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内空间设计概念范例6篇

室内空间设计概念

室内空间设计概念范文1

【关键字】绿色建筑概念设计;概念设计的原则

中图分类号:S6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绿色建筑的概念设计

1、建筑环境分析与设计

绿色建筑环境分析与设计包括室内外环境分析与设计,其中室内的声环境、光环境以及空气品质等为室内环境分析、设计的主要内容,绿化设计、公共设施集约化设计等为室外环境分析、设计的主要内容。

(1)绿色建筑室内环境分析与概念设计。良好的室内环境对于居住者的身心愉悦、健康有很大的帮助,有利于提高生活质量和工作、学习效率。绿色建筑室内环境概念设计在满足室内环境质量基本要求的前提下,以降低建筑能耗为出发点,充分运用可再生资源,减少碳排放,降低建筑设施增多对环境及生态系统造成的压力与破坏。通过利用现场资源来改善室内环境质量,将建筑内部的使用功能区划分归类,如将具有同样使用功能的区域设计安排在指定的空间内,有利于室内自然通风及空调系统的设计和节能,而室内空气的对流畅通又降低了用户对空调等设备的依赖;利用自然资源还可以完成室内的防潮、除湿、换气等事项,同时也增加了室内人员的舒适感和愉悦感。

(2)绿色建筑室外环境分析与概念设计。从宏观方面而言,绿色建筑室外环境分析和设计以保护环境、节约土地、充分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为重要的出发点,实现建筑工程的科技性、经济性、地域性以及可持续发展。在此笔者将重点对室外环境中的绿化设计进行一些分析。这种绿化设计通常包括屋顶绿化、墙面绿化、阳台及窗台绿化等。对于城市建筑来说,屋顶的绿化设计就是对特定范围内居住环境的生态平衡及生活意境的创造。据研究,城市建筑物植被每增加10%,就能在夏季最炎热的视觉中将白天的温度降低2~3度,这既美化了人居环境,又能使夏季降温、冬季保暖,同时还吸附了浮尘颗粒,降低了大气污染。

(3)建筑材料的选择。根据有效场地选择来减少材料的需求量,并就地选材或在允许的地方使用旧材料,这样省却了高昂的环境代价费用,减少了能耗和浪费。在使用新材料时要首先选择最低消耗、而且具有再生性、可持续生产并能回收的材料。例如在木材资源丰富的地区,考虑增加可再生、可回收的木材材料的使用率;就地选取本地区的青石资源,用于建筑物的基础和修桥、补路等,不仅美化了建筑环境,而且营造了地方特色,还节约了资源。

2、绿色建筑节能概念设计

依照当地气候条件,认真研究节能减排及能源利用技术,尽可能地减少能源耗费,提高资源的利用率。

3、可再生资源的利用

绿色建筑可再生资源利用的概念设计可从多个方面进行评价。绿色室内设计所使用的原材料大多保持着原材料的质朴本色,因此能够就地取材,即选用当地常见的材料或是可回收的材料,对塑料、玻璃和工业废弃物等进行再生的利用。

4、绿色建筑智能概念设计

绿色建筑智能化概念设计可利用温度、湿度以及风力等自然条件设计出具有自动调节功能的智能壳体的开闭和空调量,以保障室内智能化生产和脑力劳动者的劳动效率。通过完善的智能化概念设计以促进绿色建筑高标准、低能耗、高效能、低污染的可持续发展。

5、绿色建筑节水概念设计

中国属干旱缺水严重的国家,节约用水是现今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措施,应加强用水管理,调整用水结构,改进用水方式,科学、合理、有计划、有重点的用水,提高水的利用率,避免水资源的浪费。绿色建筑供水、排水、卫浴用水、建筑物周围景观用水、绿化用水等都是排水设计的一个重点。绿色建筑内部需要大力提倡并推广节水型器具的设计与应用,在进水设计上要充分利用市政管网的余压,设计建设建筑区域中园林绿地节水灌溉设施;开发再生水、雨水等非传统性水用于绿地的灌溉等利用途径;设置合理、完善的室内给水系统,并按照室内水用途分别设置水表,加强水资源的节约利用;同时科学设计冷热水以及开水供应系统,或者是采用分质供水。

6、绿色建筑地下空间的利用与节能设计

建筑体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可以使城市从单一的地上空间趋于向地上地下综合空间的开发利用,可以缓解城市尤其是城市中心区土地资源紧张、交通拥堵、停车困难等实际问题;同时,由于地下厚实的土层受地面温度变化的影响较小,使得地下空间具有冬暖、夏凉的优势,因此,可设计成一种节约制冷与采暖耗能的最经济有效的建筑形式,从而提高绿色建筑的节能效果。

二、绿色建筑概念设计的原则

绿色建筑不仅关注建筑自身的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因地制宜充分利用自然资源条件以体现建筑的“绿色”化,同时还要以人为本,创建一个舒适健康、安全便利的居住场所,满足居住人群对建筑功能的需求。绿色建筑概念设计原则围绕着人与自然和谐统一这个关键,并将其贯穿于建筑选址、规划设计、功能设定以及建筑材料和技术选用、设备安装乃至建筑工程完工后的营运、维护等进程之中,充分把握概念设计与建筑环境之间的关系,重视人、自然与建筑物三者之间的互动。

1、整体及环境优先

在设计中,绿色建筑作为一个开放的体系与周边环境形成了一个有机的系统,因此,力求所谓的最佳环境效益,就主要体现在对社会、自然环境及生态环境的关心与尊重。如对当地文脉的保持、历史人文景观的保护等,加强对建筑所在地的地形地貌以及技术、材料的重视及利用,搞好建筑环境的绿化,降低环境的污染和破坏,运用独特的美学原则以充分展示建筑体的时代精神。

2、简省高效

绿色建筑概念设计就是要体现对能源节省的原则。要充分利用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通过运用电子和信息技术等诸多手段实现建筑的智能化,并加强建筑与社会发展互动关系的预见性研究,使近期规划与长远目标相结合,为建筑物后期扩展和建造留下充分的余地。

3、健康舒适

在保证适用性的基础上,增强建筑的自然通风、透光等,提高住户的舒适度又能减少能耗,保证住户工作及生活、学习环境的绿色、健康。

三、结束语

中国地域辽阔,地区气候环境差异较大,因此要根据不同地区的自然特点加强绿色建筑的普及与推广。通过深入的理论分析和研究探讨力求达到绿色建筑概念设计节能、环保的目的,同时加强政府对建筑节能设计管理的职能,建立良好的设计环境和政策支撑,提高绿色建筑设计的综合能力,充分利用建设区域的地形、地貌、气候条件,并将其科学合理地运用于绿色建筑概念设计之中。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53078-2006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S].

[2] 陈宇峰.绿色建筑的概念设计[J].福建建设科技,2008(3):3-4.

室内空间设计概念范文2

艺术设计的本质在于创造,每个人都有创新意识并有着创新的本能,但并不是每个人都能成为设计师,关键在于能不能找到方法,体会到悟性,悟性的培育来自于观察世界的思维方式。设计的过程和结果都是通过人脑思维来实现的,人的大脑左右两半球分管的思维模式是不同的,左半球主管抽象思维,具有语言,分析,计算的能力。右半球主管形象思维,具有直觉、情感、想象、图片鉴别等能力。人的思维过程一般的说,是抽象思维与形象思维有机结合的过程。在艺术设计的学习中,要注重形象思维的培养,掌握以形象思维为主导的设计方法。抽象思维着重表现理性的逻辑推理,因此也可称为理性思维。形象思维着重表现感性的形象推敲,也可称为感性思维。感性思维与理性思维的区别在于;理性思维的的分析模式是从点到点,方向极为明确,,目标也十分明显,由此得到的结论具有真理性,答案也只有一个。而感性思维是由一个点到多个点的思考,方向性极不明确,目标也具有多样性,每个目标都有成立的可能,结果十分含混,由此使用感性思维进行艺术创作,其优秀的标准是多元化的。

二、对于设计中的概念与构思

“众所周知,现实世界中的空间是没有形状的。即使在科学上,空间也只是逻辑形式而没有实际形状;只存在空间关系,不存在具体的空间整体。空间本身在我们现实生活中是无形的东西,它完全是科学思维的抽象”。我们在这所说的室内空间,也是由空间实体要素所组成的界面围合而成的。就如同杯与水的关系,杯体是圆柱形,水是自然被围合成的圆柱体。不同尺度的界面围合会给人不同的心里感受。空间形态的确定,需要根据人的活动尺度,空间的使用类型等因素,以及设计的审美,人的行为心里等要素权衡。室内空间的设计就是空间形态的设计。空间形态是由界面围合而产生的形状,这个空间形态是由实体和虚空两个部分组成。除了地板、顶棚、墙面相对静止不动外,家具、灯具以及各类陈设物包括人都处于相对运动的状态。因此空间的形态是处于时空的流动之中。界面围合的实体是室内空间造型的主体,在技术上表现为装修的概念。界面围合虚空中的物品是室内空间造型的次体,在技术上表现为陈设的概念。然而在人的主观视觉中次体却处于主体的位置。无论是与人的距离,还是形色质的感受都比主体来的强烈。这就好比舞台与演员的关系,从空间的形态出发,舞台背景灯光是主体;而从表演的视觉效果出发,演员则是主体。因此在空间形态设计的一般理念上:界面围合实体的设计要遵循整体统一,简练素洁的原则;界面围合虚空中的物品陈设则因遵循变化多样、醒目突出的原则。

室内空间设计概念范文3

谈及室内空间的分析,我们要追溯到中国传统历史文化中对室内空间内容的一个形态性把握,我们在室内空间分析的过程中能够看到一个历史的延续。空间作为最基本的设计内容和设计理念下最为本质的事务,关于空间的概念我们必须给出一个明确的答案,尽管涉及空间的理论和概念非常多,在语言和文字上的一些内涵中我们也能够更加深刻的表明一个基本立场就是空间设计中要牢牢把握住空间设计的些许概念,比如对空间特征、结构、色彩以及构成方面的种种内涵都需要我们不断地融入到整个空间分析当中去,这样才能够更加全面地把握住空间所蕴含的范围和空间的特色。在我们的教学过程中,为了增加学生对空间感悟的理解能力,我们不断地将空间的形状和大小以及空间的方位和光线的远近作为体验空间存在感的一个关键要素。这些手段让我们不断地认识清楚了到底什么是空间,获得了对空间整体性的认知。实际上空间分为几个类型。例如,封闭空间,流动空间、虚拟空间,共享空间和过度空间等等。对室内空间的分析我们主要设计到封闭空间和过度空间的把握,有的时候共享空间也是我们不能忽视的一个重要内容。封闭空间是空间的最为原始的形态,是我们掌握空间的初始点,在人们为了满足居住需要而营造空间需求后,我们能够看到的一个基本内涵是空间的特性,即封闭空间具有包围、避免干扰、控制性等特征,这是我们空间室内环境设计当中至今都在追求的一个条件要素。在我们的卧室、浴室等室内空间中,一个封闭的空间是必不可少的。近些年来,过渡空间的设计越来越成为人们在意和设计的空间类型,因为过渡空间看似利用的价值不大,但是在连接效果和过渡效果上都能够对整个室内空间设计产生非常重要的影响。过渡空间分为前后空间和内外空间,在这些空间的转换过程中,为了使整个空间看上去张弛有度,主次分明,过渡空间往往更多的选择一个整体性的设计来把握好整个空间的规模和效果。这就是我们在室内空间分析当中所产生的种种条件要素。是需要我们在室内空间设计中所积极把握的。

2室内空间的组织方式

室内空间的组织方式正如所有空间平面布局一样,都存在一些规律性和习惯性的组织方式,在这个组织过程中我们应该不断通过室内平面的设计分析来渐渐把握清楚,掌握好这些空间的尺度,也就是大小,用通俗的话来说,在我们展开平面设计的过程中,我们需要更加真实的把握空间的内容和效果。那么最为基本的室内空间组织方式分为,线性结构、放射性结构、轴心结构或者是格栅结构。在这些结构当中我们在室内常见的就是线性结构,比如医院和放射性结构比如说办公空间设计。线性结构是最为基本的组织方式,空间的组织主要以直线、折线、弧线互相连接来完成空间的组织和排序,一条廊道是我们能够组织的最为基本方式,办公室或者医院是我们经常能够看到的线性空间布置。当我们了解到了空间组织的特性后,我们需要进一步的展开对空间组合手法的认识,这就涉及非常科学的技巧性内容,包括包容、邻接、穿插、过渡和因借等内容。包容就是空间中的套间,让空间的内涵更为丰富,在空间中创造空间,让空间成为空间的拓展,同时能够更为有效的承载空间的对话。空间的邻接仿佛是空间过渡过程中的一个巨大的拓展体,在空间拓展过程中能够有效地发现空间的驳接位置,在空间穿梭中不断的延续空间的意义和概念,让空间的结构延伸到空间“之外”,仿佛多出一个空间的感觉。空间的穿插往往应用与室内,在空间穿插所表达出的背景当中,我们能够有效地安置空间内涵,增强空间感,比如空间中设置的浮桥或者空间廊道或者空间天桥等等,就是这种错位感觉和穿插感觉的承载体。谈到因借这个空间概念我们不得不提的是我们中国传统文化中对空间的认识和把握,在因借过程中我们实际上就是将外界借为内景,利用内部空间设计来达到借用外景的条件,这就是因借。而空间的过度则更讲究过度的内容,是过度光纤还是过度景观,让空间存在的过程有一个延续性和延展性。谈到这些设计手段,我们不得不面对的是一个空间的变化和重复,这又涉及了空间的浓度和群体设计的内容,在空间与空间差异化的设计过程中,我们往往希望能够在设计理念上让人产生振奋的情绪和愉悦的心理,让人们能够通过不断地增加空间的感觉而提高对比度,让空间重复来增强群体空间设计的节奏和韵律,因为仅仅是简单的相连,我们还无法提升到设计的高度,甚至根本不能称之为设计。

3室内空间环境设计的要素

室内空间设计概念范文4

一、概念设计阶段的构思草图阶段

概念设计,实际上就是设计者运用图解思考的方式,对设计项目的环境、功能、材料、风格进行综合分析之后,所作的空间总体艺术形象构思设计。设计者通过对多个具象图形空间形象的对比优选决定设计发展的方向;通过抽象几何线平面图形的对比优选决定设计的使用功能;通过从物体、图形的基本形体观察和感知到元素的分辨和提炼,再到联想与应用的过程,决定设计的美学功能。

二、方案设计阶段

图解语言的语法规律与它要表达的专业内容有着直接的关系,就室内快题设计的图解语言来讲,其是由图解词汇“本体”“相互关系”“修饰”组成的。常用的图形思维分析方法主要有关联矩阵坐标法、树形系统图形法、圆方图形分析法,其中圆方图形分析法在室内快题设计中运用最广。关联矩阵坐标法是以二维的数学空间坐标模型作为图形分析基础的,应用于空间类型分类、空间使用功能配置、设计程序控制、设备物品配置等方面;树形系统图形法是以二维空间中点的运动与分立作为图形表象特征的,主要应用于设计系统分类、空间系统分类、概念方案的延伸发展等;圆方图形分析法是以几何图形从圆到方的变化过程对比作为图解思考方法的,是室内平面设计专用的图形分析法。其以“圆圈”的符号罗列出功能空间的位置,无方位的“圆圈”关系组合显示出相临的功能关系,“圆圈”表现出明确的功能分区,在由“圆圈”向“矩形”的过渡中确立了最后的平面形式与空间尺度。在室内快题设计的方案设计阶段,设计概念确立后的方案的深化设计、使用功能的合理设计,主要是在平面图的绘制过程中完成的。在平面功能分析中采用的主要图解语言就是圆方图形分析法,设计师通过绘制不同的平面图进行对比优选决定最佳的功能分区,通过对不同界面的室内空间透视构图的对比优选决定最终的空间造型。功能分区、交通流向、家具摆设、装饰、设备等布局规划,都必须通过绘制大量的草图,经过反复对比才能获得符合功能要求的理想设计方案。

三、手绘施工图设计阶段

在室内快题设计中,设计方案深化之后的施工图阶段是以材料构造体系和空间尺度体系为基础的,施工图的绘制过程,就是方案进一步深化与确定的过程。在施工图设计的阶段,图解思维通过对不同材质构造的对比优选决定适合的搭配比例与结构,通过对不同比例的节点详图的对比优选决定合适的材质尺度。随着计算机图形设计的迅速发展,室内设计的施工图一般都用AutoCAD软件绘制,但计算机图形设计已经处于思维的定型阶段。虽然计算机技术被广泛应用,但是室内空间设计的图形思维仍然建立在徒手画的基础上,在手绘分析和绘制的基础上,再使用计算机才更为精准、有效。尤其是在室内快题设计中,在手中的笔游走之时,不经意间设计灵感已在脑海中出现,再将其快速用手绘表现出来,整个设计的过程便通过图形思考得以逐步完善和深化。

四、手绘空间效果图的表现阶段

室内空间设计概念范文5

关键词 银行 室内设计 经营网点

“观念”是指人对客观物质世界概括印象的积淀,是意识形态的产物。“观念”既蕴含历史的沿革,也体现时展的烙印。在传统的观念里,银行的设计风格要体现传统和实力因而无论在色彩还是形式上,都要力求庄重威严。然而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银行也发生了巨大变化,以客户为中心的经营理念得以确立,体现在竞争手段上就是强化品牌意识,丰富品牌内涵;在经营环境上则追求以人为本提升环境品质,提高顾客满意度。作为有效的品牌建设和市场扩张手段,营业网点建设受到各商业银行的重视,网点的室内设计作为银行视觉形象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在不断规范和创新。

1.设计思维的理性化

从认识论的角度,可以把思维概括为一种认知活动,即大脑对信息的加工活动,它包括感性思维和理性思维两个方面。室内设计的过程是感性思维和理性思维的统一,针对不同的设计对象,这两方面的权重是变化的。银行网点的室内设计由于受到众多因素的制约,其过程需要更多地借助理性的分析、归纳、综合才能达到设计目标,反映在三个方面:

1.1 VI体系的导入

VI体系是企业的视觉形象设计,在品牌战略的指导下,企业对自身形象识别和宣传的思考更加系统化,借助标志、字体、色彩、造型、包装等元素强化市场的认可度。商业银行在明确其商业服务性机构的属性后开始注重自身的品牌建设,VI体系贯穿到企业形象设计的方方面面,包括室内外的设计,其设计从开始就要遵循一定的规范以达到强化品牌识别的目的。

1.2 平面规划的合理性

所有的银行都有明确的业务流程和功能区分,这些非设计性因素只有通过室内设计才能得到体现。

首先是平面功能区的规划。根据使用对象的不同,网点平面可分为营业大厅和后台办公两大功能区。局部功能区的划分是按照业务流程来进行的,如营业厅可细分为引导区、等候区、柜台区、个人理财区和自助银行等。后台办公区分为对公出纳、会计、个人储蓄、行政办公、库房等,这些区域划分和衔接体现了流程的分工环节,也是室内设计平面规划的依据。

其次是面积的配比。它既要满足功能,又要考虑舒适和经济。功能的需求是第一位,面积的分配必须能够满足当前和未来业务的需要,这里就有一个统计分析的过程,即根据预计客流量考虑客户定位,确定员工数量和面积分配。

1.3 空间尺度的把握

尺度不同于尺寸,尺寸是二维的概念,而尺度是以“人”为衡量标准的三维概念,尺度需要通过尺寸实现。银行网点室内设计是一个系列设计,每个网点在空间形态不可能完全一致。为了避免混乱,银行会对一些关键尺寸进行规范,如招商银行现金柜台的高度要求为0.8米,每个营业窗口幅宽为1.5米,行走通道最小宽度为1.4米等。这些标准尺寸不可改变但在一个实际的空间中,也需要通过其它尺寸的调节才能达到空间尺度的整体和谐。比如在建筑层高较低时,吊顶的形式应以平顶为主使空间标高与柜台高度的数理比例相匹配;反之,层高较高,则可以采用迭级的方式降低局部空间,使顶部的高点与柜台的高度形成视觉过渡,达到比例的协调。

2.设计理念的人性化

人性概念源于西方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家和思想家对在封建贵族和神权统治下的社会现实的反叛。这种意识在经历了工业文明的洗礼后得到加强,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找到了科学的理论依据,人机工程学成为指导设计活动的理论之一。

社会的发展,技术的进步,经济的繁荣使人们开始关注产品和环境的“舒适”、“可靠”、“方便”以及文化意义。人类对物质产品的需求由经济实用逐步向精神层面延伸,使得设计活动在满足功能要求之外,更加关注个体的、情感的需求,这就是人性化概念在设计中的体现。以人为标准评价设计,是设计人性化的一个典型标志,与现代银行业的经营理念相契合。在设计师和银行的共同努力下,人性化的设计理念在网点室内设计中得到贯彻,体现于以下方面:

2.1 对细节的思考与把握体现了设计对人的关怀

优化流程是通过室内引导来实现的,规范的标牌设计、明确的提示,就是为了给顾客提供便利。自助银行的出现,改变了银行的交易方式,客户可以在无人接待的情况下进行交易,节省了顾客的时间成本。

2.2 对尺度的设计照顾了客户心理的感受

现代商业银行为了让顾客获得“平等”的待遇心理,对现金柜台的高度做了调整,宜人的高度尺寸、舒适的座椅可以让顾客从容地坐着办理业务。

2.3 针对特殊人群的设计适应了个别和小群体的需求

如残疾人通道和设施,成为设计必须考虑的因素。个人理财专区的开辟是为了给需要咨询和深化服务的客户提供一个私密的交流空间,满足小群体的个性化需求。

总之,现代银行网点的室内设计更加注重环境,室内空间的形态,对声光、气流的处理以及节能、智能、生态的综合设计,体现了室内设计在本质上是为人而从事的设计活动。

3.结语

本文通过总结现代商业银行经营网点室内设计的经验,从室内设计“思维理性化、理念人性化”两个方面分析了室内设计观念的变化特点。银行网点的室内设计只是室内设计学科中的局部现象,但所谓见微知著,它也体现了现代室内设计观念的一些共性,即室内设计观念应当与时代的发展相一致,是体现当代人类物质和精神文明进步的物化形式。

参考文献:

室内空间设计概念范文6

【关键词】住宅 室内设计 设计定位

随着经济发展与生活水平的提高,住宅设计已经成为家喻户晓的热门话题。但如何才能装修好自己的家,却存在着各种不同的看法。要想搞好住宅装修,离不开施工前设计师对客户及现场的综合分析以确定其设计定位,最终产生好的设计创意这一过程,这如同画家在作画之前强调“意在笔先”是同一个道理。若没有清晰的设计定位,就盲目地装修,难以获得良好的装修效果,而且可能会酿成花了不少钱,却买了个俗不可耐的结局。本文通过阐述住宅室内设计的内涵,对国内住宅设计现状进行分析研究,归纳总结出几点住宅室内的设计定位方法。

一、住宅室内设计的内涵

庄周说:“古者禽兽多而人少,于是民皆巢居以避之,昼拾橡栗,暮栖木上,故命之曰有巢氏之民。”(《庄子.盗跖》)此处“巢居”描绘出人类为了生存修造的住所,即最早的住宅雏形。

住宅在狭义上等同于家。家之精神为家庭,家之载体为住宅。建筑师普拉特纳认为“室内设计比包容内部空间的建筑物设计要困难得多”,因为在室内“你必须更多地同人打交道,研究人们的心理因素,以及如何能使他们感到舒适”,住宅室内设计更是如此。历史演进到今天,住宅早已超出单纯的“生存”意义,而是追求“以人为本”的生活质量和居住环境,以最大程度满足人的生理、心理需要为目的。

二、住宅室内设计的现状

我国的住宅建设正处在一个“政策转轨,体系转型,市场发育,质量换代”的历史转折点和快速发展时期。我国现代室内设计从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到现在有近30多年的发展过程。大专院校设立相关专业,原先主要面向公装以及酒店旅馆等, 90年代中后期单位集资房和商品房的出现,家庭装饰装修才开始出现热点。1998年在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时任的朱镕基总理宣布:全国城镇停止住房实物分配,使居民住房建设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这犹如给住宅设计领域添加了兴奋剂,迎来了全民需求的新时代。同时,住宅建设中一系列的新课题、难题也接踵而来。首先,住宅区域的整体规划设计问题。如住宅小区的停车和人车分流问题;住宅室外环境绿化和景观设计问题;环境保护和生态平衡问题;安全防范和智能化管理问题等。其次,国内现有室内设计的技术核心基本全是外来的,没有自己的创新技术。因此,室内设计中抄袭成风。室内设计固然可以借鉴国内外优秀设计成果,但不应是简单的“抄袭”,或不顾环境和建筑类型性格的“套用”。现代室内设计理应倡导结合时代精神的创新。最后,室内设计中欠缺本土文化表达,未形成属于自己具有支撑性的设计。即便如此,这些问题的出现从另一个侧面也反映出我国的住宅需求和设计已向一个更高的层次发展。

三、住宅室内设计定位的现实意义

住宅室内设计定位的重大现实意义,有助于促进5个方面的实现:

(一)从单纯技术装修向策划设计过度

随着住宅商品化进程的推进,设计也被迅速推向市场,与以往任何时期相比,设计定位对住宅市场的影响力越来越大。开发商不象计划经济时代把设计看作是“制图过程”,而是当成是策划的一部分。设计定位实际是住宅销售策划之本,能给开发商带来“超值”的利润。如深圳百仕达花园和万科城市花园就充分说明了这点。设计定位与策划并提是住宅设计理念上的大转变。

(二)设计中的科技应用走向集成化

在住宅领域(商业住宅和私人住宅)中,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转化的程度愈来愈快,科技转化率由原来的22%上升到30%左右,反映出转化数量和速度上的增长。另一方面新技术的推广和应用,由原来的单一性发展趋向集成化(如结构护体系,隔断体系,整体厨卫成套技术等):科学技术的集成往往成为住宅销售的热点和策划的切入点,提高住宅附加值。

(三)设计知识信息化

住宅设计定位知识信息包括设计理论、设计科技、市场研究、政策研究等诸多方面。知识经济开始冲击我国的设计领域。知识经济于1990年由联合国研究机构首先提出,知识经济不是直接取决于资源和资本,而是直

依赖于知识或有效的信息积累。工程设计属于知识经济范畴,知识和信息这两个知识经济的主要要素与设计的特征相当吻合。知识的产生并应用以及信息的积累和扩散,是知识经济发展的关键所在,也是当今住宅设计的关键所在。许多设计单位和设计师由于缺乏对住宅最新技术信息的捕捉,不能及时向市场提供对路产品,更谈不上销售策划。设计知识的更新和信息扩散速度的加快,将使住宅设计产生质的飞跃。

(四)设计走向精细化

我国住宅设计已开始从粗放型逐渐转向精细型。2005年宋吝华副部长提出住宅要搞“精密设计”,要像设计“飞机客舱”一样设计住宅。住宅户型也要创造精品,因为它在适应居住人的同时,还引导人的生活行为,改变人的生活方式。有个台湾设计师对我说,他们的房子装修好后,门一关上一只蚂蚁也爬不进去,这样不但节能,而且还具有隔音、防潮等多种功能。住宅室内设计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人服务,就是应做这些非常琐碎的工作。市场的需求要求摒弃陈旧的设计观念与手法,建立新的“精细化”的基础上。住宅设计才能成为大众的精品。

(五)丰富住宅设计理论

当代住宅设计不仅仅是设计师的个人问题,而是设计师与大众的配合的问题。住宅室内设计定位,促使设计单位和设计者去寻找与客户相同的切入点,要求设计者有把握设计高度的思维,从总体到细部深入推敲,有设计的全局观念。如在进行具体细处设计时,必须根据室内空间的使用性质,深入调查、收集信息,掌握必要的资料和数据,从最基本的人体尺度、人流动线、活动范围和特点、家具与设备等的尺寸和使用它们时必须具备的空间大小等着手。住宅室内设计定位思考问题细化的高起点,有助于设计创新理念的产生、设计理论的多样化及成熟。

四、住宅室内设计定位的研究

住宅室内设计定位应采取一种理性的工作方式,先做什么、后做什么,怎么去做才能够更快的解决问题。建筑设计只提供最基本的空间条件,如面积大小、平面关系、厨房浴厕等位置,还需要在这一特定的室内空间中,进行再创造、再探讨更深、更广的空间内涵。现代住宅室内设计定位应具有创造以人为本的舒适、生态、文化、艺术的空间理念。充足的储藏空间,材料环保化,更重要是营造一种情感化氛围。

(一)使用功能定位

在现代住宅室内设计中,常常会看到一些忽视使用功能的例子。如有些家居安装奶白反光灯罩及磨砂灯泡的吊灯,造成了昏暗的照明效果,这种照明设计既费电又给人予压抑之感。又如有的吊柜拉手过高,使用起来非常不便。室内设计追求美观应是建立在功能的基础上,要充分利用有限空间进行设计,做到住宅所有功能空间全部装修一次到位。住宅室内环境涉及的使用功能有睡眠、休息、饮食、会客、娱乐以及学习等,这些功能因素又形成环境的静、闹、群体、私密、外向、内敛等不同特点的分区。在考虑使用功能定位时,可从三方面着手。

1. 合理分割使用空间,巧妙布局功能区域

例如:卧室、书房要求静,可设置靠里边的位置以免被群体活动干扰;客厅是对外接待、交流的场所,可设置靠近入口处;卧室、书房与起居室相连又可共享空间;厨房应紧靠餐厅,卧室与卫生间贴近等。

2. 整合室内面积,注重实际使用因素

考虑与使用空间有密切关系的实际因素:①家庭人口愈多,所需空间相对愈小;②兴趣广泛,性格活跃,好客的家庭,需给予较大群体生活空间;③偏爱较大群体空间或私人空间的家庭,可减少房间数量;④偏爱独立空间较多的家庭,每个房间相对狭小一点也无妨。

3. 深入了解生活方式,分析归类使用功能

依据家庭成员构成、生活习惯及个人爱好等,合理分配房间大小和空间,确定家具装置、照明设施和装修材料等。如房间布局中“厅”的安排,就应根据上述条件和空间大小灵活考虑。有的适宜设置功能独立的客厅;有的适宜会客、休息、娱乐、就餐等功能交叉共用的起居室。

(二)风格表现定位

无论建筑还是室内设计,无论是绘画还是音乐,凡文学与艺术的作品,总是有风格的。所谓风格,乃是形式的抽象。室内设计的风格可分为:传统风格、现代风格、后现代风格、自然风格以及混合型风格等。风格总是表现性的,表现对时代、思潮的见解,表现作者的思想、情态和艺术倾向。有的明快,有的温馨,

有的强调时代感,有的有文脉性。风格虽然表现于形式,但风格具有艺术、文化和社会等深刻的内涵。从这一深层含义来说,风格并不停留或等同于形式。风格内涵主要体现在文化性与个性化的彼此独立而又相互交织。

1.风格的文化性

文化性基于对某种文化的喜爱及理解,潜移默化地影响人在对外在存在物表现这一文化性时散发出来的气质品味。设计的文化性表现绝非是表面文章,其文化内涵的深浅表现更不是信手拈来轻而易举的事。如同绘画的气势、音乐的情韵、文学的心声等,艺术形式若缺乏深邃的文化内涵一定是苍白无力的。从设计者方面来看,客厅往往是住宅所有空间中最值得表现的地方,这里是家庭中的公共空间、共享空间,也是最能体现出设计者的风格和设计思想,看出设计者对“家庭”的理解,人际关系的理解,以及对时代的理解等等。从业主方面来讲,大多数人居住着类似的单元式住宅,但每个家庭都有自己独特的气质,这是由社会环境、地域特点、文化修养和生活习惯、年龄差异、社会经历等多种文化及个性因素决定的。比如在洁白的墙壁上挂幅书法“慎独”的横批,再配以阴生植物绿色盆景,在适宜的光照下,会显得异常典雅大方,人们在这样环境氛围中生活,既能使人的性格文静,又能提醒人们约束自己的行为。

2.风格的个性化

风格也表现出作者的个性。个性化具有超越时间、地域甚至经济条件限制的特性。从设计者方面来讲,设计不是单凭脱离实际生活的苦思冥想,而是科学严密的思考过程,它有赖于设计师对业主的家庭情况进行调查分析、互相沟通,在此基础上运用自己拥有的专业知识、经验和手段来并融入自己的个性风格来完成。如现代建筑师密斯·凡·德·罗的作品,往往从“净化”出发,少就是多,简洁中求精美;而赖特的作品,则在造型和空间处理中见韵味,在环境中追求有机整体性。这两位建筑大师,几乎每一件作品都贯彻着他们风格的个性特征。从业主方面来看,每个家庭成员各有特性,其爱好兴趣、工作情况等都不一样。像卧室、书房等私人空间中应充分考虑个人特性,使其与主题风格设计有机地融为一体。比如书法家可能将书房设计得古色古香,收藏爱好者可能使自己的房间有很好的展示效果,年长者想让自己的客厅质朴古雅,年轻者更愿意新潮靓丽些。

(三)艺术形式定位

1.外在艺术形式表现内在风格

建筑师a·依可尼可夫曾说:“任何建筑创作,应是内部构成因素和外部联系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也就是‘从里到外’、‘从外到里’。 白俄罗斯建筑师e·巴诺玛列娃认为,室内设计是设计“具有视觉限定的人工环境,以满足生理和精神上的要求,保障生活、生产活动的需求”,室内设计也是“功能、空间形体、工程技术和艺术的相互依存和紧密结合”。我国建筑师戴念慈先生认为“建筑设计的出发点和着眼点是内涵的建筑空间,把空间效果作为建筑艺术追求的目标,而界面、门窗是构成空间必要的从属部分。从属部分是构成空间的物质基础,并对内涵空间使用的观感起决定性作用,然而毕竟是从属部分。至于外形只是构成内涵空间的必然结果”。住宅室内设计要展现一定的风格特性,就必须通过艺术形式来展示,因此要在艺术形式要素上想办法,使其达到主题风格构思的效果。

2.形式服从功能与风格

通过统一、对比、协调、比例、平衡、节奏等艺术形式和造型手法,对空间形式、界面质感、光线色彩及家具、陈设等住宅室内环境组成要素进行处理来表现风格特性。美国建筑师赖特的作品,是个性风格与艺术形式结合的典范。其理念上是表述 “有机建筑论”,但在形式、直观的形象上,造型多变而统一,具有节奏感和韵律感,则表现出作者作品的风格个性。他的代表作“流水别墅”,就其形象来说则是:不同方向、不同材质,但同一要素,有机地结合(上下、前后几个块体的组合)。他的另一个代表作“纽约的古根海姆美术馆”,圆的、方的、高的、低的,前面的、后面的,但同样有同一要素(母题)贯串起来,有机地结合成一个整体,或者叫和谐。

(四)经济投入定位

住宅室内设计是艺术、技术及各种要素的組合,其实现载体通过经济概念去实现。要求设计师使通过预算进行设计方案规划,处理资金流向,合理运用业主的每分钱去营造业主的需求及理想环境的空间。经济概念是现实社会对室内设计师提出的更高要求。狹义

上是如何为客户省钱,广义上是针对市场相关事项变化,如社会经济使设计流派、流行趋势、材料变更、业主收入等因素变化时,这些影响因素从经济概念角度给设计师的设计理念增加了一定的思维载荷。在某种意义上讲,室内设计师本身有时是不能解決室内设计的自身问题的,因为设计概念只是整個设计活动的一个部分,就现时市场经济而言,室内设计是个大的要素整体,只完成局部很难代表整体。因此,室内设计师应常从经济概念的角度去看待物业和材料、业主和室内设计师之间关系,不要钻入设计概念化的牛角尖,以至设计变成好看不适用的视觉艺术。一件好的室内设计作品不仅仅要满足人们的使用功能,而且也要寻求装饰上的美感,同时也要解決因人不同而产生的各种问题,以及设计策划过程中暗含着的经济概念。设计师在筹划业主需求时,要避免因设计定位考虑不周使业主及有关人或组织浪费资源。

现代住宅已不再是简单栖身之处,更是工作之佘调节精神状态和悠闲时心灵净化的小环境。对住宅室内设计进行定位,具有“对镜贴花”的整体规划作用。综合考虑以上相互作用的4个设计定位点,注重设计理念的更新、空间体型的组合、新型材质的选用、先进技术的采纳,以达到艺术、科学与生活整体性结合,达到功能、形式与技术总体性协调“形韵俱佳”的住宅室内环境。

参考文献:

[1] 陈舜田.室内设计的概念、目的和内容.住宅科技.上海住宅科技出版社 1997年09期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住宅建筑设计规范.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3年8月1日

[3] 薛求理.建造革命:1980年以来的中国建筑.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9年4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