兽医临床诊疗技术范例6篇

兽医临床诊疗技术

兽医临床诊疗技术范文1

关键词:多媒体技术;兽医临床诊疗技术;应用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273X(2016)08-0062-01

多媒体技术具有集成性、交互性和数字化的特点,在教学中如能将其与传统的教学手段融为一体,能够提高教学质量,更利于实现教学目标。《兽医临床诊疗技术》是高等职业院校畜牧兽医专业基础的主干课程。在教学中如何将多媒体技术灵活运用到《兽医临床诊疗技术》的课程教学中去,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是教学实践的有益探索。本文就《兽医临床诊疗技术》课程教学中多媒体技术应用的意义、合理使用及存在的不足进行了阐述,旨在为该课程的教学提供参考。

1 多媒体技术在《兽医临床诊疗技术》课程教学中应用的意义

《兽医临床诊疗技术》是高等职业院校畜牧兽医专业基础的主干课程,是基础课与专业课程相互联系的一个桥梁,在兽医临床课程体系中占有举足轻重的位置,对兽医专业学生技能培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虽努力做到了生动描述,或者用大量的图片、模型等教具来提高学生的感官认知性,但效果并不理想。多媒体技术应用在教学过程中能起到以下作用:①图文并茂,动静结合,为教师提供形象的表达工具,教学内容直观、生动。②学生学习变被动为主动,有效体现教学个体化和因材施教。③弥补不同学校和地区之间教学质量的差距。④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⑤信息广泛,可作为课堂教学的延伸,拓展专业知识,强化技能。

2 多媒体技术在《兽医临床诊疗技术》课程教学中的合理使用

《兽医临床诊疗技术》主要包括兽医临床诊断方法和治疗技术两大块内容,主要培养学生诊断疾病和对患病畜禽合理施治的能力。课程教学不同于文化基础课,要使学生建立起立体的动态的动物模型,而目前的教材内容繁琐,有的比较抽象,即便是在教材中附有一些插图,还是不能充分说明问题,导致了学生知识不明或片面理解。然而,多媒体技术却可以让死板的内容变得生动有趣,光影的刺激能有效调动学生的有意注意,有利于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

例如,在讲授病畜异常的精神状态时,教师课前可以收集猪、牛、羊等动物患病后的图片,如精神沉郁、昏睡、昏迷或狂躁不安等图片放在一起,让学生自己先进行分析判断,以检查他们的认知基础和观察、理解能力,然后教师再进行纠偏和小结,这种激发学生主动学习和积极思考的教学方式要比传统的“灌输式”更有成效。

又如,在讲授动物的保定方法这部分内容时,教师事先录制教学视频,全体学生可以观看,教师在旁进行解析,明确操作要领和注意事项,然后把时间省下来进行巡回指导,及时纠正学生错误操作,这种教学方法更能促进教学目标的实现。

再如,在讲授外科手术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可以先把手术主要步骤录成教学录像,让学生观看后讨论手术操作应注意哪些问题,制定出详细的手术计划,然后再分组练习,技能训练更有针对性。笔者习惯将上一届学生的错误操作录制下来,让下一届学生在操作前观看,让他们尽量避免在操作时重蹈覆辙。

在《兽医临床诊疗技术》教学中,巧用多媒体课件进行辅助,可以弥补传统课堂教学方法直观性、立体感、动态感等方面的不足。制作精良的多媒体课件,图文并茂、音像共存,动静结合,可帮助学生减轻因教师长时间讲授而造成的听觉疲劳或厌倦感,让他们在愉快的氛围中接受知识。同时,临床诊治图片、视频资料等形象地呈现了动物疾病诊断和治疗过程,有助于降低学习难度,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利于知识和技能的理解和掌握。

3 多媒体技术在《兽医临床诊疗技术》课程教学中存在的不足

多媒体具有虚拟教学情境的功能,利用视频可以呈现真实的临床诊断和治疗过程,在《兽医临床诊疗技术》课程教学中发挥了很大的优势作用。但如果过于依赖多媒体课件,教师整堂课都打着PPT授课,学生的视觉冲击很大,因为过度的光影刺激反而不利于他们集中注意力听讲和观察思考,很多学生甚至抱怨笔记都没法做,听不懂,课后还没法复习巩固,直接影响了他们学习的心情,这是有悖于使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的初衷的。

兽医临床诊疗技术范文2

关键词:兽医外科学;医德教育;实践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37-0106-02

兽医外科学是专业理论与临床实践经验结合最为紧密的学科之一,是培养动物医学类本科生临床技能的重要环节,是由单纯的理论学习转变为技能操作的过渡阶段。该阶段的实践教学(兽医外科实验课、兽医外科手术实验课、兽医外科及手术综合大实验及临床毕业实习)直接影响本科生以后的临床诊疗思维、专业观念及职业道德,是执业兽医师的启蒙教育。医德教育作为一种特殊的职业道德教育,是高等农业院校兽医教育过程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随着动物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和现代兽医教育模式的转变,医德教育在临床兽医学发展过程中越来越显示出其重要作用。目前动物医学专业本科生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医德教育水平相对滞后,重视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而轻视职业道德教育,部分院校不重视兽医法规、动物福利及兽医伦理学等方面的课程教育,这样使得学生在兽医临床实践及毕业后从事临床诊疗工作中常常发生医患纠纷,甚至有时还出现医疗事故,导致产生法律责任。因此,东北农业大学兽医外科教研室根据本科生可塑性强的特点,在兽医外科实践教学过程中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医德教育培养计划,为培养出具有全面知识体系、高超临床技能且医德高尚的动物医学专业高层次兽医人才做出贡献[1,2]。

一、教师应充分认识到医德教育的重要性

医术水平与医德是从事动物诊疗工作人员必备的两个要素。医德可正确指导医术的发挥,是其良好作用的基础,同时也是提高诊疗水平的前提。当前国内动物诊疗技术水平发展不均衡(特别是兽医外科技能方面),部分从业人员兽医临床专业技能不强且未受过系统的医德教育,在众多的医患纠纷背后,多与医德有密切的关系。在兽医外科实践教学过程中教师具有双重的身份,既是教师又是执业兽医,对学生的培养贯穿在兽医外科实践教学的始终,教师的言行在无形之中影响着学生。课题组发现在实验课中教师对动物福利、实验动物相关法规的不重视及在诊疗过程中出现医疗事故并不正确处理后,将会或多或少影响学生对专业的热爱,还可能在学生的职业道德和思想品德方面产生错误的影响,甚至产生放弃从事临床兽医学专业的念头[3]。因此,在兽医外科临床实践过程中教师必须重视自身的诊疗行为及医德表现,这不仅关系到个人的教学能力和自身素养,而且关系到引导学生如何正确认识本职工作及综合发展的问题。

二、精湛的医术是医德教育的前提

医德教育的前提是让学生掌握能够正确诊疗动物临床常见病的本领,这就要求教师自身要医术高超,具有高水平指导学生兽医外科实践教学的能力[4]。目前国内外动物诊疗技术发展迅速,新病、老年病及遗传病等不断地出现,同时许多新技术、新方法也不断地产生,这就要求教师与时俱进,不断地学习、深入钻研,将最新的科研成果应用到兽医外科实践教学中,不断提高自身诊疗水平。如课题组将激光消声术、裁耳术设计为综合大实验内容,将减少动物痛苦、降低诊疗费用及新技术无私推广应用等内容融入到实践教学过程中,在传授新技术的同时,也开展了医德教育。另外鼓励学生在实践、实验过程中善于发现新问题,勇于提出和独立解决问题,使他们在外科实践教学中感受到一定的专业成就感,许多学生就是在此阶段热爱上兽医外科专业的。

三、教师应自身医德高尚,做好以身示范作用

关注并解除动物病痛,实行人道救助,为畜主和养殖户排忧解难,促进临床兽医事业发展,是教师的基本职业道德准则。当掌握高超的医术后,一个极为重要的问题就是道德取向,是以促进畜牧业发展、防控人畜共患病保障公共卫生安全、治病及解除动物疾患为己任,还是受眼前的利益所驱使,所得到的诊治和服务效果是不一样的。在外科实践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将吃苦耐劳、严谨敬业精神作为教育和影响学生的一个重要方面。通过一举一动、一言一行,让学生深刻认识到,为了临床兽医学事业的需要,教师(执业兽医)可放弃个人休息时间和经济利益等,及时解除动物病痛、正确合理处置动物诊疗工作,为广大畜主和养殖户悉心服务及防控人畜共患病的发生,就是临床兽医价值的最高体现。教师应特别重视自身医德培养,将其作为执业兽医的一项最为重要的人文素质而不断加强,树立正确的医德观。教师的高尚医德,可能会影响到学生一辈子。因此教师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在动物外科诊疗示范、动物术后饲养护理、动物医院医教结合、处理其他动物诊疗机构转诊病例、现场出诊等方面应表现出高尚的医德水准。

四、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保障医德教育的效果

教师努力探索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从树立正确的医德观、引入案例分析法、开展多种培训和学术交流等方面,循序渐进地加强学生医德教育。

1.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意识。兽医外科实践教学,特别是外科临床毕业实习,诊疗工作较为繁忙,需要完成整个外科诊疗过程(复杂手术和现场出诊),有时影响到正常的作息时间,再有处置很多外科病例比较脏累(严重外科感染、脓皮症、瘫痪及严重创伤病例),另外,动物饲养者的层次和素质也有较大差异,师生在心态上要端正,发扬吃苦耐劳、爱岗敬业的精神,树立正确的服务意识,在细致、认真的临床诊疗过程中,显示出扎实的外科诊疗技能,关爱动物并保障动物福利,最大程度降低动物饲养者经济负担,使畜主感到亲切、值得信任。这就要求教师着重教育学生对待各类病例一视同仁有爱心,对复杂病例有耐心,对动物的痛苦有深切的同情心,对误诊漏诊病例有羞耻心,引导学生努力做到不怕脏累、不辞辛劳,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

2.引入案例分析法,强化医德教育。引入案例分析法,采用典型医德案例讨论,让学生参与到讨论中来,可使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亲自体验医德情感。在案例中,选择与兽医外科实践教学相关的、符合医德基本原则和规范理论的、真实的、正反两方面的典型案例[5],70%的案例选择那些对临床兽医学事业无限忠诚和执着追求、废寝忘食、精心探索、勤勤恳恳工作的先进案例,如汪世昌教授、王云鹤教授等先进感人事迹,以激起学生敬岗爱业,将来做一个合格执业兽医师的理想追求,体验到兽医的事业责任情感;列举对兽医外科诊疗工作满腔热忱,一心想着病患,一切以病患为中心,不辞脏累、爱岗敬业的先进典型案例,使学生热爱兽医外科事业,并对病患具有深切的同情情感。同时,选择30%的反面案例,使学生对那些不精通专业、诊疗不细致甚至马虎、造成医疗纠纷乃至重大医疗事故和对病患漠不关心、麻木不仁、以医谋私、贪财图利的执业兽医进行透彻的案例分析[6],如北京天价藏獒手术死亡事件、松狮犬剖腹产后感染死亡事件等,使学生透过案例的表面现象挖掘其深层次原因,通过这些反面的案例使学生认清其中的问题,对这些不良现象产生厌恶的情感。

3.采用多种途径进行医德培训和相关学术交流。在实践教学过程中补充了职业道德、兽医法规及动物福利与保护方面的内容[7,8]。近年来邀请德国汉洛威大学、日本鸟取大学、美国肯塔基大学等多名国外知名学者介绍各国的医德教育情况,并进行多场手术示范活动,在展示精湛的医术的同时,也充分展示出他们的外科素养及职业道德。另外,通过观看国内外医德教育及相关案例的视频资料的途径普及此方面的知识,如《兽医无国界》、《妙手兽医日记》等,以提高师生职业道德水准、动物福利及动物保护等法律意识。

一个没有良好医德的学生,不会成为合格的临床兽医学人才。学生在兽医外科实践教学阶段受到良好的医德教育,不仅有利于自身的全面发展,而且对整个兽医学、畜牧学、比较医学事业的发展都具有深远意义。因此,需要教师和临床执业兽医师不断地努力探索。

参考文献:

[1]陈茂怀,赖纯胜,许龙水,等.医德教育,“服务-学习”新模式之效果评价[J].中华医学教育探索,2012,11(11):1164-1166.

[2]杨叔子.杨叔子教育雏论选[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1:151-160.

[3]叶云.试论新形势下加强医学生医德教育的紧迫性[J].科教文汇,2010,21(1):132-133.

[4]包利荣,袁强,马重阳,等.新医改背景下医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25(1):14-15.

[5]蔡青,衡爱萍,雷光文.病案质量规范化监控的实践效果[J].中国病案,2010,11(8):13-14.

[6]于专宗.医学院校的医德教育方法探析[D].复旦大学,2005:1-3.

兽医临床诊疗技术范文3

【关键词】兽医临床;现状;发展

1.兽医临床学科具体研究现状

兽医临床学科经历了长时间的发展探索,在分子生物学、基因技术、聚合酶技术领域取得了一定成效,同时其具体研究范畴持续拓宽。在动物营养代谢相关领域中,则由于高产快生诉求、集约饲养、超营养供应而引发了动物营养代谢相关疾病的大量产生,给研究工作增加了难度。对于围产期奶牛相关功能障碍病的探究取得了阶段成果,对其产生机理、发现诊断与疾病关系、预防控制展开了深入探索,并创建了有效的检测方式。兽医临床学科在动物微量元素方面的研究,主要包括对硒欠缺预防以及高铜危害的探索。当前我国约有百分之六十区域畜牧饲料、粮食存在缺硒现象,对其繁殖能力、抗病、寿命水平造成了不良影响。为此,兽医临床学科就对硒元素分子、基因及分泌层面的影响因素展开探讨,并研发了高效诊断与扩充硒元素的预防控制手段,创设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动物生长阶段中应用高铜饲料可优化其综合发育能力,同时也形成了较为显著的弊端影响。为此兽医临床学科展开了对其负面影响的研究,即高铜饲料会令血清成分提升,并形成较多活性氧,引发过氧化作用,进而最终形成线粒体胀大,细胞则濒临凋亡。

兽医临床学科在动物中毒患病领域也进行了大量研究,具体包括有毒植物、动物氟中毒、毒菌毒素病害中毒等内容。对于有毒植物,兽医临床人员就放养动物病害死亡状况进行深入调查、生态学研究、毒理分析,并发现了新型有毒植物,即冰川棘豆。通过特性分析、成分校验、降解手段应用,获取了突破进展。引发动物产生氟中毒的现象多发生在贫困、经济欠发达农村区域,具体病害潜伏期较长,危害严重,并给畜牧行业的产业化发展带来了不良经济影响。为此兽医临床人员进行了该中毒机理、预防管理方式的广泛探究。通过诱发细胞凋亡、基因刺激作用、骨相损害影响分析明确,可通过引入补骨脂素进行骨细胞的优化增值,令其形成良好的成熟分化效应。同时临床人员还针对霉菌毒素研发了高效检测方式,创建了促进其实现生物转化,变为无毒物质的科学方案,并保持了饲料原有的营养成分,令其不会有所损失,体现了良好的研究应用效益。

在兽医临床外科手术与麻醉处置领域,相关研究成果不断丰富,并实现了推广应用。例如Q类麻醉注射临床药物取得了良好的研究进展,并令阵痛类、镇静疗效药物全面应用在兽医临床手术中,体现了优质肌松疗效。另外K类品也逐步成为兽医临床学科的核心研究内容,并逐步在小动物临床治疗中实现了推广。在兽医临床外科手术治疗阶段中,各类高新技术,例如血管手术、关节镜、无创技术、冷冻、显微处置手段取得了突破进展,有效提升了手术疗效与工作效率。引入生物医学治疗材料,则令排斥现象显著下降,令兽医手术治疗范畴全面扩充,并令手术处置技巧、缝合材料应用实现了更深层次的发展。

2.兽医临床学科实践发展

2.1完善兽医临床学科工作人员队伍培养建设,提升重视力度,扩充经济支撑

为优化提升兽医临床学科综合发展水平,应强化工作人员团队培养建设,引入自主培养建设方式,创建出一支综合素质全面,具有自主创新意识、广泛宏观视角的优质人才团队。对于行业先进、精英、骨干人才应扩充引进力度,并延伸至海外市场,进而巩固我国兽医临床学科的基础建设,为其创设完善的人才资源保障。为有效应对临床实际难点问题,应适度靠近生产,并扩充研发深度。政府单位则应强化对兽医临床学科的发展重视力度,提升科研经费投入,树立均衡、科学、合理支撑服务目标。进而显著缩小我国兽医临床学科同国际发达领域的现实差距,提升临床学科综合发展水平。

2.2引入高新科技,强化临床学科条件完善

兽医临床学科的持续拓展离不开高新科技的有效支撑,因此应在实践研究阶段中,应秉承创新精神,引入高新技术方案优化研究效果。例如利用基因技术、蛋白组、多肽分析手段、聚合酶反映方式等,扩充研发领域,强化对群发动物疾病的更深层次探究、优化临床诊疗水平。同时还应强化中兽医、重要成分相关原理知识研究,促进动物提升繁殖水平与免疫能力,优化药品抗毒治疗性能,营造安全可靠、高效的兽医临床学科发展氛围。同时应优化创建临床诊治中心,全面提升临床兽医诊治水平,进而充分符合我国各区域动物疾病临床诊治综合发展需求,创设显著效益。

2.3强化产学研集成,优化兽医临床实践效果

为优化兽医临床实践效果,应创建学校、企业以及研究人员联合攻关机制,针对市场经济发展、现代化社会建设标准,促进各方优势价值的全面发挥,进而促进科研实践成果的广泛应用与全面推广、科学转化。应结合临床工作实践,并注重同国际先进行业领域的广泛交流合作,进而促进兽医临床学科实现综合全面的发展与持续提升。

3.结语

总之,针对兽医临床学科发展现状,我们只有制定科学有效的实践拓展策略,才能继续推进兽医临床学科研究领域的延伸,创设优质成果,并促进临床推广应用,进而实现良好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目标。 [科]

【参考文献】

兽医临床诊疗技术范文4

一、前言

兽医就是我们常说的给动物进行疾病预防、诊断并治疗的医生;在具体的学术概念里,兽医则是指利用医学方法促进动物(包括野生动物和家禽家畜水生动物)机体与微生物和自然环境相互协调的一类工作者。

和所有类型的医生一样,兽医在对动物进行诊断治疗的过程中,也会出现诊断失误问题。但是和治疗人类的普通医生不一样的是,兽医这一职业因在我国发展较晚,专业基础理论不做造成很多主观性诊疗失误事件的发生。

兽医临床上的诊断、治疗失误迄今普遍

存在,是兽医临床上迫切需要解决的难题,诊断失误、用药失误、治疗方法失误,各种问题都直接指向兽医诊疗失误。尤其随着人们生活的提高和动物在人生活中重要性的不断上涨,对兽医诊疗水平提出更高的要求,一旦发生诊疗失误就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和不良的社会影响。

二、兽医诊疗失误的分类

就像我们经常说的传统医疗误诊事故一样,在兽医诊疗的过程中,每一个环节都有可能因为各种主客观原因产生诊疗失误问题,造成动物疾病治疗的失败。

1.诊断错误 因为不能正确分辨动物所患的疾病,诊断错误便成为兽医诊疗的误诊问题之一,误诊、漏诊、错诊,因没能正确诊断动物所患的疾病导致兽医诊断失误,造成误诊。

2.诊断延误 在兽医诊断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而导致诊断时间延长,如病情复杂,症状和体征不明显,技术和设备不够,兽医临床经验不足,理论基础或知识水平差等因素,造成一时不能明确诊断,又不及时会诊,经过较长时间的观察和对症治疗,最后才获得正确诊断,此时已错过治疗时机;或由于长时不能确诊,在拟诊过程中选择的治疗方法又不利于疾病的好转而延误治疗时间,使病情加剧,到确诊后,已失去治疗时机。

3.治疗错误 因为治疗错误而导致诊疗失误的问题在兽医诊疗过程中也经常发生,错误的治疗方案选择或者用药选择,有时非得不能治疗动物的疾病,有的甚至因为错用药物的作用导致病情加重甚至产生其他问题,后果难以估计。

三、兽医诊疗中的失误原因分析

正是因为兽医诊断失误问题的屡禁不止,我们可以结合多年的临床经验,从诊疗失误的教训入手,分析兽医诊疗失误的主要原因,用科学的方法、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去研究诊疗失误的所在,找出诊疗失误发生的原因和规律,并上升为完整的理论体系,才能解决或减少诊疗失误,提高诊疗水平。

1.诊疗对象种类多加大了诊疗难度

兽医和普通的医生不同,面对的治疗群体是由很多个像人一样的生物种群组合起来的,没懂生物种群又都有自己的生命机体,他们之间从身体结构到生理特性等方面都有着非常大的差异性,甚至于每种动物对疾病的敏感性和易感性、对药物的敏感性、感觉能力、神经类型等均有差别,这给兽医的治疗带来了很大的难度,毕竟不能对每一个动物的习性都进行掌握,造成诊断过程中的问题。

2.在诊疗过程中畜主的配合存在问题

在动物治疗的过程中,一个决定治疗结果的重要因素,便是所治疗动物的畜主能否正确配合。因为动物不能像人类一样,用语言、动作来自己表达自己存在的病痛、问题,它们的很多病情现象都是由主人代它们和兽医沟通,这个时候畜主的配合程度便很重要。畜主对动物病情治疗的不重视、畜主对动物病情的掌握等,都会影响到兽医诊疗的结果。

3.兽医业专业基础理论不足,临床经验差

一个兽医不仅要有系统全面的专业知识,同时还要有扎实的理论基础,通过对兽医专业知识的把握加之临床的经验积累,才能准确、及时的治疗动物疾病。然而因为兽医业在我国出现的较晚,我国在兽医专业理论知识教育上存在的问题成为很多兽医的硬伤。由于专业基础理论掌握不足,临床经验较少,很多兽医在诊疗的过程中都会因为缺乏充足的知识而影响判断,认识疾病,分析疾病和治疗疾病三大环节未能准确把握,造成严重的兽医诊疗失误问题。

4.兽医的医疗道德和服务态度存在问题

除一系列客观原因外,由兽医自身的原因产生的主观失误,也是兽医诊疗失误频发的一个重要原因之一。在动物疾病诊疗的过程中,一部分兽医可能存在重视度不够的问题,对牲畜生理病理特点不够了解、临床观察不仔细、诊疗工作仅凭经验进行办事粗心大意等一系列自身问题都导致兽医主观方面的诊疗失误问题出现。一些兽医甚至存在名利观念重,碰到疑难、严重病例时推托,害怕自己误诊或死在自己的名下,影响声誉,或者把小病夸大治疗,以显示自己水平的问题,严重影响兽医诊疗工作的进行。

兽医临床诊疗技术范文5

摘要分析了中国动物养殖和动物保健事业的新发展和高校兽医内科学教学的现状,提出了进行兽医内科学教学改革的措施,以期提高高等农业院校兽医内科学的教学效果,培养出大批具有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临床兽医学人才。

关键词兽医内科学;教学现状;教学改革;高等农业院校

abstractthe new development of the animal culture and health care and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the university veterinary internal medicine teaching were analyzed,and the reform measures about veterinary internal medicine teaching were raised,so as to improve the teaching result of the veterinary internal medicine in agricnltural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and to brought up a great deal of the talent of the clinical veterinary medicine with the originality consciousness and the practice capability.

key wordsveterinary internal medicine;teaching situation;teaching reform;agricultural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进入21世纪,中国动物养殖和动物保健事业取得了新发展:动物养殖已经由个体散养向规模化养殖转变;诊疗对象由大动物向宠物、猪、禽等中、小动物转变;动物传染病和寄生虫病依然是当前危害中国养殖业的重要疾病,原发性的典型的内脏器官疾病、营养代谢病和中毒病不是太多,但在动物传染病和寄生虫病等过程中引起的继发性的内脏器官疾病和营养代谢性疾病,以及用药不当所导致的药物中毒则大量发生;心电图机、b超机、x光机、血液分析仪、尿液分析仪、生化分析仪、pcr仪等仪器设备已经用于兽医临床。

随着科学的进步以及动物养殖和动物保健事业的发展,社会亟需大量具有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的临床兽医学人才。由于受传统教育理念的影响,中国的兽医学教育不能完全适应当前动物养殖和动物保健事业发展的需要。因此,对高校兽医内科学等兽医临床课程进行教学改革,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培养出大批临床兽医学人才刻不容缓。

1兽医内科学教学现状

1.1教学内容老化,脱离实践

目前,中国从事兽医内科学教学的教师,多偏重于课堂教学或学术研究,轻视兽医临床诊疗,能长期深入兽医临床,具有丰富诊疗经验的教师较少。以至于对中国动物养殖和动物保健事业的新发展缺乏深刻的理解和认识,选取和处理教学内容多依赖于网络、报纸、杂志和专业书籍等,甚至照搬教材,使教学内容老化[1],严重脱离实践。讲授时重点不突出,不能将兽医内科学和其他兽医学科有效结合,课堂沉闷,效果差。

1.2知识结构单一,人文教育薄弱

所谓人文教育,即关于“成人”的教育。多数兽医内科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注重传授系统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不能结合实践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1]。教学内容单一枯燥,不利于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不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1.3专业培养目标不清晰,学生专业思想不巩固

目前中国高校的兽医学教育以兽医学士教育为主[2],其专业培养目标为具备兽医学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复合型、应用型高级技术人才或高级科学技术人才。中国大学的扩招,给培养众多职业兽医创造了条件,但也给高校的师资队伍、教学硬件等带来了严重的挑战,使有些高校模糊了专业培养方向,降低了专业目标的要求[2]。由于受传统思想的影响,学生对兽医存在明显的职业偏见,入学后缺乏奋斗目标,缺乏专业思想教育和专业实践活动,部分同学专心考研,对考研科目以外的课程置之不理,导致专业思想不巩固、应付学习、考前突击、混毕业证等不良现象。总之,培养出的学生缺乏实践创新意识和临床诊疗能力,不能完全适应当前的动物养殖和动物保健事业发展的需要。

1.4教学方法陈旧落后,不能满足学生学习的需求

目前,中国兽医内科学教师队伍存在青黄不接和年轻教师偏多等现象,甚至许多大学教师缺乏充分的职前师范教育,教育理念落后。在传统应试教育模式的影响下,普遍存在着以教师为中心、教师讲、学生听、满堂灌、填鸭式的教学方法[1],很少进行课前预习、课堂提问和课后反馈。把学习局限在课本范围内,以知识灌输和强化技能训练为主,学习就是让学生死记硬背、过度学习和强化训练。这种陈旧的教学方法不利于学生学习主动性的调动和学习能力的培养,不利于学生智力的发展和个性的丰富。

1.5教学手段水平差,不能满足学生随时学习的需要

目前,兽医内科学主要采用以多媒体课件为主的现代教学手段进行教学。多媒体课件制作水平差,多数多媒体课件不过是教材的ppt格式,没有教师自己的语言,缺乏生动的兽医内科疾病的图片和短片,教学效果不理想。多数高校的多媒体课件不能上网,建立兽医内科学网站的高校更少,学生宿舍没有电脑,不能随时进行学习。有些教师以传统教学手段进行教学,课堂生动,但信息量小,直观性差。挂图和标本的应用正逐渐减少。课外专业实践活动开展极少,且多流于形式,没有真正进行。

1.6实验实习条件差

多数农业院校由于重视科研、轻视教学和生产,缺乏对实践教学的管理制度和经费投入,没有一流的实习动物医院和牧场,没有高水平的兽医师队伍,实验实习条件差[2],严重影响高校专业课教师队伍和学生兽医临床诊疗水平的提高。

1.7考试方法单一,束缚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多数院校的兽医内科学试卷由授课教师按大纲要求出题,有些院校采用试题库抽题。多考试兽医内科学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部分专业技能,多数院校存在平时不学、考前辅导、考前突击、死记硬背历年的真题或试题库,对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考查较少,引导学生死记硬背,以考试分数确定学生的优劣,不注重对整个教学过程的监督和对学生学习经历的考查等现象。当前的兽医内科学考试不能促进学生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的提高,考试成绩不能完全反映学生真正的专业水平。

2教学改革措施

2.1教学内容紧密结合实践,及时更新

制订并严格执行兽医专业课教师实践制度,加强兽医内科学高水平教师队伍建设,重视其兽医临床诊疗业务水平的提高,过了教学关和兽医临床诊疗关的专业课教师才能登台讲课。兽医内科学教师应长期参与临床诊疗活动,紧密结合中国动物养殖和动物保健事业的新发展和学生的需要选取、组织教学内容,淘汰不适应当前兽医临床需要的教学内容,应侧重讲授宠物、猪、禽、牛、羊等动物的常见病、多发病和群发病,将兽医内科学和其他兽医临床学科有机结合[3],多列举与教学内容相关的紧密结合兽医临床的例子,多推广经过实践验证的诊断方法和防治措施,对学生关心的兽医临床问题及时作出正确的指导。

2.2加强与专业紧密结合的人文教育

兽医内科学教师应充分利用课余时间和网络优势,指导学生学习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了解社会热点事件,学会查阅文献资料,认真参与社会服务和社会实践活动,并结合教师的学习生活、临床实践和科学研究经历,指导学生了解当前动物养殖和动物保健事业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并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文化修养、科学态度、创新精神、团队意识、环保观念、成才就业、学习方法,实践技能和经营管理等与专业紧密结合的人文教育,以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2.3强化专业培养目标,加强专业思想教育

中国的兽医专业教育按照培养目标目前可以分2个层次进行,第1层次是兽医学士教育,应该有比较宽的专业培养方案,在掌握兽医理论和实践知识的同时,也应具有一定的临床技能;第2层次的兽医职业教育完全是独立的,按照职业兽医的要求进行的专业深造,兽医职业教育应在设备好的教学动物医院内进行,在有较高水平的兽医师指导下完成;有条件的高校可以试办兽医职业教育[2]。因此,高校应强化兽医专业的培养目标,制订开展兽医临床实习、社会实践活动、毕业实习等实践性教育教学活动的规章制度,并严格执行。精心挑选政治坚定、业务精良、精力充沛、懂教学管理的教师兼任班主任,对学生进行专业思想教育和专业实习指导,并加强对班主任工作的监督和奖惩。在学生达到专业教育培养目标的基础上,如果有进一步深造的愿望,可以鼓励其考研。

2.4推进教学方法改革,施行启发式教学

高校应积极开展教育教学技能培训和教学研究工作,更新教育观念,施行启发式教学[1],以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做到既教书又育人,实现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积极性相结合,实现学习知识、锻炼技能和发展智力相结合,注重课前预习、课堂讨论和课后反馈,构建和培养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注重学生基本理论知识的系统学习,注重学生学习能力和实践创新能力的提高。

2.5加强现代教育手段建设,认真开展专业实践活动

对高校兽医内科学教师应加强传统教学手段和现代教学手段的培训工作,提高其多媒体课件的制作技术,结合其丰富的临床经验,精选教学内容,配以精心拍摄的兽医内科疾病图片和短片,制作一流的兽医内科学多媒体课件。高校应加强硬件建设,装备足够的多媒体教室,教室和学生宿舍能够上网,可以采用天空教室、教学邮箱、qq群、飞信等手段服务教学,有条件的高校也可以办兽医内科学教学网站,使学生在任何时间均能够通过多种方式进行学习和提高。鼓励教师制作优质的挂图和标本,用于课堂教学。定期组织学生在带队教师的指导下开展课外专业实践活动,撰写专业实践调查报告,并对整个过程进行监督和考查。

2.6加强实验实习基地建设,重视兽医师队伍的培养

高校应加大资金和设备投入力度,建立一流的教学动物医院和牧场,服务于实践教学,并进行管理体制改革。培养一批高水平的兽医师队伍,完善教师实践教学管理制度,切实提高高等农业院校专业课教师和学生的兽医临床诊疗水平[2,4]。

2.7施行考教分离,注意对实践和创新能力的考试

兽医内科学教师应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和考试观念。兽医内科学试卷应按照专业培养目标和教学大纲的要求出题,施行考教分离,考试内容应侧重对兽医内科学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基本临床诊疗能力和创新意识的考察,并结合学习经历,综合评定学生成绩,使学生的成绩能够正确反映出该学生的实际专业水平和实践创新能力[1,3,5]。

3参考文献

[1] 杨德广.树立新的教育理念深化教学改革[j].高教探索,2004(3):56-58.

[2] 卢正兴.适应时代的需要 探索兽医教育的未来[j].中国兽医杂志,2000,26(9):3-4.

[3] 杨自军.理论联系实际提高课堂教学质量[j].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09,22(3):108-109.

兽医临床诊疗技术范文6

关键词 兽医临床诊断学;师生关系;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 G6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4)04-0320-02

兽医临床诊断学是动物医学专业的重要课程之一,具有实践性强,与生产实践联系密切等特点。作为一门基础课向专业课过渡的桥梁课程,兽医临床诊断学重点为兽医内科学、兽医外科学、兽医产科学和兽医传染病学等临床课程提供诊断疾病的方法和基本理论。把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范畴引入兽医临床诊断学教学过程中,不仅有助于改善兽医临床诊断学理论教学和生产实践各执一方的客观现状,而且对充分挖掘兽医临床诊断学的课程优势,科学定位兽医临床诊断学在动物医学专业中的角色地位,充分发挥兽医临床诊断学的桥梁作用,对提高学生的临床诊断技能、培养高质量学科人才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1 兽医临床诊断学的概况和特点

1.1 兽医临床诊断学教学的指导思想

兽医临床诊断学是研究诊断动物疾病的方法和理论的学科,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主要运用兽医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借助现代影像技术和生物技术对动物疾病进行诊断的一门学科。由于在学习兽医临床诊断学课程时,学生还没接触其他临床课程,只能运用已学的兽医病理学和动物生理学的基础知识对临床上的疾病做出一定的解释。因此,指导学生如何接触动物,掌握各种动物的保定方法,运用临床检查的有效方法和熟练技术检查患病动物,获得对诊断有价值的资料,进而了解这些临床表现的病理生理学基础,是学习该课程的主要目的[1]。同时,通过兽医临床诊断学的学习,还要培养学生掌握常见实验室诊断和特殊检查技术,为疾病的临床诊断做出客观评价。

1.2 兽医临床诊断学的教学内容

兽医临床诊断学的主要内容包括方法学、症状学和建立诊断的方法论3个部分。方法学部分是指为了获取临床诊断的症状和资料,兽医在临床实践中采取的检查方法。研究这些诊断方法的理论、操作、适应症及注意事项的科学称为方法学。症状学是指根据不同病症的发病症状及临床表现对疾病进行识别,并对其发病机制进行研究,从而进行确诊和治疗。在实际的诊断过程中,往往从发病症状入手对疾病进行诊断。在问诊过程中,要仔细询问和观察症状,做出准确判断。在根据症状进行判断的过程中,要注意同一种疾病可能由于个体差异、环境影响表现出不同的症状,也有可能不同疾病表现出相同的症状。因此,症状只是确诊和治疗的依据,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综合分析才能做到准确诊断。

1.3 兽医临床诊断学的教学目标和评价

动物医学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备动物医学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在兽医业务部门、动物生产单位及相关部门从事动物疫病诊疗、防疫检疫、教学、科学研究等方面工作,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兽医临床诊断学作为动物医学专业的一门重要课程,不但要让学生很好地掌握诊断学理论知识和临床技能,还要使学生个人的综合素质得到良好的培养和提高,为从事动物疾病防治工作创造先决的和必要的条件。

通过兽医临床诊断学的学习,动物医学专业的学生应掌握兽医临床兽医学的基本理论,掌握动物疾病致病因素、疾病发生发展和转化的规律及畜禽疾病的预防、诊断和治疗的基本知识。具备扎实的病因分析、疾病防治对策的制定与实施技能及实验室检验、常规与特殊诊断、药物的正确使用与开发、动物检疫、兽医卫检等技能。

2 兽医临床诊断学教学中师生关系的定位

2.1 功能性关系

功能性关系指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建立在满足某种外在的个体或社会的功能性目的。教师的责任和目的是作为社会代表,将人类积累的知识和技能传授给学生[2]。学生则作为个体,将学习知识和掌握技能作为自己的根本目的。在教与学的责任束缚下,教师和学生本身的个性和自我被隐藏在社会角色之下,使彼此之间失去了本源性的真诚和信任,因此,彼此不能将对方作为完整意义上的“人”来对待,尤其是当教师被名师、专家和学者等各种光环照耀时,学生与教师的沟通和交流则受到了限制。

当前兽医临床诊断学教学中出现的突出问题是,绝大部分学生对此课程很感兴趣,并抱有很高的期望,都希望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自己成为一名真正的兽医。而他们中绝大部分人却没有意识到临床兽医学是实践性很强的学科,需要经过长时间的反复实践和不断总结,才有可能成为一名合格的兽医。这些对兽医临床诊断学课程抱有很高期望的学生,当在学习过程中达不到预定的期望值时,很容易产生失望甚至抵触情绪。也有相当一部分学生怕脏怕累,不喜欢生产实践,对兽医临床诊断课表现出了“厌学”情绪,导致教学效果下降。这部分学生在课堂上主要表现为当教师在讲课时,自己却在下面看英语、计算机或其他专业课本,甚至是发短信和玩手机[3]。解决此类问题,提高兽医临床诊断学的教学质量、改善教学效果最终要落实到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沟通,解决学生遇到的问题。

2.2 双重主体关系

传统兽医临床诊断学教学只关注知识和技能的教授。教师是知识和技能的源泉,是教学的主体,而学生则成为盛装知识的容器,是教学的客体,而不是具体的、有个性的生命主体。因此,教师更多的将注意力集中于临床基础知识和实践技能的传授,而忽略了学生作为兽医在学习过程中的内心感受。尤其是当授课教师受传统“师徒”模式的影响后,学生往往被置于客体的角色,在这种情况下师生关系就变为绝对的主体和客体的关系。而现代教育价值观认为,教育不仅仅为学生提供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在于使一个人在德、智、体,以及情感和伦理等各个方面全面发展,使学生成为一个真正的人、完善的人[4]。师生之间首要的不是作为角色扮演的“教师”与“学生”的关系,而是作为有个人情感的教师与有个性的学生间的关系,这就要求师生关系实现由功能性关系向双重主体关系转变。在这一关系下,教师和学生之间进行的是一种真诚的交流和积极的对话,教学的过程并不是为了教而授,为学而受,交流本身才是目的。

2.3 和谐师生关系

教师与学生的关系问题是教学中的一个最基本的问题,为了顺利开展教学工作,首先要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在主客体向双重主体转变过程中,兽医临床诊断学教学要改变以往师生之间的关系,打破旧有观念的束缚,从师生互相尊重,良好沟通的观点出发,构建一种能够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培养其创新能力、提高实践能力的平等、互敬、和谐的师生关系。在这种和谐的师生关系下,教师不再是高高在上的角色,学生也不再是被动的接受者、服从者,师生处于真正平等的地位。这样的和谐师生关系的建立,将逐渐摆脱传统兽医临床诊断学教学中单纯知识传递模式的束缚,可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极大的提高兽医临床诊断学教学效果。

3 在兽医临床诊断学教学过程中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途径

3.1 用“爱”构建双重主体性和谐师生关系

教师应该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学生。著名的教育家夏丐尊先生说过:“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兽医临床诊断学教学过程中倡导的新型的师生关系的建立也必须以爱为前提。在教育活动中要充分体现师生双重主体性特征,以兽医临床诊断学教学内容为载体,以学生和教师为主体,以学生的健康成长为中心,构建平等、民主、开放、合作的和谐师生关系。这种用爱构建的新型师生关系,是师生之间在互相尊重、互相信任的基础上形成的一种平等互爱的双重主体关系[5-6]。在教学活动中教师与学生彼此接纳,彼此沟通,相互激励,共同提高。在这种模式下学生从教师那儿感受到的是中肯的提醒、热情的鼓励和有效的点拨。学生喜欢老师,乐于向教师倾诉自己学习甚至是生活上的喜与忧,亲其师信其道。融洽的师生关系,孕育着巨大的教育亲和力[7]。实践证明,热爱学生的教师必将获得学生的热爱,学生热爱一位教师,连带着也热爱这位教师所教的课程。学生对教师的情感,迁移到学习上,可以产生巨大的学习动机,在这种和谐新型的师生关系模式下,教师看到的将是学生高涨的学习热情。

3.2 充分利用课堂教学时间加强师生交流

在当前信息对称化的整体教育环境下,教师和学生拥有均等的学习机会,都可以随时随地获得大量所需的信息,在高度发达的信息化时代,兽医临床诊断学课堂教学过程中和谐师生关系构建更需要创设有利于学习的情境,才能达到良好的学习效果。任课教师要充分利用有限课堂和课间时间,加强与学生沟通[8]。因为真诚的沟通与交流是创建和谐师生关系的有效途径。通过中学教育,大学生已初步建立起了个体化的认识体系框架,他们已具有独立的思考能力,其批判性和选择性已有较大的发展。大学生与教师的沟通不只是一种单纯的交流过程,更是一种思想碰撞的过程。只有在平等、自由的师生双重主体模式下,师生之间的交流才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的火花,有利于形成良好的学习气氛。教室作为教学活动的主要场所,会直接影响到各种教学活动的效果。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建构和谐互动的教学情境,对教学活动有着极大的影响作用。课堂教学活动中师生之间全方位的交流,可创建和谐的教学氛围[9-10]。

3.3 在实践教学中构建和谐的互动模式

古有云:“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教师和学生在教学的过程中,互相交流,互相学习,共同探讨科学规律。教师要虚心从学生身上学习其优点,及时对学生的要求进行调查和分析,不断增加自己的知识,满足学生的要求,提高自身的能力。

兽医临床诊断学的实践教学,除了要求教师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引导学生将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运用到生产实践中,还要促进师生双方在教与学的实践中锻炼和提高。在兽医临床诊断学实践教学过程中,病例教学是宝贵的教学资源,选择适当的教学内容和与之相适应的典型病例,以病例为中心开展互动的教学活动,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总之,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提高兽医临床诊断学的教学效果,是促进动物医学专业发展的重要手段之一。和谐师生关系不但能影响该课程的教学效果,而且能帮助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后建立和谐的同事关系。从事动物医学教育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应重视塑造新时期和谐的师生关系,培养杰出的兽医科技人才。

4 参考文献

[1] 段发敏.刍议新时期下构建和谐师生关系中信任效能的发挥[J].改革与开放,2012(16):168-169.

[2] 高飞.“我和你”――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和谐师生关系的构建[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S2):234-235.

[3] 王丽丽.新时期构建高职院校和谐师生关系的思考[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下,2012(6):60-61.

[4] 梁占学,王俊东,李宏全,等.病例教学法在《兽医临床诊断学》教学中的应用[J].现代农业科技,2009(14):335-338.

[5] 胡永灵,曾元根.素质教育观念下兽医临床诊断学课程教学的创新与应用[J].高等农业教育,2011(7):44-46.

[6] 李红春,王大双.构建民主和谐师生关系的途径[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2(2):75-76.

[7] 孙东波,武瑞.《兽医临床诊断学》课程改革的几点思考[J].畜牧与饲料科学,2009,30(5):149-150

[8] 崔一,孙东波,武瑞,等.《兽医临床诊断学》课程教学中《兽医药理学》内容的引入与建议[J].畜牧与饲料科学,2012,33(9):39-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