年十一月份,我局将邀请县人大的领导和人民代表视察创建工作,哪个单位的工作滞后,由哪个单位的负责人和中医药骨干共同负责。

第四、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条例》。《条例》的颁布,标志着中医药事业由此将走上依法管理的新阶段,体现了党和政府对中医药事业的关怀和支持,广大中医药工作者要认真学习《条例》,领会《条例》的精神实质,利用各种形式广泛宣传《条例》,并在自己的工作实践中认真贯彻执行《条例》,依法管理和发展全县中医药事业。县、乡、村各级医疗卫生单位,要坚定不移地执行党和国家制定的卫生工作方针和中医药政策,紧紧围绕促进我县中医药改革与发展,为人民群众提供良好的中医药服务为中心目标,处理好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关系,使中医药工作服从和服务于保障人民群众健康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大局。

促进中医药发展的建议范文3

云南中医学院民族医药学院,云南昆明650500

【摘要】国务院颁发的《关于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是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一项重大举措,健康服务业是以维护和促进人民群众身心健康发展为目标的,涉及到民生的各个方面。云南独特的地理优势和丰富的民族医药资源,为发展云南省特色健康服务业奠定了基础,结合我省民族医药特色优势,探索发展我省民族医药特色健康服务业的必要性、重要性及相关对策,以资为云南健康服务业的发展建言献策。

关键词 健康服务业;民族医药;云南;对策

【中图分类号】R29【文献标志码】 A【文章编号】1007-8517(2015)01-0012-02

健康服务业以维护和促进人民群众身心健康为目标,主要包括医疗服务、健康管理与促进、健康保险以及相关服务,涉及药品、医疗器械、保健用品、保健食品、健身产品等支撑产业,覆盖面广,产业链长。加快发展健康服务业,是深化医改、改善民生、提升全民健康素质的必然要求,是进一步扩大内需、促进就业、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举措,对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国务院《关于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3]40号)[1]明确提出,鼓励各地结合本地实际和特色优势,合理定位、科学规划,打造健康服务产业集群,探索体制创新。云南独特的地理优势和丰富的民族医药资源,为发展云南省特色健康服务业奠定了基础,结合我省民族医药特色优势,探索发展我省民族医药特色健康服务业的必要性、重要性及相关对策,以资为云南健康服务业的发展建言献策。

1我省发展民族医药健康服务业的必要性、重要性

发展具有云南民族医药特色的健康服务业是云南独特的区域位置和多民族“多元一体、和而不同”为特点的医药体系所决定的。云南地处祖国西南边陲,气候宜人,人文、生态环境友好,是中国境内少数民族最多的省份,同时还是植物王国,拥有中药资源6559种,居全国首位药用植物6157种、动物372种、矿物30种,民族药1300余种,天然药物资源的品种和数量均居全国之首[2]。生息在这片热土上的25个少数民族,积累了丰富的防病治病的经验乃至医药理论,在不同的人文背景、气候环境中孕育出具有自身特点的民族医药,形成了傣族医药、藏族医药、彝族医药等多元一体的民族医药体系,具有“区域分明、和而不同、医文结合、医药结合”的特点。在这个民族医药体系中蕴含了丰富地各民族养生防病和治疗疾病的方法,在健康服务业中具有医疗和保健等多方位的价值。民族医药“简、便、廉、验”的特点可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元化健康的需求,符合健康服务业发展的新趋势,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广阔的发展前景。

在发展健康服务业的同时,也可以不断的总结梳理各民族行之有效的养生保健及防病治病的方法,并且加以规范和进行推广,对于民族医药民间有效经验的保护和传承也起到重要的作用。

在健康旅游中融入民族医药的防病、养生和治病方法是发展云南特色健康服务业必不可少的内容。旅游活动是展现文化的一种方法,而旅游者出游的目的是体验和感受一种异域的文化。云南是个多民族的省份,要展现的就是各民族特有的文化,而民族医药又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旅游中融入民族医药内容能更好得展现云南的特色。旅游者在旅游的过程中体验不同民族养生的简便方法,并将其运用于生活中,也是民族文化的一种传播和发扬。

总之,“天时、地利、人和”兼具的民族医药优势资源,将在云南发展健康服务业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前景广阔。

2发展民族医药健康服务业的建议

民族医药健康服务业是中医药健康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促进我省建设具有云南特色的健康服务业,多措并举发展我省民族医药健康服务业,提出如下建议。

2 1加强民族医药医疗机构建设,提升预防、保健医疗服务能力

2 1 1建设我省民族医药医疗服务网络根据《云南省加快中医药发展行动计划(2014-2020年)》[3]:“实现每个州、市均设有1所州市级中医(民族医)医院,且80%以上达到三级甲等中医(民族医)医院标准。”的要求,采取政府或社会投资等灵活方式建设民族医药医疗机构,尽快建设各州市县民族医院,使得每一个州市县都有民族医院,每个州市县都能提供较高水平的民族医药服务。

2 1 2充分发挥民族医药预防保健特色优势,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民族医药蕴含着丰富的养生保健经验和方法,很多方法操作方便,效果显著,适用于在基层医疗服务中推广应用。民族医药拥有丰富的民族药用资源,就地取材方便廉验;多样的诊断和治疗疾病的特色方法,可以作为基层医药资源不足的重要补充。建议结合当地民族医药资源特色,在当地卫生机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乡镇卫生院和70%卫生室增设民族医药服务项目,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同时民族医药资源中的食疗方法也可以推广和普及,建议在当地卫生医疗机构中设立民族医药“食疗中心”,在民族医药理论指导下,为病人提供个性化的配餐方案,从而达到防病治病的目的。以傣族医药为例,傣医具有“天人合一、体质相异、整体恒动”的养生观,傣族根据季节不同,进行饮食调养,达到机体四塔的平衡,如傣族认为冷季是人体“四塔”偏衰的季节,在饮食上要选择甜味和辣味的食物[4]。所以,在此季节中,应该配餐中适当多加一些甜味和辣味的食物,起到养生防病的作用。

2 2建立民族医药养生保健机构与管理机制,提高服务水平一是建议由医疗卫生行政部门开展关于民族医药养生保健机构建设与管理机制的研究,明确养生保健机构准入、设置条件,制定行业规范和标准,健全人力资源保障机制,加大人才培养和职业培训力度;二是对参加相关职业培训和职业技能鉴定的人员,符合条件的按规定给予补贴;三是建立健全民族医药健康服务业从业人员继续教育制度。

2 3加快民族医药信息化建设,发展民族医药健康文化 支持民族医药健康知识传播机构发展,培育民族医药健康文化产业营造良好社会氛围,充分利用广播电视、平面媒体、互联网等新兴媒体深入宣传民族医药养生保健知识,推广科学有效的民族医药养生、保健方法,鼓励开办专门的民族医药健康节目或栏目,倡导健康的生活方式,在全社会形成重视和促进健康的风气。

整合、完善名老民族医典型案例共享数据库和民族医药传统知识文献数据库,推动基层民族医药适宜技术推广、重点专科、民族医药文化科普等网络资源共享平台建设。

2 4利用民族区域特点,发展民族医药健康旅游整合我省优势民族医药医疗资源、特色养生保健资源、绿色生态旅游资源,发展民族医药保健养生旅游、民族医药医疗旅游。初步设想,在省内打造以滇西北、滇南、滇中为主的健康旅游路线,从民族养生、保健、食疗、文化各方面体现民族医药特色,具体路线如下:①滇西北民族医药健康旅游路线:大理—丽江—迪庆—怒江—德宏—腾冲,该路线包括了世界自然遗产核心区保护区,沿线有白族医药、纳西东巴医药、怒江流域(傈僳族、怒族、普米族、独龙族等)医药、迪庆藏医药。②滇南民族医药健康旅游路线:思茅—红河—文山—版纳,沿线有傣族医药、壮族医药、哈尼族医药等。③滇中民族医药健康旅游路线:昆明—楚雄—玉溪,沿线有云南省中医药民族医药博物馆、著名医家兰茂故居、云南白药集团、彝族医药等。

2 5加强药食同用中药材的种植、产品研发与应用开发适合我省环境和生活习惯的保健养生产品和旅游产品。我省具有丰富的民族医药资源,可以发挥相关学会、行业协会、企业等社会组织的作用,种植有关中药材,研发保健酒、保健菜肴食品(如漆油鸡汤、天麻鸡、石斛菜系)等。

2 6建立民族医药健康服务(养老服务)聚集区针对本省人口老龄化的突出问题,发挥民族医药养生保健作用,依托我省民族医药资源优势和医疗机构建设民族医药健康服务(养老服务)聚集区,在健康服务和养老服务中融入民族医药内容,加快发展健康和养老服务,做大做强健康和养老服务产业。例如,以傣医药、彝医药、白族医药、藏医药、纳西东巴医药为试点,建设基于不同地区、民族的养老观念、风俗和特点的“省—县—村”三级养老服务模式。

2 7开展国际合作交流,促进民族医药服务贸易发展广泛地开展国际合作交流活动,以湄公河次区域传统医药交流会为契机,鼓励和扶持我省优势民族医医疗资源,如西双版纳州傣医医院、德宏州中医医院到境外、国外拓展业务。可先采取在境外或国外合作开办中医药(民族医药)诊所、治疗中心的方式,条件成熟时,可开办医院。这些诊所、治疗中心、医院,除在当地提供民族医药医疗保健服务外,还可辅助开展民族医药医疗旅游工作,组织客源到云南来进行民族医药医疗保健旅游。

总之,我省在民族医药优势资源基础上发展健康服务业既可以彰显云南健康服务业的民族特色,同时也可促进民族医药养生、防病知识的传播,对云南民族医药也起到了保护和传承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国务院关于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3]40号)[S].2013.

[2]郑进,张超,马伟光,等.云南民族医药是天然药物发现性研究的摇篮[J].中国民族医药杂志,2007,(10):70-72.

[3]云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云南省加快中医药发展行动计划(2014—2020年)[S].2014.

促进中医药发展的建议范文4

本刊讯(记者田昊) 今年的两会期间,记者有幸采访了两位中药企业界的领军人物,李振江和赵步长。他们都不约而同地呼吁:要从国家战略发展的高度,重视中医药的发展。

近年来,国家对中药产业发展越来越重视,国务院专门成立了中医药工作部际协调小组,各级有关部门也出台了很多扶持中医药产业发展的政策。但由于种种原因,中医药产业在医药卫生体系中仍然处于弱势地位,发展状况不容乐观。

“中医药是我国的国粹,却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社会上还存在重西医西药、轻中医中药的偏见,而且往往用西医的理论和观点看待中医药。而国际上对传统医药非常重视,已经有92个国家颁布了传统药品相关法律法规,对他们本国的传统医药进行保护。”全国人大代表、神威药业董事长李振江说,“这种情况不仅与我国中医药大国的地位不相称,也影响了中医药在国际上的传播和发展。”

“中医药贴近‘民生’,中医药有数千年经验,博大精深,善于治疗疑难杂症,特别在老年病防治方面,中医药讲求整体观和辨证施治,平和中庸,较少医疗事故。”全国人大代表、步长集团董事长赵步长说,“发展中医药进社区,必将带来巨大的社会效益,不仅缓解广大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还可以节约大量医保资金和医疗救助金”。

这两位代表从不同的感受都谈到,中医药是我国的国粹,却没有得到有效的法律保护,知识产权不断外流,一些国家将中药方剂改头换面,利用我国的中药材资源,进行加工,再返销国内,成为所谓的“洋中药”。这些洋中药无论从技术上、工艺上,还是质量和疗效上都不比我国的中药更优质。但是,价格却高出几倍甚至几十倍,‘大大损害了患者的利益,也大大破坏了我国的中药资源。因此,一方面要尽快制定相应的法律体系,有效地保护中医药的知识产权:另一方面,必须尽快将中医药发展上升到国家战略高度,制定相关法律法规,以促进中医药的永续传承和健康发展。

尽快制定《促进民族医药发展法》呼声日甚

本刊讯(记者胡睿) 在今年全国两会上,关于出台《促进民族医药发展法》的呼声越来越高,据不完全统计,约有50多位代表委员联名或单独递交了民族医药立法的相关议案和提案。大家一致认为,落实国务院“制定和实施扶持民族医药事业发展的措施”指示精神,促进社会和谐发展,迫切需要加快民族医药立法,依法保障民族医药事业健康、稳定、可持续发展。

全国政协委员、甘肃奇正实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雷菊芳呼吁国家尽快制定《促进民族医药发展法》,把民族医的发展列入国家卫生事业计划,把民族药的发展列入国家经济发展项目,并把两者列为“西部大开发”的重点之一。她说我国的传统医药除了中医药以外还有大量的民族医药和民间医药,其文化背景和学术体系都是中医药所无法涵盖的。尽管民族医药资源丰富,但在现代工业兴起之后,特别是在医药“西化潮”下,许多地区民族医药的文化土壤受到破坏,民族民间医药人员在现代化、规范化过程被“一刀切”,正在失去继承发展民族医药的根本条件。民族医药的医疗、教学、科研、生产、经营机构的自主发展权益缺乏保障,经常受到忽视和挤压,以致失去特色,甚至失去赖以生存的土壤。

促进中医药发展的建议范文5

一直关注本溪医药产业的辽宁省省长陈政高也在繁忙的公务中抽出时间亲临会议现场。出席会议的还有商务部、中国医药保健品进出口商会、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等领导。为本次会议做出了突出贡献、立下汗马功劳的辽宁省外事(侨务)办公室主任崔德胜、副主任王朝霞参加了会议。与会领导还有辽宁省归国华侨联合会主席王之锋等。

本溪生物医药科技产业基地位于本溪与沈阳之间,是国家科技部批准建立的专业化园区,是举辽宁全省之力打造的“中国药都、生态新城”,同时也是辽宁推进产业布局调整的重要支点。它是加速沈本一体化进程的战略载体,是实现本溪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的核心动力。

基地总体规划面积205平方公里,产业规模1000亿元。基地内包括生物医药产业园、医疗器械产业园和森林健康城三大内容。基地以“世界眼光、未来高度、现代化标准”为起点,依托省内资源和研发优势,发展以生物医药为核心,以中药为特色的生命健康产业,力争用5~10年时间打造成为国内一流、世界先进的“医药之城、创新之城、森林之城、健康之城”。目前,基地已签约入驻项目160个,项目投资总额170亿元。

为进一步加快中国药都建设,扩大招商引资范围,更好地落实今年辽宁省“请进来”的招商引资战略,辽宁省外事(侨务)办公室和本溪市政府联手举办了本次会议。为使会议卓有成效,省市侨务部门严格遵循“广泛联络、重点筛选、突出专业、注重实效”的原则,从今年3月就有条不紊、扎实有效地开始了筹备。辽宁省外事(侨务)办公室、本溪市外事(侨务)办公室从领导到相关处室都高度重视,倾尽全力,通过各种渠道,做了大量工作,与海内外二百三十多家侨商企业建立了联系,重点筛选了近百家医药企业,先后数次“走出去”与企业面对面交流对接。其中,不乏闻名世界的侨商企业。比如香港海润集团、澳洲海维集团、加拿大平原农场神武科技投资公司、中国光彩事业日本促进会和韩国百信等企业。还有不少海外侨商企业先期到本溪进行了考察。由于前期准备工作做得扎实,为洽谈会的成功举办奠定了良好基础。

在7月18日下午举行的招待会上,本溪市政府的领导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欢迎来自世界各地的侨商到本溪投资创业,共同建设中国药都。中国光彩事业日本促进会会长姜维代表华商讲话,他动情地说,“我们在国外生活再好,但祖国母亲我们永远不能忘。此次来本溪考察后,更激起了我们为建设中国药都做贡献的豪情。”他的发言引起代表的强烈共鸣,会场不时爆发阵阵掌声。

7月19日上午,代表们参观了本溪生物医药科技产业基地。在一片青山绿水中,目力所及,是已经建成投产和正在建设中的厂房。基地内道路规整,一排排现代化厂房有序地排列在道路两旁。住宅和商业设施也分别坐落在基地内。周围是起伏的山峦,满目都是碧绿的花草树木,园区几乎掩映在绿色之中,环境优雅,令人赏心悦目。

代表们回到会场后,举行了“2010中国辽宁(本溪)医药产业侨商投资洽谈会开幕式签约仪式”。会议由本溪市市长王世伟主持。辽宁省外事侨务办公室副主任王朝霞在讲话中说,此次洽谈会是辽宁首次通过侨务渠道举办的专业性侨商投资洽谈会,省外办和本溪市政府与海内外230家医药界侨商进行了广泛接触;对一批项目进行了先期对接,为此次洽谈会的成功举办奠定了坚实基础。她说,今后我们将一如既往为回国创业的华侨提供优质服务,继续为辽宁企业和海外华侨企业搭建相互对接、合作的平台。最后,她希望并欢迎有更多的侨商企业回国创业发展。在欢快的乐曲中,本溪市政府分别与商务部投资促进事务局、中国医药保健品进出口商会和辽宁省归国华侨联合会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聘请了中国在韩侨民总会常务副会长李长作、澳洲海维集团董事长王海东和中国光彩事业日本促进会会长姜维为本溪市招商引资顾问。本次洽谈会取得了丰硕成果,洽谈合作项目116个,32个项目在会上签约,总投资额79亿元。

会议临近中午,公务繁忙的辽宁省省长陈政高匆匆走进会场看望代表,会场内响起一片掌声。

一落座,陈省长便开宗明义本溪生物医药产业基地位于沈阳和本溪的连接带上,这里交通便利,山青水秀,中草药材资源丰富,商务成本较低,非常适于发展生物医药产业。经过两年多的开发建设,本溪生物医药产业基地初具规模,一大批知名医药企业和中国医科大学、沈阳药科大学、辽宁中医药大学等高校科研机构已经入驻,建成了包括研发、检验、人才、金融等在内的8大功能服务平台,并被科技部批准为部级生物医药科技产业基地。我们欢迎海内外医药企业和人才来本溪投资创业,辽宁省和本溪市将为大家提供优惠的政策和高效的服务。我们有信心、有能力把本溪生物医药基地建设成为中国药都。我今天来就是想听听大家有什么意见和建议。

在陈省长情真意切的启发和动员下,香港海润集团主席岳必成首先发言。他说,本溪充满了生机与活力,打造中国药都本溪有着突出的地理、政策、环境优势,有能力容纳并提供医药企业所需的软硬条件。他感谢陈省长对海外华侨的关心和支持,并表示马上就来本溪投资办厂。陈省长欣慰地说:我最欣赏说了就干的企业家。陈省长幽默地说,本溪有这么多好的条件,你们不来这里发展没道理……陈省长一席话,引来一片笑声和掌声。会场里轻松的气氛促使与会者畅所欲言,代表们就自己所关心的问题纷纷发言,听完每一位代表发言,陈省长都当场请省有关部门负责人表态答复,有的问题当场拍板解决。陈省长这种雷厉风行的务实作风使与会代表深受感动。陈省长动情地说:海外华侨不忘祖国,回来支援祖国的经济建设,我们不仅欢迎,而且要提供宽松、舒心的环境。他直言相告只要你们来投资,其它事情由我们来办。这种感情真挚的话语赢来一阵阵热烈的掌声……

促进中医药发展的建议范文6

绥化市卫生局

××××年×月×日

年初以来,我们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六大精神为指导,,全国公务员公同的天地深入贯彻中、省、市纪委全会精神,按照国务院、省、市纠风办和省卫生厅的工作部署,从我市实际情况出发,坚持标本兼治、纠建并举的方针和“谁主管、谁负责”、“管行业必须管行风”的原则,牵头组织开展了纠正医药购销和医疗服务中的不正之风工作,积极推进和不断完善药品集中招标采购工作,在各有关部门的通力协作和共同努力下,这项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现将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精心部署,明确各责任部门的任务

各级党委、政府和各有关责任部门,特别是承担牵头任务的卫生行政部门,高度重视这项工作,主动按照上级要求和各自承担的责任,自觉地发了职能作用:一是在纪检监察部门的指导和协调下,牵头组织召开了相关责任部门的主要领导及相关负责人参加的联席会议。成立了以市卫生局主要领导为组长、各责任单位主管领导为副组长、相关科室领导为成员的“全市纠正医药购销和医疗服务中的不正之风领导小组”和相应的办事机构。明确了指导思想、任务目标、主要措施和各部门职责。实施了行风建设“一把手”工程,实行了领导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各责任部门也都把纠正医药购销中的不正之风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主要领导亲自指挥,分管领导具体组织实施。相继召开了领导班子会议,建立和完善本系统的领导组织和办事机构,制发了纠药风工作方案,进行了动员部署,并在本系统积极地开展工作。二是召开了全市卫生系统纪检监察暨纠风工作会议,进一步总结和部署了整治医药购销和医疗服务中的不正之风工作。市卫生局主要领导与县(市、区)卫生局长和市直医疗卫生单位主要负责人签订了责任状。市局局长及各县(市、区)卫生部门负责人,向社会郑重地作出了既保证认真履行党风廉政建设工作职责,切实抓好行风建设,又保证个人廉洁自律,并自觉接受各方面监督的承诺。三是制发了《××××年全市卫生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纠风工作方案》、《全市卫生系统“正行风、促发展”民主评议行风活动实施方案》、《全市纠正医药购销和医疗服务中不正之风实施意见》、《绥化市家医疗机构第四轮药品集中招标采购工作方案》等多个文件,对有关纠正医药购销和医疗服务中的不正之风工作作出了周密的安排,提出了严格要求。全市各级卫生部门和医疗卫生单位普遍以开展“维护群众健康权益、纠正行业不正之风”专项治理工作为重点,有计划、分步骤地全面开展了工作。

二、积极推进,努力规范药品集中招标采购工作

现在全市家非营利医院使用的是去年中标的药品,使用期限自××××年×月×日到年×月×日。我局按省厅要求,去年基本医疗保险目录的所有药品和其它临床常用药品全部实行了招标,中标药品种。用药总金额万元,招标药品金额万元,占用药总金额的,平均降幅达,向群众让利万元。今年的药品招标已开始运作,从×月×日开始发售标书,×月×日开标,现在评标已经结束,正在市物价局审查批零售价,预计月下旬开始执行新一轮中标药品。今年的招标工作,我们已经把临床使用的全部药品纳入招标范围,并在全市家非营利性医疗机构(二级以上医院家)中进行。我市四次药品招标,都是按要求将的降价空间让给患者。为保证药品集中招标采购工作规范有序的进行,确保中标和购进质好价廉的药品,确保将好处让利于民,在去年招标工作中,我们在严格执行国家和省药品集中招标采购有关政策规定的同时,注意坚持“四个原则”,严把“四个关口”。

–––坚持四个原则:

一是坚持医院为主体的原则。在抽调专家评标过程中,我们为了充分体现每个县(市、区)的代表性,除一家医院有特殊情况外,其余个县(市、区)的综合医院和市本级的综合医院都抽调了评审专家。

二是坚持全口径覆盖的原则。按照省卫生厅的要求,全市县以上非营利医院全部参加了药品招标;并把临床的所有

药品作为招标品种。这种办法可以最大限度地控制医生在开方时避让中标药品的可能性,减少中标后就死标的现象。

三是坚持质价比优先的原则。在药品招标评标过程中,我们在保证质量的同时,最大限度地降低了药品价格,凡没有达到认证的针剂药品一律不予中标,认证的药品占中标药品的%以上。

四是坚持最高限价的原则。我们对所有中标药品进行了最高限价,凡投标价格高于零售价的%的药品(除进口药外),如果不降到%以下,一律不予中标。同一品种相同规格的药品(商品名不同、零售价不同)高于其他投标价格%的一律不予中标。

–––严把四个关口:

一是严把关。为了保证药品招标的公正性,充分体现医院的主体地位。在选定招标公司前,我们对申请我市药品招标工作的家有招标资质的招标公司,进行了实地考察,除一家没有过本省药品招标的公司外,其他三家作为预选合格公司,并在家医院代表参加的招标公司选定会议上进行了公开展示,展示后由家医院代表公开投票,当场唱票,最后选定了黑龙江省龙达卫生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二是严把评标关。我们在专家库中分层次、按要求抽取专家,并在个小时内到达评标地点,采取关闭所有通讯工具,进行全封闭式的评标方法。

三是严把药品入院关。因为部分药品品种(特别是三个以上投标商参加投标的评标产品)中标药品的价格仍有很大的空间,对我市一些贫困县和小医院来说投标价格仍然很高。为了进一步降低药品价格,我们采取了下不封底的原则,即在药品中标通知书上写明,不高于中标价格在我市销售字样。

四是严把使用关。对药商反映的个别医院不使用中标药品的问题,在全市卫生工作会议上作为一个专题进行了通报,并提出了具体要求。会后,我们又把中标药品的使用情况,纳入行风建设检查评比中,与行风建设同时部署、同时检查、同时通报。我们还对药品经销商反映的个别医院,使用与中标药品同一品种的非中标药品,不按时付款等一些具体问题,及时认真地进行了处理,使中标药品在我市运行良好。

三、立足防范,专项治理医药购销中的不正之风

按照行风建设标本兼治的方针,本着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原则,针对我市在医药购销和医疗服务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结合深化城镇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我们从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入手,不断强化各项监管措施,进一步加大了从源头上预防和惩治不正之风的力度。一是积极争取和协调有关部门落实财政补助政策,调整医疗服务价格,逐步降低医院药品收入占业务收入的比重,弱化药品收益对医院的补偿作用。二是积极推进发展药品零售连锁企业和药品生产经营企业的资质认证工作。通过规范药品经营行为,鼓励药品经营企业之间开展公平有序的竞争,进一步降低药品价格。三是积极开展“廉洁行医,诚信服务”活动。我们组织有关医院专家,向全市医务工作者发出了关于“廉洁行医、诚信服务,自觉维护医学圣洁”的倡议书,并通过文件和新闻媒体进行了广泛地宣传,要求各级卫生部门动员广大医务工作者响应倡议,积极创建诚信医院活动和评选“廉洁行医,诚信服务标兵”活动。四是严格执行卫生部、省卫生厅关于严禁开单提成、收红包、拿回扣的有关规定,对违反规定的单位和个人,坚持核实一起,查处一起,绝不姑息。五是坚持实施了医疗服务和药品价格“明码标价”、“双处方”、“一日清单”、单病种医疗收费最高限价等项制度,继续推行并不断完善了病人选择医生制度及首诊负责制,尊重患者的知情权、选择权和监督权,增强了收费的透明度。六是继续开展“正行风、促发展”民主评议行风活动,深入开展了改善经济发展环境年活动,不断加强行业作风建设,带动和促进纠正医药购销中的不正之风工作的深入开展,上半年全市卫生系统医务人员共拒收和上缴红包元。七是加强了对医保定点医院的监管。市本级和大部分县(市、区)劳动保障部门都成立了医疗监督委员会,制定了医保专管员责任制,针对服务协议的相关内容,对定点医院进行“前沿”管理,严把住院审批关、贵重药品审批关,杜绝了大量的人情药和不合理用药。

为切实解决医药购销和医疗服务中的重点问题,各责任部门按照方案要求和工作分工,全面开展了专项治理,加大督促检查力度。市卫生局于月份进行了专题调研督导,月份由名领导带领工作组,对全市个县(市、区)近百个医疗卫生单位的行风重点问题和医疗服务质量情况,进行了专项明查暗访。以个体诊所和医疗机构分支门诊为重点,联合公安、工商等部门对全市医疗市场进行了集中整治。上半年共检查分支门诊和个体诊所家,关停不符合开业条件和无证行医的个体诊所家,取缔了所有的个体性病诊所,限期整改的医疗机构家,处罚家,查处江湖游医人、私自上门点滴的人,进一步净化和规范了医疗市场。药监部门组织开展了全市药品市场大检查,集中力量对农村药品市场进行了清理整顿工作,对制售假劣藏药的违法行为进行严厉打击。立案查处案件起,没收假劣药品标值万元,没收违法所得万元,罚款万元,取缔无证经营窝点处。与公安部门破获了一起售假团伙,涉案金额目前查实余万元,刑拘了人,批捕人,涉及假药个品种,此案已移交司法部门处理。物价部门把医疗服务和药品价格作为上半年全市价格检查的重点,成立了个检查组,对家医疗单位、户药品经销企业进行了重点检查。共查出违价单位户,查出违法金额万元,收缴违法所得万元,实现经济制裁总金额达万元。全市工商系统共出动执法人员人次,出动检查车辆台次,检查药品生产企业、药品经营企业、医疗单位户,已立案件,取缔无照行医户、无照经营药品户、超范围经营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