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农业发展的认识范例6篇

促进农业发展的认识

促进农业发展的认识范文1

一、对农业站的农业技术进行更新

为了真正的发挥农业技术对现代农业的促进作用,买现农业技术的教学与推广,需要先从自身着手,要加强对农业技术的更新,一方面要对现有的农业技术按照一定的标准进行分类做到分类明确,另一方面要对技术进行选择,不是单纯的大范围提供农业技术,而是根据当地的具体情况,为农民提供合适的技术用于农业的发展,进而满足农民种植的需要。因此对农业技术的更新,要做到有针对性,根据地域情况和作物的特点,选择合适的技术进行教学和推广。

二、提高农业技术人员的综合素质

农业技术的教学而后推广,依赖农业技术人员。因此要加强农业技术人员的素质培养,既要掌握基本的理论知识,又要具有实际经验,便于将理论与买践相结合充分的发挥。农业技术的作用因此需要加强农业技术人员的培训,提高其对知识的利用能力,同时要立足于农民的实际,根据其知识结构和理解水平,采用合适的教学万式推广农业技术。

三、做好农业技术的宣传工作

针对农民对农业技术知识缺乏认识。需要加强对农业站农业技术教学的宣传,提高农民对农业知识的认可度,为农民了解农业技术提供有力的条件,因此可以通过宣传广播以及乡镇宣传横幅的方式,以及进行集体讲座或者是技术竞赛的方式,引导农民,利用农业技术推动现代农业的发展。

四、建立农业技术示范点

农民在认识到农业技术对现代农业的促进作用,但是在实际的应用中,农民就存在犹豫不决的现象,为了改变这一现状需要建立农业技术示范点,使农民看到农业技术的效果,了解到农业技术对农业发展带来的好处,在农民切身体会到利益后,对农业技术认可并逐步推广,真正的买现农业技术对现代农业发展的促进作用。

五、加强政府的引导

促进农业发展的认识范文2

农业的机械化提高了农业单位生产的机械作业量,把农业生产的规模效益和农业机械化生产有机的结合起来。通过农业生产机械化,将先进的机械应用于农业生产,这将可以有效的改变我国传统的小农经济的生产模式,由粗放型经营模式向集约型模式发展,促进了农业规模化发展,从而降低单位生产的成本,从而促进农业经济的发展。农业的机械化发展和农业规模化生产相辅相成,农业生产要实现规模化生产就需要采用农业机械化,而农业的机械化的发展优化了配置了农业生产中的各个要素,从而又促进了农业规模化的发展,从而获得农业生产的规模化效益,促进了农业经济的发展。

农业机械化能够有效解放农村生产力,进而促进农业经济发展。农业机械化的应用,把农村生产力从土地中解放出来,减小了对农村土地的依赖程度,从而使得农村劳动力可以有机会从事其他行业工作,增加农民收入。同时,由于脱离了农业土地生产,农村劳动力可以从事农业附加值更高的非种植农业活动和养殖业,增加了农村劳动力的收入,促进了农业经济的全面发展。闲置的农村劳动力也可以到城市工作,这既能够促进城市的发展,又能增加农村劳动力的收入,而且还可以解放农村劳动力的思想和增加农村劳动力的知识,这样就变相的促进了农业的发展,也提高了农村劳动力的文化水平。

二、通过农业机械化促进农村经济快速发展的措施

首先,推动农业机械化科技创新发展。政府作为社会发展的中心环节,必须出台相应的政策措施,使农业机械更好的融合当前的先进科学技术。使农业机械化的科技创新发展理念不断深化,更大程度地调动农业机械化从业人员的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在充分结合农业机械化实际需求的基础上,鼓励农业机械化从业创新体系人员,做好农业机械化科技创新发展的研究开发与宣传推广工作,从而起到促进农村经济又快又好发展的作用。要坚持农业机械化的自主研发创新与引进技术协调发展,不仅要实现农机生产企业与相关大学、科研机构的产学研合作及共同研发,更要适时引进和吸收国外农业机械化方面的先进技术,推动我国农业机械化科实现突破性的进展,推进农业机械化装备和技术水平的整体转型升级,最终实现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其次,加大农业机械化资金投入力度。近年来,农业机械化对促进我国农村经济发展起到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不可否认,还有很多偏远的农村地区没有大规模实现农业机械化。如果想要通过农业机械化以更好地促进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地方政府和相关部门需要加大对农业机械化的资金投入力度,让广大的农村地区都能够更好地推广和应用农业机械,提高农村地区劳动力的产出效率和土地的生产能力,从而促进整体农村的经济发展。政府应当对农村的农业机械化发展出台一些倾斜政策,可以成立农业机械化推广专项基金,给农业机械化给予一定的资金扶持,为广大购置农业机械的农民给予补贴,提供稳妥可行有效的政策保障和资金支持。也要从我国农业发展的不同区域格局和不同生产特色出发,结合当地农业机械化的现实情况,下大力气提升农业机械化的资金投入力度,最终提升我国各地的农业机械化水平,促进农村各地经济平衡协调发展。

促进农业发展的认识范文3

关键词:知识型 农业经济 科学发展观 思考

随着经济时代的到来,知识经济对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对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是目前我国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农业的生产存在诸多的问题,我们应该根据具体的因素和问题,采取有效的措施,促进我国知识型农业经济的发展。

一、我国发展知识型农业经济的必要性

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推进,科学技术将朝着更高层次的方向发展,市场经济将会更加激烈,一个崭新的知识型经济时代的即将到来。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目前大多数国家的发展依靠科学技术以及文化知识,世界经济的发展已经从资本密集型经济形态及劳动密集型经济形态向知识密集型经济形态发展,这种经济形态的转变是发展的必然趋势。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将面临重大的发展机遇,不仅促进我国传统的农业经济向知识型农业经济发展,而且对人们的日常生活和思想观念都产生重大的影响。它表明在农业依靠自然资源和体力劳动的传统的农业经济已经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这对于依然依靠自然资源和体力劳动发展的农业经济的发展中国家是巨大的挑战。因此,作为发展中国家我们应该清醒的认识到:发展科学文化技术,促进我国传统农业经济向知识型经济时代的转变,否则,我国的农业经济发展将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的水平,在全球经济市场上也将会处在不利的地位。但是我们深知,从传统的经济形态向知识型经济时代的发展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所以我们应该努力发展,不断的追赶和超越,尽最大的努力摆脱我国农业经济落后的局面,最终实现知识型农业经济形态,提高市场竞争力。

二、制约我国知识型农业经济发展的因素

(一)地方政府不规范行为,给农业发展带来较大的负面影响

用市场经济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是我国农业经济发展遵循的重要原则。但是,我国地方政府职能转变缓慢。所以,在农业发展的实际过程中,地方政府行为不规范等问题仍比较突出,严重影响我国知识型农业经济的发展。

(二)农业科技投入不足,影响农业科研和创新能力

在知识经济时代,传统的农业经济中土地、资金和稀有自然资源的地位已经不再重要,相比之下,智力资源和知识的地位格外重要。在现代农业发展的进程中,农业科技的投入,包括科研人才和资金的投入以及二者配置结构,直接决定着国家的农业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目前中国的农业科技投入处于较低的水平,科研经费的投入和科研人员的素质以及科研人员和经费之间的配置结构等都达不到世界的平均水平。我国农业科研人员及农业科技资金的投入的规模不仅远远低于发达国家,而且也低于一些发展中国家。

(三)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机制不健全

农业科研、技术推广与农民教育培训相互脱离,缺乏协调是我国的农业技术转移过程中一个严重的弊病。一方面是农技推广工作与农民教育培训间缺乏紧密的联系,造成农民不仅文化素质不高,而且严重缺乏获得新技术信息的机会,大大降低了技术成果扩散速度。

(四)农民对科技知识意识淡薄

贫困地区农民受到交通不便以及自然条件恶劣等影响较少与外界接触,具有一种守旧、安贫以及求稳的思想观念。他们的思想僵硬、需求不高,对新事物缺乏注意力,对科学技术认识不够,农民受到传统思想的束缚对促进农业科学技术的推进具有很大的障碍。认为学习科学技术是国家的事情与自己无关,从而导致难以向农民推广科学技术,这种依赖心理严重影响知识型农业经济的发展。实际的生活中农民喜欢根据自己的经验判断事物比较,所以对于没听过、没见过的事物很难相信,更不愿意接受,这种守旧思想严重阻碍了农业经济的发展。

三、发展知识型农业经济的措施

(一)加强人才的培养和科技的创新

知识型农业经济是科学技术和科学文化知识先导型的农业经济,所以在发展知识型农业经济时,首先应该加强人才培养和农业科技的投入,促进农业科技知识的创新。培养新型的农业科技人才首先要加强高等院校结合计算机管理、自动化工程、能源化工、机械制造、医学以及营养保健等多学科进行全方面的学习,培养出农业生产技术、农业信息技术、农业工程技术以及农业生物技术等人才,而且还应该对现有农业科学技术人员以及管理人员加强培训和进修,不断加强知识的培训和教育,不断创新。创新是知识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农业经济的创新是促进知识型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要的途径。比如杂交水稻的研发和创新就是根据对杂交的知识技术的运用和创新。并且巨胚稻米以及彩色棉等都是在知识技术的创新基础下研发出来的。创新不仅包括技术的创新,而且还包括产品设计、思想观念以及管理制度的创新,只有不断的创新,才能促进知识型农业知识的发展。

(二)转变政府职能,更好地为持续发展农业服务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政府经济基础增长的职能主要是通过知识技术的不断进步促进经济的快速增长,在技术进步的同时,政府职能应该由传统的农民技术选择的决策者向农民技术选择服务转变,从而进行引导农民技术的选择:

促进农业发展的认识范文4

在整个农业经济发展过程中,农业经济管理却出现了很多问题,直接影响了我国农业经济管理的有效性,阻碍了农业经济的发展,阻碍了新农村建设。

1.1与农业经济发展相比管理体制具有不和谐性

我国实行的经济体制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而现行的农业经济管理体制却无法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其体制也无法适应农业社会结构,更不能适应农业经济的发展。在这种不合理的农业经济管理体制的指导下,使其管理农业经济时有些管理方法丧失了执行力,直接影响了农业经济的发展。而且在其管理机制中还存在很多的不足,特别是协调利益方面表现最为突出。

1.2农业经济管理重视度不够

一直以来党和国家的领导层高度重视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而且也相应的出台了许多文件,建立了相关的规章制度,而且明确规定了农业经济管理的指示,但是管理人员在进行农业经济管理时,没有很高的重视度,执行力缺失,没有很好的管理效果。管理重视度不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例如,管理人员思想观念的落后性,伴随农业经济的发展,其思想认识必然也要与时俱进,但是部分管理人员的思想认识却一直停滞不前;管理人员普遍素质不高,无法认识到农业经济管理的重要性,无法落实国家制定的政策制度,导致管理执行力度不够;管理人员对农业经济管理与农业经济发展的关系认识不清,将两方面割裂起来,造成了对农业经济管理重视度不够。

1.3管理人员没有较强的执政能力

农业经济管理人员单一的知识体系决定了其无法适应农业经济发展的步伐,阻碍了农业市场化及产业化的实现,这都是因为其执政能力不足的原因,若想促进农业经济管理更加合理必须将执政能力提高。

2农业经济管理发展趋势

2.1管理信息化伴

随我国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信息技术也应用到了各个领域中,大大提高了各行业的工作效率。在农业经济未来发展中,农业经济管理也正朝着信息化方向发展,从而提高管理效率,促进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现阶段,我国农业经济已经逐渐向信息化转变,在农业经济发展中也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信息化的农业技术对农业科技成果向农业生产力转变有推动作用。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会提高农业管理水平,因此,要不断使管理人员认识到信息化管理的重要性,提高管理效率。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就是对农业生产、农业管理及科研成果的相关信息进行收集和处理,为农业经济决策奠定基础。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的建设,不但能提高管理水平,提高工作效率,而且可以促进农业经济的发展。

2.2管理产业化伴

随我国农业产业化的全面推进,促进了农业发展,而且建设了农产品基地,我国也出台了农业合作政策,农业经济合作组织也逐渐建立起来,随之也成立了许多服务中介组织,基于利益政策的基础上,农业经济产业化进程也在不断推进,提高了农业市场化。农产品基地逐渐增多,生产变得标准化,提高了农产品的质量,有更多的农民加入到企业中,不但促进了农业经济的发展,而且提高了农民的收入。

2.3管理体制的不断创新

为适应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建设需求,不断创新农业经济管理体制是其必要条件,使其跟上时代以及社会的发展,扫清农业经济发展路上的障碍,促进我国农业经济的平稳发展。因此,要加强农业经济管理体制改革,政府和国家也要继续加大对农业经济发展的支持力度,同时国家要充分发挥宏观调控的职能,加大对我国农业经济发展的扶持力度。要不断开发先进的农业技术,适当调整农业经济结构,增强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等等,最终逐步实现农业现代化,推动我国经济的发展。

3结语

促进农业发展的认识范文5

召开全市农机化工作会,今天。非常及时,非常重要。下面,就全市农机化事业的发展,讲三点意见。

一、增强发展信心,准确掌握形势。

则方向不明。正确认识并掌握农机化发展的时代方位,古人说:辨方位以正则”方位不清。确定农机化发展的时代坐标,深刻领会农机化发展的时代内涵,推动我市农机化发展的基本前提。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坚持工业反哺农业、乡村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巩固、完善、加强支农惠农政策,切实加大农业投入,积极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国农业机械化面临良好的发展机遇。农业机械化促进法》为农机化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法律保证,购机补贴为农机化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政策支持,农民收入继续增长为农机化发展奠定了重要的经济基础,农机科技进步为农机化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技术支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农机化发展带来了新的需要。

突出加强农业基础建设,今年中央1号文件依照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要求。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继续增收,努力保证主要农产品基本供给,切实解决农村民生问题,扎实推进社会义新农村建设。并在醒目位置列出“提高现代农业装备水平,促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明确提出要加快发展农业机械化,大力推广机械深松整地,支持秸秆还田、水稻育插秧等农机作业;进一步增加农机具购置补贴,扩大补贴种类。农机化的地位和作用被提升到新高度,对促进农业机械化发展有极其重要深远的意义。从中央1号文件可以判断,三农”工作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的基本认识不会改变,党在农村的基本政策不会改变,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不会减弱,农业基层服务体系会更加健全和完善。当然,也应该清醒地看到面对复杂多变的农业农村发展环境,促进农业生产上新台阶的制约越来越多,坚持农民收入较快增长的难度越来越大,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要求越来越高,破除城乡二元结构的任务越来越重。依照现代经济增长理论,技术进步是临时经济增长的决定因素。农业机械化是对激进农业进行改造的技术进步过程,技术进步可以促进农业经济系统出现效益增长的良性循环,从而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促进临时经济增长。因此,先进的农业装备与机械化技术在现代农业的发展中越来越凸显其重要地位与作用,必将成为促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的前提条件。

二、打造农机亮点,转变发展方式。

各级党委和政府的领导下,近年来。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全市农机化发展取得显著成果,农机部门形成了一套发展农机化行之有效的方法和措施。但面对新的形势和任务,特别是当前全市“三农”工作新的特点和要求,促使我必需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务必在发展方式上有新突破,发展力度上有新举措,发展要求上体现新成效。

(一)农机要在科学发展上有新思路。推进农业机械化发展的历史进程中。努力实现农业机械化又好又快发展;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充分发挥好广大农民群众发展农业机械化的积极性;始终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切实提高农业机械化的发展质量;始终坚持统筹兼顾,形成协调一致共促农业机械化发展的局面。一定要认真贯彻市委、市政府决策安排,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统筹兼顾、突出重点,综合配套、积极推进,以服务“三农”为宗旨,以科技创新为动力,大力推广先进适用的农业机械,积极组织农业机械社会化服务,全面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要解放思想、更新观念,适应时展要求,树立危机意识、发展意识,以饱满的精神状态应对各种挑战,以积极主动的态度掌握机遇,及时采取对策措施,努力抢抓先机。要树立开拓创新意识,要把思想认识统一到中央和省、市农村工作会议精神上来,认真分析和掌握农机化发展面临的新形势、新机遇,因地制宜,发挥优势,突出特色,找准定位和工作的切入点,切实谋划出独具特色的农机化工作思路。

(二)农机要在发展现代农业上有新作为。发展现代农业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发展现代农机。建设现代农业的基本要求,也是农机部门拓展工作领域、服务中心工作的肯定选择。一是要结合各地主导产业的规划格局和发展优势,突出果蔬、烤烟、高粱、茶叶、畜牧业和水产业等,加快配套跟进农机新机具、新技术,为推动高效农业规模化、促进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提供装备支撑。二是要全力抓好新农村建设成片推进,积极探索农机科技示范园区建设,与龙头企业开展合作,加快发展适用于设施农业和特色高效农业的机械化技术与装备,探索发展农产品产后处置与加工机械化,促进农产品加工和流通,增加附加值,延长产业链,提高市场竞争力。三是要加强以乡村机耕道和提灌站为重点的农机基础设施建设,切实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

(三)农机要在促进农民增收上有新贡献。今年。但还不是农业强市,农村人口占全部人口的绝大多数,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将严重制约我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农机化事业在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经济繁荣上,空间广阔,大有作为。要充分认识到兴机”手段,富民”才是目的农机化工作就是要紧紧围绕农民增收这个核心来开展。一是要大力推广应用农机化先进技术,进一步扩大农机化节本增效技术的应用范围和应用面积,降低生产本钱,提高生产效率,减少灾害损失,实现农民增收。二是要着力提高农机化的社会效益。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机已不只仅体现替代激进劳动力的作用,更是农民增收的现代工具。同时,农机化本身吸纳了很多社会劳动力,更为我市的劳动力转移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三是要推进政策性增收。农机购置补贴政策是落实中央多予、少取、放活支农原则的基本政策,国家“三补贴、两减免”惠民政策的重要内容。这项工作社会影响大、政策性强,落实购机补贴中要加强领导,精心组织,规范运作,务求实效。要通过扎实的工作,使这项惠民政策真正贯彻好、落实好,让广大农民真正得到实惠,使农机成为农民增收新的亮点。

(四)农机要在发展领域上有新拓展。各级农机部门要进一步创新农业机械化发展的新路子。充分发挥和利用好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提高服务水平,促进农业机械化加快发展。一要创新发展理念。坚持走农机服务社会化、市场化的路子,通过专业服务与市场调节,构建分工合作、互惠互利的农机服务新机制,实现经营者、使用者和生产者多方共赢。二要培育市场主体。通过发展农机专业协会、建立农机专业服务公司、培植农机大户、组建农机合作社等形式,壮大农机市场主体,满足农民对农机服务多样化的需求,提高农机社会化服务水平。三要拓展服务领域。本着农民需要什么,就提供什么,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延伸到哪里,农机就服务到哪里的思路,着力构建全方位、多渠道、宽领域的农机服务体系。要采取政策支持、扶持引导、规范管理等措施,搞好信息服务、组织服务和后勤服务,发展好农机服务市场,引导农业机械化发展。

三、发明一流业绩,强化自身建设。

关键在人。各级农机部门要紧扣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个时代主题,一是要树立争创一流的工作精神。干事兴业。始终坚持高昂的精神状态,开展一流工作,发明一流业绩;广大农机工作者要切实增强事业心、责任心和使命感,团结一致,正视缺乏,勇于进取,全力推进全市农机化工作。要切实加强政治理论学习,刻苦钻研业务技能,更新知识结构,着力在精神状态、思想观念、发展机制和服务身手等方面实现新的提高。

完善管理体系。要根据社会经济发展总体规划和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二是要加强组织领导。统筹谋划农机化工作。继续加强农机化目标管理考核工作,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各级农机部门要加强部门协作,形成合力。要加强宣传,大力宣传农机新机具、新技术,宣传农机促进农民增收致富的典型事例,提高社会各界对农机化重要地位和作用的认识,为加快发展农机化事业发明良好的社会环境。要理顺基层农机管理体制,确保在参与农机项目的组织实施及试验、示范、推广、农机行政执法、公共信息服务、农机手教育培训等方面能履行农机公益性职能。

促进农业发展的认识范文6

关键词:农村;体育发展;高等体育教育

随着新时代的不断发展,忙碌的社会生活与工作给人们的身心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压力,为了促进身心的健康发展,加强体育运动是必然途径。近几年来,体育运动在人们生活中的地位有所提高,然而体育运动的推广不仅要针对城市,农村体育的发展也很重要。在城乡一体化的影响下,高等体育教育要充分发挥其作用,推动农村体育事业的发展,实现“全民健身计划”的目标。

一、农村体育发展中高等体育教育的作用

1.促M农村体育事业的全面发展

当前,体育运动不仅在城市生活中得到广泛关注,农村对于体育事业的重视程度也有所提高,但是,受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农村体育的发展效果与城市相比还是存在一定的差距。为了从根本上改善这种现象,就要积极地开展高等体育教育,促进农村体育事业的发展。政府要大力促进农村高等体育教育的实行,制订相关的激励政策与优惠制度对其发展进行扶持,给予资金上的补助,定期举办高等体育教育讲座来提高农民的体育意识,增加农民对体育知识的理解,加强体育建设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从而促进农村体育事业的全面发展。

2.实现“全民健身计划”

“全民健身计划”是为了推动我国精神文明建设的发展而提出的,其目的是要为人民群众的体育服务提供保障,促进体育事业的全面发展。在实施“全民健身计划”的过程中,不能忽视农民群众在其中的重要性,要让农民群众参与到体育运动中来,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全民健身计划”的作用。农村体育事业的发展在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所以,要积极推动“全民健身计划”的实施,提高体育活动在农民群众心目中的地位,加强农民群众对体育知识的了解与认识,从而提高高等体育教育的作用。

3.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必然途径

加强对农村、农民问题的关注,有效缩短城乡差距是我国现阶段急需解决的问题之一。农村体育事业的发展是推动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主要手段,所以,农村体育活动的发展是非常必要的,加强农村高等体育教育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必然途径。

二、农村体育发展中高等体育教育的发展策略

1.加强农村学校的高等体育教育

从现阶段我国农村体育事业的发展情况来看,其实际的运行不容乐观,由于对体育知识的认识不够深刻,广大农民并没有积极参与体育活动的意识,所以“全民健身计划”在农村的实施效果也不好。为了促进农村体育运动的发展,首先要对农村学校的高等体育进行加强。在学校内建设体育示范基地,全方面地培养学生的体育精神与体育意识,提高学生参加体育运动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使体育运动在农村得到普及。我国农村学校的体育运动基本设施不足,所以还需要政府的大力支持。

2.推动高等体育教育向现代化的方向发展

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体育运动在农村的发展也要打破传统,向现代化的方向发展,帮助广大农民将体育运动培养成一种兴趣爱好,作为他们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这样才能够促进农村体育向更快、更好的方向发展。在农村体育的发展过程中,可以将传统的体育形式与现代化的体育形式相结合,这样不仅保留了传统体育中的精华,还推动了体育事业在农村的发展。农村学校要大力发展体育教学,除了篮球、足球等基本体育运动之外,还可以将传统气息浓厚的舞龙、太极拳等加入到学校的体育教学中,不断深化高等体育教学内容的改革与创新,充分发挥高等体育教育的作用。

综上分析,农村体育活动的发展在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通过加强农民的体育意识,培养农民的体育精神,提高农民对体育知识的了解,充分发挥农村体育的作用,积极开展“全民健身计划”,让每一位农民群众都能参与到体育活动中来,是新农村建设的必然途径。

参考文献:

[1]陈玲.农村体育发展中高等体育教育的作用[J].体育世界(学术版),2016(7):124-125.

[2]马英.新课标背景下德州市农村初级中学体育教育的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D].聊城:聊城大学,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