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美学的研究意义范例6篇

设计美学的研究意义

设计美学的研究意义范文1

关键词:民间剪纸;生命符号;提炼;设计

1选题背景和必要性

中国传统纹样的文化积淀比较深厚,它是人类进入文明社会的智慧创造。各种纹样大多是在原始社会时期,人们对生产生活等方面的美化所形成的,这是人们审美理想在生活实用中得到体现,从而进一步促使人类文明文化的提高和发展。现在设计中,很多纹样都有着其所表达的寓意和内涵,由于远古时期人们对生命繁衍的崇拜和对生活的渴望,所以从中就有很多体现生命内涵的符号。就像黑格尔说:“东方所强调和崇敬的往往是自然界普遍的生命力,不是思想意识的精神性和威力,而是生殖方面的创造力。”[1]不同时期、不同地域文化的差异,反映符号纹样在情感语言文化方面具有各自不同的内涵和外延,但都体现着艺术文化与审美文化的集中统一,体现着文化的不同。“是作者在现实情境中将符号语言与他本人的观念情感相关联构成的。”[2]因此,生命视觉符号具有区域性和标志性的特性,并作为文化见证和信息传达媒体,展示了人类文化发展的历史脉络和文化精神,构成人类文明进步的确证。正如靳之林在书中所说:“人类一要生存,二要繁衍,生命意识与繁衍意识是人类的基本文化意识,也是民间美术的基本文化内涵。”[3]

对有关生命符号的研究,要从民间剪纸的纹样进行深入挖掘。对民间剪纸艺术要有所了解,因为民间剪纸艺术历史悠久,与人们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民间剪纸是依附于民俗观念和民间活动的民间艺术。“劳动者艺术家特殊的认识、思维方式,与完整圆满、对称偶数、硕大为美的原始审美理想相得益彰,产生出重于表意的造型规律和自由灵活的表现手法,使民间剪纸艺术的特色与众不同、独具一格。”[4]劳动人民把已被普遍认同的符号、形象转化为剪纸艺术中,剪纸艺术遵循中国民间美术观物取象的符号特征。生命意识与繁衍意识是人类的基本意识,它构成了人类各民族文化的基础。生命符号的研究,还要对彩陶的纹样进行了解,因为彩陶是新石器时代的一种原始陶器,纵观彩陶纹样的发展脉络,半坡时期的写实纹样多是对自然景物、生物的率真模仿,彩陶纹样显示了古人如何通过图形符号诠释生活和表达思想感情,这些图案延续了几千年,从而得知彩陶纹样与后世中国传统艺术有着潜移默化、一脉相承的渊源关系。经此研究,可以挖掘更多中国传统的符号纹样,将其运用在设计中,一是对传统民族文化的继承和发扬,二是可以提升设计的内涵,不仅能提炼传统符号,还可深入研究符号纹样与生命的联系。“所谓生命意识是人类创造生命、孕育生命、延续生命、关注生命的思想意识,它是人类最原始、最基本的意识之一。中国民间文化的主体精神,就是生命意识。”[5]对生命的内涵进行了解,领悟这些底蕴丰厚的文化,加以锤炼和升华,有利于设计中视觉及内涵上的提升。

2设计思路、研究方向与表现过程

(1)设计思路。对生命符号的研究为什么要从民间剪纸艺术着手研究,是因为民间剪纸艺术起源于民间,其民间艺人大多是劳动人民,他们对生命和生殖繁衍有着较强的崇拜,将其心中的渴望和希望都表现在剪纸中,更能表达生命符号的内涵。“民间艺术是民族文化的活化石”。[6]民间剪纸中符号的研究,从中提炼出生命含义的符号,将其运用到设计中,结合有关生命含义的中国传统纹样,进行再设计,可以使创新设计的符号更加有意义,提炼剪纸中的特色符号,设计出具有现代感而不失民族韵味的符号,在整个设计过程中,主要突出生命符号的发展和寓意。(2)研究方法。在研究方法中,首先要广泛的收集相关的资料,明确所要研究的对象。其次,对收集资料的整理,将图案符号进行分类。最后,了解各种传统符号纹样所体现的生命含义,加以提炼,进行符号纹样的再设计,并给予深刻的内涵意义。研究方法采用网络收集以及阅读图书的方式进行资料整理,还要走访较近的剪纸艺人,向其请教民间剪纸的符号含义。

3设计内容与表现形式

通过对民间剪纸艺术的研究学习,得知了剪纸中包含的深厚的生命含义,因此想深入把生命符号延伸下去,结合中国传统纹样,进行设计。从而发扬剪纸的艺术,使其长盛不衰,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只有充分领悟剪纸文化、掌握剪纸艺术的造型规律与象征意蕴,才能更好的进行设计。(1)展示台布设计。民间剪纸资料的学习,发现其剪纸纹样有一种纵向的发展,都是由基本的纹样演变并结合生活中各种具象实物进行结合。所以,在设计中,为了体现出这点,就此设计一副符号的演变结合图案,体现出生命的繁衍以及生生不息的轮回,将图案结合天然的布料,运用传统纺织工艺丝网印刷,体现出自然纯朴的感觉。在色彩上选择单色印刷,这样可更好的体现出剪纸中图与底的关系,及设计中正负形的体现。(2)悬挂剪纸设计。为了在设计展示中,能有一定的设计互动,因为设计最终都是要服务于受众,要让观众亲身感受设计的内涵,不仅从视觉上,还要从触觉上更直观的感受到,因此选择剪纸悬挂的方式,使观众能更好的触碰到剪纸。在资料研究整理中,发现剪纸的弊端就是不易于保存,为了避免这个弊端,在悬挂剪纸设计中,采用硬度较好的材料,更易于保存,使其不仅可粘贴,还可以作为摆设工艺品。为了展示中有一定的空间层次感和透视感,在颜色及制作中选择红色镂空设计。(如图1)

(3)灯箱设计。平面设计大多是二维的设计,为了有立体的效果,形成更好的展示氛围,因此选择了灯箱的设计,将设计的图案符号运用到灯箱中。灯箱设计采用较轻的材料,在材料上要进一步斟酌尝试选择。形式以镂空的表现,更能凸显出立体的空间感。在灯箱设计上,为了更好的体现立体感,因此选择的符号以云纹、水纹为主,这种符号较为简约流畅,可体现生命中简单、直白的含义。以红色为主,更能凸显出民间剪纸在灯光下的气氛。

4小结

本文对民间剪纸中生命符号的设计运用分析,得知剪纸艺术符号象征源于对生命生殖繁衍的崇拜,了解传统剪纸艺术的文化价值及其有着积极的借鉴意义。对民间剪纸艺术的资料研究,不仅收集了大量的图案,进行设计,而且更深层次的理解了生命的含义,经过几千年符号纹样的发展延伸,让我感叹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在今后的学习中,会更重视对历史文化的学习与研究。

参考文献:

[1] 黑格尔..美学[M]. 朱光潜,译.商务印书馆,1981.

[2] 吕品田.中国民间美术观念[M].湖南美术出版社,2007.

[3] 靳之林.中国民间美术[M].五洲传播出版社,2004.

[4] 吕胜中.中国民间剪纸(上卷)[M].湖南美术出版社,1994.

[5] 宋长宏.骐骥驰骋[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8.

设计美学的研究意义范文2

0 前言

 

数字插画(也称CG插画)是近十年出现的数字媒体艺术形式,伴随着数字媒体技术的发展而逐渐成熟,广泛运用于影视动画概念设计、游戏美术、插画设计等领域。大众在消费杂志和欣赏商业影视作品的同时,间接或直接欣赏插图就成为一种必然行为。作为一种文化产品,数字绘画作品营造的唯美、绚丽、奇幻的艺术氛围通过游戏、电影、动漫影响着当代人的审美观念。然而,作为新兴画种,数字插画自诞生之日起即被定位为商业美术,其艺术价值也未得到学者的足够关注,这在当今数字媒体艺术人才培养方兴未艾的大背景下不能不说是一个遗憾。

 

1 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1.1 国内的研究情况

 

在国内,对于数字插画的理论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软硬件技术、商业应用、教学研究,或者关联领域研究,如王选遥《论电影画面的灵魂——概念艺术》、赵小林《数码绘画与设计艺术专业基础教学》等;从美学角度探索数字绘画艺术理论的论文,在“中国知网”以变换关键词组合的方式进行搜索,可见数篇,包括赵忠波《浅析超现实主义绘画对现代数字绘画的影响》、许超《后现代视野下CG插画设计的美学特征探微》。这些研究成果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当前国内数字插画艺术理论研究现状,总体而言研究的成果有待进一步丰富和系统化。

 

1.2 欧美等国的研究情况

 

在美国,以出版物为服务对象现代插画的发展已经超过百年,形成了非常深厚的文化土壤。繁荣的出版业造就了一大批技法成熟、风格多元的插画大师。近20年来,作为数字技术革命的策源地,美国的数字娱乐产业异常繁荣,很多从事传统插画创作的画家成功转型为概念设计师,使用数码绘图工具,为电影、游戏和动漫业服务,数字插画由此应运而生。不过数字插画师的成就也一直不为主流艺术承认,其原因同样源自艺术界对商业美术的某种长期的“歧视”。在西方的数字艺术行业内,有关数字绘画的研究基本集中在视觉特效软硬件开发使用、表现技法、商业应用等实用性、技术性领域,鲜见数字插画艺术理论的研究成果。这一点,从历年的“ACM SIGGRAPH”会议所的主题与会议日程安排可见一斑。

 

2 数字插画艺术理论研究的意义

 

2.1 为国内新媒体艺术理论研究拓展新的视角

 

目前,有关新媒体艺术美学理论研究的成果多集中在新媒体自身特性带来的审美异化,如虚拟性、交互性、技术性等,以及由此产生的新媒体与创作者的关系、创作者与观众之间的关系、新媒体对创作观念的变革等一系列问题。例如,刘自力《新媒体带来的美学思考》、刘佳《新媒体艺术的交互性带来的美学思考》等等。这些研究,从宏观的角度,阐述了新媒体艺术审美在文化学、心理学、社会学乃至哲学层面的意义。这样的视角,固然能够从整体上把握新媒体艺术的基本特征,但是限于一些研究者的专业背景,仍缺少对新媒体艺术中某些具体领域的研究。此外,需要指出的是,在新媒体艺术这个大的范畴中,实验艺术、装置艺术这类的当代“纯”艺术活动与游戏动漫设计、电影美术等商业艺术仍然是有本质性的区别的,所以,针对数字插画美学理论展开研究,对于充实国内数字媒体艺术研究的美学理论体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2 数字插画创作需要艺术理论指导

 

由于数字插画是商业美术,一直以来被视为流行文化,其价值得不到主流艺术界的认同。以网络相册为平台,优秀的插画作品甚至可以赢得千万次的点击率,却很难进入到画廊、艺术馆中与传统画种获得并列展出的机会。数字绘画在主流美术界的“空缺”,使其缺乏专业而系统的评价体系、科学而规范的教育方法以及艺术投资人。这些都制约着中国数字绘画艺术品质的进一步提升。因此,展开数字插画的艺术理论研究,挖掘其文化价值、厘清风格流派、完善评论体系,将数字插画研究学术化、正规化,一定程度上可提高数字插画在主流美术界的知名度和影响力,这些都能更好地激励数字插画从业者的创作热情,对于提高数字绘画的整体创作水平、挖掘艺术价值是非常必要的。

 

3 数字插画艺术理论研究的必要性

 

3.1 利于构建更加科学的数字插画人才培养体系

 

目前,国内大专院校的数字插画教育大多处于初创阶段,师资力量和教材建设均比较薄弱。当前人才的培养主要由企业和社会机构承担,但在培养方式上往往注重技巧训练、追求画面的外在效果,较为忽视绘画创作的文化艺术性,不利于数字插画人才的良性发展。事实上,在欧美等国,数字插画师(概念设计师)基本出自艺术设计类院校的相关专业,需要系统学习解剖、架上绘画、艺术史、数字图形图像学等课程,企业培训只是培养实践经验的手段,学院教育才是主流。构建科学的数字插画人才培养体系,需要相关的艺术理论研究成果为依托,完善教材建设、丰富理论教学内容。

 

3.2 利于促进动漫游戏产业的原创力提升

 

自从2006年国务院《关于推动我国动漫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以来,我国的创意产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动漫、游戏产业的原创能力不断得以加强。很多项目开始借鉴国外同行业经验,更加注重前期的概念设计的投入力度,推出了一批有分量的游戏作品。例如,腾讯游戏开发的网络游戏《斗战神》。该作的前期概念设定由国内一线的游戏美术师合力完成,人物造型夸张玄奇却不失中国神话人物的特征,场景华丽宏大,且充满东方色彩,充分展现出数字插画的视觉创造力和奇幻文化的魅力。然而,对于中国创意产业整体而言,高质量的作品和优秀的概念设计师仍然数量稀少,数字插画师的绘画水平良莠不齐。拙劣的模仿和照抄,贫弱的造型与滥俗画风依旧充斥着中国的动漫游戏市场。建立数字插画艺术理论体系,特别是文化研究和批评研究,有助于指导插画师的创作,推动当前数字绘画创作者对艺术品质的自发追求,转变成自觉的要求。

 

4 数字插画艺术理论研究的内容

 

本文的重点在于研究数字插画艺术性,因而笔者认为可参照传统绘画研究的方式构建数字插画的理论研究框架,内容包括: (1)数字插画史论、人物及作品研究。 (2)数字插画文化研究。 (3)传统绘画与数字插画比较研究。 (4)数字插画批评研究。 (5)数字插画创作研究。

 

5 总结

 

设计艺术史论家王受之先生在其所著《美国插画史》中评价了美国主流艺术界对插画艺术的态度,他指出“插图之所以不被主流艺术承认,无非是它的明确的商业性质,然而仅仅用商业属性作为口实,忽略插图的艺术性,实在是过分”。中国数字插画今天所面临的尴尬局面并不比传统插画有所改善,所以,对数字插画艺术理论的研究,无论对于中国的新媒体艺术理论研究、创意产业发展还是对于数字插画创作而言,都是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的,本文的目的也在于此。

设计美学的研究意义范文3

本文将设计置于符号学的语境下进行文本价值的探究,试用“整全设计”的思维模式,探究当代设计作为图像学挪揄的可能性,用比较的视野论证艺术史的观看方法对设计文本的价值提出了诸多可能性,也为艺术与生活合谋,艺术与设计边界模糊的当下提供了更为多元化的阐释空间。

关键词:

当代设计 文本符号 文本价值 设计文本

一、“整全设计”观的四重内涵

艺术理论研究学者支宇在一次关于“文本符号与当代设计”的讲座之中,提出了关于“整全设计”的概念,并意图提供类似图像学的视角解读当代设计,对设计的文本价值的挖掘有一定的意义,但究其是否具备与艺术品相等的文本价值却有待商榷。支宇学者围绕“整全设计”这个词汇拟定了四个核心词组:“双重设计”(主导文本与隐形文本);“关联设计”(内含型隐形文本);“文脉设计”(生产形文本);“整全设计”(设计实践与社会语境的互动),目的在于探究设计被纳入“当代”这个时间轴后的解读,身份是否发生转向,是否具备某种意义上的文本价值。比如,当代设计的文本符号价值是否会成为未来社会发展趋势?当代设计是否如同艺术的其他门类,如架上绘画、装置、雕塑等需要文本的支撑?这样的质疑引发了大众化与精英化的相关讨论,但设计的文本价值的确有待重视。

二、关于“整全设计”的概念挪用

1.“图像学”方法论挪揄的可能性

“整全设计”即指高于整体设计概念之上,涵盖显在与隐含的设计双重关系,放在符号学的范畴,则是从“物”上升到“符号”的某种具体显在的体现,而隐含恰恰体现“空符号”的存在价值。此概念的提出,实际是对图像学方法论的挪用。图像学将我们所熟悉的艺术、绘画作品从眼见的形象追溯到产生的时间、地缘、创作人以及创作人的生平、意识形态等方面,从而拓展了对艺术解读的维度和深度。图像学也将艺术学、社会学、历史考古等汇集诸多文本,为艺术品提供阐释的无限空间。

反观设计,当代与否,都与绘画作品有着完全不同的社会功能与审美价值,流芳百世的艺术作品与设计作品在地位上也无法相提并论。历年刷新对近现代艺术作品的拍卖数字屡屡冲击着人们的视野,这在设计作品中几乎鲜有,尽管也有经典的设计留世,但因其功能性与实用价值往往并不能像传统的架上艺术一样,直击人心,引发共鸣。设计产品,很难可以提供批评家更多的发挥余地,导致文本阐释的局限,并不能用图像学的思维方式对设计进行多维度阐释。因此,图像学的方法论对当代设计并不完全奏效。

2.他者的介入:设计的“甲方”与绘画的“赞助人”

当代设计缺乏创作的独立性,因设计的本质一定有委托方的介入,市场的需求、委托方的审美与需求影响着设计,而作为设计师本身的审美趣味和价值导向也只是作为部分参与设计活动的建构。设计的委托方有可能来自社会的各阶层、团体,对设计文本的确存在社会学的研究价值,但却容易掉入大众化的语境。

但在上千年的艺术史里,“赞助人”(patron)这个身份也以类似设计“甲方”的角色在西方绘画里扮演着重要的作用。西方艺术史上,赞助人研究是吸收社会学研究方法而衍生出的一个独特的视角,最早源自中世纪教会对艺术家的赞助,产生于文艺复兴时期至15世纪30年代走向巅峰,众所周知的达芬奇、拉斐尔、米开朗基罗都曾经是当时显赫的美第奇家族的合作艺术家。1902年,艺术史家瓦尔堡在论文《肖像艺术与佛罗伦萨的中产阶级》,就提出了当时的中产阶级的审美趣味与消费需求对艺术创作的影响。另一位艺术史学家贡布里希在对美第奇家族的赞助研究后,提供了这样一个其实,“一批对人文主义和艺术充满热爱和有着独到眼光的赞助者与那些杰出的艺术家一起,将文艺复兴推向了顶峰。”大量关于赞助者的研究都旨在说明,这些赞助者并非普通大众,而是当时的权责阶层或者中产阶级,即社会精英分子。有意思的是,赞助人的角色并非贯穿至今,随着这样身份的淡出,西方艺术家也经历了从委托到自由创作的变迁。

回过头来看,设计的“甲方”,反而N贯穿于设计活动之中,唯一不同的是,甲方的群体变迁。中西方的工艺美术设计史都阐述过设计发生过重大转向,随着资本主义的萌芽、发展,设计对象经历了为权贵精英到普罗大众的转变。在现代设计产生之前,过去为精英阶层打造的设计艺术品(工艺美术设计)仍然保留着较高的审美和收藏价值,精英艺术到大众艺术的转变,也是设计在面对机械化大生产,快速复制和消费的历史洪流下的结果。由此,设计并不是从来就用之于民,讨论设计的价值重要的是在什么样的语境下来探讨,由此,对图像学的挪用,并不太适用对设计个案的分析,“整全设计”对设计的显在与隐含信息的关注更适合对设计的阶段性分析,设计对象的意识形态生成也只能放在特定的某个时间段解析更为合适。

三、“整全设计”下的设计文本

文本(text)西文原意是“编织品”不仅仅指“文字”,符号文本可以是任何符号编制组成。狭隘的解释是任何文化产品,不管是印刷、写作、编辑出来的文化产品,此定义是语言学向符号学跨进的桥梁。符号学的解读为:一些符号被组织进一个符号链中。实际是一个和一组的关系。文本根据媒介来划分分为视觉文本、听觉文本、文学文本、混合媒介文本,文本若根据按存形式划分则为:主文本(显性文本)和次文本(隐形文本)。文本符号属于图像学的一种研究方式,之所以被广泛运用到新艺术史的研究方法之中,是基于多广度多维度的研究视角。而用这样的方式解读设计究竟会产生什么问题。讲座里给了几个型文本(architext)案例。型文本是指明文本所从属的集群,即文化背景规定的“归类”方式,即体裁。

案例一:《雅各布与天使》(图1、图2、图3)

上述三个版本的《雅各布与天使》,图一来自某当代英国雕塑家的作品,图二为伦勃朗所作;图三为高更的作品。同一圣经体裁,表现出来的画面却截然不同,这在西方美术史上是典型的表现。创作题材来自希腊神话和圣经故事,不同的艺术家有全然不同的艺术体现。《雅各布与天使》,是《圣经・创世纪》中的故事,这一题材,在中世纪常被画家们当作“基督在人间的斗争”或“美德与恶德的较量”的象征来表现。三张不同的风格、构图、色彩、人物形象都加入了艺术家自己的想像,以及无法磨灭的时代痕迹与意识形态。做成雕塑的作品则是两个男性身体相拥,相较传统的表现方式有着极大的讽刺;伦勃朗的作品有着典型的舞台聚光灯效果,与伦勃朗擅长使用光影艺术的表现首发如出一辙;高更的绘画却加入了围观的修女,此时的雅各布与天使成为图中人物的幻象,在构图上缩到了角落,不知是否是高更作为现代派艺术家的缘故,对于传统的训诫有着完全不同的解读方式。基于此,体裁成为区分不同艺术品针对统一主题表现的重要突破口。体裁是某元文本生成前提下,各种附文本生成的重要母体。

案例二:建筑设计师王澍(图4)

试用建筑设计师王澍作为分析案例,类似图像学的方法解读建筑作品似乎合情合理,审视一个建筑设计师的作品,从某种意义上等同于解读一件经典艺术作品,其共同点在于两者在时间和空间维度中的存在价值的具备恒定性,这是普通设计作品不能比拟的。建筑物不会在时空中消失,反而会因其赋予其更深厚的文本解读空间。建筑的体量、空间感、设计美学、力学等因素,其建筑作品具备的符号性的解会成为建筑作品本身形式语言的审美体现,建筑本身就是一件完美的艺术作品,更符合文本阐释。因此,王澍作为个案分析,的确符合文本符号的普遍意义,但其行业属性又存在以偏概全的嫌疑。

即便将设计置入“整全”的系统之中,赋予其语境、实践主体、作品本身,都无法规避设计的本质仍然是解决问题,设计无法脱离社会、群体、委托方,从某种意义上看,设计的确只是社会关系的附属,而非像艺术品具备无功利性、相对独立的特质。

语境滋生文本,设计师可以丰富文本,而设计产品的阐释恰恰并非文本中最核心重要的部分,当内容被过度阐释后,设计的功能性有可能遭到遮蔽,设计基于人类各种需求的前提并不是设计者自身可以控制的,这也说明,文本的生成看上去既单一又复杂。鲍德里亚对消费主义的批判持续了很长的时间,如果要用四组关联词去阐释消费主义下的设计,显得极其苍白无力,特别是在机械化大生产的前提下,绝大部分的设计产品都失去了被阐释的意义。如果非要用“整全设计”的概念去做设计批评,那也应该是经典的、有着明显时代痕迹的设计作品而非任意一件设计个案,毕竟设计不等同于艺术品,何况是在艺术与生活合谋的今天。

结语

“整全设计”是基于符号学视域下,是将设计赋予文本价值的可能性的一种试探,假设设计与纯艺术在符号意义上等同,设计是否具备大致等同的阐释意义,设计是否值得用研究文本思维的方式来审视?文本最大的一个特征就是携带意义并等待解释。受众在解释文本过程中,很难摆脱各种文化对符号文本的制约。而伴随文本作为文本与广阔文化背景的桥梁,将文本与文化相联系腔制着符号生产与理解,这就为文本构建意义提供了路径同时也为接收者解释文本提供了可能。并非所有的设计都能纳入符号生产的范畴,绝大多数基于实用目的的设计只能成为充当文本的一个辅料,而并不能独立成为文本。广义设计的范围内,有两大类:铸造品牌与艺术边界模糊的设计(如建筑,兼具设计实用与审美目的)可以满足文本的生成与符号的再生产。

品牌被界定的范围分属在营销、市场、广告、设计。品牌的意义,正因其跨门类、跨学科,意味着文本构成形式的多样化与复杂化。品牌意味着伴随文本指向品牌意义的叙述。一批伴随文本的协作一前文本注入、引导意义;元文本标新、塑造意义;副文本论证、沉淀意义;链文本嫁接、强化意义;型文本限定意义解释―才将品牌意义叙述出来。由此,普通意义上的设计并不需要赋予多层次、深入、全面的意义阐释,基于实用、功能及解决问题为目的的设计仍然难以逾越其本身的属性。

设计美学的研究意义范文4

第二课“外交关系的突破”为例,这一课本身也存在教学思路,即70年代外交关系突破的三个表现,也就是三个目标题的呈现:“重返联合国”“中美关系解冻”和“中日邦交正常化”。从外在看,三者作为70年代外交关系突破的表现是一种并列关系,从教材表述看,二三两个目标题联结较为紧密,即中美关系的缓和直接推动了中日关系的改善,而一二两个目标题关联性却不甚紧密,如果存在联系的话,表面上看都是美国孤立中国政策的破产。是否有更紧密的知识联结和更流畅的设计呈现呢?此前,我恰巧阅读了英国学者菲力普·肖特著的《传》,被评为“迄今为止西方最新、最具深度的一部全传”。当我尝试进行这一课的教学设计时,相关中美关系缓和的内容叙述就从其他叙述中凸显出来,我再次阅读了书中关于中美关系缓和的叙述后,灵感一现,决定以中美关系的缓和为主线,切入“中国重返联合国”和“中日邦交正常化”这两个目标题内容。在突破的三个表现中,以中美关系的缓和为主线并不突兀,因为中美关系的缓和是70年代中国外交三大突破的关键,于是我把这种并列关系进行转换,采取三合为一的教学思路,使三者成为彼此联结一个教学整体。而同时,电影和小说的叙事结构也给我启发,这一课的教学何不双线交叉进行,以中美关系缓和为主线同时,再以《传》的文本材料作为另一推进线索。当然,为进行这一课的教学设计,我浏览了一些与此课有关的文章,材料引用不止于《传》的文本叙述。如此,对教材内容的整合也成为题中之义。于是,整个教学思路和轮廓是,从教材的课标题“外交关系的突破”了解三大突破事件,其中明确三大突破的关键是中美关系的缓和(课前提示有说明),以中美关系的缓和为主线进入教学,从《传》的乒乓外交文本叙述提出设问“哪些因素促成友谊谱写?”引入中美关系缓和的原因。从乒乓外交之后基辛格第二次访华的相关材料:“随着基辛格在第二次访问结束后返回国内,联合国大会投票驱逐了台湾并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取而代之。战后政治的一个时代宣告结束了”。①转入“中国重返联合国”的目标题内容,之后回归基辛格访华对于尼克松访华的意义。从尼克松访华的材料,即“对毛而言,尼克松的访问是一个胜利。在中国民族历史上的作用并不稍嫌逊色的另外的一切也都会接踵而至:田中角荣,与日本建立外交关系;英国首相爱德华·希思”。②进入“中日邦交正常化”目标题的知识学习,此后再回归到中美关系缓和之路的进程,直至中美正式确立外交关系。并让学生在此前是什么的基础上思考,为什么三大突破的关键是中美关系的缓和作为呼应。最后以美国学术界对中美关系正常化研究的三个领域的综述作为收笔。如此,既突出重点,又彼此联结,整个设计一气呵成。历史文献的阅读和运用除了对教师设计思路形成的意义外,教学设计促成的教学内容的合理整合有助于学生进一步理解教材知识之间的联系和对问题的思考,以历史文献为教学载体,有助于拓展学生知识面、培养学生阅读史料、提炼信息能力,以及阅读历史读物的兴趣。历史文献的运用对于教师教学设计的启发在于,历史教师平时需要多些阅读、把阅读内容与教材以及设计相联结,多行思考和笔记。如此,教师平时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自然会更多一些教学想法,无论是思路的形成和结构的处理,无论是知识的深入理解或是知识拓展,总之,对教学和教师专业成长大有裨益。

二、填补教学空白

教材由于篇幅的限制,对事件的叙述难以充分展开。教师在教学设计过程中,鉴于教学的需要而进行随机处理,若有些内容教材没有叙述,未必也可以忽略,如果觉得某块内容的讲解需要增补,则补充之。笔者在进行中美关系缓和原因的备课过程中,发现有一个问题是绕不开的,那就是中苏关系恶化的原因。教材只在提及中国为何要改善与美国的关系时表述“中国要牵制和对付来自苏联的威胁”,但是中苏关系在新中国成立之初是相当友好的,作为学生来说,从教材的叙述中可知中苏关系已然发生了变化,但究竟是哪些原因导致中苏关系由友好兄弟同盟走向交恶乃至兵戎相见的程度,学生是很想了解的。当然,教学的重点依然是中美关系的缓和,此处教学内容的补充不宜喧宾夺主。关于中苏关系恶化原因的材料,笔者取自《中苏关系恶化原因简析》一文,作者认为,中苏关系的破裂发生在赫鲁晓夫下台(1964年)之后,但早在赫鲁晓夫下台之前,中苏两国、两党之间的矛盾冲突就已经进入白热化阶段。赫鲁晓夫执政时期,两国之间关系的发展对后来双方关系的破裂起了决定性的作用。笔者在进行教学设计时,从《中苏关系恶化原因简析》一文中选摘了部分原因,为了节省时间和提升效率,考虑用分组的方式让学生阅读其中几则材料,并尝试培养和提升学生提炼和概括材料信息的能力。通过材料的阅读和师生问答,学生明确了中苏关系恶化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对于中美关系改善的原因会有更进一步的理解,意识到中国在60年代末70年代调整外交政策是基于国家利益的考量。这样的设计会显得丰满,学生的欲求得以满足,并使教学程序更流畅,也有助于突出中美关系缓和的重点和突破这一难点。

三、触摸历史细节

历史本身不全是抽象和理性的,在历史硬币的另一面,她是由具体的细节汇成;历史人物不总是高大上的,历史人物是人而不是神,总有人性的表现和特点;历史事件的发展也不是直线铺就的,曲折是其本性,这也是历史的真实。教师通过历史文献片断的提供,可以带领学生去触摸,去感受,去理解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和历史进程。如此的历史才是可触摸的真实的历史,也是丰富而生动的历史。乒乓外交是中美关系改善之路上的一个传奇故事,它对于中美关系缓和的意义重大。书中乒乓外交决策的叙述展现了一位国家领导人的形象:晚年的国家领袖,既有其年龄特色,又担负国家的责任,还具有历史的敏感性,让读者感受到历史人物的真实性。历史文献中这般细节性描述的呈现,对于中美关系改善过程的传奇性无丝毫影响,反而更增添了其传奇、瑰丽、柔和的色彩。而从文献的细节描述中,我们亦可抽丝剥茧,见诸当时的政治体制的专制和高效。卷起风暴的乒乓外交并非是中美关系改善进程中的首步,在乒乓外交之前,中美两国领导人为谋求两国关系的正常化,已经在小心翼翼地展开接触,这是历史的渐性;在接近过程中,并非一帆风顺,其中有中美接近的障碍,这是历史的曲折表现。中美双方由于意识形态的对立、文化传统的差异、长期的政治对立所带来的隔阂,使中美双方领导人行动起来都小心谨慎、小步前行,有时,信号的释放和接纳会存在一些障碍,上述材料就体现了这一点。文献的叙述可见中美双方为改善关系的试探、困境以及努力,以理解乒乓外交既具历史的偶然性,又体现历史的必然性。也为中美关系于1972年开始正常化,一直到1979年最终实现正常化作一伏笔。历史教学和历史学习需要有对历史细节的触摸,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过程中加入历史细节的环节,是对刚性历史和抽象历史教学的补充,也是一种人文性的教学观念和方法的体现,因为,人是理性和感性的同一体,教师本身和教学对象的学生都如此,教学设计中自然也应有所体现。从工具论的角度而言,“即把历史描述的研究方法与逻辑分析的研究方法相结合的一种认识方法”。②我们可以把这种观点和方法使用在历史教学设计上。当然,教师在教学设计中增添的历史细节需要把握其真实性和科学性,一般而言,文学类的材料较历史类的材料,其真实性和科学性是有差异的,历史类的文献材料本身,也需要考查其整体风格特点和文献材料本身的可靠性,教师需要选择适合历史教学的合理而科学的历史细节,以体现历史的感受力。

四、尝试史料研习

设计美学的研究意义范文5

[关键词]设计学;设计创新;设计研究;人才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4634(2017)02008206

0引言

人类从事设计活动的历史比较悠久,其内涵因具体的社会历史条件而不同。依据2011年艺术学学科门类的划分,设计学学科主要包括工业设计(产品设计)、视觉传达与媒体设计、信息与交互设计、手工艺设计和环境设计等学科方向。2015年,国际设计组织(World Design Organisation)将设计界定为一个策略性的问题解决过程,其旨在通过创造性的产品、系统、服务和体验驱动创新活动,促成商业成功和提升生活品质。近年来,设计作为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和建设创新型国家的一个重要措施得到重视,在国家相继出台的各种政策、纲要和意见中,提出大力促进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提升高端综合设计服务水平,加大工业设计等现代服务业人才的培养力度,从而极大地推动了设计在社会、经济和文化等领域的深层次应用,促使设计创新人才培养成为高等教育领域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主要基于设计学学科定位类型和人才培养制约因素分析,初步探索了设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构成及其内容。

1国内设计学学科的主要定位:美术、工程技术和管理21世纪以来,设计学以西方现代设计为唯一标准的格局日益为世界各地兴起的设计浪潮所弱化,设计活动不断介入地域社会经济活动、追求民主平等权益和倡导可持续性发展等领域。国内设计学学科在吸收国际先进教育经验的基础上融合历史悠久的传统造物思想,已初步形成了多层次和多分支的设计学学科体系[1]。历经30多年的建设和发展,国内高校设计学学科定位大致可以划分为3种取向:工艺美术取向、工程技术取向和设计管理取向。

1.1工艺美术取向的设计

设计自始至终都与色彩、装饰和审美等工艺美术概念存在密切关联,从现代设计产生发展的过程来看,设计最初在很多方面借鉴或移植了工艺美术的创意理念和制作技艺,工艺美术诉求创意和制作的完整性与设计(Design)的原义比较接近。因此,在主流的以工业化、信息化为发展背景的当代设计之外,依然存在一支恪守工匠精神和追求艺术美学的设计力量,高度认同传统造物文化中蕴含丰富的设计智慧,其反映在结构功能、材料加工工艺、材质肌理、装饰风格和使用方式等方面,是探索本土原创设计的重要思想来源和塑造知名品牌的重要方法[2]。随着社会需求的多样化和个性化以及现代柔性生产技术的发展,设计愈来愈超越传统的产品外观设计、装饰设计或美化设计等相对低层次的操作,转向注重非物质性的体验和服务设计,日益成为一种意义生产。

1.2工程技术取向的设计

现代设计主要是伴随工业革命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因此,与工程技术之间存在密切的关联,尤其表现为工程设计理论和方法在设计学领域的应用。例如,在工业产品设计开发中广泛应用的系统设计方法,主要是借鉴德国学派的设计理论与方法[3],乌尔姆设计学院的设计教育思想对推动这个过程具有承前启后的历史性意义。设计更多的是解决多数人所面临的实际问题,其关注点主要是基于人与物及其所在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即人因关系。基于人因的设计比较重视以实验手段探索设计问题的解决方式,与可用性工程和认知科学等存在紧密联系。人因工学发展迅速且广泛应用于各种装备和产品的设计过程中,其不仅包括传统的人的生理方面的静动态尺寸和心理方面的感知分析,甚至扩展至社会学、生态学和人类学等层次。这与强调意义和情感等诉求的以美术为定位的设计不同,人因通常是依据定量分析的[4]。随着设计学学科形成,工程技术相关背景的设计的发展速度比较快,其中比较突出的是机械工程和计算机应用技术,最近几年材料工程也有向设计学领域渗透的迹象,这种设计的取向主要是沿袭赫伯特・西蒙的“设计科学”的思想[5]。随着技术变革,从机械工业时代到数字化时代,新的设计领域或方向不断产生,如信息和交互设计,这方面起步较早的是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的信息艺术设计系[6],其与微软亚洲研究院、波音公司和故宫博物院等开展的一系列合作项目,预示了艺术与科技协同设计创新的独特视野。

1.3设计管理取向的设计

设计学与管理学结合是未来几年国内设计学学科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目前,在该方面取得较为深入研究进展的主要是从事管理学方面的学者,由于缺乏管理学方面的知识,设计界过多的是借鉴了美国斯坦福大学和意大利米兰理工学院在设计管理和设计创新等方面的研究成果。随着中国中小型企业的兴起和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需求,国务院在《关于推进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的若干意见》中认为“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已贯穿在经济社会各领域各行业,呈现出多向交互融合态势”,使面向企业创新可持续性发展的设计战略策略问题成为解决企业发展所面临的问题的一剂良药,尤其是苹果等依赖设计、技术和商业三者融合取得成功的企业案例在某种程度上已证明了其有效性。当然,将设计服务有效融入企业管理体系的基本模式和实现途径尚需深入探索。

总之,由于历史、政治和社会等原因,O计学科定位表现出比较突出的地域性、传承性和综合性的特征,绝大多数高等院校的设计定位类型不是十分明显,一般表现为3种定位并存,只是侧重点有所不同,如以香港理工大学和广州美术学院等高等院校为主体形成的珠江三角洲地区的设计人才培养方式[7],与以清华大学、中央美术学院、天津大学和天津美术学院等为主体形成的京津冀地区在具体方式上存在诸多不同,甚至地域之内也会由于所在高校学科情况差异而不同。

2设计创新人才培养的3个主要影响因素

宏观上,人才培养受国家教育行政政策、地域社会资源配置状况、相关学科发展背景和教师知识构成等诸多软硬件条件的影响。设计学作为一个新兴的交叉学科,依据其30多年的发展历程,可将影响该学科设计创新人才培养的因素概括为3个主要方面:设计学学科自身发展历程、国际设计教育思想影响和技术与市场要素制约。

2.1设计学学科自身发展历程

在1998年教育部颁布的学科目录中,“工艺美术”改为“艺术设计”(工业设计设为工科专业),艺术设计随后逐步登上中国高等教育的学术舞台。2011年,艺术学脱离文学成为独立的学科门类,设计学成为一级学科。设计成为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优化升级的重要举措,日益彰显出对经济发展和社会问题解决所具有的驱动作用[8]。伴随高等教育设计学学科的调整,在20世纪90年代左右,很多高校在机械工程和计算机科学技术等学科领域开设设计专业,形成了设计学学科体系中与沿袭工艺美术传统的设计学科互补的学术阵营。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艺术学科评议组曹意强教授认为:“从广义上说,设计涉及所有的思想和制造领域,但针对艺术而言的设计,它必须是技术性、功能性与审美性的高度结合,而在这三者中美学功能必须主宰技术性与功能性。”[9]设计成为一个与工艺美术和工程设计等相互交织在一起的大范畴,设计学从一个单一的造型艺术阶段发展进入跨学科交叉融合阶段。跨学科视域中的设计创新人才培养如何突破传统的学科体系划分,以交叉融合的途径提升设计人才的创新能力?这是伴随设计学发展产生的亟待解决的新问题。

2.2国际设计教育思想影响

由于第一批留学人员(如原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庞薰l先生)的传播推广,早期设计人才培养模式受法国巴黎美术学院、日本筑波大学、德国包豪斯与乌尔姆设计学院[10]等影响比较深刻,如国内设计基础教育课程中的平面构成、立体构成和色彩构成体系。后期开始广泛借鉴美国罗德岛设计学院、英国皇家艺术学院、意大利米兰理工学院和荷兰代尔夫特理工大学等国际设计院校的人才培养方式,采取有效途径培养学生全球化语境下的设计沟通和协作能力、本土元素的设计创新和国际化能力以及基于本土性知识进行设计创新的能力。当然,也有学者警示要对设计的民族虚无主义和所谓设计的国际化保持理智[11]。另一方面,设计创新人才培养受国际影响也与国际设计机构陆续入驻国内密切相关,诸如IDEO全球商业创新咨询机构和Frog跨国设计公司等相继在北京、上海和广州等地设立分公司,招募和培育本土设计师,从而对国内的设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产生了巨大冲击。

2.3技术和市场因素制约

作为连接技术和市场的一个重要纽带,设计是实现技术市场化的一个重要途径。伴随信息革命的发生,技术改变了设计对象内容、方法手段和伦理价值取向,从而引发了设计学学科知识体系的变革,设计实践对于设计师了解和掌握技术因素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美国提出以设计实践为导向的设计教育思想[12]。从市场角度来看,苹果手机设计等在国际市场上取得的成功为高等院校提供了一个设计创新教育的重要参考,高校设计人才培养越来越务实,虽然在理论层次上仍然保留了西方设计理想主义色彩,但是越来越关注设计的社会化和市场化,这在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地区的设计教育界尤为明显。设计教育与政府部门、地方企业、行业协会和科研院所等积极建立合作关系,参与各种行业和服务平台建设,以为高层次设计创新人才培养提供重要支撑。

3复合型设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建构

基于国内设计学学科30多年的发展历程以及设计创新人才培养影响因素分析,在设计教育实践过程中提出了一面向“艺术素养、设计技能和商业意识三位一体”的“实践项目驱动的” 和“以设计研究为核心”的复合型设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见图1),其主要内容概括如下。

1) 以设计研究为核心。设计学所包括的专业领域比较广泛,如工业设计、环境设计、交互设计和体验设计等,它们所探讨的具体内容有所不同,关键是从学科层次探索它们共通的知识体系。具体的设计活动不只是解决问题的一个工具或手段,重要的是对设计问题相关知识进行体系化地探究,即设计研究,其可以区分为3个基本类型[13]:理论研究侧重设计历史、设计认识论和设计方法论等内容,基础研究侧重设计问题导向的关键知识的深度探索和广泛实践,应用研究侧重设计知识应用于寻求问题解决方案的具体实践过程。以设计研究为核心,构建由理论研究、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共同组成的跨专业领域的学术研究体系,这是艺术学独立于文学学科门类后设计学学科知识体系得以全面建立的根本途径。

2) 整合艺术素养、设计技能和商业意识于一体。传统的设计人才培养主要依赖于教师在课堂上讲授书本知识,重视概念性创意和设计表现技巧,忽视设计的执行力。但是,随着技术文化背景的变迁,设计将逐渐从“象牙塔”的理想主义走向面向市场的实用主义。因此,高校设计教育不仅仅需要培养学生具有发现美和创造美的基本技巧和能力,而且亦应在设计教学活动中整合艺术素养、设计技能和商业意识,推动设计概念的产品化和商业化。以解决社会实际问题为导向,强调学生如何通过自主学习获取新知识[14],以及整合这些知识解决问题,这有利于设计人才的全方位、深层次培养。

3) 以多学科交叉融合的途径提升设计创新能力。从知识角度来看,设计学科的知识范畴主要包括:以“物”与“物”关系为中心的技术原理、功能结构和材料工艺等物质性的知识,以及以“人”与“人”关系为中心的个体或群体的价值等人文性知识,设计实践过程就是有效融合两类知识为实际问题提供创造性的解决方案。因此,设计教育教学的基本内容应包括与“物”相关的工程技术类和与“人”相关的人文社科类知识,以扩充学生跨学科知识背景,增强其在设计实践中对于工程技术和人文社科知识的综合理解和应用[15]。

4) 积极参与国际设计协作,增强全球语境下跨文化设计能力。设计作为一种驱动社会经济发展的策略,是社会创新机制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16]。在全球化语境下,设计面对的将是一个竞争激烈的世界市场。因此,可通过组织诸如国际设计竞赛、设计会议和设计工作坊等形式鼓励和支持学生积极参与国际设计活动,增强国际间设计交流合作,提高跨文化协作设计能力[17]。如浙江大学国际设计研究院与新加坡科技设计大学、麻省理工大学合作创办全球创新设计研究生项目,拟共同创造一个全球范围内的教育环境,开展教学方面的合作,培养国际化的设计创新人才。

[3] Birkhofer H,Lindemann U,Weber C.A view on design: the german perspective[J].Journal of Mechanical Design,2012,134(11):34.

[4] 李乐山,刘一波.人机学的起源与发展[J].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1):5659.

[5] 赫伯特・A・西蒙.关于人为事物的科学[M].杨砾,译.北京:出版社,1987:127130.

[6] 鲁晓波.回顾与展望:信息艺术设计专业发展[J].装饰,2010(1):3033.

[7] 徐丰.全球化背景下珠三角地区设计教育存在的问题与提升路径[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4):249251.

[8] Lorraine J.China′s Design Revolution [M].Massachusetts: The MIT Press,2012: 93113.

[9] 曹意强.艺术门类的独立与学科规划问题[J].艺术教育,2011(12):1416.

[10] Melles G,Wlfel C.Postgraduate design education in Germany:motivations,understandings and experiences of graduates and enrolled students in Master′s and Doctoral Programs[J].Design Journal,2014,17(1):115135.

[11] G・马蒂亚斯,莫光华.我在中国做设计教育的20年――一位德国教授对中国艺术教育的心曲倾诉[J].美术,2011(1):116117.

[12] ,Richard W Y.以项目实践为导向的美国工业设计教育研究及其启示[J].中国高教研究,2014(2):100103.

[13] Frayling C.Research in art and design [EB/OL].(19931231)[20160813].http://researchonline.rca.ac.uk/384/3/frayling_ research_in_art_and_design_1993.pdf.

[14] 李万军.自主学习与实践创新――德国汉堡美术学院设计教育探讨[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版),2009(5):112114+170.

[15] Gruenther K,Bailey R,Wilson J,et al.The influence of prior industry experience and multidisciplinary teamwork on student design learning in a capstone design course [J].Design Studies,2009,30(6):721736.

[16] Lowe B.Designdriven innovation: changing the rules of competition by radically innovating what things mean [J].Harvard Business Review Press,2009,52(7):647648.

[17] 王雪青.中的・时代的・国际的――关于中国艺术设计教育改革的思考[J].装饰,2007(4):116118.

[18] 高颖.基于“协同创新”的高校艺术设计人才跨界培养模式探索[J].新美术,2013(11):7882.

[19] 崔丽,楚静.创新型人才的“基因”观察与培养――麻省理工学院(MIT)经验之启示[J].教育探索,2014(1):156157.

设计美学的研究意义范文6

关键词:设计语言;艺术表现;语言机制

中图分类号:J0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1)29-0097-02

一、艺术设计语言的美学要求

设计语言是指设计师借以在设计中体现自己创作构思的技术手法和造型表现手段的总和,是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特殊语言。这仅是艺术元语言的概念。从艺术设计概念来看,设计是一个复杂的综合过程。因此我们研究设计语言和艺术表现,要从多个角度来研究。根据索绪尔语言学理论,语言分为表层和深层,所以设计语言的表达除了形式、方法的探讨外,还包括深层语言研究。把语言结构分为表层和深层两个相互制约的语言体系来研究,才能够提高设计的艺术表现力。艺术表现是指设计者通过各种艺术手法形象的传达出设计作品的内涵,表现力的程度决定设计作品对观者的感染力。可见,设计艺术是思想和表现技巧的完美结合。

艺术语言是一种有逻辑的思维,只是这种思维不是一种分析性的抽象思维,而是一种类似于形象思维的,直接用具体的经验范畴去代替抽象逻辑的方式。艺术语言思维不以实际的标准来判断,而是以主观心理和直觉作出判断的。“卡西尔认为艺术可以被定义为一种符号语言,但它不是一般的词汇语言,而是一种直觉语言,这种符号语言是富有意义的,因为它蕴含着许多直觉以外的东西。”所以艺术语言表现力的研究不仅是艺术形式和艺术技巧的研究,而是语言结构体系的研究。

创作者调动自身综合素质进行思考,这种思考也决定着艺术形式的结构和表现技巧的取舍。艺术创作要特别强调创造性思维,创造性思维往往能够寻求到新的艺术视角,采用新的艺术语言,增强艺术表现力。

面对一个客观物,采用何种艺术语言来表现,首先是回溯于创作者自身的文化修养。创作者的文化决定着创作者的艺术思维。“如果你深入触及到设计领域,就不难发现,东西方的设计距离太大,我这里指的不是设计水平的距离,而是文化背景。一个国家文化的发展离不开国家的成长背景和过程,而我们要真正了解其艺术的发展,也很自然的要了解它的文化底蕴。”如果我们不具备深厚的文化,就无法成熟地使用深层的语言,在表层语言方面的思维也打不开,而深谙文化本质,对于整个设计过程都是有利的。它有助于对整个艺术语言的精妙选取,这样,艺术表现力明显是强的。

关于文化、语言以及表现力的关系,曾有人论述极为精到。“儒家讲究天地之和的和谐之美,其设计语言雅致和谐;道家追求“道法自然”的自然、理想之美,其设计语言古拙简练;释家则追求“心明于物外”的空灵之美,其设计语言简淡空灵。把握传统美学思想之精华,结合当今先进的设计理念,才能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构建出具有中国特色的民族设计语言形式。”文化对于我们设计者的影响不是某一方面的影响,而是全方位深入骨髓的影响。如果丢掉文化谈如何设计,那是肤浅的。“在中华民族文化的形成与发展历程中,儒道释三家的美学思想相互激荡、相互融通,将人与自然、人与审美有机地融合在一起,映照出中华民族美学传统的特质。因此,在研究本民族的审美文化时,就不能不研究传统美学思想的内在结构与设计语言的人文底蕴,这对继承和发扬中国设计文化的精髓,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对于这种文化、语言和艺术表现的认识不是空洞的,从事设计的研究者已经在呼唤设计的本土语言。“ 当一种表达方式附属于所认可的意识形态时,它就被称为好的表达方式。作为一个设计师来讲,他要通过设计作品来传达一定的设计愈图和设计思想.然而,思想居住在语言里,要想准确地表达我们的思想,就必须选用我们自己习惯的表达方式和语言.这种语言就是我们的本上语言,它才是我们真正意义上的母语,也是我们重新找回自己艺术语言的唯一依据。”研究者对于这种呼唤,远远超越了艺术领域的探讨,发展成为一种民族文化情结。“本土元素不是好和坏的区分,它有它发展的道理,它有它延续的使命,但它不可以是束缚,不可以束缚我们的思想,不可以束缚我们的手脚,它给予我们的是最民族的情结、最血脉相连的艺术基因。”

二、新艺术语言带来的艺术表现力

数字时代的到来,为艺术设计带来了更好的创作环境,使艺术设计有了新转变的可能。不管是设计理念还是设计语言,这无疑给设计以强大的表现力。

数字时代给艺术设计带来多方面的变化。首先提供了新的设计手段或设计语言,而且这些语言有着传统语言不具备的表现力。给艺术元素组合方式提供新的可能。在一定语义的控制下,创作者在软件上可以不断的复制、粘贴,使用友好的菜单模式,具有无限的创作形式。以艺术元素为词汇,词语的搭配表现出多种可能,创新的可能也在这里。其次,新的创作理念引导语言运作机制的转变。“设计语言将向更加隐喻、解构、简约和多元的方向发展,人类的心理结构特征、意识形态、审美体验等人文素质,将使艺术设计的领域更加广阔,甚至跨越一定的时空,达到扩大设计思维容量的作用。”还有,数字技术带来虚拟艺术设计的构成语言。现在从许多获奖的奥斯卡动画片来看,这些优秀作品,这种语言表现出来的美感,足以真实拍摄带来的美感,就在是整个语言体系的完美焊接。表层语言美感和深层语言思想深刻。这也是好的动画片与网络游戏的差别。可见,数字化设计不仅能表现出虚实空间还可以表达出不同于传统设计语言表现力,提高了设计作品的感染力。

三、结语

从索绪尔结构语言学理论看,艺术表现力表现为语言双层互为的运作机制。笔者认为艺术设计对设计语言的表层的重视由来已久,但对语言的深层的作用和认识确实不足的,对设计语言双层互为运作机制更是缺少认识。强化设计语言表现力,无论是面对传统创作媒介还是数字化的平台,都需要从深层语言认识入手,以深厚宽广的文化修养从事设计,从而创作出好的设计作品。

参考文献:

[1]马国新.西方文论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434.

[2]彭吉象.艺术学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182.

[3]陶莉.浅议设计语言的本土性[J].美术大观,2007,(2):96.

[4]高亮.儒道释美学思想观照下的艺术设计语言[J].艺术设计与文化,2009,(4):3.

[5]翟松桥.艺术设计的本土语言[J].艺术研究,2007(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