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本教育的核心理念范例6篇

生本教育的核心理念

生本教育的核心理念范文1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当代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

中图分类号:D422.6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11-0229-02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首次明确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个科学命题。《决定》中要求坚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贯穿现代化建设各方面。高校作为人才培养和传播先进文化的前沿阵地,肩负着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宣传教育的重要任务,应该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神实质和价值取向融入育人工作的全过程,在加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研究和建设中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当代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

一、深刻认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大学生理想信念的引领作用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我国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是新形势下我党站在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高度上提出的科学命题。以“90 后”为主体的当代大学生是在政治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信息网络化时代背景下成长起来的一代,其理想信念状况的主流是积极、健康、向上的。但是,伴随着社会的快速转型和深刻变革,新旧观念的交替以及各种文化思潮和价值观念冲击着大学生的理想信念。部分大学生不同程度地存在着精神信仰缺失、理想信念模糊、价值观念多元、诚信意识淡薄、社会责任感缺乏、艰苦奋斗精神淡化、集体主义观念较差、价值取向由社会本位向个人本位倾斜等问题。针对这些特定时代下出现的问题,高校亟待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来统领和坚定青年学生的理想信念,从多个方面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之间的切入点和契合点。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导大学生形成正确的政治观念和树立共同理想信念,促进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深入发展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深入人心,使大学生的理想信念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领下得到升华,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融入理想信念教育的过程之中内化为学生的价值准则,从而实现二者的有机统一。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引领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转化为学生思想政治上的自觉追求,以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青年学生中的吸引力和凝聚力。

二、深入探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理想信念教育的内在契合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有着根本一致的内在契合。首先,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是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形成的理论基础。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要求我们在开展以理想信念为核心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要牢牢把握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理论成果的思想精髓,使其成为开展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理论指南。其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现阶段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核心内容,只有使大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并将个人理想与社会需要有机结合在一起,才能把理想信念教育融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才能使大学生具有正确的价值追求和崇高的价值目标。坚持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是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永恒的主旋律,有利于培育和弘扬伟大的爱国精神。国家和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崇高的理想信念也是在为国家和人民做贡献当中体现出来的。坚持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现实要求,改革和创新已经成为这个时代人们的共识,对当代大学生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应着眼于培养大学生与时俱进和锐意进取的创新精神,大力推动以理想信念为核心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体系和教学模式的创新,不断增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时代性和实效性,使其符合时代的号召和社会的主旋律。坚持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基础,它有利于培养大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使大学生在知荣明耻中成长为社会主义建设合格的建设者和可靠的接班人。有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的这些内涵要求和精神实质,有了这样一面鲜明的旗帜,我们就能构建起一个包括思想道德建设目标、内容和方法的理想信念教育系统,切实当代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实效性。

三、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路径选择

(一)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当代大学生树立理想信念的风向标

理想信念是体现一个人意志目标和价值取向的精神追求。作为一名当代大学生,理应将自己的理想信念兼顾到社会需要和个人价值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人们高度认同的社会共同理想与价值标准,其丰富的内涵为当代大学生进行理想信念教育指明了具体可执行和参照的内容、标准和要求,是大学生树立正确理想信念的最佳风向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明确提出的四个方面的基本内容,都要逐条深入贯彻落实到学生的日常信念教育中,帮助大学生在了解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及时展趋势的基础上,根据自身需要和特点形成切合时代脉搏的理想信念,并通过这种理想信念来提升自己的政治觉悟与道德修养,从而激发大学生的顽强斗志,指导他们的思想和行为朝着符合社会道德规范的方向发展。

(二)构建“三个课堂”联动的全方位育人机制

理想信念是意识形态领域中一个关乎立场、信仰和人生目标的根本性问题,它的奠定是接受多方面教育和影响而缓慢形成发展的过程。当今部分大学生理想信念的缺失和偏离的主要原因之一是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之间的脱节。因此,只有构建全方位的理想信念教育机制,把“第一课堂”、“第二课堂”和“第三课堂”有机结合起来,在课堂内外形成齐抓共管、多面辐射的整体氛围,才能产生较大的渗透和影响作用。首先,要以“第一课堂”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理论传播主渠道,通过精彩生动的课堂教学使其核心内容和理论意义深入人心,并逐步从认识、理解到自觉认同和践行。其次,抓好“第二课堂”这个主阵地开展丰富多样的活动,为“第一课堂”的课外延展搭建广阔的平台。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是大学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其对大学生的吸引力和潜在影响力却是不容小觑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本质和要义可以通过多种多样的活动形式表现出来,在弘扬时代主旋律中创新活动形式、丰富活动载体、提升活动品质等都有助于发挥好“第二课堂”的育人功效。再次,带领学生深入社会,在广阔天地中树立崇高理想和坚定信念。社会是一本最真实最有说服力的教科书,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不仅有助于开阔视野、增长才干,更有利于在实践的磨砺中进一步认清和坚定自己的理想信念。高校应为大学生走出校门、深入社会积极创造机会,大力开展诸如参观红色基地、访问道德模范、深入农村基层锻炼、关爱弱势群体、党员示范工程等具有较强导向性和教育性的活动,使学生在社会实践中感受到一种服务社会、关爱他人的高尚情怀,在点滴的感动中升华理想信念。将“三个课堂”有机结合,构建理想信念教育的全方位育人机制,是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三条有效途径。

(三)营造有利于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校园文化

校园文化是以校园精神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群体文化,其本质是特定环境下由师生共同创造的文化氛围。校园文化作为一股强大的隐性的环境教育力量,其对学生的品行养成具有渗透性、持久性和间接性,在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和道德情操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影响作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能否顺利走进校园、走进学生的头脑,有赖于营造一种利于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校园文化。校园文化建设包括学院物质文化建设、精神文化建设和制度文化建设,这三个建设方面的全面、协调的发展,将为学校树立起完整的文化形象。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尤其是要抓好精神文化建设和制度文化建设两条主要方面。首先,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在校园生活中的主人翁作用,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文化共建中来,师生合力打造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其次,要始终站在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政治高度,在校园内大力弘扬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使校园的每一个角落都彰显红色文化的感染力;再次,要以办学理念和人才培养目标为依托,在历史积淀下来的传统文化中开辟根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新土壤,使校园文化的红色性与特色性二者兼顾,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神实质融入到日常的育人过程中;最后要以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为载体,搭建广阔的社会实践平台,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展现当代大学生良好的精神风貌和塑造远大的理想信念,从而在活动中逐步加深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识,充分发挥校园文化育人的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 姜华,黄蓉生.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深入发展[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9,(11).

[2] 史蓉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培育[J].思想教育研究,2010,(10).

[3] 李影.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大学生理想信念树立的引导作用[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9,(11).

生本教育的核心理念范文2

关键词:国民教育体制;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中图分类号:D26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1605-(2011)02-0025-03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马克思主义价值观在当代中国的集中体现,它所蕴含的价值取向是当代中国全体社会成员都应该坚持的理想追求,它所贯穿的道德原则是当代中国全体社会成员都应该遵循的伦理规范,它所倡导的精神风貌是当代中国全体社会成员都应该具备的意志品格。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过程中,教育始终处于基础性的地位。无论是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对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念,还是对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弘扬和培育,以及对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自觉践行,都需要持续不断地进行教育。同志指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来自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来自我们共产党人的崇高理想和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来自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和马克思主义教育。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确立,民族优良传统的发扬,共同理想和精神支柱的形成和巩固,科学文化水平的提高,都离不开教育工作。”“我们的各级各类教育机构,我们的全体教育工作者,对增强包括民族凝聚力在内的综合国力,承担着庄严的职责。”[1]331国民教育要有力地担负起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庄严职责。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体制,贯穿于国民教育的各个环节,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要求转化为每个公民的内在精神信仰和现实行动追求。

一、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纳入国民教育的目标体系

教育的目标,归根结底就是培养什么样的人的问题。不同国家、不同时代,其教育的目标是不一样的。一个时代或国家的教育目标,是由该社会的性质决定的,同时也是由该社会的核心价值观念所决定的。我国社会主义国家的性质,决定了当代中国教育的性质,也决定当代中国教育的根本目标。在今天,我国教育的目标,就是要培养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一目标,对我国的教育提出了明确而具体的要求。它要求我国教育所培养的必须是信仰马克思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人,必须是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信念的人,必须是能够弘扬和传承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人,必须是自觉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的人。这些要求,同时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要求。因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要真正发挥作用,就必须把它纳入教育的目标体系,作为衡量教育是否成功的重要标准。通过教育,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成为人的自觉价值追求。国民教育是全民教育和全程教育的统一,是一种带有鲜明民族特色和政治色彩的民众教育,它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国民教育体系中的各类各级教育机构都要在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以及社会主义荣辱观等方面采取有力措施,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教育,共同促进国民教育的整体提升。只有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与教育的目标有机融合起来,才能真正实现教育的根本目标。

二、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纳入国民教育的内容体系

各级各类学校是思想道德教育和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主阵地、主渠道,必须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贯穿到学校教育的内容体系之中。学校教育中的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教育,都要按照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要求,担负起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任务。要推进学校德育工作的改进创新,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要求渗透到各门课程特别是语文、历史等课程的教学之中,体现到各种形式的课外活动之中,融入到学校的各项日常管理工作之中,使学生由感性到理性、由浅入深,学习和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通过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统领教材内容,向学生大力宣传马克思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党的十六大以来的一系列重要理论创新成果,使学生从小就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大力宣传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就,使学生真正认识到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的道理,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大力弘扬和培育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进一步增强广大青少年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大力宣传和弘扬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帮助广大青少年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道德素质和文明程度,成为有道德、知荣耻、懂礼仪的现代公民。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的内容体系,既要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在各学科中灌输、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内容,又要重视课外活动、校园文化、社会实践等第二课堂在日常生活中的熏陶作用。既要强调专职人员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作用,又要以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全方位的育人思想来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在校园内形成良好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氛围。要通过各种途径、方式和手段,让学生熟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内化为青少年个体的思想素质和精神品格。要以重大活动、重大事件为契机,以先进人物和模范群体为典型,广泛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大力开展中国历史和基本国情教育,大力讴歌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倡导和弘扬解放思想、锐意改革、艰苦创业、开拓创新的精神,宣传体现时代精神的先进典型,用中国人民不断创新的辉煌成就和昂扬向上的时代精神教育和鼓舞人民,用对社会主义制度、改革开放事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信念和信心来引导人民。

三、将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贯穿于国民教育的各个层次、各个环节

从纵向来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要从个体成长的初期抓起,要贯穿于从幼儿园到小学、中学、高中、大学的教学和育人的全过程。从横向来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要贯穿于普通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等各种类型的国民教育,适应办学形式、就学形式多样化的实际,真正使全体国民都能得到适时而全面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

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和知识的爆炸,现代社会进入了学习型社会。学习型社会,就是要以知识经济为基础、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的全民教育、终身教育和可持续发展的社会。人们除了接受学校教育以外,还要不断学习,接受各种各样的社会教育。无论是学校教育,还是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对人的思想政治观念和道德价值观念,都起着重要的影响。同志强调:“一个人的一生,要接受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这些教育都很重要,对于自己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和巩固都会起重要作用。”[1]30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必须同国民教育的各个层次和各个环节有机的结合起来,各个环节相互配合、相互衔接,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教育作为一项长期的任务来抓。

家庭是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纳入国民教育的起点。家庭是社会的基本单位和细胞,是每个人生活和成长的重要场所。家庭教育是个体社会化的过程中的一个关键时期,对人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家庭教育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教育中发挥着重要的启蒙和熏陶作用。一方面,一个人的儿童时期的活动场所和活动时间主要集中在家庭内,而且儿童时期所受家庭教育的优劣对人的一生影响至深。古人云:“夫同言而信,信其所亲;同命而行,行其所服。”家长要用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来引导孩子,教育孩子,用自己的行为为孩子做好表率;另一方面,家庭教育是一种全程教育,人们无时无刻不在受家庭教育的影响。优良的家庭教育,不仅为家庭培养好子女,更能为社会培养好的公民;不仅塑造个体的灵魂,而且影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教育。在家庭中,积极培育家庭美德,树立良好的家庭风气,营造和睦的家庭氛围,使家庭教育成为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念和价值观念的重要推动力量。同时,在家庭中自觉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还可以强化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效果。家庭的代际传递会自然地保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延续性等独特优势。

学校是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纳入国民教育的主阵地。学校的功能在于“传道、授业、解惑”,它是社会成员摆脱懵懂无知,不断提高科学文化素质,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场所。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贯穿到各级各类学校,覆盖到从幼儿园到大学教育的全过程。要根据不同类型学校特点,针对各个教育阶段、不同教育对象的心理特征和接受能力,制定相应的教育目标、教学要求和方案,既突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阶段性特点,又注重整体性衔接,从而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有效地贯穿到学校教育的始终。

社会是对全体国民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大课堂。人们的价值观念的形成过程,在本质上是一个社会化的过程,是在社会中完成的。同时,人们的价值观念也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不断变化的,所以要通过不断学习加以锤炼。越是社会剧烈变革的时代,越需要通过持续的社会教育来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目前,我国正处在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结构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的历史时期,更加需要通过多种形式的社会教育对人们的价值观念进行引导。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就是要把社会教育作为重要途径,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教育纳入社会教育之中。将社会主义价值体系教育与公民道德教育相结合,与各种形式的继续教育和成人教育结合起来,与职业培训和岗位教育结合起来,使它们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重要载体,在具体而扎实的社会工作和实践中丰富和拓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内涵。注重政策引导、法制建设,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教育提供有力保障;注重社会舆论、大众传媒,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教育营造浓郁氛围;尤其应注重运用现代化的传播手段,把先进的信息技术运用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教育之中,建设、管理和利用好互联网等新型媒体,开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新课堂和新阵地。为人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创造良好的文化氛围,充分发挥社会教育的基础性作用,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

生本教育的核心理念范文3

素质教育和三维目标的理念其实已经深入人心,但在教育实践中,还是难以落实育人目标。什么是素质教育?叶澜教授曾在《让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论中小学教学改革的深化》一文中指出“素质教育”并不是简单地指加强选修课和活动课,也不是只要发展学生的特长和多让学生活动,而是要“探索、创造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教学”,让师生双方“全身心投入”感受课堂中生命的涌动和成长,使学生“获得多方面的满足和发展,教师的劳动才会闪现出创造的光辉和人性的魅力”,让教学“体现出育人的本质”。从上述对素质教育的描述中可见,素质教育这一概念虽然清晰,但具体内容却很空洞。

三维目标也是如此。课改专家说:我国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倡导的“三维目标”是基础学力的一种具体表述。第一维目标为知识与技能,具体指人类生存所不可或缺的核心知识和基本技能;第二维目标为过程与方法,其中“过程”意指应答性学习环境与交往体验,“方法”指基本学习方式和生活方式;第三维目标为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主要是指学习兴趣、学习态度、人生态度以及个人价值与社会。从定义中可看出,目标具体到三个维度,强调了学生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度,从字面上人觉得比素质教育更为具体,但对于每一个维度的具体内容是些什么,每个维度如何把握等,也始终没有明确说法。

而核心素养有了一个国家框架,具体给出了哪些素养应该处于核心地位以及各核心之间的关系。核心素养这一热词不仅在中国受欢迎,而且在美国、英国等发达国家都受青睐。对于它的概念界定,不同的国家、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经合组织(OECD)这样理解核心素养:“核心素养使个人拥有良好的、成功的生活”。“它包含三种能力:使用工具进行沟通的能力、在异质集体交流的能力、自律地行动的能力,其目的在于创造性学力的育成”。欧盟这样理解核心素养:包括使用母语交流、使用外语交流、数学素养与基本的科学技术素养、数字素养、学会学习、社会与公民素养、主动意识与创业精神、文化意识与表达等内容。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2013年提出了“核心素养”所包含的7个学习领域,即身体健康、社会情绪、文化艺术、文字沟通、学习方式与认识、数字数学、科学技术。我国学者这样理解核心素养:“在相应学段的教育中,学生逐渐形成的适应个人终身发展与社会发展的人格品质与关键能力”。从以上定义中可见,核心素养所追求的是满足个人与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格品质与关键能力。众所周知,“个人的生存与发展不能脱离具体的社会环境”。从以上的表述中,我们可以很明显地看出,尽管不同的国家从不同的角度来理解和定义核心素养,都不仅回答了“培养什么样的人”的问题,更是把育人目标具体化。

育人目标是教育的终极旨趣。教育不是为了把人类继承下来的所有知识与技能在几年内强装进学生的脑袋,以最后成绩的好坏来判定学生的学习成果和评价教育质量的好坏,而是要让学生的德智体美得到全面发展,培养成社会需要的身心健康的人才,教给学生真正终身受用的东西,不仅仅知识与技能。举个例子,在学生毕业之后,当他们把学校学的知识和技能都忘掉了,却还能很好地处理人际关系和解决复杂问题,还能很好地适应社会,这就是终身受用的东西,这就是核心素养的育人目标。核心素养是在素质教育、三维目标的基础上,进一步回答了“培养什么样的人”,确立了更为具体化的育人目标。

二、核心素养的理论和现实之困

我国的核心素养“热”,在一定程度上受国外的影响。核心素养并不是我国土生土长的,是外来引进的一种理念。因此在认识与实践中多少会与其他国家有所不同。作为我国教育领域中的新鲜词汇,在认识与实践中核心素养也遭遇了一些困惑。

1. 理论之困。

首先,核心素养的概念新,但内容并不新。有人说,核心素养的提出,就是用一个新的概念来回答一个古老的问题:教育要培养什么样的人。核心素养的概念为重新思考这样的古老问题提供一种新思路。但学术上的学者们往往纠结于这个“核心”指什么?不少人认为核心素养是培养各方面协调发展的人才,所以要覆盖全面的素养。因此,这个“核心”就是“全面”,核心素养就是全面素养。但有学者对其进行反驳,表示“既然强调核心,就有其关键所在。核心素养应该是全部素养清单中的‘关键素养’和‘优先选项’。如果‘核心’指‘全面’,就等于说明无核心存在。褚宏启从其他角度出发,认为“核心素养是高级素养,而不是低级素养,甚至不是基础素养”。还有人认为,“核心素养包含基础素养,应指向“基础性、基本性”。更多人直接指出,“核心素养是最关键、最基础、最必要的素养”,但对于什么才是最关键、最基础、最必要,并未给出一个肯定的答案。因此,无论哪种解读,目前还是“未能找出核心素养区别于一般素养的本质标准”。因此,有人认为“核心素养只是素质教育、三维目标等概念换一种表述而言,可有可无”。

其次,从核心素养的国家框架中可看出,学生所需要具备的素养多而细。“在2016年9月正式了‘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总体框架。框架的主要内容为:以‘全面发展’为核心,包括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个方面,综合表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六大素养,具体再细化到18个基本要点”。核心素养不是仅仅追求知识与技能,也不是复制三维目标的模式,而是有具体而清晰的内容。这样的理论框架,清楚地展示了核心素养有哪些素养,但却给一线教师增加了不少烦恼。要把18个基本要点一一落实,仅仅靠学校教育教学就能实现吗?一个孩子的成长,离不开家庭,离不开学校,也离不开社会。当核心素养成为培养人才的目标时,如此细而全的素养应该结合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和家庭教育共同完成。否则,把18个基本要点都落实到学校教育中,对于一线教师而言,无疑有些心有余而力不足。比如,在课程目标上,有学者认为,“应将身心健康放在课程目标的首位”。而学生的身心健康与家庭教育、社会教育都有很大的关联。父母的关心与呵护,是保证孩子身心健康的关键因素;而社会的公益性活动、志愿者活动等也是影响孩子身心健康的重要因素。因此,落实身心健康,要结合学校、家庭和社会三方面共同完成。但恰恰是这三个方面各自所占比重如何划分,相互之间关系如何,现有核心素养理论中均未给予说明。

2. 现实之困。

核心素养是一个理念,但目前这一理念如何落实需要技术的支撑。“某种教学理念的推广,必须以技术上的‘可望达成’为前提,同时也要是一线教师在教学技术上可以达成或者通过努力能够实现的。任何成功的改革,都不可能停留在理念层面,而是必须转化为现实当中教学质量的提升。”但目前关于核心素养的落实技术,并无研究,更不见推广。有的人甚至公开反对技术,认为强调技术会陷入技术主义倾向。但殊不知,核心素养的落实技术对于一线教师来说尤为重要。在一场讲座当中,一个学者讲到了技术研究和推广在核心素养落实中的重要性,批评了只传递理念不打包技术的教师培训现状,受到在场一线教师一致认可,并在互动中纷纷表示“说出了一线教师的心声”。从在场一线教师的反应中,可以看出,他们更需要的是核心素养的落实技术,而不是理念的重要性宣讲。

在我国,存在这样一个较为普遍的现象:实践跟不上理念推广的步伐。理论研究领域好一番热闹,实践领域却默默无声。无论是素质教育、三维目标,还是核心素养,都存在同样的问题:专家们对理念或理论探讨得热火朝天,但在一线教师的实践中,却显得困难重重。即使在新课改提出三维目标已十多年过去了,但很多地方的教师对三维目标都还是一问三不知。因此,一个三维目标还没厘清又来一个核心素养,一线教师的不知所措是可以理解的。

τ诤诵乃匮的评价,在现实当中也存在困难。过去以形成性评价为主的评价标准,不再仅仅停留在客观数据来作为标准,而是采用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主观性更大的评价标准。但当评价的主观性增强,内容增多,如何保证评价结果的可靠性、可信度,就成为一个难题。目前来看,想要有效地解决这一难题还显得遥遥无期。

三、核心素养的未来走向

1. 理念的进一步澄清。

如果教师对核心素养的理解来自专家的解读,那么专家的理解就不应与国家框架相排斥,专家应该解读国家框架,而不是跳开框架随意理解。在我国,普遍存在着“专家在理论上研究,教师在实践上摸索”的现象。一线教师对理论的理解往往停留在理论浅层。一场“理念先行”的教学改革,由于理念的研究者和倡导者大都不是一线教师,很难去保证技术与理念是否能达到相契合,因而在一线教师中,理论与实践脱节的问题较普遍。这个时候,就离不开专家的指导。“教育改革的专家是在改革决策时期影响改革思路、走向和改革进程的重要的非利益相关者”。专家要厘清核心素养的核心所在,各个素养之间的关系是什么。如果专家的理解太过随意或者对理念认识不够,就打着“专家”旗号到处开讲座和做报告,结果只能让一线教师听得云里雾里。不同的理解导致不同的落实技术。专家与专家之间对于核心素养的理解现在可谓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因此对于如何落实核心素养,每个专家都有自己的看法,这样就容易导致在指导一线教师中,不同的专家有不同的指导,进而有可能导致教学实践的混乱。如果在理论理解上达不到一致,那么在教学实践中,每一个一线教师就可能有自己一套的核心素养的落实技术。这样的结果是无法保障落实效果。在马克思哲学体系中,实践反思理论占非常重要的地位。“按照马克思的观点,思维的反思是由实践发展所决定的,它的活力主要来自实践”。因此实践反思理论在哲学领域中是不可或缺的。在教育领域,专家对核心素养内涵的反思同样十分重要。核心素养需要打破现在认识框架的束缚,不断去创造、去主动建构,“只有自由地去发现一种完全不基已知的生活方式”,去达到理论上的共鸣,核心素养的理论才能达到质的变化,新课改才能真正进入质的变化。

2. 加强落实技术的研究。

落实技术的研究是解决理论与实践脱节的关键。一线教师是教育的直接执行者,是实施核心素养理念的实践者。很多教师往往对核心素养并未进行深入的理解和认识,只是停留在表面或直接忽视其存在。因此,在教学中只是简单的模仿或自创教法,并不能真正达到所要的效果。但这并不是提倡一线教师独自进行理论研究,然后应用于实践。我们需要的是专家或优秀研究者走到学校,走到一线教师身边,用“手把手”的方式,去指导一线教师如何“教”。在学术研究上,这方面的研究少之又少。如何落实技术的研究?一线教师已经习惯了原有的教学模式了,从学科的角度出发,语文培养语言素养,数学就培养理性思维,独立完成培养目标,而核心素养要求是打破学科壁垒。一线教师要做到跨学科教学就需要专家的指导。专家或研究者共同参与教学实施,为跨学科教学提供实质性的建议,解决实际问题。所以,无论在课程方面,教学方面,还是评价方面,都需要专家与教学者共同参与,形成一套完整的、科学的实施计划。例如,在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时,如何利用学生之间的合作探究、如何利用师生之间的对话等教学方式来实现,都需要专家进一步研究,而不是仅仅停留在“老师应该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而忽视了“老师应该如何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在课改时,可以设立一些实验点,专家与一线教师共同参与实施,针对实践中的不足及时提出可行性的应对方案。根据实施的具体情况,进行相对应的整改,形成一种“专家、教师、学生”的全程性参与。全程性的教学指导不仅能帮助一线教师保质保量地完成育人目标,而且能形成一套较完整和科学的培养措施和做法供其他学校学习,从而使核心素养更好地覆盖到我国的每一所学校,甚至每一个学生身上。

生本教育的核心理念范文4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学生;主体地位;教育路径

核心价值观“承载着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精神追求”,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最内在、最持久的精神要素,在国家和民族价值体系中发挥着最本质、最具决定性的作用,“它反映了整体价值体系的基本价值倾向和总体发展路向,支撑和影响着社会上所有价值判断”。党的十用“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二十四字从国家、社会和公民三个层面概括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目标、价值取向和价值准则,提出了践行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高校作为立德树人的重要阵地,有责任、有义务在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发挥重要作用,这既是党和人民赋予高校的神圣使命,也是高校解决‘培养什么人’和‘怎样培养人’的重要内容。”在多元开放的社会,如何有效地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是高校教育工作者必须面对的复杂问题。

一、教育内容要找准大学生思想的共鸣点

教育是一个系统的工程,也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我们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完成对学生的人格教育和人生教育。在北京大学与师生座谈时强调,“核心价值观的养成绝非一日之功,要坚持由易到难、由近及远,努力把核心价值观的要求变成日常的行为准则,进而形成自觉奉行的信念理念”。的这一重要思想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养成“绝非一日之功”,而是一个没有止境的过程,正是基于这一认识,《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要求“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纳入国民教育全过程”。在不同的人生阶段,选择与此一阶段相应的教育内容,是由人的接受能力决定的。即使在同一阶段,也应根据年龄特点和个性特点,选择不同的教育内容。指出,培育和践行核心价值观,要坚持由易到难、由近及远。这对教育内容的选择,同样具有指导意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目的,最终是要把价值观转化为日常的行为准则,形成自觉奉行的信念、理念。价值观如果仅停留于认知层面,实际上就不能称之为价值观。所谓价值观,不仅是对价值的看法,更是表现在具体行为中的价值倾向。王阳明所谓“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就表达了这一层意思,惟有真行方是真知,知而不行,不可谓之真知。因此,我们在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时,要善于选择大学生深切关注的内容,使教育自然地融入到学生的日常生活实践中。《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指出:“坚持联系实际,区分层次和对象,加强分类指导,找准与人们思想的共鸣点、与群众利益的交汇点,做到贴近性、对象化、接地气。”这一原则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内容的选择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即贴近性、对象化、接地气。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既要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也要贴近学生的思想实际,要找准与学生思想的共鸣点和利益的交汇点,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成为大学生的现实需要,这样做就是“对象化”和“接地气”。比如,新生刚刚入学,要结合入学教育,开展课堂纪律教育、文明就餐教育、文明宿舍教育、文明交通教育等,而对大三、大四的学生,可以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敬业守法教育、团结协作教育等,这些都是大三、大四学生即将面临的。根据学生实际需要选择学生所关心的、能够产生思想共鸣的教育内容,才能产生良好的教育效果。在教育内容的选择上,最忌脱离实际,不着边际,好高骛远,使教育成了思想游戏。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某种意义说,就相当于儒家所谓的“修身”,其目的也在不断提升人生境界。当然,由于核心价值观不同,其所要达到的人生境界自然有别。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是对包括儒家文化在内的一切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也是对当代文明成果的吸收与凝练,其所开显之人生境界不是儒家所不能涵盖的,但就其提升人生境界而言,同样表现出了鲜明的人文关怀。

二、教育过程要尊重大学生的主体地位

价值观教育,不同于一般的知识传授。知识传授,是以学生掌握知识为目的。而知识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学生原来的知识储备,是接受新知识的前提,只要这些知识是正确的,相互之间就不会形成冲突。价值观不同,每个人都可能有不同于别人的价值观,而这些不同的价值观不能简单地以对与错来加以区分,这就使价值观教育面临着更为复杂的情况。不要说国家之间、民族之间存在着不同的价值观,即使是同一国家、同一民族,其内部也存在若干不尽一致的价值理念,如儒家价值观与道、佛的之别,汉族价值观与其他少数民族之别,但不同国家、民族的价值观并不总是冲突和对立的,相互之间在价值认同上也有一致性,这是国家、民族以及个人之间交流与融通的基础。

因为价值观的复杂性,使价值观教育也显得异常复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提出,并不是要以之取代其他价值观,而是要在国家、民族基本价值理念上达成一致,以形成国家向心力和民族凝聚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符合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和长远利益,与各民族、各阶层的价值理念是一致的,故能够得到广泛的认同和接受,这从其提出后得到社会各阶层、各民族的积极响可以看出。这就从内容上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顺利开展提供了基本保证。

大学生因民族、地域、家庭等因素的不同,在价值观方面可能会存在各种差异,由于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可能还存在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冲突的不和谐现象,但这就是大学生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现实基础,也是教育工作者必须面对的现实环境。在特殊情况下,思想是需要灌输的,但一个更为现实的情况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总体上是不可能与大学生的当下价值观形成激烈冲突的,这就为选择新的教育方式提供了可能。核心价值观教育,就是要用先进的价值理念影响、教育学生,使之化为指导日常行为的规则,成为自觉奉行的信念理念,在这个过程中,“内化”最关键。所谓内化,就是把外在于自己的东西,转变成自己的东西。价值观教育,无论采取什么方法、手段,其成功与否,都取决于内化的程度。大学生接受社会主义教育多年,其基本价值理念应该与社会主义价值观是一致的,他们可以通过自觉认知,达到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高度认同,进而内化为自己的价值理念,外化为自觉行为。因此,在教育方式上,要尊重大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其在教育过程中的自觉性、主动性和积极性。

当然,关于灌输在教育中的作用,并不能简单地予以否认,事实上在知识传授过程中,不管承认与否,灌输仍在大行其道。价值观教育,也会存在灌输现象,当教育内容与受教育者已形成的价值观相悖而难以被接受时,往往会采取这种方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不是洗脑,其目的不是为了控制学生,而是通过理想信念、社会规则、道德规范等方面的教育,使之成为一个全面发展的人,一个有理想、有道德、守纪律的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现代中国人,这里所蕴含的期盼与关切,能够得到具有较高认知能力的大学生的理解与接受,因此,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必须充分尊重大学生的主体地位,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潜移默化中成为大学生自觉奉行的价值理念。

三、方法上要重视营造良好教育氛围

尊重大学生的主体地位,就要相信大学生有自我教育的能力,能够完成自我教育。学校是对大学生开展价值观教育的主要场所,也是大学生价值观形成的主要影响因素,但大学生价值观的形成并不完全是教师直接教育的结果,在很大程度上,是环境影响的结果。因此,价值观教育要注重良好氛围的营造。

一是各科教学要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教育最好的方式就是潜移默化、润物无声,而这种效果的取得莫过于环境的熏陶。在各科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的安排,有意识地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渗透”就是把价值观教育的内容自然地融入到教学中,使其与教学内容浑然一体,这对任课教师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渗透”的理想状态是,大学生在学习课程教学内容的同时,不知不觉地受到了核心价值观教育。在课堂教学中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并不是把一些不属于课堂教学内容的东西硬塞到课堂教学中来,而是寓教于学,教书与育人相互促进,相得益彰。有人担心在课堂教学中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耽误课程教学内容的完成,实际上根本不存在这种情况,如果存在这种情况,那说明,教育与教学是脱离的,是不相融的。恰当地教育,不仅不会对课堂教学产生负面影响,反而能够促进教学效果的提升。

二是思政课要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思政课是对大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要用好这个阵地。目前,在思政课中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主要有三个渠道:一是在《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中开设专章讲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二是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等课程中根据教学内容灵活安排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内容;三是通过实践环节开展教育。要在思政课教学中取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实效性,必须转变课堂教学方式,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由以讲为中心向以学为中心转变,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就要设身处地为学生着想,深切体会学生感受,转变学生在课堂教学中被动听讲的状态,积极转变课堂教学模式,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主人。学校要对教学评价内容作出调整,把学生参与和教学效果作为评价的主要依据,以推动教学模式转变。

三是要营造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良好氛围。核心价值观教育事关学生的成长,高校必须予以高度重视,党委要制定详细的教育规划,并安排落实,除了在课堂教学中渗透外,还要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教育氛围,引导大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第一,加强宣传。在校园报刊、宣传栏设置专栏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组织开展系列宣讲活动,宣染、营造氛围。第二,加强校园环境治理。要通过集中治理,清除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和谐的物事,净化校园环境,为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创造条件。第三,结合大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开展教育,如演讲、征文、歌咏等比赛,文明班级、文明宿舍等评比活动,节日主题教育活动,等等。

参考文献:

[1].青年要自觉践行社会主x核心价值观――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4-05-05.

[2]石芳.多元文化背景下的核心价值观教育[M].人民出版社,2014.

[3]宋文生.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三个维度[J].中国高等教育,2014(19).

生本教育的核心理念范文5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是关于学生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多方面要求的综合表现。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以科学性、时代性和民族性为基本特征,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3个方面。综合表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6大素养,具体细化为国家认同等18个基本要点。

主 持 人:本刊记者 刘 波

本期嘉宾:长垣县实验中学校长 杨秉义

许昌实验中学校长 牛振亭

长葛市新区实验学校副校长 汪红敏

郑州市第四十四中学副校长 刘长庚

深入理解核心素养的内涵

记者:随着“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成果的,核心素养成为教育界热议的话题,我们该如何理解核心素养?它与之前开展的素质教育、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又有何异同?

杨秉义:当年提出的素质教育是个相对宽泛的概念,并没有给出具有实效性的实施办法和可以具体测量的指标,经过多年的推行,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成效并不理想。相对而言,素质教育在小学发展得较好,百花齐放;初中、高中阶段的学校基本上仍是千校一面,狠抓考试成绩仍然是这些学校不懈努力的方向。核心素养这一概念的提出,⑵渲糜谏罨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目标的基础地位,并明确了内涵、细化了标准,成为深化素质教育的关键因素。因此,我认为核心素养的提出是素质教育的深化、细化和再出发,体现教育变革与发展的趋势。

牛振亭:核心素养应该是素质教育内涵的丰富和深化。长期以来,在实际教育过程中仍然存在“重分轻能”的现象,仍以考试作为唯一手段、以分数作为唯一评价标准;以智育代替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把开展体音美活动等同于素质教育,素质教育在实践中呈现出“盲人摸象”的态势。核心素养的概念是对素质教育内容的进一步梳理和明晰,具体回答了“培养什么人”的问题,有助于实现从学科中心转向对人的全面发展的关注,为育人模式、评价方式的转型奠定了基础、指明了方向。基于核心素养的教育改革,也将从单一知识、技能转向综合素质,从学科学习转向跨学科学习,从灌输式学习走向探究性学习。

汪红敏:素质教育作为一种具有宏观指导性质的教育思想,主要是相对于应试教育而言的,重在转变教育目标指向,从单纯强调应试转向更加关注培养全面健康发展的人。核心素养是对素质教育内涵的具体阐述,可以使新时期素质教育目标更加清晰,内涵更加丰富,也更加具有指导性和可操作性。此外,核心素养也是对实施素质教育过程中存在问题的反思与改进。重点解决的就是第二轮课程改革中提到的培养什么样的人的问题。基于学生核心素养的综合评价有助于全面把握综合素质的具体内涵,科学确定综合素质评价的指标。同时,综合素质评价结果也可以反映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状况和水平。

刘长庚:核心素养提出之前,素质教育已提出多年。素质教育是落实党的教育方针的一项重要举措,但相对而言,较为宏观,缺乏具体目标维度的支撑,在落实上也存在种种现实困境。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也正是基于素质教育理念,在我国长期以考试成绩为主要评价标准的语境下进行的一项补充性工作,长久以来并未形成教育合力,效果大打折扣。核心素养顺应了时代需求,是对立德树人的有力回应,是系统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路径和必然选择。

回归素养的核心本位

记者:那么,在学校教育中该如何落实核心素养呢?

杨秉义:首先,学校要深入理解核心素养的内涵,确立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目标,制定科学的规划和有效的实施方案。其次,要实现学习方式的改革,当前就是要通过课堂改革进一步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由传统的重知识技能转变为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学习素养、生活素养、道德素养,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最后,通过锤炼学校文化品格,在文化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文化育人是学生素养的源泉,要通过学校文化设计来拓宽学生知识领域,培养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等核心素养,并将文化设计融入到课程、学科、课堂、活动和管理等学校教育教学的各个方面。

牛振亭:首先,落实核心素养,学校要整体推动。核心素养是对育人目标的具体化和细化。核心素养在学校的落地,需要从学科和校本化方向努力,与课程进行进一步整合,包括进行结构整合、内容整合,要贯穿于整个教育活动,渗透到各个学科。其次,落实核心素养,必须以文化为载体。校长在办学过程中,要认真思考如何以办学理念、课程体系和组织实施等为支撑,将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融入其中,从而形成学校的办学理念和目标。我校立足实际,提出了以“责任担当”为核心的校园文化,正是基于这样的考虑。最后,落实核心素养,教师是关键。作为教育的主体,教师只有自身具备相应的核心素养,才能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才能够培养出具有核心素养的学生。教师在观念上要从“学科教学”转向“学科教育”,并在行动上把核心素养落实到学科教育的方方面面。

汪红敏:我认为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通过课程改革落实核心素养。基于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顶层设计,指导课程改革,把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作为课程设计的依据和出发点,进一步明确各学段、各学科具体的育人目标和任务,加强各学段、各学科课程的纵向衔接与横向配合。二是通过教学实践落实核心素养。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明确了学生必备的品格与能力,可以通过引领和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解决当前存在的“学科本位”和“知识本位”问题。通过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引领,学校要帮助学生明确未来的发展方向,激励学生朝着这一目标不断努力。三是通过教育评价落实核心素养。建立基于核心素养的学业质量标准,明确学生完成不同学段、不同年级、不同学科学习内容后应该达到的程度,把学习的内容要求和质量要求结合起来,有力推动核心素养的落实。

刘长庚:核心素养3个方面、6大素养、18个基本要点是一个系统,学校教育管理者和教师都必须通过培训、校本研修等形式,使得核心素养与我们的学校管理和学科教学之间都建立起有效的对接,使得学校领导者的课程领导力和学校教师的课程执行力都得到一个较好的提升,使核心素养与各个学科的课程标准和所要求的素养之间建立起一种内在的联系,在管理、课程、教学、评价、教研等教育的各个环节中去落实,而不是开一门核心素养课程,专门地去落实核心素养。那与核心素养本身也是相悖的。

实现核心素养的校本化

记者:落实核心素养如何做到因地制宜、因校制宜?

杨秉义:学校要根据自己的校情和办学优势,因校制宜,制定实施措施。比如我校根据学校实际和多年的沉淀,形成了养正文化、学生自治、多彩社团三个办学特色。这在一定程度上对深入推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具有积极的意义。养正就是涵养正道,让每个学生都充满正能量,做一个“品正博学、体健多艺、志存高远”的阳光少年,这是立德树人的要求。学生自治就是倡导学生自主学习、自我管理、自我教育,从而培养学生终生发展的能力。多彩社团就是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在活动中陶冶情操、丰富生活、培养兴趣、健全人格,实现个性发展。

牛振亭:核心素养的培养方式是多种多样的。每个学校要根据自己学校的实际,经过实践的探索,打造自己的育人特色。具体到我校,我们在核心素养提出前,就已经制定了学生培养目标:体魄强健,人格完善,知识丰富,能力多元,善于创新,善于沟通,有责任意识,有家国情怀,有科学素养,有人文精神。这与核心素养高度吻合。我们倾全体师生之力,进行了普通高中责任文化建设的实践研究,积极加强以“责任与担当”为核心的校园文化建设,就是因地制宜、因校制宜落实核心素养的有力探索。

汪红敏:落实核心素养,注重课程开发,推行专题教育或专题探究。核心素养标准很多很细,在落实过程中,要在深入致学习领会核心素养具体标准的基础上,根据当地和学校日常教育教学中发现的问题,结合学校和当地教育资源,设计开发形式多样的课程和探究主题,采取形式多样的教育和引导,实现逐步提高和逐步转变,因地制宜、因校制宜、分类分层地推进核心素养的落实。

刘长庚:核心素养的落实必须是校本化的,每一所学校都需要基于核心素养规划学校的课程体系,包括国家课程、校本课程、创客教育、社团活动等,根据科学的方法,按照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认知规律,通过深化课程改革,加强学科融合,在课堂教学中落实课程标准,落实“四基”要求,一步一步地去落实。这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方方面面循序渐进地去研究、思考、探索和行动,一口吃个胖子的想法和做法都是不现实的。

探索实现核心素养的实践路径

记者:您认为发展核心素养的着力点在哪里?您所在的学校进行了哪些探索?

杨秉义:一是深化课程改革。当前基础教育的课程体系与学制规划内容过多、难度过大、负担过重、学制过长,并不适合学生的发展。二是实现学习变革。学校教育中,培养核心素养的主渠道仍是课堂,要根据核心素养细则重新审视并改进完善学校的课堂改革体系。三是改变评价体系。如果仍以分数选拔人才,核心素养的顶层设计难免会成为空中楼阁,无法落实。

我校的办学理念是:让每一个学生都赢得未来,校训是:为成功人生做准备。校训和理念保持高度一致。初中阶段需要为将来成功做哪些准备呢?那就是扎实的文化基础、良好的行为习惯、高效的学习策略、健康的身体、高尚的品德、创新的精神和受益一生的兴趣特长。我校所有的工作都以此为中心进行规划设计,不蔓不枝。尽管还有很多工作不够完善,我觉得这也算是对核心素养的一种积极探索和实践。

牛振亭:学生核心素养包括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6项。我认为,责任担当是这6大核心素养的支撑点。所谓责任担当,就是做好自己分内的事,对自己所承担的事情尽心尽力,认真负责地完成。责任担当是衡量一个人精神素质的重要指标,体现了一个人的心智、格局和胸怀,一个人对待人生和生命环境的态度。一个缺少责任担当的人能够成才也是不可想象的。因此,责任担当是连接6大核心素养的红线,是6大核心的支撑点和着力点。落实了责任担当这个核心素养,其他的核心素养就会迎刃而解。

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我们开展了“普通高中责任文化建设的实践研究”,通过三个维度精心打造以责任为核心的校园文化,实施责任教育,落实学生的核心素养。

一是从学校维度,从我们学校的办学理念、校训、价值观、学生培养目标等育人理念中提炼形成了责任理念文化,主要突出责任、担当、勤勉、奉献、爱与和谐、诚信、友善等教育元素,通过广泛宣传教育,师生人人熟记于心、外化于行,真正落实到了日常工作和学习生活之中。同时加强制度文化建设,完善责任制度文化。完善责任环境文化,形成了富有特色的班级、科室、寝室、餐厅等文化,为环境育人创设条件。

二是从教师角度,对教师提出“三负责”的目标要求:对教育事业负责,对教师职业负责,对学生负责,主要通过精神引领、榜样引路、名家指导、开展活动等方面强化教师的职业理想和信念,提升教师的职业幸福感。我们建立了教师业务成长激励机制。第一,组建名师工作室,引领优秀教师成长,为优秀教师成为专家型教师搭建平台。第二,通过政策鼓励,促进教师积极进行教学研究,认真落实教学常规。第三,通过专业引领,促进青年教师的健康快速成长。

三是从学生维度,确立学生责任目标体系:针对自己、家庭、集体、社会、国家和世界6个方面,学校编纂并实施了“责任教育”校本课程。通过分层推进、实践活动、家校联合和反馈评价等方式,全面实施责任教育。我们召开主题班会,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社团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进一步增强学生的责任意识,落实学生的核心素养,形成了我们自己的特色。

汪红敏:发展核心素养的关键是要把核心素养的理念和目标尽快转化为学校、师生、家长的理念和目标。实现这一关键的最佳途径是把核心素养的理念和目标与学校的办学理念和培养目标有机结合起来,使之成为全体师生、各位家长统一的、明确的意识和方向。

我们学校在学习研究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之后,重新完善、丰富了学校文化和培养目标的内涵。我们在对学校校训“博爱、责任、荣誉”的诠释中,对“博爱”的诠释添加了“具有以人为本的意识,尊重、维护人的尊严和价值;能关切人的生存、发展和幸福等人文情怀”的文化基础的内容;对“责任”的诠释添加了“社会参与、责任担当”的内容。

“师生幸福,人民满意”是我们的办学目标。我们结合核心素养的6大方面要求,把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自主发展、社会参与充实为师生幸福、人民满意的具体标准,使我们的办学目标更具前瞻性,更具可行性。

围绕“幸福”主题,我们还在不断深入开展幸福课堂、幸福体育、幸福社团的研究和实践,不断推进核心素养的探索和落实。

生本教育的核心理念范文6

关键词:地理学科;核心素养;教学改革

2014年3月教育部了《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其中“着力推进关键领域和主要环节改革”的十项任务,第一项就是“研究制订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和学业质量标准”。2014年12月,教育部启动了高中课程标准的修订工作,明确要求将学科核心素养和学业质量标准写进课标。这一系列举措彰显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进入“深水区”之后,开始了攻坚“战役”。广大基础教育战线的研究人员、教师纷纷行动起来进行理论学习、调查研究、交流探讨,“核心素养”今后一段时期一定会成为基础教育领域里的“热词”。

刚接触到“地理核心素养”这个词,也许会产生许多疑问,如“之前强调的‘三维目标’与‘核心素养’是什么关系”、“地理核心素养选择的依据是什么”、“基于地理核心素养的地理教学应该是什么样”等。本文就这些问题与老师们谈谈粗浅思考。

思考一:“三维目标”与“核心素养”的关系

2001年,新一轮课程改革开始,教育部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明确提出:“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这既是从课程功能的角度提出的课程改革目标,也是“三维目标”的另一种表达。在各学科的课程标准中,都明确提出了本学科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十多年的课程改革,广大教师逐渐接受、理解并付诸实践了“三维目标”,为什么现在要提出“核心素养”?首先要厘清两个层面的“素养”:上位的是超越学科的“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下位的是“学科核心素养”。这两者有着密切的关联。从“三维目标”到“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和“学科核心素养”,有以下两个主要原因。

其一,以“核心素养”为纲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国际趋势。我们面临的是一个全球化、信息化的社会,以经济发展为核心,致力于公民素养的提升,已经成为世界各国教育面对的共同主题。有很多学者研究了世界课程改革的进展,总结了世界不同组织或国家基于不同的价值理念,构建的不同“核心素养”体系。例如,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从分析社会的愿景和个人生活的需要出发,整合知识、技能、态度、情感与价值观,并将其视为一个动态发展过程,遴选和建构起核心素养体系:能动地使用工具、能在异质社会团体中互动、能自主地行动。联合国教科文、欧盟等组织,以及一些国家,或以终身学习为取向,或以个人发展为取向,或以综合性为取向,构建了不同的核心素养体系[1]。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出“三维目标”,它们应该是落实核心素养的思维框架与途径,而不是核心素养本身。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2]”,由此,从使用国际共通理念的角度看,建构我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势在必行。

其二,解决教育实践中“三维目标”整合性欠缺的问题。“三维目标”的三个维度之间有着内在深刻的联系,有着整体性的考量。但是,在教学实践中存在着两种倾向,一是仍然只重视“知识与技能”维度,使教育目标严重缺失;二是将“三维目标”割裂或是贴标签,使教育目标缺乏整合性。不论哪种倾向,都使教育目标无法在同一个学生身上得到“整体表现”。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关注学生适应当今与未来发展最关键的素养,强调其对每个学生的“整体效应”,以及素养形成的连续性和阶段性,能够更好地将“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具体化、明确化与深化。教育部近期在一定范围内公布了《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征求意见稿)》,初步确定了九大素养,具体为社会责任、国家认同、国际理解;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审美情趣;身心健康、学会学习、实践创新[2]。而每一个素养的落实,都需要发挥学科综合育人功能,整体推进各项教育目标的落实。

思考二:地理核心素养的选择与表达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有两个关键问题需要思考:第一,地理核心素养与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是什么关系?第二,地理核心素养与地理核心(关键/主要)概念是什么关系?简单地说,第一对关系中,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是顶层设计,地理核心素养作为一个学科的核心素养,要对其作出贡献。例如,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中的“社会责任”,解释为“主要是个体处理与他人(家庭)、集体、社会、自然关系等方面的情感态度和行为表现。”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内容是“生态意识”,要求的重点是“热爱并尊重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保护环境,节约资源,具有绿色生活方式;具有可持续发展理念和行动等[2]。”这些要求与地理课程有极高的契合度,地理核心素养要予以充分体现。第二对关系中,地理核心素养要引领地理核心概念,换句话说,就是要围绕地理核心素养取舍地理核心概念。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地理核心素养、地理核心(关键/主要)概念、地理课程内容之间的关系,可以用图1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