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校合作最主要的形式范例6篇

家校合作最主要的形式

家校合作最主要的形式范文1

问题1:合作形式单一,积极性缺乏 

国际上对家校合作形式与程度有多种不同的划分,根据潘格(pang)的划分,家校合作可分为由高到低的七个层次: 

(1)学校到家庭单向的信息传输,家长被动地作为“听众”; 

(2)双向的家校间信息传输,家长根据学校提供的信息辅助管理教育子女; 

(3)家长参与再教育活动,学习如何教育子女; 

(4)家长志愿者在学校各种活动中帮忙; 

(5)各种家长组成的组织在教育过程中发挥作用,如:家长教师联谊会等; 

(6)家长作为学校的顾问,为学校重大政策提供意见; 

(7)家长参与学校管理委员会,对于学校的管理具有决定权。 

通过对比发现,我国现阶段的家校合作基本仍处于第一层次,形式非常有限,基本上是电话联系、家长会等单向的形式为主。但是这两种形式几乎都只是单向的,甚至家长会变成“汇报会”、电访变成“告状”,形式有限、扭曲都严重地制约了家校之间双向的信息交流。 

当我们从教育者身上审视该问题时,我们会发现由于教育者对家校合作的不重视、理解不到位等,阻碍了家校合作形式的拓展。其中存在三类情况: 

一类是教育者过于自信,自认为是教育的权威,而家长不懂教育,参与学校教育只会增加麻烦;另一类是教育者过于自卑,对家长参与学校管理感到紧张,担心经验不足或者无法满足家长不同的要求;最后一类是对家校合作理解不到位,存在着世俗化与功利化的观念,认为家长只是在学校招生、建设、投资等对外活动时方才发挥“互利互惠”的作用。 

问题2:没有正视合作主体间的水平差距 

由于现实条件以及教育制度等因素,学校在开展家校合作的过程中,无法照顾不同阶层与程度的家长,导致处于不利地位家长在合作中受到无形的排斥。教育机构歧视论(Institutional Discrimination Theory)认为教育机构对来自低下阶层的父母和学生存有偏见,校内一些隐晦歧视作风或排斥措施,把条件不利的家长排斥在外,使他们不能参与子女教育。需要指出的是,这种“偏见”并不是人为刻意造成的,而是由于现实因素,学校教师对文化背景不同的家长提出相同的要求,无意中使程度较低的家长力不从心或者缺乏自信,从而逃避某些与学校合作的机会,形成自我淘汰,这是一个现实存在的问题。学校如果总是忽略了类似的问题,就会使家长参与的潜力遭到贬低,对参与子女教育失去信心和兴趣。 

二、家校合作过程中学校与教师的定位 

1. 家校合作的平等合作者 

相比学校教育,家长的教育更具有针对性、灵活性,家长与孩子间拥有更多的感情基础与共同的生活经历,可以在长期生活的环境中随时随地进行潜移默化地影响,这些都是学校所无法比拟的优势,两者在内容上、思想上、形式上可以进行互补。 

因此我们必须抛弃“学校领导家庭”的观念,真正树立起平等合作的观念,让家长作为平等的合作伙伴参与到学校管理中来,实现教育优势的互补以及最大化,逐步适应开放化、民主化的学校发展趋势。 

2. 家校合作的主导者 

学校要主动将家校合作的推动纳入学校未来建设规划当中,通过成立由教师代表、家长代表、学生代表以及校外专家组成的专门的机构,来努力探索构建有效合作机制,保证家校共同教育落到实处;其次,学校要充分利用已有的教育资源,通过主动开办家长学校、家长论坛等形式,鼓励他们参与到再教育活动中,帮助家长转变教育观念,掌握一些科学的教育技巧和方法;最后,学校在制定工作计划、方案的时候,应充分考虑家长的意见,让参与到政策的制定当中,逐渐形成和完善家长管理委员会、家长咨询委员会等管理机构,形成一种更加民主、开放的办学风貌。 

家校合作最主要的形式范文2

一、当前中小学家校合作的瓶颈

1.学校方面:理念出现偏差

这里的理念包括学校的办学理念和教师的教育理念。

首先,一个学校的生存乃至发展都离不开学校的办学理念。学校的办学理念反映的是该学校发展的方向和道路。学校的办学理念是家校合作顺利进行的有力保证,决定了学校对家校合作活动的重视程度、支持力度、组织管理热情和检查指导机制。在当前“唯分数论”大行其道的环境下,若学校的办学理念不进行创新改革,仅仅停留在提高学生的考试成绩、把学生培养成高分低能的“人才”上,那么,学校和教师对家校合作的目的就会产生错误的理解,其合作效率也会大大降低,不但不能促进反而会阻碍家校合作活动的正常进行。

其次,教师的教育理念也是影响家校合作的关键因素。教师是家校合作过程中的主要参与者,他们在家校合作过程中担任的角色除教师本身外,还包括活动的推行人、指导者、咨询者、活动资源开发人、家长交流的对象等等。在这一过程中,教师的教育理念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对家校合作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然而,部分教师在理念上的“重智轻德”、对家庭教育的不信任等都严重影响了家校合作的效果。这些结果的背后是家校双方信息不对称以及理念不正确、不一致,如何寻求共同的、合理的目标和理想是其中的关键。

2.家长方面: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

目前,在家校合作过程中,家长能够积极主动提出要求的少之又少。家庭作为家校合作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就应该充分发挥其作用,而家长又是其中的决定性因素。如果家长的作用得不到很好的发挥,那么,家庭教育必定是失败的,而家庭教育的失败又将导致家校合作产生断层。因此,充分调动家长的积极性,使之融入科学的家校合作中,并让他们感受到家校合作所带来的孩子的成功,对于构建科学、合理的家校合作是尤其重要的。

然而,有家长认为,只要学校需要,我愿意为学校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为学校的工作出谋划策,但是不知道怎么去做。显然,对于部分有良好的教育素养和经济条件的家长,其缺乏参与家校合作主动性和积极性的本质不是意识及行动上的懈怠,而是没有一个适合的方式、渠道来表达。

3.合作手段:缺乏有效方式

目前,中小学家校合作的主要方式有家长会、家长学校、家访、电话交流等。家长会是学校召集学生家长参加的会议,目的是互通信息,协调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它是一种会议形式的家校合作,一般在每学期的期末开展。家长学校是指向家长传授教养子女的科学知识和方法的学校,目的在于宣传家庭教养知识和方法,帮助家长掌握抚养、培养、教养子女的知识和技能。家访和电话交流大多是学生在校出现了问题才进行沟通联系。显然,无论是家长会、家长学校,还是家访、电话交流,这些合作方式都是单向的,都是由学校方面主导、主动发起的,学生家长则是处于被动的地位,只能做一名“忠实”的倾听者,而且会因时间短暂,话题仅局限于学生成绩及所犯错误,并未能够进一步谈及培养发展。目前家校合作方式的局限、单向性,以及具体操作的流于形式,使得合作并未能收到预期效果。因此,追求合作的实效性,寻求科学、合理的家校合作方式是当前家校合作的重要任务。

二、家长委员会――中小学家校合作的重要方式

家长委员会是学校中由家长代表组成的一种群众性教育合作组织。其一方面代表家长,反映家长和社会的要求,协助并参与学校的教育工作;另一方面,学校通过这一组织协助做好家长工作,对家长的子女教育工作进行帮助和指导。家长委员会与家校合作中的其他各种方式最大的区别就在于:家长委员会是一个由家长代表组成的组织体,它代表的是大部分家长的意见,道出的是家长真实准确的心声。有了这样的一个渠道,家长能够平等地以教育者、管理者的身份参与到学校的事务当中来,促使家校合作常态化,并且家长与教师能够拥有更多的时间进行沟通交流。这样的优势是家长会、家访等方式所不能比拟的。

1.建立家长委员会是学校民主管理的要求

当前,从学校这一角度来看,管理主体范围上还比较狭窄,仅局限于校长和领导班子,学校的大事主要是由校长来决定。但如果校长及领导班子在知识、能力、信息等方面有所欠缺,就可能造成学校的决策失误。现今的社会是一个信息高速发展的社会,怎样让学校工作建立在信息广泛收集和管理之上,是值得我们考虑的问题。我们认为,应扩大学校的管理主体,不仅要充分发挥教代会的作用,还要把家长作为学校管理主体纳入进来,形成一个多元管理主体管理学校的氛围。很明显,现今的“5+2=0”的现象已经告诉我们: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严重脱节已经让我们清醒地认识到两者之间的必然联系。其次,从家长角度来看,作为家庭教育的主体,家长不希望被排斥在学校围墙外面,他们希望能够成为学校管理主体中的一员,希望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能够有效结合来实施。因此,一批有意愿、有能力参与学校管理的家长,期望在子女教育、学校发展等方面能够得到更多的话语权。

最新公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就明确提出中小学要建立家长委员会。民主管理是学校管理构成的一个基本方面,是学校管理体制的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是它在学校管理过程中应该具有的地位。但是,要真正使民主管理的这种地位在学校管理过程中得到落实,充分地发挥民主管理的作用,还必须找到一种能够体现它的这种地位的组织形式。家长委员会是从属于学校管理的组织机构,因此,家长代表能够以平等的学校管理者、教育者身份参与到校园民主管理中来。伴随着社会对学校管理方式转变的要求,中小学应建立家长委员会,它是家长参与学校管理的有效途径,是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有效结合的保证,是现代学校民主管理的要求。

2.有助于保障家庭教育权的实施

劳凯声认为,国家教育权和社会教育权在不同的教 育领域里力量消长会有很大的不同。在具体学校组织的举办和运作上,社会利益群体将会获得主导权,国家在这方面的教育权行使将会被削弱,其行使模式也会逐渐转向对社会教育主体授权,交由社会利益群体或者个人具体实施,尤其在个人实施社会教育权方面会获得重大进展,从而形成群体教育与个人化教育相结合的多元化社会教育权行使体系。显然,我们可以看到这是一个发展趋势。儿童的教育是父母与国家共同的权力和责任,缺少其中任何一方都不利于儿童最大利益的实现。对我国而言,整体上还缺乏对父母教育权,特别是父母对学校教育参与权的认可。目前,父母教育权的法律地位并不明确,内容上还欠缺法律规范。

随着社会的发展,如今,我们从观念上已打破了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相分离的观念,需要的不仅是法律制度上的认可,更需要一种合法、合理的形式,使父母通过家长委员会组织这一合法的形式行使其对学校教育的参与、决策、管理权利。家长委员会拥有自己的章程,由家长代表组成,通过这样的一个组织群体,家长的家庭教育权才能够有效实施,他们才能够参与到学校的教育和管理中来。

3.促进家长之间的交流与经验分享

当前我国处于社会转型期,社会中流砥柱的这一代面临的是上有老下有小,每天生活节奏相比以前更为快速和紧凑,加之人际关系的越发淡漠,家长与家长之间几乎没有机会进行教育孩子的经验交流。因此,出现了各式各样的家庭教育方式,许多没有意见的家长也只会随大流,强压自己的孩子参加奥数班、假期特长班等等。这一系列的社会家庭教育现象虽然引起了相关教育部门的重视,而且媒体也曾多次报道负面新闻,但是却屡禁不止,还愈演愈烈,因此,社会把矛头指向了考试制度。但究其根本,笔者认为,家长的教育理念才是要害所在。家长委员会对于家长来说,得到的不仅有来自学校方面的专业性指导,还有来自家长之间的交流和经验分享。这有利于家长提高自身教育子女的水平和能力,也给了家长一个教育孩子的参考和借鉴。其他家校合作的方式都难以起到这样的作用。

4.有利于整合社会资源,支持学校发展

学生的家长来自不同领域的不同行业,他们拥有不一样的专业学识、不一样的社会资源,无疑对于学校的发展是有很大益处的。但凡成立一个家长委员会,其委员都是具有广泛代表性的,能够代表家长们的意见。不仅要有较高层次的干部、经理等,还要有普通劳动者的代表;不仅要有出点子的人物,也要有干实事的人物,要求形成最佳组合,发挥整体效能。家长队伍中蕴藏着如此丰富的教育资源,学校应该积极主动地开采,借以支持学校的发展。比如,让做律师的家长向学生讲预防青少年犯罪和自我保护的知识;请做心理医生的家长讲身心健康的养成和如何抗抑郁情绪等等。还可以通过家长委员会争取一些学生社会实践的机会,创设良好的平台,让学生体验生活,动手实践。不仅学校应该主动,家长也应该通过家长委员会适时召开会议,结合自身优势条件,主动整合社会有利教育资源,支持学校发展。

三、家长委员会目前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最近,有多篇报道指出家长委员会已经成了学校乱收费的“白手套”,成为了代替学校乱收费的组织。而且我们的家长委员会没有保障家长参与学校管理的权力得到落实的功能。因此,学校的任何决策都不需要得到家长委员会的批准后执行,而且家长委员会中的家长代表大都是那些在社会上有一定影响力的带“长”字头的人员组成,他们不能反映广大家长对学校管理的要求。学校教育改革实践中出现的“家长委员会”,或有形无实,或远离真正的学校管理事务。部分学校的家长委员会是建立起来了,但其在职能履行的过程中却出现了这样和那样的问题,如:家长委员会难以保障家长参与学校管理的权力,家长的意见对于学校来讲可采纳可不采纳;家长委员会的家长代表并未真正“代表”家长们的意见;家长委员会形同虚设等等。这些问题使得家长委员会的作用并未能够发挥出来。

笔者认为其原因有三方面:一是学校和家长两者对家长委员会作用的认识尚缺乏深入而全面的理解,学校和家长往往仅把家长委员会当作一种摆设或为了某方面的需要,功利性地利用一下,因此,导致家长委员会流于形式。二是目前学校的家长委员会本身建设尚存在着先天的不足。既没有一个明确的管理机构,又缺乏权威性。三是虽然教育部门认识到其重要性,但是明文提及成立家长委员会的法规还是比较少的,即使提到了家长委员会,对其规定也不够全面,目前还没有法规明确规定家长委员会成立的条件及权利与义务等。

家校合作最主要的形式范文3

关键词:政府;高校;权力分配模式;创新社会管理

中图分类号:G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4038(2013)06-0062-06

我国“十二五”规划纲要中提出,要“加快建设现代学校制度,推进政校分开、管办分离,落实和扩大学校办学自。进一步明确中央和地方责任,加强省级政府教育统筹”。同时,《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也提到,高等教育要“增强社会服务能力”,“推进产学研用结合,加快科技成果转化”,“着力培养信念执著、品德优良、知识丰富、本领过硬的高素质专门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因此,作为利益交互方的政府与高校,在创新社会管理过程中既需要划分政府与社会的边界,推行教育的社会化发展以及评价的社会化。为此,需要政府科学制定政策、合理调配社会资源,以推动高校产学研和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也需要高校在权力域内深化改革,增强创新活力,同时要加强社会管理的研究,培养新形势下的社会创新人才。要实现创新过程中政府与高校的良性互动,需要跳出双方传统权力分配模式的藩篱,形成创新社会管理新视角下的双主体权力分配模式并发挥其作用。

一、创新社会管理对政府与高校关系研究的必要性分析

(一)创新社会管理的过程是政府与高校交互的过程

创新社会管理过程自身是一个融合政府出“力”,高校出“智”的过程。政府通过制定针对性的法规和政策,优化整合各项资源,为高校从事创新社会管理的理论和实践研究创建平台,同时与高校合作创建实践基地、示范地区等,模拟实践演绎中出现的新问题、新矛盾交予高校研究和探索。形成有效解决方案。高校作为智力支持方,既要研究社会转型背景下创新社会管理的必要性、新特征、阻碍因素及可行解决路径等,也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优化人才结构,培养不同行业掌握创新社会管理理念的新型人才。总之,政府与高校在创新社会管理过程中的有效合作,可为其良好发展提供相应的政策支撑和理论支持,并破解社会管理和创新中的关键问题及环节。

(二)重塑政府与高校的关系是对创新社会管理理念的诠释

2011年,同志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社会管理及其创新专题会上明确指出。创新社会管理的总要求是“把握最大限度激发社会活力、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减少不和谐因素”。要牢牢把握该项要求,就必须规范政府职能,特别是要优化政府社会管理的职能,具体到政府与高校的关系域中,则表现在优化政府高等教育职能、重塑两者的关系定位,即政府应“成为学校的倡导者,而不是高高在上的控制者,并制定政策以支持权力下放”,同时,“在高等院校间的竞争中,政府应保持着制定规则、控制交易的权威与责任,是一种管理与市场的结合”,这种角色定位恰是对创新社会管理理念的良好诠释。

(三)政府与高校的权力分配模式是重塑两者关系的关键

要实现创新社会管理理念在政府与高校关系中的有效运用。关键要重新构建两者的权力分配模式并发挥其作用。具体而言,科学有效的政府与高校权力分配模式要能够合理承载双方的权力,有效赋予双方权力权重,在促进政府与高校各自协调发展的同时,能够切实推动高等教育管理体制、高校教育理念、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等有序发展与有效变革,进而发挥双方的合力作用,为社会管理培育新型人才,带动社会各项事业的和谐发展。

二、政府与高校关系域中的权力分配模式

不同类型的权力分配模式具有迥异的功能效用,笔者以创新社会管理为主线,拟构建出政府与高校的“交易型”、“制衡型”和“转化型”三种权力分配模式,并对其分配理路进行分析。

(一)交易型权力分配模式

交易型权力分配模式要求回归政府对高校的监控,避免片面市场化,脱离政府的宏观调控和社会转型的大背景,成为纯粹象牙塔式的理论殿堂。但是,权力的回归过程并不意味着要增强政府的权力,而是要在创新社会管理的大背景下,在不同的制度体系中,权力主体要进行连续不断的利益协商,以更好地分配权力,政府要运用权力去了解、引导、监督高校的各种活动;高校则要发挥最大的自主办学权,才能在权力交换中取得良性互动。以最大限度增进公共利益。

如图1所示,在权力交互过程中,政府通过对高校教学和科研现状的调查分析,了解高校希望通过办学活动所获得回报的需求层次,并试图了解高校希望得到与所付出努力相当的利益需求,再进行双方的利益协商,澄清政府与高校的角色,通过契约的方式,认定政府为高校的所有者与监督者。高校作为办学主体,享有法人地位,拥有自主办学权,并对办学效益的好坏承担责任,从而形成交易型权力分配模式。同时,政府要为高校的优质发展,改变与创新社会文化,形成尊重教育、尊重知识、尊重科学的社会软环境,更好地引导和监督高校的社会效用,发挥高校产业的联动效应。从而,政府藉由此利益关系,换取高校根据“契约”提供社会管理型人才、培养高素质专门人才、培育拔尖创新人才,并透过满足高校的心理需求和物质欲望,激发高校的办学动机,已取得更高效益的办学效果。

交易型权力分配模式建立在政府与高校载荷自身权力、履行契约责任的过程之上,典型的表现是设定预期目标、引导、监督,同时也包含三种手段:论功行赏、主动式例外管理与被动式例外管理。具体来说,论功行赏,是指政府根据与高校的契约,向高校清楚地阐释其责任和义务,在履行自身职能的基础上,根据高校办学的完成情况,在履行合约义务后提供给高校相应的心理或物质报酬;主动式例外管理,是指政府要随时监督高校办学成果的社会效用,以便发现错误而及时改正;被动式例外管理,是指政府等到效用危机或者合约责任纠纷出现时,才会出面介入协调,并重新协商双方的权力配置。

(二)制衡型权力分配模式

孟德斯鸠在《论法的精神》一书中曾说过,“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这是万古不易的一条经验。有权力的人们使用权力一直到遇有界限的地方才休止。”“从事物的性质来说,要防止滥用权力,就必须以权力约束权力。”制衡型权力分配模式主要围绕权力而展开的政府、学校及社会组织=三者之间的相互协调与制约关系,通过明确三方的权责,相互监督和约束,避免出现单方权力权重高载荷现象,并发挥三方的合力作用,推动高校办学效果的高效益发展。

如图2所示,政府、社会和高校重新界定权力配额,相互制约与平衡。具体来说,一是政府公权方,主要制定相关的政策和法规,设定家长理校委员会成立的标准,并加以指导和制定评价体系,但无权任命校长人选,只对高校的办学效果进行行政监督,同时也要对高校的运营加以适当的资金补贴,只承担高校教师的基本工资。二是社会协调方,它是一个范围不确定,较宏观与模糊的角色,包括家长、企业、社区、媒体等等,因此,可根据其参与角色的多样性与独特性,在具体权力运行中,根据国家设定的成立标准,既可成立家长理校委员会,选举校长,也可成立相应的资金筹备委员会、专项委培协调会、社校共建委员会等,负责高校教师的弹性薪酬;对于高校学生也可和高校签订合作培养协议,在约定权利义务的基础上,可免去相应的学费,这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就业压力,并根据的社会的需求,提高高校学生的能力应用转化效率:同时,社会也要对政府所制定的相关高校办学政策、法规与教育专项资金的审批、使用,予以监督和反馈。三是高校办学方,在遵守国家法律法规的基础上,依法办学,同时也要成立专项资金监督委员会,对于政府所划拨的财政资金要合理使用,明确到项:高校校长在社会所成立的委员会选举的基础上产生,并自行任命副校长及其行政人员,实行校长负责制。自主办学,并对社会相应的委员会负责,定期公示办学成果与工作情况。

制衡型权力分配模式是在政府、社会、高校相互出让与过渡一部分权力的基础上形成的,但必须具备三条前提:一是社会心理比较成熟,公民社会的不断成长为社会心理的成熟和公民参与意识的滋长培育土壤,只有在一种较为理性的社会环境下,制衡型权力分配模式才能健康有效发展,不至于出现相互掣肘与停摆局面;二是高度完善的法律法规。不仅要求在法律条文上已明确参与方主体的权力与义务,而且在执行过程中做到以法律为前提,彼此信任,相互交流与沟通;三是参与方人员必须具备高素质,各方面业务技能和道德素质的提高才能在大局观意识的基础上,更好地驾驭此种权力分配模式所衍生出的一系列社会效应,在约定俗成的权力格局中,更有效地行使自身的权力和履行自身的义务。

(三)转化型权力分配模式

经典木桶理论认为,“一只沿口不齐的木桶,其存水量的多少,不取决于最长的那块木板。而取决于最短的那块木板。”这对目前一味倡导建立综合性大学,多学科散乱林立的局面恰好是一种启示与借鉴。转化型权力分配模式正是基于修缮当前大学理念定位的弊端,认为一个高校所存在的价值不在于零散地综合,而在于突出特色,以品牌学科推动集聚效应,从而增强高校办学质量,这正需要政府从中科学规划、引导、审批,提升高校的需要层次和定位理念。

如图3所示,转化型权力分配模式并不在于争辩政府与高校谁享有所有权、监督权、办学自等,而是围绕专长型大学建设为核心,政府根据设定的评估指标,合理评定现有高校学科设置和师资队伍建设情况,对资源进行优化整合,去掉当前综合性大学中的弱势学科。归并为地域性的、行业性的、特色性的专长型大学,以求使最优的学科资源与最优的师资队伍相匹配,发挥资源整合的集聚效应,克服多学科零散于综合性大学学科项目中的弊端。同时,高校根据以整合的特色学科,集中精力于一种或者两种学科的建设,避免出现当前综合性大学建设中对弱势学科的职能缺位和资金欠位的现象,也是对现有一些高校盲目定位建校理念,在师资力量和各项资源不足的情况下过渡追求综合性平衡这种趋势的矫正。

在营造转化型权力分配模式的过程中,需要将高校的外在动机和内在动机共同考虑,营造有利于高校优化组合产生和持续的转化氛围,从而配合高校师资对资源整合的知觉与投射,来刺激高校的高校办学效益。具体来说,一是塑造外在动机。政府不仅要从国家办学效益层面上进行宣传,同时也要注重从高校教师在资源整合后所获取的物质或精神利益层面上鞭策,以求对专长性学科整合建设的理念达成共识。二是激发内在动机,对于一项或者两项学科建校所带来的裨益,可减轻多学科齐头建设的困难,同时掌握自身最专长、最核心、最特色的学科,不仅有利于吸引全国此学科领域的专家,更有利于学术氛围和追求真理空间的营造,从而激发高校整体和教师个体对综合型大学转化为专长型大学脉络的认同。

三、对策与建议

(一)形成有利于政府与高校权力分配的合理模式

1 交易型权力分配模式要求政府与高校进行有效的权力协商

交易型权力分配模式要求政府与高校双方以坦诚布公的姿态交流双方的意见,进行利益协商与交换。在交流的过程中,政府要明确自身的职责,了解高校期望办学所承担的成本和所获得利益报酬,最终形成相对合理一致的意见,并在此基础上签订约束双方权力、明确双方职责的契约;同时对契约外出现的新情况,要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交流。

2 制衡型权力分配模式要求高水平的社会心理成熟度

制衡型权力分配模式所建立的基础必须是公民社会日趋完善、社会心理高度成熟,这就需要政府不断创新社会管理形式,转变职能,适当让渡一部分权力给社会,通过公民和社会组织的参与治理。形成理性的公民价值诉求。激活社会自发的调节机制,从而形成政府享有权力,社会约束权力的局面。

3 转化型权力分配模式要求塑造高校和教师的外在动机

转化型权力分配模式的形成除了必需的国家强制性的公权力行使之外,最关键的还需塑造高校整体和教师个体的外在动机。在综合型大学向专长型大学转化的过程中,国家办学效益逐步提升,具备专长型技能学生的培养,高校和教师所能获取的利益报酬和权力保证。政府必须制定有规划性的整合方案和计划,满足高校和教师最大程度的利益需求。

(二)有效发挥政府与高校权力分配模式的作用

1 交易型权力分配模式要扩大高校自主办学权

交易型权力分配模式的有效发挥取决于高校积极性的调动,政府在享有高校所有权和监督权的基础上,必须将自主办学权回归高校,使之以一个法人的身份,自行负责自身的办学事务,才能激发高校投入更多热忱和精力去完成预订的契约责任,取得超预期的办学效果。同时,政府也应创造良好的社会文化环境,对高校更好地发挥自身办学效应形成社会认同,这就离不开政府在创新社会管理的实践中,对其他机制的改革与完善。

2 制衡型权力分配模式需求专门法律的保障

公民社会的建立与社会心理的成熟仅是制衡型权力分配模式形成的必要条件,而要充分发挥此权力分配模式的作用,必须建立赋予政府、社会和高校权力合法化的法律,在条文中要明确阐述三方的权力及职责,形成相互制约、平衡的权力体系。同时,也要建立相应的评估反馈机制,对此种模式运行所带来的正面和负面效应要客观评价,以更好地修补和完善利益相关方的权力与责任。

家校合作最主要的形式范文4

论文摘要:本文首先指出社会参与学校教育是当今世界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而在社会参与的力量中,家庭对小学生成长最为重要。家长是否有效地协同学校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直接决定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家校心育的协同开展,是为了更好地发挥家庭和学校的优势,用家庭教育的优势来弥补学校教育的不足,让学校教育指导家庭教育,即双方优势的相互利用和互补,实现心理健康教育的最优化。

青少年学生的成长环境主要有学校、社会和家庭。其中,家庭教育对学生心理健康和人格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社会参与学校教育是当今世界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而在社会参与的力量中,家庭对小学生成长最为重要。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教育是一切教育的起点,是整个社会教育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家庭是孩子成长的摇篮,家庭教育则是孩子在其人生道路上所接受的一切教育的基础。所以,家长的教育行为是关系着孩子良好个性品德的形成和发展,关系着民族素质、国家命运的大事。家长是否有效的配合学校对子女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直接决定着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家校协同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家庭心理健康教育的质量,是学校责无旁贷的义务,也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成败的关键。家校心育的协同开展,是为了更好地发挥家庭和学校的优势,用家庭教育的优势来弥补学校教育的不足,让学校教育指导家庭教育,即双方优势的相互利用和相互补正,实现心理健康教育的最优化。

目前,有关家校协同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基本上立足于学校如何指导家庭,认为学校在协作中起主导作用。这是因为:一方面现实中家长素质良莠不齐;另一方面,学校是从事教育的专门机构,拥有大量的教育专职人员,懂得儿童的身心特点和发展规律,能按教育规律科学地对儿童施以心理健康教育。学校起主导作用有利于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成为一个一致的过程。而如何深入进行合作,家庭在协作中的主观能动作用如何发挥,未有较深入的研究。这就造成了家校协同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效率不高、流于形式的现状,在实践中存在着种种问题。

一、家校协同开展心育存在的问题

(一)家长、教师对家校协同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不足

我曾对本校部分学生家长,进行家校协同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情况调查。调查发现,大部分家长认识到协同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对孩子成长的重要性,但认识与行动存在差距。无论是与教师的谈话或是在日常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有一部分家长很少涉及或没有涉及到孩子的心理健康。从参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看,大部分家长缺乏参与意识,没有认识到参与是自己的权利和义务;或者认为心理健康教育是专业人员的事情,是学校的任务,自己只管孩子的吃、穿、住。有的家长甚至认为孩子一上了学,就把教育孩子的责任一股脑儿地全推给了学校,从思想上放松了对孩子的教育;不仅如此,他们还会把家长参与看作是学校推卸责任、是学校无能的表现。

在对数十名教师进行的调查中发现,有个别教师认为“与家长保持一定的距离会工作得更好”,认为“后进生主要是因得不到家长的关心”,“家长让孩子看电视太多了”,“觉得家长不关心他们的孩子”,“放弃了父母的职责”。有个别教师认为,家长一般受教育程度较低,文化素养差,心理健康教育又是新生事物,家长并不太了解,学校若组织家长参与心育麻烦太多,简直是自讨苦吃;或认为除了学校家长对学校的其他活动并不积极,他们跟教师在教育问题上存在不同的见解和期望,很难达成一致的意见。另外,一些学校认为搞心理健康教育只要建个心理咨询室或辅导室应付上级检查,在硬件上作文章,根本谈不上与家长合作;或只由个别教师面向少数心理有问题的学生,要与这些家长联系;或把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化,热衷于编家长读本、讲概念,搞形式主义。

(二)实践中家校协作心育的误区

1.目的不明,活动简单化。在实践中,一些教师把学生的心理问题归于家长,认为是家教不好。或者将家长会,家访等家校协作形式看做是向家长告状的好机会,很少与家长协商解决问题。反之,家长也会有这种行为。有了这样一道屏障,双方根本无法平等地进行沟通合作。另外,学校开展的活动少有心理教育色彩,与班队活动协同;或在家长学校活动时什么都讲,没有专题。

2.活动缺乏针对性,流于形式。学校开展的健康教育活动没有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目标笼统而空洞,内容庞杂而无序。往往是班主任认为必要时就进行,许多是有了问题才想起家长。即使是已经开展的活动,也往往没有计划、活动记录和总结,在活动时间上时断时续,只是围绕几个大的时期如期初、期末、节假日等进行,就是健康教育板报和小报也是几个月才出一期,家长学校好几个月才组织一次活动,随意性、盲目性强,家长所获得的也只是一些规劝性的知识和技能,很难迁移到日常家庭教育中。

3.以学校为中心,双向交流少。许多学校在实践中采用简单的灌输方法,仅仅把书报杂志上一些有关心理健康教育的文章摘抄到黑板、宣传栏或小报上,算是开展了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家长会几乎成了报告会——基本上是教师讲心理健康教育知识或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家长只是接收器。这种单向交流,处处以学校为中心,只考虑到学校的需求,效果可想而知。

(三)专业人员匮乏,部分教师专业技能有待提高

家校协作开展心理健康教育,需要大批高素质的教师。目前,心理健康教育的师资无论从规模还是业务水平,都不能与现实的需求相适应。专业教师相当匮乏,一所学校专职教师一般为1名,而需要服务的学生达几千人。部分教师尽管接受过心理健康教育专业理论知识的训练,有较扎实的理论功底,由于教育教学经验不足,还基本停留在纸上谈兵的阶段;有的教师仓促上阵,缺乏科学基础知识,容易误导学生,造成不良影响;有的教师只是讲授心理学知识,并要求学生上课记笔记,划重点,在对家长进行辅导的时候也是如此,这种重知识轻体验的授课反而加重了学生负担。另外,部分教师自身心理健康水平令人担忧……优秀师资的欠缺,是制约家校协作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瓶颈。

二、国内外开展家校合作的方法

1.国外如何开展家校合作

当今世界各国已普遍认识到,青少年儿童的教育仅靠学校单方面的努力是难以完成的,需要社会各方面,尤其是家庭的通力合作。家校合作成为一些发达国家的学校所采取的主要形式来促进学生更好的发展。美国学者按家长在学校合作中担任的角色分为三类:

①家长作为支持者和学习者。家长以这种角色参与的家校合作方式主要有:家长学校、家长会、家长小报、家庭教育咨询、家校书面联系、电话联系和个别家长约见等。

②家长作为学校活动的自愿参与者。这类家校合作的方式主要有:家长报告会、课外辅导、家长帮助指导职业实习和特殊技能训练等。

③家长作为学校教育决策参与者。家长参与决策的具体合作方式有:家长咨询委员会、教师-家长会、家长出任校董事会成员等。

2.我国开展家校合作的实践

在我国,学生家长参与学校教育的形式主要有三种:

一是传统的“家长会”。根据学校工作日程安排,一般在开学、期末考试结束或举行大型活动之前,召集家长到校,沟通双方的情况。

二是近年来兴起的“家长学校”。其主要目的在于帮助家长了解家庭教育对孩子学习的重要性,为家长提供一些教育孩子的知识和技巧。

三是家访。一般情况下,学校会将普防、随访和定期访问结合。家访可以具体个别地针对学生情况,解决实际问题,促进家校联系,其最大的作用在能够一定程度上促进家长对教育子女的主动性。

三、我校家校协同开展心理教育的策略

(一)强化协作理念,营造良好的合作氛围

1.利用多种方式和途径提高教师的认识和心育水平。学校要创设良好的家校协作气氛,首先要培训教师,让所有教师明确协作的意义及目的,懂得学校与家庭的协作是教育发展的内在需要,是教师和家长的共同利益。另外通过各种形式的学习提高教师的心育水平。我校全体教职工通过定期参加各种形式的学习,如:①征定并阅读《中小学心理健康》杂志;②请进来,2007年7月我校请山西大学心理教育专家刘丽老师、2008年9月请太原电视大学的张奠石校长为全校教师作专题讲座;③走出去,2007年5月和2008年8月我校派专人到北京和哈尔滨参加了全国的心理健康教育论坛;2008年10月校领导亲自参观心理教育示范校等等,通过这些方式一是让教师学习当前的心理健康教育知识,提高认识,增加自身素质;二是掌握协作心育的基本要领,以积极的态度,接纳家长为协作伙伴,视家长为教育资源,让家长真正参与到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中来。

2.通过参与活动和针对性培训,提高家长的认识和心育能力。我校主要通过每年落实“421”工程。即:4次家长培训会;2次家长参与的亲子活动;1次家长开放评价。

首先,每学年初要进行家长问卷调查,了解家长参与教育的情况,及时捕捉信息。通过汇总,了解家长参与情况,已有的认知水平,进行针对性的培训。①对家长所存在的心育问题,划分类型,再有针对性地组织具有一定专业水平的、能密切联系实际的心理健康教育知识讲座;②组织专家与家长面对面座谈,现场解疑。如:我校请山西省心理健康教育研究所的专家对全校家长进行专题讲座,随后进行了与专家的面对面交流;2008年请“知心姐姐”报告团的老师对全体家长进行赏识培训;③向家长发放有关学习材料,并推荐针对性较强的书籍;④请学校的部分教师、优秀家长介绍成长的经验,因为榜样的感染力与说服力最容易促进家长教育观念的转变,产生隐性和显性的综合效应。2007年11月我校组织学校领导、优秀教师夏燕萍和袁巧荣分年级与家长进行座谈;2008年5月邀请长治好家长周大淇对全校家长进行经验交流;⑤学校有针对性、有计划地组织一些亲子互动的情境活动,如:每年5月的体育节,亲子趣味运动会,设置了父母和孩子、父或母与孩子的项目;11月读书节,父母和孩子共读一本书,并和孩子一起交流分享成果的活动,在活动中让学生们作为主要组织者,使家长对自己的孩子有了新的认识,并能重新审视自己的教育观念,更主动地与学校协作。

(二)协调组织机构,促进家校协作升华

为巩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成果,必须建立专门的组织协调机构。因为家庭和学校建立有效联络时,仅仅依靠教师个人的力量可能很难达成目标,需要学校从制度方面对合作加以保障与鼓励。

为此,学校应成立专门的协调机构,逐步形成从上到下的行政领导、主要负责人、家长委员会三方指导体系。行政领导负责抓具体协调工作,协调各方,齐抓共管,统一领导,形成合力;主要负责人实行指导与管理结合、扶持与检查并重的工作方针,保证家校协同发展有序,措施有效,目标明确,方案落实;家长委员中的专家、学者、家长代表负责调查反馈合作情况,通过举办培训,经验交流等方式,推动家校的有效协作,保证心理健康教育落到实处。

(三)从家庭教育入手,提高家长自身素质

1.开办家长学校,举办系列讲座,传播家庭心理健康教育知识,以提高家长的教育素养,为家庭、学校的协作打好基础。家长学校授课内容主要涉及:如何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家庭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如何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等,既从学校工作出发,也从家长的实际需要出发,做到有计划,有针对性。参加讲课的有专家学者,也有学校的领导、教师,还有家长本人。在问卷调查的基础上,举行大型心理健康讲座以及经验交流会,给家长提供相互学习的平台。如:在聆听了长治优秀家长周大淇的经验介绍后,家长写心得交流讲座感受。另外通过参观学生作品;召开小型家长座谈会,共同研究个别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问题。如:2008年11月我校举办家长学校的代表座谈会,让家长学校的成员来到学校参观校园、学校的设施设备、参加学校学生的早操、进到教室听教师授课,并和校领导座谈等;2007年5月,校长、心理教育的两位专家和学校单亲家长召开了心理健康教育研讨,就单亲家庭的教育问题展开了讨论,为单亲家庭的教育指明方向。

2.家访是学校和家庭联系的重要渠道,形成家访制度。学校要求班主任每学年对学生普访一次,对学生存在的缺点和问题,主动从学校、教师的角度承担责任,不埋怨家长,不指责学生,和家长学生一起分析原因,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促进学生进步。如:2008年9月我校召开了全校教师集体家访大行动,全校教师家访一位结对的学困生和一位单亲家庭的学生,走入学生的家庭,了解学生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并通过和家长的讨论、了解,共同找到学生存在问题的症结,提出相应的教育措施和办法,真正做到因材施教。

3.加强宣传和咨询,让家长和社会更多地了解并关注学校教育,形成积极参与教育的协作氛围。利用学校板报、广播、家庭教育小报等,指导家庭教育。请家长走进校门,参与学校活动,了解学校,重新认识学校,与学校教育保持一致。如我校每年上半年举办亲子趣味运动会;6月举办学生综合展示活动;下半年举办“读书节”亲子共读书并交流分享活动;英语节家长参与活动,请家长与孩子共同参与活动,体验教育,增强亲子感情。

(四)挖掘社区教育资源,整合拓展教育功能

社区教育是时展的客观要求。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教育不仅仅是学校教育,更包括社区的、家庭的正规的、非正规的一切教育过程。实施家校合作,客观上必须进行教育空间的拓展,开展全程、全员、全方位的社区教育,让每个学生、每个家长,随时随地都有学习的机会,随时都能感受到“教育场”的作用,从而提高家校协作的成效。社会的教育资源丰富多彩,如图书馆、文化馆、体育场、公园等文化设施,各类工厂、机关、部队,还有社会上各种文艺人才、英雄人物、离退休干部、教师等都是教育有重要力量。

学校主动挖掘并充分利用社区教育资源,把家长学校与各种形式的社区活动联系起来,加强指导与引导,整合与拓展教育功能,努力创设一个有利于学生发展的大环境。

总之,家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协同开展,才能优势互补,形成巨大的教育合力,促进青少年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参考资料

1、程正方《学校管理心理学》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0.8

2、教育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02.8颁布

3、沈贵鹏载《教育研究》《关于心育的几点思考》2002年5月刊

4、姚本光《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导论》东方出版中心2002年版

家校合作最主要的形式范文5

关键词:农村中学;德育管理;问题;思考

德育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首要内容,德育工作是学校的首要工作。学校教育能否培养出数量足够,素质优良的人才,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校对德育的管理。当前农村中学德育工作是农村中学教育的薄弱环节,直接影响到了农村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和农村基础教育的快速发展,所以必须加强和改进农村中学学校德育管理工作。

1农村中学德育工作存在的问题

1.1学校领导不重视,机构不健全

首先,部分校长没有把德育放在学校工作的首位,所谓的“校长只操两份心,检测成绩和资金。其次学校德育管理体制不健全,各项德育计划难以得到落实。农村中学都设有主抓德育的副校长,政教主任,下面是各班的班主任,学校的主要德育管理系统就是德育副校长——政教主任——班主任这样单一的管理模式,一般的任课教师虽然名义上有德育的责任,但实际上任课教师的任务就是上好自己的课就行了,班级德育活动、学生思想教育活动主要靠班主任一个人来完成。学校虽然设有学生会、团委等,但是这些组织往往是有名无实,很少组织活动。学校虽然都有年度德育工作计划,但都没有得到真正的落实,这些计划主要是为了应付上级的检查。

1.2德育责任模糊,德育工作者积极性不高

倡导落实全员育人、大德育观的背景下,教师的德育观念日益淡化。相当一部分教师不愿意担任班主任,害怕承担学生问题带来的责任,工作中只管教学,不管教育,课堂上没有体现德育渗透,对待问题学生不敢管不愿管、放任纵容、很少主动配合管理班级、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能推则推。

另一方面,班主任负担过重,压力过大,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受到严重挫折。教师之间的关系出现了不和谐的现象,教师往往各自为战,相互之间的沟通和联系较少,对学生的德育工作缺乏统一的协调和配合。在应试教育和重压之下,个别老师也出现了一些相互拆台的现象,给学生造成了非常不好的影响。

1.3德育观念陈旧,德育工作者的自身素质不高

面对教育形势的变化,农村中学的部分教师的德育观念陈旧、素质不高,影响了德育的实效。一些教师在教育过程中仍然习惯以权威家长式的态度对待学生,采用强令式、指令式的教育方式,借奖惩权威,专制压服学生,强迫学生接受和服从既定的道德规则,不太关注学生的心理需要和情感需要,忽视对学生人格特点和个性发展的尊重,不善于化解师生间的矛盾,容易引起学生的反感情绪,造成师生关系紧张,不利于德育的实施。还有不少教师缺乏终身学习观念和自我提升意识,不能主动把握社会道德动态和道德信息,不注重自身道德知识的更新和充实,不注重德育方式方法的改进提高,不注重学生身心发展的阶段性和特点研究,德育能力落后,德育技巧缺乏,不能满足学生道德成长的新要求。

1.4教育网络脱节。学校家庭社会教育结合不到位

表现表现在学校方面,学校的教育活动仅仅局限在校园范围内,与社会、家庭联系较少,不能发挥学校教育的主导作用。由于目前学校德育工作多为“封闭式”,学校的“小课堂同社会的“大课堂”未能有机的结合起来,学校、家庭、社会三方面的德育力量缺乏沟通联系和组织协调配合,教育要求不一致,甚至互相矛盾冲突,形成教育上的分力与反作用,最终导致学校德育的低效与失败。

2对农村中学学校德育管理问题的思考

2.1加强领导。健全学校德育管理网络

加强学校中学德育工作,提高德育的时效性,组建一支负责任、能力强、办法多的德育工作队伍至关重要。理所当然,学校德育工作的主要负责机构是党、团组织和政教部门,主要负责人是班主任。因此农村中学要建立健全学校德育管理网络,形成(1)在党支部、校长室领导下,由学校中层行政以及班主任为骨干,教职工全员参与的学校德育工作网络。(2)在团委、学生会、少先队等部门组织下,学生自我教育、自主管理的工作网络。(3)由班主任全面协调、具体操作,任课教师参与的班级工作网络。在组建德育网络的同时,务必使各科室要明确各个岗位的工作职责,并制订相应的考核要求和奖惩条例,形成较为完备和规范的德育管理制度。校长要做好德育工作的检查和督促,及时提出改进建议;组织教师认真总结德育工作的经验和教训,切实提高德育工作的水平,以中学督导评估细则中的德育内容为依据,对相关德育工作者进行考核和奖惩。要强化制度导向,完善激励机制,激发广大教师的教学积极性和工作热情,使德育成为教育中最基本、最经常、最有效的的形式,提高中学德育的实效。

2.2明确责任,调动每位德育工作者的积极性

发挥德育组织作用必须明确学校各位教师的德育工作职责,调动广大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才能使德育工作落实。在农村中学,班主任教师和科任教师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主体力量。所以明确班主任教师和科任教师的责任,调动其积极性对于学校德育工作就有重要意义。

第一要调动班主任教师加强班级管理的积极性。因为班级是学校教育教学的基本单位,班主任是班级工作的组织者和指导者,是学校贯彻教育方针、促进学生全面健康成长的骨干力量,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骨干。学校要翩定班主任工作职责、考核细剐,明确班主任的责任,增强班主任的责任感。

同时学校要同建立激励机制,调动班主任工作的积极性。首先,对班主任实行目标考核激励机制,提高班主任待遇。学校要建立合理公平的班主任目标考核机制,在班主任完成目标的情况下,提高班主任的津贴待遇。班主任津贴不仅是班主任的工作劳动所得,也是对班主任工作的肯定和鼓励,可以更好的调动班主任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其次,让班主任参与班级学校管理,提高班主任的地位。班主任在班级教学管理上要拥有更多的自,在学校管理工作中也要有自己的发言权。班主任只有参与管理工作,才容易产生认同心理,增强自己的主人翁地位,从而才能强化动机,进一步调动他们的工作积极性。

第二要调动各科教师教书育人的积极性。美国教育家杜威曾说:使道德目的在一切教学中——不论是什么问题的教学普遍存在并居于主导地位。

如果不达到这一点,一切教育的最高目的是形成性格这句人们做熟悉的话就会成为伪善的托辞。学科教师是不容忽视的德育工作者,学校提出要在学科教学中以知识为载体渗透德育。爱国主义教育是德育的主旋律,各科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都是同本学科的知识紧密结合在一起的,这就增强了爱国主义教育的说服力和感染力,能给学生深刻的影响,形成强大的内化力量。各学科德育都要以以知识为载体,实现知识与道德、教学与教育、教书与育人的统一效果。学校要制定科任教师教书育人的职责,以及配合班主任抓好班级工作的具体要求,并对他们的工作在评选优秀教师工作中有所体现,同时也把他们此项工作的好坏纳入每期末的工作质量评价中。

2.3更新观念。不断提高德育工作者的自身素质

未来社会的发展对基础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面对新世纪的挑战,面对新世纪对人才素质的要求,我们认为应更新教育观念。更新观念重点体现在一个重视、两个克服上,即学校教育不仅抓好智育,更要重视德育;改进德育工作的方式方法,克服形式主义倾向;更新人才观念,克服用一个模子培养人才的倾向。必须树立为受教育者今后的终生学习打好基础的观念,树立为受教育者成为一个合格公民的观念。同时还应根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于人才素质的要求,确立人在经济社会生产中的主体地位,要求给人的个性和人格以充分的尊重,使人的个性和创造才能获得充分的发展。德育工作者的着眼点,应放在作为教育主体的学生身上,致力于促进学生个性的全面发展和人格的健全,实现人格个性的社会化。为此,必须确立以学生为主体,以发展健康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为着眼点的现代德育观。

观念的更新,需要不断提高教师的自身素质。要做好农村中学德育工作,必须提高学校领导和教师的素质。学校重视对教师的培训,通过教育理论学习,举办专题讲座,加强德育科研等形式,不断提高德育工作者自身素质。德育工作者是学校精神文明建设的主要传播者和建设者,要切实履行教书育人的职责。因为,教师思想道德水平的高低对学生的德育工作起着重要作用,教师职业道德的好坏是学校精神文明程度的一个重要标志。因此,必须加强教师职业道德教育,认真落实《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要求,树立德育工作者的良好形象。

德育科研是德育工作改革和发展的标志,是德育工作科学化的保证,也是提高德育工作者自身素质的有效途径。我们要针对新形势下农村青少年成长的特点,进一步加强以下六个方面的教育和研究,即:爱国主义教育、良好行为习惯教育、艰苦奋斗教育、适应社会生活能力的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和国防教育。学校要鼓励教师进行德育研究,对德育研究作出成绩的要给予鼓励和表彰,以此调动广大教师进行德育研究的积极性。

2.4加强联系,积极拓宽农村中学德育途径

“家庭是人们接受道德教育最早的地方”,“学校是进行系统道德教育的重要阵地”,“社会是进行公民道德教育的大课堂”,在当代农村社会改革开放的条件下,德育具有综合整体的特点,因此,家庭德育、学校德育和社会德育要形成合力,构成一个完整的体系,而不是互相割裂。在三者之闭,学校因为具有大批精通教育规律的专职人员而居于特殊重要的地位,不但要搞好学校德育,还要积极指导家庭德育,影响社会德育,从而使三者形成一条连续的“德育之链”。

家校合作最主要的形式范文6

2013年11月下旬,我刊广东站组织了广州、中山和东莞等地45所中小学的350余名校长及业务骨干考察了松山湖中心小学、龙岗中学、松坪学校及华侨城中学,深入细致地了解了它们的特色教育开展情况。

作为随行记者,笔者与考察团成员一同领略了松山湖中心小学的“班级精神家园建设”模式、龙岗中学的“四人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松坪学校的“先学后研·三段六式”模式以及华侨城中学的“GIFT—思维素质构建”模式。

在为期两天的考察活动中,这四所学校在教学改革、教学实践中有什么经验值得借鉴?考察团成员在观摩与交流中收获了怎样的实战经验和专业灵感?本期《深度报道》将为您呈现。

记者手札

为自主创新力喝彩

2013年11月20日上午,考察团来到本次活动的第一站——松山湖中心小学。在这里,一堂德育示范课具体体现了该校“班级精神家园建设”的创新内涵,具体包括两点。其一,“一、二、三”策略,即一条主线:主题活动;两种模式:案例分析、自主管理;三项策略:个性命名、班级博客和值周风采。其二,道德教育目标,即把学校打造成师生的精神家园,尽可能创设真实可感的生活场景,让学生发现生活、感悟生活和体验生活的道德性,并经历生活的道德要求和冲突,最终形成自己的德行。

离开松山湖小学,考察团来到本次活动的第二站——龙岗中学。龙岗中学的“四人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备受关注。在交流、讨论环节,龙岗中学“四人合作小组学习”模式的主讲教师在微格教室为诸位教师答疑解惑,就“如何对不同学生分组”“如何展开教学设计”等细节性问题进行深入交流。

2013年11月21日,考察团来到本次活动的第三站——松坪学校。松坪学校小学部“先学后研·三段六式”的教学模式非常重视学生的自学和预习。在此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开展生生互动、师生互动和组组互动的研究性学习。例如,在教学《长征》一课时,课堂以学生诵读和自主体会为主,即在诵读中品味,在品味中诵读。合作小组中的每个学员都能从诗文的各个方面进行精彩解读,显示了他们充分的课前预习。其实,学校全面推行新课程改革的关键在于教师的认同,教师认同之后,新课程改革才能更为顺利。

离开松坪学校,考察团来到本次活动的最后一站——华侨城中学。华侨城中学将“享受教育”作为办学的核心理念,从学生的思维方式入手构建独具特色的“GIFT—思维素质构建”模式,既重视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又注重将快乐带进课堂;既让学生的学习成为一种享受,又让教师的教学成为一种享受。起初,不少教师对新课程改革持怀疑态度,但随着对新课程改革理念的不断学习,他们逐渐认识到新课程改革带来的好处,因此,认同并践行新课程改革的理念。

这次特色教育考察活动约有50多位教师积极参与,反响热烈,他们都希望通过此次活动收获更多经验,提高自身水平。通过考察发现,特色教育主要以新课程改革为重心,深入探讨颇具特色的课改模式,力求从理念到教学、从教师到学生都呈现出崭新面貌。

校园巡礼

松山湖中心小学:班级是学生的精神家园

“小学六年、初中三年、高中三年、大学四年,我们每年都会关注,学生在毕业时,是急于离开这所学校还是非常眷恋这所学校?”松山湖中心小学校长刘建平颇有感触地说,“如果急于离开学校的学生比较多,那将是教育的悲哀”。

班级精神家园的建设

为了让学生眷恋学校,为了让班级成为学生的家,松山湖中心小学竭力打造班级精神家园,从培养学生爱同学、爱老师和爱集体入手,让班级成为学生的精神家园,让学校成为学生眷恋的地方。

松山湖中心小学的“班级精神家园建设”模式已有七年历史,并摸索出一套独有的班级建设模式——“文而化之”,即以颇具个性的班级文化铸就精神家园,也就是说,班级成为教育的生态区,班级工作注重精神文化建设。

一方面,主题活动是班级建设的主线。例如,“我爱我家”“糖果甜心”“做事有始有终”“食品安全知多少”和“志向与学习”等主题活动均从生活出发,在生活中进行,再回到生活中。另一方面,每个年级的主题活动的侧重点有所不同。例如,一至六年级主题活动的侧重点分别是“我与己”“我与家”“我与人”“我与国”“我与他”和“我与天”。总之,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的精神世界。

除了主题活动,班主任在每次的班主任例会上,不仅布置近期的班级工作,更针对班级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以架起师生沟通的桥梁。

班级的个性化建设

首先,别具一格的班名生动体现了班级的个性化建设。例如,“酿蜜坊”“智慧谷”“太阳家族”“青青葵园”“快乐丛林”“春华秋实”和“松湖雏鹰”等意蕴十足的班名,寄托着学生、教师和家长的殷切期望。此外,班徽成为班级的精神象征,班歌每个人都会唱、爱唱,班级口号更是铿锵有力,催人奋进。班级的个性化建设首先由班主任提出目标,并选择适合的班名、班徽、班歌和班级口号,在获得学生的认同后,向政教处申请。只有班主任对所带班级的发展方向和精神面貌了然于心,才能有的放矢地进行班级的个性化建设。

其次,班级博客展示班级风采,成为家校沟通的平台。班级博客大到版面设计和栏目设置,小到颜色选择与字体大小都有统一规定,都要与班级个性化建设的内涵相匹配。在班级博客中,既有针对班级问题的讨论帖,又有班级自行落实的各种调查,还有学生的优秀作文片段。总之,班级博客记录着可爱的学生、可敬的教师和可亲的家长,成为班级网上的精神家园。

最后,值周班级工作是班级自主管理上升到学校自主管理层面的一大举措。从“我的风采我展示”到“我的岗位我负责”,从“红领巾广播站栏目广播”到“国旗下讲话”,班级参与值周工作不仅能展示班级的精神风貌,更能锻炼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

刘建平说:“若干年后,学生或许不再记得语文、数学和英语的成绩,却清楚地记得曾经所在班的班名、班徽和班歌,记得某次国旗下的讲话,记得某个广播站的节目,那就是松山湖中心小学‘班级精神家园建设’模式的成功。”

龙岗中学:一场自下而上的课程改革

龙岗中学的课程改革由教师自行摸索,并在学校统一推广下逐渐成熟和发展起来。从初期的全面铺开,到后来的示范班,再到最后的课题班,这一过程呈现出逐渐收缩的特点。如今,课题班的所有文化课都采用“四人小组合作学习”模式进行教学,且成效显著。在这次课程改革中,鼓励教师的自主探索精神最具借鉴价值。

科学引导课改模式

龙岗中学的课程改革,关键在于教师观念的改变。“四人小组合作学习”模式之所以成效显著,并形成较为科学的、自下而上的课改模式,主要有三个原因。

其一,尊重教师的课堂自。龙岗中学从2007年12月开始全面推行“四人小组合作学习”模式,但效果不理想。经调研发现,并非所有教师都适合“四人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因此,学校决定尊重教师的课堂自,按照教师的意愿开展教学活动。其二,要求教师有扎实的理论基础。龙岗中学的“四人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申报了国家课题,2010年结题之后,为了推广课题结果,学校设立了课题班,并采用“四人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教学课题班的所有文化课。此外,学校还组织教师研习相关的理论。其三,具有完整的操作模式。龙岗中学的课程改革不仅思路明确,更具完整的操作模式,因此,想要参与课程改革的教师可学习和借鉴。

鼓励自主探索精神

龙岗中学校长縢细浪将教师在课堂教学改革中遇到的困难分为三种:一是不少教师(尤其是年龄较大的教师)认为自己的教学方法很有效,不愿修改;二是参与课程教学改革的一部分教师不仅没有学到精髓,更丧失了自己擅长的教学方式;三是少数教师被动参与课堂改革,缺乏应有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归根结底,课堂改革的关键在于教师。

在龙岗中学率先实行课堂教学改革的刘锦钰老师说:“采用‘四人小组合作学习’模式,一方面是为了提高工作效率,从繁重的任务中解放自身;另一方面,看到学生在活跃的气氛中快乐地学习,使人有一种满足感。”其实,“四人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灵魂在于课堂设计,只有好的课堂设计,才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增强他们的竞争意识,让他们在竞争中互动,在互动中学习。值得一提的是,学校只有鼓励教师的自主探索精神,他们才能在课堂教学改革的过程中,不断探索和创新,最终获得长足的发展。

松坪学校:渗透文化、充满活力的课堂

在松坪学校的“先学后研·三段六式”模式诞生之初,学校的美好愿景就是:期待渗透文化、充满活力的课堂。在这样的课堂上,思维碰撞,智慧闪烁,情感交汇,文化流淌,生命升华。

形成模式,寻求变式

四年后,在“先学后研”的课堂上,学生既主动建构知识,提升学业成绩;又充满智慧,富有感情,有文化;还变得自强、自信,并收获成功和幸福。同时,教师获得发展,教师团队精神在课堂改革中悄然形成,一批教师名声鹊起。

“三段六式”模式初步形成之时,时任校长以“路是人走出来的,我们正在走出这条路”为题,提出在全校推广“三段六式”模式的构想。随后,学校动员家长和学生一同推广“三段六式”模式。

后来,学校通过学习、借鉴、实践、总结和提升等方式,不断完善课堂教学模式,最终形成了“先学后研·三段六式”的模式,即学生以学案为指导,自学新知,发现并提出疑问,以形成研究课题,然后小组分工协作,探究疑难,展示成果。在这一过程中,学生既掌握知识,又形成技能。

学校鼓励教师寻找适合自己的“教学模式”。例如,语文教师李星到杜朗口中学观摩和学习,回来后,她大胆实践,最终摸索出适合小学高年段的语文课堂教学模式。她的成功激励了和她搭班的数学教师周莫涵、英语教师李兰英,最终两位教师也分别找到了适合小学数学和小学英语高年段的教学模式。

建构模式,全线铺开

在学校看来,课堂改革最终的成功还在于:建构模式,全线铺开,最终形成常态化教学。为了激励全校教师大胆尝试、落实课堂改革。学校研究制定了与课堂改革相关的各种制度,并成立专门的课堂教学改革考核小组,旨在让教师认清课堂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在这种氛围下,更多教师开始关注课堂教学改革,并积极改进和不断完善教学方法。例如,四年级(2)班的班主任兼语文教师刘谨对课堂教学改革的研究如痴如醉,她多次把学生带到“课改标兵”李星的课堂,让自己的学生看看别人的学生是如何自学、讨论、质疑与合作的,最终把自己的课堂变成渗透文化、充满活力的课堂。

如今,在松坪学校,课堂教学改革不仅深入人心,更成为学校的重要文化。总之,课堂教学改革激起了教师对课堂教学的真正热情。

华侨城中学:把课堂还给学生

华侨城中学成立于1981年,之前一直是企业办学,直到2000年转为政府办学,自此,学校开始了飞速发展。在副校长陶芸看来,如何把课堂还给学生,让他们在课堂上快乐地学习是课堂教学改革需要思考的关键问题,因此,要实现学校的跨越式发展,就要从课堂教学改革入手。

生本理念下的“卓越”课堂

其实,华侨城中学拥有较为成熟的课堂教学模式,在课堂教学中,合作小组以“搭配均匀”为原则分组。具体有三点:一是综合考虑学生的个性、特长和人际关系等;二是小队成员男女结构适宜,开朗的学生与文静的学生搭配、学科基础较好的学生与学科基础较差的学生搭配;三是每个小组安排6—7人,不仅设置一位中心组长,更根据组员的特长安排相应的职务。在课堂教学中,合作小组的具体运作也有三点:一是讨论问题时,先是同桌一对一讨论,若不能解决,就把问题交给中心组长;二是每个组员不仅要分担一至两科学科长的职责,更要分担纪律、统计、纠错、展讲、展写和组织协调等任务;三是不仅组内管理要明确,组与组之间的管理更要有纵横之分。归根结底,分组学习旨在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基于此,学校经过多次调研和会议,构建了“GIFT—思维素质构建”模式(GIFT是引导guide、创新innovate、自主independent、发现find和团队team的英文缩写)。引导、创新自主、发现和团队正是华侨城中学定义“卓越”课堂的基本元素。

陶芸强调,学校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始终贯彻“学为主,生为本”的理念,以知识问题化、预习结构化、课堂生本化、展示多样化和评价多元化为基本原则,最终提高课堂教学实效。

观念转变中的高效教学

学校实行课堂教学改革的关键和难点在于教师观念及态度的转变,为此,华侨城中学有两个举措。其一,领导率先垂范。华侨城中学校长刘良斌将近60岁,还冲在课堂教学改革的第一线。领导走在最前面,这对所有教师来说都是无言的鞭策。其二,学校组织教师向名师、学者以及在课堂教学改革方面成绩突出的同行学习。

课堂教学改革使华侨城中学的课堂教学焕然一新。具体有三点:一是课堂成为学生体验幸福、享受成长的殿堂,同时,学生的思维能力、自主探究能力和协作学习能力获得全面提升;二是教师的教育教学理念和教育教学行为得以转变;三是教师既实现了专业发展,又体验到身为教师的职业幸福。

的确,课堂教学改革是为了更接近教育教学的本真,具体须做到四点:一是课堂教学改革不可能一蹴而就,它需要循序渐进,纵深开掘;二是领导班子的决心和各种保障措施是课堂教学改革顺利进行的根本保证;三是营造健康的学术氛围,建立科学的评价机制,打造一支骨干队伍;四是做到科学评价与激励,加强学习与交流,并注意总结与提升。

权威声音

引领革新,大有可为

——访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博士卿素兰

《中国教师》:新课程改革推行十余年,您对全国的课堂教学改革怎么看?从全国的课堂教学改革反观深圳南山区的课堂教学改革,您有怎样的感觉?

卿素兰:新课程改革已推行十几年,从全国范围看,它对教育教学理念起到较大的推动作用。但具体情况不尽相同:有的教师受益颇深,认为提高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有的教师在夹缝中生存,对新课程改革的理念缺乏深刻的理解。

在深圳这样经济发达的城市,新课程改革的步伐的确走在前面。其中,南山区的新课程改革颇具特色。总体而言,学校的组织形式、桌椅摆放以及教学流程等都发生了较大变化。具体来说,可分三个层面:一是南山区的教师基本上是外地调来的名师,虽然他们经验丰富,但有部分名师坚持传统的教学方法,这需要时间转变他们的思想;二是南山区的学校从创建模式到微调模式,一直在不断探索,逐渐成熟;三是南山区的学生纷纷受益,虽然受益程度不同,但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学生的独立自主性越来越强。

《中国教师》:您觉得怎样的学校更容易推行新课程改革?怎样的校长更愿意推行新课程改革?怎样的教师结构更适合推行新课程改革?

卿素兰:一般来说,民办学校比公办学校更容易推行新课程改革,毕竟公办学校还有体制的限制。在公办学校中,小学阶段最易推行新课程改革,初中阶段次之,高中阶段较难。

其实,大部分校长都支持新课程改革,尤其是那些有较强发展意识的校长更希望借助新课程改革使学校的面貌焕然一新。当然,大部分教师也支持新课程改革,尤其是刚入职的青年教师更易接受新课程改革。的确,部分资深教师自我观念较强,习惯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使新课程改革的全面铺开有一定难度,因此,新课程改革需要循序渐进地开展。

《中国教师》: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您觉得教师应培养学生具备怎样的能力?

卿素兰:我觉得,教师要培养学生具备学习能力。学习能力包括: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和创新能力。其中,思维能力包括:发散性思维能力和聚焦性思维能力。例如,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学生的沟通、交往、组织、合作、表达与思维能力能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归根结底,新课程改革的目标是让学生受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中国教师》:现在出国的学生年龄越来越小,有的学生甚至小学毕业后就选择出国。那么,我们目前新课程改革的模式跟国外的教育模式是否贴近了?

卿素兰:方向基本一致,但国外不会对课堂进行质量测评,并且学习能力不再是唯一的培养标准。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学生的交往能力、思想品德与综合素质也成为培养目标。总之,新课程改革具有前瞻性和正确性,未来必定大有可为。

《中国教师》:目前正在尝试新课程改革的学校遇到的最大困难是什么?

卿素兰:具体有四点。其一,校长的认识是否到位。其二,是否有真正懂教育教学的专家、学者参与新课程改革。其三,学校是否给予教师发挥的平台和机会,对教师是否有激励政策。其四,学校在实施新课程改革的过程中必定存在程度上的差异。

考察团论坛

晓园中学主任凌艳秋:课堂诠释个性发展

在课堂教学中,注重小组合作学习中的师生交流、评价监督,以使学生自主学习,旨在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沟通能力和自我展示能力,最终在课堂教学中发展学生的个性。例如,松山湖中心小学。其优势有两个:一是让学生作为主体自主学习,既提高学生的素质,又提升教师的综合能力;二是相关主题班会的举办,使学生的自身能力凸显,个性发展得到诠释。这样,既增强学生对生活的感悟,又活跃课堂气氛。

花都剑岭小学主任林惠梅:从知识课堂变为情感课堂

在教学环境和教学理念相结合的前提下,教学从科学的世界进入生活的世界,课堂从知识课堂变为情感课堂。例如,松山湖中心小学。学校努力培养学生的文雅气质和探索习惯,认为这比基本知识的教学更有意义。又如,松坪学校。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按照学生能力的高低分配不同的学习任务,使学生有展示的机会,并收获成功的喜悦,最终更加积极和主动地学习。

广州市江南外国语学校校长徐卫红:享受教育也是享受幸福

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学校应做到三点:一是使学生获得实实在在的进步;二是培养具有创新意识的学生;三是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做好“导”,学生应展示“演”,以收获崭新的感受、体验和理解。例如,华侨城中学。它提出的“GIFT—思维素质构建”模式将育人环境与自然相结合,使学生善于学习,拓展思维。这样,学习变成了快乐的事,获得教育就是获得成功和幸福。

猎德实验学校校长黄亦斌:以人为本,以生为本

新课程改革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以生为本”的理念。例如,松坪学校。其优势有两个:一是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不同层次设置教学模式,遵循人的发展规律,使各种年龄和不同层级的学生参与相应的学习,最终获得不同的发展;二是关注学生的体验,注重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开发,最终形成较为成熟、可操作和借鉴的改革模式。其弊端有三个:一是由于教师的能力具有较大差异,所以新课程改革的推进有所不同;二是教师在应用合作模式时,存在形式主义的弊端;三是教学缺少现代化设备和多媒体技术的应用。

广州开发区第二小学校长李悦新: 完美演绎“思、研、行、著”

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更需要教师静心思考和努力钻研,以拥有独立的人格与自由的思想,最终感染学生。例如,松坪学校。在“先学后研”的课堂教学模式中,完美演绎“思、研、行、著”,体现学校教育以培养兴趣为前提,诱发学生的主动性;以指导观察为基础,强化学生的感受性;以发展思维为核心,着眼学生的创造性;以培养情感为动因,注重学生的感受性;以训练语言(能力)为手段,着眼学生的实践性。

海珠区金影小学主任李瑞芳:“教”与“学”的和谐

新课程改革倡导自主、合作与探究的学习方式,营造自由、民主与和谐的氛围;师以教为乐,生以学为好,旨在形成美好的教学形态。因此,针对特色学校,须依托校本资源,发挥自身优势,并在专家的有效引领下,凸显学校的特色。例如,松山湖中心小学、龙岗中学以及松坪学校,它们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不仅打破常规,更彰显“教”与“学”的和谐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