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农业农村局工作职能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农业农村局工作职能范文1
一、统一思想抓认识。
自*州政发[____]_号文件以来,我局党组就敏锐地认识到,该文件对促进农民增收、推动农业产业化和增强农业的综合竞争力,实现农业与市场的对接,促进全县农村集体经济实现形式转变,必将产生深运影响;为此,我局按照国家工商总局“四个统一”的要求,明确工作思路,提出以农民土地流转为契机,以培育农村各类专业农场为抓手,作为深化服务新农村建设的扩展和延伸,要求全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增强促进农村专业农场发展的紧迫感和责任感,各地迅速按要求积极响应,重心下移、优化服务、大力扶持、放手发展,努力在促进农村专业农场发展上开创新局面;为此,注册分局及时出台了《农村专业农场注册登记指南》,并及时上报相关部门,《指南》出台后,得到了广大农民朋友的欢迎,为深入扎实开展好此项工作提供了坚强的保证。
二、明确目标抓发展
今年初,县工商局把发展工作摆在首位,按照县政府的会议精神,提出专业农场的发展数量和质量应与我县作为农业大县的现状相匹配,要求各地加强宣传,营造发展氛围,截至目前,通过我局的帮扶促进工作,全县已率先在全州发展农民专业农场__户,其中农作物种植业__户、黑木耳专业农场_户,人参种植专业农场_户。__户专业农场出资总额__万元,共有成员__人。
三、立足职能抓服务
在促进农民专业农场的发展工作中,我局有效地整合工商职能,采取多种手段和措施,推动农民专业农场驶入发展的快车道:
_、发挥登记监管职能,完善农场“绿色通道”服务,对设立专业农场的一律免收各种费用。
_、积极开展“订单农业”服务,把特色农产品推向市场。
_、发挥广告作用,提升农产品市场竞争力。
农业农村局工作职能范文2
一、工商部门推进订单农业工作开端良好,成效显著
一是促进了农产品流通和农业产业化发展。各地工商部门通过推进订单农业工作,以订单为纽带,以市场为依托,以涉农企业为龙头,更好地实现了农业资源的合理化配置,积极促进了农产品流通,有力推动了农业产业化、规模化和市场化的发展。在推进订单农业工作中,各地还把订单农业与培育发展农村经纪人紧密结合,有效地解决了农业生产和市场之间脱节的矛盾,改善了农业结构,提高了农业科技水平。20**年成都市上市的农产品中,90%以上的畜禽产品、80%的蔬菜、60%的淡水产品和30%的瓜果都是通过订单的方式进入市场的。截至今年上半年,14个省市共有涉农企业6万多户,签约农户558万多户,签约订单692万份,订单签约金额2640亿元。
二是增加了农民收入,促进了新农村经济发展。各地通过开展订单农业工作,一方面增加了农民收入,另一方面在农产品价格下降时,以最低保护价收购,化解了农民的市场风险,稳定了农民收入,有力地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安徽省订单农业年产值达到2400亿元,20**年每份订均增加收入300元,同比增长35%。山东省共有涉农龙头企业1万多家,“订单农业”涉及的经营额达2000多亿元,仅山东亚奥特乳业有限公司一家龙头企业,累计带动农民增收上亿元,户均增收万元以上。四川南充市顺庆区南门村等地通过签定蔬菜产销订单,使农户平均年收入达3万元以上,吸引外出打工农民纷纷回乡参与订单农业。
三是通过合同法律形式,维护了农产品流通秩序,保护护了各方的合法权益。各地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在扶持订单农业发展的同时,加强了对订单履约过程的监管,通过行政调解,查处订单欺诈行为,维护了农产品流通秩序,保护了订单双方的合法权益。山东省工商系统两年来调解农产品合同纠纷2000多起,涉及金额5500多万元,20**年全省查处违法经营农资案件3178件,案值近2000万元,罚没款1160万元,为农民挽回经济损失1200万元。
通过推进订单农业,全面提升了工商行政管理机关“信用工商”的形象,拓宽了合同监管的工作范围,树立了工商执法权威。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在推进订单农业中所发挥的职能作用,得到了当地党委政府的肯定和支持,河南省委、省政府对工商局提出的品牌富农、合同帮农、经纪活农、红盾护农“四大工程”,给予了充分肯定。各地工商部门积极开拓,大胆创新,创造了不少推进订单农业工作好的经验与做法,主要包括:
一是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增强实施合同帮扶工程,推进订单农业,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责任感。安徽、山东、山西、河南等省工商部门,从局领导到基层工商所高度重视合同帮扶工程,召开现场会、经验交流会等专门会议,下发有关文件,扎扎实实抓落实,使各地订单农业工作起步快、进展大。
二是制定推行农副产品订单合同示范文本,规范订单内容。农业订单合同形式不规范、内容不完善,是造成订单纠纷多、履约率低的重要原因之一。各地工商部门积极开展订单合同示范文本试点工作,规范订单内容,明确了订单双方的权利和义务。一些省级工商局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及时制定了适合本省市农产品种养特点的订单合同示范文本,向农村推广。这些合同示范文本针对性强、指导性强、适用性强,对维护处于弱势地位的农户利益,发挥了重要作用。
三是注重发挥龙头企业的示范带动作用、行业协会的组织协调作用和经纪人的纽带桥梁作用。各地工商部门积极发挥企业登记注册、商标管理、农资市场监管、市场合同监管等各项职能,支持龙头企业做大做强,带动更多的农户走上致富之路。建立利益协调机制,使农户和企业成为“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利益共同体。通过协会规范农产品标准,组织销售,提高会员的诚信意识。充分发挥农村经纪人和经纪组织在农产品生产和流通领域中的桥梁与纽带作用,使其成为推广订单农业的主力军。
四是加强对农业订单事前、事中、事后的监管,提高订
单的签约率和履约率。各地合同监管部门在订单签约前,提供咨询服务和签约指导,提醒农户不与不合格的订单主体签订合同,帮助农户完善订单条款内容,通过推行涉农合同示范文本,维护订单双方的合法权益;加强对订单履约过程的监督,对订单合同出现的纠纷,进行行政调解,为农户排忧解难。各地结合“红盾护农”行动,严厉打击利用农业订单坑农害农的违法行为,促进了订单农业健康发展。
五是不断创新对农业订单的管理机制和方法,解除农民的后顾之忧。一些省市工商部门结合农村的特点,在行政村探索建立维权服务站,引导农户正确签订合同,为快捷有效地解决订单纠纷提供便利,保护双方的合法权益。开展诚信教育,促进订单农业健康发展,积极探索在涉农企业和农户中开展“守合同重信用”活动,引导涉农企业和农户依法经营、诚信经营。
二、正确认识当前推进订单农业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对目前推进订单农业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各地工商部门要给予足够的重视。
(一)推进订单农业工作不平衡。表现为省市之间工作不平衡;一般性号召多,扎实推进少;帮农热情比较高,实际工作办法比较少;思想认识不足,存在畏难情绪等。
(二)订单条款内容以及履行还存在不少问题。主要包括:订单形式不规范,如口头协议;订单主体不规范,一些地方仍然存在由涉农企业与县、乡(镇)政府或村委会统一签订订单的现象;订单内容不完备,产品价格、质量标准、交货地点方式等约定不明确;订单履约率低下,湖北省工商局对所属六地市的调查显示,订单履约率只有23%;订单纠纷解决不及时,造成农户、企业双方的合法权益未能得到及时、有效的保护。
(三)与推进订单农业工作有关的理论研究不够。工作实干多,对理论研究重视不够;总结工作经验多,进行有深度的理论研究少;特别是针对我们目前的工作,具有指导意义的理论研究成果少。
在推进订单农业工作中存在的这些问题,既有客观原因,也有主观原因。各地工商部门在将来工作中,要以积极的态度去解决这些问题,全面提升我们工作的水平和档次。
三、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全力以赴推进订单农业健康发展
推进订单农业工作具有长期性、艰巨性和复杂性的特点。今后,各级合同监管部门要按照总局的统一部署,克服困难,知难而上,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全力推进订单农业健康发展。
(一)围绕工商职能,找准工作的切入点和突破口。订单农业有两个最基本的特征:一是参与者必须是平等的市场主体;二是以合同的形式明确双方权利义务关系,属《合同法》调整范围。在订单的签约、履约过程中,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的切入点和突破口,就是合同监管。明确了我们在推进订单农业工作中的职责和任务,就能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合理划分与其他有关部门职责权限,更好地加强协调配合。
(二)提高订单农业的签约、履约率,以促进农民增加收入作为工作目标。衡量一个地区推进订单农业工作成效的标准,主要有三个:一是订单的签约率和履约率;二是能否促进农民增收;三是坑农害农的违法行为是否得到及时查处和制止,坑农害农案件是否减少。围绕这三个衡量标准,各级合同监管部门应将以下两点作为推进订单农业的工作目标:一是狠抓订单的签约率和履约率的提高;二是切实维护农民的利益,促进农民收入增加。如果农民增收的目的没有达到,就说明我们偏离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根本性目标。
(三)应重点做好的几项工作
一是加大合同法律法规宣传力度,提高涉农企业和农户的合同法律意识,提高诚信意识、合同意识和证据意识,提高农民的自我保护意识和防范欺诈的能力。
二是结合本地实际,逐步制定推行订单合同示范文本。示范文本的主要条款要清晰、明确,特别是订单价格条款,要体现农产品长期性、风险性的特点,通过弹性的价格互惠机制,适当照顾农民的利益。鉴于农产品种类的多样性和复杂性,订单合同示范文本主要应当由各地工商部门根据具体情况,制定在本省市范围适用的订单合同示范文本。总局将适时制定全国统一的订单合同示范文本。
三是积极探索在农村开展“守合同重信用”活动,引导当事人提高诚信意识和履约意识,提高订单的履约率。指导县、市级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制定适合农村实际的“守合同重信用”农户标准,开展“守合同重信用”农户试点工作。在当前开展的“守合同重信用”活动中,适当扩大涉农企业的比例。
四是综合发挥工商整体职能,建立推进订单农业工作的长效机制。要按照刘凡副局长提出的创新工作机制的要求,把农资打假、培育和发展农村经纪人、发展农副产品商标、维护农民及企业合法权益等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建立长效工作机制,稳步推进订单农业工作全面深入开展。
五是强化对合同订单和涉农合同的监管力度,严厉打击利用订单和涉农合同坑农、害农的违法行为。对订单履行中发生的纠纷和争议,及时进行行政调解,化解纷争。及时查处、制止坑农害农的违法行为,适时向社会公布涉农欺诈的典型案例。
(四)加强订单农业的理论研究,不断提高推进订单农业工作的实践能力和水平
推进订单农业工作,涉及实践与理论相结合的问题。各地要加强对订单农业工作的调查研究,认真总结推进订单农业的典型经验,升华为理论,用以指导工作,并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完善。各地对订单农业的理论研究,要紧紧围绕工商的职能,结合工作实际,从解决现实问题入手,提出有针对性的理论解决方案。
农业农村局工作职能范文3
农业信息工作是一项基础性的工作,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发展农业生产,促进农业增产增收的有力抓手,是创新农业服务方式,转变服务职能的方向和突破口。在发展现代农业、加快农业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推动“一村一品”和特色农业发展中发挥了积极作用。为进一步加强我区农业信息工作,更好地发挥服务“三农”职能,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提高认识,把为“三农”提供信息服务作为农业系统干部的重要职责
现阶段,农业信息已成为一种新型生产力,有力地推动着农村商品经济的发展。广大农民处于生产第一线,信息来源渠道窄,信息量少,迫切需要大量农业信息,通过我们的信息服务了解和掌握市场、生产、加工、技术、农资供求等信息动态,以便更好的从事生产、加工、经营活动,实现增收致富。因此,我们对“三农”的服务应由技术服务走向综合、个性化服务,应以农民的需求为服务内容,既要搞好技术服务,又要提供农资、政策法规服务,更要提供个性化的信息服务,这就要求我们要不断创新服务方式,拓展服务内容,切实把信息服务作为一项重要职能,积极履行。
二、整合资源,齐抓共管,建设高效实用的农业信息网络平台。
农业信息服务的核心在于拥有大量可靠、有价值的信息资源,而这靠一个单位、一个部门、或几个人是难以做到的。必须完善现有的信息服务体系,分工协作,各司其职,互相配合,形成合力。农技、畜牧、农机、蔬菜、农经等各单位要按业务范围和职能认真筛选收集具有参阅价值的生产、技术、市场信息,通过农业信息网与种、养、加大户、龙头企业、中介组织、农村经纪人联结起来,形成横向相连、纵向贯通的开放式农业信息网络平台。要进一步规范农业信息的采集、管理、分析、工作,使之规范化、制度化。系统各单位、局机关各股室每周要报送1—2条农业信息,把在我区、在本行业有影响、有推广应用潜力的农业技术、农畜良种、生产动态、项目建设等信息采集起来,及时报送区农业信息工作站。经区农业信息工作站整理、审定后在渭滨农业信息网上。
三、扩大信息来源,广泛采集和编制信息
扩大信息源,增加信息量至关重要。各单位信息员要不断加强业务知识学习,增强获取信息的洞察力和敏锐度,要经常深入农业生产一线,充分了解农民群众的信息需求,充分发挥好连接农业信息服务站与广大农民群众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做好农业信息的“二传手”。农业系统的全体干部要共同参与信息服务工作,及时采集、编制、信息,尽快形成人人关注信息,人人收集编写信息的良好氛围,通过信息服务,为农民调整农业结构,运用农业科学技术,搞活产品流通,发展特色经济,增加家庭收入,提供信息支持。
农业农村局工作职能范文4
一、落实责任,片面做好纪检监察工作
市委农工办系统各部门、单元高度器重纪检监察工作,将其列入部门整体工作的重要日程,抓紧抓实。一是落实领导班子岗位责任制,在各部门构成了主要领导片面抓、分管领导靠上抓、其他班子成员分头抓的纪检监察工作体制和协调联动、齐抓共管的强大合力。二是努力做好党风廉政和反腐败工作。各部门、单元按照与市委、市当局签订的党风廉政建设责任目标,结合业务工作现实,逐级细化分解责任,明确目标任务,与领导班子成员、科室和下属下层单元层层签订责任书,下层单元把责任量化到个人,构成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逐级落实责任、层层设防把关的责任网络。三是增强纪检监察干部的学习培训,强化纪检监察干部的中心意识、办事意识和责任意识,提高他们的整体本质,以不停适应改革开放和经济生长新形势的必要。四是在干部职工队伍中大力开展宣传教育。采取多种形式,用正反两方面的典型事例,教育党员干部树立精确的人生观和代价观,特别是通过开展向郑培民同志学习和通报我市今年处置惩罚的少数党员干部案件,教育警示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防线。同时,结合半年工作总结和召开民主生存会,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对照上级要求和工作现实,找准差距,看清不足,达到整改、提高目标。
二、认真履行职能,优化农业和农村经济生长环境
市委农工办系统纪检监察组织紧紧围绕市委中心工作,把优化农业和农村经济生长环境和办事经济生长作为开展工作的动身点和切入点,充分发扬职能,增强软环境建设,为加快农业和农村经济生长发扬了重要作用。
1、发扬监督监察作用,促进依法行政。规范部门和行业行政执法行为,坚决制止各种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行为;加大执法力度,维护正常的市场次序,保护农民利益。农业局加大农业执法力度,从源头上打击生产制售假劣农资行为,很好地维护了农资市场次序。农机局专门出台《关于增强文明监理、规范执法行为的关照》,下发到各下属单元。畜牧局增强对兽药、饲料的办理,提高对畜禽及其产物的监测、监管力度,从根本上保证我市畜禽及其产物的健康、安全。经管局对村级财务公开监督检查做到每月一次,并设立监督举报电话,增强对农民负担的监督办理。
2、加大纠风力度,转变工作作风。各部门、单元结合纠正部门和行业不正之风,不停增强自身建设,提高办事质量,切实解决"门难进、脸难看、话刺耳、事难办"的"衙门"作风,进一步提高了工作效率和办事程度。同时,认真查处推诿扯皮、办事效率低下、作风粗暴、执法不规范,以及吃、拿、卡、要、报等腐败行为,最大限度地为农民和下层提供优质办事。农业局建立和完善了农业执法职员的学习培训、测验考核、执法考评、持证上岗、监督约束等制度,农业执法队伍的办事和执法程度有了明显提高。农业开发办公室牢固树立为"三农"办事的思想,从领导班子成员动手,结合召开民主生存会和领导干部述职,摆题目、找不足,提高全体工作职员的本质。经管局专门编印《农村经济办理有关法律法规政策》和《农经职员十项守则》小册子,下发到市、乡、村三级农经职员手中。农机局围绕"内强本质,外树形象"的引导思想,规范了农机监理和农机化学校两个"窗口"单元的制度办理,树立了良好的部门形象。丝绸公司在生产关键季候,领导干部带头深化下层,与公司职工和蚕农孤芳自赏,树立了良好的企业形象。
3、加快政务提速,提高工作效率。水利局不停缩短取水、采砂、水保允许审批期限,严格水事案件处置惩罚时限,加快汛情雨情传递速率。林业局将林业行政职能全部移交行政审批中心,简化了审批手续。农机局完善了一系列联动办事承诺制度,并设立了"一站式"办事大厅,规范和充实了办事内容。畜牧局对所有收费项目进行了细化汇总,并制成公示栏、公示牌,全部对外公开,实行"阳光收费"。景象局对我市建筑工程的防雷图纸全部收费考核,并为部分建筑收费安装了防雷电涌保护器。烟草公司下发了《关于推行企务公开制度的实施意见》和《关于开展效能监察工作的实施意见》,建立了大宗物资采购和基建工程招投标制度,增加了工作透明度。
三、深化开展解放思想大讨论,增强为经济生长办事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市委农工办系统各部门纪检监察组织认真学习贯彻省委、(上级市)市委、龙州市委三级工作会议精神,组织开展了"如何更好地为实现全市农业农村超常规、跨越式生长办事"大讨论,更新思想观念,进一步把思想和行动同一到各级党委关于加快生长的重大决策下去。
一是深化学习,领会实质。继续深化学习各级党委关于加快生长的总体要求、基本思路和主要措施,进一步领会实在质,明确纪检监察组织在经济生长中发扬职能作用的新要求。采取会合学习、召开会议、个人自学、交换体会等多种形式,不停把学习引向深化。
二是解放思想,更新观念。紧密接洽纪检监察工作现实和个人思想现实,对照上级要求,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牢固树立生长意识、中心意识、市场意识、软环境意识,把纪检监察工作放在加快生长、扩展开放、连结稳固的大局中来把握。在工作中,要精确区分工作失误与渎职的边界,对大胆改革、开拓创新的要为其撑腰壮胆,对诬告陷害改革者的,要从严查处,努力营造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
农业农村局工作职能范文5
论文摘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新问题,给乡村基层工作带来巨大的挑战。文章旨在探讨新形势下乡村基层工作的困境与出路,着重从三个方面论述:一是乡村基层工作面临的难题;二是影响乡村基层工作的原因;三是乡村基层工作的对策。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当前农业和农村发展仍然处在艰难的爬坡阶段,农业基础设施脆弱、农村社会事业发展滞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矛盾依然突出,给新形势下农村基层工作提出了许多新的课题。
一、新形势下乡村基层工作面临的难题
1.乡村治理矛盾凸显。在乡村治理方面,乡镇和村这两级组织各自都具有两种职能:一是为本社区居民提供公共产品,乡镇、村两级组织有责任为本社区居民提供适合其规模范围的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二是执行从中央到省、市、县布置下来的各项任务。履行这两种职能都需要财政作保障。税费改革尽管有乡镇机构、农村教育的配套改革,但财政缺口仍较大,乡村两级的财力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执行上级各项任务的功能相对弱化,为本社区居民提供公共产品能力不足的问题凸显出来。主要表现在:现行的以农田水利为主体的农村基础设施,无论是存量还是增量上都显得严重不足;农村科技的推广运行和农村人居环境的改善将变得更加艰难。
2.人地矛盾纠纷日益严重,农民隐性负担尚未涉及。针对农民负担而言,税费改革关注的只是农民的显性负担,而对农民的隐性负担关注不够。城乡分割体制是农民隐性负担过重的制度根源。农民隐性负担重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工农业产品剪刀差问题;二是农民进城成本仍然过高,并且不能享受城市居民的各种福利;三是农民付出子女教育、医疗等费用过高;四是农村基础建设等收费成为农民甩不掉的一大负担。
3.乡村收支缺口较大,社会不稳定因素增多。税费改革,农民负担明显减轻,但与此相伴的是乡村两级财力大幅度减少。村级债务黑洞将是一颗随时会引爆的炸弹。其特点为债务构成复杂,利息高,且多为短期。而且因管理上的混乱,至今仍未能有效遏制新的债务不断增长势头,农村债务包袱有增无减,各种开支无法削减。乡镇仍必须按时应付以下几方面的开支:乡镇干部的应发工资;乡镇中小学教师的工资。这一部分工资数额大,基数高,而且呈逐年上升的趋势。还有最令乡镇财政和乡镇主要领导头疼的大宗开支:乡镇退休人员的工资、医疗费用及其他社会保障费用;日常办公经费,包括招待、车辆等必须的费用;订阅各种上级要求的报刊、书籍的费用;处理各类突发事件的开支;等等。
4.乡村两级干部的待遇及走向成为乡村基层工作成功与否的关键。乡镇干部面对乡村工作职能的重新定位和角色的转换,在部分干部中产生了失落感和盲目性的困惑。推进乡镇体制改革,由于相应的配套措施未能及时跟上,使目前乡村干部的工作,一下子从原来的高度紧张的环境中进人闲暇无事的工作状态,大多数干部都有一种失落感和不适应性,习惯的思维方式失去作用。于是,因职能的转变,部分干部对新的角色一下子难以适应,导致干部责任心下降。由于乡镇职能转制上的不完善,对农村基层工作的正常运转也带来了负面影响。
二、新形势下影响乡村基层工作的原因
1.农村经济发展力度不够、路子不准。当前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矛盾增多、难度增大,归根结底是由于农村经济的落后所致。农村义务教育的“普九”验收;乡村道路、农用电网等农村基础建设的全面升级;农村饮水工程的全面铺开以及以农业综合开发为主体的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剧增了村级集体资金的投入量。在农村集体收入本来就出现短收的情况下,不切实际的基础建设项目的盲目上马和少数人为捞取政治资本的形象工程和政绩样板的出现,给本来就不足的农村经济积累雪上加霜。农村基层组织长期局限于财力的限制,只把注意力集中到收税收款等琐碎事务中,办任何事情都把手伸向群众,必然导致党群、干群之间容易滋生矛盾。因此,农村税费改革后基层组织建设遇到的种种问题,发展不够是关键的症结所在。
2.基层组织和基层干部的职能定位不准。农村税费改革后,基层组织必须思考“干什么,怎样干”的新课题,基层干部必须重视税费改革呼唤“复合型”、“市场型”、“民主型”干部的新要求。但客观地说,目前基层组织还没有实现这种角色的转换,基层干部还不具备这种能力素质。突出表现在工作职能、领导方式和工作作风上,仍然习惯于传统的“种一管一收”、“催一征一罚”,没有把工作重心定位在依法行政,以法律的手段、经济的手段来管理村组事务上来;没有定位到研究市场农业、规模经营和产供销配套服务上来;没有定位到积极发展农村经济,自身示范做样子,教育群众换脑子,引导农民找路子,建立一个适应农村市场经济发展的新机制上来。
3.改革的跟进措施不配套。农村税费改革应该是一项系统工程,但目前把它作为一项系统工程,进行全方位的配套改革还考虑得不够,带来了基层组织建设上的难度。税费改革后,财政转移支付的改革力度太小,对于弥补日益扩大的财政缺口来说于事无补;乡镇部门机构改革还不到位,乡镇合并了,但是人员并没有减少;教育体制改革严重滞后,教师工资的发放并没有真正摆脱由乡镇负担的做法;农民的素质偏低、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还处于一个低水平上;等等。由于这些配套改革没有及时跟上,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处在夹缝中,暴露出来的问题就难以得到有效解决。
三、新形势下乡村基层工作的对策与思路
税费改革为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既带来机遇,又带来挑战。在新的形势下,我们必须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提高基层组织的执政能力。
1.抓发展,为乡镇基层工作打下物质基础。改革带来的功效是暂时的,即便实现了“零负担”,如果群众的收入没有增长、经济没有真正的发展,群众仍然不满意。更重要的是通过加快发展致富,坚持发展这一主题,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来抓,才是解决农村问题的唯一出路。(1)必须看准市场抓调整、抓工业。在“农业保稳、工业致富”的格局下,把抓发展的着力点放到提高经济运行质量上来,坚持集中精力培植支柱产业,大力涵养财源。一是着力转变农业增长方式,加快农业产业化增财源;二是大力发展乡村工业,扶持骨干增财源;三是大力发展民营经济,壮大规模增财源。(2)盘活存量,变资产为资本,变资源为财源。一是乡镇、村如果在所在集镇有闲置的土地,又适合于进行房地产开发的,应允许其以人股的方式联合开发或出售长期使用权来增加收入。二是近年来通过布局调整,一些县取消了许多所中小学,空出了不少土地和房屋,这些土地和房产等如果充分利用起来,又是一笔很可观的固定收入。三是加大土地复垦整理力度。结合“空心村”改造,争取国土资源部门的支持,将大量空置宅基地和集体所有的废弃荒地进行复垦整理,使“生”地变“熟”,在目前实行最严格的土地保护制度的形势下,这些土地的承包经营特别是转变成建设用地后,无疑又是一笔巨大的财富。(3)规范“一事一议”制度,确保农村公益事业的发展。在当前没有相关法规保障“一事一议”实行的情况下,可尝试由县政府出台有关规范性文件,进一步完善管理规定,制订具体操作细则,切实解决项目难议成、多数人同意的事情少数人不执行、外出人员筹资难收齐等弊端和问题。村级组织要掌握时机和方法,充分用好“一事一议”。
2.抓改革,为减免农业税提供体制保障。各项配套改革既是减免税改革内容的深化和延伸,也是巩固减免税改革成果的保证。一定要按照“转变职能、强化服务、精简机构、减少支出”的目标,切实推进各项配套改革。(1)深化财税改革,完善乡村财政体制。按照乡财乡理、乡事乡办、事权与财权相统一的原则,结合新一轮财税体制改革的要求,进一步深化改革,完善乡村财政体制。一是合理核定收支基数;二是适当调整县乡收支范围;三是完善转移支付制度,切实保证基层政权运转和农民负担不反弹。(2)继续深化乡镇政府机构改革,合理调整乡镇事业布局。一是淡化乡镇政府职能,进一步深化完善乡镇机构改革。在机构设置上本着“强县弱乡”、“实县虚乡”的原则,重新定位乡镇政府职能,严格控制领导班子职数,严把人员人口关,大力精简内设机构。二是减少乡镇政府事权,积极推进乡镇事业机构改革。按照“脱钩、分类、放权、搞活”的思路,合理调整事业单位布局,大力压缩编制,逐步建立起相应的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和自我约束机制。三是加快中小学布局调整步伐。按照规模、效益的原则,对乡镇中小学布局进行调整,适当集中办学,同时对教师实行定员定岗,解决农村中、小学过于分散、师生比例不相称、师资浪费等问题。(3)加快合组并村步伐,大力推行村干部公职化。一是按照“尊重民意、便于管理、规模适度、整建制撤并、所有权不变”的原则,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对人口少、规模小、地理位置相近的村庄,通过撤并达到“村级规模合理、资源配置优化、村级组织健全、服务功能强化”的基本目标。二是在此基础上,从乡镇机构选派政治素质高、熟悉农村工作、懂农村经济管理的年轻干部或转业退伍军人,下派各村挂任实职。三是培养选拔一批“富人村官”。农村圈子很小,村看村,户看户,党员看干部,表率作用立竿见影,那些文化水平不高、致富能力不强的村干部,自己穷得叮当响,当然也无法赢得群众的信任。因此,从治穷先治官的角度出发,培养选拔一批“能人村官”、“富人村官”,使其承担起带头闯市场、带头致富的“领路人”作用。
3.抓减债,积极化解乡村财政风险。农村不良金融债务的存在,直接关系着农村基层政权的正常运转,成为县、乡各级政府关心、农村集体组织烦心和广大群众不放心的突出问题,也是制约农民增收的一个重要因素,必须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清理防止并重。其途径主要有以下几种:(1)减息减债。农村因借、贷形成的债务,在认定核实本金基数和利息基数后,重新界定利息,禁止高利息或息转本。对违反国家规定的高息借贷,按合同期法定利率标准,逐一核定本息,置换统一票据,严肃清理无本生息、少本多息、利滚利等违法行为。(2)变现资产,清偿抵债。凡有负债的村委会、村集体经济组织,应对其闲置资产(包括乡、村集体企业在内)进行登记、评估,转让经营权或公开拍卖,所得收入用于还债。(3)壮大农村集体经济。资源资本化偿债,包括对五荒地、承包地、林地、果园的使用权实行招标承包、延长承包期、拍卖等办法偿债;资产资本化偿债,包括拍卖生产性资产还债,租赁或转让水利设施、中小水库闲置的固定资产经评估批准后用于偿债。(4)清理核销呆坏账。农村债权债务形成原因复杂,仅靠集体经济组织自身化解难度很大,需要在全镇、全区乃至全市、全国范围内统筹解决。建议尽快出台化解乡村债务的政策法规,采取各级财政适当补助、核减、划转等具体措施化解乡村两级不良债务。经认定确已无法收回的,形成专题材料,通过一定的程序经逐级审批后进行核销。(5)中央财政加大转移支付力度。由于农业属弱质产业,又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基础产业。目前,我国通过财政反哺农业的条件已经成熟,国家应对村组债务和基层组织运转进行转移支付,由财政化解一部分因承担政策性任务而举的债。
4.抓节支,努力降低乡村行政运行成本。严格管理,强化监督,挖掘潜能,提高效率,使乡村行政运行成本与农业生产成本一同降低,从根本上减轻财政压力。这就要求健全制度,严格控制支出。(1)加强乡村财务管理,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推行乡镇、村政(村)务公开、财务公开,实行严格的预算控制和费用包干制度,加强民主理财和监督,打紧开支,量入为出,量钱办事,大力压缩办公费、招待费等非生产性支出。(2)严格执行有关政策规定,约束有关职能部门行政行为,不得以任何理由擅自出台涉及农民的行政事业性收费集资项目。严禁在农村开展由农民出钱、出物、出工的各种达标升级活动和创建活动,兴办公益事业,哪一级提出的项目哪一级出钱,不得要求层层配套资会。
参考文献
[1]王学江,逐步取消农业税将产生多重效应[N].国际金
融报,2004—03—09.
[2]石绍宾,农村税费改革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山东财
政学院学报,2003,(5).
[3]理性看待全面取消农业税[EB/OL].
农业农村局工作职能范文6
一、指导思想
以十七大精神和“三个代表”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综合运用工商行政管理各项职能,服从和服务于“三农”,以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农村社会稳定为核心,积极推进我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二、组织领导
成立“五个一”活动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协调“五个一”活动各项工作的开展。
三、“五个一”活动工作内容
帮助组建一个农村专业合作社、培养一批农村经纪人、扶持一项订单农业、帮助注册一个农产品商标、推介一种农产品商品。
四、具体工作目标
(一)各工商所发展农村专业合作社不少于二户。
(二)各工商所要培育发展农村经纪人10户。
(三)全面掌握辖区农业生产情况,鼓励农副产品加工与流通企业发展“基地+公司+农户”、“公司+农户”模式的订单农业,各工商所所要确定一家订单企业。
(四)摸清辖区农产品注册商标使用情况,科学地确定农产品商标注册帮扶对象和创名牌帮扶对象;积极指导效益好、信誉高、发展后劲强的企业或农户,注册一个农产品商标。
(五)各工商所选定一种的特色农产品,制定不同的促销计划,开展推介农产品活动,推介农产品进超市,进市场。
五、工作要求
(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五个一”活动是工商系统服务新农村建设重要载体,各工商所要高度重视,加强领导,落实责任,成立专门的工作领导小组,采取切实措施,保障活动的顺利实施。
(二)结合实际,突出重点。一是实行全程服务制度。凡是农民申办农村专业合作社的,工商所要全程指导、协助办理。设立登记台帐,建立健全经济户口,掌握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经营动态。二是确定专人每月上门为订单企业和订单农户提供合同等工商法律法规咨询;引导订单企业使用合同示范文本,使用自制的格式条款合同并督促其备案;强化农业订单事前、事中、事后的监管。三是引导经纪人进行注册登记,取得合法主体资格;建立健全农村经纪人及执业人员档案;每季度对经纪人进行法律法规,职业道德等方面的培训。四是前移服务方位,结合“一所一标”工作,设立农产品“商标工作联系点”,主动上门提供服务。五是建立“品牌兴农、品牌富农”机制,当好农产品义务推销员,为农民销售农产品当好参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