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域经济发展战略范例6篇

县域经济发展战略

县域经济发展战略范文1

关键词:区域经济;地理位置;社会经济

安岳县位于四川省,是我国柠檬的重要产地。近些年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也促进了柠檬的消费量的上升。安岳在此基础上抓住时机,对区域经济进行整体规划,促进了当地社会经济的发展,对我们进行区域规划有着良好的示范效果,当地政府结合实际情况,从政策、政府机构设置等多方面进行创新,因此本文将选用安岳县的例子,对区域规划进行分析。将结合产业经济学中有关产业布局以及产业管理的有关方法进行探讨,对我们以后的工作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一、案例介绍

安岳县是全国唯一的柠檬商品生产基地县,是“安岳柠檬之乡”,现正全力打造“中国柠檬之都”,力争将安岳建设成全国柠檬的种植、加工、销售、科研、文化“五大中心”。现已建成柠檬基地乡镇29个,柠檬栽培面积26万亩,1800万株,其中出口备案面积1万余亩。2008年鲜果产量10万吨,果农鲜果收入5.6亿元,总产值10亿元,其产量、规模、市场占有率占全国80%以上。现已成立安岳绿峰柠檬专业合作社、安岳普州柠檬专业合作社等柠檬专业合作经济组织126个,柠檬加工企业17个,年加工能力5万吨,生产开发柠檬油、柠檬果胶、柠檬发酵果酒、柠檬发酵果醋、柠檬茶、柠檬饮料等系列产品十多个。

二、案例分析

产业布局是产业规划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接下来笔者将重点分析产安岳县的柠檬产业布局,以此来梳理出产业规划尤其是县域产业规划中我们所面临的一些问题和解决的途径。

第一,地理位置因素。“柠檬”产业可以说作为安岳的支柱产业,发展初具规模。而地理位置因素是影响区域发展的重要因素,他能够加速过减缓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地理位置因素不仅关系到自然,而且还关系到交通信息和一系列社会经济条件。安岳位于四川盆地中部,国道319、省道206以及建设中的内-安-遂高速公路和规划建设的成-安-渝高速公路、绵-遂-内-宜铁路等交通要道穿境而过,是成都至重庆、南充至泸洲、遂宁至内江、资阳的捷径交点。交通便利,这句为安岳的产业布局提供了相对较好的交通条件。对对安岳来说,有利于发展和布局其柠檬产业。柠檬可以快速运出,对外交流方便。

第二,自然因素。柠檬性喜温暖,耐阴,不耐寒,因此,适宜在冬暖夏凉的亚热带地区栽培,冬季温暖,年温差小的地区,适宜于年平均温17℃-19℃,大于或等于10℃,年有效积温5200℃-6500℃,1月平均温6℃-8℃,极端低温大于-3℃,年降雨量1200毫米-1500毫米,年日照时数大于1200小时的地区均可栽培。在年平均温小于17℃的地区,有短时-5℃低温和周期性冻害的地区,不宜做露地经济栽培。对土壤、地势要求不严,平地、丘陵坡地都适宜栽培,但以土层深厚、疏松、含有机质丰富、保湿保肥力强、排水良好、地下水位低、pH值在5.5-6.5的微酸性土壤为最好。而安岳在四川盆地中部,地跨沱、涪两江分水岭,资源丰富,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日照充足,无霜期长,适宜种植业发展,尤其是柠檬的种植。四川东部气候类型是亚热带季风气候,冬季不冷,1月平均温普遍在0℃以上,夏季较热,7月平均温一般为25℃左右,冬夏风向有明显变化,年降水量一般在1000毫米以上,主要集中在夏季,冬季较少。

第三,社会经济因素。1996年国家计委、农业部批准安岳建立全国唯一的柠檬商品生产基地县以来,县上成立了柠檬生产开发办公室、柠檬研究所,技术服务体系延伸到乡、镇和村、社,安岳柠檬得到了飞速发展。目前全县有柠檬基地乡、镇18个,定植柠檬800万株,10万亩,2000年产鲜果3万吨,占全国柠檬总产量的70%以上。2010年可达20万亩,25万吨以上的设计规模,柠檬产业将逐步成为安岳富民兴县的支柱产业,是安岳地方经济一颗璀璨的明珠。 转贴于

而安岳自身在机构设置上,则以专业化体现差异化。在安岳设立了相应的柠檬产业局,在全国来说应该是绝无仅有的。进门产业局制定柠檬产业的发展,并进行相应的协调。以专业化的视角来打造安岳柠檬,负责相应的生产技术、柠檬科研、以及协调企业对柠檬的研发工作。因此在政府机构中设立相应的专业部门负责有关柠檬的一系列工作对安岳的产业发展起到了相当重要的作用。

柠檬产业局在安岳柠檬产业发展战略中扮演的角色应当说类似于官方“智库”但更加灵活,拥有更多的权限但也相应的承担了安岳柠檬发展更多的责任。柠檬产业局在职责上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拟定柠檬产业发展战略、中长期发展规划和年度计划,并组织实施;二是柠檬标准化生产技术标准的制定、宣传、培训、指导及信息、技术推广体系建设;三是抓好柠檬品牌建设、文化建设。这样将整个产业布局以及产业政策的制定以及其他一切有关柠檬产业规划以及实施的权利“下放”;但有相对“集中”到一个权力部门手中,有利于产业政策的集中于产业发展,为产业链中的企业提供良好的公共产品与公共服务创建了良好的平台。

三、结论

突出“本土”特色,加强文化输出文化上,以个性化体现差异化。文化,也是一个经济体的一个软实力的象征。而安岳县在利用自身有力的自然因素、社会因素的基础之上对柠檬产业进行合理的规划与布局,在组织结构内部也进行了相应的调整与创新对柠檬产业的发展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因此,在区域产业规划中我们的政府或者管理者的角色与位置的选择影响到了区域的进一步发展潜力。

参考文献

1、安岳政府网[DB/OL].

县域经济发展战略范文2

关键词:苏北;县域经济;战略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08)01-0145-02

县域经济作为以行政区域为单元的区域经济,其发展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党的十六大明确发出了“壮大县域经济”的号召,十六届三中全会又进一步强调“要大力发展县域经济”。县域经济发展是发展苏北地区的主要内容,是江苏实现“两个率先”的关键,但苏北县域经济发展水平整体较低,研究苏北县域经济就是要根据其发展现状来扬长避短,制定科学的发展对策,从而实现苏北县域经济跳跃式发展。

一、苏北县域经济的SWOT分析

(一)优势分析

1.区位优势

苏北县域区位优势明显?熏地处黄海之滨,海岸线744公里,与日本、韩国隔海相望,紧靠以上海为龙头的长江三角洲地区,处在南下北上、东出西进重要位置,是全国沿海经济带重要组成部分。拥有新亚欧大陆桥即陇海铁路、京沪铁路、京杭大运河、数条高速公路和国道、徐州观音机场、连云港机场、盐城机场等骨干通道和基础设施?熏交通十分便利。连云港是江苏省唯一大型海港,也是国家主枢纽港之一和欧亚水陆联运重要结合点,苏北的区域优势十分明显。

2.资源优势

苏北地区拥有矿产、海洋、土地等较为丰富的自然资源,在资源短缺的江苏以及华东地区具有重要地位。在矿产资源方面,有徐州的煤炭、石膏和石灰石,淮安的岩盐、芒硝和凹凸棒土,以及连云港的水晶、金红石和蛇纹石等都具有良好的开发条件与利用价值。丰富的矿产资源为苏北大力发展重化工业提供了重要条件,苏北丰富的海洋资源和土地资源为苏北发展海洋产业及现代农业提供了基本保证。

(二)劣势分析

1.农业现代化进程滞后

苏北县域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低,主要是初级产品加工缺乏大而强的龙头企业和知名品牌的带动,农副产品精深加工能力弱,农产品附加值低,一些地区农村劳动者的素质不高,思想落后,创新能力弱。这些都直接导致了现代农业思想推广困难,剩余劳动力转移不充分,经济发展缓慢,地方财政收入较低,发展现代农业和农村公共事业资金投入不足,农业现代化步履维艰,发展缓慢。

2.工业发展缓慢

苏北县域总体上仍为农业社会,工业规模和比重过小,普遍缺少骨干企业、优势企业,工业的主体以县属中小企业居多,传统工业比重大,工业化进程明显落后,处于工业化初级阶段。二产增加值比重低于全省平均和苏南,工业结构尚未进入高加工阶段,附加值较低,没有形成具备一定规模的产业集聚和产业链条,这加大了企业生产配套的成本。这些问题一直困扰着苏北县域工业经济进一步发展,由于县域工业不发达,服务业不兴旺,造成城市反哺农村、工业反哺农业的可能性下降,导致农民增收速度减慢,这就给苏北县域经济的发展带来较大的负面影响。

3.服务业根基薄弱

苏北服务业基础十分薄弱,服务业的发展速度、层次和水平都不高。无法以市场化、产业化、社会化的标准来发展。苏北县域城镇布局分散,中心城镇规模偏小的格局严重制约了服务业的集聚发展。服务业功能缺失,研发、金融、中介等服务业基础薄弱;餐饮、购物、文化娱乐、教育医疗等服务业消费也严重外流;苏北的房地产业和商贸业,金融保险、中介服务等功能性产业发展严重滞后,信息服务、科技教育、内容产业等新兴服务业培育乏力,功能性产业发展严重软化等,这些都极大地制约了苏北县域功能的提升。

(三)机遇分析

1.国内经济发展势头迅猛

中国经济已实现连续三年两位数增长,宏观经济政策也日趋稳定,权威机构和专家普遍预计,在2007年,中国经济将延续2006年的高位增长态势,增长率将保持在10%左右。对于2007年宏观经济运行,国家发改委综合司预测处、国家统计局综合司均认为,总体上将延续较快增长态势。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研究部研究员张立群预计,增长率为10%左右,同时世界经济保持较快增长将为2007年中国经济发展提供良好环境,国内供给因素能够支持经济的快速增长。

2.省内政策大力倾斜

江苏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苏北地区的发展,陆续出台了一系列加快苏北发展的政策措施,这些政策措施在增加苏北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扶持苏北产业发展、促进对内对外开放、加快科技教育事业发展、推动苏南苏北合作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在政策的大力倾斜、省委省政府正确领导、社会各界的支持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下,使苏北的经济迅猛的发展。

(四)挑战分析

从苏北县域周边省份的邻近地区来看,苏北县域经济发展面临着巨大挑战。山东省为了促进山东南边贫困地区的经济发展,制定了许多发展经济的优惠政策,这极大地刺激了发展资金向此类地区流动。对苏北而言,已形成超前和领先的态势,京九铁路开通以后,一些附近区域如安徽、河南等原来落后地区,经济发展条件都得到了较大提高,再加上中央政府的中部崛起战略和地方政府的配合,必将使这些地区的经济发生突飞猛进的变化,从而对苏北的发展形成了巨大挑战。从省内来说,如果苏北地区没有抓住全省发展的机遇及政策,苏北地区的经济不但不能和苏南的差距缩小,反而会越拉越大,这些都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

二、苏北县域经济发展的战略对策

(一)农业产业化战略

苏北县域的农业产业化水平普遍较低。农业产业化是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依靠龙头带动和科技进步,对农业和农村经济实行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一体化经营、社会化服务和企业化管理,从而联合分散的小农户进入市场,克服了盲目进入市场带来的一系列不良后果和风险;同时也大大地提高了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和生产的社会化水平,从根本上改变了农业的弱质状况,推动农业走现代化之路,促进了商品生产基地的建立,使得先进技术及时推广、生产效率得以提高、农民收入得以增加。因此,应加快推进苏北县域农业产业化,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化。

(二)产业集群战略

理论和实践表明产业集群是培育区域竞争优势的重要途径,是区域经济发展的一种战略方式。苏北应把县域经济发展战略的重点放到发展产业集群上来,产业集群这种组织形式,最主要的特点是将大企业的内部分工外部化,集群整体对外相当于一个具有市场垄断能力的大企业,而集群内企业则是平等互助的专业化分工与协作关系,外部的垄断性与内部的有效竞争并存,使产业集群产生了1+1>2的竞争优势,产业集群对苏北发展县域工业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

(三)招商引资战略

苏北县域有很好的资源、地缘优势,但资金、技术、人才缺乏,自我发展能力不足。要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仅靠自己的财政来解决发展中的问题是远远不够的,扩大开放、招商引资是发展苏北县域的一条重要途径。要把招商引资放到经济工作的突出位置,招商引资的力度决定经济发展的速度。苏北地区近几年在招商引资上成果显著,在当前招商引资的机遇很多,竞争也十分激烈的情况下,应进一步解放思想,把握机遇,努力提高招商引资的质量和效益。

(四)民营企业战略

民营经济是县域经济活力的标志。苏北县域经济是在很低的工业化基础上发展的?熏存在着散、小、弱、重的特点?熏企业集聚度差。苏北要充分利用民间力量把民营经济打造成工业经济的新生力量,使民营经济成为县域经济发展的主课题。可以说,没有民营经济的发展,县域经济发展就缺乏主要动力;没有民营企业的发展,就没有工业经济的发展。因此通过大力营造鼓励全民创业的外部环境?熏充分释放民间张力?熏激发县域经济的内生活力?熏大力推进县域经济的民营化进程?熏是苏北县域发展的现实选择。

(五)科教兴县战略

苏北县域要坚持实施科教兴县战略,把科技创新和教育发展放在更加突出地位,加大人才培养使用力度,着力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要通过中心城市进一步统筹整合科技教育资源,加大改革的力度,创新体制,增强可持续发展的动力和活力,走内涵发展的路子。教育的发展要深入贯彻“巩固、深化、提高、发展”的方针,进一步办好高质量的各级各类教育,培养高质量的各级各类人才,科技发展要加强与科研单位、企业、高校在人才培养和技术研发等方面的合作,实现优势互补,互相促进,要加快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在推动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方面发挥骨干和引领作用。

(六)南北区域合作战略

江苏三大区域苏南、苏中、苏北经济发展差异很大,从全省的整体出发,应重点鼓励苏南地区与苏北地区的合作,以更大的力度推进苏南产业向苏北转移。从而加快苏北产业升级。

产业转移不仅注重苏南企业、项目的空间移位,更注重苏南先进管理体制的移植。先发优势在苏南,后发优势在苏北,苏北地区要紧紧抓住苏南资本向苏北转移的大好契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加快形成南北互动、共同发展的格局。同时,要主动依托和服务上海,积极参与“长三角”经济一体化进程,构建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的跨区域合作机制。

参考文献:

县域经济发展战略范文3

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基石,其改革与发展进程如何,对全国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当前,县域经济发展中存在几个突出问题:

(一)科技水平不高的问题。县域科技工作中普遍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科技意识淡薄,劳动力素质低下;二是科技推广应用水平不高,资源浪费严重;三是科技推广应用面不大;四是科技人才缺乏;五是缺乏足够的科技投入等等。

(二)农业生产经营小规模问题。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这种“超小型”经济保持了农民生产经营的主体地位,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使农业和农村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但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逐步完善,其弊端也日益显现,在某种程度上已成为发展市场农业的制约。

(三)小城镇建设与大农业的关系问题。大量实践证明,推动大农业向纵深发展,必须以小城镇作为有效载体和支撑,把小城镇纳入大农业发展的范畴,以此带动大农业的协调发展。

(四)可持续发展问题。县域经济要加快发展,更要科学持续发展,必须正确处理好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的关系,从思想上跳出“县域经济等于资源经济”的怪圈,牢固树立环境保护、效益经济、长远发展的观念,既要充分利用优势资源,搞好开发,加快发展,又要科学规划,注重环保,做到可持续发展。

(五)工业化与劳动力转移的问题。在未来一、二十年内,能否实现农业现代化,更快地转移农村劳动力,更多地减少农村人口,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县域工业化的发展进程。

二、县域经济发展的战略性取向

县域经济发展的首要取向是发展民营经济。

县域民营经济的主体是中小企业,民营经济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县域经济发展最有生机、最具活力和潜力的新的经济增长要素,是企业体系中最具创新性的增长极。加快民营经济发展,特别是促进中小企业的壮大,培植县域经济的主力军是县域经济发展的首要问题。对基础相对薄弱的县域而言,就必须大力发展主导型的民营经济,特别是要加大投入,集中必要财力扶持县域内前景看好的中小企业,特别是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发展,为它们向“精、特、新”方向发展创造条件。

县城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是发展特色经济。

特色经济,是具备特有竞争力的优势经济,是一种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特殊资源或关键资源为基础,以特色工艺或高新技术为支撑,以体制创新作保障,以特色产品为载体,以高市场容量、高附加值及产业化高运作为特征的经济发展模式。县域经济从某种意义上讲,就是利用特色资源发展特色经济。特色产品是特色经济的核心,发展特色经济要从特色产品起步,提高特色经济市场份额,提高赢利率和经济效益,都要落脚在特色产品上;特色技术是发展特色经济的支撑,用适用的特色技术开发资源,用特色工艺生产产品,是特色经济的发展方向;特色产业是发展特色经济的依托,特色经济的发展必然要通过专业化整合产品,形成产业的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进而形成经济优势。县域经济发展必须突出特色,要把特色优势转化为县域经济的发展优势,依托优势,大力培育和发展区域特色产业,构筑县域经济发展的支柱。

县城经济发展的强力支撑是项目建设。

从经济发展的动力看,只有坚持不懈地抓投入、上项目、引资金,才能增强经济发展后劲。要想靠有限的资金投入换取较高的经济效益,就必须立足自身实际,以市场为先导,选准投入方向,避免低层次盲目重复建设。在项目建设上,政府应着力在以下几方面强化引导:一是引导现有企业强强联合,尽最大能力增加投入、扩大生产规模,培育龙头企业,壮大支柱产业;引导企业坚定不移地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强化科技创新,加快设备更新,加速产品研发;千方百计激活民间资本,集中发展科技含量高、市场空间大的优势项目;引导规模企业不断健全和完善经营管理制度,强化诚信意识,以良好的形象取得金融机构对中小企业的更大支持。

县城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是发展开放型经济。

县域经济不是封闭的“诸侯经济”,而是以市场为导向的开放性经济。加快县域经济的发展,就必须学会利用两种资源,开拓两个市场,扩大开放,借力发展。开放是县域经济发展的最大潜力所在,借助外力求发展是推动县域经济跨越式发展的重要途径。要抓住新的机遇谋求发展,构筑新的开放格局促进发展。在开发对象上,既对内开放,又对外开放;既对境外政府、企业开放,又对民间组织开放,要利用各种关系,大胆拓展开放空间。在开放内容上,既要有第二产业,还要有一、三产业。在开放主体上,既发挥企业的主体作用,也要动员各级各部门各界人士参与开放。在开放过程中,既要认真研究国家相关政策,又要认准自身优势,围绕传统产业结构调整、财政增收、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以项目为重点,抓好招商引资。通过引资金、引技术、引人才,增强县域经济总量,调整县域经济结构,推动县域经济发展。

发展集群经济是县城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

目前,产业集群在经济发达地区蔚然成风,形成了具有特色的多种机制,有力地推动了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集群经济的发展既与当地的动态比较优势有关,也与国家的产业发展战略规划有关。在现实中,产业集群基本都是在当地比较优势的基础上形成的,有高新技术产业集群,也有传统产业集群。随着一地比较优势的动态变化,产业集群也会发生变化。集群经济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对县域经济的发展具有强大的推动作用,产业集群有利于形成专业化分工与协作,降低交易成本,降低企业风险,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有效地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和技术创新。

优化经济环境是县域经济发展的第一竞争力。

县域经济发展战略范文4

关键词:县域经济;产业结构;劳务经济;特色经济;支柱产业

中图分类号:F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08)07-0095-02

1 县域经济的内涵

县域经济是以行政县(包括县级市、旗等)为地理空间,以县级政府为主要调控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以县城和专业化城镇为中心和增长极,以广大农村为腹地,具有地域性、不平衡性和相对开放性的区域经济系统。它是国民经济运行的基本单元,是城市经济和农村经济的有机结合,是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基础。

首先,县域经济属于区域经济范畴,是一种行政区划型区域经济;其次,县域经济有一个较完整的市场调控主体,有一定的能动性,且具有地域特色;然后,县域经济以市场为导向,具有开放性;最后,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基本单元,是功能完备的综合性经济体系。

2 河南省县域经济的现状和出现的问题

河南省有108个县(市),包括20个县级市、88个县。108个县(市)合计国土面积占全省的90.5%,县域人口8029.83万人,占全省的82.0%。2007年河南国内产总值达到15058.07亿元,其中县域生产总值超过1万亿元,占全省生产总值的比重达70.6%。县域经济已成为全省经济的基础。

但是从发展的角度考察,河南省县域经济无论是发展水平还是竞争力,相对于全国经济强县仍比较落户,并且存在不少共性问题,这些问题主要表现在:

第一产业比重过大,且产业化程度低。河南省大部分县以农业为基础,县域经济发展的工业化进程主要依靠农业收入的积累作为工业化 初期的推动资金和需求拉动力量。但由于多数欠发达县农业产业化程度低,农业生产和农业收入长期处于较低水平,这种推进和拉动力量十分弱小,同时造成地方财政拮据。工业比重太小,同时产业层次也很低,科技含量小,附加值不高,市场竞争力相当薄弱。第三产业起步晚,规模小,层次很低,不足以支持整体经济的发展。

3 县域经济发展的对策

3.1 实现农村工业化,城镇化

(1)工业化。首先是城市工业产业链向农村延伸,包括在农村设厂,将劳动密集型加工环节、简单装配环节放在农村城镇。这样既有利于降低企业成本,又增加了农民的就业机会。

其次是农业产业链向城市延伸,一方面是在农村就地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业,在农业和加工业之间形成产业链;另一方面是将与城市消费者接近的生产环节直接设在城市,因为城市人口密度大,消费水平高,近距离批发、零售有利于降低交通和交易成本。

(2)城镇化。在城镇发展和建设中,首先,要有大城市建设目标,增加城镇人口,建设中心城镇,实现农业人口向非农业人口转移;其次,对县级市实施扩张性建设,吸纳农村人口;再次,实施小城镇发展战略,借助中心城镇的辐射和带动功能,使各县走上因地制宜的发展道路,实现县域经济的突破。

3.2 优化产业结构

产业结构是指国民经济各个产业部门和产业内部各部门之间的对比关系和结合状况。合理的产业结构,是指国民经济各产业部门以及产业内部各部门之间建立起最佳的结合状态。产业结构的调整与优化,也就是在一定区域范围内,对一、二、三产业及其内部的组合方式及其比例的调整与优化。与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的产业结构不仅能够促进经济的发展,满足人们生产和生活的需要,而且有利于资源的合理开发和社会经济环境的协调发展。但目前河南省县域产业结构从总体上分析,仍存在许多深层次的问题:农业基础薄弱,产业化程度低;工业比重小,层次低,科技含量小;第三产业滞后。第一、二、三产业之间的关系还不协调。

因此调整和优化方向是:首先,由于第一产业仍然是县域的支柱产业,并且农业现代化亦是县域经济的基本任务,所以第一产业仍要放在优先发展的地位;其次,重点发展第二产业,特别是以本地资源为条件的加工业;再次,要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以科技为主导,加快发展新兴行业,逐步形成功能齐全、结构合理、综合配套、相互促进的第三产业体系。

在规划和引导县域经济发展时,应注重产业的关联性,在第一、二、三产业之间和各产业内部主要发展方向之间,营造互相协调和互动的发展格局,并作为河南省县域经济较长时期内的基本发展战略。

3.3 大力发展劳务经济

劳务经济是随着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镇转移而逐步形成的一种新的经济形态。当前劳务经济作为县域经济的亮点,已成为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重要渠道,因此进一步发展劳务经济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劳务经济不是简单的劳务输出,更不是无序的“民工流”。劳务经济的内涵是:输出劳务,引回人才。因此要建立外出打工和返乡创业双向流动机制,引导返乡人员兴办有市场、有效益的企业,鼓励有条件的民工到城镇创业。要把发展劳务经济与民营经济有机结合起来,扩大就业总量,为富裕劳动力提供更多就业岗位。一些外出人员完成资本积累后,迫切寻找投资项目。地方政府应该因势利导,实施“民工回归工程”,鼓励返乡就业,把输出和引回结合起来,构建外出务工人员输出――回流机制,形成劳务输出与回流创业的共振效应。引导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创业,将每年大规模精壮劳动力到各地打工带回的资金、信息、技术充分利用,为繁荣本地经济作出贡献。

出台一系列优惠政策,为民工回乡创业创造良好的环境,降低民工创业的门槛,积极为其解决创业问题。同时,制作操作性强的优惠政策。

3.4 发展特色经济,做强支柱产业

河南省人口众多,地域特色资源丰富 ,为发展特色经济提供了巨大的市场和丰富的资源基础。因地制宜地发展别具一格的特色经济,是河南省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河南省各个县域的支柱产业是各不相同的,但农业总是各县支柱产业之一。农业结构调整也要调强其主导产品,粮、畜、果、蔬、水产品等。要提高品质并逐步实现标准化生产。既增加农民收入,又保证国家粮食安全。县域经济的支柱产业还有二、三产业中的一些项目。县域第三产业中的通路、通电、通信等由于当地及中央和各有关部门的重视已有长足的发展,各县之间的差距相对小一点。因此决定县域经济强弱的主要是第二产业,要根据本县特色有目标、有重点地培育、扶持、壮大一批各具特色的龙头企业,特别是对农业生产带动力强、加工能力大、技术含量高、出口创汇多的龙头企业,在技术改造等方面要大力扶持,在农产品出口方面提供便利,充分发挥龙头企业对农户的连接能力和带动能力,逐步把龙头企业培育成为与农民利益共享、风险共担、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有机整体。积极发展农产品精加工和深加工,实现农产品的综合利用,全面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

3.5 改善发展环境

(1)创新用人机制。要把县域经济发展紧缺人才的引进纳入统一计划,切实营造事业留人、环境留人、待遇留人的良好氛围。突出强化重德才、重政绩、重公论的用人导向,认真选拔县、乡党政正职,优化县、乡领导结构,提高政府中熟悉经济工作成员的比例,激发加快发展县域经济的内在动力。强化县直机关干部与乡镇干部交流,切实提高县乡干部熟悉经济工作成员的比重和各级干部的综合素质。

(2)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在优化软环境的同时,要加强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城镇功能,以良好的城市形象,吸引外资。要进行市政建设和公益设施建设,大力改善城镇供水、排水、供电、道路、环境卫生、绿化美化等基础条件,不断强化对城镇建设的日常监督管理,通过环境改善和城市功能的日趋完备,使县城产生更大的吸引力,引来更多的投资者。

(3)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正确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促进经济和社会事业协调发展。落实好各项扶持政策,广开就业、再就业渠道。加强服务体系建设,充分发挥劳动力市场功能,强化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增强下岗失业人员的就业能力。鼓励支持下岗失业人员自谋职业、自主创业、灵活就业,重点安排特困人员上岗就业,使特困人员的就业和基本生活得到保障。同时提高低保对象的低保水平,进行分类施保,应保尽保,完善工资统一发放制度,严格审核程序,确保不拖欠在岗职工工资,切实做好企业离退休人员养老金、下岗职工基本生活费、失业救济金和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金的发放工作,推动社会全面进步。

(4)提高全民素质。要注重人口质量对经济的拉动作用,有重点地培养和储备一批人才。加强青年技工的培训,迅速提高在岗职工的思想文化素质和生产技艺水平,以适应企业发展的要求。培养一批既懂外语又懂经济,能够适应和推动外向型经济发展的专门人才。加强对农村党员干部实用技术培训,掌握农产品信息,提高文化水平和科技素质,加速培养一支适应新世纪农村发展要求,懂科技会经营,能带领农民走科技致富道路的农村党员、基层干部队伍,为推动河南省县域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和智力支持。

4 结论与展望

县域经济的内涵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越来越丰富。党的十六大胜利召开以来,县域经济与农业产业化、小城镇建设、劳动力有序转移、农产品加工、增加农民增收、和谐乡村等更加紧密结合。前文已经分析了河南省省县域经济的发展理念和主要的思路。突破河南省省县域经济发展的“瓶颈”就必须科学规划,统筹全局,实现河南省省县域经济的科学发展。发展和壮大县域经济是新时期统筹城乡发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战略举措,是河南省实现率先崛起的全新思维,是河南省历史性的选择。

参考文献

[1]隆少秋.县域经济发展及结构优化的理论与实践[M].广东: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6.

县域经济发展战略范文5

一、要永葆新型工业化的浓厚氛围

工业化是区域发展的根本动力,是城镇化和服务业发展的支撑。一个国家、大多数地区,不经历工业化就不可能有真正的大发展。宁乡原来也是一个既无明显区位,又无特色资源,更无产业基础的内陆县。十多年来,宁乡坚持营造并始终保持新型工业化的浓厚氛围。一是始终唱响兴工强县主旋律。从1997年开始,15年来始终把兴工强县当作第一战略,从未动摇。唯一的改变,就是提升改造传统产业,走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二是始终突出兴工强县主目标。在县对乡镇园区和县直单位年度绩效考核中,工业化权值最高,在100分基本分值中占15分。三是始终营造兴工强县大氛围。连续8年召开千人以上全县工业经济大会,全体县级领导、乡镇和园区负责人、县直服务单位中层以上干部、全体企业主参会。全县真正形成“一切围绕工业、一切服从工业、一切服务工业”的真抓实干氛围。四是始终重奖兴工强县大功臣。连续6年每年财政拿出1000万元以上奖励先进工业园区、乡镇、优秀企业、企业家、职业经理、员工和优质服务单位。连续12年每年拿出500万元以上奖励工业项目招商引资功臣和项目推进功臣。

二、要形成新型工业化的强大合力

发展新型工业化,必须以园区为平台、以产业为支撑、以项目为载体、以招商为手段、以创新为动力、以环境为保障。一是强力打造大平台,形成园区体系。2002年宁乡经开区被省人民政府批准为省级经济开发区,经过8年的努力,2010年11月,宁乡经开区成功获批部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成为全省第四家和县级运作的第一家部级经开区,为宁乡更好地利用国家和省市政策及资源、更多地争取外来投资、更快地发展工业经济和区域经济提供了更高更大的平台。2006年,宁乡争取省、市支持,打通了金洲大道,开辟了金洲新区,将宁乡至省会长沙的时空距离由35公里缩短至13公里,为宁乡东进融城(融入长沙)和建设“3+5”城市群核心示范区开辟了全新空间。经开区2011年又获批部级再制造产业基地,实现产值270亿元,工商税收跨越5亿元台阶。金洲新区获批国家节能环保新材料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实现产值180亿元,工商税收超过3亿元。同时,部分专业特色工业小区也在大园区的引领下顺利成长。二是努力培育大产业,形成产业体系。没有横向成群、纵向成链的大产业支撑的工业经济和区域经济是没有生命力的。宁乡出台了关于培植大产业发展的系列政策,建立了七个县级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全力扶植培育七大产业。目前以三一重工、楚天科技、华良中意电器等为代表的装备制造产业,以加加集团、青岛啤酒、宏全国际、小洋人乳业等为代表的食品产业,以邦普科技、族兴颜料、红宇材料为代表的新材料产业成为主导产业,三大产业对规模工业产值贡献率达68%。三是全力引进大项目,形成企业群体。无项目不发展,小项目小发展,大项目大发展,重大项目跨越发展。10多年来,宁乡始终突出引进和培育重大项目,把一切可利用的资源都配置到重大项目引进和建设上来。10年前,县党政主要领导九赴青岛,在年财政仅两亿元的情况下,补贴3000万元以上引进了青岛啤酒,现在青岛啤酒年税收在5000万元以上;2009年,引进了三一汽车起重机项目,财政支持力度在3亿元以上,2010年起,年纳税额就超过了1亿元;楚天科技是400万元进入宁乡的,现在年缴税已超4000万元。全县规模工业企业已从10年前的57家增长到目前的556家。目前尚有两个规模工业项目正在加紧建设,同时,正在紧锣密鼓洽谈引进一批重大工业项目。四是致力推动大创新,形成竞争优势。我们认识到,企业和区域经济的核心竞争力在于创新掌握核心科技。目前,宁乡企业已创建2个部级企业技术中心、2个部级工程实验室、8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和拥有一大批专利技术。三一、圣得西、楚天等企业都在国内外建立了与世界最先进水平接轨的研发中心。企业的主导产品和主要技术从以模仿和引进为主到现在自主知识产权达40%以上。

三、要破解新型工业化的制约瓶颈

一是加强要素资源供应。在用地、征拆等方面为工业发展和工业项目引进落户提供保障。及早进行用地项目包装和申报,在省市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有效保障了项目用地需求。严格执行征地拆迁政策,2011年征地7924亩,拆迁房屋1216户,拆迁面积51.3万平米,及时保证了项目腾地需要。二是突破融资瓶颈。加强银政企对接,每季度召开贷款协调会和银企洽谈会;完善资本运作机制,设立“产业创投基金”,撬动民资投入工业。三是强化人才支撑。连续四年实施“5127”人才引进工程,引进博士63名、硕士172名、重点本科生491名。优秀人才三分之二引入企业。建设省级示范性职教中心,打造实用型、技能型人才基地,为集聚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夯实了人才基础。四是优化经济发展环境。深入推进“两集中两到位”和在线办理改革,严格实施一家收费、全程和挂牌保护制度,进一步优化审批程序,不断优化投资环境;突出进行项目施工环境整治,坚决遏制阻工闹事等不法行为,为项目建设保驾护航。五是深化两帮两促服务。宁乡在全省率先开展“两帮两促”活动,紧紧围绕经济建设的重点区域、重点领域、重点企业、重点项目,扎实开展经济服务活动,全力帮助扶持企业发展、帮助推进项目建设,促进民生改善、促进经济增长,每年累计开展帮促活动3000天次以上,排查用地、资金、拆迁、电力、自来水和燃气等问题1200个以上,每个问题都基本得到圆满解决,为项目建设排除了障碍,为扩大投资破解了瓶颈。目前,针对实体经济发展形势比较严峻的情况,全县所有领导和部门分组深入走访企业,开展“暖心、减负、助力”活动,为企业家暖心鼓劲,为企业进行政策性减负,帮助企业渡过难关。

四、要全力服务新型工业化

县域经济发展战略范文6

关键词:县域经济;产业集群;乡村城镇化;统筹城乡经济

一、引言

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综合性基础单元,是统筹城乡经济的重要环节,是实施宏观经济政策与推行微观经济措施的桥梁和纽带。加快县域经济发展将成为“十二五”时期河北省经济腾飞的关键,对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目标,达到经济、社会与生态的和谐发展,建设社会经济发展强省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河北省现有11个地级市,下辖172个县(市、区),其中23个县级市、115个县、34个市辖区。2007年,全省县域人口为5761万,占总人口6943万的82.97%。河北省自古就是京畿要地。地处黄河以北,东临渤海,西依太行山脉,北为燕山山地,进而是张北高原,平原面积为18.77万平方千米。河北是全国12个沿海省市之一,海岸线长487公里,拥有丰富的沿海资源。河北是全国矿产资源大省,具有建设大型钢铁、建材、化工等综合工业基地和发展煤、盐、油化工的有利条件和良好基础;河北还是全国旅游资源最丰富的省份之一。现有古遗址、古建筑群304处,历史文物与陕西省并列全国第一位,自然和人文景观资源总量占全国第二位。

河北是全国粮棉油、蔬菜和果品的集中产区之一。2008年,实有耕地总面积6331.8千公顷,占国土面积的33.7%,人均耕地0.091公顷。河北省蔬菜占京津市场50%左右,形成了6个特色蔬菜主产区,位居全国第2位;猪、牛、羊、禽蛋、鲜奶分别占京津市场的50%、40%、25%、50%和16.7%;在京山、京广铁路沿线形成了优质专用小麦和玉米生产带;黑龙港流域、太行山区和北部地区是杂粮的集中产区;太行和燕山地区有盛产干、鲜果品的优势;冀东、冀中、冀南和坝上是优质油料主产区;花卉种植形成了环京津、环省会、张承、冀南和冀东5个特色产区;中药材和葡萄生产加工也是河北省的传统出口商品和优势产业。

二、河北省县域经济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河北省的县域经济发展不平衡

1、区域之间的县域经济发展差距大

河北环京津地区(包括唐山等7个地市)构成了京津社会经济和生态安全的屏障。2008-2009年,河北省的全国百强县都出现在该地区,这一地区中有超过30%的县(市)在河北省城镇化率排名居前30位。但同时存在一个“环京津贫困带”,环绕着该地区有河北省的32个贫困县;冀东环渤海地区(覆盖秦皇岛、唐山2市)是具有突出外向型发展特征的比较优势地区;冀中南黑龙港流域(覆盖石家庄等5个市的部分地区)属河北省经济不发达地区;冀北坝上和燕山地区,坝上属张家口、承德两市,产业上突出旅游和自然农业特征;燕山山区河北辖区内包括承德等5市36个县(市、区),该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相对滞后,仅部级贫困县燕山地区就有13个,是河北环京津贫困带的主要区域;冀西太行山区,河北辖内包括保定等4个市的25个县(市、区),也多是河北省的贫困县(市)。

2、城镇化发展条件滞后,建设的进度不平衡

一是河北省县域城镇化的总体水平不高;二是河北省各地区的县域城镇化发展水平差异明显。县域城镇化发展水平最高的是唐山地区,其综合城镇化水平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三是石家庄和廊坊,分别有76.5%和75%的县综合城镇化水平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县域城镇化发展最缓慢的是张家口和保定。

3、河北县域经济之间缺乏协调发展与资源整合

县域经济之间的相互衔接、协调机制尚未建立。县域经济发展各自为战,以县为界,条块分割。产业转移、扩张和升级往往独立行动,缺乏县域间的产业协作,导致产业经济发展缺乏“极化效应”和“扩散效应”。由于各县域间的联系多是同类项的简单集聚,缺乏大的产业集群效应,限制了区域经济的同步增长。

(二)河北县域经济发展的产业基础薄弱

1、县域经济工业基础薄弱,贫困县数量和贫困人口较多

县域经济往往因工业基础薄弱而制约其发展。河北县域中小企业不发达,农业产业化水平也亟待提高。主要表现是数量少,规模小,多为传统特色或新兴特色产业,特色产品尚未建立起严格的等级标准,专业化水平低,工艺和管理落后,技术含量低,知名品牌少,行业的壁垒不高,同质化严重,缺乏竞争力,使得县域经济发展缺少强有力的工业支撑。

河北作为传统的农业大省,农业产经营水平低是一个突出的矛盾。农业商品率低,市场竞争力不强。农产品龙头加工企业普遍存在生产规模小、技术水平低、经营管理不善、流动资金不足,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弱等共性问题,导致其辐射带动能力不强,阻碍了提高产业集群度,使农民增收缓慢。河北现有部级扶贫开发重点县52个,贫困和低收入人口462万,是河北县域经济发展的瓶颈。

2、缺乏农业主导产业和规模化的农产品生产基地

运用区位商方法对河北省11市136个县的数据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各县农业主导产业的发展情况:在粮食生产上,邢台的任县、保定的涞源、承德的平泉区位商最高,但因缺乏规模化的优质高效高产商品生产基地,尚未形成主导产业;而张家口多数县的粮食区位商最低,说明传统区位资源条件严重限制了其粮食产业发展;在棉花生产上,邢台的广宗县、威县、南宫市区位商最高,表明棉花生产可为其农业主导产业;在猪、牛、羊肉生产上,各县表现出强烈的资源优势;张家口的赤城、承德的丰宁、围场因其天然的草场、牧场优势,产量较高、区位商值较大;渔业方面,水产品区位商较高的是沧州、唐山、秦皇岛的几个县市。因此,要加强“企业+农户”、“市场+基地”或“中介组织+农户”等多样化产业组织运作,打造基地,扩大规模,形成主导产业,发挥带动作用。

(三)生态环境条件约束

可持续发展基础是县域经济持久繁荣的重要制约因素。经济增长与环境之间存在着倒“U”型关系,可揭示经济发展阶段与环境质量演变的规律。通过对河北省1998-2007年10年的县域经济与环境数据的相关分析,证明河北省经济的增长仍然是以资源消耗和生态环境恶化为代价的粗放型为主。主要表现为:地表水污染严重,地下水平衡系统破坏;城市空气质量呈下降趋势;固体废弃物污染占用了大量土地;土地污染严重致使农产品品质下降。

(四)市场体系不健全,经济运行效率低

1、市场体系不健全,农村市场主体发育滞后

农产品市场体系不健全,农村金融市场不发达,风险市场不完善是制约县域经济发展的关键环节;作为市场主体的民营经济还不发达,大部分县域主导产业不强盛,特色经济不突出,城镇化、工业化带动现代农业的机制尚未形成。

2、产业结构不尽合理

河北省长期存在着经济发展结构不合理和增长低效率的问题。“二元结构”特征明显,对外开放度不高,城乡协调发展基础较差。河北县域经济结构不尽合理,2007年,河北县域第一、二、三产业的比例为15.9∶55.2∶28.9;而山东为11.0∶58.7∶30.3,江苏为8.5∶58.1∶33.4。河北进入全国的百强县在减少(2007年7个、2008年6个、2009年5个),县域经济综合竞争力仍处于全国中等水平。

3、财政金融政策的实施效果较差

财政收入困难是县域经济发展的普遍现象,2007年,河北省的人均地方财政收入为1137元,而县域的财政收入为437元,仅占省级财政收入的38%;全省人均地方财政支出为2170元,县域人均地方财政支出为1241元,却占省级的57%。与此同时,县域金融市场未能发挥应有的作用。2001-2007年河北省的金融机构贷款余额的年均增长速度为8.9%,远远低于存款的年均增长速度14.6%,直接导致县域金融机构的存贷比持续下降,县域中小企业融资困难。

(五)传统思想和人力素质条件约束

1、传统思想约束

河北省县域经济发展基本是“凭借优势,发挥特长,一县一业”的比较优势思路。“有山靠山,靠水吃水”的区位经济思想虽便于操作和执行,但它可能忽视经济发展中的创造力,滋养产品创新、技术进步和结构调整的惰性。

2、市场主体的思想保守

企业竞争和开放意识弱化,受小规模和本地化的思想支配很难走出去;小农意识依然存在,甚至有些地方还很严重;政策选择上,不能及时抓住并充分利用发展机遇,缺乏远见和创造性,致使经济缺乏内在活力;政府在财政体制、管理权限设置、市场监管等方面的问题,有时限制县域经济发展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人力资源约束

河北省县域经济发展的人力资源存量大,但科技文化素质低,初级和中级教育为主,缺乏必要的职业技术教育。高素质的人力资源流向大城市,使得河北省的县域人力资源质量下降。大量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外出打工,导致农村劳动力数量和质量不足,严重影响着县域农业的发展。

三、加快河北县域经济发展的战略重点

近年来,河北省区域经济发展政策实施最为富有成效的是“两环开放带动战略”。县域经济发展要积极落实河北省的这一总体战略部署,要把统筹城乡经济和发展壮大主导产业作为战略重点。

(一)充分利用县域资源和区位优势,落实“两环”战略

1、利用县域区位资源优势开发环京津大都市经济圈

从经济发展全局角度,河北省县(市)要抓住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契机,利用优越的交通、通信和市场基础设施平台,建设自己的县域经济发展终端。发展机遇特别给予了唐山、廊坊、秦皇岛、保定、张家口、承德、沧州等环京津的22个县(市)。一是这些县应努力实现在京津带动下加快发展,逐步建设一批环京津卫星城市,大力提高城市化水平;二是这些地区的县域经济还承担着发展现代农业体系,供给更多优质农产品丰富京津市场的需求;三是可借机加快县域工业化进程,加速劳动力向非农转移,大力发展中小企业、加工业和产业园区,在京津城镇发展走廊形成各具特色,功能互补、布局合理的区域产业协作体系。利用京津产业扩散与城市功能区定位,优化配置县域资源,发展集群优势,加快建设京津周边装备制造业和配套加工业基地,形成环京津高新技术产业带。

2、发挥沿海经济优势打造沿海经济隆起带

河北处于环渤海经济圈的县(市、区)具有参与沿海开发和发展海洋经济的明显优势。沿海开发可以带动周边县域经济加入港口经济建设,大力发展交通物流业和沿海城镇化,以及旅游业等第三产业和外向型经济。打破县行政区划界限,发挥曹妃甸开发区的龙头带动作用,统筹唐、秦、承、沧等沿海各县建设冀东经济区。随着“铁、公、机、港”基础设施建设,物流运输能力提高,工业园区建设加快,必将为沿海各县域带来新的发展机遇和经济增长点。海洋是重要战略资源和扩大开放的重要依托。河北省海洋资源开发尚处起步阶段,战略实施的成效期会更长一些,这对各类开发战略的可持续性要求会更高。河北省沿海经济发展前景很广阔,加快沧州渤海新区和黄骅综合大港建设,把黄骅港打造成为冀中南地区最便捷、经济的出海口;完善(水、电、路、讯)基础设施建设,形成区域内外便捷的交通网络和公共服务体系;加快环渤海地区县(市)崛起形成隆起带。

3、实施两环战略要统筹兼顾和整体带动

河北省县域经济发展要加强“环京津地区、冀东经济区、冀中南地区”三大区域的经济统筹,提升区域经济发展合力是实施“两环带动”的战略目标。根据国内统一市场和国家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格局,参与到区域经济整合和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历史发展格局之中,提升京津的辐射力度,开发和培育秦、唐、曹妃甸地区沿海县(市)承接京津产业转移的比较优势潜力,要扬长避短,协调发展。同时,沿海经济发展还要考虑长期性、可持续性和对外开放的协调性。扩大对外开放必须考虑国际市场等外生因素,要主动创造条件,适应环渤海地区的加速崛起;县域经济发展要有整体观念,实现跨越式发展,就要适应国际、国内两个市场的竞争形势,加大人才、资金、技术和市场开发的引导力度,发展外向型经济。

(二)统筹城乡经济,推进县域经济的发展

1、加快乡村工业化进程

为改变农业大省的特征,加快乡村工业化进程是河北县域经济发展的历史必然选择。现代化的方向是用科学技术改造传统农业和工业,以增加知识、资本投入取代物质和能源消耗,实现产业升级换代。河北省县域经济发展基本上已处于工业化阶段,2006年就已进入非农产业主导期,县域非农产业增加值比重达83.1%,非农产业人员比重为54%。便捷的交通条件、发达的信息渠道和高层次人才已成为县域经济发展的主导因素,经济发展中心将再一次向工业化迁移。土地流转和剩余劳动力增加客观上要求推进乡村工业化进程。工业比重增加,县域经济发展可以依托工业支柱产业,摆脱区位约束的同时,大力调整农业生产和品质结构,使大批优质农畜产品脱颖而出。

2、努力推进城镇化建设

城镇化是工业化、现代化进程的一种规律性社会经济现象,是农村人口向城镇集聚,农业向第二、三产业转移和城市文明向农村扩散的“三位一体”互动的社会变迁过程。2007年,河北省城镇化率已达40.25%,比上年提高1.48%。城镇化也是拉动内需,加快现代化进程的重要策略。利用城镇化发展带动新农村建设,必须切实做好城镇建设规划,使城镇型建制镇适度优先发展。利用“十一五”建成的铁路、公路交通网络基础,积极发展物流产业,构建城乡一体化大市场;以县城建设带动乡镇,改善乡村和城镇街区道路,强化乡村基础设施;通过提高产业集群度,推动城镇化建设和县域经济协调发展。

3、实现“以工补农,以城带乡”

以工业来反哺农业,统筹县域城乡社会经济发展,必须围绕培育壮大县域工业实力,加大工农联结力度,构建城乡统筹、工农互动的有效载体;要突出城镇化战略,增强城镇对农村的辐射、吸纳和带动作用。发挥极化和扩散效应,即农业人口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资金、信息、产业向城镇聚集,城镇不断发展;反过来,城镇反哺农村,增强城市产业对农业的带动力,加大对于农业和农村的物力、财力支持,稳定农业生产和农村品市场,加快农民城市化的建设进程。

(三)发展主导产业,提高县域经济的核心竞争力

1、提高产业化水平,发展特色主导产业

加快县域经济发展,要积极培育优势产业,扶持主导产业,壮大支柱产业。通过强有力的政策手段,推动产业化水平实现跨越式发展。尤其重视对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显著的产业,在幼稚期要加强优势和特色培育;在成长期要扶强龙头,走集约经营、专业经营、规模经营、加工转化、延伸、增值之路;加快产业升级形成县域主导产业,引领一方经济,富裕一方农民;当主导产业进入成熟期,就要发挥产业集聚效应,发展产业集群,使其不断地壮大成为县域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支柱产业是县域经济的核心竞争力基础,是县级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

2、发挥产业集聚效应,形成产业集群优势

“产业集群”指在某一产业领域相互关联的企业及其支撑体系在一定区域内大量集聚发展并形成具有持续竞争优势的经济群落。它可以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升产业竞争力,扩大就业渠道,加快城市化进程,推进县域经济发展。实施产业集群战略,要以特色优势产业为基础,产业园区为载体,产品加工业为龙头,带动物流业发展和推进循环经济模式。打破地域限制,使各邻近县市之间政府统一政策,企业互通信息,把相同、相关、相近的行业、产业连接起来,实现资源互补,拓展产业链,进行资源整合;大力发展产业集群还应开发国外市场,提高专业化生产能力,调优产品品质,打造特色产品品牌。

3、扶持农产品加工业发展

粮食产业已成为粮食主产区农民增收的支柱产业。从长远看,要进一步提高农产品的商品率和增值率,必须走农产品加工之路,大力支持以农产品加工和流通企业为重点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发展农、林、畜牧业产品精深加工,可以有效地拉长产业链,提高产品附加值。基于2009年对河北省一些县(市)考察调研,发现新的农产品基地的形成与特色农产品生产规模仍在扩大,为加工业发展带来新的机遇。如邢台市沙河市蝉房乡,利用丘陵山区发展了近7万亩板栗,石家庄市的灵寿县也有大量的同类干果种植,面向未来的生产和市场形势,必须打造自己特色品牌,开拓加工产品的市场潜力。

4、以科技园区为依托,生态旅游业为载体带动县域经济发展

河北省农业科技园区建设起步较晚,经过十余年的发展现已初具规模。目前,“全省建设中的各级各类农业科技园区总数已达250多个,其中,省级农业科技园区已发展到25个,部级农业科技园区1家(廊坊国际农业高科技园区)”。县域经济发展中,要重视农业科技园区的示范区建设,发挥园区的辐射带动,形成具有区域经济特色的主导产业;为实现与京津对接,要扩大京津冀的科技联盟;要再造科技园区形成一批具有优势和特色产业集群的民营科技园区;通过项目合作研究、产品开发形式,引进、国内外技术和高层次人才,是园区建设的开放功能。另外,河北省县域经济发展不容忽视把旅游业与园区建设相结合。要充分发挥河北生态资源优势,提高生态旅游产业资源利用率,打造生态旅游强省;要构建河北省生态旅游产品体系,开发山区的特色森林和高地草原,利用滨海湖泊、湿地和地方历史文化遗产,规划城市生态和特色农业生态旅游路线,实施“生态产业兴市县,绿色家园富民众”的生态旅游产业发展战略。河北省山区物产丰富,植被和生物多样性条件较好,有优越的生态、历史和文化旅游资源。大力开发山区生态旅游,是促进山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

5、利用资源优势,创新县域经济发展模式

为了整体推进河北省县域经济发展,对发展滞后地区及山区欠发达县(市),政策要更灵活,思想要更解放。鼓励进行体制和制度创新,依托资源环境条件和产业基础,创新经济发展模式。通过科学技术提升资源质量,克服数量约束;利用资金和信息增强特色优势,拉动产业升级;创造开放条件,整合外部资源,加快要素流动,以摆脱资源的区位限制。冀中平原要大力发展设施农业和生态农业,建立农产品生产基地,重视发展加工业,培育主导产业;重点扶持一批把潜在特色资源转化为现实经济增长点的项目,培育一批小产品大群体,小商品大市场的特色产业群;太行、燕山和坝上是京津冀的生态环境,风沙、湿地、气候和水资源的自然屏障。鼓励开发培育山区“绿色农业产业带”。把“土、特、名、优、精、野、贵”产品进行深精加工,把畜禽养殖业作强,发挥干、鲜果品生产优势,培育主导产业方向。

五、加快河北县域经济发展的主要对策措施

(一)发展县域经济的非公有制经济主体

民营经济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作用和地位不断提高。县域经济在发展中,应该注重从民营经济发展特点和根源入手,以合理的政策引导和法律措施,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鼓励和扶持民营经济健康和谐发展。

(二)改善农村市场交易条件,提高市场交易效率

完善农村市场体系,提高农村市场交易效率,也是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问题之一。一要积极改善交通通讯基础设施、建立专业市场,发展物流设施等硬条件;二要完善提高交易效率的各类制度措施,改善县域市场经济发展的软环境。

(三)发挥财政金融措施的政策导向功能

应提高政策措施的导向功能和实施效果,增强措施配套能力;扩大县级财政权限,实行政企分开,改革项目审批制度,提高服务质量与效率。一要深化行政体制改革,提高县级财政绩效;二要改革农村金融体系,发展农村金融多元化。

(四)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完善社会保障制度

针对农村社会老龄化问题突出,开发农村养老院,发展农村合作医疗,完善农村社会福利保障制度;改革户籍制度以适应土地流转和剩余劳动力转移;建立城乡合作机制,缩小城乡差别;增强风险意识,提高县域经济发展中的风险管理与决策能力;搞好重大建设项目的生态环境影响评估;建立和健全农业保险制度;增加地方财政的转移支付能力,健全自然灾害损失的补偿制度。

(五)深化“科技兴县,科教兴农”战略实施

大规模地开展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普遍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培养选拔大学生村官,推动一村一名大学生教育;发展劳务经济、引导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要提高农民对无公害生产的认识程度和准确把握现代生产技术的能力,缩小产品品种数量、上市时令和产品内在营养成分上与消费需求存在的差距。因此,要造就一大批能够提高县域科技管理水平与经济管理水平的新型农民队伍,以满足提升县域经济核心竞争能力的人才需求。

(六)加大生态和环保力度,发展生态环保产业

要促进县域经济的可持续性发展,制定生态和环保政策与法律,调节并处理好经济、社会、生态效益以及利益群体之间的各种关系;鼓励与支持发展生态产品,生态产业和环保产业,采用现代科学技术和生物工程技术加强生态环境治理,同时,根据产品质量和产品安全的严峻形势,严格产品安全的市场准入条件。积极落实可持续发展战略,把短期目标与长远利益、局部建设与整体发展相协调。建设经济繁荣,生态环境美好,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的新型县域经济。

参考文献:

1、王永彪,李献士,陈礼丹.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壮大县域经济竞争力――以河北省为例[J].商场现代化,2007(3).

2、中国县域社会经济综合竞争力――河北[EB/OL].省略.

3、丁薇.河北省县域经济发展的思路与对策[J].经济论坛, 2005(18).

4、黄鹏章.河北省县域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上、下)[EB/OL].河北经济, 省略, 2007-06-15.

5、刘方才, 王晓敏, 李利军.河北省县域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思路创新[J].商场现代化, 2006(29).

6、河北省经济信息中心课题组, 王书利等.河北省“十一五”县域经济发展战略[EB/OL].河北经济信息网,省略cn,2006-02-08.

7、2007-2008年区域经济发展趋势分析[EB/OL].hebei.省略, 2008-02-18.

8、2007年河北省城镇化发展统计监测新闻稿[EB/OL]. hebei.省略, 2008-08-21.

9、王晓娟, 王健, 李军峰.河北农业科技园区建设现状与可持续发展研究[J].中国经济评, 2008(2).

10、李军峰, 王健.基于产业寿命周期的农业产业化发展模式探索[J].商情, 2007(9).

11、王晓娟, 王健, 李军峰.河北农业科技园区建设现状与可持续发展研究[J].中国经济评论, 2008.

12、2009年河北省政府工作报告[EB/OL].省略/city/zhuanti/09dflh/ 2009-01/19/content_1715204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