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业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范例6篇

养殖业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养殖业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范文1

关键词:基层 畜牧养殖管理 问题 解决措施

中图分类号:F30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7)01-0089-01

在农村畜牧养殖行业长期发展的过程中,实际规模在减小,所以,抵御市场风险方面的能力也相对薄弱,无法与市场经济发展相适应,因而影响了农村经济发展。但是,畜牧养殖行业在加工业、服务业与种植业当中发挥着关键性作用,必须要积极采取措施来解决畜牧行业养殖管理的问题,只有这样才能够推动畜牧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一、基层畜牧养殖管理工作问题解构

第一,从业人员综合素质有待提高。在牧区畜牧养殖中,受传统散养与草蓄平衡的影响,会形成特定数量与规模。然而,因为养殖人员自身素质不高,不具备专业化的饲养机械设备,且尚未掌握饲养知识与相关技术,所以,始终以个人经验饲养。

第二,畜牧养殖品种不多。基层畜牧养殖的品种具有明显的单一性特征,且新型养殖品种十分匮乏,在品种更新方面的速度相对缓慢[1]。与此同时,很多养殖户为了满足市场需求,很容易出现盲目引种的问题,严重制约了畜牧养殖的规范性。

第三,畜牧养殖基础薄弱。在基层畜牧养殖中,养殖管理工作水平不高,且对新技术与饲养知识的应用也不多。只是在苏木镇兽医站中安排了技术工作人员,而能够提供技术支持的基层专业人才严重匮乏。为此,对牧区畜牧养殖生产力与疾病的防治造成了严重冲击,使其基础相对薄弱。

第四,市场化水平不高。虽然牧区养殖行业已经形成规模,然而,尚未具备配套的产销规范要求,导致其市场化的销售水平不高,无法与市场变化相适应,同样会影响基层畜牧养殖行业的发展。

第五,养殖条件不理想。基层畜牧养殖管理与经营的模式相对简单与粗放,而且并不具备统一的规划,最明显的就是养殖条件较差,进而对基层畜牧养殖行业发展带来了负面影响。通常,养殖环境对于畜禽养殖的科学性具有直接的影响。但是,现阶段商品畜禽养殖的结构相对简单,且未进行科学规划与布局。另外,养殖管理人员的工作思想保守且落后,很y与时展相适应,管理方法相对落后,影响畜禽商品率[2]。

二、解决基层畜牧养殖管理的具体措施

1.充分发挥政府主导性作用

在锡林郭勒盟东乌旗地区,要想确保畜牧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当地政府需要积极行使自身职能,使得主导作用得以全面发挥。政府要针对当地畜牧养殖布局予以合理地控制,不断完善基础设施的建设,营造理想的生态环境。与此同时,应始终遵循因地制宜的基本原则,确保规划的合理性,尽可能发挥本地自然优势。基于此,要科学设计,对养殖小区进行重点发展,构建畜牧行业的生产产业带[3]。在此基础上,当地政府应全面改善基础设施的条件,特别是交通与水利,在为畜牧业发展创造条件的同时,形成集销售、加工与生产于一体的链条,确保资源承载力。对养殖用地进行合理地安排,并且跟踪并监控养殖环境问题,实现经济和生产的共同可持续发展。

2.提高产品深加工经营水平

政府发挥主导作用,促进畜牧养殖业的发展,将市场作为导向实现生产的多元化,深入挖掘畜牧产品附加值,进一步提高产品深加工经营水平,对全新经济增长点进行探索。而政府也可以给予畜牧养殖大户相应的帮助与支持,进一步推动畜禽产品深加工的进步,增加产品附加值,使得产品销售的渠道与范围得以拓宽,实现养殖行业的全面发展。基于此,实现发展的良性循环,使生产和加工更加合理。

3.建立并健全服务机制

构建完善的服务机制,特别是在苏木镇级畜牧兽医站建设中,需要有机结合技术和生产,为养殖行业的发展提供一定的技术支持,在生产中融入全新的观念与技术,以保证基层服务能力的优化。与此同时,应全面增强基层服务质量,给予基层技术工作人员关心与帮助,充分发挥苏木镇兽医站的自身优势[4]。除此之外,要构建动物疫病防控机制,开展畜禽常见病与多发病预防及控制的工作,进一步推动畜牧养殖行业发展。

4.全面创新科学技术以加大培训力度

在建设新牧区的过程中,需要将熏沐养殖行业的发展作为重点,增强养殖工作人员素质。其中,最关键的就是要强化牧民素质,使其养殖观念得以转变。为此,应定期组织养殖人员参与技术培训,进而提高畜牧疾病防控与畜牧养殖方面的能力,使得养殖工作更加科学。另外,要深入研究并对品种进行改良,找出更有效的养殖方法,实现技术的全面创新,同时,还应当充分利用养殖知识内容[5]。基于此,在养殖行业发展中,需加大科技投入的力度,有效结合土地畜种改良和培训工作,对畜禽疫病进行有效地防治,实现饲养的模式化,最终增加畜牧养殖科技含量。

5.合理制定畜牧养殖管理体制

在基层畜牧养殖过程中,工作人员应不断更新管理理念,合理地制定出养殖场管理机制。第一,疫病防治的制度。养殖场卫生管理与养殖存在紧密联系,对疫病爆发予以实时监控,定期接种免疫疫苗,对环境进行彻底消毒等管理方式都能够减少畜禽死亡的几率。第二,养殖工作人员的管理制度。养殖场一定要聘用具备技术经验的人员,对其进行统一管理。这样一来,不仅能够对养殖场养殖模式进行改革,同时还能够增加实际的经济效益。

结束语

综上所述,畜牧业是现代畜牧业体系中的重要组成,其发展前景理想。所以,为了实现新农村建设,增加农民收入,必须要充分考虑本地条件,在农业发展的同时,促进畜牧养殖行业的可持续发展,进一步推动地区经济与新农村建设。

参考文献

[1]金学明.基层畜牧养殖管理存在问题与解决方法[J].畜牧兽医科技信息,2015(2):28-29.

[2]柏中峰,黄志权,王成磊等.基层畜牧养殖管理存在问题与解决方法研究[J].大科技,2016(6):185-185,186.

[3]白惠珍.基层畜牧养殖管理存在问题与解决方法[J].兽医导刊,2014(12):46-46.

养殖业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范文2

[关键词]现代畜牧业;综述

畜牧业作为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农业经济的发展,为了适应当前社会发展需要,畜牧业不断进行自身的改革。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畜牧业已由传统的畜牧业向现代畜牧业转变,现代畜牧业主要是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发展自己,应运先进的管理技术管理畜牧业,最终实现区域特色、养殖规模化以产业化经营的模式。为了促进现代畜牧业的进一步发展,需要加强对现在畜牧业发展的研究,寻求科学、有效的方法推动整个行业的进步。

1现代畜牧业存在的问题分析

随着我国经济以及城市化的快速发展,促进畜牧业的发展,畜牧产品需求量逐年增加,使得畜牧业保持良好的发展趋势,但是在其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存在一些急需解决的问题,如果不能够及时处理,将会直接影响到畜牧行业的健康、有序的发展,现代畜牧业发展主要是存在以下问题;

1.1当前畜牧养殖方式以及品种需改进

当前,虽然我国畜牧行业发展迅速,但是在我国许多地方的畜牧养殖仍旧采用的是传统的养殖模式,主要是以农户为主体的饲养模式存在,个体农户畜牧养殖存在一些不足,其规模相对较小,抵抗外界风险的能力低,同时,个体农户在进行饲养与管理中相对比较随意,缺乏科学的管理措施,其中最主要的是缺乏必要的动物防疫措施,不利于动物疫情的防控,在一定程度上增加畜牧养殖风险。畜牧的品种趋于老化,没有能够加大资金投入,引入优良的畜牧品种,个体农户养殖技术落后,畜群结构不合理,以上各种因素限制了畜牧业的发展,急需要对其进行改革。

1.2畜牧产业结构不合理

现阶段我国肉牛、肉羊以及奶牛等饲草类畜牧发展与发达国家相比,其规模化发展相对比较缓慢,而我国作为农业大国,每年都会生产出大量的农作物秸秆,丰富的农作物秸秆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利用,使得我国畜牧业出现种养结合不够密切,整个饲养循环不够畅通。当前,畜牧行业缺乏大型的畜牧加工企业,大型畜牧企业能够实现规模化生产,保证畜牧产业上下通道畅通,最终实现企业的发展,但是,在目前的情况是畜牧产业链短,缺乏相应的深加工配套措施,产业上下通道不通,饲养、生产以及销售衔接不紧密,畜牧产业结构不合理。

1.3国内畜牧产品价格波动大

畜牧养殖的经济效益与畜牧产品价格密切相关,由于改革开放,我国畜牧产品的市场受到外国价格的强力冲击,比如,我国国内畜牧产品生产成本高,而外国畜牧产品由于技术、管理等方面比较先进,其畜牧产品的价格低,这样一来必然会造成进口量增加,国内畜牧产品受到冲击,为了将产品没出去,只有不断的降低价格,最终损失的是养殖户的利益。国外的优质低价畜牧产品对国内产品产生严重冲击,使得国内畜牧产品价格不稳定,价格波动大不利于畜牧养殖户把控市场。

1.4畜牧产业化程度低

由于社会经济以及科学技术的发展,促使我国畜牧业的发展,但是,目前我国畜牧产品仍旧存在一些不足,其中主要包括传统的饲养模式仍旧占据主导地位,更多的是农户个体饲养为主,同时畜牧产品多样、产量小。价格低以及品质差等不足,阻碍我国畜牧业的发展。由于我国当前畜牧业还未形成产业化,尚未形成自己的品牌无法吸引客户,难以获得市场的认可,极易受到外国畜牧产品的冲击。

2优化现代畜牧业发展之路

为了促进畜牧业健康、有序的发展,需要结合实际国情,要能够做到因地制宜的发展本地畜牧业,响应国家科学发展观,适应市场发展需求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加快畜牧行业发展方式转变,不断完善畜牧产业结构,只注重动物防疫工作,全面提升畜牧产业化,促进现代畜牧业的发展措施如下:

2.1加快规模化养殖

畜牧业若要想快速发展,就要将畜牧规模化养殖作为重点进行发展,积极响应国家发展政策,利用国家提供的优惠政策,推动其规模化发展,严格按照国家要求,对中小规模的养殖户进行养殖场改造,不断完善场房建设,最终达到产业升级,合理划分生产区、生产区以及隔离区,完善基础设施,合理布局。

2.2优化畜牧产品深加工

当前,我国畜牧产品的发展的缓慢,仍旧沿用传统的饲养模式,产品加工落后,优化畜牧产品深加工可以增加产品的附加值,提高畜牧产品的竞争力,可以抢占更加的市场份额。加快畜牧产品的经营策略,实现产品的升级,积极推广产业的品牌,加大科技投入,提升畜牧产品附加值,丰富产品的种类,最终实现产品的多样化,提高畜牧养殖户的经济效益。

2.3注重动物防疫,提高畜牧业抗疫病能力

国家要不断加大对基层动物防疫的资金投入,推荐基层畜牧防疫站的基础设施建设,改善防疫人员的待遇,提高其专业技术水平。坚持同进同出等养殖策略,实行自繁自养,尽可能减少从外地引入种苗,减少外源性疾病感染,加强基础免疫,提前做好免疫工作,减少疾病的发生。

3结语

为了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对畜牧业的发展提出更高的要求,畜牧业的发展必将呈现出规模化、产业化的趋势。对于当前畜牧业存在的问题,需要及时发进行解决,促进畜牧产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毕成文.畜牧业可持续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甘肃畜牧兽医,2016,(23):9-10.

[2]张锁良,宋宇轩.我国畜牧业存在的问题、对策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J].家畜生态学报,2014,(11):6-10,17.

[3]张焕忠.现代畜牧业技术推广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措施[J].中国畜牧兽医文摘,2015,(9):9.

养殖业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范文3

1养殖业现状

我区的养殖业走区域化布局、规模化发展、专业化生产、技术化服务之路,形成了镇的半壁店、欢套的万头猪场;镇以村为主的奶牛养殖小区;蛋鸡养殖小区;镇的特种养殖区。同时还推行了品种良种化、服务及时化、执法程序化,开展了1个基地和3个体系建设,即商品、畜、禽的生产基地,执法监测体系、科技推广体系、防疫体系的建设。

全区存栏猪、奶牛、羊、鸡存栏分别达到38875头、12190头、9815只、51.46万只,养殖专业户2621户,每日产生畜禽粪尿等污染物约400吨。

2存在问题

养殖粗放。我区存栏的部分畜禽为分散饲养,每天的粪尿等污染物随意排放,即不环保也不卫生。

污物处理简单。大部分污物尤其是散养户的粪便等污物都是简单存放,未进行再加工、再处理。

防疫条件落后。有很大一部分的养殖场户尤其是散养户动物防疫条件及卫生条件落后,防疫、消毒及无害化处理硬件设施及规章制度等软件环境不完善,人畜混居,卫生、环保措施不健全。

3采取措施

积极发展无公害生产。近年来,我区积极推广无公害生产,截至目前,先后有奶牛养殖小区、恒信赛鸽公棚、立冬食品有限公司、半壁店生猪养殖场及孟凡城猪场5家养殖企业及其加工企业先后通过了省级无公害畜产品产地认证,并全都通过了环评检测,起到了积极地典型示范带动作用。

全面推广规模化标准化养殖,改善养殖环境。鼓励和支持养殖场(户)发展规模化标准化养殖,规范养殖场动物防疫条件,强化其软件硬件建设。

推广沼气池建设。结合新农村建设,推广养殖场建设沼气池,畜禽粪便发酵产生沼气,沼液浇灌农作物,即解决了环境污染问题,又解决了燃料问题,同时也解决了农业肥料污染问题。

强化检测与养殖场环境治理。近年来,加强了养殖场兽药饲料等添加剂的监管,规范了生猪等畜禽屠宰前停止饲喂兽药制度,深入开展产地临栏检疫工作,同时加强动物防疫条件的审核力度。

积极推广环保清洁生态的养殖项目,做好典型示范。在做好监管的同时,积极推广环保清洁生态的养殖项目,积极推广丰南区现代农业示范园区、丰南区综合种养殖示范园区建设,以项目带动养殖业向环保卫生生态方面发展。

养殖业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范文4

关键词:环境污染;畜牧业;问题

近些年来,畜牧业对生态环境的污染给不少我国带来很大的麻烦,例如粪尿、污水对环境的污染,粪尿使养殖场的周围恶臭熏天、蚊蝇孳生、细菌繁殖、疫病传播,严重影响了周围居民的生活工作和身体健康。污水不经处理,含有大量的病原微生物,直接排向河流,将严重污染下游地区水源,引起水体的富营养化。

1 我国畜牧业对环境污染现状

近些年来,随着我国畜牧业的不断发展,动物的粪尿、污水、恶臭、矿物质元素等对生态环境造成的严重的污染问题。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畜牧业对环境产生的污染问题成为了畜牧业共同关注的焦点问题。提升畜牧业牲畜的成活率,不仅有利于促进畜牧业整体效益的提高,防止牲畜出现营养应激、腹泻、呕吐、营养不良等问题,还有利于优化畜牧业的饲养管理环境,促进牲畜能够健康生长,进而提升畜牧业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2 畜牧业对环境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畜牧业生产中的环境问题

畜牧业的迅速发展,畜牧业生产带来的排泄物以及由畜禽饲料和产品带来的有毒残留物对生态环境的污染也越来越严重,畜牧业已经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污染源,它不仅污染环境,而且也严重影响人类健康,国家环保总局在全国23个省市进行的调查发现,全国90%的规模化畜禽养殖场未经过环境影响评价,60%的养殖场缺乏必要的污染防治措施。臭气,臭味与氮对环境的污染,两者是密切相关的。它们都是来自饲料中蛋白质的最终代谢产物,或者是粪尿中多余的养分经厌氧细菌分解而成的物质。这些物质包括氨、H2S等带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若臭气浓度不大,量小,可自大气稀释扩散至上空,不会引起公害问题,若量大且高浓度的臭气长期存在,会使人产生厌恶感,给人们带来精神不愉快,影响人体健康。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过去远离城市的畜牧养殖场,现在离居民居住区越来越近,畜牧场臭气必将引起公众关注。在对牲畜进行分离的过程中,由于其很难适应新环境的湿度和温度,饲养员清理畜牧业环境的效率不高,使得牲畜的生长环境和卫生条件很难符合我国畜牧业生产中的环境卫生条件标准。不科学的疫苗注射使得牲畜腹泻、痢疾问题出现的概率比较大,不利于畜牧业生产中的环境问题的解决,容易导致牲畜的粪尿不分离,产生的有害气体极其容易环境,增加牲畜生病死亡的概率。并且水体的富营养化水污染主要表现为有机物和氮、磷的污染,畜禽的粪尿中富含有机物质和氮、磷,严重的影响着畜牧业生产中的水体环境,对人类的健康造成严重威胁。

2.2 畜产品的污染

畜产品中药物残留和重金属残留是影响畜产品质量的两个非常重要的指标。然而,现实中生产者为了提高产量,追求经济效益,在饲料中广泛使用各种添加剂。添加剂是配合饲料中关键部分,能提高饲料转化率,促进畜禽生产发育,提高产量。然而有些添加剂的使用却对人畜安全、生态环境带来了一系列不良影响。如抗生素,它作为抗菌助长剂对畜禽疾病的防治,促进畜禽生长发育,提高饲料报酬起到了积极作用。但是超剂量使用抗生素已造成畜产品中残留,从而通过食物链使人产生中毒反应和过敏反应。目前,欧美等发达国家已严格限制抗生素作为饲料添加剂使用,而我国还在普遍使用。这些畜产品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对人体健康带来危害,同时影响畜产品的出口,造成重大经济损失。近年来欧洲疯牛病、二口恶英等事件已引起世界市场恐慌便是一例。

3 畜牧业对环境污染的防治措施

3.1 环境污染的防治措施

针对我国国情和环境状况,防治环境污染宜采用科学手段和政策措施相结合的综合治理策略。首先应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制订相关法律法规,科学、合理规划、建设及监控养殖场,防治环境污染。其次要研究和开发环保型饲料技术、粪便处理利用技术,利用生态工程生物及生态净化技术治理粪污为了引导养殖人员有效落实防疫制度,规模化经营的养殖场应当选择德才兼备的、精通养殖防疫的技术人员。通过进行定期的养殖专业培训和定期的考核,提高养殖人员的专业水平,提升养殖人员的自我控制和自我管理能力。规模化经营的养殖场还应当根据自己的规模和实际,制定完善的规章制度,提高技术人员的卫生防疫和检查水平,建立科学合理的养殖防疫制度。为了改善牲畜的生长环境,方便牲畜粪尿能够直接从其环境的网床排入适当的场所,畜牧业管理人员应当采用高床饲养方式,定期刮粪板,并对牲畜的通风换气量进行合理控制,达到粪尿分离的程度。

3.2 生产绿色畜产品提高营养调控措施

饲养员对饲料原料的选择与日粮配制方面要选用优质饲料原料生产高品质饲料的关键之一是确保原料的质量。使用优质原料,可减少饲料用量,降低采食量,减少排泄量。合理地选用蛋白质饲料、科学配制动物日粮,对于提高饲料利用率,降低环境污染具有重要的实际价值。蛋白质饲料的生物学效价(利用率)取决于其中的蛋白质价值、能量价值和抗营养因子。最好保持使用与原哺乳期相同的饲料,在牲畜迅速的生长阶段,畜牧业饲养员应当喂养富含高蛋白、维生素、高能量的优质饲料,同时注意添加剂的补充,减少粗纤维过多的饲料。尽可能准确测定畜禽营养需要和饲料营养价值,营养物质过量是导致粪尿排出比例增多的直接原因之一,所有减少营养物质排出措施成功与否,取决于对该种动物的营养物质的需要量的精确估测和对饲料组成及生物利用率的准确了解。

结束语

综上所述,畜牧业生产对环境的影响已成为世界各国面临的共同问题,防治畜牧生产的污染已刻不容缓。随着畜牧业的进一步发展,粪便用于肥料的生产能力必将大于农田的负载能力,因此要加大粪便处理和开发利用的研究力度。防治畜牧业生产造成的环境污染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政府及各方面的重视和投入,因而需要提高全民的环保意识,采取综合防治措施。将控制污染工作落实在畜牧生产的产前、产中、和产后,有利于为人类和动物提供一个良好的生存和生活环境,还有利于解决畜牧业污染问题也是保护生态环境的一项重要内容。在解决畜牧业对环境污染这个问题上应坚持“预防为主,防重于治”的原则,力求运用生态学原理,利用营养调控的方法从根本上消除污染源,实现畜牧业的高效、稳定、持续、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李芳柏,等.广东集约化养猪业的环境影响及其防治对策[J].土壤与环境,2013,8(4):245-250.

养殖业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范文5

1废弃物的内容

畜禽养殖废弃物,主要包括固态废物、液态废物等,在畜禽养殖生产过程中产生量大而且来源复杂。其中固态废弃物主要包括畜禽粪便、垫料和来自养殖过程中的畜禽尸体等,其中粪便为主要废弃物。液态废弃物主要包括尿液、冲洗水及少量生活废水。畜禽养殖废弃物大量堆积,不但占用土地,而且直接腐蚀农田;含有消毒剂的高浓度污水可腐蚀土地,从而大大降低或失去农田生产能力。畜禽粪便如果不及时予以处理,必然会导致疫病传播和严重的生态污染。

2综合利用技术

畜禽废弃物综合利用采取分类治理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一般采取就地就近还田利用或者农村能源利用。

(1)对养殖户按存栏数量进行分类,加强对中小型业主的培训。对于那些存栏数量小、以家庭分户养殖为主的养殖户,采用第三方处理模式,建立集中式处理中心,统一收集畜禽粪便、粪水,在处理中心处理。处理中心可以依托一条龙大型养殖企业、大型龙头养殖企业建设和运行,解决小养殖户一家一户重复建设的费用。

(2)对畜禽废弃物采取全过程控制措施,分段解决畜禽废弃物的产生。一是从畜禽废弃物产生源头减量着手,通过优良品种的选择、科学的饲养方式、合理的饲料供应、畜禽药物的合理使用等技术措施,减少单位畜禽产品废弃物产生量;通过调整优化畜禽养殖布局,改善生态环境质量,达到从源头有效控制污染物的产生。二是过程控制。畜禽养殖产生的粪尿并不一定是污染物,只有在不合理的处理与利用情况下排放到环境中,造成对环境的影响才形成污染。所以在废弃物产生过程中加以控制,达到畜禽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具体措施为推行减量化技术和设备,建设自动喂料、自动饮水、环境控制等现代化装备,推广节水、节料等清洁养殖工艺和干清粪、微生物发酵等实用技术。创新能源利用模式,以大型沼气工程和生物天然气工程为纽带,推广“畜禽粪污+清洁能源+有机肥料”的能源化利用模式,大力推行沼气发电上网,三是末端治理,无法达到种养平衡、实现养殖废弃物合理利用的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应采取全过程污染防治措施,粪便和沼渣通过堆肥发酵生产有机肥,通过有机肥的生产,达到粪便稳定贮存、高效转移,解决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废弃物产生相对集中,而农业种植需肥分散的空间不平衡问题,有效解决畜禽粪污环境污染问题。

(3)加强对畜牧养殖环节的监管,规范养殖行为。首先要加强畜牧养殖从业人员的培训,提高行业整体水平。其次是规模养殖场必须完善生产档案,做到安全、绿色养殖。第三是进一步做好动物卫生安全,搞好场区环境卫生,合理安排饲养密度,推进健康养殖,善待动物,保证畜禽生产健康发展。限制一些抗生素及药物的使用,从而降低粪便中氮的含量和有毒物质的排放量。

3小结

养殖业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范文6

【关键词】 生猪养殖环境 问题 对策

近年来,随着龙岩新罗区对生猪养殖的清理整顿,大量的生猪养殖户拥入漳平市,畜禽养殖规模也由小型家庭的散养向集约化大中型规模化养殖场发展。据统计,2006年漳平存栏数在100头以上的养猪场有597家,300头以上的有171家,1000头以上的有14家,而且大多集中在附城的菁城、桂林、西园、和平、芦芝等乡镇。迅速增长的养殖规模已经超过了当地土地污染负荷警戒值,大多数养殖场的粪便、污水的贮运和处理能力不足,设施简陋,污水排放超标,造成周围环境的严重污染。

1 生猪养殖现状

据统计,2006年漳平市生猪养殖户共1.15万户,生猪存栏18.2万头,其中在九龙江流域主干流1000米、支流500米范围内的散养户(存栏200头以下)3142户,存栏6.4万头;规模化养殖(存栏200头以上)271户,存栏9.16万头,规模化养殖主要集中在菁城、桂林、芦芝、西园、和平、南洋等6个乡镇(街道)。生猪养殖分布情况见表1。

2 生猪养殖治理情况

漳平市的畜禽养殖业是散养与规模养殖并存。一家一户的散养方式,不利于提高经济效益,而且污染面广量大,不容易建设污染处理设施进行粪尿处理。而大、中、小型养猪场,由于猪的数量大,粪尿集中,若没有处理配套设施,将对附近水域造成较大影响。大量的猪粪、猪尿流入水体环境,势必造成了严重的有机污染和生物污染,粪尿中的大肠杆菌和其它致病性病原体包括细菌、病毒、寄生虫等进入水体后,成为危害人体健康的一大隐患。为此,近年来,漳平市加大了对生猪养殖废水的治理力度,全市2004~2006年共建沼气池58450m3、生化塘58850 m3。其中:第一批103户共建沼气池11880 m3、生化塘28200 m3,搬迁8户,搬迁猪舍面积3618.3 m2。第二批178户共建沼气池23770 m3,生化塘30850 m3,搬迁6户,搬迁猪舍面积4303.6 m2。第三批完成治理养殖户154户,建设沼气池22800 m3,搬迁13户,搬迁猪舍面积3278 m2。

3 生猪养殖存在的主要环境问题

3.1生猪养殖业发展缺乏科学规划,布局不尽合理。漳平市生猪养殖业近年来发展迅速,但全市尚无生猪养殖发展规划,造成养殖业布局不尽合理。

3.2对如何正确处理好发展生猪产业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存在认识上的差距。一是乡镇还普遍存在重发展轻保护的意识,虽然意识到发展生猪产业所产生的粪尿对水、空气、土壤等会造成污染,但对其严重性认识不足;二是生猪养殖业主环保意识不到位,需配套建设的环保设施严重滞后,有的甚至未做任何处理直接排放。

3.3养殖场未批先建现象严重。由于养殖户多在自家的山场上建养殖场,既不用办理工商执照,也无需土地、农业、乡镇的审批,因此生猪养殖户大多是未批先建。目前,全市的规模化生猪养殖场只有45户经过环境影响评价审批,其余均未经环评,造成许多养殖场选址不合理。

3.4污染治理资金严重不足。大多数养殖场由于是农户自行投资,本身就存在着资金短缺问题,污染物处理设施简陋或没有污染物处理设施,未经处理的生猪养殖废水排入农田、水体,造成周边环境污染,甚至污染了部分村民的生活饮用水源,危害群众身体健康。

4 生猪养殖业污染控制措施

4.1管理措施

由于生猪养殖业规模化经营和产业的集聚,以及区域布局的滞后性,生猪粪便污染问题日益突出,必须加强生猪养殖污染控制,加快生猪养殖业污染物综合利用和处理,使生猪粪便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推动生猪养殖业良性发展。

4.1.1搞好区域布局规划,加快划定市、乡、村畜禽禁养区、禁建区和适度发展区。生活饮用水源保护地、自然保护区及缓冲区、交通主干线和河道两侧的一重山内要严格新建家禽规模养殖场。按照“小规模,多布点”、“畜地平衡”的发展思路,编制畜牧区域布局规划,合理布局产业发展区域,实施“三大转移”即:城区向乡村转移、密集区向疏散区转移、中部向南北部转移。实行按规划科学布局,规范生产经营秩序,减轻附城高密度发展污染问题。

4.1.2抓好近期畜牧污染治理。一方面加大治理力度,一是禁建区内规模场和污染重点乡镇,二是沿溪两岸一公里以内规模场,三是其余未治理和治理未达标的;另一方面是严把项目审批关,即新建和改、扩建规模场审批,不在禁建区内建规模场,治理不达标的坚决关闭。

4.1.3治污与综合利用相结合。大中型规模畜禽场,以发展“猪――沼――草、猪――沼――果”等生态养殖模式为重点,通过建设生态型现代化牧场,加快粪便污染治理实用技术推广,发展粪便加工有机肥、沼液转化能源,解决生猪污染净化问题,实现生猪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

4.1.4建立畜牧养殖业发展监督检查工作制度。农业、畜牧水产、环保、林业、土地、工商等职能部门,切实履行监管职能,严格禁止在禁养区从事畜禽养殖,严格禁止在禁建区新建养殖场,严格限制适度发展区的畜禽养殖规模。设立农村环保员,通过乡村平时巡查及时发现违建行为,各部门根据各自的职能分工与协作,及时查处违规建场行为,促进生猪养殖业的健康、持续和稳定发展。

4.2技术措施

4.2.1实施生态立体种养工程。大力推广“猪――沼――果(草、树、菜、鱼)”等立体生态种养殖模式,以及经济适用的综合治理技术,鼓励粪便污水经处理后上山、下田、入塘,自行消纳,变废为宝,从源头及生产过程中减少污染物。力争到2010年,建成“牧――沼――果”生态农业示范点300个,生态农业综合示范区片(场)1――2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