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的病虫害及防治措施范例6篇

大豆的病虫害及防治措施

大豆的病虫害及防治措施范文1

[关键词]大豆 病虫害防治 问题

中图分类号:S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19-0204-01

前言:大豆的营养价值很高,而且种植比较容易。因此,在我国的发展历史中存在了很长的时间,并且大豆的原产地就是中国。作为一种非常重要的农作物,其产量和质量对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有非常重要的影响。但是,随着环境的不断恶化,随着病虫害问题的加重,大豆的产量出现了逐年下滑的趋势。为了提高我国的大豆经济产量,必须对大豆种植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探究,并制定出科学的应对方法和措施。

1.大豆病虫害防治过程中的常见问题

1.1 农民的防治意识浅薄

由于农民的综合素养比较低,知识量不足学习能力比较低,导致农民在大豆病虫害防治问题上没有深刻的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只是在浅层方面对此有较少的认识。对大豆病虫害防治知识掌握的不够好,对于怎样进行大豆病虫害防治工作并将病虫害带来的不利影响降到最低并不是很了解,同时在思想上又不是很重视,进而导致病虫害无法从根本上解决,导致大豆无法正常地生长。除此之外,农民疏于对大豆病虫害加以防治,即使采取了防治措施,也会由于防治措施不科学导致防治没有起到很大效果。因此,农民的知识素养是大豆病虫害防治问题得到改善的必要条件,农民有了更多的对大豆病虫害防治的知识了解,更容易自己研发出新的方法和措施对大豆病虫害防治问题进行解决。

1.2 大豆病虫害防治措施落后

大豆病虫害主要有根腐病,大豆食心虫和地下害虫等主要问题。现在我国大豆病虫害防治过程中出现的主要问题就是在具体的防治过程中防治的时间把握不当,用药用量都不够准确,这些都使得大豆病虫害防治问题得不到解决。同时也不能结合当时的环境条件制定出合适的防治措施,可能会导致更严重的病虫害问题。例如,农民们很少会对病虫害采取预防措施,通常总是等病虫害发展起来后再进行治理,不仅增加了防治成本,还没能从本质上对大豆的病虫害问题进行解决。因此为了防止损失的再次发生,就应该及时发现问题所在,对大豆病虫害问题有深刻的了解,这样才能够在大豆病虫害问题发生之前进行有效合适的预防。但仅是预防还是不够的,它只是达到了治标不治本的作用,为了解决根本问题,还要进行治疗。为了使得大豆病虫害问题得到更有效的解决,农民需要对药品进行明确的辨识,并且拥有鉴别真药的能力。同时,在对大豆进行喷药的时候也要采用正确科学的方法,最大限度的杀害掉最大比例的大豆虫害。

2.解决大豆病虫害防治过程中存在问题的具体措施

2.1 在大豆种植过程中防治病虫害

如果从大豆种植初期就开始进行大豆病虫害的防治,就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减轻病虫害对大豆产量和质量的影响。首先,在大豆农作物的种子的选择上入手,农民可以选择有抵抗性的大豆转基因种子,这些种子很大程度上减轻了大豆病虫害问题产生的概率。在大豆的具体种植中,对大豆种植土地的土壤质量做好检测工作,对营养不良的土地进行改良,最简单经济的方法就是采用科学轮作方式来种植农作物,并且在换种期间对土地进行翻整。同时,注意对土地进行适量的施肥,保障土壤非有机物含量。而肥料的选择上也有很大的文章,农民要选择适合当地种植环境和土壤条件的肥料,使得肥料能够最大程度上帮助大豆生长得到更多的营养。当然,在种植过程中,还要加强田间管理,中耕除草,及时清除田间病株残体并将病残体深埋地下,及时排除田间积水,降低田间湿度,勿多施用氮肥,可减轻发病。同时还要及时进行科学地灌溉,满足大豆对水量的需求。

2.2 采取科学的方法防治大豆病虫害

结合实际情况,积极地通过科学试验的方法研究出大豆病虫害问题的解决办法,很大程度上可以弥补经验和传统方法的不足,使得大豆病虫害防治工作有据可依,而不再凭靠经验碰运气,以提升大豆产量和品质。随着科学的进步,在大豆病虫害的防治上不仅仅局限于药物防治,更多的采用生物物理等方法进行病虫害防治。通过化学方法来防治病虫害,如应用除草剂来抑制大豆田间的杂草生长,或是研发预防大豆病虫害的农药,在用药过程中尽可能采用科学的方法和适当的用药量,以最大程度地降低农药对环境的危害,并提升农药的使用效率;生物防治通过基因更改进行防治;物理防治则通过声音气味颜色等引诱大豆虫害的天敌对其进行捕杀。需要注意的是,为了响应国家保护环境的政策,我国在大豆病虫害防治上一般采用物理或者生物方法进行防治,这样对环境污染最小。

2.3 针对不同病虫害选取不同的防治方法

比较常见的大豆病虫害问题是根腐病,根腐病已成为制约大豆产量提升的重要因素。为了预防大豆根腐病,要对大豆种植土地的土壤环境进行调整,要采用科学的轮作方式,通过不同植物间的互补作用,减少田间虫子蚕蛹的存活率,减少大豆病虫害的危害。对大豆蚜虫和红蜘蛛采用具有内吸作用的种衣剂拌种,也可用吡虫啉、氧化乐果、来福灵、艾美乐、多面手、啶虫咪等药剂进行防治。对于大豆霜霉病的防治,要在大豆选种上下功夫,选择具有抗病性的大豆品种,能提升大豆产量。对大豆灰斑病和褐斑病等真菌病害在大豆花荚期初见病斑时用多菌灵胶、可杀得2000 选择晴天进行喷雾防治。大豆花叶病目前还没有很好的农药对该病害有彻底的防治效果,其主要通过蚜虫来传播病毒,危害性较大,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选择没有病毒的大豆进行种植是最有效且最经济的方法。

3.结语

我国在大豆种植的历史中一直稳步向前,大豆这种主要的农作物之一也为人们提供了营养和经济的益处,但是我国在大豆病虫害方面还有很多问题,只有采用科学的方法对大豆病虫害问题进行防治,综合使用农业防治、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技术,才能最大限度地提升我国大豆的产量和品质。在防治过程中,要根据不同的大豆病虫害问题采取不同的防治措施,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减轻病虫害的伤害,提高大豆的产量,促进农业经济的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大豆的病虫害及防治措施范文2

1.大豆根腐病

1.1病原菌及为害症状 大豆根腐病由镰刀菌、丝核菌、腐霉菌等多种真菌侵染引起。病菌为土壤习居菌,在土壤中越冬,主要为害大豆主根。病斑褐色至黑褐色,呈梭形、长条形或不规则形,皮层腐烂,重者侧根和须根脱落,主根变成秃根。植株发病时叶片变黄,植株矮化,分枝少。

1.2流行条件 病菌可以在土壤中长期存活,连作可使土壤中病菌数量增加,发病重;粘重土壤和通透性差的白浆土发病重;土壤温度低,发病重。在土壤含水量大,特别是低洼湿地,大豆幼苗长势弱,抗病力低,易受病菌侵染,发病重。

1.3防治措施 实行与禾本科作物3年以上轮作;利用含有多菌灵、福美双的大豆种衣剂包衣;多福混剂拌种;采用适乐时加阿普隆拌种。

2.大豆花叶病毒病

2.1病原菌及为害症状 病原菌为大豆花叶病毒。大豆花叶病毒病的初侵染源是带毒种子在田间形成的病苗,由介体蚜虫在田间传播可引起多次再侵染。大豆花叶病毒病的症状因品种、感病阶段及气温不同差异较大,一般分为轻花叶型和重花叶型。轻花叶型叶片生长基本正常,叶上出现轻微淡黄绿相间斑驳,后期发病和抗病品种多表现此类症状;重花叶型病叶呈黄绿相间斑驳,皱缩严重,叶脉变褐弯曲,叶肉呈泡状突起,叶脉坏死,植株矮化。

2.2流行条件 品种抗性差异显著;种子带毒率越高发病越重;介体蚜虫发生越早、数量越大发病越重;高温、干旱、少雨天气有利于蚜虫的发生、繁殖,尤其有利于有翅蚜的迁飞,传毒率高,病毒病发生严重。

2.3防治措施 因地制宜选用抗病和耐病品种,播种无毒种子,建立无病毒留种田,留种和播种时剔除褐斑粒。蚜虫的防治可用40%乐果乳油1000~2000倍液、2.5%溴氰菊酯乳油2000~4000倍液、50%抗蚜威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500倍液;施用防病毒药剂。在发病重的地块喷施防病毒剂,主要有40%克毒宝可溶性粉剂1000倍液、31%病毒康可溶性粉剂800倍液;7.5%克毒灵水剂500倍液。

3.大豆褐斑病

3.1病原菌及为害症状 大豆褐斑病由壳针孢属大豆球壳孢菌引起。病菌在病叶等病残体上越冬。从伤口、气孔或直接穿透寄主的表皮侵入,引起初侵染。病苗可借风雨传播,进行扩大再侵染。叶片病斑为多角形或不规则形状,呈褐色、红褐色或黑褐色,发生重的叶片上多病斑联合成褐色斑块,使整个叶片黄枯,引起早期落叶。

3.2流行条件 大豆品种对褐斑病的抗性具有显著差异,种植感病品种易引起褐斑病的发生;病菌侵染叶片的温度范围是16℃~32℃ ,最适温度28℃ ,温暖多雨,夜间多雾,结露时间长发病重。

3.3防治措施 选用抗病品种;收割后清除田间病叶及其他病残体,并进行深翻,以减少菌源;常用药剂可用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40%铜高尚乳油500倍液、78%波・锰锌可湿性粉剂600倍液、47%加瑞农可湿性粉剂800倍液。

4.大豆灰斑病

4.1病原菌及为害症状 大豆灰斑病由短胖孢属大豆褐斑短胖孢菌引起,病菌以菌丝体或分生孢子在病残体或种子上越冬。种子带菌易引起幼苗子叶发病,在病残体上越冬的病菌释放出分生孢子,借风雨传播而侵染叶片发病。病斑呈圆形、椭圆形或不规则形状,中央为灰色,边缘褐色,似蛙眼状。潮湿时病斑背面生有密集的灰色霉层。严重时叶片布满病斑,使叶片干枯。

4.2流行条件 大豆品种对灰斑病的抗性具有显著差异种植感病品种,遇有适宜的发病条件很易引发病害的流行;高温高湿适于灰斑病的发生,花后降雨多,湿气滞留或夜间结露持续时间长,易引起病害发生。

4.3防治措施 种植抗病品种;大豆灰斑病菌具有生理分化现象,我国共有11个生理小种,不同小种的致病性不同,应注意小种的变化;合理轮作避免重茬,收获后及时深翻;结荚盛期喷药防治,常用药剂可用36%多菌灵悬浮剂500倍液、50%多硫悬浮剂500倍液、50%灭霉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50%多霉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

5.大豆胞囊线虫

5.1为害症状 大豆胞囊线虫病是由胞囊线虫属大豆胞囊线虫引起,该线虫以卵在包囊内于土壤中越冬,主要分布于20cm内的耕层土壤中。发病时病株子叶和真叶变黄,植株矮小,节间缩短,整株叶片由下向上逐渐枯黄似火烧状。根系鼓包或破裂,露出白色胞囊,被害根很少或不结瘤。

5.2流行条件 线虫是好氧生物,需要呼吸,在通气性良好的土壤类型中,线虫密度大,发生早而且重。而土壤黏重,通透性差的白浆土等不利于线虫生存。包囊中的卵可以存活7~8年,连作地块线虫数量逐年增多,为害加重。

5.3防治措施 在重发生区应采取5年以上轮作,用3%呋喃丹颗粒剂与种子、肥料混播,同时可兼治根潜蝇和地下害虫;大豆保根菌剂拌种。每ha大豆种子用液剂1500~2250ml拌种,用大豆保根颗粒剂1050kg/ha与种肥混施,或豆丰1号生防颗粒剂, 75~150kg/ha,与种肥混用。

6.大豆食心虫

6.1为害症状 大豆食心虫以幼虫蛀入豆荚,咬食豆粒。轻者沿瓣缝将豆粒咬成沟形,重者可把豆粒吃掉大半,使豆粒呈缺刻状,豆荚内充满虫粪。

6.2发生规律 食心虫1年发生1代,以老熟幼虫在土壤中结茧越冬。第2年7月下旬破茧而出,爬到地表重新结茧化蛹,羽化成虫。在东北,8月上中旬为成虫盛发期,8月中下旬为幼虫孵化期,幼虫孵化后即蛀入豆荚内为害。幼虫在荚内为害期为20~30天,9月下旬脱离豆荚进入土壤结荚越冬。

6.3防治措施 选用抗虫品种。一般选择豆荚无绒毛、组织致密的品种,抗虫性较强;秋季深翻。将越冬幼虫埋入土壤深层,减少越冬虫源;药剂熏蒸。在成虫盛发期,用长30cm的高粱秸或玉米秸,一端去皮,侵于80%敌敌畏乳油中约3分钟,使其吸饱药液,把另一端插入大豆田垄台上。每隔5垄插一行,棒距4~5m,每ha均匀插上450~500根药棒;喷药防治。在成虫盛发期,喷施化学药剂防治成虫和卵。常用药剂可用15%阿维毒乳油1500倍液、48%乐斯本乳油1000倍液、5%顺式氯氰菊酯乳油2000倍液。

7.大豆根潜蝇

7.1为害症状 主要为害大豆根部,在主根皮层形成大小不同的肿瘤或裂口,呈破肚状。被害根部根毛短,根瘤菌及侧根减少,植株生长矮小,叶片变黄,提早落叶。

大豆的病虫害及防治措施范文3

一、大豆主要病害

1、大豆霜霉病的防治

大豆霜霉病危害幼苗、叶片和籽粒。当第一片真叶展开后,沿叶脉两侧出现褪绿斑块。成株叶片表面呈圆形或不规则形,边缘不清晰的黄绿色星点,后变褐色,叶背生灰白色霉层。病粒表面粘附灰白色的菌丝层,内含大量的病菌卵孢子。病菌以卵孢子在种子上和病叶里越冬,成为来年初侵染菌源。每年6月中下旬开始发病,7~8月是发病盛期,多雨年份常发病严重。

防治措施:

(1)农业防治。选用抗病品种,精选种子,汰除病粒,实行2~3年轮作。

(2)药剂防治。用40%乙磷铝可湿性粉剂,或25%甲霜灵可湿性粉剂,按种子重量的0.5%拌种。田间发病时可用乙磷铝300溶液或甲霜灵800倍液喷洒,每667平方米用药液40千克左右。

2、大豆灰斑病的防治

大豆灰斑病主要为害成株期叶片,也可侵染幼苗、茎、荚和种子。病粒出生的幼苗子叶上出现半圆或圆形褐色病斑。成株期叶片上的病斑最初为退绿圆斑,逐渐发展成为边缘褐色、中央灰色或灰褐色的蛙眼状斑,故又名蛙眼病。后期也可形成不规则形病斑。潮湿时叶背面病斑中央部分密生灰色霉层,为病菌的分生孢子。严重时病斑布满叶面,病斑合并,叶片枯死脱落。茎斑纺锤形或椭圆形,荚斑圆形或椭圆形,因荚上多毛,不易看到霉层。籽粒上的病斑与叶斑相似,多为圆形蛙眼状。

防治措施:

(1)苗期较湿润多雨的地区,用50%福美双或50%多菌灵拌种,每100公斤种子用药0.3公斤;

(2)针对感病品种,生长茂密的豆田,于发病初期或荚和籽粒易感病期喷药,以控制籽粒上的病斑。常用药剂有40%多菌灵胶悬剂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每亩用药100克,或50%甲基托布津100克,兑水80公斤~100公斤喷雾。视病情发展,间隔7天~10天,共喷2次~3次。

3、大豆菌核病的防治

大豆菌核病多从植株主茎中下部分枝处开始发病,病斑水渍状,不规则形,浅褐色或近白色,可环绕茎部并向上下蔓延,病部以上往往枯死,也可造成茎秆折断,潮湿时病部生絮状白色菌丝,其上产生黑色鼠粪状菌核,病茎髓部变空,菌核占其空间。后期干燥时茎部皮层纵向撕裂。叶片被害时呈暗青色水渍状,腐烂,有时有絮状菌丝。

防治措施:

1、病区必须避免大豆连作或与向日葵、油菜轮作或邻作。与禾本科作物轮作一年以上即有明显效果。

2、病田收获后应深翻,将表土层的菌核翻入土中;及时清除或烧毁残茎以减少菌源。大豆封垅前及时中耕培土,防止菌核萌芽出土或形成子囊盘。注意排淤治涝,平整土地,防止积水和水流传播。

3、汰除种子中混杂的菌核。

4、菌核萌发出土后至子囊盘形成盛期,于土表喷洒50%速克灵可湿性粉剂,每亩约30克~60克,加水40公斤~50公斤喷雾。或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每亩100克或30%菌核利可湿性粉剂50克,加水50公斤也有良好效果,但在发病后喷洒植株表面效果较差。

二、大豆主要虫害及防治

1、大豆食心虫的防治

大豆食心虫是咬食豆粒的小红虫。幼虫钻入豆荚,咬食荚中的嫩豆粒,可吃掉半粒豆,降低?大豆产量和品质。此虫一年发生一代,以老幼虫在豆地结茧越冬。第2年7月下旬变成蛹和蛾子,飞到豆荚上产卵,7~8月份降雨量多、土壤湿度大,有利于发生。

防治措施:

(1)农业防治。选用抗虫品种、轮作,适时收获,及时拉回场院。

(2)药剂防治。用5%甲拌磷颗粒剂750~1000克拌土10千克,8月10日前后,撒于田间,每4垄撒1垄,或用80%敌敌畏乳油,每667平方米用100毫升,浸蘸20厘米长高梁茎秆或玉米茎秆50根,每隔5垄插1垄,每走7~8步插1根。

2、大豆根蛆的防治

大豆根蛆又叫大豆根潜蝇,只危害大豆和野生大豆。幼虫咬食大豆幼苗根部,形成蛆道,并排泄粪便,造成根部腐烂、豆株矮小,被害严重的豆苗枯死。此虫一年仅发生一代,以蛹在大豆根皮肿瘤内或土缝内越冬,来年5月中下旬,羽化为成虫,在大豆根处产卵,孵化出幼虫,危害豆苗根部。

防治措施:用药剂拌种预防幼虫,40%乐果乳油按种子量的0.7%拌种,兑水喷雾,边喷边拌。如拌大豆种子100千克,用0.7千克药,兑水4千克,用喷雾器喷雾,边喷边拌,摊开晾开。成虫发生盛期可用80%敌敌畏乳油1000倍液,喷雾防治。每667平方米喷药液40千克。

3、黑绒金龟子的防治

黑绒金龟子俗名瞎撞子、大绒马褂。主要以成虫(金龟子)危害大都幼苗,咬食生长点或咬断幼茎,严重发生时可将幼苗吃光造成缺苗断条,甚至毁地。此虫一年发生一代,以成虫在土中越冬,豆茬地发生的多。夏初先在杂草上取食,大豆出苗后,咬食豆苗。此虫夜间潜伏在土中,白天出来危害。午后3~5时取食最盛,无风日暖的天气虫量最大。

大豆的病虫害及防治措施范文4

关键词:大豆;病虫害;防治技术

中图分类号:S435.65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70632016

我国是农业大国,大豆是我国重要粮食经济作物,受气候和环境影响,北方土壤相对肥沃,大豆的种植一般集中在北方。大豆不仅是食品原料,也是油业原料,更能用做牲畜饲料。经济发展带动大豆需求量巨增,在种植面积有限的情况下,做好病虫害防治工作是提高大豆种产量和质量的有效途径,因此本文着力研究大豆病虫害的防治,为农户的种植提供参考。

1 大豆病虫害防治的必要性

大豆是我国主要经济粮食作物,它的产量直接影响农业发展。大豆集食用、油类原材料和其他产品加工辅料为一体,用途广泛,深受人们喜爱。受地理环境影响,北方的肥沃土质比较适合大豆生长发育,东北地区也是我国大豆生产的主要区域。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大豆的需求量和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但是大豆在种植面积有限的情况下产量并没有提高多少,这主要是受病虫害的影响严重。所以要想提高大豆产量和质量,满足人们的高需求和高要求,就要掌握先进的技术,防治病虫害的发生,保证大豆的产量和质量,为农业发展提供保证。

2 大豆主要病虫害

大豆根据自身特点,它的生长周期可分为播种期、出苗期、开花期、结荚期、鼓粒期和成熟期等,这6种生长发育时期因生长状态不同会导致感染不同病虫害。所以要根据不同时期大豆生长状态和感染害虫的种类来制定具体措施进行防治。根据历年经验,大豆容易感染的病虫害主要有大豆花叶病毒病、大豆腐根病等。

大豆花叶病毒病主要是携带病菌的N子传染,根据温度差异表现有所不同,主要有轻花叶型和重花叶型。轻花叶型主要是叶子上出现轻微的淡黄和淡绿色相间的斑点,重花叶型主要是叶子上出现黄绿相间的斑点,叶子皱皮严重。这种病情感染时间越早,病情越严重,在高温、干旱的天气特别容易发生;大豆腐根病在大豆生长的整个时期都可能感染,主要是由于种子在幼苗出土前受到侵害不能发芽导致。在大豆开花结荚期,如果出现大豆腐根病,则会导致大豆出现大量黄叶,植株变矮小,根系全部腐烂,最后导致植株死亡;比较轻的大豆腐根病会使大豆提早脱落,结荚少,粒小,产量低,严重的大豆腐根病会导致绝收。

3 大豆主要病虫害防治技术

一般大豆的病虫害防治主要从农业、化学、生物和物理4个角度来进行的。经调查研究,吉林省大豆病虫害防治最实用的方法是农业防治和化学防治,所以本文主要介绍农业防治和化学防治2种大豆病虫害防治方法。

3.1 农业防治措施

农业防治主要是在播种时要精心挑选大豆种子,选抗病性能好的品种。还要结合当地实际情况进行种子检验,以免种子携带病菌感染幼苗,给大豆的生长带来隐患。要及时发现有病的植株并清理。大豆收获后,会有一些植株留于田间,这些植株可能携带病菌,所以在大豆收获后要及时清理田间的大豆植株残留,主要是通过翻地降低病菌的存活率。要把先进的种植技术用到大豆生产中,以先进技术提高大豆对病虫害的抵抗力。比如可以在春耕时采用深耕的办法防止种子腐烂,施肥时根据科学配比来施肥等。要进行轮作,一个地块重复耕种大豆可以使土壤的微量元素严重缺失,导致大豆营养不良,抵抗力弱,增加病虫害的发生。如果进行轮耕,可以使土壤营养得到充分利用,并降低病虫害的发生几率。

3.2 化学防治措施

化学防治措施主要是根据大豆生长期的不同确定容易感染的病虫害,再根据病虫害的特点进行化学药剂喷洒防治。要对选用的种子进行包衣处理,包衣也是用药剂进行处理种子,可以降低病虫害的发生几率,还可以保证大豆出苗后幼苗的长势。根据不同病虫害拌不同药剂可以提高大豆植株抵抗病虫害的能力。化学除草。除草也可以降低病虫害对大豆的侵害,因为有些病虫害是附着在杂草上,长成后再去侵蚀大豆。同时杂草也与大豆植株争抢养分,除草可以让大豆植株吸收更多养分健康生长,并提高抵抗力。

4 结束语

我国农村人口占全国人口的一半,是农业大国,农业经济的发展对我国综合经济发展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吉林省是大豆种植的主要区域,如果没有遇到严重的病虫害,大豆的产量和质量都是很可观的。如果病虫害严重会对大豆的产量和质量影响严重,为了提高大豆产量和质量要对大豆病虫害进行有效防治。根据以往经验总结病虫害发生的时间段、病虫害特点、病虫害繁殖规律等进行相应的农业和化学防治,提高大豆产量,促进农业健康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冯玉石.东北地区大豆食心虫发生规律及防治措施[J].农民致富之友,2011(11):42.

大豆的病虫害及防治措施范文5

关键词:黑龙江;大豆种植;种植技术;病虫害防治

大豆属我国重要农作物之一,在我国农业生产地位不可动摇,目前我国大豆种植区域具广泛性,可有效提升农业生产总值及区域经济效益,但随着国外大豆产业不断涌入我国,我国大豆种植业逐渐呈现低迷状态,故若要实现我国国内大豆产业的不断发展,便需加强其种植技术及病虫害防治技术的合理研究,从而促进经济效益不断增长。

1. 大豆种植技术分析

1.1垄体分层技术

垄体分层技术即垄三种植技术,属目前应用较为广泛的大豆种植技术之一,多指于垄体下方浇水、施肥并利用机器实现对区域内大豆种植密度的合理化控制,规范技术操作,有效提升大豆生长速度。此项技术在具体实施时,需注重对大豆种子的选择,一般而言,黑龙江地区多选择高品质及高抗病虫害垦农4等品种,除此之外,还需选取土壤深层输送形式以增强垄体输送能力,提升化肥作用效果,播种时,需行机械播种,最大化保证种子高出芽率及成活率,秋季翻耕保证土壤疏松,结合土壤特性加强钾肥、微肥等有机肥摄入,促进大豆高产。

1.2窄行密植技术

该类方法虽具有效效益增长作用,但仅适合于矮苗品种,不适用于高植株及发育期长的品种,种植时需保证种子播种深度一致,若未一致则影响发芽率及植株生长,影响大豆产量,施肥时,需对钾肥、磷肥等予以科学配比,保证肥力最大化发挥。

2. 大豆病虫害防治技术研究

2.1土壤管理

除少数以气流传播且传播能力较强的灰斑病及霜霉病外,多数病害均可以轮作、倒茬等措施实现病害控制,多数病原可于土壤表层越冬,故可行植物残体清除、翻地方式破坏病原越冬有利条件,降低成活率,有机肥需充分腐熟,杀死各害虫虫态及病原体,减少害虫以肥料传播。

2.2种子管理

大豆品种选择时可有效选择具高抗病品种及多品种,定期更换品种,防止单一病虫害大量爆发。不同抗病品种多具不同抗病功能,具体如表1所示:

2.3病虫防治

病虫害是大豆生长重要抑制因素,做好大豆病虫害防治对大豆生长及产量增加具重要作用,一般而言,大豆病虫害主要包含大豆霜霉病、大豆蚜虫、大豆食心虫、大豆根蛆及二条叶甲等。

大豆霜霉病多危害大豆幼苗、叶子等,种子发芽展开绿叶时便随叶脉生长,现褐绿色斑块,植株生长成熟后便可于叶片现黄绿色小点,背面现灰白色霉层,多发于雨季;大豆蚜虫多于顶叶、嫩叶背面生长,可刺吸液汁,致叶片卷曲,可传播疾病,影响生产质量;食心虫可咬食豆粒,降低大豆产量,根蛆危害大豆及野生大豆,幼虫可食大豆根部,排泄粪便,造成植株根部腐烂,严重可致植株枯死。具体防治方法如表2所示:

大豆的病虫害及防治措施范文6

一、大豆菌核病

1、症状识别

大豆菌核病又称白腐病,从幼苗到成株均有发生,尤其是结荚后危害严重。主要侵染大豆茎部。田间以植株上部叶片变褐枯死最先引人注意。此时病株的茎部已断续发生褐色病斑,上生白色棉絮状菌丝体及白色颗粒状物,后变黑色成为菌核。纵剖病株茎部,则见内有黑色鼠粪状菌核依次排列。病株枯死后呈灰白色,茎中空皮层往往烂成麻丝状,病株外部的菌核颇易脱落。荚上病斑褐色,迅速枯死不能结荚,最后全荚呈苍白色,轻病荚虽可结粒,但病粒腐烂或干缩皱瘪。

2、防治措施

喷药防治应在大豆菌核侵染前施药预防,才能收到好的防治效果,即发病初期用药,最迟封垄前要及时喷药。(1)喷洒25%咪鲜胺1 500mL/hm2;(2)用40%菌核净可湿性粉剂1 050g/hm2对水300kg/hm2,均匀喷雾,隔7d再补喷1次防效更好;(3)用50%速克灵1 500g/hm2对水喷雾。

二、大豆根腐病

1、症状识别

从幼苗到成株期均可发病,主要被害部位为主根,一般初发病斑为褐色至黑褐色小斑点,以后迅速扩大呈梭形、长条形、不规则形大斑,病重时整个主根变为红褐色或黑褐色,皮层腐烂呈溃疡状,病部细缢,有的凹陷,重病株侧根和须根脱落使主根变成秃根。一般根部受害,病株地上部长势很弱,叶片黄而瘦小,植株矮化,分枝少,重者可死亡;轻者虽可继续生长,但叶片变黄以至提早脱落,结荚少,粒小,产量低。

2、防治措施

(1)种子处理。可用种子量0.5%的50%多福合剂或种子量0.3%的50%多菌灵拌种。(2)在大豆生长期发病时,用菌克毒克260~300倍液900~1 200mL/hm2加300~500倍液小叶敌600mL/hm2叶面喷洒。

三、大豆孢囊线虫病

1、症状识别

在大豆整个生育阶段均可发病。苗期发病,子叶及真叶变黄,发育迟缓。成株期发病,植株矮小,叶片变黄,叶柄及茎顶端失绿呈淡黄色,开花推迟,结荚小而少;发病严重时茎叶变黄,叶片干枯、脱落,大豆成片枯死,似被火烧焦一样,因而有火龙秧子之称。根部被线虫寄生后,根系不发达,侧根减少,须根增多,根瘤少而小,并在根系上着生许多白色或黄白色小颗粒,即孢囊。

2、防治措施

2.1(1)用35%多克福种衣剂拌种,药种比为1∶70。(2)用35%的甲(乙)基硫环磷按种子量的0.5℅拌种。(3)用5%的甲基异硫磷颗粒剂120kg/hm2用细土拌匀后施入表层20cm土壤中。

2.2生物防治。应用大豆保根菌剂进行防治。它是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防治研究所研制的最新成果,主要防治大豆胞囊线虫病,兼防大豆根腐病,并对解决大豆重迎茬障碍有一定效果。使用方法:按1 500mL/hm2的用量,将菌剂与大豆种子倒入容器中充分混合,使菌剂均匀包衣在种子上,阴干后(一般30min)即可播种。

四、 大豆疫病

1、症状识别

大豆整个生育期均可发生。病菌可侵染植株的根、茎和叶部,导致根腐、茎腐、植株矮化、枯萎和死亡。幼苗期:幼苗出土前后猝倒,根及下胚轴变褐、变软,真叶期被害幼苗茎部呈水浸状,叶片变黄,严重者枯萎而死。成株期:往往在茎基部发病,出现黑褐色病斑,并向上下扩展,病茎髓部变褐,皮层和维管束组织坏死,叶柄下垂但不脱落,呈倒八字型,根部受害变黑褐色,病痕边缘不清晰。

2、防治措施

(1)用种子重量的0.3%~0.4%的72%克露拌种,随拌随播。(2)用2%克露1 200g/hm2对水450kg/hm2,间隔7d进行2次叶面喷雾。

五、大豆红蜘蛛

1、症状识别

成虫是红色小型蜘蛛。背上有刚毛排成4列,雌虫体长0.5mm左右,雄虫体长0.36mm左右。

2、防治措施

及时铲趟,清除杂草。若发现大豆红蜘蛛处于小面积发生阶段,应喷药防治。可选用1%阿维菌素4 000倍液、大抄杀1 500倍液、杀得快1 000倍液进行喷雾。

六、大豆蚜虫

1、大豆蚜虫识别与发生特点

成虫黄绿色或黄色,若虫头胸灰黄色,腹部黄绿色,以卵越冬。1年发生十几代,5月份迁飞到大豆田为害幼苗。7月上旬为害严重,高温干旱年份大发生时,成虫铺天盖地,漫天飞舞,数量惊人。

2、防治措施

做好田间发生程度的调查,适时防治。当田间己有蚜虫发生,而且有8%~10%植株卷叶;或有蚜虫植株占约50%,且气温较高时,应该进行用药防治。可选用20%蚜虫净、氧化乐果、20%大抄·杀等。

喷洒农药防治草地螟、大豆根绒粉蚧、豆小卷叶蛾等害虫,并不是喷1遍药就可以解决的。因为一些害虫在1年内不只是发生1代,而是发生几代乃至几十代。所以要深入田间查看,一般要喷药2~3次,而且第2、3代可能出现世代重叠,要加大用药量。

七、地老虎

1、发生特点

地老虎为地下害虫。在密山市危害农作物的地老虎主要有白边地老虎和小地老虎,以小地老虎居多。小地老虎成虫为灰褐色蛾子,前翅狭小,有一黑色肾形斑;幼虫黄褐色至暗褐色,圆形。幼虫在5月份开始为害玉米、大豆等农作物,将植株近地表根部咬断。在低洼地等土壤湿度较大的地块,发生为害较重。

2、防治措施