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城市创建工作计划范例6篇

文明城市创建工作计划

文明城市创建工作计划范文1

为积极响应贯彻落实县委、县政府关于创建省级文明城市的精神,促进我中心三个文明建设的协调发展,根据创建精神文明城市的有关规定要求,结合我中心实际,特制定创建省级文明城市2010年计划:

一、指导思想和奋斗目标

创建省级文明城市工作,要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深入推进规范化服务和2009创建标准为切入点,以争创“一流班子、一流队伍素质、一流服务效能、一流工作业绩”,树立“文明、热情、公正、廉洁、高效”行业形象为目标,积极开展优质文明服务活动,推动中心各项工作再上新台阶。在保持市级“文明单位”荣誉的基础上,为我县成功创建省级文明城市做出积极贡献。

二、精心组织,狠抓落实

(一)加强组织领导,明确创建目标和指导思想,齐抓共管,群策群力,保证文明创建工作落到实处。成立创建省级文明城市领导小组,中心主任李小明同志任组长,副主任罗革、蔡连如、主任助理刘桂华同志任副组长,负责创建活动的领导、检查、考评;中心各科室主任为领导小组成员;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中心办公室,负责创建活动的日常工作。此次创建省级文明城市活动,按照领导成员新的分工,包抓科室,坚持“谁主管,谁负责”的责任制。同时,将创建工作纳入中心年度目标管理,与各项工作同布置、同落实、同检查、同考核、同奖惩。

(二)注重思想建设,不断提高干部职工的思想政治素质。

1、进一步深化领导班子创“四好”活动的开展,抓好领导班子建设。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改革、发展、稳定大局,从“学习好、团结好、勤政好、廉洁好”四个方面加强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和作风建设,着力提高领导班子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使班子成为认真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政治坚定、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勤政廉政、团结协调的坚强领导集体。

2、加强干部队伍建设,提高干部队伍综合素质。一是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牢固树实践立党的宗旨意识,增强党员干部的先进性,不断深化党建工作;二是按照文明城市工作规范要求,大力倡导终身学习的观念,将学习长期化、制度化,并有针对性地开展业务培训和职业道德教育、宗旨教育,努力营造自觉学习、刻苦学习、学有所成的浓厚氛围,积极创建学习型、实践型组织;三是严格按照“加强反腐倡廉宣传教育,构建反腐倡廉‘大宣教’工作格局”,切实把反腐倡廉宣传教育纳入中心党员干部教育的总体部署,继续深入开展干部队伍教育整顿,加强党风廉政建设,进一步增强反腐倡廉的力度。

3、围绕“建设和谐社会”的要求,创建文明的内外环境。严格按照“文明、热情、公正、廉洁、高效“的目标,不断优化环境、改进服务”,提高质量,深入推进创建省级卫生城市和市级文明单位创建工作,不断强化服务理念,进一步推动政务公开工作,强化日常监督,加强效能和公务监督工作,健全责任追究机制,做到规范服务、文明服务,创建规范服务的工作环境和廉洁高效的政务环境。

(三)建设健康向上的人文环境。一是大力加强文化建设,充分发挥工会、共青团组织的作用,坚持以活动为载体,积极组织开展丰富多彩、健康有益的群众性文娱体育活动,营造“快乐、舒心、愉快、和谐、健康”的良好氛围,丰富中心的精神文明建设内容;二是切实解决好职工的困难,及时慰问生病职工,形成“相互理解、相互关心、相互支持”的具有人文关怀的工作环境;三是认真搞好环境综合治理和保护,完善清洁卫生制度,做好绿化、美化环境工作,做到绿化、美化、净化,保证良好的办公环境和生活环境。

三、工作要求

(一)各科室和全体党员干部及职工要高度重视创建省级文明城市和我中心创建市级文明单位活动,紧密结合中心日常工作,抓好制定规划、确定目标、落实责任、组织实施、检查督促等环节,确保创建活动取得实效。

(二)各科室注意收集整理创建活动中的有关信息、资料,负责本科室创建工作、日常事务和组织协调工作。

文明城市创建工作计划范文2

“三提升”活动开展以来,市城乡规划局为高质量做好对标定位工作,精心组织、认真谋划,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在继续深化学习和调研的基础上,通过自查、征求意见和座谈等多种形式,制定了具有可操作性的争创目标和推进措施,为提升规划标准、设计水平、管理效率夯实了基础。

一、明确目标,创优争先,抢占城乡规划制高点

从全市2010年的48项规划编制、重点工程规划项目中推出21项具有**特色的规划编制、设计精品。

1、规划设计在全省创建“五个一”示范工程:1项“十佳建筑示范工程”、1项“十佳公园示范工程”、1项“十佳节能示范小区”、1项“棚户区改造示范工程”、1项“‘山中城’建设示范工程”。

2、三项规划编制达到全省一流水平:城市总体规划修编,市域镇、村规划全覆盖,市县(区)城市规划区、重点镇规划区建设用地范围内实现控制性详细规划全覆盖。

3、八项重点工程规划方案设计力争达到省内设区一流水平:市民广场、明湖公园、国际商务接待中心、华北天然气结算中心、文化艺术中心、铂金时代广场(二期)、尚峰国际改造工程、五一广场综合改造工程。

4、八项重点地段城市容貌整治和景观建设规划设计达到省内设区城市一流水平:五一路、胜利路、滨河路、清水河路、纬三路、古宏大街、张宣大道两侧、快速路两侧。

5、创新规划管理体制,批后跟踪监督管理力争达到省内设区城市一流水平:规划编制管理、规划实施管理、规划监督管理、规划监察管理。

二、强化措施,狠抓落实,实现规划工作新跨越

一是深化完善城乡规划编制体系。按照“提升旧城区、完善高新区、建设新城区、开发洋河南区”的要求,积极推进中心城区南移,形成组团式建设、一体化发展、同城化管理。按照“一城七区多组团”的格局,以清水河和洋河为主轴,坚定不移地推进河道治理、路网建设、水系完善等重点工程规划编制工作,进一步拉开城市发展框架。同时,加强对县城规划的指导,组织开展好“规划大师进县城活动”,着力提升县城建设水平。构建起“横向到边、纵向到底、覆盖城乡”的规划编制体系。

二是严格规划实施管理。完善建设项目选址审批的分级管理制度,按照《河北省建设项目选址规划管理工作规程》,明确市、县城乡规划主管部门的责任和工作标准。

按照省政府《关于加快壮大中心城市促进城市群快速发展的意见》,落实中心城区统筹范围,进一步理顺规划管理体制。严格落实一区(禁建区)、五线(红线、绿线、蓝线、紫线、橙线)等城市总体规划确定的强制性内容,严格控制各类建设项目的容积率、居住用地容积率的上限,严格执行规划修改的工作程序,确保不再发生随意变更规划或调整容积率等问题。

三是加强规划管理信息化建设,提升规划管理技术手段。积极推进城市数字化辅助决策系统建设进度,适时推进数字规划成果的运用,全面采用地理信息系统、计算机辅助设计等手段,初步实现规划基础数据管理数字化、规划设计网络化、方案展示虚拟化,扩展信息化成果覆盖范围。

四是完善城市设计和景观整治规划。按照省《关于加强城市容貌整治与景观建设的意见》,在完成规划设计集中攻坚的基础上,结合我市2010年城市容貌整治和景观建设的主要任务,对丹拉出入口、张承五一路出口、所有互通景观提升等15项重点风貌区、重要地段的城市设计和景观整治进行精心规划、精心设计,确保规划的落实和执行。

五是加强新民居建设和名镇名村保护。依据《河北省新农村建设村庄规划编制导则》和县域村庄空间布局规划、乡镇总体规划,2010年5月1日前,完成第二批省级农村新民居示范村规划编制工作。继续开展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和特色景观旅游名镇名村申报工作,组织专门人员认真编制第二批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保护规划,与第一批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保护规划一并上报省政府审批。

六是全面深化建设项目阳光审批工程。深化“阳光规划”,建立健全公平、公正、透明的规划管理制度。明确各类规划的行政审批、行政许可、行政处罚、行政监督等事项,扩大公开公示范围,保证广大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进一步完善城市规划委员会制度、规划公示制度、规划过错责任追究制度。加快规划展馆建设。

七是全力打造精品工程。充分利用市、县、区自然和人文资源,充分发挥建筑大师的重要作用,突出地方特色和文化内涵,突出单体建筑的个性化和艺术性,进一步提升城市建设品质。围绕大型公共建筑及重要功能片区建设,重点培育和倾力规划建设一批具有较高环境品质的精品片区、街道、公园和单体建筑,实行目标化管理,打造一批具有地标性的精品力作。

八是切实加强人才素质提升工程建设。强化《城乡规划法》的学习培训,年内,举办城市规划管理和技术培训班两次,邀请国内外城市规划专家对市局及各县区规划管理和规划编制工作人员、技术人员进行集中培训。定期组织召开规划工作研讨会,积极探索现代化城市规划建设的新模式、新思路。充分发挥**建院驻地优势,对干部职工进行全面培训,持续提升规划设计水平和干部职工的综合素质。

文明城市创建工作计划范文3

在全市城市建设管理“双创”工作暨公民道德建设工程会议上的讲话同志们:这次全市城市建设管理 “双创”工作暨公民道德建设工程会议,是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会议的主要目的是,回顾总结过去一年来的城市建设与管理工作,安排部署城市建设与管理及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工作,广泛动员全市广大干部群众积极行动起来,深入开展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活动,着力推进公民道德建设工程,不断提升城市建设与管理水平,推动全市城市建设管理工作再上新台阶。刚才,市城建环保系统有关单位负责人就全市城市建设、管理、环境保护以及“创模”工作作了很好的发言,市文明办负责人就创建文明城市和整脏治乱工作以及公民道德建设工程作了安排,余庆、湄潭、红花岗区、汇川区政府负责人也就进一步做好城市建设、管理和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工作作了表态发言,他们对今年的工作讲了很好的意见,我完全同意。稍后,明辉部长将对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整脏治乱”以及公民道德建设工程工作进行安排部署,最后德贵市长和传耀书记还要作重要讲话。请大家认真学习领会,切实抓好贯彻落实。下面,我着重就城市建设管理和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工作讲几点意见。一、对城建环保工作的回顾过去的一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市城建环保系统干部职工紧紧围绕“构建200万人口的中心城市,建设与遵义知名度和影响力相称的城市”的战略目标,按照“南北拓展,东扩西控,优化中心,完善功能,突出特色”的发展思路,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城市规划设计为龙头,以重点基础设施建设和小城镇建设为重点,规范管理工作,加强制度建设,立足“继承、发展、创新”的城建工作基本原则,以饱满的工作热情和积极的工作状态保持了政府工作的连续性,全面完成了全年城建环保系统的各项目标任务。一是城镇建设稳步推进。全年累计完成城乡建设投资46.13亿元,其中,完成小城镇建设投资29.5亿元;中心城区市政重点工程有效推进。万里路片区改造工程施工、拆迁、还房工作扎实推进,杨柳街历史街市改造工程(红军街)已纳入遵义会议会址纪念保护体系进行红色旅游开发,市图书馆、凤凰楼工程投入使用,市博物馆建设、中心城区灯饰工程全面完成,官井南隧道建设工程通过竣工验收,红花岗区平庄大道工程顺利推进,汇川大道铺油工程全面完成,中心城区垃圾无害化处理工程以及垃圾填埋场(二期)工程顺利推进,“十件实事”工程基本完成。二是规划管理进一步加强。城市发展战略研究取得初步成果,遵义市城市总体规划修编和新蒲新区规划建设正式启动。完成10个县城总规修编、98个镇(乡)规划编制工作。规划审批及批后管理工作进一步规范,“一书两证”核发率100%。中心城区全年共收取城配费2300万元。三是城市管理水平稳步提高。创卫整改成效显著,十年创卫终获成功。启动创建 “全国文明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工作。城市综合执法力度进一步加强,拆除违法建筑、打击“非法房开”专项行动取得初步成效。成功举办了“遵义市公共交通周及无车日”系列活动。四是房地产业持续健康发展。全年累计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32.67亿元,房地产市场购销两旺。制定了《遵义市城市住房发展规划》,成功举办了遵义市第八届房地产交易会,商品房交易面积16.91万平方米,交易额4.68亿元。全市经济适用住房累计开工20.18万平方米,累计完成投资1.6亿元。制定出台了《遵义市城镇低收入家庭住房保障制度实施办法》。五是环境保护取得成效。认真落实主要污染物减排工作责任制,保证了污染物总量控制各项工作的落实,完成了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2%的目标,加强了农村面源污染治理工作,完成了中心城区和各县(市)县城集中式饮用水源保护区划定工作, 中心城区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污染源普查工作有效推进,完成《遵义市创建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工作方案》以及任务分解工作,“创模”工作正式启动。六是各项工作有效推进。园林绿化进一步加强,较好地完成了庆祝国庆58周年和遵义撤地设市10周年等节日和庆典活动的城市绿化、亮化、美化工作。人防战备工作扎实有效,完成6个重点县城人防应急预案的编制工作,完成两次火箭残骸回收任务。住房公积金管理进一步规范,全年归集住房公积金53372万元,全市住房公积金累计归集总额突破20亿元,启动企业住房公积金制度工作。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工作按计划推进,总规大纲已通过省国土厅初审;中心城区城市土地实行“五统一”管理,土地出让行为进一步规范,土地储备工作进一步加强。过去一年的工作虽然取得了较好成绩,但仍 然存在不少问题和不足,突出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一是规划编制和规划管理工作的力度还不够,规划的覆盖面以及用规划指导建设和管理的工作仍有较大差距;二是城市管理的长效机制落实不力,“整脏治乱”工作还存在不少薄弱环节,巩固创卫成果还需加大人力、物力、财力的投入;三是市民素质、公民意识有待进一步的提高和增强,培养良好的市民文明习惯,自觉遵守社会公德任重道远;四是队伍建设存在薄弱环节,执法力度,工作水平都亟待提高;五是主动服务意识不够,办事效率不高,部门协作意识不强,推诿现象、久拖不决、抓落实不够依然存在。二、明确目标,突出重点,全力抓好城市建设管理工作城市建设、管理工作涉及到城市功能定位、资源开发利用、生产力布局和要素配置、城市形象塑造、城市未来发展等很多方面,可以说,这项工作集中体现在城市的聚合力、吸引力和竞争力上。我们必须紧紧围绕“构建200万人口的中心城区,建设与遵义知名度和影响力相称的城市”的战略目标,扎实稳步推进各项工作,力争城市建设、管理工作有新突破,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工作取得新进展。 是学习贯彻十七大精神,落实科学发展观,奋力推进我市城市建设管理取得新成效的关键之年,我们一定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开拓视野,创新机制,真抓实干,再掀城市建设新高潮,加快推进我市城市建设步伐,为实现 “三新一强”目标打下良好基础。具体讲,就是要切实做到“七个强化”:(一)强化城市规划。今年上半年,我们要在完成城市发展战略研究的基础上,按照构建200万以上人口中心城区的城市框架,加快城市总体规划修编工作。要完成遵义市城市总体规划大纲修编、新蒲新区控规和新舟航空港区详规编制工作,抓好董公寺片区、南白—龙坑片区、遵义大道片区、高桥片区等重点区域的规划编制,完成湘江河景观规划修编和中心城区山体绿化水面保护规划的编制,启动遵义市城市综合交通规划修编工作。完成中心城区相关区域地形图测绘工作。加快推进各县、区(市)城镇规划编制工作。制定《遵义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遵义市中心城区居住区、居住小区配套设施建设标准》及相关配套文件,进一步加强规划管理,规范审批行为。加大规划执法力度,加强规划批后管理,严厉查处违法建设行为,树立规划的严肃性和权威性;加快地理信息系统(gis)建设,实现资源共享,提高规划管理的质量和效率,为城市建设管理和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二)强化项目建设。按照“打造提升老城,开发建设新区”的工作思路,今年在中心城区实施“打造提升老城项目”33个。其中交通疏工程项目13个,完善城市功能项目11个。改善人居环境建设项目9个,主要实施万里路片区改造工程、植物园三期工程、三阁公园二期工程以及区南门关省冶建、北京路、高桥、天仪厂以及新舟坝五大片的开发建设。同时着力实施新蒲新区、红花岗区东出口片区、董公寺片区和南白—龙坑片区开发建设。这些重点工程项目投资额度大、经济拉动强、民生意义大,有的还是市委、市政府要办的“十件实事”之一,市人民政府办公室还下发了《遵义市中心城区城市建设重点项目工作任务的通知》,《通知》中明确了每个项目的责任人、开工竣工时间以及进度安排,请大家务必高度重视,确保领导到位、责任到位、措施具体、推进有力。大家要以只争朝夕的精神,以等不得慢不得的工作激情,迅速掀起我市新一轮城市建设和管理的新高潮。在具体工作中,要突出抓好三个关键环节:一是抓好开工环节。当前气温回升,正是施工的大好时节。会上,签订了中心城区城市建设重点建设项目责任状,各级、各责任单位要根据《责任书》制订项目节点任务,实行挂图作战。部门主要负责人每天调度进度情况,指派专人抓紧办理前期手续,尽快完成方案设计、调度建设资金、确定施工队伍,力争尽快开工。目前,北海路金融街、红河路、302研究所经济适用住房及忠庄片区道路网络建设工程已经开工建设,并按工程进度扎实推进。二是抓好调度及进度环节。今年重点工程各项目都制定了详细的工作计划,市政府实行“按月调度”的工作制度,即每月第一周的周五对重点工程建设进行集中调度,市直各工作部门、两城区政府以及各责任单位要按照进度要求抓紧组织实施。对此,各相关责任单位要切实负起责任,加强检查落实,坚持每周两次例会制度,及时协调解决存在的问题;要严格对照年度目标任务和节点计划安排,定期深入工地现场,督促各责任单位加快建设进度。市政府将根据目标责任严格兑现奖惩。 三是抓好质量环节。各责任单位要进一步建立健全全方位、全过程的质量保证体系,严格执行工程质量终身负责制、项目法人责任制、工程招标制、监理制等规章制度,同时按照重点工程都要建成精品工程要求,精益求精、严而又严,确保工程质量高、效果好。建筑材料必须进行招标和比质、比价采购,严格工程资金管理;施工队伍要整体素质好、技术水平高、施工业绩突出,施工过程要坚持高标准、严要求,市政府将建立政府部门监督、建设单位负责、监理部门控制、施工单位保证的质量管理体系,对各重点工程建设质量的技术指导与检查,对工程建设的每一道环节实行全过程的跟踪管理与监督,坚决杜绝工程质量事故的发生,确保每一个工程项目都成为优良工程。关于项目的建设,我强调一下廉政问题。城建工作涉及的资金量大,要高度重视和加强廉政建设。所有政府投资的项目要坚持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全面推进工程招投标和政府采购,强化要害环节的控制,确保把城建重点工程建设成为“廉政工程”。市财政要加强政府工程建设资金的会计监督,深入进行成本核算,减少资金浪费,有效控制成本,提高投资效益。市审计部门要按照“事前介入、事中把关、事后审计”的要求,加强对重点工程的全过程跟踪审计。市监察部门要全程介入,对违纪行为要坚决、严肃予以查处、决不姑息迁就。总之,要通过大家共同努力,切实把城建重点工程、实事工程等项目建成社会肯定、群众满意的工程,使我市的城市面貌、人居环境、创业条件有一个新的变化。(三)强化城市管理。全市城管局长暨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会日前已经召开,工作目标已经明确,关键是抓落实。要做到严格管理、综合执法,细致周密 、重视细节,在“严、细、精、深”上下功夫。要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和“整脏治乱”为载体,加强城市综合管理,巩固“创卫”成果。要加大中心城区公交客运秩序整治力度,积极探索供水、污水与垃圾处理费合并征收工作,推进“数字化城管”和“人性化城管”进程。积极开展违法违章建筑的查证认定工作,集中力量开展拆违专项行动,坚决拆除违法建筑,严厉打击“非法房开”行为。 (四)强化住房保障。要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关于促进房地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有关政策规定,坚持做好每月一次的房地产开发企业定期工作调度会,提高服务质量和办事效率,开发建设一批环境优美、设计合理、功能齐全、设施完善的优秀住宅小区,确保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42亿元。要把解决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继续坚持“一手抓保障,一手抓规范”的思路,推动住房保障向纵深发展。各县(市、区)都要按照国家、省、市的政策要求,建设一批经济适用住房项目。扩展廉租房保障面,确保达到“住有所居”的目标。(五)强化城镇建设。重点督促指导30个重点镇、10个县城加快发展,全力打造一批高品位、上档次、传承当地传统文化和民族特色、展现当地风貌的小城镇,完成小城镇建设投资26亿元。进一步抓好村庄整治工作,在整体推进的同时要重点选择在国道、省道沿线规划建设一批独具黔北民居建筑风格、配套设施完善、环境整洁优美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六)强化环保工作。全力推进污染物总量减排各项工作,确保完成年度减排任务。继续深化“创模”工作,落实规划项目,加强环保基础设施建设,加大环境执法力度,确保重点企业达标排放,全面提高固废综合利用率,顺利推进年度“创模”计划。继续推进饮用水源保护工作,整治农村水源污染,推进各县水源保护勘界定桩工作,确保饮用水源地水质安全。继续加强生态环境建设,组织编制《遵义市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建立生态补偿机制。继续加强环境能力建设,完成市环保应急指挥中心建设,提高应急处置能力,进一步保障区域环境安全。(七)强化各项工作。一是强化人防战备工作。加快人防应急指挥中心建设步伐,搞好人防指挥机构的搭建和人防疏散地域基础建设工作,全面完成今年火箭残骸回收任务。认真组织开展辖区内主要经济目标的普查,切实搞好人防工程维护管理。加大执法力度,制止违规行为,依法查外严重违法行为。二是强化公积金归集和扩面工作,按照“强管理、重归集、抓队伍、树形象”的要求,确保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业务基本满足缴存职工住房消费需求的同时,确保资金安全有序供应。全面推进企业住房公积金制度建设。三是强化城区园林绿化管理,加大雪凝天气后的补植补造力度,努力打造园林精品,提高绿化、亮化、美化水平。四是认真贯彻落实国土保护基本国策,强化城市土地储备工作,进一步规范土地出让行为,全面提升国土资源管理水平,提高土地利用效益。三、加强领导,落实责任,扎实有效推进“创模”各项工作任务的深入开展去年,我市在“创卫”成功后,市委、市政府又科学务实地提出了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和“国家环保模范城市”这个目标,这是一项惠民更广、要求更高的伟大事业,是打造与遵义知名度相称城市品牌的有力抓手。9月25日,市委、市政府“双创”工作动员大会后,“创模”办公室开展了许多卓有成效的工作:加强了对“创模”工作的研究,使“创模”工作思路更加清晰;加大工作的协调力度,及时掌握各有关部门“创模”工作的开展情况,推动“创模”工作的全面开展;委托环境保护中介机构编制我市“创模”规划,为我市的“创模”工作制定科学、合理的实施方案;主动与社会各届人士进行沟通,争取社会的理解、支持。在十七大刚刚闭幕之时,慕德贵市长亲自率团,邀请省环保局负责人一起,向国家环保总局正式递交了“创模”申请,得到了国家环保总局的高度肯定。但是,我们也要正视存在问题:一是“创模”工作开展很不平衡,认识还需进一步提高,许多部门还未将“创模”工作摆上议事日程,责任还没有明确到人,有的甚至还在潜意识中认为是配合环保局的工作,敷衍塞责,应付了事;二是一些“创模”硬指标还存在较大差距,需要下大决心,采取强有力的措施推进;三是“创模”办公室日常工作还需要加强;四是“创模”工作的宣传力度需进一步加大。对此,我们必须要有一个清醒的认识,一定要坚定“创模”工作的信心和决心,一定要抓住重点,咬定这个目标不放松,认真对照 “创模”考核标准,努力加快创建步伐:一是优化产业结构,降低能耗水平。要按照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要求,针对目前我市高耗能产业比重偏大的实际,大力调整产业结构,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二是加大现有污染源的治理力度,减少污染物排放。要结合城市发展规划和企业发展规划,对部分存在安全隐患、污染较重的工业企业实施搬迁,改善中心城区环境质量。加大监管监控和现场环境监察力度,积极开发和利用清洁能源,建设管道煤气(天然气)工程,改变居民以煤为能源的生活方式;加快公交车和出租车节能减排工程。三是多渠道筹措资金,加大环境保护投入。采取bot等方式,引进投资者加大对我市城市污水处理、危险废物处理等基础设施方面的投入,提高我市城市污水处理率和危险废物处理率;督促重点工业企业加大环保投入,保证企业污染物稳定达标排放。四是加大“创模”宣传力度,营造良好的“创模”氛围。要认真策划 “创模”宣传方案,充分利用电视、广播、报刊等新闻媒体,要发动街道、社区、居委会等基层组织。搞好“创模”宣传;要结合“植树节”、“地球日”、“世界环境日”等主题日,组织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创模”宣传;要以创建“绿色学校”为动力,积极开展环境教育,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环保社会实践活动,努力培养未来一代的环保意识。五是要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努力形成“创模”合力。要进一步明确责任,细化各小组“创模”工作方案;要加强“创模”的调度,形成定期调度会议制度,推动“创模”各方面的工作协调开展;要加强“创模”工作的调研,针对“创模”工作存在的突出问题和难点,进行专门研究,寻求切实可行的解决措施;要结合实际,增强“创模”办公室的力量,落实“创模”专职工作人员,充分发挥办公室在日常协调、调度方面的作用。同志们,做好城市建设管理、环境保护和“双创”各项工作,任务艰巨,意义重大。我们要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进一步解放思想,坚定信心,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更加饱满的精神状态和务实的工作作风,全面推进我市城市建设 与管理工作又好又快的发展,为建设宜居环境城市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文明城市创建工作计划范文4

新型婚育文化与城市文明的关系。新型婚育文化的本质是城市精神文明建设的问题,它包括文化、习俗、社会治安等诸多方面。文化具有凝聚、整合、同化、规范社会群体行为和心理的功能,是其他社会要素无法取代的。建设城市文明,在抓物质文明和政治文明建设的同时,更要注重建立起一种适合于城市居民的文化观念。一旦这种文化观念能够形成并深入人心,就能在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的层面上发挥其广泛、稳定而持久的影响。

新型婚育文化是生育观念、婚育习俗、生育行为的综合产物。包括文化、风俗、法制、家庭和谐、社会稳定等内容,是城市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任务。婚育文明要求人们在恋爱、婚姻、家庭及生育过程中按照国家法律法规的规定,遵循现代婚育观念、科学生育方法和社会道德规范,自觉履行公民合法的婚育权利和义务。因而,婚育文明是城市文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文明在居民婚育、节育、不育等方面的具体表现。所以,在城市文明建设中,必须坚持把生育文明建设与精神文明建设相结合,与培养新型市民、建设文明家庭相结合,以富在社区、乐在社区、美在社区为重点,使广大市民真正过上丰富多彩的精神文化生活,充分享受婚育文明与城市文明给市民带来的实惠。

城市新型婚育文化建设的内涵。通过在城市社区广泛深入开展,男女平等、优婚优孕、晚婚晚育、少生优生、生男生女顺其自然、女儿也是传后人、男性参与计划生育、计划生育丈夫有责等科学、文明、进步的婚育观念成为社会主流风尚,市民树立起适应城市建设需要的婚育思想观念和婚育文明意识。晚婚晚育是从结婚和生育的时间上对人们提出的要求;优婚优孕、少生优生是从生育的数量和质量上对人们提出的要求;男女平等是从夫妇和子女性别在社会和法律地位上对人们提出的要求;生男生女顺其自然是从生育性别规律选择上对人们提出的要求;女儿也是传后人是从遗传和财产继承方面对人们提出的要求;男性参与计划生育是从男性成员在社会和家庭中参与计划生育上对人们提出的要求;计划生育丈夫有责是从丈夫实行计划生育、避孕节育方面对人们提出的要求。通过建设城市新型生育文化,实现城市婚育文明。

满足市民需求,找准新型婚育文化建设的切入点。市民喜的是实的,烦的是虚的,盼的是服务。计划生育工作开展多年来,之所以能够日益深入人心,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一致拥护,靠的就是实实在在的优质服务。少生、优生,成才已经成为广大育龄市民的第一需求。围绕满足市民需求,大力开展优质服务,在服务中开展温馨化、面对面的宣传教育,是城市新型婚育文化建设的切入点。

围绕优婚、优孕、优生、优育,社区、街道计划生育技术服务人员,为广大育龄妇女提供上门综合服务,把宣传、政策服务送到家,城市文明建设建到哪里,计划生育服务就延伸到哪里,新型婚育文化建设就到哪里。以点带面,全面开展婚育新风与城市文明建设同行。一是开展优婚优孕、优生优育知识的咨询,向市民发放宣传品、宣传单和宣传挂图,向广大适龄青年大力宣传婚前检查的好处。澄清对婚检的模糊认识。在社会上营造“婚前查体好处多”,“婚前不查体,害人又害己”,“婚检早干预、生活无忧虑”的良好氛围。二是开展产期保健教育服务。为育龄妇女和孕产妇提供孕产期保健指导服务为孕妇、产妇提供卫生、营养、心理等方面的咨询和指导以及产前定期检查等医疗保健服务指导。三是开展优生优育教育服务。充分利用社区“五期教育”培训班,大力宣传优生优育知识;社区、街道计划生育服务站设立咨询服务热线,为市民及时提供咨询服务;社区、街道计划生育工作人员在药具随访、产后随访、术后随访服务中负责进行分类指导,有针对性地做好优生优育宣传教育工作。四是开展育儿护理教育服务。为产妇提供科学育儿、合理营养、母乳喂养等知识的指导教育和儿童卫生保健服务。五是开展幼儿早期教育服务。六是开展产后随访服务。对母亲生育孩子特别是生育女孩的给予探望慰问,让生育女孩的母亲心中感到温暖,在家庭有地位,在社会上感到光荣。对育龄妇女生育后无人照顾、服务跟不上的,由社区、街道计划生育工作人员或育龄妇女小组长负责照顾。七是采取多种形式对城市下岗、失业母亲和城市特困母亲进行职业技能和实用技术培训,上门开展现场技术指导、服务,切实帮助解决生活过程中的技术难题。通过开展服务,满足市民需求,架起计生干部与广大市民联系的桥梁,拉近与市民的距离,在服务中宣传计划生育政策,在服务中落实管理措施。

以开展活动为载体,抓好新型婚育文化建设的结合点。一是与开展关爱女孩、关爱母亲套餐行动相结合。大力开展以关爱女孩生命权、推进出生人口性别比平衡,关爱母亲生育、推进少生成才工程,关注母亲健康、推进建设文明幸福家庭,关注母亲生活、推进妇女地位提高,关注母亲子女入学、推进生育政策引导,关注母亲权益、推进男女平等为主要内容的“关爱女孩关爱母亲套餐行动”,加快实现由控制人口数量向综合治理人口问题的转变,由管理主导型向优质服务型的转变,营造有利于女孩生活、成长的环境。二是与落实奖励扶助政策相结合。建立人口福利基金,落实计划生育优惠奖励扶助政策,帮助独女户、二女户和计生困难家庭发展经济,解决养老方面存在的实际困难。完善对计划生育特困家庭进行救助的长效机制,确保让计划生育特困家庭得到救助。充分利用电视、报纸等媒体,大张旗鼓地宣传少生快富典型、符合二孩生育政策终生只要一个孩子的家庭和计划生育奖励扶助制度,在社会上营造“计生家庭有困难,政府救助度难关”,计划生育好,政府帮养老”,“听党的话不吃亏,计划生育得实惠”的良好氛围。三是与完善网络载体相结合。健全社区、街道计划生育队伍,形成一个自上而下完整的网络体系,发挥系统内的人才优势和阵地优势,向广大群众宣传人口和计划生育政策法规、避孕节育、优生优育知识。要运用远程教育网络这一现代教育手段,组织广大育龄妇女学知识、学文化、学习人口和计划生育法律法规,提高计划生育宣传教育的覆盖面和渗透力。四是与开展计划生育经常性工作相结合。向育龄市民宣传落实长效节育措施不仅有利于身体健康,也是每个公民应尽的计划生育义务。要按照“首选长效、注重实效”这个原则,引导育龄市民自觉落实长效节育措施,提高长效节育措施率。既要向群众宣传实行晚婚晚育的好处,也要向群众宣传实行晚婚晚育是每个公民的义务,积极引导育龄群众自觉实行晚婚晚育。要加大入户宣传的力度,要掌握方式方法,按照分类,根据育龄群众普遍的心理反映,采取算对比账、说服教育、典型引导等办法,把履行计划生育义务变成市民的自觉行动。五是与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结合起来。要把“计生国策早知道, 婚育新风润万家”活动的工作目标纳入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中,通过妇女双学双比、巾帼建功活动、创建文明城市、文明街道、文明单位等形式和载体,把城市新型婚育文化建设活动引向深入。

广泛动员市民,把握新型婚育文化建设的着力点。计划生育工作的重点是市民,市民需要教育,教育就靠宣传。广泛动员市民,让市民宣传市民,让多数人做少数人的工作,形成计划生育工作与广大市民同期共振,是新型婚育文化建设的着力点,也是人口计生工作今后努力的方向。

(一)大力开展“计生国策早知道,婚育新风润万家”活动。市民力量在于组织动员,市民工作在于告知管理。建设新型婚育文化,必须动员全社会的力量行动起来,让“计划生育我的责任”“计划生育我的义务”“计划生育我的权利”深入人心,让市民在充分享有计划生育权利的同时,自觉履行计划生育义务,尽计划生育的责任。让市民切实感受到自觉实行计划生育是对国家负责、对家庭负责,也是对自己负责;只有少生才能快富,只有优生才能幸福,才能创建人与社会的和谐进步。

“早”就是把宣传教育放在计划生育工作的首位,任何工作都要坚持宣传先行,只有让市民早知道、早了解、早明白,市民才会理解,才会支持。让广大市民早知道计划生育权利、义务和责任,必须充分相信市民,紧紧依靠市民,广泛动员市民,吸引市民参与,发挥市民的积极性和创造力,让他们成为活动的主人,在参与中受到教育,得到提高。让广大市民知道实行计划生育是计生法规赋予的责任,是社会资源环境要求的责任,是对家庭成员和个人幸福的责任,不尽计划生育责任就要受到行政的、法律的、经济的制裁,就要受到社会舆论的谴责。晚婚晚育、少生优生、落实节育措施、接受健康查体都是公民应履行的义务,享受独生子女父母奖励费、晚婚晚育奖励、计划生育服务等都是公民应享有的权利,充分享受权利的前提是自觉履行好计划生育义务。通过开展这项活动,让每个人切实感受到自觉实行计划生育是对国家负责、对家庭负责,也是对自己负责,让市民在充分享有计划生育权利的同时,自觉履行计划生育义务,尽计划生育的责任。把工作重心下移,与市民离得越近,工作就越实在、越有效。

文明城市创建工作计划范文5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精神和市委、市政府关于“创建文明城市,构建和谐xxx”的重大战略部署,根据市创建指挥部[XX]50号文件要求,结合我委工作实际,突出围绕树立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实现xxx市工业经济新跨越,构建规范守信的市场环境等方面,深入开展创建文明城市工作。为提高创建水平,确保创建文明城市工作取得实效,特制定创建工作规划:

一 、奋斗目标

大力加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与和谐社会建设,努力实现民主政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目标。实现xxx工业经济跨越式发展,加强道德和诚信建设,改善投资软环境,圆满完成xxx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赋予我委的各项工作目标任务,为实现我市建成全国文明城市作出贡献。

二、总体要求

按照市委、市政府“立足科学发展,着力自主创新,完善体制机制,促进社会和谐”的总体要求,紧密结合市经委的工作实际,按照《文明城市测评体系》和“操作手册”的标准和要求,推进xxx市工业经济发展和工业系统信用体系建设,全面提升工业系统创建水平,促进形成工业强市,社会和谐的良好局面。

三、工作步骤

XX年,认真制定规划,落实目标任务。

XX年,加强创建管理,夯实长效机制。

XX年年,落实扎实创建,实现总体达标。

2008年,巩固提高自查,做好迎接准备。

四、五项机制建设

为落实xxx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赋予我委的各项工作目标任务,着力抓好五项机制建设。

1、领导机制。创建工作由党组书记、经委主任戴晓明同志亲自抓,把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纳入经委议事日程和目标管理,制定年度创建计划和方案,检查落实情况,并将任务层层落实到工业系统。

2、组织机制。机关精神文明领导小组负责全国文明城市工作的组织实施,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创建规划的制定和日常管理工作。由机关党委办公室牵头,具体工作由整规办、人事处、办公室、监察室、综合处及相关业务处室分工负责。明确任务,分工负责,齐抓共管。

3、创建机制。按照《文明城市测评体系》和“操作手册”的标准和《xxx市经委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目标任务分解表》,制定工作计划,健全创建标准,落实目标任务。

4、考核奖惩机制。一是建立督查考评制度。将创建工作纳入市经委目标管理,将目标任务分解到各处室,定期召开创建工作目标考核会,确保创建工作落到实处。二是建立激励约束制度。在创建文明城市工作进行专项目标考核的基础上,对创建工作的先进给予表彰。对工作进展缓慢甚至存在严重问题的要限期整改,并取消其文明处室评选资格。三是建立诚信监督制度和建立投诉举报和廉政监督评议员制度。公布投诉办法对依法行政情况进行监督;依靠企业、基层和社会共同监督服务质量、工作作风,促进诚信政府和企业建设。

5、建立信息反馈机制。高度重视信息工作,加强信息沟通,形成上下贯通的信息反馈机制。一是加强宣传,提高认识进一步加强创建文明城市意义的宣传,深入普及创建文明城市知识,使创建工作深入人心,提高干部创建文明城市的自觉性。二是有效利用经委网站,设立“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专栏,交流创建经验,表彰先进,沟通创建信息,形成良好的创建氛围。

文明城市创建工作计划范文6

关键词:呼和浩特 创意产业规划布局

创意产业,是指以个人创意、创新为动力的产业,是文化艺术创意和商品生产的有机结合。它包括广告、工业设计、建筑艺术、手工艺品和时尚设计、软件及计算机服务、音乐、表演艺术、体育、电影与录像、交互式软件、出版业、电视、广播、以及旅游、会展、博物馆和美术馆等诸多方面,具有创新性、渗透性、强辐射性、高附加值等特点。创意产业是在知识经济时代,全球化消费浪潮高涨的大背景下发展起来的朝阳产业。

创意产业在发达国家提出不过7年,而每天为世界创造高达220亿美元的产值,并以5%的速度递增。我国的上海、深圳、成都、北京等城市积极建立创意产业基地,创意产业有了快速发展。呼和浩特是内蒙古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是西部大开发的主要城市之一,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十一五”时期,是呼市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速推进工业化和城市化,构建和谐首府城市的关键时期,发展创意产业对提高城市工业和服务业水平,提升城市品位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一、呼和浩特市发展创意产业的重要意义

进入新世纪以来,呼市现代工业、现代服务业、基础设施建设等各方面发展迅速,地区生产总值增速连续5年在全国省会城市中保持第一,成为全国最具活力和最有吸引力的中心城市之一。呼市“十一五”规划要求力争到2010年综合经济实力进入西部省会城市前3名,达到全国省会城市中等偏上水平,使呼市成为具有较高现代化水平和层次品位的草原大都市。

实现上述要求和保持城市可持续发展,需做各方面的努力。在城市间的竞争日趋激烈的趋势下。我们应该认识到城市的竞争和发展,除雄厚的资本和资源之外,主要依赖人才、技术、管理和文化等无形资本和资源,特别是高附加值产业的发展。

(一)创意产业的高附加值可以推动首府产业升极

制造业的可持续发展不仅在于发展规模和产品数量,还关键在于对核心技术和自主设计研发能力的撑控,在于产品的科技和文化含量。呼市在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中,制造业规模不断扩大,水平不断提高,特别是一批高新技术产业大项目,使呼市的产业结构得以调整,资源得以整合。目前,乳业、电力、电子信息、生物制药、冶金化工,机械制造等产业已成为呼市新的经济支柱,对地区生产总值和财政收入的贡献率不断增大。但其中真正属于自己掌握的核心技术和文化创意很少,自主知识产权的品牌不多。我们要通过自主创新从“中国制造”走向“中国创造”。科技和创意是“中国创造”的两个轮子,“中国创造”既需要中国科技,更需要中国创意。现在呼市制造业产品设计水平低、文化含量低是―个很突出的问题。因此,我们一定要不断提高自主技术和文化创意内涵,发展创意产业,使创意文化渗透到整个制造业中去,为城市可持续发展和打造“创意型城市”而努力。

(二)创意产业的高附加值可以推动首府服务业向高品位的现代服务业转变

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城市传统服务业必须经过改革创新向现代服务业转变。城市现代服务业是增强城市竞争力、吸引力、辐射力的重要方面。呼市在“十一五”规划中提出要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增强首府综合服务功能,大力发展商贸物流、信息服务、会展旅游、金融保险、科技教育、文体传媒、房地产、社区服务服务产业,着力培育区域性商贸物流中心、信息服务中心、旅游中心、金融服务中心、科技教育产业中心。发展现代服务业需要创新意识、创意文化。显而易见。发展创意产业极为重要,对提升现代服务业有带动作用。

(三)创意产业的高附加值可以推动首府城市建议升级提升城市品位

在我国城市建设规划中,一般都存在旧城区改造,老工业区置换,新城区和工业园区规划等问题。上海等城市借助创意产业的发展。实现了从传统工业向现代服务业的跨越。呼市可借鉴上海等城市的经验,发展创意产业,改造置换旧城区或工业区,合理规划城市建设,完善中心城市功能,提升品位,打造首府城市建设新形象。

二、呼和浩特市发展创意产业的条件

创意产业是文化产业,与地区文化资源和文化基础设施关系密切。呼市具有丰厚的历史文化资源,发展创意产业有优越的条件。

(一)民族和历史文化资源

呼市是内蒙古草原上的一颗明珠,具有深厚的中华民族文化底蕴和以蒙古族为主体的少数民族地域文化特色。从50万年前的“大窑文化”开始,鲜卑、柔然、突厥、契丹、女真、蒙古等民族相继在这里演绎了文化相承、民族融合的壮丽诗篇。呼市是一座有400多年历史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这里有战国的云中古城遗址,汉代的昭君墓遗址、明清的召庙宗教文化遗址以及民歌、长调、地方戏、剪纸、壁画、服饰、地方美食等多种物质或非物质文化遗产。这都是发展创意产业的重要资源。

(二)科技文教信息资源

呼市是国家科教兴市试点城市,2006年又被列为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城市。现拥有科研机构上百个,各类专业技术人员近10万人。拥有全区一流的高等教育体系,特别是设计创意教育已形成规模。拥有内蒙古师大国际设计学院、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内蒙古工业大学建筑系和美术系、内蒙古农业大学园艺系和美术系、内蒙古建筑设计学院以及一批具有实力的影视、传媒、广告、电脑设计、服装、饰品设计、室内设计等高职大中专院校或专业,已为全区培养输送了一大批设计、创意人才。呼市还拥有全区一流的博物馆、美术馆、体育馆、图书馆、展览馆,全区一流的信息服务网络,“十一五”,规划还提出建设“数字呼市”的战略,大力营造有利于创新和知识产权保护的环境。2005年专利授权数量占全区40%。

(三)区位条件和人居环境

呼市地理位置优越,距首都北京仅669公里,是大首都圈和环渤海圈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西部大开发中,是承东启西的重要城市之一。呼市又是一座沿边开放城市,早在汉唐时期,这里就是祖国内地对外交往的重要通道,明清时期已是商贾云集之地。改革开放以来,呼市已同世界上许多国家和城市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

呼市气候宜人,夏无酷暑,冬无严寒,蓝天白云,芳草清新。从2005年开始,呼市确定了建设“草原都市”的城市发展思路,并按照国家园林城市的要求,构建城市绿色生态系统。城市建设不追求城市的“高大全”外形,而追求适宜居民生存发展的空气清新、卫生环保、法制完备、社会安定、教育优良、文化繁荣、科技发达、服务优质、风气良好的人文环境。“天堂草原、魅力青城”是吸引国内外、区内外创意人才,启发创意灵感,发展创意产业的理想城市。

三、呼和浩特市发展创意产业的对策

(一)学习借鉴国内外和本地区的经验

英国是创意产业的发源地。其经验是政府引导、市场运作,通过

非赢利性的公共服务平台,整合社会资源,推动创意产业形成和发展。英国政府制定创意产业发展政策和规划,建立创意产业发展基金;而非政府性的创意产业发展局(CIDA)对创意产业进行管理协调。创意产业局下面集聚了一系列非赢利性的创意中介服务机构,提供包括金融、法律、建筑、产业等方面的咨询服务,帮助传统企业进行创意产业转型,为创意产业筹集资金,进行项目策划和评价,向全国12万家创意类企业提供有效服务。

我国上海发展创意产业的经验是以个人创办艺术工作室为契机,以市场带动为基础,以政府扶持为后盾,做大做强创意产业。上海莫干山路50号,原为旧厂房区,出租招商,一名画家将工作室搬到这里,逐渐成为创意头脑型单位的集聚地。上海市政府洞察到这“偶然中包含的必然”,一个以保护和开发利用旧工业历史建筑为切入点,发展创意产业,带动现代服务业的构想迅速形成并实施。上海市启动了18个创意产业集聚区,并计划用3-5年时间,在这些集聚区形成100家中外设计大师领衔的原创设计工作室。上海还在浦东张江开始建设上海文化科技创意产业基地,计划经过5-10年的发展,使该基地集聚200家左右的文化企业,文化产业总产值达到300-500亿元。

上述国内外经验,表明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个人创意创业,社会组织服务、政府扶持规划的关系,显示了创意产业发展之路,这是值得学习借鉴的。就呼市而言,诸如连续7届昭君文化节的成功举办,蒙牛集团与湖南卫视成功打造“中国超女”活动,伊利集团成功申请北京奥运会乳品赞助商等均是文化艺术创意与市场经济有机结合的成果,属于创意经济的范畴。昭君文化节被国际节庆协会(LFEA)评为“中国最具发展潜力的十大节庆活动之一”。这些成果和经验也是值得我们总结的。

(二)以正确的理论为指导

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人为本”,发展创意文化产业,不断满足广大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

发展创意产业,仅以传统的文化观念、审美观念、设计观念指导实践是不够的,要学习西方的先进理念。西方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就针对工业化和城市化的需要,开展了现代哲学、现代美学、现代艺术、现代设计各方面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对现代工业、现代城市、现代生产生活方式予以指导和全新设计。

要把当代的科学理论同本地区、本民族的文化特色相结合,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形成我们自己的创意经济理论以指导创意产业的发展。

(三)以首府文化产业发展规划为依据

在2000年,市政府就关于首府文化建设制定了发展规划。在“十一五”规划中,又进一步提出,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高水平建设民族文化大市,积极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加快培育一批具有全国以至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的文化品牌,到2010年,基本建成民族文化大市。上述规划制定了首府呼市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指导思想,总体目标和工作重点。

(四)使创意产业个性化发展与政府统筹规划有机结合

一方面,创意产业是个性化的,独具特色的,没有个性,难成创意,没有个性难以形成集聚效应。我们要鼓励艺术家、设计家、文化人自主创业、勇于创新、争创一流,为首府经济社会发展和提升城市品位服务。

另一方面,政府扶持要得法、有步骤、分阶段,合理规划布局创意产业,避免一哄而上,只重规模,不重质量;只重形式,不重内容。可学习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做法,由政府拿出规划,社会组织予以支持,市场发挥作用,培育创意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