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经济开发的表现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南方经济开发的表现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南方经济开发的表现

南方经济开发的表现范文1

当前南南合作的特点

南南合作在发展中国家的 历史 上一直占有重要的地位,并取得了很大的成就。进入21世纪后,南南合作又取得了新的进展,并体现出一些新的特点。

(一)全球性南南合作呈现多样化发展趋势

1.全球性南南合作继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冷战后,由于发展中国家进一步分化、国际地位下降,全球性的发展中国家组织(如不结盟运动、77国集团等)的 影响 力也一度有所下降,在南北对话中处于十分不利的地位。尽管如此,发展中国家作为旧国际秩序的“反叛者”,从来没有停止过要求建立公正、合理、平等的国际新秩序的斗争。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以来,发展中国家的边缘化地位使得它们反对旧国际秩序下的 社会 、 政治 、经济、文化、道德标准的要求更加迫切。

近几年来,发展中国家加强了在全球范围内的团结,不结盟运动、77国集团、15国集团等又重新趋于活跃。2000年4月,77国集团在古巴召开了自1964年成立以来的第一次首脑会议,会议发表的《南方首脑会议宣言》和《哈瓦那行动纲领》指明了发展中国家今后发展的方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15国集团近年来基本保持了每年一届的首脑会议,成为一支推动南南合作的重要力量。wWw.133229.coM不结盟运动是最早成立的全球性南南合作组织,近期遇到的困难较多,不少人尤其是西方一些人认为不结盟运动已经过时,不结盟运动应该消亡。尽管如此,不结盟运动仍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注:“backgroundinformationonⅹⅲnamsummit,”kualalumpur,20—25february2003,不结盟运动 英文 网址,.za,2002年8月5日。)

2.发展中大国在南南合作中的作用继续增强

近年来,南非、马来西亚、伊朗、古巴、委内瑞拉、哥伦比亚、阿尔及利亚等发展中大国在维护发展中国家权益方面的作用明显增强。南非自1998年担任不结盟运动主席国后,不仅积极协调和推动不结盟运动事务,而且还主持召开了一系列国际会议,如世界种族主义大会、亚洲和非洲论坛会议、世界可持续发展首脑会议等。伊朗于2000年正式加入15国集团后,2001年当选为77国集团主席国,除积极协调发展中国家的立场外,还积极推进“文明对话”,在南南合作中的作用明显增强。设在马来西亚的“第三世界网络”( the thirdworldnetwork)在动员发展中国家舆论方面也发挥了重要作用,2003年马来西亚将接替南非成为不结盟运动的主席国。在地区经济一体化组织中,发展中大国也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巴西在南方共同市场、南非在南部非洲发展共同体、埃及在东南非共同市场中都发挥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3.联合国推动南南合作的作用明显增强

近年来,联合国加大了推动南南合作的力度。在20世纪90年代,联合国通过的关于南南经济和技术合作的重要决议就有:1991年12月19日通过的《关于发展中国家间技术合作》的第46/159号决议、1994年12月19日通过的《关于联合国南南合作会议》的第49/96号决议、1995年12月20日通过的《关于发展中国家间经济和技术合作及联合国南南合作会议》的第50/119号决议等。1995年6月,联合国确定的发展中国家经济与技术合作的9项新方针也对南南合作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近年来,联合国不仅推动建立各种南南合作网,而且还竭力推动发展中国家和地区间的合作,资助发展中国家召开了亚非合作论坛等不少强化南南合作的会议。

4.南南合作更加灵活多样

(1)以专题为主的南南或泛南南合作势头加强。 目前 ,发展中国家在人权、环境、限制小武器销售等方面采取合作措施,共同维护发展中国家的利益。

(2)南北合作组织或南北对话会议成为南南合作的重要场所。随着欧非首脑会议、美国与非洲面向21世纪伙伴关系会议等南北性合作会议的召开,发展中国家在会议召开前往往首先协调立场,以便争取更有利于自身发展的条件。

(二)区域性南南合作步伐明显加快

在全球化挑战面前,发展中国家间的经济合作在广度、深度和多样性等方面均有较大发展。新的地区经济合作组织不断出现,原有地区经济合作组织不断推出新的合作领域。目前,地区一体化组织遍布亚非拉各洲。

在亚洲,东南亚的经济一体化进展较快。东盟除三年一次的首脑会议外,自1996年起还多次举行非正式首脑会议,除就加快东盟自由贸易区和东盟投资区进程做出一系列决议外,东盟还在加强湄公河流域经济合作、建设“ 电子 东盟”等方面加强了合作,是发展中国家中经济一体化进展最快的地区。2001年底东盟又与中国共同商定了在10年内成立东盟—中国自由贸易区的设想。(注:《中国东盟贸易区仍障碍重重》,bbc中文网,.cn,2002年1月1日。)尽管印度与巴基斯坦在克什米尔 问题 上冲突不断,但南亚区域合作联盟仍在重重困难中寻求加强经济合作的 方法 ,2002年1月联盟首脑会议后发表的《加德满都宣言》决定在2002年底前制定出有关在该地区建立自由贸易区的框架协议,为建立南亚自由贸易区创造条件。(注:《南盟首脑会议综述:加强合作 共同发展》,,2002年1月6日。)

在拉美,目前已形成以南方共同市场、安第斯共同体、加勒比共同体、中美洲共同市场等为核心的地区集团化结构,并在各地区集团之间表现出互动和互融的势头。作为整个拉美地区经济一体化的协调、指导机构,拉美一体化协会也发挥着重要作用。在拉美一体化组织中最值得一提的是南方共同市场(简称南共市),该组织自组建以来表现出强大的活力,成员间贸易额从1990年的41.3亿美元猛增到1998年的203.5亿美元。(注:本文拉美、非洲和中东地区集团间贸易统计数字均来源于:worldbank:worlddevelopmentindicators2000,washington,d.c.,december1999。)近期,受阿根廷经济危机的影响,南共市的这一发展势头受到一定阻碍,南共市相互出口额从2000年的177.11亿美元降到2001年的160.43亿美元,降幅达9.4%。尽管如此,2001年12月举行的南方共同市场首脑会议仍表示要积极推进南共市贸易自由化的发展。此外,2001年南共市还与南美洲另一经济集团安第斯国家共同体(简称安共体)就建立两大地区自由贸易区问题进行了磋商,2001年南共市与安共体之间的相互出口上升了4.3%。(注:《拉美国家出口下降外贸赤字扩大》,新华网,,2001年12月18日。)

在非洲,地区经济一体化的势头也方兴未艾,目前已形成东南非共同市场、东非共同体、南部非洲发展共同体、西非国家经济共同体、中部非洲经济和货币共同体、马格里布联盟等重要的地区经济一体化组织。这些组织在削减贸易关税、建立自由贸易区、推动成员国扩大贸易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并取得一定成效。2002年7月非洲联盟的成立,标志着非洲联合自强又步入新的发展时期。与此同时,非洲还正式出台了“非洲发展新伙伴计划”,决心进一步加快非洲经济一体化进程,在非洲次地区经济一体化组织进一步发展的基础上,建立非洲经济共同体。

南南合作新领域

与早期南南合作相比,全球化条件下南南合作具有更加广阔的领域。发展中国家总体实力的上升和50多年南南合作的经验,也为发展中国家在更广阔领域进行合作提供了条件。

(一)经济领域

发展中国家自独立以来,就进行了各种形式的经济合作。1955年万隆会议通过的《经济合作的决议》在南南经济合作史上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此后,南南经济合作的步伐不断加快,并通过了一系列决议和计划:1972年在圭亚那乔治敦召开的不结盟运动外长会议通过的《关于发展中国家经济合作的不结盟行动计划》、1978年联合国发展中国家技术合作会议通过的《布宜诺斯艾利斯行动计划》、1981年77国集团通过的《加拉加斯行动计划》、1990年南方委员会发表的《对南方的挑战》的报告、1997年1月77国集团在哥斯达黎加圣何塞举行的南南贸易、投资和 金融 会议通过的《圣何塞宣言和行动计划》及2000年77国集团召开的首次南方首脑会议发表的《南方首脑会议宣言》和《哈瓦那行动纲领》。

1.21世纪南南工农业及其他经济领域的合作有更广阔的前景

独立以来,多数发展中国家的南南合作是从农牧业、采掘业、手 工业 、轻工业、加工业等经济领域的合作开始的。在全球化条件下,南南合作的领域将更加广阔。在第一产业,除传统合作项目(如热带水果、花卉、蔬菜、食用菌、渔业养殖的开发与推广)外,以资源综合利用、物质多级循环、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并重为目标的生态农牧渔业合作方面大有可为,生物工程新技术在农牧渔业中的开发和 应用 合作也将在今后南南合作中占有一席之地。在第二产业,随着一些发展中国家相对完备工业体系的建成,发展中国家在轻工、纺织、家电、化工等加工业都具备了相当的竞争实力,中间技术制造业也表现出比较优势。1960年制造业只占发展中国家国内生产总值的15.6%,到20世纪90年代初就已达到25%,(注:畅征、陈峰君:《第三世界的变革》,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310页。)随着发展中国家经济实力的不断提高,发展中国家在这方面的合作将会有较大的增强。在第三产业,发展中国家在金融、保险、 旅游 等方面的合作也在不断增加。东亚金融危机后,发展中国家在金融、保险方面的合作出现较快的发展势头。

2.加大贸易往来还有很大的空间

从某种意义讲,发展中国家间贸易量是发展中国家经济合作的晴雨表,也反映了南南经济合作的总体水平。近年来,发展中国家的出口额呈快速增长状态(见表1)。

表1 发展中国家出口情况

单位:10亿美元,离岸价格

1985

1990

1995

2000

发展中国家

490.3

831.3

1435.0

2073.0

世界

1874.5

3381.7

5070.8

6341.2

资料来源:unitednations:worldeconomicandsocialsurvey2001,trendsandpoliciesinthe

worldeconomy,newyork:2001,pp.258—259。

与此同时,发展

3.扩大相互间的投资大有可为

与贸易相比,推动 发展 中国 家间的相互投资,在促进发展中国家 经济 合作方面的作用更加明显。相互投资不仅有利于发展中国家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相互 学习 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培养经济和管理人才,而且有利于发展中国家走联合发展之路,进一步加强南南合作。20世纪80年代以来,发展中国家的对外投资出现了迅速增长势头。据统计,发展中国家1998~1993年的年均对外直接投资额为235.09亿美元,1999年已增加到656.38亿美元(见表2)。在联合国统计的世界63459个大型公司中,发展中经济体(developingeconomies)已占12518个,占世界总数的19.7%,其中非洲167个,拉美2019个,南亚、东亚和东南亚9883个,西亚449个。(注:unitednations:worldinvestmentreport2000,cross-bordermergersandacquisitionsanddevelopment,newyorkandgeneva:2000,pp.11—13.)应该说,在21世纪发展中国家不仅需要,而且也有能力扩大相互间的投资。

表2 发展中国家对外直接投资状况

单位:百万美元

1988~1993

1994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发展中国家

23509

42124

50259

57763 64335

33045 65638

世界

221357

282902 357537 390776 471906 687111 799928

发展中国家

所占比例(%)

10.6%

14.9%

14.1%

14.8% 13.6%

4.8%

8.2%

(二) 科技 、 教育 领域

南方经济开发的表现范文2

2.经济结构继续改善。进入21世纪以来,越南工业化进程加快,外资和国内私人投资主要集中在制造业和服务业。制造业和服务业发展迅速,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逐渐上升,而农业所占的比重则有所下降,但产量的绝对值仍在增加,且增长平稳(见表2和表3)。农业的稳定发展为改革开放的顺利进行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进一步促进了越南经济的稳定发展。

3.国家财政收入稳步增长。2001年以来国家财政状况明显好转,财政收入稳定增长,还债能力不断提高(见表4)。2001年财政收入100万亿盾,超过计划13%;2002年财政收入完成年计划的106.5%,约为73.9亿美元,同比增长7.8%;2003年财政收入不仅全面完成国家计划,而且连续第六年保持财政收入稳定增长,同比增长11.3%。财政收入状况的改善使政府宏观调控能力增强,投资力度加大,推动了经济的增长,财政支出增长率从2001年的9.2%上升到2003年的14.1%,提高了近5个百分点。越南财政收支持续好转,是经济稳定发展的结果。它将在今后几年内,在保障国家重点工程项目的完成、鼓励出口、创造就业机会和消饥减贫等方面发挥显著作用。

4.社会投资踊跃。越南经济增长稳定,使得投资者对投资利润预期乐观,投资踊跃。投资呈递增趋势。2000年越南国内投资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为20.8%;2001年这一比例继续上升,达21.9%。2002年社会总投资额达117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0.3%。投资增长主要是受国内私人投资大增的推动。2002年,非国营企业投资额达32.46亿美元,同比增长30%。其中,私人投资约24.68亿美元,同比增长33%。2003年社会总投资217.6万亿越盾(约合139.5亿美元),同比增长18.3%。其中,国内资金占83.2%(国有56.5%,非国有26.7%),外资占16.8%。同期,外国投资也大幅度增加(见表5)。从投资和发展的关联性看,越南已形成国内积累—投资—发展的良性循环,摆脱了对外资的过度依赖。

5.对外贸易持续增长。2001年由于受到世界经济衰退和九一一事件的影响,对外贸易等各项指标增长幅度减小;2003年随着世界经济的复苏,越南对外贸易额大幅增长,首次突破400亿美元大关,总额达448亿美元(见表6)。一些主要出口商品像原油、纺织品的价格明显上涨,出口量大幅增加,使得越南的出口增长加快。总的来看,越南的出口贸易受世界经济影响较大,对外依存度过高。进口方面,贸易逆差大幅增加,进口商品主要是机械设备、原材料、燃料及零配件等,而对消费品进口的限制仍十分严格。

经济持续增长原因分析

1.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先决条件。

随着革新的不断深入,越南的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取代了计划经济体制。这些年的发展使越南的市场经济体制转轨初步完成,实现了由传统的计划经济向现代市场经济的转变,以市场运行为,基础的市场机制和市场体系已初步形成,作为市场要素的价格、利率、汇率、竞争和分配机制已全面市场化,劳动力、金融、证券、技术和信息等市场体系正在积极培育和发展之中,政府对经济的宏观调控能力增强并与市场机制逐步适应和匹配。在微观基础领域,越南已由单一的公有制体系发展到多种所有制并存,各种经济成分一律面向市场,自主经营,平等竞争,共同发展。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不仅提高了经济效率,还以各种方式为经济的增长提供了刺激,使经济焕发出前所未有的活力。

2.选择正确的经济发展战略,充分利用两种资源、两个市场、两个推动力推动经济发展。

第一,进口替代与出口导向相结合。越南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充分利用国内市场,积极引进机械设备、原料等发展本国工业,减少国外工业晶的进口;同时,积极参与国际竞争,加大引资力度,加强国家的经济宏观调控能力,集中发展基础设施和能源建设。这种进口替代与出口导向相结合的战略使越南经济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出口方面,基本形成了原油、大米、水产品、咖啡、煤炭等五大类创汇拳头产品,同时食品、服装、电器、鞋类的出口也有较大增长,成为出口创汇的“第二梯队”。进口方面,贸.易逆差大幅增加,但进口产品主要为生产所需的机械设备、原材料、燃料及零配件等,对消费品进口的控制仍十分严格。

第二,国内资本与国外资本并重,不单纯依靠国外资本。亚洲金融危机后,在东南亚其他国家国内生产总值都大幅度下降的情况下,越南经济仍有所增长,这与越南实施的两种资本并重、不单纯依赖外资的战略是密不可分的。2003年社会总投资额达217.6万亿盾,其中国内资金占83.2%。2004年社会投资总额计划255-万亿盾,其中国内资金占68%,国外资金占32%。由此可见,越南经济发展显然是以国内资金为主。这样就减少了国际资本市场对越南经济的影响,从而保证了国民经济的稳定发展。

第三,两种市场相结合为经济发展拓宽了道路。国内国外两种市场的结合为越南经济发展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2003年,随着世界经济的恢复,越南出口额大幅增长,出口总额近200亿美元,创历年新高。世界经济的恢复刺激了越南的出口,一些主要出口商品像原油、纺织品等的价格明显上涨,出口量大幅增加,使得越南的出口增长加快。

第四,经济发展与产业结构升级相结合。越南的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升级在一个平台上进行,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首先是投资的变化。越南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迫使企业加快技术改造,更新设备,降低成本,提高产品质量,为此企业不断加大设备、技术等方面的投资,提高市场竞争力。2003年越南将80%的投资用于工业领域,大力更新设备,引进先进工艺,降低生产成本。在2004年的越南全国计划工作会议上,计划投资部长武洪福指出,今后的主要投资领域是电子、油气开采、水泥、机械制造、冶金、石化、交通设施、水利工程。他还表示要加大对教育培训、科学技术、文化新闻、医疗卫生和扶贫方面的投资,以推进产业结构的升级。其次是大规模引进外资和技术。通过引进外资,建立起一批外商投资企业,与国有企业形成竞争,迫使国有企业逐步走上技术改造的道路。大量外资的引进也带来了技术和管理的引进,因而提高了产业的现代化程度,促进了产业结构的升级。再次是扩大对外开放。扩大对外开放,产品必须具有较强的竞争力。产品竞争力的提高,必须通过改进设备、创新技术、降低成本等途径实现,即通过产业结构的升级实现。

3.私人投资踊跃,非国有经济迅速发展,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新的活力。

在新世纪初世界经济不景气、外资投资缩减的情况下,越南的投资仍以超过30%的贡献率推动经济增长,其中增长最快的是国内私人投资。2003年社会发展投资总额中,私人投资58万亿盾,投资额最高,增长幅度最大(为24.7%,外商直接投资增长率5.8%)。目前越南已有12万家私人企业,成为国民经济中最活跃的成分。2003年工业总产值为302.99万亿盾(约占国内生产总值的40%),比上年增长16%,其中私营企业工业产值比上年增长18.7%。

存在的问题与挑战

作为一个正在由落后的农业国向工业国转变和市场经济体制构建中的国家,越南也面临一些难题与挑战。

第一,越南企业的竞争力还很薄弱。私营企业以中小企业为主,投资分散,缺乏规模。国营企业机制转变迟缓,管理水平低;缺少高质名牌产品,设备老化,不少原材料需要进口,生产成本高。越南产品质量较差,创汇能力和竞争力低。据统计,越南国内商品价格与国际价格(大部分按照进口价计算)比较:水泥高出115%,印刷纸和书写纸高出127%,氮肥高出131%,苏打高出163%,钢坯高出125%,蔗糖高出140%。外资企业使用的电费、海运费、国际电话费用均高于本地区其他国家,平均高出2—3倍。越南与泰国比较:越南用电量相当于泰国的1/5,移动电话为1/20,因特网为1/300。因此,在打开国际市场和在国内市场上应对外来产品抢占市场方面,越南企业的竞争能力亟待提高。

第二,越南在转变经济机制、融入世界经济方面明显滞后。越南在转变经济机制的同时,也遇到世界市场的各种挤压,迫使越南在提高竞争力的同时还要面对各种形式的贸易壁垒。越南的出口过度依赖美国、日本和欧盟等市场,上述市场一旦对越南产品实施各种限制,越南的整个出口就会陷入困境。由于受美国和欧盟等主要市场的各种限制以及本国重要出口产品数量不足等因素的影响,2003年下半年越南的出口增长势头趋缓,前景不容乐观。为此,越南政府推出一系列刺激生产和鼓励出口的措施,以确保完成当年规定的190亿美元的出口指标,并为2004年的出口奠定基础。2003年上半年,越南出口总额达97.7亿美元,比上年同期增加32.6%。对此,当局提出了下半年完成95亿美元出口额的目标。然而从2003年7月份开始,越南出口的总体势头放缓,当月出口额比上月下降3.3%,8月份又下降了3.5%。在美国市场方面,越美贸易协定签订之后,两国经贸合作关系发展迅速,但由于美国的市场准入条件繁杂苛刻,加上人为设置的,贸易壁垒,特别是美国不顾越方强烈反对,对越南鲶鱼征收38%—68%的反倾销关税,导致2003年越南鲶鱼对美国的出口额下降64%,由上年的5500万美元下降到2000万美元。

第三,越南在吸引外资方面仍然面对不少挑战,尤其是在基础服务设施方面还存在很大的瓶颈制约。目前,越南服务业总体还处在较低水平,主要表现在硬件差、服务质量不高。硬件方面远没有达到经济发展的需要。据有关方面统计,目前越南公路中,砂石和土路路面占了总里程的73.31%;电力供应不足,从全国范围来讲,高峰期电力缺少100-450MW,无法满足生产的需要;供水系统落后,且价格较高。软件方面,政策法规还存在透明度低、随意性强、申请手续繁琐等弊端,造成不小的负面影响,投资环境尚未得到根本改善。

第四,越南也存在着牺牲环境资源换发展的弊端。这是许多发展中国家工业化历程中都曾发生的现象,也都为此付出了高昂的代价。越南是世界上生物物种最丰富的国家之一,享有“世界动植物研究博物馆”的美誉。然而,世界银行的《2002年越南生态环境监测报告》却向越南的生态保护工作敲响了警钟。这份报告说,在过去的10年中,越南国内许多物种的生存环境遭到灾难性破坏。据统计,目前越南全国28%的哺乳动物、10%的鸟类和21%的爬行类和两栖类动物濒临灭绝。另外,在维系生物物种多样化中发挥着独特作用的红树林被成片地砍伐,面积比10年前减少了约80%。报告还说,10年前越南农民还经常在山里见到白颊猿等十分珍贵的动物,但现在再也难觅这些动物的踪影了。报告分析了造成越南生态环境恶化的主要原因。指出近几年越南采取了粗放型的经济发展模式,许多地方大力发展小染料、小电镀、小农药以及炼焦等工业项目,而从事这些工业项目的工厂大多只注重经济效益,不注重环境保护,对自然资源进行了破坏性开发。报告还说,越南一些地方开始毁林开荒,结果植被受到极大破坏,造成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及水源短缺等问题。因此,越南最终不仅没有增加高质量的耕地,反而使当地生态环境越来越恶劣,人们的生活越来越贫困,形成了恶性循环。

第五,经济体制转换中产生的官员贪污腐化现象恶化了越南的投资环境。如在办理投资手续过程中,各部门在收取除了按规定应交纳的费用外,还自行增加不正当费用,工作人员也收受贿赂。官员腐败风如果不刹住,必将影响革新开放大局。正如越共总书记农德孟所说:“一些干部生活方式不受约束,腐化堕落,且不能保持他们的政治信念和道德准则,我们不得不为此付出沉重的代价。”

第六,缺乏强有力的人口政策。到2002年底,越南人口已将近8000万。按现在的增长速度计算,10年后,越南人口将达到9000万。在20世纪的100年里,越南的人口增长了五倍多。目前越南的人口密度已增至每平方公里235人,居世界第15位。人口增长过快给越南经济带来严重的分母效应,加重了劳动力就业的压力。人口增长过快也是环境遭到破坏的一个重要原因。越南目前没有实行计划生育,如何降低人口增长速度已成为越南经济发展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发展趋势

随着越南对外开放程度的加深和国际经济环境的改善,越南将进入经济发展的全新时期。

目前越南的市场经济体制已基本确立,并日益完善,为经济持续稳定增长提供了体制保证。从近年的投资与发展的关联性来看,越南经济已经出现了明显的投资一积累一发展一投资的良性循环,已基本走出基础差、积累少的困境,为经济的新一轮增长奠定了物质基础,经济结构和经济增长质量也大为改善。可见就国内环境来看,越南经济已具备进入一个持续高增长的条件。

从国际环境看,国际经济环境的改善与国际合作的进展为越南经济的持续增长提供了积极的因素和机遇。

2003年世界经济开始复苏,尤其重要的是越南所处的东亚地区受中国经济高增长、高进口的拉动,成为世界上经济发展最快的地区,为越南经济增长提供了良好的周边环境。

越南一直在寻求尽快融入世界经济体系,以支持其发展外向型经济的长远目标。国际社会也一直在强力支持越南融入世界贸易体系,特别是支持越南加入世贸组织。加入东盟自由贸易区也使越南得到了较大的经济利益。2002年越南与其他东盟成员国的贸易额达68亿美元,占越南外贸总额的21%,远高于1995年越南加入东盟时的35亿美元。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设为越南产品提供了一个潜力巨大的市场,同时也将为越南吸引外资创造更多的有利条件。越南被认为是东盟地区较为稳定和安全的国家,而且拥有丰富的廉价劳动力,基础设施和相关的投资法规也在日趋完善,这也使越南对外资的吸引力不断增强。

2004年越南尽管遇到生产活动所需的原料、燃料和材料价格骤涨,长期干旱以及禽流感造成的巨大损失等困难,但一季度经济取得跳跃式的发展,国内生产总值增长7%,高于2003年同期。总之,越南未来经济的发展机遇大于挑战,潜力巨大,前景乐观。

南方经济开发的表现范文3

关键词:苏南模式 苏锡常 个私经济

Abstract: “Southern Su Pattern” is an important pattern in the district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the performance of the three cities at present proves the pattern is still alive. This paper try to review the pattern’s history, and analyze the present pattern, then recommend any feasible suggestions.

Key-words: Southern Su Pattern Su-Xi-Chang Private Economy

“苏南模式”是指以苏州、无锡、常州为代表的经济发展途径选择及经济发展途径组合,它是一个持续的、发展的概念,不单纯指某个阶段的经济发展选择和组合。苏南地区通常被定义为:苏州、无锡、常州三个地级市以及昆山、江阴等九个县级市,在具体的地域范围上包括各城市的市区和农村。这一地区经济发展速度快,而且强劲的发展持续时间长,在具体的经济发展路径选择上,具有明显的特征,因而出现了“苏南模式”的提法。在不同的时期结合点上,该区域的经济发展总是能出现自适应而转危为安,本文试图总结该区域经济发展的历程,并着重分析当前的经济发展模式,提出一些具有实践意义的策略。

一、“苏南模式”的历史回顾

1983年费孝通先生在研究苏南三个城市经济飞速发展的情景时提出了“苏南模式”的概念,时过境迁,“苏南模式”几经起伏,但是由于其能够自我适应性的改变着,所以这个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依旧非常的快速、稳健。根据不同时期该区域模式的核心发展力量的不同,可以将这个模式划分为三个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以武进为代表的发展政府主导型乡镇企业的模式(1980——1994)。这个阶段的“苏南模式”最核心的发展力量是政府主导下的乡镇企业。以武进为代表的这个时期的苏南,每个市、县、乡镇、村政府都主导建立了很多乡镇企业,采取的是离土不离乡的发展策略,农民成为乡镇企业的工人,亦工亦农,农村劳动力在经过农村联产承包的改革后出现的剩余现象得到了弱化,劳动力资源得到了较其他地区更充分的利用,因而这一时期的苏南经济得到了较全国更快的发展。

最终经济发展的结果是,整体经济实力增强,城市、农村基础建设得到了加强;农民自身经济实力增强,纷纷进城生活,苏南三市全面撤县建市,苏南的城市化水平在这一时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高,但是幅度并不是很大;资本进一步集中于乡镇企业的代表——乡镇政府以及部分企业负责人,资本积累得到了加速。

然而由于这一阶段的乡镇企业是以政府为主导的,所以必然出现类似于国有企业一样的问题——产权不明晰。尽管这种模式以政府为主导,便于资本原始积累的迅速完成,但是,随着对公有制实现形式理解的升级以及乡镇企业集资人经济理念的不断增强,以政府为主导的发展模式出现了危机。在国家实行经济着陆的过程中,由于乡镇企业实力有限、获取资源能力有限、市场空间有限等的限制,最终,第一阶段的模式发展到了必须改革的地步。

第二阶段:以苏州为代表的接受上海、国外产业转移的发展模式(1994——2000)。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深圳等“珠三角”地区突然发力,加速发展,随后上海浦东大开发,全国的财力、人力进一步倾向于上述两个地区,原本就遇到困难的“苏南模式”更是遭到了唾弃。但是,正是由于全面的更具深度和广度的开放大环境,尤其浦东的开放开发,让和上海具有地缘优势的苏州找到了发展的希望。新加坡工业园的落成,成为这个阶段最具代表性的转折点事件。随着苏州新加坡工业园、苏州新区、无锡高新技术开发区、常州高新技术开发区等国家级开发区和一系列省级开发区的落成,三市吸引外资的能力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提升,外向型经济得到了迅猛发展,尤其这个时期的苏州,经济外向性更是明显。

表1 苏锡常1999年外向型经济发展状况

城 市 苏 州 无 锡 常 州 全 国 进出口总额(亿美元) 125.55 43.42 19.30 3606.30 出口总额(亿美元) 69.28 25.59 12.80 1949.30 外贸依存度(%) 42.02 19.59 19.65 20.04 合同利用外资(亿美元) 35.68 10.01 9.02 412.23 实际利用外资(亿美元) 28.56 10.00 6.25 403.11 外资依存度(%) 17.32 7.66 9.59 4.15

资料来源:根据1999年三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数据整理计算及《2000年中国统计年鉴》。

;③区域生产总值的折算汇率为8.27(后同);④区域进出口数和合同、实际利用外资总额均为当年发生数。

第三阶段:私营、外资共同发力、苏锡常全面合作的发展模式(2000年以后)。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的爆发,以及日本、美国、俄罗斯等经济主体的长期低迷,对以外向型经济为主的苏南再次带来了打击,尽管1999年的苏南在经济的外向性指标的对比上还是遥遥领先,但是其依靠外资为核心发展经济的模式还是受到了威胁,因而再次出现了“苏南模式”终结论。但是苏南三市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积极借鉴了“温州模式”,藏富于民,利用前两个阶段的资本积累,政府积极支持发展个体、私营经济,从而出现了一个更具包容性和稳定性的外资、个私双核心的经济发展模式。

二、现行“苏南模式”的分析研究

自2000年开始苏南地区经济发展再次涌现出无限活力的迹象,“苏南模式”成功的实现了二次转型,变革成为以外资和个私经济为双核心的经济发展模式,经济实力进一步加强。

表2 苏南三市2000——2004年经济总量、均量指标 单位:亿元,元

年 份 苏 州 无 锡 常 州 GDP 人均GDP GDP 人均GDP GDP 人均GDP 2000 1540 26700 1201 27680 600 17625 2001 1760 30317 1360 31246 673 19707 2002 2080 35700 1601 36632 760 22260 2003 2802 47700 1901 42962 900 26110 2004 3295 56095 2232 50437 1100 31600

资料来源:历年各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注:①2004年数据为预测数,增长比率依据常州市统计局预测作出,苏锡常三市增长率分别为:17.6%、17.4%和15.5%;②GDP即地区生产总值,人均GDP即人均地区生产总值。

(一)个体、私营经济得到了迅速发展。2000年开始,苏南三市积极学习借鉴“温州模式”,加快释放民间投资的张力,个私经济得到了飞速的发展。

经过前两个阶段的发展,苏南三市民间资本积累情况较好,为这一新阶段“苏南模式”的发展提供了充分的资金源,据苏州统计局的信息2004年该市个私经济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49.95亿元,较上年增长29.9%,高于其他类型投资主体投资增速19.6%,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达28.9%,比上年上升了4.3%;常州市2004年前11个月非国有经济体实现投资413.6亿元,同比增长41.6%,在全市投资总量中所占比重由去年同期的76%上升到76.4%。

表3 苏南三市2000——2003年个私经济发展状况

资料来源:各年三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注:①“总值”指当年完成的工业总产值;②资产指个私经济体的当年累计注册资金余额。

三市的个私经济不仅在户数和注册资本、产值、投资等经济总量上在2000以来得到了较大的发展,同时,个私经济体为三市的经济社会发展也提供了很强的推动力,具体指标见表4。从表4中的资料可以看出常州市的经济发展结构应该说是更具这一时期“苏南模式”的特征,其经济社会发展超过一半依赖于个私经济的发展,发展模式与“温州模式”更加趋同,该市出现了一些比较有竞争力和影响力的大型个私企业,如红星家具和月星家具等。

表4 2003年三市个私经济对经济社会发展的直接贡献指标

资料来源:2003年各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二)外资经济以提升发展质量为主,外资经济体稳定发展。2000年以来苏南三市的外资经济体的发展稳中有升,和个私经济一起为这个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着巨大的推动力。

表5 2001——2003年苏南三市外资经济体发展状况 单位:亿美元

资料来源:历年各市《统计年鉴》。

这个时期的外资投资有着明显不同于前两个阶段的内容,外资主要投向的是高新技术企业及研发、贸易等第三产业。以外资为主导的企业出口能力在这一时期进一步增强,地区外向性程度比较稳定,外资依存度变化不大,只有苏州的外资依存度超过20%,而无锡、常州的外资依存度依旧比较低,尤其常州的外资依存度甚至出现了负增长趋向,这是由于常州个私经济发展相对外资经济体更快而导致的;外贸依存度除苏州达到96.32%,有较为明显的提升外,无锡、常州的外贸依存度提升较为平稳。

上面的分析说明苏州并不明显具有新“苏南模式”的特征,其主要的发展动力依旧在于外资经济体的推动。但是,其他两个市的发展比较符合前面模式的定义,然而随着苏州民间投资张力的释放,其个私经济必然会得到强化,而外资的比重将出现一定的相对下降,同时随着国内消费能力的提升,其外贸依存度也将出现下降。通过EXCEL的统计分析(置信度为95%,主要采用的指标值:因变量为区域生产总值,自变量为当年实际利用外资与个私投资额之和由于指标值数据较少,因而在数据的汇总上,将数据按照月份进行了平均和按比例递增的调整,因而观测值为48个),2000——2003年的苏南三市经济发展与个私经济体、外资经济体的发展是高度相关的,三市汇总计算结果输出如下(经重新调整排版):

表6 回归统计

Multiple R R Square Adjusted R Square 标准误差 观测值 0.993144 0.986336 0.979504 140.6221 48

注:由于指标值数据较少,因而在数据的汇总上,将数据按照月份进行了平均和按比例递增的调整,因而观测值为48个。

表7 方差分析

差 异 源 SS df MS F P-value F crit 组 间 20564086.13 1 20564086 34.97373 0.00104 5.987374 组 内 3527919.542 6 587986.6 总 计 24092005.67 7

从输出的结果看,三市的经济发展与实际利用外资和个私经济体的投资额密切相关,在95%的置信度下,相关系数为0.993144,实际利用外资和个私经济体的投资对地区生产总值的解释程度高达0.986336。因而可以说,从经济发展的核心资金来源来看,当前的苏南主要依托的是外资和个私经济。

(三)加大教育投资的力度,加速各层次人才的培养,加强人才的引进。苏南三市在2000年以后加大了对教育和科技的投入,并加强对优秀人才的引进,常州市2003年全年引进人才1.1万名,较上年增长20%,其中硕士研究生以上的就有208名,比2002年增长68.3%;目前三市共拥有高等院校43所,在校大学生18.54万人,占三市总人口的13.43‰,中等职业教育在校生26.42万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基本稳定在45%左右。

表8 2003年苏南三市教育发展情况

城市 高校(所) 大学生(万人) 高等教育毛入学率(%) 职业教育学生(万人) 中学生(万人) 初中升学率(%) 苏州 16 8.40 45 10.68 36.75 96.30 无锡 17 4.84 …… 8.24 30.96 95.38 常州 10 5.30 42 7.50 23.00 96.40 合计 43 18.54 —— 26.42 90.71 ——

资料来源:2003年三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苏南三市在新的形势下,加大对科技投入的力度,科技实力不断增强,产业化进程明显加快,科技对经济发展的贡献度稳步提升。2003年常州市共投入科研经费1.4亿元,其中市级科技计划经费979.5万元,其他来源科技经费3010万元,科技进步对工业和农业增长的贡献率分别达到44%、56.4%,分别比上年提高1.2%和0.3%,实现全年专利申请1647件,专利授权922件,分别比上年增长47.7%和13.0%;无锡市在2003年启动了知识产权第一批万人培训计划,全市专利申请量达2160件,同比增长27.4%,授权量1351件,增长44.2%,科技进步对农业和工业贡献率分别达到57.96%和48.04%;苏州市2003年被列为全国专利工作试点城市,进一步加大科技投入的力度,科技对工业、农业增长贡献率亦分别达到49.7%和57.1%,全年专利申请量3780件,专利授权量2593件,分别比上年增长21.6%和11.6%。科技对经济增长贡献率的提高,为三市经济的持续、快速、稳定、健康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四)以提高城市品味为龙头,以开发区为发展载体,实现经济规模总量的扩张。苏南三个城市在2000年以后特别是2004年在提高城市品味上都作出了比较大的动作,通过举办一系列的经贸活动,提高城市的知名度,如无锡举办的“太湖博览会”、常州举办的“2004国际中小企业博览会”等,三个城市在2004年“中国最具经济活力城市”评选中均入围前20名,而苏州和无锡更是顺利当选“中国最具经济活力城市”。通过一系列经贸活动的开展和评选活动的参与,三市的城市品味在无形中得到了较大的提升,在中国乃至全球范围内都有了一定的知名度,为将来外资的进一步引进、产品市场的进一步拓展提供了较高的平台。

注重开发区的建设。截至2003年底三市共拥有国家级开发区7个、省级开发区26个。苏州5个国家级开发区和11个省级开发区2003年共新增合同外资81.71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44.12亿美元,分别比上年增长27.6%和23.3%,占全市的65.4%和64.8%,其中苏州新区和苏州高新技术开发区、昆山开发区三个国家级开发区实现财政收入118.58亿元,占全市的28.93%,进出口总额达394.23亿美元,出口总额达196.18亿美元,在全市总量中的比重分别达到60.04%和60.12%;而三市中开发区建设较差的常州高新技术开发区在2003年也实现业务收入885.6亿元,增长41.8%,实现工业产品销售收入590.9亿元,增长38.8%,合同利用外资15.0亿美元,增长50.1%,占全市的比重达到72.9%,实际利用外资5.2亿美元,增长119.5%,占全市的比重达到61.2%,开发区内企业自营出口12.8亿美元,增长49.9%,占全市的36.3%,实现财政收入18.3亿元,增长30.5%。开发区尤其国家级开发区的飞速发展为这一地区经济发展提供了载体,随着开发区的不断完善和不断升级,经济规模将不断扩大,苏南经济将会实现更大的跨越。

(五)苏锡常三城市开始全面合作。一是在江苏省政府的统一安排下,苏南三市积极进行合作。江苏省省委、省政府批准了《苏锡常都市圈规划》,苏南三市在基础设施规划和建设、产业结构调整、人才引进和培养等方面的合作有了上级政府的支持,三市的合作深度将进一步加强;二是三市自主的合作意向在2000年后有很大的加强。考虑到区域合作的成本和效益,三市对产业结构雷同、发展思路雷同、招商引资竞争激烈等的危害都有了比较清楚的认识,三市主动联合,加强合作,出台了一系列减少区域竞争内耗的政策措施,如统一规定招商的优惠条件,不再恶性竞争的给予特别的、畸形的优惠政策等;三是苏锡常加强了与浙北嘉兴和湖州的联合,积极参与打造“环太湖都市圈”。这些措施的出台和思想观念的转变,将为这一区域甚至环太湖区域经济发展提供一个稳定发展的平台。

(六)现行发展模式的本质分析。无论是苏州以外资外主、个私经济为辅的发展模式,还是无锡、常州外资个私平均发展的模式;无论是在教育上加大投资,加速人才引进,还是加强互相的相互间合作以避免内耗方面;无论是三市在提升城市知名度方面作出的努力,还是在城市品味本身的提升努力上,苏锡常都在围绕着一个目标——提升自身核心竞争力。这一阶段的“苏南模式”不再是一种带有盲目性的经济发展模式,而是一种理性的选择、长远的规划、全面的考虑的模式。而且苏南三市在具体经济发展路径选择上更是采用了有利于发挥自己优势和潜力的路径,因而新时期的“苏南模式”是一种统一而又存在内部差异的模式。

三、总结

“苏南模式”在各个历史阶段的成功,及其自身出现问题时的顺利转型,以及现存模式的无穷活力说明了“苏南模式”的正确性和实用性,但是,模式只是在某种特殊环境中的一种发展路径选择与组合,“苏南模式”在苏南是成功的,却不能放之四海。需要总结的是模式发展本身的规律:

1、“苏南模式”的变革进一步证实了应该与时俱进。没有哪一种选择可以亘古不变,没有一种组合是永久稳固的,调整必须依形势的变化而适时的作出,否则必将导致发展失败,并且增加将来改革的成本。

2、发展地方经济应该注重于自身优势的发掘和利用。经济发展路径的选择要考虑自身在资源、技术、自然条件等方面的因素,要注重自身优势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3、经济发展模式要和社会发展水平和阶段相适应。经济发展路径的选择不能超越社会发展的阶段性限制,要注重资金资本、人力资本等方面的积累,注重人文环境、法律环境、基础设施环境等方面的建设和完善。

4、认清发展地方经济的根本动力在于留住人才、开发人才。加大人才培养力度,注重在留住人才方面下功夫,在制定经济社会发展策略时要充分认识到人才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的无可替代性,将人力资源建设放在首位。

5、地方政府发展经济路径选择上眼光要远。制定经济社会发展长远规划以及在具体路径选择上不能目光短浅,如在资本积累这一角度看是否应该引入发达地区的“夕阳产业”来发展本地区经济,必须要考虑自身资本积累的速度是否可以承受不引进的直接经济损失以及经济发展缓慢方面带来的损失,权衡利弊,做出具有长远性的规划选择。

参考文献:

[1]徐国祥、刘汉良等编.统计学[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2001.

[2]John Stuart Mill. Principles Of Political Economy With Some of Their Applications To Social Philosophy [M]. London: Green & Longman Print,1923.

[3]朱黎.21世纪的苏南经济“横向联合”[J].江苏经济.2002(5).

[4]邓聿文.农村经济三大模式殊途同归[J].中国经营报.2003-10-13.

[5]顾介康.论“苏南模式”的基本特征及其创新发展[J].群众.1997(12).

[6]朱通华、孙彬.苏南模式发展研究[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

南方经济开发的表现范文4

【关键词】云南省 经济增长 宏观税负 税收

税收是政府在市场经济中不可或缺的一项行为,是政府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在我国,东、中、西部的经济发展水平各不相同,而云南省属于经济相对落后的西部省份。同时,云南省内的经济发展水平也不平衡,经济总体水平仍然比较落后。本文对云南省近12年的税收收入与经济增长关系问题进行实证分析,并提出促进云南省市税收与经济良性循环发展的具体对策。

一、云南省税收收入与经济增长总体状况分析

云南省税收与经济增长具体数据如表1所示。云南省税收收入水平相对较低,与经济增长关系基本协调且存在一定的正相关关系。

从经济生产总值来看,2000~2011云南省经济强劲增长,十二年间全省GDP由2000年的2011.19亿元猛增长到2011年达到8893.12亿元,年平均增长率超过13%。由于金融危机的影响,2008年云南省经济增长速度有所缓慢,2009年仅增长了8.4%,但从2010年起云南经济基本恢复,当年经济增长率达17%。

从产业结构看,与2002年相比,2011年第一产业的比重下降5.9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比重上升了1.1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比重上升了4.5个百分点。从产业结构的变化可见,国民经济总量增长从主要由第一、二产业带动转为主要由第二、三产业带动,二、三产业对GDP的贡献超过80%,云南省三次产业结构变化基本符合我国产业结构演变规律。云南省宏观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为税收的持续增长提供了税源保障。

从税收总量来看,云南省税收收入不断趋于上升的良好态势,2004年突破200亿元,2007年税收总收入达到378.64亿元,2008年绝对额比上一年增长近100个亿,2010年更是突破了700亿元,实现了较大的跨越。从相对数来看,云南省宏观税负虽然整体趋于上升趋势,但是总体依旧低于经济增长速度。与经济增长的波动幅度相比,税负增长幅度波动性相对不大,十二年间上涨了约2.31 个百分点。应该说云南省的税负水平不高,始终没有接近过20%,因此对经济增长的负面影响甚小。

再看税收弹性系数,由于2002年全国实行所得税分享改革存在惯性影响,2002~2004及2006年税收弹性系数均小于1,2008 年受金融危机的冲击以致当年税收弹性系数小于1;除以上所述五个年份云南省税收增速低于GDP增速外,其他七个年份税收弹性系数均大于1,这说明总体上,云南省税收的增长速度要高于经济发展速度。

表1 云南省2000~2011年税收增长与GDP增长分析表

二、云南省税收收入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

(一)云南省税收收入与GDP总量的相关性分析

GDP是国民经济核算的核心指标,也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状况和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GDP和税收在核算范围方面基本一致,具有相关性。本文建立如下数学模型以此研究云南省税收收入与GDP的关系:

Y=a+bX(Y,X,a、b分别代表税收,国内生产总值,常数)

取表1中税收收入和GDP两列数据,使用Stata软件进行最小二乘法回归分析:

从模型回归效果来看,可决系数R2=0.9842,说明由GDP解释云南省税收收入的可信度高达98.42%,拟合效果好。同时还体现出云南省税收收入与GDP之间存在明显的正相关关系。GDP的t检验值高达24.94,进一步说明GDP的解释力强。从F检验值看,回归方程是可靠的。方程弹性系数0.1056表示,GDP每增加1亿元,税收收入就可增加0.1056亿元,即在新增加的GDP中有10.56% 通过税收分配手段变成了财政收入。从上述分析结果可知,云南省税收收入与GDP的相关性与税收经济理论相符,经济增长对税收增长影响很大。

(二)云南省宏观税负与GDP增长率的相关性分析

经济发展水平是影响宏观税收负担水平的根本性因素。一方面,经济决定税收,经济发展水平越高,税源也就越充足,对税收的承受能力也就越强。另一方面,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人们逐渐愿意支付更高的“税收价格”以获得公共产品和服务,政府的公共支出也就越多,而政府收入的最主要形式是税收收入,因而税收负担水平也就越高。为度量云南省税收与经济增长的相关性,仿照上述方法,从表1中取GDP增长率(Y)和宏观税负(X)两列数据,作回归分析:

从回归结果来看,判定系数R2是11.85%,拟合效果较差,F 值和概率值都未达到研究的目标与要求,这表明云南省宏观税负与GDP增长率之间的相关关系非常微弱,宏观税负的变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不显著。

(三)税收增长率与GDP增长率的相关性分析

GDP的增长为税收增长提供了源泉。从表1中取税收增长率(Y)和GDP增长率(X)两列数据进行回归计算,进一步研究云南省税收收入与GDP之间的关系有:

从计算结果看,判定系数R2在62%以上,说明用GDP增长率解释税收增长率具有一定的解释意义,但同时也说明还有近38% 的其他因素制约着税收的增长率。从变量的F值和T统计量来看,回归方程具有一定的可靠性。方程弹性系数为1.3471,表示GDP增长率每增加1个百分点,税收收入的增长率就增加1.3471个百分点,这也说明了经济的增长对税收的增长影响大。

三、云南省税收收入与经济增长的基本结论

(一)经济增长因素在税收增长因素中占主导地位

云南省经济增长促进税收增长主要表现为以下两方面:一是把推动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途径,促使我省经济发展由主要依靠要素投入和物质资源消耗转向创新驱动、内生增长的轨道。二是优化产业结构,推动了税收增长。基于生产效率和政府政策的一般取向不同,不同产业的税收负担相应不同,一般第一产业的税收负担较轻。2000年以来,云南省低税负的第一产业比重逐步降低,高税负的二、三产业比重逐步提高,促使云南省税收的快速增长。

(二)非经济增长因素也促进税收增长

从上述计量经济分析可知,云南省税收增长率除了受GDP 增长率的影响外,还受到近40%的非经济因素的制约,如税收政策、税收征管等。自2010年12月1日起,开始对外资企业征收城市维护建设税及教育费附加,这一政策同样促进云南省税收增长。从税收程序法看,近年来我省税收信息化建设的提高也是云南省税收快速增长的重要因素。

(三)宏观税负不断上升并未抑制经济增长

“拉弗曲线”的理论意义在于:税率不仅影响税收,而且影响产出与经济增长。税率水平必须适度,即要满足一个最佳税率点。从国际经验看,使经济增长最大化的最佳宏观税负应为20%~30%。从以上分析看,云南省宏观税负总体虽然上升,但是即便是最高的2011年也远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15%,结合云南省历年财政收入、人均可支配收入等实际情况分析,可以得出:云南省目前的宏观税负水平并没有阻碍经济增长。

四、促进云南省税收收入对策建议

(一)扩大税源经济,提高税源质量

云南省企业大多规模小、实力弱,税收效用不明显。根据统计数据,截至2011年底,全省登记注册的私营企业为1285户,与同为西部的广西、内蒙古、陕西差距遥远(见表2)。

表2 2011年国有、私营企业相关指标

云南省政府一是加大税收优惠力度,推进税收改革,鼓励特色、优势产业发展。相应出台更加优惠的政策,为后备科技企业上市创设条件。二是针对当前桥头堡建设及滇中产业新区发展,应积极发展鼓励类产业,出台相应税收优惠措施,加快“央企入滇、名企入滇”战略的实施。三是实施创新创业人才培引计划,并建立持续稳定的投入增长机制,保证人才发展基金的良性发展,促进云南省总部企业注册数量增加,进而产生显著地税收经济效应,提升税源质量。

(二)优化产业结构,开辟新税源

云南省税收对第三产业的弹性低于第二产业的现象从侧面反映出云南省第三产业质量还不高,高端服务业比较欠缺。为此,云南省政府一是要设法发挥综合金融服务优势。积极开展新产品试点发挥贷款、投资、投行、债券、租赁、中间业务等金融服务功能兼备优势,着力解决桥头堡建设多方面需求,结合云南省产业结构、区位特点,有针对性地探索供应链融资、进出口贸易融资、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等金融服务创新支持云南拓宽桥头堡建设融资渠道。二是支持具有云南特色的旅游业业发展。旅游业是云南着力培育的又一新兴支柱产业,改革开放以来,云南依托丰富独特的旅游资源优势,集中力量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制订和实施了一系列旅游发展规划,已建成了一批以高山峡谷、现代冰川、高原湖泊、石林、喀斯特洞穴、火山地热、原始森林、花卉、文物古迹、传统园林及少数民族风情等为特色的旅游景区。对这些传统或是云南经济发展支柱的特色产业应该加大力度支持其发展。三是发展会展经济。昆交会是云南企业走向东南亚、走向世界的很好平台。

(三)继续加强税收信息化管理,强化税源控制

虽然经过多年的努力,云南省税收征管效也有了明显提升,但是实收和应收仍然存在一定的差距。因此,云南省税收征管能力需要在上升空间方面做出一定提高。一是加强队伍建设,提高税务人员的政治业务素质,为经济社会发展营造良好的税收环境。二是要建立、健全内部制约和监督机制。强调税收专管人员严格自律,客观公正的执业。三是建立全省涉税信息交换与共享工作机制。加快建设社会综合治税体系,提高税源管控水平。四是广泛深入开展税收宣传。税收宣传是提高税收影响力的重要手段,也是营造和谐征纳关系、促进和谐社会建设的一项基础性工作。

参考文献

[1]胡怡建,潘雷驰.1978—2006年我国税收增长率变动成因探索[J].税务研究,2007(3):3-13.

[2]商凯,张志辉.影响中国税收增长率变动的经济因素分析: 基于1978—2006年中国税收收入时间序列数据[J].经济与管理.2008(7):15-19.

[3]杨慧芳.广东税收与经济增长[J].中国统计,2008(6):14-15.

[4]李永刚.中国宏观税负是高还是低:基于国际比较和经济增长视角[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6):85-90.

[5]戴杰卿.广东省税收增长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J].南京财经大学学报,2007(3):55-56.

[6]张德志.我国宏观税负和税收弹性的动态分析[J].税务研究,2007(12):23-28.

[7]张培森,付广军.我国经济税源的产业与行业税负结构分析[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3(5):5-14.

[8]卢慧.总部经济发展与税收管理对策探析[J].涉外税务,2008(3):17-20.

南方经济开发的表现范文5

[关键词]产业结构 协整检验 格兰杰因果检验

一、引言

经济增长的实践表明,经济增长总是在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中实现的,产业结构的调整优化是经济增长永恒的主题。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会导致经济总量的增长,而经济总量的增长也会导致产业结构的调整。近现代经济史表明,经济增长从很大程度上是由不同产业部门增长动力的消长和变动实现的。

近几年来,云南面临着国家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等一系列有利于加快发展的历史性机遇,如何通过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来加快经济发展步伐,是云南需要认真研究的紧迫课题。因此,研究云南省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具有深远又现实的意义。本文针对云南省1978年至2009年的三大产业相关数据,利用协整检验和格兰杰因果检验,对云南省产业结构调整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分析。

二、云南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

1.模型建立

为了确定是产业结构调整引起经济增长,还是经济增长带动了产业结构的变化,本文选用计量经济理论中的格兰杰因果检验模型研究云南省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二者之间关系,一方面可以避免“伪相关”现象的出现,另一方面也可以具体确定二者之间是否存在单向影响的因果关系。

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是由英国著名计量经济学家格兰杰(Granger)在1969年定义因果关系及其检验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基于系统的向量自回归(VAR)来定义,假定每一变量的预测信息全部包含在这些变量的时间序列之中。检验要求估计如下两个回归方程:

如果接受原假设 :,就说明Xt不是的Granger原因,否则称Xt 是的Granger原因:如果接受原假设 :,就说明不是Xt的Granger原因,否则则称是Xt 的Granger原因。上述偏回归系数为零的联合检验可通过F检验来实现,构造F统计量如下:

其中分别是表示在原假设下的受约束回归残差平方和及无约束残差平方和,m表示滞后的阶数,n表示样本个数,k表示无约束回归中的回归因子个数。如果计算出来的F值大于给定的临界值,就拒绝原假设,认为存在因果关系,反之则接受原假设,说明不存在因果关系。

2.指标与样本的选择

表示产业结构变化的变量通常有第一、二、三产业的产值结构、劳动就业结构、资产结构和技术结构等。各变量从各自角度表明了产业结构状况,具有不同之处,但也具有共性。本文选用国内外学者常用的产值结构和就业结构指标作为产业结构的代表变量,在计算具体指标值时采用第一产业的产值比重和就业比重,这两个比例分别叫作,即表示第一产业产值在GDP中所占比重,表示第一产业就业人数占所有就业人数的比重。经济总量指标选用云南省生产总值指数GDPI,以1978年为基期。以上三个变量均取自然对数,以消除可能存在的异方差。国内生产总值GDPI取对数表示为,第一产业产值比重取对数表示为,第一产业就业比重取对数表示为。样本区间为1978年―2009年。本文样本数据均来自《云南统计年鉴》(2009)。

3.单位根检验

在具体应用动态经济计量模型进行分析时,必须首先分别检验被分析时间序列变量是否具有单位根(Unit Root),以确定时间序列是否平稳。因为格兰杰等人指出当使用非平稳序列进行回归时,会造成伪回归,并且沃森也证明了当变量存在单位根,即非平稳时,传统的统计量,如t值、F 值、D.W值以及都会出现偏差。为了得到有效的检验统计量,本文首先采用ADF 方法(增广迪基―富勒方法) 来检验时间序列的平稳性,ADF检验主要对下式(含常数和趋势项)进行t检验。

(4)

其中,t为时间趋势项,m是最优滞后阶数,m值由赤池信息量AIC和施瓦茨信息量SC最小决定。检验的原假设为=0,即存在单位根。计算由Eviews3.1 完成, 结果见表1:

表 1 对变量单位根的ADF检验

注:ΔLNGDPI,ΔLNS1,ΔLNS2分别是LNGDPI,LNS1,LNS2的一阶差分形式。

表1的计算结果表明,的ADF 检验值皆大于各自的临界值,都是非平稳的,但是三个变量的1阶差分全部都通过了ADF检验,可以判定检验变量为1阶单整序列。

4.协整检验

为了确定三个变量是否具有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我们用Engle和Granger(1987)提出的协整检验方法。从协整理论的思想看,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存在协整关系。即因变量能被自变量的线性组合解释,两者之间存在稳定的均衡关系,因变量不能被自变量解释的部分构成了一个残差序列,这个残差序列应该是平稳的。因此,检验一组变量之间是否存在协整关系等价于检验回归方程的残差序列是否是一个平稳序列。方程残差的单位根检验结果见表2。

表 2 残差的ADF单位根检验

检验结果表明,方程的残差序列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拒绝原假设,接受不存在单位根的结论,因此可以确定u。平稳序列,即u ~(0)。协整检验的结果表明:之间存在协整关系,三个变量之间的协整关系可以表示为:

(5)

此模型表明,每变动1%,会引起反方向变动1.631%;每变动1%,会反方向变动4.443%。

5.格兰杰因果检验

由于国内生产总值GDPI与第一产业产值在GDP中所占比重及第一产业就业人数占所有就业人数的比重之间存在协整关系,即存在长期均衡关系,这时用GDPI、非平稳序列进行回归时,并不会造成伪回归,回归结果是有效地。因此可以对GDPI、进行因果关系检验。利用上述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的基本原理,运用Eviews3.1软件对,进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检验结果如表3所示。

表 3 格兰杰因果检验结果

由格兰杰因果检验我们可以看出,在确定5%的显著性水平时,云南省产业结构调整是经济增长的原因,但是云南省经济增长不是产业结构调整的原因。即云南省的产业结构调整具有经济增长效应。产业结构的变动适应经济增长的要求。从长期趋势来看,云南省加速产业结构调整促进经济增长在理论上和实践上是可行的。

三、云南产业结构对其经济增长贡献的测算

1.模型建立

罗默(Romer)通过对经济增长的计算后认为:长期经济增长是由技术进步(含经济制度的变迁)贡献的,而短期经济增长是由资本和劳动等要素投入的增加贡献的。然而,技术、资本和劳动是在一定产业结构中组织在一起进行生产的。对于给定的技术、资本和劳动,不同的产业结构会导致不同的生产,从而对经济增长带来不同的贡献。

假设不同产业结构对生产影响的函数为,其中y表示总产出,Xi表示第i产业的产出量,i=1、2、3,A表示经济制度和技术水平。对函数Y=,求微分得:

(6)

对方程两端同除以Y,得以下等式:

(7)

其中表示第i产业的总产出弹性,记为表示经济制度变迁对总产出的贡献,从而得出以下模型:

对上述模型进行变换,利用以下模型计算产业结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

(8)

2.云南省产业结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

根据1978-2009年云南省国民生产总值和三大产业产值的统计数据,运用Eviews3.1进行计算得到如下回归结果:

(9)

从回归的结果看,=0.9999表明模型在整体上拟合的很好,从截距项与斜率项的t值看,均大于10%显著性水平下的t临界值。从拟合的三大产业的斜率项可以看到,第一、二、三产业的增长弹性分别为:0.28120.48330.2376。即:第一产业的产出量增长1%会导致地区生产总值近似增长0.2812 %;第二产业的产出量增长1 %会导致地区生产总值近似增长0.4833 %;第三产业的产出量增长1 %会导致地区生产总值近似增长0.2376%。由此可以看出, 对云南省经济拉动最大的是第二产业。

3.全国产业结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

利用上述模型,利用全国国民生产总值和三大产业产值的统计数据,我们可以测算出全国产业结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1978-2009),即:

(10)

从以上模型计算结果,可以看出我国第一产业的产出量增长1%会导致全国生产总值近似增长0.1437 %;第二产业的产出量增长1 %会导致全国生产总值近似增长0.5677 %;第三产业的产出量增长1 %会导致全国生产总值近似增长0.2758%。因此,就全国平均而言,云南省第一产业对经济的贡献所占比重偏大,而第二产业的贡献与平均水平相对比较偏低,第三产业的贡献率相对较低,仍未达到全国平均水平。因此,云南省产业结构调整从横向来看,与全国平均水平还存在差距,下一阶段还需要深化结构的调整。

四、结论分析

1.云南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的相互作用分析

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的格兰杰因果检验表明,云南省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之间存在单向的因果关系,即产业结构调整促进了经济增长,而并不是经济增长造成了云南省产业结构调整。本文的实证研究表明,第一产业的比重结构与实际经济经济增长成反方向变动关系。说明云南第一产业的边际生产力低于其它产业。因此,从长远来看,对云南第一产业的资源进行再配置对云南整体经济增长的作用是很明显的。优化产业结构,提高结构变动对云南实际经济增长的贡献度将具有十分巨大的潜力。

2.云南省产业结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分析

从产业结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的回归模型看,目前,云南省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的单位产出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较大。其中第二产业是拉动云南省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对云南省来说,产业结构调整的重点在于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大力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对于产业结构的调整,也要循序渐进。第三产业的发展必须依赖于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的发展,防止产业结构的空心化。用“深化第一产业、加强第二产业、大力发展第三产业”的指导思想发展经济,才能实现云南经济的良性循环和发展。

五、政策建议

1.云南省应该深化牧副渔业的发展,调整和优化农林业内部产业结构

由于农业在第一产业中所占比重最大,所以要加大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提高农业的产出效率,尤其要注重经济作物的发展。经济作物要坚持向最适宜区集中的原则,依靠科技进步,主攻产品质量。如:注重发展烤烟、甘蔗、茶叶的种植规模,围绕生物资源开发,建设各具特色的生物资源开发种植基地。

2.加强工业结构优化升级是重中之重

由于云南省第二产业对经济拉动最大,所以加强工业结构优化升级是重中之重云南省工业结构调整的重点是:巩固提高烟草工业;应用高新技术改造提高冶金、化工、机电、建材、制糖等传统优势产业;依托技术创新,加快发展新兴的生物资源开发产业和信息产业等。加快工业强县培育和工业园区建设,优化空间布局,促进区域平衡发展。充分发挥工业园区在发展中小企业和民营经济、对外招商引资,实现企业集群,产业集聚、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等方面的平台和载体作用,加快工业园区建设步伐,把园区建设成主导产业突出、特色鲜明、专业化分工协作的块状经济。

3.大力挖掘第三产业的发展潜力

由于云南省第三产业滞后,因此挖掘第三产业的发展潜力有利于经济的发展。大力发展基础系统部门,使其与国民经济同步发展。基础系统包括交通运输邮电通讯及城市公共事业等部门。它在第三产业乃至整个国民经济中起着传递服务,连接经济网络,沟通主次产业之间的内在联系,加强地区间横向联系等重要作用。合理开发云南省旅游资源,使旅游业成为全省经济增长的亮点之一。此外,西部地区长期建设形成了国防科技工业企业和大专院校、科研院所较为集中的有利条件,集中了一批专门人才,具备了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基本条件,在发展生物工程、航空航天、中药现代化、新能源、新材料、电子信息、先进制造等方面具有一定优势。云南省应充分利用这些优势,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以此来实现云南省产业结构的快速调整和经济的跨越式发展。

参考文献:

[1]杨公仆 干春晖等:产业经济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305-306

[2]李子奈,潘文卿:计量经济学[M].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156-157

[3]钱纳里等:工业化和经济增长的比较研究[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5 13-16

[4]刘建平 王克林 黄怀槐: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以广东省为例[J].统计观察,2006,(1):70-72

南方经济开发的表现范文6

【关键词】湖南省;经济差异;多尺度分析

一、引言

区域经济差异,一直是社会各界高度重视和关注的话题。国内外学者也对区域经济差异进行了大量研究,分析了差异的现状、趋势、成因,并提出了许多缩小经济差异的对策和措施[1~7]。

近年,有些学者开始注重从空间尺度角度对区域经济差异进行研究,鲁凤,徐建华,陈洪安,李国平等也在此取得了很多显著的研究成果[8~15],这对于省区经济差异的研究也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因而本文借鉴国内外区域经济差异研究方法,选取市尺度和县尺度等空间尺度,从区域经济差异状况入手,对湖南省区域经济差异进行多尺度分析,以期探求研究湖南省区域经济差异的较合适的空间尺度与影响湖南省经济差异的主要因素,从而为学者们从空间尺度入手研究如何缩小湖南省经济差异提供一定指导。

二、方法和数据

(一)研究方法

(1)区域经济差异的多尺度分析方法

变异系数最大的特点是计算方法简单明了,是研究区域经济差异常用的方法之一,其公式为

(1)

式中,yi (i=1,2,3,…,n)是第i地区人均GDP,u是所有地区的人均GDP,n为地区个数。

基尼系数也是研究区域经济差异中常用的一种测度方法,其公式为:

(2)

式中,yi(i=1,2,3,…,n)是第i地区人均GDP,yj (j=1,2,3,…,n)是第j地区人均GDP,u为所有地区人均GDP,n为地区个数。

锡尔系数因其易于分解,现常用于研究区域经济在不同空间尺度上的差异状况,其公式为:

(3)

式中,yi和xi分别是第i个地区的总GDP和总人口,Y和X分别代表所有地区的总GDP和总人口,n为地区个数。锡尔系数T越大,就表示各地区间经济发展水平差异越大。

(2)锡尔系数的空间分解

由于锡尔系数具有把总体的区域经济差异划分为不同尺度的内部差异和外部差异的特性,已被学者们用于从不同空间尺度上认识中国区域经济差异的总体的发展差异,通过将总体的区域经济差异划分为内部差异和外部差异,可以比较不同空间尺度对总体区域经济差异的贡献和影响[16~18]。

为详细了解湖南省经济发展差异的构成,本文对湖南省进行市级和县级空间尺度的划分,根据二阶段嵌套分解法[14,15,16]对总锡尔系数进行分解,从而将湖南省经济差异分解为市际差异和县际差异,进而分析不同空间尺度对湖南省经济差异的贡献和影响。

根据以上对锡尔系数的分解,湖南省经济差异可以分解成地市内差异和地市间差异。则湖南省总体经济差异T为:

(4)

式中,i=1,2,3…,n,代表湖南省第i个地市;是地市间差异,是第i个地市内差异的加权平均值。其中:

;;j=1,2,3…,m,代表第i个地市的第j个县;

(5)

(6)

在这里,和分别为第i市的总GDP和总人口。和分别为第i市第j县的总GDP和总人口。运用公式(4)、(5)、 (6)既能分析湖南省地市间的差异(即文中的市际差异),又能分析各地市内部各县之间的差异(即文中的县际差异),从而确定哪个空间尺度的区域经济差异在湖南省总体经济差异中起主要的影响作用。

(二)数据

因为涉及对多尺度的分析,所以在空间单元划分上进行等级划分:以县(区)级行政区域作为较小空间尺度,以地(市)级行政区域较大空间尺度,分别在市和县尺度上分析湖南省经济差异状况。

以湖南省统计年鉴中的各县(区)的GDP、人口以及人均GDP作为分析计算的基础数据。对于少数年份中不完整或有缺失的经济指标按统一规则进行处理。如统计年鉴中无相应的指标数据,但有增长率记录的,按照增长率进行计算;无增长率记录的,按照已有数据的平均增长率进行差值计算,最终得到完整的湖南省的GDP、人口以及人均GDP数据。

三、湖南省区域经济差异的多尺度分析结果

在县和市尺度上分别用基尼系数、变异系数和锡尔系数分析1990-2007年湖南省区域经济差异的结果(见图1)表明:第一,在县和市尺度上,各指数的走势较为一致。在县尺度上,1990-1993年缓慢扩大,1993-2004年平稳发展,2004年以后又呈扩大趋势。在市尺度上,1990-2007年均呈扩大趋势。第二,在县和市尺度上,各指数的绝对值由大到小排序均为变异系数、基尼系数、锡尔系数。第三,在县和市尺度上,三个指数的曲线走势一致,但是变异系数的曲线波动起伏最明显,最能表现扩大、缩小趋势。

图1 用变异系数、基尼系数、锡尔系数表示的县尺度(1)和市尺度(2)上的湖南省区域经济差异,1990-2007

Figure 1 The regional economic disparities in Hunan Province by coefficient of variation, Gini coefficient and Theil index at county scale and city scale, 1990~2007

这表明,虽然在不同尺度上对湖南省区域经济差异研究选用的指标和方法相同,但相应的结果却不相同;而且,在不同尺度上不同指数的敏感程度也不同,在市、县尺度上,变异系数的绝对值远高于基尼系数和锡尔系数,对区域经济差异的敏感程度最高,最能贴切表现湖南省经济差异。

变异系数、锡尔系数和基尼系数在市、县尺度上的的计算结果(见图2)表明:第一,各指数的绝对值由大到小排序均为县尺度、市尺度,县尺度上的结果一直比市尺度上大,湖南省经济差异在县尺度上更明显。第二,各指数在县、市尺度上的总趋势一致,小趋势不同。在县尺度上,三个指数总体趋势是不断扩大,但在1993-1997年表现为减小趋势,1997年以后又呈不同程度的扩大趋势;而在市尺度上,三个指数一直呈不断扩大的趋势。

图2 湖南省在三个空间尺度上的变异系数、锡尔系数和基尼系数,1990-2007

Figure 2 The regional economic disparities at three scales in coefficient of variation, Theil index and Gini coefficient, 1990~2007.

分析表明,在不同空间尺度上表示的湖南省经济差异存在不同。在县尺度上,湖南省1990-2007年经济差异波动更明显。这也表明,不同的空间尺度对研究区域经济差异有影响。

四、湖南省区域经济差异的影响因素的多尺度分析

可以通过锡尔系数的分解来研究湖南省市际和县际差异对于湖南省经济差异的影响。1990-2007年二阶段嵌套锡尔系数分解结果(见图3)表明:第一,县际、市际差异对湖南省经济差异的贡献率曲线呈明显的对称分布。县际差异的贡献率在1990-1999年逐年下降,2000年略有增大后一直下降;市际差异的贡献率在1990-1999年逐年上升,2000年略有下降后又呈上升趋势。第二,从总体趋势来说,县际差异对湖南省经济差异的贡献率一直高于市际差异的,但略有下降,相反的,市际差异的贡献率略有上升。第三,县际、市际差异的贡献率在下降、上升之后,最终有趋于稳定的趋势,2005年以后县际、市际差异的贡献率稳定且相当。

图3 二阶段嵌套锡尔系数分解结果,1990-2007

Figure 3 The results of two-stage nested decomposition of Theil index, 1990~2007.

分析可知,县际差异对于湖南省经济差异的贡献一直较市际差异高,是造成湖南省经济差异的主要因素。但随着县际差异贡献率的下降,市际差异贡献率的上升,县际、市际差异对湖南省经济差异的影响趋于相当,因此不应单一注重县际或市际差异对湖南省经济差异的影响,应综合考虑县际、市际差异对经济差异的影响。

五、结论

对于湖南省经济差异的多尺度分析可以得到如下几点基本结论:

第一,不同空间尺度上湖南省经济差异状况不同。湖南省经济差异在市、县尺度上的研究结果表明:在县尺度上,湖南经济差异在1990-1993年缓慢扩大,1993-2004年发展平稳,2004年以后又呈扩大趋势;在市尺度上,湖南经济差异在1990-2007年一直呈扩大趋势。

第二,湖南省经济差异在县尺度上比在市尺度上明显。研究结果,不仅表明不同空间尺度上表示的湖南省经济差异存在差异,而且,在县尺度上湖南省经济差异波动更明显,表现在:在县尺度上,三个指数在1993-1997年表现为减小趋势,1997年以后又呈不同程度的扩大趋势;而在市尺度上,三个指数一直呈不断扩大的趋势。这也表明,不同的空间尺度对研究区域经济差异有影响,湖南省经济差异在县尺度上更明显,波动情况更能表现现实差异状况。

第三,影响湖南省经济差异的因素由县际差异到县际与市际差异相结合的方向发展。分析可知,2005年以前县际差异对于湖南省经济差异的贡献一直较市际差异高,是造成湖南省经济差异的主要因素。2005年以后县际差异和市际差异对湖南省经济差异的影响趋于相当,共同影响着湖南省经济差异。这也表明,对于湖南省经济差异影响的研究不应仅考虑县际或市际差异的影响,而应综合考虑县际、市际差异的影响。

综合上述研究,不同空间尺度影响着湖南省经济差异的研究状况,在湖南省经济差异中县际差异是影响总体差异的重要因素,而且在县级尺度上表现的总体经济差异更明显,更能表现湖南省的实际经济差异状况,是研究湖南省差异的重要空间尺度。因此,在县级空间尺度上研究湖南省经济差异状况是学者们应着重考虑的,这也对学者们从空间尺度入手研究如何改善湖南省经济差异状况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高志刚.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及区域经济差异研究述评[J].当代财经,2002,(5):7~9.

[2]余军华.中国区域经济差异及协调发展研究[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07.

[3]Masahisa F, Hu D. Regional disparity in China: 1985~1994. The effects of globalization and economic liberalization. The Annals of Regional Science, 2001,35(1):3~37.

[4]Kim TJ, Knaap GJ. The spatial dispersion of economic activities and development trends in China: 1952~1985. The Annals of Regional Science, 2001,35(1):39~57.

[5]Ye Huawei. Regional Inequality in China. Progress in Human Geography,1999,23:49~59.

[6]贺灿飞,梁进社.中国区域经济差异的时空变化:市场化、全球化和城市化[J].管理世界,2004,(8):8~17.

[7]管卫华,林振山,顾朝林.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差异及其原因的多尺度分析[J].经济研究,2006,(7):117~125.

[8]姚波,吴诣民,刘鹏飞.我国区域经济差异的实证分析[J].统计研究,2005,(8):35~37.

[9]陈洪安,李国平.中国省际经济差异的变迁――1978~2007年[N].上海财经大学学报,2009, 11 (6):82~88.

[10]苏方林,徐建华,包惠.中国省际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的实证分析[J].北方经济,2004,(11):45~47.

[11]鲁凤.中国区域经济差异的空间统计分析[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4.

[12]熊鹰,王克林,郭娴,胡卫星.湖南省地市经济差异综合评价及分区研究[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4, 23 (3):37~40.

[13]李小建,乔家君.20世纪90年代中国县际经济差异的空间分析[J].地理学报,2001,56(2):136~145.

[14]徐建华,鲁凤,苏芳林,卢艳.中国区域经济差异的时空尺度分析[J].地理研究,2005, 24 (1):57~68.

[15]鲁凤,徐建华.基于二阶段嵌套锡尔系数分解方法的中国区域经济差异研究[J].地理科学,2005,25(4): 401~407.

[16]刘慧.区域差异测度方法与评价[J].地理研究, 2006, 25(4): 710~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