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建筑论文范例

南方建筑论文

南方建筑论文范文1

关键词:南京;地域文化;街区环境设计

南京地域文化主要是指南京地区在数千年的城市发展中沉淀积累下来的、具有本土特色的文化传统和文明表现。这些地域文化不仅在历史的发展中发挥了重要的传承作用,而且对现今的城市发展、文化传播等方面仍产生着积极的影响,成为区别于其他城市的地方特色。在中国大力推进城市化进程的时代背景下,部分城市大兴土木,导致“千城一面”的事件不断上演。人们在享受城市发展所带来的物质文明的同时,也承受着地域文化不断丧失、城市情感归属逐渐消亡等负面影响。近年来,许多国内外的专家学者开始重视城市发展过程中历史文脉保护和地域文化传承等方面的研究。南京作为国内重要的历史文化名城,在城市建设发展中积累了许多关于地域文化保护、应用、传承的经验。因此,研究南京地域文化和城市街区环境设计的关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南京地域文化的形成

南京作为六朝古都,重要的历史文化名城,充分体现了其特有的地位和优势。南京城东临钟山、西据石头城、南向秦淮河、北朝玄武湖,在地理位置上处于我国长江下游中部地区,环境优越,经济发达。历史上,南京城作为长江流域的重要城镇,文化上南北交汇、兼容并蓄、开放包容,在中原文化与南方文化交融的基础上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金陵文化。金陵文化主要包括六朝文化、明文化、民国文化、革命文化、秦淮文化等。这些出现在不同历史时期的文化相互交融,共同反映在这座饱经沧桑的都市中,也因此形成了许多历史人文景点,如玄武湖、明孝陵、南京总统府、雨花台风景区、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夫子庙等。这些充满地域文化色彩的景点使南京形成了自然和人文、历史和现代、传统与创新相互协调的城市风貌。南京历史悠久,既经历过“南朝四百八十寺”的繁荣昌盛,也经历过“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的衰败无奈;秦淮河畔有过灯红酒绿,金陵城中也曾经意气风发;总统府内传过先进之识,抗日战争时也受过屠城之苦。南京城具有的地域文化是经过数千年的历史发展传承下来的非物质文化结晶。城市街区环境作为其重要的物质载体,在建筑风格、环境景观、公共设施等方面表现得淋漓尽致。

二、南京地域文化在城市街区环境设计中的体现

南京的城市设计结合了地理条件和环境风貌特征,充分利用了龙盘虎踞、山水环抱的自然条件,形成了山水城林的城市格局,是人文景观和自然风貌有机结合的优秀范例。深厚的历史文化基础奠定了南京的古城风貌,城市的发展和建设汲取了各种形式的地域文化内容,在街区环境设计中体现出不同风貌和特征。如,玄武湖一带受城墙文化与沿线历史古迹的影响,周边的建筑以低矮型为主,建筑风貌相对较为古朴,色彩也较为沉稳。位于大行宫的总统府是南京的重要城市节点,周围的1912街区和梅园新村受民国文化的影响,在建筑风格和街巷布局上具有明显的民国特色。夫子庙地区作为南京重要的风景名胜区,也是南京秦淮文化的重要发源地,整个街区的风貌以仿古为主,建筑新旧融合,水系和街巷相互穿插,亭台楼阁交相呼应,完整展现了秦淮文化。刚刚经过老城改造的太平南路街区面貌一新,从原来的老旧杂乱,变成风格统一的民国风情街区,不仅展现了南京历史文化特色,而且提升了旧城区环境系统机能。以上是在宏观层面分析南京地域文化在城市街区环境设计中的体现。从微观层面上说,南京地域文化也在城市街区环境设计的细节中呈现。桥梁设计、建筑物上的雕刻和装饰品都淋漓尽致地体现出南京的地域文化符号。南京博物院采用了古代建筑中的飞檐建筑形式。秦淮河夫子庙风景区渲染出桨声灯影、烟雨霏霏等意境。在色彩的运用上,秦淮河夫子庙地区的建筑主要采用冷色调,以黑白灰为主,营造出秦淮河作为历史见证者的冷静、平和的氛围。南京的城市街区环境设计不仅实现了将商业街区与传统历史文化街区有机结合,还实现了对传统历史文化元素的现代化利用。如,将具有一定历史文化底蕴的建筑物作为如今的办公大楼等。另外,南京城市街区环境设计主要采用现代风格,对南京市的不同街区实现多种功能的规划,实现不同街区在不同的历史文化底蕴和地理文化特点上共同发展。同时,南京作为文化历史古都和现代特大城市,其在街区环境设计中要求将两者统筹兼顾、协调统一。当今的南京城市规划设计正是本着这一设计理念展开的。如,1912街区在作为历史文化集聚地的同时也是商业场所。

三、实例分析

1.老门东街区环境设计

老门东位于南京城南地区,是金陵市井文化的发源之地,呈现着老城居民最质朴、本真的生活状态。整个片区以居住功能为主,展现了南京地区的传统民居形式和街道风貌。如今,随着南京城市建设的高速发展,老门东地区逐渐脱离了现代城市发展的轨迹,其街区环境和城市功能难以满足人们现代生活的需求。因此,2010年,南京市政府决定对老门东地区进行整体环境改造。老门东街区环境改造设计体现了因地制宜的思想,充分保存和延续了门东地区的历史遗存,凸显了老城区特有的城市肌理和地域文化。老门东街区环境设计中的地域文化要素主要体现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新旧建筑风格保持统一,富有南京地方民居特色。在具体的建筑改造中采用“修旧如旧”的思路,尽量保持原有建筑特色,材料大部分使用了青砖、灰瓦、老木头等具有历史感的材料,让建筑具有一定的原始风貌。建筑的结构尽量采用具有南京地方特色的结构形式,如,屋顶多用空斗木梁结构,中间的墙体采用实心砖墙,下面的基础多用条石砌筑,等等。门窗栏杆等建筑构件按照老旧建筑的样式和做法仿制,尽量复原历史场景。在细部的装饰上也充分体现了传统特色,如,门前的石鼓上雕刻的花纹生动、活泼,题材大多采用具有南京民间特色的吉祥图案。第二,地面铺装形式多样,材料和图案充分体现地方特色。如,室外公共街道区域的地面铺装大多采用青石、砖瓦、碎石等材料,通过不同形式的组合再现了老门东历史时期的街道风貌。地面导视系统设计采用了城墙元素,再现了南京城的旧貌,和墙面导视中的南京新城形成鲜明对比,充分展示了南京地方文化特色。第三,本土化景观小品的运用,在细节处彰显城市特色。公共区域的景观小品大量运用了南京本土植物,力求还原地区风貌。景观小品的形式设计也尽量考虑其文化传播意义,通过雕塑、绘画等多种方式呈现老南京的民俗民情与当地的历史文化典故,如箍桶老汉雕像、寄信女孩雕塑、“城南旧影”等。第四,业态的引进既符合文化传承又兼顾旅游的配套服务功能。在老门东街区业态规划上,根据街区的格局分布,分别设置了不同功能的商业街,包含了餐饮、住宿、购物、展览等功能,既满足了游客的多种功能需求,又再现了热闹繁华的商业街景。

2.1912街区环境设计

南京1912街区地处太平路和长江路的交汇处,是大行宫地区重要的城市地标,四周有总统府、江宁织造博物馆、南京图书馆、中央饭店、江苏省美术馆、中共代表团梅园新村纪念馆、六朝博物馆等重要城市建筑,是一个文化交融之地。1912街区的整体设计是以总统府作为文化坐标,整体采用民国建筑风格,体现了浓厚的民国风情。其中的建筑多为独栋式,建筑的布局大多沿用原有的街道格局,纵横交错,形成许多合院和天井空间。有的建筑之间用天桥作为连接,使整个街区的外部空间富有变化。在南京1912街区规划设计时,为了营造纯粹的民国文化街区环境,整个街区的建筑并没有一味地选择“修旧如旧”或“推倒重来”,而是选择性地保留和新建。在材料的运用上也是新旧穿插,有的采用原有建筑的木窗,有的则运用了现代的装饰材料。如,花园洋房的立面设计采用了大量的彩色玻璃作为窗户装饰,这样既遵循了整体的设计风格,又体现了一定的时代特征。在建筑的体量上,街区内的建筑以二层为主,这样的考虑主要是为了和总统府建筑群在高度上尽量统一,也延续了大行宫地区的城市肌理。在屋顶的设计上,街区内的所有建筑都采用了小瓦坡屋顶,新建的建筑多为灰瓦,保留的老建筑多为红瓦,色彩上的穿插既体现了街区的原真性,也保证了和总统府的屋顶色彩统一协调。建筑的立面以青砖为主,花窗和栏杆多采用灰色的水泥材质作为装饰。整个街区的色调以灰色为主,这样既能够体现历史的厚重感,也符合现代人的审美观念。1912街区的环境设计是成功的,它不仅保护了历史文化遗产,留住了人们的时代记忆,还为城市的发展提供了多样化的功能。民国文化作为南京的重要文化名片,在这里得到了充分的展示和发挥。这对城市的地域文化传承有着积极、重要的意义。

四、结语

笔者通过对南京地域文化的分析,探究南京地域文化形成的历史原因,结合南京不同的街区环境设计案例分析了地域文化的不同表现方式。这对研究城市发展与老城更新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同时,城市地域文化的发展是动态的过程,而不是一成不变的静止状态。在传承历史文化的同时,人们要以时代的眼光审视历史和未来。只有妥善处理地域文化和全球化的关系,才能够推动现代城市街区环境的全面系统发展。

参考文献:

[1]洪智勇.文化商业街区空间环境设计研究与敦煌文化商业街区实践.西南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6.

[2]安浩奇.地域性导向下的城市建筑立面风貌控制初探.华南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6.

[3]裴胜兴.基于遗址保护理念的遗址博物馆建筑整体性设计研究.华南理工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5.

[4]臧鑫宇.绿色街区城市设计策略与方法研究.天津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4.

[5]李纳.基于隐性历史文化遗存的城市街区空间形态研究.青岛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

南方建筑论文范文2

1建筑学期刊论文中图片普遍存在的问题

1.1图片为网络图片,非作者自己的一手资料,欠缺清晰度和说服力

很多作者在撰写论文时,不去实地或现场做调研,不拍摄照片或者绘制图纸;有的作者则缺乏做学问的精神,闭门造车;不重视图片的收集与保存。在投稿时,许多期刊又要求作者必须提供插图,图文并茂。这些作者于是就自作聪明,也为了贪图方便,直接从网络上下载相关图片。由于版权问题,多数网络图片并非原图,清晰度不够,影响文章质量,而且如果一篇学术文章中过多使用网络图片,缺乏作者原创,文章显然也缺乏创新性,文章的学术质量亦会因此大打折扣。

1.2历史图片的清晰度不够

许多建筑学期刊论文,尤其是建筑史学方面的学术论文,不可避免会使用到历史图片,纸质历史图片多出自于图书馆、档案馆、资料室等收藏的相关书籍或者旧图纸。由于年代已久,纸质图片本身就陈旧、发黄,加上要转化为电子文件,不可避免要使用拍照或复印等手段,于是导致图片更加模糊、不清晰,严重者甚至无法看清图中内容。

1.3技术图片过于细致,导致看不清内容

许多建筑学期刊论文是工程技术类、建筑技术类方面的研究文章,文章中配有技术图纸,而作者没考虑到期刊篇幅有限的问题,不对图片进行适当编辑加工,直接拿施工图纸用做文章插图。而施工图纸是直接可以用于施工之用,自然是信息量很大,含有各种尺寸标注、文字说明、索引符号等,放在有限的期刊版面中,图片只能缩小到一定版面之内,导致图片密密麻麻,看不清内容。

1.4直接拿他人的图片用于自己的文章,不提供图片来源,或者来源不正确

有的作者对待论文写作缺乏严肃的治学态度和著作权法的常识,将他人的图片直接用于自己的文章,且不提供图片来源,或者图片来源不正确。这种文章经刊登后,易造成版权问题,既给作者个人声誉造成不良影响,也给期刊也带来不必要的纠纷。

1.5图片与文章内容不符

有的作者写文章粗心大意,投稿前不仔细检查文章,出现一些低级的错误。由于建筑图纸种类繁多,有各层平面图、各种立面图、剖面图等,比如正文中标明是平面图,而插图却是立面图;或者正文中标明是南立面图,而插图却是北立面图。诸如此类的因疏忽而导致的图文不符的错误,反映出作者极不认真的写作态度。

2建筑学期刊论文中图片的编辑改进措施

图片,作为建筑学论文写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能直观展现研究成果,包括新技术、新理论。新进展、新热点、新难点,起到文字叙述难以表达的作用,精彩的图片对文章有画龙点睛的作用,可以说图纸就是建筑学专业的语言。反之,质量不好,或者错误的图片不仅起不到为文章增色的作用,反而会影响整篇文章的质量。对于建筑学期刊论文中图片普遍存在的问题,笔者结合自己多年的实践工作经验,认为对于图片的编辑与校对可以从以下几点进行改进。

1)规范投稿格式,尤其对于图片质量要做详细的要求,使作者意识到图片的重要性。每本科技期刊都有自己严格的投稿格式和来稿要求,建筑学科技期刊,由于图片质量对于文章质量影响很大,应该在投稿要求中特别针对图片做详细的要求,从图片分辨率、图片精度、图片来源、对网络图片数量的限制等方面做细致要求,从而使得投稿作者也意识到图片的重要性,在做研究或者调研时,会主动绘制图纸、拍摄照片、收集图片,及时有意识的掌握第一手的资料,尽量少使用网络图片,在撰写论文时认真选取符合要求的图片。

2)建筑学期刊编辑在初审、复审、编辑图片时要慎重、严格把关。编辑在文章初审和复审时均要严格审选图片,首先要核对图片的真实性,杜绝作假图片。对于网络图片,要在数量上控制,要求作者多采用自己拍摄或绘制的图片。对于清晰度不够的历史图片,要求作者尽量再做适当的加工或者部分绘制、或者绘制还原,虽然不能像要求拍摄图片一样,但起码要求清晰,让读者阅读时能看得清楚。对于技术图片,只保留主要内容,删除不必要的尺寸线、文字、索引符号等。仔细核对图片与正文内容是否相符,避免出现图文不一致的错误。要非常重视图片的著作权,要求作者标注图片来源,并对图片来源的正确性负责,以避免不必要的版权纠纷。

3)编辑校对时严格把好最后一关,做到细致无误。校对的编辑既要认真核对文字,也同样要重视图片的校对。投稿文章从投稿、审稿、到录用,在编辑和作者之间一般都要经过一次或几次的修改,在修改稿件的过程中,作者可能增减图片、替换图片或者移动图片位置,使得图片改动较大。因此校对编辑需要非常认真,仔细核对原稿图片、修改稿的图片以及图片说明,在这些最容易出错的地方尤其不能掉以轻心,以确保无误。

4)建筑学期刊编辑应加强专业知识学习,提高自身专业素养。建筑学期刊的编辑在工作中,需要筛选稿件和审阅稿件,是期刊学术质量的把关者,必须不断加强专业知识的学习,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应与时俱进,不断深造,争取做学者型编辑。众所周知,国外著名科技期刊的编辑均为学者型编辑,即一边从事编辑工作,一边做科研工作;既是编辑,又是学者,两者相得益彰。建筑学期刊,不同于其他科技期刊,不但要求编辑要有建筑学的专业知识,也要有编辑学的知识,还有重要的一点,就是必须具备较好的审美能力,这也需要编辑不断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审美情趣与审美能力。除此以外,编辑还要多看多读国内外相关优秀杂志已发表的论文,及时准确了解国际国内本学科领域的最新研究和理论,才能做好文章质量的把关者这个角色。

南方建筑论文范文3

文章选取了土木工程学科的17种中文核心期刊为样本刊,运用现代文献计量研究的方法和《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公布的相关数据,选取了样本期刊的复合影响因子、综合影响因子、平均引文数、web即年下载率等数据进行了解读,发现基于文献引证分析的计量评价方法与传统的期刊品牌和影响力的同行评价并无矛盾,用好这些数据将对提高学术期刊的国际影响力大有帮助。

关键词:

土木工程学科;核心期刊;品牌和影响力;影响因子;平均引文数;web即年下载率

1引言

学术期刊作为学术发展和交流的工具,既积累了科学知识又培养了学术人才。在当今大数据和自媒体时代,虽然学术成果、发表的渠道日趋广泛,传播变得相对容易,但作为学术论文定向的媒介,学术期刊的作用依然是巨大的。随着学术资源的不断整合,学术界已经形成了较为稳固的成果群体。具有品牌和影响力的核心学术期刊,即便是以市场规律去运作依然具有很强的竞争优势。考察目前我国具有较强影响力的期刊评价系统,以《中国核心期刊要目总览》(以下简称《要目总览》)影响最为深远。自其1992年首次研究报告以来,在我国学术界已得到广泛认可,并在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中成为评价研究成果的重要手段。《要目总览》2011年版在“TU建筑科学”类共收录了263种源期刊,并遴选出33种核心期刊,核心期刊的占比为12.5%,低于《要目总览》的核心期刊平均选出率[1]。核心期刊不论是论文质量还是出版的及时性、规范性都得到了社会特别是学术界的承认和重视,也是绝大多数优秀论文在国内的首发平台。系统梳理、了解、评价土木工程类的核心期刊,可以让学界特别是作为个体的读者、作者能较为宏观、全面地了解本专业的高端期刊,更加便于选择性阅读和投稿。由北京大学图书馆和北京地区高等院校图书馆期刊工作研究会共同发起研究和编辑的《要目总览》已历时二十余年,在受到充分肯定和高度重视的同时,还在全国的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中变相演化成为对论文质量评价的一个手段。由于《要目总览》只公布评价方法和评价结果,并没有公布具体评价数据和过程,故不能对每一种期刊进行定量分析和研究,而由中国科学技术文献评价研究中心和清华大学图书馆共同研制,由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于2014年12月出版的《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以下简称《年报》)则公布了包括自然科学、人文社会科学等多学科近6000种期刊数据,可以对学术期刊进行定量研究。值得注意的是,《要目总览》与《年报》都是建立在CNKI原始数据基础上的成果,二者在数据源和统计覆盖范围上高度重合,不同的是《要目总览》在原始数据上增加了同行评价的矫正和二者在统计口径和具体的学科范畴划分上有所差异,因此可以借用《年报》的相关数据对土木工程学科的核心期刊进行定量研究。在现代文献计量研究中,学术期刊的质量与影响力可以通过恰当的指标进行呈现和分析。在当前普遍采用的文献指标之中,影响因子及由其拓展开来的相关指标能够在较大程度上反映该期刊在学术研究中所起到的作用和占有的相对地位,影响因子越高表明其所刊载的论文对学术研究所起到的借鉴价值和参考作用越大,反之则表明价值越低或关注的领域过于薄弱;除此之外学术期刊的平均引文数等指标则表明在既有的学术规范框架内论文对既有成果的借鉴程度,平均引文数越高表明学科体系愈发成熟和严谨,而事实也证明学术论文的整体质量与论文的严谨度、引文质量之间往往存在正相关关系;同时,在互联网时代,学术期刊的影响力还体现在受关注程度方面,随着大型学术成果数据库的普遍使用,使对学术期刊影响力的评判有了更为直观的方式,《年报》中统计了不同期刊的下载量与web下载率,能够对土木工程学科学术期刊的整体影响力进行一定程度的阐释。基于CNKI的基础文献源、借用《年报》公布的期刊数据,笔者运用国际通用的学术文献引文定量评价方法,对《要目总览》中已经筛选出的土木工程学科核心期刊进行比较分析,期望对该领域内期刊的学术影响力进行解读。

2土木工程学科核心期刊样本群

在《要目总览》中土木建筑科学类源期刊为263种,其中核心期刊33种,核心期刊占比为12.5%,这其中建筑学仅有《建筑学报》1种,风景园林学仅有《中国园林》1种,城乡规划学也仅有《城市规划》《、城市规划学刊》、《规划师》和《国际城市规划》4种,而土木工程学科中以学术研究为办刊方向、偏重解决理论与设计问题(不包括大学学报和施工技术)的期刊数量有17种,占到核心期刊的51.5%。与其他学科和研究方向相比,土木工程学科的核心期刊数量占据绝对地位。本文以《要目总览》中公布的17种期刊为研究对象。在土木工程学科中以学术研究为办刊方向、偏重解决理论与设计问题的期刊数量约为30种,而在文献计量研究与同行评价体系下入选《要目总览》中文核心期刊的数量超过半数,这一比例远大于《要目总览》所统计的核心期刊占全国正式期刊(源期刊)的比例,也超过核心期刊在《年报》“TU土木建筑工程”大类的138种期刊中的比例,这说明土木工程学科的期刊不仅具有一定的保有量,而且多年来经过学者、作者、编者的共同努力已培育出一批在学术界具有相当影响力和高水平的期刊。虽然不能说在具有品牌和影响力的期刊上发表的每篇文章都是高质量的,但只有刊发若干高质量、高水平的学术论文,并经过长期的积淀才能形成刊物的品牌和影响力却是毋庸置疑的。

3土木工程学科核心期刊的影响力分析

3.1期刊的影响因子

尽管在当前的文献计量体系和学术期刊评价范畴内,影响因子不是评价学术期刊优劣的唯一指标,但不能否认的是学术期刊的影响因子能够在较大程度上说明某期刊在较长的时间范围内对学术话题的把握能力与所刊载论文对学术研究的直接推动程度。影响因子的计量依据表明,学术期刊刊载文章的话题把握能力越好,得到同行引用的可能性越高,进而提升学术期刊的影响因子;同时学术期刊所刊载论文的学术水平越高,也越能够得到同行在后续研究中的借鉴和引用。这些事实都表明影响因子能够在较大程度上说明和衡量学术期刊的学术水平。尽管当前影响因子体系还不完善,但可以肯定的是影响因子体系在样本足够大的时候是能够尽可能客观的反映该领域内学术期刊的整体质量。在当前的评价体系中,无论是北京大学图书馆的《要目总览》还是清华大学图书馆的《年报》都较为全面地覆盖了中国大陆地区的近6000种学术期刊,从而得出了某一学术期刊的以学术期刊为统计源的综合影响因子;同时覆盖了中国大陆地区的30余万篇博硕士学位论文与2000余种会议论文集,从而与学术期刊一同作为数据源得出了某一期刊的复合影响因子,尽管当前由于技术限制等因素无法采集到较为全面的图书方面的引用数据,但是可以说目前的文献计量成果无论是在数据广度还是在深度上都有较好的保障,在此基础上做出的评价能够较好反映某种学术期刊在整个学科领域乃至整体学术界的影响力,具有较高的数据质量。世界各学科顶尖期刊是指学科影响因子最高的期刊,在2008年美国兰德公司的研究报告《美国科技竞争力》中,将高被引论文的数量作为一个国家的科技竞争力重要指标[3],可见影响因子对于学术期刊的重要程度。土木工程学科17种核心期刊的复合影响因子的平均值为0.982,期刊综合影响因子的平均值为0.592[4],均高于《年报》“土木建筑工程”大类的对应平均值0.460和0.248,同时也高于同属于“TU土木建筑工程”类的建筑学学科排名第一的《建筑学报》的复合影响因子0.945、期刊综合影响因子0.372,由此可见,土木工程学科的期刊整体质量是值得肯定的。影响因子是计量评价学术期刊优劣的最重要的指标,却并非是唯一的指标,不能以期刊的影响因子替代评价每篇论文的学术价值,《年报》正是基于这一观点,推出了影响因子指标体系,统计并公布了复合影响因子、综合影响因子、五年影响因子等指标数据。从这几个不同限定范围的影响因子来看,复合类影响因子统计源包括了全部的期刊、博硕士学位论文和会议论文等,覆盖比较全面,更能说明期刊的学术影响力。而综合类影响因子的统计源限定在期刊范围内,虽然涵括了人文社科、自热科学与工程技术的绝大部分期刊,却仍有局限。而期刊综合类五年影响因子则考察了规定时间内期刊的持续影响力。也许由于技术和统计数据工作量的原因,目前各类评价系统的研究均未将图书纳入统计源,没考虑图书的影响力,期待不远的将来,能将图书建立电子数据库纳入评价,这将更全面、更客观、更真实。

3.2期刊的平均引文数

学术研究是建立在前人基础之上的渐进之作,这就决定了学术文稿的撰写也是基于前人研究成果的。体现在学术文稿中便是文稿自身对既有研究成果的涉猎与借鉴。科学研究的每一点进步都是建立在前人研究成果之上的,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将既有成果、发明、发现等进行和扩散,在、扩散时所有学者都应该遵守一个共同规范,即注明参考文献和引注,既表达对已有成果的尊重,也体现既有成果对当前学术研究的价值。若忽略这一写作规范,新观点、新理论将变成无源之水而无迹可寻。追溯分析参考文献不仅可以解读作者的阅读范围、知识结构,了解文章阐述的理论发展脉络、形成过程和研究现状;还能够对作者的涉猎深度和广度有较为直观的认识和了解,同时也可以通过被引用文献的数量判断该论文的学术影响力和同行的评价。在当前的学术期刊评价体系中,学术文稿的参考引文数据虽然不占重要地位,但不可否认的是严谨而扎实的学术文稿都是建立在较为充分的文献阅读和对既有成果的借鉴基础之上的结果,同时还可以肯定的是严谨的学术论文中对于既有文献的涉猎程度在很大程度上代表了研究者对该研究方向和领域的熟悉与了解程度。由于学术研究的成果除了通过产业化等实用方式呈现之外,其重要的呈现方式便是通过学术期刊进行,客观上使大多数的学术研究成果都是可以在学术期刊或是博硕士学位论文、会议论文以及图书等范围中进行查找的,使学术研究工作能够较为紧密地建立在他人的工作之上,从而对学术研究的规范性和示范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换言之,学术文稿的撰写要求撰稿人对既有研究成果具有较好的认识和掌握,并提出自己较为新颖的认识或见解,即学术文稿中对于创新有较高的要求。而学术文稿的创新性往往体现在对既有成果和文献的尽可能了解和查阅与借鉴中,进而表现为文稿的参考文献和引证情况。土木工程学科保有一批有品牌、高质量的学术期刊,是学术界的幸事,也为这个学科的健康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评价一本学术期刊的质量有多种方法,《年报》采用的是计量评价法,统计了每篇刊发文章的引文数、整本刊物的平均引文数、刊物的参考文献互引数据等,并根据这些数据进行分析、评价,直观而有效。土木工程学科17种核心期刊的平均引文数为13.7条/篇,而《年报》“TU土木建筑工程”大类138种期刊的平均引文数为8条/篇。从引文数量来看本文考察的土木工程核心期刊高于“TU土木建筑工程”大类138种期刊平均数,但低于2013年中国科技核心期刊的15.9条/篇[5],这也许有统计口径不同的原因,也许也有学科的差异。但土木工程学科部分核心期刊的参考文献数仍有提升的空间却是不争的事实,如《防灾减灾工程学报》、《建筑钢结构进展》和《工业建筑》为10条/篇,而《建筑结构》则只有7条/篇,与平均引文数有一定差距。被引用次数较多的文章,在一定程度上表明该文在其创建性、科学性、理论性、新颖性、针对性、实用性等方面相对有较好的表现。在当前来看,尽管学术期刊的平均引文数量与其自身的影响因子以及学术质量尚无较强的直接正相关性,但可以肯定的是在学术领域的大范围内,平均引文数量过少的刊物与文稿在严谨性方面是有所欠缺[5],这就表明学术文稿的撰写与期刊质量的建设需要对学术文章的引文数量与质量进行重视。在下图中,笔者绘制了17种中文核心期刊的复合影响因子与平均引文数的趋势图,从中可以看到尽管不能体现出复合影响因子与平均引文数之间的正相关性,但可以体现的是大体上平均引文数少的学术期刊其复合影响因子值也较低。与这一趋势相同的是,在绘制的综合影响因子与平均引文数之间的趋势图中也证明了这一观点。就此来看,可以说明某学术刊物平均引文数的情况尽管不能完全与影响因子等指标对应,但是从整体来看,平均引文数的情况依然能够说明期刊影响因子的高低,某种程度而言在既有的学术规范框架下,平均引文数与期刊影响因子之间存在着一定的正相关关系。

3.3期刊的web即年下载率

在计算机网络、电子传媒高速发展的今天,纸质期刊的功能日渐弱化,正逐渐被电子期刊所替代。十多年前一本好的期刊动辄印数数十万甚至超过百万的年代一去不复返了,大量的读者转移到计算机前,借助电子化期刊进行阅读和研究。基于这一现状,《年报》根据中国知网的文献被当年全文下载的总篇数与该期刊当年出版上网的文献总数之比形成了web即年下载率,web即年下载率受期刊发文量影响不大,是一个相对客观的、衡量期刊论文被关注程度的指标。研究样本中17种土木工程学科核心期刊的web即年下载率最高为《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的84,《钢结构》web即年下载率最低,仅为10。这一学科核心期刊即年下载率平均值为40.4,而“TU土木建筑工程”大类的即年下载率均为28。与影响因子的值作逐项比较,发现下载率与影响因子基本是关联对应的。一般是下载率越高,受关注度越高、被引文数越高、影响因子越高,反之亦然。只有个别期刊的契合度较差,如《建筑结构》的下载率为65,居17种核心期刊的第4位,而复合影响因子为0.89,排名11位,这说明该刊被关注度、下载率不能完全对应转化为影响因子。而《建筑科学与工程学报》的下载率仅为18,远低于17种样本核心期刊的平均值,甚至于不足“TU土木建筑工程”大类平均值的一半,长久以往必将影响到该刊的影响力和相关数据指标,值得该期刊主办单位密切关注。

4土木工程学科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期刊

学术期刊的影响力不仅体现在国内评价体系之中,还体现在国际相关评价体系中,以当前国际上对理工科学术期刊影响最为广泛的评价体系SCI和EI为例,目前随着我国学术期刊的英文版或是英文刊得到了较大幅度的增长,使我国大陆地区学术刊物的相关指标也有一定提升。然而,由于语种等方面的限制,我国建筑科学类刊物进入国际著名索引的数量依旧很少。但是到目前为止,根据CNKI的统计,在土木工程学科的期刊中有5种期刊入选EI工程索引,分别为《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建筑结构学报》、《岩土力学》、《土木工程学报》、《岩土工程学报》,远好于同属建筑科学范畴的建筑学等学科。按本学科的期刊数量来说,得到国际学术期刊评价体系认可的占比较高,反映出土木工程学科的期刊群体质量值得肯定。近年来我国科技期刊正逐步与国际接轨,国际化的意义和如何国际化的问题越来越被重视。从2012年开始,由清华大学所属的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和清华大学图书馆共同研制,中国科学技术文献评价研究中心每年的《中国学术期刊国际引证年报》,建立了一个较全面、客观地反映我国学术期刊国际影响力的评价体系,依据国内学术期刊被国际学术研究的引用情况进行数据统计和分析。其中,《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岩土力学》、《岩土工程学报》三刊入选“2014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学术期刊”,进入TOP5%期刊行列,分别位列46、89、112位,而《土木工程学报》、《建筑结构学报》两刊入选“2014中国国际影响力优秀学术期刊”,进入TOP10%期刊行列,分别位列18、47位[9],而同为建筑科学范畴内的建筑学等学科则没有一种期刊进入该序列之中,表明土木工程学科在国际影响力方面远远超过同属建筑科学的其他学科和研究方向的。

5思考与结论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大规模应用,尤其是在大数据时代中,以往基于同行评价的学术期刊评价模式受到越来越多的挑战,而基于文献引证分析的文献计量研究方法将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可以预见的是,在不远的未来对于学术期刊乃至学术文章的评价将可能更为清晰和直观,在借用现代计量手段的前提下对学术期刊以及学术文章的影响力评价也将更为准确[10]。学术期刊影响力的形成无外乎学术话题的掌握和刊载文章的质量两个方面,而这与学科自身的工作方法和研究手段等是息息相关的,本文通过对土木工程学科内的17种核心期刊进行数据分析发现,该学科内较好的影响因子表现、较好的web下载率和国际影响力都是与其较为严谨的工作态度和较好的学风不可分割的,而这一点也恰恰是同属建筑科学范畴内的建筑学等学科所缺乏的。

作者:邵松 谈一评 单位: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 广东工业大学土木与交通学院

参考文献:

[1]朱强,蔡蓉华,何峻.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11年版[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

[2]中国科学技术文献评价研究中心,清华大学图书馆.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J]《.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2014,12.

[4]中国科学技术文献评价研究中心,清华大学图书馆.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人文社会科学)[J]《.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2014,12.

[5]北京万方数据股份有限公司.2014年版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扩刊版[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14.

[6]雷心田,彭明辉.对中国自然科学核心期刊《土木工程学报》论文作者的研究[J].土木工程学,1993(2):59-67.

[7]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2014年版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核心板[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14.

[8]贺德方.中国影响力论文产出状况的国际比较研究.中国软科学[J].2011(9):94-98.

[9]中国科学技术文献评价研究中心,清华大学图书馆.中国学术期刊国际引证年报[J].《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2014,12.

南方建筑论文范文4

关键词: 建筑设计; 居住建筑; 传统风水理论

1 研究背景与意义传统

风水理论文化起源于中国,已有 3000 多年的历史。自古以来,传统风水理论文化就被运用到建筑环境的选址和规划设计中,也被称为“地理堪舆学”。在中国古代,虽然建筑成就举世瞩目,但在建筑美学、设计思想等系统理论方面还缺乏研究和总结。在古人推崇的风水学说中,对建筑、规划、设计的理论和方法作了较为详尽的阐述,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我国古建筑与规划领域的理论体系。然而,“风水”二字一直被大众视为迷信的代名词。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它被学术界视为糟粕[1]。张金秋院士曾说过,建筑应该遵循“虚实、时空融合、情景交融”的三维融合。它在建筑设计中体现了“天人合一”的理念。天津大学王其亨教授从建筑文化、生态规划、绿色环境等方面编写了《风水理论研究》一书,该书收录了23 篇关于传统风水文化的论文,系统地提出了传统风水理论的客观科学部分[2]。21 世纪以来,随着科学和经济的飞速发展,学术思潮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新形势下人们开始意识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性。在这种思潮的影响下,许多西方国家也开始通过国内外学者的研究,运用现代科学理论和专业技术手段,去除封建迷信的不良方面,并将其应用到实践中,开始得到国内外生态学研究者的肯定。传统风水理论是中国哲学思想,强调整体性、自发性和协调性。它包含了重要的审美元素和深刻的哲学思想。传统风水理论与文化研究将人、建筑、自然环境完美和谐地结合在一起,对以后的研究具有深远的指导意义。目前,传统风水理论和文化在城市住宅小区设计中的应用越来越受到业界的关注,并认为传统风水理论是古代哲学体系的一部分。将传统风水理论引入现代住宅小区设计具有现实意义和可行性价值。中国传统风水理论对居住区环境景观的规划,是指依据自然生态的实际情况,建立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系统。科学分析了传统风水理论的正确含义,以科学严谨的态度查验使用,与现代要求相结合,进行更深入的分析研究,赋予其现代含义,使之更好在住宅小区环境景观规划中运用传统风水理论文化,使其发挥应有的科学的效果,达到人与自然和谐的目标。

2 居住建筑设计中传统风水理论的应用

与城市功能性修建相比,居住区建筑设计的位置相对自由,其修建规划的适应性相对较强。反之,这也是一个特殊的约束,由于需依据前期规划设计方案,创造性地规划设计与使用其土地利用等方面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受到限制。以中国传统文化思想中的传统风水理论为基础,侧重特殊地域条件下的基础环境为住宅修建规划提供参考。在发展中的后工业地球村的前史回顾上,前史与其经历和奇妙功能如出一辙。传统风水理论与建筑规划设计联系紧密,并且是一种互补存在关系与建筑规划本身的相似性解读。面对各种客观环境因素的约束,居住区建筑规划设计需秉承因地制宜原则,科学客观地结合传统风水理论寻找天然的“宝地”,具体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2. 1 建筑外形设计的应用

人与环境的关系是现代建筑设计中首要考虑的问题。“藏风聚气”观点是传统风水理论中最基本的体现。在这个观点下,遮蔽优于直,搬迁优于敞开,方规优于尖细,大进小出优于相悖。与上述情形相反就会发生一些环境“恶”,例如镰刀刹、马路冲、山墙冲、尖角刹等等。五行( 金、土、火、水、木) 彼此相克相生的文化,在建筑设计中有着一定的参照,如建筑的形状、方向和颜色分别与五个元素相对应,应对不一样的修建环境和修建功能,参考相对适合的五个要素的特性,运用五要素定律来解析修建与环境之间的彼此协调,避免相互制约[3]。例如,对于波浪形、曲折的修建物,传统风水文化中都归纳于五行中水,这样的建筑通常为体育馆设计居多,如北京的水立方体育馆就是一个很典型的例子。传统风水理论对应五行中火的建筑特点以造型尖角设计为主要特征。例如中央电视台大楼就是一个典型五行元素属火的建筑造型,与东方明珠塔一样,都是同一种造型设计风格。垂直巨大的方形建筑设计,传统风水理论中将其归于木,在当今建筑设计中大部分建筑造型选择方形设计方案。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天圆地方的宇宙哲学观,对建筑设计产生了一定的借鉴作用。

2. 2 建筑选址规划中的应用

古建筑民居选址规划中传统风水文化的应用普遍且典型。传统风水文化中将东南西北四方位用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四神兽图腾表示。如古建筑布局中,古代建筑设计师通常面向南方开大门,建筑坐北朝南,前方“明堂开阔”以五行中属火的朱雀图腾为元素,其体现了传统风水理论中“纳阳”的观点。建筑后方即为北方,以“玄武”为代表,种植一些高大的树木,除了有遮挡风沙的作用,也有避免出现不美观的自然景观的作用。古建筑东西方位环境设计中,左方以青龙图腾为代表,一般会设计一些流水,右方为白虎方一般都会种植一些植物来隔绝西面阳光的暴晒,与传统风水文化中左边青龙方有流水为最佳的说法保持一致[4]。与现代人们观念中北半球人类日常生活采光的需求,迎合太阳运动的客观自然规律,给人类带来所需的光照与生活晾晒等需求不谋而合[5]。天津大学刘庭风教授在新建筑刊物发表的《水龙经自然水格的科学分析》一文中指出: 水流方向与龙穴的立向一致的水局称为顺水,亦名去水[6],反映了河流对建筑选址的重要性与参考价值。从建筑科学、能耗角度出发,设计最大程度地将来自东面的阳光保留了下来,不仅避免了西面的暴晒,也不会影响阳光的聚集,在现代科学研究中表明,自然光线对人体生物钟调节、新陈代谢等有着紧密的联系。

2. 3 建筑色彩搭配中的应用

传统风水理论在建筑设计的颜色搭配中被广泛运用。它非常讲究布局、色调、装饰、植物和物件摆放等。以上海祥欣猪文化俱乐部为例子,它的建筑外立面以及室内设计风格都为典型的设计风格。俱乐部外环境中一个突出的标志是以石头为材料制成的,石材的质朴显示了俱乐部的传统文化主题,同时在石纹上应用红、黄、绿三色的组合,红色是我国传统文化中吉祥色的特点,黄色为传统文化中皇家专用的特点,体现了权威的含义,绿色是活力的象征,体现了自然和谐共生的特性,体现了传统风水文化中的三种颜色的运用。步入空间看到红色会使人感到热情、温暖兴奋,让人心情舒畅,绿色充满活力、醒目亮丽。在建筑设计方面,我国本土宗教道教文化崇尚轻盈质朴,体现了“天人合一”的自然观。我国传统文化中白色是不吉利颜色的象征,道观建筑室内设计中运用不同种类的色彩,来填补白色在使用中的单一,同时在整体空间中合理的运用红色、穿插调节整体的颜色和气氛,整体凸显宗教文化和传统神韵[7]。

2. 4 建筑内空间设计中的应用

我国古建筑离不开传统风水文化的影响。浦东康桥“浦东老宅汉清雅集”作为典型的古建筑群落,对原有的三进两院整体布局的建筑进行了精心规划,建筑现变身为艺术家进行沟通的文化会议中心。在建筑规划中对传统风水理论自然而充分地借鉴,用斜入口的方式来规避传统风水理论中“开门柱”“冲梁”等忌讳,再配上圆形门户造型,体现了以人为本的设计观。在入口处,将原建筑粗大健壮以及卧勇的感觉进行弱化。在功能上,将原有檐口浅窄不利于防风挡雨的缺陷进行重新规划。中庭天井设置休闲区,增加小景设计处理水箱的格格不入感,同时融入了传统风水理论中“聚财”的文化设计。室内规划保留了传统的梁柱,木门窗设计上进行了创新,选用青石砖和粉红色的墙壁,体现了老房子中一种怀旧与年代感。同时文化展区整面墙上的展示柜,具有很强的开放感和现代感,在布局规划中对灯光的处理十分巧妙,渲染了空间主体与历史文脉,局部天花板设计运用隐藏光源,不仅不刺激眼睛,还能满足接待、沟通和欣赏书画的功能需求。

3 居住建筑规划中传统风水文化合理性分析

目前,我国正处于快速城市化时期。从科学规划、有序开展等长期战略目标的角度出发,在短期机制驱动下,城市居住区规划显得十分重要。传统风水理论在上下五千年的长河中显得更具争议,部分群体一味的盲目崇拜传统风水文化,显得更加形式化、单一化、庸俗化,严重地忽略了科学性的指导,因而脱离客观的研究态度,导致居住建筑规划设计中整体“个性”和部分“关心”的丧失,屏蔽了“当地气氛”和“语境”的客观因素的作用。古建筑文化传统中风水理论运用十分广泛,历史上为本土的建筑环境提供了无数成功借鉴方案。吉林建筑大学韦宝畏教授在《中国文化遗产》期刊发表了《风水学视阈下的朝鲜族传统村落保护———以龙井市长财村为例》一文,文章指出“顺入”之意,有利于“吉气”的纳入[8],体现了传统风水文化在朝鲜传统村落的民俗民风运用。传统风水理论中具有借鉴性意义和指导价值的方面,被地产开发商、规划师和城市建造机构等进行运用,同时也有部分观点被忽视。传统风水文化同其他非物质文化遗产一样博大精深,与中医、易经等传统文化相辅相成。一些封建迷信、负面事件的影响不仅构成了人们的偏见,也掩盖了其部分内涵价值。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刘克成教授在《世界建筑》发表了《我思 我想 我活》一文,文中指出: 面对碎片化的世界,遗产既是生命漂流的坐标,也是文化存在的证明[9]。间接的反映出传统风水文化遗产的重要性,同时也揭示了传统风水理论的历史价值。传统风水理论作为我国历史文化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构建了许多自然与人文相结合的体系,特别是历史与地域、文脉、民俗等因素相结合的背景,使传统风水理论成为华夏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传统风水理论的研究不仅需要客观理性的研究方向,同时应具备建筑学、地理学、天文学、历史学、考古学等学科的相关知识,研究者还需熟读古代经典著作,才能合理的构成正确的研究体系,不断开展实践论证,克服困难、纠正之前的误解与误读,正确的发挥主观能动性。传统风水理论对现代住宅建筑规划设计有着重要的启示和推动作用,使现代住宅规划有了更多的借鉴,建造一个兼具时代特征和传统文化底蕴的人类居住环境是一项历史性的急迫任务[10]。

4 结语

南方建筑论文范文5

高校是培养人才的摇篮,强调对人才的个性化培养也是近年来各高校顺应时代所提出的新要求。因此,除了在知识内核上作出相应调整外,外在硬件的个性化调整也是不可或缺的。本文顺应高校园林的时展趋势,结合当下高校的自然环境,人文环境,地域环境作出高校园林设计的个性化分析。

[关键词]

高校;园林设计;环境;个性化

1高校园林设计与自然环境的个性化

国家发展与社会建设,人才的培养是核心。高校的建设为人才培养提供了坚实的基础,高校园林设计也就成为高校建设的支架。园林设计的最基础材料就是自然环境。自然环境是自然的、朴实的、简单的存在的[1],在高校园林设计中要想利用好这些自然淳朴的材料就需要有一定的艺术性。特别是针对高校中的自然环境,这里的环境欣赏者本身就有着较高的艺术欣赏水准和对美的绝对渴望。所以,对自然环境的设计就不同于其他园林设计,这里要体现写意般的美感,用较高的审美标准及严苛的艺术表现手法呈现出自然景观的美感。千篇一律的简单规整显然是满足不了以上较高的要求,所以本文提出以功能性为基础的前提下进行形式的改变。比如对区域的划分,着重强调实用性为准。自然交通道路更是有很大的个性化文章可作,这是一个校园的灵魂所在,是校园园林建设“不起眼”的关键。所谓这“不起眼”是因为它不以自我存在为主导,它不是一道主要的风景线,但却联系了校园的每个角落,每处风景,可以是林荫路,可以是鹅卵石道,无论怎样的存在都是设计和建设中的关键一笔,而结合校园交通建设更需要个性化的体现。所以这些自然景观的建设设计如进行个性化的释放,那么基础的色彩就不同于其他了,也为整体的设计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高校园林设计与人文环境的个性化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的坚实基础,环境服务于人,风景服务于人,园林也服务于人。人与自然的和谐通过美的形式呈现“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塑造人”[2]。大量的实验和报告指出环境与人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在特定的高校人文环境下,园林的设计要结合不同的高校文化。特别值得关注的是,每个高校都有独特的文化底蕴和校园校规,这是高校文化建设的标识,也为我们园林设计提供了明确的风向标[3]。落实到具体,其中主要对象是朝气蓬勃的大学生们,他们是这个环境下的主要人文因素。这个时期的青年人的文化基础较高,情感较开放,对外界环境的关注度也较高。因此,营造出个性的环境园林空间更适于这样的群体因素。相对于这个大的群体因素,还有教职工及外来人员的这样的小众群体因素存在。与学生因素相比,这个群体的构成就更为复杂了,教职工普遍对文化诉求的需求会更加高于学生。因此,细节的考究对于该人群受众比较有针对性。而外来人员是开放的,不可预估的,从功能上整体考虑,服务性是他们的主要诉求[4]。综合考虑各个群体,更能体现全方位的个性化设计。

3高校园林设计与地域环境的个性化

地域是不同的区域划分,不仅仅是行政的划分,还是地理的划分,气候的划分,文化的划分,更是综合因素的划分。地域的差异性在高校的园林设计方面也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就拿差异较大的南北之分来说,南方文化起源早,历史长河绵延,滋养孕育出许多小巧灵活,布局巧妙的精致建筑,四处洋溢着灵动的美感,她们娟秀,细腻静默的沉浸在历史的轴卷中。北方的建筑风格则刚好相反,粗狂豪放,鲜明的四季让浓墨重彩在这里显得格外相得益彰,比如长春,就选择了更加热烈的表达,让富丽堂皇裹住了花草的凋零。所以,像苏州园林式的建筑风格就不适合于哈尔滨这个浪漫的东方小巴黎之上。这种地域的个性化在高校园林设计的个性化当中也是不可小觑的[5]。

4结论

高校园林设计只有打破禁锢,以人为本,从需求中寻发展,从现状上看本质,综合打造环境、人文、地域个性化特色设计,未来的人才才有良好的发展硬件条件,校园的园林设计也才能更加满足时展的需要。

作者:陈啸楠 单位:黑龙江省林业设计研究院

参考文献

[1]唐学山.园林设计[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3.

[2]夏惠.园林艺术[M].北京:中国建材出版社,2007.

[3]韩春妮.高校校园文化内涵与景观设计[D].西北农林科技大硕士论文,2009.

南方建筑论文范文6

关键词:建筑;风水;文化;学术史

风水是依据向阳、风向、交通等条件探求建筑的选址、择地、方位、布局从而促进人与社会、自然和谐统一的学问。其范围涵盖天文学、地理学、生态学、景观学、建筑学、哲学和美学等诸多方面,是我国古代的一种综合性、系统性很强的建筑规划设计理论。风水文化是人们通过对自然规律进行总结的同时又按某种需要加入一些想象而形成的,它的出现满足了当时人们的生活和精神需要。风水在中国历史发展中的作用,就是使自然环境能更好地满足人们在使用功能上和心理上的需求。它与建筑的关系最为密切,其核心理念即在于追求人居环境的最理想状态。传统的建筑风水文化上迄先秦,下至近世,在建筑规划、人居环境等方面对中国乃至汉文化圈的其他东亚国家都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并深深植根于社会民俗之中。

1当代国内建筑风水文化研究概览

自近代列强叩关以降,随着西方科学体系的冲击,加之中国内忧外患,国人对各种传统文化一度妄自菲薄,盲目以西学全盘替代本土学术体系。在此背景下,中国学界大多把风水乃至中医等传统文化视为“迷信”“巫术”,完全无视风水在中国传统建筑学、景观学和规划学中特有的地位。20世纪50年代后,工业文明的一些弊病日渐明显,环境污染、生态恶化引起了发达国家有识之士的普遍反思。伴随着量子物理、系统论、耗散结构论、协同学的发展,西方科学开始由近代的机械宇宙观向强调宇宙整体性、联系性的有机自然观转变,中国传统文化与新科学观的相通之处引起了物理学家玻尔、卡普拉等学者的重视[1]。中国传统风水文化追求人类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文化也开始被一些欧美学者所关注,尹弘基的《韩国堪舆研究———风水的文化与自然之关系》(1976)[2]、利蒲的《中国地理学》(1979)、米切尔的《大地精神》(1975)、罗斯贝奇的《风水:中国的布置艺术》(1984)、斯肯尔的《风水的大地生活方式》(1982)等等都是其中的力作[3]。中国建筑风水文化这种墙里开花墙外香的现象直到上世纪80年代才有所改观。借助改革开放的东风,国内学术界在上世纪80年代兴起了“文化热”,欧美日韩等国研究风水的学术思潮也开始影响中国,这些国内外因素促使我国学者重新审视风水在传统建筑文化中的价值。天津大学的王其亨教授、北京大学的于希贤教授、东南大学的研究生何晓欣等学者首开先河,他们从建筑、历史、地理、生态环保等不同侧面对风水文化进行了初步探索。进入上世纪90年代,建筑风水文化的研究渐趋成熟,分学科的细致研究和多学科的交叉综合研究同时展开。1990年于希贤先生从地理学视角对风水文化的起源和发展作了科学的探究[2]。1994年韩增禄先生从文化心理角度分析了东华门特殊门钉数目的成因是明朝初建紫禁城时出于风水学择吉避凶的考量[4]。1992年王其亨先生主编的论文集《风水理论研究》出版,其学术成果几乎遍及了后来风水文化研究涉及的所有学科。1995年何晓欣、罗隽的《风水史》也从历史、天文、地理、建筑、民俗等多个维度对风水文化的起源和发展作了综合性研究。本世纪的头十年,由于中国加入WTO后迎来了将近十年的经济高速增长期,与之相伴的房地产开发热潮也一波胜过一波,由此引发了全民的“风水热”,与建筑风水文化相关的学术论文和专著如雨后春笋般大量涌现。这一时期的风水文化研究除了在分学科研究方面进一步深化细化外,还出现了比早期探索更为系统的综合性研究,甚至出现理论研究与现实应用相结合的趋势。于希贤先生的专著《人居环境与风水》和《现代住宅风水》是这一时期的代表作。当然,我们还应清醒地认识到这一时期由于风水学的“过热”,一些完全从市场功利出发迎合民众迷信心理的作品将风水研究引向非理性的歧途。最近几年随着我国经济政策对房地产市场调控力度加大,炒房热日趋降温,建筑风水文化的研究回归科学和理性的学术性探索的趋势也在逐渐增强。尤其是一些研究易学和风水的著名专家响应中央提出的“五位一体”总布局,除肯定建筑风水文化的经济价值外,又从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等不同领域对其做了更深入全面的学术探讨。于希贤先生在《风水的核心价值观》(2016)一文中认为传承城市文脉,建设有中国个性特色的新城市是风水的核心价值观,而《周易》则是风水核心价值观的理论基础[5]。唐明邦教授在《风水文化的久远魅力和当今价值》(2016)一文中指出风水文化在和谐社会建设中,不但可以发挥经济效益,更能产生促进社区安定、工作顺利、人际和谐的社会效益[6]。易学专家胡焱照在其论文《易学风水文化与生态文明》(2016)中,从“三才”之道、天人合一、主动作为这三个易学风水文化视角,分别阐发了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7]。我国传统的建筑风水文化包罗万象,涉及到当今诸多学科领域,以下试从哲学内涵、科学原理、历史文化、建筑美学四个不同维度对国内建筑风水文化研究的当代学术史作一番梳理和总结。

2对建筑风水文化哲学内涵的探讨

早在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就有学者展开了对建筑风水文化哲学内涵的探索。王复昆认为“道”、“气”、阴阳、五行、八卦等传统哲学范畴构成了风水理论的基本要素;他肯定了天道人道相通、反映事物的普遍联系这一风水理论的积极因素;同时也指出了传统风水学难以彻底排除迷信的思维局限性[8]89-105。韩增禄先生在1996年发表的《中国建筑的文化内涵》一文中把传统建筑风水文化的哲学内涵归纳为天人合一、师法自然、崇尚和谐、趋吉避凶、唯变所适五个方面,并列举了不少典型实例予以佐证[9]。于希贤在其2010年出版的专著《人居环境与风水》中,从中西学术系统比较的视域,指出风水的理论基础包括易经、五行生克、天人感应、建筑规划的尚中思想和“天、地、生、人系统有机循环观”等多方面的传统哲学思想,与西方建筑文化分属于两种不同的思维方式和学术体系[10]。中国传统建筑风水文化也如其他传统文化一样,蕴含着丰富的辩证法思想,无论是“形势派”还是“理气派”皆是如此。风水中的阴阳观念包含着对立统一思想的萌芽,五行与天人合一观念体现了一种用联系的整体的观点看待世界的朴素辩证思维。与局限于传统话语和思维范式的古代学者议论风水不同,我国当代学者已深受唯物辩证法的熏陶,他们敏锐地发现了传统风水文化中朴素的唯物论和辩证法因素,并以现代哲学话语予以新的阐释和充分肯定。同时他们也清醒地认识到,由于传统农业社会和现代工业社会在生产力水平、科技发展水平上的客观差距,以及在历史传承中流派演变带来的牵强附会,使得传统风水文化在蕴含合理性内核的同时不可避免地披上了一层迷信的外衣。

3从自然科学视角对建筑风水文化的研究

在当代建筑风水文化研究中,不少学者都注重探索其包含的科学性、合理性因素,努力探究其中蕴含的科学原理,力求对风水这一传统文化从科学、理性的视角进行重新审视。上世纪90年代初,徐苏斌在其论文《风水中的心理场因素》中研究了风水的心理空间,他认为传统建筑的风水文化中包含了符合心理学规律的合理因素;并发现风水学中的“气”与物理学的地磁场、量子场具有相似性[8]107-116。史箴认为古代堪舆家的建筑规划和选址活动对指南针的发明和磁偏角的发现做出了贡献,因此传统风水术具有科技史的研究价值[8]214-231。韩增禄在2002年发表的论文《建筑与养生》中,发现传统风水文化在建筑的自然方位、环境的水土质量、住宅的气流状况等方面的认识对人体健康有重要影响,并揭示了其中包含的科学原理[11]。鄢泽兵、万艳华(2003)认为风水文化在理论上强调人与自然相互对应,和谐共处,这与现代生态学的思想是相通的;风水文化在“实践中注重对微观生态要素进行考察和对居住地生态环境进行综合评估,从而选择适宜的居住场所,并加强居住地自然环境保护”[12]。古代社会并不存在近现代社会较为严谨的专业及学科划分,科学技术等许多人类活动是与其他社会生活领域混杂在一起的。我国当代学者将科技因素从纷繁芜杂的传统风水文化中剥离出来,对于深化和拓展我国科技史研究提供了新的线索,并取得了一定成就。而我国学者对风水文化蕴含的养生学、生态学等科学元素的挖掘,也有助于促进当代科技朝着人与环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方向发展。

4从历史文化维度对建筑风水文化的研究

历史文化维度的研究是当代建筑风水文化研究成果最丰富的一部分。王其亨教授1986年发表的《清代陵寝地宫金井考》是当代国内建筑风水文化研究中首篇公开发表的论文,除了从建筑学角度考察地宫金井在选址、设计、施工中包含的科学性,他还揭示了地宫金井体现的风水文化因素[13]。上世纪80年代末,何晓欣较系统地研究了“风水的历史发展及其在东南地区两大流派的理论特点”[14]。同时,她分别从村落、城市、宗教建筑等方面展开,具体分析风水对东南方域传统建筑的影响;并就“风水为什么在中国长期流行以及现代建筑如何吸收借鉴风水中的有益成分等问题展开了研讨”[15]。上世纪90年代,北京大学的俞孔坚教授从中西文化比较的角度,发现在建筑选址中,西方文化表现出对制高点和视控点的偏好,而中国文化偏好隐藏与遮蔽性结构。他通过考察中国与欧洲文化定型时期的地理环境差异,指出中国文化定型时期的生态经验对风水文化中的景观吉凶意识和理想景观模式的形成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俞孔坚教授尤其强调我国商周时期,周人所处的地理环境和地缘政治状况以及由此而形成的深层文化心理构成了传统风水文化的原始观念[16]。于希贤教授(2010)在其著作《人居环境与风水》中,全面而深入地研究了洛阳、咸阳、西安、南京、北京、昆明、苏州等历史文化名城建筑规划中蕴含的风水文化元素,并且以风水文化视角考察了华盛顿、维也纳、莫斯科等国外历史名城的城市设计[17]。林臻辽(2014)通过对睡虎地秦简《日书·相宅篇》的研究,发现战国至秦时期的相宅术已经确立了后世风水术的基本取向与原则,“与后世阳宅理论有着直接的源流关系”[18]。风水文化经过数千年的发展,深入到中华民俗文化的很多方面,其中不乏合理性因素,但也夹杂了不少主观附会、以讹传讹的内容。对传统建筑风水文化产生、发展和演变的历史进行梳理,可以帮助人们了解风水这一文化现象得以产生和变迁的客观历史条件,认清其社会根源,从而达到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目的。同时,也有助于人们更为客观全面地评价这种传统文化,既不牵强附会将其神化,堕入迷信;也不对其全盘否定,陷入。

5从美学视角对建筑风水文化的研究

史箴是较早发现建筑风水文化美学价值的学者。在《山水画论与风水过从管窥———兼析山水画缘起》一文中,史箴分析论证了山水画及其创作理论同风水密切相关的史实,指出与风水地理相关的古代景观地理图实际是传统山水画的先声;并认为重新审视具有显著美学价值的风水理论与实践,对于深化认识中国山水文化具有重要学术意义[8]198-212。万艳华(1997)发现传统建筑风水文化遵循五个基本美学原则:山水相依,刚柔相济;均衡对称,和谐统一;天人感应,喝形象征;曲屈生动,回顾有情;形势兼备,以势驭形。同时,万艳华认为作为我国古代关于城市、建筑基址选择与规划设计的环境艺术,风水文化具备四项美学特征:即创作对象的自然性、实用性与审美性的统一、象征性和地域性[19]。孟涛、郝赤彪(2006)则认为传统建筑风水文化具有对称美、和谐美、象征美、人文美四方面显著特征[20]。庄馨雨认为传统风水在建筑美学上体现出“自然和谐、比拟象征、曲屈生动、均匀对称”四个主要特征[21]。从上述学者的研究我们不难认识到风水文化的建筑美学特征是中华民族追求天人和谐、阴阳平衡、道法自然等优秀传统文化的外在展现。

6总结和展望

南方建筑论文范文7

2013年,浙大王竹教授学术团队发表《建筑学视角下国内乡村聚落研究解析》及《国内建筑学及其相关领域的聚落研究综述》等文章(下统称浙文),对国内近三十年来传统聚落主要研究内容与现状进行述评,是目前学界关于此方向最新的专题研究,本文将以这些文献作为分析展开的相关参照。

1.1传统海洋聚落研究整体考察

浙文以“聚落”为题,对1979年至2012年11月1日时段内CNKI资料源进行文献检索与分类统计,本文遵循与之相似的检索路径,将检索时段延长至2014年6月1日,并将检索结果与浙文进行比对,两次检索数据的差异表明传统聚落价值及其对现代环境建设的启发意义仍是学界关注的重要命题。上述整体呈现的研究热度与深度不足以反应聚落因地域及类型不同而存在的个体研究差异,因此,海洋聚落考察需在明晰其类型本质基础上做专题性分析。海洋聚落是人海互动关系下“在一定地域内发生的社会活动和社会关系,特定的生活方式,并且有共同成员的人群所组成的相对独立的地域社会”,它的形成源自两种动力:一是以取得海洋生物资源为目的,二是依赖海上交通以获得地区间商品交换为目的,海洋商贸聚落形成即源自后者。由上述界定可知,“海洋”是此类聚落发生发展的核心介质,相应成为其最具价值的限定语,因此,本文首先选取“海洋聚落”为关键词进行检索,进而将“海洋”、“沿海”、“濒海”等词语与“聚落”并置组合补充检索,各次检索均将范围由“题名”扩展至“主题”,希望通过不同路径的海量查阅,实现对传统海洋聚落研究现状的整体把握。此外,由于上世纪80年代以来聚落逐渐取代民居成为学界研究主流,考量主题转换造成的研究滞后,本文以“民居”取代“聚落”重复上述步骤,并对“港市”、“港城”等相近主题作检索补充,以保证考察结果的客观有效。合并多次查阅所得,剔除重复文献并进行分类统计,本文大致梳理出目前建筑学视野下传统海洋聚落研究三个主要方向:聚落个案 研究,如以蒲壮所城、港里古村、台湾“鼻头”等为个案,探讨特定海洋文化制度下聚落生成、发展及变迁动因,并在此基础上归纳聚落形态特征(罗一南,2011;萧百兴,2012;张钰,2010);聚落类型研究,基于海洋文化发展与构成视角,探讨宋代港市、胶东沿海聚落、明代海防军事聚落发生机制、演变脉络、文化内涵与形态特征(谭立峰,2012;金月梅,2009;李政等,2005;卢山,2005);其他研究,主要以民居单体、公共空间、宗教建筑为考察对象,研究海洋文化视角下营造技术、装饰风格、建筑材料等特征(陈舟跃,2011;林翔等,2010;王治君,2008;姚舒然,2007)。

1.2浙东传统海洋商贸聚落区域考察

浙江是海洋大省,近海则言商,历史上浙东因地处东海中心、内河航运良好、社会经济发达等优势成为中国海洋贸易发轫最早的地区之一,至明清仍久禁不绝。贸易发展推动聚落生成,浙东相应形成以宁波为中心,北有乍浦、澉浦,东有舟山,南有象山、石浦、温州、台州的商贸聚落群以及散布其周数目繁多的卫星港镇,“宁波三江地区濒海聚落和城市出现较早,而且发展过程具有连续性,其中,港城的发展历史尤为引人注目”。本文在上述整体检索结果中加入“浙江”、“浙东”等限定语进行考察,依研究对象梳理出浙江省域传统海洋聚落研究方向:海防建筑,主要考察海防建筑整体及明代卫所个案现状与保存策略(赵欣,2008);营造技艺,主要考察浙东民居在海洋环境影响下的营建技术、营建习俗及形态特征(梁文会等,2009;王海松等,2012);特定类型,主要考察浙东石拱廊桥、宁海石窗等(高明赞等,2011;华炜,2004)。在此基础上,本文对浙东典型港城(镇)进行个案检索,明晰其各自在研究角度与热度上的现状,结果如下:乍浦、澉浦迄今仍缺乏建筑学层面关注;石浦倾向聚落保护与灯塔研究(杨溪等,2012,杨晓龙等,2012);温州以楠溪江乡土聚落为研究侧重;台州虽然研究成果较多(郑琦,2009;杨如茵,2010),但多数缺乏海洋意识,研究角度与一般聚落无异。

1.3宁波传统聚落个案研究考察

宁波唐称明州、宋称庆元,明以“海定而波宁”之意命名,足见这座城市与海洋休戚与共的关系。如果说浙东曾经构筑过一张庞大的贸易网,实现东至东瀛、海东,南经南洋,西达西洋等广大区域的商贸往来,那么宁波就是这张网最初的编织点,是整个商贸体系得以运作的核心动力。作为浙东名城,宁波研究成果相对较多,本文分别将“宁波”与“聚落”、“民居”各自组合为关键词进行题名检索,考察宁波传统聚落研究趋向如下:整体性研究,即以“聚落”为题,视角虽各有侧重,但研究路径都是在调查分析基础上对聚落演变规律、形态特征进行解析(蔡丽等,2011;王荟荟,2008;陈怡,2007);特殊时段研究,主要以近代为对象,考察中西文化作用下宁波建筑形成发展、规划建设、典型类型与街区形态特征(饶晓晓等,2012;陈益龙等,2010;张文宁,2008;王跃强,2007);形态保护研究,依托数字化技术对城市肌理、历史建筑进行研究,在此基础上探讨保护更新策略(毛逸源,2011;汤雪璇等,2009;刘丽丽,2009;邱枫,2007);其他类型研究,在更广泛聚落视野下考察,宁波海港、市镇、教堂、卫所等仅作为佐证案例支撑相关分析(程蕾,2012;黎培杨,2012;杨洁,2007)。在宁波传统聚落检索结果中加入“海洋”、“濒海”、“沿海”等限定语,未能获得相关文献。

2国内传统海洋聚落研究现状解析

浙文在对聚落研究现状考察基础上得出“近十年以来,(聚落研究)逐渐受到多学科以及科学化手段的影响,研究视域逐渐扩大,研究成果更多元、更富有深度”的结论,与此同时,“中国海洋历史文化研究,是21世纪理论创新和学术创新必须认真面对的重大课题”也已成为不争的事实,然而,传统聚落与海洋文化研究的双重热度依然无法遮蔽建筑学视野下传统海洋聚落研究的缺失。

2.1传统海洋聚落整体研究薄弱

从文献数量看。表二显示,随“海洋”等词语对“聚落”、“民居”限定的由远及近,以及检索范围的由大(主题)及小(题名),所获文献数目呈锐减态势,这表明“海洋聚落”、“海洋民居”尚未作为专有名词引起学界关注,相应缺乏关于此类主题的专项研究。虽然“海洋+聚落(民居)”、“沿海+聚落(民居)”两种路径检索文献较多,但这类关键词仅说明聚落与海洋两者存在某种关联,与专有名词特指的聚落类型有着本质区别。从研究分布看。研究区域不平衡,现有研究看似覆盖福建、胶东、辽东、潮汕、浙东南等主要区域,但大部分成果以胶东、闽台为考察对象,其中尤以闽台等南方海域研究最为深入系统,其他地区则多为寥寥个案;研究深度不平衡,宗教信仰下的探索较多,如妈祖文化视野下宗教空间分布、形态特征、景观要素等,其他内容则研究泛泛;研究类型不平衡,对广州、泉州、宁波等核心聚落关注较多,而对卫星港等基础层级海洋聚落关注较少,且个案分析较多,类型整体性考察较少。各类片段式研究难以形成系统强劲的信息实现对传统海洋文化内涵的深刻解读。

2.2浙江传统海洋聚落尚未引起学界关注

从经典文献看。浙江民居研究成果众多,但在《中国民居研究》以及2007年版《浙江民居》等经典著作中均缺少传统海洋聚落考察,仅2009年版《浙江民居》述及“濒海聚落”,然温州瑞安等地案例选择仍是基于地理环境考量,而非海洋贸易运作关注的结果。从研究团队看。近年以浙大为代表的本土团队虽对浙江传统聚落多有涉及,但研究对象倾向浙江聚落整体发展或个案保护研究,在所检索的浙大近年博硕士学位论文中,仅罗一南《明代海防蒲壮所城军事聚落的整体性保护研究》对海洋聚落加以关注,但该文只将蒲壮所城界定为历史村镇范畴下一般性防御聚落,所提出的保护理念与更新策略与一般聚落并无不同。从区域及类型分布看。本文对浙江各区域传统聚落研究进行题名检索,总计文献38篇,其中,浙西19篇最多,浙东4篇位列最后,浙东文献仅方贤峰《浙东传统民居建筑形态研究》将“濒海岛屿”民居作为典型类型加以论述。就类型看,现有研究多依地理环境进行类型划分,如山地聚落、滨水聚落、运河聚落、古镇聚落等,海洋商贸聚落几无涉及。海洋文化认知缺乏导致浙江传统海洋聚落在学界的集体失语。

2.3宁波个案缺乏海洋商贸文化整体视角的考察

从文献分布看。众多研究只是将海洋商贸文化作为宁波文脉背景简单略过,关注较多的是近代商帮文化与建筑形态特质之间的关联,本文以“海上丝绸之路”、“明州”、“庆元”等特定历史词汇为关键词进行检索,所获建筑文献仅李容准《北宋明州高丽使行馆》1篇。历史是一条延续的线索,忽略近代以前海洋商贸文化与城市形态变迁的逻辑关系,近代之后的论述难免存在偏差误读。从聚落关系看。历史上舟山长期作为宁波外港存在,“海洋社会经济史作为一种研究视角,其研究区域绝不完全等同于某一行政区域或自然地理区域,而应该是逻辑上的研究区域”,这意味着海洋商贸文化视野下宁波、舟山应进行一体化研究,然而,当前两者存在明显的各自为政的研究趋向,前者侧重近代开埠后的建筑文化,后者关注海岛民居、城市空间发展等多元领域。浙东海洋商贸文化整体性考察视角缺失导致聚落个案未能得到客观解读。

3海洋聚落研究不足的原因探索

3.1正统史学偏差

长期以来,“在中国历史文本中和教科书中,中国古代社会仍然是农耕世界与游牧世界的二元结构,在这种陆地历史结构和权力体系中,中国海洋史发展的种种事实,都被诠释为中国农耕世界与海外的政治、经济、文化交往,农业文化的海上延伸”,基于历史文化之上的传统聚落研究不可避免受此误导,在大陆看海洋的偏见中漠视着海洋聚落的存在。表二中“沿海”关键词下所获文献最多,“沿海”一词广泛介入恰恰说明“以陆域为中心,海洋为附属”观念在建筑界的根深蒂固。

3.2研究时间短暂

综合数次检索可知,绝大部分文献发表时间在2005年以后,尤其2010年前后是文献发表密集区,“中国学界对‘海洋文化’的关注,滥觞于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自觉’地将“海洋文化”纳入学界的学科视野进行系统的研究阐述,始自20世纪90年代末,”这验证了传统海洋聚落因应于海洋文化展开的客观事实,且现有成果分布亦与中国涉海史“重南轻北”(杨国桢语)研究趋向相吻合。因此,可以说建筑学视野下海洋聚落研究正处于拓荒探索阶段,短暂的积累无法消除萌芽状态的种种不足。

3.3学术团队的忽略

绝大部分检索路径下相关文献数目远多于建筑学文章,这表明其他学科对海洋聚落关注远甚于建筑学,其中历史学领域尤为显著。当前,厦大杨国桢、中国海洋大学曲金良、宁波大学刘恒武等团队对东南港市、闽台海商聚落、宁波港城多有研究,在聚落生成及演变机制的纵向梳理、海洋社会构成横向剖析等方面均有深入探索(吕小琴;2012;林昌丈,2009;郭延杰,2008;蓝达居,2000;唐勇,2008;陆敏珍,2007)。与历史界人声鼎沸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建筑界的死水微澜,浙文曾对学界主要团队地域性研究倾向进行梳理,结果海洋聚落并非这些团队关注内容,历次检索亦证实,除天大张玉坤团队对沿海军事聚落关注以及东南大学张十庆团队《基于东亚视角对宋元时期东南沿海建筑史》研究外,传统海洋聚落目前仍缺乏团队层面的系统探索,研究力量薄弱自然无法形成有热度的研究现状。上述原因归于一源,即以王朝“正史”为核心的传统史学对海洋文化价值的长期忽略,这一史学偏差导致海洋聚落始终未能获得与陆地聚落相等的研究地位。

4结语

南方建筑论文范文8

关键词:医院建筑;施工管理;创新;绿色施工

想要优化医院建筑施工管理,进行绿色施工,需要将施工分成工期,人工管理,技术,材料等多个因素进行一系列的分析,但是医疗建筑系统除此之外,还可以分成几个子系统,这样做可以更加合理有效地实现施工管理的优化,会有一些难度,因此将更加系统地探究如何进行施工管理的优化。

1加大对优化施工设计的管理

1.1平面布局

平面布局对于新建综合医院而言是最为关键的一个环节,目前我国的医疗体系被归纳为三级制,并且大部分的城市医院也是根据三级来进行分布的,这样一来就可以对各级医院的服务数量、服务范围、具体选址情况等给予准确的确定。假如综合医院流程布局不够合理,那么综合医院建成后将对医护人员们的相关工作带来更多麻烦。因此,这对设计人员们提出了比较高的要求,此时就要求设计人员更加全面、详细的了解医院的工作流程,例如,门诊与住院部的分布设计,各科室工作交叉工作间的设计,各科室对病房环境、布局等提出的要求等。上述一系列的内容都要求医院对其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其一般需要委派设计经验非常丰富的专业人员来完成,以保证各个专业之间能够有效的衔接在一起。比如,土建与机电专业和其他的一些专业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但是要在原有建设结构的基础上来进行设计,不得对原有结构的安全性能造成影响。

1.2二次装修

为了保证绿色施工,装修材料一定需要选用环保材料。因为医院毕竟是治病救人的地方,其相关装修设计最好以洁净为主,同时配上暖色调,可以为患者营造一个温馨、舒适的居住和治疗环境。同时,为医院大堂、候诊室这些地方做一些装饰性装修更能够体现出医院人性化的特点。同时,需要注意的是,医院内部装修,要尽可能的减少直角的出现,避免出现意外事故,同时,可以设置一定高度的防撞对墙面来达到保护的效果。

2优化施工技术管理

2.1对机电系统进行优化

医院建筑的特殊性使医院建筑施工过程比较复杂,专业性能要求比较高,参与设计的人员比较多,比如机电系统,包含了排水系统、消防系统、空调系统、强弱电系统等都需要对其施工过程进行严格的要求。因此,需要以施工要求以及设计图纸为基础,尽可能的对其各个环节进行优化,一旦出现问题,要及时采取有效措施给予解决,从而有效降低对患者造成的影响。例如,在排水系统建设过程中,最好将回流管道加设在泵的出口管道处,这样可以防止因水压过高出现主管道破裂的问题。同时,病理科,感染科,皮肤科等一系列科室需要设立排风系统,尤其是感染科需要按照要求配备独立的排风系统。同时,对于空调冷凝水的排放也需要注意,可以分区域设置独立的冷凝水排水管道,以防止地漏处管道出现结露的状况,而不同的科室对空调系统有着不同的要求,同时,空调系统结构比较复杂,因此需要在控制设备的前后设置好阀门以备维修需要。但是,我们不能忽略运行成本的费用,最好将总冷量控制在合理范围内。同时,不同类型的会大型设备有不同的负荷偏差,所以需要准确把握各机电系统的负荷电量,尤其需要注意的是,一定要严格把关质量问题。

2.2智能化创新

医院建筑施工不仅需要对施工组织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而且还需要做好技术支持。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医疗领域对信息化与智能化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越来越多的先进技术被引入到临床医疗之中。比如,HIS,PCAS等技术已经在国内医院得到了广泛的使用。但同时,因为资金有限,一些电子病理系统还没能大范围的应用。但是,为了确保相关工程的质量,每道工序都需要相应的质量验收,同时还需要保证医院相关信息数据的安全,需要配置双机热备式或者冷备式的服务器。与此同时,医院需要明确区分内网与外网,以确保医护人员能够进行有效的交流。而手术室以及ICU无疑是对环境建设有着极为严苛的高要求,因此建设材料需要严格把控,绝对依照验收标准进行验收,与此同时,还需要专业的公司进行设计以及施工。尤其需要注意的是医院消防栓位置的设置,这是医院布局中不能够忽略的安全因素,同时,手术室需要有烟感报警系统,而机房,病理室等特殊区域无法使用喷淋系统,因此需要安装气体灭火系统。

2.3医院专业系统的优化

实际上,医护对讲系统、电子叫号系统、物流系统、太阳能等一系列系统都是医院的专业系统,对其进行科学、合理的设计可以有效提高医院的工作效率,带来更加丰厚的经济收益。比如,南方的医院,往往可以利用太阳能减少电量损耗。

3对施工过程中的材料管理进行优化

在进行医院建设时,所涉及到的材料众多,种类也多,而新材料应用过程中也有一定的问题,比如,材料采购、材料供应及材料验收等。在进行材料采购之前,需要根据建设需求对材料的相关要求进行合理的规划,在采购过程中,需要选取质量好,品牌知名度好,商业信誉良好的企业,以保证相关材料符合医疗标准。同时,需要对材料的相关参数进行准确记录,并且对已购材料进行验收与抽样,最后将不同材料发放到有需要的施工区域。除此之外,还需要对材料进行防火,防潮等相关保护措施。

4总结

毫无疑问,目前我国医院的建筑施工逐渐改变,相关的管理也会逐渐科学规范起来,同时,目前我国,在医院建筑施工方面逐渐向医院管理总承包制方向发展。这种方式可以有效地保护医院的合法权益,规避医院因对相关专业需求不了解而增加额外投资造成经济损失的出现。

参考文献:

[1]杨金超.医院建筑施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解决对策[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5,(5):1051-1052.

[2]马力.医院建筑施工管理及绿色建筑施工管理问题探讨[J].低碳地产,2016,2(9):142-143.

[3]李国欣.医院建筑施工管理问题及措施[J].房地产导刊,2014,(32):426.

[4]林勇.浅谈新建医院建筑电气施工管理要点分析[J].江西建材,2016,(18):215-216.

[5]李忱.医院施工管理中应注意的问题[J].军民两用技术与产品,2017,(8):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