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养结合优势范例6篇

医养结合优势

医养结合优势范文1

我国的医学七年制教育始于1988年,由各医科院校最优秀的学生组成,其录取分数线稳居中国医大各招生专业榜首,且呈连年攀升之势。同时根据国家制定的七年制学生培养目标,各校也制定了具有政策倾斜性的教学培养计划,如中国医科大学,医学课程使用英语授课并用英文考试;采用中文统编和外文两套教材并行教学;各学科都配备最强的师资力量;进入硕士专业选择阶段时配备各附属医院强势学科的优秀带头人担任研究生导师。同时为保证英语教学的顺利实施,学校要求全部七年制学生在大一下学期和大二上学期分别通过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此外还安排大学英语精读、泛读课程,全面讲授TOEFL英语的词汇、听力、阅读理解等,保证七年制学生的英语水平[1]。七年制这种集中优势资源扶植重点的培养模式成为许多医学院校的办学指导方针,同时各医学院校根据自身资源与特点,也逐渐总结出一套自身的教学方式和模式。如华中科技大学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逐步形成了11种教学与教学管理运行方式、3种教学管理方式、2种办学特色,简称“11•3•2”的七年制教育人才培养模式。该模式在教育部组织的七年制高等医学教育教学工作评估中,得到专家的充分肯定[2]。山东大学充分发挥综合性大学的多学科优势,优化课程设置、改善教学资源配置、精简更新教学内容,培养出的学生人文社科知识丰富,理论基础扎实,科学思维活跃,创新意识和开拓精神强,参加工作后适应性强、进步快、发展潜力大,深受用人单位欢迎[3]。

随着七年制教育模式的普遍开展,我国七年制临床医学教育已经形成双语教学、双语测试、滚动淘汰的专业教学特色。带教教师一致反映七年制学生综合素质高、适应能力和接受能力强,双语教学的知识接受状况良好,不论是阶段性考核还是综合测评七年制成绩都令人满意。从前十届七年制毕业生的毕业去向看,大部分就职于省级及以上大型临床医疗机构,部分毕业后直接出国深造,少部分在大六时考取协和医科大学八年制临床医学博士。从事临床工作的毕业生大部分很快成为本学科的青年骨干,其中一些目前已成为专家级学术带头人;部分已走上医院或大学的领导岗位,成为专业和领导能力兼备的新生代管理人员;还有少部分毕业生转行从事商业、金融、IT等行业,不论他们身在国外或国内,也不论他们从事工作的性质,七年制毕业生都表现突出、成绩斐然,普遍受到用人单位的高度好评,被认为具有适应未来科技竞争和社会发展需要的综合素质和发展潜能[4]。

一项为了客观评估七年制毕业生的医疗、教学和科研水平的调查结果显示,七年制毕业生在医疗、教学、科研等诸多方面都比五年制毕业生有较强优势,特别体现在教学思维能力、语言表达和逻辑性、运用新技术能力、科研意识、掌握前沿科学知识深度、熟练应用计算机技术、相关学科知识面、外语水平等多方面都比五年制本科生有优势[5],这说明本硕连读七年一贯制是培养高级医学人才的有效途径。与综合大学合并之后,可以建立人文、理医结合培养高级医学人才的最佳模式,使学生在校内学到相关的多学科的知识,这是以前不可能办到的。1995年在我国首批七年制学生毕业之际,教育部开展了第一次全国工作检查和评估,七年之后的2002年又进行了第二次检查评估。二次评估的结果与第一次相比显示我国的七年制医学教育培养体系进一步完善、七年制教育获得进一步发展、办学模式特色突出并呈现多样化的特点等一系列成果[6]。

二、医学七年制教学的发展与问题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招生规模的扩大,七年制医学教育的办学规模也迅速扩大,开办院校由最初的15所发展至超过半百,年招生人数也由1988年的数百人发展至近万人。招生规模的扩大造成了生源素质的参差不齐,学生上课效果不如扩招之前的生源,尤其是地方性单科医学院校由于存在教师、学生、教学内容、教学条件以及教学管理等因素的制约,严重影响着临床七年制学生培养的质量[7]。虽然在招生方面与五年制相比仍有优势,但是随着八年制临床医学博士的扩招,同时受国内经济快速发展、医疗环境恶化等状况的影响,医学在本科生学习的热门专业地位有所下降,临床医学七年制专业在高考专业的横向竞争力明显削弱;受学校硬件条件和师资力量所限,七年制从基础授课到临床实践的资源优势地位也不再突出;随着省市级以上大型综合医院人员趋向饱和、医务工作者的学历普遍提高、毕业生逐年增多,七年制毕业生在就业方面的优势有所下降;另外七年制的培养目标和学制特点决定了其专业课程学时和临床实践时间偏少、科研水平不高,因此与统招5+3的硕士相比在选择研究生课程和导师方面没有优势。此外用人单位的调查结果也显示,七年制毕业生在临床实际工作中基本功方面尚待加强,在协作精神、人际交往等方面也有不足,特别表现在敬业精神、对病人态度、协作精神、应急能力、临床基本操作、临床技能娴熟程度、师者操行、贯彻大纲精神、调动学生思维能力等方面[5]。

三、医学七年制教学未来之路

针对以上医学七年制教学出现的问题,结合我国医学教育的实际情况,笔者对今后医学七年制的教学进行了以下思考:

1.依托综合性大学优势,进一步推进七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培养模式的改革,探索与国际接轨的高层次医学人才培养模式。可以考虑推广八年制医学博士的教学模式,与国外的M.D.(MedicalDoctor)概念接轨。近年来我国教育部在少数拥有综合实力优势的医学院校已经尝试推广八年制医学教学模式。实践证明,八年制颇受有志于临床工作的学生青睐,毕业生也很受用人单位的认可。

2.充分发挥综合性大学师资与学科优势,进一步加强公共基础和专业基础教育,优化课程结构,开设各类选修课,强化素质教育。

医养结合优势范文2

1 中医护理人才培养的现状

护理人才培养起步相对晚,护理人才培养还有部分按医学生培养模式,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课时设置不合理,基础课课程设置和课时偏多、偏难,专业基础课课时压缩现象严重,护理专业基础课程针对性不强,甚至医学生和护理本科生同用一本教材,不能体现中医护理的特色和优势。而在教学过程中重理论,轻临床实践,重医疗,轻护理。更重要的是中医院校培养的学生是满足中西医结合医院、西医院和中医医院以及社区的需求,在临床实践中无论在西医院还是中医院,由于临床缺乏中医护理引导人才,导致以西医规范带教为主,忽视了中医护理的规范带教,使学生不能将所学的中医理论知识和实践相结合,中西医护理的发展不能并进,学生专业特色不突出,毕业生在医院难以较快地发挥中医护理的带头作用。不能完全满足人民群众对中医护理的需求。

2 培养“实用型”中医护理人才,顺应市场的需求

现代医学模式和人民健康观念不在是“有病治病,而是未病先防”,中医的整体观和辨证施护体现以人为本、个体化特色服务优势,加之独特的中医护理操作技术,体现“安全、高效、低耗、创新、发展”的特点,能满足人民群众对中医护理的需求,符合当代人们的健康理念。适应护理事业的发展。结合以上特点,采取以下的措施。

2.1 调整课程结构 精简医学基础课程,增加中医护理学基础的课时,特别是增加临床实践的课时,用更多的时间给学生系统学习中医护理理论和传统的中医护理技能,真正满足人民群众对中医护理的需求。

2.2 整合中医护理教材 不能原用医学生的培养模式,更不能共用同样的教材。中医护理的教材虽然编著了不少的书刊,但缺乏规范性、实用性和权威性。如中医养生保健,中医饮食护理等等教材,内容重复,可以将中医护理教材整合成2本《中医护理学基础》和《中医临床护理》具能体现中医护理特色又实用于临床实践。

2.3 加强“双师型”中医护理师资的培养 由于中医护理教育起步晚,临床缺乏中医护理教育人才,中医医院中医护士比例极少,西医院就更加缺乏,学生进入临床实践不能得到规范的带教,不能满足学生的实践性教学,为培养既有扎实的中医理论知识,又有较强的实践操作技能和良好的职业素质的综合护理人才,就必须加强“双师型”中医护理师资的培养。

2.4 “中西医护理并举” 中医护理专业的护士,在接受祖国医学的护理知识外,还应重视西医学知识及现代护理技术的学习,在临床工作中既掌握西医护理的相关知识和技能,又能体现中医护理的思维特色和专业技能,将中西医护理之长有机结合而服务于人类,更加体现中医护士的双重优势。

医养结合优势范文3

    随着社会科技的全面进步,高校的学科设置呈现滞后的局面。世界各国都在研究本学科的基础上,对学科结构进行的调整。综合而言,出现如下趋势:第一,科学发展与社会需要促进了知识生产方式的改变,要保持学科优势,就必须对有限的学术资源进行合理的配置,实现最优组合;第二,打破了过往的学科壁垒;第三,交叉学科、优势学科群在各国应运而生,而原有的学科概念已逐渐模糊化。因此,如何对待现有学科研究方向、加强产学研的结合力度、加强学科队伍建设、整合相应学科资源,形成一个具有一定竞争实力、特色突出、分工合理、相互配套的优势“学科极”,成为基础医学学科建设的重中之重。

    1.1我国基础医学学科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所大学是否具有竞争优势,主要是看其优势学科是否具有核心竞争力[1],而基础医学作为重要基础学科,是为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军事医学、乃至整个卫生事业培养卫生人才的重要载体,其学科地位至关重要。从现状来看“,国内专业性医科院校所设的基础医学学科存在规模散,结构、布局不合理,人员、仪器设备零乱分散,且重复设置,有限的资源不能得到合理有效利用等问题”。[2]某些学科研究缺乏创新,研究内容脱离社会需求;一些学科研究虽适应社会需求,但缺乏竞争力,不能发展壮大。这些学科往往缺乏合理有效的研究梯队,实验仪器设备陈旧残缺,无法胜任重大科研项目,从而影响学科建设。

    1.2“学科极”概念应运而生

    “学科极”是打破学科界限,将若干具有相同级次的学科进行有机整合,以形成进行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的多学科综合体。“学科极”并非简单的学科组合或者罗列,而是个相关学科的高度综合,是学科之间交错纵横渗透,围绕某一共同领域有机而紧密地结合在一起的综合集成的结果。

    1.3“学科极”概念对于高校学科建设的普遍意义

    “学科极”打破传统学科界限,使师资、仪器设备、科研场所、科技资料等教育科研资源实现自由共享,实现多学科有机的整合,建立起多学科合作平台。这种整合使原有的学科特色更加显着。同时又能带动学科群内一些比较薄弱的学科的发展,形成新兴的优势学科。这样的良性循环使学校能拥有众多的前沿技术和一批有活力的优势“学科极”,从而提升学校的核心竞争力。

    2用“学科极”思想指导基础医学学科建设

    当前单一的学科知识体系已经难以揭示物质运动的错综复杂的内在联系,必须借助于多学科知识的参与和聚焦才能够透视隐藏在事物现象背后的本质和规律。我国医学学科建设与科技发展与在向高度综合、共生发展、交叉渗透、优势互补的方向发展,用“学科极”思想指导基础医学学科建设是学科建设发展的新趋势,对高校学科结构优化人才培养资源共享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2.1打破传统院系设置,构建“学科极”发展框架我院12个主干学科按传统的学科科目设置分类,分为4个基础医学学科和8个生物学科,这样的传统建制有助于学科的纵向深化但是,在高校承担产学研多样职能的今天,对于跨学科的综合性课题研究来讲,体制性的障碍严重阻滞了学科建设的发展。按照“学科极”思想,第三军医大学基础医学院打破以专业为核心的传统学科设置结构,在原有学科交叉渗透的基础上,按照大学科观、大人才观、大协作观、大资源观和大成果观的指导思想,组织相关专家进行了多次学科论证,逐步形成了以重大科学问题为纽带,以现有教学、科研平台为依托的“学科极”框架(见表2)。

    2.2“学科极”思想在基础医学学科建设中的初步运用为打造优势“学科极”,扩大学科交流领域,近年来我们以“学科极”为单位,不断发挥人才集中、学科综合的优势,在学术研讨、攻关研究、课题、成果申报、研究生培养以及教学改革等方面深入开展协作和合作,不仅实现了特色优势学科的提级升位,还不断提升了基础学科的整体实力。

    2.2.1科研产出情况课题申报的成功已成为体现一个单位科研水平的重要指标,自“学科极”思想提出以来,我们在各级各类课题申报过程中均实行由科室论证“、学科极”论证、管理单位论证组成的“三级论证体系”,使我院课题申报的数质量有了大幅度提高。“十一五”期间,我院共获立项课题316项,经费1.2亿余元,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国家科技重大专项“、973”前期研究计划、国际合作研究等课题取得了突破。自主发表国外SCI论文207篇,影响因子5分以上14篇,单篇最高9.38(PNAS)。获中华医学奖一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以及军队、省部级二等奖9项,申请、授权国家专利72项。以“学科极”模式成功申报“重庆市神经生物学重点实验室”、军队“530”重点建设学科等一批创新平台、重点学科的建设任务。

医养结合优势范文4

在上世纪末本世纪初,许多医学类院校纷纷并入综合类高校,在当时形成了高校改革的一道独特风景线。随着医学和社会的发展,人们日益认识到医学各学科间以及医学技术与人文社会科学之间的整体联系,更加明确医学的技术发展与人文关怀是密不可分的[1]。

朱天慧等[2]研究认为:医学院校合并入综合性院校有利于医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也有利于为社会输送跨学科复合型人才。牛建华、杨宏强[3]研究认为:综合性大学学科基础雄厚,学术氛围浓厚,有利于优化整合教育资源,立体推进教育改革要把教育思想。从过去单纯培养学生学“做事”,转变为培养既学“做事”、又学“做人”的新教育模式,树立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全面发展观。改革以生物医学模式为主的课程设置,增加人文社科类课程,培养学生关爱生命和以病人为中心的思想。

1 营造良好的校园氛围,有利于医学生的全面发展

医学生的全面发展的离不开专业知识的学习和研究,更需要有利于医学生全面发展的环境和氛围,而综合性大学中文、理、工、医等学科交叉渗透,形成了良好的人文社会科学环境,良好的校风、班风、生动活泼的课堂气氛,优美的校园环境,可以使医学生在一种安宁、轻松、优雅的环境中学习,为医学生综合素质培养提供了极为滋润的土壤。在这样的环境中,医学生不仅在知识和技能等方面能得到较为完善的培养和提高,自主学习能力不断提升,学习兴趣得到了激发,以致个性也得到了充分的发挥;综合性大学的社团活动丰富多彩,能够使医学生天赋和才智得以展露,陶冶情操和促进身心健康;通过开展各种形式的社会实践活动和学术活动,让医学生更为广泛接触社会,扩大视野,经受锻炼,增加想象力,促进了创新能力的培养。学校教务部还在新的培养方案中单独增设创新学分,并在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工作中占一定比例,让学生充分认识创新的重要性,从而正确引导学生进行各种创新活动,让学生全面发展。

2 充分利用公共基础课的优势,优化医学生的知识结构

利用综合大学雄厚的师资队伍,促进医学院的师资队伍建设。综合大学的教师尤其是公共基础课的教师大多受过良好的教学训练和培养,在掌握教学规律和教学环节方面有较多经验,而医学院的教师绝大多数是来自医学院校,对于教育学了解不多,对于教学规律亦无甚认识,因此在把握教学环节上时有不妥。因此把两者结合起来,互相学习和促进,尤其是在提高医学院师资的教学水平方面会有较大的益处。综合性大学中公共基础课教学组织完善,师资力量雄厚,教学设施及教学条件较好,为医学生的基础训练和培养创造了非常有利的条件[4]。

3 综合性大学中独具魅力的多文化交融和活跃的学术氛围,为医学课程改革的深化提供了想象的空间

过去我们在考虑医学课程改革时,往往限于医学院校自身的条件,仅仅从医学本专业的角度出发进行医学课程改革,很难脱离较狭窄的思维空间,也很难有较大的突破。笔者以为,既然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无不是各学科相互交叉、融合、重组的结果,那么,在综合性大学中,医学课程的设置就应该用新的思维来进行新的构思,在保留部分原有的必要课程外,如何将相关专业和学科的知识融入医学课程之中,值得我们思考。

4 综合性大学学科门类齐全,为医学生跨专业选修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过去我们在制定医学生培养方案,继而进行医学课程设置时,很难冲破固有的思维定势,由此所培养的学生专业面和知识面较窄,运用现代科学科技的能力有限,科研能力以及创新能力由于缺乏相关专业知识的支撑,缺少继续发展的后劲。在这方面,国外医学教育的成功经验是值得我们借鉴的。笔者以为,利用综合性大学的优势,为医学生开设一些相关的跨专业选修课是需要的,也是可能的,如机械制造类的课程、环保类的课程等等,以提高医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

5 综合性大学良好的教学设施和条件有利于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和推广

现代教育技术已完全不等同于过去传统的电化教育手段,其交互性、生动性、自主性等等优势,是传统的电化教育手段远远不可比拟的,这就决定了它今后在医学教育改革中将扮演重要的角色,其运用和推广将根本改革固有的课堂教学组织形式,并以此来推动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深刻变革,这一变革最终将增强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学习自主性。综合性大学建有相当完善的校园网,有很强的计算机专业教师队伍和多媒体课件的设计及制作能力,这些优势使在医学教育中推广现代教育技术变得更为方便和容易,由此以校园网为纽带,积极开发CAI教学软件、电子教案等,进行网上教育,将会给学生创造更为灵活、便捷、生动的自学环境和条件。

6 依托综合性大学的平台,开设新兴专业,培养跨学科人才

综合大学的学科优势在于基础学科,尤其是文、史、哲、数、理、化、生物学方面,这些基础学科有着十分优越的实验条件和雄厚的师资力量。这些得天独厚的优势可以为培养有创新能力的医学生提供必要的沃土。在教学方面,医学院的公共基础课和普通基础课均由综合性大学其他学院承担。医学人才的需求是全方位的,因此,应当在对临床实用性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的同时,扩大交叉学科的人才培养,更好地适应市场的需求。

综上所述,发挥综合优势,优化医学课程结构和课程体系,全面提高医学生综合素质,将成为高校管理体制改革后医学教育改革深化的必然趋势。然而,要做好这篇大文章除了医学教育工作者持之以恒的努力外,教育观念的更新,固有思维定势的转变,培养目标的准确定位,课程设置的精心设计等等都是缺一不可的。还有更重要的一条是:医学教育的改革需要综合性大学中方方面面,尤其是各专业专家和教师的理解、支持和帮助,减少“磨合”,加强协助,医学教育改革才能得以健康、顺利地开展并深入下去。综合大学办医学教育的优势是肯定的并具有两重性。所谓优势的两重性是指这个优势既有利于医学教育的发展,也有利于综合大学和综合大学内各兄弟院系的发展。科学技术发展到现在的程度,无不是多学科的结合和交叉产生的硕果。因此,必须充分认识综合大学办医学教育这种互动的作用,调动两个积极性才能把综合大学办医学教育的事情办好。我们相信,随着生命科学世纪的到来,医学教育在综合性大学中的地位将以学科的特色和可持续发展的优势而成为发展的重点,并逐渐成为大学的支柱学科,得以加速发展。

参考文献

[1]易露茜,程伯基,赵士斌,等.全球化背景下的医学教育研究与改革趋势[J].西北医学教育,2005(6).

[2]朱天慧,唐路扬,刘文.利用综合大学资源优势推动高等医学教育改革[J].医学教育,2004(5):6-7.

医养结合优势范文5

1 高等中医药教育、教学改革发展战略

基于社会发展与国民经济五年规划和教育事业发展规划特点,再结合我国长期教育改革发展战略,可明确高等中医药教育、教学改革主要方向为高等中医药教育、教学改革的战略性、基础性、前瞻性及全局性理论与现实问题,同时还需注重研究高等中医药教育新兴学科、传统学科及交叉学科,创新高等中医药教育研究方法、学科体系及学术观点,将时代特征准确把握住,提升预见性,研究出科学教学成果,使其能够代表国家水平。该教学中基础研究要注重开拓性与原创性,将高等中医药教育规律及本质揭示; 注重研究学理问题,建设学科,将精品课程优势充分发挥,同时注重现有基础研究; 在开展应用研究时需注重实效性与针对性,将教学实践及政策问题有效解决; 对于开发研究则需注重其使用价值与社会效益。由上述发展战略可确定中医药教育、教学改革发展趋势。

2 高等中医药教育、教学改革发展趋势

2. 1 补充教育资源,解决短缺问题高等

中医药在教育、教学改革过程中一定要注重解决生源问题特别是优势学生资源问题,此为医学院主要面临问题。当前医学院校吸引学生资源的方法主要为补贴、奖学金及学费免除,而多数医学院校在教育优势学生时采取的教学方式大致与普通学生相同,此时又出现一个问题: 如何确保优势学生资源后期的充分、高效利用。为此,需改革优势学生资源教育,吸引其入学后采取与普通学生不一样的教学方式,要求相对更高,可实施一生多师或一师三生制,不仅学生间可相互促进,学生亦可跟随不同老师,获取全面发展。目前,中医药教学也面临中药资源短缺问题,在日常教学中应与教师临床经验及实际用药效果相结合,同时与经典理论描述相结合讲解,比如药品质量降低导致用药效果差如何补拟,是联用药物还是增加剂量,这对教师临床实践水平要求较高。为此,基于实践与经典应注重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同时提升教学师资水平,将教学思路拓展,给教师优良待遇,争取更多国家政策; 尽量小班授课,改善教学质量。

2. 2 改革学分制体制,与人才市场需求相适应

课程体系主要由专业课程间配合与分工构成,要实现教学目标单靠几门课程是不行的,需依靠所有开设课程的补充与协调。课程体系的合理性对人才培养质量存在直接影响,目前医学院多实行学分制,计算学生学习进程,学生可跨系或跨专业选修感兴趣课程,可多样化学生知识结构,促进边缘学科发展,促进学科间相互渗透。学生一门学科学完后便可获得学分,毕业与否需考虑学分是否足够。当前国内高等教育竞争较激烈,高等中医药教育应开展创造与革新,需快速反应以满足社会所需,包括政府、社会及学生自身,由此与市场竞争所需相适应。科技逐渐发展,各个学科领域尤其是技术与科学领域新东西层出不穷,高等中医药教育与时展步伐相适应,需开设大量新型课程,向学生传授最新科研成果。专业课程体系设置具有灵活性,除需保持专业基础课程与部分基础课程稳定外,教师可结合人才市场需求及科研成果设置选修课程,使学生学习最紧缺知识解决工作难题,还可掌握新型科研成果; 同时,实行学分制是新学科进入高校的最佳方式。

2. 3 理清思路,注重创新发展办学理念

基于实践产生,出路由思路决定,为此中医药院校需对教学过程中经验予以总结,并充分结合社会发展形势与国家政策,将时代精神体现,思考办学理念。需基于优良传统并继承,再求发展; 与兄弟院校沟通交流,汲取经验教学,将办学者思路开阔,强化执行力; 将人才培养作为中心,坚持科研与教学、创新与继承并重; 注重基地建设,包括国家临床研究基地、对外交流与合作基地、科技创学与产学研合作基地及农村中医药技术培训与人才培养基地,提升学生研究与实践能力。同时,高等医学院还需适当扩张,不仅要表现为量的扩张,还需注重内涵发展,用实力说话,实现质的飞跃。由于高等中医药教育自身较为滞后,短时间内有必要大量扩张,但需实施调整发展方针,从规模扩张向内涵发展转变,注重内在品质,做大的同时还需做强,由此才能提升教学质量。注重信息技术的应用,全面开展教学改革工程。此外,中医药院校还需彰显特色,科学定位,将优势充分发挥,多样化教学模式,基于自身实际与市场多元化需求,找准自身生存空间及发展定位,并积极探求与其相适应的运行机制及办学模式,彰显基于文化底蕴、历史传统深厚及学术氛围浓厚的办学特色。

医养结合优势范文6

论文摘要:根据我校学科建设的指导思想和目标.提出如何调整思路和对策。如结合我校具体特点.突出中医中药的优势来加强学科管理、重视学术梯队建设和学科群建设.以提升我校的整体综合竞争力。

学科建设是学校建设和发展的龙头,是学校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学科建设强调科学研究的重要性,强调以局部学科优势赢得大学的社会声誉,也是创建一流大学的重中之重。

我校在学科建设“十五”规划中,明确了学科建设的指导思想,同时也指明了我校学科建设的目标。为了真正做到贯彻落实,尚需进一步调整思路和对策。本文仅学科建设中的相关性问题加以探讨。

1学科建设规划应结合我校特点

上海市政府提出张江要大力推动中医药产业的发展,要建设和形成张江药谷,以应对我国加人WTO的挑战。我校进人张江高科技园区,园区的生物医药产业体系为中医药多学科交叉、融合提供了平台,这将有助于实现中医药与现代科技的结合,有助于促进中医药学术的突破和创新。因此,我校的学科建设“十五”规划应紧贴张江高科技园区生物医药产业的发展方向,以服务地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为动力,以提高办学质量和效益为原则,以队伍建设和基地建设为手段,以科技工作为纽带,以体制与机制转换为根本,构建产学研结合的办学模式,增强学校整体竞争力。在张江药谷的背景下,应加大对中医药基础学科、中药复方和中药标准化学科建设的力度。面向社会需求,研究解决影响行业发展的重大或关键技术问题,努力建立和完善现代中医药研究开发体系,切实加强中医药产业化的基础性研究工作和中药制药关键技术的基础性研究,尽快形成体现中医药理论特点并逐步获得国际认可的现代中药标准规范体系。要充分利用张江高科技园区的政策与环境优势,建立产学研合作制度,促进学校与企业、科研机构的合作。通过学科建设,使我校在中医药领域内形成人才密集、知识密集、技术密集的综合优势。

2加强管理,狠抓落实

学科管理的关键环节是学科战略管理,即对学科构建及宏观走向的把握,对学科的全面性筹划、全方位决策和根本性指导。在学科管理过程中要采取措施落实学科建设规划,并将此项工作列人各级领导干部的任期责任目标进行考核。积极探索一条适合学校学科建设的运行管理机制,并通过必要措施加以保证。如实行二级学院目标管理责任制、经费总额动态包干和教学全成本核算,逐步将管理重心下移,赋予二级学院更多的办学自主权,促进学院自主规划和组织学科建设工作。逐步构建与学科发展相适应的管理体制与模式。大力加强学科群建设,组织跨学科研究机构,以重大课题为核心,集中资金,集中力量进行联合攻关。推动科技成果转让和技术合作,以产业为基础,以项目和课题为纽带,推动中医药创新。倡导专家治校,发挥校学术委员会和专家委员会的决策、咨询作用。重点建立学科建设质量监控体系,建立学科评估制度。以扬优扶重、分类指导,实现优胜劣汰的动态管理。

3高度重视学术梯队建设

学科队伍建设是学科建设的核心。学科带头人是学术队伍的“领头羊”,是关键之关键,没有一流的学科带头人,就没有一流的队伍。学校应把培养和引进学科带头人的工作放在学科建设的首位,把培养年轻学术带头人和学术骨干作为学科队伍建设的一项重要工作。有了好的学科带头人才能形成有重大影响的课题和成果,也才能带动一大批人成长、提高。有了一支结构合理、素质高的学科梯队,才能多出人才、多出成果,学科的发展就有潜力,因此,学术梯队建设是学科建设的基础和关键。

3. 1培养和选拔好学科带头人

学科带头人的定义:高等学校中具有高尚的职业道德和严谨正派的学风,学术造诣深厚,学术思想形成学科前沿领域。有突出特色的学科研究方向和教学建设基础,并取得了创造性的具有较高学术水平的教学和科研成果,并且善于组织和带领学科梯队成员促进学科建设的教授(或相当技术职务)均为学科带头人。学科带头人是一个学科的龙头,学科带头人的优劣直接影响着学科的兴衰,影响着一所大学的知名度。

当前我们选拔学科带头人,首先要选准人,在某一学术领域具有一定的影响,年轻有为,德才兼备;其次是严格选拔,通过层层推荐筛选;再次是科学考评。国外有关学科带头人的评估模式主要有三种:一是领导评估模式,主要是对专业业务、科研成果、培养和指导其他科技人员的能力进行评估;二是专业评估模式,主要是对知识结构、动手操作能力进行评估;三是综合评估模式。国外在评估中注重能力、实绩和贡献,值得我们借鉴。在切实落实学科带头人的责权利的同时,我们应该对学科带头人的科研成果、专业业务进行合理的考评,达到标准的就继续为学科带头人,否则就应该淘汰,在评价过程中要逐步形成质的评价大于量的评价的制约机制。要使学科带头人处于终身的竞争机制中,以促进学科水平的不断提高。

3. 2培养与引进相结合

学科带头人的培养不同于一般人才的培养,各级领导应予充分重视。要创造良好的环境,强化培养措施,加强中青年学科带头人和学术骨干队伍建设,让他们承担学科前沿的高新技术项目,这是培养学科带头人的重要途径之一。这将有利于他们综合多学科的知识进行创造性研究,洞察学科前沿的最新发展动态,以促进新学科的发展。要给予青年教师创新理念、更新知识的机会,如出国访问、参加国际、国内学术会议、国内访问学者等。还应创造条件,吸引和引进国内外高层次人才。在确定我校重点学科后,要采取超常规措施引进高水平的学科带头人。在学科带头人引进和培养的选择上,引进周期短,见效快,有一定的可选择性,但投人大;培养的针对性强,周期长,但有规模效益。学校在培养和引进的政策制定上要同时兼顾两方面。这里特别强调要提高研究生尤其是博士生的培养质量,这是提高我校科学研究水平的重要方面。

3. 3营造有利于人才成长与聚集的氛围

吸引和培养人才需要一定的环境,除了必要的教学与科研工作条件和生活待遇外,更重要的是营造一种氛围,要有一个让人充分发挥作用的宽松环境。从某种意义上讲,这是能否留住人才的关键因素。当前,人才的流失并不是单纯的待遇问题,工作环境的好坏是一个重要原因,因此我们要努力营造浓厚的学术氛围和良好的人文环境,建立一种和谐的人际关系,互相信任、互相尊重、互相支持,同时还要创造成才机遇和公平竞争的环境,让各类优秀人才尽快成长,创造机会使其脱颖而出。

4加强学科群建设.突出中医药优势

学科群是指若干学科间相互渗透、围绕某一共同领域紧密而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的学科群体。学科群有其内在结构,一般由主体学科(带头学科或骨干学科)、基础学科(支撑学科)和通用学科(相关学科)组成。其中,主体学科在学科群中具有导向作用,学科群的主要研究方向、主攻目标基本上由主体学科来确定,高水平的基础学科是学科群发展的源头,而相关学科是学科发展的支撑。学科群建设的意义在于:有利于新兴学科的产生和发展,有利于多学科合作开展重大科研项目的研究,有利于提高科研水平。

在中医药学科群建设中,应以自身特色与重点为基础,前瞻性地顺应科技发展,特别是医学科学和生命科学发展的潮流,重点发展跨学科的新型学科,以加快中医药现代化的步伐。要强化重点学科和优势学科群建设,这对高水平中医教育、科研与临床平台的建立是十分重要的,没有高水平的学科,就没有高水平的教育质量、科研成果和医疗水平。我校作为单科性大学,故更要加强学科群建设,使学科之间相互渗透、相互结合、相互开启创新思路。

4. 1突出重.点学科建设,赶超国际领先水平

重点学科是学科建设的核心工程,又是高层次人才培养的人才工程,是学科的龙头。在学科建设中要选择属于国家优先发展领域、具有传统特色和竞争力,在学校的学科发展中能够起示范和推动作用的优势学科,给予政策倾斜、重点建设,例如我校的中药学、中医外科、中医肝病、中医肿瘤、中医肾病、中医骨伤、针灸推拿等都具有学科特色和优势,通过重点建设,力争使这些学科在“十五”末达到国内、国际领先水平。

4, 2加大基础学科建设,形成核心竞争力

一所大学基础学科和基础研究水平,反映其对重大科研项目的发展趋势及其技术路线的判断、选择能力,决定其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的水平。我校的中医药基础研究尚显得薄弱,因此在学科建设中要加强中医药基础学科的建设,在确定学科研究方向上,应当寻找一个能在2一3年内取得突破性成果的研究方向,使学科通过调整和建设能在国际或国内占有一席之地。如果几年之后,所建设学科在该领域内默默无闻,无人知晓,或者根本不能介人,那么就谈不上水平,也谈不上特色,这样的学科建设肯定是不成功的。我校人驻张江高科技园区后,园区内的企业和研发机构均具备一流的应用研究条件和技术,在这方面我们似乎不具有优势,但如果我们在基础研究方面有突破,就能扬长避短,与园区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优势互补,由此提高合作双方的依赖度。

4. 3注重中医专科建设,提高中医临床疗效

加强中医专科建设是中医药学术发展的重要内容,是提高中医临床疗效的重要途径和最基础的工作,是继承发扬中医特色优势的突破口,是中医学科建设和中医药学术发展的基础及重要内容。我们要把中医专科建设作为加强中医医院内涵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继续抓紧抓好,坚持以需求为导向,选准好中医专科,注重临床研究、基础研究和中药研究的有机结合,建立系统的中医药综合治疗方法,着眼于临床疗效的提高,使中医医院在激烈的医疗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