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流污染的影响范例6篇

河流污染的影响

河流污染的影响范文1

关键词:招苏台河;污染现状;污染源分布;改善水质措施

1概述

招苏台河是辽河的主要支流之一。招苏台河发源于吉林省四平市山区,在辽宁省昌图县汇入辽河干流。由《2001-2010年吉林省环境质量报告书》[1]可知,吉辽跨省界断面的水质基本为劣Ⅴ类,一直以来处于重度污染。其支流条子河对招苏台河的污染贡献最大。条子河发源于吉林省梨树县孟家岭,经由四平入辽宁[2]。条子河承纳了上游四平市的工业、生活污水后在辽宁昌图县境内汇入招苏台河。

四平市城区污水全部汇入条子河,因此其水质质量直接影响到四平市的水资源利用和开发,对老工业基地的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3]。条子河水质污染直接导致四平地区水环境容量降低,很大程度制约了该地区可持续发展,更是导致辽河流域水质污染严重的主要因素之一。针对跨省界河流-招苏台河水体污染严重,以吉林省境内的招苏台河流域为研究对象,针对其水体污染严重、流量小等特点,分析其污染影响因素,并提出针对性的改善水质措施。

目前国内有较多的流域性污染控制方面研究,但多以大江(河)流域为主,如黄河、长江、辽河等。曾对辽河、招苏台河流域农业面源污染以脑及底泥中氮和磷的分布与释放特征等进行过研究。但其仅从所研究单方面对辽河、招苏台河流域污染状况进行分析,未对其污染控制以及改善水质措施进行简述。

2 污染状况分析

2.1 农业面源对流域污染

农业面源污染是非点源污染的重要方面,其对水质质量下降的贡献越来越显著,当前已受到了高度重视,“十一五”以来各地区政府加大了对流域农业面源污染的研究和治理工作。近年来对河流的发源地污染的防治工作,引起高度重视,随着大量工作的开展取得了较好的成果。招苏台河发挥着农业用水及污染物受纳的重要作用,它的污染防治对沿线下游水质质量以及生态环境的持续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2.2 非点源畜禽养殖业污染对流域污染

多年来我国畜禽养殖业发展迅速,是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产业。但是受规模化养殖业发展的限制,畜禽养殖业造成的污染十分惊人。国家对此高度重视,提出全面推进畜禽养殖污染防治,于2001年颁布《畜禽养殖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596-2001)》,并将开展畜禽养殖污染减排列入国家“十二五”重点规划。

招苏台河流域作为辽河的重要支流,其沿岸人口较多,养殖业比较发达。据初步调查,在流域沿岸共有养殖场91家,具有290.55万头(只)养殖量,每年排放粪12.70万吨、尿11.18万吨[4];来源于农村畜禽养殖业的非点源污染成为是引发吉林省招苏台河流域出省境断面长期超标的重要原因。对各方面的影响日益显著。

2.3 沿岸农村生活垃圾自由堆放造成的水体污染

研究流域在吉林省境内长度为103km,流经梨树县梨树镇、郭家店镇、孟家岭镇、十家堡镇等12个乡镇,在喇嘛甸镇六家子村张家桥出境。流域沿岸散落分布多个村庄,其中梨树镇、郭家店镇和十家堡镇分布面积较大。

受目前农村生活垃圾处理技术的限制以及村镇污水收集治理能力制约,沿线的农村生活垃圾及污水均未有效处理直接汇入纳污水体或者直接排放在河道两岸,在丰水期随着地表径流进入河流中,给水体造成严重的污染,成为非点源污染的重要污染源之一。

2.4 点源尾水排放方式对流域污染的影响

吉林省招苏台河流域两个省界断面均与其所在地城镇污水厂排放口距离较近,因此尽管城镇污水厂已进行升级改造且达标排放,对两个断面水质影响仍然很大。与《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劣Ⅴ类水质质量相比,即使城镇处理污水厂尾水按最高排放要求的一级A标准,处理污水厂所排放的污水污染物浓度也远远高于。该段流域污染物负荷大大超过纳污河流的环境容量。当前流域污染源尾水排放形式均是集中式排放,尾水排放口设置的不合理(集中式),直接导致排放污水初始稀释倍数较低。

目前我国点源达标尾水的排放形式仍是以集中式排放为主,通过河水的流动,爱到稀释自净作用,进而对排放污水中的污染物进行降解,以满足纳污水体的水环境功能目标。随着当前工业与城市化的快速发展,使一部分污染物受纳河流变成了渠系,频频引调补给让河流生态系统简单化和均匀化的河流,加快生态退化速度,使得纳污水体的环境容量和净化能力大大下降。因此,开展污染源尾水排放方式对纳污水体环境质量影响的研究,提高纳污水体的自净能力及改善水体环境质量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2.5 流域水量波动对水质的影响

多年来招苏台河流域径流量渐渐下降,90年代以后下降趋势更加明显[5]。丰水期径流量与年径流量的比渐渐减少,2000年以来比值已低于60%。但是废水排入量却递增趋势。流域污径比大大增加,尤其是枯水期,河水基本上是污水。即使所有排放口均是达标排放,其水体水质仍然超过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的V类标准。

招苏台河流域多年平均降雨量约500mm、平均降水量499.6mm,一直以来受干旱困扰。多年流域降水主要集中在汛期(6-9月),占全年的70%左右。流域径流量年内分配也不均,主要为汛期 6-9月,占全年的60%-70%。

流域水量波动较大,但是排放污水量每年来只增不减,要想研究流域污染治理就必须探讨流域水量波动对水质的影响。

2.6 沉积物持续释放污染物对水体污染

沉积物与水体之间污染物浓度经常打破平衡,尤其当水体水质量提高后,一定会发生积物(固相)与水体(液相)之间污染物质浓度重新平衡。除沉积物中溶解性污染物直接溶入水体(液相)外,由于水体流动使沉积物悬浮,而底泥细粒表面吸附的污染物质与扩散到间隙水中的污染物质通过沉积物水界面向上渐渐扩散,造成二次污染,进而影响水质。

参考文献

[1]吉林省环境监测中心站.吉林省环境质量报告书[R].长春:吉林省环保厅,2001-2010.

[2]陈冰.浅谈条子河、招苏台河水污染给昌图县人畜饮水带来的危害[J].环境保护科学,2009,35(1):45-47.

[3]葛淑芳,朱晓娟,沈万斌,等.条子河四平段水污染特征及成因分析[J].环境保护科学,2012,38(6):22-26.

[4]张爱丽.吉林省招苏台河流域农业非点源污染模拟与防治研究[D].

河流污染的影响范文2

为确保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效益的发挥,作为对调水工程影响较大的大汶河及其流域的水环境必须加以控制和治理。现结合我们多年来的调查研究资料,谈谈有关对策。

1、大汶河主要污染源及其污染现状

近年来,由于人口和经济的急剧增长,大汶河流域水体污染较为严重。据1990—2000年监测统计资料表明,流域内排污量较大,污染物质严重超标。受流域内各种污染源的排污影响,大汶河河流水体质量状况较差。

1.1主要污染源分布情况

新泰市是泰安市的主要工业基地,主要有造纸、印染、化工、机械、冶金、采掘等工矿企业,大都座落在大汶河南支柴汶河的上游河畔。

莱芜市位于大汶河北支牟汶河的上游,主要工业有钢铁、采矿、电力、机械、造纸等。

泰安市区是泰安市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工业基础比较雄厚,主要有造纸、酿酒、食品加工、纺织、印染、机械、化工等,工业废水及城市污水大部分经泮河及其支流三里河、奈河和梳洗河等河流汇入大汶河。

肥城市是泰安市新兴的工业城市,位于泰安市的西北部。主要工业有采煤、炼焦、造纸和酿酒等,全部工业废水经康王河流入大汶河。

东平县在大汶河的下游。主要工业有造纸、纺织、酿酒及化工等。

宁阳县主要工业有化工、造纸、农药及煤矿等,大汶河流经宁阳县北部,接纳宁阳县部分工业废水和生活医疗污水。

1.2污染现状及其构成分析

(1)大汶河流域主要污染源分布较广,以新泰市、莱芜市、肥城市和泰安市为重点区域,它们是工业集中地域,排放的污废水量大。其等标污染负荷占整个流域的90%左右,是污染源的重点治理和控制区。

(2)工业废水中的主要污染物以悬浮物、化学耗氧物质COD为重点,是流域工业废水中最为主要的污染物质,它们的污染负荷占整个所评价的11项主要污染物的污染负荷的85%左右。其次是挥发酚、氰化物、石油类和硫化物等,其等标污染负荷比为13.5%。

(3)就行业来讲,矿业、造纸业、饮食业和化学工业是污水排放大户,其等标污染负荷占全部行业等标污染负荷的93%以上。

(4)以纳污区域来分,大汶河南支柴汶河上游新泰市城区处,大汶河南支楼德至磁窑段;大汶河北支牟汶河、莱芜市城区处及支流泮河区域;大汶河支流康汇河及下游东平湖较为严重,其等标污染负荷占全流域的等标污染负荷的95%以上。

(5)乡镇企业对流域水体的污染不容忽视,废水排放量逐年增加,乱排乱放现象较为严重。

(6)流域内化肥、农药的施用是面污染源的主要污染物质,大量地施用农药、化肥,直接通过降水、径流进入水体,对地表水和地下水都会产生较严重的污染。对于本流域,大量的农药、化肥,其有害物质通过径流汇入大汶河及其支流,因此对大汶河的水质有着较大影响。

1.3大汶河水环境质量现状分析

1995—2000年大汶河大部分断面在枯水季节均超过地面水V类水质标准,从水期上分析,枯水期的COD浓度高于丰水期。从断面上分析,王台大桥、角峪、北甸子断面中,角峪COD浓度最高,王台最低。从污染物类型方面看,COD、高锰酸盐指数检出值较高,为主要污染物质,与污染源所排放的主要污染物质基本一致,另外,受农药、化肥等面污染的影响,水体中的总磷、总氮等营养物质有所增加,大汶河属有机污染。按年分析,高锰酸盐指数1995年为20.6mg/L,2000年为12.05mg/L,主要污染物浓度大致呈下降趋势。由于河流水量季节性变化明显,枯水季节径流量很小,大汶河的主要水源来自沿河各县(市、区)排放的工业废水和生活医疗污水,污径比增加,点源性影响大,而丰水期雨水增多,河水径流量大,污染物扩散稀释较强,浓度有明显降低。

2、污染危害及污染源治理现状

大汶河是泰安市、莱芜市的主要地面河流,河流水量季节性变化较强,枯水季节大汶河的主要水源来自沿河各县、市、区所排放的工业废水和生活医疗污水,这些污废水直接影响着大汶河的水质。

近年来,由于国家和政府对环境的重视,大汶河流域经过各方人员的努力,其环境污染的局部有所控制,但从整个流域来讲,随着经济的发展,特别是近年来乡镇企业异军突起,这些企业比较分散,并且因陋就简,“三废”处理设施极不健全,所生产经营的产品项目大都是污染较为严重的产品项目,如造纸、电镀、化工、印染、纺织、采煤等。因此流域整体的污染还在日趋严重。因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所造成的污染纠纷日渐突出,给国民经济的发展带来了许多不利影响,造成了越来越多的不应有的经济损失。

3、大汶河污染与自然的关系

由于大汶河属于季节性较强的河流,因此在枯水期河道常出现断流,断流后,各排污区域所排放的污水不能自净。而在其排污口下游某一河段内水分蒸发渗漏掉,其污染物质留存于该河段的河床底泥中。当断流后的第一次河道过水时,其河流中的水质污染较为严重,这是由于该时期排入河中的污染物与断流时留存于河床底泥中的污染物的并重作用。在丰水期,河流流量较大,大汶河主要起排洪作用。此时,河流水质污染较轻。

大汶河地表水化学成分特征值主要受气候、下垫面条件和周围环境等因素的影响。一般与降水、径流的分布呈相反的趋势,河水化学成分随着气候的季节变化较大,并且在地域上也有很大差异,特别是人类活动对河水化学特征值产生较大影响。如在多雨地区,河水被降水稀释,其矿化度较低,反之,则较高。受人类活动的影响,城镇附近的河水化学特征值较高。

4、河流水质污染原因分析

4.1大量的工业废水是造成河流水质污染的主要因素

随着流域工业尤其是乡镇企业的迅速发展,大量工业废水直接或间接排放到河流,虽然企业基本上都已实现达标排放,但由于治理水平较低且辖区内造纸企业较多,废水中仍有大量的污染物进入水体,造成河流水质的污染。

结构性污染突出。据重点污染源统计结果,在流域工业废水污染源中,造纸、酿酒等行业是主要的废水污染源,也是限期治理的重点。其中1999年泰安市工业废水COD年排放量3.36万t中,造纸行业20472t,煤炭采掘业5551t,食品饮料行业5493t,化工行业1368t。

4.2城市污水逐年增加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生活污水排放量逐年增加,而城市污水处理厂建设滞后,使城市生活污水成为主要污染源之一。据统计,泰安市2000年生活污水COD排放量为68680.3t,占COD总排放量的49.15%。目前,仅有1座污水处理厂,处理能力5万t/d,年削减COD0.693万t。还远远不能达到对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的目标。

4.3畜禽水产养殖和农业面源污染不容忽视

随着工业污染源治理达标排放和城市生活污水处理厂的建成运行,面源问题日益突出。农用化学物质的不合理使用是造成调水沿线农村面源污染的主要原因。农药、化肥、地膜的污染不断加重。全市化肥使用量逐年增加,2000年全市农药施用量6308t;化肥施用量174821t,其中氮肥78766t,磷肥24758t,钾肥17983t,复合肥53314t。不合理地使用化肥,导致土壤板结、地力下降,加剧水体富营养化。一些规模畜禽养殖场有机物不合理排放,使地表水、地下水受到一定程度的污染,影响到水质质量。

4.4水资源短缺加剧水质污染

由于受气候干旱等因素的影响,降雨和客水来源持续减少,水资源日趋短缺,对接纳的大量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起不到稀释和净化的作用;废水中的污染物在河床中沉积、渗透,同时造成了沿岸地下水的污染;丰水期由于降水形成地表径流汇入河内,使河床中沉积的污染物被冲至下游,易造成下游水体污染的加重或造成突发性污染。在枯水期,大多数河流仅有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排入,即使企业达标并建设城市污水处理厂,大部分河段也难以达到功能区要求。

5、大汶河水污染综合防治对策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看出,大汶河水体污染较重,制约着流域乃至山东省的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健康水平的提高,对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的实施、运行和管理有着重要影响。因此,对大汶河水污染系统进行治理和控制,是改善河流水体质量、保证区域生态环境良性循环和区域资源永续利用的关键措施,是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是确保南水北调调水水质和清水廊道、生态廊道建设的重要内容。搞好大汶河水污染源综合治理,应重点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5.1加强城市污水和工业废水的控制和整治

城市污水和工业废水排放量大且污染集中,是流域的主要污染源。必须采取措施加快整治及控制,以防止对水体的污染和生态环境的破坏。

5.1.1加快城市污水处理厂的建设及实施早在1986年11月原国务院环境保护委员会就颁布了《关于防治水污染技术政策的规定》,其中明确提出“工矿企业的污水治理,除少数大型企业或远离城镇的企业单独治理外,其他能排入城市管网的,应由以企业单独治理为主,逐步过渡到以城市汇水区为单元的区域综合治理为主。”根据国内外经验,工矿企业排出的废水根据需要按规定作适当的预处理后,通过管网汇入城市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可以省去工矿企业进行分散治理的水处理设施,节约大约25%的建设资金和50%的运行费用,并具有占地少、人员省、效率高,处理后的水体便于利用,污泥便于处置,减少二次污染等优点。可见,兴建城市污水处理厂是治理和控制城市及工业污废水的有效措施。

5.1.2积极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大力发展技术含量高、无污染的工矿企业对现有企业要加快生产设施和工艺流程的更新及改造,减少和控制“三废”的排放量。对达不到治理标准的企业,应坚决关掉。对新上企业,必须做到“三同步”。更重要的是要加强统一规划、科学预测,上一批经济效益高、技术含量高、没有污染的工矿企业。

5.1.3搞好城镇建设规划,逐步实施环保型城镇建设模式在城镇建设规划、设计及实施过程中,必须以保护生态环境、维持生态平衡为前提,搞好科学规划、科学设计、优化布局,并做好对生态环境影响的评价。

5.1.4加强城市垃圾的处理城市垃圾的乱堆乱放,严重影响城市景观,污染水体和环境,是不容忽视的污染源。有些国家在城市垃圾的处理方面做的较好,有许多经验和方法值得我们借鉴。处理好城市垃圾,一方面可以改善市容市貌,防止对水体和环境的污染;另一方面,可以回收利用、变废为宝,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

5.1.5发展污水灌溉将富含营养物质的城市污水,经过一定处理,达到灌溉水质标准后,引入农田、林地。这样既能增加土壤肥力,提高农、林产品的产量,又能缓解大汶河流域水资源的供需矛盾,还能避免大量的污染物质进入河流和湖泊,造成河流和湖泊水质恶化。因此,这也是一种治理污染源的有效措施。

5.1.6工业企业建立环境管理体系,实行全过程控制排污企业要建立健全治理设施运行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将污染治理设施管理纳入生产经营管理活动之中,定岗定责,保证设施正常运转。继续实行定期巡查、突击检查、运行报告、情况通报、停运审批等行之有效的制度,增加现场检查、监测频次,逐步实行自动化监控,及时发现和纠正擅自停运治理设施、超标排污等违法行为,确保污染治理设施发挥应有的效益。

鼓励企业申请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对企业生产实行全过程控制,在产业结构调整的背景下,积极开发无毒、无污染产品,采取节能降耗的新工艺。建立环境管理体系能使企业在生产产品和提供服务的同时,不断采取循环用水、节约用电、回收废弃物、改进工艺流程等手段,达到节约成本、降低能耗、物耗水平的目的。

5.2采取有效措施,防止面源污染

5.2.1控制农药、化肥的施用是防止面源污染的有效途径有毒是农药、化肥的基本特性。农药、化肥施用的最终归宿是直接暴露于生态环境。从各种类型的污染物对生态系统影响的面来看,农药、化肥是最为宽广的。农药、化肥的残留物随着大气和水的运动做长距离迁移,从一种环境介质扩散到另一种环境介质,并且可通过食物链影响到远距使用地点的地区和水体,使该地区和水体产生生物富集。对水体来讲,破坏水体生态系统的平衡。据有关资料,单甲脒对水生生物群落均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浮游生物比较敏感,药后头几天内,种类数量及多样性指数下降,浓度越大,影响越明显。一周后,浮游生物群落逐步恢复,甚至增多,但群落的结构已经发生变化,敏感种类减少或消失,耐污种类增加,生物多样化降低,破坏了生态平衡。

大汶河流域面积9068km2,面污染问题亦不容忽视。特别是近年来随着农田农药、化肥施用量的增加,对大汶河和东平湖的水质产生着一定的影响。因此,对大汶河流域面污染的控制十分重要。首先,要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全社会对农药、化肥环境污染危害性的认识,以便进行有效的防范。其次,要加强农药、化肥生产流通的管理,确保农药、化肥品种与质量符合国家的规定和标准,避免违禁和不合格产品用于农业生产中。同时,重视对流通市场的管理,杜绝农药、化肥在运输、储存、供销等环节上存在危害生态环境的隐患。第三,加强科学技术指导,控制农药、化肥的施用量,做到科学、合理、安全施用。第四,研究开发和施用高效、易降解的无公害和无污染的农药、化肥。

5.2.2大力发展生态农业生态农业是实现我国农业生产,农业经济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成功模式。要树立大环境生态观念,加大农、林、牧、渔环境污染源管理力度,控制水土、有机质流失和土壤污染,大力推广有机农业和生态农业,引导农民开发和生产有机食品,推动种植结构的改变。比如,泰安市现共有有机蔬菜200hm2,产品经国家环保局有机食品开发中心化验,达到国际有机食品标准,产品出口美国、日本。到2005年,全市有机食品种植面积将达到850hm2。推广高效、实用的节水灌溉技术,大力发展节水农业。全面开展生态农业县建设工作,推广山区猪-沼-果生态模式,搞好山、水、林、田、路综合治理和涝洼地、塌陷地“上粮下渔”改造工作。推行青储饲料、秸杆气化、秸秆还田,禁止秸秆焚烧。

6、结语

水污染问题是环境问题的一个重要方面,水体污染严重制约着流域内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并造成重大损失。作为对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影响较大的大汶河及其流域,为确保调水工程的实施、运行和管理以及最大效益的发挥,采取有效措施,加强流域水体污染的控制和治理是当务之急。本文提到的有关对策和措施,虽然很不全面,但可作为一定的参考。笔者相信随着调水工程的实施和当地政府的日益重视,大汶河水污染问题会得到有效的控制和治理,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将会发挥应有的效益。

参考文献:

[1]庞清江.大汶河水污染控制系统规划研究[J].水资源保护,1996,(3):43-47.

河流污染的影响范文3

关键词:卫津河;水质监测;污染指标;分析评价

中图分类号:TU99文献标识码: A

Abstract: The Wei Jin River as the second major rivers in center of Tianjin city, playing the main role in sewage, saving water and ecological landscape. The sampling and monitoring long-term of Wei Jin River, evaluated and analyzed the main index of Wei Jin River pollution andpollution status,providing the scientific basis for control of the Wei Jin River.

KEY WORDS: The Wei Jin River, Water Quality Monitoring, Pollution indicators, Analysis and evaluation

前言

近年来随着我国城市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口的相对集中,人们对环境问题的认识逐渐得到了深入,对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重视。近年来,天津市卫津河由于污水的排入,水质污染日益严重,改变了水体的自然状态,其自净能力逐渐降低。本文针对天津市卫津河污染负荷的进入情况,选取具有代表性的5个采样点,对天津市卫津河进行长期的采样监测,并对监测结果进行数据分析,得出影响卫津河污染的主要污染指标。

一、卫津河水体水质状况变化情况

(1)浊度

图1-1 卫津河各采样点浊度变化曲线

如图1-1可知,在整个采样期间,卫津河各个采样点浊度情况变化波动上下很频繁,无规律而言,引起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降雨及空气中悬浮颗粒降落至水体中引起的。其中受降雨的影响,7、8月份六里台桥处浊度变化波动很大。

(2)色度

图1-2 卫津河各采样点色度变化曲线

六里台桥处色度上下波动很明显,而其他采样点处仅在7、8月份有波动,其他月份变化情况很小,7、8月份,由于大规模降雨后,污染物质随雨水径流流入河道中,从而导致卫津河各采样点色度急剧的升高。

(3)COD

图1-3 卫津河各采样点COD变化曲线

如图1-3可知,六里台桥处的COD浓度远高于其它各点(最高达到69mg/L),且7、8月份受降雨影响比较明显。主要原因与前面分析一样,大规模降雨后该点附近排污口排入大量有机污染物的污水,进而导致该点COD浓度异常的升高。汛期过后,六里台桥处COD浓度明显降低,解放南路桥处COD浓度与其他三处采样点相比一直处于较高水平,但明显低于六里台桥处。

(4)氮

图1-4 卫津河各采样点总氮变化曲线

由图1-4可知,卫津河各点总氮浓度随降水有较大波动,7、8月份最为明显。其中,六里台桥7、8、9月总氮明显高于其它采样点,进入10月后各点总氮浓度逐渐下降到较低水平。

(5)磷

图1-5 卫津河各采样点总磷变化曲线

由图1-5可知,卫津河六里台桥处总磷含量在汛期到来时变化较大,且比其他采样点高出很多。与总氮的变化情况不同的是,其他采样点总磷的含量受汛期的影响不是很大,整个采样期间总磷变化波动不大。

二、卫津河水质污染现状

水质现状评价是为了揭示水环境质量是否达标,如不达标分析其原因,通过水质现状评价分析得出造成水体污染和恶化的主要污染源及主要污染指标,并对水体污染对生态系统的影响有一定的认识了解。 [1~6]

1.感官污染现状分析

卫津河水体水质的感官污染现状分析从感官上来分析水体的污染程度,包括色泽变化、浊度变化、产生气泡及臭味等方面的污染状况。

由图1-2色度的监测结果可知,卫津河水体色度变化波动很大,色度较小时达到几十,较高时甚至上百,水体往往呈现绿色,尤其是在夏季,藻类疯长,水体中漂浮着一层藻类,严重影响卫津河水体的景观功能。如图2-1所示。

图2-1 卫津河高色度水体情况

卫津河水体中含有泥沙、有机质以及无机物质的悬浮物和胶体物质,使水体浑浊,浊度升高,经监测最高浊度值达到37.8NTU,严重降低了水体的透明度,而影响感官甚至影响水生生物的生长。如图2-2所示。

图2-2 卫津河高浊度水体情况

随着大规模的降雨,污染物质随雨水径流排入河道中,尤其是六里台桥附近有排污口,大量的降雨,使得雨污合流水排入河中,使水体受到严重的污染,水体发黑发臭,水体表面有泡状物。如图2-3所示。

图2-3 受污染后卫津河水质情况

2.水质达标污染现状分析

对天津市卫津河水体水质进行水质达标污染现状分析,是为了找到造成卫津河水体污染和恶化的具体原因,对污染源及各项污染指标进行分析比较,得出造成卫津河污染的主要污染指标,从而为提出净化景观水体的控制方案提供科学合理的依据。

本文对天津市卫津河水体进行了长时间连续的监测,卫津河主要起到排沥、蓄水和生态景观的功能。因此可以采用《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的IV类和V类水体标准进行水质达标分析评价,采用的评价因子有化学需氧量、总氮、总磷及氨氮4项进行达标分析。具体水质达标分析见表2.1。

表2.1 卫津河水体水质达标分析汇总表

由表2.1可知,氮和磷是卫津河水体污染的主要污染物。作为衡量水体中有机物的污染程度的指标化学需氧量(COD),在IV类和V类水体中的达标率分别为70.22%和91.01%,污

染较小。

氮作为水体的主要营养物质,对景观水体水质的影响很大。卫津河水体中总氮在IV类水体中的达标率为26.97%,在V类水体中的达标率为46.07%,可见氮元素是造成卫津河水体污染的主要污染指标。

大量文献表明,控制水体富营养化的主要因素是磷。卫津河水体中子总磷在IV类水体中的达标率为40.45%,在V类水体中的达标率为64.61%,达标率比总氮稍微有所提高,但达标率也不高,可见磷元素也是造成卫津河水体污染的主要污染指标。

三、结论

1.对卫津河设置五个采样点进行连续监测表明,夏季大规模降水后雨污合流水流入河道当中,影响河道的水质状况,导致氮、磷等营养指标急剧增加。

2.起点六里台桥处水质受影响最大,夏季大量降雨后长时间处于黑臭状态,汛期过后,水质稍微变好。

3.经分析,氮、磷等营养物质是卫津河水体的主要污染物,而COD的污染不是很严重。

参考文献:

[1]郦桂芬.环境质量评价[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89.

[2]陆雍森,马仲文,张爽.环境评价[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1990.

[3]丁桑岚.环境评价概论[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1:101~102.

[4]陆雍森.环境评价[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1999.

河流污染的影响范文4

关键词:浊漳河河段;污染现状;评价;主要污染因子;原因分析

Abstract: This article According to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Station of Changzhi city "Eleventh Five-Year" period ZhuoZhang water monitoring data,

Water Contamination of Changzhi city paragraph Zhuozhang scientific evaluation, a detailed analysis of the condition of the paragraph Zhuozhang water pollution, determine the major pollutants that affect water quality and pollution change analysis to explore the formation process and control of pollution sources pollution.Keywords: Zhuozhang reach; pollution status; evaluation; major pollution factor; cause analysis

中图分类号:[TE991.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104(2012)

“十一五”期间与“十五”期间的水质相比,长治市浊漳河水系污染程度虽有所减轻,但河流污染还是呈普遍现象,许多断面的水质已基本失去地表水功能而成为排污沟。因此,对浊漳河河段水质污染现状进行科学的评价,找出影响水质的主要污染因子及其产生的根源,探讨污染源污染的形成过程和控制途径,对治理和控制浊漳河河段水质污染可提供参考的科学依据,也能为环境管理部门的决策和管理、以及对浊漳河水系的规划管理和综合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1 研究区域概况

长治市的主要河流是浊漳河,属海河水系。在本市境内分南、西、北三大源。三源交汇于襄垣县境内,汇合为浊漳河干流,由平顺县出境注入河北省,境内流长200余公里,流域面积10035平方公里。流域内有水库五座,分别是申村水库、漳泽水库、屯绛水库、后湾水库和关河水库,其中漳泽水库位于浊漳河南源,控制流域面积3176 Km2,最大库容4.3×108m3,是长治市工农业及生活用水的主要水源之一。

浊漳河在长治市共设21个监测断面(包括汇入南源的支流石子河、绛河、5座水库),受到沿途12个市、县(区)工业、生活污水排放的影响。

2 浊漳河系污染现状

通过对“十一五”期间21个断面的监测数据系统的分析:整个浊漳河系影响水质的突出指标为: NH3-N、COD、BOD、石油类等;主要污染河段为:石子河、漳泽水库上游河断、黄碾至王桥段河段 ;水库水质较好,各水质指标无超标现象。

以监测结果分析各断面水体功能:将“十一五”期间浊漳河系21个断面的监测结果,结合GB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进行对比与分析,可知浊漳河系21个断面有12个断面符合山西DB14/67-94《山西水环境功能划分》标准,其余9个断面未能达到功能类别要求;其中 劣于Ⅴ类的断面11个,达到时Ⅴ类的断面有1个,符合Ⅳ类的断面有3个,符合Ⅲ类有3个,符合Ⅱ类有3个,见表1、图1。

3、浊漳河系水质污染评价:

3.1各断面的综合污染指数及污染负荷

利用综合污染指数计算模式,引用GB3838-2002《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Ⅲ类标准,

对“十一五”期间长治市浊漳河第21个断面进行了评价,各监测河流、断面水质污染评价结果、各主要污染物分担率及其排序、各断面污染子因子评价结果详见表1。

表1“十一五”期间长治市地表水各断面水质污染评价与主要污染物情况表

河流 断面 水质类别 污染程度 Pj Kj% 超标污染物的超标倍数/污染分担率

源 申村水库 Ⅱ 优 0.25 1.2 ——

交里 劣Ⅴ 重度污染 0.65 3.2 NH3(1.74/30.1)、COD(0.64/18.1)、BOD5(0.64/17.8)

店上 Ⅴ 中度污染 0.51 2.5 NH3(0.68/23.7)、生化需氧量(0.12/15.9)

北寨 劣Ⅴ 重度污染 1.14 5.5 NH3(3.56/28.6)、石油类(1.99/18.8)、BOD5(1.69/16.8)

漳泽水库 Ⅲ 良好 0.35 1.7 ——

黄碾 劣Ⅴ 重度污染 2.91 14.1 挥发酚(15.6/40.7)、NH3 (9.35/25.5)、BOD5 (2.71/9.07)

五阳村 劣Ⅴ 重度污染 2.66 12.9 挥发酚(13.0/37.6)、NH3 (8.85/26.5)、石油类(2.54/9.67)

王桥镇 劣Ⅴ 重度污染 2.07 10.0 挥发酚(8.32/32.5)、NH3 (7.92/30.8)、COD (2.20/11.1)

流 小交 劣Ⅴ 重度污染 0.89 4.3 NH3(3.37/35.2)、COD (1.06/16.5)、BOD5 (0.62/13.1)

石梁 劣Ⅴ 重度污染 0.72 3.5 NH3 (2.51/34.8)、COD(0.43/14.4)、BOD5 (0.12/11.1)

实会 劣Ⅴ 重度污染 0.55 2.6 NH3 (1.35/30.8)、COD (0.07/13.8)、BOD5 (0.02/13.4)

王家庄 Ⅲ 良好 0.31 1.5 ——

石子河 暴马 劣Ⅴ 重度污染 3.18 15.4 石油类(12.3/29.7)、NH3 (11.2/27.4)、BOD5 (7.18/18.4)

河 屯降水库 Ⅱ 优 0.30 1.4 ——

屯留桥 Ⅳ 轻度污染 0.41 2.0 石油类(0.32/24.3)

司徒桥 Ⅳ 轻度污染 0.40 2.0 石油类(0.43/24.7)

浊漳

西源 段柳 劣Ⅴ 重度污染 0.89 4.3 NH3 (1.80/22.4)、石油类(1.61/20.8)、BOD5 (0.95/15.6)

后湾水库 Ⅱ 优 0.29 1.4 ——

甘村 劣Ⅴ 重度污染 0.66 3.2 NH3 (1.69/29.0)、石油类(0.37/15.1)、COD (0.34/14.6)

浊漳

北源 关河水库 Ⅲ 良好 0.33 1.6 ——

河流污染的影响范文5

关键词:淮河流域;河道工程;环境影响

Abstract: This paper is combined with the engineering characteristics of Huaihe basin plain river, river dredging, embankment filling system analysis, dam and other different types of project on hydrological regimes and water environment, ecology, production and life of residents and the construction period of the main adverse environmental impacts, countermeasures were put forward the corresponding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Keywords: Huaihe River Basin; river project; environmental impact

中图分类号:TV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工程类型及特点

1.1平原河道土方类工程

平原河道土方类工程一般有河道疏浚、河道裁弯取直、开挖分洪道、堤防填筑等工程,其主要目的是扩大河道行洪能力,提高河道防洪除涝标准,减轻洪涝水灾害。这类工程的主要特点有:①呈线状分布,工程战线长,顺河流方向一般长达数十千米至数百千米、但横向影响范围相对较狭窄,一般仅数十米至数百米,扰动和破坏原地貌范围一般有数平方千米至数十平方千米;②以土方挖填工程为主,土方工程量往往非常巨大,土方挖填工程量一般有数十万立方米至数千万立方米;③河道开挖或堤防退建往往将大量的农田变成河槽或河滩地及堤防压占用地;④线性工程总体施工期长,但某一河段施工期较短,一般几个月就可完工。

1.2平原河道治理建筑物工程

平原河道治理建筑物工程一般有沟口防洪涵闸、节制闸、分洪闸、泵站等。①沟口防洪涵闸的作用主要是当干流发生洪水时,为防止洪水倒灌到支流内形成洪灾,在支流沟口修建的控制性涵闸,当干流水位低于支流水位时则打开闸门排泄支流涝水,对生态环境影响较小。②节制闸的作用是为了农业灌溉、城镇工业或生活用水、航运等进行蓄水利用,在河道上修建的拦河闸坝。③分洪闸是在分洪河道上控制分洪的闸坝,当需要泄洪时敞开汇洪,平时闸门关闭,当水位超过正常蓄水位时控制下泄水量。④泵站是为了农田排涝或灌溉而修建的泵站,当干旱需要灌溉时启用灌溉泵站,当外河水位高于内河水门形成内涝时启用排水泵站。

建筑物工程量多,规模一般以中小型居多,且分散。其中数量最多的是沟口防洪涵闸。大型枢纽工程施工期较长,可达数年;小型建筑物施工期短,一般1个非汛期可以完成。

2.主要不利环境影响及环境保护对策

2.1对水文情势的不利影响及对策

2.1.1分洪道工程

分洪道工程将大大削减主河道洪水流量,降低主河道水位,同时又使得受纳河道流量和水位大大增加。分洪道分有闸控制和无闸控制两种。有闸控制的分洪道运行原则一般是当主河道水位(或流量)达至一定标准时,开启分洪闸分洪,当主河道水位(或流量)降至一定标准时关闸停止分洪,因此对水文情势的影响一般发生在洪水分洪期,影响时间较短。无闸控制的分洪开始和结束时间及分洪流量大小由上游来水量大小、分洪道与主河道设计的水力特性决定,对主河道和分洪河道的影响不仅在分洪期,其他时期也可能产生影响。

分洪道工程其不利影响主要体现在分洪期,可能会使分洪道两岸低洼地区原有排水系统出路受阻,延缓内涝水排出时间,造成因洪致涝或加重内涝。应重点分析分洪水位与当地防洪排涝水位之间的关系,以及可能受影响的范围和程度。环境保护对策措施可采取优化分洪道布置、断面或水位设计,增加必要的排涝工程、优化分洪闸优化调度等措施,尽可能避免或减轻对分洪道两岸低洼地因洪致涝的不利影响。

2.1.2河道开挖和筑堤工程

扩挖(疏浚)河道,使相同水位条件下的河道过水断面面积扩大,水深加大,泄流能力提高,或在相同流量条件下,河道水位降低,涝水能够顺畅下泄。修筑堤防工程可加大河道泄洪能力,提高河道防洪水位。挖河后可能会使非汛期河道水位降低,可能对其他取引水工程产生不利影响,河道开挖过深非汛期也可能会导致河道两侧地下水位下降过多,其环境保护措施主要是针对河道实际情况,采取优化河道断面设计等措施,尽可能避免其不利影响。

2.1.3河道节制闸工程

河道节制闸工程一般作为水资源利用工程或通航渠化工程。汛期行洪时闸门一般敞开泄洪,不行洪时一般控制在汛限或正常蓄水位以下;非汛期以蓄水为主,闸上蓄水位一般控制在正常蓄水位以下。对水文情势的影响,行洪期主要是轻微抬高闸上水位,非洪水期则显著抬高闸上水位,减少下泄水量。由于节制闸长期抬高闸上水位,可能会导致河水补给两岸地下水,闸上河道两岸一定范围内地下水位抬高,可能会引起渍涝、土壤盐碱化等潜在影响,应采取相应的排水、截渗等措施加以防范。闸下游水量减少,可能对闸下用水户取用水和水生生态产生不利影响。特别是一条河道上修建多座闸坝,层层拦蓄,对河道径流的累积影响将更大。应从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角度,对工程布局、开发规模提出合理化建议,避免水资源过度开发;结合下游用水要求和水生生态保护要求,完善闸坝调度方案,保护下游用水户合法权益和水生生态环境。

2.2对水环境的不利影响及对策

河道治理工程运行期本身不排放污染物质,为非污染型生态类工程,但分洪河道运行期可导致污染转移及节制闸积蓄污水、减少下泄水量从而对水环境造成影响;工程施工除常规的生产生活污水对水环境的影响外,河道及建筑物施工导流有可能导致污染转移,挖泥船施工扰动对水环境的影响等。

2.2.1分洪河道

分洪河道对水环境的影响主要取决于主河道水质、分洪道分泄流量、接纳污染源情况、受纳水体原有水质和流量等因素。一般情况下,分洪时流量较大,水质已明显好转,对下游河道水环境不会产生明显不利影响。应对上游集水区域进行污染源治理,对有闸控制的分洪道进行防污调度,对无闸控制的分洪道调整设计方案、避免或减轻不利影响。

2.2.2节制闸

节制闸对水环境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对闸上、闸下及地下水的影响3个方面。

由于节制闸改变了原有河道水文情势,闸门关闭期间水量和水位在闸上显著增加,闸上水环境容量有所增大,但水的流动性变差、污染物质降解呈变缓趋势。对闸下水环境的影响主要是由于下泄水量减少,使闸下流速变缓、水体纳污能力下降。对水质影响主要取决于闸下入河污染源强大小和闸下水量多少。若闸下无污染源,则建闸对闸下水质有改善;若闸下污染源多,减少上游来水对闸下水质有不利影响。值得注意的是,若闸坝调度不当,有可能存在闸上积蓄大量污水,洪水初期集中下泄,严重恶化下游河道水质的潜在影响或水污染事故风险。解决水污染问题的根本途径是治理污染源,强化入河污染物总量控制制度,从源头上削减污染物进入水体;在工程设计中采取的环境保护措施主要是节制闸调度方案应增加防污调度要求,经常保持小流量下泄,在较大程度上可缓解其不利影响。

节制闸对地下水的影响主要发生在地下水位低于闸上水位时,由河道污染水侧向补给两岸地下水,造成地下水污染。其污染范围取决于闸上水位与地下水的关系、地下水水力传导系数等。工程设计中可采取优化闸坝蓄水位、两岸防渗处理等措施减轻其不利影响。

2.2.3施工导流

平原河道需要治理的地区,除了是主要的农业生产基地外,往往也是人口集中、工业发展较快的地区。对于水质受污染的河道,当工程必须采取导流(即将水流改道使其不经过需要施工的河段)施工时,则有可能将污水导入水质较好的河道,恶化下游水环境,并由此对其他环境产生明显的不利影响。应优化施工导流线路或时机,尽可能避开敏感保护目标;利用导流河道闸坝或在一定位置修筑挡水坝、开挖导流渠等约束污水导流在可控范围内,避免污水扩散。

2.2.4挖泥船施工

挖泥船在取水口附近施工时,施工扰动使悬浮物含量剧增。根据有关监测资料,悬浮物超标范围在流动性差的湖、库中可达数50~100m,在流动水体施工下游区可达数百米甚至上千米,在此范围内的取水口水质易受到不利影响。底泥污染严重的河段挖泥船疏浚时,施工区河段一定范围内的水质及排泥场退水质排泥场退水受纳水体可能产生明显不利影响。预防和保护措施一般有采用先进的挖泥船铰吸设备以减少扩散范围、施工避让取水时间措施,以及取水口临时改变取水口位置等。

参考文献:

河流污染的影响范文6

关键词:甘肃省;黄河流域;生态环境;策略

中图分类号:X570

文献标志码:A

黄河流域水源是我国水文自然生态环境系统中一道重要的水文自然生态环境屏障,是西北、华北地区的重要上游水源,生态环境保护和水功能极其的重要。黄河从西至东流经9个自治区和省,最后汇入渤海。因为这条江的河流主要由于流经山区地处中国黄土高原的丘陵地带,所以经常会夹带大量的黄土泥沙,以河水泥沙多而闻名于世,因而它也被人们称为是世界上河水含沙量最多的一条河流。人类的发展历史经过实践证明,优良的自然生态环境是保证人类的生存和可持续发展的根本,黄河作为中华文明的最主要发源地之一,我们称其为“母亲河”。黄河流域甘肃段的范围涵盖了9个市州58个县区,黄河像一条巨龙,将陇原的大地分为河西和陇东。甘肃陇原处于我国黄河流域上游,约占全黄河流域地区土地总面积的18%。

以生态文明思想为统领,把加快推进黄河流域的生态保护和高质量的发展作为重大的国家发展战略任务提出。这是因为有历史以来我国协调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文明经济建设与发展的重大决议,也是我国黄河保护和治理史上的一座重要里程碑。黄河流域生态文明战略地位十分突出,是我国重要的流域生态安全屏障和重要的社会经济活动地带。近年来流域生态保护和文明建设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随着时代的生态文明加速和技术的进步,仍然存在一些严重影响生态环境的问题:例如临近黄河的工业企业的污水收集管网覆盖率低;临近黄河的城市、城镇地区污水处理能力无法满足需求;临近黄河的市州存在农村地区农业源的污染,畜禽水产养殖废弃物污染;黄河流域活动的移动源污染,间接或直接的影响着“母亲河”。黄河流域的生态环境问题日益显现。

1甘肃黄河流域生态环境污染状况分析

1.1城市工业企业发展伴随的污染问题突显

时代经济的高速腾飞,近些年来企业工厂迅速发展,工业企业不断扩张,建设速度逐年加快,规模不断提升,随着经济的增长,环境问题也愈发明显。综合分析,发现地方基础能力建设滞后,污水收集管网覆盖面小,配套设施不能及时有效完备,一些环保基础能力较为薄弱,导致废水收集效能不高,处置废水功效不明显。周边水环境存在一定风险隐患,也会破坏周围生活环境。

1.2城市、城镇污水处理能力不足

较发达的大中型城市,污水处理管网的总体设计规划相比较而言很完善,但对于经济和城市管理基础的建设都比较滞后的大中型城市的部分老城区,特别是大型城市规划由于总体设计缺乏足够的前瞻性,对城市排水的专项规划没有足够重视,未做到系统化、专业化及完整性的规划,因而布设的大型污水管网缺乏系统化及科学的设计与规划,直接造成了污水处理管网的结构设计不合理,铺设的构架不成熟,衔接不顺畅。因为经常会有此类的管网建设问题同时发生,会极大程度的影响生活污水处理管网的收集以及建设。例如甘肃临近黄河的部分国家重点的建制镇生活污水处理配套设施不能充分满足居民生活区域污水收集以及处理的需要。

1.3农村农业源的污染愈发突出

农业环境面源的污染主要影响因素来自农业的化肥、农药、农膜、畜禽养殖粪便、农业废弃物的污染、以及农民生活的垃圾。农业方面的污染主要导致农产品和农村生态环境的发展趋势发育不良。受到直接污染的农田和土地在逐步的递增,尤为严重的是由于农药、化肥的不合理使用以及由于农业造成的废弃物处置不合理和农业资源化综合利用的不足,产生的农业生态环境污染。进而可能对空气、水体、土壤增加了环境负担。

1.4甘肃黄河流域移动源污染日益明显

近些年来,以船舶为主要运输工具的船舶开采、运输、旅游观光,在黄河流域以及甘肃段的迅猛发展,船舶污染也随之增加。船舶污染是在其航行、停泊、开采的运输过程巾对周围的水体及其环境产生的流动性污染,主要的污染因素有富含油类的物质、生活环境巾的污水、船舶有害的垃圾、船舶有害的排气等,而其巾又以富含油类的物质对水体污染的危害最为严重。船舶的移动性直接决定了由于船舶移动所带来的流动性污染物不可能局限或固定在某一污染区域范围内,一次的流动性污染可能会同时向多个地区污染,给流域污染的有效治理也造成很大困難。

2甘肃黄河流域生态环境的滞碍

2.1污染面源较多,环保意识不足

工业排放的污染是甘肃省黄河流域的主要污染,在工业排放的企业中以化工、食品、酿造、石油产品加工、炼焦、造纸等几大主要行业的污染较重。农业源的污染对于黄河生态环境造成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农药使用、化肥使用、畜禽养殖、农用废弃物等几个方面。甘肃省是农牧和能源材料工业为主,社会经济领域巾发展比较滞后同时生态环境又很脆弱的地区之一。地区的生态环境基础建设较弱,为了追求较高的经济效益,忽视生态环境的保护,阻碍了生态环境事业的发展,生态环境的保护意识也亟待加强和提高。

2.2生态环境基础薄弱

甘肃省近年来的环保投入逐年呈递增趋势,但由于城市和工业发展进程过快,生态环境历史欠账较多,环保基础薄弱,使甘肃在污染治理、节能减排、环境监测、自身能力建设等方面的资金不足。又因地方经济落后等因素,在生态环境的投入往往跟不上形势的走向。

2.3水资源规划亟待优化

在水资源规划时,多以研究重大的关键问题提出,在战略性的环境影响评价方面研究考虑较少。对于一些解决地区、流域和区域水资源配置能力空间布局、确立供水保障体系建设和供水基础设施建设基本依据的总体规划,由于编制过程中未考虑战略环境影响评价,从源头上对甘肃黄河流域和区域供水基础设施建设工程的生态优化不足,也难以全面反映规划实施后的水资源配置、生态环境影响等[1]。

2.4生态系统功能失衡

近30年间鱼类种群和资源量已减少约50%,土著和珍稀濒危保护鱼类减少超60%,人类对河流干预造成的生物栖息损害明显。对于湖泊、湿地、河流等水体的自净化能力下降。湖泊湿地的面积减小、蓄水量下降,流域内微生物的多样性受到损害的速度明显加快。而一些地区不严格遵循自然规律,对湿地进行“生态错位修复”甚至“破坏性修复”的现象不断发生和增多。人工营造湿地的面积持续增加的幅度达60%以上,不顾水资源支撑的条件而营造出较大面积的景观水域并严重破坏黄河流域自然生态系统的现象不断发展,伪保护生态或口号保护生态、“破坏性修复”等生态现象多有发生。黄河流域的水源涵养功能持续进一步削减。因复杂的气候原因和过度的放牧因素,黄河源区雪线的上升、冰川的融化、冻土消融速度的加快,湖泊湿地和沼泽河口滩涂湿地的萎缩及草地逆向演替趋势的持续快速发展,水源涵养的能力进一步降低。因黄河水电水库的开发和水利建设,河流水文情势的变化显著,鱼类生境的逆向压缩、胁迫性的影响显著。黄河流域的生态功能在逐步退化、降水减少、水量偏枯,水体的稀释和微生物降解对污染物的综合利用能力递减[2]。

3甘肃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对策

3.1提高思想认识加强刚性约束

(1)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提出,治理黄河,重在保护,要在治理。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要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以水而定、量水而行,因地制宜、分类施策,上下游、干支流、左右岸统筹谋划,共同抓好大保护,协同推进大治理,着力加强生态保护治理。要在治理的理念,促进全流域高质量持续发展、改善黄河流域人民群众的生活、保护传承弘扬巾华黄河优秀传统文化[3]。

(2)强化生态环境保护的监管。探索完备甘肃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监管体制,研究制定甘肃黄河流域生态环境监管实施细则。做好水资源保护和开发综合利用的刚性约束管理和指标监督,统筹科学制定发展规划,减轻各方面污染源污染物的排放量及其污染物的入河量,以期更好地防止和有效減轻黄河流域水环境的污染,服务黄河流域生态保护的韧性城市基础设施功能完善和水环境长效治理建设、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4]。

3.2持续黄河流域生态投入,把握甘肃高质量发展机遇

健全黄河流域自然生态的治理与协调机制,积极争取国家生态环境项目和政策性资金的支持,设立重大黄河流域自然生态环境的保护与治理工程专项资金,推动重大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治理重点工程项目的落地和实施。探索研究新的投融资机制,科学地引导资金投入于黄河的生态保护治理项目工程。统筹黄河左右岸、干支流等不同的特点。建立健全黄河各流域保护生态治理与协调工作联动机制,统一部署推进和落实区域黄河流域空间自然资源开发与保护、水资源的利用与综合管理、生态环境污染风险与防范等工作的行动和措施。抓好各项生态治理工作的落实,助力和推动甘肃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和高质量发展[5]。

3.3完备搭建甘肃黄河流域生态责任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