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为科学的内容范例6篇

行为科学的内容

行为科学的内容范文1

关键词:审计主题;审计学科;体系创新

学科体系是审计学科的基本框架,学科要想得到良好的发展,必须要有相适宜的学科框架,没有学科框架的支撑,会导致学科效率和学科体系的降低。近年来,审计学科发展良好,但是相对于其他相邻学科,在发展中仍然存在较多的问题,导致审计学科的理论和实践工作无法顺利开展,给审计事业的发展带来较大的影响。需要将学科体系作为审计学科发展的基础,提高审计学科的实践能力,培养出优秀的审计人才,促进审计事业的发展。

一、审计主题的审计学科体系概述

审计学科体系的内涵及其属性和体系构成是审计学科体系的主要研究内容,要想深入了解审计主题,需要了解审计学科体系的内涵及其属性,加大对审计学科的研究,明确审计学科的概念。审计学科内部的各项体系之间彼此相互联系和相互依存,能够实现对审计学科的整体概括,能够通过审计学科来展现出内部审计内容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反映出结构之间的不同变化规律。审计学科既属于科学类学科,也属于管理类学科,在对其研究的过程中需要将其作为科学知识范畴进行研究,展现出理性特征和经验特征,使学科更具综合性和边缘性特点,划分为不同的层次,展现出不同的分支。审计学科体系的划分,是由莫茨和夏拉夫共同来提出的,主要从审计理论的角度出发,对审计理论进行划分,通常将哲学作为层次划分的基础,依次开展审计假设、审计准则和审计概念,确保层次划分的合理性,对提升审计工作效果,强化审计功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二、审计现象与审计主题相关研究

1.审计现象

审计现象是审计学科的主要研究对象,自身的特征性较为明显,其它现象无法实现对审计现象的涵盖,也无法成为其独立的研究对象。审计现象是客观存在的,有了漫长的额发展历史,最早是在3000多年前的古埃及出现的,审计现象主要是被用作独立的研究对象来使用,要求监督官员需要按照相关的要求忠诚履行自身的职责,确保财务收支的准确记录,对政府的财务收支情况进行检查,审计工作有着漫长的发展历程,分为政府审计、内部审计和民间审计几种类型,三种审计形式的发展,展现出了当代审计工作的发展状况,展现出了时代的发展特征,具有自己的特色。其中,政府审计的主要工作内容包括财务审计、绩效审计和合规审计等单方面的内容,每个审计内容在不同的国家有着不同的侧重点。

不同国家的内部审计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在开展内部审计工作时,发达国家主要以风险管理、治理评价和内部审计控制为主,而发展中国家主要是以管理审计、经营审计和财务审计为主。审计现象的种类较多,并且逻辑结构存在着较大的差异,需要结合实际的应用情况,制定出完善合理的内部审计体系,需要从不同的视角对内部审计现象进行合理的分类和归纳,强化内部审计职能,对各项内部审计工作进行合理的调整,确保内部审计工作应用的合理性和合法性,对内部审计进行合理的划分,使其成为一门独立性较强的学科体系。但是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审计现象存在逻辑问题,需要从审计主体的角度对审计现象进行分析和处理,需要从审计主体视角对审计现象进行归纳和处理,将审计工作分为内部审计、政府审计和民间审计几种,财务审计在各审计工作中广泛存在,需要将其作为审计工作的主要内容,将其作为企业财务审计工作的重点。

2.审计主题

审计主题主要是由信息主题和行为主题组成,审计工作作为一项经济监督系统,需要做好审计监督工作,将审计作为主要的审理对象,客观的反应经济活动信息。审计人员有权对信息主题发表自己的看法,需要确保信息的真实可靠性,提升信息业绩和绩效水平。审计人员需要针对特定的行为主题发表自己的看法,能够确保行为的合法性和合理性。审计人员在对行为主题发表自己意见的同时,需要对当前的经济发展情况进行了解,合理选择经济活动主体和经济活动地点,将其作为审计工作的重要内容。审计主题信息能够实现对审计客体的陈述或者认定,审计人员需要对审计客体的表现形式发表自己的意见和看法,例如,需要将会计报表审计作为信息审计的核心,需要从会计报表中对自己的想法进行认定和陈述,使各类统计资料以典型的形式展现出来。在对财务信息进行审计时,需要将财务信息作为主要的审计内容,进而衍生出财务信息会计产品,不能将审计工作作为会计中的内容,财务和会计的工作内容存在着一定的差异,会计工作主要是对财务信息的确定、计量、记录和报告,而审计工作主要是审计各项会计工作内容是否具有妥当性。需要对生产财务信息进行合理有效的研究,确保财务信息生产过程的标准型,需要将财务信息作为审计工作的重点研究内容。

三、审计学科分支体系内容

1.基础审计学

基础审计学重点研究各类审计现象,需要将理论层级作为审计工作的理论基础,对审计工作存在的问题进行重点研究,对审计实施的目的,审计本质理论、审计客体理论、审计主体理论、审计内容理论、审计目标理论和审计方法论层面等方面进行深入的研究。通常基础审计学又被称为一般审计学或者审计学基础,将审计原理、步骤、改变、方法和技术等作为主要研究内容。

2.财务信息与非财务信息审计学

财务信息审计作为审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将理论和应用作为重点研究内容,理论层面主要是研究财务信息审计存在的基本问题,财务信息需求、财务本质、财务主客体、财务内容、财务目标和财务审计模式等方面的内容。而应用层面主要是研究财务信息审计原理、步骤、改变、方法和技术等方面的内容。非财务信息审计学与财务信息审计学的内容存在一致性,但是审计主题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审计主题由原来的财务信息改为现在的非财务信息。

3.行为与制度审计学

行为审计学由理论层面和应用层面共同组成,理论层级作为审计学的主要研究内容,在实际的研究过程中,需要对审计需求、审计主客体、审计本质、审计内容、审计目标和审计模式等方面进行了解。应用层级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设计概念、审计方法、审计步骤、审计原理和审计技术等共同来组成。制度审计学由理论和应用两个层级组成,需要将制度审计学作为重点研究工作,对制度审计的需求、本质、审计主客体、审计内容和审计目标和审计模式等作为研究重点,展现出应用层级制度学的重要作用,确保研究步骤、研究技术、研究方法和研究技术的合理性。因此可知,审计学科作为一门单独的学科形式存在,自身具有独立性特点,需要将审计体系作为重点研究内容,与各分支学科有机的结合起来,确保审计学科体系的完整性。

四、基于审计主题的审计学科体系构建

审计学科作为一门独立性较强的学科,加强对审计学科体系的构建成为当前审计工作的重要内容,审计学科体系的构建一项系统化的知识工程,需要将知识工程作为一种建模活动,展现出模型的抽象,有目的的开展各项模型的建设工作,从审计现象的逻辑思维角度,对审计学科体系进行思考。审计学科体系分为二分法、三分法和四分法几种方法,审计学科的主要构建框架分为审计主体构建、审计内容构建、审计客体构建等三方面的内容,在对各方面的内容进行阐述过程中,主要从理论和应用两个角度进行阐述。不同类的审计学科由不同的审计学科框架组成,受审计现象分类体系影响较大,为了确保审计框架构建的合理性,需要从主体、客体和审计内容三个方面进行系统的分析。审计现象作为审计框架中的重要研究内容,需要从审计内容和审计主客体方面进行详细的阐述,明确其内部存在的逻辑关系。

要想对审计现象进行合理的分类,需要借用审计主题来实现,需要建立具有内部逻辑关系的分类体系,分类体系主要包含信息主题、行为主题,其中信息主题主要包括财务信息和非财务信息两种,而行为主题包括行为和制度两方面的内容,不同的信息主题之间既有共性又有个性,能够展现出审计现象的共同规律、原理和技术等方面的内容。同时,还需要加大对每种审计现象的研究,对审计理论和审计应用情况进行合理的区分,形成具有逻辑关系的审计结构,以便能够与其他审计学科之间产生联系,强化审计工作职能,对各类审计现象进行有效的研究,以便确保审计学科体系的合理性和完整性。因此,通过对审计学科的构建,能够明确审计主题对审计学科体系的构建具有重要作用,里面包含制度审计学、财务信息审计学、非财务信息经济学和一般审计学。

五、结论

审计学科体系的构建直接影响着审计学科的发展,在实际的工作过程中,需要对审计主题框架和审计学科体系进行深入的研究,重点研究财务信息审计、非财务信息审计、具体行为审计和制度审计之间的关系和存在的内部独特性,需要将其作为重点的研究项目,成立专门的独立性学科,确保各审计学科之间都具有自己独立的研究对象,能够形成独立的研究内容,将各学科有机的结合起来,进而形成完整的独立性学科体系。审计学在近年来取得了良好的发展效果,主要由财务信息审计学、行为审计学、一般审计学和非财务信息审计学等构成,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参考文献:

[1]毕铭悦,马可哪呐,崔云,张筱,郑伟宏,王宏健.第三届审计理论创新发展论坛综述[J].审计研究,2014,01:43-46.

[2]李宗彦,章之旺.内部审计研究:1998-2012--基于SSCI、CSSCI的文献分析[J].会计与经济研究,2014,02:52-64.

[3]王会金,黄溶冰,戚振东.国家治理框架下的中国国家审计理论体系构建研究[J].会计研究,2012,07:89-95+97.

[4]陈艳娇,吴春梅,魏国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审计理论研究--中国审计学会审计教育研究会第二届审计教授论坛综述[J].经济学动态,2012,12:151-153+162.

[5]王会金.审计心理学研究的意义、特点及发展趋势[J].审计与经济研究,2011,01:16-22.

[6]朱华建,张盛勇,高宏伟.21世纪以来我国内部控制研究主题及述评--基于2000年到2010年《会计研究》等国内主要七种期刊的分析[J].会计研究,2011,11:57-64+93.

[7]王晓妍,丁鼎.审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J].科技资讯,2015,26:141-142.

行为科学的内容范文2

多媒体技术就是一种综合性的技术,能够对多种类型的信息进行处理,并且具有数字化和交互式的特点,还能实行对数据的压缩和更改。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内科临床的医学教学,能够让学生对各种抽象化的内科概念有直观印象,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还有助于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从而提高内科临床医学教学效果。

2多媒体技术在内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

在中职类院校进行内科临床医学教学过程中,由于学生的基础较差,再加上学校本身教育资源的限制,使得很多学生很难理解教学的内容,进而让内科教学效果受到很大的影响。再加上学生很少有进行临床内科实习的机会,为了让学生能够更好地和具体的临床工作联系起来,提高内科临床医学教学效果,就有必要运用多媒体技术。

2.1将计算机技术和多媒体技术结合起来

在内科临床医学教学中使用多媒体技术,不是将课本和黑板上的内容简单地转移到计算机上,而是要将计算机技术中的文字、数据和图像处理等技术和多媒体技术结合起来。通过两种技术的结合,教师在进行内科临床教学的过程中,就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需要来进行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弥补传统黑板式教学的缺点。利用多媒体技术和信息技术,内科教师可以将教学内容进行分阶段的处理,从而引导学生进行系统的内科学习。例如,教师在讲解消化系统的疾病时,就可以将教学的内容分为三层,第一层提示学生学习这一内容的重点和难点;第二层就具体显示消化系统疾病的具体内容;在第三层中,教师就可以将实际的临床案例插入其中。这样学生就既能清晰地了解消化系统疾病的构架,又能对临床实践工作有一定的了解。同样的,教师还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给学生留下相关的课后练习,让学生能够巩固所学的内容。

2.2进行医学动画模拟和动态的内科教学

在中职学校的内科教学中,学生进行临床实践的机会非常少,但是在内科教学中,有很多内容都会涉及患者生理活动的变化。在传统教学方式中,是很难将这些动态的变化过程呈现出来的,所以学生根本就不了解疾病的发展过程,影响了学生实践能力的提升。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内科临床医学教学就能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因为它可以利用动画模拟的方式将生理活动的变化模拟出来,让学生便于理解。除了运用动画模拟之外,教师还可以充好利用各种视频资料,实现对内科临床医学的动态教学,让学生能够在一个立体化的环境中亲身体验内科临床,让学生对内科临床有一个具体认识,而不再是单纯的凭空设想。

2.3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内科医学实验的演示

在实际的内科教学中,为了加深学生对内科疾病发病机制的了解,提升他们的动手操作能力,往往会涉及很多内科的实验。但是,中职学校的医学教育资源有效,不可能每一个内容都进行医学实验,所以使得学生成为了理论上的巨人、实践上的矮子。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内科教学就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的特点,进行各种内科实验的演示。还可以到医院专用进行实际的拍摄,收集各种医学图片、视频,让学生能够近距离地感受实际的内科工作,了解内科实验的具体过程。

3结语

行为科学的内容范文3

小学科学教学与研究 内容结构 优化

“小学科学教学与研究”课程是《三年制小学教育专业课程方案(试行)》(教师司[2003] 4号)为初等教育专业(数学与科学方向)设置的一门课程,设课目的是为了培养能胜任小学科学课程教学的教师,其性质相当于“学科教学论”课程。教材是实现课程目标的重要载体,是课程内容结构呈现的基本形式,然而该课程目前还没有与其相匹配的教材。受在职小学科学教师培训课程内容体系的启发,笔者试图通过优化“小学科学教学与研究”课程内容结构,构建能与教育理论、学科理论、教学技能、学科技能、教育实践、课堂教学研究等诸多层面交叉、对接、沟通与融合的课程内容体系,使师范生能尽快适应小学科学教学要求,以缓解小学科学专业教师队伍匮乏的状况。

一、课程的性质、目标

课程的性质决定课程目标,课程目标决定课程内容的选择。学科教学论的课程性质及课程目标理解上多有歧义,因而定位不准,一直备受学者的质疑。借鉴目前学者们学科教学论的研究成果,我们可以这样理解,“小学科学教学与研究”既不同于以教学理论研究为主要任务的一般教学论,又不是以实践为目标的教学法,对其学科性质的表述,应该既体现对学科教学实践的理论概括,又体现理论指导下积极有效地解决教学实践中的具体问题,还应明确界定学科性质的归属。“小学科学教学与研究”“是研究学科教学理论及其应用的一门教育学科”。关于“小学科学教学与研究”的课程目标是:“从理论和观念上引导师范生‘入门’,从教学技能培养训练上帮助高师生‘上路’、‘上手’,从教育科研思路上使高师生‘开点儿眼界’”。这样界定课程的性质与目标,才更切合高职高专的培养目标与教学要求。

二、课程优化的基本思想

课程优化的基本思想是系统论思想。系统论认为,“结构是指组成有机整体(即系统)的各要素、各成分、各部分相互结合的内在组织形式,它是由各要素、各成分的特殊本质共同决定的,是按照自身规律逐步形成的内在联系”。“优化是事物的一个发展过程,是指事物的优选、改造和进化。它涉及结构的优化和功能的优化。其中结构的优化是基础,功能的优化是外部表现。”。课程内容结构的优化是指课程结构在微观层次“合目的性的改造”,其实质是:“第一,结构的优化必须合目的性;第二,课程内容必须是有序性的增强和序变能力的增强”。课程结构优化的标志“是以低的投入(简洁明快的课程体系)获得优化的整体功能(既定课程目标得到全面而充分的实现)”。“小学科学教学与研究”课程内容结构的优化,就是从小学科学教师教育的全程对课程内容进行优选,在不影响课程内容逻辑结构(即有序性)的前提下,不过于追求内容的完整性与系统性,采用“单元、课题”的编排方式,使课程内容形成栏目多样、功能不同、内容上相对独立、具有一定的灵活性与开放性的“小模块”,使其在内容的重组与实际教学中,能显现较强的序变能力。这样的结构,既有较强的“弹性”和较为宽广的“胸怀”,能及时吸纳当代有关的最新成果,又容易形成具有一定支持意义的学科群,使其内部以及学科群之间能更好地交叉、衔接、沟通与融合,以利于教师教学中挖掘课程潜能,彰显课程自身的功能。

三、课程内容结构的优化

第一,为了能从理论和理念上引导师范生“入门”,课程在第一单元首先简要介绍后现代主义文化思潮与建构主义理论对科学教育的影响、国内外科学教育的发展等内容,从理念、关键词语源等方面,让师范生了解小学科学课程产生的背景。在此基础上,第二单元再行对《课标》进行解读,这样才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内化小学科学课程的精神实质及基本理念。

第二,教材主干第三单元选择“观察与科学探究”,其目的就是要突出“小学科学教学与研究”课程的学科特点,教学中通过观察与科学探究活动案例的分析,并适时地“嵌入”具体活动,使学生逐步习得观察与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形成一定的“科学本质教学行为”,以从根本上提高师范生小学科学教学工作的专业素养和基本技能基础。

第三,教材主干第四、五、六单元内容主要从教学技能培养及训练上指导高师生“上路”、“上手”,并适时地对学生进行单项教学技能的训练。第四单元是“小学《科学》教材研读”,熟悉课程内容结构及前后逻辑关系,把握教学重点、难点,并结合各部分内容的分析,使学生逐步理解“用教材教”思想。第五单元选择“小学科学教学设计与实践”的目的,一是以“教学设计”为操作层面统领整个教学过程的技术与方法,指导学生设计教学目标及教学流程,然后就自己的设计,进行模拟教学或顶岗实训,学习写教学反思;二是适时“嵌入”小学科学教学基本技能训练,以提高学生的教学基本技能。第六单元选择“小学科学教学与学习评价”,其目的是让学生了解一堂好课的标准,形成反思中“追求卓越”的意识,并学会小学《科学》学习评价的一般程序与方法。

第四,教材主干第七单元选择了“小学科学教学研究初步”,向学生介绍教学案例分析、教育叙事研究和行动研究等方法,其目的是让学生初步了解现代小学科学教师教学研究的基本方法,使高师生“开点眼界”。

第五,该体系有两支“触角”,一支触及教育前沿及其发展动态,另一支触及科学教育教学实践。帮助学生了解理论前沿及教育实践进展的情况,以利于及时调整“小学科学教学与研究”课程的研究方向和教学策略。前两只“腹足”,立足于有关教育理论和科学理论,帮助学生理解、解释有关小学科学现象。中间两只“腹足”立足于教师基本技能与科学探究技能,以促进学生小学科学教学技能的习得。后面两只“腹足”则立足于小学科学教育实践与小学科学教学研究,以促进学生教学技能及小学科学教学研究能力的形成与发展。

该课程体系在理论前沿、教学技能、教学实践进行多层面交叉、对接、沟通与融合后,获得了多方面广泛的滋养,为“小学科学教学与研究”课程教材的日趋完善、成熟,提供了思想、方法、资源的保证。

四、“昆虫”式内容结构的特点

1.整体性与发展性相协调

从整体育人的高度把握课程内容,为小学科学教师专业的持续发展奠基。首先,师范生要学会整体把握小学科学教学,让学生深刻理解小学科学课程是通过课程目标的三维统一、与三大关系的和谐发展来实现小学生科学素养的启蒙教育。这是小学科学教育的精神实质,是指导教师教育教学的行动纲领。其次,从研究方法上,通过案例教学、叙事研究和行动研究等方法的介绍,让他们明白,小学科学教学研究就是要反映教学生活和教育实践诉求。该课程内容的优化,要尽可能地让师范生学会将小学生身边及周边环境的科学事件融合起来,以克服师范院校分科体系的不足,提高师范生驾驭小学科学课程的能力,为小学科学教师终身执教服务。

2.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结合

首先,“小学科学教学与研究”的理论,不是教育学、心理学、教育技术等学科理论的简单套用、移植和复制,而是“自下而上”地将一般教学理论与小学科学教学实践相结合,在教学实践中,补充、发展、丰富一般教学理论,其目的是要形成“小学科学教学与研究”自身的理论及话语体系。

其次,“小学科学教学与研究”也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理应加强课堂教学技能的训练,同时提高学生科学探究的意识、方法及其指导技能。科学探究是小学生科学素养的首要组成部分,未来小学科学教师必须具备科学探究的意识,具有能体现科学本质观的教学行为,方能感染、示范、指导小学生进行科学探究活动。这是“小学科学教学与研究”课程区别于其他学科教学论之所在,也是小学科学教师区别其他教师的之所在,是“小学科学教学与研究”自身话语体系的直接来源。

3.灵活性与开放性相统一

在不违背《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精神、不影响课程内容自身逻辑结构(即有序性)及学生认知顺序的前提下,“小学科学教学与研究”课程采用“单元、课题”的课程内容编排模式,使课程体系模块化,具有一定的灵活性与课程内容的序变能力,以便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及学习需要,进行课程内容的调整与重组,以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另外,课程体现了一定的开放性,具备了更为宽广的“胸怀”,既容易吸纳当代有关的最新成果,又容易形成具有一定支持意义的学科群,使学科内部以及学科群之间,能够较好地交叉、对接、沟通与融合,以开发课程潜能,彰显课程自身的功能。

在近年来的教学实践中,笔者感到,在小学科学教师教育课程体系尚未成熟的今天,在十分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内,要实现“小学科学教学与研究”课程愿景,课堂教学中就是要选择对师范生将来从事小学科学教育工作有直接帮助的、相对独立的、具有“短、平、快”特点的内容并加以组合,形成适应能力强、实效性能高的课程内容结构,以尽快满足小学科学教师教育研究与实践需要。当然,关于“小学科学教学与研究”课程内容结构的优化问题,笔者也正在探究之中,课程内容体系尚未成熟,但是,教学实践中所取得了一定成效,其教学效果还是比较显著的。

参考文献:

[1]王克勤,盖立春,马建峰.高师“学科教学论”课程内容重构之研究[J].课程、教材、教法,2008,(1):74-77.

[2]刘知新.化学教学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11.

[3]廖哲勋,田慧生.课程新论[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231.240-241.

行为科学的内容范文4

《全日制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实验槁)》(以下简称标准)的核心理念是“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标准》的显著特点是“突出学生的科学探究活动”,《标准》提出义务教育阶段的培养目标是“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素质”。《标准》和我们熟悉的教学大纲相比,由于课程的性质和倡导的基本理念不同,致使从内容、形式到编写的体例上都有较大的变化。从《标准》的内容上看,不仅有知识点,还有科学探究;从内容出现的形式上看,各知识点不像《大纲》那样以条目的形式出现,而是与过程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有的还与思想意识融合在一起。这些变化使得读懂《标准》不易,理解起来更加困难。《标准》的研制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系统工程的核心,《标准》的领会与执行是实现新一轮课程改革目标的关键,本人就《标准》的学习与理解谈几点体会,以求和实施者取得共识。

《标准》的内容结构包括四个部分和一个附录。四个部分分别是:⑴前言(包括课程性质、课程基本理念、课程标准设计);⑵课程目标(包括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⑶内容标准(包括科学探究、科学内容);⑷实施建议(包括教学建议、教科书编写建议、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建议、学生学习评价建议);一个附录是:标准中部分行为动词的界定。

一、关于前言

《标准》在这一部分对义务教育物理课程的性质、价值与功能做了定性的描述,阐述了物理课程的基本理念,并对物理课程标准的设计思路做了较为详细的说明。整个前言部分突出体现了“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这样一个核心理念。

《标准》在阐述课程基本理念时,首先对义务教育阶段的物理教育目标给出了一个基本的定位:即“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素质”。明确了这一阶段的物理教育不是面向少数学生的“精英教育”,而是面向全体学生的“大众教育”。课程设置应立足于学生发展,满足所有学生发展的需要,不考虑学科体系自身的完备。即“要注重全体学生的发展,改变学科本位的观念”。

第二,提出了义务教育阶段物理课程的设置应适应学生的认知特点,贴近学生的生活,让学生从身边熟悉的生活现象中去探究,认识物理规律。让他们体会物理在生活和生产中的实际应用。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既可以增加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还能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和科学探究的能力。

第三、提出“要注重科学探究,提倡学习方式多样化”。要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合作的能力。突出科学探究,既能体现科学的本质,又能促使学生的学习方式与教师的教学行为发生根本性的变化。

第四、为达到提高学生科学素质的目的,《标准》提出要“注意学科渗透,关心科技发展”。在物理教学中,要注意不同学科间的知识与研究方法的联系与渗透,使学生了解自然界的相互联系。教学内容要随时代的发展有所更新。让学生体会社会发展与科学技术的互动关系。

第五、为保证课程改革的顺利进行,把新课程理念落到实处。必须“构建新的评价体系”摒弃以甄别和选拔为主要目的的评价观念,建立能促进学生、教师和物理课程不断发展的评价体系。评价的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发展,而不仅仅是检查学生的学习结果。评价应当成为学生学习的动力和源泉,应当为学生学习服务,为学生的发展服务。

二、关于课程目标

物理课程目标是《标准》的核心内容,也是教学第一线的教师需要重点关注和掌握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可以选择,但“课程目标”是刚性的,是物理教学活动必须追求和达到的硬性要求。《标准》将物理课程的培养目标定位为:“提高全体学生科学素质”。并明确提出了物理课程的总目标和具体目标。

1、对总目标的认识

《标准》对课程总目标用五个自然段加以阐述,体现了在“以学生发展为本”理念下的教学要求。

第一、要重新认识学习兴趣。过去我们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把学习兴趣当作学好物理的方法和手段。今天,在新课程理念之下,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应当成为物理课程追求的目标,也是检验初中物理教育成败的主要标志。赫尔已特讲:“教学应当贯穿在学生的兴趣当中,使学生的兴趣在教学的每一个阶段都能连贯地表现为注意、等待、探究和行动。兴趣既是教学手段,又是教学目的。”

第二、要明确物理学是观察实验与科学思维相结合的产物。要通过物理知识的学习,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良好的思维习惯,并且要注重知识的应用。在解决问题或作决定时能尝试运用科学原理和科学研究方法。

第三、要改变以书本为主,实验为辅的教学模式,重视科学探究活动在学习中的作用。让学生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掌握认识未知事物的方法,发展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第四、“创新意识,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对于学生将来无论从事什么工作,都是十分重要的。物理学的创立和发展无处不体现人们的科学态度、科学精神和创新意识。因此,物理课程对培养学生这些素质具有独特的优势。在物理教学活动中应创造更多的机会,促进这一目标的实现。

第五、注重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是当今世界科学教育的一大趋势。过去的物理课程基本上是就科学论科学,对于科学的意义很少涉及。在新课程的理念下,应当以物理内容为素材,让学生受到科学的、技术的和人文的教育。

2、对具体目标的认识

物理课程的具体目标可理解为物理课堂的教学目标。由三部分组成,并形成一定的层次。

第一层次,知识与技能目标。主要使学生掌握一定的物理知识与技能,共有6条要求。其中,1—4条规定了“知识”的内容要求。5—6条规定了“技能”的内容要求。其中第4条要求是关于三个主题内容中涉及的物理学史、物理学的内涵等人文科学的内容。它隐含在内容标准的三个主题之中。第5条要求是技能要求中较低的要求,主要是要求学生会运用一些仪器去进行测量性实验。它在内容标准中隐含在三个主题之中。第6条要求可以认为是技能要求中较高的要求,它要求学生将实验技能不仅运用于实验及测量本身,而且能将它作为科学探究的工具,为探究活动的一些重要环节的实施做好充分的准备。这一要求与“过程与方法目标”有机地联系起来。实际上是一种“能力”它在内容标准中也隐含在三个主题之中。

第二个层次,过程与方法目标。让学生在物理知识、技能的学习与探索过程中,体验探究的过程并掌握一些简单的方法以形成一定的能力。《标准》在这个部分制定了六条具体目标。分别是关于在科学探究过程中,对观察能力、提出问题的能力、信息收集能力、信息处理能力、分折概括能力以及信息交流方面的能力要求。

第三个层次,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过程与方法目标的实现过程,使学生初步形成一些良好的思想意识。如爱科学的情感、乐意探究的精神、与他人协作的意识、对自身价值的感悟、勇于创新的精神等。这是课堂教学的最终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属于意识领域,不能直接通过某种内容或方式去实现,它需要在知识与技能目标和过程与方法目标的达成过程中逐渐形成。在《标准》制定的7条具体目标中,第1条是关于学习兴趣的培养。对所学物理课程产生积极的情感。第2条是培养学生进行科学探索的欲望,对科学的热爱。第3条是关于战胜困难的信心和决心的培养。第4条是关于科学态度的养成。第5条是培养学生与他人合作与交流的精神。第6条是培养学生科学、技术、社会(STS)意识。第7条是培养学生的责任感与使命感、正确的人生观、形成远大的理想与抱负。

这三个层次目标之间的关系是:学生通过知识与技能的探索,体验探究的过程,获得研究、学习、思维的方法,同时在这一过程中逐渐形成某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样就形成了一个教学循环。形成的这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又促使学生进一步去探索新的知识与技能,从而开始了又一个新的循环。在每一个教学循环中,过程与方法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因为过程与方法目标的实现要以知识与技能的探究为载体。同时在过程与方法目标的实现过程中逐渐使学生形成一定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因此,实施新课程就要在课堂教学中紧紧抓住过程与方法这一关键,让学生通过经历探究过程实现完整的课堂教学目标。

三、关于内容标准

内容标准是《标准》的主要内容,它规定了初中物理课程的基本学习内容、学习方式、经历的过程和应达到的基本要求。它的作用相当于《大纲》中的各个知识点及其教学要求。《标准》中的内容标准由科学探究和科学内容两部分组成。

1、对科学探究的认识

⑴什么是科学探究

所谓科学探究就是让学生模拟科学家的工作过程,按照一定的科学思维程序去探索学习的过程。这种思维程序由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订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分析与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七个要素组成。

⑵将科学探究列入内容标准的意义和目的

意义:实现两个转化。即将学习重心从过分强调知识的传承和积累向知识的探究过程转化;从学生被动接受知识向主动获取知识转化。

目的: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敢于创新的探索精神。

⑶科学探究与科学内容之间的关系

《标准》虽然把内容标准分成科学探究与科学内容两个部分,但这两个部分不是完全孤立的,而是相互联系的。学生通过在科学探究活动中的经历、体验和感悟,获得了科学知识,同时也提高了科学探究的能力。所以科学探究既是学生的学习目标,也是重要的教学策略。

⑷科学探究具体的能力要求

《标准》把探究的七大要素作为一级目标,而后逐个进行了细化,提出了35个子目标,即对应各探究能力要素的基本能力要求。这些要求明确具体,有较强的操作性。这些基本要求中,使用了,“认识”、“能”、“尝试”、“会”、“有”、“经历”等行为动词。为了让教师和学生准确地把握这些词语的含义,《标准》在附录中对这些行为动词作了进一步的解说和界定。

2、对科学内容的认识

标准中科学内容的体系突破了《大纲》“力、热、声、光、电、原”的链条结构。代之以科学知识的内在属性。即“物质、运动和相互作用,能量”三大板块结构,以主题的形式呈现。三大板块的内容,形成由易到难,由简单到复杂的梯度结构。这是对一直沿用的教学大纲中教学内容陈述的突破。反映了课程目标的立足点,体现了《标准》的时代精神。

科学内容共有三个一级主题,一级主题下面有14个二级主题、67个三级主题。层级分明,结构感强。虽然这种结构、层级、次序并不代表教材的结构或教学的顺序,但它有利于我们把握义务教育阶段物理学科的科学内容。从整体上看,这些主题的目标要求全面、准确,并体现了一定的灵活性,出现了一些开放性的条款,给教材编写和教师教学留下了比较大的选择空间。从《标准》规定的教学内容上看,知识面较宽,联系生活,联系社会实际的内容增多,严密的公式和定律减少,直接给出科学结论的内容减少,强调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得出结论的内容增多。

⑴《标准》中科学内容的特点

①内容标准的结构体现了课程目标纵横交织的特点。知识技能目标为纵向目标,过程性目标,体验性目标为横向目标。例如:内容标准表述:“通过实验探究,认识浮力。知道物体浮沉条件。经历探究浮力大小的过程。知道阿基米德原理”。其中,纵向目标是认识浮力,知道物体的浮沉条件,知道阿基米德原理。横向目标是通过实验探究,经历探究浮力大小的过程。强调过程与方法和亲身感受与体验。使横向目标更为突出、立体化。作为纵向目标的知识便成为探究的载体。

②《标准》中的科学内容注重将物理科学的新成就、物理科技的应用,及其对人类文明的影响纳入了知识目标。例如:初步了解半导体、超导体、纳米技术,并了解它们的发展以及对社会的影响。了解现代技术与声有关的应用。了解波在信息传播中的作用等。

③《标准》与《大纲》相比,科学内容的要求明显降低。例如:光的反射定律,二力的平衡条件、压强的概念等许多重要内容都从“理解”的层次降为“知道”的层次。而液体的压强干脆删除了。这体现了标准强调以物理知识和技能为载体,让学生经历探究过程,学习探究方法、培养探究精神的理念。

④科学内容的选择更贴近生活。凡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内容都提高了要求。对原课程中“繁、难、偏、旧”的知识内容或者删除或者降低了要求。体现了“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理念”。

⑵《标准》中科学内容知识技能教学要求的层次划分。

知识标准从低到高,分为了解、认识、理解三个层次。

①“了解”层次中所用的行为动词是:了解、知道、描述、说出。在这个层次中要求学生对所学的知识应该做到:再认或回忆;识别辨认事实或证据;举出例子;描述对象的基本特征。这个层次的要求与大纲中的知道层次基本相同。

②“认识”层次介于“了解”和“理解”之间。认识层次除了要达到了解的水平外,还要注意知识的前后联系,并能适当的区分和扩展。

③“理解”层次中所用的行为动词为:区别、说明、解释、估计、理解、分类和计算。这个层次的内容,要求学生对所学的知识应该做到:第一,把握内在的逻辑联系;第二,与已有的知识建立联系;第三,进行解释、推断、区分、扩展;第四,提供证据、收集信息。这些要求比“了解”的要求明显提高,这些内容就是科学内容中的重点知识。

④技能标准水平是“独立操作”描述的行为动词有:测量、会、学会。这部分内容与传统大纲中“会”的要求相同,但许多测量的工具并不强调必须是常用工具。例如:《大纲》中要求“会用刻度尺测长度”而标准中表述为“会选用适当的工具测量长度。”只要你能选出某一种测量工具正确测量就行,体现了内容标准的开放性。

⑶《标准》中科学内容教学的灵活性。

灵活性首先表现在教学要求上。内容标准给出的是教学中的最低要求,这些要求较原《大纲》明显降低,但上不封顶。其次表现在探究的内容上。《标准》中的活动建议不是规定的教学内容。探究内容的设置和确定,教师可从内容标准的活动建议中选用,也可在教学中根据学生的水平、学校的设备等,自行设计与确定。探究的方式以及探究要素的确定也是灵活的。不一定每个探究活动都要有七个基本要素。再次,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按照教材方案去执行,也可以用自己的观点来设置教学方案。过去教学是重教材、轻大纲。现在应当重标准、轻教材。教师在教学中可以根据标准的内容自己选择教学材料,自己设计实验,只要符合课程标准的要求就行。

四、关于实施建议

《标准》在实施建议部分,根据新课程的理念和课程目标,提出了一些原则性的建议,应当是我们在实施新课程过程中需要重点贯彻与落实的问题。

⑴认真学习现代教育理论,树立新的课程教学理念。

就教师而言,要适应新课程的教学就必须要认真学习现代教育理论,特别是素质教育、创新教育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等方面的理论,转变传统的教育思想和观念。在教学中首先要调整自己的角色,改变传统的教学行为。要由传统意义上知识的传授者和学生的管理者转变为学生发展的促进者和帮助者。要由教学活动的主角转变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和配合者。在课堂教学中,要唤起学生主体发展的欲望,帮助学生寻找、搜集和利用学习资源;创设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情境;营造和维持学生学习过程中积极的心理氛围;要善于捕捉和激发学生思维的火花和灵感;发现和挖掘学生主体发展的潜能。新课程对教师教学行为变革的要求是深刻的,它要求教师必须尽快的确立新的课程教学理念,从传统的角色中走出来,在新课程的实施中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在实施新课程的同时实现自身发展。

⑵找准实施新课程的突破口,重视科学探究的教学。

实施新课程的核心就是要从根本上改变原有课程过于强调接受性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的学习方式。《标准》把科学探究既作为学习目标又作为教学策略列入内容标准,是这次课程改革的显著特征。重视和加强科学探究是实施新课程的突破口,也是新课程得以顺利实施的关键。重视和加强科学探究的教学,要努力做好以下几点:

首先,要善于激发、培养每个学生进行科学探究的兴趣和热情。从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生活实际出发,选择探究活动的内容,创造性地设计贴近学生实际的探究活动,吸引和组织全体学生积极参与。

其次,在组织学生进行探究活动时,要及时地给予指导和帮助,引导学生逐步熟悉科学探究的全过程,掌握科学探究的方法,提高科学探究的能力。科学探究活动有七个基本要素,在这七个要素的各个环节中,其难度是不一样的,所以对科学探究的学习也应该和科学知识的学习一样,由简单到复杂,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特别是在学习物理的初始阶段,更应该从简单的探究活动入手,根据不同的内容分别安排,突出不同要素和环节,设计探究活动,使学生能各个击破,最终达到能灵活运用科学探究的方法进行探究式学习。

再次,要重视科学探究中的评估,合作与交流。学会对所做的工作进行评估,在探究活动中,对学生评估能力的培养,一是要求学生对每一次的探究活动都要进行评估。二是要引导学生会采用不同的方法评估,并将评估的意见写到探究报告中去。为培养学生的合作与交流能力,探究活动最好以协作性的小组形式进行,组内要分工明确,团结协作,强调角色间的相互转换,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参与探究的全过程。对探究报告,要求既能用书面语言也能用口头语言进行表达。要给出一定的时间,让学生在相互尊重的基础上,充分表述自己的想法和观点,并进行充分的讨论和交流。

⑶提高对课程资源的认识,积极开发合理利用各种课程资源。

课程资源对物理教师来说是一个全新的概念,也是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面临的一个崭新的课题。课程资源是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不断深入的过程中显现出来的,可以说没有课程资源的广泛支持,课程曜嫉睦砟钅岩月涫担勘昴岩允迪帧?

在传统的教育观念影响之下,我们理解的课程资源就是教材和教辅用书。特别是教材,多年以来一直是全国统一,严格按教学大纲编写的,是对应付考试有绝对权威的教学资源。“以纲为纲,以本为本”,一直是我们教学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但在新课程理念之下,根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制定的《标准》只描述了学生学习的过程和结果,而对学习内容的选择留有相当大余地。《标准》对教科书的编写只提出了几条原则性的建议,给教材的编写留下了很大的空间,并且认为可以有多种形式的教材并存,要求每种教科书都要有自己的特色。因此,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教材的权威性有所下降。根据新课程的理念,物理教学不能只局限于传授物理知识和技能,而应当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主动获取新知识和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所以把教材当作唯一教学资源是远远不够的。必须注意开发和利用其他形式的教学资源。

行为科学的内容范文5

然而,许多科学教师在组织学生进行科学实验时,总是以自己的演示实验为主,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只是以一名观察者的角色出现。即使有的教师安排学生进行自主实验,那也是在教师演示完之后再让学生模仿着进行实验。这些做法都不利于学生科学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要想更好地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我们在落实实验教学时,就要以学生自主实验为主,根据教材内容,让学生自主地亲身经历实验过程,让学生在实验过程中不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在自主实验过程中,教师要不断发展学生的动手能力与探索能力,把学生真正培养成一名科学知识的发现者与探究者,从而让学生形成一定的科学素养。笔者现结合科学教学实践,谈一谈如何组织学生进行自主科学实验。

一、调整实验内容,让学生能做实验

科学教材是学生开展科学学习的主要资源,也是学生学好科学课程的重要依据。但是,教材只是学生进行学习的样本,教师不能照本宣科似地教教材,而是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不同地区的学生有不同的生活环境与生活背景,面对相同的教材内容,也许会离一部分地区的学生生活比较远。教师如果在组织学生进行自主实验时,仍然要求学生严格按照教材安排的内容进行实验,一来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实验兴趣,二来学生也有可能完成不了实验任务。因此,教师要对教材内容进行深加工,在不影响学生科学学习目标达成的情况下,管理使用教材,甚至是更换实验内容,让我们所组织的科学实验内容更加适合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乐于进行自主科学实验,这样就能更有效地发展学生的科学素养。因此,要想让学生的科学自主实验更有效,教师首先就要研究科学教材,看看教材中哪些内容适合本校学生,哪些内容不适合,对于不适合学生的内容,应该进行调整,以确保实验任务可以顺利完成。

例如,在教学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观察金鱼”一课时(文中所例举的内容均来自于教科版小学科学各册教材内容),教材是让学生通过自主观察实验来掌握金鱼的生活习性。但是在笔者所教的班级,有许多家庭根本没有金鱼,因此让他们进行观察实验很难做到,特别是班上有几个学生家庭特别困难,更不可能为了让学生观察金鱼而去购买。这时,笔者就根据班中学生的情况,作了如下安排:如果家中饲养了金鱼的,就回家观察金鱼;如果家中没有饲养金鱼,就可以到市场上买1~2条其他鱼种回家饲养,并观察他们的生活习性。虽然观察的对象不一样,但是因为同是鱼类,生活习性基本是一致的,这样就可以较好地完成实验任务。又如,在教学五年级上册“生物与环境”单元时,前面三课都以绿豆芽为材料进行实验。在教学时,笔者没有作统一要求,而是让学生回家自主寻找一些家中有的植物种子来完成种子发芽实验。这样,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就不会出现“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现象了。

二、拓展实验内容,让学生想做实验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科学教材内容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小学科学教材的编写意图已经从以前的主动呈现科学知识转变为让学生自主探索科学知识了。因此,在教材中,有许多科学现象与内容教材根本没有呈现出来,而是让学生自主实验,自主探索,自主发现这些科学知识。因此,教师在组织学生自主进行科学实验时,不能仅仅局限于教材中的安排,要在教材基础上,适当拓展学生的自主实验内容,激发学生想实验的激情,让学生可以从更广阔的实验材料中探究实验结论,从而形成更加完备的科学知识与技能。例如,在教学六年级下册“在星空中(一)”时,教材安排的内容是让学生制作一个北斗七星的“星座”模型。一部分学生在完成制作之后,还想制作其他“星座”的模型,笔者就顺势拓展教材实验内容,让他们选择自己最熟悉的星座,先了解它们的结构,然后再动手制作。这样,通过拓展实验内容,学生不仅对各种星座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也提高了自己的动手能力。

三、丰富实验内容,让学生乐做实验

行为科学的内容范文6

关键词:化学教学 科学素养 素质教育

现代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科学在分工的基础上又走向综合,科学之间的合作,及科学与社会之间的关系日益密切,传统的以传授知识为目的的教学观已不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世界各国都把实施科学教育作为全面育人的目标,把培养公民的科学素养作为科学教育的基础,这已成为化学教学改革的趋势。

科学教育的基础在于理解科学的本质,科学的本质不仅在于掌握静态的科学知识,更在于科学知识的探究过程。化学教学不仅应注重化学知识的传授,更应注意学生科学能力的培养。化学教学应以问题为中心,以探究的方式进行教学。这样才能实现化学教育的全面育人功能,把科学知识、科学态度、科学方法、科学世界观及科学与人文的教育有机起来结合。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在化学学科的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使化学教学从强调对知识结构的培养转向以科学基本素养培养为中心,化学教学从强调对知识结构的培养转向了强调对化学知识本质的理解。

1、现科教学中科学素养的内涵。

在化学教学中要实施科学素质教育,首先我们要对科学素质培养的重心和目标有所认识。随着时代的变迁,科学对人们生活的影响逐渐扩大,科学素养的内涵也在不断地发生变化。科学是科学知识和科学过程的统一,在科学过程中必然包括科学方法、科学技能、科学行为和习惯及科学态度与价值观。根据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结合的教学观点,科学知识和技能属于智力因素,而科学行为和习惯、科学精神、态度和科学价值观属于非智力因素,现代研究研究证明,非智力因素即情商的培养对于人的成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科学素养的全面育人目标包含了智力和非智力因素的有机结合。袁运开先生认为中学生的科学素养内涵包括四个方面:①科学知识和技能,②科学探究过程、方法、能力,③科学态度、情感和价值观,④科学技术和社会的联系。我们可以看出科学素养不仅是科学知识,而且是一个动态开放的概念。我们只有改变仅以传授知识为目的的观念,注重科学知识和科学过程的统一,才能实施化学教育的全面育人功能。在化学教学中以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为中心,把智力和非智力因素结合起来。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素质,使全体学生得到全面的发展,真正落实素质教育的目标。

2、化学教育内容的内涵及其功能。

新的课程标准使现代中学化学课程有了更广泛的教育内容,现代化学课程的内容不再仅注重“三序”的有机结合,而更注重化学知识教学内容的改变和更新,加大和生活联系密切的知识及其蕴含的隐性教育内容,注重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的统一,更加注重科学教育内容的综合性,以科学探究为线索组织科学学习内容(即研究性学习)的内容,扩大化学史和化学家的知识,加大化学知识与社会的联系,逐步展示科学课程的STS课程框架。在教学内容中把演示实验和验证性实验改为探索性实验,充分反映了学生为主体,注重学生科学方法、科学态度的培养,全面实施科学教育目标。所以说,化学教育内容也应体现以提高科学素养为目的,扩大了化学教学内容内涵,也就扩大了化学教育的功能,化学教材不再只是化学知识的信息载体,不再仅突出其求知功能,而蕴涵着丰富的能力和科学素养培养的功能。

3、传统的以知识为本位的教学观已不适应现代社会的需要,培养科学能力是科学教学目标的最高层次,科学能力是科学素养的核心。

科学的本质在于探究,科学不仅作为一种知识形态,而且是一种过程。科学学习的过程和科学家的科研过程应具有基本的相似之处,二者都是在已有认识的基础上,运用科学方法探索未知的领域,得出新的结论;都是一种主客体相互作用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应以化学教学内容为信息载体,以化学学科特点――实验为基础,以学生为主体,以探究为方法进行教学,教给学生探究的方法。科学探究是科学学习的核心,科学内容的学习只有通过科学探究活动来展开才能让学生理解科学的过程。当今理科教育一个重要趋势是重视探究活动,强调科学探究是认识世界的一种方法,只有在探究中才能更好地实施科学教育的全面育人目标。因此。在化学教学中应以实验为基础进行探究教学。尽可能提供机会让学生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进行科学探究,使学生在积极地参与科学探究的过程中获得科学知识,掌握科学方法,体验科学过程,培养科学态度,形成科学世界观和科学品质。

4、科学本质教育对化学教学改革的启示。

体现科学本质教育的关键是让学生亲身亲历科学探究的过程,这就要求以学生为主体,以问题为中心开展教学。教师的关键是创设一定的学习情景。让学生在一定的情景中,利用必要的学习材料,自己主动去探究知识的本质。去构建科学知识的意义结构,在学习和探究过程中体会科学本质。达到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