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校合作国内外研究现状范例6篇

家校合作国内外研究现状

家校合作国内外研究现状范文1

关键词:外语院校;联合培养;模式探究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06-0226-01

一、国内各外语院校联合培养研究生的现状

国内外联合培养研究生是由国内外双方教育机构对中国境内选拔的研究生进行共同指导、共同培养、共同管理的一种研究生培养形式。

近年来,各院校采用课程设置、教师及研究生互访、学术讲座、报告等多种形式加强国际交流,然而存在很多问题:一是合作主体范围总体偏小,主要是在中外高校之间进行,与国外的科研机构、学术组织及国际企业合作较少;二是联合培养的深度和力度不够,项目合作培养时间短、规模小,持续性和系统性不够,很大程度上停留在研究生的国际交流与合作研究等范围,缺乏发展的后劲;三是经费缺乏,投资渠道单一。

二、目前各外语院校国内外联合培养研究生的尝试

(一)不断完善联合培养研究生的管理体制

1、高度重视,成立专门的组织机构。由主管研究生工作的副校长为组长,研究生院、国际交流处等部门相关工作人员为成员,并拨付专项基金作为联培生的培养费用。

2、完善制度建设,科学选派与管理。各学校制定了《国家汉办学生汉语教师志愿者派出工作管理暂行办法》、《招收和培养外国来华留学研究生管理办法》《研究生参加学术会议资助办法》等规定。对国内外联合培养研究生的条件、国外合作方的确定、国内外联合培养研究生的申请、审批程序、国内外联合培养研究生的选拔、国外学习期限及经费、国内外联合培养研究生的学分认定和论文答辩、国内外联合培养研究生的派出与管理、奖励措施等问题进行了具体规定。

(二)不断丰富联合培养研究生形式

1、交换培养博士、硕士

根据校际交流协议,各学校每年与国内外大学互换学生进行交流学习,协定合作校之间学生学分互认,学生可申请两校的双学位。

2、开展国家留学基金委项目

实施国家留学基金委项目“研究生联合培养”。

3、设立海外孔子学院及派出汉语教师志愿者

(1)海外孔子学院

在国家汉办的支持下,建立海外孔子学院。遵循“树立教学品牌、传播精品文化”的原则,精心制定教学计划,选派优秀教师执教,不断完善学院的建设和管理,积累宝贵的办学经验,加快学校的国际化进程。

(2)汉语教师志愿者

为响应国家“创新文化走出去”战略,大力支持国家汉办汉语教师志愿者项目。在传播中国文化,为两国师生创造学习汉语和了解中国的良好机会,成为加深两国友谊的桥梁。

4、开办暑期国际学校

聘请国外优秀教师为我校学生授课,如为研究生开设学科前沿和学科通识课程。组织暑期留学生短期班,打造国际化氛围,创造多文化、多学科、多层次交融的课堂和校园环境,全面提升了办学国际性,促进了中外文化交流。

5、国内外学术论坛、学术交流

充分利用学术资源,举办名人大讲堂、学术沙龙、导师论坛、硕士论坛等学术活动。邀请国内外知名大学的专家学者举办专题学术讲座。利用校内导师资源,开展学术活动。硕士论坛是研究生展现自己科研能力、学术思想和科研成果的平台。通过展示,研究生的自主学习和科研学术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促进了研究生之间的学术交流。鼓励研究生积极参加学术研讨会,并提供经费上的支持。

三、对联合培养研究生工作的几点建议

(一)加强政策制度保障

国家应积极加强相关政策方针、发展规划、促进体制等方面的建设,制定专门的培养条例,确立国内外联合培养研究生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的法律地位。

(二)扩大合作主体范围

学校应拓宽新的合作渠道,进一步加强与国际著名大学、知名学者的学术合作、互访,增加合作课题的数量;加强与国内外学术机构、企事业单位的合作,实现产学研一体化。

(三)完善培养过程管理和评估体系

根据学科发展的实际情况,提高中外联合培养人才的规模和层次,双方应积极参与和推进双边学生交流和联合培养项目,并将其纳入经常性培养计划。通过深入探讨,切实解决两国大学在培养计划、课程衔接等方面的制约瓶颈。定期对学生培养任务完成情况、合作培养研究生数量、合作基地建设、科研合作项目等情况进行评估,保障培养质量。

家校合作国内外研究现状范文2

对学生的资助而言,西方发达国家的研究和实践工作远远早于我国,理论和实践上也更为系统和完善。在大学生资助问题的理论研究方面,主要有人力资本理论、公平理论、教育成本分担理论与补偿理论。如美国的西奥多?舒尔茨提出了人力资本理论;美国的布鲁斯?约翰斯通提出了教育成本的“分担理论与补偿理论”。在资助模式的研究上,主要有体现资助资金来源多元化的美国混合资助模式,国家免收学生学费并权申请获得贷款保证生活的瑞士模式,国家支付学费学生可以申请助学金的英国等模式。国外在资助方式上虽然具有多样性,更侧重于助学金和贷款的方式,如,澳大利亚、英国、美国等国家;在资助资金的来源上,主要由国家承担,这些国家一般济都比较发达,所以国家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如瑞士、英国等福利水平程度高的国家;由于受资助理念多元化的影响,在资助金额的份额中,私人的捐赠所占的比重较大。国外的研究的目的侧重于建立一套完善的大学生帮困体系,即包括贷款在内的各种资助制度,而较少在此基础上关注学生思想教育和心理问题。

二、国内高校贫困生资助问题研究现状

我国学者对于学生资助问题的研究可以说起步较晚,新中国成立后实行“免费加助学金”资助模式,对大学生实行免费上学,高校中基本不存在贫困生因经济困难而辍学的问题。但随着高校收费制度的改革,对贫困生资助的研究成果已相当丰富,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对高校贫困生主体的研究。研究主要关注贫困大学生产生背景、原因以及这些现象的影响等方面;对高校贫困大学生资助制度演变历史的研究,如中山大学教科所的张建奇所著《1983年以来我国大学生资助的演变》;湖南农业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的陈有春和湖南农业大学后勤处的奉艳云合著的《新中国高校学生资助制度的历史嬗变》等;对助学贷款政策的专门研究。主要探讨和分析国家学生贷款的内容、运行方式、呈现出的特点及在助学贷款运行过程中产生的难点问题进行分析。对现行贫困大学生资助模式和政策体系的研究。针对当前高校贫困生资助模式及在具体操作过程中产生的问题进行分析、探讨,并提出了完善措施;同时对建立和完善当前适合我国高校学生状况的资助体系进行了理论化研究和实践做法的具体探讨;对国外高校学生资助理论和模式借鉴性研究。对于国外的理论研究主要集中在人力资本理论、公平理论和教育成本分担理论,而对于模式上涉及的国家较多。

随着国家对高校贫困学生资助力度和资助面的不断加大,各高校在资助贫困学生的具体操作中出现的矛盾和问题也越来越多。在这种情况下越来越多的学者提出资助并不是单纯的经济济困。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徐亚军提出了应把“济困、扶志、强能结合起来”;单华生提出了“扶贫”与“育人”要并举;原教育部部长周济提出“发挥资助与育人的双重功效”;重庆邮电大学陈秋华认为“高校贫困生问题是我国经济体制转型期出现的新问题应加强思想政治教育”;青岛农业大学的王国辉提出了“经济帮助、心理帮扶与思想工作三结合的目标”;石家庄信息工程职业学院的袁玉清提出了“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帮扶工作”。

广西区内对于高效资助工作的研究也相当不足,以“广西资助”或者“广西贫困生”为检索词,在中国知网上也仅能查到少量几篇文章。广西壮族自治区地处内陆经济相对“欠发达,欠开发”,家庭经济贫困学生相对较多,家庭经济状况类似人群较多,资助取证效果较难,资助工作更难做,资助育人面广,对经济资助依赖性较强,做不好小到会影响高校学生团结稳定,大到影响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在现实的资助实践工作中如果再不采取有效措施妥善解决资助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必将不利于学校的统一教育和管理,并且可能危及社会的稳定,进而有可能影响到整个国家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因此,在德育视野下,健全与完善高校资助体系,最大程度地发挥资助的育人功能,对做好对贫困生的资助和教育工作,具有重要的实践和理论意义。

三、加大研究力度的必要性与改革途径

以上研究充分表明,高校资助育人已作为一项重要课题引起了教育界和学术界的关注。综合分析当前资助育人研究,我们可以发现以下几点:其一,在目标考量上,当前研究的重点主要集中于如何解决贫困生顺利完成学业、减少因贫困辍学问题,而对资助的目标和资助本身对贫困生的教育缺乏整体安排和更深一层次的系统探讨。其二,在价值取向上,当前资助育人研究更关注贫困生出现的突出问题,而缺乏对全体学生在资助过程中的育人定位及育人可行性操作研究。其三,在模式选择上,当前研究更重视校内资助育人操作研究,缺乏资助前或资助后学校、家庭、社会和大众传媒等四要素资助育人互动性研究,公众资助育人关注度研究也存在盲点。其四,在实质根源问题分析上,当前对现行贫困生资助体系运转中存在的问题研究有重复阐述的现象,对当前根源性问题的分析研究还是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随着国家对高校贫困生资助力度的逐步加大,资助工作中的缺陷也日益显露出来,这些缺陷的存在使资助工作的效果大打折扣。对于出现的这种现象我们甚至可以用这样的话来形容一些高校在资助工作后产生的结果,“在覆盖面上资助了50%的学生,但在现实中可能伤了100%的人”。在现实的调查中我们发现这种现象在一些高校的资助工作中普遍存在。资助的方式在形式上是以现金的直接发放为主要方式,而且是按照不同的资助金额分开档次。这也就引起了一些贫困学生在评定过程中希望自己被评定在资助金额较高的档次。然而由于贫困生的贫困程度在评定过程中难以界定,有时候是很难将学生贫困程度用数字量化的。在资助过程中当接受资助的对象心中的资助档次期望值与现实中评定的档次不一致时,有的学生可能就心生抱怨,有的会认为老师有意偏向哪位同学;有的会认为是自己同学“走后门,托关系”评到较高档次的;还有的认为家庭情况比自己还要好的同学却评到了资助金而自己却没能评到,在心理上有失平衡等等不和谐现象的出现。从这个角度来看我们资助的效果不仅没有达到解困助人的目的,还带来了新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出现主要就是我们在资助工作中忽略了“德育”工作的引导,忽略了资助工作本来的目的和本身具有的育人功能。

家校合作国内外研究现状范文3

关键词:职业教育;校企合作;计算机应用

2019年年初,国务院印发了《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方案》明确提出“完善教育教学相关标准,发挥标准在职业教育质量提升中的基础性作用”。准确理解该内容需要理解以下三方面的问题:如何定义国家专业教学标准?如何理解国家专业教学标准的基础性地位?国家专业教学标准与院校的专业教学标准之间是什么关系?从国家层面建设专业教学标准,目的是构建现代教学治理体系,清晰界定教育部、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和职业院校在教学工作中的职责,使各个层面的职能得到更加充分的发挥,从而提升教学质量。本研究在国家教学标准的引领下,从校企合作的视角审视和研究教学标准,结合计算机应用专业的发展现状和规律,开发本专业校本教学标准体系,为其他高职院校制定计算机应用专业的教学标准提供参考。

1研究的意义与国内外现状

1.1研究意义。首先,专业教学标准在职业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程度已经上升到国家层面,《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中明确要求:按照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规范职业院校课程标准的设置。职业院校教学标准上升到国家层面,可见其重要性和长远意义。让我国的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能依据专门的制度和标准办,标志着我国的职业教育体系建设向前迈进了一大步。其次,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蓬勃发展,人工智能时代正在到来。作为高新技术人才的重要来源,计算机应用专业必须更好地适应社会需要,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人才储备,因此,计算机应用专业的改革势在必行。再次,当前职业教育的校企合作,“学校热、企业冷”是不争的事实,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效益和人力资源配置的效益一直处于较低的水平。因此,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制度的健全和完善,便凸显出重大的现实意义,能否从校企合作的视角来审视教学标准,让教学标准的主体责任不再只是高职院校。让企业作为需求侧,在人才培养的早期就参与进来,保证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不脱节。在校企合作视域下进行计算机专业教学标准的研究,对于推进我国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制度化、计算机专业教学改革具有重大的实践价值。1.2国内外研究现状。在国外,对职业教育的教学内容采用标准化建设,是西方国家职业教育发展的共同趋势。各国的职业教育体系虽然存在较大差异,但是均存在与专业教学标准相近的内容表述,如职业标准、能力标准、教学内容标准等。在研究过程中,国外研究人员主要关注教学标准的开发步骤、开发方法、文档表现形式和课程建设中的问题等[1]。在国内,有研究学者对国家标准在实现教育现代化中的重要基础性作用进行过理论层面的详细分析和描述[2,3]。阐明了国家标准和校本人才培养方案以及校本专业教学标准之间的关系等。针对教学标准的开发重点,有学者认为,需要关注中高职相衔接的教学标准规划,实现两个阶段教学的有效衔接[4];还有学者认为要因地制宜,更深入地考虑专业的发展情况和地区经济特征[4]。本研究从校企合作的视角研究专业教学标准的开发,目前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效益和人力资源配置效益处于较低水平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校企合作无法深入进行。建设职业院校的教学标准需要企业的深入参与,作为责任主体,通过校企两方共同培养完成职业技能培养和培训,形成完善的、符合专业实情的专业教学标准。

2计算机应用专业教学标准体系开发的研究目标、研究内容与创新之处

2.1研究目的。研究目标为深度挖掘计算机应用专业教学标准现状与国家标准的差距,以校企合作作为改善人才培养方式的切入点,设计符合专业发展需求、企业人才需求的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教学标准开发方案;完成教学标准体系的制定,包括人才培养方案、校企合作方法、相应课程标准和顶岗实习方案。2.2研究内容。(1)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进行校企合作办学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研究;(2)国内外职业教育的专业教学标准基础理论和开发技术研究;(3)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教学标准开发方案和开发方法研究;(4)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校本教学标准的制订。2.3创新之处。(1)以往的教学标准由院校自行制定,存在目的明确、输入不足的情况,导致无法达到既定的人才培养目标。国家专业标准制定后,以国家标准为基础和指导,结合地区和院校特征,重构专业课程的体系及内容,指导专业教学整体的设计及实施。(2)在人工智能时代全面到来之际,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我们的计算机应用专业该如何培养人才才能满足时代的需要?该如何保证对社会的人才供给不脱节?计算机应用专业教学中面临的这些问题亟待解决。(3)在校企合作视域下对教学标准进行研究,目前国内关于教学标准的研究大多数都是从标准开发基础理论、技术流程与方法等方面进行分析和研究,属于偏理论的研究。本课题结合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目标,即从职业技能的培养这个本质特点出发,在校企合作的视域下讨论教学标准的问题,关注企业、院校在人才培养中的角色定位。

3研究思路、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实施步骤

3.1研究思路。(1)通过在本专业相关企业和高职院校中进行调研,包括对企业技术专家、企业人力资源部门人员、计算机专业毕业生进行访谈和问卷调查,对目前计算机技术专业的教学标准执行现状和研究的必要性进行分析。(2)整理调研结果并大量查阅国内外有关教学标准实施过程的相关文献,确定研究的整体方式方法和组织形式。(3)结合实际情况确定在校本教学标准研究中采用的可行开发方法和模式,整理出本专业特色、地方企业人才需求情况,得出本研究在开发中特别需要关注的内容,最后据此制订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标准、校企合作办法和顶岗实习方案。3.2研究方法。(1)文献研究法。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并对文献进行整理、分析、研究,提取可供参考的理论和指导方法。(2)调查研究法。采用问卷调查方法,对不同的对象进行调查。调查企业对计算机类专业毕业生的不同岗位要求;针对即将毕业的学生,结合企业对专业岗位的要求,考查学生的技能掌握情况。通过此调查可以看出供给侧和需求侧之间对接的差异。3.3技术路线和实施步骤遵循的技术路线和实施步骤如下图所示:

4结语

在人工智能迅速发展的今天,要实现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培养的人才与社会需求的充分对接,必须开发切实可行的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的教学标准。此研究将为地方高新技术人才的供应提供有力参考,为我国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王继平.职业教育国家教学标准体系建设有关情况[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7(25):5-9.

[2]李秀绒.教育供给侧改革背景下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研究[D].长春:长春工业大学,2018.

[3]徐国庆.我国二元经济政策与职业教育发展的二元困境——经济社会学的视角[J].教育研究,2019,40(1):102-110.

家校合作国内外研究现状范文4

(西南大学教育科学研究所 重庆 400000)

摘要:家校合作是新时代的发展呼吁下的一种全新的关系理念,探索家校合作对当今教育的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本文主要从家校合作的概念、家校合作的理论基础、家校合作的角色定位、家校合作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对家校合作的反思这几个方面介绍了家校合作的进展及其取得的成就。

关键词:家校合作;现状调查;文献综述;理论基础

中图分类号:G620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1578(2012)05-0002-02

苏霍姆林斯基说:“施行学校--家庭教育不仅可以很好的培养年轻一代,而且还可以使家庭和父母的道德面貌完美。没有对子女的教育,没有对学校生活的积极参与,没有成人与孩子之间经常的精神上的接触和相互充实,就不可能有作为社会基层单位的家庭本身,不可能有学校这个最重要的教育教学机关,也不可能有社会在精神上的进步。”[1]因此探索家校合作以成为当今教育的一个重要的课题。本文参考了1999年至2051年校园CNKI中的30篇期刊论文及万方数据中的20篇学位论文,并对其进行了整理。

1.家校合作的概念

“家校合作”目前未有一个明确的概念,英语中表达“家校合作”的最常见的是"home-school cooperation"。对此,有许多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家校合作进行了解释。

徐锦俊从家校合作推进学习型家庭的意义上指出,“家校合作指学校与家庭在认识一致、目标认同、情感融洽、信息沟通的基础上,双向互动地共同促进学习型家庭的生成和发展。”[2]刘衍玲,臧源,张大均,在其论文《家校合作研究述评》中指出“家校合作是指以促进学生发展为目的,家庭和学校两种力量互相配合,互相支持,互相协调的教育互动活动。”[3]周丹认为“家校合作”既是一种关于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两者关系的理念,也是一种处理两者关系的行为模式。他指出:“家校合作”是指家庭与学校以沟通为基础,相互配合,合力育人,使孩子受到来自两方面系统一致、各显特色、相辅相成的教育影响力,形成多种终身受益的必要素质,更好地实现社会化。[4]岳瑛在谈教师与家长的合作时指出:教师与家长的合作指教师与家长通过交往实现的教育原则,教育要求,教育过程,教育手段等方面的一致互补。[5]杨俊认为"家校合作"即家庭与学校已沟通为基础,相互配合,合力育人的一种教育形式。[6]我国家校合作研究的专家马忠虎认为,“家校合作”是指对学生最具影响的两个机构--家庭和学校之间形成合力对学生进行教育,使学校在教育学生时能更多地得到来自家庭方面地支持,而家长在教育子女时也能得到来自学校方面的指导。[7]这一概念把家校合作所涉及的范围界定在学校和家庭两个领域。

家校合作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个明确的定义,但综合以上几位教育专家,学者教育实践工作者,从他们对家校合作概念的理解中,我们对家校合作的内涵应把握以下几点:(1)家校合作是一种双向活动,是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配合。家长要对学校教育给予支持,学校要对家庭教育做出指导,其中学校应起主导作用。(2)家校合作活动围绕的中心应该是学生,学生是家校合作活动的最终目的。(3)家校合作是社会参与学校教育地一个重要组成部分。[8]

2.家校合作的理论基础

国内关于国内家校合作的理论研究,有很多学者都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论述,其中苗建玲在其论文《小学家校合作的现状问题及应对策略》中对各学者的观点进行了总结:[9]

对家校合作的认识。

在这一问题上,几乎所有的研究者都认为在儿童教育方面家校之间要保持一致进行合作,强调共同发挥家校“合力”的重要性。

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功能互补。

许多教育人士从家庭、学校各自的优势和局限性出发,从理论上探讨了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如何配合,以达到两者的功能互补,实现教育最优化的目标。

在德育方面强调家庭的作用。

有的学者从家庭环境的特殊性和家庭环境的不同类型角度,阐述家庭对学校德育的环境作用。有的研究者从社会学中的冲突理论和角色理论两个方面分析了家庭与学校在德育方面存在的对立与冲突。

3.家校合作中各参与人员的角色定位

家校合作中家长教师和学校管理人员担任着不同的角色。家长在家校合作活动中因个人的兴趣、爱好、特长,需要的不同,在不同的实践,不同的地点,充任的角色就有所不同。学校管理人员和教师也是这样。他们只有意识到自己所担任的不同角色,才能更好地去履行相应的角色所应承担的责任和义务。我国家校合作的专家马忠虎对这一问题进行了详细的论述。[11]

3.1 家校合作中学校管理人员的角色。学校管理人员在家校合作中具有四种角色.首先,他们是鼓舞士气的"宣传员"和组织者。他要通过对家校合作的大力宣传、指导,使教职员对家校合作充满信心和热情,使学校的方方面面都呈现出对家长参与的欢迎,营造出学校与家庭合作,通力共育人才的新气象。

其次,他是家校合作活动的策划人和支持者。要实现学校的教育和培养目标,校长必须明确家、校、社区合作的重要性,并努力建设这样一个合作关系。

再次,学校管理人员的第三个角色就是他自身,“学校管理者”。他必须在家长与管理人员之间建立一种良好的合作关系。他除了影响学校的整体气氛和精神外,还要使学校保持"门户"开放政策,为家长提供相应的学校教育资源,组织家长教育活动等。

最后,学校管理人员是活动的协调人。缺乏对家校合作活动的有效协调与管理,家校合作就无法实现连续性。

3.2 教师在家校合作活动中的角色。教师是家校合作过程中的主要人物,是家校合作活动的具体策划人,组织者和参与者。他在家校合作过程中担任的角色除教师本身外,还包括活动的推行人、指导者、咨询者、活动资源开发人、家长的朋友、交流的对象等。

在家校合作过程中,许多教师除以上角色外,还与一个重要的角色就是“家长”。教师也会为人父母,也是一代儿童的抚育者。当他们从家长的角色再回到教师和学校管理人员的角色时,他们就能很好的理解家长的想法和需要。

4.家校合作中存在的问题

尽管在家校合作的问题上,许多家长,学校已经达成了共识,但在具体的实践中仍存在很多问题。下面就从家长和教育工作者对家校合作的认识问题和在实践中的偏差两方面进行论述这一问题。

4.1 家长和教育工作者对家校合作的认识问题

马忠虎对这一问题的论述包括以下两点:[12]

1.从家长方面看,大部分家长缺乏参与学校教育的意识,没有意识到参与是自己的权利与义务。

部分家长认为孩子进了学校,孩子的一切都应该学校负责,因而将教育孩子的责任一股脑的全推给学校,认为孩子的学习和思想归老师管,自己只提供钱,供穿,从思想上放松了孩子的教育。在这种思想下,如果不是学校“请”,他们是不会主动与学校联系的。

2.从学校方面看,有些教师在教育学生时忽视了家长的教育。

许多教师往往认为家长不懂教育,他们不能也无法参与孩子的教育,请他们来反而给学校带来麻烦和干扰。因此,学校单方面教学生,使家长不能全方面了解孩子的情况,无法进行针对性教育;老师说教流于一般化,变成空洞的说教,泛泛而起不到相应作用。

(二)任学兵指出家校合作的问题出在政策上支持的力度不够[14]

至今为止,我国还没有制订家长参与教育的政策或法律,明确家长参与教育的合法权益,使家长在监督、参加学校的教育管理,教育教学活动时有法可依,合法的行使自己的权力。同时,强化家长对教育事业的参与,加强家长自我教育和教育孩子的责任。

(三)合作欠深度

关于这一问题任学兵在家校合作与素质教育一文中进行了讨论,他认为目前常用的合作方式是开家长会,让家长签字,家访和个别交流等。这些活动以了解通报情况为主,至于如何解决存在的问题,使各自的事情,缺少有计划,有深度的共育层面上的合作,更缺少对合作活动的检查,监督等措施。[15]

五、对已有研究的反思

家校合作前人已经从概念,各参与者的角色定位,理论基础,家校合作活动分类,存在的问题及其影响因素等方面做了很多研究,但是我国在家校合作研究领域中还处于起步阶段,理论研究水平较低,家校合作的研究比较分散、不成体系,理论研究与教育教学实践相脱离的现象还比较严重。

本研究以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为理论基础,借鉴国内外已有的家校合作相关理论和经验,通过研究我国农村小学家校合作的现状,并对学校的教师和家长进行问卷调查,探寻和发现我国农村小学家校合作的现状和家校合作中存在的问题,并分析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最后根据当前不断深化的基础教育改革的要求,提出一系列具有实践价值的解决问题的策略。

参考文献

[1] 苏霍姆林斯基.帕夫雷什中学[M].教育科学出版社,1998.

[2] 徐锦俊.家校合作推进学习型家庭的创建[J].教育发展研究,2005,(9):100-105.

[3] 刘衍玲,臧原,张大均.家校合作研究述评[J].心理科学,2007,30(2): 400-402.

[4] 周丹.对家校合作若干理论和实践问题的思考[J].无锡教育学院学报,2005,(2): 34-36.

[5] 岳瑛.谈教师与家长的合作[J]家校指导,班主任.2003,2:34-36.

[6] 杨俊.关于小学家校合作现状的调查研究[J].教学与管理.2006,9:29-31.

[7] 马忠虎.基础教育新概念――家校合作[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155.

[8] 岳瑛.我国家校合作的现状及影响因素[J].天津市科学院学报.2002,6(3):50-53.

[9] 苗建玲.小学家校合作的现状问题及应对策略――以济南市棋盘街小学为例[D].山东师范大学.2008,10:7.

[10] 张丽竞.国内外中小学家校合作研究综述[J].教育探索,2050,(3):158-159.

[11] 岳瑛.基础教育新理念――家校合作[J].外国中小学教育.2002,(2):36-39.

[12] 马忠虎.影响家校合作中几个问题的认识[J].教育理论与实践.1999,(3):25-32.

[13] 历以贤.现代教育原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8,348-350.

[14] 马忠虎.基础教育新概念――家校合作[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78-95.

[15] 徐金贵,颜辉荣.中小学家校共育现状的调查与思考[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1):36-38.

[16] 岳瑛.教师与家长的合作[J].班主任之友.2002,(2):14-15.

家校合作国内外研究现状范文5

关键词:军校学员;心理健康教育;研究

从20世纪80年代起,中国学者所进行的多项调查研究表明,大学生群体心理问题发生率一直保持在20%~30%的水平[1]。军校学员具有军人和大学生的双重身份,未来高技术条件下局部战争,参战人员要承受高强度的体力和精神负荷,面临更强烈的心理压力,要求具有高负荷的心理承受能力、抗心理疲劳、干扰能力等心理素质。因此,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军校学员良好的心理素质,防治心理疾病,维护军校学员良好心理健康的任务刻不容缓。

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中国军校学员心理健康教育研究进入了蓬勃发展时期。不少院校或个人承接了一批部级、省级的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咨询等方面的研究课题,同时出版和发表了一批军校学员心理卫生方面的著作、教材和学术论文,开设“军校学员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学校也越来越多。目前的科研、教学、实践的总体水平在不断提高,领域在逐步拓宽,军校学员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军校学员心理健康标准的研究

关于心理健康的标准已有不少研究,而且国内有著作将国内、外学者对心理健康的标准进行了详细地总结,如姚本先、方双虎(2002)[2]、陈家麟(2002)[3]。在这两本书中介绍了许多专家学者对心理健康标准的描述。例如,国外有马斯洛和密特曼、斯柯特、科尔曼、阿卡夫、罗杰斯等;国内有黄坚厚、张春兴、王极盛、郑日昌、林崇德、吴增强、刘华山等。综合国内外学者的研究,陈家麟将心理健康标准总结如下:(1)智力发展正常;(2)情绪稳定乐观;(3)意志品质健全;(4)行为协调适度;(5)人际关系和谐;(6)人格完整独立。

尽管在军校学员心理健康的标准上研究者还没有达成完全一致的共识,但综观上述观点可发现,军校学员的心理健康要素包括智力和非智力因素的综合,自我意识水平、情绪调控能力、挫折耐受能力、社会交往能力、良好的个性品质、环境适应能力等。这些探讨,对于我们了解和把握军校学员心理健康的标准,对军校学员的心理健康问题进行识别或诊断并进行干预矫正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军校学员心理健康状况的研究

军校学员正处于人生发展的青年期,生理发育已基本成熟,而心理的发育介于成熟与不成熟之间。从军校学员心理发展与生理发育不协调的角度来看,必然导致很多矛盾冲突的出现,由此会给军校学员心理健康发展带来一系列问题。

目前,国内关于军校学员心理健康状况的研究不胜枚举。从研究内容上来看,发现这些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方面:学习、人际交往、择业、情绪情感、人格特点、自我概念及自我意识、外界环境及休闲活动、心理辅导及治疗、一般心理健康测量。中国军校学员心理健康研究起步较晚,比较注重一般心理健康测量。但是随着国家和社会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日益关注,党和政府相关政策的颁布,军校学员心理健康的研究不仅数量上有所增长,研究领域也由一般性的心理健康测量发展为更专业、更系统、更深入的研究。焦虑、抑郁、压力、应激、认知方式、心理障碍、学习、人际交往、应对方式、社会支持等问题一直都受到广泛关注 [2,4~14]。

三、军校学员心理健康教育方法的研究

关于这方面的研究集中在两方面:一是理论探讨。这些探讨强调通过改善和营造军校学员心理健康的外部环境以及提高军校学员自身的心理健康水平来解决存在的心理健康问题。许多研究认为,认真开展军校新学员心理健康普查,做到有问题及早发现、及早预防和治疗,针对军校学员的身心发展特点以及不同年级、不同专业开设心理健康课程及专题讲座;建立和完善军校心理咨询机构,建立军校学员心理健康档案,重视军校校园文化建设,启发军校学员辩证地看待分析所面临的问题或挫折,是解决军校学员心理健康问题的主要方法与途径。二是干预研究。这些干预研究方法主要有:心理测量法、临床症状诊断法、心理咨询、访谈法等,其中又以心理测量法和问卷调查法居多,而真正通过测量评价后,针对军校学员所表现出来的心理问题进行干预性的研究和维护性研究还很少,这是今后军校学员心理健康研究和教育要努力的一个方向[15~17]。

四、军校学员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研究

从中国军校学员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开始之初就一直没有一个统一的模式,众多学者在研究中尝试不同模式在军校学员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作用。以各种教育理念、心理学说、人文科学观点为支撑,以本校实验为依托的军校大学生心理教育方法、途径、模式如雨后春笋般地浮出台面。梅清海等在全军50多所院校心理教育实验的基础上,概括出“两渗透”、“三全式”、“四贴近”、“五位一体模式”[18]。

“两渗透”教育模式旨在发挥军校课程教学优势,提高心理教育效果:将心理教育渗透于政治理论课教学,增强军校心理教育的“高度”效应;将心理教育渗透于专业课教学,扩大军校心理教育的“广度”效应。 转贴于

“三全式”教育模式旨在构建一个从入学到毕业、从教师到学生、从校内到校外的全程贯穿、全面展开、全员参与、全方位、立体化、多层次心理教育体系:把提高军校大学生心理素质作为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重要内容,建立健全军校心理教育管理机制,形成军校管理人员、教学人员、医护人员、学生相互结合的教育合力,把课堂教学、课外辅导、心理咨询、日常管理统一起来,齐心协力,齐抓共管,帮助学生维护心理健康,优化个性心理品质,实现全面发展。

“四贴近”教育模式旨在以影响军校学员重要心理因素为突破口,强化教育效果:(1)贴近时代,建立以网络为载体的军校大学生心理教育平台。这个心理教育平台应该具有全方位、立体化、多维度和攻防兼备的教育职能;(2)贴近社会现实,切准军校学员的心理脉搏;(3)贴近军校大学生心理实际,注重解决心理问题。通过多渠道普及心理学知识,帮助他们认识青年阶段的心理特点及其发展规律,增强心理上自我认识、自我评价、自我修养、自我保健、自我调节的意识和能力,掌握心理训练的原理和正确方法,了解常见的心理障碍及其调适模式,为培养其良好心理品质打下理论知识基础;进行心理健康普查,建立心理档案,准确掌握和及时报告学生的心理情势;对于一些有心理困扰、心理障碍的大学生,要积极进行心理咨询和心理辅导,以解除心理痛苦;积极预防心理疾病;(4)贴近军校培训目标,着眼培养高素质人才。培养以认知品质、情绪情感品质、意志品质、性格品质等为主要内容的良好心理结构;培养以战斗力为标准的心理能力。

“五位一体”教育模式旨在确立政治合格、军事过硬、作风优良、纪律严明和稳定的人生价值观、健全的人格、合理的认知结构、高尚的情操、良好的意志品质等军校学员全面发展的教育目标。(1)心理教育与德育相结合,在德育中吸收心理教育因素,以心理教育强化军校学员思想品德教育效果;(2)心理教育与智育相结合,在智育中吸收心理教育因素,以心理教育提升军校学员智力发展水平;(3)心理教育与军事技能教育相结合,在军事技能教育中吸收心理教育因素,以心理教育推动军校学员军事技能的学习;(4)在体育中吸收心理教育因素,以心理教育促进军校大学生提高身心素质 [19]。

参考文献:

[1]张金彦,王建军.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M].东营:石油大学出版社,2002:1-347.

[2]姚本先,方双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导论[M].合肥:中国科技大学出版社,2002:7-25.

[3]陈家麟.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原理与操作[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14-25.

[4]刘婷.当前军校学员心理健康状况研究[J].西安政治学院学报,2010,(1):63.

[5]林维丽.军校学员心理应激应对方式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6]张凡.军校大学生社会支持网络比较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7]李俊丽,梅清海,丛建波,邵秀巧.军校大学生个性、应对方式与其心理健康状况测评分析[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4,(4):282.

[8]张静,王筱枚.军校大学生学习策略的调查分析[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8,(5):425.

[9]钱永才,龚渊文.军校大学生学习心理的调查与分析[J].南京政治学院学报,2004,(2):33.

[10]白雪亮.军校学员郁闷心理分析与防范[J].中国青年研究,2007,(8):69.

[11]王京京,于宏.军校大学生抑郁与人格特征的相关研究[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7,(7):50.

[12]曹守莲,石沙泉.军校大学生的创造性人格研究[J].社会心理科学,2008,(3):307.

[13]王海民,刘学敏,吴振峰.410名军校工科大学生心理健康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2005,(2):701.

[14]王浩,苗丹民,朱霞.军事择业大学生与军校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的对比研究[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5,(2):801.

[15]张茂运.对军校学员人生格言的调查及多元化心理健康教育的探讨[J].第一军医大学分校学报,2003,(2):63l.

[16]颜宪军.对军校学员心理健康研究现状的分析与思考[J].实践与探索,2005,(6):267.

[17]韩向前,汤家彦,解亚宁,王益荣.军校独生子女学员心理健康状况研究[J].中国健康教育,2001,(8):467.

家校合作国内外研究现状范文6

关键词:高职院校;职业素养;培养途径

良好的职业素养是高职院校学生技能学习以及创新能力培养的基础,也是影响其职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明确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意义,立足当前我国高职教育的现实情况,探索一条科学合理的高职院校职业素养培养路径,提升高职生的职业素养十分必要。

一、职业素养国内外研究概况

(一)国内外研究概况。1.国外研究概况。美国学者莱尔斯潘塞提出著名的“冰山理论”,以漂浮在水中的冰山为例,将职业素养具体分成显性职业素养和隐形职业素养两部分。具体而言,显性职业素养恰如露出水面的部分,主要由职业意识、道德品质、职业作风、责任态度几个方面构成,是鉴别技校优秀者和一般者的主要指标。隐形职业素养影响显性职业素养的养成,高校应着重培养学生的隐形职业素养。美国一些学者从学生职业素养养成的途径展开实践研究,关注情商培养与职业成功的关系。通过一些实证研究发现,企业的绩效与员工的整体情商水平之间存在高度的正相关。美国高校根据学生的专业背景和自身特点,综合开设了不同类型的情商培养课程,主要有“独立设课”和“学科渗透”两种形态。例如,北卡罗来纳州立大学将情商中的“人际关系处理”作为一门独立的课程在本科生中开设,奎尼匹克大学商学院将情商元素融入到本科《管理学》。2.国内研究概况。国内对大学生职业素养研究开始于2005年,由于我国经济发展和高校扩招后带来的就业问题,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开始探寻造成大学生就业难的因素,逐渐将研究视角投向大学生职业素养上。笔者主要以中国知网中文社会科学索引文献(CSSCI)为检索数据库,检索了从2005年至今的关于大学生职业素养的论文四百余篇,其中针对本科院校的占比83%左右,高职院校占比17%左右。2017年我国高职院达1346所,与本科院校1533所不相上下,但研究的文献数量与院校数量不成正比。2005年至今,关于大学生职业素养的研究以教育学学科为主,此外还涉及到秘书学、文学、电影学、心理学、经济学、哲学等学科门类,这些论文对大学职业素养的关注和研究呈现出各有侧重的状态。具体包括这几类研究:一是对当前大学生职业素养现状的调查和解决问题的途径探索;二是以时代背景为研究视角,探寻大学生职业素养培养方式,例如工匠精神、人工智能;三是以就业为导向研究大学职业素养培养方式,例如从企业需求、面试等。这些论文主要从课程设置、学校制度、校园文化等方面探求培养大学生职业素养的有效途径。在大学生职业素养研究中,专家学者主要从理论研究上分析论证影响职业意识、职业道德和职业责任的因素,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但是高职院校职业素养研究仍然存在着一定的不足和局限,包括研究规模、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等方面。具体表现为:一是研究规模的失衡,高职类的大学生职业素养研究文献仅占17%左右,与高职院校的数量在大学总数中的占比不成正比。二是研究的方法上,绝大部分的关于大学生职业素养的研究采用定性逻辑论证的方法,在大数据的时代背景下,迫切需要我们采用科技手段对大学生的职业素养进行精确分析研究,因此,需要加大定量方法在职业素养研究中的运用,使大学生职业素养研究更加具有实践的可能性。

二、厦门软件职业技术学院学生职业素养的现状

(一)学生职业素养的现状。2018年12月,我们对厦门软件职业技术学院学生职业素养培育状况进行了问卷调查及个别访谈。问卷调查分为学生版、教师版和企业版,其中,291名毕业生有效参与了学生版问卷调查,40名教师有效参与了教师版问卷调查,25家企业有效参与了问卷调查。此外,我们还对5家校企合作企业进行调研访谈。通过调研,发现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素养培育状况呈现出以下特点:1.学生、企业管理人员对学生职业。素养水平认知基本一致学生在“你认为你哪项职业素养较强”问卷调查中,排名前三位的分别为“思维、沟通能力”“敬业”和“学习”能力。教师认为学生职业素养能力水平排名前三的为“思维、沟通能力”“敬业”和“创新”。从对企业调研结果看,企业对高职院校学生的沟通能力、敬业和团队合作等比较满意。2.校内职业素养培育的手段有待加强。在“你认为培养职业素养的主要场所是哪里?”的调查中,学生和教师都认为职场是职业素养培育的主要场所,远远超过了“学校”选项。从调查结果看,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学生和教师认为目前校内职业素养培育手段有一定的局限,高职院校在职业素养培育上未能充分发挥其作用,校内职业素养的培育手段还有待加强。3.社团活动等实践平台是校内职业素养培育的主要途径。在职业素养培育途径调查中,学生选择前三的为“社团活动”“班干部经历”和“职业拓展训练”。而教师在此项问题上,则呈现出与学生不同的选择,教师认为职业素养主要培养途径是“实习实训”“社团”和“课程教学”。调查表明,高职院校学生和教师都很注重实践平台对学生职业素养的培育,但学生认为课外实践活动对职业素养帮助更大,而教师更倾向于课堂教学。(二)存在的问题。1.课程教学功能还未充分发挥。学校作为学生与职场衔接的桥梁,担负着育人和为社会输送合格人才的重任。学校是学生迈向社会最后的“淬炼场”,需要对学生从专业技能到职业素养全方面进行塑造,课程教学则是培养学生的主要途径。但从调查结果看,更多的学生把课程教学简单地视为知识技能的获得渠道,职业素质的养成在课程教学中的成效较差。在日常的课程教学中,课程教学的教学目标设置相对单一,过多注重技能知识目标的实现,轻视职业素养目标。同时,专业教师对职业素养培养的意识不够,教师是课堂教学的引导者,他掌握一个课堂的方向。教师未能很好树立职业素养渗透意识,细化课堂的职业素养培养目标,以言传身教和课堂活动等方式,有目的地推进学生职业素养的养成。2.欠缺职业拓展训练。调查表明,学生十分认可职业拓展训练对职业素养的培养,目前的高职院校多是在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指导等课程中,利用少量的职业拓展训练提升学生职业素养。但由于其量少且未成系统,并未能在全面系统培养学生职业素养上发挥作用。目前,大多职业院校在大一开设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大二下学期或大三开设就业指导课程,中间欠缺连贯两门课程的职业拓展训练,导致两门课程在培养学生就业竞争力上存在断层。此外,丰富的职业素养课程,以选修课方式,利用现代科技手段,设置培养学生情商、逆商的慕课、微课,整合学生的零碎时间系统提升职业素养。3.校企合作有待深入。高职院校人才培养需要产业的引领,校企之间联动密切顺畅才能保障高校人才培养质量。从日常的企业走访结果看,无论企业还是高校,对校企合作都表现出极大的热情,65.79%的企业表示愿意保持长期的校企合作关系。但从目前校企合作的程度上看,校企合作仅停留在实训等部分的人才培养环节中,并未贯穿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企业参与人才培养的热情未能有效转化为教学成果。未来的校企合作不仅需要拓展合作的广度,还需在深度上不断探索新的形式。校企合作在人才培养方案设置、教学内容选择、师资队伍建设上全方位加深合作,企业应参与人才培育全过程共建人才培养体系。

三、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