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食生产的现状范例6篇

粮食生产的现状

粮食生产的现状范文1

[关键词] 北大荒粮食集团;粮食产业;粮食生产

[中图分类号] f272 [文献标识码] B

北大荒粮食集团是大型国有粮食购销龙头企业,自2008年成立以来,一直从事国家、地方储备粮食收储和原粮贸易业务。随着集团的不断发展壮大,集团将发展战略由贸易储备型企业向实业转型,以杂粮经营作为集团从贸易向实业迈进的基础。杂粮营养成分丰富,开发杂粮产品,树立杂粮品牌,研究杂粮产品的市场推广,一方面有助于满足消费者对平衡膳食的需求,另一方面有助于企业打造差异化产品,提高经济效益。以北大荒粮食集团粮食产业为研究对象,深入探讨其发展现状,详细分析其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最终提出完善其发展的对策建议,对北大荒粮食集团粮食产业发展状况的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

一、北大荒粮食集团粮食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北大荒粮食集团粮食产业发展的现状包括粮食生产现状、粮食流通现状、粮食加工现状和粮食市场体系建设现状。其中粮食生产现状又称粮食产品生产,粮食流通和加工现状又称为粮食产品转换,粮食市场体系建设由称为市场营销。

(一)北大荒粮食生产现状

据北大荒内部资源统计,2014年北大荒粮食总产量达到442.46亿斤,粮食商品量达到4117亿斤,商品率达到95.01%,两者分别占全省总量的35.01%和41.08%。

(二)北大荒粮食流通现状

1.粮食流通领域基础设施现状。在“十二五”期间,北大荒粮食集团新增578万m2水泥地坪,可流转粮食512万吨;新增199万吨粮食仓储能力,同比增长49%;新建52座粮食烘干设施,增加311万吨粮食年烘干能力,增强了行业的产业竞争能力。

2.粮食加工业现状。北大荒粮食集团共有719家规模以上粮食加工企业,共有资产总额高达189.9亿元,加工能力2278万吨,“十二五”五年间,粮油加工能力年增长11%;平均增加值38.89%,随着粮食产业结构的调整,现已形成水稻产业加工带、大豆产业加工带和麦类产业加工带及其加工集聚区,分布于齐齐哈尔、红兴隆、绥化、宝泉岭、牡丹江、建三江、北安、九三等管理局。

(三)粮食市场体系建设现状

北大荒集团的粮食进入市场主要是以原粮和成品粮两种方式。一是原粮市场的体系建设现状。北大荒集团主要与陕西、广东、上海、福建、浙江等粮食主销区的粮食购销企业及粮食加工企业建立了稳定的产销合作关系,每年签订的粮食购销合同在200亿斤以上。二是成品粮市场的体系建设现状。北大荒集团在两广、西南、西北、华北、东北等地已建成三级分销网络,设立零售网点23000多处。

二、北大荒粮食集团粮食产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粮食产业产量与效益矛盾突出

目前,北大荒粮食集团没有有效解决粮食产量与效益之间的矛盾,这样导致在粮食生产的实际运行过程中,粮食产量与其效益和品质的矛盾恶化。北大荒粮食集团的粮食生产没有站在国家的大角度,没有从宏观上保持并适当增长一定规模的产量,没有维护好国家的粮食安全使命。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技术的不断创新,北大荒粮食集团没有从客观上保证粮食的品质不断优化提升,而是不断追求自身的利益最大化,违背了作为“国家优质商品粮战略基地”所应当具备的功能和效益。

(二)粮食产业基础设施建设薄弱

从计划经济成立并成长的北大荒粮食集团又经历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洗礼,逐步完成了单一的粮食生产组织向市场经济组织的转变,经过这样的转变,使北大荒粮食集团粮食产业基础设施非常薄弱,其主要表现为以下三点:一是北大荒粮食集团的粮食烘干能力严重缺乏。目前北大荒的粮食烘干能力远远供不上粮食的生产量,另外粮食烘干设备陈旧,生产能力较弱;二是北大荒粮食集团的粮食仓储能力严重缺乏。粮食仓库不但较小,而且仓库陈旧,空调设施不全,安全措施没有可靠保障;三是北大荒粮食集团的粮食运输渠道严重短缺。北大荒的粮食运输主要靠铁路,但是目前粮食的铁路运输极其缺乏,即使有少量铁路运输,但其运力不足,并且运价也较高。

(三)粮食产业管理机制缺失

目前北大荒粮食集团粮食产业管理机制严重缺失,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在管理方面,机制严重缺失。北大荒粮食集团作为典型的国有企业,其体制和机制问题没有得到实质性解决,现代企业制度在北大荒粮食集团上没有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粮食产业的产业层次还是低端水平,其组织管理水平和战略管理水平还很低;二是在人力资源方面,管理机制严重缺失。北大荒粮食集团的人才管理和建设还很低端,没有达到理想的水平,其人才队伍建设、调用和配套的激励政策还没有完善;三是在市场营销方面,管理机制严重缺失。北大荒粮食集团粮食及其相关产品的市场营销体系不健全,市场营销的手段、策略和人才还非常短缺,严重影响北大荒粮食集团的粮食生产。

三、促进北大荒粮食集团粮食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坚持北大荒粮食产业安全政策

安全政策作为北大荒粮食产业发展的首要政策,起至关重要的作用。北大荒粮食集团应当坚持走“建设现代化大农业”的方向,在“北大荒之路”上应当确保“三大安全”政策。一是粮食安全政策。北大荒集团应当不断为市场提供充足的商品粮,逐步建立我国最大的商品粮战略基地,确保我国粮食安全。二是食品安全政策。不断建立和完善北大荒粮食集团的食品质量安全体系,完善质量追溯体系,不断为出口粮食产品服务,逐步建立我国最大的绿色安全食品产业基地。三是生态安全政策。不断拓宽粮食绿色生态空间,坚持保护生态环境,尤其是水资源、湿地资源、草原资源、森林资源等,维护绿色生态平衡。要坚持北大荒粮食产业的“三大安全”政策,就必须全面服从于国家战略,结合自身特点和实际,使粮食、食品和生态三者协调发展,互相促进。

(二)完善北大荒粮食产业发展政策

粮食产业作为北大荒粮食集团的主导产业,应当不断完善粮食产业的产业政策,不断推进粮食产业结构升级,主要应当做到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进一步完善产业环境协调政策。在发展粮食产业的同时不要忽视对环境的保护,要有效处理好产业与环境的协调关系,不断创造良好环境,为北大荒粮食产业的发展提供发展环境;二是进一步完善产业扶植和保护政策。通过采用适当的财政、金融、产业、贸易等政策,不断扶植粮食产业发展,制定相应的环境保护政策;三是进一步完善上游基础产业政策。粮食产业作为主导产业,需要上游基础产业提供前置性安排,防止受基础产业制约;四是进一步完善技术引导政策。根据北大荒粮食集团实际,制定相应的技术引导政策扶植。

(三)提升北大荒粮食产业加工政策

北大荒粮食集团粮食产业的加工产业对整个粮食产业链的发展作用重大,北大荒集团应当立足市场资源,借鉴现代市场营销理论,全面提升北大荒粮食产业的加工政策。一是全面加强现代企业制度建设。不断完善北大荒粮食产业法人治理结构,集中整合生产要素资源,坚持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二是不断加强粮食产业市场营销的主体作用。坚持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作用,以市场为导向,发挥北大荒粮食集团资源的优势,充分利用管理能力和手段,努力构筑高端加工产业核心竞争力。三是不断创新,不断增加科技投入。不断深化和延伸北大荒粮食产业加工的产业链条。不断以高端产业为目标,构筑粮食加工产业链条。

(四)建设北大荒粮食产业人才政策

粮食产业发展需要靠优秀人才支撑,但是目前北大荒粮食集团熟知市场经济规律,具备现代管理经验的人才急缺,没有形成支撑北大荒粮食产业发展的人才队伍,针对北大荒粮食集团粮食产业人才发展的现实状况,应当建设北大荒粮食产业人才政策。一是大力培养战略性层次的人才。战略性层次人才作用非常巨大,不仅可以全面提升粮食产业发展,而且能够有效实现粮食产业的持续增长。战略层次人才可以有效执行组织的战略,这也要求战略层次人才应当尊重知识,北大荒粮食集团应当尊重人才培养环境,建立培养战略层次人才的有效机制,不断激励人才斗志。二是大力培养策略性层次的人才。策略性人才针对的是中层管理人员,不断提升战略的执行力。三是大力培养基层层次的人才。重点做好从业人员、专业教育和职业技能培训。

[参 考 文 献]

[1]孟强.北大荒集团粮食产业发展的思考[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3(20)

[2]王岩.北大荒集团绿色食品产业发展与营销现状[J].农场经济管理,2014(10)

[3]金建.向大农业和高端产业转变――北大荒集团未来发展机遇与挑战[J].农场经济管理,2014(8)

[4]战双城.北大荒集团:规范管理创粮企航母[J].黑龙江粮食,2013(9)

粮食生产的现状范文2

一、做好粮食质量检测工作的重要意义

粮食质量检测是粮食流通的基础性工作,在粮食流通全面市场化的形势下,认真贯彻国家颁布的各项粮食质量标准,做好粮食质量检测工作,是维护粮食流通秩序、加强粮食市场宏观调控、推动粮食产业科技创新的重要技术手段,对优化粮食种植结构、增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意义重大,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实践。目前,我国粮食生产正迎来极佳的发展机遇,已连续八年实现增产。湖南农科院、福建农大等开辟的杂交稻与超级稻等品种,为我国粮食增产又增添了不竭动力。在此形势下,加强对传统品种及新品种的质量检测,直接关系到人们的饮食安全。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当前,消费者对粮食质量问题的关注度正日益提高,食品安全问题越来越受到全社会的关注,成为人民群众最关注、反映最强烈的问题之一,粮食是整个食物链的源头,其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广大消费者的身心健康,关系着国家经济健康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

二、粮食质量检测工作面临的新形势

1.当前粮食质量安全存在隐患。一是粮食生产方面受气候、资源、环境、技术等因素影响,特别是由于环境污染、农民用药施肥不规范、粮食储藏手段和技术水平低等,导致部分粮食农药残留、真菌毒素、重金属污染超标问题比较突出;二是粮食流通环节多、时间长,在收获、收购、储藏、运输、加工等环节受客观条件的制约,如农户马路晒粮现象、装具和运输工具对粮食的污染、防霉抑虫措施不当、加工工艺落后等都会影响粮食质量安全;三是个别粮食加工企业违法经营,在生产经营中掺杂使假、以次充好、滥用添加剂等,导致不符合卫生标准的粮油食品流入市场的现象时有发生。需要运用质量检测手段对粮食质量进行严格监管。

2.社会各界对粮食质量和卫生状况提出了新要求。粮食是食品和饲料的主要原料,其质量和卫生安全状况,直接关系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营养健康意识的增强,不仅各类食品加工行业对粮食品质提出了严格要求,而且将粮食转化为工业原料和饲料的行业也都对粮食质量提出了严格要求,需要从源头上把好粮食质量关。

3.粮食质检机构检测能力滞后、检测体系不健全制约着粮食质量检测水平的提高。一是随着粮食流通市场化进程的加快,部分粮食质检机构受体制改革的影响,或归并,或撤销,就是存在的也因仪器设备老化,维护、更新费用不足、业务经费缺乏保障等原因,造成技术人员流失,质检工作无法正常开展;新成立的质检机构也受经验、技术、设备和人员的影响,满足不了社会对粮食质检机构检测能力和水平提出的新要求。

二是粮食质量检测体系尚不完善:粮食质检机构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机制,在统一检测方法、检测手段以及能力验证、试验比对等方面有待进一步加强,粮食质量信息制度尚不健全。

三、当前粮食质量检测工作的任务

1. 开展粮食质量安全调查和品质测报,为粮食生产服务。做好粮食质量安全调查和品质测报工作,全面掌握新收获粮食质量和优质粮食品质状况,是当前粮食质量检测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是制订相关政策和技术标准,直接为粮食宏观调控服务的基础性工作。对于服务“三农”,指导粮食生产结构调整,加快粮食产销衔接,提高粮食生产综合竞争力,对促进农民增收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能够起到重要作用。通过粮食质量安全调查和品质测报工作,可提高粮食生产标准化水平,引导原粮质量提高,促进粮食生产发展。为耕者谋利,为食者造福。

2.加强政策性粮食质量检测,为粮食质量监管服务。在粮食流通市场化改革不断深入的新形势下,对各级储备粮、军供粮、救灾粮等政策性粮食质量实行检测监管,严格质量把关,确保质量良好和急需时用得上,切实维护粮食市场稳定、保障军需民食、促进社会和谐。

3.进行粮食卫生指标检测,把好粮食源头质量关。对粮食生产、储存、加工等环节进行卫生指标检测,可以掌握当前原粮卫生状况及存在的问题并对粮食质量进行科学评估:在这些环节中是否对粮食使用了违禁的药品或添加剂,粮食是否受到污染或发热霉变,农药残留、重金属含量和霉菌毒素等有害物质是否超标,粮食经加工后有害物质的残留量会下降多大比例,在成品粮中有害物质的残留随时间如何变化等。通过全面认真的抽样检测,并公布权威的检测数据,可以有针对性的指导粮食生产和流通,为加强原粮卫生监管提供依据,对确保加工食品原料安全和消费者吃上放心粮油具有重要意义。

4.做好粮食质量检测与储粮技术应用结合,为绿色储粮服务。对正常储存的粮食进行质量检测,一方面可以利用检测数据对粮食质量状况进行客观评价,指导粮食收储和合理应用储粮技术,另一方面通过对不同地区、不同储存条件、不同储存方式、不同仓型、不同粮食品种储存期间品质变化规律的技术研究,根据粮食质量数据变化调整储粮技术应用实施,保证储粮质量符合绿色要求,使质量检测为优化储粮技术服务。

另外,加快机构建设,进一步提高检测能力。一是加强检测机构和网点建设,不断充实和培训高素质检化验技术人员,加大资金投入,改善检验和办公条件,提高规范化管理水平,积极申请实验室资质认定,取得向社会出具公证数据的资格;二是以精确、快速检测为重点,促进粮食检测设备和仪器更新换代,提高粮食质量检测的效率。三是粮食质量检测机构之间应有计划地开展试验比对和能力验证检测,提高检测结果的科学性、准确性。

参考文献:

[1] 张金龙. 粮食检测实验室粮食质量标准的管理[J].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0, (23): 118.

[2] 王光华. 加强粮食质量监测体系建设 构建粮食质量安全监管的长效机制[J]. 粮食问题研究, 2010, (5): 51-53.

[3] 杨一鸣. 浅谈我国粮食质量检测仪器使用的现状及对策[J]. 科技致富向导, 2011, (14): 198.

粮食生产的现状范文3

关键词:粮食产量;回归预测;马尔可夫过程模型;联合预测模型

中图分类号:F302.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3-3890(2008)12-0068-04

近年来粮食安全已经成为全球性的问题,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更是一个粮食消费大国,粮食安全问题尤为突出。对此河北省在“十一五”规划中已把粮食安全问题列为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相应地,对河北省粮食产量有效预测方法的研究也摆在了重要位置。目前,国内关于粮食产量预测问题,研究的文献大多采用回归预测、灰色预测、马尔科夫、神经网络等几类方法,这些均为单一方法地建立模型进行预测,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预测的精度。本文尝试用回归和马尔可夫预测联合模型的方法对河北省的粮食产量进行预测。

一、预测模型的选择

(一)模型选择的依据

粮食产量的变化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其中气候影响为主要因素。由于气候的变化带有明显的周期性,它与粮食产量的变化几乎同步进行。根据多年统计资料显示,粮食产量的变化趋势是由两部分构成的:一是它的趋势增长;二是随气候条件变化的波动性。因此,我们认为,粮食产量的变化既有按回归规律变化的趋势,又受马尔可夫状态转移概率的影响。选择一元回归与马尔可夫链联合预测模型能同时兼顾粮食产量的两种变化过程,从而可以更加准确地对粮食产量的变化规律进行描述和预测。

(二)建立模型的原理

1. 回归预测模型简介

在农业中生成“S形”的生长曲线是很普遍的,反映了环境容量的有限性以及资源的稀缺性。由于Logistic曲线具有“S形”的特征以及在生物生长曲线过程中得到了广泛应用,所以本文采用Logistic的回归模型,其表达式为:

Y(t)=

式中:L、a、b是参数(a>0,b>0)。当t-∞时,Y0;t+∞时,YL,L是Y的增长上限。

2. 马尔可夫预测模型简介

马尔可夫将时间序列看作一个随机过程,其理论基础是马尔可夫过程,具有无后效性的特点,即:已知过程在每一时刻t所处的状态Ei,仅与t-1时刻的状态有关,而与t-1时刻之前的状态无关。因此,只需知道各状态间的一步转移概率就可以知道从初始状态到将来时刻转移到另一状态的概率。在实际计算中,计算一步转移概率的公式为:

Pij(1)=(i,j=1,2,…m)

式中:Mij(1)为随机变量由状态Ei经过1步转移到状态Ej的原始数据样本数;Mi为处于状态Ei的原始数据样本数;m为系统的状态个数。

由于系统的状态共有m个,所以系统一次转移概率的全体组成一个矩阵,记为:

P=P11 P12 … P1mP21 P22 … P2m┆┆ … ┆Pm1 Pm2 … Pmm

如果系统的状态不只经过一次转移,而是经过多次转移,则可以用m步转移矩阵来描述。记m步转移矩阵为P(m),有:

P(m)=P(m-1)•P=Pm

预测模型为:S(m+1)=S(0)•Pm+1,其中S(0)为系统的初始状态向。

(三)建立联合模型

根据前文所述,趋势变量的变化规律可用回归预测模型进行预测;而随机变量则用马尔可夫过程的转移概率矩阵进行状态的转移。因此,建立回归与马尔可夫联合模型来预测粮食产量,可以兼顾作物本身的生长曲线性和产量的随机性两种变化规律,还能提高预测的精度和准确性。这就是本文建立回归与马尔可夫联合预测模型的思想。其模型为:

(t)=+s(t)(t=1,2,…n)

式中:(t)为回归预测趋势拟合值;s(t)为随机变量;(t)为联合预测值。

二、实证分析

(一)回归预测方程的确定

根据河北省粮食总产量原始数据绘出趋势图(见图1),运用SPSS11.5选择与原始数据拟合较好的趋势线,确定趋势方程。关于Logistic曲线中L的确定是目前理论界的难点,本文根据河北省历年的产量及年增长幅度,确定2015年粮食的极限产量为4 000万t,即为L=4 000。

((t)=

(R2=0.938)

(二)粮食产量的状态划分及随机变量数值的确定

当预测对象本身已有明显的状态界限,可以直接利用现有的状态界限;若不存在明显的界限,需要根据实际情况人为地划分界限;划分时要注意对预测对象进行全面调查和了解,并结合预测目的加以分析确定。对于随时间变化而呈现某种趋势变化的非平稳随机过程,状态的内涵和边界都要求发生变化。许多实践经验表明,当样本较大时,状态数目不妨多些,这样有利于从有限的资料中掌握更多的信息,也有利于避免系统封闭于一种状态的僵死局面的出现。

1. 状态划分

状态的划分可定义为根据随机变量占趋势变量的比值来确定状态区间[Ci,Di]。用随机变量占趋势变量的比值来确定:

s(t)/(t)×100%

其中,s(t)=M(t)-(t)为联合随机变量的随机部分。M(t)为t时刻原始数据,(t)为t时刻回归拟合值。

根据原始数据大致可以把粮食水平划分为五种状态,并通过计算确定了相应的变化区间[Ci,Di](见表1)。

2. 随机变量的数值的确定

对状态未来转移作出预测,实际上预测了系统未来时刻的取值区间。利用转移概率矩阵,确定了随机变量未来状态的转向后,即确定了其值的变动区间为Ei=[×Ci,×Di],。最有可能的预测可认为是该区间的中点,则随机变量的值为:

s(t)=

(三)粮食产量状态转移概率矩阵

通过图1以及各年的状态表可计算得到一步转移矩阵为:

P0=4/501/5001/12 7/12 2/12 2/12 004/197/19 7/19 1/1902/177/174/17 4/170 0 1/5 4/5 0

可以发现,对于状态一步转移矩阵P0满足:矩阵中各元素aij>0(i=1,2,…,n ; j=i=1,2,…,m),且aij=1(i=1,2,…,n)

所以矩阵P0为标准概率矩阵,即马氏链必定有稳定状态。所以任一时刻t的概率可由初始概率确定,即:Pt=(P0)t。通过MATLAB软件处理得到主要矩阵:

P4=0.4193 0.1109 0.2222 0.1508 0.04020.1247 0.2388 0.1830 0.2182 0.06260.0462 0.2025 0.1611 0.2365 0.07520.0257 0.1273 0.1094 0.1760 0.05160.0212 0.1535 0.1337 0.2096 0.0800

P9=0.1756 0.1402 0.1587 0.1893 0.05020.0901 0.1323 0.1222 0.1523 0.04600.0584 0.1148 0.0997 0.1319 0.04030.0370 0.0770 0.0663 0.0888 0.02720.0418 0.0941 0.0801 0.1088 0.0333

(四)预测河北省各年粮食产量

根据表2的实证分析结果,选择改革开放前和改革开放中后期河北省主要年份的实际产量和联合模型预测的比较,结果如表3所示。

三、结论

通过以上实证分析,用回归和马尔可夫预测的联合模型,比单个模型预测更加符合实际产量和更加准确,所以本文的模型选择具有现实意义。

我们根据已知粮食产量的数据特征,将已知粮食产量的时期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从1949-1965年粮食产量在1 000万t以下,在这一区间内粮食年产量极差为495.03万t,环比最大波动幅度为35.46%;第二阶段,从1966-1987年粮食年产量在2 000万t以下,在这一区间内粮食产量极差为989.13万t,环比最大波动幅度为28%;第三阶段为1988-2007年粮食年产量大于2 000万t,在这一区间内粮食产量极差为819.1万t,环比最大波动幅度为10%。这说明河北省粮食产量增长逐渐稳定。再从上述预测结果可以看出,2006-2010年粮食增长率为15.2%,而2015相对于2010年的增长率为15.1%,这说明在“十一五”期间,河北省的粮食产量增加的幅度不明显,粮食产量增长潜力不足。随着未来城市化和工业化的加剧,大量的耕地被占用等问题的出现,保证粮食的平稳发展就显得越来越重要,如果粮食增长的潜力不足或是增长缓慢,也会影响到河北省未来经济强省的实现。因此,针对以上问题和河北的省情,提出以下建议:

1. 保护耕地面积,加大对种粮农民的补贴,提高其种粮积极性。要建立耕地资源保护和利用的长效机制,协调粮食作物与经济作物的矛盾,不断改善和提高耕地质量。进一步落实和完善“三补一减”政策,建立对种粮农民的收入补贴机制,稳定种粮收益预期,农民种粮实行政府最低收购价。

2. 积极参与国际市场,增加粮食对外贸易。扩大河北省自己的粮食品牌,争取让本省的粮食产品走入国际市场。一方面,增强了河北省农业的竞争力;另一方面,不仅增加了种粮农民的收入,而且提高了他们的种粮积极性。

3. 根据实际情况合理规划粮食种植品种和种植数量。河北省有山区县28个,平原县91个,丘陵县19个,沿海开放县12个,位于九大农区―黄淮海区的县以及县级市达106个,位于九大农区―内蒙古及长城沿线区的县以及县级市达23个。所以要充分利用不同地形,区分不同市场及不同经济发展区,种植不同的作物,使粮食产品形成差异化,这不仅保证粮食产量稳定增长,也可保持农作物市场的稳定和良性循环。

4. 尽快减少贫困人口及缩小贫困地区范围,大力发展农村经济。目前河北省有国家扶贫工作重点县39个,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农业甚至是河北省经济的发展。所以要进一步加强对农村贫困人群的扶持和引导创业力度,开办特色农业,从多方面争取粮食的创收。

5. 积极开展农业市场经济培训,尽快培养一支沟通城乡市场的农村经纪人队伍。要积极把河北省的粮食市场融入到京津唐和环渤海经济区发展的框架中,大力发展农村经纪人队伍,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使之能够充分利用商品期货交易等一系列工具保障农户的利益,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和保证粮食产量的稳定。

参考文献:

[1]胡木强.WTO框架下的河北省粮食安全问题[J].经济论坛,2002,(8).

[2]孙文生,扬栋,赵慧峰.河北省粮食生产安全问题与生产景气安全研究[J].预测,2002,(2).

[3]胡岳岷.中国粮食安全的政治经济学[J].经济评论,2007,(4).

[4]李小燕.农业强省评价指标体系及应用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2006年优秀硕士论文.

[5]徐学荣,林少伟.福建粮食单产风险预警的马尔可夫方法[J].福建农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8).

[6]李萌.中国粮食安全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5年优秀博士论文.

[7]易丹辉.统计预测方法与应用[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1,(4).

On the New Forecast Method of Food Output of Hebei Province

Zhang Caixia, Wu Zhangwei

(School of Maths and Statistics, Hebei University of Economics and Business, Shijiazhuang 050061, China)

粮食生产的现状范文4

关键词:粮食安全;现状;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F31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6269(2012)03-0075-03 粮食安全不仅是确保我国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保障,也是社会稳定和谐发展的必要条件。研究粮食安全问题意义重大。

一、我国粮食安全现状的实证分析

对于粮食安全这个复杂的问题,不同研究者采取了不同的评价体系。综合各位学者的观点,本文将从粮食产量波动系数、人均粮食占有量、粮食自给率、粮食储备、低收入居民粮食保障水平五个方面,具体分析我国粮食安全状况。

(一)粮食产量波动系数

粮食产量波动系数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粮食供给状况。通常认为,波动系数控制在2%左右的水平是比较理想的。回顾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粮食生产情况,可以看出我国粮食产量波动系数总体上呈下降趋势,但波动系数仍然很高(见表1)。总体来看,我国粮食产量波动系数平均保持在98%的水平。这个数据距离国际规定的2%的水平有差距,其中仍难免会隐藏着种种问题。相关部门仍要引起高度重视。

(二)人均粮食占有量

人均粮食占有量能够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粮食生产水平,是评价粮食安全最直接的指标。我国历年人均粮食占有量总体呈上升趋势(见表2)。1978年我国人均粮食占有量仅为319公斤,1990年达到393公斤,之后的几年一直在350公斤水平徘徊。2009年再创新高,人均粮食占有量为399公斤,首次接近人均占有量400公斤的水平,但比改革开放初只增加了80公斤,增幅较小,与我国人口的增速相比,还是有一定差距的。根据世界经济发达国家的发展经验,人们食物消费结构要达到改善,人均粮食占有量至少要达到500公斤;食物消费结构要达到根本改善,人均粮食占有量则应不低于700公斤。我国人均粮食占有量才达到400公斤的水平,距离发达国家和国际人均粮食占有量的水平还是有很大差距的,低于英国、美国、法国等发达国家,但高于一般发展中国家。综合考虑我国人口未来的增长趋势和粮食种植面积的有限性等因素,我国人均粮食占有量水平的提高存在着一定的难度。这也将成为制约我国粮食安全的一个瓶颈。

(三)粮食自给率

一国(或地区)粮食自给率的高低主要取决于该国(或地区)土地、水资源等方面的自然禀赋条件。此外,交通运输条件、贸易环境、国际工业化水平等也都会对一国(或地区)的粮食自给率产生影响。一般情况下,粮食自给率与粮食安全水平的高低成正比。

我国是传统的粮食生产和消费大国,在世界粮食贸易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我国每年都有较大量的粮食进出口。尤其是我国在2001年正式加入世贸组织后,粮食贸易总量明显增加(见表3)。粮食进口量从2001年的1738万吨上升到了2009年的5223万吨,增长了近2倍。从粮食自给率水平来看,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粮食自给率水平很高,超过了95%的水平。从目前来看,我国粮食是安全的,但未来粮食生产、消费等环节将面临人口增加、自然灾害以及更多的未知因素。全球粮食供给情况也不稳定,再加上我国消费结构的升级以及粮食进口量的增加,我国的长期粮食安全仍存在一些隐患。

(四)粮食储备水平

粮食储备是一个国家(或地区)保证粮食宏观调控顺利进行、维护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物质基础。因此,粮食储备水平也是反映粮食安全水平的一个重要指标。按照FAO的最低安全储备标准,认为世界谷物的粮食储备量最低要达到谷物需求量的17%-18%。其中,周转储备占12%,后备储备占5%-6%。据相关资料显示,我国20世纪70年代年均储备水平为14.7%,80年代年均储备水平为20.2%,90年代年均储备水平为34.8%。近年来,我国粮食储备水平均在40%以上,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我国现有15000万-20000万吨的储备粮,库存水平比世界平均水平高1倍,远高于FAO的标准。现阶段,我国粮食安全储备规模确定为500亿公斤-700亿公斤,市场调节储备为300亿公斤-500亿公斤。据此,我国总的粮食储备规模应为1000亿到1200亿公斤。

(五)低收入居民粮食保障水平

低收入居民粮食需求满意程度也是衡量一国或地区粮食安全程度的重要指标。在粮食供给量一定的情况下,增加低收入阶层的粮食供给,可以显著地提高一国(或地区)的粮食安全水平,是确保国家政治、经济稳定的重要保障。历史经验也告诉我们:粮食定,天下定。我国粮食总供给量是充足的,但还有一些低收入群体尚未解决温饱问题。我们要着力解决低收入居民的粮食获取这一突出问题。农村居民和城镇最低收入居民作为我国的弱势群体,其粮食消费比重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反映我国的粮食安全状况。近年来,农村居民的粮食消费受生产资料价格上涨、粮价下跌等因素影响,种粮比较效益较低。虽然国家给予一定的补贴,但补贴增长速度却赶不上化肥、良种等生产资料价格上涨的速度。

二、我国粮食安全存在的问题及制约因素

我国在工业化、城镇化加速发展、粮食耕种面积减少的情况下,粮食产量实现了7年持续稳定增产,粮食生产和供给出现了较好的局面,粮食自给率基本保持在95%以上。从短期来看,我国粮食是安全的。但是,我国粮食安全领域出现了一些新情况和新问题。

(一)粮食消费需求呈刚性增长

首先,粮食需求总量将继续增长。根据《国家粮食安全纲要(2008-2020年)》(以下简称《纲要》)中的统计数据,随着人口的增长,预计到2020年我国人均粮食消费量为395公斤,粮食需求总量约为5725亿公斤。其次,粮食消费结构日益多元化。据预测,到2020年,口粮消费总量约为2585亿公斤,将占粮食消费需求总量的49%;饲料用粮将达到2355亿公斤。再次,我国食用油消费将继续增加。我国油料作物出油率低,且油料作物播种面积在不断减少。随着人口的增加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食用油消费增长趋势将势不可挡。据预测,到2020年,按人均消费20公斤计算,食用油消费需求总量将达到2900万吨。

(二)耕地数量减少

受自然灾害、建设占用耕地、生态退耕、农业结构调整等因素的影响,我国粮食播种面积呈下降趋势。粮食作物播种面积从1978年的120587千公顷下降到了2009年的108986千公顷,减少了11601千公顷,下降9.6%。我国土地多陡坡,盐碱情况较严重,深受土地沙化、三废污染等影响。在工业化、城镇化加速发展背景下,宜耕土地也会继续减少,今后扩大粮食播种面积的空间非常有限。我国粮食播种面积将面临严峻的挑战。

(三)水资源短缺矛盾突出

目前,我国水资源人均占有量为2200立方米,为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4,且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衡、水土资源不匹配,是一个水资源紧缺的国家。每年农业生产缺水200多亿立方米。我国的粮食主产区往往是水资源最匮乏的地区。据统计,我国目前70%的粮食来自需要灌溉的耕地。我国北方水资源矛盾更加突出,黑龙江三江平原和华北平原的许多地区由于超采地下水,近几年来三江平原部分区域地下水位下降3-5厘米,华北平原也已经出现了大约9万多平方公里的世界最大“漏斗区”。其次,我国水资源利用率也比较低,仅相当于世界先进水平的50%左右,浪费现象严重。全国地表水的开发利用率仅为总水量的15.9%,灌溉水有效利用率不足40%,平均每年生产1斤粮食耗水1吨,是先进国家的4倍[1]。近年来,全球气候变暖,自然灾害频发,北方地区降水也在持续减少,干旱缺水状况呈加重趋势。再次,我国水污染现象也比较严重。每年因水污染损失粮食达200亿公斤,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超过200亿元,有些地方甚至还出现了“因污致贫”、“因污返贫”的现象。这些都对我国的粮食生产不利,影响我国中长期的粮食安全。

(四)粮食品种结构性矛盾

小麦、大米、水稻、大豆以及其他经济作物之间的品种结构性矛盾突出。小麦作为居民最主要的消费谷物,总体上来看供需总量基本平衡,每年都有盈余,但品种优质率还有待提高。大米在居民的口粮消费中约占60%,且比重还在逐渐提高。南方水田因自然灾害等原因,水稻种植面积大幅下降,恢复和稳定生产的难度较大,大米需求总量长期偏紧。油料作物尤其是大豆生产徘徊不前,不能满足居民的日常消费需求,国内消费多数靠进口,贸易依存度逐年提高。再加上比较效益低下,大豆的生产逐年减少。粮食品种间争地及粮食作物与经济作物之间的争地矛盾将长期存在[2]。

(五)区域性矛盾加剧

近年来,粮食供需产区域性矛盾突出,主要表现为粮食生产重心北移,粮食格局由“南粮北调”变为“北粮南运”。随着东南沿海工业化、城镇化的加速发展,粮食播种面积在逐年下降,北方地区粮食生产占全国比重不断上升。至2007年,7个北方粮食主产区粮食播种面积占全国的55%,粮食产量占全国比重的43.5%,比1991年增加了大约7.3个百分点;稻谷产量占全国总量的17.7%。其中,仅黑龙江地区就占全国比重的7.6%。南方粮食产区的粮食生产总量下降。至2007年,南方粮食产量占全国比重下降到了31.6%,比1991年低4.4个百分点。据《纲要》统计,北京、天津、上海、浙江、福建、广东和海南7个主产区,粮食产量占全国的比重由1991年的12.2%下降到了2007年的6.3%;产需缺口也在不断扩大,由2003年的485亿公斤扩大到2007年的550亿公斤左右。尤其是西部地区,多数地区生态环境脆弱、土壤贫瘠,粮食生产水平较低,产需缺口较大。

(六)种粮比较效益低下

近年来,随着粮种、化肥、农药等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和人工成本上升,农民种粮成本也大幅增加,种粮比较效益长期偏低,不利于保护和调动农民的种粮积极性。按照《中国农村统计年鉴》资料显示,2004-2009年期间,小麦、玉米、大豆三种粮食每亩平均成本从454.64元增加到600.41元,增加了32%;人工成本从141.26元增加到188.39元,增加了33%,净利润从285.09元下降到192.35元,下降了32%。随着城镇化、工业化的加速发展,更多的青壮年劳动力外出打工,从事其他行业,农业劳动力呈现出结构性紧缺,一些地区出现粮食生产口粮化、“兼业化”趋势。跟进城务工相比,种粮的比较效益明显偏低,致使农民投入粮食生产的积极性受到抑制,稳定粮食生产的难度加大,影响未来粮食增产潜力的发挥。

(七)全球粮食供求偏紧

首先,全球粮食供求格局发生了变化。近年来,石油价格的高涨,推动了发达国家生物能源的快速发展,大幅度地增加了对玉米、大豆、油菜籽等原料的需求,国际粮价也随之大幅上涨,加剧了全球粮食供求不平衡的局面。其次,全球粮食消费结构的不断升级推动粮食需求持续增长,致使全球粮食产量增长难以满足消费需求增长的需要。据统计,近10年来全球谷物消费需求增长2200亿公斤左右,而产量仅增加1000亿公斤。世界谷物库存已下降到了30年来的最低水平。再次,未来全球气候变化、人口增长、耕地和水资源的约束等因素,也将直接影响到全球粮食的有效供给,全球粮食供求也将长期趋紧。尤其是任何灾害性天气的变化都会导致国家粮食的大幅度波动,既会对全球粮食市场产生不利,也会直接影响缺粮国的粮食安全。

三、实现我国粮食安全的对策建议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粮食安全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从目前来看,我国粮食供需是平衡的,粮食短期是安全的。但从中长期来看,受人口、资源、气候、国际环境等因素的变化、影响,我国粮食安全也将面临着巨大的威胁,对粮食安全状况不能太乐观。

(一)加强耕地和水资源保护,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坚守18亿亩耕地红线,切实保护和提高耕地质量,坚守基本农田保有量不低于15.6亿亩,其中水田要保持在4.75亿亩。认真贯彻和执行《农业法》、《土地管理法》、《水土保持法》以及《基本农田保护法》等一系列法律法规,有效实施土地用途划分,明确土地用途,用法律手段严格控制非农建设占用耕地。加强农田基础设施尤其是水利设施建设,积极推进农村水利管理体制改革,完善灌排体系建设,积极推广和发展先进的农业节水技术,加强滴灌等节水设施建设。加强惠农、支农力度,保护和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加快农业科技创新,减少资源耗费,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粮食单产水平,优化品质,提高粮食生产效率,提高我国粮食的综合生产能力。

(二)完善粮食补贴和价格支持政策,调动和提高地方政府、农民的积极性,建立符合市场要求、适合国情的新型粮食价格支持体系。完善粮食法制建设,认真贯彻执行农业法、土地管理法、粮食流通管理条例以及中央储备粮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加快制定并公布独立的《粮食法》、《粮食安全法》,修订、完善《粮食流通管理条例》、《中央储备粮管理条例》、《突发粮食紧急事件应急条例》、《粮食安全储备法》等现有粮食管理条例,完善粮食统计、检测、调查制度,积极倡导科学、节约用粮,建立健全粮食宏观调控体系。

(三)逐步优化中央储备粮地区的粮食储备布局,按照“优先保证口粮安全,同时兼顾其他用粮”的原则,优化中央储备粮和地方储备粮结构。健全粮食储备管理机制,继续加强粮食仓储基础设施建设,提高仓储设施和粮储技术水平,充分考虑国际和国内两个市场,适度减小我国目前的粮食储备规模、调整储备品种和储备布局。

(四)积极推进粮食“四散化”运输方式的变革。建立大型的粮食物流园区,积极培育、改造大型跨区域粮食物流通道,重点改造和建设东北地区粮食流出、流入通道。积极培育大型跨区域粮食物流体系,推广散粮运输方式,加强散粮基础设施建设。加强粮食运输中转、接收等相关配套设施的建设,大力发展铁海联运。完善粮食集疏运网络,提高粮食物流技术装备水平和信息化程度,完善粮食流通体系。加快国有粮食企业的改革步伐,推进国有粮食企业的兼并与重组,重点扶持承担粮食收购、仓储或加工的国有粮食骨干企业,提高市场营销能力,继续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

(五)加强粮食信息的网络系统建设,建立健全粮食库存管理。制定各种灾害的防范和救助预案,确保自然灾害发生时能够及时反应和有效救助,完善自然灾害的应急、预警机制,同时进一步完善救助保障系统。完善粮食风险基金政策,建立健全粮食主销区对主产区的利益补偿机制,加大对粮食主产区的扶持力度。加大对人才、高端技术等的资金投入,确保粮食安全信息的准确性。

参考文献:

粮食生产的现状范文5

>> 粮食价格下跌对农村土地流转的影响 浅谈粮食价格波动对市场的影响 关于东宁县粮食价格变动对粮食种植结构影响及金融支持情况的调查 2008年全国粮食价格走势及对CPI的影响 粮食价格和农业收入对粮食产量的影响的研究 完善粮食生产扶持政策的思考及建议 对梅州市粮食生产的思考 中国粮食生产的影响因素分析及政策建议 极端气候对粮食生产影响的研究综述 河南省农业气象灾害时序特征及对粮食生产的影响 粮食生产经营主体变化及其对粮食安全的影响 对近期世界粮食价格异常上涨的综述 浅谈对粮食价格波动的认识 国际粮食价格波动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粮食价格波动的成因及调控劝策 开封市粮食生产可持续发展制约因素及建议 超级稻对武穴市粮食生产的贡献及生产潜力分析 不稳定粮食价格的成因及影响分析 粮食价格形成的博弈分析 粮食生产中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

[2] 张平良,郭天文,段英华,等.含硫复合肥(SEF肥)对马铃薯产量及其品质的影响[J].作物杂志,2010(4):36-38.

[3] 张世昌,芮法富,江荣风.晚收技术促春玉米增产增效试验[J].中国农技推广,2013(4):25-26.

粮食生产的现状范文6

[关键词]粮食;产后服务;问题;建设

我国粮食生产实现了历史性的十二连增,虽然粮食产量得到了快速增长,但仓储容量严重不足、优质品种相对缺乏、储备规模比例失衡、国内外粮食价格倒挂、粮食进口量逐年增加等结构性矛盾日益突出,我国粮食安全依然面临诸多问题。2016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进行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再次把粮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工作,明确了在粮食数量安全自给的基础上,进一步推进粮食产业的“调结构、提品质、促融合、去库存”。粮食产后服务作为粮食产业链中的最后一环,也是粮食业务的核心环节,更是服务“三农”的关键环节。近年来,我国粮食种植规模化水平不断提高,农户日益增长的产后服务需求与当前粮食产后服务不能满足的矛盾不断凸显,严重制约了粮食产业的健康发展。因此,如何建设好我国粮食产后服务体系的问题亟待解决。

1粮食产后服务体系

1.1粮食产后服务体系的概念

粮食产后服务体系至今没有统一的定义,根据其业务范围,可以总结为粮食生产以后,利用流通领域的各种资源,有偿为种粮农民提供清理、烘干、储存、加工、销售等业务的服务系统,其实体的表现形式可以是一体式的粮食产后服务中心,具备清理、烘干、储存、销售、物流、加工等基本业务功能,并可逐步延伸信息、种子、担保、融资等经营业务管理功能,也可以是具备上述一个或多个基本业务功能的服务性个体。

1.2建设粮食产后服务体系的必要性

建设粮食产后服务体系有利于减少粮食产后损耗,稳定粮食品质,保障丰产增收。粮食收割季节,种植农户收割时间高度集中,受环境气候条件变化的影响,粮食无法及时晾晒,极易霉变发热,加大了粮食产后损耗,导致丰产不丰收、增产不增收。据报道,在粮食收割期间,由于谷物不能及时干燥,造成霉变、虫害和发芽的损失率约5%,以江苏省泰州市为例,该市一年由此损失的粮食高达16万吨,仅此一项损耗可供88万居民食用一年,若遭遇连续阴雨灾害天气,其损失更甚咱1暂。同时,粮食损耗的增大,必然减少种粮农民收益,挫伤农户的种粮积极性。另外,粮食霉变发热后,粮食加工品质、食用品质大大降低,进一步影响了产业链下游的加工和消费。建设粮食产后服务体系,有利于整合社会资源,促进粮食行业发展,提高宏观调控能力,保障粮食安全。粮食收购期间,国有粮食收储企业存在“收粮难、储粮难”的现象,产业链上下游联系不紧密,国有粮食资产分散,服务链条脱节,导致粮食产业发展不平衡。通过体系建设,可以系统地了解收购、储藏、交易、物流、加工等多个环节的流通状态,逐步实现产业链流通信息的全盘掌控,进一步提升国家粮食宏观调控能力,为保障粮食安全提供有力支撑。

2我国粮食产后服务现状与问题分析

近几年,随着国家陆续出台了土地流转的相关政策,土地经营权可以实现转让,发展规模经济已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目前,种粮大户、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等已成为粮食种植的主要力量。规模化生产后,粮食收获期更加集中,短期内粮食产量急剧增大,导致粮食的晾晒、收储问题日益突出。一方面,种植户由于没有烘干机械设备,绝大部分粮食仍采取传统方法晾晒,而缺乏足够场地,人工成本偏高,在反复晾晒收储过程中,由于家庭储粮设施简陋,加剧了粮食的产后损耗,这些因素导致农户在粮食收割之后急于出售。另一方面,以国家仓库为主的粮食收购企业,由于资源有限,虽然具备一定的粮食烘干处理能力,但是在短时间内无法满足数量巨大的粮食处理需求,同时面对农户自行处理的质量不一的粮食,有限的仓容也无法满足不同粮食的存储,“收粮难”“卖粮难”“储粮难”现象频频发生。

2.1仓储容量严重不足

当前,我国粮食市场高产量、高收购量、高库存量“三高”叠加,玉米市场呈现阶段性明显过剩,稻米市场供大于求,销售不畅咱2暂。粮食产量增加了,收购量增加了,当新的粮食生产之后,现有的仓库里仍然装满了粮食,后续生产的粮食无仓可放。另外,有效仓容区域布局不合理,更加剧了区域粮食仓储的困难程度。从仓容布局来看,粮食生产和粮食仓储布局不协调,部分粮食主产区仓容严重不足,目前,东北地区和长江中下游主产区,特别是黑龙江、吉林、湖南、湖北、江苏等省仓容不足问题突出。2013年,黑龙江、吉林省的仓房不能满足新收粮食的储藏需要,临时采用露天或者罩棚等进行存放,在此类储存条件下,粮食极易发生腐烂变质,无法保证粮食质量,加大了粮食的产后损耗咱3暂。

2.2粮食干燥能力严重不足

在国家统计局的《关于2016年粮食产量公告》指出,2016年,全国粮食总产量为61623.9万吨,其中谷物产量56516.5万吨咱4暂。其中烘干处理的比例仅占10%~15%,较欧美90%的平均水平以及日本92%还存在很大的差距咱5暂。另外,我国烘干发展起步较晚,技术水平不高,与发达国家相比存在很大差距,没有市场规范且同质化竞争严重,设备处理量多为0.5~25吨/小时,缺乏30吨/小时以上处理量的特大型干燥机咱6暂。

2.3粮食物流发展相对滞后

相比其他行业,粮食物流发展相对滞后,已不能适应现代物流业发展节奏。首先,粮食物流基础设施不完善。受长期计划经济的影响,粮食物流基础设施发展滞后,受铁路运力十分有限且运输效率较低,水路运输价格偏高且港口设施不足,公路运输成本更高且无法大批量跨区域运输等物流渠道的不同程度限制,导致了主产区有粮运不出,主销区无粮进不来的状况,严重制约了粮食产后的加工销售。另外,粮食物流成本高,进一步影响了粮食产业链末端的加工消费能力,加剧了主产区仓储容量常年偏紧,无法满足新粮存储的境况。据调查统计,我国粮食从产区到销区的物流费用占粮食销售价格的30%~35%,而美国的粮食物流成本仅为我国的40%,由此可见,我国粮食的物流成本远高于国外咱7暂。

2.4粮食加工产业简单粗放

随着城乡居民收入的不断增加,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老百姓对粮食的消费要求正在发生巨大转变,吃得营养,吃得健康,吃得安全的意识逐渐增强。目前,我国粮食加工企业仍停留在传统的加工发展模式上,仅生产加工简单的预包装大米、面粉等产品,低端产品产能过剩,中高端产品严重缺乏,整个粮食行业的产品结构不合理,无法满足当前人民对粮食产品提出的新要求。据报道,2015年,我国粮食需求缺口约为200亿公斤,而进口量却在1247.5亿公斤,进口量远超需求缺口,其根源在于我国粮食行业产品结构的失衡咱8暂。国外粮食的进口量逐年增加,也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国内粮食消费能力。且我国粮食加工技术相对简单,传统的加工理念仍占主导地位,注重产品外观,过度加工,加工副产物开发利用率低,扩大了粮食的产后损耗。以稻谷加工为例,从初筛到抛光,需要经过16道工序,损失率高达20%,营养流失也很严重咱9暂。

2.5粮食科技支撑能力不足

我国粮食技术水平相对落后,粮食科技人员匮乏,科技贡献率较低,目前,我国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仍比发达国家低20%左右咱10暂。粮食行业现有从业人员专业业务能力欠缺,技术装备欠缺、资金投入力度不足,粮食企业经营管理理念落后、信息化水平较低,都制约着粮食产业现代化发展。虽然经济发达省份和中央地方的储备粮库在仓储保管上普遍使用了一部分新技术,并进行了示范推广。但大部分基层粮库仍没有采用科学保粮技术,难以满足当下安全储粮的基本要求,无法保证粮食品质,粮食作为食品加工的源头,质量安全更无法保证。

3粮食产后服务体系建设的对策

3.1完善配套服务政策

目前,随着粮食供给侧改革的不断推进,顶层设计框架已基本形成。在政策制定时,应该充分分析国内外粮食市场形势和未来发展趋势,联系粮食市场出现的新问题、新变化,结合科技发展的新技术、新机遇,进一步完善顶层设计。与此同时,应进一步完善扶持政策,加大政策引导力度,逐渐调整产业结构,积极整合现有资源,向仓储、物流、加工等环节适度倾斜,重点解决粮食产后配套所需的烘干处理、加工生产等配套基建用地指标,以及烘干处理设备、物流基础设施资金补贴等急需解决的问题,大力推进多种形式的联合协作模式,激发种粮农户和社会相关企业的参与热情;完善产后服务保障机制和风险防范机制,更好地为实体粮食产业服务,促进产业健康发展,确保国家的顶层设计得以全面实施。

3.2发展粮食烘干机械产业

粮食烘干机械产业直接影响粮食产后体系的稳定健康发展,是解决粮食“最后一公里”问题的关键环节。结合粮食产业结构调整,加大研发力度,发展多品种烘干设备,以满足不同地区、不同环境的多元化烘干要求,优先发展移动式或牵引式烘干处理设备,解决农村场地限制,充分利用新能源,开发环保节能型粮食烘干机械,降低使用成本,使粮食烘干设备成为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利器。

3.3提升仓储物流能力

着力解决仓储容量缺口问题,结合目前规模化种植的粮食生产实际,继续新建国家库容,挖掘现有国家粮食仓库和民间仓库储存潜力,积极争取财政资金,引导社会资金投资建设,支持自建烘干清理设施和粮食储运、装卸设施咱11暂。建设产后服务中心,实现规模化集中收储,提高粮食仓储设施的综合利用效率,减少粮食流通环节,提高粮食流通效率。大力发展粮食物流业,加快粮食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培养粮食物流人才,借鉴国外粮食物流先进经验,逐步建立完善粮食现代化物流体系,重点解决粮食物流效率低、成本高的问题,切实发挥好政府的宏观管理和组织引导作用,形成以政府调控和市场调节为基础的粮食储运机制咱12暂。

3.4加大产区加工转化能力

当前,国内粮食市场出现了阶段性、结构性过剩的情况,推进粮食就地精深加工,可以增加粮食附加产值,消化产区库存粮食,缓解仓储紧张现状,带动地方经济发展,缓减地方财政压力。特别是东北三省每年“北粮南运”的粮食数量巨大,可以适度发展粮食加工转化产业,比如发展畜牧业,引导种粮农民实现种植、养殖一体化经营,集约化经营,可以有效提高粮食的综合利用效率和增值,形成循环经济,促进产业和谐发展咱11暂。

3.5创新粮食产后服务模式

当前,信息技术已成为许多行业快速发展的“加速器”。粮食产后服务体系建设要结合信息技术的发展,形成“互联网+粮食”“大粮食+云计算”产业新格局。大力发展订单农业,预约服务业务,延伸服务链条,提前收购销售,实现粮食定向流通,减少流通环节,实现粮食专业化定向服务;大力发展“粮食银行”,帮助种植大户解决粮食储藏方面不科学问题,以“代农储存、代农加工、品种兑换”等形式提后增值服务咱13暂;大力推进粮食互联网贸易,建设粮食网络销售平台,充分利用优势资源,广泛开展自主经营业务;发展粮食连锁经济,开展粮食设备租赁服务,开办粮食网络超市,推进“放心粮油”工程,积极培育粮食流通新业态,构建产后便民服务体系,打造粮食品牌经济;加强大数据、物联网服务体系建设,围绕气象、检验等方面发展智慧粮食服务,提升粮食产后信息化水平。

3.6提高粮食科技贡献率

不断推广粮食科技创新,重点围绕产后服务体系中烘干设备、物流管理、精深加工、智慧粮食等关键领域,建设粮食科技创新工程,加大科研资金投入,逐步推进粮食技术转移和成果转化,加大粮食科技人才建设,鼓励科研院所、高等院校承担重点项目,支持基层技术人员参与小型科技项目,完善薪酬激励制度,推动产学研有机结合,自下而上解决产后服务体系中的各种问题。

参考文献

[1]缪磊.泰州市粮食机械烘干发展现状与对策[J].农机科技推广,2017(6):40-42.

[2]任正晓.在全国粮食流通工作会议上的报告[EB/OL].(2015-01-08)[2017-08-10].

[3]赵予新.我国产粮大省实施粮食全产业链管理的途径研究[J].农业现代化研究,2013(6):650-653.

[4]国家统计局.国家统计局关于2016年粮食产量的公告[EB/OL].(2016-12-08)[2017-08-10].

[5]罗炀.浅析我国粮食烘干机行业的现状和发展前景[J].商场现代化,2017(16):13-14.

[6]袁家厚.粮食烘干机的应用与发展[J].农业科技与装备,2017(3):26-28.

[7]周新韶,吴砚峰.浅析我国粮食物流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商贸,2012(17):144-145.

[8]陈锡文.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学习贯彻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J].求是,2015(6):20-22.

[9]蔡艳艳,张晶晶.中原经济区粮食加工产业发展问题研究[J].现代经济信息,2017(14):451-467.

[10]魏礼群.坚定不移走共同富裕道路[J].求是,2014(15):21-24.

[11]亢霞,钟昱,张庆.我国粮食仓容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J].农业现代化研究,2015(5):721-726.

[12]郑伟,彭苏勉.我国粮食储运安全管理与运行机制构建研究[J].山东社会科学,2014(6):182-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