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世界经济走向范例6篇

目前世界经济走向

目前世界经济走向范文1

关键词:世界经济走向 经济学类毕业生 就业

2015的世界经济走向犹如乘坐过山车一般跌宕起伏,尤其在年末,原油价格低迷,大宗商品价格持续下降,股市的慢熊表现使世界各大经济体都不得不以悲观的态度来看待2016年的世界经济。而在世界一体化趋势越来越明显的今天,受世界经济走向的影响,为了更好的提高经济总体水平,我国正踽踽独行在去杠杆去泡沫的崎岖征途之上。与此同时,中国企业也正面临着转型升级的巨大压力。不少小微企业由于经营不善在这场暗流中不幸触礁导致沉灭,也有部分大企业在改革的阵痛中艰难前进。而世界经济下行走势所带来的最明显的副作用莫过于对毕业大学生就业的影响,尤其是经济学类的毕业生。如果说世界经济走向把握着就业走向,那么对于经济学类而言,世界经济走向几乎掌控着他们就业的“生杀大权”。而在这其中,来自独立学院的经济学类毕业生的就业压力更是难上加难。为了了解世界经济走向究竟对经济学类毕业生造成什么的影响,笔者以福建农林大学东方学院为例,展开了以福建省为主要范围以调查问卷、走访等一系列形式进行调查研究,试图找到答案。

一、世界经济对就业的影响

根据我国教育部的权威统计,2015年全国高校毕业生总数将高达749万人次,创下历史新高。这无疑给原本就难实现的就业现状更为沉重的一击。经济学类专业作为热门专业,一直以来都受到广大学子及其家长的青睐。不少高考学子将经济学类专业作为自己的第一专业,还有一些本科毕业生选择跨专业报考经济学类的研究生,更有甚者选择考取外国的经济学院进行深造,这使得在世界经济整体下行就业不景气的今天,人才市场上的经济学类毕业生供过于求,总体CIER指数小于1,就业市场竞争趋于激烈,从而造成了大量的待业情况。而对于独立学院的毕业生来说,世界经济的不景气更加凸显了他们的劣势,使得他们在就业大军中常处在下风。

独立学院由于知名度低,师资力量不够雄厚,入学门槛较低,社会认可度不足导致它们的学子在就业过程中常常碰壁。为了得到切实的证据,我们采取问卷调查的形势对福建省各独立学院的经济学类学生展开了真实可靠的问卷调查。通过本次调查我们发现,在这大规模的待业情况中,来自独立学院的经济学类毕业生所占比例要远远的高于普通高等院校的毕业生。在回收的487份有效问卷中有74.13%的学生认为在当前的世界经济情况下想找到与专业对口的工作是比较困难的。有近八成(80.49%,79.06%)的学生认为经济类学生的就业压力主要来自于能力素质和学历层次影响。在调查中我们发现,有79.6%的学生认为经济对于毕业生的影响主要在于集中于就业类型,同时有80.08%的学生认为经济类专业太过热门,竞争太过激烈也是影响就业问题的主要来源。而有79.88%的学生认为就目前状况来看独立学院的经济类毕业生就业前景比较一般相较于其他公立学校还存在较大差距。

我们以福建农林大学东方学院为例,2014年学院开设三个经济学类专业包括金融学、金融学(国际金融方向)及国际经济与贸易。毕业生为527人,占全院毕业人数的23%,其中金融学总就业率为92.7%,国际经济与贸易总就业率为97.71%,就业总体水平较高。

2015年学院经济学类应届毕业生558人,较2014年增加31人,占全院毕业生总人数的24.2%,较上年增加1.2个百分比。其中金融学毕业生就业率为92.92%,较上年提升0.22个百分点。国际经济与贸易的毕业生就业率为97.71%,同上年持平,就业水平较高。

总体而言,福建农林大学东方学院的经济学类毕业生就业水平较高且有逐年上升的趋势,但笔者不得不提出质疑,在如此之高的就业水平之下,就业质量又能否得到保证呢?

二、世界经济对就业质量的影响

目前,世界经济仍处在低谷,许多经济学类毕业生不得不放低眼光,以就业质量来迁就就业水平。不少应届毕业生为了顺应经济及市场的大潮而从事与专业无关的工作,甚至打乱了他们的就业规划。一些家庭条件好的学子在家里的帮助下获得与专业不符的“稳妥”工作,前途迷茫无望。而一些家庭条件不好的毕业生则选择加入北漂、沪漂、广漂的大军中,与千军万马共渡独木桥,睡地下室。这些待业青年为了拥有一定的薪酬收入而选择工作稳定性低,工作安全性差,工资水平低且工作强度大的工作,这使得他们最基本的身体健康都得不到保障,更别提所谓的工作质量了。这些年随着我国的改革深入,经济水平得到了增长,伴随着中国一跃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人民币稳居世界第五大支付货币的位置,一些由就业质量引发的问题更是在悄然萌芽后开始爆发。近年来,企业员工因工作压力跳楼自杀、年轻工作者过劳死、频发的矿难等一系列意外使人们终于开始重视工作质量的重要性。然而对于就业大军中的困难户――经济学类毕业生来说,能够拥有一次就业机会要比所谓的就业质量要来的重要,这便使得绝大多数的经济学类毕业生尤其是来自独立学院的毕业生,他们的就业质量要比其它专业的毕业生来的低。

三、世界经济对毕业生就业心理的影响

当今世界正逐渐趋向一体化,随着科技的进步,全球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完善,世界经济的重心从生产行业向科技行业转移。在“互联网+”的跨界合作理念的不断推广以及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下,互联网产业作为新型产业得到了飞速的发展,从而加大了就业市场对高新科技人才的需求量,间接造成了经济学类毕业生的就业难,使不少经济学类毕业生由于对新型产业的不了解在一次次面试中碰壁,这打击了他们的就业信心以及创业热情。

对于当今经济学类毕业生来说,他们在校所学习的都是过去的经济和前人的经验,在没有与眼下现状结合起来时都可谓是纸上谈兵,哪怕课业再好在实战中也不能获得先机赢得胜利。这样的学习方式让绝大多数学生在初入社会时因现实与理想不符造成了他们暂时的就业迷茫与就业失利,致使他们丧失了就业的决心,消极的了自己的职业生涯的规划。

四、解决方案

为了解决经济学类毕业生因世界经济影响所造成的各种阻碍,针对上述的分析结果,笔者认为应该从三个方面入手。

其一,社会层面。政府支出的生产性大小是影响财政支出就业效应的关键变量。既要发挥财政政策的短期刺激作用,更要通过转变政府职能,实现产业结构升级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从根本上缓解中国的就业压力。同时作为宏观调控的控制者,国家应当看到眼下的就业现状,明确就业改善的目标,同时应成立专门的大学生创业指导部门,为想创业的大学生提供有针对性的指导和建议;应加大对大学生创业的资金支持力度,同时建立风险分担机制,以降低创业风险。在信息化时代的今天,应充分发挥网络的信息引导作用,建立专门的服务性网站,从而为大学生创业提供更多的指导和帮助。各地的人社机构应当重视就业质量问题,对已经就业的大学生进行定期回访,了解他们的现状便于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同时一些相关部门应该与所在地的高等院校加强交流合作,给校大学生普及目前的就业状况,提供就业新的就业思路,加大国家就业政策的宣传,使大学生在校期间就能明确了解就业市场动向,做好应对就业难题的充分准备。由于人力资本与家庭资本对大学生就业政策绩效会产生显著影响,因此,针对具有不同“资本存量”的大学生群体从政策层面建立起促进大学生就业的长效机制,对不同群体大学生就业进行合理引导和政策支持,才能有助于从根本上缓解日益紧张的大学生就业压力[2]。

其二,作为毕业生的直接领导者――高校应该在引导毕业生就业层面下功夫。高校应该设立就业创业办公室,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前提下,结合教育部《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培养适应二十一世纪需要的高质量人才的意见》开办就业创业公选课,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念,做好职业规划,调整心态,了解各种有关就业的咨询,掌握求职择业的方法和技巧,从而顺利毕业走向成功。同时,应当根据各个专业的实际情况具体分析,重视实践课的展开,从实际出发,提前积累就业创业的经验,为之后的职业基础打下扎实的基础,用可靠的硬件条件来面对就业挑战。

其三,大学生应该用正确的心态面对就业创业。2015年末,舆论的“失业潮”,“唱空论”打击了毕业生的就业的信心和创业热情。作为大学生,应该在社会与学校的帮助下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明确自身的职业定位,制定适当的职业生涯实施方案,及时根据现状对职业生涯规划进行评估与修正,更应该树立积极乐观的心态直面就业问题,最重要的就是对自己充满信心。同时要建立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一个具有良好思想道德素质的择业者,会把为社会服务放在首位;一个好逸恶劳甚至心灵肮脏的求职者,往往把自己的择业观建立在损人利己的基础之上,也不可能兢兢业业地勤劳致富。而作为经济学类的毕业生,尤其是独立学院的毕业生,在竞争条件处在劣势的情况下更应该主动降低自己的就业定位,在保证就业质量的前提下先就业再择业。同时应该主动了解就业的动向,明确国家政策以及国家权威机关对未来世界经济走向的预测,譬如此次两会中无论是总理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以及人社部负责人的发言中,都透露着许多和就业形势有关的“干货”,为自己谋得先机,获得更好的就业创业机会。

综上所述,世界经济的走向对于当代大学生尤其是经济学类毕业生的就业产生着或多或少的影响,但人定胜天,只要自身能够做好充足的应对准备,不打无准备之战,笔者相信在这场就业与世界经济的博弈里终会响起胜利的号角。由于此次调研时间较为紧张,作者的水平能力有限,许多内容没能进一步深挖,文中的疏漏和不妥之处在所难免,希望读者海涵以及批评指证,以便笔者进一步修改和完善。

(指导老师:魏鸿玲)

参考文献

[1]郭新强,胡永刚.中国财政支出与财政支出结构偏向的就业效应[J].经济研究,2012(2)

目前世界经济走向范文2

我们以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原始起点,以30年来中国自身经济发展的水平为纵坐标,以国际合作与交往的水平为横坐标。2008年的两件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事为中国进行了准确的坐标定位,一是神七上天,实现了中国人首次太空行走,这是在中国经济和综合国力全面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里程碑的基础上,实现的一个纵向突破,我们以此为纵坐标;另一件是第29届奥运会的成功举办,向世界展示了中国雄厚的经济实力、完美的组织能力、深厚的文化底蕴以及在承办大型国际活动方面的实力,我们以此为横坐标。

这两件大事的纵横坐标相交,足以体现中国的经济实力、科技实力、体育实力等等都在一定程度上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这就是当前中国经济发展水平的坐标定位。进行这样的坐标定位的意义,不仅在于显示了中国的实力,更在于体现出中国作为大国在国际社会将有能力承担相应的国际责任和义务,因为中国在达成一个个经济发展目标的同时,也为国际社会创造着越来越多的发展机遇。

中国目前的坐标定位意味着中国已经发展成为经济大国,同时也意味着将履行相应的国际责任和义务。在当前全球遭遇特大金融危机的现实情况下,中国以其雄厚的经济实力,成为国际社会的众望所归。英国《金融时报》称:“或许最重要的一点在于:中国愿意为了保护全球经济而动用自己的经济资源,这将奠定中国‘负责任超级大国’的地位”。《澳大利亚人报》称:“金融危机很可能加强‘21世纪属于中国’的看法”。澳大利亚《悉尼先驱晨报》称:“美国时代结束――现在由中国来定调子……到目前为止,中国已经积累了约2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

回顾30年走过的历程,我们走过了一个又一个里程碑。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改革开放的决定,到十二届三中全会明确社会主义经济是在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到十四届三中全会指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而与经济体制改革历程几乎同步的是,中国与国际社会的横向交流与发展。从1986年中国向关贸总协定递交《中国对外贸易体制备忘录》,从而拉开了长达15年的入世谈判进程,到2001年中国成功地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从1988年中国开始全面走出去战略,到当前已全面加入到全球化进程当中……在这纵向的发展与横向的拓宽过程中,我们不难发现,中国其实是通过一次又一次的战略定位,从而在独立自主的基础之上,完成了从封闭的计划经济向融入世界经济发展浪潮全球化的进程。

在这个进程当中,最有代表性的,是深圳特区的建设和新技术革命。特区的建设推动了国民经济的全面开放,新技术革命成为国民经济的助推器。这两大坐标系的重合,为改革开放奠定了基调。

特区之火,正在燎原

提起深圳特区的建设,我们不妨回顾一下,30年前,皇岗、罗湖、沙头角这些口岸以至整条深圳河都是需要严防死守的。1978年选派干部去深圳,除了业务条件,还有两个附加条件一定要满足,一是政治上非常可靠,自己本人不会逃港;第二个是生活作风要过硬,“因为青壮年男子都游过去了,这边只剩下一些老弱和妇女儿童”。当时广东省委第一书记向中央提出在毗邻香港的深圳搞一个特区,很重要的一个因素, 是因为当地人逃港防不胜防,不如“给他们划一个地方,像香港那样搞”。 然而,据有关部门统计显示,截止到2005年,一共有25900名香港老人在内地长期居住,其中绝大部分定居在深圳。目前,皇岗、罗湖、福田三个陆路口岸日均通关人数保持在40万到50万人左右,可想而知在深港之间跨境居住、工作的人有多少。通过以上对比,我们不难发现,通过30年的发展,深圳特区已经与比邻的香港实现了完全的交流与融通,从而进一步融入了国际社会。

回顾深圳特区自身发展的30年,也走过了不寻常的道路。1979年关于建立深圳特区的50号文件就把深圳叫做“出口特区”,后来才改叫“经济特区”。1983年,招商局蛇口工业区管委会主任袁庚在他们自己办的《蛇口通讯》上发表访谈透露,中央一位来视察的领导说:“深圳经济特区是靠国家输血活命的,如一旦把输血针头拔掉,它就不行了。”但从那一年开始,国家果然逐步减少对深圳的输血,然而,停止输血后的深圳,不仅没有死掉,相反,却依靠党的政策增强了自身的造血功能。

1984年邓小平第一次南巡,先后视察了深圳、珠海、厦门,分别为三个特区题词。从那时起,重效率、讲速度的深圳,在举国转向一心一意搞经济建设之际,成为大家学习的榜样。1985年底,深圳市委书记登上《半月谈》封面,成为当年十大新闻人物之首。

1986年转型,让深圳从等待输血的特区,慢慢具备了造血功能。两年后,深圳出口达到20亿美元,而当时全国出口额不过100多亿美元。

特区之火,可以燎原。如今,深圳已经由30年前的那个渔村发展成为一个国际化的大都市,成为中国改革开放、融入世界的前哨。如今,随着中国融入国际社会,有人提出经济特区有没有继续存在的必要,但更多人认为, 特区的历史使命并未结束,特区是一面旗帜,只要改革开放的政策不停止,特区的使命就不会停止。

科技之光,引领世界

改革开放的另一位受益者,是在神州大地上进行的一场前无古人的新技术革命。1988年9月,邓小平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主席于2006年1月9日在全国科技大会上宣布中国未来15年科技发展的目标:2020年建成创新型国家,使科技发展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有力支撑。

关于新技术革命,经过30年的发展,今日在中国进行着的以互联网技术为代表的信息技术革命已引领世界。而回顾上世纪80年代初,中国的新技术革命却起始于中国科学院研究员陈春先等7名科技人员在中关村率先创办了我国第一个民营高科技企业“先进技术发展服务部”,就是从这7个人组成的小小服务部起步,到1986年底,中关村各类研发性公司已近100家,逐渐形成了闻名中外、以开发经营电子产品为主的民营科技群体“中关村电子一条街”。当然,也有人送给它“中国硅谷”的美誉。1987年10月3日,新华社报道《首都出现一条高技术产业街――中关村电子一条街》。

1986年3月,王大珩、王淦昌、杨嘉墀、陈芳允四位老科学家给中共中央写信,提出要跟踪世界先进水平,发展我国高技术的建议。中共中央、国务院批准了《高新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纲要》。同期,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关于第七个五年计划的报告》。

1992年,邓小平“南巡”的谈话:经济发展得快一点,必须依靠科技和教育。我说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要提倡科学,靠科学才有希望。高科技领域,中国也要在世界占有一席之地。

2007年我国电子商务的交易总额已经超过了2万亿元。2007年,我国农村网民数量达到了5262万户。目前,我国县级以上政府中96%的政府机构都建立了网站。中国境内的网站总数已经达到了192万个,中文网页已经达到了84.4亿页。不言而喻,以互联网技术为代表所开辟的新技术革命,使得中国完完全全地融入了国际社会。

这场革命,实在是与国际社会对中国的影响不可分的。上世纪80年代开始,发达国家“突如其来”地掀起了“新技术革命”的浪潮――在美国、日本和西欧国家,一时间冲来目不暇接的舆论浪潮,而《经济参考报》有幸在这个风口浪尖上“冲浪”,特别是影响极大的三本畅销书首先在经济参考报上向读者推介:

1983年6月14日,经济参考报刊登了《从工业社会到信息社会》一文,较详细地介绍了美国经济学家奈斯比特的《大趋势》一书的主要观点――“我们仍认为我们生活在工业社会里,但事实上我们已经迈入了一个以创造和分配信息为主的经济社会”。

按照奈斯比特的划分,人类先后经历了农业社会、工业社会,而今将逐步进入信息社会。他写道,1950年,美国只有17%的职工从事信息工作,而如今(80年代)已经达到60%;信息产业已经成为美国最重要的产业。

托夫勒的《第三次浪潮》,把人类社会的几次巨大进步,分为农业社会、工业社会和信息社会,人类将迅速、无可避免地面对种种新技术、新产业形成的第三次浪潮的冲击。

《后工业社会的来临》一书,也从新的角度揭示了发达国家面临的新挑战,结论也有异曲同工之处:信息产业将使人类从工业社会的种种危机中,找到更适合人类发展的道路。

新华社资深记者、也是这一时期关于新技术革命报道的主要撰写者之一张可喜后来回忆道:也就是从1983年开始,日本的“新产业革命”论和美国“第三次技术革命”或“第四次工业革命”论等在我国逐渐引起政治、经济、科技等各界的高度关注。

通过以上特区与新技术革命的纵向与横向的发展与拓宽的实例,充分体现了中国从一个经济封闭、技术落后的国家,依靠改革开放的强大推动,发展成为经济技术大国的历程。

希望之光,世界瞩目

通过改革开放以及“走出去战略”的实施,通过包括贸易、投资、技术、企业等广义上的贸易走出去,以及国内企业到国外进行投资和工程劳务承包,我们看到,中国经济已完全地与世界经济有机地融为一体,成为世界经济的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就范围来讲,“走出去”不光指欧美日发达经济体,还面向亚非拉,“走出去战略”是面向全世界的。所以,我们既和主流经济融合,也和非主流经济融合。我们要走向中国以外的所有地区。

中国实行“走出去战略”瞄准了几大目标,一,市场,我们的市场不光在欧美日等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的市场对于我们更重要;二,资源,为了资源我们更多地走向发展中国家;三,获取技术、管理经验和资金等等,在这个方面,我们主要瞄准的是发达国家。另外,我们到国外,尤其是发展中国家建制造业企业、资源开发型企业,是本着平等互利、共同发展、互利共赢的目标去的,是要为当地的经济发展做贡献的,包括扩大当地就业、繁荣当地经济、增加产值和税收,同时还要履行一些社会责任,这是符合国际惯例并按照东道国的法律和法规去运转的,受到了当地人民的欢迎。

目前世界经济走向范文3

【关键词】次贷危机 人民币 国际化 经济发展

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使世界经济紧密相连,次贷经济危机的持续蔓延对各国经济都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美元的衰落贬值使得以美元为主导的国际货币金融市场受到了巨大质疑,然而与此同时,中国经济虽然受到了美国次贷危机的一些震动,但总体来说还是呈现平稳的发展趋势,中国国际和经济地位的提高是世界都另眼相看。所以这一背景下,必须把握机遇迎接挑战,以战略思想推进人民币的国际化进程,提高人民币的国际地位,实现我国外汇储备保值增值,为中国走向真正的经济强国之路奠定良好的货币基础。

一、引言

人民币国际化是指人民币能够成为国际普遍认可的具备计价、结算、货币流通和货币储备的功能的在中国境外自由流通的跨越国界限制的国际货币。改革开放后中国经济迅速发展崛起,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力量,人民币走向了不断升值的道路,除此之外中国还是世界范围内最具发展前景的市场,因为中国具备了最多的具有储蓄和消费能力的人口。德国前总理曾经预言过:“三十年后,世界可能只有三种货币——美元、欧元、人民币。”目前,我国经济迅速发展,人民币在国民经济的某些领域已经出现了一些国际化趋势。中国应该牢牢把握人民币不断升值的广阔发展空间,将人民币完全推向国际化发展道路。

二、人民币国际化的意义

1.有利于提升我国的国际地位

当前的国际货币体系主要有美元、欧元和日元组成,发达国家占据了国际货币的主导地位,对国际货币具有决定话语权,这一体系是不公平的货币体系,使发展中国家处于被动地位甚至是边缘地位,对发展中国家发展极为不利。人民币走向国家化发展道路之后,成为国际货币的主要组成部分,就拥有了对世界货币的控制权和调节权,在提高自身国际地位的同时能够对世界经济发展产生举足轻重的影响,对全球经济快速平稳发展做出贡献。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的货币成为世界货币之后,也会为世界上其他发展中国经济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带动发展中国家经济健康发展,改善世界经济发展格局。

2.有利于提高我国经济的安全性

发展中国家在国际市场上不能发行以本币为计价单位的金融债券,只能将世界货币的主导——美元作为计价单位发行金融债券,一旦美国爆发金融危机经济出现波动而造成美元贬值,就会对发展中国家造成支付危机,使发展中国家的现金流减少、外债增加,从而对本国经济产生震动,危害国民的正常经济生活。如果人民币走向国际化道路,中国就能在国际市场上发行以人民币为计价单位的金融债券,那么就算是发达国家爆发经济危机,人民币汇率降低,人民币出现贬值,我国政府也不用担心出现国际支付危机,这样一来人民币收入和外币债务对称发展,大大提高了我国经济发展的安全性,有利于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

3.有利于增强我国货币政策的自由性

当前我国实行的是美元固定汇率制度,兑换外汇是我国货币投放的主要渠道,为了维持人民币汇率稳定,我国曾经一度被动入市。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使我国的经济规模扩大,使国内经济受国际货币和国际贸易的影响减小。人民币作为国际货币还可享有铸币权,增加了铸币税收入,实行本国经济目标自主发展,摆脱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困扰问题,稳定国内就业率和通货膨胀率,实现国内外经济发展双向平衡。

三、人民币国际化发展策略

1.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一般情况下,经营出口贸易的企业都是我国发展比较优秀的企业,但是由于人民币的贬值,许多没有核心竞争力、竞争力较差、整体素质较低的企业也能够进行出口贸易,从长远的角度来看这不利于我国经济的发展。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指出:“国家经济贸易发展应该以质取胜”,这就是指明企业的长久发展道路是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在次贷危机背景之下,企业发展只有两条路可选:一是被市场淘汰,二是提升核心竞争力,走市场发展道路。人民币升值走向国家化发展道路的过程也是我国企业进行转型的过程,在这个过程当中,国家政府应该在政策和经济上采取措施促进企业发展,不断进行科技研究,开发新的科学技术,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促进国家经济出现“质”的飞跃,促进人民币不断升值,提升人民币的国际地位,走向国际化发展道路。

2.充分合理利用外资经济

在提升自身核心竞争力的同时,要充分合理利用外资经济,扩大资本来源、扩展国际资本市场。历史的发展证明强大的国家发展背后都有一个广阔的资本发展市场,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推进,经济资源在国际范围内得到重新配置,产业结构也得到不断调整,要推进人民币的国际化进程,就必须要利用外资经济,不断开拓国际市场,推进我国企业股份制改革,引导中国资本市场走向正常发展道路。推进企业走向国际化发展的道路,积极学习外资先进经验,掌握和实行现代化管理模式,提高企业管理水平,促进企业发展,使我国走向真正的资本大国之路,使人民币成为世界性的货币。

四、小结

总而言之,在次贷危机背景下,提高人民币的国际化水平至关重要,我国要想成为真正的经济强国,就必须要重视人民币国际化发展意义,在政策上提供便利创造良好的企业发展环境,促进企业不断提升核心竞争力,充分利用外资经济扩大资本市场,促进我国经济发展和人民币不断升值,只有这样才能将人民币推向国家化发展道路。

参考文献:

[1]李勇.十六大以来我国农村扶贫财政支持政策回顾与思考[J].安徽农业科学.2013(11)

[2]张晓丽.试论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以天津科技小巨人成长计划为例[J].天津经济.2012(11)

目前世界经济走向范文4

【关键词】 体育产业化 条件 市场

目前,全球体育产业的年产值已达4000多亿美元,并且以每年20%的速度递增;在美国、西欧、日本、澳大利亚等发达国家,体育产业占GDP 的比重已达到1%~3%之间,最高的瑞士达到3.7%;1997年美国体育产业的年营业额已达1520亿美元,2000年在美国人每8美元的消费中,就有1美元用于体育与娱乐消费。我国体育的产业化发展尚处在初级阶段,与现代体育产业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

一、我国体育产业化的缺失现状

1、体育产业现代化尚处于“起飞”阶段

体育产业现代化涉及经济现代化、社会服务现代化与文化现代化三个方面。体育产业现代化的经济基础是经济的现代化。美国经济学家罗斯托提出的经济成长理论(也称“起飞”理论)是一个被许多国家广泛采用、比较成熟和自成体系的理论。该理论把人类社会发展分为6个阶段:传统社会、前提阶段、起飞阶段、成熟阶段、高额群众消费阶段、追求生活质量阶段。作为满足人们享受和发展需要的体育消费与体育产业要真正得到发展,只有等到一国经济在整体上进入追求生活质量阶段之后,才可能实现。发达国家体育产业与体育消费的发展历程也证明了这一点。譬如,美国是20世纪20年代进入高额群众消费阶段,70年代进入追求生活质量阶段的;西欧和日本是20世纪50年代进入高额群众消费阶段,70年代进入追求生活质量阶段的。从整体上看,我国经济目前尚处在为起飞创造条件向起飞过渡的阶段,但在局部地区如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地区已经达到起飞阶段向成熟阶段过渡,这些地区的居民具有高出平均水平许多的货币支付能力和巨大消费力,是拉动我国体育产业发展的重要力量。

2、体育产业国际化空间跨度过小

伴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进程加快、体育运动国际化的深入,现代体育产业正越来越多地走向国际化经营,形成了许多像阿迪达斯、耐克公司和国际管理集团这样著名的跨国公司。依靠跨国经营的体育营销行业的“领袖”――国际管理集团,从80年代到90年代,一直创纪录地保持着20%的年增长率。体育产业的国际化和全球化趋势在体育用品业表现得更为明显。19世纪末,初创期的体育用品业只是地方性的小型手工业,今天,耐克、阿迪达斯、锐步等运动用品的经营公司已发展成规模巨大的跨国公司,当今世界运动服、运动鞋市场的80%已被这些跨国公司的产品占有,各公司的年销售额都已达到数十亿美元。而目前我国体育产业的国际化经营程度较低,尚处于起步阶段,体育产业行业中已走出国门的仅有大连实德、李宁等少数几家企业;国产品牌业绩最好的李宁公司,2000年的产值也仅为7亿人民币。

有学者预言,全球化将成为未来50年世界经济的主题。我国体育产业应抓住经济全球化的有利时机,走出国门,面向世界,与国际体育产业接轨,实现我国体育产业的国际化发展。我国的竞赛表演与体育旅游业也应该选择富有中国传统文化特色且具有一定优势的竞技运动(如武术、围棋、龙舟赛等)和体育旅游项目按照国际市场的原则进行改进和包装,使之符合国际市场的要求,从而达到走向世界的目的。在美国举行的中国功夫对美国职业拳击的比赛就是竞赛表演业走向国际市场很好的尝试。

3、体育产业规模化缺乏多元化

一般来说,任何企业要发展,首先必须要达到一定的规模。只有生产达到一定的规模,产业才能得以存在。产业形成之后,在利益驱动和竞争压力之下,产业要发展,产业主体就必须通过各种方式进行产业扩张,走规模化道路,以便走向成熟和强盛,从而成为国民经济中的支柱产业。体育产业规模化的主要表现是体育大众化与体育产业的多元化。

体育大众化一是指体育运动参加者的范围已扩展到普通大众;二是指消费体育产品的人群必须是大众化。市场经济是平民经济,它不是特权,不是少数人在消费,一定是大众的、社会性的,必须有稳定的、持续的市场。任何一个行业要市场化,它的发展基础和经济前提在于消费产品的人群必须是大众。

体育产业的多元化既包括所有制构成与投资主体构成的多元化,也包括行业分类、产品布局的多元化。既有纵向的多层次,也有横向的多角度。体育产业的多元化是决定体育参与大众化与体育消费大众化的最根本的因素与原动力。

据2001年的《中国群众体育现状调查结果报告》表明,2000年,我国16岁以上城乡居民中65%的人在一年中没有参加体育活动,只有35%的人参加过一次或一次以上体育活动,体育年参与率仅为35%。每周参加3次以上体育活动的体育人口仅占人口比例的18.3%,参加体育活动的人中仅有8.8%的人曾到经营性体育馆去进行体育消费,这一水平远远低于发达国家。目前我国体育消费程度的低下,无疑是制约我国体育产业化迅速发展的重要原因。

4、体育产业市场化尚不明晰

市场化是指经济资源由计划配置为“主”向市场配置为“主”的根本性转变,以及由此引起的企业行为、政府职能等一系列经济关系与上述转变相适应的过程。体育产业的市场化将是一个不断市场化的过程,在产业化过程进程中,市场并不是惟一方式,往往是市场、半市场和非市场等多种方式并存。有条件的部分(项目)先走上市场,无条件的部分(项目)经孵化、培育逐步走上市场。

体育市场化的落脚点主要体现在生产体育产品和体育服务的单位企业化、产权市场化与投资市场化三方面。体育产业化的微观基础是生产体育产品和体育服务的单位必须企业化,即作为市场经营的主体组织必须具有独立性与盈利性。产权市场化是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体育产业产权市场化就是要改变多年来我国体育产业产权高度集中统一的弊端,使体育产业产权主体多元化,如实现所有制结构的多元化和投资主体的多元化,以提高体育资源配置效率。体育投资市场化。投资是经济运行中的基本活动,体育投资方式反映了体育市场发育程度。在传统体制下,我国政府包揽了所有体育系统的投资,随着体育产业化发展的进程,政府不仅要从私人产品的投资中逐步退出,而且在体育公共产品与准公共产品领域内的投资也将引进市场机制。在市场化这个问题上,我国体育领域的问题比国有企业、金融业还要滞后,秩序方面的建设比国有企业的建设任务更重。我国真正用公司制、股份制来发展的体育实体为数不多,大多数体育实体的财产所有权与资产所有权没有彻底分离;至2002年底,以体育和奥运为概念的上市公司不过10家。在发达国家,体育产业化已走到了高度市场化运作阶段,实现了体育产业化,而我国体育产业尚处于向现代化体育产业发展的起步阶段,刚开始进入市场化的运作。

二、中国体育产业化的前景展望

1、市场扩张潜力巨大

2800亿元的预算使2008年奥运会身价倍增,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由此,奥运经济成为了企业界你争我夺的商业机遇。奥运经济与体育经济大环境的火爆,造就了全社会对体育市场经营战略、国际市场游戏规则、现代经营管理知识、争夺奥运商机策略的强烈需求。争相举办的、以奥运经济为主的体育经济论坛遍地开花,而且不愁“客源”。

2004年,打败了众多竞争对手,顺利地把F1引进中国的上海,让这个新兴的汽车生产城市增添了一个醒目的城市名片。在今年的赛事期间,F1成了全国人民乃至全国媒体热衷的话题。而举办者们正在尝试着用商业化操作方式,把这个令爱好者癫狂的重大赛事塑造成一个“有利可图”的体育产业。

NBA走进中国则是上海和北京体育局体现运作能力的点睛之笔。NBA季前赛能在中国举办,从NBA总部来看,是他们成功地实现市场扩张的结果,而从中国人的立场看,它满足了中国人亲睹世界著名赛事的渴求,也使中国竞赛市场成功顺利地走向世界。

2、从制造大国向品牌强国迈进

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体育用品重要的制造基地,现在的制造量已经达到世界市场的65%。体现这一成果的显著标志就是中国体博会。2004年,中国体博会已经和世界最大的慕尼黑体博会(ISPO)的规模比肩,同为10万平方米。

中国的制造能力和市场规模令世界瞩目,耐克、阿迪达斯等世界著名品牌早已进入中国,2004年,世界最大的健身器材制造企业爱康、占NBA赛场器材52%份额的波特、世界田径器材著名品牌尼西等均在中国设厂,并宣布进军中国市场。与此同时,世界许多二、三流的体育品牌也纷纷进入中国市场,呈现出从著名超大型企业向二、三流企业、从运动服饰企业向器材和场馆设施建设等企业的流向,这一趋势标志着世界体育用品业已经全面进入中国。

3、健身娱乐业重新打开市场

朝阳产业的魅力曾经把许多社会资金吸引进健身娱乐业,但是由于缺乏体育行业经营经验和市场的相对饱和,前些年,超速发展的体育娱乐业出现了市场疲软的现象。2011年这种现象发生了良性逆转,不仅原有的健身房娱乐场所重新红火起来,一些新开张的场所也收益不错。不但居主流地位的中体倍力、青鸟、英派斯、浩沙在实现盈利基础上继续开连锁店,一些健身器材企业也成为健身行业新明星,好家庭、澳瑞特、体之杰纷纷在各地开办全新经营模式的健身连锁店。

保龄球馆原来是经营不好的典型,2011年也通过改善经营管理度过了经营困难期。而其他健身娱乐项目也各展风姿,紧贴市场的新需求,实现了开一个、活一个,活一个、火一个的发展目标。

值得指出的是,缺乏经营管理经验曾是一个长期困绕健身娱乐业的普遍问题,甚至曾影响了不少经营场所的生存和发展。近年来,一些以健身娱乐业经营咨询为主业的公司活跃在这个市场,受到了不少健身市场经营者的欢迎。他们以提供现代先进的和符合经营实际的管理理论和经验,为健身娱乐业的健康发展作出了贡献。

三、结论与建议

纵观中国体育产业化的发展历程,体育产业化的发展态势令人欣慰。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浪潮中,在符合体育运动基本规律的基础上,我们应当充分发挥体育的经济功能,建立体育市场运行机制,培育和开发体育市场,遵循市场经济的普遍规律,按照市场经济机制运行,实现体育产业化的良性循环发展。同时应对体育领域内的人力、物力、财力、技术等进行重新整合,以提高体育产业的整体素质。

【参考文献】

[1] 水:产业经济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目前世界经济走向范文5

关键词:社会主義;现代化;中国;创造

后金融危机时代的世界发展进程显现出不同的现代化道路的竞争和比较。当下,“中国模式”、“中国经验”、中国道路成为世人关注和讨论的焦点,是一种理论思考的反映。当中国社会主義现代化事业在金融危机的考验中表现出强大优势时,我们对中国社会主義现代化建设的特点和规律的认识不断深化,对中国实现现代化的战略步骤更加明确,对在中国特色社会主義道路上实现现代化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充满必胜的信心。

一、中国走向社会主義现代化

建设的历史意義

鸦片战争以后,先进的中国人梦寐以求的理想是把一个落后的中国引向现代化的中国。一百多年来中国发生的巨变所揭示的是中国走向现代化里程的一次次艰苦探索。其中,其他各个阶级的代表人物相继表达过他们的救国救民主张,但由于历史和阶级的局限,他们都未能找到真正解决中国社会根本矛盾的出路。历史证明,只有中国共产党人从新民主主義继而走向社会主義的路线才能够把中国引向现代化入口。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毛泽东、周恩来、朱德、刘少奇等老一辈党的领导集体就提出了建设社会主義工业化国家的口号,并逐步建立起门类齐全的近代工业体系。但由于其后党在指导路线上的失误,“以阶级斗争为纲”占据了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导致中国现代化实践与理论的中断。

在中国社会主義发展的紧要关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果断作出“把全党工作的着重点和全国人民的注意力转移到社会主義现代化建设上来”的英明决策,由此不仅提出关于社会主義现代化的完整概念,而且引导中国走向新的发展方向,其深远的历史意義值得认真总结和记取。

(一)向社会主義现代化建设的转移使中国走出了“贫穷社会主義”的历史误区

中国社会主義建设在艰难曲折中探索。一段时间里,我们曾离开生产力的发展抽象地谈论社会主義,把社会主義仅看成一种对资本主義的道德批判和政治革命,而降低了它与资本主義相比更能够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更能够推动现代化的实质意義。这样一来,社会主義本与现代化共生的内在关系被隔断,或对立起来。这种忽视生产力发展和对社会主義与现代化认识的误区,曾严重束缚着人们的头脑,致使20世纪中期以来的中国社会主義建设与世界现代化潮流擦肩而过。

完成社会革命之后,尽快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是马克思主義的重要思想。马克思主義始终注意到经济因素在社会变迁中的基础作用。辩证法的革命性在于它同经济发展的要求相一致时,才是现实的和合理的。马克思主義最讲发展生产力;在人民掌握国家命运的社会主義下,致力于发展生产力更是全社会的利益之所在。

建设社会主義现代化目标的确立,正是对社会主義建设的经验教训进行深刻反思的结果,是在党的根本指导思想和实践上的拨乱反正;同时,也使我们在关于社会主義的根本认识上走出历史的沼泽。特别是在原有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中国,发展生产力所解决的历史课题,正包含在实现社会主義现代化的一系列任务中。这就为中国特色社会主義设想与实践找到了坚实可靠的基点。

(二)向社会主義现代化建设转移是中国走向民族复兴的开始

20世纪七八十年代以后,时代主题发生着变化;与此同时,科学技术革命推动着经济全球化的到来,国际竞争变成一场没有枪炮的特殊“战争”。现代化问题日益受到不同国家、不同代表人物的关注,成为世界未来走势的轴心。不能不承认的是,中国在“文化大革命”后,拉大了同世界发展水平的差距。在这样的情况下,敢不敢提出现代化问题,能不能把党和人民的注意力引到社会主義现代化建设上,是对中国的严峻考验。确立社会主義现代化目标,正是以邓小平为核心的领导集体高瞻远瞩,审时度势,把握当今世界范围内科学技术革命和现代化浪潮,对落后就要挨打的危险保持警醒的结果。

在和平与发展的主题下,社会主義中国面临极大挑战的同时也面临着很好的机遇。紧紧抓住这一机遇,加速经济发展和现代化步伐,是缩小同发达国家之间差距的关键。这样就可以经过20世纪末和21世纪的努力奋斗,在社会主義与资本主義的共存与竞争中赶上世界强国,走向复兴之路。

向社会主義现代化建设的转移,是中国共产党人正视世界的新变化,正视由科学技术革命引发的国力竞争,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勇于迎接挑战的战略抉择,是迎接随之到来的全球化时代递出的第一份答卷。

(三)社会主義现代化的宏伟目标为中国人民树立起团结奋斗的政治目标

在当代中国,建设社会主義现代化宏伟目标使中国共产党形成统一的思想、统一的意志,形成坚强的战斗力,使拥有十多亿人口的大国内生出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以共同开创团结稳定的政治局面。这是党和人民同心同德、艰苦奋斗的力量源泉和精神支柱。

尽管起初我们对现代化的体会是肤浅的,但在社会主義现代化事业的进展中,我们从理论与实践上对现代化的认识都向前跨进和大大地丰富了。此后,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義现代化国家成为党在现阶段的基本路线,成为全党和全国各项工作的一个纲。由此在围绕“什么是社会主義,怎样建设社会主義”问题的理论与实践上发生了一系列转折性变化,党和人民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義的构想下,走出了一条实现社会主義现代化的新路。从国家和人民的根本利益上说,社会主義现代化建设是中国当前的最大政治。在社会主義初级阶段,实现社会主義现代化,始终是中华民族团结一致的行动归宿。

概言之,中国共产党人立志为实现中国现代化而奋斗的理想,终于变成中华民族正在完成的跨世纪伟大工程。今天,中国社会主義现代化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在中华民族复兴的道路上迈出了坚实的步伐。党成立90年来的历史经验证明:只有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与建国道路,才能把中国引向民族解放和阶级解放,并且把社会主義现代化建设作为党的基本路线和党的历史任务,为中华民族的复兴而奋斗。社会主義现代化把中国人民的现代化理想与世界现代化进程的客观要求结合起来,是完成中国现代化的唯一途径,也是新的时代条件下对社会主義提出的历史性课题的回应。在这里,社会主義的复兴与中华民族的复兴统一在中国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中。

二、中国社会主義现代化建设的基本经验

在当今世界,我们党所领导的中国现代化不是一般意義的“现代化”,而是如邓小平所说加了

 

四个字“社会主義”,是社会主義现代化,即在中国特色社会主義道路上实现自己的现代化目标。当代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基本经验是中国共产党在现代化理论与实践上的划时代创造。

第一,中国现代化不是“西化”、不是照搬资本主義走过的现代化道路,而是与社会主義相结合,是“社会主義现代化”。

我们党一开始就旗帜鲜明地表明“只有社会主義才能救中国,只有社会主義才能发展中国”的立场和态度。邓小平曾严肃指出:“中国要解决十亿人的贫困问题,十亿人的发展问题。如果搞资本主義,可能有少数人富裕起来,但大量的人会长期处于贫困状态,中国就会发生闹革命的问题。中国搞现代化,只能靠社会主義,不能靠资本主義”,“为了实现现代化,我们必须坚持社会主義道路,坚持无产阶级专政,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坚持马列主義、毛泽东思想”;以此作为现代化建设的前提,是理解中国正在进行的现代化建设的起点。

从先进的中国人开始寻找救国救民的出路时起,将中国引向现代化的探索就存在一个“中国现代化向何处去”的问题。如果说在辛亥革命和孙中山先生之前,关于中国现代化的“西化”主张(包括孙先生的资产阶级共和国道路)可以称作关于中国前途的一种探索的话,那么,在此之后(特别是在中国共产党诞生之后),关于在中国建立资本主義制度的主张,就是一种错误的主张了;到新中国成立之后,也有过倒退到资本主義的声音,一直到今天,关于中国是否离开社会主義而选择别的道路的议论也并未绝耳,那就更说明关于“西化”之争的实质与警示值得引起高度重视。中国共产党经过长时间的艰苦奋斗,建立起新中国,走上了社会主義道路,并为走向现代化奠定了群众基础和物质基础。这是中国最大最根本的实际。中国的现代化不应该也不可能离开这个基点,否则,就会失去立国之本和广大的民众基础,就可能造成民族和社会的分裂,就可能陷入深重的社会危机,那就什么美好的事情也做不成了。

今天,中国的现代化正表现出世所瞩目的伟大成就;在现代化建设中所表现出的社会主義本质进一步加深了我们对其价值取向的理解,由此把握中国正在进行的现代化建设的内在根据,使我们在效率与公平上选准定位,坚持公平基础上的效率原则,促进经济发展,保持社会稳定,以克服“左”的和右的干扰,保持社会主義现代化发展的正确方向。

发达资本主義国家虽然走在现代化前列,但在发展中仍不可能解决社会的分裂及其阶级矛盾,其现代化经验并不完全适用于发展中国家。而中国共产党对中国现代化的选择开创了一条通过社会主義而不是通过资本主義来实现现代化的新路,打破了只能按西方现代化模式行事的神话。

第二,以改革开放来释放现代化的伟大活力,在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中加快中国现代化建设的步伐。

我们党在重新确立社会主義现代化建设的宏伟目标时,就同时提出了改革开放的任务,并且把这看作一场深刻的革命。二者在中国社会主義现代化实践中有机地结合起来,成为中国现代化过程的又一大特色。中国正在进行的改革,是对原有体制的根本性变动,是一场涉及经济、政治、文化各个领域的全面改革和深刻革命,正如邓小平所说,“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事实说明,在僵化的体制上是建不成现代化的,一般意義上对旧体制的修补和小改小革,也不能适应现代化建设的要求。建设社会主義现代化,进一步提出了改革开放的迫切性和必要性,建设中国现代化的要求又使我们进一步打开了思路和眼界,并在改革开放中加深对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解。

改革开放的深入大大推动了中国现代化进程,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敢于在批判和创新中前进的勇气和胆识。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的改革事业与现代化建设相结合,改革推动着经济加速发展,出现了农业和工业、农村和城市、改革和发展相互促进的生动局面。在改革开放的总方针下,我党按照现代化的要求和标准,重新设计和建设中国社会主義经济发展的格局,推进经济体制和经济发展方式发生转变。这是中国共产党人在积极寻找加快发展的途径,争取在现代化进程中赶上发达国家。

为实现社会主義现代化建设的目标,中国共产党人必须进一步认识坚持改革的意義,开创改革、发展、稳定的新局面。在实践中,中国共产党人坚持社会主義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使改革在一些重大方面取得新的突破,并在优化经济结构、发展科学技术和提高对外开放水平等方面取得重大进展。同时,政治体制改革要继续深入,文化建设、社会建设要在改革中切实加强。把改革开放与现代化建设结合起来,在社会政治稳定的前提下推进改革与发展,使我国社会主義现代化建设表现出宏大气魄和较高起点,使中华民族在世界文明与进步的进程中表现出伟大创造力。

第三,中国现代化不是关起门来搞建设,而是与世界的发展相同步、与全球化外部环境相关联,在与当代资本主義的竞争与共处中实现自己的现代化目标。

中国特色社会主義是开放的社会主義,我们的现代化是世界现代化进程的一部分。中国现代化必然要适应经济全球化环境,中国共产党人要把握独立自主与向世界开放的关系,致力于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

为了实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義的宏伟目标,我们的现代化必须注意学习和汲取先进技术、科学和文化知识以及一切优秀文明成果,可以向西方学习,利用资本主義创造的有益经验和管理方式,为中国社会主義现代化服务。邓小平反复说明了建设社会主義现代化就应当打破闭关自守、故步自封的道理。他指出,“社会主義要赢得与资本主義相比较的优势,就必须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吸收和借鉴当今世界各国包括资本主義发达国家的一切反映现代化生产规律的先进经营方式、管理方法”。

对外开放与中国改革事业的推进相呼应,是中国坚持走向世界的、开放式社会主義的体现。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中国现代化过程中的对外开放也将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利用资本主義,发展社会主義,在文化的和而不同中保持自身的安全和发展空间,成为中国现代化的正确观念。

中国社会主義现代化道路是一条和平发展的道路。中国现代化的影响力还表明,与其他大国崛起的方式不同,中国坚持和平发展既是中华文化的历史传统和灵活的政治韬略所致,也是中国人民有信心让世界分享中国发展成就的表现。

第四,中国现代化必须克服资本主義工业化时代的发展弊端,使社会发展和社会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保持一致。

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发挥社会主義市场经济的活力,走出一条速度较快、效益较好、整体素质不断提高的经济协调发展路子,是我国现代化的当前战略。我国现代化发展的新阶段要求我们从中国国情出发,推进社会主義民主政治,促进社会主義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形成社会和谐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人民群众在现代化意识上表现出很高的水平,对建设绿色现代化寄予极

 大希望。中国现代化坚持的是科学发展道路,创建社会的和谐和社会与自然之间的和谐,解决现代化过程中的生态问题和人的全面发展问题,避免把现代化仅仅当做经济指标增长的倾向,绝不以牺牲环境的代价来发展经济,在构建社会和谐、社会与自然的和谐中,使社会主義现代化建设全面推向前进。资本主義工业化留下的最大灾难就是生态环境的破坏,中国现代化必须避免这种结果,实现“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

社会主義现代化是一项创造性事业。中国社会主義现代化建设的基本经验关系着中国特色社会主義事业的兴衰和成败,是认识现代化在当代中国的伟大创造的基本点,并将在中国现代化未来实践中被反复提出和继续深化。

三、中国现代化是对世界发展进程的贡献

在中国这样一个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大国实现现代化大业,是一项世界性的和世纪性的难题。在三十年锐意进取、励精图治中,中国社会主義现代化事业不断推向新的局面,并且从理论上大大丰富了马克思主義关于现代化问题的认识,使社会主義现代化成为一个具有世界性影响的命题。

中国现代化正如邓小平所说,是“中国式的”现代化。而中国式的现代化又应当是世界性的,它所达到的水平应当是世界认可的,与西方资本主義国家相比也是毫不逊色的。当然,我们是在一个原有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条件下进行现代化建设的,不可能在所有方面都达到和超过当达国家的水平,但中国的现代化不是重复过时的生产方式和技术水平,不是亦步亦趋地走别人走过的路,而是在世界现代化进程中根据自己的特点达到较高的水平,甚至是别人难以企及和未曾估计到的水平。在一个世界上人口众多的大国实现自己的现代化目标,这本身就是对世界现代化进程的一大贡献。尽管不同国家所选择的现代化道路可能是不同的,但中国现代化实践却包含着现代化道路的一般性和普遍性。从其实践意義和世界性评价来看,中国现代化事业已成为21世纪现代化理论与实践的崭新篇章。

社会主義现代化进入21世纪以来,一个全新的中国及其独特的体制和发展道路正为世界所瞩目。中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发展战略和改革开放的政策,在创造经济高速增长奇迹的同时,保持了政治和社会的稳定,人民生活水平普遍提高。随着经济的持续发展和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中国现代化的发展战略和发展模式与以“华盛顿共识”为主导的自由经济模式在实践中的失败形成明显对照,引起世界的深切关注和评论。

“中国模式”提出的意義,在于寻找一种与“华盛顿共识”不同的经验、模式和道路,并且承认中国的成功已经表明了中国模式和中国道路的存在。实际上,“中国模式”应当是立足于中国国情,以建设一个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现代化国家为目标而逐步形成的道路选择。它的形成是马克思主義中国化不断深入的过程,是中国共产党在探索发展道路上积累的成功经验的总结。从实质上看,“中国模式”就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義道路上实现现代化,从中国实际出发寻找现代化建设的方式方法。在此次肆虐全球的金融危机中,中国特色社会主義发展模式表现出明显的优势。

从2008年北京奥运会到随后发生的国际金融危机,不能不使人们重新看待中西两种现代化道路的比较。中国现代化道路宣告了《历史的终结》之类的断言“美国模式优于任何发展模式”的破产。于是,在全球各个消息来源地都开始惊呼“世界第三大经济体”“让一半的中国人摆脱了贫困”时,中国模式相对于西方模式更具魅力的评论比比皆是。中国特色社会主義发展模式在应对金融危机中所表现出来的优势正在引起世人的重视,其影响力在扩散。当今世界,发达国家在发展中开始暴露出一系列新的矛盾,其现代化经验并不全适用于发展中国家。而中国共产党对中国现代化的选择,开创了一条通过社会主義而不是通过资本主義来实现现代化的新路,拓宽了世界现代化进程的多样性。

可以说,这场国际性金融危机的发生不仅证明西方现代化道路并非他们自己鼓吹的那么先进,而且证明我们选择和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義发展道路的正确性。中国在积极实行对外开放的同时,又始终保持本国经济体系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坚持独立自主的“中国式”道路,而不是接受西方“现代化”模式,没有按照西方某些人的“教导”来搞私有化类型的改革以及经济“全面右转”,就能在世界性经济危机的冲击面前保持主动。

目前世界经济走向范文6

关键词:世界经济;经济发展方式;外向型经济

中图分类号:F7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1894(2011)04-0003-07

一、世界经济格局变化油击我国外向型经济

2007年以来世界金融危机已经导致世界经济格局变化,主要表现在:发达国家经济受到重创,世界经济的发展中心发生位移;金融危机过后,世界经济迈入萧条期;贸易保护主义思潮泛滥,新贸易保护主义盛行。JEAN PISANI-FERRY(2009)…认为金融危机及国家对危机的拯救改变了全球化进程中政治与经济力量的平衡;当前全球化浪潮的推动力(开放的市场、全球供应链、跨国公司及私人所有制)正在受到侵蚀,贸易保护主义的幽灵再度出现;并且曾经无约束的跨国公司正在向其本国回归。黄海洲(2009)认为由于美国开始积极转型,第三产业尤其是金融业有所收缩,第一、第二产业重新快速发展,因此全球资本流量和贸易量可能下降,这势必对主要依靠贸易和国际资本的国家的经济发展形成某种程度制约。

面对新贸易保护主义盛行,薛荣久(2009)认为新贸易保护主义新在它的全球性、多样性、虚伪性、复杂性、深层次和资本保护主义。新贸易主义抬头对中国经济冲击很大,统计显示,2009年中国出口对GDP贡献率为负3.9个百分点。新贸易保护主义引起学者们对我国外向型经济的反思。Kai Guo and Papa N’Diaye(2009)质疑中国出口导向型经济增长能否持续?柴庆春(2009)认为中国传统外向型经济将不能应对经济全球化的挑战。陆磊(2009)认为我国外向型经济表现为产能过剩,而现有扩张性的货币政策,某种程度上会恶化产能过剩。

面对世界经济格局变化,国内学者的观点可以归纳为:第一,顺应金融和经济周期,压缩和淘汰过剩产能或寄希望于世界经济的全面复苏,特别是美国经济复苏;第二,扩大内需,以内需弥补外需的不足;第三,调整经济结构,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型。前两种观点不是积极态度,只是对问题的回避。持第三种观点学者,大部分主张要技术升级以及产业结构调整,但是没有把世界经济格局变化作为解释变量。本课题将以贸易格局变化为起点,以新型外向型经济为突破口,研究后危机时期我国的对策。

二、我国外向型经济不能适应世界经济格局变化

(一)外向型企业困境

经历了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洗礼之后,世界经济处于不稳定的恢复时期,外部需求不明朗使得我国外向型企业经营环境并不是十分理想,在金融危机时期由于出口受阻,外向型企业经营困难,部分企业处于歇业甚至倒闭状态,也有一部分企业由外向型转向内向型。总体而言,我国外向型企业面临着诸多经营困境,后危机时期我国外向型企业将何去何从?本课题将采用历史比较分析方法,研究世界经济格局变化中的外向型企业发展规律,以期得出对外向型经济不能简单全盘否定的结论。

外向型企业经营困境首先表现为由于人民币汇率升值导致的汇率风险。笔者认为人民币升值影响中国商品的国际竞争力是相对较小的,因为在缓慢升值的环境下,人民币名义汇率与购买力平价相对应的汇率相比还有差距,因而中国出口商品的竞争力在相当一段时间内依然具有竞争力。人民币升值主要是影响了外向型企业的利润。因为人民币升值形成的汇率风险,加上人民币对内贬值的双重效应使得国内外向型企业的利润空间被不断地挤压,进而形成外向型企业的不愿意进一步生产,或者是转型。

外向型企业经营困境其次表现为后危机时期贸易保护主义盛行导致的外部经营环境的恶劣。自从中国加入WTO以来,中国是受到反倾销投诉最多的国家之一,金融危机爆发后反倾销更为盛行。究其原因,可以分为两个阶段,金融危机之前是国内的因素多于国外的因素;金融危机爆发后是国外因素多于国内因素。在金融危机爆发前,反倾销更多是由于中国出口商品价格低,对进口国家的产业形成巨大冲击,进而使他们提出对国内商品和产业进行保护的反倾销议案。其次还因为中国出口企业或出口商品生产企业散、弱现象较为突出,行业协会和企业本身没有对反倾销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甚至主动放弃市场。金融危机后,新贸易保护主义盛行,进口国更多从文化、环境和经济安全等角度,一方面激活国民消费本国商品、保护本国产业的意识,一方面为了促进就业对制造业保护。因而外向型企业受到由金融危机滋生的无形的贸易保护。

外向型企业困境还表现为内向型企业高回报率形成的冲击。金融危机爆发后,受到冲击的是外向型企业,而内向型企业受到的冲击较小,甚至很多内向型企业在政府刺激经济的背景下投资回报率更高。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背景下,外向型企业面临的政策环境和经营环境一样都存在恶化趋势,进而使得一部分外向型企业转产,或者是由“内生外销”(在国内生产,到国外销售)转变为由“外生内销”或者是走出去。以此来降低成本,提高利润率。

(二)产业结构调整

世界贸易结构的变化使得我国外向型经济出现结构性调整的压力。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产业结构调整分为两个层次:内部经济环境变化产生的产业结构调整的压力和外部环境变化产生的产业结构调整的压力。在中国出口导向的对外开放经济政策下,金融危机前产业结构的调整更多从封闭式经济体产业结构向开放式经济体的产业结构转变;金融危机爆发后,外向型经济受到冲击,此时的产业结构调整与金融危机前相比发生质的变化。其一,以前不注重产业主体,现在注重结构调整的企业属性。究其原因,主要因为以前更注重全球化背景下,满足出口需要而进行的产业结构调整,金融危机后则注重国家经济安全和社会和谐发展下推动产业结构的安全和合理性。其二,以前注重对外开放,现在注重“走出去”。究其原因,环境成本、劳动力成本和其他社会成本发生了变化,以前以市场换技术、以廉价地租换资本、以牺牲环境换取产值等等做法已经因为成本的上升而难以为继。其三,以前注重产值,现在注重社会效应。究其原因,追求GDP政绩观已经受到多方面质疑。

因此,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决定性因素是要素禀赋发生变化。出口导向型的经济发展模式主要源自我国市场化和工业化初期的资源和环境成本优势。我国的产业结构也正是基于出口导向型经济发展模式基础上形成的。外向型经济结构所形成的产业结构基本上是我国经济发达地区的主要产业结构。在金融危机前,我国人民币升值、环境保护和发展观念的变化已经触及到产业结构的深层次问题,但是矛盾没有那么激烈。金融危机后,随着外部市场约束(反倾销和新贸易保护)和生产要素约束(劳动力成本上升、土地稀缺性增强、及原材料依靠进口)产业结构调整成为下一轮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

从某种意义上说,传统外向型经济已经不符合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要求。首先,人口红利结束决定了劳动力密集型产业生产商品的边际劳动力成本上升,人口红利结束主要标志是

“民工荒”,因而劳动密集型产业将发生结构调整。其次,人民币升值导致的出口商品的竞争力下降和原材料稀缺性增强导致成本上升决定外向型经济发展将受到客观环境约束而进行结构调整。再次,产业结构调整核心是以技术升级带动产业结构优化。不可否认,外向型企业在我国改革开放初期和中期发挥了积极作用,但是以承接国外产业为主体的外向型经济对技术创新始终存在阻力。这种阻力主要来自对产业的保护和依靠技术形成垄断的保护。

(三)经济政策悖论

目前中国作为最大的债权国,而且人民币升值预期持续存在,这与引进外资和出口导向的发展战略及相关扶持政策相悖,因而客观上要求改变我国对外经济政策。如果追溯我国发展外向型经济根源可以有这样的逻辑进行解释:经济发展是强国的前提条件――闭关锁国是中国近代史上贫弱的根源――发展经济必须要对外开放。在这一前提下,经济发展需要资金、管理经验和技术――计划经济不利于提高人们的积极性――市场开放引进外资企业――吸引资金、学习西方管理经验和技术。在这样的逻辑下,首先解决资金问题,改革开放初期解决资金问题是关键问题,因而我国采取一系列政策鼓励出口发展外向型经济,实际上是新重商主义。其次,解决技术问题,合资、合作和外商独资企业等方式吸引大量外资企业入住中国,有学者把这种模式冠名为“市场换技术”。在合作过程中,我国的产业结构受到冲击,原有的品牌和技术沦为“三流”。再次,由于文化的不同,外企的管理经验在中国存在严重的“水土不服”,外资企业依靠高工资吸引大量中国劳动力。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后,凡是外向型经济发展较好的地区均成为经济发达区域,现在我国面临的问题是:从资金上看,中国是世界上最大债权国,流动性过剩;从技术上看,市场开放了,技术还是要靠自主创新;从管理上看,中国式的“以人为本”管理模式逐步取代了“物质激励”的管理模式。然而我国的宏观经济政策还没有能够完全顺应实际情况的变化做出调整。

首先,汇率问题。管理浮动汇率某种意义上保护了传统外向型企业利益,因为管理浮动汇率使得人民币升值被控制在一定范围之内,避免了汇率的大幅波动,基本上能够降低外向型企业遭受太多的汇率风险。不可否认,我国汇率政策是基于诸多因素的综合考虑,但是对于传统外向型经济而言,是否值得保护,或者保护的结果将会如何?起码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保护传统外向型经济实际上就是维护现有经济发展方式。此外,中国流动性过剩、人民币升值压力和输入型通货膨胀与此不无关系。

其次,产能问题。在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全面爆发时期,我国外向型企业遭受外部需求锐减的冲击,产能过剩现象较为突出。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加强,各国资源禀赋比较优势发生变化,传统外向型企业均会面临着产能过剩问题,正是如此,产能才能在国际范围内流动。但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积累的产能不可能人为地破坏掉,某种意义上说在扩大内部需求没有真正建立起来之前,我国所谈的产能过剩问题,目前为止还没有深层次触及到外向型企业,特别是没有涉及到外向型企业中的外资企业。更多的是从环境和资源保护角度,限制和约束一些外向型的内资企业。更多宏观经济政策还是在鼓励和支持引进外资型外资企业。甚至环境污染性和资源浪费型的外向型企业只是从中国的发达地区转移到落后地区。

外向型企业产能过剩是一个动态问题,当外部需求上升,外向型企业产能过剩现象就不存在,当外部需求下降时,会出现短期的产能过剩。因而外向型企业产能过剩是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必然现象,就像正常市场需求变动一样。

再次,资本管理问题。中国没有放开资本项目,资本管制相对较严。但是对于外国资本的直接投资依然持积极欢迎的态度,如绿地投资和产业投资。资本项目管制的目的和实际效果可以分为两个阶段:开放的初期和中期以及开放后期。开放初期和中期的资本项目管制主要防止外资进入到影响我国经济安全的领域和防止国内资本外逃;开放后期,进入21世纪以来,资本项目管制主要防止大量游资进入中国制造经济泡沫。不可否认,资本项目管制维护了中国经济稳定,但是从外部来看,也保护外资的稀缺性和垄断性,因而也等于保护外资企业的特权。然而目前来看,资本项目管制也约束了我国外向型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首先,在人民币升值背景下,我国外向型经济应当由对外开放向“走出去”转变,而我国的实际情况是走出去资本并不是外向型经济发展好的地区(表1)。

因而这也从侧面说明传统外向型和走出去的非协同性。其次,资本项目管制给汇率变动形成理性政策预期,资本只要能够流入中国就可以获得高回报,从而使得市场行为转变为政治行为。从而使得外向型经济更难以转变。

三,靳型外向型经济理论初探

我国外向型经济不能适应世界经济格局变化的同时,也不能满足我国经济长期发展的要求,因而传统外向型经济必须要转型,我国要适应国际和国内环境变化发展新型外向型经济。

(一)超越出口导向与进口替代约束

从发展经济学角度来看,不论是出口导向还是进口导向均是发展中国家实现发展梦想的路径选择。坚持出口导向政策的好的结果是经济发展、产业结构升级和社会文明程度提高;坚持出口导向政策的坏的结果是“荷兰病现象”,出口越多越贫穷。中国出口导向经济发展政策到底是好的结果还是坏的结果?难以定论,因为经济发展是不可否定的事实,社会问题也是不可回避的客观现象。在中国的现实情况下,已经摆脱了“小国的双缺口模型”,因而面对未来经济发展要以世界经济格局变化为导向,必须要走全面全球化道路。

1.超越出口导向 超越出口导向首先要扬弃传统的外向型经济,具体而言,要扬弃对“三来一补、两头在外”的加工模式、劳动密集型、低附加值和外资依赖等外向型经济形成的经济体系。扬弃外向型经济才能真正走技术立国的发展道路,才可能真正摆脱我国经济发展中的“重商主义”思想,才能制定“以人为本”的经济发展目标。

2.超越进口替代 首先,扩大内需和进口替代战略是不同层面上的概念。因为人民币升值必然会导致中国进口量加大,这种市场需求更多是由于中国资源短缺导致的价格上升,为了使生产顺利进行,必然要进口原材料和能源,这种进口不是商品进口,而是原材料的进口。进口替代战略更多是运用国外资金与国内资源相结合进行生产。目前来看,我国扩大内需更多源自外部需求不足的积极反应,然而实际产生的结果是除了家电下乡之外,把房地产市场化扩大到农村。究其原因,在技术创新跟不上的情况下,扩大内需只不过是为国际商品提供市场,扩大内需没有解决好内部供给问题,而是把外向经济产能运用行政手段加以保护。因而必须要超越进口替代和扩大内需畸形结合。

总之,中国的全球化要以国家利益为根本,全方位推动全球化和以中国为主体的一体化,而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开放把外资引进来”,而是改变国际规则“走出去”。

(二)超越外资和内资的界限

从全球经济来看,为了拯救国际金融危机,发达国家纷纷采取宽松政策,在后危机时期全球流动性增强,资本的稀缺性减弱。目前,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债权国,手持25万亿美元外汇

储备,购买近万亿美元的美国国债,而且可以预期的未来是,只要人民币升值预期存在,我国的外汇储备不可能减少。我国巨额外汇储备是内资还是外资?从某种意义上说,如何合理使用外汇储备必须在保证金融安全的基础上超越内资和外资界限,实现外向型经济转型。

首先,外资内部化。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外资总量较大,对中国经济的影响也很大。其中,外资形成的风险也较大,特别是如果中国经济不稳定时,国际资本外逃会使中国爆发金融危机。因而超越内外资首先要实现外资内部化。其包含两方面的含义,其一在通过股权交易或其他行为使外部在中国的产业资本减少,实质上是减少对外资的依赖(减少对外向型经济的依赖);其二,资本市场开放,新进外资进入虚拟经济领域,受到金融市场调控。主要手段是通过外汇储备购买,这不仅可以增强我国经济安全,还可以有效阻止输入性通货膨胀。

其次,内资外部化。在中国市场化进程中,资源货币化使得人民币资产极其丰富,有学者称之为“货币之谜”,笔者认为某种意义上应该为市场化红利。如此财富积累和资本集聚,必然要为人民币寻找出路。其中,货币资本“走出去”应该是新型外向型经济与传统外向型经济主要区别之一。人民币直接走出去的重要条件是人民币国际化,经历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美元的地位受到冲击,我国通过多种方式加快了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只有人民币国际化才有可能真正实现内资外部化,才能构建中国的跨国公司和中国为主导的外向型经济。

(三)超越国内与国际政策界限

为了吸引外资我国制定了不少有利于外资和外资企业的政策,现在看来这些政策在我国资金短缺的情况下是非常正确和必要的。尽管如此,中国的宏观经济政策还是经常受到外国学者和政府的批判。如我国的汇率政策、财政政策和就业政策等等。一定程度上,我国在2008年金融危机之前的政策更多着眼于经济发展背景下的外资利益,也即维护传统的外向型经济。当世界格局变化有利于中国时,我国宏观经济政策也要超越国内和国际,而是面向全球化。

首先,内部政策国际化。双轨制是中国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封闭经济向开放经济转变中的主要路径之一,从实践效果来看,渐进式转变虽然遗留一些难以解决的问题,乃至长期养成的路径依赖以及左右政策制定的利益集团,但是经济平稳过渡还是功不可没的。尽管双轨制政策有利于外资和外资企业,但是在中国积极面向全球化的时期,国内外经济政策一致性这是中国要作为大国和强国必然要选择的路径。内外政策一致相对有利于形成新型外向型经济。从国内来看,中国虽然鼓励企业走出去,但是由于政策的不一致,走出去的困难还是很多。以至于走出去的企业主体是国有企业。从国外来看,内外政策一致可以增强其他国家对中国的信心,有利于中国资本融入世界经济中。

其次,外部政策一体化。新型外向型经济实质上是要改变依赖外资、依赖外部市场和依赖外部技术的“三依靠”的外向型。正是基于依赖思维,传统外向型经济中政府制定优惠的政策、营造良好的经营环境,本质而言,这是单方优惠政策,长期来看不符合国家利益。要发展新型外向型经济,对外经济政策要与国际惯例有效接轨的同时,还要推动中国对外经济政策一体化,由被动变为主动,调整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中的话语权。

四、简单建议

发展方式转变本身是过去的扬弃过程。尽管我国外向型经济不能适应世界经济格局变化,政策制定中还是要采取渐进式的扬弃,不能采取激进政策。因为产能只能有序转移和释放,如果通过政策人为地破坏将会对经济产生巨大冲击,乃至造成社会的不稳定。因此,我国制定经济政策的重点是如何有效地把传统外向型经济向新型外向型经济转变,这主要工作是要寻找合理的外向型企业的转移和产业升级路径。

(作者单位:广东省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Jean Pisansi-Ferry,Inclhira Santos.Reshaping the Global Economy.Finance and Development,Match Vol46,Nol,2009.

[2]黄海洲.全球经济格局转变与中国经济的结构转型[J].世界经济导刊,2009,(10).

[3]薛荣久.新贸易保护主义新在哪里[J].人民论坛,2009,(3).

[4]Kai Guo and Papa N’Diaye.Is China’s ExpoS-Oriented Growth Sustainable?IMF WorkingPaper.August 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