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数学教学创新能力的培养范例6篇

浅谈数学教学创新能力的培养

浅谈数学教学创新能力的培养范文1

[关键词] 创新能力 数学教学 培养

新课程理念下的数学教学,强调数学来自生活,又回归于生活。生活中的数学教学本质是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怎样把数学知识与生产,生活实际结合起来,注意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是每位数学教师必须思考的课题,而初中数学教学因为负有升学及培养学生升学素质双重责任,在具体操作过程中,不能只为升学率而放松对数学素质尤其是创新能力的培养。下面浅谈自己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一些做法。

一、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想象能力的培养

因为对初中学生来说,没有观察和想象就没有学习。学生敏锐的观察力可以说是创新意识的起步,而丰富的想象力是创新思维的设计。在数学教学中,经常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通过观察寻求更好的,独特的解题方法,从而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引导学生在观察的同时学会和前面已经掌握的知识联系,从不同角度的观察获得不同的结论,但不能急于给学生下结论,还要引导学生从不同的方面进行分析、讨论,进行判断,为下一次有效的观察,想象积累经验。

二、学生创新欲望的培养

培养学生的创新欲望,才可以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就要要求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动手操作对人的智力发展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因此,学习数学,让他们看一看、摸一摸、量一量、做一做、拼一拼、算一算、说一说等活动探索新知识,解决新问题,这样不仅有利于学生理解所学知识,而对于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自身整体的发展都有较大的帮助。在数学教学中,要求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可以提高学生的操作能力,也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欲望。

三、与学生思维沟通的培养

不管怎样说,教师和学生之间始终是有代沟的,要做好并确立教师参与者,引领者的地位,必须有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和思维沟通。实践证明,大多数学生是希望并渴望与老师沟通与交流的,只是不好意思而已。特别是数学老师,个别成绩差的学生更害怕与老师面对面的交流。这时候需要老师放下架子,多和学生聊天,在思维训练中更要相信学生,要敢于自我批评,多向学生学习。发现学生有一点思维的闪光点都要给予肯定,多用鼓励的话语。这样,学生的思维才有大的进步。要知道,新课程的教育理念,教师的角色,教风的转变,需要教师有很大的勇气,我个人的尝试,感觉效果良好。

四、学生多向求解,发散思维的培养

多向求解,就是指学生运用已有的数学知识,凭自己的智慧和能力,积极独立地思考问题,主动探索知识,多方向、多方面、多角度、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发散思维是创新能力的明显标志。在教学过程中,有意识的加强发散思维的培养,教师启发和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探索数学问题的多种思路,和多种解答方法是培养发散思维的重要途径。在当前数学教学中,普遍存在忽视发散思维的培养,应知道,发散思维是理解教材,灵活运用知识所必须的,也是现阶段信息时代以及适应未来生活所应具备的能力。

五、验证反馈,创新动机的培养

学生的创新思维及结果未必科学和正确,必须经过教师和同伴的诱导,点拨及评定,或通过自己的认真反思,不断纠正,在纠正中升华,在检验中证实。教师评定学生的创新能力,要多问几个“你为什么这么思考?”,及时肯定和展示学生的思维成果,对答问有错的学生要努力发现其闪光点,及时给予正确的点拨和引导。设计富有创新性的练习题进行测评是验证反馈的重要方法,要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实行分层次测评和反馈。

六、把数学教学变成数学活动教学的培养

浅谈数学教学创新能力的培养范文2

关键词:数学教学;创新思维;发散思维;最近发展区

数学是其他科学的基础,同时也是我们认识事物的基础。数学之所以是其他科学的基础,是因为它除了能帮助我们解决实际问题之外,更多更重要的是对我们思维的训练,即让我们会用数学方式来看问题,因为数学提供了某些普遍适用且强有力的思考方式,包括直观判断、归纳类比、抽象化、逻辑分析、建立模型、将纷繁复杂的现象系统化(公理化的方法)、运用数据进行推断、最优化等。用这些方式思考问题,可以使人们更好地了解周围的世界;使人们具有科学的精神、理性的思维和创新的本领;使人们充满自信和坚韧。那么,怎样才能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思维品质呢?本文就此谈谈自己的一些浅见。

一、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要求教师在教法上有创新

创造性思维,通俗地说就是指不盲从、喜欢质疑、不拘于成见,大胆思考,大胆求证。过去在我们的教学中,要求学习“求同”多,教学的每个步骤、每个环节都要引导学生得到教师预设的答案或教科书上现成的结论,这对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是不利的。教师应改变讲清楚、讲透彻的传统教学观念。上课时,应在教学重点、难点、学生疑点处提出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积极地、主动地思考,要让学生感受、理解知识产生和发展的过程。在现有的知识基础上,让学生通过联想、类比,得到新的知识,是通过引导、启发,而不是直接“传授”,更不是“灌输”;是“授之以渔”,而不是“授之以鱼”。

教育本身就是一个创新的过程,教师必须具有创新意识,改变以知识传授为中心的教学思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为目标,从教学思想到教学方式上,大胆突破,确立创新性教学原则。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营造宽松的氛围,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和创造想象的能力,畅所欲言,各抒己见。这样学生学得生动活泼,积极主动,既锻炼了思维品质,又提高了心理素质,促进了创新能力的培养。

二、设置问题情境,引发学生创新思维的意识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爱因斯坦又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的产生和发展,动机的形成,知识的获得,智能的提高,都离不开一定的教学情境。所以,精心设计教学情境,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重要途径。通过“过程”教学,学生的学习过程再也不是一个被动吸取知识、记忆、反复练习、强化储存的过程,而是一种主动参与,调动原有知识和经验尝试解决问题,同化新知识,构建自己知识体系的过程。学生在获得数学概念、定理、法则、公式、解题方法等数学知识的同时,发展了抽象概括的思维能力和归纳能力,获得了参与创新性思考的机会,能力就在这一过程中得到了培养。

如,学习“三角形的内角和为180°”时,老师先让同学任画一个三角形,且分别用量角器量出其中两个角,第三个角由老师猜,结果学生惊奇地发现,老师每次都猜对了,此时他们的求知欲被唤起,都想知其中的奥秘,这时就是老师揭示新知识的最好时机,因为“三角形的内角和为180°”。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到了新知识,并且也产生了学习的兴趣,从而产生创新意识。

三、灵活多变,激发创新思维,培养创新意识

培养创新人才根本的问题,在于培养创造性思维。创造性思维既包括求异思维,也包括形象思维、逻辑思维,并且它们是有机结合的。教师在教学中应力求打破常规,引导学生从多方位、多角度去思考问题,鼓励学生去观察和探索,使学生的思维由浅入深、由窄变宽、由形象到抽象,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捷性、发散性、聚合性、创新性。

1.多题归一,培养学生的思维收敛性

任何一个创造过程,都是发散思维和收敛思维的优秀结合。因此,收敛性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对学生收敛性思维能力的培养是非常必要的,而多题归一的训练,则是培养收敛性思维的重要途径。很多数学习题,虽然题型各异,研究对象不同,但问题的实质相同,若能对这些“型异质同”或“型近质同”的问题归类分析,抓共同的本质特征,掌握解答此类问题的规律,就能弄通一题而旁通一批,达到举一反三、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从而摆脱“题海”的束缚。

收敛思维与发散思维是相辅相成的,收敛思维使学生准确、灵活地掌握各种知识,将它们概括、提取为自己的观点,作为发散思维的基础,保障了发散思维的科学性、广度和新颖程度。

2.一题多解,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发散思维是一种求异式、展开式思维,思维从一点出发,可以沿着不同的方向展开,一题多解可以锻炼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实现和提高思维的流畅性。通过一题多解的训练,学生可以从多角度、多途径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开拓解题思路。使不同的知识得以综合运用,并能从多种解法的对比中优选最佳解法,总结解题规律,使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使思维的发散性和创造性增强。

如,一种糖水,糖与水的重量比是3∶7,要配制这种糖水500千克,需要糖和水各多少千克?

解法一:糖水平均分得总份数:3+7=10(份)

从上可以看出,教学过程中发散思维的三性(流畅性、变通性、独特性)的训练得到了彻底的落实。所以数学的创新教育不光是为了传授现有的数学结论,更重要的是在老师的引导下,让学生主动探索,从亲历知识的发生、发展、变化过程中发现快乐,激发兴趣,启发他们对已经解决的数学问题加以引申、变化,促进思维的发展,通过变式训练,让学生养成用观察、联想、类比的方法去解决问题的习惯,提高思维的创新能力。

3.突破思维定式,注重多向思维

由于受教学的某些原因及学生的学习习惯的影响,有些学生常常忽视知识的灵活运用,在思维方向和解题过程中往往形成一种定式,因此也就影响了思维的灵活性,限制了创新能力的发展。所以教学过程中,在帮助学生总结经验的同时,还应帮助他们克服由此而产生的某些思维定式,使学生的思维变得更加灵活、敏捷,更加具有创造性,从而展现自身的创新能力。

通过以上教学,使学生思维在知识的运用和获取中非常活跃,突破了传统定式的束缚,开发了学生的创新潜力,培养和提高了他们的创新能力。

4.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教学应建立在“最近发展区”水平上

维果茨基指出:“只有走在发展前面的教学才是好的教学。”赞科夫认为,教学要不断创造“最近发展区”,然后把它转化为“现有发展水平”之中。只有建立在“最近发展区”之上的学生心理过程,才是积极有效的过程。因此,培养创新思维能力,应将教学建立在“最近发展区”水平之上,这样,才有利于灵感性、流畅性、灵活性、独创性、再定义性、洞察性等创新思维特征的体现。

“最近发展区”学说构成了“以高难度进行教学”原则的理论基础。因此,在数学教学中要有一定的难度。当然,有一定的难度并不是说难度越大越好,而是要让学生跳一跳就能摘到桃子,即要让学生通过自己主动的努力或者在教师的指导下解决面临的难题。

总之,在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过程中,教师要转变观念,转换角色,应勇于探索,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使整个教学过程具有全面性、探索性、开放性、动态性、民主性及多元化的特征,使我们所培养的学生能适应时代社会的发展,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李红婷.数学创新教育中的教学原则探微.数学通报,2001(3).

[2]石志群,陈余根.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创造能力的尝试.中学数学教学参考,2000(5).

[3]刘邦耀.浅谈数学教学中创新思维的培养.数学教学通讯,2000(8).

[4]施伟.实施开放性课堂教学、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教学研究,2002(2).

[5]张以鹏.教学中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尝试.山东省荣成市第六中学论文集2004.

浅谈数学教学创新能力的培养范文3

一、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兴趣,启迪创新思维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从心理学的角度讲,学习兴趣是学习的动机的主要心理成分,它是推动学生去探求知识并带有情绪体验色彩的意向,随着这种情绪体验的深化,就会进一步产生学习需要,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精心创设有趣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挖掘其学习潜力和动力,使学生自觉探索知识,变被动学习为主动,从而有效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例如:孙悟空是《西游记》中学生喜闻乐见的聪明形象,在教学“分数的初步认识”时,我以声情并茂的故事导入:在花果山水帘洞中,孙大圣准备给小猴们分桃……如果把一个桃平均分给两只小猴,平均每只小猴分得几只桃?可半个桃怎么表示呢?这下可难倒孙大圣了,同学们愿意帮忙吗?这样创设情景,诱导了学生的“兴奋点”使学生意识到“数学就在日常生活中”,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二、从生活出发,引发动机,鼓励创新思维

数学源于生活,创新也源于生活。进行创新教育应当从生活背景出发,从生活实际出发。一般来说,学生对身边的数学比较感兴趣。鲁迅先生说过:没有兴趣的学习,无异于一种苦役,没有兴趣。教师要营造自由和谐的氛围,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大胆质疑,如教学“含有中括号的混合运算”时,“航模组有男生8人,女生6人,美术组的人数是航模组的2倍,合唱组有84人,问合唱组的人数是美术组的几倍?”学生搞清题意后,都会用分步计算的方法解决问题。教师这时候可以提出“我们都学过列综合算式计算了,我觉得综合算式计算简便,你们想想办法看这题用综合算式计算怎么解决呢?”此时学生就会开动脑筋,思考解题方法。学生对解决看似简单的用已有知识却解决不了的问题会异常的渴望,不服气地不断试验,寻找各种途径,对开发学生思维,鼓励创新有很大的帮助。

三、挖掘教材内涵,优化教学,培养创新思维

1.设疑求问。“学起源于思,思源于疑”学生有了疑问才会进一步思考不同的问题,才会有所发展,有所创造,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设置障碍,把要传授的知识精心组织在引入兴趣的疑团中,让学生在试解疑团中主动探索,琢磨新知。例如教学《年、月、日》时,老师问:“同学们,看到课题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学生顿时活跃起来,有的提出:“一年有几个月,每个月有多少天?”有的提出:“我每年都过生日,为什么姐姐四年才过一个生日?”也有的问:“我在听天气预报时经常听到上旬、中旬和下旬这是什么意思?”学生带着问题自学、讨论、听讲,更主动地参与教学。

2.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以多媒体技术为核心的现代教育技术作为一种创新型教学手段,具有生动、形象、信息容量大、感染力强等特点,它能使教学内容集声、光、影于一体,形象、直观,便于学生观察思考,发挥想象力。这不仅可以提高学生们学习数学的兴趣。还可以激发他们对数学的求知欲。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如本人在教学《圆的周长》时设计了这样的开场白:“两只小兔赛跑,小白兔沿着正方形的边跑了一圈,小灰兔沿着圆周跑了一圈,看谁跑的路程多。(此时,电脑显示两只小兔赛跑的动态画面)教师提问:“请同学们想一想,要知道小白兔跑的路程实际上就是求什么?(正方形的周长。电脑依次闪烁四条边)那么小灰兔跑的路程实际是什么图形的周长?”学生齐答:“圆的周长。”(电脑闪烁)那么,怎样计算圆的周长呢?这节课我们一起来研究“圆的周长”。这样导入新课,直观形象、生动有趣,激发求知欲和创新能力。

四、营造民主氛围 、改变评价标准,实践创新

1.营造民主、开放的学习氛围。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促进者,而不是知识的权威者。教师要营造民主、开放的学习氛围,让学生有探索的机会,把想到的想法表达出来,有机会去实践创新。例如在教学“认识分数”时,教师不能一上来就介绍“什么是分数?”而应该充分考虑到学生生活中已有“1/2”等分数的经验,给学生空间去发现分数的意义。鼓励学生说出还知道哪些分数?即使需要采用讲授法为主的教学内容,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允许学生“插嘴”,允许争论,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及时提出问题。

浅谈数学教学创新能力的培养范文4

关键词: 高中数学教学; 培养; 创新; 能力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9-8631(2010)06-0132-02

美国哈佛大学的校长普西认为“是否具有创造力,是一流人才和三流人才的分水岭…”世界各国都非常重视创造型人才的培养。二十一世纪是激烈竞争的世纪,是创新的世纪。世界各国之间的竞争,归根到底是国民创新力的竞争,是创造型人才的创造速度和创造效率的竞争。同志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展的不竭动力。”培养创造型人才是教育的目标,进行创造性教学是时代的需要,创新问题的提出,给整个教育改革的发展带来了新一轮的挑战。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教科书――数学》的出台,为我们实施创新教育提供了良好的契机。在当前教育形势下,我们教师要牢固树立“为创新而教”的教育观念,善于诱发学生的创新动机,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数学是基础教育的主要内容,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发展创造力是时代对我们教育提出的要求。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要成为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目的和一条基本原则。

一、数学教师的创新意识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首要条件

1. 克服对创新认识上的偏差。一提到创新教育,往往想到的是脱离教材的活动,让学生任意去想去说,说得离奇,便是创新,走入了另一个极端。其实,每一个合乎情理的新发现,别出心裁的观察角度等等都是创新。一个人对于某一问题的解决是否有创新性,不在于这一问题及其解决是否别人提过,而关键在于这一问题及其解决对于这个人来说是否新颖。学生也可以创新,也必须有创新的能力。教师完全能够通过挖掘教材,高效地驾驭教材,把与时展相适应的新知识、新问题引入课堂,与教材内容有机结合,引导学生再去主动探究。让学生掌握更多的方法,了解更多的知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2. 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创设宽松氛围、竞争合作的班风,营造创造性思维的环境。首先,要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探求知识,发挥创造性,必须克服那些课堂上老师是主角,少数学生是配角,大多学生是观众、听众的旧地教学模式。学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能够与教师一起参与教和学中,做学习的主人,形成一种宽松和谐的教育环境。只有在这种氛围中,学生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和创造想象的能力;其次,班集体能集思广益,有利于学生之间的多向交流,在班集体中,取长补短。课堂教学中有意识地搞好合作教学,使教师、学生的角色处于随时互换的动态变化中,设计集体讨论、查漏互补、分组操作等内容,锻炼学生的合作能力

3. 教师应当充分地鼓励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讨论问题、解决问题,通过质疑、解疑,让学生具备创新思维、创新个性、创新能力。教师运用有深度的语言,创设情境,激励学生打破自己的思维定势,从独特的角度提出疑问。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在每堂课里都要进行各种总结,也必须有意识地让学生总结,总结能力是一种综合素质的体现。培养学生总结能力,即锻炼学生集中思维的能力,这与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是相辅相成的,集中思维使学生准确、灵活地掌握各种知识,将它们概括、提取为自己的观点、作为求异思维的基础,保障了求异思维的广度、新颖程度和科学性。

二、合理布局课堂结构,优化数学教学方式

1. 重内容的讲解,轻教材的运用。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有不少教师将教材仅仅当成学生的习题集,致使学生不会阅读课本.教师在教学中,不应该仅仅满足于学生听得懂、学得会,而应使学生在“学会”的过程中“会学”.实际上,教科书通过正文和例题,并结合使用图表,加强了对教学内容、特点、要求的分析.会使用教材的学生,往往在认识上更深入一层,自己能逐步掌握分析推理的方法。同时,教科书还能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出发思考问题,探索一题多解(证)、一题多复和一题多用。

2. 重结果,轻过程教学。教学大纲明确指出:在教学中,应当注意数学概念、公式、定理、法则的提出过程,知识的形成发展过程,解题思路的探索过程,更要重视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的展示.在原有的“应试教育”的指挥棒下,不少教师认为,学好数学就是要将概念、定理、公式记熟.诚然,由于初中数学知识相对较少,上述做法可能对暂时的考试成绩有用,但对以后的数学学习却留下了后遗症。有不少学生在求二次函数y=ax2+bx+c最值时,都熟知结果:当x=-b/(2a)时,y有最值(4ac-b2)/(4a)。但却不会配方法,到高中继续学习三角函数最值时发生了困难,这都是因为只重结果,不重知识的形成过程带来的结果。

3. 重机械的“题型分类”,轻知识系统的归纳。目前数学教学上的一大弊病就是进行题海战术,把培养学生的能力变成了机械的分类式思维技巧的教学与训练.其结果导致了考试死记类型、硬套解题方法,对变换形式的问题便束手无策.在素质教育下,应教会学生知识系统的总结。实践证明,凡是成绩优秀的学生,总是能系统地说出学过的知识系统,在解决问题时,往往能进行纵向、横向的联系,从而灵活地处理问题。

4. 重知识的传授,轻教学的灵活多变。长期以来,不少教师在教学活动中采用单一呆板的教学方法,只注重知识的灌输,不注意教学教法的改革.他们错误地认为教法的革新是华而不实、哗众取宠.其实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能起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的作用,将枯燥而难以理解的教学内容讲述得情趣盎然、浅显易懂,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教学有法,教无定法,凡能够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努力钻研,培养学生能力从而达到取得好成绩的方法,都应不断地研究和探索。

三、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1. 优化创新心理激励创新意识

创新过程并非纯粹的智力活动过程,它还需要以创新情感为动力,如远大理想、坚强的信念、诚挚的热情以及强烈的创新激情。此外,个性在创新活动中具有重要作用,个性特点的差异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创新成就的不同,而创新个性的发挥既有主观因素,又与内在的心理状态有着密切的联系。所以,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师是主导,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还要创设良好的课堂心理环境,多与学生沟通,营造和谐、宽松、乐学、民主、平等、互相信任、心情愉悦的学习氛围,优化他们的创新心理。

2. 营造创新教育的环境,培养创新意识

创新意识是一种发现问题、积极探求的心理取向。要让学生在课堂上发现问题和积极探求,必须给他们营造一种创新的氛围,“创新教育”在课堂教学中的实施,是以民主、宽松、和谐的师生关系为基础的,教师必须用尊重、平等的情感去感染学生,使课堂充满“爱”的气氛。只有在轻松愉快的情绪氛围下,学生才能对所学的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兴趣是一种特殊的意识倾向,是动机产生的重要的主观原因。兴趣作为一种自觉的动机,是对所从事活动的创造性态度的重要条件。”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每个学生积极参与到“探究、尝试”的过程中来,从而发挥他们的想象力,挖掘出他们创新的潜能。

数学学科中有些知识是非常抽象的,是看不见、摸不着或很难去感觉得到的东西,这些知识仅靠口头的描述是很难勾起学生的想象、激发学生思维的。这时让多媒体教学进入课堂,利用多媒体强大的交互效果,创设更加直观便捷的课堂教学情景,将所学的知识化抽象为形象,化枯燥为乐趣,让学生由苦学变乐学,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导作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使学生在自主学习中实现创新。

3. 重视提出问题扶持创新行为

实践证明,不能提出问题就不可能善于思考,就不可能用批判的眼光去观察世界,就不会有创造。因此,在数学教学中,要发展学生的个性,培养其创新能力,就得重视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允许他们在一定范围内犯错误,改正错误,教师要学会正确地分析对待学生的“奇谈怪论和异常举止。”才能扶持他们的创新行为。

总之,提出问题是创新的基础,没有问题就不可能创新,因此,应重视学生提出问题能力的培养,扶持学生的创新行为,为其今后的创新奠定基础。

四、加强非智力因素的挖掘,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素养

1. 运用情感手段强化自我效能,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心理学研究表明:自我表现是人们普遍具有的心理倾向,自我表现愿望的满足,有助于自我效能的增强。在教学活动中,要善于抓住学生的闪光点,不失时机地给予鼓励和表扬。一般地讲,恰当地表扬鼓励能强化自我效能感。这不仅对表扬和鼓励的人如此,对其他的人也有相同的作用。随着自我效能感的增强,学生的自我表现愿望得以满足,学习兴趣也会愈加浓厚。

2. 挖掘教材的潜在功能,培养学生的学习方法

顺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潮流,人教社编辑出版的九年义务教材在内容选取编写体例上较原有教材都有较大变化:突出了基本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增加可读性,在加强双基的同时,也注意了能力的培养.因此在教学中应充分挖掘新教材的上述潜在功能,指导学生读书的习惯,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方法。

3. 激发学生的探索精神,培养学生的学习毅力

浅谈数学教学创新能力的培养范文5

一、创设情景,诱发学生的想象能力 和思维动机

根据思维规律我们知道,大脑思考必须要有动机,没有动机的思考只能是本能的重复和再现。一般的说,思维动机可分为内因和外因。如何借助外因促使内因起作用,提高思维兴趣和动机,这正是教师发挥主导作用之所在。例如,导入新课时,教师的导言是否能产生悬念,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打开思维的门扉,这是教学成功的关键。在讲“年、月、日”时,教师可以这样导入:“一位老爷爷,他出生后,到1980年2月底,只过了18个生日。请大家想一想,这时老爷爷是多少岁?”学生听了兴趣盎然,议论纷纷,课堂气氛十分活跃,就连一些不爱动脑子的学生,也会积极地“开动机器”,谁都急于想知道一个正确的答案。

当然,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诱发思维动机,并不完全体现在导入新课上,而是要贯穿于教学全过程。即在每一个教学环节,教师都要做到拨动学生心弦,针对学生实际讲授内容,提出思考性问题,以激发学生思考。这些思考性问题尽管学生一时还不能全部解答,但都能激发学生认识的冲突,活跃学生思维,诱发学生兴趣,这对深入理解教材是有积极作用的。

创设情景也是激发学生思维的好方法。所谓创设情景,就是教师利用一切条件,为学生创造一种有所感的境界。例如,在讲“反比例”的概念时,教师可通过演示,创设这种情景:在笔筒里放上若干支铅笔,每次拿10支,2次拿完;每次拿5支,4次拿完;每次拿4支,几次拿完呢?这就创设了一个变“静”为“动”的情景,把本质“隐藏”的定量(铅笔的总数)变为“明显”,使学生的思维集中去领悟铅笔的总数一定,也就是每次拿的支数与需要拿的次数的积一定,为把抽象问题具体化奠定了基础,同时激发了学生的思维。

二、精心设疑,培养学生思维的探求性

如何培养怀疑精神呢?一方面教师应热情鼓励学生解放思想,读书时大胆怀疑,科学释疑,提出自己的见解,展开讨论;另一方面,教师也应在教学中积极创设启迪环境,引发学生的思维活力,使课堂教学不仅成为传授知识的过程,而且成为产生疑问、辨别正误、探索科学的过程。当然,教师也应当正确引导学生,避免不从客观实际出发、违背科学原理的胡乱猜疑。如在教学“小数的性质”时,先设计一道智力题:出示“5、50、500”,提问问题:“谁能加上适当的单位后,用“=”把这三个数连起来?”问题一提出,学生就感到很惊奇:500总比50和5大,怎么能用“=”连接起来呢?这时,组织学生小组讨论,有的学生会说“分别加上元、角、分,可得5元=50角=500分”,有的说“分别加上米、分米、厘米”等等。此时又提出问题:“谁能用同一单位把上面各式表示出来呢?”学生一听,思维会更加活跃,争先恐后地说:“5元=5.0元=5.00元”,教师接着说:“象这样的数它们大小是否相等呢?为什么?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新知识――小数的性质。”老师的正确引导,科学释疑,培养了学生思维的探求性。

在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制造矛盾,设置问题,强化学生思维,以利解决问题。要制造矛盾,就必须要设计好问题。首先,要注意设计的问题必须合乎学生实际,由浅入深。否则,矛盾不但解决不了,还会使学生的积极性受到挫伤。其次,在课堂上要善于诱导学生质疑,尤其是启发他们从无疑中生疑,发展学生的求异思维。如在教“圆的概念时,可以这样设计提问:车轮是什么形状的?同学们觉得太简单,便笑着回答:“圆形”。教师装做不解的问“为什么要做成圆形的?难道不能做成别的形状吗?比方说,三角形、四边形等。”学生一下被逗乐了,争先恐后地说:“不行”,“它们无法滚动”,教师皱皱眉,好象很动脑子,再问:“那就做成这样的形状吧!”(在黑板上画一个椭圆)这行吗?同学们开始茫然,继而大笑起来,“这样一来会一忽高、一忽低”同学们议论纷纷,气氛热烈。学生经过充分讨论终于统一了答案:“因为圆形车轮上的点到轴心是相等的。”由此,教师很自然地引出了圆的定义。

三、纵横思维,培养学生思维的广度和深度

纵向思维就是顺着已知的问题向纵深方向发展,连续考虑,探根求源。教学上的主要表现就是教师连续性的向学生提问,使前一个作为后一个问题的前提,后一个是前一个问题的继续或结论。这样,每一个问题就成为发展学生思维的阶梯,许多问题形成一个问题链,使学生在明确知识内在联系的基础上获得知识、思维能力得到更大地提高。如教学“商不变的性质”,学生列式后,设计了如下问题:(1)除数是小数,怎样使它变成整数?(2)除数扩大10倍,要使商不变,被除数怎么办?(3)扩大100倍、1000倍又怎么办?除数变成是整数的除法后该怎样计算?把这些问题解决了,学生就掌握了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计算法则,会计算了,

横向思维就是启发叙述从已有的知识中去思考与之类似、相关的问题的一种方式。横向思维的连续进行,可以帮助学生拓宽知识面,实行思维的“迁移”。所谓“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说法,正是这种“迁移”的体现。

在横向思维的过程中,可以从两方面入手:求同和存异。求同,即引导学生关注现象的共同点,从不同的现象中寻找所包含的共同本质和规律。如“整数、小数和分数加、减法”的教学,表面看,这几种数的计算有很大差异,通过三者的类比,却能找出它们之间的共同点:整数加减中强调相同数位上对齐;小数加减则强调小数点对齐;分数加减则强调分数单位统一,它们编排分布在几个年级的章节,教学间隔时间长,在教学中注意选择适当时机抓好要点的对比,突出三者共同特点――计数单位相同的数才可直接相加减。这样,学生不但对三种数的加减法则加深了理解,而且使思维的能力有所提高、有所发展。求异,即引导学生关注现象之间的差异,分析已知与求知之间的矛盾,揭示现象与本质之间的差别。这是一种比较高级的、往往带有强烈的创造精神的思维,它有利于思维翅膀更好地飞翔。如在教学“直线和线段”的知识点时,教师提出这样的命题:(1)线段是直线的一部分(2)凡是线段都是直线(3)有两个端点的线是线段。要求学生对这些命题进行判断、错误的要说明理由,使学生在错误中剖析,加深对线段、直线概念的理解。

浅谈数学教学创新能力的培养范文6

一、引发兴趣,激起探索欲望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浓厚兴趣,可以使学生自觉主动地去学习数学。学生一般对能进一步丰富知识的内容,进一步启迪思维的内容和能用已学过的知识探索新知识的内容感兴趣,尤其对自己不明白又迫切需要知道的知识更感兴趣。教师要不断采用新颖多变的教学方法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欲望,促进学生对新知识的追求,激起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使学生形成“爱学—会学—更爱学”的良性循环。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挖掘教材中的趣味性因素,用实例增加数学问题的新鲜感,要有意识地穿插介绍一些科学家如何利用思维武器揭开人类社会和大自然的奥秘而取得惊人成就的事例,把学生这种潜在的需求激发出来,使之产生掌握创造性思维的欲望。

二、创设问题情境,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

中学生的认识过程基本遵循这样的步骤:提出问题;尝试解决问题;纠正错误;正确解决问题。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这就对教师提出要求,要求教师在教授每节课内容时,根据教学内容设计出具有启发性的问题,把学生引到问题情境中去,共同去思考、探索正确的解题方法,寻找所学知识的内在规律性,让学生多考虑“为什么”“是什么”“怎么样”的问题。

三、注重“双基”,加强知识结构积累

创造性思维需要把学过的数学知识、思想和方法,按照自己理解的深度、广度结合感觉、知觉、记忆、联想和习惯等认识特征,在头脑中形成一个具有内部规律性的整体结构,这是一个具有内部联系的知识结构积累。这种个人积累的量越大,则联想类比和想象的领域就越广,从而得到创造的机会就越多。所以,对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应当建立在“双基”教学的基础上,作为教师必须培养学生扎实的基本功,否则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就会变成无本之木,无源之水。教师在教学中进行“双基”教育的过程中应渗透创造性能力的培养。例如,在数学教学中可以采用启发式,诱导学生积极思维、探索、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这样既能使学生学到知识,又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四、生活经验数学化,数学问题生活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