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孩子逻辑思维的方法范例6篇

提高孩子逻辑思维的方法

提高孩子逻辑思维的方法范文1

关键词:小学数学;数学逻辑;启蒙教学

在低年级教学阶段,对于学生知识和技能的教育并不是最重要的,对于知识的逻辑和对于学习的兴趣才是这一阶段教师应该着重培养的。只有在这一阶段,培养学生对于知识底层逻辑的理解,激发学生对于学习的兴趣,才能让学生在以后的学习中快乐高效地学习,构建稳固的知识体系。

一、目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的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常常忽视对于数学逻辑的讲解。很多教师在教学中甚至不能正视学生数学逻辑的重要性。这导致了学生在之后的数学学习中存在很多问题。而另一方面,很多家长对于孩子的逻辑也不甚重视,只要能让学生记住知识内容就觉得完成了教育任务。

(一)教师对数学逻辑启蒙的忽视

数学是锻炼逻辑思维一门极好的学科。而学生在小学阶段,逻辑思维能力还不成熟,因此在这一阶段,常常会表现出一些不符合逻辑的行为和想法。

很多教师在这一阶段并不重视学生的逻辑能力,在学生表现出不符合逻辑的言谈举止时,教师常常认为这是学生不听话的表现,而不加以规劝和引导,直接忽略了这些行为。在教学中,教师常常让学生死记硬背课本中的知识和定理等,将“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当做数学的教学方法,这都导致了学生在一开始就无法从根本上理解数学的发展逻辑,同样地,因为无法形成数学逻辑,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的过程中就会遭遇很多阻碍,而因此逐渐失去了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家长对于孩子逻辑的不重视

一个孩子的逻辑能力可以体现在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比如,在日常生活中,孩子会常常为自己的错误撒很多谎,而家长这时一般会有两种反应。其一就是对于孩子撒谎的行为感到愤怒,进而训斥、打骂孩子。另一种就是认为小孩子撒谎是正常的表现,还显得很可爱甚至想象力丰富。但是其实,家长没有明白这背后的逻辑根源。

在生活中,可能很多小孩子都有过这样的行为:家里买了两根雪糕,孩子很喜欢吃,先吃了其中一个,然后说,我刚刚吃掉的是别人的,剩下的是我自己的。很多父母对于孩子这样的行为往往置之一笑,或稍加训斥。但是其实,孩子在犯类似错误时,他们对于事情发展的逻辑判断是错误的。家长应该为孩子说明,雪糕本来应该是平均分给两个人的,你无论吃了哪个,都不能再吃另一个,因为食物的分配不能以时间的先后为准,在这里,食物分配的标准是数量。因此这样的想法是错的。

可是很少有家长有这样的耐心为孩子分析逻辑,而一般都会认为,孩子长大了就好了。这会导致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一直用一种错误的逻辑去理解事物。

二、启蒙学生逻辑的方法

逻辑思维能力是用抽象的思维方法探究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的能力,这也是数学能力的核心。所以,数学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把握学生对于知识学习的心理规律和思维特征,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家长在生活中也应该重视培养学生的逻辑能力,让孩子的行为更加符合逻辑。

(一)教师在教学中培养学生逻辑能力

小学生正处于具体运算阶段,这一阶段中,学生要在感谢材料的支持下才能进行逻辑思考。因此在课堂中,教师应该根据教学内容为学生展示直观的感性材料,并尽可能地将抽象的数学问题变得具象化。例如,学生在低年级阶段对于大数字的理解并不清楚,教师如果在这时提出“一亿”这个数字,学生是没有概念的。那么教师这时就可以将这一概念运用数学逻辑进行拆解还原。比如,一百元的纸币很薄,而一亿就等于一百万个一百,一百万张一百元的纸币摞起来有几层楼那么高。那么这时,学生就可以直观地感受到一亿这个数量有多么庞大了。

另一方面,教师应该优化学生的知识结构。小学数学中有很多知识点,教材内容的安排是很有规律的。可是学生的知识量有限,并不能宏观地理解知识点之间的逻辑联系,这就需要教师为学生梳理其中的逻辑关系。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将一些知识拆分为几个组成部分,按照逻辑顺序排列起来,引导学生一步步地去理解,并在最后引导学生宏观地理解整个知识体系。例如,在“小数”的知识点讲解时,可以让学生先认识分数,理解0.1即是把1平均分为10份,接着在0.1后加“克”、“米”等单位,让学生具体地去体悟。这样,学生就能由浅入深地理解数学的发展逻辑了。

(二)家长提高对孩子逻辑能力的重视

其实,单单是课堂中的训练,对于培养学生的逻辑能力来说还是远远不够的。上文讲到,逻辑能力其实就是对于事物本质的抽象认识。因此,家长在生活中也要处处培养孩子的思考和行动中的逻辑。比如,为什么和小朋友相处时要谦让,为什么要尊敬长辈。很多事情在生活中看似顺理成章,可是背后却隐含着其中的逻辑,让孩子理解生活中事物的逻辑,也有利于孩子在课堂中去理解知识的本质。

参考文献:

提高孩子逻辑思维的方法范文2

1 前言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九年义务的小学数学课程中,以促进学生快速、持续和全面发展作为基点。小学数学教育教学过程中,一方面要求遵循知识学习规律,另一方面要充分考虑新时期小学数学教育教学特点和要求,立足实际,将学校情况与学生的实际情况有机地联系起来,充分对其应用和进行解释,让学生对小学数学教育与学习进行重新审视和理解。同时,在小学生人生观、价值观以及情感和思维方面,得本文由收集整理到进步和发展。其中,对小学生思维能力培养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因此教师在实际教育教学过程中,应当制定科学高效的策略和措施,采取有效的教学方式,大力培养小学生的思维能力。

2 小学数学教学逻辑思维方式

2.1 分类法和比较法

分类法是加工整理的一种基本方法,比较是对研究的对象和现象之间进行对比,确定其的相同点或者不同点。比较是人们开展思维能力和发挥想象力的基础。分类法和比较法贯穿在小学的数学教学难之中。

2.2 演绎法与归纳法

这两种都是小学数学常用的推理方法。对于推理法而言,其主要是由个别、特殊的数学知识向普通的规律逐渐类推和延展,实践中可以看到,小学数学教育教学过程中,其概念、性质以及定律等,均是通过推理归纳将其概括出来。

2.3 抽象与概括法

所谓抽象法,实际上就是将原本比较抽象的事物从客观事物中分离出来,将非实质性的东西舍弃;概括法,则是将同种、同类事物有效地归纳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2.4 综合法与分析法

综合法就是将两个或者多个对象综合起来对其进行研究,从整体上对事物的本质加以认识和了解。分析法是指将研究对象分成多个部分进行研究,进而获取对象本质认识的一种思维方法。

3 培养和提高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重要性

思维能力的培养,使人们的思维意识具有多种多样性和广泛性,对事物的好奇欲望、想象能力等都有很大的改观。在小学数学的学习过程中,培养他们的思维意识,不仅是一项重要的教学内容,而且与小学培养思维能力和数学的教学特点相结合。创造性思维是逻辑思维的基础,对于很多小学生来说,如果缺少逻辑思维方面的训练和培养,将无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对于提高小学生的创新能力非常不利。基于此,在当前小学数学教育教学过程中,应当有计划性、针对性和有目的的对孩子们的逻辑思维能力予以培养,这是当前小学教学教育教学过程中值得深入研究的一个课题。

从当前小学阶段的数学教育教学实践来看,其知识变得更加的丰富,逻辑思维能力比较强,通过具体演示与操作,小学生很容易理解与掌握,这在很大程度上培养了小学生自身的形象思维能力和逻辑思维。实践中,虽然其并不能作为一项教学目标和任务,但是在讲解学习方法时,教师若能采取一系列有效的教学方式和方法,则可在培养学生穿线思维能力方面见到很大的效果。

4 小学数学教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的措施

4.1 联系合理的教学方法,设计科学的数学课程

小学数学教育教学过程中,若想有效培养孩子们的逻辑思维,教师必须要在教学方式和方法上下功夫,尤其要注意对每节课堂、每一个数学问题都要精心设计,因地制宜,关注和尊重学生之间的差异性,让数学课变得更加的生动、形象和有趣。作为教师,应用旧知识来培养孩子们对新知识的认知,进而获取发展和成功,对事物的探究乐趣。

4.2 立足实际,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在当前小学数学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加强对解题技巧和方法的教授,更重要的是要结合小学生自己的实际情况,引导小学生对知识内容展开想象与思考,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指导和帮助学生探究解题技巧。在此过程中,作为数学教师应当对小学生解题模式进行耐心的讲解,由于解题模式具有多样性的特点,数学本质具有较强的逻辑性,因此教师不能只是依靠局限的解题方式或者逻辑思维应用在教学中,而是在保证正常思路的情况下,积极探析新的解题技巧。

4.3 把握数学练习题设计之难度

对于小学数学教学而言,其原本是基础教学的内容,习题练习可以有效巩固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进一步加深对知识的印象,从而全面提高小学生的应用能力,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老师应该根据学生的能力大小来适当提出一些有难度的问题,让他们充分发挥其思维,以得出正确的答案,从而加强对数学知识学习的成就感,使他们乐意去学习数学,乐意去思考数学中的难题。

4.4 要重视小学数学教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思维都是通过问题引发出来的,数学知识就是一种复杂的逻辑思维过程,数学课堂就是在老师的提问下,学生们对这个问题进行分析、作答的一个过程。如果想把这门课程教好,则教师应当积极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引导。通常情况下,小学数学教育教学活动应当借助问题进行探讨,如果想要学生牢固记住数学知识,并且想要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培养,则教师必须要有目的、有计划地设计提问内容,积极引导孩子们对问题思考,然后通过相关的比对、归纳、抽象概括,在综合分析的基础上,全面培养小学生的自主思维能力和积极性。

提高孩子逻辑思维的方法范文3

关键词:幼儿教育;多元智能;培养方法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人们的思想也随之发生改变,以前那种多子多福的传统思想已经被现在的少生优生思想所替代。现实生活中三四个大人围着一个孩子转,为了孩子可以说怎么都行。他们“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期望越来越迫切,有趣的是孩子的年龄越小他们的期望值越高。随着孩子的成长,家长的期望值也随之在逐渐的调整,逐步趋近现实生活与孩子自身的个性特征。这说明家长是在孩子发展过程中逐渐了解与评价孩子。幼儿教育工作者有必要掌握一些了解、评价孩子的正确方法,使孩子能发挥自己的优势智能,这对于我们幼儿快乐茁壮的成长将起到一定的积极的作用。

一、幼儿语言智能的培养

语言智能是指幼儿的语言表达、语言欣赏和语言思维的能力,也是幼儿有效地运用口头语言或者是文字语言的能力。这项智能涉及到孩子对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的敏感程度,以及使用语言达到某种目的的能力。在实际的幼儿教学中我们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方法培养幼儿的语言智能:首先,在幼教活动中多给孩子读书,这样可以帮助他们识别字词的意思,帮助幼儿学习聆听和辨认声音等;其次就是让幼儿多做一些带有角色的游戏,这样可以让幼儿有了“正规”讲话的机会,培养了幼儿的语言运用能力。

二、幼儿数学逻辑智能的培养

数学逻辑智能是指人能够计算、量化、思考命题和假设,并进行复杂数学运算的能力,是有效地运用数学和逻辑推理进行科学分析的能力。在实际的幼教工作中我们可以采取让幼儿数数的方法培养幼儿数学逻辑智能。但是我们应该注意的是要采用一些有趣的方式数数,这样能激发幼儿的兴趣。其次还可以让幼儿把一些玩具或者物品进行分类和比较,比如大的放在一块,小的放在一块,比较谁高谁低谁长谁短等等。这样幼儿在脑海里就形成了一定的思维方式,对于数学逻辑智能的培养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三、幼儿音乐智能的培养

音乐智能是指人敏锐地感知旋律、音色、音调和节奏的能力。怎样培养幼儿的音乐智能呢?首先必须鼓励孩子需多唱歌,唱歌对于孩子来说是十分有益的,它不仅能培养孩子的音乐兴趣,陶冶孩子的情操,更有利于孩子逻辑思维的培养;其次就是要培养孩子的旋律和音准,我们可以让孩子从单纯的节奏练习向旋律和音准方面过度,并让他们配合乐曲接触乐谱,这对培养孩子音乐兴趣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再者就是培养幼儿的音乐技能,这就要从一些乐器方面入手,比如对小提琴、古筝、二胡和电子琴的演奏等。

四、幼儿人际关系智能的培养

人际关系智能是指一个人能够有效地理解他人和与他人交往的能力,是一个人在与别人交往的过程中察觉他人的意向、情绪、感觉以及动机的能力。幼儿人际关系智能的培养方法首先就是要创设情境问题。在实际的幼教工作中教师要时常提出一些问题,比如他为什么会这么做,这件事应该怎样做才对等等一些问题,这样的问题可以帮助幼儿理解人们的行为;其次可利用文学作品让幼儿学会观察推测,分享书中所讲的道理和处世方法,体会成人的内心世界,让师生之间做到心与心的沟通交流。

五、幼儿身体运动智能的培养

身体运动智能是指人们善于适当地控制身体运动,善于运用身体动作表达思想和情感以及运用双手灵活地操作物体的能力。这项职能包括特殊的身体技巧,比如协调、平衡、力量、速度以及弹性等。幼师应该根据幼儿成长的不同阶段有意识地锻炼他们,以提高他们的运动智能,其中游戏是非常有效的方式,它可以为孩子提供大量的动作经验,帮助孩子协调一致地发展手、脚以及各个关节。

六、幼儿视觉空间智能的培养

提高孩子逻辑思维的方法范文4

一、创设思考的情境与空间

教学中我们经常会遇到类似的情形:当一个问题提出后,有的孩子不假思索,脱口而出,往往答非所问;而有的孩子则满脸茫然,一言不发;有的孩子则不敢与老师对视,心虚地低着头,仿佛思维冻结了……作为老师,此时绝对不能气急败坏,这会使教学气氛紧张化,也会使师生情绪对立化,难以展开教学活动。应当适时引导孩子,根据问题先思考,或将问题简单化,或选择孩子感兴趣的教学情境,激发孩子对所学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不断地鼓励他们,孩子的思想包袱放下了,他们的思维能力才能最大限度地活跃起来。

二、动手操作,辅助思维

数学教学过程实质上是教师引导和学生进行数学思维活动的过程。小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更多的还只是感知阶段。动手操作不仅可以提高学习兴趣,还能很直观地感知一些复杂的问题。比如找规律:(如下图) 第五个图是什么样的?第十个图呢?第三十六个图要几根小棒?

如果只是观察,比较难找到上图的规律。而只有通过孩子自己用小棒拼摆,亲历每个图的变化过程,在探索中思考,是能够再升华出它的变化规律的。又比如:比较两个角的大小。孩子只有充分运用学具,通过操作、对比、思考、交流,才能充分理解为什么角的大小与两条边的长短无关,而是与两条边叉开的大小有关。只有这样,学生的思维才会进一步深化。

三、注重培养发散思维

数学学习其实是一种不断设疑、解疑的过程。而没有思考就根本谈不上解疑,只有多角度多方位的思考,问题才能迎刃而解,还能从中优化。在《梯形的面积》教学后的拓展应用课中,教师出示一道题:“在一个边长为20米的正方形花坛四周铺一条1米宽的小路,小路的面积是多少?”教师将疑问抛给孩子,放手让孩子独立思考、探索一段时间后,在交流阶段就出现了令人惊喜的一幕:孩子们争先恐后地发表自己的见解,并能在争论中、思辨中一步步地优化算法,充分发散了思维。(如下图)

四、设计针对性的练习

提高孩子逻辑思维的方法范文5

【关键词】数学教育;兴趣;幼儿生活;数学问题生活化;生活经验数学化

【中图分类号】G6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2)12-0261-02

数学是学前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幼儿期重要的学习内容。数学以其自身知识的逻辑性和抽象性的特点成为促进幼儿发展、尤其是逻辑思维发展的有效工具。那么,在幼儿园如何对幼儿进行数学教育呢?在这里我谈谈几点粗浅的看法。

1数学与学习数学的兴趣

数学是以高度的抽象性和严密的逻辑性为特征的。就这两个特征而言,数学是很不适合幼儿的认知特点及思维发展水平的一门学科。如果把幼儿园的数学教育看作是单纯地教给幼儿儿一些粗浅的数学知识,在教学过程中只满足幼儿儿记住了一些数字,能表达某一概念涵义的词语,那么幼儿对数学就会失去学习的兴趣,教师也会失去教数学的兴致。

兴趣是学习的动力,它可以激发幼儿的求知欲和学习动机。只有当幼儿对某件事物或者某个活动发生兴趣时,他才会积极地参加,主动地探索和自觉的学习。兴趣也是形成态度和树立信心的基础。如果幼儿在最初接触数学时就没有兴趣,学习的态度不积极,就很可能影响今后学习数的学业成绩,导致在数学学习上的失败。

最能引起幼儿学习兴趣的教学内容是那些“使幼儿跳一跳能够得到”的知识和技能。在进行数教育的活动中,当幼儿能够熟练地把一组物体按其属性分成几组以后,这时能够引起幼儿兴趣的学习活动就是比较各组物体之间的多少。让幼儿在这些组中找出物体个数最多的,或最少的。这个活动实际上是把幼儿对事物外部物征或质的思考引向对量的思考,使他们开始跨入数概念形成的历程,这是幼儿思维的一个跳跃。

不同的教学方法对幼儿的学习也有影响。最能旨起幼儿兴趣的教学方法是适合幼儿认知特点的方法。在幼儿数学教育中,教师往往只注意幼儿思维形象性的特点,而忽视幼儿解决抽象问题过程中的思维直觉形动生性的特点,因此在数学教学中一般多采用讲解、演示的方法,很少让幼儿直接操作材料,这样常常使幼儿在不理解的基础上记住了一些数学语言或概念,这种没有理解内涵的语言、概念就成为枯燥的记忆符号而使幼儿失去对数学的兴趣。数学来自现实世界的抽象,它的许多概念及其属性都可以转化成具体的事物,成为幼儿可以操作的材料。幼儿在感知操作材料的过程中再进行概念属性的抽象。这样获得的概念对幼儿来说是能理解的,是有意义的,也是有趣的。例如10以内的自然数列可以通过以“1”为等差,递增到10的摆放纽扣来感知。

2多选用操作性的学习方式

我们知道,幼儿的认识要经过从个别到一般、从具体到抽象、从感性到理性、从低级到高级的过程。这一过程是在幼儿自主的操作和实践中实现的。只有在操作中幼儿才会去探索,才能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成为具有“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探索者和开拓者。也只有通过操作探索式的学习,孩子才能长出一双数学“慧眼”,在活动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以自己独特视角和策略去解决问题。这样,数学才能走出神秘的象牙塔,成为孩子看得见、摸得着数学,成为孩子喜欢的数学!

在操作性的学习方式中,首先要创设丰富多彩的数学情景,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然后把杯里杯外的合起来看是不是总数(合),重新再抛……这样幼儿通过操作、发现、总结、归纳出“数的分合”规律……在操作探索的学习方式中,幼儿学到的知识才是最牢固的、不容易遗忘的。正如一位儿童对皮亚杰所说的:“一旦你知道了,你就永远知道了,”(当皮亚杰问一位达到守恒认识的儿童“你是怎么知道的”时,儿童说出了上面的话,皮亚杰认为这是一个绝妙的回答。)

3在数学内容的安排上要注意知识的系统性、逻辑性

数学学科知识具有系统性和逻辑性,一些知识要以另一些知识为基础,不同的知识亦有难易程度的差异。在内容安排上应遵循数学知识的逻辑和幼儿学习的逻辑顺序,体现先易后难,循序渐进、前后联系的特点。例如:幼儿认识“数”必须具备一些基本的逻辑观念。理解数的实际意义是认识数的开始,更是学习加减运算的基础,而学习数的分合既能帮助幼儿深入理解数的意义,又有助于幼儿学习加减运算。因此我们在安排有关“数”的教育内容时,开始只是给幼儿一些前数学经验,然后让幼儿感知数量、理解数的实际意义,引导幼儿认识数序、数与数之间的数量关系。

4数学教育的素材要贴近幼儿生活

数学是从现实生活中抽象出来的,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玩具怎么归类、食品怎么分发、班上有多少小朋友、游戏时怎么排队等等。在幼儿的生活中时时能捕捉到数学的影子,幼儿对数学的感知也是建立在生活经验的基础上。在生活中寻找数学教育的素材,有利于幼儿构建连续、完整的数学知识体系。幼儿的学习是一个日积月累的过程,在贴近幼儿生活的数学教育中,幼儿已有的知识经验能帮助他们对新知识进行同化和顺应,为幼儿学习数学提供广泛的基础;在生活中寻找数学教育的素材,有利于幼儿产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

5要尊重幼儿的个体差异

幼儿的能力差异是客观存在的,是不以老师的意志为转移的,这在数学活动中表现得尤为突出。有的孩子思维敏捷、感悟快,一点就通;而有的孩子思维迟缓、感悟慢,总不开窍。为了让孩子跳一跳够得着,老师就要让孩子进行有层次的练习,既可以让孩子操作难易不同的有层次的材料,又可以让孩子按不同的要求进行练习。如小班的“按大小排序”,能力强的可以提供5个以上的图卡进行排序(如大小不同的动物、植物、日常用品等),中等的可以提供三个图卡,能力差的可以提供三个明显大小的实物供其摆弄。再如中班的排序,孩子可以按一维特征排,如红片红片;也可以按二维特征进行排序,如红三角黄三角红三角黄三角等。实践证明,只有承认孩子的差异,让孩子进行有层次的操作练习,才能让他们体验到成功的快乐,才能支持他们对数学活动的兴趣。

数学知识是抽象和难以理解的,幼儿在学习中会有一定的困难。幼儿园虽然有专门的数学教育活动,和相应的区域活动,但是为幼儿提供的学习数学的机会还是太少,而在日常生活中充满着数、量、形、时间、空间的有关知识和内容。我们也可以充分地利用家长的优势对幼儿开展数学教育,例如:在家时家长和幼儿一起数数家中有几口人,找找家中的图形等,在家园的共同配合中提高幼儿的数学能力。

未来将是一个高科技迅猛发展的时代,教师只有不断地在教学中更新自己的教学理念,才能适应新形势的发展和变化。因此,教师要不断地反思自己的数学教育活动,从而有目的、有计划地创设情境教学活动,能在游戏中提供材料让幼儿操作和探索,在日常生活中引导幼儿运用数学知识解决一些简单问题,使数学问题生活化,生活经验数学化。

参考文献

[1]《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 江苏教育出版社.

提高孩子逻辑思维的方法范文6

【关键词】雅思写作;讨论型议题;备考建议

一、雅思写作评分标准

雅思写作评分分为四个方面,分别是:写作任务反应情况、连贯与衔接、词汇资源、及语法多样性及准确性。

(一)写作任务反应情况

要求“全面地回应各部分写作任务;就写作任务中的问题提出充分展开的观点,并提出相关的、得以充分延伸的以及论据充分的论点”。首先,要“全面”回应,不能遗漏给定的写作任务。其次,要做到“准确”回应。要找准题目的主题,并明确对写作者提出的相关要求。然后,对于自己提出的观点要做到充分“展开”――不能只是给出观点而不做相关阐述说明,或者在阐述时的论点没有相关的论据做支撑,或者即使有论据但是不充分因此无法对观点进行延展。在整个篇章上讲,必须遵循相应的议论文结构。

(二)连贯与衔接

要求“衔接手段运用自如,行文连贯; 熟练地运用分段”。要能够通过语法、词汇和逻辑等多样的衔接手段使整个篇章语义连贯。比如,语法上要懂得综合运用照应、替代、省略和连接等,词汇上要懂得运用重述和搭配,逻辑上要懂得运用语境、语用来实现隐形连接。需要注意的是,与中文议论文不同,以雅思为代表的英语议论文在连贯上必须借用相关的明确的衔接手段,不能采用中文“含而不露”的表达手法,在衔接上应当体现明显的逻辑关系。每一个段落应当围绕某一主题展开,句子之间逻辑关系分明。段落之间各自完成各自相对独立的功能和任务,因此要做到分段合理、分明。

(三)词汇资源

要求“使用丰富的词汇,能自然地使用并掌握复杂的词汇特征; 极少出现轻微错误,且仅属笔误”。词汇资源不仅要看其丰富程度,看单词量大小,还要能够熟练区别使用同义词、近义词,并且熟悉不同词性的词形变化及其搭配,更要看用词的得体、地道和准确与否,在不同的语境、语体下的用词更能体现一个人的语言水平的精准性。

(四)语法多样性及准确性

要求“完全灵活且准确地运用丰富多样的语法结构;极少出现轻微错误,且仅属笔误”。丰富多样且准确的句型句式体现了一个ESL学习者对英语语言的基本掌控能力。要求不仅会使用各类复合句,还要考虑语境和语篇各方面因素,能够在最恰当的时候作出表达,而不是为了体现自己的语法能力而生硬地拼凑各类句型句式组成文章,也不能为了句型“高级”而一味追求“长难句”,使得文章生涩别扭。

二、讨论型议题要求

(一)任务反应情况

第一是审题,容易无法找到不同观点所涉及的共同的核心问题所在,即使找到了但是无法“自圆其说”,无法找到相应的论点和论据支撑自己展开论述;更或甚者写到最后绕得太远导致跑题。比如在上文所举例子中,双方观点涉及的核心议题可以是“在孩子的教育问题上,是否应该给孩子自由”。那么在接下来的论述中,应当紧紧围绕“规矩”和“自由”两种方式各自能够让孩子有所成长的“理由”展开。一方面,支持父母应当给孩子设立很多规矩来约束他们的行为的人认为,规矩能够清晰分明地告知孩子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可以尽量避免孩子犯错或者受到伤害;规矩在孩子行为习惯等方面有立竿见影的约束效果。另一方面,支持应当给孩子自由的人认为,孩子有充分的自由之后可以“试错”,在不断的试错过程中,体验到教训,从而可以发自内心地意识到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对孩子的品行有着积极地塑造作用;对培养孩子独立思考独立判断能力也有着不可替代的好处,不迷信权威,不迷信规矩。总之,切入点要大小适宜,太小则无话可说,容易陷入细节,显得论述牵强;太大则显得假大空,无法落到实处。

第二大问题则是,论据不充分。习惯喊口号,通篇在讲道理。只有论点没有论据,文章的实证性较差。有的考生即使知道使用相关论据,但囿于词汇量较小,也无法顺畅表达,显得文章例证单薄,有时甚至因词汇量小导致所选事例不足以支撑论点,甚至造成论点偏离主题。

(二)连贯与衔接

第一,主要受中西思维差异影响,考生在行文时不习惯使用旗帜鲜明的衔接词和衔接句。导致句子内部、句子之间、段落之间逻辑性差,或者彼此孤立,让读者摸不清头脑,不知所云。

第二,不清楚英语议论文“总-分-总”的行文结构,每段开头和结尾也无明显的主题句、支撑句和总结句。整个文章结构松散,前言不搭后语,导致论证缺乏力度,难以叫人信服。

(三)语言基础

词汇资源太少导致论据不足,语法错误较多直接影响论证表达。因属于常规写作基础问题,在此不过多赘述。

三、备考建议

(一)积累大量素材。雅思大作文写作任务涵盖了家庭与青少年教育、工作与生活、社会现象与现实问题、人类与大自然、文化与传统、现代科学与技术、运动与健康等与人们社会生活息息相关的热点话题,需要考生运用大量事实性的例证进行论述,因此必须使用丰富的写作素材并对其进行加工。所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在备考期间,考生可通过新闻报刊和各类原著积素材,这样才能在考试时做到厚积簿发。

(二)训练逻辑思维。写前构思的质量决定了整篇文章的高低,很多中国考生很难实现高分的原因不在于语言质量低下,而在于逻辑思维和论证思路偏差较大。建议考生系统地集中性地进行构思训练,要能在较短时间之内迅速找准文章的中心议题和切入点,并且迅速扩展开来,形成逻辑清晰、层次分明的可被充分展开的各个分论点。

(三)加强改写训练。语言基础方面,在确保正确、地道的基础上,进行词汇和句子的改写训练,有助于提升句子的多样度。在平时训练时,有意识地积累多种表达方式,并分析不同表达方式的语用环境。

四、结束语

雅思写作能力培养非一蹴而就,需要考生长期不断的积累和训练,本文提供了相关策略上的备考建议,希望能对广大考生有所裨益。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