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婴护理规范范例6篇

母婴护理规范

母婴护理规范范文1

关键词:舟山群岛新区 二孩政策 母婴室 规范化 对策建议

中图分类号:C 92 文献标识码:A

一、母婴室建设的作用

公共场所设立母婴室,体现了一个城市对妇女权益的尊重,也反映了对婴儿健康成长的关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提出,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完善人口发展战略,“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二孩政策的全面实施,让更多女性加入“新生母亲”这一群体,成为孕期妈妈。而城市建设标准化母婴室,不仅仅事关“新生母亲”这一数量庞大的群体的利益,也是校验一个城市文明程度的标尺。但是,母婴室的建设却给人一种被忽视的感觉。对此,笔者通过对舟山群岛新区公共场所母婴室设置的调研,深入了解了新区母婴室的建设情况,并提出了相应对策,希望能以此帮助舟山群岛新区建设和普及规范化母婴室,同时也对其他城市公共场所的建设起到积极作用。

二、母婴室设置情况

(一)设置数量不足

母婴室作为一种公共设施,首先保证的就是在数量上满足适用人群的需求。在统计调研舟山群岛新区母婴室设置情况的过程中,笔者了解到,已设置的母婴室并不能很好地满足哺乳期女性及孕产妇的需求。表现在以下三方面:一是在商城、广场内设置母婴室的不多。公共设施的完备是商城、广场吸引人流的保证,此时母婴室的建设就显得不可或缺,而笔者在走访舟山市定海区、普陀区各个大型商城的过程中,仅仅找到寥寥几家商城设置了母婴室。二是设置母婴室的单位机构较少。为哺乳期或孕产期的女职员提供专门的房间进行哺乳,不仅能体现该单位对女性权益的尊重,也能表现出其对婴幼儿健康成长的关怀。而母婴室在单位机构中的建设也并不是十分理想,以学校为例,怀孕的女教师并没有用来专门休息的母婴室。三是旅游景点的设置情况差强人意。旅游业作为舟山群岛新区的主要产业之一,吸引了大量本地以及外地游客的前来,景区设置母婴室,能很好地体现景区公共设施的周到性,也能给游客一种温馨感,从而加强游客的满意度,然而舟山市大多旅游景点还未投入建设母婴室。

(二)条件设施不完善

母婴室环境条件不理想,而且内部设施不完善,也是舟山群岛新区母婴室设置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笔者在调研过程中,从一些使用过母婴室的调查对象处了解到,部分母婴室并不是十分令人满意,但为了避免哺乳暴露带来的尴尬,只能选择将就。不满意之处主要体现在:一是未与公厕分离,卫生条件差。许多公共场所在建立母婴室时,会选择将母婴室设置在女性洗手间内部或旁边,目的在于节省空间与方便寻找,但也导致了卫生间的气味影响妈妈在母婴室内的哺乳与休息。同时也存在缺少专人打理,母婴室内卫生不理想的情况。二是条件过于简陋,设施不完善。母婴室既然是为了给妈妈们提供便利,就需要有完善的设施,而舟山市现存的母婴室大多只有简单的桌椅或洗手台,也没有温馨的布置,以至于这类母婴室并不能很好地满足使用者的要求。三是结合茶水间,私密度不够。首先,与茶水间相结合的母婴室能由他人自由出入,在一定程度上会打扰哺乳的进行。其次,这类母婴室的门通常不能关闭,门外往来行人能看到室内情况,这也导致了不能很好地保护母亲哺乳时的隐私。

(三)使用频率不高

尽管舟山市政府已经开始重视哺乳期女性及孕产妇权益的维护,部分医院、商城等公共场所也设置了母婴室,但是使用频率不高仍是母婴室设置面临的问题。母婴室使用频率不高的主要原因有:一是市民了解程度不够。由于没有专门的途径获取相关的母婴室设置信息,大多市民并不知道何处设有专门的母婴室。根据笔者对收集的调查问卷统计数据后分析,66.59%的调查对象对“舟山何处设有可以使用的母婴室”表示完全不知道,30.02%表示了解一点,了解较多的仅为3.39%。二是已设指向标识不完善。一方面,大多数公共场合的指向标识原先就已经存在,而新增母婴室后,指向标识未能及时更新,没有标明母婴室的方向。另一方面,存在将母婴室与洗手间共同设置的情况,而指向标识上只标明洗手间的方位信息,导致适用人群不确定是否设有母婴室。三是工作人员一知半解。工作人员同样起到引导哺乳期女性及孕产妇找到母婴室的作用,但在笔者前往设有母婴室的商场时,询问工作人员是否知道商场内部何处设有母婴室,部分工作人员表示不了解。而工作人员的一知半解也会让母亲们觉得此处并未设有母婴室。

(四)已有母婴室的取消

二孩政策下,确实引起了社会对母婴室建设的重视,但也存在将已经设置好的母婴室取消的情况。以舟山市某工商银行为例,其设置的母婴室本是作为其他工商银行各地支行母婴室建设的标准,但却已经取消,主要原因有:一是不对外开放,内部实际需求不多。内设的母婴室专门为银行职员准备,而并不对其他前来银行办理业务且有需要的女性开放,此外,需要哺乳或正值孕产期的女性职工几乎没有,从而导致了对母婴室的需求并不高。二是投入较高,占用人力物力资源。在母婴室的日常卫生情况维持方面,需要指定专人定期前去清洁,这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费用上的支出,而母婴室内部设备也需要经常维护,同样是一笔不可忽视的开支。三是形同虚设,母婴室不为母婴用。母婴室如果不是为了给哺乳期女性或孕产妇提供休息,那么其设置的意义便不大。而该银行设置的母婴室虽然名为“爱心小屋”,实际上却是员工小屋,是员工工作之余休息的主要场所。种种原因,导致了设置该母婴室的意义不大,最终结果则是被取消改建。

三、对舟山群岛新区母婴室建设的建议

(一)政府参与,增设母婴室

政府在公共场所标准化建设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应对母婴室设置数量不足的问题,寻找出根本的原因,并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来增设母婴室。一是法律规定,列入城市规划范畴。将母婴室建设列入法律范围内,能有效地促进大型商城、广场等公共场所,普及标准化母婴室。据报道,日本则将把设立母婴室写进法律,明确规定超过5000平方米的公共场所必须设立母婴室。[1]因此可以借鉴日本通过法律的手段,将母婴室的建设列入城市规划范畴。二是政策落实,设置单位机构母婴室。《女职工劳动保护规定》中提到,单位应给予有不满一周岁婴儿的女职工在每班劳动时间内两次、每次30 分钟的哺乳时间。因此,出台相关政策,将母婴室建设作为单位内部建设的硬性指标,能很好地维护女性职工的权益。三是财政补贴,鼓励景区加强建设。目前,舟山群岛新区各个旅游景点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大量的游客,旅游景点设施是否人性化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外来游客对舟山的印象。对此,市政府可以采取对景区进行财政补贴的方式,鼓励景区加强母婴室的建设。

(二)确立标准,完善条件设备

在母婴室的建设过程中,应当确立合适的建设标准,从各个方面完善母婴室的设备,而设备的完善,能大大加强适用人群对母婴室的满意程度。具体措施包括:一是实施管理措施,改善卫生条件。保证卫生条件的良好是母婴室投入使用的前提。母婴室所在公共场所的经营人员需指定专职人员负责管理母婴室的卫生情况,在卫生管理措施方面,要根据项目的具体情况,参照有关卫生标准,制定各项卫生管理制度,并负责检查落实。[2]二是规范设备标准,提高条件水平。目前新区母婴室配置条件水平参差不齐,标准化建设就显得格外重要。其中,舒适的沙发桌椅、婴儿护理台、洗手台等是必不可少的。同时环境布置的温馨也能很好地防止婴儿哭闹,安抚宝宝的情绪,以便哺乳的进行。三是倡导独立设置,加强哺乳私密性。以母婴室与茶水间相结合为例,这样确实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空间的利用率,但其他人员的随意走动也会给正在进行哺乳的女性造成困扰,对此,母婴室的独立设置就能有效地避免因他人无意闯入而形成的不必要尴尬。

(三)加强引导,提高使用效率

母婴室使用效率的不高,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对适用人群的引导工作做得不足,对此,可以采用编制指南手册、完善指向标识、工作人员定期培训等方式,来加强对适用人群的引导,以达到提高使用效率的目的。具体措施为:一是编制指南手册,提供母婴室的位置信息。对此,可以编制舟山群岛新区母婴室指南手册,在手册中列出母婴室清单,并提供相对应的详细位置信息,通过网络等方便市民获取的方式,将指南手册进行共享。市民也可以通过网络,对母婴室清单进行补充。二是完善指向标识,方便适用人群的寻找。通过更新原有标识或设立新的指向标识,来达到方便哺乳期女性及孕产妇寻找的目的。有学者认为,公共场所指示标识系统通过美观清晰的标识为初来乍到的人们指示方向,即给参观者提供了便利,又美化了园区环境。[3]三是组织定期培训,增加服务引导的人性化。以定期培训的方式,强化工作人员引导需求者的能力,加强其对母婴室功能的了解,方便需求者能第一时间找到母婴室,并能正确有效地使用母婴室中的设备,从而体现服务的人性化。

(四)规范使用,避免母婴室减少

将已设置好的母婴室取消或者改建的问题同样需要加以重视,此时应当规范母婴室的使用,避免因需求不高、耗费资源、形同虚设等原因而造成取消母婴室的情况。具体办法有:一是对外开放,解除使用限制。以上述银行为例,可以尝试将母婴室设置于银行内较为方便寻找的位置,并对前来办理业务时有所需求的女性开放,而不是仅仅局限于内部的工作人员使用。通过解除母婴室使用的限制,来提高对该类母婴室的需求。二是财政补贴,设立专项资金。针对母婴室日常维护需要不少开支的问题,可采取补贴资助的形式,缓解资金方面的压力,在我国部分地区,妇委会、总工会等国家机构会以资金、设备等不同的形式,对设有母婴室的学校、企事业进行补助。单位内也可以设置专项资金,以便于母婴室的日常维护。三是制度上墙,规范使用人群。规章制度作为一种硬性规定,不容易被忽视,对此,可以明确母婴室使用人群的范围,规范对母婴室的使用。同时,以温馨的表达方式,将何人能使用母婴室列入规章制度贴于母婴室墙上,以便更好地防止其他人随意占用母婴室资源。

参考文献:

[1] 王新媛.谭晶化身“新生母亲”代言人[N].山西青年报,2016- 03- 07(002)

母婴护理规范范文2

[关键词] 母婴同室;风险管理;零缺陷管理

[中图分类号] R473.7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4)01(c)-0113-03

所谓风险管理就是一个管理程序,是指对现有的和潜在的医疗风险的识别、评价、处理、监控,并对潜在风险进行评估,以减少医疗风险事件的发生[1]。产科是高风险科室,母婴同室护理中存在许多风险[2]。因此加强产科风险管理,是提高产科护理管理质量的一项重要指标。本研究通过回顾性分析2006~2009年及2010~2013年在本院出生并入母婴同室的3491、3580例新生儿的临床资料,探讨新风险管理制度对母婴同室的影响,以期为临床提供指导,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0年1月~2013年9月在本院出生并入母婴同室的新生儿共3580例作为观察组,胎龄35~43周,体重2230~4650 g,新生儿Apgar评分5~10分,平均(8.6±1.1)分;母亲年龄21~35岁,平均(26.9±5.5)岁;所有新生儿均未见明显异常,无新生儿肺透明膜病及硬肿症等疾病。另外,选择2006~2009年在本院出生并入母婴同室的新生儿共3491例作为对照组,胎龄35~42周,体重2201~4721 g;新生儿Apgar评分4~10分,平均(8.5±1.6)分;母亲年龄21~37岁,平均(27.3±6.1)岁。两组研究对象在胎龄、体重等一般资料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风险管理方法

对照组仅行院内常规风险管理制度,观察组则实施新的全面风险管理制度,具体内容如下。

1.2.1 规范新生儿入室的评估 ①核对身份标识:在其手腕及脚腕佩带床号,并对姓名、出生年月、体重等项目进行核对,防止治疗护理时出现换错婴儿等事故的发生。②新生儿出生时情况的评估:如出生Apgar评分的评估情况,对Apgar评分

1.2.2 产妇及家属对新生儿护理认知程度的评估 母婴同室的新生儿在出生后放在母亲身边,喂奶及更换尿布等基本护理由产妇或家属完成,评估其对婴儿喂养方式的知晓能力,对更换尿布的技巧,睡眠方式与周期,对婴儿一般情况的观察等护理水平,有利于做好护理指导,预防新生儿臀红、窒息及家属焦虑等情况的发生。

1.2.3 积极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 ①新生儿异常情况的护理:出现面色青紫、呼吸异常、口吐白沫等情况的新生儿应及时处理并报告医生;新生儿出生24 h无大小便时应引起重视;新生儿出现呛奶时,俯卧拍背,引出口腔残留奶,必要时吸氧吸痰,转新生儿科观察;对于重度黄疸不转新生儿科的婴儿,应严密观察有无拒乳、抽搐情况;新生儿头皮血肿者应静卧3 d,观察血肿变化及新生儿的反应情况,告知家属勿按摩、碰撞局部等;新生儿红斑应请皮肤科会诊。②落实护理巡视制度:新生儿出生24 h内每小时巡视1次,24 h后每2小时巡视1次,有异常情况者加强巡视;巡视时注意观察新生儿的面色、反应、呼吸、哺乳、呕吐及大小便等情况,同时督促及指导母乳喂养,告知母亲发现异常及时呼叫,呼叫后护士必须以最快的速度到达患者床边,防止新生儿发生呕吐、窒息。③落实告知制度,做好健康宣教:告知与宣教是辅相成的,新生儿入母婴同室时,须向产妇及家属宣教母乳喂养知识及注意事项,并由产妇或家属在入院须知上签字;针对产妇及家属的护理能力做好护理指导,告知新生儿应单独睡小床,每次喂母乳后竖抱,轻拍婴儿的背部,头侧卧位睡,防止呕吐、窒息;在新生儿沐浴前后须认真查对,避免出现新生儿错抱现象;在母婴分开时防止婴儿被盗。④制订安全防范流程及护理工作指引:查找工作容易发生安全隐患的环节,制订工作流程及护理工作指引,如新生儿转入转出流程、疫苗接种流程、探视指引等,防止隐患发生。⑤护理记录书写规范化、质控化:在法制社会里,医疗护理记录成为医疗官司的证据记录[3];随着患者及家属维权意识的日愈增高,要求各种文件书写应及时、全面、准确,防止因书写记录导致医疗护理纠纷及事故的发生,降低风险的发生;护理文书书写规范化、质控化就是要求护理人员如实记录新生儿的护理变化,尽量避免遗漏、错写、涂改等情况的发生,同时培养护理人员的观察能力、书写能力[4-5]。

1.2.4 坚持“零缺陷”的管理理念 强调第1次就把事情做好,针对每一步进行事先预测和实时监控[6],为消除或减少母婴同室的隐患,提高护理质量,工作的每个环节都进行隐患评估与自我考核,从而获得持久的进步。

1.2.5 提高护士风险防范意识与能力 及时通报医院有关安全的信息,组织学习《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及医疗、护理纠纷的个案分析等;注重培养护士的个人修养和“慎独”能力,加强培训、考核各项规章制度和护理安全制度,提高护士防范护理风险的意识及自我保护意识[7]。

1.3 临床观察指标

观察新生儿并发症情况,包括误吸、病理性黄疸、脐部感染、低血糖及猝死等;记录母婴同室中的差错、事故及护患纠纷发生情况;制订满意度调查表,以100分计,于产妇出院前发放并由产妇及家属自主填写,全数回收后实施统计。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3.0统计学软件对相关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例数或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

2 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新生儿入母婴同室后的院内感染等并发症情况明显减少,且差错、事故及医疗纠纷发生率明显降低,产妇及家属的满意度明显提高,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母婴同室虽然对母婴有利,但也加大了护理管理的风险。护理风险是指医院内患者在护理过程中一切有可能发生的不安全事件[8]。爱婴区护士务必要有防范风险意识、能预见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风险,减少护理风险,提高护理质量。作为管理者,应做好以下几点:①要做好人力资源调配,科学排班,职责明确,医护紧密配合,层级清晰,发挥传帮带的效果。有资料显示,医疗护理差错事故最容易发生在夜间、午间以及交接班期间[9],因此,应做好这些薄弱环节的工作,合理安排人力资源,加强巡视,以减少不必要的风险发生。产科应根据其特点,在生育高峰期实行弹性排班制,增加工作人员的力量[10]。②护理工作人员必须严格执行规章制度,护士长参与与组织制订护理工作流程,降低安全隐患。护士必须严格执行操作常规,并将告知制度贯穿于护理的各个环节,以提高产妇及家属的警惕性,对各种不安全事件起到防范作用。③加强护理人员基本理论学习,熟练掌握新生儿正常的生理特点及特殊生理表现、早产儿生理特点及护理、新生儿相关的疾病知识等,以提高自身水平,更好地应对新生儿出现病情变化的突发事件。

[参考文献]

[1] 赖兰萍,邹晓清.实施风险管理,提高护理质量[J].护理杂志,2004,21(3):77-78.

[2] 金汉珍,黄德珉,官希吉.实用新生生儿学[M].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992-994.

[3] 闫桂环.从护理记录的缺陷看举证倒置存在的隐患[J].护理研究,2003,17(7):789-790.

[4] 徐耀凤,李运风.护理记录规范管理[J].护理研究,2003, 17(10):1157-1159.

[5] 蒋苏月.母婴同室新生儿护理记录的缺陷及防范对策[J].浙江临床医学,2005,7(10):1110.

[6] 杜合英,谢卫珊,李美清.“零缺陷”服务管理理念在小儿手术护理质量管理中应用[J].现代临床护理,2006,5(5):64.

[7] 魏革,胡玲,林华,等.术中护理记录与“举证责任倒置”的新思维[J].护理杂志,2004,21(2):71-72.

[8] 李晓惠,周晓晴.临床护理风险事件分析与对策[J].中华护理杂志,2005,40(5):375-377.

[9] 范传玲,吕瑞华.护理差错事故与行为科学相关因素探讨[J].护理研究,2002,16(3):135-136.

母婴护理规范范文3

关键词:优质护理服务;母婴同室;护理能力

母婴同室是指将产妇与新生儿放在同一病室,使其24h同在一起。母婴同室有助于母婴关系融洽,为后续哺乳奠定良好的基础,因此在临床上广泛使用[1]。但母婴同室的护理工作量较大,传统的护理模式已不能满足其需求,故寻找一种有效的护理措施对保证母婴安全具有重要意义。鉴于此,笔者将优质护理服务应用其中,取得肯定效果,现报告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本次研究对象选自2011年1月~2015年1月于我院住院分娩的71例产妇,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36例)与对照组(35例)。对照组年龄22~35岁,平均年龄(25.2±2.6)岁。观察组年龄21~37岁,平均年龄(24.5±2.8)岁。两组产妇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纳入标准

新生儿出生时Apgar评分均超过7分,产妇依从性好可配合研究,签署知情同意书,自愿参与研究。排除合并产后出血、肝肾功能严重疾病的产妇,新生儿为低体质或早产儿,或在出生后合并严重疾病者。

1.3护理方法

(1)对照组予以临床常规护理

(2)观察组予以优质护理服务 ,具体方法如下:

①用吻合的语气向产妇介绍医院的各项基本情况,消除产妇的陌生感。

②环境护理:病室应明亮,尽量以自然光为主,布置应整洁,控制好室内温度及湿度,温度在25~27℃左右,湿度控制在40%~55%。定时通风换气,保持空气新鲜。

③心理干预:密切观察产妇情绪变化情况,告知产妇产后出现不良情绪的原因,并给予针对性疏导;还可指导产妇拥抱和抚摸婴儿,增进母婴交流,转移产妇的注意力。

④向产妇讲解母乳喂养的重要性和优点,并告知其喂养的方式、姿势;告知母乳喂养期间饮食注意事项。

⑤向产妇讲解产后自身保健方面的知识,包括、伤口等的清洁护理,告知其勤换衣物,注意保暖,增强产妇的自我保健能力。

⑥新生儿护理:由护理人员向产妇示范护理婴儿的正确操作,如抚触的步骤、方法、顺序等,并在抚触过程中保持与婴儿的交流,以增进母婴关系,对于操作不正确者予以纠正和指导。

1.4评价标准

采用自制问卷调查表对两组产妇的角色适应能力进行评价,产妇能很好掌握对新生儿的护理操作技巧,及母乳喂养的方式,产妇与新生儿的关系较为融洽,新生儿对母亲有依赖感则为适应;产妇不能较好的接受母亲这一角色,对新生儿的护理技巧掌握不好即为不适应。

1.5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7.0软件包进行数据处理,检验结果以p

2结果

2.1两组产妇角色适应能力情况比较

2.2两组产妇护理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4.4%,与对照组的74.2%比较,差异显著(p

表2两组产妇护理满意度比较(n;%)

3讨论

母婴同室由于能增进母婴间情感交流,促进新生儿健康发育等,近年来在临床广泛应用。但由于社会的不断发展,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变,产妇及其家庭对于产后的护理越来越重视,传统护理模式已不能满足母婴同室的需求,积极探索一种高效的护理方式极为迫切。

优质护理的服务宗旨是以患者为中心,在夯实常规护理的基础上不断提高护理满意度。有研究表明[2],将优质护理应用于母婴同室中能有效提高护理满意度,提高产妇对新生儿的护理能力。徐利,龙学红,胡心英[3]等学者认为在母婴同室中实施优质护理能有效提升护理服务质量,提高产妇对母婴健康知识的掌握情况,对改善护患关系具有重要意义。本次研究以71例产妇进行研究,分别实施优质护理与常规护理,结果发现:观察组产妇角色适应能力显著与护理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

这可能是由于优质护理服务是一种个体化的、创造性的、整体性的、有效性的护理模式,遵循以人为本,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其涵盖了人性化护理及整体护理的相关内容,并在其基础上赋予了更深刻的含义。在母婴同室实施优质护理,通过心理干预、健康宣教、自身保健、饮食干预等措施,能减少产妇焦虑、不安等负面情绪,促使其向母亲角色的正确转换,通过教授指导、讲解、示范等提高产妇对新生儿的护理能力,使其正确掌握新生儿的护理技巧;通过宣传母乳喂养的意义等,有助于提高母乳喂养的成功率,增进母婴感情。

综上所述,将优质护理服务应用于产后母婴同室的护理中,有助于产妇尽快适应角色的转变,增加对母婴健康知识的掌握,提高对婴儿的护理能力,同时有效提升护理满意度,改善护患关系。

参考文献

[1] 余艳,肖云红,胡正华等.优质护理服务对产科母婴同室病房院内感染的影响[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3,10(6):96-97.

母婴护理规范范文4

一、完善创爱的组织机构

巩固爱婴医院成果是一项永久的艰苦工程,为了避免“创爱”后思想松懈,工作下滑,扎实有效的开展工作,继续设立以邱凤院长为组长的巩固爱婴医院领导小组,把爱婴行动的工作列为全院工作的管理目标,加强督导与考核,形成长效管理机制,使爱婴医院工作得到可持续性发展。

二、重点培训,确保质量

1、为了确保巩固爱婴医院成果,要加强对医护人员的强化培训和复训工作,使标准一致,认识一致,目标一致,质量一致,效果一致。

2、对新上岗人员进行操作指导并在半年内进行爱婴医院知识培训,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

3、对原在岗人员进行复训,并与三基考核相结合,进行一次理论考核,不合格立即进行强化培训。

4、具体培训计划如下:详见附页

三、加强产儿科感染管理,确保母婴安全

1、设置感染管理小组,在院感科的领导下,负责科室内院感工作。

2、设置产房和隔离产房并实行严格的消毒隔离制度,严格控制入房人数,对隔离孕妇按隔离技术规程进行接生和护理,接生完毕后按要求对产房进行擦拭和消毒。

3、新生儿恒温箱按规程进行消毒和管理。

4、对婴儿淋浴用具做到一用一消毒,并使用一次性用品,淋浴完毕,进行紫外线空气消毒。

四、加强产儿科急救和规范化建设

1、为认真体现“儿童优先,母婴安全”的宗旨,今后的工作重点立足于产儿科急救及规范化建设,开通孕产妇绿色通道,继续实施孕产妇免费接送。

2、产科在岗人员全部持有执业医师证和母婴保健证,为医疗安全提供必要的技术保障。

3、提高产儿科技术水平,降低剖宫产率,加强高危妊娠的筛选、管理和监护,降低孕产妇及婴幼儿死亡率。

母婴护理规范范文5

【关键词】 母婴同室;母婴床旁护理

我院是地处乡镇的一所二级乙等综合医院,辖区内有人口约16万。2008年1—12月,产科接生人数986人,由于文化、习性、风俗的影响,母婴保健知识的获得参差不齐。因此,在产后住院期间,实施母婴床旁护理可最大限度实现以家庭为中心式护理,实施母乳喂养支持,尊重产妇及其整个家庭的参与知情对围产保健的促进作用,从而提高医院和科室服务满意度,促进良好融洽的医患关系,建立以现代产科高质量护理新模式。

1 母婴床旁护理

概念指在围产期实施母婴同室保健,持续地促进妇女儿童健康、保健教育及实施。

1.1 母婴床旁护理益处 由于分娩后产妇及家庭将承担婴儿护理的各项任务,为了减少初为父母的不安和焦虑,更勇敢地承担养育后代的责任,实施母婴床旁护理,可降低因“母-婴”分离,“婴-婴”同室护理引发的交叉感染,降低产科出错率,从而减轻医生、护士的精神压力,更好地提供人性化产科护理服务创造有力条件。

1.2 母婴床旁护理实施工具 我院从紧张的财政中抽出资金购置婴儿车、母婴床旁护理车,将围产期护理项目转移到产妇床旁进行,提供母亲、婴儿及整个家庭的参与和个性化临床支持与服务,并要求母婴无特殊不可分离式围产期监护。

2 床旁新生儿护理

内容包括新生儿沐浴、新生儿注射、新生儿抚触,并将其注意事项告知产妇及家属,使其离院后也能充分利用所掌握的知识,为母婴提供高质量、持续、安全、有效地服务。

3 母婴同室护理健康宣教

3.1 产后第1天 为产妇及家属讲解母婴同室的好处,早接触早吸吮及按需哺乳的重要性,母亲正确的喂奶体位及婴儿含接姿势,纯母乳喂养的优越性及如何保证充足的乳汁。

母婴护理规范范文6

【关键词】 母婴床旁护理;应用效果;分析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2-0764-01

随着现代产妇剖宫产率的增高以及一些早产儿、高危新生儿的增多,迫切需要临床护理工作改变服务模式,以更好地给产妇及新生儿提供优质护理服务,现代生活质量的提高、孕产妇对护理要求的升级也促使医院通过改革护理模式不断完善母婴护理。我部近几年来为了适应现代护理模式的转变,除不断提高护理专业水平外,还对对部分患者实施母婴床旁护理,取得了很好的临床实践效果,下面就此措施的应用及体会分析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部2010年4月至2012年6月92例产妇及婴儿,其中观察组(母婴床旁护理组)46例,孕妇年龄24至36岁,平均30岁,剖宫产孕妇31例。新生儿中男婴24例,女婴22例,胎龄37周至42周,体重3.1至4kg,Apgar评分4分8例,5分14例;对照组(常规护理组)46例,孕妇年龄22至36岁,平均29岁,剖宫产孕妇27例。新生儿中男婴27例,女婴19例,胎龄38周至43周,体重2.8至3.9kg,Apgar评分4分9例,5分13例;两组在孕妇年龄、新生儿性别、胎龄、体重、生后阿氏评分等方面均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母婴床旁护理概述 母婴床旁护理是指建立以家庭为中心,突出产妇及其家庭成员的知情同意、选择、参与及个性化高质量护理的产科新型服务模式。其秉承以家庭为中心的服务理念(FCMC模式),将母婴护理场所移至母婴床旁。由一定护理经验的护士实施面对面的床旁新生儿沐浴、新生儿换尿布、脐部护理、臀部护理、婴儿喂养指导、出院指导、母婴健康宣教等个性化护理支持与服务[1]。

1.3 方法

1.3.1 对照组 进行传统常规孕妇新生儿护理,主要包括加强基础护理,密切观察孕妇情况,防止母婴感染,注意保暖,进行针对性的发育支持护理(具体略)。

1.3.2 观察组 进行以母婴床旁护理模式为重点的全方位护理,具体为:

1.3.2.1 宣传教育 告知孕妇及分娩后的生理心理反应,介绍院内环境布局,对新生儿可能的并发症情况进行阐述,取得孕妇配合和信任。并且采取积极有效的心理护理,来降低产妇产后的各种不良情绪,多鼓励产妇与婴儿进行接触,积极配合护理人员进行日常护理。

1.3.2.2 床旁护理 采取言传身教的方法指导产妇对新生儿进行日常护理,包括洗澡、抚触、换尿布,同时还对孕妇的家属进行指导。期间对产妇讲解婴儿护理要点及注意事项,尔后对婴儿做抚触按摩并对孕妇进行指导,一般先为产妇进行2遍示范,之后指导产妇进行抚触护理,护理人员则在一旁对产妇存在不足的地方予以纠正。

1.3.2.3 查房措施 查房由护士长带领,要求夜班护士、护理责任组长、责任护士、辅助护士参加。查房在孕妇床旁进行,凡涉及患者隐私及保护性医疗问题时不在患者床边讨论,了解母婴床旁护理落实情况,询问孕妇对护理及其他方面的要求。

1.3.2.4 其他措施 孕妇产后心情复杂,对于一些有产后抑郁症倾向的孕妇加强孕产期健康保健,关注产褥早期产妇身心变化,适时实施产后辅导,及时处理先兆症状。通常情况下,护理人员在日常护理时要多和产妇进行沟通,去分析产妇心理变化情况,同时以温柔平和的语气指导产妇如何进行心态的调整。

1.4 疗效评定 6周后对所有孕妇及新生儿进行跟踪随访并结合住院资料进行统计,观察护理效果。孕妇进行HAMD评定,新生儿进行体重增长、神经运动评价。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3.0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以χ±s表示,且进行t,以P

2 结果(见表1)

3 讨论

母婴护理的实践中我们体会到,传统的母婴护理模式是母婴分开护理,大部分婴儿护理活动都不在母亲床旁,从人性化及情感精神角度来看,不能满足产妇需求,也易加重产妇心理变化。而母婴床旁护理实现了住院期间母婴全程不分离,护理人员在为婴儿进行专业护理的同时,将育儿常识、育儿技巧传输给产妇及家属,既增进了母婴间的交流,也为产妇喂养好新生儿树立了信心[2],减少了产后抑郁症的发生。同时笔者认为,开展有效的母婴床旁护理不仅仅只是临床护理的一种模式,它还是一种对婴儿进行的早期教育,与社会一些孕婴教育相比,我部的床旁护理也具有显著的教育性,我部通过对进行床旁护理的母婴进行随访调查发现,婴儿早期智力发育情况要显著优于未采取该项护理的婴儿,而且母婴的亲密关系也更好。因此这对于对提高整体护理质量,贯彻优质护理,改善护患关系等有着实践指导作用。

母婴床旁护理并不是简单的在床边进行护理,它实质是人性化护理的延伸,也是一种综合性的全方位护理,包括新生儿沐浴、游泳、抚触、预防接种、疾病筛查、听力筛查等,均由护理人员在产妇床旁进行,目的是对孕妇产后情况的及时监测,同时也是为了促进产后母婴亲情交流,支持母乳喂养,减少产后抑郁的不安和焦虑。笔者通过与产妇进行沟通交流,获知所有产妇均对床旁护理给予一致认可,她们认为这种护理模式可以让自己获得更为直观的护理经验,对出院后进行婴儿护理起到有效帮助。

此外,产妇在住院期间享受到专人、全程、个性化优质服务,在出院前还能得到相关知识的培训与指导,一方面提高了自身婴儿护理经验,另一方又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护理技能,提升护理质量起到推动作用。

综上,母婴床旁护理工作模式是一种全新的护理模式,有利于保障母婴安全,促进母婴健康,增进母婴感情,值得临床应用。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