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虫害防治心得体会范例6篇

病虫害防治心得体会

病虫害防治心得体会范文1

关键词:森林病虫害;防治措施;系统工程

一、影响和导致森林病虫害出现的原因

1、缺乏专业系统的监控体制

没有完善的监控系统与合理有效的布局来展开工作,在灾害出现时无法以最快速度去进行救治,在防灾方面也是处于一个被动的位置。资金的不足使得整体防灾救灾的水平低下,在设备上不能与先进地区保持协调一致;在灾害发生时不能有效的解决,出现浪费大量资金却没有将灾害解决的情况。对病虫害的预防工作没有予以高度重视,没有与生态环境和人类生活、社会发展相结合;忽视了森林病虫害的危险性,使防治工作长期得不到重视。

2、对天然树林的滥砍滥伐严重

林业的发展核心就是加工树木木材,肆意的对树木进行砍伐造成天然树林已经严重流失,很多地区天然树林的数量与质量都出现下浮的趋势,林业的植被破坏严重,失去了原有的形态和结构;没有了坚实的基础,树木就失去了成长的区域,这样就会导致越来越多病虫进入到森林中,侵蚀大量树木,重则引发虫灾肆虐,轻则危及树木的成长质量。

3、病虫害的传染

经过研究得出结论,大部分的病虫害都是通过其他带有疫情的虫传染来的;病虫害主要是由于在虫灾区域被扩散,有些带有严重疫情的生物最初是在国外的树林作物中出现的;引进国外的树林产品对我国造林工程是很有必要的,但是出现虫灾问题之后,我们就要严格控制对引进树种的质量,避免出现带有疫情的树种进入到造林过程中,出现虫灾传播现象。

4、过量的使用化学制剂

我国的造林工程中,对防治虫害的技术缺乏创新,一直引用传统的技术成果,使用大量批发的化学制剂对树木进行喷洒,第一次喷洒时可以在根本上对病虫的繁衍有所控制,随之而来,病虫已经增强了抗药能力,在对其进行喷洒也没有任何的作用,还会导致树林受到化学药剂的污染,出现大幅度的破损情况。这就要求在对病虫的农药研究上有所创新,借鉴国外典型林业工程中防治虫灾的经验,加以研发新型技术,在对病虫的治理上,做到较少化学药剂的加入,不允许在消灭病虫的基础上出现破坏森力资源的情况;寻找出与林业特征一致的治理药剂,提高防治效率。

二、森林病虫害的预防措施

在森林资源的耗损中,森林虫害占大幅的比重,从经济方面计算每年的损失至少有数十亿,从生态环境上看破坏程度更是不能估计的,大量树林被虫害的侵蚀,出现不完整的植被群体,随之就会导致更多的树木被传染遭到破坏。因此加强对病虫害的控制是建设生态的主要工作,相关机构和部门都要明确职责,对其予以高度的重视。对病虫害的侵蚀降低到很小的程度,要实行的方案有:

1、对森林植被的检查和预防

检查植被是避免森林资源受危害作用大的病虫侵蚀。对进行检查的区域加以控制从种子、幼苗和其余木材的运送上做到监管和处理,保证进入到种植区域的作物都是安全健康的;运用科学技术对病虫严格审查,与天气状况、当地种植环境相结合,判断是否有病虫出现,要在病虫出现的第一时间进行处理。

2、有效的生物治理措施

对待森林的病虫害我们要预防为主,并辅以有效的治理,生物治理则是实现可持续控制森林病虫害的重要手段,特别是生物农药。

3、昆虫病原细菌

苏云金芽胞杆菌(简称BT)是我国工业化和生产水平最高的生物农药之一,广泛用于防治松毛虫和其他森林食叶害虫的防治。

4、昆虫病原真菌

在森林害虫防治中,以白僵菌应用最为广泛,特别是我国南方许多省份,利用其独特的气候条件和森林生态环境,在松毛虫低虫口密度下施放白僵菌,实现有虫不成灾,同时,还用于防治松褐天牛等蛀干害虫。设施建设不完善,防治队伍不稳定,业务素质不高,不能适应形势发展需要,基础理论研究相对滞后,原始创新能力不强,一些重大、危险性病虫害因缺乏防治技术,导致防治效果不佳,效率不高。

新技术研究和现有科研成果推广力度不够,在防治时因大面积喷洒化学农药导致病虫抗药性增强、污染环境、杀伤天敌形成恶性循环,生物防治因技术和资金所限还没有推广。现行基层服务体系不能适应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需要,相关资源普遍短缺。法律法规、标准体系建设不完善,工作责任制,外来有害生物的管理等相关防治技术和行业标准急需补充,对于有害生物引起的责任,也没有明确的惩罚规定。

三、对森林病虫害的主要对策

1、加强体系建设,提高应对能力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加强森林病虫害防治是保护森林资源,促进生态建设的重要环节。从减轻危害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高度来认识,森林病虫害的严重发生,直接制约着森林资源的发展,抓好森林病虫害防治,不仅可以大大降低损失,保护森林资源,而且能够促进国民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为此,各级人民政府要把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纳入各级领导任期目标责任制,切实加强领导。

2、建立健全病虫害预测预报工作体系

要以部级中心测报点为龙头,以省、市重点测报点为骨干,以县级测报点为基础,尽快建立健全预测预报网络体系。要通过对主要森林病虫害的一般调查和系统观测,不断积累基础资料,建立起数据库,用高新技术和监测信息处理系统开展监测与预报工作。要达到仪器设备现代化、技术先进、管理科学规范,使监测和测报能力能够适应防治工作的需要。

3、加大科研攻关力度,提高防治工作科技能力

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离不开科技的支持。针对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与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环境保护的需要不相适应的现状,防治手段急需大力改进。组织开展森林病虫害防治战略、气候变化对病虫害的影响等研究,着力解决监测预报、快速检疫检验、天敌繁育、病虫害评估、无公害防治等技术难题。

4、防范外来有害生物入侵,突出抓好病虫害防治

病虫害防治心得体会范文2

关键词:水稻种植;病虫害;防治技术

中图分类号:S435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70632126

一直以来,水稻的病虫害都对水稻的种植构成了一定的威胁,因此,如何防治病虫害也成了种植水稻的农户比较关心的话题。但是防治的工作不是短时期内就能够完成的,这需要每个农户对水稻的生长周期的认识,才能够在发现问题的时候及时治理和解决,只有这样,才能够有效地实现防治水稻病虫害的目的。基于此,本文论述了水稻种植中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方法。

1 常见的虫害

水稻的常见病虫害主要有:稻瘟病、纹枯病、三化螟,稻飞虱等。

2 水稻种植中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方法

2.1 强化病虫害灾情的预测、预报技术

要想对病虫害进行科学地防治,就要对病虫害的灾情进行准确的预报和检测。要对水稻病虫害的发生进行动态的检测,不断提高水稻病虫灾害的灾情预报的准确性。将比较健全的防治对策以及病虫害灾情动态的信息传送网络建立起来。充分地利用计算机、广播电视机等媒体平台资源,指导农民进行防治病虫害,这也是当前应用和研究水稻病虫害防治技术当中比较重要的部分。

2.2 在治理病虫害的区域应用生态的调控技术

目前,国家应用以及研究的农作物防治技术,很多都是以种类进行区分。因为不管是在哪一个生态的区域,同一时间会进行很多种种类的农作物种植,而在一般的情况下,不一样的农作物病虫害会发生交叉行为,特别是农作物和天敌常常会互相影响,在病虫害、前后茬作物、天敌之间也能够产生很大的影响。因此,很多学者认为一些针对作物病虫害的防治技术已经不能满足现代农业发展的需求,所以,要实施区域治理。所谓的区域治理指的是把整个生态区域当作一个整体,应用系统工程的方法和原理更好的进行病虫害防治工作。

2.3 农业防治

2.3.1 科学的水稻种植技术

当前,我国在研究水稻优良品种这个领域取得了比较大的成就,也研究出了许多高产的优良品种。要想有效地对病虫害进行防治,就要应用能够抗病虫害的水稻优良品种。环境在不断的改变,农作物要遵循物竞天择这个自然规律,也在不断的为了适应环境而改变。在种植水稻的时候,要科学合理地进行控水和施肥,让水稻能够抵御住一些病虫害的侵入,让水稻能够茁壮的成长。当前,我国应用的都是比较单一的水稻种植方式,因此特别容易引发一些病虫害。为了解决这个问},科学和合理施肥是很有必要的。通过肥料使水稻自身缺少的微量元素得到补充,不断提高自身的抵抗力;要慎重的使用农药,最佳的方式还是将天敌引入来进行防治,对于病虫害,一定要在水稻生长的阶段科学控地制农药的使用,在以往的水稻种植当中,只要一发生病虫害,就避免不了使用农药。水稻生长的过程中,难免遭到一些病虫害的侵入,为了使得水稻的产量得到保障,只能够选择农药来进行病虫害的防治;要采用不同的种植技术,不一样的水稻种植技术能够抵抗不一样的病虫害,假若能够整合几种种植技术,就能够使水稻抵抗力得到提高;对于一些感染过病虫害的稻草以及稻田,要在第一时间进行焚烧处理,有效控制病虫害;在冬天的时候,要定期地翻翻土地,灌水泡田。

2.3.2 水分管理

在水稻的种植当中,必不可少的就是水。针对不同的水稻生长时期,科学合理的用水,将水稻田的环境不断改善,使得水稻的抗病性得到有效提高[1]。

2.4 物理防治的方法

将一些物理因素以及简单的工具充分地利用起来,比如光、电、热、湿度、温度、声波,用于防治水稻的病虫害,就是物理的防治方法,如为了致使害虫不育,采用不同波长的放射来照射;为了扰乱病虫的代谢,应用超声波和仿生学原理;为了诱杀害虫,用高温高压等。随着时代的进步,在防治水稻病虫害的工作中,物理防治技术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以下就是几种具体的方法。

2.4.1 虫害的防治

尽快人工摘除一些受损的植株,这样可把虫害一起摘去,有效地进行了人工防治。为了实现大面积的灯光诱杀,可采用频振式杀虫灯,通过这种物理的方式来有效地治理虫害。

2.4.2 病害的防治

要严格的对抗病品种进行筛选,在种植水稻的时候,均匀给药,这样就能够在水稻的成长过程中,有效减少虫害同植株接触的机会[2]。

2.5 生物防治的方法

生物防治主要是通过生物的生长、微生物的代谢产物、以及生物之间的天敌关系来进行的。生物防治的原理就是以菌治菌、以菌治虫、以虫治虫。在进行生物防治的时候,要对病虫害进行分析,针对病虫害采取相应的措施。这种生物防治的方法对环境并不会造成污染,成本也比较低,方法也很简单,是一种非常值得提倡的水稻病虫害防治方法。以下就是具体的方法:寄生蜂、农田蜘蛛等害虫的天敌能够有效防治水稻的病虫害;水稻关键的害虫同蟾蜍等一些两栖动物之间是天敌的关系,利用这些两栖动物能够对水稻田当中的蚜虫和瓢虫进行有效控制;为了防治水稻的病虫害,也可以利用微生物的技术,比如可以通过井冈霉素来治理水稻纹枯病[3]。

2.6 化学防治的方法

利用杀虫剂、除草剂、杀菌剂来治理水稻的病虫害就是水稻的化学防治方法。化学防治方法有快速的消灭速度、好的防治效果、使用起来非常方便、消灭力度很大等优点,在任何时候都能大面积的发挥作用。但是假如长期的使用这些农药,就是有很多的副作用。比如对水稻的品质产生一定的影响、农药残留的污染还有致使人畜中毒、造成环境污染、破坏生态平衡、产生生物的抗药性等一系列的问题。所以,在使用农药防治病虫害的时候,一定要坚持“预防主要,综合防治”的科学防治方针,坚持适当用药、科学用药、安全用药、合理用药、对症用药,推广一些高效低毒的、低残留的一些不会对环境造成太大污染的农药,禁止使用一些高毒以及高残留的化学农药,争取以更少的防治成本来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以及社会效益。

3 结语

在生活当中,水稻是必不可少的,要想大米好吃又营养,就要对水稻病虫害防治技术进行研究,科学合理地应用病虫害的防治技术才能够将水稻的质量以及产量有效提高,够保证广大人民群众吃到更健康的大米。

参考文献

[1]李泽华,马旭,梁莉,等.基于灰色关联的水稻种植机械化发展影响因素分析[J].应用基础与工程科学学报,2013,21(6):1167-1177.

病虫害防治心得体会范文3

关键词:园林植物;病虫害;生物防治技术

中图分类号:S433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70632022

随着园林越加成熟,生物防治作为对园林植物病虫害进行有效防治的主要防护手段,由于污染较低、价格低廉等优势,得到了人们高度重视。人们在享受高质量生活的过程中,对植物病虫害防治技术安全性能也开始关注,传统植物病虫害防治技术虽然效果十分显著,但是副作用十分明显。所以,植物病虫害生物防治技术就成为了重点研究内容。

1 园林植物病虫害生物防治技术概述

园林工程项目在进行植物管理时,最为重要的工作内容就是病虫害防治,病虫害防治手段较多,较为有效的为生物防治技术。简单来说,生物防治技术主要是采取生物学手段,对植物病虫害进行消灭,从而对植物病虫害进行防治。病虫害生物防治技术主要分为3种类型,分别为天敌防治、菌类防治及激素防治,这3种类别能够有效对病虫害进行防治。植物病虫害生物防治技术具有良好防治效果情况,对其他物种影响小,污染低,具有良好性价比。病虫害生物防治技术与传统病虫害防治技术相比较,能够有效降低病虫害出现抗药性,具有良好发展前景。

2 园林植物病虫害生物防治技术应用

2.1 利用病虫害天敌进行防治

植物病虫害生物防治技术在对病虫害进行防治过程中,通过病虫害天敌对病虫害进行防治,属于常见植物病虫害生物防治技术,也就是通过虫治疗虫。对园林植物内所具有的病虫害类别进行全方位统计调查,然后对病虫害在食物链内位置进行判断,在保证植物体系完整情况下,添加园林内植物病虫害天敌,有效降低园林植物病虫害数量,起到病虫害防治效果。也就是说,病虫害天敌进行病虫害防治,主要具有以下几种形式:按照病虫害天敌,采取针对性防治措施,对植物进行保护,增加园林内植物类别,有效提高植物病虫害防治效果;加速病虫害天敌繁殖,适当增加病虫害天敌在园林植物内数量,保证病虫害防治效果;在植物园林内所不存在的病虫害天敌数量,完善食物链结构,提高植物病虫害防治效果。病虫害天敌引入的过程中,需要保证园林体系生态平衡,合理对病虫害天敌物种进行选取。

2.2 利用菌类进行防治

菌类防治主要是按照园林植物所具有的病虫害类别,对病虫害进行详细调查统计,了解造成植物出现病虫害的内在原因,寻找病原微生物类别,然后按照造成植物病虫害原因及园林植物实际情况,采取针对性植物病虫害防治手段,在保证植物园林生态系统平衡情况下,减少园林植物病虫害数量。通常情况下,植物病虫害生物防治技术在采取菌类防治过程中,主要应用3种菌类,分别为青虫菌、松毛虫杆菌与杀螟松杆菌。主要应用3种方法进行防治,分别为喷雾法、诱杀法与土壤处理法。这3种防治方法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主要是按照园林植物特征,针对性进行选择,有效提高植物病虫害防治效果。利用菌类进行防治过程中,在菌类防治手段选择上需要特别注意,慎重对菌类防治手段进行选择,有效降低菌类防治对园林植物所造成的影响,才能够有效对菌类防治手段进行推广。

2.3 利用激素进行防治

园林植物病虫害生物防治技术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不仅仅可以采取病虫害天敌与菌类防治,还可以借助植物病虫害体系激素类别,对植物病虫害进行防治。激素防治主要是采取人工合成手段,将自然界内生物源进行提取,提取出针对性化合物,应用化合物对植物病虫害进行防治。根据有关部门统计,现阶段世界范围内已经发展病虫害信息素化合物类别已经超过1000多种,同时这些类别病虫害信息素化合物在病虫害防治效果良好,具有良好发展前景。我国现阶段在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上,所应用的昆虫性信息素类别超过20多N,例如梨小食心虫、棉铃虫等,在植物病虫害防治上面具有重要意义。在这个过程中,采取激素防治,还可以通过有益动物将病虫害进行防治,例如鸟类、蜘蛛、爬行动物等,植物园林病虫害生物防治技术人员需要对这些有益动物进行防护,充分利用这些有益动物,对植物病虫害进行防治,保证植物健康成长。

3 结论

就植物病虫害而言,虽然具有较多防治措施,但是生态防治技术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具有良好安全性能,副作用较低,得到了社会各界高度关注。生物防治技术在不断发展完善过程中,植物病虫害主要具有3种防治技术,分别为引入天敌、菌类防治与激素防治,植物病虫害在防治过程中需要按照自身实际情况,对生物防治技术进行选择,有效提高植物病虫害防治效果,保证植物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吴霞.生物技术在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中的应用[J].现代园艺,2016(22):50.

病虫害防治心得体会范文4

关键词:茄子种植;病虫害;无公害防治

中图分类号:S436.41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70133015

如何提高我国农业蔬菜虫病无公害防治技术,增加农业蔬菜的年产量和质量是广大农业技术研究人员需要面对和解决的困难之一。每年由于病虫灾害使种植的蔬菜减产,而长年使用高度、高残留农药导致农残超标,是我国农业收入普遍偏低的主要原因,所以切实提高和改进对蔬菜的病虫害防治技术具有其必要性和科学性。笔者以通道县双江镇竹塘村、南地村长紫茄的种植技术为例,分析农作物病虫害类型以及相应的无公害防治方法。

1 茄子病虫害常见类型

为了提高茄子病虫害的防治技术,要充分了解茄子的致病原因。笔者针对长紫茄种植过程中常发生的病虫害类型,分析该种病虫害的发生原因、传播特点等。具体分析情况如下:

茄子褐斑病发病初期,先在植物叶片出现淡褐色水浸状小斑点,后扩展成不规则或近圆形大小不等的病斑,边缘褐色至深褐色。该种病菌主要通过菌丝和分生孢子器随着风、水流等自然媒介进行传播,在茄子枝叶的表皮薄弱处最容易发生感染,潜伏期较长,随着茄子的不断生长,可以对茄子嫩叶进行多次感染。

茄子绵疫病发病初期,在植物叶片出现水浸状、暗绿色或黄褐色圆形斑点,稍凹陷,扩展后,果皮、果肉变成褐色迅速腐烂。该种病菌主要由卵孢子通过土壤、风、水流等自然媒介进行传播。对茄子正常生长危害极大,在茄子的枝叶、根茎处均可以发生感染,并且该类病菌能够形成孢子游动体,往往会造成大面积茄子的感染。

茄子黄萎病发病初期,在植物叶片边缘及叶脉间出现黄色斑点,随后使得整个叶片逐渐发黄、萎缩。该种病菌主要通过孢子对茄子枝叶的表皮破损处的感染进行传播,并且该种病菌可以在土壤中潜伏很长时间,对土壤的温度、湿度和盐碱度均有很强适应性,不宜进行根除防治工作。

2 茄子虫害

棉铃虫的幼虫以茄子的花、果实为寄生载体,依靠茄子中的营养物质存活,同时严重危害茄子的嫩茎、叶和芽的正常发育。大量幼虫的寄生会导致茄子果实腐烂、落果等现象。棉铃虫的幼虫繁殖速度很快,从虫卵到孵化只需几天时间,不及时防治会造成大面积茄子发生落果和腐烂的严重后果;地老虎的幼虫为害为主,夜间出来咬断茄子的根茎部分,造成整株死亡,对苗期为害极大。

3 茄子病虫害的防治方法

笔者针对长紫茄种植过程中常发生的病虫害类型,充分结合病虫害发生的原因和条件,对症下药,提出多种无公害防治方法。

3.1 物理防治

物理防治是利用害虫对繁殖和孵化的环境需求特性,以及害虫的趋光性、趋黄性等生理特征对症下药,进行无公害防治工作。主要有在夜间使用灯光吸引害虫,集中捕杀,以及通过对田间土壤的温度、湿度进行合理调节等方式,利用害虫的生理特点,破坏害虫本身的成长发育环境,使害虫失去危害茄子幼苗的可能。

3.2 化学防治

化学农药防治法仍是目前防治病虫害重要且有效的手段。使用化学农药的防治方法具有低成本、效果好、打药方法简单易操作等优点,但也会带来化学农药残留的不利影响。所以,无公害化学防治应科学合理地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新型化学农药的配置要符合安全无公害的基本标准,经过多次试验证明化学农药的安全性后,才可以对受病虫害的农作物使用该种农药。这是为了避免化学农药带来的残留物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威胁,也就违反了无公害防治的初衷。

3.3 生物防治

该种防治方法是在受病虫害的茄子田中投放该种害虫的天敌进行无公害防治工作,具有无污染、高效率等优点。但是利用生物防治法的前提是投放的另一种生物不会对农田原有生态平衡造成破坏,要遵循该生态系统中食物链的原有规则,所以,生物防治法同样需要进行多次试验,确保安全可靠后才能使用。

4 结束语

我国农业收入普遍偏低的主要原因是农作物病虫害防治工作始终处于薄弱环节,笔者以湖南通道县长紫茄种植技术和病虫害防治验为例,根据茄子病虫害发生的原因和条件对症下药,提出多种无公害防治方法。如何提高蔬菜病虫害无公害防治技术是一项长期性艰巨性的任务,值得我国广大农业技术研究人员进一步探讨和研究。

参考文献

[1]李林,徐作E.保护地蔬菜病虫害防治技术[M].山东: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14:200-205.

病虫害防治心得体会范文5

今年我镇早稻生育期较去年推迟,病虫发生实况总体为中等发生。目前早稻长势良好,已陆续进入孕穗抽穗期,这一时期既是水稻产量形成的关键时期,也是病虫灾害易发生的高峰期。据市植保站、码头农技站监测预报,今年早稻穗期病虫害可能呈中等发生态势,部分病虫偏重发生,特别是穗瘟和稻飞虱呈暴发态势,形势不容乐观。根据灯下诱虫情况显示,水稻监测点稻飞虱灯下见虫比去年早10天,高峰日灯下虫量高的达360多只;稻瘟病前期叶瘟虽发生不十分严重,但梁公中稻田叶瘟发生十分严重,个别发病重的田块病叶率高达50%,甚至出现“坐蔸”现象。据气象部门预测,6月中下旬雨水较常年偏多,气温较常年偏高,这种高温高湿气候条件极有利于稻瘟病、纹枯病、稻飞虱的暴发流行,同时,二代三化螟的发生期也较去年迟,与今年早稻破口抽穗期相吻合,极易造成早稻白穗,如防治不力,少则减产15%-30%,多则减产40%以上。为认真贯彻落实江西省农业病虫灾害防控指挥部《关于切实做好早稻穗期病虫害防控工作的紧急通知》精神,切实有效防控我镇早稻病虫灾害,现就有关情况紧急通知如下:

1、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各村、各有关部门一定要对今年早稻穗期病虫发生所带来危害的严重性有清醒的认识,要从确保农民持续增收和农村社会稳定的高度,从建设现代农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高度,充分认识做好早稻穗期病虫灾害防控工作的重要性,切实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把虫口夺粮各项措施落到实处。从现在起至7月上旬,要把早稻穗期稻飞虱和穗瘟等病虫灾害防控工作作为当前“三农”工作的特别大事来抓。强化领导,认真部署,强化服务,迅速行动,及时有效地预防控制稻飞虱和穗瘟等病虫的发生,最大限度地减少病虫灾害损失,确保早稻丰产丰收。

2、加强监测,大力宣传。监测预警及时准确做出预报,是科学指导防治夺取早稻穗期病虫灾害防控工作全面胜利的关键。测报部门要认真履行监测预警和防控指导公共服务管理职能,切实做好工作,为政府组织防治当好参谋,为农民开展防治搞好服务。在病虫监测预警上,要做到监测全面、预报准确,及时;在病虫防治指导上,要按照经济性、有效性、安全性、可操作性的原则,指导病虫防治。今年早稻前期病虫害发生较为平稳,为害较轻,这易使农户产生今年早稻穗期病虫害发生轻的错误观念,防治上掉以轻心和存在侥幸心理,疏于防治。要针对上述情况,充分利用电视、广播等媒体,采取行之有效的宣传形式,加强今年早稻穗期病虫发生的严重性、隐蔽性及破口期喷药预防的有效性的宣传,提高全镇粮农自觉防控的积极性。做到粮食丰收不到手,防治警惕不放松,切实提高防治效果,减轻病虫灾害损失。

3、强化监督,创新服务。农药是防治病虫灾害必不可少的重要物资,农药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病虫灾害防治效果。各村、各有关部门要加大农药市场监管力度,严把农药市场质量关,严厉打击销售假劣农药的违法行为,净化农药市场,确保农药质量。各村要按照省指挥部“一二三三”的总体要求,充分发挥植保协会和病虫防治专业化机防队的作用,积极推行统防统治,提高病虫防治的组织化、社会化程序,切实提高病虫灾害应急防治能力。

4、加强督导,务求实效。在早稻穗期病虫防控期间,镇农办要及时检查防治措施落实情况及防治效果,确保早稻穗期病虫防控工作取得实效。各村要严格执行病虫监测防治“周报”制,每逢星期一向镇农办汇报当地病虫害发生情况和防治进展,重大情况要立即报告

病虫害防治心得体会范文6

关键词:园林植物病虫害;预报;防治

中图分类号:S436.8 文献标识码:A

当前,全球气候变暖,北方的温度也在逐年升高,病虫害越冬存活率提高,增加了对园林植物的危害。病虫害的频发,对园林植物的绿化效果产生巨大的破坏,也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了解园林植物病虫害的特点及成因,加强对园林植物病虫害的预报与防治,已经是建设城市园林过程中一项重要的工作。城市生态系统是一个特殊的、复杂的,不断变化的生态系统,具有以人为核心的特点。因此,城市病虫害的防治措施是以人类的健康和环境安全为前提,兼顾维持城市的生态平衡。从城市景观生态学的角度出发,必须寻找一种长期、有效、稳定的预防和控制园林病虫害发生和危害的策略,有效减少环境污染,提高社会和环境效益,降低防治成本。本文将针对北方主要病虫害特点,提出因地制宜的防治方法,以完善北方地区的城市生态系统,为市民营造一个绿色舒适的生活环境。

1 园林植物病虫害的成因分析

城市园林作为特殊生态系统,主要由人工建造而成,以城市公园、风景区、庭院街道等形式存在。地上部分受空气污染、光污染比较严重,人为破坏频发;地下部分土壤坚实、透气性差、土质低劣、缺肥少水、生长空间狭窄,加上园林植物本身经过长期的驯化,部分还进行过多次移栽,致使其抵抗力减弱,导致病虫害猖獗。城市园林生态系统非常脆弱,许多病虫的天敌难以生存,加上采用化学防治措施造成环境污染,各种病虫害在园林环境中形成愈治愈重的局面。

2 北方园林植物常发的病虫害

2.1 常绿针叶树种

在北方,常绿针叶园林树种主要有雪松、白皮松、油松、侧柏、华山松、樟子松、刺柏、铅笔柏、洒金柏、圆柏、云杉、蜀桧、龙柏、云杉等,常发生的病虫害有松针枯萎病、松梢螟、小蠹、天牛、天幕毛虫等。

2.2 落叶乔木

常见的落叶乔木主要是银杏、合欢、悬铃木、核桃、白桦、唐槭、柳树、杨树等。这些树种常发生的病虫害主要有杨树烂皮病、国槐小卷蛾、尺蠖、美国白蛾等。

2.3 灌木、花卉

常发生的病虫害有灰霉病、黑斑病、炭疽病、粉虱、介壳虫、蚜虫等。

3 北方园林植物病虫害的预防与监测

有效的病虫害预防体系可以有效提高社会、经济、生态效益。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指导方针,及时预报,及时治疗,使病虫害给植物和园林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

3.1 做好植物检疫工作

我国城市化进程飞速向前推进,城市园林建设追求快、大、上,大量苗木移栽、交换活动日益增多,为病虫害提供了传播途径。一定要按照规定进行植物检疫工作,严格控制容易传播、繁殖快、危险大的病虫种类传入,如美国白蛾、松材线虫等。近年来,大树移栽的现象非常常见,有的施工单位为了转运方便,移栽的苗木保留的土球偏小,移栽后树势衰弱严重,很容易受到小蠹、真菌等病虫害的侵袭。这就需要监督对移栽植物的保护,实时监测本土病虫的发生发展动态。

3.2 预测预报技术

根据往年病虫害发生的情况,与当地的植保站、森防站保持密切联系,得知每年有害生物发生的趋势和防控措施。依据病虫害的生物学特性,掌握病虫害的大致发生时间。要及时对园林病虫害进行调查统计,一旦发生疫情,果断采取有效措施,从而将病虫害的发生与危害扼杀在摇篮之中。利用性信息素专一性的特点,对害虫开展针对性的监测,得到发生期、发生量、发生范围、危害程度并依此指导防治。

4 北方园林植物病虫害的防治

4.1 防治原则

根据城市园林景观的特殊性,加强病虫害防治措施需要遵循下面2个原则:科学选择防治方法。城市园林所处的环境比较特殊,具有公众性,时常受到人为干扰、二氧化碳、光污染等影响,所以在采取防治措施的时候要选择对环境无污染,对人、天敌无毒害同时对害虫高效的防治措施。遵循生态原理。重视园林植物以及病虫和天敌之间的生态关系。考虑利于植物生长的基础上,维持天敌和害虫之间的平衡,促进植物体内、体表以及周围环境中有益生物增长,调整生态和微生态环境。

4.2 物理防治

对冬季树木整形修剪,将修剪的乔灌木的病枝、虫枝,进行集中清理并销毁,目的是消灭病、虫源。

对于草履蚧、尺蠖、松毛虫等,可根据他们的生活习性,在它们上下树的时期,通过树干上围上一层薄膜或者设置胶环的方式进行有效防治。

4.3 生物防治

生物防治在虫害防治上具有很长的历史,并且生物防治为病虫害的防治节约了大量资金,避免了化学防治对环境造成的污染。生物防治主要利用昆虫信息素、引进天敌,干扰害虫的繁殖。一般使用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4.3.1 合理应用各种诱杀技术

诱杀技术主要是以害虫的趋化性以及趋光性作为根据,将害虫诱集于一处进而杀灭的一种技术。现阶段,饵木诱杀、灯光诱杀、色板诱杀、性信息素、聚集信息素以及植物源引诱剂诱杀技术逐渐应用到园林病虫害的防治中。这些技术操作简便、应用效果佳,还可以保护人居环境以及生态环境的安全。

可直接在害虫防治中利用的信息素是发号信息素,即性信息素和集合信息素。性信息素能把同种的异性昆虫从很远的地方引诱到一起进行。目前,已知有性信息素的昆虫有300余种,其中有100种以上的性引诱物质已经分离提纯,有30余种的性引诱物质可人工合成。我国已成功地合成了棉铃虫、梨小食心虫、松毛虫等的性信息素。当昆虫的成虫达到性成熟之后,才能释放出性信息素。据估测,每只雌蛾约能分泌0.05~1μg的性信息素物质,可将距离几十米或几百米,甚至几公里外的雄蛾引诱到一起,这种物质在前还会激起雌蛾的性兴奋。根据性信息素的引诱特异功能,可以用它预测害虫的发生数量、危害程度,来防治害虫;主要作用是控制害虫的繁殖,减少后代的虫口发生。钻蛀性害虫指主要危害植物枝梢及树干的害虫。危害枝梢及树干的害虫主要有天牛类、小蠹类、木蠹蛾类及螟蛾类,遭到这类害虫危害后会直接影响主干和主梢的生长,对寄主危害很大。对于这种害虫,一旦发生成灾,将不得不伐掉被害植株,进而也对园林植物造成很大的损失。而对于小蠹类,天牛类等害虫,采用饵木诱杀,以及引进信息素防治,都将会取得很好的成果。植物源引诱剂因其对人畜毒性低,在环境中易降解、少残留或无残留等特点,在20世纪80年代以来成了各国植物保护工作者研究热点。现利用植物源引诱剂对天牛、小蠹、舞毒蛾等害虫的防治已经取得了很好的成效,还可以利用昆虫的趋光性等特点,采用灯光诱杀和色板诱杀等。

4.3.2 保护天敌

寄生性天敌代表性的有赤眼蜂、丽蚜小蜂等,捕食性天敌如瓢虫、草蛉、食蚜蝇、猎蜻等。利用天敌昆虫防治害虫是一项环境友好的防治方法,可以减少环境污染,维持生态平衡。这种防治方法已经成功应用于很多害虫的防治上,比如寄生蜂、瓢虫等。但引进天敌时也应该非常谨慎,天敌数量过多会打破生态平衡。

4.3.3 引进益鸟

设置鸟舍,给鸟类提供栖息的环境,如灰喜鹊和啄木鸟,能有效捕食各种害虫。在长期进化和自然选择中,益鸟与昆虫形成复杂的捕食者-猎物系统。鸟类的随机捕食性可在生态系统中发挥功能上的控制作用,对许多森林昆虫的种群动态起重要影响。鸟类不仅是害虫的直接死亡因子,还可以通过传播昆虫病原微生物或者通过改变微生境影响寄生者和捕食者等方式,间接影响害虫种群。鸟类的主要作用是阻滞或防止害虫大范围发生或使范围大的虫害间隔时间加长。但是,单靠鸟类不能使害虫种群瓦解。害虫大发生时,鸟的生殖潜能、取食习性及领域关系使它们作为捕食者的影响力减少。如果害虫发生是小范围的,由于有留鸟的侵入或大群游动鸟的流入,鸟类还可以发挥控制作用,对已达顶峰的害虫种群可加速其衰落。

4.3.4 选择生物农药

城市园林相对处于居住环境周围,公众性较强,所以尽量避免使用对环境有污染的化学药剂。生物农药、仿生农药和植物源杀虫剂是较好的选择。目前应用较多的是BT、灭幼脲、苦参碱、藜芦碱、双素碱、印楝素等。为了达到高效、低毒的要求,推荐使用拟除虫菊酯与仿生农药、植物源农药的混剂,效果很好。为了确保城市环境和居民的安全,应尽量选用低毒农药[12]。

4.4化学防治

由于化学防治的效果快、覆盖广、效率高等特点,使得成为城市园林植物害虫防治比较常用的方法。但是,化学农药在有效杀死害虫的同时,也对昆虫的天敌有杀伤作用,这种防治方法对人类的居住环境也会产生污染,因此使用时应格外注意。叶斑病、黑斑病、白粉病等可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75%的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50%退菌特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进行防治。紫薇、柿树、白蜡、红叶李等寄主上的蚧壳虫人工涂抹石硫・矿物油微乳剂[13]。

综上所述,随着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我国各地区城市逐步扩大了园林建设发展规模,可是在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较多问题,园林植物病虫害问题越来越突出。城市生态系统是脆弱的、特殊的、不断变化的生态系统,其病虫害的防治既要以人类的健康和环境安全为前提,也要兼顾城市生态平衡的维持。保护和利用有益生物,有效利用合理种植、精心养护管理等措施,有针对性的调控小生态系统,以实现预防和控制病虫害的发生和危害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李红涛.城市园林植物病虫害的预报及分析对策[J].科技向导,2013

(20).

[2] 隋飞,城市园林植物病虫害综合防治[J].北京农业,2012(9).

[3] 李素冉.北方地区园林植物的病虫防护措施[J].中国农业信息,2013

(23).

[4] 李培.城市园林植物病虫害的防治[J].现代园艺,2013(4).

[5] 李水晶.漯河市园林植物病虫害的预测预报与防治[J].河南林业科技,2012(9).

[6] 张宏伟.探讨北方园林植物的病虫害预防与治理[J].现代园艺,2013

(3).

[7] 李红涛.城市园林植物病虫害的预报及分析对策[J].科技致富向导,2013

(20),278.

[8] 李淑梅.昆虫性信息素在害虫防治中的应用[J].农业与技术,1999(2).

[9] 孟宪佐.昆虫性信息素的应用[J].生物学通报,1997(3).

[10] 伍德明,崔君荣.昆虫性外激素及其应用.生物科学参考资料[M].科学出版社,1986:53-60.

[11] 李菁,骆有庆,石娟,等.利用植物源引诱剂监测与控制舞毒蛾[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11(4):85-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