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现代主义思想范例6篇

后现代主义思想

后现代主义思想范文1

[关键词] 老庄思想;后现代主义;二者关系

老庄思想与后现代主义是两种不同的哲学思想。第一,产生背景不同,后现代主义主要是对西方“文明工业社会”的反思,对哲学发展到高峰的质疑,对盲目追求理性带来的哲学危机的批驳,对现代性进行的拷问。哈贝马斯认为:“没有什么更为‘人道的’东西可以代替进行技术控制这种功能”[1],是对科学作用的质疑;而“老庄面对的主要是儒家的经学中心和礼教中心”[2],所以更多侧重于对伦理、道的化解,倡导消极出世,提出“节制”生活方式。老子认为:“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3];第二,中心问题探讨的方式不同,后现代主义探讨的问题有很大的不确定性。而道家思想主要集中在对道的认识,对本原的追求,对人生的体会、理解,然后展开讨论,以此引出一系列的思想批判;第三,体现的最终价值不同:后现代主义注重只立不破,而认识、解决问题更容易走向极端,对于精神和价值体现虚无化,只是“在琐屑的环境之中沉醉于形而下的愉悦之中”[4],其价值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对于真理、价值、精神、道德有很大的破坏性。而道家思想对修身养性的倡导可以作前者的有益补充,它是对人生价值意义的积极探索,而没有自毁性。

然而,把这两种思想放在一起进行研究既有哲学意义又有现实意义,二者都有着深度的反理性,强调虚空性,语言的放荡不羁性,对以往思想的深刻反思、批驳、否定,要求自由、逍遥,倡导对他者的关怀。一方面,二者本身虽有时间之距,却象征着中西哲学合流、融合的趋势;另一方面可以取长补短,互取精华,为我服务。如果我们能较准确的去把握、认识二者的思想,对于哲学的新的研究可指明方向。且其中的思想对我们当今社会的建设和发展仍具有积极意义。所以,对二者既不要过分摒弃,也不应生搬硬套,而是要试着以一种合理的方式去解析它,以达到发展哲学、建构思想的目的。

一、思想源起:殊途同归的时代抉择

夏基松认为:后现代源自“世界经济全球加剧”,“国家之间的经济差距扩大,不同民族之间的文化矛盾激化。各种社会危机……普遍深化”[5]。刘放桐的观点是:“20世纪60年代以来,在对传统西方哲学的批判和超越以及对19世纪中期以来的现代西方哲学的反思和发展的浪潮中”[6]产生了后现代主义。二位哲学大家分别从社会背景和哲学发展的过程中对后现代主义产生根源进行了认识。总之,后现代主义是在现代社会“危机”到来时人们思想所产生的不同反映,从揭露的社会问题分析:福柯认为诸如边缘性的性问题、精神病问题、监狱问题是资产阶级的权力运用造成的,且权力具有为统治者服务的创造性。葛兰西的文化霸权强调了资产阶级运用文化异化人的思想。卢卡奇的“物化”理论揭示了人的一切被打上了商品、货币的烙印。德里达认为现代资本主义世界已“脱节”、“断裂”,是“灾难”、“危机”、“死亡威胁的世界”,时代需要马克思,“不能没有马克思”,“没有马克思就没有未来”。利奥塔认为后工业科技的消极影响使科学知识的合法性出现了危机,一切值得怀疑。詹姆逊的意识形态批判从各角度批判了后现代工业社会。查伦·施普莱特耐克要求人与自然、精神与物质统一和谐,主张个人、家庭、邻居、社团、民族、全人类社会和平统一,个人、生物、地球、星体、宇宙和谐繁荣,认为女权与和谐的关系是必然的。从哲学的发展看:后现代主义是科学主义、人本主义合流的反映,诸如科学实在论与新实用主义,代表有罗蒂、普特南等。后现代主义有反中心、反逻各斯、反基础的特征:海德格尔“此在”包含了主客是对黑格尔以前主客二分思想的批驳,福柯的“主体死亡”,拉康的“消失主体”都是对中心地位的批判,德里达要求对“他者”的关注,对“边缘”性的重视是反对中心主义、反对逻各斯主义。其实,后现代主义更多的是对传统形而上学的权威、理性的思维方式提出的反抗,一部后现代主义哲学思想史,更像是一部对传统形而上学的批驳史,一切到了后现代主义那里,价值都要重新衡量、认识。哲学的思维方式走向了一条新路子。

冯友兰认为:道家思想源于“奴隶主贵族被夺了权,失去了他们原有的经济上和政治上的特权地位,降为平民或奴隶”,而他们的“地位变了,可他们的思想没有变。”[7]也有的把它作为反儒家礼教中心主义的意识形态。《庄子·人间世》中“来世不可待,往世不可追也”显示了没落奴隶主阶级的无奈,暗含了他们的消极出世的思想。庄子又说“全形葆真,不以物累形”是一种消极的抵抗,故发出感叹“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无用之用也”(均出自《庄子·人间世》),所以应该“为善无近名;为恶无近刑。缘督以为经,可以保身,可以全生,可以养亲,可以尽年”。至此,由反抗无门,只好明哲保身,形成了自己的全套养生、修身思想。其实老子也想救国:“道常无为无不为。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老子·三十七章》,是其积极献言,但奴隶主阶级大势已去,他只得做“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老子·八十章》)“小国寡民”的梦想,虽其思想是一种倒退,但也反映了他无奈的反抗。纵观道家对儒家批判的言论,那就更多了。《庄子·外物》篇“儒以《诗》,《礼》发冢”是对儒家礼教思想奉行者的道貌岸然却干着鸡鸣狗盗的勾当的揭露。老子提出的“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老子·十九章》)是对儒家弘扬的知识、分辨术、礼义的批判,认为只有丢弃了它,才能回复人的本性。总之,道家思想“是在对儒家思想的理论观点和它所产生的社会后果的直接的、批判性的反应中形成。”[8]儒道两家的思想具有解构、批判、否定的关系。

无论从产生的背景还是从思想渊源上去探索,后现代主义与老庄思想的出处均有惊人的相似点,后现代主义是对后工业社会的文明而作的深深的反思,是对传统形而上学理论的负面效应全面解读,是对现代社会生活如何重建的一种献言,而老庄思想是对上层制度的欺骗性进行的揭露,是对儒家正统思想颠覆性的剖析,是对人生生活方式、人生的价值意义的有益探索。

二、思维方式相通,年代久远的联姻

后现代主义与老庄思想都可称得上反思的楷模,虽相隔两千多年,却有着异曲同工的思维方式,难怪张志伟说:哲学“它更像是围绕着智慧‘圆心’而运转的圆周运动。”[9]因为有着同样的思维方式,比较起来也容易进行了。

(一)强烈的批判性

后现代主义的实质就是对现代主义的批判,是对传统思想从不同角度展开的批驳、否定。海德格尔“此在”的思想是对主客二分的认识的批判,他的“此在”否定了思维与存在的二分模式。后期维特根斯坦日常语言游戏说是对所谓“科学的”逻辑语言的否定,德里达的“反逻各斯思想”是对中心主义提出的挑战,并重新提出了对文本阅读的新方式,它打破了千百年来文本习惯的建构方式。霍克海默的启蒙辩证法是对启蒙理性的欺骗性的揭示。法兰克福学派的否定辩证法本身就是一种批判性。批判应该是后现代主义一种精神,一种本质,一部蕴涵后现代主义的哲学史就应该是一部批判史。老庄思想同样也具有丰富的批判性,老子开篇“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老子·一章》)是对以往道的认识方式的批判,认为应该正确认识“道”和“名”,应该辨证看问题。老子的“大道废,有仁义;智能出,有大伪”是对儒家鼓吹的“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的批驳。在《老子·十九章》中,“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不但批判儒家思想,更要求抛弃它,并尝试着提出了无为而治的方略。而《老子·列御寇》中“千金重利;卿相,尊位也。子独不见郊祭之牺牛乎?”是对当时统治阶级虚伪性、欺诈性的批判。在《庄子·?箧》篇中:“彼窃钩者诛,窃国者为诸侯,诸侯之门,仁义存焉。”是对儒家提倡的善恶标准的批判。

(二)反理性倾向

无论在后现代主义思想里,还是在道家思想中,都表现出对理性批判、抵制的特征。在后现代主义哲学中,他们虽不否定理性的作用,却表现出了消极理性的倾向。福柯的考古学、语言学揭露了它们非连续性、非层次性、边缘性、陌生性、复杂性的特征,是反对理性的系统性。后期维特根斯坦“日常语言游戏说”是对逻辑语言的非系统性认识。拉康的“语言游戏论”更表现出非理性倾向,认为“无意识”是“主体之家”,是对主体理性的否定。而德里达的“反逻斯中心主义”就是对理性的批判。在老庄的认识论中有很多篇章主张“直觉”,《老子·四十七章》“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知天道。其出弥迹,其知弥少,是以圣人弗行而知,弗见而名,弗为而成。”认为“道”是超验、不可感知的,只有用直觉的方式才能体验“道”。老子的“绝圣弃智”是对理性的否定。所以老子主张依靠“内心之光明”,“不行而知”(《老子·四十七章》)。《庄子·齐物论》中认为“物无非彼,物无非是”,事物都是差不多的,无原则区别,“是亦彼也,彼亦是也”,理性根本不能把握它,既然不能认识它就不如放弃它。庄子认为“堕肢体,黜聪明,离行去知,同于大通,此谓坐忘。”(《庄子·大宗师》)通过“坐忘”达到“以无知知”,这里更是完全放弃了理性的运用。

(三)解构性、游戏性

解构(deconstruction)用于消解结构,此时结构不仅指文本结构,“这里的结构实质上指西方文化之根”[6]428,意指对结构主义、逻各斯中心主义、本质主义、理性主义、在场主义的批判、否定。对于文本,德里达注重两者间的差异性,从而把人们的注意力引向思想文化的变化、发展,使思想文化更具有生命力和创造性[10]。解构强调“不在场”、虚无,不愿束缚于条条框框,强调否定性、差异性、自由性、游戏性。“颠覆”、“消解”、“改变”是其手法,目的达到开放、动态、可变、自由、脱离枷锁束缚。

后现代主义批判传统的“主体性”,批判理性至上,批判普遍性,统一性,蕴含了一种解构的思想,利奥塔的语言游戏说及要求“重写现代性”,罗蒂的反本质主义,否定任何具有普遍性的东西。女权主义者反对“父权制”, 利奥塔模糊性、差异性理论,蒯因的逻辑实用主义及对经验论的批判以及约定的本体论承诺。其思想都是对以往的思想的否定批判,这种批判蕴含着强烈要求取消以往的思想,而倡导一种崭新的思想。这不是对以往的思想的修补,而是完全的抛弃、毁坏。

解构的思维方式在老庄思想中亦有源可寻。“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老子·一章》),“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老子·四十章》)承认“虚无”为万物之本,这是对儒家认识方式的一种反叛、否定。《庄子·大宗师》中“夫道,有情,有信,无为无形,可传不可变,可得而不可见” ,是对主体的一种消解,体道只需“坐忘”、“心斋”就可以了。《庄子·齐物论》中“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齐物”思想是对统一善恶标准的消解[11]。故“以道观之,物无贵贱,以物观之,物自贵而相贱,以俗观之,贵贱不在已。”《老子·二十五章》中“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主张“无为”的思想,要求“天人合一”是对儒家积极“求知”、“达仁”的解构。(《庄子·齐物论》)中庄周梦蝶:“昔者庄周梦为蝴蝶,栩栩然蝴蝶也;自喻远志与,不知周也;俄然觉,则然周也;不知周之梦为蝴蝶与,蝴蝶之梦为周与?”是对认识方式的解构,此时的认识方式简直是一种游戏了,而在《逍遥游》中的解构思想则更多,此不多叙。

(四)思想多元化

无论在后现代主义之前,还是在老庄思想之前,追求“齐一化”、“同一化”思想是大的趋势,建立宏大哲学体系在后现代主义出现之前一直是追求的目标,包括现代哲学中的柏格森想建立生命哲学,罗素想建立逻辑哲学,胡塞尔想通过“现象学”恢复哲学体系,追求“齐一化”仍是他们孜孜以求的梦想。而到了后现代主义那里,德里达认为:“西方形而上学具有历史置换的嬉戏性质,应该使限制自由嬉戏的结构‘断裂’、‘瓦解'”。博拉古宣称:“在后现代世界里,理论已经穷尽了自身,世界已经摧毁了自身,剩下的只有碎片。”[12]所以形成的思想参差不齐。德里达重在消解文本结构,福柯从事权力分析,拉康从事精神分析,保尔·费耶阿本德致力于认识论,罗蒂在新实用主义上下工夫,女权主义者为女性争取更多权力等。他们都在努力的摆脱“齐一化”模式,其思想从多方面、多角度认识社会,揭露现实,他们的思想有着更多的可用性和实在性。

老庄思想同样出现了多元:《庄子·齐物论》中的“庄周梦蝶”要求认识多元化。《逍遥游》中语言的放荡不羁性,庄子认为“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本来就应当思想多元化发展。《庄子·齐物论》中认为善恶无统一标准,主张多元化的衡量标准。而老子思想更是庞杂,既有治国思想,又有自己的宇宙观,对生活主张淡泊名利,又想回复到“小国寡民”的“理想国度”去。

这两种思想皆为我们构建和谐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文化的全方位繁荣给予了很好的启发。当然,它们还有诸多其他的相似的认识方式,如共同关注他者、开放性、动态性等,由于篇幅限制,不多做比较。

三、价值互补,两种思想共促哲学发展

在这两种思想体系中,都体现出了对传统理论的强烈的破坏性、否定性,都有着向虚无、向理想方式发展的趋势,但认识方式、解决问题的方法又迥然不同。

(一)老庄思想保守,而后现代思想常向激进

相对于儒家上进求索的积极入世的理论,老庄的言论中常向往着避世、保身。老庄主张的“无为”治世,相对来说是一种保守的思想。如《老子·四十八章》中主张“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不主张知性,只要求以直觉体“道”,对于“为学”奋发精神是种退步。更甚者他认为“为天下者,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老子·二十八章》)认为在道德方面,还不如儿童时期。在《老子·二十五章》中,提倡“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主张按自然方式去认识解决问题,认识事物,这也是“无为”方式的延伸。“无为”之中的“理想国”是庄子思想的写照,他主导“无用”“己用”:“今子有大树,患其无用,何不树之于无何有之乡,广漠之野,彷徨于无为其侧,逍遥于寝卧其下”(《庄子·逍遥游》)。在政治方面,老子希望回到原始的生活方式之中:“子独不知至德之世乎?……当是时也,民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乐其俗,安其居,邻国相望,鸡犬之音相闻,民至老死而不相往来”。(《老子·八十章》)而后现代主义哲学家认识问题更极端化,更缺乏可实践性、操作性。从某种程度上说,它是针对现代哲学中的问题的批判。其精神是值得肯定的。但它由于不肯定现代性价值体系的合理性,更加排斥理性、主体、本质,一切现代性理论在它那里都被解构、消解、否定。哲学理论成为了虚无,一切都变成了“语言游戏”,致使人类建筑的最伟大的形而上学体系被推倒了。所以其理论不但没有超越,在某种程度上,由于过分的激进,反而成为一种倒退了。两者若能结合起来,后现代主义如果能正确的对待现代社会的问题,而老庄思想能从出世上下工夫,对我们当今社会问题解决是有益的。诸如多关注他者,多考虑生态问题,辩证的思索现实问题,遇到问题敢于解决问题而不回避问题等。当然,对其问题的探讨和解决本身也是对我们当今社会建设进行的有益的探索,社会的建设需要理想,但也要面对严峻的现实,处理好理想与现实的关系才有利于社会更好的发展。

(二)老庄思想丰富辨证,而后现论常指向偏锋

老庄的理论中有丰富的辨证思想,诸如“道恒无为而无不为”(《老子·三十七章》),指出了道是变化的。《老子·一章》开篇指出“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是对“名”的辨证看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老子·二章》)指出了一切事物对立统一。在《庄子·知北游》中“夫昭昭于冥冥,有伦生于无形,精神生于道,形本生于精,而万物以形相生。”体现了自然与宇宙的运转流变。《庄子·知北游》中对生死问题的认识也是辨证的:“生也死之续,死也生之始,孰知其纪;人之生,气之聚也;聚则为生,散则为死。”

后现代思想认识常使用一种否定。德里达的解构思想本身就是一种否定、颠覆、背叛。无论对理性、本质的否定,还是对基础、逻各斯中心主义的批判,在他们那里都没有可肯定之处。萨特认为,存在就是虚无。马克思指出:“辩证法在对现存事物的肯定的理解中同时包含对现存事物的否定的理解”[13]。他们缺乏两面性看问题,虽然他们的力量是巨大的,但影响很难成为空前,所以招致了一系列批判之声。这也是后现代主义思维方式中出现的“硬伤”,如若与道家思维方式结合起来,它更具有现实可用性。后现代主义在一定程度上其实就是现实问题批判史,而不过是认识问题方式过激罢了。

(三)老庄思想常于幻想,后现代主义对现代资本主义生活方式认识深刻

老子幻想回归为“小国寡民”以避现实:“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徒,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人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老子·八十章),多么美好的一幅原始纯洁质朴生活的图画呵!而在庄子那里,他的幻想近似于神话,气势很恢弘,天地与我共生,我无所不能,我就是自由,逍遥就是我。诸如《庄子·逍遥游》中:“乘云气,御飞龙,而游乎四海之外。”在《庄子·在宥》中:“入无穷之门,以游无极之野”。同在《庄子·逍遥游》中:“乘天地之正,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还可从《庄子·齐物论》中看到:“天泽焚而能热,河汉洹而不能寒,疾雷破山,飘风振海而不能惊。”

后现代主义本身就是对当代西方发达资本主义社会带来的一些危机的反思,福柯运用权力分析监狱、癫狂、性、知识等问题,他运用的考古学、谱系学从边缘入手,是对当今存在的问题全新解读,葛兰西的文化霸权是对资本主义权力全面统治的深刻揭露,女权运动者对同性恋者正常生活的要求。更重要的是工业社会对科技的重视带来的人类生存的隐患,他们呼吁人类要自我认识,改变以前价值观念,要求对生态环境问题给予关注。

老庄思想是对自然回归生活的向往,而后现代主义对资本主义社会现实问题的披露为我们解决问题指明了方向。而一切问题由于当时社会的矛盾决定不能解决,只能带来某种社会制度的革命。后现代主义本质上是对资本主义生活的厌倦,但又找不到新的出路而抑郁,它的虚无、反叛也是制度本身带来的。

[参考文献]

[1] 哈贝马斯.作为意识形态的技术与科学[m].上海:学林出版社,1999:86.

[2] 陈喜辉,付 丽.道家哲学与后现代主义比较研究的缘起与现状[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科版),2001,3(2):106.

[3] 陈鼓应.老子注释及评价[m].北京:中华书局出版,1984:28.

[4] 王岳川.后现代主义文化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257

[5] 夏基松.现代西方哲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387

[6] 刘放桐.新编现代西方哲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615

[7] 冯友兰.中国哲学史新编[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266

[8] 崔大华.庄子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2:42

[9] 张志伟,欧阳谦.西方哲学智慧[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6.

[10] 张世英.“后现代主义”对“现代性”的批判与超越[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1):46.

[11] 陈鼓应.庄子今注今译[m].北京:中华书局,1983:71.

后现代主义思想范文2

关键词:后现代主义;后工业时代;晚期资本主义;现代哲学;量子力学

中图分类号:B08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 ― 2234(2017)01 ― 0036 ― 03

后现代主义作为一股批判资本主义现代性的激进思潮,逐渐成为了西方社会的一大显学,甚至开始在西方政治生活中占据一席之地。关于后现代主义产生的原因,学界众说纷纭,然而究其根本,无非源自其所处时代的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

一、后工业社会的时代产物

(一)后工业时代:后现代主义产生的经济条件

后现代主义作为一种思想观念,它的产生离不开现实的生产力基础。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西方各国相继进入了被丹尼尔・贝尔称为“后工业社会”的阶段,这种转向给传统从事哲学与社会科学研究的知识分子带来了全新的机遇和挑战。

生产力的迅速发展伴随着物质的极大丰富,当物质生活得到保障,人们就开始转而注重精神生活的追求,于是在后工业社会,对于欲望和情感的诉求打破了理性的束缚,人的主体意识迅速提升,传统以工具理性为特征的现代价值遭遇了空前的质疑和挑战。

詹姆逊教授指出,现代人主体性的丧失是后现代主义反思的一个重要内容,而这种情况与大众紧张的日常生活有关。众所周知,资本的逻辑是追求更多利润,而增加利润的一个重要途径就是提高生活效率,于是,在当今快节奏的生活中,现代人时常感到精神的疲惫和生命力的流失,他们体验到的不再是完整的世界和自我,也无法感知自己与现实的真切联系,“人”变成了碎片化的、无法整合的“个体”。如此,社会文化已经无法承受高深而又厚重的价值内涵,商业消费文化进驻了人们生活的主流。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现代主义所倡导的启蒙理性精神已经完全被资本逻辑所取代,传统意义上需要理性去订立的善恶、美丑等价值标准,如今都要依靠市场来进行最后裁决。总而言之,一切价值都变得商品化。在自由和解放的虚伪口号下,西方社会的消费主义倾向却愈演愈烈,于是在资本主义文化内部也出现了反思的力量,这种力量就是后现代主义。他们开始反思现代性的价值目标,揭露“唯资本是从”的统治逻辑,为批判资本主义固有的内部矛盾打开了一个全新的思路。

(二)晚期资本主义:后现代主义产生的政治条件

随着生产力的飞跃式发展,资本主义的统治逻辑也发生了质的变化,逐渐从“垄断资本主义”进入了詹姆逊教授所说的“晚期资本主义”时期。虽然西方的现代化道路一直以来都依赖于科学技术的支持,但在晚期资本主义阶段,科学的地位才达到了名副其实的巅峰。代表绝对理性的科学具有不可怀疑的确定性和唯一性,它强势排斥其他认知途径,前现代的人们用来进行价值判断的感觉经验在后工业社会已然被彻底批判,斥为偏见和异端,至此,资产阶级政治权威在进行政策制定时完全依赖于科学知识,而疏远和忽视了人文关怀。知识分子的角色从起初的“立法者”变成“解释者”,换言之,从启蒙运动起始,强势的科学话语抢占了人文知识分子制定规则的权力,社会规则全权由科学来订立,人们最终沦为了理性的工具,失去了本性和自由。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后现代思想家才举起反对科学话语一元模式的旗帜,呼吁各种话语在多元的“游戏规则”下平等对话,要求对现实的社会问题兼用情感经验和理性逻辑二者来“逐例判断”。

正如后现代思想家所倡导的那样,后工业社会就是一个“确定性规则”分崩离析的时代,从前理性所订立的不可置疑的秩序、规范都要在多元价值标准的审视中重新评估,这些用现代文化价值无法解释的后现代现象构成了鲍曼所说的“知识分子的新奇经历”,于是在后工业社会的土壤中催生了后现代主义的思想观念,试图为时代的现实问题寻求解释和出路。

文艺复兴终结了中世纪神学后,现代人陷入了“上帝死了”的混乱、无序状态,他们迫切地建立起“网格式”的分类统治体系,试图满足潜意识中对规则的渴望。因此,“在现代性为自己设定的并且使得现代性成其为是的诸多不可能任务中,秩序的任务――作为不可能之最,作为必然之最,作为其他一切任务的原型(将其他所有的任务仅仅当作自身的隐喻)――凸现出来。”①也就是说,建立秩序是现代社会的首要任务,而且是最迫切的、不惜一切代价都要尽快完成的任务,而“代价”就是使人们失去了价值理性和道德判断,最终成为现代社会这座“工厂”中的标准化“机器”,一旦政治权威的决策出现差池,便会出现整个社会的疯狂。

(三)奥斯维辛大屠杀――后现代主义产生的导火索

第二次世界大战对后现代主义起到了强烈的刺激作用。法西斯一手制造的奥斯维辛大屠杀在后现代主义看来正是现代性过度发展的结果,给许诺自由和解放的现性带来了沉重一击。虽然传统的社会学宣称,法西斯主义是现代性发展中的一个偶发的病态事件,是现代文明的暂时性倒退,但后现代主义坚持认为,正是现代性的充分发展所创生的“这些规范和制度才使得大屠杀有发生的可能。没有现代文明及其最核心本质的成就,就不会有大屠杀”②,也就是说,奥斯维辛大屠杀并非有悖于现代精神的怪异事件,而正是现代性充分发展所必然产生的“副作用”。

启蒙理性精神开启了西方现代化的进程,在推动人类文明发展的道路上发挥了不可磨灭的作用。然而,也正是在理性高度发达的西方社会,出现了不加遏制的种族大屠杀,这是情感的疯狂,亦是理智的丧失。鲍曼认为,现性在其无限扩张中必然走向自己的反面,Q言之,大屠杀是现代性理论的内部矛盾使然,“大屠杀并不是现代文明和它代表的一切事物的一个对立面。相反,它与现代文明所向往的(令人欢呼的)那一面很好地、协调地依附在同一实体上。”③

在此,后现代主义给出的药方就是:取消对资本权威和科学话语的崇拜,恢复大众进行价值判断的权利。如詹姆逊教授所说,晚期资本主义文化就是无深度的平面文化,“高雅文化与通俗文化、纯文学与通俗文学的距离正在消失”④。在传统意义上,精英代表着理性和深度,而大众则更多地流露出情感和经验的表达,当大众文化占领了社会主流,昔日启蒙思想家所倡导的理想、价值、意义都将退场,取而代之的将是无深度的感官和欲望。后现代主义坚持认为,绝对的理性必将导致彻底的疯狂,而避免这一情况出现的唯一方法就是剥夺理性一元话语的权力,消解深度,还大众的非理性文化以施展的空间,用多元对话来对抗“元话语”的权威。

二、西方哲W与科学的思想延续

(一)现代哲学对古典哲学的颠覆

后现代主义作为一种独特的哲学思想,它的出现并非学者的凭空想象,而是在西方哲学的深厚奠基之下产生的新时代价值理念。刘放桐教授曾给予后现代主义以高度的评价,称它的出现是“西方哲学发展中一种方向性转换……是哲学思维方式上的一次根本的变更,标志着西方哲学的发展进入到了一个新的、更高的阶段。”⑤

从时间序列上看,后现代主义紧密承袭了以叔本华和尼采为代表的悲观主义哲学、以萨特和海德格尔为代表的存在主义哲学、以维特根斯坦为代表的分析哲学,最主要的还有以马克思和恩格斯为代表的历史唯物主义哲学。与其说后现代主义是对现代哲学的反叛,倒不如说他们接过了以上哲学家的旗帜,在批判现代性缺陷的道路上走得更远。这些思想传承的基础就在于他们的共同目标:对资产阶级官方哲学的尖锐批判,即启蒙运动以来至笛卡尔、康德和黑格尔确立起来的古典哲学体系,只不过后现代主义在批判的道路上比19世纪哲学家走得更远。

虽然后现代主义各家学说特色不一,但却共享着相同的态度,那就是格里芬博士所说的“一种认为人类可以而且必须超越现代的情绪。”①具体来说,就是一种共同的基本主张,主张要超越笛卡尔以来确立的理性主义、人道主义、基础主义、本质主义以及在场形而上学等古典西方哲学理念。后现代主义认为,在当今西方社会,形而上学已经失去了建设性的力量,在后现代社会中,结构消失、主体名誉扫地、一切确定性价值都在等待重新评估已成为既定事实。在古典西方哲学主客二分的认识论指导下,人的主体性逐渐被消解,本真的人变得异化、抽象化和工具化,正是在这样的学术背景下,后现代主义开始了对传统的质疑和对人性的解放,于是他们不再致力于追求世界的终极实在、宇宙的第一动因,不再寻找知识的普遍性和必然性,甚至不去追寻人生的理想和意义。真理、权威、科学的现代先验价值在后现代主义这里被欲望、交往、理解等日常经验所取代。

(二)量子力学对牛顿体系的瓦解

后现代主义的产生与现代科学层出不穷的新理论也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古典西方哲学的基础建立在不可置疑的确定性之上,而这种确定性的根源则来自于以牛顿力学体系为代表的近代科学世界观和宇宙观。然而,当爱因斯坦的狭义相对论打破了牛顿设立的物理疆界,黎曼几何、麦克斯韦场论、海森堡“测不准原理”以及玻尔、薛定谔完善的量子力学共同把科学的确定性一步步地从聚合推向离散。后现代主义正是在这样的世界观指导下开始了对确定性绝对权威的质疑和批判。

在牛顿力学看来,整个宇宙都遵循着一个确定无疑的秩序,有规律地运行,而这一规律同样也是指导社会和人类行为的规范准则。但是现代物理学却证明:万物都在一个没有方向地向四面绵延的场域中发生着相互关联的能量转换。正如爱因斯坦所说:“我们现在知道,对力学基础的信心是建筑在幻想上的。”②从这样的科学宇宙观推演下去,传统哲学中那些形而上的分离和差异也都将消失,诸如主客、因果、是非、彼此、心物等二元对立的在场结构都失去了存在的意义。

哈桑就把“不确定性”作为后现代主义的一大核心原则。他指出,正是这种不确定性揭示出后现代主义的精神品格,这是一种对一切构成和秩序的消解,永远处在一种动荡的怀疑和否定之中。现代科学的宇宙观认为,世界并非在有意识地运动,在杂乱无章的现象背后并不存在一个洞悉一切的本质力量,或称其为“规律”。于是后现代主义放弃了对本质确定性的执着,而是专注于社会现象的研究,拒绝挖掘任何深层意义,更拒绝寻找特殊现象中的普遍性。在他们看来,任何传统意义上的崇高信念都是人们盲目信仰的短暂产物。在量子力学的宇宙观面前,不仅牛顿力学显得不堪一击,甚至自柏拉图以来西方哲学对世界确定性的信仰也轰然倒塌,几千年来人们对本质、本原和真理的形而上学追求也随之崩溃。在这样的背景下,“世界的真相是什么”再一次成为悬而未决的难题。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大致总结出后现代主义的产生原因:它以现代西方哲学为基础,继续着对古典哲学的批判;它脱胎于生产力高度发达的后工业社会,基于社会现实问题,反对科学知识为政治权威做合法性辩护,也反对资本打着理性旗号进行商业化运作;牛顿力学体系的崩溃为后现代主义提供了一个不确定的全新世界观;而奥斯维辛大屠杀对现代秩序缺陷的暴露和对现代性反思的需求则是促成后现代主义产生的直接原因。

后现代主义是对现代性的全面批判,它反对古典哲学为现代社会提供的价值标准,反对近代物理学为现代社会建构的世界图景,反对资本主义统治的文化逻辑,更揭露了现代性必然导致的灾难结果。据此,后现代主义开始了一场反理性主义、反人道主义、反本质主义、反基础主义、要求去中心化的思想反叛运动。

〔参 考 文 献〕

〔1〕鲍曼.对秩序的追求〔J〕.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社会科学),1999,(03).

〔2〕鲍曼.现代性与大屠杀〔M〕. 杨渝东,等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2.

〔3〕詹姆逊.后现代主义与文化理论〔M〕. 唐小兵,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

〔4〕王治河.扑朔迷离的游戏:后现代哲学思潮研究〔M〕. 北京:社科文献出版社,1998.

〔5〕大卫・格里芬:《后现代科学――科学魅力的再现》〔M〕.中央编译局,译,1995.

后现代主义思想范文3

王家卫的电影与众不同,在他的影片中有着后现代主义。电影中的人物很少被赋予归属的元素,大多漂泊不定,人物的内心丰富而深刻。通过对人物的刻画,以突出后现代主义思想。本文通过对王家卫多部电影的分析来阐述王家卫电影中人物内心的后现代主义思想。

二、后现代人物的相同特点

王家卫的电影与众不同,他所制作的电影中的人物都没有归属感,影片中很少提到主人公的亲人、家庭背景等因素。在无形之中有一种无助和苍凉的感觉,漂泊没有依靠,这和当时香港大环境下的人们的情绪有着很大的关系,王家卫的电影表现了香港人的情绪特点。所以,电影被王家卫赋予了后现代主义思想的色彩。

王家卫电影中的人物有着相同的特点,影片中主人公的身份十分单调,经常是警督、黑社会成员、杀人如麻的暴徒等,他们都分别代表着不同的意义。电影中描述了暴徒、警督、黑社会成员生活中的一些灰色的部分。即使警督这一系列角色是符合正常思维的,但是从根本上却透露出他们生活中游离于法律之外的部分,这些人物不管是热情地面对生活还是自甘堕落,他们永远得不到命运的青睐。

王家卫电影中的主人公的性格特点非常一致,他们都以自我为中心,并且是十分固执的人,他们每个人都不考虑其他人的内心,都永远活在自己的内心中。主人公们太过于以自我为中心,导致了他们的孤独,但是他们内心是多彩的,所以在王家卫的电影中,经常会出现话外音的表现形式。话外音是他们内心的独白,王家卫想要以此来丰富人物的内心。在电影《重庆森林》中,有着许多典型的台词,“也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什么事情都会变,没有什么不变的,甚至连保鲜膜都会变质,我不知道在我们的生活中是不是有不会变质的”。“我们每天都要遇到很多的人,我们从来不了解他们,我们可能与他们成为朋友或患难之交,也可能从此相忘于天涯。当我们伤心难过的时候,你可以给他一些安慰,甚至是一些痛哭的时间,但是你又做一些什么呢?”这些台词都是在《重庆森林》中出现的,都是话外音。《重庆森林》中的人物有着很大的魅力,仿佛有着一种无形的力量抓住了人们的心,人物内心的那种孤独感,引起了我们的共鸣。王家卫把这些人物从人们正常的生活环境中抽离出来,给了他们一个特殊的舞台,把人们内心中的苍凉感渲染得淋漓尽致,凸显了电影的深度。王家卫的《重庆森林》是深刻的,电影不是为了表达剧情而表达,其中有着深刻的内涵。

《重庆森林》以点带面,通过对小人物的描绘来刻画大环境中人们的思想,刻画的是一种意识形态。这种意识状态就是后现代主义。影片告诉我们,人从生下来就是孤独的,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人们心中就有着一种孤独感和苍凉感。所以人们不断地追求着热闹,喜欢聚会,为了消除那种苍凉感与孤独感。形形色色的人在一起聚会,在一起娱乐游戏,宣泄着自己的孤独与无助。喧闹、空洞充斥着他们的生活,而当聚会、游戏结束的时候,留给他们的是更深远的孤独与空虚。所以,能填补自己内心的空虚,只能是自己。《重庆森林》中的主人公显然是明白这种意识形态的,因此他们自己来填补自己内心的空虚,他们不喜欢喧闹,不喜欢热闹,这就是王家卫电影中后现代主义的魅力。他把后现代人物心理的共性刻画得淋漓尽致,同时,在观众心中也引起了共鸣。

三、没有归属感的现代人群

在王家卫的电影中,主人公是没有归属感的,不少超出当今时代的思想与行为,都在这些主人公的身上有体现。《阿飞正传》的主人公是旭仔,他不知道自己的身份是什么,他的一些朋友都有着自己的归属,而他却没有,这影射了现代人的心理,对历史一无所知,对未来又惶恐无助,这也是后现代主义所具有的特点。

有一个安定的居所,有一个“家”,可以让人十分安心,现在的人们正是缺少这种安心的感受,这个安定的居所在《重庆森林》中有着不同的表达形式,《重庆森林》中的角色有警察,有毒贩子,他们都在都市中没有归属感。警察是金城武饰演的,在金城武居住的地方是冰冷的,金城武是一个失恋者,他只能通过他自己的方式来怀念前女友。毒贩子更是没有归属,在晚上,只能游走于夜总会、大街和繁华的公路上。在《东邪西毒》中人物变成了孤独的荒野侠客,他到处游荡,没有一个叫家的地方让他安心,现代人与古代的荒野侠客在表面上看,相差十万八千里,但是他们的心是相同的,他们无法与周围的人相谈甚欢,他们都是一个个单一的存在,家、居所这一系列的词汇不属于他们。

在电影《东邪西毒》之后,王家卫又重新开始制作现代化的都市电影及后现代主义的思想,《堕落天使》中的主人公是一个杀手,这个杀手和一个女董事长所住的地方不能称之为“家”,杀手在杀人之后需要得到休整,但是他居住的地方却没有一点令人安心的感觉。杀手和女董事长的爱情也是没有结果的。电影《春光乍泄》中也再一次阐述了“家”这一概念,而且是把家当作整部电影的主要内容,主人公是两个身处异国他乡、居无定所的人。《东邪西毒》说的是古代的江湖,而电影《春光乍泄》是以国外为背景,总之,它们反映的都是一种社会的现实,但是现代人的内心根源问题没有变,那种沧桑感与孤独感是相同的。

王家卫塑造的主人公还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他们都漂泊不定,他们都没有家庭,他们是孤独的,这就导致主人公与社会是分隔开的,他们很难找到他们的定位,他们没有他们自己的社会、家庭。他们的事业也是空洞的。王家卫为他们设定的事业仅仅是为了一个故事发展的引子。在资本主义制度下,人与人之间缺乏信任,由于人物没有归属感导致了他们对未来没有目的,盲目地追求不属于他们的东西。对生命也同样无助。在电影《重庆森林》中,形形色色的人物是没有名字的,甚至连主人公的名字都是用一个符号来代替,主人公叫223和663,女主人公的名字同样是由一个字来呈现,他们仅仅是一个个代号而已,姓名对一个人来说是存在,是自我的定义,但是在电影《重庆森林》中人物被符号化了,他们代表的是一个整体、一群人、一类人。甚至在电影的语言上也同样没有归属感。影片中不光使用了中文、粤语,还使用了许多外国语言,警察与毒贩子说话,接连用了好几种语言作为开场白,语言本身意味着归属感,文化的稳定,但是电影通过变化语言来突出这种漂泊的感觉,王家卫其他的电影,表达漂泊感的形式不仅仅是通过语言,还通过地点的变化来表达。王家卫较早一点的电影――《阿飞正传》,主人公阿飞在国内与国外四处漂泊;电影《春光乍泄》主人公在内地、台湾、国外四处辗转,居无定所,孤苦伶仃。没有归属是王家卫贯彻给主人公的自始至终的特点。

四、后现代主义个体的人物

晚期资本主义同样被称为媒体传播似的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虽然取消了时空上的距离感,但是人与人之间的矛盾却越来越大了,人与人之间不能很好地相互沟通。《重庆森林》中所有人物都是在自己与自己对话,在内心中与自己沟通,女服务员喜欢上了主人公,当主人公不在家的时候,她跑进主人公的家里,看电视,吃东西,而在日常生活中碰头了却连话都不敢说一句,电影中有一个画面特别值得思考,主人公与商店的主管在谈话,女服务员隔着透明的玻璃在擦玻璃,她格外用力地擦着有主人公倒影的那块玻璃,这体现了一种对接触的渴望,这说明人与人想要接触,但是却有“一块玻璃”挡在两人之间,这“一块玻璃”就是人与人之间的隔阂,虽然能看见,仿佛近在眼前,但却永远接触不到。电影《重庆森林》中有一句台词出现了两次:“我和他最接近的时候只有0.01公分。”这“最后的底线”就是现在都市人群所特有的,虽然很爱,但是也不流于表面,人们一直是飘零的个体,从来没有结合在一起。

虽然这些人是飘零的,但是他们仍然有着不明所以的希望,他们追逐着模糊不清的东西,这也是王家卫电影的一贯作风。在电影《阿飞正传》中,主人公觉得自己就是一台永远不能停下来的发动机,在醉生梦死的生活中,他还有着自己追求的东西,他想到国外寻找自己的母亲,然而他并没有找到,他这台发动机才停止运转。电影《春光乍泄》中,一些环境也有着不同的寓意,它们大多象征着一种人生的目标,但是在当今的社会里,时间的深度以及空间的距离逐渐地消失之后,所有的东西都以文字的形式漂浮在表面,主体都已经消失,这种追求、这种希望是毫无意义的幻影。

在当今的电影里我们同样能体会到这种感受,比如追求时的急躁不安,“求不得”的绝望。《重庆森林》中有很多细枝末节的小镜头,这些小镜头十分感伤,同时在这种忧伤中又夹杂着自命不凡的欣喜,这些现代社会中悲惨的主人公们,他们通常已经没有“神圣的癫狂”,他们的心理状态已经被消耗殆尽,他们是悲惨的。在王家卫的电影里,从来都没有救赎,有的是一种另类形式的心理安慰,在这种飘零的、没有定所的、无归属的环境下,这种安慰也仅仅能满足于表面。在王家卫的电影中有着大量的无归属感元素,电影《重庆森林》中,主人公为女毒贩子摘掉了她的鞋子,在飞机上工作的阿飞为主人公又开了一张上飞机的证明,这让人们在这种现代都市冰冷欺骗的生活中,体会到了安慰与温暖。人们以往的想法有了改变,自我的情绪占了主动,人们的创新能力、灵感、主观能动性弱化了,留下的只有一个客观的状态。

五、后现代人们的观念

王家卫导演对电影中主人公的塑造是当前社会年轻人意识形态的表现。在电影《阿飞正传》中,主人公没有他自己的名字,在电影《重庆森林》中,名字仅仅是一个符号,主人公与女服务员虽然也发生了若有若无的爱情,但是他们在沟通的时候从来都不提及对方的姓名,人与人这种隔阂的状态一直到《堕落天使》都是这样的,《堕落天使》中的主人公也是没有自己的姓名,女董事长也仅仅拥有女董事长这一符号身份,导演把重点放在了人与人之间心理的描绘。

《东邪西毒》中的主人公都是来自著名的古典小说,但是电影中的主人公虽然和原著中的主人公名字相同,故事情节、人物关系却完全不一样。人情冷暖,世态炎凉,在当今的现代生活中体会着没有办法掌握的目不暇接的生活状态,他们在这个城市中漂泊着,居无定所,同时又对外人充满着隔阂,在主人公们爱与恨的纠缠中,人的姓名不能起到自我认定的功能,姓名反而成了模糊自己身份的副产品。

后现代主义思想范文4

【关键词】后现代主义;哲学;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

文章编号:ISSN1006―656X(2014)05-0172-01

西方社会思潮包含众多学术流派,其中的内容非常复杂,总体覆盖了社会学、政治学、哲学等领域,是西方资本主义社会精神的一种折射,同时反映了西方资本主义社会中不同阶层人们的思想倾向与利益诉求。在过去,西方社会思潮包含马克思主义,但是现在进一步明确了马克思主义与西方社会思潮是不同的理论范畴,作为科学的理论体系,马克思主义成为指导无产阶级对世界进行改造的思想指南,同时具有非常鲜明的党性特征与积极性。

一、后现代主义哲学思潮的涵义

后现代主义哲学思潮的基础是批判现代主义哲学,后现代主义观念形式非常古老,是对现代主义的一种否定或者超越。后现代主义哲学的本质特征在于对传统哲学精神的继承与发扬,是对现代主义哲学的一种全面批判。虽然后现代主义哲学中存在一些合理成分,但是更多体现的是消极的因素,主张非理性主义,对零散化和不确定性进行片面的强调,对现代化中体现的弊端给予过分的宣扬。上面这些特征的存在决定了后现代主义不会存在广阔的发展前景。

但是我们不可以将后现代主义哲学看成彻头彻尾的唯心主义,它在某种意义上来说属于一种社会批判理论,也是对资本主义社会的一种深刻反省。对待后现代主义哲学我们也应该向面对其他西方哲学一样,实事求是的对它的理论进行研究,最后总结出相应的经验和教训。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受到后现代主义哲学思潮的严重影响

后现代主义哲学传入我国以后引起的影响是非常大的,尤其是在青年大学生群体中引起了不小的轰动。从积极的层面来看,后现代主义哲学是完全不同于传统观念的一种思维方式,它主要是对既定等级制度和僵化的个性进行批判,它的引入有利于唤起人们对文化生活和社会生活中对非主流一面的特别注意,是对当时很多人抱着的冷静清醒态度的一种揭示,同时也是对一些社会现象的一种揭示,在它的影响下青年的视野变得更加开阔,这种思潮中带有一种挑战意识和怀疑意识,帮助青年对科学与人类的关系进行深刻的反思,更加关注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和谐统一。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目的是使大学生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坚定马克思主义的领导地位,中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就是要帮助大学生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指导思想,帮助他们牢固树立社会主义信念与理想,全面提高自身素质,更好的朝着社会主义接班人的方向努力。

马克思主义与后现代主义哲学遇到一起,前者往往会被肢解,变成零碎的观点,虽然整体上看后现代主义哲学是赞成马克思主义的,但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不可以忽视后现代主义哲学对大学生的严重冲击,这种思想使大学生的责任感严重弱化,在这种思想的影响下大学生原有的理想很容易迷失。

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如何应对后现代主义哲学思潮

后现代主义思想引入以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受到了严重的影响,这种影响是全方位的,使一部分大学生对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经济制度等认识产生了严重的偏差。想要应对后现代主义对高校大学生造成的消极影响,我们应该从下面几方面努力:

(一)将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实际相结合

实际上马克思主义与后现代主义哲学遇到一起既是一种挑战也是一种机遇,这时我们应该明确思想政治理论教育、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学科建设之间的关系,促进三者之间的相互促进,把握马克思主义理论在学科建设上的方向,同时更好的让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思想政治教育服务。

(二)教育工作者应自觉抵制不良影响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该具有自觉抵制后现代主义思想县级影响的能力,为大学生指明前进的方向,从整体上提高管理水平和教学水平,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教育学生,武装学生的思想,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各种社会思潮进行引领。

(三)大学生应从实际出发实现自身的价值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该与实际的、已经发生变化的思想文化环境相结合,以大学生本身的特点为主要依据,帮助他们形成积极的思想和正确的行为,使他们的自身价值得到真正的实现。

四、结语

综上所述,我国高校大学生受到后现代主义哲学思想的影响是非常大的,高校大学生正处于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期,在这样一个关键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该端正态度,引导他们对后现代主义哲学思潮进行正确的理解和积极的认识,努力做到从自身做起抵制后现代主义哲学思潮的不良影响,用积极的理论和正确的思想武装自己。

参考文献:

[1]秦宣. 新中国成立60年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沿革及其启示[J].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9,(10).

后现代主义思想范文5

关键词:后现代主义;城市建筑的风格特征;发展趋势

一、后现代主义的概述

后现代主义是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以来出现的一种反对现代主义的思潮,是对现代主义的重大反动与挑战,是一种即复杂而又矛盾重重的意识形态。最早在建筑界提出后现代主义看法的是美国建筑家罗伯特.文丘里,他主张对建筑以装饰手法来达到视觉上的丰富,提倡满足心理要求,而不仅仅是单调的功能主义中心。反对密斯的“少就是多”的极限主义风格。在设计上大量采用各种历史的装饰,加上折中的处理,打破国际主义多年的垄断,开创了新装饰装饰主义的阶段。

二、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发展与演变

(一)后现代主义思潮的诞生与意义

1966年出美国建筑师罗伯特・文丘里出版的《建筑的复杂性和矛盾性》是后现代主义最早宣言,是建筑领域最重要的理论。他与米斯・凡・德罗提出的“少就是多”的信条针锋相对,提倡多样性取代现代主义的单一性,并在书中提出要实现建筑中复杂和矛盾的追求必须通过保持传统和流行的方式有两种艺术风格来实现。1972年山崎实设计的像监狱一样的现代主义建筑被拆毁,标志着现代主义、国际主义设计的灭亡,后现代主义诞生的转折点。正式因为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由过去简单满足生活的功能需求发展到更多精神上的追求,希望设计风格上更加富于变化,不仅仅是功能的完美,更应该具有他们喜欢的装饰内容,以满足心理的需求。在这种情况下,后现代主义风格应运而生,蓬勃发展起来。

(二)后现代主义思潮在建筑设计中的衍变

建筑学的现代主义体现在所谓国际主义的设计风格上,美国在四十至六十年代的建筑为代表,其特点是以功能性和扩大建筑现有可用空间为主要理想,对环境、人文环境、审美的考虑只是次要的。在六十年代欧洲和美国的一些年轻建筑师共同出现,开始了一些人文思考,对强烈的装饰性(即使在巴洛克风格)的探寻,并有一些深层次的建筑景观空间思考。建筑师极其希望通过建筑景观表达古老的文明、自然和梦想的追求。文丘里强调人的不同需求和社会生活的多样化,提出和现在主义建筑设计针锋相对的建筑理论和主张,他放弃了现代主义的单一性和排他性。在建筑行业,特别是年轻的建筑师和建筑系学生,引起的振动和响应。在上世纪70年代,后现代主义建筑作品被西方建筑杂志大肆宣传,很多具有后现代主义特征的建筑应运而生,例如澳大利亚悉尼歌剧院正是其中最为有名的建筑之一。悉尼歌剧院外观由三组巨大的“贝”形外壳组成,它犹如面向大海张开的巨型贝壳,又如三只从海中鱼跃而起的海豚,与蔚蓝的海景融为一体,设计师巧妙地将后现代主义设计中的诸多要素融入建筑其中,融合了不同性格的、不同文化背景的、不同的后现代主义建筑。上世纪80年代中期,比较有代表性的还有美国奥伯林学院艾伦博物馆扩建、美国波特兰市政大楼、美国电话电报大楼,美国费城老年公寓等。

后现代主义建筑是针对现代主义建筑特别是国际主义风格建筑而发展起来的。表面上是否定现代建筑的内容和形式,以装饰取代无装饰,以豪华的材料取代朴实无华的现代建筑材料,以式样改变来取代一成不变的现代建筑格局。如果从建筑构造本身来看,他们之间是具有一脉相承的内在关联,是发展性的,而不是对抗性的。

后现代设计运动的核心内容现代主义、国际主义设计的架构,不过强调在建筑的外表或者产品的外表加上一层装饰主义的外壳。虽然在70年度来势汹汹,但内容却是脆弱的,这体现在它的思想基础上。后现代主义风格是对现代主义形式和内容的批判,它关注的是形式内容,而不是复杂的社会、技术、文化发展一脉相承的体系,不是文脉,因此它的思想性是很薄弱的,不可能从真正意义上取代现代主义设计,到了80年代以后逐渐衰落。

三、后现代主义对成都城市建筑风格特征的影响

随着70年代末的国门大开,现代建筑作为西方现代文明的象征而受到中国建筑师的仰慕而引进西方现代建筑。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后现代主义建筑登上了中国发展的舞台,从而掀起了一股“后现代主义”热潮,一直到二十一世纪初,人们对后现代主义建筑及其理论有了更多的认识和了解,后现代主义建筑对中国建筑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早期,由于建筑师们汲取和借鉴国外建筑思潮的方式更多的是按照自己的理解进行快餐式的推广和应用,没有仔细研究相关的文化理论。“后现代”建筑无可避免的走上了形式化的道路,这些建筑的“后现代”往往只表现在从国外后现代建筑中截取过来的片面形式,它只关注于建筑所带来的经济效益。但是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设计视野的开阔,建筑行业历经近20年的发展,现代建筑设计在引进西方先进理论、技术的同时,正确地选择和深掘中国传统文化资源,从观念到形式解构西方后现代建筑设计精神,而不是停留在表面的模仿。从以下几个实例探索后现代主义的建筑情感空间,了解后现代主义对成都城市建筑风格特征的影响。

(一)追求“个性”与“象征”的标志化设计

当代,源于人们生活理念的改变以及对生活品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追求,成都掀起了一股建设热潮,为我们留下了数座地标性的建筑。它们正在慢慢的融入成都这座古老而有灵魂的城市,改变着人们对环境、对建筑的认同感。红星路35号园区原来是军区7234印务工厂,建成于上世纪80、90年代。3栋建筑均为钢筋混凝土结构,是一座典型的以解决实用功能为主的现代主义建筑,简单大方的盒子建筑外形,加上周围也是如此雷同的建筑,给人的感觉就是一座冰冷的城市建筑。2012年在国家、四川省、成都市的支持下,西南地区首家以广告与传媒等上下游产业相融合的产业链式特色聚集园区--成都红星路35号广告创意产业园区挂牌,标志着红星路35号广告创意产业园区肩负着成都广告创意产业发展重任。作为锦江区“创意改变城市”的打造项目之一,红星路35号通过德国MV建筑设计事务所打造设计。在改造的过程中运用"空间折点"的理念进行外观改造,并采用以三角体为延展点整体建筑浑厚不拘一格,完成了传统工业形态与创意设计的相互融合,外形上继承了军印厂硬朗的工业气息,具有时代的“个性”,目前是成都市地标性景观建筑之一。

红星路35号的改造是顺应时代的变迁,根据功能的定位进行完美改造的建筑。设计上完美演绎了现代社会为人设计的建筑理念,经过改造后的不在是冰冷的建筑,也变得富有有生命了,每天都在和我们进行着无声的交流。在它的身上我们能充分的体验到后现代建筑的魅力所在。

(二)地域文脉与时尚的共同运用

成都远洋太古里坐落于成都中心地带位,是太古地产和远洋地产携手发展的开放式、低密度的街区形态购物中心,集购物、休闲、艺术、娱乐为一体的人文风尚汇中心,是后现代建筑的集中地,是一个自由开放的购物区。北临大慈寺路、西接纱帽街、南靠东大街并与成都地铁2号及3号线的春熙路交汇站直接连通。与历史悠久的大慈寺相邻,接壤人潮涌动的春熙路商业区,尽享优越交通和人流优势。与传统的室内购物中心不同,太古里的建筑设计独具一格,以人为本的“开放里”概念贯穿始终。保留古老街巷与历史建筑,2-3层融入川西风格的青瓦坡屋顶的独栋建筑,格栅、大面积落地玻璃幕墙营造出既传统又现代的开放自由的城市空间。在拥挤的都市中心成都远洋太古里保留一片低密度开阔空间。阳光、雨露、鸟语花香种种体验变得与众不同。

太古里的“里”字意味“街巷”。正是这里纵横交织的里巷使成都远洋太古里别具一格。在太古里的设计中引入“快里”、“慢里”概念。“快里”由三条精彩纷呈的购物街贯通东西两个聚集人潮的广场,众多国际品牌以独栋或复式店铺完整展示他们的旗舰形象,为成都人提供畅“快”淋漓的逛“街”享受。Gucci旗舰店完美整合开放式空间不同于传统模式的时尚零售空间。“慢里”则是围绕大慈寺精心打造的慢生活里巷以慢调生活为主题。生活的趣味、休闲品味、历史文化及商业交融的独特氛围呈现出来。米其林星级餐厅的精致美食,概念哈根达斯店等等都将为成都人带来全新美食消费体验。除了精致美食“慢里”,引入的各类文化生活品牌为繁忙的都市注入美好的生活理念。书店、美学生活、咖啡的方所着汇集世界顶级设计产品、文具、百年茗茶、忙碌的都市人在这里慢下脚步邂逅美好的生活。比邻的千年古刹大慈寺更为其增添独特的历史和文化韵味。

太古里“以现代诠释传统”的设计理念将成都的文化精神注入建筑群落之中。这座城市的色彩与质感成都人的闲适与包容点点滴滴的地域特色都在房屋、街巷、广场一一呈现。在遵循古建筑原本比例的基础上采用国际最新的保护复原体系融入更多文化创意以及对建筑保育的新理解,根据它们各自不同的建筑风格量身定制,最大限度保留和延续它们的历史和文化价值。川西民居质朴素雅而又开敞自由的建筑风格、沿承至今的古老街巷、老成都的市井风貌与人文韵味得以保留重现令人心旷神怡的城市中心即将重现活力续写未来更多可能。兼顾国际视野与地域特色,以人、自然、文化为主题这些融合东西方思想的艺术品或以植物的形态或以自然的风光或以生活的元素将美妙瞬间凝固定格在开阔的天空之下沉淀艺术之美让生长于此的都市人感受一份朴质的真情。太古里承载着城市空间文化与历史这一重要的职责,让人于繁忙都市中心慢享美好时光,为人们提供了更为广阔的联想空间,打开了人们心灵情的感天窗,让开放的建筑之间而不存在距离感,摩登而又不失亲和力。历史的古韵、人文的雅致、艺术的光辉和街巷的购物休闲氛围交融碰撞。

太古里是后现代建筑思想的一次集中的体现,它既尊重于地方的文脉肌理,又给城市注入了新的活力,在传统与现代之间寻找平衡,是对现代建筑的一种新的演示也是对城市生活的一种全新的营造。

四、成都现代建筑的发展趋势

21世纪是一个信息时代,一个高技术的时代,高技术的应用改变人们的生

产方式、生活方式,引发着人们对高情感的追求。全新的生活方式,无论从内容还是形式上,都在不断的前进。信息的快速传播,更是丰富了人们的虚拟情感生活,进一步扩展了人们的生活观念和方式。高技术时代使人与外界环境的信息交流更加丰富,世界进入了一个多元的,各种文化以及各种语言相互交错、相互融合的时代,各学科、文化之间的距离已经消失,个性化越来越鲜明,情感也越来越丰富。

在日新月异发展的今天,成都无疑是一座具有蓬勃生命力的城市。在现代社会发展的进程中,广泛地吸收国外最先进的建筑设计思潮,结合本土的实际情况,关注着建筑的灵活性、城市文脉以及生态环境等等,建造出了很多优秀的现代建筑作品,保证了城市建筑的生命力,创造出许多具有独特个性的后现代建筑。除了刚才例举的几个建筑,近几年比较典型的建筑有环球中心,东区音乐公园、成都华润二十四城成都万象城、成都金沙遗址博物馆,来福士广场、蓝顶艺术区等等。这些建筑引领着成都建筑的发展趋势。

(一)现代建筑更加注重建筑与人的关系

各种各样的社区、俱乐部等等,都成为了人们相互交流的场所;网络信息的应用,更是让人与人的距离变成了零,可以随时随地的进行交流,从各种交流中人们获得情感上的满足。人与人的交流更丰富。时代的便利,交通的发达,人们的出行也越加的方便,人们不再是生活在自己周围的小圈子里,人们走的更远更广,过程中碰到的见到的建筑也越加的广泛,与建筑的交流也就越频繁丰富。现代建筑更加注重人与建筑的交流。“人创造了空间,空间反过来又影响了人” 建筑不仅仅是满足空间使用者对使用功能的要求,更要满足人们生理和心理的需求。

现状建筑无疑在这方面做得越来越好。

(二)现代建筑更加注重建筑与环境的关系

无论是人还是建筑都是自然的一部分,人们都向往自然无忧无虑的生活,由自然界引发的情感也是人的最基本的情感,在经历过工业革命的冷漠建筑后,让我知道更了解到了情感丢失后的烦恼,所以在高技术的今天对自然环境的情感追求也是必然的。绿色建筑、生态建筑也就应运而生,它们也就成了高情感在高技术中的平衡体现,更加注重建筑与环境的融合。

(三)现代建筑更加注重建筑与文化的关系

面对国际化的大融合,城市、国家、民族都出现了文化危机,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但是失去了传统,失去了以前的记忆。随着人们意识的提高,对情感的需求也越来越高,不可避免的加强了文化的交流,人与文化环境交流更加丰富。设计中也越来越注重区域以及文脉的问题。现代建筑的前进趋势就是回归建筑的本源,这也是建筑从统治阶级的建筑走向大众建筑的表现,让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到建筑设计中来,让建筑来体现情感用情感来打破风格的束缚,让人们知道建筑的目的是通过人的体验来实现的,它的本源不仅仅是对现代主义的功能需求,也是人们对高科技和精神文明的需求。

五、结语

人、建筑、环境以及文化之间的相互交流,情感是它们交流的纽带,建筑是情感的体现。20 世纪60年代以来,通过对现代主义建筑的批判,后现代建筑中,心理学、人文学、生态学等等各个学科与建筑密切联系到了一起,确立了“通情才能达理”的设计理念,这是一种对情感的呼唤。高技术与高情感的结合,让建筑既体现了科技的力量的一面,也表现出附有人情味的一面。后现代建筑注重了建筑与环境、历史、建筑形式与人的心理感受等的关系,突破了现代建筑“功能主义”和“简洁主义”的教条。

一位重要的日本当代建筑师伊东也曾说过:“20世纪的建筑是作为独立的机能体存在的,就像一部机器,它几乎与自然脱离,独立发挥著功能,而不考虑与周围环境的协调;到了21世纪,人、建筑都需要与自然环境建立一种连续性,不仅是节能的,还是生态的、能与社会相协调的。”今天的成都城市建筑的发展正是顺应这个时展的大趋势发展的。

参考文献:

[1]王受之,世界现代建筑史(第二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2年11月第二版,339-342

[2]娆安海,后现代建筑理论及其对中国建筑设计的影响,浙江大学2006级建筑设计其理论硕士学位论文

[3]傅 红 罗 琳,成都当代建筑风格评析,城市风貌与建筑设计,资源与人居环境2005年第Z1期

[4]任绍辉.曹宇宁,后现代主义思潮对建筑设计的影响,理论研究,2015-11-08

后现代主义思想范文6

关键词: 后现代主义 高校 思想政治教育

一、后现代主义简述。

所谓社会思潮,是指某一特定时期内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当时的社会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状况并适应相当一部分人的思想状况和要求,在社会上流传甚广、影响较大的思想潮流。后现代主义就是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西方发达社会的一种社会文化思潮,它是对西方现代主义的理论基础、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的质疑和否定,是当代西方社会的政治、经济、社会、科学技术等在思想观念上的反映。后现代主义思潮的主要特征是:反基础主义、反表象主义、反本质主义、反理性主义、反对真理符合论,强调实用主义的真理观和知识的商品化。显然,后现代主义对西方主流的现代主义的质疑和否定也存在“过度”的弊端,使得后现代主义走上了虚无化和怀疑主义的道路。后现代主义很快风靡全世界,成为一种国际化的文化思潮。从上世纪90年代初传入我国之后,特别是进入21世纪,它以网络为载体,很快渗入了一贯以社会文明先导著称的高校校园文化精神之中,对当代大学生产生了巨大的冲击,也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

二、后现代主义对当代大学生的影响。

对我国当代大学生来讲,后现代主义思潮具有正反两方面鲜明的意义。首先,从积极方面来讲,它崇尚多元化、强调多元化、推崇平等对话、尊重个体发展、主张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对引导当代大学生直面社会的各种挑战、战胜自我,发展形成自己独特的个性,善于创新提供了帮助。从消极方面来讲,后现代主义过分夸大个体的作用,反理性、反科学所带来的不确定性和怀疑性将使学生迷失自我、迷失未来的方向。

1.积极影响。

(1)有助于大学生正确认识资本主义的实质,更加热爱祖国、热爱党,增强共产主义的信念。

当今大学生利用网络得到比以往更多的知识,对事物的认识也较为全面。后现代主义对当今资本主义进行了较为彻底的剖析和批判,真实地揭露了资本主义的种种弊端。广大学生真正认识到了资本主义的本质,更加热爱党、热爱祖国,更加坚定共产主义的信念。

(2)有助于大学生个性的培养和自我意识的增强。

后现代主义反对整体性、同一性,关注个体的独立性、独特性,推崇平等对话,从而为大学生增强自我意识,培养独特个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提供了系统的理论依据。

2.消极影响。

(1)使部分大学生丧失政治信念,政治立场不明确。

当今,中国逐步向以大众传媒文化为中心的商业、法制社会过渡,不再是一个完全以权威意志形态为主导的政治社会,在这个过程中,网络成为人们了解外界的一个重要工具,西方文化通过网络不断涌入我国,对此,部分学生采取的是全盘接受的态度,而没有能够很好地识别、辨别,从而产生了怀疑主义、虚无主义的倾向,放弃信念,没有方向,以反主流为时尚。后现代主义推崇多元论,这往往导致大学生思想意识的多元化,从而引起大学生政治意识的混乱,甚至对我国的政治一元化产生怀疑,对社会主义的前途同样持怀疑态度。

(2)使部分大学生道德意识减弱,缺乏责任意思,行为方式失范。

后现代主义提出反对理性主义和科学至上。首先,反基础主义,倡导不确定性和差异性,甚至提出怀疑和科学能带来自由和解放。他们提出,理性并不能成为判断对错及善恶的标准,尼采也认为理性是权力意志饿工具,费耶阿本德甚至提出了“怎么都行”的后现代主义口号。其次,放弃了基础主义,就有可能放弃普遍性和确定性这一法则。因此,后现代主义在提倡人们反对权威的同时,又使人们对社会自我角色的认识发生了改变、怀疑,具体体现为个人道德问题及个人责任素质问题。依据后现代主义的理论,所谓责任就是人们给自己套上的精神枷锁,无需理会。这种观点,使得部分大学生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放弃了对自己、对家庭、对社会的责任意识,冲破道德的约束,肆意践踏道德准则,毫不顾忌社会、集体和他人的利益,进而以个人主义、实用功利主义为自己追求的标准和处事原则。他们安于享乐、不思进取,甚至为了自己的一时欢快不惜牺牲他人、集体的利益,他们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发生了严重的扭曲,对个人和国家的前途丧失了应有的责任意识。

(3)使部分大学生对什么事情都持无所谓的态度,理想意识淡薄。

后现代主义强调追赶潮流,追求自由、平等、独特,后现代主义价值观的怀疑主义、虚无主义和反一元性使得部分学生的想法往往和这个现实社会格格不入,在现实社会中觉得无所适从,只能逃避现实社会。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部分大学生将虚拟网络视为自己的精神寄托,久而久之,他们更多地将注意力转移到虚拟世界,对现实世界无所谓,不思考自己的未来,更谈不上追求真理,自我麻痹,不思进取,表现出“站在毁灭因素边缘的一种完全失掉信念的心境”。

(4)使部分大学生个人主义增强,价值观念失衡。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由计划经济转向了市场经济,在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经济体系的影响下,大学生的价值观选择不再单一,随着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社会上的一切弊端也渐渐显现,影响了大学生的价值取向,例如“一切向钱看”助长了大学生拜金、享乐思想的发展。后现代主义强调的个人主义与此同出一辙,使得部分大学生以实用享乐主义为中心,盲目追求物质享受,为了个人利益放弃一切。

三、正确对待后现代主义的影响,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的主旋律教育。

大学生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社会的中坚力量,是整个社会的重要财富和力量,他们的思想和行为对国家的建设事业有着密切的关系。后现代主义对当代大学生的影响不仅有积极的方面,而且有冲击当代教育模式甚至行为规范的方面,因此我们必须发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阵地的作用,加强对大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教育,不仅要把大学生培养成专业技能过硬的人,而且要培养成思想素质合格,对社会有益的人。

1.继续强化对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的系统教育,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主旋律教育。

大学生面对的是各种纷繁复杂的思想潮流,特别是在网络时代,大学生的价值观极易发生改变,因此我们必须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用先进的思想理论武装大学生的头脑,稳固马克思主义理论在意识形态中的主体地位,让他们能够抵御各种消极思想潮流的冲击,做一个思想素质合格的大学生。同时也能够让大学生能够辩证地对待后现代主义,积极吸取精华,剔除糟粕。

2.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注重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

校园是大学生思想行为得以产生和显现的重要场所,校园文化对大学生的思想行为及文化素质有较大影响,良好的校园文化能够促进大学生思想文化素质的普遍提高。因此,我们要优化校园环境,繁荣校园文化,借助于学生组织积极开展一系列的活动,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集体意识、创新意识,并且丰富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同时要积极让学生们走出校园,走向社会,开展社会实践活动,这样不仅能让学生做到理论联系实践,而且能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社会,使其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积累社会阅历,更好地理解各种思想潮流。

3.积极开展传统美德和传统文化教育。

面对影响越来越大的国外思潮,在教育大学生积极对待的同时,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我们要积极开展传统美德和传统文化教育,使学生传承几千年来中华民族多沉淀下来的传统美德和传统文化,以此来内化自己的气质、修养和人格,并逐渐融入内在品格。这对于广大学生自觉抵制消极思潮,激发他们形成自强不息、奋发向上、助人为乐的价值追求有较大帮助。

4.注重大学生心理健康成长。

当前大学生面对各种各样的压力和困难,自身的抗压能力比较有限,不懂得自我调节或者发泄,很容易产生各种心理问题,有些同学深陷虚拟世界不能自拔,不敢接触真实世界。这些都对大学生的成长和长才造成不利影响,甚至会造成不该有的悲剧。因此,必须加强高校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把心理健康教育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广大思想政治教育者要通过平等对话、情感沟通、说理疏导、循循善诱的方式,通过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开展心理质询等方法,引导广大学生形成自我意识来纠正自己的人生价值目标,让学生更好地学习和生活。

四、结语。

在新的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一定要加强自身素质的提高,认真了解并分析后现代主义思潮对我国大学生造成的正反两方面的影响,引导学生正确对待后现代主义思潮,创造性地利用后现代主义这些交织的影响来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参考文献:

[1]段国桥.当代国外社会思潮[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2]丘伟光,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原理[M].北京:高教出版社,2000.

[3]王岳川.后现代主义文化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

[4]朱剑.浅谈后现代主义思潮与大学生思想教育[J].石油教育,2005.

[5]高蕾,陆岩.后现代主义对大学生影响的研究[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5,(6).

[6]刘艳霞.后现代主义对当代大学生的影响[J].教育文化.2011,(2).

[7]王治河.论后现代主义的三种形态[J].国外社会科学,1995,(1).

[8]马琳.后现代主义文化思潮的负面影响[J].美苑,2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