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流污染的原因范例6篇

河流污染的原因

河流污染的原因范文1

关键词: 河流;生态环境;污染

中图分类号:X3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4)01-0086-02

0 引言

渭河是黄河流域最大的一级支流,在中华民族的历史长河中,渭河流域曾经是中国的经济、政治和文化中心,在中国社会的发展过程中,渭河流域占据着重要的历史地位。现在的渭河,作为陕西省的第一大河,是关中地区的“母亲河”。

但近年来,不断发展的社会经济和与日俱增的流域地区人口,让渭河流域的生态系统面临很大的挑战,水患、缺水、水体污染等环境问题日益突出,严重地阻碍了区域经济的发展。

1 渭河流域概况

渭河发源于甘肃省渭源县鸟鼠山,流域涉及甘肃、宁夏、陕西三省(自治区),在陕西省潼关县注入黄河。渭河流域面积13.48万km2,其中44.1%在甘肃境内,6.1%在宁夏境内,49.8%在陕西境内。干流全长818km,宝鸡峡以上为上游,河长430km,河道狭窄,河谷川峡相间,水流湍急;宝鸡峡至咸阳为中游,河长180kln,河道较宽,多沙洲,水流分散;咸阳至入黄口为下游,河长208km,比降较小,水流较缓,河道泥沙淤积。

渭河有很多支流,其中,南岸的数量较多,但大部分的较大支流在北岸,水系呈扇状分布。有14条的支流的集水面积超过了l000km2,北岸有咸河、散渡河、千河、漆水河、葫芦河、牛头河、石川河、径河、北洛河;南岸有榜沙河、黑河、洋河、措河、溺河。黄土丘陵和黄土高原是北岸支流的主要发源地,相对源远流长,比降较小,含沙量大;而南岸支流都发源于秦岭山区,源短流急,谷狭坡陡,径流较丰,含沙量小。

近年来由于关中地区缺水量较大,加上渭河沿岸城市污水(点源污染)和四大灌区灌溉退水以及降雨径流排入的污染物(非点源污染)量逐年增加,使得渭河的水污染特别严重,面临很多棘手的问题,比如河水少、水质差等,严重影响了关中地区经济的发展,所以控制渭河水质污染是当务之急。

2 陕西省主要河流水质概况

陕西省全省6大水系中,汉江、丹江、嘉陵江水质优,延河、无定河水质轻度污染,而最大水系渭河的水质属重度污染。11条支流中,金陵河水质良好;黑河、沣河、涝河、榆溪河属轻度污染;沋河属中度污染;皂河、临河、灞河、漆水河和北洛河属重度污染。在全省6大水系56个断面中,符合相应功能水质标准的有30个断面,I类、Ⅱ类、Ⅲ类、Ⅳ类、Ⅴ类和劣Ⅴ类水质断面分别占7.1%、23.2%、16.1%、25.0%、3.6%、25.0%。

从图1中可以看出陕西省河流的污染程度总体上较大,而这其中污染最严重的要属渭河,因此对渭河污染的研究应该进行深入。

3 渭河水质概况

渭河干流水质属重度污染,以劣Ⅴ类水质为主。渭河干流13个监测断面断面控制河长400多公里,,符合Ⅱ类水质断面1个,符合Ⅲ类水质断面2个,符合Ⅳ类水质断面1个,符合劣Ⅴ类水质断面9个。渭河干流水质从咸阳的兴平断面至渭南的潼关吊桥断面,共9个断面均为劣Ⅴ类水质,69.2%断面超过水域功能标准。与2009年同期相比,水质类别无明显变化,但主要污染物浓度均有不同程度下降。

渭河主要污染指标为石油类、氨氮、化学需氧量、高锰酸盐指数和五日生化需氧量,属有机型污染。本文在其中选取COD作为研究指标。

从上图可以看出,渭河水质的各项指标都超过国家相关标准,渭河水的污染程度十分严重。对于渭河污染原因的探寻十分必要。

4 渭河水质污染原因分析

本文认为,渭河水质污染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①工业废水的排放。渭河沿岸的企业数量众多,而许多企业尤其是一些中小企业,其企业的工业直接排入渭河中造成了渭河的严重污染。②流域地区内人口的猛增。渭河流域涉及甘肃、宁夏、陕西三省(自治区),在陕西省沿线的一些地区近年来定居的人增多,生活废水不经过处理,排入渭河中,一定程度上加剧了渭河的污染。③生态水的缺乏。导致渭河污染严重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生态水的严重缺乏。陕西省的人均水资源占有量大约只有全国平均水平的55%,是一个水资源严重缺乏的省份。渭河流域水资源量根本不能基本满足关中的社会用水和渭河生态用水需要,水循环程度不够从而造成渭河的污染。

总之,造成渭河水污染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我们要对其进行进一步的深入研究,并结合研究提出对渭河污染改造的措施。

参考文献:

[1]武秀琴,张建云.污染水体的生物修复技术研究进展[J].现代农业科技,2008(17).

河流污染的原因范文2

    关键词:水污染防治;入湖河流;对策;滇池北岸 

    滇池位于昆明市主城区的下游方向,是昆明盆地的汇水中心,每年入湖径流携带大量的污染物质进入湖泊。滇池换水周期长,湖水自净能力低,生态系统脆弱,一经污染仅凭自身净化能力难以恢复[1]。为了保护湖泊生态系统,遏制水环境污染趋势,滇池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提出,到2010年草海水质需要明显改善力争接近V类地表水标准,外海水质稳定达到V类地表水标准,力争接近Ⅳ类地表水标准。为了达到规划制定的目标,本研究主要对滇池北岸进入草海的河流水污染现状进行分析,提出改善河流水质的初步设想。通过沿程净化入湖河流水质,减少入湖污染的量,达到保护湖泊生态系统的目的。

    1 研究区域与方法1·1 研究区域本研究主要集中在滇池北岸草海流域范围内。对影响草海水质的船房河、西坝河、大观河、乌龙河、老运粮河、新运粮河和王家堆渠进行研究。这些河流流经区域是昆明市工农业生产、城市发展和人口增长的集中地区,河流受污染严重。1·2 研究方法每条河流设置有固定的监测断面,由昆明城市排水监测站进行长期的水质监测工作。取样方法和水质分析方法均按照国家标准进行。

    2 结果与讨论2·1 北岸主要入湖河流水环境污染现状表1 北岸入湖河流水质情况(mg/L)王家堆渠新运粮河老运粮河乌龙河大观河船房河西坝河BOD52005年13·7 46·8 33·0 71·6 7·71 28·9 21·72006年13·1 51·6 12·8 83·8 16·5 45·95 22·22007年11·6 21·9 12·8 11·2 19·4 24·1CODCr2005年47·6 124 104 164 37·2 82·2 63·42006年48·8 143 36·2 204 55·3 122 73·02007年42·9 162 45·4 44·5 56·8 74·7总磷2005年0·892 1·78 1·74 1·99 1·23 1·66 1·582006年1·23 2·18 1·31 2·97 1·49 2·39 1·772007年1·34 1·19 1·90 1·03 1·25 1·54总氮2005年8·05 23·3 20·1 21·9 15·5 17·1 16·72006年9·53 31·4 18·2 32·1 16·4 26·2 19·72007年10·9 17·1 21·1 15·3 16·1 18·8氨氮2005年3·79 17·5 12·7 14·9 10·2 12·4 11·92006年5·88 24·6 10·7 24·0 10·5 20·8 16·02007年6·90 13·4 11·5 9·99 9·04 13·3水质类别劣V类劣V类劣V类劣V类劣V类劣V类劣V类 

    从北岸河流水质情况分析,七条入湖河流水质都为劣V类水,总氮、总磷超标情况非常严重,有多条河流总氮浓度超过V类水质标准10倍以上,未整治河流水质存在逐年恶化趋势,因此,每条河流都亟需得到整治。北岸河流污染严重的影响因素是多方面的:①排水系统管网建设不完善,污水纳管率低造成未进入总管道的污水直接或间接进入河道;②雨水的冲刷作用下,地表污染物随雨水少部分进入雨水管道,大部分初期雨水携带大量的污染物进入河道;③多数河流自身的水动力条件差,加上支沟众多,河网水质情况复杂;④河道长期未进行底泥疏浚,河底淤积的底泥不断释放出污染物质,造成河水水质恶化。河道水质恶化是造成草海水环境污染、湖泊富营养化非常重要的原因之

    一。根据水质情况分析,七条主要入湖河流污染程度由轻到重,分别是王家堆渠<大观河<西坝河<船房河<老运粮河<新运粮河<乌龙河。乌龙河全长3·68km,集水面积2·61km2,目前以暗渠形式流经人口居住密度较大的棕树营和白马小区,河道沿线大量未经处理的生活污水进入,使其成为城区纳污的通道。从2005年到2006年间,各污染物浓度都大幅度增加,河水呈黑臭状态,透明度极低,水质污染极其严重。王家堆渠地理位置与其它河流不同,从滇池西北岸入湖。王家堆渠主要水体功能是昆明发电厂冷却水排水渠,该冷却水是抽取草海水经过滤及除藻后使用,一次循环后温水顺王家堆渠排放,沿渠还存在部分小企业及农村居民向王家堆渠排放废水。与其它河流流域相比,王家堆渠流域人口密度相对较小,工农业污染少,因此王家堆渠是北岸七条入湖河流中污染程度最轻的。不过,由于周边的污染物未经处理直接进入河流,王家堆渠污染程度虽相对最轻,但也已经超过了地表水V类标准。2·2 河流治理方法研究2·2·1 截污工程截污工程主要对点源排放的污染物实行截流,能够有效减少污染物直接入河量,是防止水体受到污染的有效措施[2]。目前,截污工程在我国水污染治理领域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且对水质的改善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3~4]。截污工程对于污染负荷的削减,一方面取决于截污管网布设的合理性与完整性;另一方面取决于城市污水处理厂的处理能力。截污工程的管网布设,对不同的区域应区别对待。在总体符合规划的前提下,按照沿河截污与区域截污相结合的原则,根据污染源分布的集中区域决定污水管道的走向,并沿部分污染严重的河道敷设截污管道[5]。城市污水处理厂是截入污水最终的处置场所,污水处理厂的处理能力以及出水水质情况表明该工程对河水水质改善效果。目前已经制定了乌龙河、新运粮河、老运粮河、船房河与西坝河的截污和综合整治工程,河道整治规划如表2所示。

    截污工程受河流沿线长度、各段区域特征和工程费用的综合因素影响,难以对河道沿线进行全程截污,因此主要针对点源直接入河严重的河段进行治理。以新运粮河为例,全长14·58km,上游主要是农田,污染以农业面源为主;中段是昆明市高新技术开发区,区内已经建设有分流制排水管网;下段1/3位于草海生态保护区,该段从人民西路至入湖口现仍有105个排污口。众多的排污口直接向河道内排放污水,对草海的生态环境造成了极其严重的影响。因此,新运粮河的截污工程主要布设于下段4·36km河道,将排污口的污水截入污水干管。当前这些河道截污和综合整治工程正在逐步进行中,船房河工程已经于2007年6月完成。从表1船房河2006年与2007年的水质指标对比可以看出, BOD5浓度降至原来的42%, CODCr浓度降至原来的46%,总磷降至原来的52%,总氮降至原来的61%,氨氮降至原来的43%。船房河截污工程完成后,河水的水质有了明显改善,从该河道输入草海的污染负荷减少了50%左右,工程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表2 河道整治规划河道名称全长(km)集水面积(km2)整治规划乌龙河3·68 2·61沿河道两侧敷设截污管3425m,河道清淤,新建污水泵站和节制闸新运粮河14·58 83·4河道整治长度4·36km,沿河两岸各预留10m公共绿化带老运粮河11·3 18·7河道整治长度2·22km,沿河两岸各预留10m公共绿化带船房河11·4 7·42沿河两侧敷设截污管7654·1m,新建污水泵站和景观绿化西坝河9·05 4·87河道整治长度5·4km,沿河两岸各预留10m公共绿化带2·2·2 河流城内段治理方法截污工程虽然有良好的治污效果,但工程的实施受限制因素较多,特别是针对流经城区段河流进行治理存在较多困难。城区内人口集中,建筑物密集,沿河两岸建有众多居民区、商业区及工业区等,城市规划建设完成后难以实施规模化的截污工程。然而,城内河流因城市发展建设的需要,不仅需满足防洪的要求,还应具有旅游、娱乐、景观、生态等多方面的功能[6],对河流水质的洁净程度具有较高的要求。根据水质监测分析,北岸入湖河流都为劣V类水质,河水呈现黑臭状态,无法满足城市生态环境和城市景观的需求。为了解决水质净化需求与工程布设困难的矛盾,城区内河道净化适宜选用原位治理技术,充分利用河道自身空间净化水质。依据河道自身空间的容量及周边环境特点,对不同河段布设适合的治理工艺。新、老运粮河水量大、河道宽,主要满足城区防洪排涝功能。老运粮河河宽约10m,新运粮河河宽约20m,这样宽敞的河道适宜使用移动式充氧平台。移动式充氧平台可以机动灵活地根据河道曝气需求,调整曝气船的运行,通过人工向水体中充入空气(或纯氧气[7]),加速水体复氧过程,以提高水体的溶解氧水平,恢复和增强水体中好氧微生物的活力,使水体中的污染物质得以净化,从而改善河流的水质[8]。新、老运粮河的河道空间容量大,也适合采用生物膜技术。生物膜技术是人们长期以来根据自然界水体自净现象发展起来的。现已研制的人工水草仿生生物填料[9]就是与天然水草具有相似特性的人工填料,布设在河床内,为水生动植物群落和细菌真菌等提供适宜生长的环境,通过各种生物的生长过程消耗水体中的污染物质,而且人工水草不会对河流自然流动和行洪安全产生干扰作用。进入河流的污染源主要是生活污水和初期雨水,人工水草对于受污染河水中有机物的去除效果明显,平均可达40%以上。

    针对河道空间有限的河流适宜使用微生物修复技术。微生物修复技术分为两类:一类是投菌技术[10~11],最常用的投菌技术有集中式生物系统(CBS)、高效复合微生物菌群(EM)和固定化细菌技术;另一类是土着菌强化技术[12],通过向水体中投加生物促生剂来刺激土着微生物的迅速繁殖,增强水体的自净能力。微生物修复技术通过增强水体中微生物的净化能力达到水质净化的目的。该技术对于流量较小的河流如乌龙河、王家堆渠等可起到较好的净化作用。2·2·3 河流城郊段治理方法城郊的地理特征与城市不同,人口密度相对较小,住宅、厂矿建筑物相对较少,有一定量的耕地、林地、草地和鱼塘等农业用地。因此,城郊河流的治理比城市河流的治理具有更多可利用的空间优势。城郊的土地和鱼塘都可以成为河水净化技术的实施空间。王家堆渠主要是昆明发电厂冷却水排水渠,由于电厂冷却水尚有—定余温,下游村落的村民在河渠两侧修建鱼场,进行温流水养殖非洲鲫鱼,现有鱼塘水面8·07hm2,鱼产量约460t。王家堆渠的水质净化方法,可以利用现有鱼塘改造成综合生物塘进行治理。综合生物塘[13]是交叉种植的凤眼莲、水浮莲、浮萍等水生植物与鱼类等水产共同养殖的塘系统。在植物生长期,不断地从塘系统中捞出大量的水生植物,用于饵料、饲料和肥料等多种用途。通过植物的打捞带出水体中大量的氮磷等营养物质,起到净化水质的作用,而且植物加工成鱼类等水产的饲料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因此,利用鱼塘改造的综合塘净化城郊河流,是一种效果佳,经济效益好,因地制宜的技术方法。城郊河流还可利用农业用地,选择土壤深度处理技术[14]和土壤渗滤处理技术[15]进行水质净化。北岸七条入湖河流的污染特征主要是水中氮磷的含量较高,污染随河流进入湖泊后易造成湖泊的富营养化,在土壤处理技术中氮磷作为植物生长所需的营养物质被吸收利用,一方面净化了水质,另一方面减少了农业肥料的使用。该方法不仅是末端治理,净化受污染的河水,还从源头减少了农用氮磷的施用量。因此,在条件适合的地区,土壤处理技术是一种可以广泛应用的技术方法。塘系统和土壤处理技术在适宜的条件下还可以组合运用,达到更好的水质处理效果。2·2·4 河口区净化方法河流经过城中和城郊的沿途治理,污染负荷削减明显,水质情况得到较大的改善,为了进一步减少入湖污染物的量,可在河口区设置人工湿地或生物浮床处理系统,为污染物入湖设置最后一道屏障。

    人工湿地处理系统是20世纪70年展起来的仿自然生物处理技术,已经应用于水污染处理许多领域。在河口区有效地利用空地,构建人工湿地系统对河湖污水进行处理,因运行、维护费用低廉,目前已经得到广泛的应用[16]。对于滇池北岸七条入湖河流而言,只要入湖口有可利用的土地,条件适宜,都可建设河口人工湿地系统对河水进行污染再削减。若河口区缺少需要的土地面积,可选择生物浮床处理系统净化河水。生物浮床是采用轻型绿色环保,防腐抗老化的材料制作成浮床,供选用的水生植物生长使用。浮床要有较好的强度,能抵抗较大的风浪冲击,确保植物的正常生长。该技术原理是利用水生植物根系的吸收,以及与微生物的共同代谢作用,有效地将水体中有机颗粒和胶体吸附、降解,氨氮等营养盐吸收、转化,从而达到水质净化的目的[17]。生物浮床处理技术是河口区土地稀缺河流水质净化的最佳方法,对水体中氮磷的去除效果明显。

    3 结论本研究以滇池北岸七条入湖河流为研究对象,根据河流沿程地理区域特征提出了实施截污工程、河流城内段、河流城郊段和河口区净化技术。这些处理技术可以组合运用于同一条河流进行全程沿途减污;也可应用于河流区域条件适宜的一段进行强荷,确保湖泊水环境的改善和生态系统的恢复。

    参考文献:

    [1] 胥勤勉,杨达源,董杰,等·滇池水环境治理的“调水”“活水”工程[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06, 15 (1)·

    [2] 曹秀梅·湖泊富营养化的防治对策研究[J]·太原科技,2006, (10)·

    [3] 陈眉,程晓如·东湖截污工程对改善西南湖区水质的预测研究[J]·中国给水排水, 2003, 19 (3)·

    [4] 杨士建,赵秀兰·骆马湖的氮磷平衡及实施截污工程对水质改善效果的研究[J]·云南环境科学, 2003, 22 (1)·

    [5] 官宝红,吴国华,曾爱斌,等·京杭运河杭州段水污染源特征与截污措施建议[J]·城市给排水, 2005, 31 (2)·

    [6] 朱国平,王秀茹,王敏,等·城市河流的近自然综合治理研究进展[J]·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2006, 4 (1)·

河流污染的原因范文3

关键词:城市河道污染;污染成因;控制技术

中图分类号:X5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5-569X(2009)06-0017-02

1 引 言

伴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和社会发展,人们对环境问题的认识逐渐得到深入,人类所拥有的环境技术也正经历着不断发展提高的过程。由于城市污水的排入,污染了城市河流水质,改变着城市河流段的自然状态,使这些河流段逐渐消失着自然特性,尤其是消失着河水自然净化的能力,造成城市河流水质污染[1]。本文在分析城市污水河流污染基础上,对于常用的集中河流水污染控制技术进行相关分析。

2 城市河流污染成因概述

城市河流被污染一般是指排入河流的污染物超过了水体的背景值,且改变了水体的理化性质,使城市河流的生态系统和水体的功能受到破坏,从而沦为“城市污染河流”。从社会经济角度分析主要原因可以分为3类:

(1)城市污水排放总量不断增长,但污水的处理率没有同步增加,致使河流遭受严重污染,既影响了城市河流的水质,又影响了城市的景观,破坏了城市的生态环境,使人们的健康和生活受到损害。

(2)工业废水排放仍是城市河流目前的重要污染源。虽然外资企业、合资企业和国有大中型企业的污水得到了有效治理,对污染严重的工厂采取了关闭、搬迁等措施,但是许多中小型企业和乡镇企业的废水没有得到有效治理,偷排、漏排的现象时有发生,甚至对有些国家明确规定不许排放的有毒有害物质仍排放入河流,导致河流污染日趋严重。

(3)随着郊区城市化发展,小城镇的生活污水量急剧增加,化肥、农药的流失量也越来越多,而且郊区畜禽养殖业的发展,使规模化养殖场的粪尿和废水基本上未经处理就直接排入河流,成为日益严重的污染源。

3 城市污染河流的常用控制技术

城市污染河流的常用污染控制技术按照其性质可分为化学法、物理法和生物修复法和生态恢复法等等。其中化学絮凝技术等已经在国内一些河流水体的治理中得到应用[2,3]。

3.1河水化学处理技术

河水化学处理技术包括化学絮凝、化学除藻和重金属的化学固定等,化学处理法的突出特点在于其见效快、方法简单,在某些特殊的条件下对受污染严重的城市河流运用化学处理法,能够起到控制和缓解污染的作用。

(1)化学絮凝处理技术是一种通过投加化学药剂(一般为混凝剂)去除水体中污染物,而达到改善水质的污水处理技术。近年来,化学絮凝技术在强化城市污水一级处理的效果方面得到了广泛的研究和应用。随看水体污染的形势日趋严竣,对严重污染的水体(如黑臭水体的治理),化学絮凝处理技术的快速和高效也受到人们的重视。

絮凝沉淀对于控制污染河流内源磷负荷,特别是河流底泥的磷释放,有一定的效果。常用药剂有:硫酸亚铁、氛化亚铁、硫酸铝、碱式氯化铝、明矾、聚丙烯酞胺、聚丙烯酸钠等。

化学絮凝处理技术应用于污染河水治理一般有2种:一种是直接将药剂投加到水体中改善水质;第二种是将河水用泵提升至建于岸边的构筑物中,投加药剂使之发生絮凝沉淀,出水回流至河道,从而净化水体。前者发挥作用快,但有一定局限性。第二种应用方式实质上就是污染河水的化学强化一级处理。

化学絮凝技术具有适应天然河道水力及污染物负荷变化大的特点,特别是去除磷与COD污染物的效果更明显,这对减轻我国南方区域性河流和湖泊富营养化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2)化学除藻,化学除藻是控制藻类生长的快速有效方法,在治理湖泊富营养化中已有应用。化学除藻操作简单,可在短时间内取得明显的除藻效果,提高水体透明度,其效果可以参考滇池的应用情况。但该法不能将氮磷等营养物质清除出水体,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水体富营养化。

(3)重金属的化学固定。调高PH值是将重金属结合在底泥中的主要化学方法,在较高PH环境下,重金属会形成硅酸盐、碳酸盐、氢氧化物等难溶性沉淀物。

3.2 曝气复氧技术

污染严重的河道水体由于耗氧量大于水体的自然复氧量,溶解氧很低,甚至处于缺氧(或厌氧)状态。向处于缺氧(或厌氧)状态的河道进行人工充氧(此过程称为河道曝气复氧)以增强河道的自净能力,改善水质、改善或恢复河道的生态环境。其原理是水体中的溶解氧与黑臭物质(如H2S、FeS等还原性物质)之向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且具有反应速率快的特点。

河流曝气技术般应用在以下2种情况:第一种是在污水截流管道或其他污水处理设施建成之前,为解决河流水体的严重有机污染和黑臭问题而进行人工充氧,如德国莱因河支流Emscher河的人工充氧。第二种是在已经治理过的河道中设立人工曝气装置作为对付突发性河流污染(如暴雨溢流、企业突发事故排放等)的应急措施。如英国泰晤士河的移动式充氧平台(曝气船)。河流曝气技术存在消耗较大的缺点,因此在治理河流时应根据河流水体的污染实际情况与财力状况选择合理的处理技术。

3.3 底泥疏浚和综合调水

(1)底泥疏浚。河流中的沉积物又称为底泥,城市河流的底泥由于历年排放的污染物大量聚集,称为内污染源。在污染控制达到一定程度后,底泥的污染将会突显出来,成为与水质变化密切相关的问题。河流底泥中的污染成分较复杂,主要污染物为重金属和有机污染物等。疏浚污染底泥意味着将污染物从河道系统中清除出去,可以较大程度地削减底泥对上覆水体的污染贡献率,尤其能显著降低内源磷负荷,从而改善水质。一般不宜将底泥全部挖除或挖得过深,否则可能破坏水生生态系统。河流底泥疏浚通常使用挖泥船,对于枯水期断流的河流可以利用枯水期清淤。

(2)综合调水。综合调水是河流污染治理的重要辅助措施,通过调水对河网水流进行科学调度,尽量提高水体流动能力,是改善水质的一项有效工程措施。水资源调度不同于河网水流调度,前者主要解决水资源再分配问题,后者主要解决平原河网地区的水质污染和汛期排涝问题,调水的目的是通过水利设施(如闸门、泵站)的调控,引入污染河道上游或附近的清洁水源,改善下游污染河道水质。

3.4 河流的生态恢复

生态恢复(ecological restoration)是指通过人为的调控,使受损害的生态系统恢复到受干扰前的自然状况,恢复其合理的内部结构、高效的系统功能和协调的内在关系。人类对河流两岸的过度利用、污水的大量排放,对河流生态系统形成巨大的干扰,引起生态系统的退化和损害。一般而言,河流生态恢复应该包括以下3个方面的内容:

(1)恢复河流环境,河流生态恢复要求重建或恢复己经退化的河流环境状况。河流从上游到下游,从河床到河岸,都依赖地质地貌、水文气象等自然环境条件的变化,是河流生态系统发。

(2)恢复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河流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群落组成、营养结构、空间结构和季节结构,在恢复计划中应该综合考虑。

(3)维护和改善流域范围的生态和景观,河流生态恢复计划不仅针对河流本身,而应该考虑流域的影响和变化。

常用河流生态修复技术包括以下几种:

(1)人工湿地技术。人工湿地是一种由人工建造和监督控制的、与沼泽地类似的地面,这种湿地系统是在一定长宽比及地面有坡度的洼地中,由土壤和填料如砾石等混合组成填料床,废水可以在床体的填料缝隙中流动,或在床体的表面流动,并在床的表面种植具有处理性能好、成活率高、抗水性能强、成长周期长、美观及具有经济价值的水生植物如芦苇等,形成一个独特的生态环境,对污水进行处理。人工湿地的污染净化过程涉及物理、化学、生物等多方面综合作用。

(2)植物进化技术,河水植物净化技术主要有浮床植物技术,该技术的核心是将植物种植到水体水面上,利用植物的生长从污染水体中吸收利用大量污染物(主要是氮、磷等营养元素)。

(3)渗流生物膜净化技术,为了强化周丛生物对河水中有机污染物的去除作用,可以用卵石等作填料,在河滩或者河岸构筑渗流生物膜净化床。渗流生物膜净化床因填料材料和粒径的不同,除了生物降解有机物外,还可能产生物理吸附、沉降、过滤等作用,去除悬浮物和氮、磷、重金属等。

(4)多自然型河流构建技术,建多自然型河流思路的共同特点是通过河流生态系统的修复,恢复提高河流的自净能力。多自然型河流构建技术包括生物和物理两部分。

4结语

城市河流污染程度不同,采取的治污技术也就因情况而变化。广州珠江的治污,既挖掉底泥,又引进新的水源;太湖蓝藻暴发,就是采取化学除藻法;辽宁葫芦岛市内河道污染后,采取的是生态恢复技术。对于河道治污,只有治污标准确定后,才能决定选择何种治污方法,目标决定技术的选择。

参考文献:

[1] 梁家俊. 浅谈河流污染防治[J]. 科技信息:(学术版),2007(28).

河流污染的原因范文4

关键词:万水河 污染贡献率 等标污染负荷

中图分类号:X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5)06(b)-0126-02

万水河原名南沙河,发源于千山仙人台,南与海城河相邻,东为汤河。它是流经鞍山市城区的最大河流,上游有大孤山、千山、眼前山、胡家庙、金家岭和风水沟等6条较大支流,于陈家台桥上游先后汇入主流,其中千山溪流是主河道。流域面积458km2,立山水文站以上属山丘区,流域面积330km2,占全流域的72%,立山水文站以下为平原区,流域面积128km2,河道全长67km,在鞍山境内41km,市区立山段河长13km,于辽阳县南坨子汇入太子河,河宽一般80~100m。

为开展对万水河立山段的综合整治,需要了解万水河立山段的污染贡献率。主要从工业企业污水排放和生活污水排放两方面进行分析。

1 工业企业污染源统计

1.1 排入万水河工业企业污染源统计

根据鞍山市立山区环境统计数据,2012年排入万水河的工业企业污染源统计数据如表1。

1.2 等标污染负荷分析

(1)分析方法的确定。

等标污染负荷亦称“标化污染物排放量”。指污染源排放某种污染物的量与该物质的排放标准之比。即假定污染源排出的全部污染物都稀释到排放标准时所需的介质的量。该方法用于污染源评价,能较直观地反映出各污染源排污量的污染程度。该法简单易行且具有较好的综合性,其计算公式为:

式中Pi―――污染源i排放的总等标污染负荷

Pik―――污染源i排放的污染物k的等标污染负荷

Cik―――污染源i排放的污染物k的平均浓度

C0k―――污染物k的环境质量标准或排放标准

Qik―――污染源i所排污染物k的流量

qik―――污染源i所排污染物k的总量

等标污染负荷计算方法如下:

使中PI---为某污染物的等标污染负荷

CI---为某污染物的实测浓度

COI---为某污染物的排放标准

QI---为含某污染物废水排放量

(2)计算结果。

课题采用COD和NH3-N共2个因子进行等标污染负荷计算。对排入万水河的工业企业进行等标污染负荷分析可以得出,万水河立山段工业企业污水排放量为32.4万t/a。

2 生活污染排放量统计分析

以2012年排污口统计情况为基准,经调查,万水河立山段排污情况如表2所示,统计内容如下:

从表2可以看出,万水河立山段共有排污口17个,污水年排放量达5138.6万吨,其中排放量最大的排污口为劳动路安全街,排放量为1449.05万t/a,COD排放量最大的排污口是劳动路安全街排污口,排放量为7085.85t/a,占所有排污口的47%,氨氮排放量最大的排污口为劳动路安全街排污口,排放量为397.33t/a。

3 污染源贡献率分析

受统计资料所限,课题以万水河立山段接纳的工业企业污水、生活污水以及万水河年径流量为基础,以污水截留前的2012年环境质量现状统计数据为基准,对万水河立山段污染贡献率进行解析。

万水河多年平均径流量为6287.28万m3,万水河立山段上游韩家峪断面COD浓度为11.2mg/L,氨氮为0.1mg/L。对万水河立山段污染贡献率进行分析统计,统计结果如表3所示。

4 结语

采用COD和NH3-N共2个因子对万水河排入的工商业污染源进行等标污染负荷计算,对排入万水河的工业企业进行等标污染负荷分析可以得出,万水河立山段工业企业污水排放量为32.4万t/a,排序结果得出如下结论:对万水河污染贡献较大的工业企业为鞍山市沈焦洗煤有限公司和鞍钢集团房产物业公司,分别占统计企业的污染物排放负荷的36.5%和30.2%。对进入万水河的17个生活污水排污口进行污染物统计计算,经过万水河立山段各排污口生活污水COD年排放量达到了1.5万t,氨氮排放量达到了0.11万吨。

由万水河污染贡献率分析可以看出,从来水水量分析,万水河立山段主要为上游自然来水以及生活污水排放,二者几乎占万水河水量的100%,但从污染物负荷角度分析,则主要污染物均为生活污水所贡献。因此得出如下结论:万水河立山段主要污染贡献来源为生活污水排放,贡献率为97.7%,因此必须对排入万水河的生活污水进行治理,才能够改善万水河水质,提高万水河作为穿越城区北部主要河流的生态景观效果。该结论为后续的万水河综合整治提供了依据。

参考文献

[1] 孙义峰.李村河流域水污染原因及变化趋势分析[D].青岛:中国海洋大学,2011.

[2] 张晓雪.福州市白马河生态化改造研究[D].福州:福建农林大学,2012.

[3] 颜美玲.城市环境中河流整治与再生的研究[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12.

[4] 贾蕊.赣江南昌段河流健康评价研究[D].南昌:南昌大学,2012.

[5] 贺欣.太子河本溪段环境综合整治方案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12.

[6] 桂坤.兴隆河城区段治理研究[D].大连:大连理工大学,2013.

河流污染的原因范文5

关键词: 江汉平原;水资源;水污染;国外经验

中图分类号:F301.24;X5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2)08-0318-03

0引言

江汉平原水资源的来源由大气降水、地下水以及江河流水3部分构成。处于亚热带季风区的江汉平原,降水量充沛,年降水1100-1300毫米,年均1180毫米,折合平均降水量2193亿立方米。气温较高的4-9月降水量约占年降水总量的65%-75%。汉江是长江中游最大的支流,从陕西省河县进入本省郧西县,流经全省13个县市,在武汉汇入长江。全省每年过境客水资源约6300亿立方米,其中长江干流约为4000亿立方米,洞庭湖水系流入近2000亿立方米,汉水流入300亿立方米,然而,每年平均出境水量则超过7000亿立方米,其中基本都由长江干流出境。具体到平原区,每年平均过境客水资源5500亿立方米,地表径流资源总量1500亿立方米。丰富的水资源为江汉平原区工商业发展和人民生活带来极大便利,但在社会经济基础发展的同时,江汉平原水质污染也时有发生。本文试图对国外水污染治理的先进经验进行梳理,来找寻江汉平原水污染治理的措施。

1江汉平原水污染概况

随着江汉平原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工业化、城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人类的活动使大量的工业、农业和生活废弃物排入水中,水体污染逐渐加剧。通过调查,江汉平原沿江城市江段部分断面水质超过国家规定标准,岸边污染带严重。长江湖北段沿岸排污没有得到有效控制,形成多条污染带。其中个别断面的个别项目有超标现象,如天门以下至武汉河口段水质在枯水期多有超标现象。汉江大部分支流受到污染,唐白河、蛮河、小清河等主要支流水质曾一度超过五类标准,连农田灌溉水质标准都达不到。另外,平原区域内70%的湖泊、80%的中小河流存在不同程度的污染,水质日趋富营养化。水污染事故频发,特别是流域性的水污染事故时有发生,污染范围广、危害大,直接影响人民群众的饮水安全。

平原里最常见的水污染是有机污染、富营养污染、重金属污染以及这些污染共存的复合性污染。主要来源于工业污水、农业污水和生活污水。据调查,长江流域每年废污水排放总量达300亿吨,其中生活污水约占l/3,工业废水约占2/3。湖北省长江流域历年来污水排放量如表1所示。

数据来源:2001-2010年湖北省水资源公告.

1.1 工业污水、生活污水的排放江汉平原企业以乡镇作坊居多。其特点是规模小、布点散、行业杂、发展猛,由于我污水处理厂覆盖率较低,处理力度有限,这些作坊基本没有配套的环保设施,带来了“三废”污染――废水、废气、废渣,乡镇工业对农业环境的污染严重。

废水危害主要来自于造纸、印染、电镀、化工和食品加工业。其污水常呈酸性或碱性,直接排入河流和湖泊,使水资源遭到重金属和氰化物等有毒物质的污染。废气污染主要来源于土法炼硫、炼焦、窑业以及小化肥等行业,污染物以二氧化硫和氟最为严重。这些含硫废气排入环境,形成酸雨降落到地面,使地面水体受到污染,造成农业减产,给农业生态环境造成非常严重的影响。废渣污染主要来自于采掘业,由于有的向湖泊、江河、洼地倾倒,对土壤、水体和大气都造成了不同程度的严重污染。此外,大量未经处理的生活污水也是直接排入河流,严重污染了水质环境。

1.2 农业污水的排放农业污染不像工业排污、生活污水一样,不能量化的统计。然而,它却是人类健康的隐形杀手。江汉平原以农业为主,而农作物的生产中使用了大量的农药和化肥。在使用中,凡未被植物吸收利用的都在土壤中积累或转入地下水引起水体污染,最终导致对人体的危害,危害的传播途径如图1所示。

江汉平原区农村大量使用化肥及农药,湖泊和城市内湖富营养化加剧,水污染已经使相当多的地区出现水质型缺水,严重影响到当地居民的生存和农业可持续发展,水资源污染问题亟待解决。另外一方面,随着南水北调工程的启动,过境水量将会减少,减弱了水系的自身调节能力。我们可以预计在不远的将来,拥有丰富水资源的江汉平原将会面临日益突出的问题。

2国外典型流域水污染防治的经验

“先污染后治理”的局面先后在国外两大流域上演。欧美发达国家经过近一个多世纪的努力,其流域水污染防治的内容和形式已经发生了重大变化,同时也积累了许多宝贵经验。对于我江汉平原水资源污染防治方面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2.1 英国泰晤士河流域水污染治理经验泰晤士河位于英国伦敦南部。三个多世纪以前,泰晤士河水产丰富、风景如画,是世界上著名的鲑鱼产地。但是自19世纪60年代工业革命开始,泰晤士河水资源就遭到了严重污染,水质迅速恶化,同时也成为世界上污染最早、后果最严重的城市河流之一。

英国控制水污染主要采用环境质量目标法,即将工业企业排放的污染水水质与承纳水体的环境功能相结合,以控制污水不产生水体污染为目的,来制定水质标准。泰晤士河是英国水质管理模式的缩影,1974年英国政府规定了泰晤士河各河段的水质目标和排放标准。目前泰晤士河两岸排放的污废水都经过三级处理,处理后的污泥经管道用泵抽入船中,运至北海倒入海中。

英国政府成立了治理专门委员会和泰晤士河税务局(公司),对泰晤士河流域进行统一规划和管理,提出水污染控制政策法令、标准,有充分的治理保障。在泰晤士河的治理中,高度重视科学技术的作用。尤其是泰晤士河的第二次治理,是在有关科学研究的指导下进行的。科学研究帮助水务局制定合理的、符合生态原理的治理目标,根据水环境容量分配排放指标,及时跟踪监测水质变化。

泰晤士河属于潮汐河流,面临着两方面的污染。一是人为污染(主要是工业和生活污染,首先从近海口的下游开始);二是自然污染(咸潮入侵)。要解决自然污染,目前常用的有效办法是,增加上游水量,使下游有足够的清水径流下泄,以限制咸潮入侵。上游来水多了,也可提高下游水体对污染物的推移、稀释、扩散能力,从而对控制人为污染也是有好处的。

为此,泰晤士河在上、中游大量修建水库,在丰水季节拦蓄清水(兼有防洪作用),在枯水季节调节增加下游逸流,实行“以丰补枯”。泰晤士河全流域有主要水库三十六座,蓄水量达2.5亿立方米,相当于伦敦市九十天的用水量。据泰晤士水管理局统计,目前日开发地下水186万吨,相当于全流域日用水量的百分之41%。但在丰水季节,及时回灌,尽量做到抽用与回灌平衡。为了严格限制咸潮向清水区入侵,泰晤士水管理局在清水与潮水交界处坦丁顿建立堰闸。同时为了充分利用清水资源,在全河建立了六十八个船闸,以节制迁流,防止清水过快流失。

由此可见,英国政府针对泰晤士河的特点,采用环境质量目标法,对工业污染全过程进行控制;同时征收水污染税以及兴修水库的措施对该流域水污染的防治也起到了积极作用,对江汉平原水污染治理工作的开展起到了借鉴作用。

2.2 美国特拉瓦河流域水污染治理经验特拉瓦河流域,既有著名的纽约、费城工业区的点污染源,又有来自农业、森林落叶腐植质的非点污染。因此,在本世纪四十年代,水质被严重污染。六十年代开始,花了十年时间治理,现在全流域工业污染负荷已去除百分之九十,城市污染负荷也已去除百分之八十九,因而水质良好1979年,美国环境质量委员会(CEQ)对309个历史较长、资料比较完整的河流水质监测站进行了调查,溶解氧指标等于或大于5毫克/升(适宜鱼类生存繁殖)的,占百分之九十五[1]。

美国的环境保护,都从立法开始,治理河流也不例外。美国从四十年代起陆续颁发了保护水质水源的法规,有净水法,安全饮用水法、海洋保护法、农药法、毒物管理法、水资源回收利用法等。联邦政府控制水污染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899年的《垃圾管理法》,该法是出于防止企业向航运河道倾倒排放大量废物。明确处理常规水污染的第一个联邦立法是1948年的《水污染控制法》,此法授权联邦政府向州和地方政府提供财政资助以解决水污染问题,贷款给各个地方政府建设污水处理厂,鼓励他们去清洁他们的水源。1956年的《联邦水污染控制法修正案》所具有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制定一项由联邦政府直接向地方政府拨款以分担建设污水处理厂费用的规定,份额是联邦政府承担55%。1965年的《水质法》是联邦政府参与水污染控制行动的一个重要体现。但是自1972年《联邦水污染控制法修正案》开始,联邦政府才真正在制定和指导水污染控制计划中担任关键角色,该法的立法目标是恢复和维护国家水域的化学、物理和生物的完整性,它是美国规制向水域排污的基础性架构。1987年的《水质法》要求在1991年以前逐渐淘汰联邦建设拨款计划,由联邦政府提供州管理的周转型水污染控制基金来取代[2]。这些法规的颁发执行,对推动水环境的保护工作起了重大作用。其在实践中已逐步建立起一套健全的法制:涵盖范围全面,目标任务明确具体,且上下形成一个整体法规体系。

排污许可证制度是各国水污染防治法所普遍采用的一项法律制度,对于水污染的有效控制和水环境质量的改善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从世界范围看,美国的水污染物排放许可证制度是极富特色和卓有成效的,在美国水污染防治法律中地位显著,是美国水污染防治法的核心,对美国水环境的保护与改善发挥了显著的作用。

在法律地位上,从排污许可证制度的法律依据看,美国联邦法律《清洁水法》规定了水污染物排放许可证制度,第402条规定,任何人从一个点源排放任何污染物进入美国的水域(waters),必须获得“国家污染物排放清除系统”(the National Pollutant Discharge Elimination System,以下简称为NPDES)许可证,否则,即属违法。在规范对象上,NPDES许可证的规范对象包括“污染物”、“点源”和“水域”三个要素,且《清洁水法》对于这三个要素作了明确的界定,清晰明了。且随着时代的发展,NPDES的使用也不断出现新趋势,顺应了社会经济的发展。美国NPDES许可证的种类分一般许可证和个别许可证两种形式,颁发的根据在于排污设施的排放性质、类型、排放水体的水质要求等因素。一般的许可证主要颁发给具有某种共同性质的特定排污点源设施,而对不具有共性性质的排污者特殊对待,颁发个别许可证,对其使用特殊的条款和要求[3]。

法规制定后需要有一个强有力的监督执法系统。在美国,联邦环境保护总署,地区分署,流域委员会和州、市等地方政府的有关部门,都在根据法规管理环境。各级环境保护机构还设置了执法处,配备许多律师,监督执行法律,并研究执行法律过程中情况和问题,使法律得以顺利贯彻。

同时,在美国,凡是在人口集中的地方都建有污水处理设施。每一个污水厂都有明确的服务人口和服务面积的指标。美国的污水处理厂处理的都是工业和生活混合污水,但是工业污水都要经过预处理达到一定标准后才允许送入城市污水厂,否则污水厂是不接受的。预处理的要求,主要是去除重金属和生物难以降解的一些有毒有害物质,在美国有专门预处理法,对各行各业都规定了具体要求。在美国建设污水处理厂的投资主要来自四个方面:一是联邦政府拨款,二是地方财政,三是罚款收入,四是污水收费。凡是排向污水厂的污水,不仅对工厂要收费,对排出污水的居民也要收费。所有污水都处理了,再加上其他一些措施,河流水体的质量,自然就能得到保证。

综上可以看出,美国在流域水污染防治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其关于水污染防治法律法规的制定和实施在世界范围内也处于领先地位,值得我国借鉴。美国兴修废水处理厂的办法也深得人心,该方法同样适合处于水污染现象严重的中国。

3江汉平原水污染防治的建议与措施

以上几个流域都经历了“先污染、后治理”的过程。从中可以看出,河流污染后,治理的过程十分漫长,治理费用也十分高昂,这一点并不符合我国国情。国外治理流域水污染的经验对江汉平原目前进行的水污染治理虽然有一定的借鉴意义,但更重要的是要结合江汉平原区的实际情况及其社会经济发展的特点,从保护与利用相结合的思路出发,采取相应的对策和措施。

3.1 江汉平原水污染防治的总体思路――保护与利用并举江汉平原水污染防治应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大江汉平原经济结构调整力度,注重用改革的办法解决制约水环境保护的体制、机制问题,遵循保护与利用并举的原则治理水环境,从而促进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基本思路如下:

3.1.1 对水资源进行合理的开发和利用要制定和完善水法规和政策,严格实施取水许可制度和水资源费征收、使用制度,实现水资源的合理开发、高效利用、优化配置,加强对水资源统一开发和管理。

3.1.2 在水资源开发利用的同时,要做好水资源的保护不仅要保护好水源头的生态环境,加大小流域的综合治理力度,控制地下水超采,防止水土流失和水资源枯竭;还要尽快实施水功能区划制度,划定水功能区,按照水功能区划进行纳污总量和污染排放总量的控制,建立入河排污口审批制度,保护好饮用水的质量,减少污染,确保城乡居民饮水安全。

3.2 江汉平原水污染防治的具体措施

3.2.1 采用土地处理污水方法的措施目前美国力求采用土地净化法来净化污水,以改变现行的需要耗费大量经费的污水处理方法。日本、荷兰等国也采用了该法。土地处理污水包括低速灌溉法、高速渗透法和地面漫流法,所需经费很低。美国密执安州一座17万人口的城市,采用低速灌溉法处理生活污水,所需费用还不到净化厂三级处理的20%。在低速灌溉法中,为防止农田受污染,先将污水进行二级处理或经氧化塘氧化后再用于灌溉。由于土地处理和氧化塘投资低、耗能少和技术简单易于维护,因此很适合江汉平原现实情况,应大力推广。具体说,就是把污水有控制地投配到土地上,利用土壤-植物-微生物复合系统的物理、化学、生物学和生物化学特征对污水中的水、肥资源加以回收利用,对污水中可降解污染物进行净化的工艺技术。土地处理污水法是污水生态处理技术的基础,是污水土地处理系统的进一步发展。以土壤介质的净化作用为核心,在技术上特别强调在污水污染成分处理过程中植物-微生物共存体系与处理环境或介质的相互关系,特别注意对生态因子的优化与调控,是生态学四大基本原理在水资源领域的具体运用。

3.2.2 实行工业污染全过程控制英国泰晤士河采用的质量目标分析法对其流域水质管理与治理起到很好的积极效果,江汉平原也应结合其自身特点对当地工业污染的全过程进行管理控制。工业污染4个控制途径如源削减、综合利用、净化处理和贮存的综合运用称为全过程控制。它分为3个层次:①低层控制,即从生产组织到储运等生产全过程的污染控制;②中层控制,即从基本建设、技术改造、工业生产以及供销活动的工业再生产过程的全过程控制;③高层控制,即生产、流通、分配、消费等各领域中的经济再生产全过程控制。

3.2.3 兴建城市废水处理厂,实施废水资源化美国特拉瓦河流域在人口集中区域兴建污水处理厂的措施受到了很好的效果,在江汉平原区水污染治理的过程中也应积极吸取这一经验,多渠道筹措资金,加大城市废水处理厂的投资力度,城市的排水管网应与废水处理厂同步建设,全面推行征收城市废水处理费,解决城市废水处理厂的运行维护资金问题;对个别水资源短缺的地方,还应将处理后的出水作为稳定的水资源加以利用。

3.2.4 征收水污染税的措施我国在2003年修订并颁布了《排污费征收使用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该条例以行政法规的形式确立了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排污收费制度,规范了排污费的征收、使用、管理,但从多年的征收实践来看,效果并不理想。

随着水污染问题的日益严重,世界各国,尤其是西方一些发达国家,纷纷采取措施来保护水环境,改善水质。在诸多的保护措施中,征收水污染税已被证明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新举措。在我国,水环境污染已相当严重,加剧了水资源的供需矛盾。因此,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开征水污染税,在不断完善防止水污染的法律法规的同时,充分发挥税收杠杆的调节作用,是我国治理和保护水环境的有效途径。有关行业税率的制定可以借用庇古税的想法,根据污染造成的危害程度对排污者进行征税,以弥补排污者的私人成本和社会成本之间的差距,使两者相等。为使全部的社会成本内在化,适应的环境税率应该能够使得污染削减的边际成本等于社会损害,这里用治理相应污染所需费用来衡量排污造成的货币损失[4]。

3.2.5 水污染防治法规应做相应改进中美两国有关水污染物排放许可证制度存在较大差异,借鉴美国的经验,建议对我国的《水污染防治法》做出如下修改:其一,在《水污染防治法》中明确和提高排污许可证制度的法律地位,在水污染防治领域全面推行排污许可证制度,确立其在水污染防治法中的核心地位和重要作用。其二,完善排污许可证的规范对象,《水污染防治法》应对“排污者”、“水体”、“污染物”“点源”、“面源”等概念加以明确的法律界定;使用排污许可证规范暴雨排放及颁发以流域控制。其四,完善许可证的形式,突出科学性与灵活性、强调个性与共性的结合;有关许可证的内容,应增加有关被许可人的监测和报告的义务等内容。

4结语

流域水资源污染的防治工作不仅是河水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流域水资源环境与社会经济和谐发展的重要条件。相对于一些欧美发达国家而言,我国的水污染防治工作起步较晚,但国外已经成功的水污染防治的经验无疑将对江汉平原水污染的防治工作提供极其重要的借鉴意义。我们应该结合江汉平原的现状特点以及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特点,不断探寻行之有效的水污染防治对策和措施,并号召全民参与水环境保护的工作中,为人类美好家园的建设添砖加瓦。

参考文献:

[1]上海市水质污染治理考察团.英美治理河流污染的经验[J].上海环境科学.1982(1):40-45.

[2]刘晓佳.美国水污染治理公共政策及思考[J].唯实.2005(8),119-123.

[3]陈冬.中美水污染物排放许可证制度之比较[J].环境保护.2005(1), 20-22.

[4]陈少英,刘翠萍.征收水污染税的设想[J].生态经济.2001(8):41-43.

[5]郭焕庭.国外流域水污染治理经验及对我们的启示[J].环境保护.2001(8):39-40.

[6]郑春宝,马水庆,沈平伟.浅谈国外流域管理的成功经验及发展趋势[J].人民黄河.1999(1):46-47.

[7]刘宝,廖声萍.水资源的现状、利用与保护[J].西南石油大学学报. 2007(6):1-11.

[8]姜瑞强.论千岛湖水资源的保护与开发[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5(3):82-85.

[9]陈梅,钱新.公众参与流域水污染控制的机制研究[J].环境科学与管理.2010,35(02),5-9.

河流污染的原因范文6

关键词:水污染控制 城市河流 城市河流污染

中图分类号:X2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3973 (2010) 02-125-02

城市河流是我国水体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广大城镇居民的生命之源,也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不竭之力。但伴随着人口的增多、工厂的增加、工业建设的加强,其遭到的比较严重的污染,直接危害到了城镇居民的健康生活,影响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1引言

城市河流在城市化进程过程中出现了一系列环境问题,根据相关调查,我国城市河流普遍出现水污染与生态退化等问题,突出表现为水质恶化乃至黑臭、水生态严重退化甚至破坏、堤岸人工化、河流形态几何化、城市水灾频发、河流景观极大伤害,成为我国水环境污染中的重灾区。

根据相关资料显示,目前,全国80%以上的城市河流受到污染。据全国2222个监测站的统计,在138个城市河段中,符合Ⅱ、Ⅲ类水质标准的仅占23%,超过Ⅴ类水质的占到38%,这些数据足以说明我国城市河流遭到了严重的污染。

归纳起来,我国城市河流普遍所表现出来的水体污染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水质污染严重,COD、BOD5、氨氮、总氮、总磷等超标严重;(2)水体溶解氧低下,部分区域已经处于厌氧状态,河流自净能力丧失;(3)堤岸硬质化,城市河流面积减少;(4)河流生态退化甚至遭到破坏,生物多样性减少;(5)河道透明度下降,河流景观差。

2城市河流污染现象产生的原因

通过作者的分析和总结,上述城市河流污染现象的产生主要受到生活污水、工业污水及农业污水三方面的影响。

(1)城市生活污水排放总量不断增长,但污水的处理率没有同步增加,致使河流遭受严重污染,既影响了城市河流的水质,又影响了城市的景观,破坏了城市的生态环境,使人们的健康和生活受到损害。

(2)工业污水排放仍是城市河流目前的重要污染源。虽然外资企业、合资企业和国有大中型企业的污水得到了有效治理,对污染严重的工厂采取了关闭、搬迁等措施,但是许多中小型企业和乡镇企业的废水没有得到有效治理,偷排、漏排的现象时有发生,甚至对有些国家明确规定不许排放的有毒有害物质仍排放入河流,导致河流污染日趋严重。

(3)农业污水的排日益增加。随着郊区城市化发展,小城镇的生活污水量急剧增加,化肥、农药的流失量也越来越多,而且郊区畜禽养殖业的发展,使规模化养殖场的粪尿和废水基本上未经处理就直接排人河流,成为日益严重的污染源。

3宏观上的城市河流污染治理规划

在进行城市河流污染治理之前,必须对城市河流所存在的问题进行详细的调查和研究,以保证采取确实可行的治理方法和河流污染控制技术。

城市河流污染问题的调查研究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1)河流的历史沿革;(2)城市化进程的发展;(3)河流污染源调查;(4)水质下降和恶化过程;(5)土地利用的改变;(6)地形地貌调查;(7)河流水动力学变化过程。

调查是前提,在城市河流污染调查完成之后,紧接着就是根据调查研究所得来的实际情况,有效的对城市城市河流污染进行治理。治理应从城市高度与流域范围进行思考、规划、设计、实施。城市河流的修复则应以控源为主,生态修复要以自然修复为主。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综合规划,合理布局;(2)确定近期与远期目标;(3)目标制定的依据。

4细节上的城市河流污染控制

城市河流污染治理不但需要整个的规划,还应该有具体的河流污染控制技术支持,文章就主要控制技术进行概述分析。城市河流污染的常用污染控制技术按照其性质可分为化学法、物理法和生物修复法和生态恢复法等等。这些方法都已经在国内一些城市河流水体污染治理中得到应用,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也积累了相当充足的实践经验。

4.1城市河流化学处理方法

城市河流化学处理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化学除藻、化学絮凝以及重金属的化学固定等,城市河流的化学处理方法在运用方面操作比较简单、效果显著受到了广大工作人员的青睐。但它并不是适用任何受到污染的河流,只有在某些特定的条件下加以合理的使用,对于那些污染较为严重的城市河流,不但可以有效的控制污染,还可以起到缓解、治理污染的作用,接下来,文章对以下主要化学处理方法进行介绍。

(1)化学除藻技术。化学除藻技术是针对城市河流澡类的生长繁衍而提出的处理技术,特别是针对于少数城市河流的富营养化,应用的比较广泛。化学除藻技术在操作方面比较简单,效果反应迅速、明显,可以起到快速治理的效果,从而短时间内提高城市河流污染水体的整体透明度。但在此要提出的是这种方法的使用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水体富营养化,因为它不能将氮磷等营养物质从污染水体中彻底的清除,以致澡类生长的根本条件还存在。

(2)化学絮凝处理技术。该技术主要是通过投加絮凝剂而去除河流污染中污染物,可以通过絮凝剂的使用使溶液中的胶体、溶质、悬浮颗粒等污染物质凝聚为体积较大的絮凝体,这样就可以实现固体、液体分离,去除河流中的污染物,可以有效的改善河流水质。随着此技术的推广,在城市河流污水一级处理方面应用得非常广泛,并且取得了明显的效果。伴随着城市河流污染源的多样化、污染程度的严重化,在城市河流高污染水体处理中应用的比较广泛,比如说对臭黑水的处理,逐渐得到相关部门的重视并得到一定程度的普及。

化学絮凝处理技术可以有效的控制城市污染河流内的源磷负荷,并且可以高效的释放河流底泥的磷,从而改善水质状况。絮凝剂按其化学性质可分为有机高分子絮凝剂、无机盐类絮凝剂以及微生物絮凝剂。有机高分子絮凝剂又可分为合成和天然改性有机高分子絮凝剂两种;无机盐类絮凝剂主要包括铁盐、铝盐、水解聚合物等低分子盐类,其品种较少;而微生物絮凝剂可以克服无机高分子和合成有机高分子絮凝剂本身固有的缺陷,是一种良好的无二次污染处理剂,具有深远的研究前景。

城市污染河流治理中的化学絮凝处理技术主要有两种:第一,不采取其它任何保护措施,直接将絮凝剂投放到已受污染的城市河流水体,其方法操作比较简单,效果显著,并且迅速,但具有一定局限性;第二,通过某种方式将河水注入到以建好的构筑物中,然后投放絮凝剂,等絮凝剂沉淀后,把水又放回到河流中,这种方法不但可以净化已污染的水体,还可以有效的减少二次污染。由于化学絮凝技术在使用过后可能会产生一定的二次污染,所以它比较适合对天然城市河流污染的处理,尤其是对除磷和COD污染物具有明显的效果,对南方城市河流富营养化的处理具有很大的帮助。

(3)重金属的化学固定技术。此方法主要针对于含重金属的城市污染河流处理。通过PH值的调高,城市污染河流中的重金属会形成碳酸盐、硅酸盐、氢氧化物等难溶性沉淀物。从而可以将重金属结合在底泥中,以减少其对水质的污染,但该方法并不能彻底的去除水体中所含的重金属,所以在使用方面还要还需要经过深思熟虑。

4.2曝气复氧技术

对于有些城市污染河流,由于其污染的比较严重,那么受污染的水体耗氧量就会大于其自然复氧量,溶解氧很低,甚至可能会处于缺氧状态。通过向水体曝气复氧,可提高水体中的溶解氧,逐步恢复河流的自净能力,并作为突发性污染的应急措施,为鱼类生存创造必要的条件。其原理是污染水体中的溶解氧与黑臭物质(如H2S、FeS等还原性物质)之间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因为还原性物质耗氧阶段具有耗氧速率快、历时短、阶段反应为化学反应、CODCr削减量大于充氧量等特点,并且曝气对消除水体黑臭有着良好的效果。

曝气复氧可分为固定式充氧站和移动式水上充氧平台两种。移动式水上充氧平台机动灵活,可以对河道、湖泊的局部突发性污染在较短的时间内进行干预。移动式水上充氧平台可以具有动力推进装置,亦可借助其它船只将平台移往需要充氧的水域进行短时期的定点工作。根据国外的成功经验,对付河道突发性污染宜采用具有动力推进装置的充氧平台-曝气船。英国泰晤士河两艘充氧能力分别为10t/d与30t/d的曝气船组成的河道曝气系统就是成功的工程实例。并且曝气复氧技术的使用可以根据耗氧情况来分阶段进行,如苏州河下游河段的耗氧过程包括四个阶段:还原性物质耗氧阶段、CBODI耗氧阶段、NBOD耗氧阶段和CBODII耗氧阶段。

4.3底泥疏浚和综合调水方法

(1)底泥疏浚。大量研究论证表明,在截流了输入城市河流的直排污染源和控制了支流的污染后,底泥的污染成为内在的污染源。疏浚城市河流中下游段底泥,将减少底泥再悬浮而造成河水黑臭和底泥耗氧所造成水质恶化的环境问题,增加水体溶解氧,有利于生态系统的恢复。在进行底泥疏浚时,要注意挖泥顺序的选择,挖泥、装驳、外运、卸料堆放流程的实施以及浮泥和淤泥疏浚工艺的处理。

(2)综合调水。综合调水是一种城市河流污染治理的重要辅助措施,其主要是利用已建和新建的水利工程,实施水利调度,以增加城市河流河水流量,增大河道的输移容量,加快流速,调活水体,提高水体的置换速度,减少污水团在河道中的停留时间,实现近期基本消除河流水体黑臭和黑带,使河流水质有明显改善的目标。

4.4河流的生态恢复方法

河流生态恢复是指通过人为的相关调控,使受损害的河流恢复到受干扰前的自然状态,恢复其周围生态环境、整个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以及流域范围的生态和景观,河流生态恢复计划不仅针对河流本身,而应该考虑流域的影响和变化。

通过笔者的概括和总结,常用城市河流生态修复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四种:

(1)人工湿地处理方法。人工湿地是一种由人工建造和监督控制的、与沼泽地类似的地面,这种湿地系统是在一定长宽比及地面有坡度的洼地中,由土壤和填料如砾石等混合组成填料床,废水可以在床体的填料缝隙中流动,或在床体的表面流动,并在床的表面种植具有处理性能好、成活率高、抗水性能强、成长周期长、美观及具有经济价值的水生植物如芦苇等,形成一个独特的生态环境,对污水进行处理。人工湿地的污染净化过程涉及物理、化学、生物等多方面综合作用。

(2)植物进化处理方法,河水植物净化技术主要有浮床植物技术,该技术的核心是将植物种植到水体水面上,利用植物的生长从污染水体中吸收利用大量污染物(主要是氮、磷等营养元素)。

(3)渗流生物膜净化处理方法,为了强化周丛生物对河水中有机污染物的去除作用,可以用卵石等作填料,在河滩或者河岸构筑渗流生物膜净化床。渗流生物膜净化床因填料材料和粒径的不同,除了生物降解有机物外,还可能产生物理吸附、沉降、过滤等作用,去除悬浮物和氮、磷、重金属等。

(4)多自然型河流构建处理方法。建多自然型河流思路的共同特点是通过河流生态系统的修复,恢复提高河流的自净能力。多自然型河流构建技术包括生物和物理两部分。

5结语

城市河流日趋严峻,文章对城市河流控制的分析只是起来一个提纲挈领的作用,特别是在具体控制技术采用,付诸于实践的时候,要根据河流污染的具体情况,进行选择运用,或者综合运用,并从城市建设、居民生活、工业生产等方面的水污染源头进行控制,要保证控制治理后能够有效的保持城市河流的水体的长期健康。

参考文献:

[1]江红梅,王正中,张小朋.我国城市河流水环境综合规划治理探讨[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34).

[2]徐海娟,冯本秀.河流污染治理与生态恢复技术研究进展[J].广东化工,200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